培养改善途径

2024-10-26

培养改善途径(共4篇)

培养改善途径 篇1

组织沟通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为基础的环节。有效的组织沟通有利于信息在组织内部的充分流动和共享, 可以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增强组织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只有有效的组织沟通, 组织成员的意见、建议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 组织成员的工作成绩才能得到应有的评价和认可。

一一、组织内的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一般指在组织系统内, 依据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例如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公函来往、组织内部的文件传达、召开会议、上下级之间的定期情报交换等。

1. 正式沟通的种类。

(1) 下向沟通。这是在传统组织内最主要的沟通流向。一般以命令方式传达上级组织所决定的政策、计划、规定之类的信息, 有时颁发某些资料供下属使用等等。如果组织的结构包括有多个层次, 则通过层层转达, 其结果往往使下向信息发生歪曲, 甚至遗失, 而且过程迟缓, 这些都是在下向沟通中所经常出现的问题。 (2) 上向沟通。主要是下属依照规定向上级所提出的正式书面或口头报告。除此以外, 许多机构还采取某些措施以鼓励向上沟通, 例如意见箱、建议制度、以及由组织举办的征求意见座谈会、态度调查等等。有时某些上层主管采取所谓“门户开放”政策, 使下属人员可以不经组织层次直接向上报告。 (3) 横向沟通。主要是同层次, 不同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在正式沟通系统内, 一般机会并不多, 若采用委员会和举行会议方式, 往往所费时间人力甚多, 而达到沟通的效果并不很理想。因此, 组织为顺利进行工作, 必须重视非正式沟通以弥补正式沟通的不足。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好, 比较正规, 约束力强, 易于保密, 可以使信息沟通保持权威性。重要的消息和文件的传达, 组织的决策等, 一般都采取这种方式。其缺点在于, 因为依靠组织系统层层传递, 所以很刻板, 沟通速度很慢, 此外也存在着信息失真或扭曲的可能。

2.正式沟通的形态。 (1) 链式沟通。这是一个平行网络, 其中居于两端的人只能与内侧的一个成员联系, 居中的人则可分别与两人沟通信息。在一个组织系统中, 它相当于一个纵向沟通网络, 代表一个组织内多层级逐渐传递, 信息可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进行传递。在管理中, 如果某一组织系统过于庞大, 需要实行分权授权管理, 那么, 链式沟通网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2) 环式沟通。此形态可以看成是链式形态的一个封闭式控制结构, 表示几个人之间依次联络和沟通。其中, 每个人都可同时与两侧的人沟通信息。如果在组织中需要创造出一种高昂的士气来实现组织目标, 环式沟通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 (3) Y式沟通。这是一个纵向沟通网络, 其中只有一个成员位于沟通内的中心, 成为沟通的媒介。在组织中, 这一网络大体相当于组织领导, 秘书班子再到下级主管人员或一般成员之间的纵向关系。这种网络集中化程度高, 解决问题速度快, 组织中领导人员预测程度较高。除中心人员外, 组织成员的平均满意程度较低。此网络适用于主管人员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需要有人选择信息, 提供决策依据, 节省时间, 而又要对组织实行有效的控制。但此网络易导致信息曲解或失真, 影响组织中成员的士气, 阻碍组织提高工作效率。 (4) 轮式沟通。属于控制型网络, 其中只有一个成员是各种信息的汇集点与传递中心。在组织中, 大体相当于一个主管领导直接管理几个部门的权威控制系统。此网络集中化程度高, 解决问题的速度快。主管人的预测程度很高, 而沟通的渠道很少, 组织成员的满意程度低, 士气低落。轮式网络是加强组织控制, 争时间、抢速度的一个有效沟通方法。如果组织接受紧急攻关任务, 要求进行严密控制, 则可采取这种网络。 (5) 全通道式沟通。这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系统, 其中每个成员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 彼此了解。对于解决复杂问题, 增强组织合作精神, 提高士气均有很大作用。但是, 由于这种网络沟通渠道太多, 易造成混乱, 且又费时, 影响工作效率。

二二、非正式沟通

非正式沟通指的是通过正式沟通渠道以外的信息交流和传递方式。非正式组织是由于组织成员的感情和动机上的需要而形成的, 其沟通途径是通过组织内的各种社会关系, 这种社会关系超越了部门、单位以及层次。在相当程度上, 非正式沟通的发展也是配合决策对于信息的需要的。这种途径较正式途径具有较大弹性, 一般也比较迅速。在许多情况下, 来自非正式沟通的信息, 反而获得接收者的重视。由于传递这种信息一般以口头方式, 不留证据、不负责任, 许多不愿通过正式沟通传递的信息, 却可能在非正式沟通中透露。

1. 非正式沟通的产生。

可以说非正式沟通是人们的天生的需求。通过这种沟通途径来交换或传递信息, 常常可以满足个人的某些需求。例如人们由于某种安全的需求, 乐意探听有关人事调动之类的消息;朋友之间交换消息, 则意味着相互的关心和友谊的增进, 借此更可以获得社会需求的满足。这种消息对于组织成员来说, 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可又是最缺乏的消息。因此, 对依靠非正式沟通可以获得这种信息的环境, 组织成员是会感到满意的。

2. 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非正式沟通有一种可以事先预知的模型。心理学研究表明, 非正式沟通的内容和形式往往是能够事先被人知道的。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消息越新鲜, 人们谈论的就越多; (2) 对人们工作有影响的人或事, 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谈论; (3) 最为人们所熟悉的, 最多为人们谈论; (4) 在工作中有关系的人, 往往容易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 (5) 在工作上接触多的人, 最可能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对于非正式沟通这些特点, 管理者应该予以充分和全面的考虑, 以防止起消极作用的“小道消息”。通过利用非正式沟通, 为组织的目标服务。

三三、组织沟通的改善

1.重视非正式沟通。同正式沟通相比, 非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形式灵活, 直接明了, 速度快, 省略许多繁琐的程序, 容易及时了解到正式沟通难以提供的信息, 真实地反映员工的思想、态度和动机, 能够对管理决策起重要作用。非正式沟通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 在于建立团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些企业和组织在公司的网站上设立了相关论坛、BBS公告等多种非正式的沟通渠道。在这些渠道当中, 组织成员的沟通一般是在身份隐蔽的前提下进行的。所以, 这些沟通信息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组织成员的一些思想情感和想法。对于组织领导者来说, 掌握了解这些信息资料是有利于他们日后的管理沟通工作的。

2. 以信息共享为目标, 重塑企业文化。

任何组织的沟通总是在一定背景下进行的, 受到组织文化类型的影响。企业的行为文化直接决定着员工的行为特征、沟通方式、沟通风格, 而企业的物质文化则决定着企业的沟通技术状况、沟通媒介和沟通渠道。正如世界著名的GE公司, 它的企业文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经营哲学, 鼓励个人创造力的展现, 并充分重视和强调个人, 尊重个体差异。因此GE的沟通风格是个体取向的, 并直言不讳。在“无边界”管理理念的指引下, GE更为有效地使公司内部信息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共享。实践证明良好的企业必然具有良好的沟通, 而良好的组织沟通必然由其良好的企业文化所决定。

3. 改变领导作风。

领导者作风是影响组织沟通的重要因素。社会心理学家勒温曾把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极端工作作风分为三种类型专制作风、民主作风和放任自流作风。专制作风的领导者实行的是个人独裁领导, 他个人独断设计工作中的一切, 却很少与组织成员进行沟通。因而, 组织内部弥漫着消极态度和对抗情绪。民主作风的领导则会把部分权力授权给组织成员, 并积极提倡组织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并商讨组织事务与决策。同时, 还关心他人, 尊重他人, 鼓励组织成员提出新意见、好想法。责任编辑/张守纪

培养改善途径 篇2

浅谈改善民生的意义和途径

【摘要】民生是和谐社会存在与发展之基

民生问题顾名思义就是人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民生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最主要表现在吃穿住行、养老就医和子女教育等生活必需上。民生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同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一脉相承。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全网。“谋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诸如住房、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安全生产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在我国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真正关注民生、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必须面临和正视的课题。

【关键词】十八大,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民生意义,途径

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民生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十八大报告也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要“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些举措,将使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大幅提高,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又体现和蕴含着党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科学发展观。

一、关于民生问题的主要内容

民生问题指国民的生活问题。通常表现为包括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主要包括①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②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④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⑤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⑥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民生问题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新期待,既有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等迫切要求,也有对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呼 姓名:董国富 学号:2111312084 专业:计算机技术

吸新鲜洁净的空气、享有优美的自然居住环境和对整个社会和谐幸福等的迫切要求。一句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提高。

1、以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确保困难群体“老有所养,衣食无忧”,是和谐社会的基础。确保人民群众“病有所医”,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问题。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城乡孩子“学有所教”,教育是民生之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客观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时期各项工作的主线。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但是,这一切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实现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都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此,党中央指出:“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是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的必然要求,也只有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3、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衡量党执政能力的根本标准。解决民生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均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4、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民为邦本,本固国兴。党和国家对民生问题一直非常重视,这也是党成长壮大和战胜一切困难的传家之宝。当前,国家改革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只有重视民生才能确保社会稳定,才能给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良好环境,而为人民谋福祉恰恰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所以,转型之际必须更加重视民生。但必须看到,由于国家底子薄、地缘广阔、历史欠账多,事关民生的一系列问题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还要走相当长的路,如教育问题、医疗问题、就业问题,等等。让人民体面劳动,让人民活得更有尊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更需要大家齐心协力,这样可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一个好家底。姓名:董国富 学号:2111312084 专业:计算机技术

5、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要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需要健康,需要安全保障。“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让人民共享”,遵循“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目标指向,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化解现实中的各种矛盾与利益冲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三、改善民生问题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解决生存性民生问题

做好民生问题,要把满足群众的生存性需求摆在突出位置,解决好就业、保障、住房、医疗、增收等问题。

①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力供求形势十分严峻。就业是改革开放发展中面临的头号难题,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在于要牢固树立就业是民生之本观念。把积极促进就业作为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广开就业门路,千方百计地在第三产业、多种所有制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以及开拓国际市场就业岗位;强化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能,统筹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退役军人就业指导;继续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营造良好和谐的就业氛围。

②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③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继续推进廉租房保障、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以及林区、垦区、煤矿棚户区改造工作,并通过适当方式支持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落实好支持保障性定居工程建设、税收优惠和收费基金减免政策。姓名:董国富 学号:2111312084 专业:计算机技术

④医疗卫生是民生之生命线。医疗卫生受到普遍关注是理所当然的,人们都需要医疗方面的保障。据国务院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的医疗改革是不成功的,离预期的目标还相差甚远,这是造成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家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提高百姓的健康水平,结合国情实行“三方付费(即国家、单位、个人)、三网保险(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三级就诊乡镇社区医院、区县医院和市级以上医院)”的医改模式,在医疗服务中,坚持一切为了患者,为了患者的一切,做到“以患者为中心”,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并逐步实现“患者选医生”的现代就医理念,把维护自身的健康权还给民众,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⑤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适当增加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是民生之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控收入差距,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

2、解决安全性民生问题

完善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是现实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既要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解决日益突出的社会治安安全、生产安全、交通安全、环境安全、食品安全及药品安全等公共安全问题,坚决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又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使人民群众在祥和、安全的环境中安居乐业,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解决发展性民生问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即是核动力。要在解决好生存性、安全性民生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教育文化等发展性民主。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教育是民生之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是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全局性问题,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也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网络等新兴传媒的监督和管理,充分发挥报刊、电视宣传主阵地作用,凝聚加速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是我国古代朴素的民本思想,也是对民生问题重要性的认识。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也是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姓名:董国富 学号:2111312084 专业:计算机技术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3、4、《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

教育资源不公的改善途径 篇3

资源配置存在哪些问题

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可归纳成几个方面:一是学段间不均衡,就是“大大小小”,即大学多、小学少,越是基础教育得到的钱越少。这个问题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提出来了。二是人群之间不均衡,叫做“少多多少”,少量的人拿到更多的钱,但是大多数人拿的却是很少的钱,这个问题直到现在还存在。不同学校之间差异很大,“重多普少”,重点学校、示范学校可以拿到很多经费,而且分配就是梯级的,即便在一个乡里面,学校也是如此分配。此外还存在区域间的不平等,即“城多乡少”,城里面经费很多,而乡村教育经费实在太少,使得教师没有办法到乡下工作,收入太少。为什么出现这些问题呢?还是责权不清,就是资源好像是可以任意给的,没有规范,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债权都不明确。

从1994年以来各级教育生均校舍的变化,可以看出来最高的投入仍然是普通高校,但普通高校实际上也在下降,投入最少的小学部分,有一点点上涨,不过幅度很小。所以,我们虽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仍是低层次的普及。这背后体现的什么内涵呢?事实上,钱来源于何处直接跟钱的数量相关。如果从中央拿到钱,可能拿到很多钱,如果需要从省里拿钱,就相对少一点,从县乡里拿经费,更少。资源分布跟资源来源直接相关,资源来源的层级高,得到的资金就多点,层级低就少一点。高校亦如此,部属高校和省里面高校差异很大。

从1994年各级生均图书变化情况看,整个都是下滑的,包括高校也在下滑。这些年来教育规模增大了,但是相对来讲图书量没有太大的变化。

幼儿教育同样如此。全国幼儿教育阶段的学生和教师总数占各个学段学生和教师总数的9%,但是幼儿教育经费仅占总的教育投入经费的1.3%。所以,这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对幼儿教育写得较多,经费以后会有很快增长。当时在做这个纲要的时候,笔者参加了幼儿教育这块讨论,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即幼儿教育经费应该提升到整个教育经费的9%。而且,笔者认为,新增幼儿教育经费首先要解决哪些地方没有幼儿园问题,解决布点问题,如果新增经费用来办示范园,那么又会导致新的资源分配不均衡问题。

分析1993年以来各级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变化的数据,可以发现经费变化的这条线不是上升的,而是在下降。所以,整个教育经费存在不足的问题。长期教育经费不够,采取的办法就是借债,而且借的没有明确债权的账,都是糊涂账。老百姓出于让自己孩子上学的原因,还是把这个钱掏出来了,最后这个钱就打水漂了,根本算不清楚账。全部算起来中央政府承认的义务教育的债务是500亿,但是实际上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为很多账算不清楚。

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

那么,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源是什么?

首先是条块分割,是这个条的不可能切到另外一条,是这一块的切不到另外一块,难以共享。实际上从1954年到1978年,中国一直实行一个基本的教育管理政策,叫做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这个框架直到现在也没有变,这样一种教育经费负担机制,本来要形成条块结合,可是条块之间很难结合,条条还是条条,块块还是块块。这样一来,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不同地区在上一级权利中的权重不一样,所以就导致经费分配不均衡。有些地方甚至说,教育部是东部教育部、是高等教育部,不是基础教育部,东部话语权明显高于中西部。有人曾质疑,为什么保送生里面东部名额那么多,西部就很少?这就是话语权不一样导致的这个结果。

第二个原因就是来源多途,而且难以均分。这个来源我们叫做财、税、费、产、社、基,这个来源不一样,来源决定了数量,这几块之间不是融合在一起用的,前面我们看到了,中央给经费的和地方给经费的,这个经费多少肯定不一样,差异很大。

第三个原因是大灶小灶。我们的财税体制是分灶吃饭,谁来掌勺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分级办学,分灶吃饭,最终导致的结果是:跟掌勺人关系好的人,就可以拿到更多的钱,即依照跟当权者的关系来分配资源。在现有的状况下,掌权的人不想分权,这个是现在最严重的问题。

还有就是缺乏监督,耗费过高,尤其是行政耗费过高。教育行政开支到底多大?现在没有严格统计,没有办法做清楚的统计。举一个例子就能明白了。比如,某小学要进一个教师,这个本来是校长可以决定的事,但是这个校长不行,要跟镇长汇报,镇长说这个事他定不了,要找县长、书记来定,这样一来就使得本来是一个学校正常的权利,结果要经过县,使得教育行政经费开支是没有明晰的一本账。笔者估计,现在讲百分之三点几的教育投入,大约有百分之一点几或明或暗地用在行政这块了,而直接用于教育教学的太少。

针对当时教育经费在行政环节流失太多的问题,195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经费管理的意见》。但是发这个文能解决问题吗?很多财政投入算在教育经费账上,实际上并没有用在教育上,这是很严重的问题。

还有一个是钓鱼,钓鱼这个词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用起来的,当时有一个说法叫做政府出饵,引起动机,地方出鱼,教育经费不够怎么办昵?政府给你一点,因为中国人非常重视孩子教育,所以你只要出点饵,他就会上钩。所以,我们政府部门也看中了这一点,就采取了这个办法。比如小学要重建的时候,要25万块钱(这是80年代的数字),县教育局给你三万,另外的学校自己弄,校长自己想办法。

现在鱼还在钓,不仅一个地方钓,全国各地都在钓,钓得老百姓越来越难受,钓出了教育这座大山,教育费用很高、很多。我们总讲上学难、上学贵,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如何改善教育资源

笔者在各个地方做了近30年的实地调查,感觉心情很沉重。笔者认为,首先要细化明确教育资源的权限,教育资源到底属于谁?是政府的,但是用起来,只是极少数有特权的人在用。所有权不明确、享受权不明确、分配权也不明确。

其次,要明确每个人在不同学段享受公平教育资源的最低限额和最高限额。现在的情况是最低限额和最高限额差异太大,不同人之间有成百上千倍的差异。比如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最低不能低于多少,最高也不能高于多少。

第三,要加强对教育行政权力的监督,尤其是对教育资源分配的监督,逐步公开、透明,即每有一笔新的教育资源的投入,都应该公布分配的程序。不能总是几个人私下里议一下,有时不是几个人,甚至就是一个人敲定给多少。有些领导很智慧,智慧在哪里呢?这笔钱已经有了,但是怎么分配还需要讨论,接着各个地方就“跑部钱进”,他拖得越久,这个“跑部”的效益越高。本来这笔经费2月份应该到各个学校里面,现在这笔钱到了,领导拖到6月份再给,那么从2月到6月这一段时间,各个学校都要去向领导跑关系了,这样就产生很多灰色的问题。

第四,尽快推进学校事业法人制度建设,要依法民主管理学校,就是学校跟政府的关系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在学校内部包括钱怎么用、人怎么用,一定是民主决定,大家讨论的,不应该是某个人决定的,但是现在完全没有。尤其是很多农村学校,校长权力也不算大,但就是一个土皇帝。

此外,在义务教育阶段,现在已经提到省级统筹了,笔者认为应该建立全国共享的教育资源平台。如果符合条件,应该让偏远地区的学生通过一定的渠道和方式享受优秀的教育资源。

教育资源的改善是一件很复杂的事,但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还是要建立小政府大社会,建立民主的管理体制。

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与改善途径 篇4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全球化市场经济体系的运行,企业生存面临着各种复杂的问题。为了在生存中求发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对于加强财务管理非常重要,企业的成本得到控制,企业的效益才能稳定,企业才能长足发展,成本管理成为企业整个经营战略的首要问题。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成本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成本管理;成本控制

[DOI] 10.13939/j.cnki.zgsc.2015.24.120

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首先,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生产经营的耗费,是扩大生产经营的重要条件。其次,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促进企业改善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后,加强成本管理,有利于减少资金浪费,为企业积累资金奠定坚实的基础。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成本管理意识淡薄

成本是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效益好坏的综合体现,对企业投入与产出比率,企业都想投入较少的资源获得较高的收益,如何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收益呢?这是现代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通过加强成本管理,控制成本支出,建立成本预算达到的。但是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缺乏市场观念,仅限于遵守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上,成本管理侧重于宏观需要,而忽略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作用,没有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目标,企业发展的战略来服务,只是从企业内部财务核算上对成本进行压缩,没有对市场进行开发,没有对企业的产品在市场当中做出定位,也没有在新产品新技术上对成本进行分析,以便在事前事中对成本加以管理和控制。有些国有企业仍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的管理者和财务人员没有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企业没有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大部分还靠上级管理部门拨付资金,这也造成了管理者主观能动性较差,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这也使成本管理起不到相应的作用。

2.2 成本管理方法滞后

首先,许多企业成本管理内容僵化,只注意生产过程当中的成本管理,而忽视了供应与销售过程的成本管理,只注重事中成本管理,忽视_『事前成本预测,事后成本决策,企业的供、产、销是一条链的循环,如果无法在整个循环过程中加以成本管理,则很难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其次,企业的成本具体核算中,往往只注重财务成本的核算,对于管理成本缺少核算,企业的财务人员只知道对既有数据通过财务记录、计算、记账、报账等手段来进行成本核算与管理,没有真正意义上从企业整个管理过程当中控制成本,缺乏成本预测,决策等环节。再次,成本方法核算单一,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包括分批法、分步法、品种法。其中分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且在耗用材料,工时和加工复杂程度方面相差很大的企业。分步法适用于连贯几个步骤加工,大量生产类似或相同产品的企业。品种法适用于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可现在企业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没有考虑企业自身的生产经营环境、生产工艺水平,原材料耗用等情况,仅是从财务核算的角度选取简单的方法来进行核算。

2.3 成本管理人员素质低下

国有企业的很多管理人员、财务人员都没有成本管理的概念,也不具备成本管理的技能和专业水平。他们在任期间更多追求的只是自己的短期利益,往往只注重企业效益好坏,不考虑企业后期发展问题。经常在财务核算当中挤列成本,调整一些支出原则,在计提折旧,大修费用列支标准、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存货的盘盈盘亏等方面随意改变会计原则和方法,该待摊或计提的费用不进行待摊和计提,而是一次性列入成本费用当中。这样便可以人为地调节企业的利润,反正白己当期的指标是完成了,以后的工作留给接任者来处理,而后任也无法弥补前任造成的损失,只能再次重复错误的成本列支方式,继续粉饰财务数据,这就给成本管理带来了困扰,降低了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2.4 缺乏成本控制制度

企业的成本管理都认为是财务部门的事情,片面地认为财务部门只有把财务数据核算真实了,成本列支准确了就完成了企业的成本管理。这就造成了核算与实际脱节,财务人员不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无法从企业生产源头开始控制成本,财务数据进行的核算都是已经发生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等到财务人员发现有问题的时候都已经是事后了。再加上企业没有完善的成本控制制度,控制体系,核算与经营脱节,管理落后于生产,必将带来成本管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再有,企业的成本管理基础工作不到位,没有建立健全企业基础数据、卡片、账项,没有建立成本计划,制定各项考核指标和预算制度,企业没有根据市场随时变化情况制定生产消耗任务,原材料耗用数量、人工成本、制造费用等常变量,也没有建立成本预警机制,面对突变的市场环境不知如何通过调整成本预算来维持企业的生产而保证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加强企业成本管理的途径

3.1 强化成本管理意识

企业置身于21世纪经济浪潮中,再加上中国加入WTO,企业的管理应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进行转型,转变企业财务管理战略,加强企业成本控制,只有成本控制好了,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才能提升上去,企业的形象才能健康树立,企业才能良性发展。所以,企业的管理者首先应该提高自己对成本管理的重视,然后不单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对成本管理的意识,还要要求全体员工都要加强都成本的控制和节约,只有全员参与,各部门联动,加强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才能搞好成本管理这关。

3.2 制定成本管理方法

企业应该结合企业生产链条特点,通过合理配置企业资源,制定成本控制战略,成本核算应该贯穿于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全过程,并在每个节点上设置具体成本控制指标,以此作为考核标准,将各部门有机地结合起来,采用优胜劣汰的基本原理,挂靠考核,奖惩分明,通过事前制订成本方案,研究成本控制对策,比照各部门生产情况,横向对比,将成本管理有效地在企业整个流程当中进行控制。在成本计算方法上,很多企业都是选择品种法或者分步法,因为这两种方法在成本计算上比较简单,可以将企业所有产品统一进行成本计算,分摊,汇总。而忽略了企业针对不同的客户可能生产不同工艺,不同技术的产品,越来越多的单件生产已占据主导地位,大量大批的生产不能适应全部的受众群体,所以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在成本核算中采用分批法,单步骤分批次地对产品成本进行单件核算,这样可以非常准确确定企业的成本,以便更好地进行控制。

3.3 提高成本管理人员技能

首先,企业应该招聘具有成本管理经验和成本管理水平的人员,这些人具有先进的成本管理思想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从而可以为企业制定出完善的成本管理制度,也可以靠自身过硬的专业知识发现企业成本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指出症结所在,加以改变。

其次,企业应当定期对成本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新的成本管理知识,增强他们的法律责任意识、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培养他们形成节约成本支出的理念,以便他们在以后的财务工作及成本管理当中养成好的习惯。最后,企业还可以横向与同类型企业或者兄弟单位进行业务经验交流,学习好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从实践当中汲取经验,再结合自身的情况,加以改良,制定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

3.4 完善成本控制制度,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

首先,企业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各部门的参与,制定出一套适合企业成本管理的规章制度,只有制度确立了,成本管理才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其次,要将制度良好地执行下去,加大企业内部审计,监查的力度,严控成本超支及违反规章制度的现象,一旦发现问题,严肃查处,净化成本管理的环境,树立规范化的标准。企业应该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行全成本核算,建立预算制度,将各部门成本预算进行分别细化,建立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化系统,通过将数据录入系统当中,每个部门都有预算标准,如果在预算之内系统就可以通过,同意支付付款,哪个部门一旦成本超标将无法进行审核通过,用信息化的手段进行控制,这样可以减少人为的篡改数据和超支支出。结论

上一篇:选矿厂设计下一篇:学生学习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