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有氧运动

2024-10-11

慢性有氧运动(精选10篇)

慢性有氧运动 篇1

运动损伤是指由于从事体育运动而在运动过程中发生的各种损伤。随着现代体育项目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运动员身体和心理等相关条件的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为了不断提高训练水平,训练量越来越大,强度越来越高,对运动员的各方面能力也相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运动损伤的发生机率也相应增大。

如果发生了运动损伤,破坏了运动训练的系统性,运动员将无法承担较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导致运动成绩和运动水平的下降,而且长期的损伤还会给运动员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和压力,从而使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欲望降低。近年来,许多名有极高天赋的优秀运动员受伤病困扰,无法在大赛中发挥出应有实力,提前结束了职业生涯。伤病原因是影响众多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重要因素。

在对众多运动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拉伤、脱臼和骨折等严重的急性损伤所占比重大约不到5%,更多的是对关节、肌肉等造成的慢性、劳损性的损伤,这严重地影响了训练强度、训练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不断提高训练水平,这些慢性的运动损伤如何预防和康复已经成为运动员提高成绩和延长运动寿命的重要课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一、慢性运动损伤的成因:

1、在运动损伤出现前,没有受到运动损伤困扰,训练开始前不重视热身,训练结束后不重视“冷身”,一天的训练收尾后,不重视如果恢复。大多数人过分依赖于体感,在未出现不适前,认为自己是足够健康的,对于运动后恢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肌肉是否疼痛、体力是否充沛的主观感受上。

2、在运动损伤的初期,因为还不足够影响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被认为是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提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小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运动损伤得到掩盖,错过了最容易治疗的阶段,并隐藏了真正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慢性运动损伤,在训练过程中无意识的动作变形,最后恶化到影响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时,又不知所措,不了解如何正确对待,不仅影响了运动表现,也影响了生活质量。

3、运动负荷量和运动负荷强度安排不合理。为了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又缺乏对运动训练原理的了解,错误地加大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没有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造成过度训练和过度疲劳。

二、慢性运动损伤的预防:

1、在正式训练开始前,应充分热身。

提到热身,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何正确热身,并真正起到热身的作用,在很多人心中还是模糊的概念,其对待热身的态度只是为了让身体感觉发热,而在夏季气温较热时,更是直接忽略。

因此,这里就不得不谈到热身的目的:在运动的初期,身体有一个“惰性”过程,被动使用。在运动开始一段时间后,逐渐动员参与进来,所以热身主要目的为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并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泵血能力提高,精神专注,最终给身体一个信号“要开始运动了”。这时开始正式训练,身体的各个机能才会主动参与工作。

那么,一个完整的热身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无论天气是否寒冷,尽量穿长衣长裤,进行5-10分钟慢跑,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时间过长,避免消耗大量体能,在正式训练前产生疲惫感。其次,慢跑结束后,进行每组10-15秒,一共3-5组的全身各部位的动态拉伸。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拉伸,训练前过分拉伸会导致肌肉力量下滑,使关节稳定性降低。最后进行3-5组的短距离加速跑,每组间歇可以以呼吸恢复平稳为标准。在这些准备工作都结束后,慢走2-3分钟进行调整,之后正式进入训练。

2、训练结束后的“冷身”:所谓“冷身”,顾名思义,就是让身体“变凉”。

训练结束时人体的各项机能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在运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运动需要,血液从内脏各个器官中流入全身各部位肌肉的毛细血管中,以实现提高肌肉功能、运送氧气等作用。

但在运动结束后,肌肉中的血液短期难以回流,存在于毛细血管中。此时,由运动训练过程中造成的肌肉纤维、毛细血管破损等原因,血液渗出,延长了软组织的恢复时间,增加了身体疲劳、肌肉酸痛感,并且因为训练本身对内脏功能的要求,内脏长时间缺少血液,造成内脏的压力过大,很多运动员存在的肠胃病、肝肾功能不良、尿血等都源自于此。

那么,如果做好运动后的“冷身”呢?

首先,在运动结束后,进行5-10分钟的慢跑,使身体逐渐变凉,运动功能逐渐平稳下来。然后进行每组20-30秒,3-5组的全身各部位的静态拉伸。此时拉伸放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紧张的肌肉松弛缓解,恢复弹性,并使肌肉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回流,减少因为肌肉纤维、毛细血管破损引起的出血。同时也降低了乳酸的堆积,减少了训练后的肌肉酸痛感。

3、一天训练结束后的恢复:训练结束后的恢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恢复进程,并检验是否在运动过程中造成了轻微的运动损伤。

可进行每组30秒,3-5组的全身各部位的静态拉伸,在拉伸过程中留意是否存在有紧张、疼痛的部位。如发现有异常部位,应仔细判断原因。酸胀痛为训练后的正常表现,只要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即可。如出现针刺痛,应高度重视,避免拉伤。在睡前,应养成泡脚习惯,加快血液循环,提高恢复速度。除此之外,应注意合理调整饮食,使营养均衡,即满足于身体营养需要,又不过量饮食,造成内脏的压力,防止其对长期运动产生不良影响。

三、慢性运动损伤的康复:

1、排查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

①是否因运动中错误动作导致:应注重运动过程中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在掌握正确工作前,不盲目提高运动量和强度。

②是否因力量不均衡导致: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对称性:对侧肌肉力量的平衡,上下肢肌肉力量的平衡,腰腹肌力量的平衡。由此,才可以保证脊柱的健康发展,体态的正确。

③是否因运动量或运动强度不合理导致:合理调整运动量和强度,使训练长期平稳提高。

2、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

通过按摩、拉伸、热敷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使营养物质运送畅通,并排走运动后产生的垃圾:乳酸、淤血等。通过按摩激活因出现运动损伤而产生“惰性”的肌肉,从而使肌肉的使用合理化,使肌肉恢复柔软。另外,在非急性拉伤的运动损伤出现时,应更重视拉伸的作用,并非人们误以为的疼了就不能拉、不敢拉。此时恢复肌肉的弹性是非常关键的。也可采用电针治疗,达到缓解肌肉疼痛、局部消炎等效果。

慢性运动损伤的预防和康复是一项需要长期重视和系统的工作,应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对运动训练出现损伤的预防和运动后出现的损伤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和细致的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的不断提高,免受运动损伤的困扰。

常见慢性病运动处方 篇2

糖尿病临床医生报告,不少轻型糖尿病患者只需要坚持体育锻炼,并注意饮食控制即能康复。运动宜坚持从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方式,从轻微活动开始,逐渐提高运动强度,一般以步行锻炼为主,有的可练慢跑、医疗体操、保健功、太极拳、游泳、划船等。运动时间应选进餐60~90分钟后。在正式运动前先做5~10分钟的准备活动(如伸展上下肢、压腿、腰部运动等),预防肌肉、骨骼损伤。但注射胰岛素后和饭前及患有心绞痛时,不要运动,以防发生低血糖或加重并发症。由于糖尿病的并发症较多,所以,患者在开始锻炼前应进行一次彻底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肾功能、眼睛、足部、血脂等方面,从而选择适合的锻炼方式。

哮喘跑步、球类运动、骑自行车等皆可诱发哮喘,医学上称之为运动性哮喘。而游泳、棒球、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可改善症状,尤其是游泳和散步更为适合。因为,游泳时不会因气温升高而使呼吸道水分减少,游泳时的水平运动还会减轻呼吸道的负担,加上游泳池环境清爽、空气新鲜、负离子多,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心脏病一般来说,一、二级心功能不全的轻症心脏病患者可进行散步、打太极拳、医疗体操等运动;三、四级心功能不全或心绞痛发作频繁的病人不宜参与体育活动,要以休息为主,或者是适当做一些气功等保护性的轻微活动,原则是以不增加心跳次数为度。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轻松活动,不要立即停止活动,更不要锻炼后马上卧床休息,否则对心脏不利。

胃肠病“冲天”运动:是治疗胃下垂的最好方法,将双拳举到肩的高度,两腿呈半弯曲下蹲姿势,然后伸直两臂,同时两拳伸向上方,每天做几遍,每遍20次。弯腰腹式呼吸:站直身体,两臂自然下垂,弯腰时两手可触及膝盖,伸缩腹部,伸时自然而不用力,缩时尽力缩到一起。每次30下,每天做几次。

肩周炎绕臂运动:两臂自然下垂,单臂或双臂向前或后做绕环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每次30下,每天3次。甩手疗法:身体自然站立,两脚分开同肩宽,两臂同向摇动,然后借助反弹力向前摇动,形成一种甩手动作,逐渐增加摇动幅度,每次40下,每天4次。

腰背痛展腰抱膝:平卧,尽可能地分开股胯,双手分别将膝盖拉近腹部,反复做20次。下蹲踏步:双腿平行分开30厘米,脚跟不离地面,缓慢下蹲,原地踏步或能走几步就走几步,然后缓慢地恢复原状。站立扭髋:两脚分开与肩宽,双手叉腰,两侧髋关节向左右侧方向扭动,同时肩部顺势向侧后方倾斜,左右共做30次。双膝朝胸:仰卧,屈膝,双手抱双膝朝胸,静止5秒钟,复原。(编辑汤知慧)

瑜伽运动防治慢性病的原理探索 篇3

1、瑜伽的定义

瑜伽从广义上讲属于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的范畴,具有丰富的文化渊源,它来自于梵文,被翻译成“YOGA”,它包含”结合、统一”的意义。但是从狭义上理解,瑜伽属于一种健身与养生方式,它可以保持运动者的身体、心理、精神等的健康发展。现如今,人们将瑜伽养生理念拓展为涉及到修身、心理调节、呼吸排毒、经络学、卫生保健、饮食健康、意识形态等一系列完整的运动。

2、瑜伽健身防病的功能原理

结合瑜伽运动的特征和运动效果显示,其功能可概括为以下几方面:(1)熟通经络、调节阴阳及气血、加强人体各大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2)加强内分泌系统的运作水平;(3)加快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功能;(4)腹式呼吸调节肺部系统,提高生命质量;(5)锻炼各关节柔韧性;(6)净化心灵,改善消极情绪;(7)帮助排除体内毒素和代谢废物;(8)预防和康复慢性疾病;(9)锻炼、按摩肢体与内脏器官;(10)塑造美丽形体和改善气色。

2.1、瑜伽运动对人体各大系统的技能开发和优化功能

瑜伽运动对身体的六大系统和器官等功能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的锻炼功能。就运动系统而言,长期的瑜伽运动可以加强肌纤维的柔韧度和力度,其蛋白质以及糖元含量也相对增加,从而加快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骨骼的直径和密度也相对有所增加,骨骼中的相关有机物形成量也得到提高,加强骨组织的机械稳定性,保持骨骼的弹性,使得人体在运动时的耐力、柔韧、灵活性都得到提高;瑜伽的拉伸动作对骨骼的韧带、肌腱、附着点的强度具有良好的锻炼作用,有利于其承受更大的拉力;瑜伽训练有利于肌纤维内部的新陈代谢,在较快的代谢速率下加快血红蛋白的生成率,从而增加线粒体的数量,生化反应中的酶活性也逐渐得到提升等。瑜伽的舒展动作使得韧带的柔软度和关节灵活度同时得到加强,从而防止了关节炎、骨折、脱臼等造成的创伤。瑜伽训练还可以修身塑体,使得人体保持良好的健美体型,同时可以预防运动中造成的肌肉酸疼等疲劳,减少了运动伤害事故。瑜伽运动队人体循环系统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研究证明:在瑜伽运动过程中,人体的呼吸会随着加快或减慢,呼出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氧气体含量减少;加快血液的新陈代谢,促进体内微循环,利于毛细血管舒张,提高血液携氧量,同时促进血管收缩,对炎症和淤青红肿等疼痛具有消除疗效,有利于对血管壁中的代谢废物排出;不间断的瑜伽训练使得人体内的红、白细胞含量都得到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的疾病免疫力;在加快微循环的同时,有利于营养物质和有机物输入全身各部位,并将各器官代谢废物更顺畅地排出体外。最后,瑜伽训练还有利于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运动加快了胃肠功能蠕动,增加唾液分泌量,利于肠内毒素的排出,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内分泌功能。

2.2、瑜伽体位训练对预防疾病的功能

在医学研究中显示: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均受腺体分泌的急速所调节,微观到每一器官中的每个细胞都受激素的控制,所以健康身体的保障就是腺体的分泌平衡,如果哪一个腺体分泌功能紊乱都会导致身体或心理的疾病生成。瑜伽每个体位法都是通过对腺体的改善作用来达到预防疾病、消除心理疲劳与紧张的目的,瑜伽可以帮助腺体的分泌作用恢复平衡,从而使身体得到正常发展。许多学者认为,人体长期的工作不仅会导致骨骼和肌肉的疲劳受损,还会导致体内脏器的功能趋于倦怠,肢体的疲劳可以通过按摩等方法恢复活力,但是体内的脏器却可以借助瑜伽的训练功能得到改善,通过对体内脏器的按摩不仅可以加快机体血液循环,舒展疲倦的肌肉,还可以恢复腺体的分泌平衡水平,强化身体的调节功能,从而实现机体预防疾病的目标。

医学证实,瑜伽不仅对预防疾病具有明显作用,保持身体的健康水平,甚至一些练习方法还可以治疗已有的疾病,如:胃病、便秘、呼吸道感染,伤风等。瑜伽中的伸展、前后屈、左右扭转等体位训练对肠胃功能恢复具有较好的作用;瑜伽呼吸方式和脊骨屈伸的练习可以帮助清楚肺部、咽喉等部位,实现全身各部分的锻炼,提高个体健康水平,全身的舒展为血液的流通提供更优势的条件。瑜伽中的难度动作训练对腺体具有刺激作用,所涉及到的扭曲、拉伸、动作保持间隙,都会直接影响到神经和肌肉系统,针对肢体上的肩周炎、颈椎病、胃肠病、失眠、头痛、腰酸背痛、精神恍惚等症状都有明显的疗效。另外,瑜伽运动还可以消除心理焦虑、压力等消极症状,通过训练使得个体恢复精神集中和记忆能力,焕发精神活力。

2.3、瑜伽通过呼吸法排出体内毒素

瑜伽的正确呼吸方式可以使身体获得一种类似”普拉那”的东西,这种东西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却无处不在,它同样可以在食物里、空气里、水里提取。这种东西在瑜伽中被称为精气、精力,可以说人体的所有活动都离不开它,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它的存在,瑜伽中最难掌握的不是体位技能,而是呼吸方式的练习。丛磊在研究中认为,呼吸方式会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若意识不够平稳则会导致呼吸系统紊乱。一般,人们的呼吸只利用到肺部的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并不能使肺部功能得到充分实现,若肺部功能长期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会导致胸部、肩部等的肌肉疲劳与紧张,甚至出现供氧不足、头脑晕眩、头疼等症状。然而正确的瑜伽呼吸可以保持充足的氧气供应,有利于经络通透、排除毒素,头脑在氧气的供应下轻松运作,保持精力充沛,精神集中力和记忆力也得到提高。充分的快速呼吸对腹部赘肉的消除具有明显作用,同时还可以按摩腹内脏器,增强其功能。

2.4、瑜伽冥想净化心灵、消除消极情绪

瑜伽具有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的特殊功效,瑜伽的冥想脱离了单纯通过姿势训练来强身健体,冥想使训练接近瑜伽的真谛和关键。冥想时心灵与外界隔绝,思想、心灵、感观都回归到内在身体中,通过呼吸来感受、倾听身体传递给自己的信号。有研究证明,当人体把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特定器官时,那么也会对该器官的生理机能潜力具有挖掘和优化作用。虽然人们在每天都会有千千万万的想法,但是这些想法都是对身体能量的消耗和透支,而冥想状态中,人的电脑波会出现人们子日常生活中无法生成的α波和β波。这时,标志着人体已经静茹全身心的放松、意识清晰的安静状态,故瑜伽对缓解失眠、精神衰弱、抑郁症、情绪消极等疾病有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在生活节奏与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瑜伽对预防疾病具有较明显的疗效。其训练原理也具备科学、合理的性质。

摘要:本文利用实验研究法以及在实践训练中获得的经验,重点分析了瑜伽对防治慢性疾病的机理,阐述了瑜伽训练对人体各大系统的机能开发和优化功能,瑜伽对慢性疾病的抵抗、排除压力及焦虑的功效,瑜伽的呼吸训练特点对人呼吸系统的洁净作用,瑜伽冥想法对人体积极情绪的培养作用。通过对瑜伽功能与疗效原理的探索和分析,旨在为瑜伽防治慢性疾病的研究寻求更科学的规律和方法,从而为瑜伽训练的普及奠定丰富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瑜伽,慢性病,原理

参考文献

[1]陈胜.瑜伽养生术[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2]蔡惠.瑜伽练习对人体身心健康的作用[J].中国教育导刊,2008,(7).

[3]尹志琼,吴勇.浅析瑜伽健身对身体的作用与效果[J].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7,4(5).

运动对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篇4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运动;作用;预后

中图分类号:G804.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7-0946-03

The Effects of Exercises on Chronic Heart Failure

SHEN Yue-jin

(P.E. Department,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Hubei,China)

Abstract: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a major health problem with a gloomy prognosis. Recently training related changes in skeletal muscle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patients have been shown after endurance and local strength training. The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exercise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s review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extend in practice.

Key words:chronic heart failure;exercises;effect;prognosis

心力衰竭(heartfailure,HF)是目前一个预后前景非常不好,甚至令人沮丧的,主要的健康问题。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人群,预期其影响范围还将继续增加。心力衰竭的特征是心脏不能维持足够的心输出量,首先在运动中,后来休息时也一样。心力衰竭病人有一个较大的末端舒张容积和较小的收缩贮备。对于各种形式和各个阶段的HF患者,传统的做法,提倡避免运动[1]。但是,现在有证据表明不运动反而会引起患者进一步的恶化。研究证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chronicheartfailure,CHF)选择适当安全的运动可以有效促进相关机能的提高[2]。本文将多年来关于运动对CHF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和综述,以便于在实践中推广。

1CHF的发病原因和症状

1.1CHF的发病原因

主要有以下病因:1)前负荷过重;2)后负荷过重;3)心肌收缩力的减弱;4)心室收缩不协调;5)心室顺应性减低。

诱发因素有:1)感染:病毒性上感和肺部感染是诱发心力衰竭的常见诱因。2)过重的体力劳动或情绪激动。3)心律失常。4)妊娠分娩。5)输液(或输血)过快或过量。6)严重贫血或大出血使心肌缺血缺氧,心率增快,心脏负荷加重。

1.2CHF的症状CHF的症状按患侧心室或心房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其症状如下:

1)全心衰竭:可同时存在左、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也可以左或右心衰竭的临床表现为主。

2)左心衰竭: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急性或慢性肺瘀血和肺活量减低所引起。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是左心衰竭的一种表现,病人常在熟睡中憋醒,有窒息感,被迫坐起,咳嗽频繁,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和咯血也是左心衰竭的常见症状。其它可有疲乏无力、失眠、心悸等。

3)右心衰竭:上腹部胀满是右心衰竭较早的症状。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及上腹部胀痛。颈静脉怒张是右心衰竭的一个较明显征象。右心衰竭还常伴有水肿,心衰性水肿多先见于下肢,呈凹陷性水肿,重症者可波及全身,下肢水肿多于傍晚出现或加重,休息一夜后可减轻或消失。右心衰竭者多有不同程度的紫绀。神经系统症状可有神经过敏,失眠,嗜睡等症状。心脏体征方面主要为原有心脏病表现。

2运动和CHF的关系

2.1CHF患者可以运动吗?

许多研究证实,适当的运动对于CHF患者是允许的,而且是必须的。Sullivan认为对平均左室输出率24%心衰患者进行以75%最大氧量摄取量(VO2max),每周运动4h,施行4~6个月后,可见到运动能力改善,亚级量运动时产生的乳酸降低[3]。Coats等观察到对左心室输出率19%的心衰患者施行非监视型在家自行车运动疗法8周后,出现了运动耐受能力和QOL(qualityoflife)的改善。这些效果不是由于改善心肌收缩力,而是由于骨骼肌得到改善而引起的[4]

美国医疗政策研究所的心衰指导方针为“对安静时Ⅰ~Ⅲ的心衰患者劝告其通过步行和定期运动等进行规则的运动。”欧洲心脏病学会的指导方针也劝告心衰患者“进行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30min的散步或每次20min的定期运动"。然而,为了不招致患者心衰加重和猝死,护士应根据心衰患者的病情制定运动训练计划。CHF患者可以完成与安静时左室射血分值(LVEF)正常人相似的体力劳动。左室功能障碍、临床稳定、无急性心衰的患者在监护下可安全的进行康复运动[5]

2.2CHF患者运动后所取得的效果

CHF患者运动后取得的效果可以通过发病率、死亡率、症状、生活质量以及输出功能的形式来进行评价。最终效果主要包括心脏功能和中枢血液动力、交感神经系统、周围血液循环、骨骼肌代谢、呼吸机能和运动能力等。

2.2.1中枢血液动力和左室功能

尽管心衰患者被认为在力竭和循环功能之间有一定差异,但是在评估运动改善心脏功能的效果时,必须考虑循环功能这一点。研究表明,耐力和局部力量训练没有或很少改变慢性心衰患者的左室功能[3,6]。患者在安静时每搏输出量没有变化,但是在运动中有增加的趋势。而Belardinelli等[7]通过8周的耐力训练使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得到了改善,运动持续时间增加。Coats[4]报道采用耐力运动训练能有效促进心输出量的提高。

2.2.2交感神经系统

CHF常伴随植物神经系统的亢奋现象,交感神经自律性加强暗示心肌功能受损。Coats等[4]采用耐力训练研究对心脏的自律性的作用,训练后交感神经活动减少,而迷走神经活动增加。这一效果有助于心衰的预后,减少突发性死亡的发生。但是,这些训练的模式仍需标准和量化。耐力训练可以使交感-迷走神经平衡向有利方向倾斜,但这是否是促进耐力和预后效果的重要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2.3周围循环系统

心衰患者如果增加交感神经自律性和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会导致血液的重新分配,表现为减少肌肉的最大血流量以及血管控制异常的发生[8]。目前内皮在协调组织灌注时的作用已得到认可[9]。心衰患者的大血管和小阻力血管的内皮功能失常已得到证实[10]。NeitherSullivan等和Coats等[3,4]没有观察到耐力训练后患者静息大腿血流量、动静脉氧压差、氧运输和血管阻力的改变。但是在大强度运动后,血管阻力下降导致这些指标出现上升现象。总之,不同的体育运动可以引起运动中骨骼肌血流量的增加和运动能力的增加。

2.2.4骨骼肌

相当比例的CHF患者出现的疲劳症状与骨骼肌的功能障碍有关[11]。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改变,表现为肌力下降、耐力受限、早期疲劳的出现[12]。形态方面表现为肌肉体积减少,肌纤维类型由有氧型(I型和IIA型)向无氧型(IIB型)转变,线粒体的大小和数量减少[13]。骨骼肌代谢改变的特征是氧化能力下降,早期无氧代谢途径不足,合成代谢下降,分解代谢加强,出现严重的肌肉耗竭[14]。耐力和力量训练后慢性心衰患者骨骼肌出现了相应的变化。通常,耐力训练和局部阻力训练改善了骨骼肌的力量和氧化能力,但并没有改变心脏功能[15]

2.2.5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对于确定CHF患者的运动耐力非常重要,包括肺部血液动力、肺通气功能、支气管敏感性和呼吸肌力等。运动性气喘是CHF的一个普通现象,并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这是动脉缺氧或CO2张力改变导致的。导致肺通气增加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不同的化学感受器(K+,CO2,pH,乳酸盐,腺苷)以及呼吸肌、骨骼肌的传入神经刺激。Piepoli在最近的研究中报道了通过6周局部力量训练,减少了CHF患者的肌力反射的增加[16]。CHF患者在运动中呼吸困难与中枢血液动力改变无关,但是肺通气代偿性的增加与运动能力的下降有关。Coats等[4]发现耐力训练后CHF患者的通气量显著下降。Sullivan等和Davey等报道耐力训练后患者在亚极量运动水平的CO2、乳酸产物、气体交换率和每分通气量下降[17,18]。这些研究表明,运动中的呼吸贮备大大提高。

2.2.6运动耐力

运动持续时间、最大负荷和最大摄氧量是反映耐力的变量,通常在训练后得到提高。Sullivan等[17]研究表明,亚极量运动可以使乳酸无氧阈显著提高。由于局部力量训练的强度、方式和时的间不同,不能简单地将一些研究进行比较。但是,无论采取何种方式,病人的耐力和力量均得到提高,亚极量运动时的运动持续时间,最大负荷,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的延迟均增加。

2.2.7症状和生活质量

CHF患者的严重性通常按等级分类,如NYHA(NewYorkHeartAssociation)以及2001年颁布的心衰分级,根据活动能力进行主观性评估。同时,还应采用测验的方法通过血液动力学变化和运动能力来评价生活质量。Sullivan等研究表明,4~6个月的训练使病人从2.4级减轻到了1.3[3]。经过8周室内训练计划,Coats等采用改良的Likert问卷,通过调查患者的气喘、疲劳、胸痛、日常活动程度来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生活质量得到提高[4]

3CHF患者的运动模式和注意事项

3.1运动模式

大量研究中常常采用自行车功率计进行耐力训练或间歇训练来全面改善有氧能力。另外采用局部肌群的力量训练,有时结合局部的耐力训练用来提高骨骼肌的力量和有氧代谢水平。针对不同的患者应采取不同的运动模式。一般采取运动持续时间为20~30min,每周3~5次,亚极量耐力训练和局部力量训练为主。应避免冠心病患者采取运动治疗方案。

CHF患者力量训练后,可以通过提高血管阻力来增加血压,从而增加左心室的灌注压。这一点可能对于患者是危险的(有害的),但是可以通过在训练中限制参与肌肉的数量来加以避免。也就是肌群在训练中不时同时参与收缩,而是交替的。这些局部力量练习可以增加某一运动水平的肌力,这一运动水平只能适当的增加对心血管系统的需求。那些简单而有力的训练或间歇性训练也会有益于患者的治疗。

根据心脏功能情况,适当活动和锻炼。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坚持每天午休1h左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一方面可避免形成褥疮和静脉血栓,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心功能储备力,增强抗病能力,减少感染,因为感染是诱发心衰的主要病因之一。在运动时,患者应掌握“度",以活动时不感到疲乏、活动时最高心率不超过120次/min为度。如心功能Ⅰ级患者,可以慢跑、打太极拳、做操。心功能Ⅱ~Ⅲ级患者,可以到室外平地散步,做些力所能用的活动。勿做暴发性的运动或活动如:突然跳跃、转体、提重物、抱小孩、启酒瓶盖、抛东西等。运动或活动时对症状的监测运动中若出现过度疲劳、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头痛、恶心、面色苍白等症状时,表示心脏无法承受此运动量,应立即停止,并要充分休息,观察症状是否缓解,若不能缓解则应进行治疗。

3.2注意事项

3.2.1力所能及的活动

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期,应参与一些心脏能够承受的,力所能及的活动,但切勿操之过急。因他的运动和心脏功能与正常人相比有很大的区别。

3.2.2从小量活动开始

心力衰竭病人康复期的运动和活动应从小量始,慢慢增加切勿过量。如开始只是在家人或医护人员陪同和监护下做些室内活动。能耐受后再移至室外,慢步的距离逐渐递增,并适当的做一些四肢及关节的活动,且活动时间不宜长。

3.2.3进行脉搏的监测测量运动前的脉搏,若每分钟脉搏超过100次或少于60次,则不适合参加运动或活动。

3.2.4运动时间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每天参加运动一次或分为两次,宜在饭后2~3h或饭前1h进行。天气炎热时,可选在早晨或晚间进行。冬天宜在有太阳时进行,总之应选择不太寒冷或不太热的温度下运动。

3.2.5运动后的观察

通过适量的运动或活动,病人心情舒畅,感到精力较前充沛,夜间睡眠好,无其它不适症状,说明运动量适度。若出现不适症状或睡眠差,表示运动或活动量过大,需要减少运动量或调整运动方式。

4小结

运动疗法对于CHF病人并非禁忌。CHF病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Smith TW, Braunwald E, Kelly RA. The management of heart failure. In: Braunwald E, ed. Heart disease. Philadelphia: WB Saunders, 1988:485-543.

[2] Kass Wenger N.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Exercise capacity and activity recommendations. Eur Heart J 1988;9(suppl F):63-6.

[3] Sullivan MJ, Higginbotham MB, Cobb FR.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Circulation 1988,78:506-515.

[4] Coats AJS, Adamopoulos S, Radaelli A, et al. Controlled trial of physical training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Circulation,1992,85:2119-2131.

[5] 张宝惠.心脏康复研究的最新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杂志,2003,7(1).

[6] Magnusson G, Gordon A, Kaijer J, et al. High intensity knee extensor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Major skeletal muscle improvement. Eur Heart J 1996;17:1048-1055.

[7] Belardinelli R, Georgiou D, Cianci G, et al.Exercise training improves left ventricular diastolic filling in patients with delated cardiomyopathy. Circulation 1995;91:2775-2784.

[8] Cohen-Solal A. Improving exercise 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should we treat the heart or the periphery? Eur Heart J 1989;10:866-871.

[9] Henderson AH. Endothelium in control (St Cyres lecture). Br Heart J 1991;65:116-125.

[10] Drexler H, Hayoz D, Munzel T, et al.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Am J Cardiol 1992;69:1596-1601.

[11] Drexler H. Skeletal muscle failure in heart failure. Circulation 1992;85:1621-1623.

[12] Andrews R, Walsh JT, Evans A, et al.Abnormalities of skeletal muscle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evidence that they are present at rest. Heart 1997;77:159-163.

[13] Wilson JR, Martin JL, Schwartz D, et al.Exercise intoleranc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role of impaired nutritive flow to skeletal muscle. Circulation 1984;69:1079-1087.

[14] Anker SD, Swan JW, Volterrani M,et al. The influence of muscle mass, strength, fatigability and blood flow on exercise capacity in cachectic and non-cachectic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 Heart J 1997;18:259-269.

[15] McKelvie RS, Teo KK, McCartney N, et al.Effects of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J Am Coll Cardiol 1995;25:789-796.

[16] Piepoli M, Clark AL, Volterani M, et al. Contribution of muscle afferents to the haemodynamic, autonomic and ventilatory responses to exercis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Circulation 1996;93:940-952[Abstract/Free Full Text].

[17] Sullivan MJ, Higginbotham MB, Cobb FR.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art failure delays ventilatory anaerobic threshold and improves submaximal exercise performance. Circulation 1989;79:324-329.

慢性有氧运动 篇5

1资料和方法

1.1老年慢性心衰的基线资料

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7~80岁,平均年龄(72.54±1.0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2±0.85)年。

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74.01±0.34)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74±0.65)年。

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心衰对症及病因治疗,在手术期内要保证患者合理的睡眠,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进出水量及相关的药物服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相应的记录[3],以供后期参考。

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服务,具体内容:

(1)积极叮嘱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适当的卧床休息,并随着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病情的好转而分别开展床边移步练习、辅助下的步行练习和站立练习,每天练习次数控制在四次,每次10分钟,不可过度练习,鼓励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选用床旁进食的形式,并逐步培养患者向床下自主洗浴和自行大小便的习惯。

(2)入院后,保证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天进行适时适度的室外散步和攀爬楼梯,步行距离应控制在一千米之内,攀爬楼梯层数应控制在2层,督促和鼓励患者自主洗漱以及日常活动,并适当开展体操等健康娱乐项目。

(3)饮食护理:给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服用低盐、易消化且富含高维生素的相关流食,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3.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为二级,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有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为一级,但未达到二级。

无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无变化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例数+有效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例数)/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之间对比总有效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对比观察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心衰属于心室功能不全所引发的临床综合症,使患者产生心肌病变和心室功能减弱,由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容量负荷过重或长期压力,使心肌收缩力有所减弱,且不能维持正常的心排血量[4]。随着慢性心衰患者年龄的增长,其机体自身的泵血功能均会减弱,尤其是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丧失更为严重,并且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于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慢性心衰(对患者进行心衰对症及病因治疗,在手术期内要保证患者合理的睡眠,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进出水量及相关的药物服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相应的记录),疗效上并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效果。

运动康复护理治疗慢性心衰,不仅能够加速患者心功能的康复,还能有效保持患者的运动耐能量和充足的体力[5],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焦虑、烦躁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运动康复护理效果;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加强营养护理和避免由于饮食不当带来的并发症。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护理服务,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后对比各项观察指标,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提供运动康复护理服务,能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运动康复护理,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明娥,霍红梅,王梅林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21-225.

[2]杨义明,张瑞霞,李玢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其它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74-76.

[3]徐爱萍.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4043-4044.

[4]黄炜,吴建东.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890-4891.

自行车运动员常见慢性损伤 篇6

一、颈背部痛

颈部和后背部损伤是自行车运动员中极为常见的一种损伤, 有60%的自行车运动员有颈背部痛, 特别是女运动员。颈背部损伤的部位主要在于肩胛提肌、斜方肌、菱形肌、胸锁乳突肌。过劳、重复运动、牵拉或是异常体位都可以使疼痛部位出现疼痛—痉挛—疼痛循环。

公路运动员出现颈背部的损伤主要是由于长时间骑行过程中, 要不停观察前方颈部过屈, 诱导颈背部肌肉紧张痉挛导致的。山地车运动员这种情况较少发生, 但是由于山地车比赛的特殊地形并需要经常采用跳跃动作, 所以他们颈背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上肢和肩需要承受过多的外力负荷导致的。除此之外, 骑行姿势也很重要, 如果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骑行, 容易导致颈背部肌肉过于紧张, 极易出现颈背部疼痛。如果从车架结构来考虑, 座把距过长, 把立管过长也是导致颈背部损伤发生的原因。

在治疗方面, 首先可以调整车架结构。包括:升高车把, 将把立管换短, 座椅前移, 经常变换骑行体位等。从医学角度讲, 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强颈、胸、腰部肌肉的力量和柔韧性的练习;训练比赛后采用冰敷或冰按摩30分钟;使用非甾体类止痛消炎药, 最好是使用外用制剂, 避免肠道损伤;肌肉松弛剂 (如按摩油或乳剂) 。

二、膝

从膝关节的动力学角度讲, 膝关节在从下死点到上死点的过程中, 屈膝的同时还伴有内旋的动作, 而从上死点到下死点的过程中, 膝关节伸膝的同时伴有外旋的动作。从步态的分析看, 膝关节屈膝并有内旋的同时矩下关节的的内翻动作, 当膝关节伸膝外旋时, 矩下关节有外翻的动作。在自行车运动过程中, 运动员的脚是被固定的, 相对膝关节被认为是近端。尽管在静态骑行过程中, 运动员受到的冲击很小, 但是由于自行车运动是高重复性的运动, 因此任何运动员以及车的结构不合理都会随时间的延长而表现出来。膝关节是娱乐性运动员中第二个常见的过劳性损伤发病部位。从力学角度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膝关节自行车运动中容易出现过劳性损伤, 但是自行车也是最常见的用于膝关节损伤后康复的的一种手段。

三、髌腓痛

髌腓痛在自行车运动中非常常见, 它多是由于骑行技术失误或是由于车架不适合导致的。髌腓骨的损伤和外翻膝在女子运动员中非常多见, 因此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提出。训练失误包括骑行时间太长, 骑行速度太快, 加上有爬山等工作。使用大传动比 (在相对低的骑行速率下脚蹬的阻力很大) , 或是采用站立式爬山可以导致这种损伤。另外, 训练方面的失误还须从日常训练之外寻找, 比如过多的身体训练。车架方面的问题包括车座太低或是太向前, 这样加大屈膝角增加膝关节所受到的应力。

治疗主要着眼于改变训练以及车架适合方面的错误。这需要耐心, 尤其是在竞技自行车运动员中, 他们经常担心由于治疗使体能丧失。治疗方法包括保持高的蹬踏速率, 避免爬山, 同时调整自行车是第一步。力量练习不仅要考虑到股四头肌和髌腓骨, 还要考虑髂胫束和腘绳肌, 因为研究发现这些部位的强弱对髌腓骨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冰按摩及采用短期的抗炎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一般使用髌骨夹板或是绷带包扎不会被自行车与动员接受, 尽管简单的髌骨包扎对髌骨韧带炎有一定好处。自行车运动员伴有过旋可以使用骨科矫形器, 比如使用足根斜形物或是在足蹬上加垫片。鞋卡的排列应注意检查。髌腓骨痛最好采用康复治疗很少使用外科手术治疗。

四、股四头肌肌腱炎

浅谈慢性疲劳综合症及其运动处方 篇7

慢性疲劳综合症 (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CFS) 是一种应激性病症。现代社会中, 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 竞争日益激烈, 体力、脑力长期处于紧张疲劳, 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预测, 本病将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1]。我国很多名人和科学家英年早逝都与该病有直接的关系, 例如, 著名小说家路遥、科学家蒋筑英、陈景润、张广厚和县委书记焦裕禄等人都事因患此病而英年早逝的, 令人痛惜[2]。

慢性疲劳综合症指以身体和精神疲劳所致功能障碍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缺乏运动、高度紧张和过度劳累是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主要原因。由于本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 更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 寻找本病的发病原因, 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医学界所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3]。运动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 能有效的防止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生。本文主要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概念、症状、发病机理及其运动处方进行深入阐述, 旨在促进大家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了解以及有效的预防该病的发生。

2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概念及其症状

2.1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概念

所谓“慢性疲劳综合症”是以疲劳为突出表现, 同时伴有低热 (或自觉发热) 、肌痛、头痛、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等非特异性表现的综合症。慢性疲劳综合症是“过劳死”的前奏。“过劳死”一词亦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 从日文“过劳”引伸出来的。指的是一种未老先衰、猝然死亡的现象。造成“过劳死”的根本原因是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劳心劳力, 加上缺乏及时的恢复和足够的营养补充, 而导致肌体细胞的超前老化, 这种老化一旦超过一定限度就会爆发“过劳死”[4]。

2.2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症状

主要临床症状为:极度疲劳、淋巴结肿大、肌力下降、思考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精神萎靡抑郁、腿痛、关节痛、性欲下降、睡眠障碍、严重的头疼、体重增加或减轻、夜间盗汗、神经性厌食、脉搏加快、胃肠道症状等。临床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5,6]。慢性疲劳综合症是原因不明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严重疲劳, 并且持续至少6个月, 经充分的休息后疲劳仍不能缓解, 活动水平较健康时下降50%以上。

3 发病原因

目前,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不少学者认为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产生与病毒感染、精神刺激、过敏接触有毒化学物质及过度劳累等多种因素有关;但亦有些学者认为, 只有心理社会应激或者持续的病毒感染才是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基本发病因素, 慢性疲劳综合症本质上是精神疾病。

3.1 新型的病毒感染

目前, 至少有9种脱氧核糖核酸病毒或核糖核酸病毒被认为与慢性疲劳综合症有关。美国的医学专家们发现, 这些新型病毒感染可能是一种被专家们戏称为“懒虫”的病毒感染所致。最近, 医学专家们分析, 慢性疲劳综合症可能与急性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有关。研究表明, 有些慢性疲劳综合症病人发病前或疾病最严重之前曾有明显的感染病史。研究发现, 出现过流感样症状的慢性疲劳综合症患者, 存在部分记忆能力的损伤, 他们认为这种缺损可能由感染期间释放的细胞因子所导致, 并由此推测病毒感染与认知损害有关, 即病毒感染使细胞因子升高, 进而通过影响机体的认知功能而导致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生。

3.2 精神应激因素

快节奏、高效率的现代社会, 时常使人们感到无所适从, 心理压力大, 精神紧张、脑力和体力处于超负荷运行的高压状态中。这种状态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缓解或者化解, 很容易产生慢性疲劳和心理压抑。长期的精神紧张与劳累, 超越了人体可以承担的负荷量, 就会破坏自身平衡, 损害躯体与心理状态, 积劳成疾。这种用“透支”生命的做法来赢得时间, 是损害机体健康并导致死亡。

现代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而又封闭的。生存竞争的残酷、居住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改变、缺乏适宜的心理调节技能都能使现代人的内心处于孤独、渴求关爱但又保持高度心理防备的状态, 内心的情感得不到合适的交流与宣泄。心理上的变化积蓄到一定程度必然影响生理功能, 表现慢性疲劳, 影响生活质量。慢性疲劳综合征目前还无特殊的治疗, 主要是通过良好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 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疾病并走出很多健康或医学常识的误区[7]。

3.3 不良的生活习惯

引起慢性疲劳综合症的不良生活方式包括长期睡眠不足、吸烟、酗酒、膳食不合理、运动或体力劳动不足等。

睡眠不足以及睡眠质量的下降是导致疲劳的主要原因。睡眠不足时免疫力降低, 导致多种疾病发生, 也是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此外睡眠不足还能促进机体早衰、内分泌失调、性功能下降、记忆力减退、情感障碍等。生活节奏加快, 夜生活内容增加, 人们对电视或电脑的留恋等, 都可能导致睡眠不足。睡眠不足最容易引起体力减退, 全身疲乏。生活节律有序是生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适应于自然界的一种表现。健康的睡眠有助于一切生理活动所需能量的恢复和重新积累, 提高睡眠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 也只有健康的睡眠才能够消除疲劳、恢复健康。

人体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饮食及营养。食物中营养要素的摄入不足会导致人体的营养不良, 此乃百病之基础。一时的营养 (热量) 不足性疲劳, 可以出现身体疲倦、乏力、头晕等症状, 这类疲劳多发生在不吃早餐或早餐质量差的青少年身上。长久的营养 (热量) 不足性疲劳, 则可以引起全身脏器功能降低, 形体消瘦, 抗病能力低下。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饱食肥甘等, 也会使人困乏, 导致人体的心、肝、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负担增加, 出现慢性疲劳。酗酒以及机体摄入热量过多或营养贫乏时, 都可导致机体失调。

3.4 身心疾病

各种身心疾病引起的疲劳虽不属于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范畴, 但是, 它可以诱发或加重慢性疲劳综合症。体内疲劳淤积并向过老状态移转, 是血压升高, 动脉硬化加剧, 进而出现致命状态。

4 慢性疲劳综合症的运动处方

4.1 运动方式

临床治疗和预防保健的运动处方是有氧运动 (指中等强度以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 , 以增强全身耐力及心肺功能为主, 如步行、慢跑、游泳、滑冰、登山、太极拳、自行车等户外运动, 跑步机、功率自行车、组合健身器、健美操及乒乓球、羽毛球等健身房内的运动。具体选择何种运动方式, 应根据自身的心理、生理、兴趣、爱好的需要而定。以保障健身运动的有效性、安全性为前提, 兼备身心愉悦、精神愉快, 通过运动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8]。

4.2 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之一, 一般可采用心率百分法, 即采用使心率升高到本人最高心率的70%~85%的强度作为标准进行锻炼的方法。运动医学研究表明, 心率与运动强度存在着线性关系和个体差异。通常把最大强度时的心率称为最大心率, 而一般健身运动强度应控制在个体最大心率的60%~85%为宜。

一般男女均可用220减年龄来估算每分钟的最高心率 (也有人建议女子用210减年龄来估算) 。例如某人60岁, 其锻炼过程的运动强度应控制在心率为: (220-60) × (70%~85%) =112~136 (次/分) 的范围内, 这被称为有氧锻炼的适宜负荷量。自觉疲劳分级反应与心率有明显的相关。因此, 可根据自觉疲劳分级与心率的关系, 及时调整运动强度, 修订运动处方, 是运动健身更安全、更有效。

4.3 运动时间和频率

一般来说, 每次运动时间30~45分钟为宜, 每周运动3~4次运动医学研究表明, 运动效应是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的乘积。如运动时间较长, 运动强度适当减小, 反之运动时间短, 强度可稍大一些。根据个体运动能力水平、体质健康程度, 对运动时间和强度进行合理调整。

运动频度应根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个体需求、个人爱好及身体状况而定, 最好每天坚持运动1~2次, 每周4~6天, 有节律有计划地进行。运动必须循序渐进, 在运动过程中不宜有较大的强度变化。

4.4 注意事项

4.4.1 锻炼前应做医学检查, 判定心功状况及有无心血管系统合并症, 同时进行心血管功能负荷试验, 确定最大心率或最大耗氧量, 然后确定运动的强度, 从而确保运动锻炼的安全、有效。

4.4.2 锻炼的整个周期一般以3~6个月为宜。

4.4.3 在运动过程中, 如出现运动脉搏和血压突然升高, 应立即停止运动。

4.4.4 定期检查身体, 根据检查结果和运动感觉随时进行调整, 以保证可靠的运动效果。

5 结论

慢性疲劳综合症作为近十年来的一种新疾病, 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为了防止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发生, 除了有规律的生活、学习、工作外, 正确的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 生命在于运动, 时常参加运动锻炼。我们一定要注重对慢性疲劳综合症的预防, 万万不可给健康埋下隐患。

参考文献

[1]周雨.慢性疲劳综合症亮起红灯[N].科技日报.医药与健康.2001.

[2]戈柳.不可忽视的慢性疲劳综合症[N].甘肃工人报.甘肃:科技生活, 2001.

[3]柯杰兵, 马文丽, 彭翼飞, 姜立, 郑文岭.慢性疲劳综合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的运动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 2006, 23 (3) :70-72.

[4]郝方宁.从出国女工之死———谈慢性疲劳综合症[J].中国国门时报, 2002.

[5]吴珍珍.警惕慢性疲劳综合症[IN].深圳商报, 2001, 07, 13, 09版.

[5]刘元星.慢性疲劳综合症走近北京人[IN].北京经济报, 2001, 4, 20.

[7]胡伟, 彭红贞, 马小鹏, 田夫.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社会因素及健康教育对策[J].长江大学学报, 2005, 18 (2) :1~3.

[8]刘康超, 蔡银香.合理制定运动处方.促进健康之道[J].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005, 23 (9) :25~26.

慢性有氧运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3年9月—2013年11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60例, 均符合我国制定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 心功能分级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 (NYHA) 的心功能分级标准[2], 并通过入院后系统性体检, 排除并发相关疾病而不适合运动的病人。排除标准:肺部疾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严重感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明显肝肾功能不全等。

按照病人所属2个不同病房分组, 干预组30例, 心功能Ⅱ级16例, Ⅲ级14例;男16例, 女14例;年龄60.30岁±9.26岁;工人6例, 农民1例, 职员9例, 医学和教研5例, 家务1例, 个体1例, 退休7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例, 高中或中专14例, 大专9例, 本科及以上2例;病程117.97个月±28.97个月;有1种合并症5例, 有多种合并症25例。对照组30例, 心功能Ⅱ级13例, Ⅲ级17例;男17例, 女13例;年龄57.8岁±7.23岁;工人4例, 农民5例, 职员4例, 医学和教研3例, 家务2例, 个体4例, 退休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例, 高中或中专12例, 大专12例, 本科及以上2例;病程127.13个月±27.84个月;有多种合并症30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等心功能分级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案

两组病人均接受抗心力衰竭药物常规治疗方法, 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洋地黄类、硝酸酯类和β受体阻滞剂等。干预组病人在住院期间, 每天上午、下午各做1次6min步行运动训练, 由研究者全程进行指导, 以保障训练实施效果和病人安全, 总训练时间为4周。对照组病人住院期间未进行规律的运动训练。

1.2.2 观测指标

1.2.2. 1 6min步行实验 (6-minute walking test, 6-MWT)

在病房长廊准确测量30m距离并标记, 让病人6min内往返步行, 记录6min内完成的最长步行距离[3]。试验中允许病人因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疲劳、心绞痛等症状, 调慢步伐或暂停步行, 一旦症状恢复可继续行走, 嘱病人尽最大能力完成。试验前5min检测病人心率、血压, 整个测试过程中进行全程心电图监护。若出现以下任何一条指标, 测试或训练立即停止: (1) 达到次极量运动试验的目标心率, 即年龄标准化最大心率的85% (最大心率=220-年龄) ; (2) 自觉劳累程度 (rating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 的Borg计分达17分以上 (即“非常用力”) ; (3) 出现胸痛、胸闷、头痛、头晕、面色苍白或发绀等症状、体征; (4) 血压过度升高, 收缩压超过2 3 0mmHg (1mmHg=0.133kPa) , 舒张压超过120 mmHg, 或血压逐渐下降; (5) 心电图ST段水平或斜降型下移超过0.1mV; (6) 出现严重心律失常, 如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等[4]。

1.2.2. 2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以PHILIPS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

1.2.2. 3 生活质量

采用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量表 (MHL) 评定, 该表由21个问题组成, 包括体力、社会、情绪和经济方面的限制性项目。其中8个问题主要与呼吸困难和疲劳有关, 涉及体力方面的估测;5个问题主要与情绪有关, 涉及情绪方面的估测。各维度计为0分~5分, 各维度分值累加得综合积分[5], 分值越低提示生活质量越好。

1.2.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3.1 运动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中的应用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和高血压、冠心病等常见心血管病发病率的上升, 我国慢性心力衰竭的患病率正逐渐升高, 北方地区人群患病率达1.4%。一旦出现心力衰竭, 大部分病人就步入心功能进行性恶化的过程, 病人症状加重、体力及社会活动受限, 其生活质量也明显下降[6]。过去人们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都要限制活动以减少循环负荷, 多强调在安静休息、低盐、限制液体入量的基础上进行病因、诱因对症治疗。由于病人发病后劳动能力降低, 稍微活动就出现心悸、气短现象, 而终日卧床, 不敢活动, 唯恐增加心脏负担。但事实上, 长期卧床会引起血流减慢、血液黏稠度增加、肺活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 从而使运动耐量下降、易发生静脉血栓、痔、肺栓塞、肌萎缩等, 且由于限制活动, 常致食欲下降, 情绪低落, 易产生压抑、忧郁、悲观情绪[7], 均不利于心功能的恢复。近年来, 人们开始关注运动康复对心力衰竭病人的重要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治疗重要目标之一即为减轻病人病痛, 提高运动耐力, 改善生活质量。以运动训练为主的康复疗法可延缓慢性心力衰竭的病程进展, 改善病人的运动耐量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如有氧运动训练[8]、利用自行车功率计训练、平板步行训练、徒步行走训练、6min步行运动试验等均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的运动耐量。其中, 6 min步行运动试验是一种次极量负荷运动, 简便易行、经济、安全、无创、耐受性好、易重复, 接近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日常实际生活, 而且其运动强度可达到受试者60%~80%的心率储备, 符合中等强度运动训练对身体的各项要求[9], 特别是老年人和中重度的心力衰竭病人, 更适合进行6-MWT。欧洲心脏病学会在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试验和运动训练建议简介中提到, 6-MWT因其易于实施并接近日常作业, 近年来已变得更普遍。6MWT可作为心力衰竭病人运动试验的一个运动处方[10]。6min步行运动训练具有依从性好, 运动量适中的特点, 并能最大程度调动病人运动的潜力。

3.2 运动干预可以改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耐量、心功能和生活质量

6min步行运动试验是评价慢性心力衰竭病人运动耐力和不同方案治疗效果的金标准, LVEF是衡量心脏收缩期射血功能的主要指标[11], 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量表是评价心力衰竭病人生活质量的特异性量表。在本研究中, 自身前后比较表明:无论训练组还是对照组的病人经4周住院积极治疗后, 病情均明显好转, 运动耐量、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 对干预组病人进行为期4周、每天2次的6min步行运动训练后, 6-MWT行走距离、LVEF及MHL指标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说明坚持每日2次6-MWT训练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症状, 增强运动耐力, 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对慢性心力衰竭是有益的。

老年人患慢性病怎么运动 篇9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患者可根据自己的病情、年龄、体力、爱好等进行选择,但以体力负担不大、动作简单易学、不过分低头弯腰、动作缓慢有节奏、竞争不激烈的项目为首选。对于老年人,更应量力而行,只能慢慢增加运动量,决不能操之过急,运动时以有氧训练为主,心率以不超过100次/分。这些运动包括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游泳和体操等。

散步时间可选在温度适宜的下午、黄昏或临睡前进行,一般为15~50分钟,每天1~2次,速度可视身体状况而定。选择慢跑时最好先经过一个时期试行锻炼,以10~12分钟行走1公里的速度急行1~2公里,如无不适反应,再转入慢跑锻炼。练习太极拳每次运动时间以30分钟以上为宜,可以每天进行。

糖尿病患者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不仅为了增强体质,更是一种治疗手段,它与药物治疗、饮食控制、血糖监测、糖尿病教育一样重要。

最好选择有减重目的及有效代谢血糖的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当然不能太高,健走是最理想的运动,慢跑、自行车、体操、舞蹈、太极拳、太极舞,还有慢慢上下楼梯等较缓和的运动都合适,必须持之以恒。

运动时间最好在饭后1~2小时,每次约30分钟到1小时,一周3次。

心脏病患者

初期,可以仅运动10~l5分钟。随着心功能的恢复,可以坚持30分钟或更长时间,一般以20分钟到1小时为宜。每周保持3~5次,餐前、餐后2小时为宜。冬季在中午之前或下午,夏季在中午或傍晚为宜。在运动过程中,应能确保正常的谈话,如谈话时感到气促,说明强度过大。

选择自己喜欢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舞蹈、游泳或慢跑等,为保证安全,不妨让亲人或朋友一起参加锻炼。对于低危病人,可以在院外进行运动锻炼;而中高危病人,则建议在有康复治疗中心的医院进行。运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不明白的地方,及时和医生沟通。 (高慧)

慢性有氧运动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均来自我院呼吸内科门诊,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慢性阻塞性肺病学组诊治规范,严重程度分级参照2003年修订的GOLD方案中的诊断和分级标准,选择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irst 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0)/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70%,且30%

1.2 方法

1.2.1 传统康复运动处方的制定

传统中医体操取材于三线放松功、老年C0PD呼吸体操和八段锦。西医运动处方包含准备运动、达到靶心率的运动和整理运动。本套体操准备运动部分以三线放松功开始,按运动顺序活动范围逐渐增大,持续时间约为7 min。练习中强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在达到靶心率的运动中适当加快节奏,以手表式心率监护仪动态监测运动中的心率变化,并通过调整机体用力程度和马步高低,并参照改良Borg计分来调整心率,本试验中的靶心率为按年龄预测的最大心率(maximal heart rate,MHR)(男=220-0.7×年龄,女=220-0.8×年龄)的60%~80%,设定为中等强度的运动,改良Borg计分为4~6分,时间长度约为15 min.整理运动取八段锦中的足跟颠地、叩齿鼓漱咽津和搓手摩面梳头以及呼吸体操中的站桩呼吸及运动,练习中强调腹式呼吸运动和缩唇呼吸,时间约为5 nim.

1.2.2 传统康复运动处方的实施

治疗前先将锻炼的文字材料发给患者,嘱患者自行在家中熟悉动作要领,l周后开始锻炼。处方组和中医组均接受为期8周的传统体操锻炼.一周2次,每次约30 min.处方组严格按照运动处方的要求操练,而中医组则在相同的场地各自练习,体操内容与处方组相同,但不做运动处方的要求,节奏随意,同时也配合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为了消除季节变化对疾病转归的影响设立了对照组,期间不接受任何形式的运动训练。3组患者在此期间的药物治疗方案不变。

2 评定内容

2.1 肺功能测定

采用德国JAEGER公司生产的Ms-los型专业肺功能诊断系统。

2.2 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 distance,6MwD)

评定者不给予患者任何鼓励的语言。

2.3 呼吸困难评测

采用改良Borg计分法。3组患者在为期8周的治疗前、后均进行以上评定,均有两名医务人员进行,然后取其平均值。

3 统计学分析

计数值以(x±s)表示,全部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治疗前、后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资料采用独立资料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3组治疗前的6MWD、肺功能和Borg计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差异,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变化见表2,主要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变化。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MWD见表3,中医组从(337.68±59.1 8)m增加至(386.14-I-76.71)m。处方组从(348.00±55.94)增加至(425.17±53.22)m,2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注:组内治疗前、后相比,P

3组患者的Borg计分见表4,中医组从(3.14±1.94)分降至(2.32±1.25)分,处方组从(3.45±1.84)分降至(1.72±0.70)分,2组组内治疗前、后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5 讨论

传统中医体操用于COPD的康复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用现代医学理论来继承和发展中医的精华是我国康复医学的优势,传统康复规范化运动处方的制定势在必行.具有可行性。

1.关于传统中医体操的选材

COPD患者为了减轻症状常常以辅助呼吸肌的参与和增加呼吸频率等来代偿,并因此产生恐惧和紧张,使全身骨骼肌特别是呼吸肌群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肌群的持久紧张使组织耗氧量增加,越发加重缺氧,产生恶性循环。本研究取三线放松功作为准备运动的开始,目的是为了放松全身肌群,消除紧张情绪,减少不必要的氧耗,为进一步的训练创造条件。

下肢和上肢的有氧训练方式是现存的康复指南。中所推荐的。C0PD呼吸体操以上肢和呼吸运动为主,配合下肢运动,以老年患者为训练对象,动作简单易学。,八段锦包含了大量下肢、上肢的有氧运动,在意念控制下通过身体各部位有规律运动配合呼吸运动以达到畅通经络、调整血气、使呼吸顺畅,进而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在准备运动和整理运动时强调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腹式呼吸可以在提高潮气容积的同时,减少无效死腔,增加肺泡通气量,改善气体分布;同时降低吸气时所要克服的肺弹性功和总功,降低氧耗和功耗,缓解呼吸困难。缩唇呼吸可减少下呼吸道内压力递减梯度,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

2.关于传统康复运动处方的制定

西医运动处方包含了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和运动周期几大要素,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的核心,、关于C0PD患者理想的运动强度是有争议的。理论上中、重度COPD患者可以耐受高强度的耐力训练,通过增强骨骼肌氧化酶的活性或降低新陈代谢中蛋白水解酶通道的活性来改善骨骼肌功能,提高有氧代谢的能力,在有氧运动中获得显著的体力变化。但是,COPD患者中老年患者的比例很大,高运动强度很可能带来高心血管风险和外伤,且大多数患者不易耐受20~30 min的高强度运动,特别是在运动初期。同时高强度运动还可能加重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和疲劳感,干扰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由此带来的不适可能影响康复程序的完成。

有研究证明,运动量的增加和四肢肌肉中的氧化酶的活性没有明显关系,中低强度运动对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同样有效。60%~80%MHR的运动强度是很多研究中所推荐的,适合老年患者。本研究选择该强度作为靶心率,根据运动处方的要求,到达靶心率的运动持续接近20min,在训练期间患者没有出现难以耐受而终止研究的情况,依从性较好。

运动中用靶心率作为运动强度的指标.虽然不是很精确但非常简单,便于患者自我监测。手表式心率监护仪价格低廉,可以设置心率变化的允许范围以报警提示,避免患者为测定脉搏了解运动强度而使运动的节奏被打乱。运动中可以用呼吸闲难评定作为运动量的参考指标,其中改良Borg计分较为合理。运动中出现呼吸困难并不意味着出现低氧血症,要根据具体情况指导患者正确对待.

关于理想的运动时间、频率和周期尚无定论,现存的训练指南中推荐C0PD患者接受每周2~5次、每次至少20~30 min、为期8~l 2周的运动训练。本研究选择每周2次、每次30 nin、为期8周的训练,患者易于坚持,基本没有缺席现象,保证了研究的顺利进行。

3.传统康复运动处方的疗效评价与机制探讨

本研究中中医组和处方组患者锻炼后6MWD增加,可能与患者通过运动训练改善了有氧代谢的能力有关。一定负荷的运动训练可以使毛细血管扩张、线粒体密度增加并可伴有氧化酶的聚集,有氧代谢能力的增加最终导致患者运动能力的增加。适度运动锻炼还可能增强患者对缺氧的耐受极限,其作用机制在于骨骼肌对乳酸的耐受性增强,柠檬酸激酶和乙酰辅酶A也相应增加,从而间接地导致患者运动能力的提高。另外运动的熟练性也可以减少患者的氧耗量和通气的需求,虽然实际的工作强度并没有发生变化。

运动训练还能减轻呼吸困难。本研究中医组和处方组患者锻炼后Borg评分下降,其原因可能是患者通过训练使呼吸频率和每分钟通气量减少,导致对运动中的通气量要求降低或呼吸困难的耐受增强。此外,全身运动锻炼增强了四肢肌肉和耐力,使患者对呼吸困难的敏感性降低。另外当有呼吸困难体验的患者在医疗环境中受到支持和鼓励,在受过训练的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训练时,无意中起到了行为治疗中脱敏疗法的作用,这种循序渐进的运动可以减轻患者对运动不切实际的害怕.战胜对呼吸困难的焦虑和恐惧。

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过程有较强的科学性。按运动处方进行锻炼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较明显的健身和康复效果。本研究中处方组患者锻炼后运动能力和呼吸困难的改善较中医组更为明显,说明运动处方的制定是有效的。

肺康复程序必须教会患者将运动锻炼融入长期的生活中去,它的可延续性是避免回复以前的功能障碍状态的重要保证。从本次研究可以看出,传统康复运动处方对稳定期COPD患者有确切疗效,且不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适合长期坚持使用.我们可以尝试在门诊肺康复程序后安排家庭后续训练程序,是否能够通过持续的康复训练来延缓疾病的发展、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都需在以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探讨。

摘要:目的:制定传统中医康复锻炼的规范化运动处方。方法:选择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用力肺活最(FVC)<70%,且30%<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I%)<80%的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稳定期患者90例(最后完成的有85例),按入组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中医锻炼组(中医组)和传统中医锻炼运动处方组(处方组),后2组进行为期8周的运动训练。处方组训练内容为按规范化运动处方要求制定的中医养生呼吸操。治疗前、后进行运动能力、呼吸困难评定。结果:锻炼后6min步行距离(6MWD)中医组从(337.68±59.18)m增加至(386.14±76.71)m.处方组从(348.00±55.94)m增加至(425.17±53.22)m,Borg计分中医组从(3.14±1.94)分降至(2.32±I.25)分,处方组从(3.45±1.84)分降至(1.72±0.7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处方组的变化较中医组更为明显。结论:中医养生锻炼运动处方简单易行,能改善缓解期COPD患者的运动能力,减轻呼吸困难程度,且较传统中医康复锻炼方法更有效,具有可行性。

上一篇: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下一篇:观察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