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资产管理(精选12篇)
中学资产管理 篇1
摘要:资产是学校正常开展教学工作的物质基础。本文着眼于管理者观念转变与方法改进。认为, 构建全新的管理理念、探索先进的管理方法是提高中学资产使用效益、提升中学办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中学资产管理措施
一、中学资产管理的意义
(一)中学办学规模扩大与办学条件改善的需要
学校资产是学校拥有的物质资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是考察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学校的资产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与教学直接相关的物资,如教学楼、教学设施(如教具、电教化设备等)等资产。另一类是与教学活动间接相关的资产,如学校后勤设施、学生宿舍及相关配套设备设施等。此类资产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学校食堂的设备配置、就餐用桌椅数量等。当今中学资产在质和量上与过去相比都有了本质上的提升,这就决定了现阶段中学资产管理理应得到学校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层的重视。
(二)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需要
2006年5月财政部颁布了《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以加强和规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国有资产。公办中学依法属于事业单位,其拥有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与规范公立中学国有资产管理是符合该规定的本意的。虽然相关规定出台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学校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且组成人员中从事、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人所占比例大,在国有资产控制与国有资产管理规定的实施上存在着一些问题。中学资产是国有资产重要组成部分,管理好中学的资产,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使其不致闲置与浪费,事实上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与增值的关键手段。
(三)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的需要
如前所述,中学国有资产是学校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搞好生活服务的物质基础。学校资产管理就是针对学校资产开展的计划、采购、使用、保管、检查等一系列活动,其目的是物尽其用,提高利用率,降低损耗率,为学校工作提供充足的、良好的物质保障。强化与规范中学资产管理,科学、及时评估学校所需要、所拥有资产数量与资产构成,有利于合理、优化配置学校资产,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使用宝贵的教学经费购置急需的设备。同时,合理利用现有资产,防止其浪费、损坏,在其使用周期内尽量挖掘相关资产的效能,也是充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厉行节约的客观需要。
二、当前中学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资产管理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
长期以来,由于公立学校的非盈利性质,中学资产大都是由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形成的。学校需要购置资产时,只需向上级提出申请,待批复后即可实施,因此,学校管理者资产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学校有投资需要即可通过向上级申请的途径获得满足,造成了管理者及相关教职员工对于资产管理问题不够重视,并且存在重钱轻物、重购建轻管理、公物私用、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等现象。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由于中学作为教学机构,其评价体系是与升学率紧密相连的,“教学中心论”成为学校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这是学校作为教育机构的性质决定的,本无可厚非,但却造成学校管理者与教职员工“资产管理无足轻重”的片面认识。认识上的偏误,成为了资产流失、闲置和浪费根源之一。
(二)资产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部分中学尚未建立合理、有效的资产购置请示制度。这个问题一方面反映在部门预算编制时,一些学校缺乏全面考虑与统筹安排,导致急需资产购置计划出现空白,造成学校实际资产供需矛盾;另一方面即体现出一定程度的“购置冲动”,无论条件是否具备、需要是否存在,一些学校都尽量申报大量的资产购置,造成财政资金的浪费。在采购过程中,还存在一个人就完成了采购、付款、入库验收等多道程序,违背了内部控制制度不相容制度的有关规定。其次,没有建立完善的报废审批程序。一些中学存在着随意处置、占用资产的现象,造成了资产浪费、流失等一系列的问题,客观上带来了违法违纪的隐患。再次,在资产的使用中,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手续。如对于资产的领用与借用手续不完善,对于资产的变动与调拨没有建立相应的档案,造成资产的失控。一些中学也没有建立或严格执行资产清查制度,或者以账存数代替实存数,或者对于盘盈盘亏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导致账实不符,甚至存在非法占用的现象。
(三)资产管理组织体系还不健全
资产管理组织体系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相关的资产管理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传递失真。如对于中学而言,相关资产的实物管理主要由总务、教学、图书馆、体育馆、实验室、教学实习基地等部门负责。相关资产的价值管理主要由学校财务部门负责。但实际上,诸多实物管理部门往往相互独立、各自为政,难以实现资产的充分利用与合理调配。就价值管理而言,财务部门很难完整、准确地与实物管理部门进行对账、去向追踪等,使资产管理体系松散、杂乱。同时,一些中学要么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责任人,要么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十分模糊,资产管理责任制度无法落到实处。
三、改进当前中学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切实转变中学资产管理观念
管理观念的更新与管理工作重要地位认识的全面提升是当前改进中学资产管理工作的前提。首要的是中学主管部门领导与学校领导者观念的转变,领导在提倡狠抓教学工作的同时,还需统筹兼顾、提高中学资产管理水平。领导者(特别是中学校长)观念的转变,可以有效带动全体教职员工改变对资产管理工作的态度、观念。态度、观念转变了才能够实现资产管理工作上层次、出效益、见成果,为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健全学校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首先,完善资产购置请示机制。各中学应结合自身特点、根据自身需要,编制宏观的资产购置计划,并保证计划稳步实施,计划的实施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切忌朝令夕改。采购过程应严格执行财政部门批准的预算,对于未纳入政府采购目录又急需采购的项目,应依法组织招投标,完成采购任务。其次,强化学校资产验收保管领用制度。资产购置后,学校应根据自身需要、结合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收、保、用流程,做到资产管理责任到人、责任人权限明晰、调拨领用台账清晰。具体责任人应做到定期追踪,并与财务管理部门保持信息畅通,实现财务管理与实物管理帐实、帐帐、帐卡相符,保证中学国有资产完整、安全。第三,建立权责清晰的资产处置制度。中学资产的维修、报损应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中相应程序进行审批,对应报废的固定资产,根据法律、法规规定与原始财务凭据减少固定资产。变价所得现金应及时纳入学校账户,不得隐匿、私分。
(三)优化学校资产管理机构
首先,应建立统一领导下的、各负其责的机构组织体系。中学管理者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指导方针,成立资产管理小组,由校长、分管校长、财务部、总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统一协调、领导中学资产管理工作,并应对资产的申购与处置负责。在具体职权设置上,财务部门实施资产一级管理,即负责资产的价值核算与价值管理。资产管理部门如总务、食堂、教务、宿管、图书馆、实验室等具体进行相关资产的二级管理。而资产实物管理则应由实物管理部门实施,实物管理部门应切实做好防火、防盗、防潮、防蛀等维护工作,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从资产管理体系的设置来看,应由校长应由校长(或分管后勤的校长)统一领导,全面负责;完善责任制,在具体管理人员与使用人员的责任方面,要严格使用人员与管理人员责任范围与界限。使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必须爱护学校资产,相关人员必须对资产的状态、性能予以关注。不仅仅要考虑资产本身的存在性,还要检测其功能是否发生变化,以及时维护、保养,以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
四、结论
当前,在教学工作为重心的中学日常业务中,不少学校领导忙于教学、科研与行政工作,客观上忽视了对学校资产的管理,导致资产管理机制不健全、资产管理效率低下等不利后果,直接影响了中学资产在促进教学功能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提高思想、更新观念,完善中学资产管理的组织结构、明确人员责任,通过资产的购置、使用、处置等方面的全面管理,可以有效地实现学校资源的优化,提高使用效率,减少浪费与闲置,提高中学的管理水平,进一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最新学校后勤工作从业规范与管理制度及管理表格实用全书[M].中国科技文化出版社, 2005
[2]范洁.企业资金管理与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01)
[3]张晓霞.农村中小学资产管理问题及对策[J].校长阅刊, 2006 (7)
中学资产管理 篇2
今天分享小故事一:小孩和老师
夏日的午后,一个小孩独自到河里玩耍,不小心掉到了深水里。河水极深,水流湍急,就在小孩要被河水吞没的时候,他情急之中抓住了从岸边伸出的柳树枝。
他一不定期拼命地抓住树枝,一过大声呼喊:“救命呀,有人落水了!”这时正好有一个老师经过。他听到呼救声,跑过来一看,见小孩正在死亡的边缘垂死挣扎。小孩心里想,这下可有救了,于是便向这位老师求救。然而,那个老师却不慌不忙地站在岸边,有条不紊地开始说教起来。
“你这个孩子,今天的事情就是你平时淘气的结果,你一定要记住今天的这个教训啊!”小孩以为老师说完这些话,就该拉他了。可是没想到老师环顾了一下四周,根本就没有拉他的意思,又开始说道:“虽是自作自受的恶童,但仍是一条宝贵的性命啊,一命尚存终会改过的。所谓博爱即是泛爱之心,教育者即是能教育之人。我献身即是为此,不待利益或回报。”在说了这么大的一番道理之后,才见这位老师慢慢地脱鞋,还对小孩说:“再坚持一会啊,我就来!”
已经坚持不住向河中心滑去的小孩哭泣道:“请你还是先把我救起来,再责备我吧。”
管理寓言:我们不知道这个上小孩最后是不是会被安全地救起,只是知道这个老师的说教浪费了太多的宝贵的时间和机会。英明的管理者在出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是解决它而不是在回想问题产生的缘由。与其在公司大会上不断争吵、推诿地做无用功,还不如集中精力先将问题解决掉。
任何事情都要分清轻重缓急,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在一个组织里,大家往往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争论一休浪费时间,问题却一点没有得到解决,诸如会议、讨论、评比„„这样烦琐而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在我们的组织里还少吗?
读后感悟:这是个执行力偏低的故事,我们很多管理者跟商务人员在面对很多问题的时候婆婆妈妈的唠叨与其他部门的分歧一箩筐,口水和会议浪费掉大部分处理问题的时间,不知道你看后有何感想呢?
中学管理实践探索 篇3
一、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融洽教师之间的关系
要想管好一个学校,首要的工作就是管理好教师,这种管理当然不是强制性的约束,而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让教师满怀信心与热情地投入到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中。(1)管理者应该具有亲和力。亲和力,是管理者基本的素养,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该放下身架,主动去关心教师,不仅仅是教学方面的,还包括生活方面的,与他们坦诚交心,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教师的真心与他们对学校的信心,才能把教师凝聚在领导群体的周围,也才能为学校的发展得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2)管理者必须成为学校的“伯乐”。作为一名管理者,应该对教师情况有很详细、具体的了解,包括他们的性格、教学经验、讲课的风格以及家庭状况等,然后根据教师的特点来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让每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都有充分展现自己才华的空间。(3)管理者应注重竞争意识的效应。竞争意识是一个单位能够生存并且良性发展的基石,在教学中引进竞争机制,可以使优秀的教师能够有充足发展的空间,同时也是对部分“懒惰”教师进行鞭策督促的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竞争,将教师之间有所区别,将薪酬有所区别,这样不但能够激发教师学习与工作的热情,同时还能够提升学校整体的发展。(4)“一视同仁”,融洽教师关系。由于竞争机制的实行,教师之间形成的你追我赶的工作作风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个体的人来讲,“弱性”的表露也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教师来讲,有的时候因为“落后”的因素也会造成教师之间关系的紧张,甚至出现严重的矛盾,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来讲,要能随时观察并了解教师之间的状况,通过与他们的及时沟通交流,从而协调好教师之间的关系,同时,作为管理者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在工作中有所偏颇。只有公平、公正地对待教师,处理教师之间的关系,才能使整个学校在正常的轨道上良性地运行与发展。
二、以教学质量为杠杆,以育人为核心
学校,曾经被认为是最圣洁的场所,教师,也曾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如今,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新兴事物的不断涌现,学生所能接触的媒介越来越多,思想也似乎变得越来越丰富,对于学校来讲,学生变得越来越叛逆,越来越难“管”。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抓好教学质量和管理好学生就成为两个看似简单实则非常复杂的问题。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教学质量是学校立足的生命线,这也是所有家长的共同愿望,因此,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让更多的学生成就梦想。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我校的实际,采取教学质量与学生管理并举的策略。(1)落实好教学常规。那么该如何有效地落实呢?我们认为就是要从细处着手,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做到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考核,作为教学组长、年级组长、学科带头人等干部更是要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这一过程一定要讲究实效,而不能只看形式,同时,对于教师,在必要的时候还必须对学生进行“补差”的单独辅导,只要学生有学习需求,一定要满足,而不能因为时间的原因借故推辞。此外,教师还应该定期组织业务学习,渗透一些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为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2)积极发挥家长的配合作用。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学校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特别是中学生,他们处于青春的叛逆期,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成熟,对一些现象的判断与认识很迷惘,甚至出现误读,如一些学生沉溺于上网、早恋、“江湖义气”较重等,学校教师的说服与教育有的时候他们不能够完全接受,有的时候还会采取消极逃避的方式进行“抵抗”,在这种状况下,家长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学校经常通过开家长会的集体方式以及个别交流的方式来保持与家长的沟通联系,让家长们在第一时间了解孩子们的状况,这样,通过学校与家庭的配合,学生更能很好地成长,避免“误入歧途”。
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是循序渐进的,切忌盲目冲动与一蹴而就的想法,领导者需要的是积极的心态与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教师与学生才能沐浴在“爱”的阳光之下,努力工作,认真学习,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参考文献:
韦玮.中学教学管理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
中学资产管理 篇4
一、民主推荐组长, 把握成员思想动态
小组长是小组的核心人物, 他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决定着小组的成长方向, 左右着小组成员的思想动态、学习动力。所以, 重中之重要先选任出合适、尽职的小组长。
虽然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对班级所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成绩了如指掌, 但对于学生在班级中的地位、影响力、凝聚力的把握还是不够全面的。我一向认为最了解学生的还是班级里的同学。所以, 可以由学生先提出, 班里按人数分成小组, 由小组成员推荐, 最后要经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商议, 再汇总个人意见确定。
二、明确组长职责, 推进小组合作有效实施
当小组长确立以后, 教师就组织召开组长会议, 使每位组长明确他们的职责。1.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 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 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2.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一对一讨论或是小组内部三个层次间的研究解疑, 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实现高效学习, 都达到“跳一跳够得着”的学习目标, 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3.小组长要及时检查小组成员课堂学习情况和每天学习内容的落实情况, 学习内容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4.小组长要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制度, 每周公布、总结一次, 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5.小组长要组织小组成员利用好自主自习, 根据A、B、C分层完成训练学案, 并及时收齐上交;6.小组长要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 检查成长日记、学习档案, 等等。
三、丰富交流形式, 让每位组员都动起来
小组交流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形式, 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小组交流可分为3种:以解决疑难问题、突破难点为目的的小组讨论;以交流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案为内容的小组讨论;分工协作后的成果收集审议的小组讨论。小组交流的形式包括:一对一式、一分为二式、集中式、个别学生讲析式、组长提问式, 等等。小组交流的组织形式可以由“教师搭台教师唱”的单一舞台型走向“师生搭台师生唱”的小组合作型。当然最理想的境界就是“学生搭台学生唱”。为了动员全员参与, 我要求小组长在每次交流时, 都先由小组里学习相对弱一点的6号同学开始表达见解, 然后由5号、4号质疑或补充, 较强的其他成员再解疑、补充, 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四、计划步骤实施, 提高合作学习科学性
第一步“学”:学生进行自主预习, 根据《教学案》, 先自主学习, 再组内一对一相互检查, 然后教师进行口头或书面检测, 检测内容都在教学案上, 一般是一些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如生词或短语, 要求人人过关。反馈方法可以是教师抽查每组一名后来居上生, 如果过关就给小组插红旗。根据教材内容, 针对重难点还可以设计一些选做讨论题。教学案上的知识掌握后, 再学习课本知识。先让学生自主学习, 找出疑难问题, 相互解答, 教师巡视做必要的指导和解答。教师把应该板书的重点难点, 疑难解析都打在教学案上, 以备学生学习参考。
第二步“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 对重点知识和疑难问题采取多种方式加以引导、指导和教导。
第三步“练”。进行课堂巩固练习, 也就是学以致用或实战演习, 及时检测学生掌握情况, 教师每组抽取一名中等生当堂批阅, 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其余的小组内讨论、互批, 完成好的小组加分。
第四步进行课堂小结, 小组自我完成。
第五步达标测试, 我们称为小试牛刀, 我能行!限时完成, 小组交换及时批阅, 老师抽查, 给最好的小组加分插红旗。其中有一部分题目设计分为A、B、C三个层次, 优秀生选做A层, 中等生可以选做B层, 基础差的学困生可以选作C层, 以示公平。
五、实行评价机制, 鼓励学生自主管理
中学管理的原因 篇5
依靠好校长,只是学校发展的最初阶段
校长、制度与文化是学校发展的三个关键因素。就发展依靠什么而言,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学校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长的观念、人格与能力。从这种意义上,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校长科学的教育观念为学校发展确定了正确的方向;校长的人格魅力凝聚了全校师生员工;校长高超的管理能力极大地提升了学校运作的效率。校长的奉献精神无时不在感动着学校的师生员工,校长的价值追求处处在引领着学校的师生员工。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面高扬的旗帜,在促进学校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于是人们在期盼着好校长,寻觅着好校长,并且尝试着运用各种方法试图培养好校长。但从现代教育管理的角度上看,仅仅依靠校长的奉献精神、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很难保证学校的长远发展。
在第二个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
校长不在,这个学校依然能够保证正常运行。这就是从人治走向法治,可以说,这是比第一个阶段更高的一个层次。它比仅仅依靠校长个人的人格魅力和管理经验要强,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的存在有其特殊意义。正是看到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我国不少中小学对学校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当然,这是历史的进步。
在第三个阶段,学校的管理主要依靠校园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学校的校园精神,即学校教职员工的价值追求。
用文化来影响和引领教职员工的行为,这样比单纯的制度建设、人格魅力又上了一层楼。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从必然走向了自由。
2、
能够用学校的目标去凝聚全体教职员工是学校成功的关键
任何群体都是由个体组成的。群体的每一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与人生目标。然而,学校能否充分尊重并努力提升个体需要的基础上,用学校的目标去凝聚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是学校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让每所学校都能成为教职员工人生价值实现的场所,使学校在教职员工人生价值得到充分实现的同时得到更快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学校文化引领的魅力所在。
第一阶段说到底是没有规范的管理,它依靠的是个人的力量
从我国中小学管理实践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都出现过一批好校长,他们在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资料
然而,随着他们退出校长的岗位,这些学校大多下了一个台阶,这不能不说是这种管理模式的悲哀。
第二阶段是建立规范的管理,它依靠的是体制、机制与制度的力量
它克服了仅仅依靠个别人人格、良心、智慧与能力的缺陷,也可以较好地防止由于个人良知丧失或能力低下而产生的各种问题,在优秀校长退出其岗位时,它也能在较大程度上保证学校的相对稳定与持续发展。
第三阶段的管理是超越规范的管理,它依靠的是道德与精神的追求
规范规定的是人应做什么与不应做什么,关心的是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没有规范的管理往往是随意的,基于规范的管理通常是稳定的,超越规范的管理才有可能是“自由”的。超越规范不同于没有规范,而是人们在对规范充分认同的基础上,将规范融入自己的血液里,自觉地贯彻在日常的行为中,并以更高的道德与精神的追求来要求自己。
在这一境界,偶尔做了不应做的事,尽管有时这种行为是在无意中发生的,他们也会在相当时间里经历着自我谴责;做了应该做的事,这被当作天经地义的,他们总是在高于规范的层次上坚定着自己的道德操守。
学校管理发展的这三个不同阶段是递进的。我们强调学校制度的完善与文化的建设,并不意味着校长就不再重要。一个好的校长在完善学校的制度与机制,以及推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努力造就一大批优秀的中小学校长,并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在学校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重要意义。
当然,在现代意义上,一个好校长的“好”就不能停留在奉献精神、人格魅力和管理能力等方面,而更要看他在学校制度完善与文化建设方面的意识与作用。
3、
认识上的误区
误区一:校长无关紧要
在一次讨论中,有人提出:在现代法制社会中,法规、制度决定一切。只要有了好的制度,校长无关紧要。其实,文化包括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制度总是由人来制定并由人来执行的。在学校制度完善与文化建设过程中,校长无疑起着重要作用。并且在以后学校制度与文化发展过程中,校长言行对学校教职员工起着很大的示范作用。因而,可以说,校长是重要的,但仅仅依靠校长是不行的。
误区二:制度就是束缚
很多人不喜欢制度,认为制度就意味着束缚,是对自己手脚的捆绑。事实上,没有对他人的束缚就没有你行为的宽松。当然,没有对你的束缚也就没有群体的和谐。完善的学校制度是教育质量的保障,是各方利益的平衡,是校内健康人际关系的基础。
误区三:文化虚无飘渺
在我国中小学,很多人认为:校园文化是虚无缥缈的,在学校的发展中,所谓“文化”的作用十分有限,充其量不过是校长手中随意打扮的小女孩。其实不然,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职员工创造的,然而,它一旦被创造出来,就会被历史地继承下去。
论中学德育管理方法 篇6
关键词:中学德育管理 常用方法
【分类号】G631
我们认识中学德育管理规律并制定管理原则,只是从指导思想上解决德育管理过程应该如何进行的问题,要真正在现实中将这些思想用于指导实践,还必须选择和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中学德育管理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管理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工具和手段。正如毛泽东同志曾比喻过的,方法好比是桥或船,没有桥或船,过河就是一句空话。
德育管理得以运行的具体常用方法有:
—、行政方法
行政方法是指依靠德育组织中的领导者、管理者的权威,采用命令、指令、决定、决议、通告、通报、报告等措施手段,通过德育管理组织自上而下的行政层次的过程执行,直接进行组织、指挥和调节德育管理对象的管理方法。党支部、共青团、社团、都不能行使这种方法。这种方法还会表现出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它的强制性,为了行政部门或领导人的指示、命令的贯彻实行,必须强调纪律,决不允许对抗行为的产生;二是它的纵向性,行政方法的实施强调垂直纵向并形成系统,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也就是说上级利用权力向下级发指示、下命令,下级必须服从。行政方法是否有效,是否得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拥护,主要取决于行政负责人的权威,而行政负责人的权威,又取决于他自身的素质。
二、法规方法
法规方法是指管理者以法律规范以及各种具有规范性质的行为规则为管理手段,调节组织内外各种关系的一种管理方法。正确运用法规方法实施德育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方向正确,符合规律
如果在执行法规过程中方向不明,违背德育规律,不仅不能对德育管理起促进和推动作用,反而会对德育系统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德育法规的内容和要求,不脱离现时的思想道德标准和当代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要面向未来,超越现实。
3、法规的相对稳定性
符合德育规律的法律是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的,因此法规的贯彻执行要一以贯之,不能朝令夕改,随意变更。否则就会失去权威性,使执行者无所适从。
4、系列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法规的实施在原则问题上应该坚持,但在具体问题上要讲究策略,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以提高法规的实际适应性。讲究策略。不是为策略而策略,讲究策略的目的是最终达到坚持原则。无原则的灵活是错误的,无灵活的原则也是不行的。同时,运用法规方法管理德育,德育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率先示范,要提高师生员工执法守法的自觉性,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提高法规方法的管理效应。
三、具体指导方法
具体指导方法是指管理者亲临现场,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指挥、指点和引导,使学校德育按既定目标健康运行,并随时进行督导和检查,以保证德育工作收到预期效果的方法。具体指导方法的方式有:1、帮助下属掌握好主要工作环节,帮助他们善于了解和研究学生,会做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会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会捕捉学生的积极因素,并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运用心理学知识开展心理咨询;2、帮助下属研究工作方法,不断创新改进工作方法,以提高德育工作实效;3、帮助下属分析情况,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树立信心,克服德育工作中的困难;4、帮助下属正确评估自己的成绩和对待自己工作中的问题,保持稳定的情绪,使其对待教育工作精益求精,不断努力,不时针对下属工作的实际情况,给予及时明确的指点,并根据不同情况的教师或学生给予不同的指导。同时管理者还应不时与上级沟通信息,了解上级精神,学习同类学校的经验。
四、控制舆论方法
它是指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搞好德育管理的方法。舆论具有很高的德育管理价值,符合德育管理目标的舆论是一种力量和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是一种正确的导向,能把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来,把消极的思想和情绪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追求上来。因此,控制舆论是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
舆论控制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首先是把握学校的舆论阵地,学校广播站、黑板报、橱窗、电视、录音、录像、网站、校报、简讯等,都要牢牢地把握在学校德育管理职能部门,并由专人负责,传播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信息,传播德育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及好人好事。其次是统一布置德育工作,学年的设想,学期的安排,以及重大活动,重要教育内容的组织和布置,都应做到双向沟通,这样就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步调,有利于学校教育工作的落实,形成统一的德育力量,提高德育管理工作效率。其三,根据德育目标和某活动目的要求,宣传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掀起比学赶帮的学习热潮,增强激励机制,提高德育管理效率。同时,还应统一检查,及时纠偏,才能优化学校德育环境。
五、参与管理方法
这是广大教职员工通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社团协会等组织,参与学校德育管理的方法。参与管理方法是德育过程中民主管理原则的具体体现。在学校德育管理过程中,被管理者师生员工既是管理的客体,又是管理的主体,他们都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参与意识。管理者应吸收他们参与学校德育组织目标、计划的制定,参与决策,参与管理。有效的学校德育管理,不仅有管理者的积极性,而且有被管理者的积极性,只有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二者积极性结合,才能使师生员工意识到学校领导和群众之间的平等地位,从而把学校德育管理看成大家的事。同时,能使他们意识到领导和组织对他们的尊重和信任,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保证管理目标的落实和实现。
参与管理方法的具体形式很多。从组织形式上说,通常是通过学校的各种群众组组共同讨论德育及德育管理问题,如行政领导层中有校务委员会,教师群众中有教代会,教职工的群众组织——工会,学生的群众组织——学生会等。学校的德育及德育管理的重大问题,都要提交这些组织计论,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让广大教职工共同管理学校德育大事。
刍议农村中学班级管理 篇7
一通过正确舆论的力量组建良好班委
在集体中, 健康的舆论环境能扶正压邪, 鼓舞人心, 成为形成和巩固班集体的强大力量。特别是刚开学初期, 必须在班级树立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让班级一开始就保持一种精神饱满、积极向上、人人争先的积极态势。所以我针对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 恰当而又灵活地采取有效途径培养正确、健康的舆论环境, 引导学生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第一, 掌握学生入学的第一手资料。利用开学常规教育时间, 让他们每个人在做自我介绍的同时, 制作一张个人的名片, 包括自己的兴趣、性格、特长, 以及对这个班级同学所要说的话。入学后还要与各科任老师多交流, 让学生在一开学就能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品德目标。
第二, 及时组建优秀的班委会, 选举品学兼优、集体荣誉感强、做事认真负责的学生当班干部, 为全体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并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第三, 这学期我在班里试行“常务班委与值勤班委”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即班里每个人都是班委,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负责的内容, 在班里, 班委基本上都是专职的, 有专门负责课间操时关灯与擦黑板的, 有专门负责检查垃圾筒的“卫生巡逻员”, 有每天轮流担任的值日班长与午间纪律监督员等。每个月让全班同学对自己与别人的“执政水平”进行评比, 评出当月最优秀的各类班委, 名额不限。这样既扩大了班干部的任职面, 又调动了班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做到人人有事做, 事事有人管, 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打下了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一个好的班级需要良好的舆论导向, 以凝聚与约束每一位成员, 从而有利于形成健康的班风, 有利于班级工作的开展。为此, 我特别注意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在每个学生的心中达成“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共识, 时刻高标准要求自己的言行, 为班级争光, 不做给班级抹黑的事。当有的同学犯了错误或成绩下降时, 要友善地给予帮助, 通过集体的力量使每一个掉队的学生迎头赶上。另外, 我还特别注意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精密安排, 力争夺冠, 及时表扬先进, 加强每一位学生的集体意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浓了, 团结协作的班风、奋发向上的学风必然得以巩固和延伸。
第一, 把班会课的舞台留给学生。我班的班会课如果不是一些特别的事情要通知, 我基本让班委轮流主持, 发挥他们的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 我班的班委可以独立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 还有生动的自编自导的互动游戏:“向快乐出发”, 还开设了班级管理论坛。这些都让我明白其实学生的能力是无限的, 在班级管理上有他们自己的一套思路和方法, 我也可向他们“取经”。
第二, 让学生来当“和事佬”。在我班有10个学生自愿组成“和事佬”协会, 专门处理班级里的纠纷, 他们中任何一个和事佬解决好一件事, 都可以在五星排行榜加10分, 而被发现骂人, 讲脏话, 或者打架的同学不仅仅要受到班规的处罚, 还要在五星排行榜上扣100分。用这样的方式, 在我班很少听到脏话, 也很少听到“小报告”。
第三, 班级的重要节目尽量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老师变身为他们的帮手。学校的一些重要节目, 我一般都是先让学生策划方案, 再进行补充。
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心理学家伯利纳通过实践证明:受到激励的学生学习劲头足、成绩会不断提高。在班级活动中, 充分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励学生积极向上, 是形成班级良好学习氛围的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为增强班级活力、唤起学生强烈的成就感、激发每个学生的斗志, 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 我给学生讲述了我从教五年, 所教的学生中成功、感人的事迹, 让学生从中体会“坚强、耐力、超越、肯吃苦”等精神实质, 同时在班内树立榜样, 使每个学生逐渐形成向好学生看齐, 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奋斗意识, 并用这种竞争向上的心态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四注意学生的养成教育
初一学生刚入学, 接触的功课较多, 知识容量大, 有些学生比较拖拉随便。因此,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卫生、礼仪习惯尤为重要。对于学习习惯, 我首先从作业入手, 及时督促检查作业的上交数量、书写质量,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只要拖交或完成不好, 一律及时教导, 以提高各科学习意识,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应着重从平时值日生情况和在校就餐情况, 督促学生积极劳动, 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自理能力和为他人着想的行为意识。
五班规制度化, 家校联动, 形成合力
注意学生的在校表现, 实时与家长交流, 共商学生成才之道, 对表现极差而不改进的学生实行惩戒教育。让学生在学中玩, 玩中学, 在快乐中成长。
通过多年的班级管理工作, 我尝到了教书育人的乐趣, 同时也深深感受到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面对这项艰巨的任务, 我决心不断去摸索、不断去付出, 做个好老师、好班主任, 力争把班级管理这项又苦又累的工作, 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出成绩!
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浅析 篇8
一、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必要性
1. 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顺应社会发展形势, 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多元复杂, 瞬息万变。要适应这种社会发展形势, 每个社会个体就必须具备自主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这就要求现在的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特别是自主管理能力, 发展学生的个性, 促进学生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班级作为学校育人的主阵地, 在这方面理应承担重要责任。
然而, 传统师控式的班级管理方式往往过多地强调班集体良好秩序的形成, 而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以及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和主体意识的培养, 甚至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班级教学秩序, 要求大家牺牲自己的个性, 在行为上与班集体保持高度一致, 并对违纪的学生实行惩戒。很显然, 这种管理方式不仅会压抑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意识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而且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 使师生关系紧张对立, 进而削弱班级管理的效果。另外, 在该管理方式下, 学生消极旁观, 班级管理的所有事务几乎都落到了班主任身上。这使得班主任整天被繁琐的班级事务所累, 难以抽出足够的时间钻研教学。其结果是班主任的专业发展大受影响, 教学水平不能与时俱进, 学生的发展也因此受到负面影响。
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 既可以让班主任从琐碎的班级事务中腾出更多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 又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和主体意识, 还可以让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2. 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实现教育管理目标, 增强教育管理效果的需要。
传统师控式的班级管理方式虽然在规范学生行为、维护班级教学秩序等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却难以做到让每个人都自觉自愿地将外在的纪律和规范内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很多接受过多年学校教育管理的中学生纪律观念仍然淡薄, 就是这种班级管理方式效果不佳的明证。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指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该原理告诉我们:如果不注重调动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单纯依靠老师外在的控制与纪律约束, 难以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而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管理的目标, 就必须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让学生进行自主管理, 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才能够使他们真正地将外在的纪律和规范自觉地内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习惯, 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最高教育管理境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中学阶段的青少年逆反心理、从众心理、好胜心理及独立意识都很强。他们渴望摆脱父母、老师的控制而独立。而且, 在很多事情上, 他们与父母、老师的看法存在分歧, 父母、老师的想法有时候会让他们感到难以理解接受。故而, 他们不愿意与父母、老师交流。对于父母、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 他们往往会采取一种置之不理的态度, 甚至非常反感。但同学之间的情况就大不一样, 相近的年龄, 相似的人生阅历、知识背景、文化层次使他们在兴趣, 思维方式, 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诸多方面都比较接近。因而, 他们之间较之亲子、师生之间更容易交流, 更容易达成心理共识, 在决策上更容易达成一致。正因为如此, 他们有着一种很强的从众心理。在这种从众心理驱使下, 在很多事情上他们往往更愿意接受同学的意见, 同伴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往往更容易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 让他们自己对班级事务进行决策, 形成的决策自然更容易被他们接受并得到贯彻执行。对此, 我深有体会。
调换座位是一件特别劳神费力的工作, 要考虑学生的身高、视力、爱好、性别、性格特点、学习态度和成绩差异等诸多因素, 还要私底下做相关同学的思想工作。即使如此, 排出来的座位也未必人人满意, 未必有利于班级的后续管理。基于此, 和其他班主任一样, 不到万不得已, 我绝不调换座位。
参加“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项目后, 基于项目实证研究的需要, 我开始尝试把调换座位这件事交给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处理。出乎意料的是, 班委会通过班级QQ群讨论产生的座位表很顺利地得到全班认可。从此之后, 我便将其他日常班级管理事务也逐步交给他们处理。结果也都不错。学生们的责任心得到了增强, 自主管理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同时还让我在很大程度上从琐碎的班级日常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 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学教研工作中。
二、实施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可行性
1. 从心理学角度看, 中学生的心理需求及特点为他们进行自主管理提供了可行性。
马斯洛的心理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 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在安全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尊重需要和归属感需要的支配下, 人们希望摆脱严酷的监督和避免不公正的待遇, 希望获得向别人展示自己才能和力量的机会, 希望自己能够胜任所担负的工作, 并能有所成就和建树, 以得到他人和社会高度的评价, 实现自我价值, 等等。[2]中学生在这些心理需求的影响下, 表现出既自尊又感性的心理特点。他们更需要得到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 尤其是希望获得家长、老师及同学的理解、信任和尊重, 希望摆脱父母和老师的监督及控制而独立。而且一旦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他们将会自觉地遵守纪律, 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 极力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别人的面前, 以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威。中学生争强好胜、好表现的特点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所以, 实施班级自主管理, 既能满足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又能利用这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影响, 促使学生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 并自觉地遵守班级纪律, 从而使班级管理的效果得以增强。
2.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情况及其多年学校学习生活经验为其自主管理奠定了基础。
中学生思维活跃, 渴望被同龄人认同, 渴望被关注, 渴望表现。实行班级自主管理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 学生们乐于接受。尤其是, 经过多年的学校学习生活, 中学生各方面的才能和素质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等都已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其意志力、自制力、人际交往能力及事务处理能力, 还有对班级管理的了解和认识都得到了加强, 这些都为他们的自主管理提供了条件。
近年来, 魏书生、李镇西、王立华等老师的班级自主管理成功经验, 也佐证了中学班级自主管理是可行的。
三、有效落实中学班级自主管理的措施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特别是参加“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研究”项目的实证研究以来, 我积极推行班级自主管理, 深受学生欢迎, 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我所带的班级班风学风良好,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强、行为习惯好、成绩进步大, 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安全事故。学生在自主管理能力等各方面都得到良好发展, 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在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我所带的班级每年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1. 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
激发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是有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前提。在班级自主管理模式之下, 学生本应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很多中学生专注于学业的进步, 参与班级管理工作的热情不高。他们对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心存顾虑, 不愿、不肯在班级管理工作上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且直接影响到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些情况, 我经常利用主题班会、个别谈话等方式, 引导学生正确地对待班级自主管理工作, 帮助有顾虑的学生及家长打消顾虑, 并让那些不愿参加班级管理活动的学生也认识到参加这项活动对于个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的热情,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 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
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是有效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重要条件。营造宽松的班级自主管理氛围, 宽容对待学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出现的失误, 允许他们在探索中成长, 使学生感到安全, 知道不会受到嘲笑和指责, 他们才会不怕“露怯”, 不怕“幼稚”, 才会真正放开手脚, 全身心地参与班级自主管理工作, 从而提高班级自主管理实效。
3. 适当指导。
适当指导是班级自主管理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由于社会阅历浅、经验不足, 中学生在考虑问题时, 往往会比较简单片面, 因而, 在处理班级事务时, 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 甚至走极端的情况。例如, 没有原则地过度地迁就友人, 或者完全不讲情面, 等等。尤其是当碰到自己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 如果得不到班主任的帮助, 他们很容易“跟着感觉走”, 结果很可能败坏班风, 激化同学之间矛盾, 这些情况都不利于班级管理目标的实现, 以及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高。而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班主任就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
4. 及时微调。
对于因参与班级管理工作影响到学习成绩的学生, 班主任要及时来到学生的身边, 共同分析成绩下滑的原因, 引导学生调整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 帮助他尽快重建信心, 使学生学习工作两不误。对于个别学生实在是无力兼顾学习与工作时, 班主任要及时微调班级自主管理委员会, 适当减轻该生工作负担, 或者建议该生承担其他的可能更适合他的管理工作, 以求班级的每个学生都不会轻易放弃锻炼自己的自主管理能力的机会, 也不会因此而荒废学业。
5. 及时肯定。
及时肯定学生的自主管理工作表现是激励学生完善自主管理工作的推动力。当学生在自主管理过程中取得了成绩时, 班主任要及时给予肯定, 并和他们一道分享取得成绩的经验, 以增强他们自主管理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贾宁.新课改下初中班级自主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中学财务管理工作思考 篇9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指导原则
(一) 确立“以收定支”的基本思想
切实遵守国家收费政策, 做好预算管理, 控制支出规模, 防止花销无度引起乱收费现象。
(二) 资金投向优先考虑教育教学的需要
在确保人员经费支出、保证必要的公用经费支出的情况下, 要充分保证教学用具与教学图书的购置, 逐步改善教学条件。人才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 推动教师的自身发展, 大力支持教师业务培训和教学研究, 才能不断提高师资水平, 进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适度、逐步地进行基本建设
应量力而行, 不盲目上基建项目, 严格控制贷款规模, 控制财务风险。防止由于贷款压力大而导致的乱收费, 防止由于欠债太多教职工福利差而导致的人才流失。目前有些地方倾全县之力将县一中打造成硬件设施一流的学校, 不免引起周边地方学校的争相效仿, 然而由于缺少政府投入, 学校自身财力又有限, 便大量贷款, 贷款本金及利息的巨大还款压力, 使得学校不得举新债还旧债, 进而无法保证教职工工资福利的按时到位, 甚至长期拖欠, 引起教师队伍人心浮动, 引发恶性循环。所以量力而行, 适度地逐步地进行基本建设是保证学校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一) 财务决策制度
对学校的财务决策应实行科学、民主的管理, 学校的重大事务及涉及教工切身利益的大事都应交由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投票表决, 如学校发展战略等, 学校重要的日常事务可由校长办公会集体决定, 通过民主决策、信息公开, 尽可能地避免决策风险。
(二) 财务审批制度
在实行后勤校长“一支笔”审批的基础上, 对财务开支实行逆向签批程序。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的财务开支, 大都是先由单位分管财务的领导签批报销后, 再由会计审核记账。这种签批程序不利于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和及时有效的打击违法会计行为, 会计对有瑕疵的原始凭证大多会碍于校长已经签批同意报销, 而不愿意提出异议。笔者认为实行财务开支应先由会计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签批, 再由分管财务的后勤校长签批报销。这样做一是可以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堵塞财务管理漏洞, 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可以发挥会计的业务特长, 先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规范性进行审核、确认, 为领导签批把好第一道关, 遏制不合格票据的流入等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
(三) 内部牵制制度与内部稽核制度
货币资金是经济活动中最活跃的部分, 为确保学校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正确反映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 保证国家现金管理制度的严格执行, 必须建立健全货币资金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职务分离制度, 严格实行钱帐分管, 钱物分管。各种支出都尽可能用支票、汇票来结算, 以避免更多的人接触现金而引发弊端, 对一些必须用现金支付的开支项目进行严格审定。加强对银行预留印鉴的管理, 财务专用章由专人保管, 个人名章必须由本人或其授权人保管, 严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处理每笔业务都有必须两名以上的人员参与, 以达到相互牵制的效果。
(四) 采购制度
对日常办公用品、教学设备等固定资产的购置, 应采用年初编制预算, 适时购进、保证供应的办法。具体措施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 由总务处统一采购, 防止多头采购、重复采购、浪费资金。对专业性强的设备采购必须派专业技术人员参与, 事先深入做好市场调查, 在技术和质量方面进行把关, 避免采购风险。
第二, 凡在政府采购目录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都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效益的原则实行政府采购。即采用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这样做的好处, 一来有利于增强资金的透明度, 堵塞漏洞, 规范学校采购行为, 二来有利于节省开支, 提高有限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也有利于加强学校国有资产的管理。
第三, 对低值易耗品的采购, 也可以引进政府采购的方式, 分成文具纸张、水电配件、日杂用品等几类, 公开对外招标, 通过多家竞标每类从中选择一家作为定点商家。不仅可以做到商品质量好、价格低、服务优, 还可以随叫随到、送货上门、集中结算。这样既减少了物品的库存量, 减少了资金占用, 还避免了浪费。
(五) 资产入库领用制度
学校应配备专职资产管理员, 负责各类资产验收、入库、保管、领发, 分门别类地做好实物的进出库、领用的登记工作、以及固定资产的登记、清查。对一般低值易耗品, 由资产管理员当场验收, 编号造册入库。由于设备一般要求较高, 对新购入的设备还必须经过使用部门专业人员的检查试用, 再由资产管理员登记固定资产卡片, 办理入账手续。未办理验收入库手续的物品、设备, 财会部门不予报销。
(六) 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学校固定资产是实现各项教学计划的物质基础, 被消耗于教学、办公和其他活动中。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应实行以下一些办法:一是物到建账立卡, 实行统一数量、价值管理, 各部门还应实行实物数量管理, 使用与保养相结合。还应在学生中大力开展爱护公物的教育, 讲授各种教学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 在每个班设立班级资产管理员, 负责各班资产的使用情况,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二是提高资产利用率, 教学使用与闲置租赁相结合, 合理取得收益, 用于改善办学条件。三是定期进行清查盘点, 保证学校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清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责任到人, 防止国有资产的损失和流失。
三、中学财务管理工作改善对策
(一) 广开财源, 合理筹集资金
教育经费是教育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如今在国家教育经费拨款远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情况下, 学校必须根据自身现有的条件, 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 挖掘潜力, 广开门路, 多方开辟资金来源的渠道。做好收费工作是学校财务的一项重要职责。要严格按物价文件规定收费, 每个项目都必须取得收费许可证, 一切收费都要通过财会部门进行, 不得私自收费, 私设“小金库”, 切实遵守国家收费政策。除了学费收入外还可以适当开展勤工俭学, 对校办产业进行调整优化, 关停风险大、效益差的项目, 大力支持相对稳定、可靠、回报快的项目。
(二) 厉行节约, 合理安排支出
年度预算是学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保证, 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不仅需要编制部门预算, 还应将支出预算层层分解, 细化到各年级和部门、各个项目, 使人人了解预算, 自觉执行预算。为了保证预算的切实可行, 在编制计划时应留有适当余地。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如需调整, 要提出申请, 经审核通过后方可调整。做到精打细算, 杜绝铺张浪费, 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 以发挥每一分钱的最大作用, 绝不能一方面经费短缺, 而另一方面却大肆浪费。为了确保资金用到实处, 还要特别重视事后的支出效益评估, 根据评估的结果重新调整下一年度的预算, 使得预算控制不断地优化。
(三) 加强财会人员队伍建设
人是管理诸要素中的核心要素。财务管理也必须以人为本, 充分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 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财务管理中人是决定性因素, 要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 最根本的是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 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重组知识结构, 增强财会人员的责任感,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中学财会及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对现有工作及管理人员进行培训, 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开展职业道德、法制观念和专业知识方面的继续教育;二是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改组, 对那些不适合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调离本部门, 同时尽可能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接收专业毕业生。在此基础上, 严格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制度, 坚持持证上岗, 完善、加强专业资格考评制度。
论农村中学的班级管理 篇10
一、农村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管理难
农村中学中存在一大部分留守儿童,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 爷爷奶奶们处处宠溺孩子们, 导致学生到了学校之后, 受不了纪律的约束, 表现为纪律性差, 自觉性差。如:上课不注意听讲, 做小动作, 贪玩, 不打扫卫生, 完全不把学习当成一回事……经常出现屡禁不止、屡教不改的现象。非留守儿童虽由父母管教, 但受到影响, 班级里整体班风不好, 学生长期以来形成学习主动性差的习惯, 学习吃力。这给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二) 家庭教育落后
在经济利益的驱驶及生活的压力下, 许多农民外出打工, 留守儿童主要由祖父母等老人抚养, 而大多数老年人没有文化知识, 对孩子进行不了学习上的辅导, 加之近年来教材的变化也让部分有文化的老年人辅导起来感到吃力, 因而对于家庭辅导他们也是力不从心。非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并不重视学生的教育, 免费接收义务教育的规定, 使很多家庭很多学生都产生一种不正常的心理, 他们认为免费教育就是享受国家的优惠, 不上白不上, 再有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学生来源都不如人意, 加上学生家长忙于农田或外出打工, 不能及时有效地教育和辅导学生, 从而学困生较多, 他们聚集在一起, 违纪、打架、聚众闹事, 影响了班级和学校的教学质量, 所以学困生的转化势在必行。
(三) 不良的周围环境
在农村外出打工的成年人、未成年人有很多, 未成年人占了大部分, 还剩下很多在当地变成流窜的社会青年, 村子里的亲戚网比较广, 比较密切,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学生时时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再加上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青春期, 性格比较冲动, 所以很多学生没有要学习的想法, 只想着怎样才可以以暴力解决问题。加上学校周围遍布网吧, 有些学生去网吧上网, 上网成瘾, 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
(四) 缺乏学习动力
很多学生不学习是因为学不会, 因此选择混日子, 究其根本, 学不会只是一个借口, 有很多人是不想下功夫去学习, 当然也有些学生是真的不会, 一个问题学不会, 想不明白便直接放弃, 坚信自己是不会的, 于是对于很简单的问题也认为自己不会, 便不再动脑去想, 甚至辍学。
二、班级管理的解决办法
(一) 用爱搭起班级管理的平台
针对农村中学的情况, 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用真情去关心爱护学生,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善于与学生沟通, 给学生一种安全感。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状况, 建立留守儿童家长与子女定期联系制度, 要求家长每周要和子女电话联系至少一到两次, 并经常进行电话交流。班主任可以为每位留守儿童准备一份成长记录袋详细记载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活、学习及思想等情况。留守儿童一旦有困难, 班主任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转化措施, 做到有的放矢。班主任要用爱搭起班级管理的平台。
(二) 班主任要树立威信
作为一名班主任, 要能自如地驾驭各种教育活动, 必须充分利用威信效应来取得各种教育活动的高效益。班主任的威信就是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就是学生对班主任的佩服及信任程度。
班主任首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 善于以小见大, 从细小变化中感知其内心活动, 把握其思想脉搏;要养成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注意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联系其生活轨迹、所处环境和外在的影响, 深入分析研究, 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打开学生的心扉, 用家长的爱心, 以平等的身份, 尊重学生, 从学生的眼光来看问题, 赢得学生的信任。真诚严格地对待学生, 有分寸容忍学生的错误, 并予以教育, 这些都会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学生心目中留下可亲可敬的班主任形象。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依靠浓厚的师生情感来维系, 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与热爱, 是产生师生情感的源泉。
班主任有很深的“学问”, 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 有很强的业务能力和渊博的知识, 而且要精通相关专业知识和现代教育理论, 要不断调整, 运用科学知识改进工作方法, 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素养。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 用知识武装学生, 教育学生, 启发学生, 从而增强班级工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通过这些会很快获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这是建立威信的重要环节。同时要以制度规范学生, 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利用一切机会, 开展多种多样的丰富多彩的活动, 创造良好的小气候, 同时要注意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言行, 采取各种方法, 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 鼓励每个学生的优点, 为学生学习、学校生活创造良好的氛围。
(三)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预防学生辍学
针对学困生, 班主任要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鼓励, 对每一次进步、甚至一点点进步要多表扬, 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班主任还要先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让学生家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然后共同做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通过家访、小型家长会等形式, 实现与家长与学生的相互沟通、理解和支持, 共同营造学生成长的空间, 打消学生辍学的念头。
总之, 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 责任重大,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用爱心去感染和帮助学生, 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学生中发生的问题, 用充实的业务知识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 让班风、学风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摘要:农村的教育基础相对薄弱, 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而且大部分是留守儿童, 在农村的教学实践中, 班级管理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学生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管理难、家庭教育薄弱、学习吃力、周围的不良环境、自信力较差等。针对这些现象, 班主任应该对症下药, 用爱搭起班级管理的平台, 树立班主任威信, 正确引导, 预防学生辍学。
关键词:农村中学,班级管理,班主任
参考文献
[1].吴增强,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M],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
[2].李镇西, 《做最好的老师》[M], 漓江出版社, 2005
再论中学教学管理 篇11
关键词: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教学管理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各地对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一些较为成功经验做法,对中学教学管理的研究、关注较多。但由于我国中学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地区差异较大,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新课程教育改革设定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新模式势在必行。
1.中学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教学管理目标不健全。良好的教学目标管理可以激发教职工积极性,保障各项教学目标的实现。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管理体系应该是以学校为中心,制定学校总目标或总的阶段性目标,再根据工作性质层层分解给教务处、总务处、政教处等等若干分支。但当前大部分学校管理中教师个体目标没有给予足够关注,许多学校管理目标的制定主体多是管理者,教师个体的参与程度较低,这样很容易造成教学倾向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重学科成绩、升学率、评比结果,轻学校长远规划、学生素质培育和对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等等。
1.2教学量化管理不科学。学校对教学实行量化管理虽然使得各项管理更具可操作性,考核教学质量也更直观,但部分学校的教学量化管理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例如评价教师教学成果单纯的从所教授的学生优秀率、及格率、达标率、升入名牌大学率。检查教师教学态度,简单的以教案写了多少页,引用了哪些新的教学方式。评先评优又以读了多少报、学习了哪些思想理论知识,记录了多少字笔记等等。这些把教学管理单纯量化,使一些不适合量化的予以量化,适合量化的又缺少科学量化举措,容易使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损害教师积极性。
1.3管理规划执行不彻底。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具有较为清晰的思路、长远的规划、明确的目标,并且有一个较强的执行力予以保障。首先表现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的易变性,随着生源的逐年减少,学校撤并较为普遍,加上学校主要负责人的频繁调动,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朝令夕改現象比比皆是。还有就是学校各科课程缺乏整体性协调发展用力,语文、数学、外语等重点学科取得的管理资源明显比其他学科多,而与升学率联系较少的社会、体育等学科受重视程度较低。还有就是部分教师课堂教学缺少事先明确规划,或者虽有规划但不按预先设定的去执行,常出现“讲到哪算哪”。这种教学管理者对教学规划“重制定、轻执行、易改变”的局面对整个教学管理来说损害较大,亟待各方重视。
2.中学教学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当前教学存在上述诸多问题,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学校地处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和办学理念滞后。现有衡量教育成果的模式较为单一、过分看重标准规范,没有充分考量教师的个性和知识背景,过分看重学校的“静态”管理,过分强调工作的程序性,标准设置过于精细,限制教师创造性开展工作。学校自身办学自主性缺失,长期被动地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管理,造成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育管理者对管理权下放后“不知如何自主开展工作”,对校本开发心中无数,不能很好的结合新课程对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3.中学教学管理问题解决之对策分析
3.1创新教学管理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向导,只有科学的理念才能良好地指导教学实践。在教学管理中要不断创新办学理念,为现代教育管理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做到三个转变:从注重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理念转变,以课改为契机更加注重教师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打破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等过于分离的局面。从注重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管理转变。把培育名师、开设特色课程、提高学校社会形象等等无形资产作为重点,加大对其教学资源投入力度,注重对学校科研成果的保护力度。从注重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转变,打破以往对教师限制过多、过严等等条条框框的束缚,讲求宽严有致,适度“无为而治”。
3.2明确教学管理职责。学校的校长、教导处主任、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等都应成为对教学管理负有不同责任的人,做到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其中,校长,尤其是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要承担起全面领导教学工作的职责,有责任和义务了解上级或其他有关部门最新发布的教学文件,熟稔现代教学理论,深入教研组,帮助广大一线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导处负责人要承担起校长助手,及时向校长提供学校的一些教学信息,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意见,组织各项教学检查,推动学校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各个教研组和年级组是中学最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其中,教研组侧重于教师“教”的管理,其负责人要承担起本组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职责,帮助教师开展好各类教学研究活动;而年级组的工作职责则更多的倾向于对学生“学”的管理,年级组负责人承担起组织各班班主任落实具体教学工作计划中有关学习管理的职责,并及时开展工作经验总结和交流。
3.3引进现代化教学管理模式。学校的教学管理应该紧跟时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做出相应的改变,最直接的就是要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充实和完善,建立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如通过现代化计算机等网络设备进行监督、管理教学活动,实现教学任务的下达、学生的选课、成绩的发布等在网上查询,实现教学信息共享,资源综合利用,共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发展。积极查找教学管理制度中存在哪些不完整、不适宜的陈旧制度,及时作出删减与调整,并将结果公布于网络接受教职员工监督;坚持教学管理常规化,大力推广教学管理中优秀的教学方法与技巧,鼓励广大教学管理者积极钻研创新,努力制定出适合学校自身发展的创新型教学管理制度,对成功经验和好的方法通过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进行大力宣传。
4.结束语
总之,教学管理是事关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管理能否顺利实施, 关键要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教学管理经常化、系统化、制度化和现代化,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教学管理的行为准则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
参考文献:
[1]马晨升.中学教学研究管理中值得深思的几个问题[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1(2)
[2]翁爱国.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中学班级管理经验浅谈 篇12
有位优秀班主任在做经验报告时说:“班主任在, 学生能做好, 是一个基本合格的班主任;班主任不在, 学生能做好, 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班主任在, 学生仍不能做好, 则是一个失败的班主任。”如何做到这一点, 对每位教师而言, 都是一个难题。优秀的教师则会制订严格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一、“育人为纲”是班级管理的宗旨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古代教育家韩愈把教师的职责、教书与育人的关系阐述得如此透彻。学生是教师的教学对象, 如果教师只传授知识而不关心其思想品德, 即使知识很渊博, 也容易偏离正确的方向, 知识也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教师不能只传授业务知识, 还应以正确的思想、模范的行动影响并教育学生, 使之全面发展。“教书育人”是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 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 言传身教, 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 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
一个班级学生很多, 班主任不可能每天都管住每一个学生, 要提高管理效果, 树立典型是关键。首先要树立正面典型, 以班级中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学生作为典型, 进行积极的指导, 指出他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 要求他在各方面都起模范带头作用。其次要树立思想暂时落后的转变典型。要耐心启发, 循循善诱, 肯定和指出他的闪光点, 增强他的自信心, 并以正面典型激励他、启发他, 一点点一滴滴, 他定会转变的, 这样就可以以一带十, 点面结合。通过典型的树立, 全面育人, 使学生更佩服、尊重班主任, 就可以很顺利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平时, 教师对学生强调要养成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形成勤奋学习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一个有高度觉悟的人, 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这种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的头脑里, 要灌输到每一位学生的头脑中。值得注意的是, 人的世界观不可能在一两天就能形成, 也不是通过一两个大道理的宣讲就可以解决问题的。它需要教师反复不断地通过一些深入浅出的道理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启发, 让学生明白: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能够自食其力、会报答社会、报恩父母的人。
严与爱是教书育人的两个方面, 是矛盾的统一。苏霍姆林斯基一再表示爱学生这是作为能够影响他人精神世界的教育者的灵魂。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应该从关心和爱护学生出发, 从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出发, 与学生交朋友, 了解他们的个性、兴趣、爱好, 从实际出发, 耐心细致地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培养教育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师生间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关系, 这样才能增强育人效果。严师出高徒, 严格要求也是出于对学生真正的关心和爱护。俗话说:“严是爱, 松是害, 不管不教要变坏。”但严要注意有理、有度, 使之可信、可接受。教师要注意教书育人的表率性, “打铁先要本身硬”, 教师首先就要严肃、认真地工作。
二、赋予热心、真心和爱心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前提
18世纪中叶,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凡是缺乏爱的地方, 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 只有真心实意地爱学生, 才能会精雕细该地去塑造他们的灵魂。”也就是说, 作为教师, 首先要有师爱之心, 然后才能塑造学生的灵魂。在教育学生时,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达、行动感召、排忧解难、接触了解等方式传导师爱, 凭着一颗真诚的慈母般的爱心去感化学生, 以满腔的热情去教育学生, 对学生倾注全部的关怀和厚爱, 使师生在心理上没有隔阂, 在感情上亲密无间, 在关系上一律平等, 建立相互理解的认知关系, 形成和谐的尊师爱生的教育局面。“没有爱, 就没有教育。”同样, “没有信任和正确的引导, 更谈不上教育。”因此, 对于那些曾有小毛病, 如旷课、打架等不良习惯的学生, 教师对他要有信任感, 要以正确的态度加以引导, 和家长共同商量对策, 找他们谈心, 关心他们的冷暖温饱, 关心他们的学习, 引导他们在人生道路上形成良好的世界观和习惯, 从而逐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不厌其烦地做好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 耐心地说服教育, 以身边的人和事来启发他们, 引导他们。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激发他们对生活的勇气, 充分克服他们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 从而进行正常的活动和交往, 起到自我教育的目的。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 每天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思考:班级工作中哪些需要加强和改进?哪些问题需要预防和处理?哪些学生需要谈心和交流, 并做好相应的计划以便落实?如果没有这份热心, 就会缺乏工作的兴趣, 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学生、研究学生、探索班级管理方法。工作中, 班主任在赋予学生真心、爱心的同时, 还要在班级里创建一种品牌意识, 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勇于争先的氛围。要鼓励学生发挥团队精神, 积极争创先进集体和文明班级, 使班级有明确的要求, 学生有更高的目标, 并通过师生齐心协力, 把班级管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
三、善于研究学生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方法
了解学生的思维, 研究学生同研究教材一样重要, 有时甚至更重要。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解决学生的问题、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师价值的集中体现, 而要做到这些, 自然离不开对我们的服务对象———学生的了解:他们对什么有兴趣, 对什么没有兴趣;他们是怎样想问题的, 怎样学习的;他们对即将要学习的新内容, 已知是什么, 未知是什么。教师如果缺少了研究学生的自觉, 效率就难以提高。教学对于21世纪的大学生来说, 聪明活泼、见多识广是他们的优点, 但在一部分学生中, 特别是在一部分独生子女中, 由于他们受到家庭的宠爱, 也肩负着全家的希望和压力, 所以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如敏感多疑、自卑易怒、抑郁焦虑、偏执敌对的不健康的品质。往往以我为中心, 缺乏责任感, 逆反心理严重, 自理能力较差, 过度沉迷于网络, 缺乏自我约束。这类学生的思想特点是偏重直观, 道德观念模糊。班主任应该采取尊重学生、欣赏学生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长处;采取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化的管理来发展学生的特长;采取相互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来引导学生;倡导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缺乏自理的弱点。总之, 只要认真探索、细心研究, 总能找到一剂有针对性的良方。只要班主任用科学的眼光来面对班级工作、面对学生, 班级管理就会顺利开展。当然, 班主任要以身作则, 有道是: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而不行。班主任要处处以学生为主, 为人师表, 把自己融化到班级之中,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位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产生自己比别人能干的自豪感, 和学生一起用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班级管理。
班级管理工作除了需要班主任的悉心指导、学生的共同参与, 还需要要家长的参与、支持。本研究希望在以后的研究学习中能够构建一个教师、家长、学生三位一体的班级管理平台, 调动所有积极有力的因素为班级管理工作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蔡辰梅.制度下生存与教师的专业道德困境[J].教师教育研究, 2007 (1) .
[2]邱丽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J].江苏高教, 2007 (1) .
[3]谭春秋.抓师德建设、促学校发展[J].教育情报参考, 2007 (2) .
[4]钟启泉.班级管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5]高谦民.班级活动性教育初探[J].班主任, 2002 (10) .
[6]周正生, 周家然.班级教育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J].班主任, 2002 (11) .
【中学资产管理】推荐阅读:
中学资产05-25
中学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研究06-12
茅石中学中学宿舍管理方案07-05
中学班级管理06-30
中学德育管理07-03
从班级管理中学管理07-05
中学教育管理06-28
中学财务管理09-09
中学班级自主管理10-04
中学管理学校教学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