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学档案管理

2024-07-16

中学教学档案管理(共12篇)

中学教学档案管理 篇1

摘要:中学教学档案是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总结,高效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国内中学目前的教学档案管理存在很大差异性,在广泛调研国内中学教学档案管理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档案管理,中学教学,管理

教学档案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总结和梳理,主要包括上级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师教学记录及参加各种活动的总结,以及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全面记录。中学教学档案的记录形式有纸质文件、声像文件及电子材料等,是学校工作的重要总结,也是教师教学的智慧结晶,更是学生成长的宝贵记录。

一、中学教学档案的归档范围

(一)教务工作类。教务工作主要包括: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学进度计划,课程设置及教学大纲,教师培训计划及具体安排,优质课、公开课及典型教案的记录,思想政治工作总结,本学校出版教育刊物目录及影印件,阶段性考核及测试汇编等。

(二)教师业务类。教师业务主要包括:教师备课笔记,教师上课情况记录,班主任工作记录,教师教学计划、教学总结及学习报告等,定期组织学科教研组教学交流记录,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评比及获奖情况记录,实验室、图书馆使用情况记录,各种文体活动情况记录等。

(三)学生档案。学生档案主要包括:新生录取情况,学生毕业升学去向记录,毕业证、竞赛证明等证件影印件留存,学籍注册,每年学生学籍变动记录,学生教学质量检测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等各类考试成绩记录,学生评优记录,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及文体特长,学生干部及党员团员名册等。

二、中学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育工作者为了使学校工作有序高效进行,记录并整理教学档案就显得十分有必要。只有充分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学科教育工作现状和每个学生各自特点,才能够进行教学工作。

(一)教学档案是学校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学校领导制定教学方案,处理问题,研究教育改革方案,都必须立足于学校实际情况。教学档案管理作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评价教学质量都要以之为依据,是进行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教书育人的科学记录。加强对教学档案的认识,强化教学档案的管理,用好教学档案,才不断总结办学经验、依循教育教学规律、开展教学研究、对师生进行思想和形势教育。

(二)教学档案可以为教学工作积累经验,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教学工作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必须紧紧抓住这一主线不放松。教育与科研工作是一项具有创新性的工作,做好教学档案的规整与管理,有利于积累教育教学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特别是优秀教案和教学案例,更可以帮助起到传帮带的重要作用。

(三)规范的教学档案可以为学校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良好的教学档案有利于社会及家长了解学校办学情况,学校建设和教育工作变得有章可循、有依可查,公开透明的教学工作可以为学校加分不少。建立规范的校史记录和学校荣誉展览馆,可以展示学校工作取得的进展及成就,塑造良好的学校形象。

三、教学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学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存在很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东部发达地区多数学校建立了良好的档案管理制度,教学档案管理取得明显成效,但西部地区很多学校基本没有专职人员从事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农村学校的教学档案管理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学校甚至没有进行档案管理工作。具体来看中学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在学校具体工作中,有的学校凭空编造材料。学校有关工作没有实施或没有完成,为了应付检查而编造虚假材料。有的学校则是材料过后补,记录不及时。以上问题造成每年的归档工作不能如期完成,材料收集不齐全,严重影响了教学档案的准确性和原始性。其次,立卷归档不及时,存在错归现象,且方式老化。而在中学教学档案管理中,有些管理人员不能及时将档案材料归档,甚至出现归错教学档案的严重问题。再次,软件材料的整理归档与实际情况脱节。

很多学校对电脑软件管理中的档案材料建设不够重视或认识上有偏差,没有真实反映出实际工作过程和内容,与教育教学管理实际工作脱节。

四、加强教学档案管理的对策

首先,要明确教学档案归档范围。凡是属于中学教学档案管理范围的文字及影像资料必须尽可能地收集完整并加以归类。其次,完善教学档案收集和管理制度。每个教育单位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适合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并经过上级教育部门审定。再次,明确责任,建立监督追责制度。明确档案管理责任人和主管校领导,对于违规操作要追究相关人员责任。最后,运用现代化的方法进行工作,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运用网络化,电子化办公的方式,更大限度地收集资料,方便教育工作者查看相关档案,更加有利于交流与总结。同时注意教学档案的保密工作。

五、结语

中学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是学校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和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对学校教育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面对日益激烈的中学之间的竞争,采取规范高效的教学档案管理技术及方案,能够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连华英.浅谈中学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及科学管理[J].教育观察,2014,3(21):24-25.

中学教学档案管理 篇2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培养人才、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教育质量的高低,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素质,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的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的目标管理,特制定《高庄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一、教学常规与课程标准

1、学期初各年级、各学科都要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并努力做到教学目的明确,课时划分科学,教学进度清楚,时间分配合理,并于开学第二周上交教导处审阅,批阅后教师再实施教学。

2、掌握本学科课程标准,做到教学目标明确,重点难点抓得准,教材的来龙去脉清楚,学生的能力发展要求清楚。

二、备课

1、个人备课要做到备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手段及教具,备作业设计,备能力培养措施。

2、上课必须备好教案,教案一般包括:课题、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板书设计,学期中应超前一周备课、教案应字迹清楚整洁。

3、备课形式:语数英重点课时需做好复备和反思;其它教师备课在教师用书上复备,并写好教后反思。

4、每学期学校按照以下指标进行备课量化考核:中学语文、数学、英语各80课时;九年级物理48课时;八年级物理32课时;化学48课时;生物、地理、历史、思品、体育各32课时;音乐、美术各16课时;心理健康和安全16课时。

5、教导处每学期按“三查计划”采取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各科备课情况,如实记载每位教师的备课情况,每缺少一课时扣0.5分,并纳入年度考核教学过程,多于10课时记教学事故一次。

三、上课

1、每次送教师外出学习、听课,回校后都要上汇报课或开理论讲座。外出学习的教师必须严格遵守纪律,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在会场随意交谈,认真做好记录。

2、学校教师上的各级各类教学流程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等,都要组织学校的同学科教师为其备课,充分打磨,让全体教师能够在活动前充分参与、在活动中内化汲取、在活动后得到提高。

3、教学人员必须按教学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视教学方法的改革与研究。

4、坚持上课铃前教师到位候课,不迟到,不早退,上课期间不能离开教室,上课期间不能坐堂,下课不拖堂。

5、正确贯彻教学原则,做到掌握知识与实践能力相结合,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相结合,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6、注意演示与示范,充分利用板书、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多媒体等教学工具和手段辅助教学。

7、重视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制作。凡是有实验、操作任务的学科要按质量完成实验示范、操作,让学生人人动手做实验。

8、教学过程要组织严密,安排紧凑,结构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无知识性错误,做到精讲精练,采用小组教学、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自主自能学习。

9、教师上课必须坚持使用普通话,写字规范,语言文明规范,板书设计合理,口头表达自然流畅,亲切生动,教态自然大方,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欢快、民主的教学气氛。

10、重视课堂的多向交流,活跃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学习潜力,保质保量的实现预定的教学目的。

四、作业与批改

1、布置作业要明确,内容要精选,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时间要控制,杜绝机械重复或惩罚性作业。

2、检查作业要及时,批改作业认真,课堂作业与作文必须由教师亲自批改,错误要记录,原因要分析,讲评要严格,作业要达到规定次数。(作业面批时一定要组织好班级纪律。)

3、作业写清批改日期,批改简明易懂,写好等级。

4、每学期作业批改量化按照以下指标考核:语文批改32次,配套练习册全收全改;数学作业批改80次,配套练习册全收全改;作文批改8次;英语作业批改80次,配套练习册全收全改;九年级物理作业批改48次,配套练习册全收全改;八年级物理作业批改32次,配套练习册全收全改;化学作业各批改48次,配套练习册全收全改;思品、地理、历史、生物作业各批改32次,配套练习册全收全改;美术作业批改16次。

6、作业批阅拖欠和批阅质量不高的要限期整改,同时把作业批阅数量和质量进行量化打分,纳入教师教学过程考核。

五、辅导

1、各科课外辅导要做到四点:(1)制定后进生转化记录;

(2)对成绩优秀和智力较好的学生要适当提高学习难度满足他们的求知欲;

(3)解答疑难问题并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4)语文教师组织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阅读水平,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各级学生应撰写读书笔记。

2、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可利用活动课时间进行有计划的辅导活动。

3、学生音、体、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品德、常识课要满员出勤,任课教师不准在音体美等课时间内留学生进行学习辅导,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六、听评课

学校组织各科校内公开课,全体教师都要做好听课记录,各教研组及时组织评课,并按时填写听课录栏目,及时写好听课笔记,每学期校长主任听评课不得少于20节,教师听评课不得少于15节。

七、质量检测

1、每单元结束后,教师自行组织搞好质量检测,分析好学生学习情况。

2、每学期学校组织期中期末两次大型考试,各科教师应组织学生复习,配合学校进行质量检测。

3、每学期学校每月组织一次月考。

4、每学期各课教学应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形式检测,组织多种活动了解学生各种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

八、教研教改

1、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业务学习,要求积极准备,全员参与。

2、严格执行各组的教研计划,确保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有教研活动记录。

3、教研活动期间不得闲谈,不能擅自外出。

4、每学期每位教师至少写一篇教改心得或教学论文。

5、各教研组均有课题,每位教师全学年围绕教研专题开研讨课不少于一节。

九、教学总结

怎样加强中学教学档案的管理 篇3

关键词:教学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51-01

教学档案是学校师生在进行教学活动、教学管理过程中的历史记录和真实反映。教学档案由文字材料、图表、音像、照片等材料汇总而成,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的客观反映和具体总结。建立完整的教学档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教学研究、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档案管理的意义

教学档案是衡量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标识之一,加强教学档案的管理,对推进教学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制度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提高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学档案是教学活动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具体体现,同时,它又会反过来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各种工作的不足和问题都会在相关的教学记录上有所体现,因此,分析、研究、总结这些教学记录上的内容,可以直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推动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二,它是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学工作情况的重要记录,教学档案记载了长期的教学活动情况、科研情况,以及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等,当教学活动或教学管理需要作出新的决策时,教学档案可以提供针对性的参考和以往所总结出的各种经验,从而促进管理部门及时有效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相关决策。比如,教学大纲的完善和修订,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改革的进行,都可以借鉴教学档案所提供的具体材料。

第三,它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的重要依据。在教学评估过程中,教学档案是支撑教学评估工作最直接、最坚实的方面,教学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水平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能力。在教学评估环节,专家主要通过查阅和阅读档案资料,尤其是教学档案的资料来掌握相关的具体情况,如果没有完整、真实和相应的教学档案,将无从佐证教学活动和管理的水平,从而缺乏说服力和实证性。因此,从教学评估的角度来看,教学档案的管理尤为重要。

综上所述,正确认识教学档案的重要作用,努力提升教学档案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必然。

二、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展开

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提高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各个环节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将规范具体教学教务工作的展开。

1、教学档案的搜集。教学档案的搜集是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学生和教务管理人员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建设、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形成了诸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如文字、图片、图表、录音、录像等。作为教学档案的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资料进行积极的搜集、整理、分类、归档等,从而做好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同时,作为教学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应合理把握教学文件材料归档的范围,制定相应的教学档案管理计划,力争做到对教学档案的搜集有计划性和实效性。

此外,由于教学档案的来源相对分散,从而使得教学材料的搜集相对难度较大。同时,因为教学活动学年性的特点,使得教学档案的归档与其他档案的归档工作不能同步进行,从而容易产生漏档的情况。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教学档案的搜集环节中应该着力注意和避免的问题。

2、教学档案的归档。在教学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应尤其重视教学档案的归档工作。教学档案的整理是一项复杂并细致的工作,同时,在教学档案整理的过程中必须按照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每份教学档案材料从最初的形成到最后的立卷归档,都需要经过十几项具体的内容,如分类、拟写案卷标题、卷内文件排列、编页码、抄写卷内目录等等。

3、教学档案的保管。教学档案的保管,包括教学档案的保存、借阅、返还等各个环节,因此,必须要根据学校和学院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完善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得具体工作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可循。同时,对于教学档案的保管应有专人负责,应尽量挑选政治素质好,且具备一定的教学管理经验的人员从事这项工作。

另外,随着教学档案资料越来越多,教学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具有现实性和高效性,以电子档案代替纸质档案的工作已势在必行。因此,对于档案教务管理人员来说,应掌握计算机多媒体等先进技术,同时可采用相关的档案信息管理软件对教学档案进行管理,进而快速、便捷、直接地对教学档案进行处理。

三、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具体举措

第一,建立健全教学档案管理制度。科学的教学档案管理制度,对加强教学档案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根据学校的相关规定和标准,并结合本院系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如学院的教学档案管理实施细则等。另一方面,要确立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管理制度,如档案的搜集、保管、利用等要有专人负责,明确工作人物和职责范围,做到责权明确。当然,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较为复杂,不能只靠制度,还应有其他相应的管理手段为补充,如通过宣传教学档案归档的重要性,使教职工和学生充分认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进而自觉参加这项工作。这些都可以使教学档案的管理工作朝着更加标准、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第二,加强服务意识,配合教师积极做好归档查档工作。在教学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配合教师做好归档、查档的工作。对于处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他们提供着教学档案的一手材料,这些材料直接反映教学情况,如让他们切实体会到归档的好处和价值,可以直接提升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如,优秀教师讲稿的汇编、教学经验的总结、教学研究论文的汇总等,都直接反映了教学工作的情况和进展。总之,应充分调动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档案管理,从而充分发挥教学档案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提升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教学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水平,因此,要尽可能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教学档案管理知识的相关培训,进而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如案卷的整理、归档的内容和范围、编研的质量等。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责任精神和敬业精神,在工作中应树立超前意识,主动摸索教学档案管理工作的规律,从而优化具体的教学档案管理工作。这些对于提升教学档案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如何加强中学学校教学管理 篇4

一、完善校规, 规范管理

古人说过,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前, 大多学校都是以旧时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 其管理者并没有根据学校实际对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重新规划和调整。殊不知, 过去的规章制度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并不利于当今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而实践证明, 只有有了正确理论的指导, 才能使学生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因此, 学校各位领导尤其是管理者应该根据学校当前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相应的校规、校纪, 以规范学校的管理工作。

在教学过程中, 要严格执行校规校纪。中学学生由于年龄较小, 尤其是一些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 对学校的规章制度通常不以为然。因此, 学校对于学生的纪律管理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软硬兼施, 而各位教师也应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规范要求。与此同时, 教师也应以身示范, 严格遵照学校的规章制度进行教学工作, 给学生树立榜样。过去, 有很多教师钻学校的纪律空子以至于出现了很多违反校纪校规的现象。然而, 学校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给学生造成了不良示范。因此, 笔者认为, 无论是教师或是学生, 尤其是学校的高层管理人员, 都应该严格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办事。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制度真正对学校的管理工作起到保护的作用而非摆设。

二、学校的管理应恪守“以人为本”的理念

人本管理认为人具有广泛的创造性与自主性, 是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角,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平等、互利、信任的基础之上。人本管理与传统的以技术为本, 以资本为本的管理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强调以人的个性为中心的管理, 而不是简单地以人为中心。这是一种敬畏生命, 发展个性, 重视人的价值的管理思想。人本管理尊重员工的行为主体性, 认为员工只有做他们自己愿意做的事、感兴趣的事, 才能把事情做好, 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强调个体行为主体权、强调人格独立、为组织的每一个成员创造个人发展空间, 促使员工在充分认识自我, 努力完善自我的过程得到发展。

管理的对象是人, 应该由人出发,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管理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给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提供充分的空间, 使得个体充分施展才能, 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配合, 将组织中的成员培养成技术加管理型人才”。学校作为以培养人为目的的特殊社会组织, 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题中应有之意”。按照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 先“理”后“管”, 关注师生需要, 把师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极大地激发全校师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除加强对师生日常行为的规范, 还要加强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学校管理要在细节上下功夫, 在日常管理中要注重管理策略的选择和运用, 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选择、运用要讲辩证法, 要采取更为科学有效的管理策略, 以人为本的“参与+ 规范”的策略。因为教育教学管理的实质与重点是人的管理。要想实现管理的绩效, 就必须关注人的发展, 将学校的发展目标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效的整合。“参与+ 规范”式管理的基本思路是用参与管理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 用规范来保证学校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行。

三、通过革新教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俗话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我国自古以来便有孟母三迁之说, 由此可见, 一个人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尤其是中学学生, 由于年龄较小, 定性不佳, 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随着我国课改的进行, 笔者认为, 学校也应该根据本校实情, 逐渐革新学校的教学理念。因为有趣的学习氛围能够让人更乐于学习。因此, 将课改中所要求的科学的教学理念融入课堂, 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能够在充满趣味的课堂中学习。

此外, 由于每个教师所面对的学生不尽相同, 因此, 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实践中, 只有慢慢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才能够找到适宜本班学生的教学模式。好的教学质量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肯定, 由此可见, 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于其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改变管理工作

在信息时代下, 学校的管理工作也离不开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面对新的教育形式, 学校管理工作显得相对滞后, 因为很多中学的领导一味关注学生的成绩以及学校的升学率, 而不重视学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但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 学校的管理工作不应只是传统的传授知识的管理, 而是对知识与信息的资源的管理。因此, 学校的管理也要接受新的变化和挑战, 不断地改革、适应时代的发展。在过去, 由于技术限制以及管理需要, 学校不得不开设许多管理部门。而学生要了解相关的信息, 就必须到相应的部门进行了解, 这样不仅大量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 也不利于学校的管理工作的进行。因此, 学校可以适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 将学校相应数据在本校的网页上进行公布, 以利于学生查阅, 这样不仅节省了学校的大量资源, 也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进行。一个学校的优良传统应该在顺应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得到传承, 这样才能将学校本身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很好地体现在人们面前。

向阳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篇5

为把我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以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巩固教育改革的成果,加强队伍建设,增强全体教师的工作责任心,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使全校教学及教学管理工作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本细则。

一、备课

1、备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聚焦课堂、立足有效的保证。

2、每期开学第一周,教师依据学校工作计划、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学期任教学科教学计划,一份在教导处存档备查外,还应在本人备课本的首页书写执行。备课组长制定学期学科集体备课计划,教研组长制定本期的教学与教研活动计划、方案。

3、教师要深入钻研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教材的结构体系、内容和编写意图以及基本要求和质量标准。

4、教师备课以书面文字形式呈现,统一撰写在教导处分发的备课本上,有单元、章节教学计划,备每一节课应有详细教案,教案要求:(1)有教学目的;(2)有重难点的设计;(3)有教学方法的设计;(4)有教学手段及教学用具的说明;(5)有课堂教学过程的环节(复习提问、导入、讲授新课及师生互动的设计等);(6)有课堂小结;(7)有课堂作业布置;(8)有板书设计;(9)渗透“德育”点;(10)有课后记(或反思)100字左右。

5、同年级同学科中备课组长组织每周集体备课一次,做到: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以便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探讨和研究教学方法,可写在教师专业发展记录册上。

6、作文课、复习课、试卷评讲课等也应提前写好教案。

7、公开课、优质课及示范课的教案需由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审查后打印,上交或分发给听课教师。

二、上课

8、上好每一节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9、教师认真上课是学科教学的核心环节,教师要注重创建有效课堂,课堂要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上课时注重四个环节:(1)课前预习环节;(2)课始导入环节;(3)课中重、难点教学环节;(4)课末练习小结环节。

10、教师应按学校编排的课表准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拖堂,不中途离开课堂,在课堂上不做与教学无关事情,不得坐着讲课,不得随意调换课程,更不得出现空堂现象。

11、每节课开始时,教师都要向学生问好或敬礼,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创新。

12、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和美育。教师仪表、语言、举止、板书等方面注意给学生做表率示范作用,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13、教师(男45周岁,女40周岁以下)每学期在多媒体教室最少上1节公开课、研究课。

三、听评说课

14、听课、评课、说课是检查教学、交流经验、学习提高的重要途径。

15、每位教师有听课的责任和被听义务,每节课都对外开放,教师听课不必提前打招呼,到外校听课与教导处联系,由教导处统一安排。

16、每位教师人手一本听课记录册,听课、评课记录要反映教学过程,分析评价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公开课必须在备课本上书写说课稿。

17、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学校领导每人每期听课不少于15节。

四、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8、作业的布置与批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

19、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布置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保证上课例题、课后习题、考试试题在训练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要有规范化要求,注意指导学生正确的作业方法,勤于思考实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1、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准确、规范,使用统一符号,注明批改日期,评语要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注意对部分学生进行面批面改,同时填写好批改记录。

22、语文(基础知识)、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美术都必须有课堂作业,一课一练,全批全改。作文要求每学期随单元进行,小作文、日记根据训练需要适量布置。无论作文、日记也应做到全收全批全改,并且有眉批、旁批、尾批等。

五、辅导

23、做好学生辅导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辅助手段。

24、学生辅导应重视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主动、及时地进行培优补差活动,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辅导记录书写在教师专业发展记录册上。

25、每位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每周1—2次每班40%的学生进行辅导。

六、考试与质量分析

26、学生成绩分析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

27、教师按时组织本班学生利用教研室试卷,年级备课组试卷、学校教导处期中试卷进行单元测试、月考、期中、期末考试。

28、考试过程中,每位监考教师应按时分发试卷,按时收卷,认真执行有关考试纪律,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考试结束后,做好试卷的装订密封工作。

29、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应认真批阅试卷,客观公正的评卷,并做好成绩的统计工作,写好试卷分析、讲评教案。

30、学生各科试卷应分类结集成册,以便期中或期末复习备考。

31、针对成绩帮助学生寻找差距,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调整教学行为,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七、评价

32、由班主任组织科任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评价时按照《沙洋县中小学素质报告册》内容逐一评价,每期综合评价一次并交教导处审核。

33、班主任组织学生将学期的所有获奖荣誉及发表过的文章、作品整理存档入袋,全程记录学生成长过程。

八、教研活动

34、教育科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35、每位教师都要增强科研意识,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钻研教学业务,学习教参资料,专业杂志,了解国内外教研、教改动态,每位教师每期填写一本《教师专业素质发展记录册》,随教学检查进行。

36、教研组、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教研、教改、课题研究等活动,要做到定时间、定地点,要有中心发言人并做好记录。

37、通过教学研究,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参加市、县、校的各种教研教改活动和经验交流,积极参加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种教师业务比赛(优质课、说课等),比赛获奖后学校按级别给予奖励。

38、教师凡参加校外教育教研活动,回校后必须进行示范课专题讲座等汇报活动。

39、每位教师每学期要撰写一篇以上的教学心得或论文。教学心得或论文在获全国、省、市、县级别奖励后,学校按照级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九、监督与检查

40、为了深化教学改革,把“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必须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和检查,做到科学规范、公正、公平。

41、教师应自觉执行本常规细则,互相监督,互相帮助。

42、每学期教导处分月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检查评估。检查评估原则:事实求是,客观公正,见物量分。

43、九年级教师上学期和下学期初上新课时按上述常规要求执行,新课结束后,除备课改为备复习指导、备实践训练外,仍执行其他教学常规要求。

44、每学期分月对教师就教学常规等进行量化考核,并予以公布,按积分分别计入学校教师年度考核评分中。

45、教师教学常规检查,参照《西湖中学教师教学环节检查评估表》量化评分。

十、奖励与处罚 46、37条中教师业务比赛获奖,省、市、县、校级分别奖500元、200元、100元、50元。47、39条中教师撰写与所教学科相关的教研、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县级公开出版发行或在学术报刊上发表获奖,国家级、省、市、县分别奖120元、100元、80元、50元。48、13条中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课达5节者,根据记录每节课奖10元,不达5节无奖。

49、教师承担市、县教研室教学视导公开课的,参照第46条之校级奖励。50、45条中教学常规检查得分=个人得分÷学科应得分×100%。得分在90分以上为优秀;80—89分为良好;60—79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优秀奖100元,不合格的教师一次扣除学校教师量化分2分。

浅谈中学教学管理工作 篇6

【关键词】中学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课程结构、课程管理以及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而在新形势下如何结合学校教学改革和教研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地教学管理方案,有利于促进和推动新教学大纲的实施,这是我们从事教育事业人员所应引起重视的关键所在。下面将从笔者的角度浅谈现今中学教学的管理现状及所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一 中学教学管理现状

很多学校都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有些学校要求各科的代课老师须提前一周甚至两周备课;有些学校要求各班主任在每天学生上课前必须到班或在自己没有课时任务时刚性坐班;更有甚者在有的学校对每一次的测试结果任课老师必须填写总结报告。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制度愈严就愈有效吗?”在教学常规管理中,没有制度肯定是不行的,但只有制度也是无法可行的;制度无需罗列太多的条条框框,也不必增添太多的强制性,因为制定制度的本质就是要把教学的管理制度内化为教师的行为习惯。因此,不要为了规章制度才要制定制度,因为制度的有和无、宽和严始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学校的管理制度所追寻的是没有制度。然而纵观当前大多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不难发现大多数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存在着制度多而严,但制度始终得不到落实,或是重常规的检查而轻视对常规的指导以及教学个案分析针对性不强、干部执行常规管理不够和常规制度陈旧等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必须加强中学教学的管理工作。

二 加强中学教学管理措施

1.提高中学教学管理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根据“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以创建优秀中学为目标,以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改变教育观念,狠抓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教学及教学常规管理,强化质量意识,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努力推进课程改革,结合新教材内容和我校学生实际,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灵活扎实地搞好教学的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对外交流。

2.教学管理重在制度的落实

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再简单的招式练到了极致就成了绝招。”以此引申到我们的教学管理中,教学常规管理就是所谓的简单招式,而是否能把这简单的招式演练成绝招,这往往决定大多数中学的教学管理的成绩。怎样使其真正的落实?我认为:第一要实实在在地抓细节,如培优补差的落实,教师应该做到“三补、三落实”,三补:补知识、补方法、补信心;三落实:落实人员、落实时间、落实内容。第二要分清工作的主次,抓住工作重点。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就必须要深入课堂,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发现、捕捉更多的问题。有的老师很敬业,按时或提前上班,也从未出现早退,甚至许多时候还是带病上课,但是工作却不出成绩,正所谓是“敬业不如精业”。有的老师课备得很好,但上课时却不能把理论和实际有机地联系起来,备课好不等于上课好。所以,我们在提倡成立教学监控小组的基础上采用随动听课制。教学监控小组成员不定时、不按排序地展开听课。听课后,对当节课教师的讲课效果及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等,给出严格评定,并及时地、当面地给教师反馈。第三要注重工作实效,杜绝形式主义。现在提倡教学反思,要求教案必须要有教学后记,这些都非常好。问题是怎样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后记?有的老师在教案后记栏里写道: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反映很好等,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反思。真正的反思应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问题来反思我们在备课中预设的内容和方法,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在教案中做出具体的补充、修改和增删。

3.中学教学管理必须革新理念

校本管理是当代学校管理改革的潮流。由于受“外控型”学校管理体制的长期制约,中学普遍缺乏校本管理的传统与实践经验,校本管理制度化运作仍需一个渐进的实现过程。随着学校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入,中学的主体意识和能力逐渐增强,这又为校本管理的实施奠定了基础。应立足我国学校的现实基础,借鉴西方的校本管理,促进我国中学管理的革新与发展。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家长对子女教育越来越关注,不仅要求学校提高教育质量,而且参与学校管理的愿望和呼声逐渐高涨。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一些企业也产生了参与教育的愿望,逐步形成了诸如投资取向、风险意识、利润导向、契约原则的企业教育理念,这无疑为改革官僚化的学校管理体制注入了新鲜血液。中学教学管理工作革新理念将给教育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管理要梳理学校的工作思路;理通学校出现的难题;理透教师的思想情绪。管理应思想进步,处事科学。需要经过总体的论证,方能使管理准确无误。把管理放在教育改革理论的大背景下去论证,看中学教学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时代的潮流、科学的规律;把中学教学管理工作溶于学校工作的具体情况中去论证,看中学教学管理工作是否符合学校的客观实际;把中学教学管理工作置于工作中去验证,看中学教学管理工作是否切实可行。中学教学管理工作要有情感性,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理与情的巧妙结合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常规谈心是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经常性找各岗位、各类型教工谈心,交流思想,增进感情。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衡量学校成功与否的标准。每一个部分都是环环相扣、不可缺少的构成要件,而在这个体系中若是把它分割开来可以明确地看出,它就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相加的总和。我确信,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环节中积极做事、认真工作,以符合社会的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把自己的事做细、把工作做到位,我们的中学教学管理一定会得到整体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贾林鸿.中学教学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09(36)

[2]李振民.电子政务在中学教学管理中的实现途径分析[J].中国经贸,2010(8)

[3]黎章民.铺门中学教学管理中的困惑与对策[J].沙棘:教育纵横,2010(8)

如何构建中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篇7

一、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

1. 人本原则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一切管理工作都必须以人为中心, 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劳动、人的知识和人的兴趣爱好等, 是一种敬重生命、发展个性、重视人的价值取向的管理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 核心是树立学生和教师为主体的理念。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 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注重为学生个性、潜能、需要、兴趣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2. 动态原则

动态性是指系统结构的可变性。系统结构不是一蹴而就、一成不变的, 而是与时俱进的。系统结构是从无序到有序、由低级组合向高级组合、由新的无序向新的有序自身螺旋式循环向上优化的。学校质量管理系统必须从实际出发, 随社会和学校的发展变化而做出适当的调整, 不断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质量的要求, 这是发挥教育质量管理能动作用的生命力所在, 更是教育质量管理本身有序发展的关键。也就是说, 学校质量管理体系要想保持长久的活力和生机, 必须在动态中发展, 在动态中跃升。

二、中学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

1. 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

目标管理主要着眼于调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 围绕目标而开展。过程管理则着眼于运用教育规律, 合理地确定培养程序和规范, 限制受教育者的随意性和离散性, 按照因定的路线逐步走向预定的目标。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应该紧密结合, 取长补短, 发挥“整全优势”。目标是有过程的目标, 过程是有目标的过程。离开了过程, 目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成为空中楼阁;离开了目标, 过程就会成为无方向的盲目过程。目标的实现取决于每个具体过程的到位, 目标的实现也就是过程的结束, 新的目标的确定又会有新的过程的开始。

2. 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

刚性管理是柔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柔性管理是刚性管理的完善、补充, 是在具备刚性管理框架的基础上, 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的升华。刚柔相济的管理模式是质量管理的必然选择。中学学校质量管理体系应该以刚性管理为基础, 通过规范性的制度来约束、监督、评价, 保证中学学校质量的实现, 同时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还运用了柔性管理的方式, 通过在学校内部建立一种相对宽松的环境, 培育良好的质量文化, 使教职工和学生自由地展现自己的个性, 发挥

1.明确质量目标

任何管理都有明确的目标, 缺乏明确目标的质量管理活动是难以取得实效的。教学质量目标是学校在一定时间内想要达到的质量水平或想取得的预期质量成果。具体学校应该根据自身条件、职能、国家和社会需求及学生需求, 按照扬长避短的原则, 参照学校类型和层次的划分标准, 经过纵横向分析和比较, 在清醒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的基础上, 准确把握自身角色, 确立自身的发展目标。学校领导在充分理解学校的目标后, 应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教育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予以量化, 制定具体的目标值。

在建立学校质量目标的基础上, 应将学校质量目标分解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层次, 确立部门的质量目标。只有把学校质量目标自上而下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层次, 才能有效地自上而下地保持组织质量目标的如期实现。学校还应实施质量责任制。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每个老师所负有的质量任务、责任和应享有的权利, 真正做到“事事有人管, 人人有专责, 办事有标准, 工作有检查”, 使质量目标的实施计划具备强有力的保障。学校还应注重质量目标的调整。当学校的管理战略或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时, 学校管理层应及时调整质量目标或质量分目标, 否则下属会由于缺乏实现目标的信心而失去工作激情。当学校或者部门在实现既定目标之后, 学校管理者应在现有的框架内有创新地立即设定新的质量目标。如果不能制定出新的质量目标, 就会出现无目标状态, 集体也就无法形成合力, 最终延缓总体质量目标实现的进度。

2.健全质量机构

学校在制定完质量目标后, 要把质量目标与学校有关机构 (教务处、学工处、科研处、各 (院) 系等) 结合起来, 根据质量目标对组织机构进行一定的调整。组织机构的设置应确定合理的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 规定必要的职责和权限, 并在不同职能机构和层次间进行有效沟通。学校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应该把握以下几个原则:第一, 扁平化的组织机构。上下沟通快, 中间层次少, 有利于快速决策和执行;第二, 网络化的组织机构。应该打破现有组织机构“各自为政, 化地为牢”的局面, 加强不同学校间的协作, 形成网络化的结构;第三, 团队化的管理。每一层次的管理都主张团队合作, 提倡成员之间相互协作, 力求使团队成为有机的整体。

结合上述原则和学校组织结构特点, 我们把质量管理机构的设置分为三个层次, 即县级质量管理机构、学校级质量管理机构、班级质量管理机构。县级质量管理机构———最高的管理机构。主要包括: (1) 县级质量委员会, 是学校质量管理的辅助决策机构, 实行集体领导。由学校主要领导者主持其工作, 下设质量管理处, 成员不仅包括教务处、党委、团委, 而且包括科技组、财务组、后勤组、教学组等部门的代表; (2) 学校综合质量管理机构, 由校长直接领导下的综合质量管理部门, 也是学校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日常管理机构, 负责整个学校质量管理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改进和检查考核等工作, 并对下级质量管理部门进行指导。学校质量管理机构, 一般组成人员是: (1) 学校及各教学年级的行政正职理部门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者, 并对该部门质量管理工作负责; (2) 成立质量管理小组, 吸收广大教职工和学生参与, 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增强教职工主人公责任感和学校的凝聚力。教研室 (系) 质量管理机构:教研室主任负责教研室质量管理, 具体组织和领导本教研室全体人员积极开展质量活动, 履行质量保证职责。

3. 完善质量制定

现代管理理论认为, 质量成因分析必须引入管理制度因素。原因主要表现在:第一, 良好的管理制度可以合理调配教育过程的各种内生变量, 降低教育成本, 提高教育质量, 最终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二, 管理制度作为人在竞争与合作中经过多次博弈而达成的契约综合, 能够有效地进行质量保证提供制度保障;第三, 管理制度可以为各保证主体提供充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 从而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质量管理制度, 是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有关权利和义务的规定, 是学校实现质量目标的有利措施和基本方针, 是学校价值观、管理哲学的反映, 也是学校质量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的体现。在建立质量管理目标之后, 为使参与管理过程的各种因素, 如人力、物力、财力等, 朝着质量目标的方向有序运转, 学校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加以保证。

构建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是完善高校质量管理制度的关键。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构建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即教师和学生。从学生的方面入手, 按照“输入—过程—输出”流程, 建立招生、培养、升学等相关环节的质量管理制度。具体包括招生、学籍管理、教学计划、教材建设、课程先修和重修管理、教学环节 (包括课堂教学环节组织管理和实践教学环节组织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考试管理 (包括考场纪律、监考人员职责、试卷管理等) 、学生奖惩制度、学位管理、学习管理、升学计划和高校的联系等相关制度。这些相关的制度既是相对独立的, 又是密切相关、环环相扣的。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个环节的管理。同时, 这些环节又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因为学生的培养是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一项事业。教师管理制度是质量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学科梯队建设制度、教师的职务聘任与工作量制度、教师教学规范管理 (包括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等) 、教师奖惩制度 (包括教师科研成果、教学评比、奖学金发放、教学差错、事故认定及处理的有关规定等) 、教师例会制度等具体质量管理措施。

四、实践效果

构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运用于实际教学实践, 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学和老师的教相互促进, 老师的职责和任务明确, 不再是压在肩上的大山;学生的学习不再是负担, 而是一种乐趣, 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石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J].桂林市教育学院院报, 2000, 1.

[2]安心.高等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M].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9, 4.

[3]余县义.中学教师教学督导机制的构建与探析[J].法制于社会, 2006, 4.

对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认识与思考 篇8

一、对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的认识

很多学校制定了很多很严格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有的要求教师必须提前两周备课;有的要求教师必须在正式上课前提前三分钟到教室门前等候学生, 要像列车员在发车前等候旅客一样, 要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有的要求每一次检测, 教师必须自己命题;有的要求教师必须刚性坐班, 一周只能请半天病假;有的要求教师必须每学年发表一篇论文, 每人申报一个课题;有的制度愈严, 就愈有效吗?以“章”为本, 见章不见人, 这不是依法治校, 而是以罚治校。在教学常规管理中, 没有制度不行, 但只有制度也不行。制度不在于多, 制度也不在于严, 而在于是否把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内化为教师自觉的行为习惯, 不能为了建章立制而制定规章制度。制度的有和无, 宽和严是辨证的,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没有制度。纵观当前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现状, 不难发现不少的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存在着制度多而严, 制度不落实, 重常规的检查而轻视对常规的指导, 教学个案分析针对性不强, 干部执行常规管理不够和常规制度陈旧等问题。因此, 重新认识中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地位与作用, 加强中学常规管理工作十分必要。

二、对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操作性的思考

1、教学常规管理重在落实。

有一句名言: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对于教学管理来讲,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简单的招式。是否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 这决定了各个学校教学管理的绩效。现在各个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的招数大同小异, “六认真”, 大家都在练;“五个基本要求”, 大家也都在练。大家都有武功秘芨, 但最后的功力却不一样, 这里面除了生源、师资等因素外,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落实的程度不一样。怎样才能落实?第一要实实在在地抓细节, 如培优补差的落实, 教师应该做到“四补、四落实”。四补:补知识、补方法、补态度、补信心;四落实:落实人头、落实时间、落实内容、落实地点。以落实时间为例, 经常有老师抱怨:现在学生、老师这么忙, 那里还有专门的时间来补?其实晚自习, 我们有些老师从头到尾, 一讲到低, 是不是可以拿一定的时间来培优补差?有些老师好象大学教授一样, 上课前匆忙赶到, 下课后迅速离开, 学生要请教老师问题, 纵里寻他千百度, 还是找不到。这些老师连起码的辅导时间都没有保证, 更谈不上和学生的交流。很多学校都安排了自习课, 这本是培优补差的好时间, 但有的老师却仅仅是充当了警察而已, 只维持了纪律, 没有针对性地主动辅导, 更有甚者, 坐在讲台上看报纸, 无视学生。

第二是要分清主次, 抓住主要矛盾。课堂是落实教学常规的主阵地, 是提高教学效应的主渠道, 是教师展示教学能力的舞台。学校落实教学常规管理, 就必须要深入课堂, 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有的老师很敬业, 从不迟到、不早退、不耽误, 但教学效果就是不好, 敬业不精业。有的老师课备得很好, 但上课却可以发水, 备课好不等于上课好, 所以教学常规管理中的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尤其重要。我们提倡成立教学质量监控小组, 实行推门听课, 听随堂课。听课后, 一并检查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 并及时地、当面地给教师反馈。有的学校建有电子监控室, 各教室一览无遗, 如果我们利用电子监控室来听课, 本可以更轻松、更方便。但是我们提倡听课者仍然坚持到课堂里听课, 这样能让老师多看到学校干部的工作, 又能给教师适度的工作紧张感。

第三是要讲实效, 不能搞形式。现在提倡教学反思, 要求教案必须要有教学后记, 这些都非常好。问题是怎样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反思?才是真正的后记?有的老师在教案后记栏里写道:学生兴趣不高;学生反映很好等等,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反思。真正的反思应该是针对学生在学习中新生成的问题来反思我们在备课中预设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这些问题, 我们应该在教案中做出补充、修改和增删。所以我们在检查教案的时候, 不只是看教学后记栏里有没有后记, 而是看怎样的后记。其实后记并不一定非要记在后记栏里, 记在教案之中更好, 针对具体的问题做出了具体的修改的后记更好。

2、教学个案的分析有利于落实常规。

教学常规, 学校领导肯定是反复在讲, 讲反复出现的问题。但简单的说教, 反复的强调, 对有些人是很难奏效的。我以为可以学习MBA的案例分析法, 就从教师的教学案例入手, 效果会更好。北京崇文区清华街小学校长景芳玲认为, 学校应当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发现带有倾向性的问题, 通过典型案例,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帮助教师领悟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我以为景校长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3、落实教学常规, 干部应作好榜样。

俗话说, 村看村, 户看户, 群众看干部, 学校也是如此。干部的教学常规落实得好不好, 群众也在监督。我们在检查教案时, 一定要检查干部的, 听课也一定要听干部的。我们的教学管理干部要敢于在大会上明确表态:欢迎老师们听我的课, 检查我的教学常规。要求群众做到的, 我们干部一定要先做到;要求群众做到的, 我们干部一定要先做好, 如此身先示范, 身正, 则不令而行。

4、教学常规制度要不断地创新。

常规首先是规范, 但不排斥创新。创新不等于推倒重来, 修改也是创新。比如过去常讲的年级教学四统一, 统一内容, 统一进度, 统一作业, 统一资料。其实针对快班和慢班, 内容、进度、作业恰恰应该有所区别。又如下载教案, 过去可能不准用, 其实只要不照搬, 在消化、修改、补充的前提下, 为什么不可用?再如论文评比, 老师的论文不是专家的论文, 因为实实在在的原因, 一些老师只好去下载、去组装、去应付, 基于此, 我们是否可以不组织论文评比, 代之于教学案例或教学反思评比可否?代之于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可否?我们认为这是可行的。

中学教学档案管理 篇9

1.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的主要特点

每一门课程都有其各自特点, 而从其特点入手, 掌握课程精髓且才能更好地把握课程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模式。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管理也是如此, 笔者为了更好地理解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 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1.1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与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的区分。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强调的是学生, 学生是主要的受教育者,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而在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中, 是由学生占据主体地位, 是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教学活动, 重点突出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指挥和领导作用, 部分学生起辅助作用, 这就是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与中学体育教学过程最大的不同。 在管理中更注重体育教师的作用, 体育教师是其指挥者和领导者。

1.2其实施受特定的环境约束。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的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要受到特定的环境的约束, 其环境约束可分为内部环境的约束和外部环境的约束这两种。 内部环境主要受到教师本身的具体情况的约束, 比如说教师自身的文化水平、技能水平、对教学的认识程度、组织管理能力, 等等。 而外部环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除教师自身以外的一切环境, 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有天气的情况、温度的状况、体育馆内的场地器材, 等等, 社会环境则包括当地的人文、习俗习惯、教育理念, 等等。

1.3四大基本职能。

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具有四大基本职能, 是其特定而自身所独有的特点。 其四项基本职能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项基本活动, 也可被称为中学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 这四大基本职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能力, 也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

2.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对策分析

2.1对教学环境的改革。

中学教学环境的改革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即硬件环境的改革和软件环境的改革。 其中硬件环境的改革包括场地器材、人员服装、活动场地等的改革, 其中有场地器材摆放的位置、运动服装使用之后的清洗及对运动设备设施的平常维护, 等等。 软件环境的改革包括和谐融洽的师生之间、有爱的生生之间的关系等, 都能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 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使学生能够全面、健康、积极向上发展。

2.2对教材的改革。

教师的教学都是根据教材的内容而展开的, 所以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改革才能使得中学体育教学开展得更加顺利。 体育课的特殊性就要求教师根据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比如说学校的操场、场地器材等都需要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依托, 结合学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制订教学方案。 体育课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课程, 然而目前有较多学生不喜欢上体育课, 究其原因是在教师的约束下, 体育课失去了原本的趣味性, 使得学生对于上体育课的兴趣不高, 而且学校对于设备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学生在上体育课时无法用到需要的器材, 因此, 要想转变目前这一现状, 就需要对体育教学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选择或是对其进行改革,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2.3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

在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学管理人员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学校要加强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要增加体育教学管理人员的数量及提高其质量, 同时不断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等等。 还要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 规章制度是一个学校的立身之本, 只有完善规章制度才能让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那么如何加强规章制度的建立? 首先要完善各种管理上的工作规章制度, 其次对在教学管理工作的责任和义务进行明确要求, 区分其责任和义务, 最后, 要科学地指导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2.4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加大其投入力度。

首先在学校中能够有效开展各种教学活动, 都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 而体育教学管理工作不能够有效开展受到的阻碍最为明显的是学校领导对其不够重视, 制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 因此, 提高学校领导的重视是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首要条件。 学校领导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不重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校领导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落后, 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没有清楚的认知且没有清楚认识到开展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中学生的有益影响, 单方面地认为开展体育教学管理工作对中学生没有任何好处, 只会耽误中学生的学习时间。 在这样的状态下, 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对于中学生来说成为一种形式化而不具有任何意义。 因此要通过多种措施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让学校领导明确认识到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改变他们陈旧的思想观念, 从而提高他们对其重视程度。 同时也要加大对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 尤其是在财力、人力、物力上等, 从而保证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

总之, 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要引起学校领导的重视, 同时要投入相应资源, 这样才能保障体育教学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要加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规章制度建立, 要加强对教材内容、教学方式的改革, 这样才能有效完善中学体育教学管理工作。

摘要: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 体育教学都贯穿整个教育教学的始终, 体育现已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必修科目之一, 说明我国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特别是在中学阶段, 体育教学尤为重要, 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质, 而且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及学习习惯。同样的, 在体育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直接影响学生成长, 所以教师一方面要不断运用教学管理方法, 另一方面要不断探寻新的教学管理方法。作者对教学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对中学体育教学管理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中学体育课堂,教学管理,管理策略

参考文献

[1]孙兰, 肖余春.普通中学校长的学校体育管理职责定位分析[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 :60-63.

对农村中学教学管理的调查与思考 篇10

关键词:农村中学,教学管理,教育质量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 广大农村学生迫切希望能享受到和城市学生一样的教育。然而, 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于城市的现状不容否认。为此, 部分农村学生拼命涌向城市中学, 引发农村中学学生异动, 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调查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现状, 找出农村中学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办法和措施, 对于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中学教学管理问题的提出

我国13亿人口超过半数生活在农村, 一半以上的学龄儿童也在农村。要提高我国整体教育水平, 必须加强农村教育这个薄弱环节。[1]“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 农村教育尤为重要”, 这是温总理给农村教育地位的一个肯定。但在相当数量的农村中学, 教学条件艰苦、教育经费紧张等问题仍然存在, 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学管理问题比较突出, 和城市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同时, 由于农村应试教育观念依旧存在, 教师知识老化现象, 加之农村留守儿童和问题学生也越来越多等诸多因素, 使得农村中学的教学管理面临许多新困难, 如果所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 将严重影响农村学生接受教育的质量, 并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二、农村中学教学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 调查样本。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选取调查对象, 开展问卷调查。在湖北省某市10所农村中学进行抽样问卷调查。为方便统计, 在每所农村中学随机抽取4名学生, 5名家长, 6名老师, 共150名代表, 发放问卷调查表, 填写好后回收统计分析。

150名被调查对象中, 从性别来看, 男性占63%, 女性教师占37%;从调查对象来看, 学生代表占27%, 家长代表占33%, 教师代表占40%。

(二) 调查方法。

问卷采取封闭式和开放式设计相结合, 单项选择和自主填写相结合的办法。对农村学生目前的教育现状、教育资源、教学方式等采取封闭式, 对提升农村中学教学管理水平的建议采取开放式。同时, 在小范围内召开座谈会, 通过和家长、学生、老师的交流与访谈, 了解他们的观点和认识, 重点听取他们的具体想法和意见。

(三) 调查结果分析。

当问及农村中学与城市中学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结果显示, 89%的被调查者认为是师资力量的差距, 其次是教学方法, 占86%, 其次是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 分别占84%和79%, 可见, 目前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教学方法、办学条件等越来越受到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关注, 已成为农村中学发展的瓶颈。 (见表2)

1.农村应试教育愈发突出, 教育观念依然落后, 教学方法有待革新。

在所调查10所农村中学的结果显示, 90%以上的都普遍认为:社会和家长依然习惯于用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工作和学校办学水平, 实际上形成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奖惩机制, 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优劣的主要指标, 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轻人文素养和生活技能的培训, 极大加重了学校和教师的负担, 进而应试教育也愈演愈烈。特别是近些年来, 农村中学青年教师的加速流失, 留下来都是中老年教师, 他们教育观念还很落后, 这已经成为当前乃至今后农村中学教育改革前进的最大阻碍。目前, 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 教材换了, 但教师依然是原来的老教师;教育理念换了, 但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依然是原来的老模式, 新课改“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非常突出, 农村教育的局面没有根本改观, 教学方法急需革新。

2.农村问题学生急剧增加, 教育资源极度缺乏, 办学条件有待改善。

近年来, 由于城市中学的快速发展, 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分流, 大批优等生涌向这些城市中学。这严重影响了农村中学的生源质量, 造成问题学生的比例加大。有84%被调查者认为身边有厌学、逃学、弃学等问题学生, 加之农村中学编制原本就很紧张, 教育资源的缺乏, 在这种现状下, 德困生、学困生的跟踪管理就大打折扣, 78%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应该设立专职的辅导老师来加大对问题学生的帮扶教育。 (见表3) 再者, 部分农村中学教育经费短缺, 运转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办学条件参差不齐, 使得学校教学管理效果不高, 管理水平低下, 亟待改善。

表3 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调查情况及对问题学生的帮扶教育建议

3.农村留守学生不断扩大, 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管理手段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 一大批未成年的学生被留在家里, 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学生群体——留守学生, 且这个群体的数量空间高涨, 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 留守学生身心发展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而农村中学目前也没有专门的老师和心理工作机制来引导、教育留守学生, 同时, 家庭、社会对这批未成年的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基本上是空白, 只靠学校教师孤军奋战, 效果实在难言, 给学校教育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三、提升农村中学教学管理水平的途径

(一) 加强农村中学教师的假期培训, 提升农村教师业务素质。

农村中学教育相对落后, 广大农村教师教学任务重, 工作环境差, 接受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很少, 教师的专业知识总是限于原来的水平, 成长较为缓慢。特别是新的课程改革后, 农村中学教师对于新课改有许多困惑和不解, 有的老师还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只能在茫然中适应着新的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农村中学培训是提升农村中学教学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要建立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及外出考察机制。因此, 必须有效利用假期, 对广大农村中学教师进行全面业务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育信息技术等培训。其次积极探索校内培训机制, 促进个体专业素养的提升。再次, 要通过对农村教师进行新课程培训, 使他们按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 不断改革新的教学方法, 克服 “照本宣科”的陈旧教法,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学习, 获得知识。最后要合理安排教师参加专业轮训或继续教育, 使教师的专业素养更能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二) 设立农村中学专职生活辅导员, 加大对问题学生的帮扶教育。

针对农村中学问题学生的急剧增加, 问卷中73%的学生家长及老师表示, 可以在中学现有政教处的基础上增设专职生活辅导员, 生活辅导员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与社会经验, 同时对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要有一定的了解, 以每三至四个班级为一个群体设一名专职生活辅导员, 协助班主任深入了解掌握各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 重点对各类问题学生在学业之外的思想状况、家庭背景、生活环境、课余生活等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 同时通过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沟通、走访、组织活动、化解困惑等多种方式引导影响学生, 让学生避免被忽视和边缘化, 增强学校对问题学生的帮扶教育和影响力度。

(三) 建立农村中学心理辅导工作室, 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

农村中学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家长文化素质水平, 办学条件等限制, 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2]青春期的学生, 家长惯用的唠叨变成了他们心中无休止的烦恼, 因此表现出逆反和叛逆的情绪。于是, 他们逃避, 他们沉默甚至自闭, 长期精神过度紧张, 对学习、考试产生焦虑、心情也变得烦躁和抑郁起来。有的同学则认为, 自己在思想品德或学习方面的“差”, 如今已是积重难返, 即使自己想努力, 也无力回天。学生觉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黑暗, 于是自暴自弃, 缺乏前进的动力和目标, 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产生。当前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体制并不完善,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滞后。因此必须加强农村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农村中学心理辅导工作室、帮助学生及家长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同时开设心理健康课等方式, 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四) 构建农村中学教师与家长沟通平台, 拓展家校联系新渠道。

中国大多数的中学生生活在农村, 父母双双外出打工, 爷爷奶奶在家行使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越来越多的学生成了接受隔代教育的留守生, 学生家长为了生计长年奔波在外, 召开家长会的难度很大, 更谈不上和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了, 有许多家长存在着种种传统想法, 把打电话叫家长到学校来看作是很丢脸的事情, 觉得只有做了错事才喊家长。因此农村中学要积极探索拓展家校联系的新渠道, 如何使学校与家庭教育合力趋于最大化,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当属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3]构建农村中学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平台势在必行。随着3G网络时代的来临, 可以通过与电信部门的协商, 建立家校短信互动平台, 将学生在校的近期表现, 学习状况等以短信方式定期向家长通报。同时, 可以建立家校专题网站、博客等, 实现老师、学生、家长的无线互动。考虑到部分家长因工作要求, 不能及时接收短信或网上交流不太方便的, 可以考虑对这些学生家长寄一封信的信访, 实现学生信息无缝隙全方位覆盖到每一个学生家长, 从家长入手, 积极转变家长的观念, 培养家长善于学习、反思的习惯, 以积极的态度与学校配合, 共同把孩子教育好。

参考文献

[1].温家宝.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N].人民日报, 201-9-9

[2].杜进军.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写算, 2010, 16

当前中学教学管理改进刍议 篇11

【关键词】 中学教学 学生管理 改进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06-02

0

当前我国中学应试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绝大多数学校学习氛围浓重,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升学,为了升学,学校、家长、老师、学生都在奋发图强,体制决定,无可厚非。各地中学竞争激烈,唯恐落后,由于历史、政策等原因以及路径依赖、从众效应,各中学的教学、管理模式相仿,少有创新。那么现有的模式是否充分发掘了学生的潜力呢?答案是否定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成绩还可以提高一些,综合素质也可提高一些,所需的是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学方法、学习方法。这里对大多数学校的常见做法给予一些分析。

一、排课

目前中学课程多,排课方法基本都是将各门课掺杂在一起,每天有好几门科目,每门课目分散在一周的不同天里,每周循环。这种排课方法可能要追溯到班级授课制的宗师夸美纽斯,遵循的是分散学习原则,其想法是让学生每天消化一定知识,循序渐进,各科齐头并进,分散学习当然有优点,Alan Baddeley, Micheal W. Eysenck与Michael C. Anderson合著的 《Memory》里有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比较,作者认为经常学一点比较好,然而作者讨论的科目少,如果有七八门课也这样夹杂着分散开来,效果可就大打折扣了!实践证明太多学生尤其是接受能力较弱的学生在不同学科的转换中手忙脚乱甚至迷失,每门课一个结构单元的跨越时间太长,大大超过了多数学生的遗忘周期,加上科目间的干扰,极易发生后面学前面忘的情况,尤其对于结构性较强的科目比如物理、化学、生物还会导致整体分割,前后逻辑不连贯,以致长时间也没有建构起一个知识体系,始终不能理解其内在逻辑,成绩上不去。

因此,从学习的角度,对于现行课程集中学习是必要的!这就要求排课的改革,许多老师都发现了连堂的好处,但由于思维定势不敢进一步想。其实完全可以在某段时间(比如半个月)只学习某两三门课,且每天这两三门课都连堂。下半个月再开设另外两三门课,学期末进行综合复习。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能够集中精力攻克重难点,较快掌握一个大模块的知识体系,避免上述弊端。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对一个结构单元的理解会比较深,掌握了其原理和逻辑结构,即使隔一段时间放下也不容易忘掉。这和游泳、骑车、弹琴类似,一旦掌握到一定程度,即使隔很长时间也不会忘记,只要稍练习一下就能回到当初水准,因为其已化为自己的技能,文化知识的学习也有类似之处。

二、作息

现在多数中学都要求早起,特别是许多寄宿制学校天刚亮就要学生起床早读,在学校管理者看来这个时间是必须利用的,否则就落后于其它学校,他忘了当初自己学习时的疲倦。

这个做法实有待商榷和检验!现在中学学习任务繁重,学生疲劳、神经衰弱非常普遍,经常看到下课时教室里一大片倒在桌上睡觉,上课则注意力涣散,精神恍惚。这种效率低下的状态还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笔者认为,与其长时间打疲劳战不如少点时间集中精力学习。许多学校作息规定学生的休息时间是八小时,似乎已足够,其实不然,睡前准备如洗漱加入睡时间要占据一部分,高强度脑力劳动者往往入睡困难,恢复起来也比较慢,而青少年处于成长期,生理睡眠本来就较长。广大中学太多学生早晨是在睡梦中被校园喇叭或哨声吵醒的。如果一个人的正常生理睡眠时间为八小时,那么只睡七个半小时有多大影响?睡眠生理卫生已表明,长期睡眠不足哪怕少半个小时对人影响还是较大的,被动唤醒危害更大,因为最重要的快波睡眠一夜会有几次,最后一次一般就在清晨,其长度也就十分钟左右。长期睡眠不足不仅影响体力,还会削弱注意力、思维能力、记忆力甚至判断力,而这对学生学习至关重要!另外,不同的人睡眠质量、睡眠时间有较大差异,少数人五六个小时已足够,而有些人要八九个小时才勉强完成。因此强烈呼吁让学生自由起床,在上课之前随时到校。教育部曾明确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可事实上中小学生实际睡眠时间很多未达到要求。

三、课外活动

眼下中小学加班加点的居多,只要能利用的时间都补课,交给学生的时间也是布满任务,部分学校实施封闭管理,学生基本没有自由,这些做法虽然有助于塑造学习氛围,但也造成学生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对学生成长没有好处,社会也不欢迎不需要读死书的人。可是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却希望多利用点时间提高学习成绩。实际上单从学习角度说,与世隔绝闭门苦读也是有害的,因为学生不能从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中获得动力!单纯的兴趣带动和老师的督促是不够的,学生的身心成长和学习积极性一定是要家长、老师、社会和学生自己相配合的,这方面当前严重不足。虽然有的老师家长也懂得思想动员,懂得鼓励促进学生,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听来的事实毕竟不能代替亲身实践!因此我们倡议学校周末不要加班,让学生参加劳动,接触社会,感受生产生活,让学生在生产生活实际中成长、成熟、获得学习动力、人生动力!当然这方面需要正确的引领。

四、课桌凳

少有人想到课桌凳对学生学习有影响,事实上学生时代都深切体会到,现在流行的课桌偏小,书籍拥挤,不利于资料整理,从而影响学习的条理性。另外学生拥挤,也容易造成缺氧,特别是冬天。当然这与班级规模相关,一定程度上课桌偏小是人数多带来的无奈之举。但是也有很多学校的班级学生数不多,仍然使用小课桌。这个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真的被忽略了!凳子的问题则在于与桌子高度不适合,影响舒适感,影响颈椎。

五、学生住宿与饮食

与课桌凳问题相仿,由于许多中学人口多,宿舍拥挤,特别是众多寄宿学校,不得不说这个问题比较严重!宿舍如同学生的家,又涉及人际交往,会影响心情和心理,人数过多、过于拥挤容易造成学生矛盾以及管理困难。类似的是学生吃饭问题,多数学校食堂采取承包制,造成学校控制力弱,饭菜贵、少的现象很普遍。吃不好不仅影响身体和大脑的营养,还会影响心情,而后者副作用更大。改善学生生活条件不仅需要资金的投入,更需要的是重视。我们许多学校对修建教学楼、办公楼甚至跑道是积极的,但对学生住宿、学生食堂则很少上心!

六、课堂教学

当前中小学教学仍然以传统的填鸭方式占主流,老师们都有一个感觉,经常强调的简单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不了,要重复很多遍,教学效率低下。此种情况一方面与学生疲劳有关,另一方面凸显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我们老师包办的太多,讲授的太多,学生一天到晚都在听,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听不进去实属正常!必须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呼声很高,可是雷声大雨点小,敢于实践的少,原因之一在于我们老师自己学生年代都是在传统教学方法中长大的,耳濡目染,已经习惯了这种做法。但是新教学方法势在必然,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必须让学生学会自学,自我管理,长远看主动学习绝对比被动接受要好。然而现在缺乏新教学方法开展的氛围,一来目前新教学模式尚缺乏完善的操作方法和相应的评价机制。更大的阻碍来自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者思想保守,目光短浅,不敢改变现状,看不到新教学方式的光明前景,新的教学方法长远看对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但是很难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实中在实施早期即已夭折。我们的一些管理者以及老师对成绩一时策略性稍稍落后都不能理解,更别说教学模式的改变了。

对职业中学教育管理学教学的探索 篇12

科学的实践教学, 不仅能验证知识本身, 也能理论联系实际并应用到实践当中, 理论联系实际使知识得到升华, 从而实现正确的指导实践。通过不断的积累—升华—再积累—再升华的反复锤炼, 必能使学生走出文本的束缚走向实际应用。下面就举例几种实践教学在教育管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形式加以分享。

一、将情景模拟引入课堂———情景模拟法

把课堂模拟成一个教育教学场景, 给学生分配角色, 或者教师, 或是教育行政人员, 或者学校管理人员。让学在角色中感知教育教学及管理类专业知识, 把理论在实际中应用通过模拟教学得到一定的认识, 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 更能很好地学习理论。

二、将实际材料引入课堂———调查研究法

即针对某一特定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展开调查研究, 最后形成调查报告, 揭示一定的教育管理问题。师生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调查, 比如问卷、访谈、观察、文献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 并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这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实际经验, 更能让学生把得来的材料进行理论的升华, 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将现实生活中的场景引入课堂———案例教学法

针对理论教学中遇到的相关知识, 查找与之接近的案例, 进行案例分析和总结, 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传统的教学只是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告诉学生怎么做, 甚至有的内容在实践中可能不实用, 且乏味无趣, 这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学习效果不明显。但案例教却是让学生自己思考、创造, 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学习变得生动活泼。也加强了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更好的引导学生把注重知识变为为注重能力的培养, 案例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作用。

四、将教学软件引入课堂———信息化教学法

信息化是现代教育管理的一大特征。计算机使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人员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能够抽出精力做更多的管理工作。教育管理类的学生应该在学生阶段掌握计算机相关知识, 并学会使用一种或几种教育管理应用软件, 提高学习效率。

上一篇:金融危机催生并购下一篇:不当得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