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主体性

2024-11-06

翻译主体性(共12篇)

翻译主体性 篇1

一、译者主体性的相关理论

1.译者主体性的概念。简而言之,译者主体性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翻译主体在界定时就包括两个意思,从广义角度来分析,翻译主体就是原作者、原著和译者、译著之间的互动,译者只是互动过程的一元,其他要素虽然具有译者身份,都是已经被译者对象化。从狭义角度来分析,翻译主题就是指译者,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利用自己的意识进行的创造。因此可以看出,广义和狭义对译者主体都不同的观点,前者是指译者、译著、译文读者共同组成了主体,相互之间密不可分,译者必须考虑其他两方面的因素;而后者就是认为译者就是翻译的主体。

2.译者主体性的特征。译者主体性的特征主要包括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从能动性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将自己的视域和原著的视域进行不断融合,而译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是达到这一融合的必备要素,这样才能走出自己的视域,不断寻找新的视域,最终给读者带来更为广阔的社会文化视角。

从受动性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译者的翻译行为必然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特别是自己所处的时代,社会行为都要受到那个时代话语和权力的操纵。

从为我性方面来看,主要是因为译者在翻译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行动,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译者往往要调动自己的各种能力和策略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

二、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

1.译者的文化身份。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文化,而他们文化身份的差异也就导致了翻译策略选择的差异。文化身份就是某个成员对其身份的认同,同时也要向外界传达自己的形象,所以译者文化身份来自于其所在民族的历史积累和固有属性。通过阅读大量翻译文献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译者有着不一样风格的翻译作品。但是由于译者文化身份的不同就难免会出现各种差错,而这些都是由于他们文化差异造成的,比如西方译者长期受到本民族文化的影响就不可避免会在翻译中国文化时出现差错。

2.译者的时代背景。翻译经常是动态的,往往是穿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翻译过程,所以难免会受到所处翻译背景的影响。每个译者都生活在自己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而这种特殊的历史环境也就造就了不同风格的译著,通过同一部作品的不同时代译著我们甚至可以看到一个动态的历史,往往反映了译著和原著之间的不同历史文化融合。因此我们在研究某部译著时可以从其源语言文化入手,从而研究其所处的历史阶段,选择比较恰当的翻译策略。

3.翻译的目的。有些学者甚至认为决定决定翻译策略的就是翻译行为的目的,虽然这种观点有点太过绝对,但是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选择有着很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翻译目的主要包括:(1)译文所处环境的交际目的;(2)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基本目的;(3)使用特定翻译策略的目的。任何作品在翻译时都要被引入一个新的环境,而这些环境的改变必然会带动原作的变现,译者主观的追求就是其中之一,翻译策略选择时就要受到翻译目的的影响。

三、翻译策略对翻译主体性的关照

翻译策略和译者主体性之间呈现互相影响的关系,一方面,翻译策略的选择受到翻译主体性的影响;另外一方面,翻译策略选择时要综合考虑翻译主体性的各种因素。

1.翻译策略对译者文化身份的考虑。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必然会考虑自己的文化身份,从上文分析我们知道,译者的文化身份来自于其所处民族的影响,要综合考虑其民族文化、民族特色、民族价值观等,这样就需要译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原著与自己民族文化相融合,让原著更适合于自己民族的需求。

2.翻译策略对译者时代背景的考虑。很多原著都经过很多年代的译者翻译,所以会出现各个版本,而这些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必然要考虑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坚持为现实服务的精神,利用自己所处时代熟悉的语言,这样能够让读者更为清晰明了原著所要表达的意思,这也是原著与译著穿越历史的接触。

3.翻译策略对翻译目的的考虑。译者选择翻译策略要考虑翻译的目的,但是要将忠于原文看作第一要义,这是对原文形象的尊重,不能为了某种目的而夸张或者改写,那么就失去了翻译的魅力。如果在翻译过程中遇到了找不到等同的地方,往往需要译者改变原文的意思,但是也不能过分强调创造性,所以翻译策略对翻译目的的考虑要在一定限度内操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译者主体性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主观能动性,其特征主要包括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译者的文化身份、译者的时代背景和翻译的目的等,而翻译策略对译者文化身份、译者时代背景、翻译目的等方面都要考虑,所以翻译策略选择和译者主体性之间呈现互相影响的关系。

翻译主体性 篇2

论文摘要:释义就是对语言形式及其承载内容的说解。本文分析了翻译的主体性问题,认为翻译在本质上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

论文关键词:释义翻译本质主体性

释义,这种活动的价值在于:人们在用语言进行精神和意识信息的交流与交换时,由于不能保证语言受体在信息交流和交换中信道畅通,亦不能保证语言主体意义的正确传达与接收,因此,有了释义的必要。释义的目的,就是为了保障语言主体意义的正确传达和语言受体对其意义的正确理解和接收。人类语言交际的障碍,可能在形式层,也可能在语义层。在语义层时,可能在语言层,也可能在言语层;在言语层时,可能在关注焦点上,也可能在语言形式所承载的精神与意识层面上。语言交际就是以语言的最底层形式(字符和语音)为起点,最终达到精神和意识层面交流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任何障碍和达到终点前的任何位移,都有可能形成语障,并需要通过在不同层面上的释义来穿越语障。因此,语障所在的地方,就是需要释义的地方。

一般而言,我们习惯于从语言形式着眼,并对语言形式与形式意义进行释义。但是在语言交际的实际过程中,释义过程是相反的。人们首先关注的是自己思想的准确表达和其表达内容在语言受体那里的准确接收。只有当这些意义在交际的发送和接收中遇到障碍时,人们才反观语言形式,进而调整语言表达形式,以达到交际意义的准确传达和接收。如果语言调整无效,则会采用辅助手段。如果仍无效,那么本次交际便告失败了。当人们在交际过程中观察语障,并通过释义克服语障时,其释义范围并不是从语言形式着眼并由语言形式来决定的——尽管语障有可能是由语言形式引起的,但首先应关注是哪一种交际意义没有准确传达和什么意义没有被正确理解,然后考虑是哪个层面上的问题,最后确定释义范围与释义方法。如果交际意义的传达和理解是由语言层面所引起时,方才关注是一个什么样的语言形式导致了语障的形成,并调整语言形式来克服语障。这里的语言形式,可以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如表达方式问题、表达技巧问题、词语使用问题、发音辨识问题、书写辨识问题等。与此同时,释义有一个精确度的问题,其精确性的最高域值,并不在于语言本身精确度多高,而在于人的精神与意识所能达到的最高限度。语言由于自身的特点,其本身的精确性不可能很高。但语言可以在人类精神与意识的大厦中游走,可以点拨人类以其他方式输入的感觉和意识内容,因而,人类精神与意识所能达到的精度都有可能被语言点拨到。人类的语言交际并不是交际“语言”,而是利用“语言”形式在各个层面上点拨人的精神与意识内容,点到之处,就是人们交流与交换之处。这样,交流与释义也就有了层次之分,如语言形式的释义、语言内容的释义、人类精神与意识的释义等,分成若干个层面来进行。但是,这一切都是以语言为最重要的、基层的介质来进行的,因此,有可能将不同层面上的问题混同为一个单纯的语言层面的释义问题。在语言交际的实际过程中,其意义的表达和接收是在多个层面上进行的,其释义也会在不同层面上发生。

翻译是一种双语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语义的转换是其核心。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翻译理论权威尤金·奈达博士给“翻译”下的定义是:“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

如果释义学关注的不是发现文本背后隐藏的意图,而是展现文本面前的世界,那么真正的自我理解就必须遵循文本的质的指引,这里文本取代了作者的主体性,理解不是把自我投入文本,而是使自我向文本展开,或者说是接纳一个通过占用阐释所展开的世界而扩大自我。德国释义学创始人之一的海德格尔提出,人类存在是一种有限的存在,释义学的经验就是有限存在,即人的经验,当人类经验被列入某种传统时,它才具有意义。释义学的目的,就是将意义联系从另一世界转移到自身的世界。

对翻译性质本身的认识会决定翻译方面的取向,翻译不是从文本到文本的问题,而本质上是从人到人、从创造者到创造者的活动。翻译的主体性不同于创作的主体性,而囿于原文的限制中,翻译从文本分析出发,而终于文本的再造。因此,我们在思考翻译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的是:翻译从何处出发,以何为立身之本?翻译理论围绕的中心问题一直就是如何传达出原作的含义,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和语言学的发展,意义转换的概念得到加强,翻译道德与理论方面的考虑,对译者相对于原作者的附属地位的强调,也使意义转换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然而同一原文并存的译文又可以佐证对意义确定性的疑问,对翻译传达功能的怀疑。奎因在《语词和对象》中提出了“翻译的不确定性”,认为由于意义没有客观标准,“语际转换被不确定性原则所制约”,暗示翻译对等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因为翻译是一种操控行为,很少会出现文本、作家、文化之间的对等。诚如罗斯所说,翻译在本质上就有缺陷,就是自相矛盾。译文和原文都是独立的存在,它们隶属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体系,翻译为译入语读者提供另一文本时必然抹去原有文本。或者说,呈现在译入语读者面前的,是译者所书写的不同于原作的另一文本。但如果译本不能向译语读者传递原始文本的信息,翻译就无法达到其沟通目的,不同语言所负载的观念和文化将不可通约,人类将永远囚在各自语言的牢笼中,互为陌生的他者。原作通过译文进入异国他乡,不得不以身所属的文化范畴孤立出来为代价,然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一直信赖翻译,通过对译文的阅读过程和原作者、原作所隶属的文化相遇。尽管翻译有欠缺的地方,但它始终是世界普遍交往中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事业之一。从主体角度讲,翻译问题即是理解问题,译者与原文作者、译者与读者之间的理解问题。翻译以对原作和原作者的理解为始发点,理解的程度越深,翻译的过程就越顺利。这里的理解不是单纯的复制过程,而是具有主动性。当译者和原文作者具备同样的气质和修养,具备共通的领悟和体验,具备译入语的表达能力时,就会产生出色的翻译。

讨论翻译,还有一个问题不能回避,那就是“译何为”和“译之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翻译的理解和认识,为翻译的作用与功能进行理想的定位,也可以根据对某一翻译现象、翻译事件的分析,为翻译的实际影响进行定位,还可根据对某一具体文本的分析,对文本的价值与效果进行评价。在这里,作用、功能、影响、价值等词语,虽然意义有所区别,但就本质而言,指的都是翻译活动应该起到或所起的作用,即翻译的价值。翻译在本质上是以符号转换为手段,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具有“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和“历史性”。

参考文献:

[1]勒代雷.释意学派口笔译理论[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杨自俭.语言多学科研究与应用[M].广西教育出版社,.

[3]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4]伽达里尔.真理与方法[M].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5]万莉.释义学翻译理论综述[J].许昌师专学报,1999,(3).

[6]张俊芳,冯文华.释义学纵横论[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6).

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篇3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 文学翻译《浮生六记》

【Abstract】In traditional translation studies,translators are always in this “invisible” situation.With the “cultural turn” in translation studies,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s.By analyzing the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translated by Lin Yu-tang,this paper aims to do a research on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s in literary translation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the choice of the work to translate,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he goal of translation.

【Key words】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literary translation; 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一、引言

传统的翻译理论中译者一直处于一种“隐形”的状态。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的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作者查明建对译者主体性有着这样的定义:“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地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查建明,田雨,2003)。本文以林语堂英译的《浮生六记》为例,从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这一角度,分析译者主体性对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策略以及作者的翻译目的与背景产生的影响。

二、译者主体性与文本选择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号梅逸)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作者沈复在书中描写了他与妻子安心田园生活之乐,伉俪情深,寄情布衣蔬食之间的一生。书中展露出来的人生智慧及处世哲学,中国文人的才情气质正好与林语堂的个人性情与人生态度不谋而合。林在序言中写道:“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生平上体现出来”(林语堂,2009)。张振玉曾对《浮生六记》的文字指出:“深觉其文字浅而不俗,雅而不涩,令人喜爱”(张振玉,1993)。《浮生六记》描写作者和妻子寄情布衣蔬食,虽然历经挫折苦难却依然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其中体现出来的自然与本真,使其成为了浪漫主义风格的代表。林语堂本人正是认为艺术应该是文学家个人的心境体现。所以,林语堂选择翻译这部《浮生六记》并不是偶然。

三、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目的

在《翻译、改写以及对名声的操控》一书中,勒菲弗尔指出,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要受到其他因素,比如意识形态、诗学的影响。因此翻译不仅是一种语言或文字的转换过程,而是一种社会,文化行为。在林语堂所处的时代,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缺乏真正的了解。19世纪鸦片战争后,随着中国国力的衰落、战争的节节败退,昔日中国在西方人心中的形象日益恶化。而在20世纪20年代,英美等国科技技术大幅进步,工业高度发达。经济迅猛发展使得生活高度“物化”。工业文明对人性高度挤压,使得西方人普遍需要一种精神的慰藉与灵魂的解脱。自一战后,西方现代物质文明遭遇了重重危机,这使得一部分学者开始重新审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文明,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林语堂试图通过《浮生六记》等一系列英文著译来传播中文的精髓,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浮生六记》中所体现出来的生活智慧及人生哲学,给当时的西方人的精神世界,带去了一丝曙光。

四、译者主体性与翻译策略

提及翻译策略,最为人熟知的是异化与归化两种。归化即让译者尽量不打扰原作者,让读者靠近作者。异化即译者尽量使原作者靠近读者。在翻译策略方面,《浮生六记》译文全篇采用了异化与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较为完美的保留了众多与西方文化迥异的中国文化信息,充分传达原作的“异国情调”,并丰富了译语语言。同时也使得读者更易接受与理解。下面举例试析。

1.归化译例

例1:始则移东补西,继则左右支绌。

And while at first we managed to make both ends meet,gradually our purse became thinner and thinner.

例2:實彼此卸责之计也。

In this way we could wash our hands of the matter.

例3:是年七夕,芸设香烛瓜果,同拜天孙于我取轩中。

On the seventh night of the seventh moon of that year,Yun prepared incense,candles and some melons and other fruits,so that we might together worship the Grandson of Heaven in the hall called “After My Heart.”

例4:但李诗宛如故射仙子,有一种落花流水之趣,令人可爱。

But Li Pos poems have the wayward charm of a nymph.His lines come naturally like dropping petals and flowing waters,and are so much lovelier for their spontaneity.

以上例子中的诸多表达法例如“make both ends meet”,“wash our hands of the matter”都是英语中地道的表达方式。而农历七夕是中国特有的节日,将其翻译成 “the seventh night of the seventh moon” 更是方便西方读者理解这一特殊的中国文化符号。最后一个例子中的“仙子”则被译作希腊罗马神话中的 “nymph”,更是一个典型的归化翻译的例子。

2.异化译例

例1:今日真如渔父入桃源矣。

Now I really feel like the fisherman who went up to the Peach Blosom Spring (Reference to an idyllic retreat mentioned in an essay by Tao Yuanming).

例2: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

Of a slender figure,she had dropping shoulders and a rather long neck,slim but not to the point of being skinny.Her eyebrows were arched and in her eyes was a look of quick intelligence and soft refinement.The only defect was that her two front teeth were slightly inclined forward,which was not a mark of good omen.

从跨文化的角度,我们把翻译原则归结为文化再现。“文化再现”首先指再现源语文化特色。鲁迅说翻译必须保持着原作者的“丰姿”。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所谓“异国情调”指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译语文化特色。译者必须忠实地把源语文化再现给译语读者,不得任意抹杀和损害源语文化色彩,力求保持源语文化的完整性和一致性。(曾文雄,2008)上面例1中,林语堂将桃花源这一个抽象概念原原本本的直译给了读者,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后面加注,便于读者理解这一概念的出处。例2中,中国传统中“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的美女在西方并不显得美。译者在此尽可能的保持了源语的文化特色,保持了文化的特色,这更加有利于传递文化。

另外,译文中,“白字”被译作Po character,锦囊被译作embroidered case,而像马褂makua,馄饨wonton,月下老人old man under the moon,八股文eight-legged essays更是采用了直译。这些有着中国文化特色的词汇被译者采取异化的策略进行翻译,不仅传播了中国文化,而且满足了西方读者对陌生新奇的中国文化的探究心理。

五、结语

译者从“翻译搬运工,翻译机器”变成了翻译的主体,在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目的,翻译策略等方面深深影响着翻译的整体效果及质量,并在翻译作品中深深烙下个人气质的烙印。《浮生六记》原文清浅如水,颇似桐城文,林氏英文译文亦典雅平易,风格至为相近。(张振玉,1993)能够做到如此又不失其鲜明的个人特色,林语堂先生的翻译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也更加证明了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葛校琴.后现代语境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刘伽.基于译者主体性看文学翻译—以林语堂译《浮生六记》为例[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6).

[3]尚绮.中西合璧 殊途同归—试析林语堂英译《浮生六记》中的译者主体性[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8(3).

[4]沈复.浮生六记[M].林语堂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5]魏瑾.文化介入与翻译的文本行为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6]查建明,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7]张振玉.翻译散论[M].东大图书公司,1993.

翻译主体性 篇4

近年来,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多,各种翻译事件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从英文大片的随性翻译到科技文章、新闻的误译,翻译三番五次地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翻译受到的关注体现了翻译的重要性已获大众认可,也体现出翻译工作、翻译研究工作及翻译人才培养方面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2015年的“两会”上,政协发言人表示领导层以及人民群众在反腐问题上很坚决、“很任性”,这句话被翻译为“So we can be said to be capricious in fighting against corruption,and we are entitled to be so.”。笔者认为,“任性”在这里的意思接近于“un⁃compromisingly”,而“capricious”的意思是多变的、反复无常或出尔反尔,用在这里并不合适,容易造成英文读者的不解。

生活中还可见一些误译现象。如2014年公映的影片《银河护卫队》中“outfit”(外套)被译成“捡来的”,“every two weeks”被译为“每次两周”,2015年上映的《复仇者联盟2》中的“evenif you get killed,just walk it off”被译为“有人要杀你,赶紧跑”。2015年底,郑州火车站附近出现了大量英文标识错译,而类似这样的新闻这两年并不少见。

译者主体性研究多集中在文学翻译方面,主要研究从事文学作品翻译的人员的审美、性格、文化取向与翻译动机等。随着今天翻译“大爆炸”时代的来临,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事物与翻译扯上了关系,不仅翻译的内容更加丰富,翻译的主体也更为复杂。翻译队伍的壮大是件好事,这里面的问题是许多不具备相应翻译能力或翻译资格的人在从事翻译,使翻译缺少了规范或规范不被知晓和遵从,因此翻译谬误层出不穷。我们不能阻止翻译谬误的出现,正如我们不能阻止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客串”翻译的现状。面对这种状况,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下译者的主体性。

2 误译与翻译者的态度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译者在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刘华文(2009)认为,翻译的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译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在翻译过程中实施程度的高低[1]。李明秋(2009)认为翻译能力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前者包括语言能力、知识能力和口译能力,后者包括心理因素、健康素质和职业素质[2]。这说明“责任心”、“工作态度”与“职业道德”也被看作是翻译能力的一部分。万宝林(1993)把译者“望文生义”的原因概括为缺乏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语法知识不牢固、对语言的发展变化缺乏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贫乏、汉语语言修养不够[3]。翻译的“态度”被放在各项语言技能之前,充分说明学者对翻译主体的重视。何刚强等(2009)提出奈达在翻译《圣经》时虔诚的态度值得我们学习,认为译者不仅要将翻译看作一个专业、一项工作,更应将其视为一种使命[4]。

如前所述,有些误译是译者的种种疏忽造成的。一、对原文理解的疏忽。对于句子“His success is out of the question.”,有人翻译成“他的成功是没有问题的。”殊不知“out of the ques⁃tion”的意思是“不具有可能性”,与“outofquestion”(不必质疑、没问题)意思完全不同。二、语言转换的疏忽。比如这句,“He acts a lot older than his years.”不加调整很有可能被译为“他的行为比他的年龄老得多”。这样的翻译非常拗口、难懂,不如处理为,“他一举一动都相当老练”或“他年纪轻轻,做事却相当老练”。

笔者曾让学生尝试翻译希拉里的一篇演讲词,其中有这样一句话“But thetruthis mydecision toattend lawschool was byno means assured.”看似简单的一句话,译文却让人很不满意。列举几句学生译文:“但事实是我上法学院绝不是确保的”、“事实上,我去上法学院的决定一点也不安全”、“然而事实上我决定去读法学院没有一点儿保证”、“但事实证明我加入法学院是正确的”、“但事实是我决定参加法学院是不确定的”。一个“as⁃sured”就把大量学生拦下,这说明学生的语言知识还很匮乏,也说明他们在面对不确定的单词时,不是查字典搞清楚,而是选择了凭感觉随便翻译。最后一句译文虽较为接近原文,但仍不符合汉语语法,后来还发现这句译文是学生抄自百度翻译。这些说明了我们有些学生在翻译时态度非常不严肃。本科阶段的翻译教学是许多学生走向翻译之路的起步阶段,此时不严谨治学,他日何以成为译界栋梁?

3 从翻译理论看译者主体性

从翻译的过程来看,无论是奈达的分析、传译、重组和检验四步,还是目前众多中国学者的理解、表达和审校三阶段,都说明翻译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具有方法的科学性和语言的艺术性。如果不顾翻译的原则和程序、不仔细阅读原文、不认真审校地草率翻译,几乎不可能产生出色的译文。从翻译的基本方法来看,翻译有直译与意译(语言价值取向)或归化与异化(文化价值取向)之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译者都应照顾功能、审美和读者三要素,灵活运用翻译法,最好通过不同翻译法的互补来译出更高质量的作品。

译文的忠实与通顺是多年来大家所公认的翻译标准,许渊冲(1982)认为忠实包含内容、形式和风格这三个方面,且它还可有三种度:明确、准确、精确。通顺则主要体现在译文的流畅方面[5]。可以看出,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如果忽视忠实与通顺的要求,就不可能翻译出好的作品。众多翻译理论如“语境顺应论”等,不仅把翻译看成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更是从文化层面强调了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等值。社会建构翻译理论认为,译者的工作及自身发展应在协商与合作中进行,并且重视“反思”的作用。“功能对等”理论认为应注重原文与译文的语义对等、风格对等、文化信息对等及读者反应对等[6]。翻译时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且每一个都很重要,因此,翻译是一项需要译者付出大量时间和心血的工作。

客观存在的“翻译症”要求我们时时小心、步步谨慎。“翻译症”也被认为是一种“伪异化”,这是从翻译的文化取向来说的,它绝不是真正的“异化”。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译文有太过拗口的“翻译腔”,使译文或者是语言不顺,或者是语义不通,其结果是轻则有损读者的阅读兴趣,重则让读者不知所云,甚至把读者引上歧路。比如,学生往往会把“They take their plea⁃sures sadly.”翻译为“他们享乐时也郁郁不乐”,把“He was rest⁃lesslytired.”译为“他不安宁地感到疲倦”。

思果先生(思果,2002:5)强调译者“有很多东西要学,要知道”,不仅“中西书读得多,读得通,文笔好”,还要研究译学,要“懂翻译”[7]。这既是翻译家的亲身经验,也是对后来人的谆谆教诲。

4 译者态度与翻译的发展

翻译及其教学已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但学科的发展仍需涉及该领域的所有人士的努力,从细微处入手,共同推动学科专业的发展。正如庄智象所说,虽然翻译教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外语专业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翻译专业(尤其是本科独立专业)在我国尚处于起始阶段,在人才培养目标、规格、教学大纲制定、课程设置、教学材料选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师资队伍培养、测试与评估体系等诸方面都有待进一步的理论探讨和实践探索[8]。

同时我们也看到,社会对翻译的要求越来越高。首先,现在学外语、会外语的人很多,大多数人从事一般性的中外交流尚可,但如果是用来翻译,如果译者不经过潜心的锤炼、译文不经过细致的推敲,这样的译文出纰漏是大概率的。其次,翻译工作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译者,不仅要打好中西文的底子,更要了解中国国情、关注世界动态,对地理人文、科技知识等了解得越多越好。简单地说,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新东西层出不穷,翻译要跟得上。

5 教学中的举措

5.1 选择适当的翻译教学法

以提高翻译能力为目标、重视重现翻译过程及译者的主体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翻译教学法的选择。笔者倡导翻译的过程教学法,因为这种教学方法不强调翻译结果而侧重描写与解释翻译过程,能够促使学生在翻译过程中保持正确的态度,注意力始终停留在翻译过程的各个阶段。教学过程中的反复评价、修改译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可以自己修改所译文本,然后和同学讨论后互相修改译文,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译文,这使得翻译从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转化为循环反复、穿插进行的过程,有利于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

针对学生常遇到的问题和常犯错误,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对原文进行语义、语法和语体的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现象,以典型句子启示学生多接触、多思考、多比较。比如,让学生翻译“Sophisticated man”、“Sophisticated woman”、“So⁃phisticated columnist”、“Sophisticated electronic device”、“Sophis⁃ticated weapon”,在使学生了解了“Sophisticated”一词的搭配及不同翻译之后,要求学生举一反三。有多位学生把“She didn’t marry him because she loved him.”翻译为“因为她爱他,没有嫁给他”(也有其他误译),教师不必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么翻译,而是引导学生们自发地、有意识地发掘句子的语法和逻辑关系。

其次,在翻译技巧的教学方面,不仅要向学生介绍各种翻译技巧,更要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确定在不同的语境中采用何种翻译技巧。重视比较的方法,和学生一起分析翻译过程中词义和词性的确定及转化、语态的选择、语序的调整以及增补还原等。比如,在练习翻译“Braindrainhasbeenour No.1concern.”时,提醒学生:英语常用表示具体形象的词指代一种属性、概念或一个事物,翻译时宜作抽象化的处理,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然后让学生仔细考虑并确定“brain”和“concern”在句中的意思,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基本正解翻译此句,将来遇到类似情况也可举一反三;再如前文提到的“Theytaketheirplea⁃suressadly.”和“Hewasrestlesslytired.”,可先让学生思考翻译方法或进行翻译练习,然后对不同的译文进行比较,找出最佳翻译,从而强调“切分”翻译法的运用。以上两句可分别译为“他们享乐时也郁郁不乐”、“他累了,然而一点也不安宁”。

第三,推行工作坊式翻译练习。工作坊体验式学习是触及学习者内心深处的学习方式。刘和平(2011)认为,工作坊式翻译练习能帮助学生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去发现认知的盲点,也可以改善现有的心智模式和行为模式。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应有利于学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自省[9]。有人把“I’m a selfish pig.”(高尔斯华绥:A Modern Comedy)译为“我是头自私自利的猪。”在学生的工作坊练习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翻译。小组成员在审查中感觉到了不妥:此处译文为直译,固然没有译错,但如考虑具体语境的话,读者的接受对等很难实现,尤其是这句话出自女性之口,更给人一种奇怪的感觉。在修改阶段,小组一致同意将此句译为“我是个自私鬼”。

王湘玲等(2008)还提出了“基于真实项目的过程教学法模式”,作者明确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最后的学生翻译能力评估,其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学生分组进行翻译,具体开展形式为个人单独翻译、日志撰写、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师生讨论和问卷调查等[10]。此外,李洁波等还认为,在高校翻译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合作学习模式的创新,引入形成性评估机制[11]。这也再次提醒我们翻译教学应包含有效评估,这对翻译教学严肃性的强调是显而易见的,同时也有利于我们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5.2 强化学生的翻译职业道德

在强化学生的翻译职业道德方面,笔者认为有三项工作可以做。第一,鼓励学生博览群书、关注时事。很多翻译中的谬误是由于翻译者语言和文化知识面的狭窄而造成的,细心观察和积累相关知识将有助于翻译的进行。第二,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浮躁乃是翻译甚至是任何工作的大敌。翻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只有付出大量努力和艰苦劳动方能有所作为;同时,教师应身体力行,帮助学生树立认真负责、谦虚谨慎的翻译作风。第三,将翻译能力的提高进行到底,时刻不忘提高自己的中外文水平,了解前沿的翻译动态。王湘玲等的建议也颇为可行:在每节课内安排5-10分钟讲授译者的职业道德[10]56。

在《论译者的身份》中,田德蓓指出译者兼具四种身份,即读者、作者、创造者和研究者,并分别加以详细阐述[12]。田的研究突显了译者的主体性,也强化了我们对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译者态度重要性的认识。杨绛在《记傅雷》中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误,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我们认为,译者非通才,更非圣贤,翻译中有疏漏错误是难免的,但只要我们秉承严肃认真的态度,注重反思与积累,一定能做好翻译工作。

摘要:近年来误译的现象越来越多,引发了翻译专业人士和公众的批评。经过具体分析,可以看出造成当今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翻译内容和翻译主体越来越复杂,许多译者并不具备相应的翻译能力,有的在翻译时缺乏严肃性。由于翻译的成功离不开译者翻译能力的提高,而译者态度是翻译能力的一部分,故而在翻译人才培养方面应尤其注重包括译者态度在内的翻译职业道德培训和探索,这也有助于翻译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态度,翻译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华文.汉英翻译与跨语认知[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2.

[2]李明秋.口译能力要素对译员素质培养要求分析[A].同声传译与翻译教学研究(第二辑)[C].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4.

[3]万宝林.谈谈英汉翻译中的“望文生义”[J].荆州师专学报,1993(4):86-88.

[4]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144-145.

[5]许渊冲.忠实与通顺[J].教学研究,1982(1):19-24.

[6]桑仲刚.翻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困境[J].中国外语,2012(4):82-88.

[7]思果.译道探微[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

[8]庄智象.关于我国翻译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J].外语界,2007(3):14-23.

[9].刘和平.翻译能力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学法研究[J].中国翻译,2011(1):37-45.

[10]王湘玲,毕慧敏.建构基于真实项目的过程教学模式——兼评《翻译能力培养研究》[J].上海翻译,2008(2):52-56.

[11]李洁波,陈伟哲,杨伟超.高校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5):115-117.

翻译主体性 篇5

交互主体性:后现代翻译研究的出路

单一主体性思维模式已使后现代翻译研究陷入困境.交互主体性转向的崛起深化了翻译研究的.层次,拓宽了翻译研究的视野,为翻译研究走出后现代的困境开辟一条新通道.在交互主体性理论的视角下,翻译活动不再被视为主体对客体的征服,而是一个涉及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群体主体活动,是各个主体之间的相互认同和相互尊重,是主体与主体的平等对话与交往.

作 者:刘卫东 LIU Weidong 作者单位: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外语系,梧州市,543002刊 名:中国科技翻译 PKU英文刊名:CHINESE SCIENCE & TECHNOLOGY TRANSLATORS JOURNAL年,卷(期):19(2)分类号:H0关键词:后现代 翻译研究 主体 交互主体性

周瘦鹃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篇6

【关键词】周瘦鹃 福尔摩斯 译者主体性

晚清时期是我国翻译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个时期,大量的西方文学作品被译入到中国来。据统计,1840至1907年间,翻译小说在数量上远超创作小说。这和众多翻译家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个时期的译作一度遭到人们的诟病,有许多翻译家也因此遭到冷落,其作品更是再无人问津。但是我们更应当看到这个时期的众多译作的确是中西文学的第一次碰撞,为之后五四时期的翻译高潮做了铺垫。在本文中,将以长期受人们诟病的“鸳鸯蝴蝶派”代表之一的周瘦鹃为例,从译著主体性的角度分析其译作《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试图说明,尽管这部译作不再受到读者的关注,但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仍然是一部好的译作,应该给予其应有的历史地位。

一、周瘦鹃其人以及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

周瘦鹃(1895—1968),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周瘦鹃还是我国早期翻译家之一,先后编译出版了《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和《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系周瘦鹃与他人合译,是该书最早的中译合集。《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则是周瘦鹃个人的翻译小说集。该书还收进了高尔基的名篇《大义》(原题作《叛徒的母亲》),是高尔基作品中最早的中译。因此,《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特别受到鲁迅嘉奖,誉之为“昏夜之微光”、“鸡群之鸣鹤”。

一直以来,对于周瘦鹃及其作品的研究都不多,现存的少数研究都是将其作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来研究的,而将其作为翻译家来研究的则较少。对其翻译作品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刊》上,对《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研究甚少。尽管周瘦鹃的翻译以短篇小说作为代表,但是《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作为这一系列侦探小说在中国的第一部中译合集,极受欢迎。这样一部译著不应当埋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在本文中,限于篇幅,将只研究探讨周瘦鹃翻译的第一册《血书》部分。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的角度出发,研究译者主体性在这篇译作中的体现。

二、理论背景:译者主体性

在研究译者主体性的问题之前,必须先弄清楚“谁是翻译的主体?”这一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国国内已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许钧(2003:10)总结了各家之言,提出关于翻译的主体问题,国内主要有四种看法:第一种认为译者是翻译活动惟一的主体,例如袁莉;第二种认为作者和译者都是翻译的主体;第三种认为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的主体;第四种则认为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是翻译的读者,例如杨武能。

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没有一个定论。在本文中,为了方便研究,将采取第一种看法作为本文的观点,即认为译者是翻译中的主体。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理解原文,翻译原文,并将之用言语表达出来。而原文和译文读者则是作为客体存在的。

何谓译者主体性?译者的主体性是译者在其翻译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只属于他的特性。译者主动而又有意识地操控原文,以达到他的翻译目的。译者的主体性就是译者的个人能动性。译者主体性具有两个方面的性质:一方面,译者可以自主做出选择和决定;另一方面,译者同时又受到一些因素的制约,如他生活的时代,与之一致的文学传统,他所用语言的特点,他所接触的不同的文化和政治环境,等等。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译者的主体性就可以被定义成:反映在翻译过程中的,为了达到其翻译目的的译者的主观活动。译者主体性的主要特点有译者的文化意识,美学趋向,创造性,判断标准等等。译者的个人兴趣,需要,知识经验,艺术才能等方面构成了其主体性。

翻译的过程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很多个阶段,如对于翻译材料的选择阶段,对材料的理解阶段,表达阶段等等。在每一个阶段,译者的主体性都会发挥它的作用。正如查明建(2003:22)所说:“译者主体性贯穿于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具体地说,译者主体性不仅体现在译者对作品的理解、阐释和语言层面上的艺术再创造,也体现在对翻译文本的选择、翻译的文化目的、翻译策略和在译本序跋中对译作预期文化效应的操纵等方面。”

三、译者主体性在血书中的体现

《血书》是《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的第一册,主要译者是周瘦鹃。整篇译文文笔优美,即使在现在也可以称之为一篇佳译。晚清时期,译者们多崇尚林纾式的“意译”,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血书》的翻译称得上“忠实”。但是其中译者主体性的痕迹仍然处处可见。

1.翻译材料选择中的译者主体性。在选择翻译材料阶段的主体性主要体现材料选择的原因和翻译的目的上。

“清末民初时期,文人志士提出了救国必先强民的看法,要教育群众,实行根本的改革,而他们提倡的教育工具,正是小说。”(孔慧怡,1999:19)而侦探小说成了这一时期翻译数量颇多的一种类型,其中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则是最著名而又最具影响力的一部作品。而选择翻译这样一部小说,是因为它符合“教育工具”这一目的。所有的译者当中,当属刘半农和严独鹤为甚,认为柯南·道尔是为了教育而写作,而其他的译者虽不如二人极端,但认为福尔摩斯故事本身具有一定社会及教育价值,尤其推崇其中体现的科学的查案方法和福尔摩斯重道德、维护法纪的精神。周瘦鹃作为众译者中的一员,当然也持相似的看法,从而选择参与翻译这一部小说。

2.翻译目的中的译者主体性。从以上选择这部小说作为翻译材料的原因来看,我们不难看出其翻译目的。诚如孔慧怡女士所说,“侦探小说的译者全都宣称他们的翻译目的是帮助社会变革”。而周瘦鹃翻译这部小说的目的,当然也是帮助社会变革,帮助教育民众了。

3.翻译策略选择中的译者主体性。在表达阶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进行“翻译”的时候,周瘦鹃有意识地应用了多种翻译的手法,如音译,增加,加注等。

(1)音译。在《血书》这个故事的翻译中,对于人名,地名的翻译采用的都是音译的方法。如故事一开始的“Netley”译为“奈得莱”,“Peshawar”译为“泊夏荷”。把故事主人公“Sherlock Holmes”译为“歇洛克福尔摩斯”,故事的第一人称讲述者“Watson”译为“华生”,把华生的朋友“Stamford”译为“施丹福”。对于此种音译手法的使用,故事中比比皆是,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同时期的译文中,多采用中国的名字来翻译外国的地名人名,更容易让人有亲近感。周瘦鹃采取音译的原因,更多的是和翻译目的分不开的。“侦探小说的译者全都宣称他们的翻译目的是帮助社会变革,同时很多译者亦说明希望引进新观念与新的办事方式;这也就是说他们为译作建构的阅读背景标榜的是‘新’。”(孔慧怡,1999:33)正是在这样一种求“新”的心理下,译者选择了音译的手法,而这也很好地体现了其主体性。

(2)音译加加注。为了求“新”,对于地名人名,译者均采取了音译的手法。而对于一些国人不了解的专业名词,译者则采用了音译,然后加注的手法。

例如故事中出现的“hemoglobin”,本意是指血红蛋白,属于生化方面的一个专业术语,如果直接译为血红蛋白,读者肯定不知道所谓何物。但是译者在这里把它音译为“花马格洛平”,然后在后面加上了注解“药品名”。姑且不论这是否真的能称得上是药品,但是这样翻译,显然更便于读者的理解。

(3)增加。在文中,为了使文意更加通顺,逻辑更加鲜明,译者在多处做了添加。

如华生和福尔摩斯初次相见时,福尔摩斯提到自己抽味道很大的烟,华生这样回答“I always smoke ‘ship’s’ myself”,目前很多的译本都译作:我自己也常抽船牌。这样翻译,固然意思不错,但是对于没有背景知识的译文读者而言,就不知所云了。而周瘦鹃在此处译为“予亦时吸船牌之烟,臭味正与君相投。”(周瘦鹃,1916:9)增加了“臭味正与君相投”,就使言外之意一目了然,既可以指船牌这个香烟味道也很重,也可以指自己也爱抽烟,与福尔摩斯同好。

4.文本形式选择中的译者主体性。《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原文是用俗语写就的,而在翻译的时候,周瘦鹃用了浅显的文言文。晚清时期,小说是作为“教育工具”,用以改革社会的。既然这样就必须照顾到广大读者的接受能力。翻译这部小说的时候,白话文还未普及,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而深奥的文言文则又非一般人士所能理解。因此,周瘦鹃采用了浅显的文言文,即使是在现代,读起来也比较容易。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也还有一些方面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当时,很多翻译家流行将国外小说翻译成中国读者熟悉的章回体,在文中也加入诸如“各位看官”,“话说”等字眼。而在《血书》的译文中,我们看不到这些字眼,也看不到章回体的影迹。同时,也有许多翻译家将国外小说中大段的景物描写删除,以加强情节的紧凑感。周瘦鹃在译文却保留了这些景物的描写。对于译文的第一人称描写角度,也给予了保留。这些都是和传统的中国小说相异的,都是译者做出的主观选择,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四、结论

在以上基础上,我们不难看出,周瘦鹃等译者翻译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正是译者主体性的体现。不管是在选择材料方面,还是在翻译目的方面,还是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处处都有译者主体性的痕迹。尽管如此,译者们也不是完全自由,可以任意发挥主体性的。在看到译者主体性的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周瘦鹃等译者也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例如意识形态,诗学,政治背景,道德观念等。因此,在研究译者主体性的时候,我们更应当把它和译者的制约因素结合起来,而不能将其孤立起来。同样我们在看待一篇译文的时候,也不应该将其与其翻译的时代分割开来,而应该从其时代背景的各个方面来评判其好坏。周瘦鹃等人翻译的《福尔摩斯侦探案全集》在我们今天看来,虽然有些地方不忠实,有些地方出现了误译,但是在晚清时期,它仍然不是为一部好的翻译小说,发行之后的二十年里即再版二十次,广受读者的欢迎。

参考文献:

[1]郭延礼.中国近代翻译文学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8.

[2]孔慧怡.翻译·文学·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性的确立[J].中国翻译. 2003(1).

[4]杨武能.再谈文学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3(5).

[5]袁莉.文学翻译主体的诠释学研究构想[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3).

[6]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新闻翻译中译者主体性分析 篇7

1 语言文化与新闻翻译

文化是一个民族对知识、经验、信仰、价值、态度、等级、宗教、时空观念、宇宙观念以及物质观念的总结, 由后天习得并且代代相传, 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风俗习惯、服饰礼仪、婚丧庆典、节日禁忌等 (黄颖, 2009:25)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包括言语和非言语两个方面。语言被文化所定型, 反映了发话人的态度、信仰和观点, 同时语言又参与文化的传承与塑造。 (Kramsch, 1998)

在新闻翻译中, 如果不正确认识和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 这会在翻译的过程中变成拦路虎。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西方对“狗”情有独钟, 所以“狗”在西方的语言文化里面有很多的褒义, 如果一位西方人说:“you are a top dog”, 如果你对西方的文化不是很了解, 那么你会觉得对方是在骂你, 但实质上“dog”在这句话的意思是“优胜者, 左右全局的人”。

新闻作为当今文化传播和交流之间一项很重要的媒介, 其特点是:重在“新” (几乎每时每刻都有爆炸性新闻出现) 、真实、言简意赅、传播速度快, 新闻翻译的步骤:编辑、重写、制作、组合。其承载的文化信息包含了社会的各个方面, 新闻翻译不仅仅是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机械翻译活动, 更是文化的移植。经过再次传播, 译语读者不仅能获得源语新闻记者所报道的信息, 而且还能获得与源语新闻读者大致相同的信息或文学享受 (刘其中, 2004:62) 。

2 译者主体性及表现形式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 其在文化交流和构建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但是在语言文化多元化这一系统中, 长期处于译者文化地位被边缘化的尴尬境地。但是随着国际翻译研究的深入以及翻译体系的完善, 翻译主体研究才得到了大家的重视, 继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译者主体性主要有三个特征, 即:能动性、受动性、为我性。译者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从原文的束缚中摆脱出来, 不再受原文的控制, 根据译者的专业知识、翻译目的、众期待等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那么在新闻翻译中, 译者的主体性体现在新闻翻译的整个过程中, 根据翻译目的及相关背景知识, 灵活运用新闻语体特点, 选取合适的翻译方法策略。

2.1 对原语文本的信息加工

信息加工 (Information processing) 是运用科学方法, 对收集的信息按照用户的应用需求对其进行判别、筛选、分类、排序、分析、研究、整理、编制和存储等处理的一系列过程, 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用户需要的有用的信息, 使之容易利用而系统化和条理化的过程 (吴斐, 2008:113) 。对于新闻翻译来说, 译者要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根据新闻, 查阅相关资料, 对原语文本信息重组, 再进行翻译。

比如说:On March 8, 2009, five Chinese vessels shadowed and aggressively maneuvered in dangerously close proximity to USNS Impeccable, in an apparent coordinated effort to harass the U.S.ocean surveillance ship while it was conducting routine operations in international waters.

(Foxnews, 2009-3-9)

美国国防部说, 星期日 (3月8日) 在南中国海公海水域一艘美国海军“无懈级”监测船遭五艘中国船只围堵。 (BBC中文网, 2009-3-9)

据美国国防部给美联社的声明称:“3月8日, 距离中国海南岛75英里 (约120公里) 的水域, 5艘中国船‘挑衅性地接近’美国海军的‘无暇’号海洋调查船, ‘骚扰’正在‘国际水域’执行‘例行任务’的美军海洋调查船。” (新华网, 2009-3-15)

比较BBC和新华网两篇译文我们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BBC译文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 没有根据事实进行翻译, 译文会误导读者以为是中国的无礼。但是新华网的翻译对信息进行加工, 使用引号来表达中国对此新闻的不满, 既忠实地传达了原文信息, 又说明了引号以内的是美国颠倒是非, 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译文就相对的客观公正。

2.2 异化

所谓异化, 就是说我们翻译出来的文本不管是句法结构还是文字类型与原文保持一致, 既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意思, 又能保持其形式不变。

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Western Development Strategy (China Today, No.4 April 2011:48)

茶马古道:Tea Horse Trail (China Today, No.6 June2011:78)

虽然Venuti支持异化策略, 但异化策略也有缺憾:可能造成译文语义、句法、文化上的错误, 使读者读起来怪异, 晦涩难懂。所以新闻翻译多采用归化手法。

2.3 归化

所谓的归化也就是说是要把源语本土化, 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 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 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 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 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

比如:Mr.Romney’s China-bashing seems studied and methodical.

对于这句话中的studied and methodical翻译, 我们采用意译的手法, 翻译成:“深思熟虑、有条不紊”就显得更加恰当。

2.4 编译 (改译)

由于英汉语言之间的语言习惯差异, 很多情况下, 我们对新闻的翻译不能采用直译或者意译, 而是要采用新闻翻译中的另外一种方法:编译或改译。黄忠廉给改译下的定义是:“改译是根据特定要求改变原作形式或部分内容乃至原作风格的一种变异活动。它是地道的归化处理手段。” (黄忠廉, 2000:149)

比如:The blind activist arrived in America on May 19th, more than four weeks after hefirst took refuge in the American embassy, 这句话more than four weeks的翻译如果直接翻译成“四周多”就没有改译成“一月有余”更加恰当。

2.5 增译

有时候我们为了使上下文的联系更加紧密, 也为了使得句子结构更加完整, 我们有必要采用增译的方法。

比如:If even a former community organizer shies away from a showdown with China, the assumption runs, then a pinstriped man offinance certainly will.

我们对former community organizer以及a pin-striped man of finance的语言背景不知道, 如果知识间的翻译成“前政党组织者”、“穿着条纹西装的人”, 显然是不准确的, 应该翻译成:“前政党组织者 (奥巴马) ”、“穿着条纹西装的人 (罗姆尼) ”就准确的多了。

2.6 其他注意事项

2.6.1 使用原语

在新闻翻译中, 有很多地方可能会采用某些人的原话, 对于此类的翻译我还是建议采用原话比较好。

例如:On May 16th Mr Yang used his microblog to trumpet his full support of the new campaign against illegal foreigners, saying that the public-security ministry“must clean out the foreign trash, catch foreign lowlifes and protect innocent girls”.我们都知道杨锐的事件, 所以在对于此微博里面话的翻译还是采用其原文比较好, 所以翻译成:“必须清扫洋垃圾, 抓住洋流氓, 保护无知少女。”比较好。

2.6.2 译者态度

另外我们还要有严谨的翻译态度, 要做到按照实事说话, 对待新闻文体不偏不倚。比如说:It should be pointed out that most Chinese people are extremely courteous and hospitable to foreigners who come to China.在这句话当中出现了China, 为了保证文章的真实性, 虽然我们是中国人, 但还是要翻译成“中国”, 而不是“我国”。

3 结语

尤金·奈达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 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Nida, 2001:82) 对于新闻翻译来说, 其翻译过程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 我们作为译者要考虑到新闻里面所蕴含的极其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作为译者, 我们要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充分了解新闻背景知识, 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及受众类型、可接受程度等等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同时我们要有自己的政治立场, 以事实为依据引导读者正确、及时地了解时事新闻, 促进各国文化信息有效、顺畅地传递和交流。

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 跨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密切, 新闻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 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 更多情况下是文化的转移。译者——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中间人, 对传播不同区域的文化担负着桥梁作用, 新闻翻译质量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译者对新闻翻译本身的认识、翻译策略的选择以及其翻译目的。基于此认识, 本文通过对新闻翻译特例分析如何体现译者的主体性。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新闻翻译,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翻译目的

参考文献

[1]Kramsch, C.language and Cultur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2]Nida, Eugene.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82.

[3]黄颖.英语新闻翻译与跨文化交际探研[J].辽宁师专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25.

[4]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0:149.

[5]刘其中.新闻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62.

[6]吴斐.从信息加工的角度谈新闻翻译[J].南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113.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分析 篇8

二元对立认识论认为,思想作为客体的对立面,能够客观地反映客体,达到这种客观反映的工具就是语言。因此,准确性就成了当然的要求,因为这样才能保持客观、科学性。在二元对立认识论哲学的影响下,传统翻译理论将原文置于高高在上神圣不可侵犯的中心地位,作者中心论和原著中心论占据了绝对统治地位。因此,“忠实”便当仁不让地成了最高标准。传统译论一方面推崇“忠实”,另一方面又无法否认那些“不忠实”甚或“叛逆”译作的文学和历史价值。而在现当代的翻译理论中,原文的这种中心地位遭到了动摇,其地位慢慢被边缘化了。

文学翻译过程可以划分为理解和表达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译者对原作的理解与感悟,即理解阶段。作者和译者自身的因素对文本的理解有制约作用。第二阶段是译者用另一种语言再现外国文学原作,即表达阶段。无论在理解阶段还是在表达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

查明建、田雨为译者主体性作出了界定:“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基本特征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1]在整个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处于中心枢纽地位,发挥着最积极的作用。本文拟从文学翻译过程的理解阶段和表达阶段探讨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参与文本创作的主观介入。在翻译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应该受到重视,以给翻译批评和研究提供新视野。

二、作为读者的译者

译者在翻译前首先要对原文进行细致的阅读,结合原文所描述的时代背景,力求准确理解每一个句子的真正内涵,同时也要把握原文的用词特点、文体风格等。这时他只是一个“读者”。译者作为一个读者,他所具有的社会与文化属性,如性别、年龄、阅历、文化程度、社会地位, 以及他本身所处的时代和民族文化传统等种种因素都会影响着他对作品的理解。鲁迅说过,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2]。译者又与一般读者不同,由于承担对原文进行传达的责任,译者在阅读时,在保全原作完整性的前提下,会想方设法地挖掘作品潜在的意义,这种阅读本身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译者本身是历史的人,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并且一部作品的潜在意义不会也不可能为某一时代的读者所穷尽,只有在不断发展的接受过程中才能逐步为读者所发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根据这句接受美学的名言,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这样的判断,“一千个译者同样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这个意义上讲,译者阅读、理解源语作品的过程就是创造。“在海格德尔看来,存在意义转化为理解意义时,为了获取想要的东西,译者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暴力’侵入到原著中并加以分析理解。译者必须拿着他自己语言的、跨文化的、历史的武器去攻克关卡,抢夺自己想要的东西。翻译理论借鉴了侵入的说法并加以引申,认为翻译中的侵入是为了使源语更易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而对源语内容的更改,这种方法常被用来处理源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系统之间的差异”。[3]因此,译者对原文的接受过程就是对文本的再创造过程,唯有这一过程才能使原文学作品得以真正实现。

因此,在理解阶段结束时,译者所看到的已不再是作者的原作,而是掺杂了译者的诸多主观意愿、经过了一系列加工改造之后的半成品,是“译者的原作”了。

三、作为再作者的译者

译者对作品的读解只是完成翻译准备的第一个步骤,他还需要对作品进行阐释。译者解读和阐释文本的过程一旦完成,就转入到语言的转换阶段。经过对原作的解读和阐释,译者已将“作者的原作”转换成了“译者的原作”。这一转化是一个质的飞跃,是译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更需要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如果说在理解阶段译者的主体性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意识,是译者自己确定了的、却并未明显地张扬出来而为读者所感知到的心理活动的话,那么表达阶段则是译者主体性的实实在在的彰显。在这一阶段,译者的创造意识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译作可被称为带有译者创造性的作品。译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时代、社会地位、地域差别等社会文化因素不但影响着他对原作的理解,更加影响到他的表达。由于语言结构的差异,文学翻译无法追求字字对应、句句照搬,文学翻译的忠实是思想内容的忠实,译者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语言形式和风格的再创作上。如《红楼梦》第四十回中有一个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的情节,贾母请刘姥姥动筷,刘姥姥为讨贾母开心,便站起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惹得众人笑个半死。可见刘姥姥这两句话是很滑稽可笑的。这里的幽默之处是“牛”和“刘”谐音双关,在刘姥姥口中,“牛”和“头”又是押韵的。翻译的重点和难处恰恰也正在这里。我们分别看看大卫·霍克斯和杨宪益夫妇的译文:

译文1:

My name it is Liu,

I’m a trencherman true;

I can eat a whole sow

With her little pigs too.

(霍译)

译文2:

Old woman Liu, I vow,

Eats more than any cow,

And down she settles now

To gobble an enormous sow.

(杨译)

看来两位译者都竭力在再现原文的幽默之处下功夫,各具匠心。霍译为了押韵,不惜改掉了原话的内容,如译文的最后一行是译者自己的创作;杨译也自行对原文作了改造,如第一行刻意添上“I vow”两词以求押韵,整齐的韵脚形式使刘姥姥的话读起来像顺口溜。由于译者个体的差异,两位译者分别发挥各自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从而也就产生出不同的译文,虽然两种译文存在明显的不同,但可以说两种翻译起到了异曲同工的作用,达到了再现原文幽默的效果。如果译者不加入个人的主观创造,仅仅复制原文,不但幽默荡然无存,而且读者还会觉得不知所云。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译者的主体性在文学翻译过程中的再现原文的表达阶段体现得尤为突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翻译就是译者做选择、做决定的过程。“译者会根据源语文本的内容和风格、自己的翻译观等,来决定自己的翻译方式,采用相应的翻译策略、方法及表达方式”。[4]译者可能会增译,可能会漏译,也可能会改译,还会加入自己创造性的想象和表达。译者为了译作更好地被接受,会以读者的身份再次审视译作,以求得改进。译者此时俨然已成了一名“作者”,他已将自己的个性融入到了作品中。这是一个主观能动过程。

比如,《红楼梦》第三十八回里林黛玉的《问菊》中的一句:“鸿归蛩病可相思?”“鸿归”和“蛩病”含有凄凉萧瑟的意味,中国读者读后会随之产生凄凉、失落的感觉,如果我们照着字面死译,西方读者则不能理解其文字背后的文化,更不用说产生共鸣了。霍克斯“叛逆性”地使用“Following the wild goose, into sleep I slid;From which now, startled by the cricket’s cry.”巧妙地营造了一个凄凉的氛围,能够使译语读者也深刻感受原文的意境。这是一个成功地体现以译语为主体的例子,它成功地达到了翻译的交际目的。

由上可知,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等的,而是在译者理解和表达的时候,既承继了原作又增添了新的因子。如果译文比原文有所提高,原作者也会同意的。钱钟书先生描述:“林纾在翻译时,碰到他认为是原作的弱笔或败笔,不免手痒难熬,抢过作者的笔代他写去。从翻译忠实的角度来说,这当然是主体意识太强,有不守本份之嫌,但从文学的审美性来看又是可以原谅的,正是由于这种创作冲动才产生了优美的译本。”[5]

四、结语

本文只是对文学翻译过程中所体现的译者的主体性进行初略探讨。实际上,译者是具有主体意识的独立个体,却又受制于原文的客观限制,因此他需要自觉地把握原文的多重含义,同时发挥语言运用的主观能动性。译者的创造性应体现在如何用可接受的译入语表达原文的内容、再现原文的艺术美。译者的主体性是必然存在的,优秀的译者应该把握好其主体性与文本客观性之间的平衡,在翻译中克制不适当的创作冲动,从心所欲而不越规,最大限度地再现原文的艺术美。优秀的译文不是对原文的背叛,而是与原文殊途同归,在适当的时候还可以锦上添花,甚至胜过原文。

摘要:译者的角色是读者与再作者的统一。作为读者, 译者首先需要理解原作;作为再作者, 译者要在充分关照译文读者的前提下, 将原文文本进行跨文化转换。本文通过分析文学翻译来探讨译者在文本的理解与翻译上体现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文学翻译,译者,主体性

参考文献

[1]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 2003, (1) .

[2]鲁迅.鲁迅全集[C].第8卷,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179.

[3]尹彬.从阐释学角度看译者主体性[J].学园, 2009, (10) .

[4]雷芳.论译者主体性在翻译过程中的彰显[J].新学术论坛, 2009, (12) .

论双语新闻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篇9

一、新闻翻译中的主体性

王玉樑认为:“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 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 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1]。主体性最为突出的特点是主体的自主能动性, 并因其能动性的特殊性造就了不同主体各自具有差异的主体性。“主体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2]。译者是翻译的主体, 具有其主体性, 受多方面制约。新闻翻译的过程中, 译者不仅受双语特点的影响, 还要受文化政治背景的限制。而“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 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3]。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需要对客体文本进行认知体验活动, 并要充分把源语国家对客观世界的认知的特点转化为目的语人们能认知的共同体验。因此, 从事新闻翻译, 译者一是必须要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和一定的政治敏感度。因此,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对于新闻源的理解, 不仅是人脑中的空间抽象概念事物, 而且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映射、合成、组合和整合的过程。二是对双语的掌握程度。三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有效工作。

二、新闻翻译中主体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存在主义理论的思想家代表海德格尔认为任何阐释者都会嵌入到阐释客体中去, 成为阐释客体的一部分。在新闻公开前的信息处理过程中, 有多主体参与其中。这些参与者有记者, 编者以及译者, 每一个主体都有其自身的主体性。在完成整个新闻翻译的过程中, 所有主体都有各自的新闻重点, 而交流与协商的主体间性使得新闻翻译体现出其多主体性的特征。

1. 意译。

尤金·奈达认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 双文化甚至比双语更重要, 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4]。直译不是万金油, 也有可能因为主客观原因, 直译会出现错误。在《扬州晚报》2011年3月11日A14版, 标题:“酒后偷骑电动车, 撞了”, 译者翻译为“Crash fter drunk driving”, 这样直接的翻译方法从中文看似乎可取, 可是在西方表达中, “酒驾”可以用“under the influence”表达, 这说明有时在译者看起来合理有效的翻译, 是因为对目标语文化及习语的欠缺造成译文的不合理或不准确。由于在不同文化社会, 人们面对同一种说法, 其感受和联想未必相同。若译者对表达没有十足掌握的时候, 译者还是采用了意思翻译, 尽管不甚地道, 目标语读者依然可以读懂其中意义。为了避免文化差异在双语间引发的文化断层和双语受众的误解, 新闻报导的翻译处理中常采用“意译”。2011年2月23日《扬州晚报》A13版的双语新闻, 标题:“停车不到位, 竟遭泼粪Careless parking brought bad luck”。在新闻标题的翻译中, 译者未翻译出“泼粪”, 而用“bad luck”在新闻部分对整个事件进行了具体介绍。这体现了译者自身的翻译策略。然而“careless parking”并未充分体现“停车不到位”, “careless”只能表示“粗心的, 疏忽的”, 而“停车粗心”并不能与“停车不到位”直接对等。鉴于新闻主体中说到“该车所停的位置并不是正规停车位”, 属于违规停车, 笔者认为“illegal parking”在此处会较为合适。

2. 省译。

有时因某些主客观原因, 为了实现在不违背某些要求原则的基础上依然能有效传递信息的目的, 译者可以在翻译活动中适度地发挥主体性, 紧密联系源语新闻和译文材料, 为受众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信息点。所以, 当一些不重要信息可能会影响读者理解或不影响信息传递时, 译者可做适当删减, 使译文更加贴合目的语受众的阅读习惯。在《扬州晚报》2011年4月6日A12版的双语新闻“9旬老太家门口迷了路Old lady lost near home”中译者对这段文字的处理采用了一定的省译策略“老太就住在淮左郡对面的星都芳庭, 仅有几步路的距离, 但这位老太却没能记得住。”翻译文本是“It turned out that the lady lived quite near.She just forgot her way.”译者在此处将住处“淮左郡……”, 直接用“lived quite near”家住得比较近一笔带过, 没有直译。《扬州晚报》4月18日A13中“‘烟花三月’桂花开Sweet Olive Blossoms in Flowery March”的新闻翻译中, 也有类似情况。原文中省略了对“桂花分金桂……等品种”的翻译, 省略的原因在于对桂花种类的知识性摄入及不可瞎译错译的基本性问题。第一个例子来说, 家庭住址的信息, 对于中国本土读者来说是熟悉的, 但是译文的此类信息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是可有可无的。在译文中将这些信息翻译出来无疑会占据版面并使译文累赘冗长。译者应考虑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和习惯。而在第二个例子中, 桂花种类的甄别非常专业化, 属于专业植物学范畴。译者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求交稿, 这类词汇的确实需要借助专业辞海, 操作起来极其耗时, 因此, 鉴于新闻的准确性, 译者选择在此忽略相关词汇的翻译。而这样的做法并未影响整体新闻的阅读与理解。在此处的省译是可取的。

3. 重组。

由于中英文的用法差异以及文化差异, 在表述新闻的时候会有信息安排上的差异。比如原文:据了解, 张老太60多岁, 平日与老伴一起在敬老院安度晚年。11日上午, 她只身回了一趟娘家。当12日下午步行返回路过龙虬镇唐高墩村时, 因为岔道口多自己竟不知道往哪个方向走。过往的热心路人发现老太神情不大对劲, 急忙拨打了高邮110报警电话。民警发现张老太的口袋里有张纸条, 上面清晰写着其为张轩朱家人 (现为龙虬镇兴南村) 。开发区民警立即与龙虬镇派出所民警取得联系, 得知张老太确为该镇敬老院老人。随后, 民警们便把迷路的哑巴老太安全送回敬老院, 此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钟。译文:It is reported that Ms.Zhang who stayed with her husband in the nursing house is in her 60s.On the 12th morning, she visited her parents’alone but lost her way when back the next day.Passer-by alled the police for her.The note in her pocket made the police quickly find her family and send her back.此段截取于2011年4月13日A13版“哑老太迷路, 民警送回家”。在这段的新闻处理中, 译者将第一句和第二句结合起来表述并修改了第三句。为避免重复, 第四句第五句第六句加以省略整合表述清楚了其中的信息。通过改写, 译文保持原意及功能一致, 并在阅读过程中, 更为流畅地道, 也更加符合目的语新闻规范。

奈达说:“优秀的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既是再现, 又是转变”[5]。在做新闻翻译时, 译者应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在适宜的情况下做出妥帖的变通, 既可以迎合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 又能在最大程度上不违背原文真实意图。在此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努力达到源语认知水平与目的语认知水平之间的最佳平衡, 确保译文能够充分体现原文的真实意图和内在含义, 并不扭曲原有事实和数据, 这应是国内新闻英译从业者们所具备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玉樑.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 1995, (6) :35.

[2]王玉樑.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J].天府新论, 1995, (6) :38.

[3]查明建, 田雨.论译者主体性[J].中国翻译, 2003, (1) :22.

[4]Nida, Eugene, Language And Culture:Contexts in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82.

翻译主体性 篇10

Translator is the most initiative and decisive factor in the overall process of translation, but the degree of demonstration is restricted by varied factors.Except the subjective reasons, there are also many objective factors constraining the display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such as,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poetics and translation purpose, which we will discuss in the following part.

2.1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Translation is a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systems of cultures, and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could be called the negot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cultures manipulated by the translator.

According to Hatim and Manson’s opinion, in translation process, culture plays a vital role in transfer of meaning.Drawing on the research of Hatim and Mason, we will discuss the problem from two aspects:moral systems and ideology.

2.1.1 Moral system

Every society has its own moral systems, which have confirmed influence on people’s behaviors.Any extraneous factors that are different to its own in a particular society are regarded as anti-cultural or immoral.

The long feudal history makes Chinese society conservative and sensitive morally.On the contrary, western society is more open and cares more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individuality.Their respect for humanity exceeds their worship of ethical codes.The huge disparity of moral systems in different cultures will also influence the translator’s choice of translation strategy and method.

2.1.2 Ideology

Ideology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Culture.The English word“ideology”is a borrowed word carrying the combined meaning of the Greek word“idea”and“logos”.It was regarded then as the subject of world outlook and philosophical thoughts, which is usually used as a means to criticize religio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has a strong tendency of ideology.In terms of its main features, it is“a foreign political publicizing tool, an effective means to publicize its political views and get support from other countries.

What we have analyzed are only some of the basic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which are also the most obvious ones in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materials, however, they are far from exhaustive.The translator must bear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mind;otherwise, successful translation would be impossible.

2.2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poetics

According to Lefevere, poetics is composed of two components:“one is an inventory of literary devices, including genres, motifs, symbol, prototypical characters and situations;the other is a concept of what the role of literature is, or should be, in the social system as a whole” (Lefevere, 2004:26)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is target-reader oriented, so the translator must think of the reader first, and make efforts to ensure no obstacles occurred in the communication process.To realiz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foreigners, the translator definitely would face the readers and mobilize all translation tools to satisfy the reader’s poetics

It is impossible that one translated text is fit for all readers’poetics because of the reader’s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education and needs.Thus, the translator must take these factors into consideration and take different translation strategies flexibly.

2.3 Translation purpose

Translation activities as a form of human behavior are intentional, and purposeful;it is precisely the intention, and the purpose that guide the activities process and get the final results;translation purpose lies in the central status in this activities, which expose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exer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The purpose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translation mainly refers to the purpose of the patronage.

According to Lefevere, patronage refers to“the powers (persons, institutions) which can further or hinder the reader, writing and rewriting of literature” (Lefevere, 2004:15) .The controlling power of patronage’s purpose will be discussed from two dimensions in this part.

Firstly, the manipulation of power groups, such as, classes, government and religious groups.Under their manipulation, the pedagogical meaning of a text is the top priority in the process of selecting texts.However, less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ir artistic level and literary status.

Secondly, the manipulation of clients, such as, publishers, or patrons determines translation forms and function.This is why the initiator or the person play the role of initiator (who might also be the translator) actually decides on the translation purpose, even though the brief as such may not be explicit about the condition.the translator mus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initiator or client.

3 Conclusion

The thesis discusses some of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display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at is, target language cultur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poetics and translation purpose.Each of these factors poses obstacles for the translator.Under the limit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exert the subjectivity appropriately.

参考文献

[1]Hatim, B.&I.Manson (ed.) .2001.Discourse and the Translator[Ml.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翻译主体性 篇11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译者;主体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发展,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加大,翻译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翻译人员也受到国家的重视,对于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更引起学者的关注。翻译生态学的出现,为译者的主体性探讨与分析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翻译生态学的新视角下,译者以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理论为依据,面对外界与内部的大环境,克服主观与客观条件的制约,实现在翻译過程的主体作用发挥。

一、研究译者主体性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意义

翻译生态学是将翻译过程与生态自然系统紧密相连,并在其相互作用下进行研究,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对翻译的探讨与分析,应对翻译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充分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翻译对作品的完美诠释。

1.将译者的主体性放在翻译过程中的首要位置

在传统的翻译学中,译者的主体性往往被学者忽视掉,甚至被认为严重影响作品内容以及精神的诠释,被当成一种消极因素看待。然而,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中,完全颠覆了这些看法,认为译者具备的文化背景以及观点对翻译有积极的作用,提倡发挥译者的主体性,并在翻译过程中将其置于首要位置。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一些理论观点都诠释了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性。例如,茅盾指出“翻译文学之应直译,在今日已没有讨论之必要”。卡特福德提出“对等语”“级无限”与“级受限”等翻译思想。

2.以人为本发挥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不仅注重译者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以译者为整个过程核心,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这也是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研究译者主体性的重要意义所在,更对今后译者主体性的挖掘起到很大的帮助。与此同时,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考查主体性,必须将译者放置于一个整体的环境中进行研究。这一整体环境不仅包含外界的客观环境,还包含内在的主观因素,这是一个不断发展前进的整体。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正是在这些环境与因素相互转换中实现的,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并非单纯的考察,而是让译者在各种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作品精神的完美传达。

二、翻译生态学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

1.翻译生态学视角下发挥译者的主体性

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发挥主要体现在生态学理论的启示上。翻译生态学的理论是建立在达尔文进化论“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上的,译者的主体性也是基于这个背景进行实践研究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应将作者的思想通过这一理论表达出来,将作品的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将文化背景转化成为另一种易于接受的文化。可见,在整个翻译生态系统中,译者是最为灵活并具备创造性的重要参与者。

美国19世纪著名作家霍桑的作品《红字》在出版100多年后,仍然有广泛的读者群,与译者的主体性作用是分不开的,是不同时代的译者,进行不同“选择”的结果。直至2013 年,这部长篇小说仍有新的版本问世。不同的译者根据自身的理解程度、文化特质,特别是对于现代读者的定位和接受能力的判断,对作品进行了再创造工作。由此可见,适应文本的内容并加以创造来符合本地的文化需求,是典型翻译生态学中适宜性与选择性的主要表现,更突出了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创新。

2.翻译生态学视角下制约译者主体性的表现

在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生态环境的制约成为阻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主要原因。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以自身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理论知识为根本,去理解作品以及了解作者的写作思想,这就产生了一定的地域局限性,翻译出来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差异性。虽然在翻译生态学的视角下,译者有一定的发挥空间,但必须是在一定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实现翻译的准确性。

三、结束语

总之,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作品能够在新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中保持其存在价值与意义,满足人们精神文化的需要,是译者在翻译生态学新视角下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

(指导教师:高卫红)

参考文献:

[1]李晓婕.翻译生态学视角下译者的主体性发挥以及制约分析[J].英语广场,2016(3):19-20.

[2]陈凯军.翻译生态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与制约[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71-73.

[3]许贝.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武汉:湖北大学,2014.

浅论译者主体性与非文学翻译 篇12

1 非文学翻译

和文学翻译相比,非文学翻译翻译的就是除文学作品以外的作品。因此,认识非文学翻译的对象,即非文学作品,是了解非文学翻译的第一步。

根据李长栓先生的《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可以得知,非文学作品是“对世界的科学的掌握方式”,语言朴实明白,作者一般运用逻辑思维来判断推理,读者一般要用事实和理智来解读作品,其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重在实用。非文学翻译的常见类别有:行政翻译,即翻译政府行政文件;商业翻译,即翻译商业文件;计算机翻译,即翻译计算机程序和相关文件;经济翻译,即经济学领域的翻译;金融翻译,即金融文本的翻译;一般翻译,即“一般”文本的翻译;法律翻译,及法律文本的翻译;医学翻译,即医学文本的翻译;医药翻译,即医药产品文本的翻译;科学翻译,即科学文本的翻译;学术翻译,即专业学术文献的翻译;技术翻译,即技术文本的翻译等等。

从以上的翻译的类别,可以看出,除了“一般”翻译没有定义某个特定的领域外,其他的非文学翻译的类型都指出了相应的领域,如法律,医药,商业,行政,计算机等。这就要求译者在对非文学作品进行翻译的时候也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如若不然,必定会造成翻译不当,引发严重的后果。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错译会使读者对某一文学中的现象产生误解,而在非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错译或者是译者一些翻译方法的运用,都会对现实生活,如公文的派发,商业信息的传递,法律条文的理解等,这些对人们生活有实用意义的事情产生影响,甚至造成严重的后果。

和文学翻译不同,非文学翻译有着明确的读者群,目的性和交际性。译者在翻译非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根据原文的质量,原文的类型,原文的目的,读者的情况等来选择翻译方法。

2 译者主体性

对于译者的主体性的定义,查明建,田雨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一文中指出,译者主体性是指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观能动性。

在译者发挥主观能动性时,译者要考虑原文和源语文化,不同语言的特点,不同文化思维模式,他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赞助人,读者期待等因素。即便在翻译非文学作品时,上述因素也是译者必须所考虑的因素。从事非文学翻译的译者,往往是具有相关方面专业知识和了解本国政治文化背景的人。他们虽然了解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但是和原语的作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视角。如,一个翻译政府公文的译者,在把我国政府的相关政策文件译为英语时,就会与英语读者发生文化视角冲突。这些冲突包括在思维模式,意识形态,价值观,政治观念,道德准则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冲突。除此之外,非文学翻译常常有时效性,有针对性,需要译者快速准确的做出判断。

3 非文学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例1:当前,国有经济战线长,重复建设严重,布局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偏小,素质较差,这是造成国有企业经营困难,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收入的原因。

Wid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duplicated construction,smallsize of individual business,and poor quality are major factors caus-ing operational difficulties in SOEs,such as high input and low out-put,and high consumption and low efficiency.

在例1中可以看到,译文并没有把“战线长”,“布局过于分散”直接译出来,而是译为了“wid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仔细分析,“战线长”和“布局过于分散”意思相同,而且表达比较抽象,译者把意思理解为“行业分布广”并且译成“wide industrial distribution”,这样有助于英语读者理解,成功的传达了原文意思。

例2:MA PROMESSE Moisturizing Toner contains natural lic-orice,astragalus,and ginseng.It is absolutely alcohol free.It is adeep cleanser and moisturizes,hydrates and tones the skin.Afterapplication,the skin feels fresh,clean and revitalized.Suitable forall skin types.

诺美思柔嫩爽肤水温和配方,不含酒精,能够彻底清除肌肤深层残垢。更重要的是它能软化皮肤表层,为肌肤做好准备,吸收各种滋润成分。内含多种天然植物精华:甘草,紫云英,人参。适合各类肌肤使用。

这是一个化妆品的中文翻译。在英语原文中,除了“absolutely”之外,语言都朴实无华,句子结构平铺直述。“温和配方”,“为肌肤做好准备,吸收各种滋润成分”,“彻底清除”,“内含多种天然植物精华”,这些都是在英语原文中找不到的。译者采用了中国化妆品广告的有煽动性的说法,这样的翻译结果会让消费者心情愉悦,感受到化妆品的独特之处。

例3:Because of the circuitous and directional flow of water-ways,railways often have an energy advantage over barges.

由于河道迂回曲折且水流具有方向性,因而铁路运输较之水运,常常具有节能优势。

这里,译者不仅把railways译为铁路运输,而且把barge(驳船)的语义外延,译为“水运”,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作者的原意,也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可见,译者在这里把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扩大,是考虑到汉语读者的语言习惯,仔细分析railway和barge在句中的意义之后,才做出的改动。

例4:美的山水孕育着美的心灵,美的心灵创造了美的艺术。历来的大诗人,大文学家,大艺术家,都在杭州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Hangzhou’s beauty has cultivated and inspired generations ofartists:poets,writers,painters and calligraphers,who throughoutthe centuries,have left behind important poems,essays,paintingsand calligraphy in praise of Hangzhou.

译文中,译者直接把原文中的一个对仗的结构糅合成英文的一个简单的结构。把美的山水,美的心灵,美的艺术这三个词用beauty,inspire和artist来表达,使译文更容易被英语读者理解。而原文中没有表达这些不朽的篇章是赞美杭州的,但译者在译文中译出了这一层意思。可见,在这些非文学翻译中,译者要把隐含在原文中的意思在译文中表达出来,这样即使目的语读者不了解源语文化,也能理解译文的意思。

例5:French“spider-man”climbs 31-story tower.

法国“蜘蛛人”再出江湖,爬楼抗议警方不公。

这是来自China Daily上的一条新闻的标题,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并没有只翻译英文意思,反而把新闻的一些内容在标题中体现出来。译文中的“再出江湖”的使用大大的拉近了与中国读者,而英文只是平淡的说出法国的“蜘蛛人”爬到31层的高塔上。“爬楼抗议警方不公”利用一点新闻的本身的信息,更加吸引读者,让读者了解到所谓的“蜘蛛人”不是单纯的爬上高塔而已,而是向警方抗议。

在新闻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还表现在对一些政治敏感词汇的避免,比如朝鲜不能译成North Korea,要译成DPRK,陈水扁不能译为Taiwan’s president,而应该译成Taiwan’s leader.

例6:该厂能生产大衣,西装,时装,衬衣,毛衣等不同类型服装用的上千个花色品种纽扣,产品规格齐全,品种繁多,造型新颖。

sands of different designs for coats,suits,fashions,shirts and sweat-ers.

分析译文之后,看出译文中并没有把“规格齐全,品种繁多,造型新颖”按部就班的译成英语,译文中的“various new types”已经很好的表达了“规格齐全,品种繁多,造型新颖”的意思,若是一字不漏的直译,就会使译文显得句子不通,用词重复。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通常会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原文出现错误。每个译者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方法不同。对于译者可以肯定的属于打印错误或者笔误,译者也许不通知原文作者就自行改正,然后在提交译文时,做出说明。或者有的译者采取把错误译出,加批注说明。这样的情况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可避免的,这就要求译者根据自身的知识,经验,以及作品所涉及领域的了解,来作出判断,这也就极大的体现了译者的主体性。

4 结论

文中所举例子只是在非文学作品中的一小部分,非文学作品的类型没有全部涉及到。文章通过举例说明译者在非文学翻译中的作用。译者需考虑译入语文化的读者的习惯,要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在翻译过程中,对译文的内容进行,对译文的句子结构进行整合,译出隐含的意思等,这些都是译者的主体性在非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查明建,田雨.论译者主体性——从译者文化地位的边缘化谈起[J].中国翻译,2003(1).

[2]陈大亮.谁是翻译主体[J].中国翻译,2004(2).

[3]陈先贵,胡东宁.译者主体性与新闻编译[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12).

[4]成天娥,朱益平.旅游资料汉译英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J].西北大学学报,2006(11).

[5]丁树德.广告修饰语的英译[J].中国科技翻译,1996(1).

[6]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7]李明.译者主体性在旅游景点翻译中的体现[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8).

[8]徐静晶.论非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

上一篇:固定时间下一篇:资金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