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2024-07-14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精选12篇)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篇1

1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的3 个阶段

1.1 进度目标分解

进度目标分解指的是在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前和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针对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粗略到细致、由宏观到微观来编制深度不同的进度计划。一般情况下,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项目进度目标的分解应通过编制工程项目总进度规划、工程项目各子系统进度计划等来逐步完成。

1.2 进度目标的动态跟踪

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动态跟踪,就是根据进度管理的计划规定,对工程项目完成的进度信息进行收集,并分析进度的完成是否基于原有的进度计划进行,将工程项目进度完成的实际情况和计划情况定期进行比较,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以便为调整进度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1.3 进度目标调整

在上述目标动态跟踪的基础上,如果发现进度的实际完成状况与计划存在偏差,那么就要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纠偏、调整,以控制工程项目进度在既定的目标内完成。纠偏、调整的措施包括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组织措施和经济措施。

2 项目进度管理内容

2.1 事前进度管理

事前进度管理是工程项目正式实施前所进行的进度管理,其内容具体包括:①编制施工阶段的进度管理工作细节;②编制综合总体施工进度计划;③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计划;④构建进度计划系统;⑤编制年度、季度和月度进度计划等。

2.2 事中进度管理

事中管理是对施工过程的进度管理,该过程的进度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既定的进度目标能否按时完成。在这个过程中,进度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间存在的偏差,并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纠正这种偏差,以确保工程进度的按期完成。

2.3 事后进度管理

在工程项目施工完毕后,并不意味着整个工程的完结,施工完毕后的事务也属于进度管理的范围内。事后进度管理的内容包括:①组织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②对存在需要理赔的工作进行处理;③对工程相关技术图纸、施工方案、合同等进行整理、归类、编目和归档。

3 工程项目进度优化管理的方法

3.1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是整个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前提,用于指导进度的管理。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要以之前同类工程项目各阶段的工作成果作为参考依据,并综合考虑此次工程项目的工程、工艺特点,以合同约定的工期为目标,形成分层次、分阶段、分专业的一套计划组合,并交由项目管理决策层批准。具体来说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包括以下内容:①项目工程承包合同;②项目施工计划与施工组织设计;③进度计划设计;④现场施工条件资料;⑤同类工程施工项目的实际施工进度。

3.2 优化施工进度网络计划时间

在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是工程项目工期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管理好关键线路,对缩短工期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硬性、一味地采取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来把控工程进度,对工程质量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一般可以采用调整工作的组织措施来实现网络进度计划的时间优化。第一,将顺序作业调整为搭接作业。前后工序投入施工的时间间隔越短,意味搭接程度高,也会缩短施工工期。第二,合理安排工程项目施工次序。如果施工项目可分为多个流水段,流水顺序不同,工程进度也会不一样,所以通过优化流水次序缩短工程工期。第三,将非关键工序的开始时间适当往后放。第四,将非关键工作的人力、物力抽离出来,转移到关键工作上,以压缩关键工作持续时间。

3.3 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

当出现工期拖延情况时,为了弥补被拖延的时间,一般可以采取不改变单位工程的施工顺序,而是缩短网络计划中关键线路上持续时间的方法。该方法的具体实施措施有:第一,增加进场的施工队伍、适当延长每天的作业时间、增加施工机械设备的数量;第二,采用先进的作业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来减少因为工艺技术落后带来的时间损耗,采用先进科学的施工方法缩短施工过程,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提高施工效率;第三,给予采用先进技术的施工企业更高的薪金报酬,提高他们采用先进施工技艺的积极性;第四,通过改善施工作业的外部环境、配套设施来提高劳动效率。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采取相应措施调整进度计划时,要尽可能采用费用增加比较少的关键工作作为压缩对象。

3.4 组织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

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在不改变工作持续时间的前提下,只对工作的开始时间和完成时间进行调整。这种调整要根据以下的具体情况而定:规模比较大的工程一般都包含有多项的单位工程,这些单位工程之间对彼此的制约性不大,可以调整的幅度比较大,这时可以采用平行作业的方法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如果单位工程之间的工艺制约比较大,一般可以调整的幅度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采用搭接作业的方法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如果工期出现拖延严重,而又不能通过单独采用组织搭接作业或平行作业来达到预期效果时,可以同时采用两种方法来调整施工进度计划,以保证工程按既定计划完成。

参考文献

[1]李丽.我国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综述[J].科学之友,2011(3).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篇2

原文:How to Have a 36 Hour Day

你经常听人说“真希望一天能多几个小时”或者类似的话吗?当然,现实中我们每天只有24小时。这么说吧,人和人怎样度过这24个小时是完全不同的。到现在这样的说法已经成了陈词滥调,但我们的24小时和Thomas Edison与Mother Theresa曾拥有的相同,和Oprah Winfrey与Bill Gates 今天拥有的也相同。就像老歌里唱的,“It’s in the way

that you use it.”。

但是,我们怎么让一天多于24小时呢?

不可能?我不同意。我们不可能有多于24小时的实际时间,但很可能有多一些实用的时间。实际上,如果做一些相关的简单事务,我认为一天可能有36小时的实用时间。废话少说,如下是我的“一天36小时规则”。

这是一个有关节约时间的列表,你可能想到过也可能没有。遵循一部分规则,你很可能每天多出几个小时来。全部遵循这些规则,你会发现手头的时间很宽裕。这是个吸引人的话题,不是吗?这里的10个方法可以彻底改变你的生活,空余出那些你原以为无法节约的时间。

『一天36小时规则1:调整睡眠』

有些人每天只睡3到5个小时就可以(真让人羡慕),但另外一些人需要多于9小时才感觉休息好了。当然一部分原因是遗传和环境因素。我想说的是有办法让我们每个人都减少睡眠同时又不觉得疲倦。建议如下:

每天定时起床:我是从Steve Pavlina的很棒的blog知道这个方法的。我试了一下就迷上它了。这个方法很简单,只要让你的闹钟每天早晨定时响起来就好了。闹钟响了就起床,晚上困了再睡觉,不困就别上床。Steve说这个办法每周可以节约10到15个小时,我觉得他完全正确。

让你的卧室安静幽暗:很多人在卧室活动,光线亮声音吵。应该尽量减少卧室的音量(如果你的公寓或邻居很吵,试试空气净化器或者白噪声发生器)。逐步减少或消除睡觉时卧室的光线(厚的窗帘或者深色的材料效果很好)。还要尽可能的把带来刺激的东西(比如电视)拿出卧室。

体验小睡(polyphasic sleep):小睡是一种将一天的睡眠降低到2至5小时的方法。我没有尝试过所以不知道是否可行,不过你可以再去Steve的blog看看这种不寻常的却又有潜在效果的睡眠方法。

优化睡眠节约的时间 = 约1.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2:优化食谱』

人在消化和排泄上花费的能量要比其他多的多。以饮食形式进入人体的一切直接影响了人的精力,同时也影响必要的睡眠时间。几年前我特别胖,每天吸收大量卡路里和蛋白质。结果呢?我需要大量的睡眠。有时候睡10到11个小时

(大运动量也没效果)。

现在的我正相反,我更合理(也更正确)的吃蔬菜、水果、谷物、肉类和油脂的混合食品。精力上的差异很明显,我比以前睡的少了。我的食谱仍需要改进,但它已经在我每一天每一个小时里改变着我。

优化食谱节约的时间 = 约1.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3:多线工作』

多线工作,看起来很正确。如果同时能做两件事,那一天下来就能做更多事情。但是它没有缺陷吗?一位在路上开车同时又打着电话的女士,可能不是多线工作的好例子。

不过我要说,如果做的好,多线工作是节约时间的最佳途径。边打电话边进行“不费脑”的活动是个好方法。对大多数人,洗衣服洗盘子就是一种不用思考的活动。为什么不在这同时打个电话,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呢?记住,收发邮件和看电视不是“不费脑”活动。而且,没什么事情比和一个心不在焉的家伙打电话更让人讨厌的了。

另一个多线工作的方法是把锻炼身体融入平时的活动里。要追上一个朋友,用慢跑的方法,同时也就完成了日常的运动。我读书或者坐在电脑前的时候经常伸懒腰,我有一个锻炼用的球,收邮件的时候拿出来玩玩,有点儿BT不过对我很有效。

有成千上万的办法,它们都能使你在日常事务过程中锻炼身体。这绝对是个提高效率并且保持好体型的好办法。

多线工作节约的时间 = 约2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4:使自己井然有序』

你真应该让自己变得有条理,因为它节约时间并且减轻压力。这方面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我发现其中最好的(也是我在用的)是David Allen的Getting Things Done方法。GTD,就是一个掌握和管理需要做和需要记住的事情。它非常有效,因为它能让你从杂乱的小事中解脱出来,释放你的“精神内存”,让你有时间思考更重要的事情,提高创

造力。

David Allen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很多人用Franklin-Covey、Tony Robbin的生活管理方法或者其他什么。我不知道哪个最好,但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都应该采用一个这样的方法,那样的话,像“记得买牙膏”这样的事儿就不会消耗

我们丁点的脑细胞。

同样,关于GTD也有成千上万的方法。了解这些方法的投资很大程度上是值得的。你不但会变得更积极,也会变得轻松,精力充沛,然后有一次增加了一天中的时间。

使自己井然有序节约的时间 = 约2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5:提高打字速度』

在这个电脑时代,键盘是我们交流的主要形式。我估计一个人每天平均打字1到2小时,这是个毫无根据的猜想。打字,可能是发邮件、聊天、写备忘录、写报告等等。有些人可能多些,有些人则可能不到。所以假设人均1.5小时。

那么假设你现在每分钟输入40个单词,如果提高到60个,拿就节约了33%的打字时间。提高到80个每分钟就节约了50%。可能每天能节约半小时甚至45分钟。这样下来,一年十年(别说一辈子)能省下巨量的时间。

让人惊讶的是一方面我们在工作上花钱买一些有用的软件,另一方面很多人还不会盲打。这让我发疯。打字越快交流就越简单明了。键盘使你和这个世界交流和分享。

我强烈建议大家花点时间(每天几分钟)来提高打字速度。我用过一个软件TypingMaster,我也很喜欢。它很容易使用,甚至可以设置为追踪你的实时打字,这样它就会把你常漏掉的字词加入特别训练里。这对于每天的打字训练来说

很节约时间。

提高打字速度节约的时间 = 约0.7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6:提高阅读速度』

和打字一样,提高阅读速度同样会提高效率和节约时间。人和人不同,但是平均下来我们每天都要阅读一到两个小时。无论是早报、邮件、工作学习的文章或者是畅销书,这个时代需要我们不停的阅读。

事实是,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不够好。他们阅读速度慢,经常为了了解某些东西反复阅读。结果是要么不再读(读的太慢又无法领会内容只会让你不舒服),要么是在阅读上花了不必要的时间。

和打字一样,又多种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我列出一些方法:

Active Reading-做不好阅读的一个原因是,当阅读时我们完全处于被动。大脑在活跃的时候更容易集中精力,做到这点最好的办法时记笔记。读书的时候做标记,划出段落、快速记笔记等等。你会发现自己的理解跟上了阅读速度(即使除了做标记的时间)。做标记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以后你回过头再读的时候,可以更加快速高效。

提高阅读速度节约的时间 = 约0.7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7:使用音频学习』

我开始LearnOutLoud.com的学习过程,可能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坚信使用音频教材确实可以增加时间。同样,也使你对那些过去浪费掉的低效率的时间充满乐趣和充实感。

使用音频也是多线工作的好例子。我每天都听几个小时的有声书或者podcasts。我在开车、锻炼或者在家做杂事的时候听。过去的一年我疯狂的听了大量的书,包括完整版的My Life(克林顿)和The World is Flat(Thomas Friedman),这些书我永远没时间坐下来读。同样,我还通过podcast“参加”了一些会议。

感谢iPod和其他一些MP3播放器,否则用音频学习就没这么容易了。我喜欢做的一件事是,出去跑步同时听一些podcast或者有声书。这对身体和头脑都是一个锻炼。

我坚信今后几年是用音频学习的革命。人们时间越来越少,一点点读自己需要的信息会消耗更多的时间。听是个绝好

办法,同样会影响你的生活。

使用音频学习节约的时间 = 约1.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8:善用软件』

选择正确的软件能节约大量时间。当然,不是所有软件都会节约你的时间,有些就很耗时间,比如扫雷:)有些软件能给你每天、没月增加不少时间,下面是我发现的几个:

Cloudmark Spamblocker(或者其他反垃圾软件),清理垃圾邮件很浪费时间,所以用软件清除它们是很值得的。当然也可以选择GMAIL这样的邮件系统,它本身的过滤机制很有效。

Bloglines(或者其他RSS聚合工具),blog日益成为获得信息的最佳途径,通过聚合可以很容易的得到你订阅的信息。Bloglines甚至支持手机版本,很方便吧。

善用软件 节约的时间 = 约0.5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9:看电视的时间减半』

有研究表明人均看电视时间是每天四小时。每天忙忙碌碌,居然花多于四个小时看电视?

我不否定所有电视节目,肯定有些节目能让人娱乐一下休息一下,但我不能理解一个人可以花一生中大部分时间,只是为了大多数时候没意义的事情。一年半前我取消了有线电视服务。注意一下自己在看什么节目,还有为什么看?如果你一天看四个小时,那减半就节约了两小时。重复一下,我认为有好节目而没有那么多好节目。

看电视的时间减半 节约的时间 = 约2小时

『一天36小时规则10:向别人求助』

最后的规则是找人帮助自己。这与你的工作还有收入有关,假如你是500强公司的CEO你很容易找手下做这做那,又

不用付钱。不过,其他人呢?

首先,人们是乐于帮助你的,别不信。如果要搬家,何不找朋友来帮忙,那样会省不少力气。

另一个可能性是和别人互助。比如你需要清扫工作,那你可以找一些英语不好需要帮助的人,作为交换对方帮你做清扫。这样你节约了时间,对方也受益,结果是双赢。

这样的机会很多只要你努力发现。当然有人求助的时候也要乐于帮忙,这对于节约的时间来说不是问题,不是吗?

另外有更好的省时办法。网上有很多免费或者收取少量费用的服务可以帮你,技术问题我贴到到Experts Exchange,很快就可以得到答案。非技术问题可以找Google Answers这样的服务,收取少量费用但是你会发现,和节约的时间相

比是很值得的。

当然还有成千上万的论坛,那里的会有人免费为你解答问题。

向别人求助 节约的时间=约0.5小时

把这些加起来,每天就可能会有12个小时。当然你会有不同的看法,不过我希望能试验一下。时间是这个星球上最珍贵的商品,在一些方面节约时间那你就可以花时间去作其他的事,那些对你最重要的,有目的的和感到高兴的事。如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优化方法略谈 篇3

关键词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02

园林绿化作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强其施工管理方面的建设力度与优化力度[1]。目前,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方法还不能完全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导致施工管理问题成为园林管理的重要难题[2]。因此,在实践中,应加强施工管理、不断优化施工管理方法,努力做到市民与环境的协调[3]。

1 我国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现状

1.1 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健全的管理制度通常会对管理人员形成一定的规范与指导,使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工作安排,相反地,如果缺少相关的制度则会造成人員与资源的浪费,指导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但我国的园林绿化业起步较晚,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另外,园林绿化工程对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要求管理人员熟悉园林知识并学以致用,避免出现因素质问题而造成的失误。此外,有些单位虽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未完全执行,导致在施工中因监督不力造成施工问题,管理制度也未得到有效应用。

1.2 施工管理人员观念有待改变

由于国家未对园林绿化工程做出硬性要求和指标,大多数人认为,园林绿化只是单纯的种草与种花,对园林绿化产生了误解,模糊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国家对于园林绿化越来越重视,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投资也大大增加,建立了多个园林绿化工程,吸引了众多非专业人士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园林绿化的设计是工作人员经过深思熟虑得出来的结晶,如果执行人员未完全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现象,该绿化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此时,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应积极发挥自己在工程中的作用,主动改变管理观念,招收一些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员作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和管理力度,并尽量将设计人员的思想与要求传达给执行人员,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2 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在开展前,需向所在地的主管绿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申报,在审批材料还未得到批准前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动工,只有在获得施工许可后才能开展相应工作。例如,广州市花木公司在开展绿化工程时特别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落实;施工方也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确保整个工程能顺利有效地进行。此外,施工方在管理体系的指导下能更加有效地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领导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

2.2 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施工管理人员是整个园林工程的核心,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代表了整个工程的管理水平。作为施工管理人员,须做到以下几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对工作充满热爱与信心,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和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在选择原材料时应严格控制质量,在选择施工人员时,应选择专业技能强、专业素质高的人员,将不具备此类条件的人员排除在外,建立相应的奖惩体系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兴趣;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整改,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检验,确定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保证施工质量随时都可以得到控制;应加大施工中对于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培训,加强安全管理与宣传,使整个过程以安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再讨论施工的进度,确保绿化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3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目前,许多绿化工程在施工后期往往出现类似于工期严重滞后的施工现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未完全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或者技术水平过低,而造成这些原因的责任方则是施工方[4]。施工方为了减少施工费用而采用一些不专业的装备和人员,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为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绿化工程,施工方应认真选择并培养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在选取施工设备时应购买经过质检和比较先进的器材,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广州市花木公司在进行道路绿化工程时,因施工方注重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水平,特别选取了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并对专业素质较低的非专业人士进行了专门的培养和招录,在整体上提升了工程的实施质量。

2.4 加大施工成本管理力度

随着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施工单位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就出现了许多单位为达目的而牺牲工程质量的现象。施工企业在这种竞争中追求最大利益并没有错,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进度,杜绝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有些单位为了中标随意调整造价,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投标的公平性,也对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埋下了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监管工作,对于有损工程质量的不当行为进行严惩,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此外,应在施工前做好成本预算工作,将成本严格控制在施工单位可接受的范围内,努力协调好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间的关系。园林绿化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建设工程,不仅能够将城市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还能反映出社会的公益性,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5 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时间

园林绿化工程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施工技术方面,还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属性和生长特点。同时,不能根据施工方的意愿随意安排种植时间和种植地点。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会造成植物大面积枯萎甚至死亡,达不到预定的绿化效果,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接受与植物特性相关的相关知识培训,避免出现上述情况。例如,高大的植物生命力比较顽强,可以将其安置在景观相对较少的地方;而对于生命力较弱的小型植物而言,需要将它们安置在景观较为丰富的地方。

2.6 加强后期养护强度

“三分种,七分养”是指植物的健康生长重点在于后天的养护工作,因此,绿化工程中的后期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园林工程从竣工到移交通常需要2 a,期间植物的生长期会经过两个生长季节,这类规定的意义在于在这2 a内绿化成活期的植物质量可以达到良好的标准。而园林绿化工程中,植物能否成活的关键则是后期养护管理工作,即使该工程已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后期养护工作未完全到位的话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园林景观。因此,可设立一个专门的养护工程队来承担园林的后期养护工作,在养护过程中既能找出之前未发现的施工问题,还能够进一步完善施工工作,确保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完成。此外,有些特殊植物在工程竣工后仍然需要得到特殊照顾,此时后期养护工程队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保证植物的成活率,减少因养护不足而造成的经济浪费。

3 结语

目前,众多施工企业还未完全认识到施工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性,还未将施工管理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在繁杂的园林绿化工程面前,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做到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对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海军.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广东科技,2014(3).

[2]钟仁武.浅析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2012(10).

[3]魏有标.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2014(11).

[4]罗德红.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2015(3).

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探析 篇4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一部分,是学校获取资金和有效使用的管理工作。近年来,现行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存在的诸多弊端已经逐步为人们所认识,如:预算中财务管理体制僵化,科学性和严肃性体现不足,经费预算额度与执行情况透明度不够,资产管理中领导及教职员工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重视程度不够,资产使用的管理和考核被严重忽视,对学校资产配置缺乏约束性机制,大量资源的利用明显不足甚至闲置,财务人员的低素质直接影响财务工作质量等等,这些弊端严重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进步。

目前,新形式下高校整体财务管理目标已由过去单纯强调社会效益最大化;转向追求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大化筹资管理目标由过去单纯依靠政府经费拨款转向多方开拓筹资渠道;投资管理目标由过去单纯政府投入改善高校软硬件环境转向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要求财务管理能够严格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降低筹资成本、讲求投资效益,因此现有的财务制度远不能适应时代对财务监管机制的要求,必须对高校财务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优化。

二、优化高校财务管理的方法

本人认为:优化高校财务管理体制应首先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即要树立效益观念、风险观念、可持续发展的理财观念。具体到财务管理的各环节应做到: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高校财务规章制度,规范经济活动,建立严格的预算约束机制,确保预算收支平衡,采用适当的财务集权控制手段,改变现行会计人员管理模式,实行会计委派制和任职资格上岗的制度强化会计和审计监督,规范学校的财务管理。

工作方案如下:第一,优化财务管理结构,探索财务资金监督的各种有效形式,保证资金管理安全,建立严密的内部监督控制制度,强化监督约束机制,堵塞资金流失的漏洞,保证资金管理安全。对高等学校今后财务活动前景的科学分析,要用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研究资金成本,分析筹资风险,进行科学的筹资决策,构建最优的资金结构。第二,优化财务管理方式,增加财务支出透明度,成立学院财务管理委员会,科研技术专家参与财务决策,改革财务管理手段、方法及其系统,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能力,克服资金平均主义,扶持重点学科建设,强化监督机制。检查需贯穿始终,高校在决定重大建设时要充分论证,投入资金时把监督检查贯穿始终。第三,优化财务管理方法,在教育经费的筹集管理、分配管理、使用管理、投资和成本管理中,运用预算、定额、定员、可行性分析、预测等科学方法,开展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积极发挥财务的参谋、助手作用,使财务管理向“决策型、控制型”转变。逐步建立起预算有标准、执行有约束、决算有考评的科学、规范的现代预算管理制度,引进企业的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理念以及科学化管理和完善的核算模式。

(二)优化预算管理

高校的综合预算是学校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的基本知识,重新定义高校预算的概念及内涵,因此预算编制应当考虑学校的长远战略规划和发展规划以及学校内部资源状况,同时应当考虑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外部环境,把高校的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加强对高等院校财务前景的分析,预测社会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学生入学需求变化,以及其他与高校财力资源相关的社会因素的变化,进而估算这种变化对高校财力资源的影响,寻求最大的财力资源。

积极探索预算的编制方法,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以依法理财、科学理财为核心,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预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细化财务预算,始终坚持预算效益化,贯彻“成本一效益”原则,最大可能地节约资金、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

(三)优化筹资和投资管理

确立理财、创收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主要工作包括筹资管理、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向外单位投资等,改变单一的国家拨款为多渠道筹集资金方式,除争取财政拨款外,扩大招生规模,增加学费收入,规范和加大对学生收费管理的力度,利用高校的资源优势,积极向社会筹集资金,开拓筹资渠道,延伸社会服务,广辟生财之道,适时适度获取银行信贷,拓展其他筹资渠道,筹资的同时理好财,注意开源节流,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让等量的资金发挥超值的效能。

(四)优化国有资产管理

加强资产管理和控制,改革教学资源的管理模式,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统一规划、统一制度、统一采购、统一调拨的管理体系,结合清产核资工作摸清家底、明确产权,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和控制明确指派专人负责,对院校尚未入账的资源核实入账,完善院、系、部的资产管理,做到账账、账物相符,落实资产管理的经济责任制,将合理配置和有效考核相结合,形成有效的资产管理约束机制。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财务人员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高校财务人员要自觉地加强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法制观念,树立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维护财经秩序,严肃财经纪律。其次,加强财务人员业务知识的学习,建立科学严谨的会计人员教育培训体系,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第四,建立新型的财会人员管理体制,建立良好的考核方法与人才评价体系,完善业务考核和任免提拔制度。对会计工作岗位实行优胜劣汰,促进会计人员增强自身素质,逐步培养与造就一批高层次的高校财会工作人员。

(六)进行决算的绩效考评

对于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和评价,主要是决算后通过单位内部责任中心预算执行情况考核与评价进行的。即以预算目标为考评标准、以预算完成状况的考察为考评核心,通过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的横向、纵向的对比,以定性分析与定量评判为手段,对各责任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通过考评可以掌握预算执行的效果和存在的问题,达到鼓励先进、惩治落后、改善管理的目的。对预算执行进行绩效评价,建立经常性的检查落实制度,将所有与绩效相关的项目按量化指标或定性内容予以严格控制。考评时财会人员应建立完善财务分析评价体系,加强科技应用,改善分析方法,提高分析能力,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

三、优化高校财务管理意义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篇5

摘 要:针对GIS专业GIS项目设计与开发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特点、社会需求、学生素质提升等方面出发,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探索,为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GIS项目设计与开发;教学方法;专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4-178-02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是一门集计算机科学、测绘科学、地理学、遥感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技术为一体的新兴学科[1-2]。随着国家各级部门信息化进程的发展及国内从事GIS工程开发的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壮大,整个社会对GIS专业的专门人才的需求量也迅速增加[3]。GIS项目设计与开发是GIS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GIS应用工程的分析和设计的能力[4],知识内容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门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的课程。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日后从事GIS项目开发、设计的能力和水平[5],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毕业生的就业率以及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水平的评价。由于该门课程实践性强,许多没有丰富GIS项目开发经验的教师很难深入地剖析课程的核心内容,导致学生无法从课堂获取所需知识,从而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教学内容选取与组织、实验教学环节安排、GIS竞赛组织、科研创新训练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能够提高教学效果。GIS项目设计与开发课程特点

GIS项目的开发模式经历了独立开发、宿主型二次开发、基于GIS组件的二次开发、WebGIS开发等方式,目前WebGIS开发方法正成为GIS开发的主流方法。WebGIS是Internet技术应用于GIS开发过程的产物,它是基于网络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系统,Internet是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信息交换的桥梁,用户和服务器可以分布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计算机平台上。目前主流的WebGIS平台包括ARCIMS、MapGIS IMS、SuperMap IS、TopMap World、MapXtreme等国内外成熟产品。WebGIS以其跨平台、灵活、可扩展等优点深得GIS开发人员的青睐,众多高校GIS专业教师也因此开始在GIS项目设计与开发课程中讲授WebGIS的开发方法与流程。

与其它课程相比,GIS项目设计与开发有着自身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综合性强。该课程为多学科交叉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地理学、地图学、工程学、数据库、测绘科学等众多方面。这就要求课程主讲教师具备相关的学科背景知识,且该课程应有一定数量的先修课程以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内容。(2)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与其它课程不同,该课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必须环环紧扣、相辅相成,不可独立进行,理论教学内容作为实践环节的理论指导,实践环节则作为理解与巩固理论内容的手段。缺乏理论指导的实践环节,会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未经实践环节巩固的理论知识,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难以理解。(3)方法与工具更新速度快。GIS项目设计与开发涉及多种平台、体系结构、开发语言、开发工具等因素,且这些因素种类繁多、日新月异。因此,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市场需求变化的步伐,不断地将相关前沿内容融入到课程教案之中,这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时刻掌握学科前沿知识,也要求课程教案经常更新,时刻与行业最新研究进展接轨。课程教学方法优化探索

2.1 引入实际案例教学 GIS工程涉及许多的方法理论,如软件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演化模型、增量模型等8种模型,教师授课时若单纯地讲授理论知识,则学生很难区分不同概念之间的区别,容易混淆,且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教师在讲授该类型的知识时,应创造条件引入实际案例,结合案例讲解相关内容,通过将复杂抽象的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实例,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趣,最终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进行案例选取时应优先考虑自己熟悉并具有丰富项目经验的案例类型,一方面可以确保在教学过程中能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另一方面可以将该案例贯穿课程的始终。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亲身参与的某煤矿3D GIS分析与管理系统项目为例,在问题定义、需求分析、可行性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均以该案例为参照进行讲解,使学生对GIS项目设计与开发的全过程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如在讲解GIS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时,以煤矿3D GIS分析与管理系统为例讲述功能模块的划分原则及常用方式,使采用不同的划分方法所产生不同结果之间的区别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案例选择时,教师还应考虑所选案例的时效性,即所选的案例应为当前实际生产中广泛应用的类型。通过对案例的分解学习,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课程大纲划定的知识,还可以提前熟悉该类型项目的设计流程与开发方法,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引导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并指导他们以程序员、UI工程师、软件设计师的角色来分析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案,可以为学生今后从事软件工程师的工作打下基础。

2.2 实践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许多从事GIS软件开发的人员都有个共同的观点:学校课堂上讲授的知识在参加工作以后派不上用场。笔者通过与部分GIS软件工程师交流得知这种现象并不是个例,甚至有很多软件工程师们当初并不是从学校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的,而是通过参加各类计算机培训机构之后才在如今的单位谋得一席之位。由此可见,高校的GIS教学方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各类培训机构之所以能培训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究其原因,是它们能够实时掌握行业的发展动态,了解哪些专业内容是符合当今行业需求。因此,高校GIS专业在进行课程实践环节教学时,应实现实践内容的与时俱进。例如,10a前ComGIS开发是个热门的技术,高校在课程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学习ComGIS的开发方式是值得推崇的,很多学生毕业后也继续从事着ComGIS的研发工作;然而,10a后的今天,ComGIS已经是一个过时的技术,取而代之的是WebGIS、3D GIS、VR GIS等新技术。如果今天的高校GIS专业教师仍然只讲授ComGIS开发,由于很多企事业单位已经没有ComGIS开发的岗位,学生毕业后就会面临择业难的问题,则难免发出“学无所用”的感叹。笔者如今在指导学生进行GIS项目设计与开发课程实践时,把ComGIS作为一个基本内容进行介绍之后,将更多地时间用来教会他们使用FLEX Builder+ArcGIS Server、JavaScript+ArcGIS Server、Visual C#+ARCIMS、3ds Max+Unity3d+Visual C#等主流GIS项目开发方法,以及对SQL Server 2008、Oracle等主流数据库的操作方法。此外,还向学生介绍了以Android、IOS等平台为代表的移动GIS产品的研发思路。

2.3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GIS竞赛 目前,随着GIS行业的蓬勃发展,各类面向高校学生的GIS大赛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且受到了各相关院校、广大教师的重视以及学生的欢迎[6]。目前,影响力较大的GIS大赛包括“SuperMap杯全国高校GIS大赛”、“ESRI杯中国大学生GIS软件开发大赛”、“中地数码杯全国高校学生MAPGIS二次开发大赛”等,参赛人数逐年递增,作品形式逐渐丰富。与一般的课程作业不同,GIS开发大赛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对知识的综合应用、创新、团队协作等能力,而这些恰恰是学生今后进入职场所必备的技能。结语

现今IT产业链中,地理信息技术(GIS)产业已成为强劲的生产力,正日益受到业界的深度关注和热切追捧,美国更将GIS、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列为当今社会最具发展潜力的三大技术领域。目前,我国GIS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国土、城建、交通、能源、环保、航天航空、农业、林业、教育卫生、公共事务处理、国防、外交和政府决策的诸多行业和领域,并且应用深度上不断进行了研究探索,未来凡是与地理信息空间有关的社会、经济和人们生存、生活的 98%领域都将会应用到GIS技术。

参考文献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篇6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教育管理 工作方法

高职生有着教育管理上的特殊性,加强督导工作,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端正学风、提高综合素质,是高职学生教育管理的着力点;完善学习生活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优良的服务,是学校应尽的责任与义务;把握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本点,优化教育管理工作是凸显高职教育的个性特色,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的重中之重。

1.高职学生的管理要抓住两个基本点

1.1理解学生

高职学生中有很多学生是高考失利才选择的高职学校。他们大都心理素质不强,自信心差,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弱。高职业院校中的大部分学生中学时成绩处于中下游水平,学习热情不高,信心不强。高考后,看到中学的很多同学考上比较优秀的大学,心里上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而社会和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则更会给高职的学生造成更大的压力,致使部分学生自觉不如别人,产生自卑心里。面对这样一群学生,高职的教育管理工作更要重视理解学生。大学生是具有丰富的思想、情感、强烈的求知欲的生物主体。高校在工作中要不断发掘学生的优点和长处,扬长避短,因势育才,鼓励学生大胆求新,创新,鼓励学生在思考与探索中说“不”;高校在学习、生活、娱乐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尊重他们的主体精神,发挥他们的主体和创造性,使他们成为自主学习的主角,自我教育与管理的主角。

1.2信任学生

高职业院校的学生相对于高中学生来说较为成熟,独立性强一些。进入高职院校后,各种新的思想观念促进了学生个性的成熟与发展,他们表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自立意识,甚至会以极端方式表现出来,而这些特点在高职学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面对这样的教育管理现状,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者要学会信任学生。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相信学生,就要正确认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要发扬民主,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参与学生工作决策、执行、管理与监督,尊重他们的民主权利,以激发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问题。以召唤他们的责任感;要讲求工作艺术,对大学生应当多引导教,多帮助、少压制,多鼓励。

2. 搞好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完善学生管理队伍建设

高职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多依靠学生的力量。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就要完善学生管理队伍,以学生管理促进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要依靠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桥梁需要利用“公平”的原则。在选拔学生干部时,要通过公开选拔、选举推荐产生,对选出的学生干部要进行统一培训,保证学生管理工作队伍能够贯彻落实学生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2.2建立网络信息平台

对高职学生的管理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要以最民主的方式来建立校园管理制度,网络交流为这种意见和管理上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学院、学生处及各系部都可以建立网络留言板,及时听取学生的意见,做出管理上的调整。同时,网络信息平台还为良好校园文化的建立提供了平台。例如:在网络校园信息上,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好看的书籍,学生可以向教师吐露心事,网络的特殊环境会带给学生一层保护膜,使得学生在平时不敢言谈的话题都可以和学生干部、辅导员倾诉。

2.3榜样力量教育

影响学生心理的因素有很多,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可以邀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和著名学者到校作报告,讲述成长经历与成功经验,让学生从中吸取做人做事的道理。开展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组织活动,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社团对学生思想上道德水平的提升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优秀的社团,其成员能够通过加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参与社团管理等多种途径紧密地与社团联系在一起。刚入学的新生,虽然面对着从中学到大学管理方式的根本转变,但通过参加社团的形式可以使他们由归属感到认同感,由认同感到荣誉感,找到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

2.4问题专项教育

高职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会存在的沉迷网络、迟到旷课、夜不归寝、言行失范、理想不明等问题,针对这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学院可以开设问题教育的专项讲座和讨论会,统一地对学生进行行为指导。这种统一的指导之后,学生中间会产生谈论的话题,这时,教育管理工作者就要多依靠寝室的互相影响力来感召学生,促进每一名学生成长成才。学生寝室不仅是休息居住的场所,而且是重要的育人阵地。作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应及时了解关注寝室中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规律,指定相关措施。教师要多与寝室长沟通,请寝室内的学生干部组织学生开展互动活动,和他们谈心,讲理想,谈人生,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人际关系、情感等方面的难题,让学生感到亲人般的关怀和温暖无时不在,使学生在良好环境下健康成长。

3.结论

高职学院多由中专学校发展而来,往往存在中专、高职、普通大专等办学层次并存、生源成分复杂、学生素质偏低以及学生管理工作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的问题。改革观念,创新方法,优化体制,科学管理等手段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重要阶梯。新形势下高职学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学会理解学生、信任学生,从多种角度去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和谐性,这同时也关系到高职院校的和谐稳定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曹炳志. 高等职業教育的理念:服务、就业、创新[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06)

[2]周涛. 浅谈如何加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7) .

[3]蒲海. 新时期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09,(12) .

水泥生产设备管理方法的优化 篇7

新型干法水泥厂的设备存在数量多、集中度高、连续运转的共性。各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 都形成了各自的设备技术管理措施。根据从事水泥生产设备管理近20年的工作经历、结合山东泉兴水泥有限公司2×2500t/d+1×5000t/d熟料生产线, 将设备管理的措施进行优化, 形成本文, 以便与同行共勉。

1 设备管理优化分级

根据设备的采购价格、在生产系统的重要程度以及对生产的影响等因素, 把机电设备分为A、B、C三类, 具体分类如表1。对不同级别的设备分层次管理以便把有限的精力、人力、物力合理地分配;对级别越高的设备关注度应越高。

注:一车间范围为一线设备, 二车间范围二线设备, 三车间为三线及余热发电设备;机动部对车间进行专业管理外, 还负责全厂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及运行;维修车间负责深水井的维修及加工自制设备。

2 强化三级巡检体系

2.1 制定设备巡检标准

公司首先对所有设备制定了详细的巡检标准。该标准附设备示意图并标注巡检部位;然后把每一部位的巡检内容、巡检周期、巡检方法、判断标准、处理方法等详细列表, 本文以高压电机为例来说明, 其巡检标准见表2。

2.2 建立三级巡检体系

根据上述设备分级及巡检标准, 公司建立了管理人员、岗位人员、机修人员三级巡检体系并提出相关要求。

(1) 管理人员。

公司分管领导及副总工每周对A类设备至少巡检一次;机动部 (专业管理部门) 部长及设备科科长 (含工程师) 每周至少对A、B类设备全面巡检2次并认真填写《机电设备巡回检查记录》;各车间分管领导每周至少对现场A、B类设备巡检3次并认真填写《A、B类机电设备巡回检查记录》。

(2) 岗位工。

岗位工应严格执行岗位巡检制度, 每班对本岗位范围内的机电设备至少巡查一遍。重点设备、隐患设备应根据要求加强巡检。对巡检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无法处理的应及时报单位领导并认真填写《机电设备巡回检查记录》。

(3) 机修人员。

机修人员对包机范围的设备每天至少巡检一遍, 并认真填写《机电设备巡回检查记录》。

(4) 监督、检查。

由专业管理部门不定期对巡检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抽查, 岗位及机修人员巡检每少一次罚款20元, 同时对车间分管设备领导罚款30元;其他人员巡检每少一次罚款责任人20元。因巡检不得力引起停车或设备事故的, 严格按事故分类及处罚标准分析并追究责任。

3 设备包机优化

为明确责任、突出工作重点, 公司对维修人员及岗位人员强化了分机负责制, 每人负责一片设备。在全面巡检的基础上, 包机人员重点巡检各自范围内的设备, 对本范围内的设备运行状况及安全负责。设备包机分为:机电维修工包机和岗位工包机。

3.1 机电维修工包机

机电维修工包机主要负责设备检查及维修。检查内容包括:检查设备的性能, 设备及附属设施的完好性, 及时发现设备隐患, 做到“六不漏” (不漏风、油、气、水、电、物料) ;维修包括组织和参与对所包设备的各项检修。

3.2 岗位工包机

岗位工包机主要负责:设备巡检、润滑、紧固、擦拭及设备卫生清理并能对该设备进行简单维修, 参与设备的检修。

4 建立完善润滑制度

据统计, 水泥厂70%~80%的设备事故是因润滑不当造成的;因此, 合理、完善的润滑是减少设备事故的重要技术措施。

4.1 制定设备润滑标准

公司根据设备说明书及润滑保养的要求整理制定了详细的润滑标准。以煤磨系统设备润滑标准为例来说明, 见表3。该标准喷绘后在各对应岗位值班室上墙悬挂, 做到看板管理。

4.2 建立记录

公司结合标准又建立相应的润滑记录表;内容包含设备名称、润滑部位、加油换油时间、加油换油量、负责人等内容。

4.3 监督检查

公司不定期的组织人员对润滑情况进行检查, 看是否按《润滑标准》进行润滑并做了记录;另外还要对照记录到现场抽查某些设备, 判断记录的真实性;如有弄虚作假现象则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

5 突出重点强抓设备薄弱点、事故多发点

窑是水泥厂的核心主机设备, 但真正窑本体的故障率及事故率并不太多, 大部分故障及事故都在其外围设备。据统计, 在烧成系统的事故率中篦冷机占40%, 煤磨系统占35%, 斜拉链占10%, 窑本体占5%, 提升机喂料系统占5%, 其他 (含电气) 为5%。上述这些设备的某些点或部位又能占到该机事故率的80%~90%。我们在总结多年的事故教训的基础上, 编制了《设备薄弱点、事故多发点明细》, 强抓设备的这些部位, 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设备事故率明显降低, 运转率大幅提高。本文以1×5000t/d熟料生产线设备薄弱点, 事故多发点明细为例来说明, 详见表4。

6 隐患设备的跟踪制度

水泥厂设备在连续运转过程中, 设备的隐患会随时出现。如果隐患一出现即停设备处理是不科学和不经济的。一般是对辅机的隐患, 在不影响主机运行的情况下, 能消除的及时消除。对于停下处理会影响主机运行的辅机隐患及主机设备隐患, 在确保设备安全的情况下, 普遍采取隐患跟踪的措施。

6.1 隐患挂牌

对现场隐患设备挂隐患牌, 标明设备名称、隐患部位、隐患症状、跟踪要求 (如加强巡检、每半小时测一次温度、振动情况) 等内容;该隐患牌挂在醒目的位置, 便于提醒岗位人员按要求去执行。

6.2 隐患建档及汇总

设备专业主管部门应对隐患设备建立档案, 把生产线上所有设备登记汇总, 以便利用一切停车机会来组织人员消除它们。本文以2010年4月份的设备隐患登计表来介绍, 见表5。

登记表中对本月出现的隐患用红色标注, 对前几个月出现的没能处理的隐患用黑色标注;对本月已处理的隐患用绿色标注;这样能一目了然统揽全厂隐患设备的状况, 做到心中有数。

7 在线备用设备的管理

水泥厂一般对煤粉罗茨风机、均化库下罗茨风机、增湿塔下高压水泵、空气压缩机等辅机设备设有在线备用设备, 一般是一开一备或二开一备, 目的是运行设备出现故障备用设备及时投运, 以减少对主机连续运行的影响。因此, 在日常管理中除加强运行设备管理外, 还不容忽略在线备用设备的管理。公司专门制订了《在线备用设备管理规定》, 要求备用设备必须保持完好, 应处于热备用状态;要经常性的 (不超过3个月) 人为换开备用与运行设备;另外这些设备损坏或故障后要及时恢复到完好状态。

8 强化事故分析、处罚制度

8.1 界定事故性质

公司对事故性质界定为责任事故及非责任事故。凡人为损坏或操作不当、巡检、润滑不力, 检修质量不良、预料不足等人为因素引发的事故均为责任事故;凡不可控、不可预见因素、不可抗拒力引发的事故定为非责任事故。

8.2 界定事故程度

按事故的影响程度 (包括损失、影响时间等) 把事故分为一般、重大、特大设备事故。

8.3 明确事故责任处理

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一起故障或事故, 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 认真及时地组织分析。对一般、重大、特大责任事故界定了处罚的程度, 以便有法可依。

8.4 相关责任人处罚

确定事故总罚款后, 再根据责任的大小对责任单位的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管理责任人分别按325的比例承担。

通过有效地事故分析处理既教育大家、吸取了教训, 认识到不足, 又让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起到了强有力的警示作用。

9 强化日常监督检查的职能

9.1 制定标准

由专业主管部门对现场设备管理制定相应的检查处罚标准。

9.2 专业性检查

按照标准进行定期 (每周至少二次) 或不定期的检查。由专业部门组织, 基层单位相关人员陪同参加, 检查结果以检查纪要的形式下发到责任单位;纪要包括存在的问题、整改要求、整改时间、责任人、复查时间等内容, 届时专业部门再跟踪整改情况。

10 设备检修管理

10.1 明确检修周期

我公司的设备检修一般按大修 (7天以上) 、中修 (5天) 、定检 (1~2天左右) 来组织。大修一般在每年末或次年年初, 中修一般在每年的雨季7、8月份进行;定检一般是根据设备隐患情况每月末或2个月组织一次。

10.2 检修组织

对每一次检修, 我们都认真对待、充分准备。检修计划的编排、备件的采购和验收、检修人员的调配、质量的验收都由公司分管领导牵头、专业管理部门具体负责。

(1) 编排检修计划。

根据设备运行状况、隐患登记表等资料编制详细的检修计划, 包括设备名称、检修内容、检修要求、检修工期、检修负责人、施工人员、监督负责人等内容。

(2) 准备备件。

根据检修计划及早地准备备品备件, 要安排专人到仓库逐一对照到货情况并且要见到实物, 避免出现纰漏。

(3) 合理分配检修人员。

针对检修项目、结合我公司的人员力量及素质, 内部能承担的项目尽量承担, 然后把全厂的维修人员及相关岗位人员统筹考虑, 合理调配, 以确保检修质量及人身安全。实在不能胜任的项目交给外委专业队伍负责。

10.3 严把质量验收关

由专业管理部门组织对所有检修项目都进行严格验收, 对存在问题由主管单位监督检修人员及时进行整改。公司分管领导、专业管理部门、检修负责人、监督负责人在《设备检修验收单》上对验收结果签字确认。公司实行严格质量追究制:检修后在一定周期内设备出现问题的, 对相关人员一究到底并进行相应的处理。通过此项措施极大增强了检修人员、监督人员的责任心。检修质量明显提高。

10.4 建档

由专业管理部门把所有检修项目情况汇入设备档案中的《检修履历》项中, 便于有据可查。

11 制定目标、严格考核兑现

根据设备的区域及各单位职责, 公司与专业管理部门及车间签订了设备运转率、事故率等指标的目标责任书;明确目标、严格考核奖罚。例如对机动部专业管理的要求:设备综合运转率达到98%以上, 避免4小时以上的责任事故等指标;运转率每升 (降) 0.2%奖罚机动部200元, 每出现4小时以上的责任事故, 每小时罚100元。真正体现了工作绩效与收入挂钩的理念。

12 结束语

我公司在设备技术管理层面上采取的方法和措施还很多, 本文仅列举上述一部分。措施和方法的制定与实施, 极大地减少了设备事故率, 公司三条熟料生产线的设备运转率明显提高, 一般月份都在98.5%以上, 个别月份保持在100%。当然各公司的实际情况不同, 采取技术管理措施肯定不能一概而论,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摘要:各厂根据实际情况, 均有各自的设备技术管理措施。文中对设备管理的优化分级、巡检体系、润滑制度、跟踪制度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优化后, 极大地减少了设备事故率, 设备运转率也明显提高。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篇8

1.1 优化施工准备工作。

工程项目施工准备是施工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拟对工程目标, 资源供应和施工方案的选择, 及其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等诸方面统筹安排, 是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得以顺利进行的根本保证。因此, 认真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物资准备、劳动组织准备、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场外准备等, 对合理供应资源加快施工速度, 提高工程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 赢得社会信誉都有重要作用, 要加强工程项目进度控制, 就必须高度重视工程项目准备, 做好施工前准备。

1.2 优化施工现场

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最能体现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 要想把企业的管理水平搞上去,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是一条必由之路。

1.2.1 优化现场管理的基本原则。

首先, 是经济效益原则。施工现场管理一定要克服只抓进度和质量而不计成本和市场, 从而形成单纯的生产观和进度观。项目部应在精品奉献、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方面下功夫, 并同时在生产经营诸要素中, 时时处处精打细算, 力争少投入多产出, 坚决杜绝浪费和不合理开支。其次, 标准化规范化原则。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事实上, 为了有效协调地进行施工生产活动, 施工现场的诸要素都必须坚决服从一个统一的意志, 克服主观随意性。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和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 从而建立起一个科学而规范的现场作业秩序。再次, 是科学合理原则。施工现场的各项工作都应当按照既科学又合理的原则办事, 以期做到现场管理的科学化, 真正符合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还要做到操作方法和作业流程合理, 现场资源利用有效, 现场定置安全科学, 员工的聪明才智能够充分发挥出来。

1.2.2 优化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内容。

施工作业管理、物资流通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以及现场整体管理的诊断和岗位责任制的职责落实等为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上述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内容的优化, 来实现我们的优化目标。一是以市场为导向, 为用户提供最满意的建筑精品, 全面完成各项生产任务;二是彻底消除施工生产中的浪费现象, 科学合理的组织作业, 真正实现生产经营的高效率和高效益;三是优化人力资源, 不断提高全员的思想素质和技术素质;四是加强定额管理, 降低物耗及能耗, 减少物料压库占用资金现象, 不断降低成本;五是优化现场协调作业, 发挥其综合管理效益, 有效地控制现场的投入, 尽可能地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六是均衡地组织施工作业, 实现标准化作业管理;七是加强基础工作, 使施工现场始终处于正常有序的可控状态;八是文明施工, 确保安全生产和文明作业。

1.3 优化施工进度计划。

用来控制项目施工进度的计划应该是优化的计划。计划的优化, 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施工工期、资源投入量与成本消耗量, 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因素。项目施工进度网络计划的优化, 就是通过合理的改变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 充分利用关键工序的时差, 科学地调整工期与资源消耗使之最小, 不断地改善初始的计划, 在一定约束条件之下, 寻求优化的项目进度计划。在项目施工中, 采用不同的施工组织方案, 工程成本会不相同。寻求成本最低的计划方案, 是施工进度网络计划优化的重要内容。工程成本由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组成。一般说来, 直接费用低的计划方案, 工期比较长;为了缩短工期, 需要采用效率更高的施工机械或施工工艺, 直接费用往往就要增加;如果不改变效率, 就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 增加资源的使用强度, 那就势必要扩大现场的临时设施和附属企业的生产规模, 增加一次性费用的投入, 其结果也要导致直接费用的增加。通常项目经理部总是优先彩用那些增加费用不多而缩短工期效果显著的方法。不过, 随着工期的缩短, 直接费会更快的增加。间接费与项目施工的关系不那么直接, 无论现场施工情况如何, 每天大体上总要发生那么多费用。工期越长费用越多, 费用与工期成正比。

2 工程项目管理优化在实际中的应用分析

2.1 施工准备阶段质量管理.

首先, 要对项目所在地施工环境因素调查.施工前, 对建筑物所在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如气候、温度、风力、水文、地质等进行调查;对现场交通状况、原材料及机具的质量、供应地、供应距离进行调查;对现场周围及当地的人文、经济进行调查;通过以上因素调查确保施工中采取相应措施, 避免环境对过程质量产生影响。其次, 要对建筑物工艺设计及审查。工艺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工艺水平, 新工艺、新材料的使用情况, 用户意见及本企业在采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 进行必要的先行试验, 预先掌握新工艺的关键, 为提高工艺水平创造条件。工艺设计主要是根据工程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施工工艺设计, 以便在现有生产条件下能用比较经济、合理的方法将建筑物建造出来。第三, 制定原材料及半成品采购计划。项目部材料部门依据预算提出各阶段各部位的材料计划, 根据施工预算的工料分析, 按照施工进度计划的使用要求、材料储备定额和消耗定额, 编制材料需用量计划。经审核后, 及时组织材料进场。第四, 要对设备、机具选用配置进行设计。依据工程特点、质量目标、进度计划等因素由项目部提出设备机具的选用计划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后依据进度适时将设备机具进场。

2.2 施工阶段质量管理。首先, 要明确质量

责任。明确有关职能部门对生产制造过程的质量责任和权限;要明确制造现场和各类人员的质量责任与权限;明确部门之间和各类人员之间的相互亲系;确定相关质量业务的处理方法和程序。其次, 加强岗前岗位培训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质量意识教育, 有计划的组织岗位培训, 提高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控制技能。并对重要岗位进行资格认证。第三, 提供设备保障严格执行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保证设备符合产品质量要求。要求操作者严格遵守设备操作规程, 实行文明操作和维护保养。要求设备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保养人员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工作, 并适时对设备进行改善性维修。第四, 做好质检工作施工过程中质量检验工作要做到: (1) 要把好“三关”。材料关, 即原材料、辅助材料、外购件、半成品的质量关。工艺关, 即施工过程的工艺质量。成品关, 即制造出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满足用户期望的产品。 (2) 要做到“四不”。不合格的材料不使用, 不合格的工序不转序, 不合格的构件不验收, 不合格的建筑产品不交付使用。企业应根据产品的类型和特点, 在施工过程中, 采用多种类型的检验方式和方法, 如采用专职QC人员检验、生产工人自检、互检相结合的“三检制”等完善检验手段。第五, 加强质量信息管理对质量状况的实时统计与分析是掌握质量动态的有效方法;要建立现场质量信息网络和流程, 要求操作者、检验员按规定认真做好原始记录, 及时汇总分析和反馈处理;要规定过程发生异常时的处理办法;要运用必要的控制图表 (如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等) 做好质量信息的处理工作, 以此来加强工序质量控制。

2.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管理。

验收阶段质量管理是指在完成施工过程形成产品的质量控制, 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 单位工程竣工后,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技术、质量、施工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对工程进行现场检验评定。评定结果送交质量监督部门核定质量等级。 (2) 施工质量缺陷应予以纠正, 并在纠正后再次验证以证实其符合性。 (3) 项目部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 编制工程竣工文件, 并应做好工程移交准备。 (4) 工程交工后, 应对工程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3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以质量为核心的非价格竞争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 优化施工项目管理办法, 认真做好施工前、中、后三方面的准备工作、对于提高工程质量, 确保施工安全, 赢得社会信誉都具有重要作用。

摘要:目前, 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管理中全部采用项目管理模式。这种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内容的管理运作模式, 经过各地区、各阶段、各类型企业的不断探索和补充, 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项目管理办法。本文就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优化与应用进行了分析, 不但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 同时也为创新具有我国特色的项目管理积累了经验。

关键词:优化,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篇9

1 化工设备现场的问题和特点

对化工企业而言, 设备是实现企业生产的中枢纽带, 因此, 设备现场管理的优化完整性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设备现场管理的一般特点和问题如下。

(1) 技术性要求强, 涉及范围广泛。

(2) 信息量大具有动态性。

(3) 易受管理基础与技术因素影响。

(4) 易受管理体制与人为因素影响。

一般设备现场问题包括:设备的利用和综合效率低;设备故障频繁, 现场混乱无序;跑冒滴漏等情况不能根治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工作人员精神状态不佳, 工作效率低;企业没有明确的管理理念等, 这些都是影响企业发展和生产的严重问题所在。

2 优化设备现场管理策略

就针对目前的化工企业设备现场问题而言, 可以看出, 设备现场管理优化是一个复杂条件下的多维求解问题。其管理优化的模式可以有多种, 但其中以下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 应实施闭环管理流程来落实制度执行与问题整改。

(2) 根据各部门及岗位的职责范围, 为了控制规范业务流程、管理权限、人员行为及工作计划, 制定标准严谨的管理制度, 现场设备管理包括操作、点检、监测、检查、保养、维护技术标准与规程等主要内容。

(3) 要建立完善的生产过程管理机制体系, 进行维护和生产协调体系, 确保生产效率的平稳推进, 合理开展各项设备维护工作内容, 与生产目标协调共进, 提高现场设备管理工作的成效。

(4) 管理指标动态化, 开展工作和业绩考核项目。

就优化管理本身而言, 一些基本管理方法的采用, 对有序高效的开展各项生产工作非常重要。目前被普遍采用的主要有四种, 即5S活动、定置管理、目视管理和管理看板。但是, 其实现的前提必须是依附在另外几个重要的技术与管理基础之上:第一, 工艺需要优化设备配置支持。第二, 标准化体系角度, 需要规程的加强及标准体系建立为依托。第三、明确管理思想成就管理角度。第四, 工作质量机制控制, 左右工作管理角度。

(5) 优化现场设备配置。

良好的现场管理效果要以优化设备配置为基础。

近年以来, 化工企业装备水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也随之增高, 主要矛盾成为企业设备优化配置方面的设备和装置的配套强度。因此, 如何增高效率, 提高节能环保、安全卫生等综合指标成为焦点问题。

(6) 增强管理规程制度, 提高管理标准水平。

现场优化管理的重要实现方法之一就是将实施制度标准化。而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管理标准, 技术、工作、工时标准及消耗定额、统计等管理基础工作, 来达到管理标准化的要求, 是有序开展现场工作的重要保证。

(7) 确立管理思想。

管理思想的明确, 能够使企业长期发展的重点工作突显, 并帮助解决出现的难点问题;

才能使生产和管理要素条理清晰化, 更好实现发展目标;才能让现场工作和长久有效地管理, 更好地支持企业质量、环保、安全卫生的稳定和良好发展。

(8) 实行设备现场“定置管理”。

所谓定置管理就是要对生产现场、仓库料场、办公现场等定置的全过程进行诊断设计、实施、调整消除, 使对其管理能够达到科学规范化及标准化。

(9) 建立和完善工作质量控制机制。

建立对A类设备、车间、分厂、生产线、企业的关键绩效指标分析与管理体系, 以支持企业对设备资产进行绩效管理切。

(10) 现场管理可视化。

管理看板是实现管理可视化的一种最佳表现形式, 即对现场出现的问题状况等一目了然地体现, 主要是对于管理项目、特别是情报进行的透明化管理活动。

(1) 管理看板:按照主管责任的不同, 一般可以分为公司管理层看板、部门车间管理层看板、班组管理层看板三类。

(2) 设备状态看板:这是一项计算机技术, 将设备的运行、维护状况直接反映到各级设备管理与作业人员面前。

管理看板是优秀的现场管理不可或缺的有效工具之一, 是发现并解决问题的简要手段。是有效直观发现并解决问题的非常的手段。

(11) 多层次专责管理。

多层次的设备现场专职管理是一个可以综合各种管理管理方法的管理体系。这套体系具有如下特点:职责明确, 重视现场, 考核定量, 管理闭环。这一管理体系可以结合“精益生产”、“点检定修”、“TPM”、“TQC”、“5S”、“无泄漏工厂”等管理思想, 形成突出企业管理要求和重点的现场管理体系。

(12) 做好生产民主工作。

现场管理需要领导重视与职工参与来实现。职工的参与性至关重要。企业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的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的亲职活动, 以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 对生产先进个人员及班组进行相应奖励, 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为其创造性发挥提供平台及空间, 加强对其进行现代管理技术的学习培训, 力求培养一支觉悟高、技术硬、纪律严的员工队伍, 搞好班组建设与民主管理。

3 结语

总之, 化工设备现场管理系统工程相对复杂, 不仅涉及到企业的工艺与设备配置层面, 而且涉及到企业的整体组织架构、管理思想、管理要求层面;不仅涉及到设备技术管理, 而且涉及到设备工作管理;不仅与设备要素本身有关, 而且与生产、供应等其他要素有关。设备现场管理要以专业标准化、人本长效化为目标, 使现场管理由无序向有序管理转变, 实现突击性管理向常规化管理转变、粗放型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努力用制度和机制来优化设备现场管理, 确保现场管理式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卜家繁.工业工程在优化现场管理中的应用[J].铁道运营技术, 2003, 9 (3) :38~4 0.

[2]冯胜利, 牟英.积极探索设备现场质量监督的新途径[J].中国设备工程, 2006, 4:1 2~13.

[3]曾明星.目视方法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 2007, 9:14~16.

[4]李翠华, 刘伟丽.优化资本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5]董斌秀, 刘俊杰, 陈蕾.黑龙江省工业产业结构现存的问题及优化对策[J].农机化研究, 2001 (3) .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篇10

1 设备现场管理特点

设备的现场管理往往面临着复杂的生产现场环境, 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 有着很强的技术性, 动态性特点, 需要处理的信息量大, 设备现场的技术水平和管理基础会对设备现场管理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 人为因素和管理制度是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

设备现场管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设备利用率不高, 资源利用率不高, 能耗高, 设备故障频率增加, 现场秩序不严谨, 人员工作效率不高, 工作状态不积极, 管理理念不明确等。化工市场竞争逐渐激烈, 面对更严酷的市场环境, 化工企业需要修炼好“内功”, 紧抓设备现场管理, 提高设备利用率, 降低生产成本。

2 设备现场待解决问题的原因

设备现场出现的问题主要是由工艺配置和管理不利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不合理的工艺配置会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下而能耗较高, 这和企业自身的工艺设计、装置选型等有关。管理不利则主要体现在制度、体制、文化建设和运行管理等方面。

3 化工企业设备现场管理问题优化措施

(1) 优化设备配置设备配置优化是按照工艺技术要求, 进行各种设备类型的匹配。想要提高现场管理效果, 就需要通过对设备配置的调整, 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 降低设备闲置, 降低功耗。化工企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现在企业设备的配置优化主要集中在设备装置之间的协调配套和节能高效, 节能减排、安全卫生成为了化工企业设备优化配置的全新目标。

(2) 完善、细化管理规程和管理标准设备管理工作是设备现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为了降低设备故障率, 减少维修费用, 需要对设备的操作规程、维修制度、检修规程、安全技术等进行全面细致的规定, 建立科学的定期检查标准、状态监测标准, 对设备故障代码、润滑、油液监测、维修标准等关键制度进行认真的审核, 实现设备维修和故障监测的全面规范化。

(3) 明确管理思想, 实行定置管理高效生产需要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实现, 化工企业更需要先进的管理理念实现安全生产, 减少安全隐患, 在现场管理工作中可以引入精益生产、TQC、RCM、TPM等先进的管理体系, 并借助ERP、EAM等先进的网络管理平台实现设备现场的在线管理, 这是现代生产的一大趋势, 也是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水平提高的有效措施。

采用有效科学的管理方法同样是提高设备现场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 定置管理作为5S活动中的一个方法, 是一种重点研究生产过程中人、物和场所之间的关系, 并借此实现现场管理的一项技术。定制管理是针对生产现场物品的定量管理, 对物品和设备进行组织设计、实施调整, 实现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现场管理。定置管理主张将“物”放置在一个最适合的位置, 但是这个位置, 并非是一个空间位置, 而是经过安全、质量、自身特征、能耗等多方面综合考虑之后确定的一个存放位置、方式、姿态、现货表示等因素, 使用定置管理, 能够实现生产现场、仓库料场、办公现场的全程诊断、设计、实施、调整、消除, 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 并进一步提高设备现场管理的标准化水平。

(4) 建立完善的工作质量控制机制对A类设备、车间、生产线和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编制绩效指标和分析管理体系, 方便企业进行设备资产的绩效管理。

根据确定KPI指标, 企业能够编制企业设备资产管理的整体目标, 并进行目标分解, 分解成分厂、车间的KPI年度计划, 并进一步细分成月度计划和重点工作计划,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的管理数据, 计算企业、分厂、车间、生产线实际KPI, 将其与KPI的计划值进行比较, 并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 由部门或者KPI管理的负责人拟KPI绩效评估报告, 分析并解决影响KPI绩效的原因和欠缺的工作环节。

(5) 采用灵活的现场管理措施 (1) 目视管理。利用视觉引导人意识变化的管理方法。目视管理能够对设备和装置的工作状态, 对“好”“坏”能够准确迅速的判断, 且有效排除了人为因素。 (2) 管理看板。一种可视化的管理表现形式, 准确直观的表现数据、情报状况, 实现对项目管理、情报管理的透明化。管理看板可以分级为公司管理、车间管理、班组管理三类, 设备状态看板是一项计算机技术, 能够通过各级管理设备将工作状态迅速、准确的呈现给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管理看板效果非常直观, 管理难度低, 是现场管理非常优秀的方法, 通过标语、图标、电子屏等表现方法, 将文件、脑中或者现场隐藏情报表达出来, 提高了解决措施的制定效率。

4 结语

化工企业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是保证化工生产安全的重要措施, 是维持生产设备长期稳定工作状态的保证,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化工企业需要重视起设备的现场管理, 优化设备配置, 才能够降低设备能耗, 减少维修次数, 节省生产成本和能耗, 实现企业科学发展发展。

参考文献

[1]曾明星.目视方法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 2012, 9:14-16.

项目管理优化方法 篇11

一、加强沟通交流,在增强工作效力上下功夫

当前,教师和同学们或忙于授课科研,或忙于学业,对机关管理服务工作的总体情况不甚了解。但却对校部机关提高工作效率、简化工作程序,更周到地提供服务充满期望。因此,优化机关管理服务效能的第一路径在于:从加强机关与广大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入手,主动把握师生需求,加深彼此了解,增强工作针对性,在提升工作效力上下功夫。

1.搭建交流对话平台,主动把握需求。为增进广大师生与机关管理部门之间的了解,要设法搭建有效的交流对话平台。可以根据机关管理服务工作的内容和阶段性工作重点,定期组织召开恳谈协商会,就广大师生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或与其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某些问题,由有关职能部门出面直接与师生进行沟通,现场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同时将学校的总体思路和有关政策予以说明。对于大家提出的合理而可行的建设性建议,应予以采纳,并相应改进原有的工作设想或工作方案。为方便那些不能参加会议但对会议内容十分关心的师生了解有关情况,可以对会议进行全程录像,在校园网内网的“面对面”栏目中公开,尽可能地消除信息传递障碍。机关职能部门还可以通过不定期下基层开展调研活动,特别是在各项重大政策措施出台前组织召开征询意见会等形式,加强与师生、与基层单位之间的对话和沟通,及时听取大家的具体意见和宝贵建议,了解大家的真实想法,使机关的管理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师生需求。

2.构建角色互换机制,加深彼此了解。为增强广大师生和基层单位对机关管理服务工作的理解、体谅和支持,不断提升大家对机关工作的评价,可以通过构建角色互换机制来实现。其一,可以从基层选拔优秀教师或干部到机关进行挂职锻炼,挂职半年至一年后,可以提任、留任或返回原岗位,这既是从基层选拔管理干部的一个重要途径,又能通过挂职让这些教师或基层干部充分了解到机关工作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帮助挂职部门学会用基层的“头脑”来思考管理服务工作。其二,可以从机关选派干部去基层担当领导职务或从事管理工作,被选派的干部在校院两级协调沟通上自是得心应手,又能在基层管理工作中较好地把握工作节奏和学校要求,找准工作切合点,更好地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其三,可以选拔优秀学生来机关帮忙从事具体的管理服务工作,在机关与学生之间搭建起沟通桥梁,既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机会,又帮助学生积累机关工作经验,还可减轻机关事务性工作的压力,同时也能透过他们了解到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更可以把他们培训为机关管理服务工作的宣传员。

二、加强合作共建,在形成工作合力上下功夫

机关干部常常疲于应对各种事务性工作,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非常有限。通过加强机关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建,最大可能地形成工作合力,是整体提升机关管理服务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方法。

1.探索会议的集约化管理模式。整体提高会议效率是迫切需要得以解决的难题之一,这不是任何一个职能部门能单独解决的问题,需要全校上下齐抓共管,共同努力。可以积极探索会议集约化管理模式,由党办和校办牵头,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会议内容选择性地安排参会人员,尽可能地将部门领导从“会海”中解放出来;根据参会人员情况,将相关会议内容进行整合,以减少召开会议的次数;会前尽可能将会议议题告知参会人员,并将相关材料送达参会人员,以提高会上议事效率。

2.建立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具有工作相关性的职能部门之间,可以通过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的形式,加强彼此交流,开展专题研讨,相互指出不足,共同研究改进工作的对策,进一步规范管理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例如:党委职能部门之间可以通过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党建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科研处与人事处可以通过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如何搞好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学生处和保卫处则可以通过联席会议定期通报和分析研究学生案例等。这种联席会议形式应通过创新实践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3.创建管理信息共享机制。随着现代化管理设备的普遍运用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管理和服务成为高校机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着力提高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管理信息共享度,减少对广大师生和基层工作的重复要求,应通过研究和制定管理信息共享办法,开发和建设信息共享系统平台,按照实际工作需要与尽可能充分共享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分类授权为全校各部门和基层单位提供信息数据支持。

三、创新激励机制,在激发工作动力上下功夫

创新和完善激励机制,能强化员工履行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充分挖掘和有效激发机关员工工作动力,从而进一步优化机关管理服务效能。

1.促成自我激励循环。要通过强意识、压担子和奖创新来努力促成机关员工自我激励的良性循环。第一,可以通过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主题演讲会等形式,让机关员工充分讨论和再认识机关管理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不断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自觉提升管理效力,力争提高服务水平。这是形成自我激励的基点。第二,可以将每年必须提出改进部门工作的具体设想作为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以此来促进各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勤于发现问题、善于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切实推动管理服务工作每年朝前走一步。第三,可以通过“我为管理服务献一计”等系列奖励活动,激励员工积极谏言献策,大胆创新实践。

2.丰富人才成长路径。推动员工创造佳绩的最好方法是对他们进行准确分析和定位,让他们在工作中都有机会做自己最擅长做的事,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使每个人的才干转化为他们实实在在的优势。学校不仅应创造条件积极鼓励机关员工学习进修,还要通过设立高校管理人员技术职称和行政晋职晋级制度、实施机关干部梯队培养计划、实行干部分级管理制度等具体措施,对机关员工的发展前途实实在在地负起责任,使从事不同岗位、不同性质工作的员工都能看到各自发展的通道。尤其是对那些看准了的、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更要为他们走上重要的岗位、担当更重要的责任创造条件。

3.完善考评奖励体系。完善考评奖励体系应以形成科学考评、奖罚分明,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激励人的有效机制为目标。首先,应进一步明确机关各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和要求,将机关岗位职责和办事流程全面公开,可通过员工“挂牌上岗”、聘请师生代表做机关服务质量监督员等措施,使机关员工更直接地面向群众接受监督;其次,要通过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全程办事代理制、信息反馈制、失职追究制等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行为,切实改变机关作风;第三,要根据岗位性质确定考核标准,并将年终考核与日常考核有效结合,在年终考核时,可将机关员工个人总结公示于各部门网页上,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和评价,做到“部门内部评、机关横向评、师生纵深评、领导最后评”;第四,应将考核结果运用到奖励制度中,起到正面激励作用,通过增设专项奖,如“管理明星奖”、“窗口服务奖”、“稳定工作奖”、“工作创新奖”、“工作进步奖”等,表彰那些在机关管理服务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激励各级各类机关员工争先创优。

园林绿化施工管理优化方法略谈 篇12

1 我国园林绿化的施工管理现状

1.1 施工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健全的管理制度通常会对管理人员形成一定的规范与指导, 使他们进行合理、有效的工作安排, 相反地, 如果缺少相关的制度则会造成人员与资源的浪费, 指导工作也无法顺利开展;但我国的园林绿化业起步较晚, 目前还未形成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另外, 园林绿化工程对管理人员有着较高的素质要求, 要求管理人员熟悉园林知识并学以致用, 避免出现因素质问题而造成的失误。此外, 有些单位虽然有相应的管理制度却未完全执行, 导致在施工中因监督不力造成施工问题, 管理制度也未得到有效应用。

1.2 施工管理人员观念有待改变

由于国家未对园林绿化工程做出硬性要求和指标, 大多数人认为, 园林绿化只是单纯的种草与种花, 对园林绿化产生了误解, 模糊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概念。近年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国家对于园林绿化越来越重视, 在园林绿化方面的投资也大大增加, 建立了多个园林绿化工程, 吸引了众多非专业人士的加入,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园林绿化的设计是工作人员经过深思熟虑得出来的结晶, 如果执行人员未完全理解设计意图和设计理念, 在施工过程中就会出现未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的现象, 该绿化工程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此时, 园林工程管理人员应积极发挥自己在工程中的作用, 主动改变管理观念, 招收一些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的人员作为施工人员,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质量的监督力度和管理力度, 并尽量将设计人员的思想与要求传达给执行人员, 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

2 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优化策略

2.1 加强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在开展前, 需向所在地的主管绿化的有关部门或单位进行申报, 在审批材料还未得到批准前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动工, 只有在获得施工许可后才能开展相应工作。例如, 广州市花木公司在开展绿化工程时特别注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的落实;施工方也认识到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立了完整的管理体系, 确保整个工程能顺利有效地进行。此外, 施工方在管理体系的指导下能更加有效地对施工过程进行管理, 领导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

2.2 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

施工管理人员是整个园林工程的核心, 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代表了整个工程的管理水平。作为施工管理人员, 须做到以下几点: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加强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对工作充满热爱与信心, 保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和管理人员的有效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制度, 在选择原材料时应严格控制质量, 在选择施工人员时, 应选择专业技能强、专业素质高的人员, 将不具备此类条件的人员排除在外, 建立相应的奖惩体系以激发施工人员的工作兴趣;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做到及时发现并及时整改, 对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检验, 确定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道工序, 保证施工质量随时都可以得到控制;应加大施工中对于安全知识的普及与培训, 加强安全管理与宣传, 使整个过程以安全为前提, 在此基础上再讨论施工的进度, 确保绿化工程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2.3 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

目前, 许多绿化工程在施工后期往往出现类似于工期严重滞后的施工现象, 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施工人员未完全具备专业的技术能力或者技术水平过低, 而造成这些原因的责任方则是施工方[4]。施工方为了减少施工费用而采用一些不专业的装备和人员, 导致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为确保保质保量地完成绿化工程, 施工方应认真选择并培养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和专业的技术人员, 在选取施工设备时应购买经过质检和比较先进的器材, 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例如, 广州市花木公司在进行道路绿化工程时, 因施工方注重整个工程的质量与水平, 特别选取了一些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 并对专业素质较低的非专业人士进行了专门的培养和招录, 在整体上提升了工程的实施质量。

2.4 加大施工成本管理力度

随着城市建设中园林绿化工程的规模日益扩大, 施工单位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就出现了许多单位为达目的而牺牲工程质量的现象。施工企业在这种竞争中追求最大利益并没有错, 但前提是必须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杜绝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的情况。有些单位为了中标随意调整造价,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投标的公平性, 也对工程质量和成本控制埋下了隐患。在施工过程中, 管理人员应严格执行监管工作, 对于有损工程质量的不当行为进行严惩, 避免出现弄虚作假的现象。此外, 应在施工前做好成本预算工作, 将成本严格控制在施工单位可接受的范围内, 努力协调好施工人员与施工设备间的关系。园林绿化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建设工程, 不仅能够将城市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 还能反映出社会的公益性, 美化了人们的生活, 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5 合理安排植物的种植时间

园林绿化工程人员的专业素养不仅体现在他们的施工技术方面, 还应充分了解各种植物的生长属性和生长特点。同时, 不能根据施工方的意愿随意安排种植时间和种植地点。因为这种做法不仅会造成植物大面积枯萎甚至死亡, 达不到预定的绿化效果, 甚至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 施工管理人员应接受与植物特性相关的相关知识培训, 避免出现上述情况。例如, 高大的植物生命力比较顽强, 可以将其安置在景观相对较少的地方;而对于生命力较弱的小型植物而言, 需要将它们安置在景观较为丰富的地方。

2.6 加强后期养护强度

“三分种, 七分养”是指植物的健康生长重点在于后天的养护工作, 因此, 绿化工程中的后期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一个园林工程从竣工到移交通常需要2 a, 期间植物的生长期会经过两个生长季节, 这类规定的意义在于在这2 a内绿化成活期的植物质量可以达到良好的标准。而园林绿化工程中, 植物能否成活的关键则是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即使该工程已保质保量地完成但后期养护工作未完全到位的话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园林景观。因此, 可设立一个专门的养护工程队来承担园林的后期养护工作, 在养护过程中既能找出之前未发现的施工问题, 还能够进一步完善施工工作, 确保园林绿化工作的顺利完成。此外, 有些特殊植物在工程竣工后仍然需要得到特殊照顾, 此时后期养护工程队就能充分发挥作用, 保证植物的成活率, 减少因养护不足而造成的经济浪费。

3 结语

目前, 众多施工企业还未完全认识到施工管理在整个园林绿化工程中的重要性, 还未将施工管理理念运用到实践中。在繁杂的园林绿化工程面前, 施工企业应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 做到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只有这样, 才有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对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海军.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J].广东科技, 2014 (3) .

[2]钟仁武.浅析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 2012 (10) .

[3]魏有标.优化园林绿化施工管理的有效策略[J].现代园艺, 2014 (11) .

上一篇:群文创作下一篇: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