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意义(精选12篇)
精神意义 篇1
时光的流逝让今天的学生同鲁迅有了距离感。那么是不是如有人所说, 鲁迅已经“过时”了呢?他动辄振臂纳喊, 与今天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主题是否有些格格不入?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只要打开鲁迅著作, 你会惊奇地发现, 他很多作品好像就是写于今天, 他仿佛针对当下中国问题在发言, 而且具有历史的高度和深度。我们应该鼓励今天的学生, 去读鲁迅作品, 去和鲁迅对话, 去理解鲁迅的思想精神。
一.鲁迅的人文精神永放光辉
鲁迅思想中最光辉的—面就是他的人学思想。他剖析自己, 剖析社会。他认为每个人要选择承担自己的一生, 这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不能放弃自己, 不能把自己委托给他人。同鲁迅生活的时代相比, 我们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鲁迅作品所表现出的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极大关怀, 坚强不屈的意志, 绝不妥协的精神, 永不停歇的精神求索, 依然是我们—种重要的精神营养, 也是当今学生必备的人文素质。
其一, “立人”思想和高度责任感
学习《藤野先生》, 我们知道鲁迅是怀着救国的信念到日本留学的。一次偶然的幻灯片事件使他认识到“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只有彻底改变他们的精神, 才能从根本上拯救他们, 进而从根本上拯救中国。鲁迅认为中国要生存发展, “其首在立, 人立后而凡事举。”在回答怎样立人时, 他指出“其若道术, 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这是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反观的结果, 是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尊个性而张精神”, 着重强调个体生命的精神独立与自由, 其最终目的是根除束缚个性抹杀精神自由的奴性, 根本更新民族精神状态, 重塑民族品格。时代是前进的, 责任是永恒的。鲁迅的“立人”思想在他那个时代是振聋发聩的空谷足音, 在今天依然有着现实意义。我们应该正视“立人”思想的文化价值, 告别过去那个符号化“神”的鲁迅, 回归到“痛则大叫, 怒则大骂, 乐则大笑”的活生生的“人”的鲁迅那里, 让先生提出的“立人”目标在新世纪素质教育中得以真正实现。
其二, 博采众长, 勇于创新的精神
无论是生活道路的选择, 还是文学创作的实践, 鲁迅始终坚持走—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在和他同出身的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 鲁迅选择了学洋务, 走科学救国的道路;在保守派全力维护文言文时, 鲁迅毅然抛出了第—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人们或崇洋媚外或盲目排外时, 鲁迅喊出了“拿来主义”。他说过“抬出祖宗家法, 那自然是极有威严的, 然而我总不信在旧马褂未曾洗净叠好之前, 便不能做一件新马褂。”正因为有这种勇于“做新马褂”的精神, 鲁迅才走出了—条与众不同的路。“创新是—个民族的灵魂, 是—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鲁迅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昭示要勇于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 这种创新精神为我们的教育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历久弥新的爱国精神和民族魂
在阅读鲁迅作品时, 我们能感受到那强烈而深沉的爱国意识。《藤野先生》—文中, 鲁迅写到中国人围观日本人枪毙中国人时, —句“在讲堂里的还有—个我”, 让我们感到发自心灵深处的震撼;在《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文中, 鲁迅肯定了那些“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认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其实, 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脊梁”?鲁迅生活在中国灾难最深重的时候, 险恶的环境已使人们“惯于长夜过春时”, 有人沉沦, 有人麻木, 当然也有人在为黑夜之后的黎明而奋起抗争。鲁迅就是这众多抗争者中的—个。他自知“决不是—个振臂一呼而应者云集的英雄”但是, 他依然挺起脊梁, 高声呐喊以求唤醒同胞, 震慑敌入。正像毛泽东对他评价的那样“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 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 这是殖民地和半殖明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自己也说过“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 唯有它发扬起来, 中国才有进步”。鲁迅说的“民族魂”就是“我以我血荐轩镶”的大无畏精神;“重大义轻生死”的生死观;“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而先生毕生致力于重塑现代中国人的灵魂, 为中华民族的完全解放而奋斗。七十多年前, 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 有伟大人物而不知道爱戴和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帮。”鲁迅就是我们民族这样伟大的人物。将近—个世纪的历程中, 无论鲁迅个人遭到贬损还是被政治异化, 他的作品及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是我们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营养。
摘要:针对当今学生与鲁迅的距离感, 作者指出, 鲁迅的“立人”思想、创新精神、爱国精神和高度责任感是新世纪素质教育要力争实现的, 所以应该鼓励今天的学生去读鲁迅的作品, 去和鲁迅对话, 去理解鲁迅精神。
关键词:鲁迅,精神,意义
精神意义 篇2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在这次灾难中,也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这种精神是“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再次集中呈现。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同时,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还有,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汶川大地震破坏力之强、波及范围之广,为新中国之最,令世界震惊。灾难发生,举国奋起。中华民族迸发出气壮山河、撼天动地的伟大力量,一场与死神赛跑、不惜一切代价抢险救人的抗震救灾斗争迅速展开。在抗震救灾中,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表现出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一次大洗礼、集体主义精神的大检阅、爱国主义精神的大弘扬,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中华民族面对灾难奏出的时代最强音。
万众一心。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民族。越是艰难困苦、越在危急关头,中华民族就越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在人类抗灾史上,没有任何一次救灾行动能够动员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没有任何一个民族能够如此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不屈不挠。友爱互助。
自强不息。抗震救灾斗争是对中华民族意志的一次严峻考验,在这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面前,只有更加坚定地挺起民族的脊梁,自强不息,才能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凭着自强不息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够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灾区的明天一定是美好的。
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靠着这一精神,我们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阶段性成果;靠着这一精神,我们一定能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大力弘扬包括抗震救灾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必能自强自立,我们的国家必能发展进步,我们的党必能兴旺发达。
丰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提升,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辉煌升华和深刻拓展。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抗震救灾精神的铸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一次强有力的推进。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生动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5·12”汶川大地震,是对中华民族的一次磨砺与考验,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和检阅。面对天崩地裂的巨大灾难,面对灾难后满目废墟的家园,中国人民显示出无比的坚强和团结,中华民族表现出惊人的凝聚力。
救援人员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精神令人感动。从冲锋在前的人民子弟兵,到千千万万的普通救护工作人员,他们坚持战斗在第一线,无私无畏,不辱使命,谱写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新篇章。
全体中国人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令人感动。在灾难面前,中华民族爆发出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全国人民纷纷捐钱献血,同心协力,共克时艰。九州一家的温暖关爱,感天动地;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成为抗震救灾的力量之源!
(一)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各国人民都具有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崇高深厚的感情,是为祖国的独立和富强贡献力量的强烈责任感和献身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感情,一种对于
自己生长的国土和民族所怀有的深切的依恋之情。一切为了灾区,为了灾区的一切,展示出全国人民全力支援灾区的民族凝聚力和英勇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们要学习抗震救灾的英雄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救灾救人催他们的坚定信念、充满力量;爱国主义是他们顽强战斗的动力,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二)以人为本精神
抗震救灾中充分体现了中国社会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核心理念,这是科学发展观根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的价值体系具体体现。人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国人民落实科学发展
(三)团结协作精神
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国人民大团结、大协作精神。团结协作精神的实质是集体主义精神,它要求在战胜特大地震灾害的斗争中,全国一盘棋。发扬团结协作精神要求每个个人、每个群体和组织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是社会主义团结协作精神的价值基础。人类社会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有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行为规范,正是这种团结协作精神,给灾区人民带来了希望
(四)无私奉献精神
。中华民族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和合”思想,一种顾全大局的整体主义思想。是对本民族的,也是对全人类的。当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时,当全人类面对共同的敌人时,民族奉献精神更显得无比高尚、弥足珍贵。中华民族在自身的文明发展史中,坚持正义、爱好和平,无私奉献精神,努力自觉地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受到了全世界爱好和平、坚持正义的人们的充分肯定。
抗震救灾彰显了中国人民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价值观。抗震救灾是中国人的爱心“井喷”,是中国人的奉献“爆发”。抗震救灾是 全心全意、无私奉献中华民族精神的发扬光大。
(五)自强不息精神
中华民族的奋斗历史也告诉我们: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把握命运;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战胜地震灾害。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形成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从抗震救灾的处处感人细节中释放出来。抗震救灾,全社会广泛动员起来,团结一致、共同行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给灾区群众以无微不至的关爱,给地震地区以切实有力的帮助,做到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应对地震灾害带来的挑战,这就是任何灾害都吓不倒的民族自强精神。
温家宝总理说:“地震可以移动山,可以堵塞河流,但是动摇不了我们人民的意志。只要我们大家在灾难面前团结一致,互相帮助,共同艰苦奋斗,就一定能够战胜这场灾害。抗震救灾,激发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救人救灾中,民族团结得到检验,民族情谊充分彰显,民族力量强大凝聚,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得到更大提升。在这场大灾难面前,心与心相连,肩与肩相并,凝聚起了压不倒、摧不垮的民族精神和力量,展示了血脉相连的民族深情。
(六)不畏艰险精神
在汶川震救灾中,全国军民勇敢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情、困难的挑战,不怕疲劳、不怕牺牲,积极有效应对,持之以恒攻坚,不达目标、决不退缩,体现了“不畏艰险、连续奋战”的精神;“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修路抢险,奋力抗灾,展现了顽强拼博的精神。自然界的大灾大难,是对一个民族意志和品格的锤炼。我们只有咬紧牙关、鼓足勇气,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力量,才能共同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抗震救灾中,无数英雄们不畏艰险、顽强拼搏、团结协作、攻坚克难的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财富。
抗震救灾中体现出的“不畏艰险、连续奋战”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精神品格。当前,我国的经济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历史机遇,同时也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要大力弘扬这种“不畏艰险、连续奋战”精神,善于抓住历史机遇,勇于突破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地攻坚克难,推动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取得更大的胜利。
抗震救灾中彰显出来的抗震救灾精神,就是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打胜抗震救灾这个硬仗,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就一定能重建美好家园,有了这种精神我们也一定能开好奥运会,有了这种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有了这种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能兴旺发达。
表明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也给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弥坚的中华民族精神注入了新的元素,获得了新的内涵,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汶川抗震精神。它主要表现为:
(一)彰显爱心、敬重生命的人本精神
“以人为本”是在抗非典过程中凸显的理念,并成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这种人本精神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得到了升华。“生命高于一切”,成为从政府到百姓的共同价值观。务院决定在震后一星期的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以国家名义第一次为普通百姓的死表达哀思。此国殇之日,乃生民重振之时。民族精神在全民肃穆默哀的那一刻,完成了一次伟大的凝聚仪式和心灵洗礼。中国政府、中国军队和中国人民对生命价值的敬畏和尊重,赢得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赞扬。
(二)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就有在艰难困苦面前不屈不挠、团结奋斗的光荣传统。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中国人民战胜各种灾难的坚强信念。灾难愈大,愈加团结奋战,自强不息。大地震发生后,“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团结起来,战胜磨难”,“四川雄起,中国加油”,立即成为全国人民大援救的主题。汶川的抗震救灾再次证明:全国人民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任何困难都压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救助精神
中华儿女迅即回应:“大地无情人有情,我们都是汶川人!”短短几天内,举国上下,大量救援物资从全国各地运往四川,不曾相识的人们的真诚的抚慰通过各种方式传送给灾区群众。这既表达了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深厚感情,也展现了全世界所有炎黄子孙戮力同心、携手互助、共克时艰、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
(四)不畏险阻、坚毅勇敢的英雄精神
这种坚毅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不仅体现在营救者身上,也体现在被营救者身上。有一个退休医生在废墟中扛着断石苦撑了4天,营救者在颤抖的残墙和悬梁下在多次营救失败后仍不肯放弃。但是被埋压的医生却含泪说:“放弃我吧,去救别人!”之后,她用玻璃片划破双腕,吞下戒指,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的企盼营救的被埋压者。她为了他人的生命自我牺牲,这是人世间最悲壮的坚毅勇敢的英雄主义精神。
(五)正确决策、有序救援的科学精神
自抗震伊始,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科学指挥、科学施救。中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两手抓,继续全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抓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努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这样科学有序的抗震救灾,各方面统筹兼顾,不仅最大限度地抢救了生命,保障了灾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且有利于国家社会全局的发展进步。
(六)面向世界、融入国际的开放精神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渐渐融入国际社会之中,神州大地的发展进步同世界的发展进步日益紧密相连。世界在关切中国,中国在感动世界。汶川抗震救灾的开放精神,将与世界先进文明共存。
汶川抗震精神,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伟大标识,也是一本博大的教科书。它将教育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高擎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旗帜,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与腾飞不懈奋斗。抗震救灾又一次激发和释放了伟大的民族精神,并使民族精神得到新的锤炼和升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民族精神成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民族精神说到底是一个民族实践的产物,抗灾救灾对于民族精神的塑造具有独特的价值。抗灾救灾是一种公共事件,是一个民族以至人类共同面对灾难,它能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爱国主义精神。抗灾救灾是一种集体行为,是整个地区、民族和国家的总动员,它能进一步加强民族内部的协作,强化民众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顾全大局意识。抗灾救灾是一种救援行动,是抢救受灾人民的生命财产,它能进一步培养人的同情之心、关爱之心、奉献之心,强化民众的互助精神。抗灾救灾是一种艰险活动,参与者也要受到灾害威胁,它能进一步唤起民众不惧风险、敢于牺牲的精神,提抗震救灾精神是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血脉相通、心手相连、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迎难而上、不屈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百倍努力、争分夺秒、不言放弃、战斗到底;助人为乐、尊老爱幼、乐善好施、大爱无边;振奋精神、坚
定信心、不怕疲劳、连续作战;仁民爱物、生命至上、人命关天、抢救到底;无私奉献、勇于牺牲、敢于战斗、夺取胜利;同心同德、患难与共、自力更生、重建家园”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高战胜困难、应对挑战的能力。通过抗震救灾,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伟大民族精神得到了进一步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意义
救灾实践所锻造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统一的抗震救灾精神,宛如一座不朽的丰碑,弥久愈坚,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成为我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阶段,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前进道路并不平坦,不仅会有急流险滩、风暴雷霆,还会有各种阻力、干扰,充满着曲折与艰辛、风险与挑战。因此,从现实性上说,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自强不息、应对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是凝聚力。“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切民族都有自己的凝聚力,失去凝聚力的民族必然会走向没落与衰亡。当国家、民族处于多事之秋,灾难常常会异乎寻常地激起人们奋发图强的气概,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战胜困难,夺取胜利,促进国家更加强盛。汶川抗震救灾的实践,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在地震灾害面前,党心顺、军心振、民心齐、力量聚,海内外各种社会力量有效整合,大家自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空前的高涨。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发扬抗震精神所展示的民族凝聚力,坚定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心,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努力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为搞好灾区重建工作,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抗震救灾精神是创造力。巨大的凝聚力在实践中必然生发出无穷的创造力。创新是民族前进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汶川大地震唤起了人们对32年前唐山大地震的痛苦记忆。经其后30年的改革开放,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抗震救灾创新了中国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应急管理方式和灾难救助方式等。可以说,这次救灾过程中呈现的新理念、新实践、新突破,正是对30年改革开放的一次特殊检阅。信息的公开透明、公民精神的成长壮大,深深刻下了30年民主法治建设、社会文明进步的烙印。抗震救灾精神的弘扬,创造力的发挥,将更加坚定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搞好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抗震救灾精神是文化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毫无疑问,灾难之中,以人为本治国理念的深植,国家政治文明的演进,民族内在精神的重塑,公民责任意识的增强,必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升华为一种文化力量,激发出一种制度动力,成为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精神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的强大“软实力”。努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将会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自觉增强全国人民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使命意识,时刻想到有困难要克服,有大山要攀登,有对手要竞争,有宏图大略要实现,始终保持自强不息、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抗震救灾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今后的任务更艰巨、更繁重。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使之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办好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信心百倍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抗震救灾精神――凸显了民族精神的延伸与升华。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与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及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祖国优秀文化传统中,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和强大的精神动力,这次抗震救灾,大大强化和提升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品格。世人由此看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振和焕发、延伸和升华。
抗震救灾精神――表征着时代精神的凝结与精华。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与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精神风貌与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也是时代精神的核心。围绕改革创新这个核心,时代精神有着全面的多维表现,其特征是与时俱进,其本质是以人为本,其要求是确立开放。凭借这种时代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奠定了抗震救灾的物质基础,而且有效提升了公民意识、国民素质、人文精神,铸造了全新的民族道德。不仅给受灾的人民群众带来了莫大希望,而且有助于提升公民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水准,促进社会更加和谐文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是现代国家生存发展的道德基础,彰显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交流合作的时代风范,显示了一个正在复兴的国家的博大胸怀与高度自信。民族精神是思想基础,着重于对历史的科学传承;时代精神是思想导引,着重于对未来的努力开拓。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共同构成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力的核心内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具体彰显。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所举的旗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我们所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三位一体,在执政的共产党领导下有机结合,使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有了更加坚实的集体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现实根基。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大力弘扬,展示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敏锐的时代意识,表征着中华民族正以全新姿态走向全球化,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适应人类文明大趋势的根本希望所在。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抗震救灾行动所展现的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空洞的口号,它承载着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深情厚谊,承载着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大理想,凝聚着排山倒海、一往无前的巨大力量。作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合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从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物资集结调运、空中投送中,从天安门广场和在祖国大地上空回荡的“加油,四川!”“加油,中国!”的呐喊中,我们可以深切感受爱祖国与爱人民的高度统一、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高度统一,感受到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人民军队好、人民群众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书法文化精神及现代意义 篇3
【关键词】天人合一虚实阴阳生命意蕴
中国书法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著称于世,是融诗词、绘画、工艺美术等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因此,书法艺术势必受到艺术审美思想的深刻影响,其中尤以哲学思想和文化背景为甚。以儒学思想为主体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建立在对客观世界中的自然、天地,主观世界中的社会和人的认识基础之上,与中国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密不可分,具有明显的东方特色。发轫于先秦、两汉.成长于魏晋、唐宋,集大成于明清的中国古典哲学和独特的审美观,在书法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我国书法起源于秦,成形于汉魏,到两晋南北朝时已发展到顶峰。它经历了近千年的发展.形成了内涵丰富、成就辉煌、风格独具的特色。书法与中国的哲学思想,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哲学思想的促进和制约,而它也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反映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一、“天人合一”是书法艺术的基础
中国哲学的基本精神是“天人合一”,它追求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具有本体论的意义,深刻影响了书法艺术。
《周易》中言:“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弗违,后天而奉时”。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自然,喜爱自然的传统,无论是儒家的“上下与天地同流”还是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都把人和天地万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为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而形成一种主观力量,促使人们去探求自然、亲近自然、开发自然。这种独树一帜的自然式书法观得到了源远流长的发展,取得了光辉灿烂的成就。
追求自然是中国书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崇尚自然、热爱自然、把握自然、开掘自然美是中国书法的美学观。书法是自然的再现.造园者效法自然,将自然山水中富有诗情画意的山水形象加以改造,塑出如诗如画的书法艺术。而书法与古典文学诗、词、歌、赋的密切也是中国书法一个极为重要的特征,如王羲之的对鹅的喜爱,观公孙大娘舞剑得到的启示。张旭草书,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韩愈语),或如狼奔豕突,或如舟舸竞发,或如龙蛇游移腾挪,点画狼藉,激情狂泻,折射出他癫狂不羁的个性。徐渭一生落泊潦倒,狂放乖戾,满腔幽愤寄于笔墨,其书奇姿狂态、凌厉酣畅,书史称之“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袁宏道语)。徐渭作书,一如其人,漠视法度,不理规则,字形忽大忽小,笔线粗细不拘,甚至有意打破行款界限,结体布局密不透风,纷披缠绕,奇变百出.让人真切体味其间的郁愤、压抑以及一颗苦闷不能自已的灵魂与之剧烈的冲突抗争,乱头粗服,撼荡人心。朱耷书法疏落萧散,有苍凉荒瑟之气象,是其家园之痛而致的冷做孤寂情怀的显现。董其昌清秀平淡,闲雅空灵,超凡脱俗似的参悟,使得不经意处微云舒卷,清风拂袖,纯然一副名士显宦情怀:郑板桥书法大巧若拙,老到精粹,醉厚古拙,仿佛书家傲对仕途宦尘。此外,苏轼书法刚柔相济,神气超凌:王羲之书法清新雅致,淡逸舒展,别有一番超逸意趣。综观诸位书家作品,张、徐等皆以“势”胜,朱、董、郑则多以“韵”显。在这里,书法的意趣情韵不就是“天人合一”的具体表现吗?
二、“虚实阴阳”是书法结构的追求
阴阳五行思想也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个基石,古代的先哲和思想家们认为大自然的生命在于阴阳的结合,阴阳互动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力量,是深层次的关于物质世界结构的最终机理。“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与人世万物都有相反相成即对立统一的两面,恰如阴阳之理。中国书法处理势与形.虚与实,大与小种种关系,基本上遵循了这种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哲学辩证法观念。书法笔画的变化与丰富,也得益于古典哲学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冲”的丰富性与矛盾性。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家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无”和“有”、“阴”和“阳”、“虚”和“实”的统一。有了这种统一,天地万物才能流动、运化,才能生生不息。“虚实结合”成了中国古典美学一条重要的原则,概括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学特点。中国的书法艺术非常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笔画,注重虚实结合,注重以个别的笔画反映整体的完美。
一些书法作品追求以个性超越理性法度,它对传统审美情趣的颠覆也就特别明显。四平八稳、中和阴柔的结体方式少了,常常代之以参差交错、斜欹侧出、倾倒失衡的造型形态,它甚至大胆运用枯笔破锋,任意驰骋,呈现出迥异于传统的语汇特征。甚至有的作品从全官能的感觉上开掘书法语言的表现手法和表现能力,运用色泽变化、纵横向度对比来加强书法造型的装饰性,更是远离了书法传统的基本特征。
当代一些书法家认为,书法语言的功能首先应该是情感的自由抒发、艺术个性的充分显现,然后才是起承转合、朝揖向背之类的组合法则。他们追求极具情感色彩的语言行为愈益增强,他们急于向外界裸呈其艺术个性的心理也愈益强烈,这使他们的书法创作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新时期书法,特别是新潮书法作品不再注意结体的匀整、点线的精到,转而注意书法对审美者的感官刺激,注意整体效果与意韵,具有浓郁的煽情效果。
显然,将全然不同的书体、字体同时放置在一幅作品之内,改变惯常审美的线性要求。突出其不同形态,虽然能使书法欣赏扩展为块面效果,但人们往往刻意追求书法造型的杂多,喜好于某个局部炫夸其创意,加之笔势转变的人为痕迹过浓和驾驭技巧的功力不逮,对语汇组织的基调把握不准,忽视气韵或动势的内在整合,难以求得内在协调统一,审美因之大受阻遏。我们感受到的不是心手两畅的自在自得,而只能是勉励不谐、接续别扭的混乱无序。
三、“生命流动”是书法艺术的境界
老子有言:“上善若水”。孔子也说:“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说的就是生命流动的形式。汉字也是有生命的,汉字的构成元件是线,中国书法是线的艺术。书法线条,是感性生命情调的概括,它凝聚着自然山川之灵气,也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情思。它精致不必有形,简约化为丰富,以线的飞扬流动追摹书法家的心性轨迹。它成为蕴涵生命、显现生命的独特形式,线墨飞舞,纵横伸折,思逸神超,以线达意,展现着或飞动流转或雍容含蓄或飘逸洒脱或雄强刚劲等多种生命内容。它“达其性情,因寄所托”,成为“将主观内宇宙和有灵世界各种物态及生命形象集中、提炼、浓缩、转化为‘有意味的形式’,以表情达
意的一种最心灵化的艺术。”
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生命情调、生命意识的显现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一日势,一日韵。前者指书法包孕着的生命的动感,后者则指书法所追求的意韵品格。它以静止的线条组成一个个有开有合、充满节奏感韵律感的艺术空间,有如“八音之迭起”,相互激荡而又协调有序,显示出活泼的生命情韵。
康有为说,古人论书以势为先。势,是中国书法艺术书技书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小自一笔一画,大到篇章布局,都必须注意势或气的联通贯注。它使松散的笔画内敛,它使孤立的形体气脉汇聚,它使字体组合的外在排列确立、熔铸了一种内在的生命联系:同时打破书法的静态空间,构成回环往复、虚实相参、避就互揖、气韵生动的有机整体,使生命意识真正地激扬起来。
中国书法善于营构充满“紧张”气氛的张力和动势,尽量使作品成为一种冲突形式,在冲突中达到和谐统一。运笔讲究提按、轻重、曲直、缓急的交替变化,或藏或露或晦或明:结体讲究笔画组合的匀整与生气,或正或斜起伏多变,俯仰自得,敛放合度:篇章布局强调宾主避就揖让、虚实映带,相互承接配合,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有断有连,仪态万方。简简单单的笔画横平竖直本可一笔带过,书法却有意寻求内在冲突,逆入平出,回锋转向,无往不收,无垂不缩,提笔如游丝袅空,顿笔如狮狻蹲地,一波三折,旁通互贯:方方正正、刻板整饬的一个字,却不是依样随形信笔成势,它追求上下的覆借回抱,左右的穿插向背,有张有弛,推挽自得,违而不犯,和而不同,顾盼生姿,流衍变化。一幅作品章法布局如“担夫争道”,或让左或让右,虽彼来此往,然则前驱后继,不致相碰,运实为虚实也空灵,以虚为实形断意连。字各有体,体则有势,势势相连,欲落先起.欲顺故逆,欲抑则扬,彼此鼓荡,在包孕着最大冲突的那一瞬,气脉流注.连绵相属,处处有冲突,整体求和谐,给人留下最大的玩味空间。也有牵丝引带、藏头护尾、云腾雾绕的飞动之势,如癫张狂素之行草,来不可遏,却不能止.肆意挥洒,天机自动。
重视生命,是传统书法艺术的基本特点,但传统书法艺术对生命情调、生命意识的自由抒发却是以其对规则与法度的纯熟掌握为前提。我们感叹书史经典《兰亭集序》、《祭侄文稿》即兴挥洒之自然率真,信笔行来,一片天机:我们同样感叹《永字八法》、《书谱》、《书论》理路之谨严缜密,语汇规范,论说精到。而王右军飘若游云,矫若惊龙,不仅凭借心灵与思绪的敏感,且能关照书法语汇结构的安排,前后协调,首尾照应,上下衔接,左右承让.更让我们领略到传统书法艺术结体、章法的形式美感及书法家驾驭技巧的综合能力。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 篇4
一、雷锋精神的具体内涵
雷锋精神, 顾名思义, 就是以雷锋的姓名命名, 以雷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甘于奉献、乐于助人等精神为基本内涵, 在社会生活及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与发展, 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 主要表现为:
(一) 坚定不移的爱国精神。
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 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而这种坚定的政治信念总体表现为三个“全心全意”的思想和风格, 也就是:全心全意为党工作;全心全意投入社会主义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它是雷锋精神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 同时, 也体现了雷锋同志正确的人生观和崇高的价值观追求, 是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灵魂所在。雷锋曾经这样说过:“我活着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同时, 他也说过:“我要发扬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优良的传统, 全心全意地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作出更多更好的成绩。”雷锋同志正是怀着这种高尚的理想与信念, 用短暂的一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誓言, 为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 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毛主席曾感言“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 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艰苦奋斗一时易, 艰苦奋斗一世难。然而, 雷锋的一辈子向世人证明了这种可能,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为人民服务的伟大事业之中。发扬雷锋精神, 就要像雷锋同志那样,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这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同时也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质内容, 更是人们一切信心、力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尚品质的指引, 才有了当代“微尘”慈善事业的发展, 以及在2012年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当代雷锋”荣誉称号的郭明义等事件和人物的出现。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正深深打动着亿万中华儿女, 并不断激励着我们投身于无私奉献的为人民服务事业中去。
(三) 艰苦奋斗的敬业、创业精神。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发扬雷锋精神, 就要向雷锋同志那样“做永不生锈的螺丝钉”。胡锦涛同志指出:“要引导青年牢固树立艰苦奋斗思想, 不管在什么岗位上, 青年人都要立足本职, 埋头苦干, 奋力拼搏, 勇挑重担, 勇于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异成绩。”不怕苦、不怕累,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螺丝钉精神”, 正是雷锋精神在事业上的具体体现。雷锋同志自觉服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 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他忠于职守, 爱岗敬业, 精益求精, 不贪安逸享受, 不妄自虚度年华, 这是雷锋精神在当代的社会环境下赋予我们的行为准则与目标, 鼓励我们不断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努力。
二、学习雷锋精神的必要性
(一) 学习雷锋精神的社会需求。
在每年的学习雷锋日、学雷锋活动月到来之际, 各级政府、各类社会团体以及全国各大高校都会举行一系列活动来学习雷锋精神, 以此号召全社会帮助别人。一直以来, 学校教育都告诉我们要多做好事, 长大了像雷锋叔叔一样为人民服务, “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然而, 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 帮助别人却被反咬一口的现象却屡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内。社会上部分人“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界限逐渐模糊”。“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事件的发生, 告诉我们在当前这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社会, 自私、金钱、利己等不良思想与作风正充斥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违背道德、损人利己的事正在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蔓延。
(二) 学习雷锋精神的时代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需要多维度的实践, 其中就包括真善美的道德实践。而雷锋精神作为凝聚一代又一代人的道德支撑力量, 感召着全国人民团结奋斗, 辐射着超越时空的正能量,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精神坐标。活在人们心中的雷锋精神, 即使世代带来沧桑巨变, 它也仍然犹如精神空间的强大磁铁, 散发出震撼人心的恒久魅力。当前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 我们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取得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胜利, 就一刻也离不开雷锋精神的指引和激励。雷锋精神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 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 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它有利于激发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 对构建中华民族的共同精神家园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需要雷锋精神, 治理社会的道德问题需要雷锋精神, 凝聚广大的群众力量需要雷锋精神, 总之,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过程中,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领域, 都需要雷锋精神这一道德维度的支撑, 都需要雷锋精神的普照, 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要求, 体现了公民道德意识的高度自觉, 它适应人的自由发展的需要, 在新时代彰显着崇高的价值和无穷的追求”。
三、雷锋精神的传承路径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并不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雷锋精神的价值观提供了日益强大的物质基础, 使人们在追求个人本位的同时, 逐渐认识到道德及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 并能在学习与生活中时刻践行雷锋精神, 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一) 强化对雷锋精神内涵及价值的认识, 在理论的基础上践行。
雷锋精神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得以丰富, 而今, 雷锋精神又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热爱祖国, 艰苦奋斗, “螺丝钉精神”以及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等, 这些精神让我们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21世纪深深地理解和领悟到了雷锋精神的时代魅力。人们只有实现思维方式的转变, 意识形态的觉醒, 才能更好地践行雷锋精神。
(二) 加强舆论宣传, 营造浓厚氛围, 在理论传播中践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 技术的进步, 传播知识的媒介在增加, 人们学习知识的领域也随之拓宽, 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 为弘扬雷锋精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通过开展以弘扬雷锋精神为主题的人物访谈、专题讲座和报告会等活动, 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先进的个人事例, 让新时期的雷锋精神走向道德价值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经济社会, 用不断升华的雷锋精神指引着人们更好地融入到学习与生活中。
(三) 创新活动形式, 建立激励机制, 在活动参与中践行。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我们应该在参与中学习, 在学习中参与。为了更好地践行雷锋精神, 应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岗位, 组织广大党群干部在发展生产、民主管理、维护稳定、民族创建等方面践行雷锋精神。在社区、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 鼓励大家在生活中争做雷锋, 助人为乐, 无私奉献, 为和谐社会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 应当建立相应的“防范机制”保护争当“活雷锋”的人, 不让做好事的人吃亏, 保障学雷锋活动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 .总政治部编.雷锋日记选[M].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1989
学习雷锋精神意义何在 篇5
一、有助于激发人们思想道德建设热情,激扬人们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二、有助于凝聚全社会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取向,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形成全社会共同的价值理想和价值遵循,打牢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三、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因为雷锋首先是一个共产党员,今天我们党员干部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也要从学雷锋活动和雷锋精神中寻找我们的思想源泉,从而我们才能忠实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学习和弘扬雷锋精神的意义 篇6
关键词 雷锋精神 学习雷锋 现实意义 为人民服务
一、把学雷锋与树立核心价值理念结合起来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用雷锋精神去激励广大青年建设小康社会,要像雷锋那样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追求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奋斗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洪流中去。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在学习上永不满足,永不懈怠,以钉子般的挤劲和钻劲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习雷锋,就要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在日常生活中勤俭朴素、厉行节约,坚决反对贪图享受、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学习雷锋,就要像雷锋那样,大力弘扬文明新风,用实际行动促进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自觉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的实践者、新型人际关系的倡导者。
雷锋精神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就在于雷锋始终立足实践,从点滴小事做起,将崇高的道德追求转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1962年,雷锋逝世后,毛泽东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实际上,这就是讲的雷锋精神贵在坚持。这就启示我们,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中必须把实践作为第一位的要求,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持知行统一,不仅把雷锋精神熔铸在自己的灵魂深处,而且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把学习雷锋精神与学习当代“雷锋”结合起来
雷锋是一个立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说过:“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 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的”。这是雷锋对共产主义忠诚信仰的鲜明表达。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雷锋精神的精髓。在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引领下,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理想而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
在服务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雷锋把服务人民、无私奉献作为最高的人生价值。他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 这是雷锋服务人民、无私奉献精神的生动写照。
当前学习雷锋精神,就应学习雷锋热心服务、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服务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雷锋对待事业和工作有着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他说过:“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帮助人民克服困难,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美丽动人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近半个世纪以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传承弘扬,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新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从 “二离桑梓独恋雪域” 进藏十载献出宝贵生命的孔繁森,带领人民治理沙化“盐碱净、内涝治、风沙驯”的焦裕禄,到坚守“爱心之路”的深圳义工丛飞,到把雷锋道路作为人生选择的“当代雷锋”郭明义,放弃保研机会去大山支教“让孩子眼睛铺满阳光”的徐本禹,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行进中,雷锋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顺应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心灵旗帜。
三、把学习雷锋与当今时代实际结合起来
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变革日新月异,思想观念日益多元,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凸显,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情况。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人生观、价值观扭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更为紧迫,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任务繁重。处在这样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关键时期,我们更加需要艰苦创业的奉献精神,更加需要处处以国家和集体利益为重的主人翁态度,更加需要和谐融洽的良好社会风尚。
雷锋精神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过去具有、现在仍然具有重大价值和时代意义。弘扬雷锋精神,正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唤、文明进步的坚实阶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要求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正是党中央科学分析社会思想道德建设新形势、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思想道德基础的一项重大举措。
雷锋精神的生命力,就在于始终与每一个时代的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精神需求相对接。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需要不断赋予雷锋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大力弘扬雷锋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以引导人们升华爱国主义情怀,追求高尚的人生价值,自觉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上;就是要大力弘扬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以激发人们思想道德热情,倡导文明新风,匡正道德失范,改善人际关系,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引导人们做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者、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实践者、良好社会风尚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二卷 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8月第1版.
[2]殷宏楼 周建超.形势与政策[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8月第2版.
[3]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7月版.
作者简介:
简析弘扬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 篇7
中国的发展已经完全印证了这一点。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 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中, 军阀混战, 民不聊生, 整个民族处于崩溃边缘, 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领导中国民众, 打倒土壕劣绅和反动派, 建设新中国, 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中华民族屹立在世界东方。开创了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局面。
1938年, 日本侵略军连续侵占我国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 肆意烧杀抢掠, 疯狂肆虐。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奋起反抗, 进行了不屈不饶的战争。这是伟大的抗战精神。
新中国成立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 勇于创新, 在新形势下涌现出了“两弹一星”精神, 抗洪抢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等。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时代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 民族精神也不断地吸纳和涵融新的内容。使之具有全新的面貌, 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推动力。
“多难兴邦”, 中华民族是在不断地同灾害和困难中成长起来的。2008年5月12日, 我国四川省的汶川县发生了强烈地震, 地震发生后, 全国各地的救援队和志愿者都迅速赶赴灾区, 展开积极的救援行动, 争取把地震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真是“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 折射出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优秀品质, 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团结一心, 无坚不摧的气势。越是在危难时刻, 越能显示出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越是灾难深重, 越能挺起一个民族的脊梁。
只有不断地弘扬和实践民族精神, 才能焕发我们的进取精神, 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自信的勇气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 我们要积极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 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以自信的勇气和热情迎接未来的挑战。
摘要:民族精神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一个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的推动力。
精神意义 篇8
精神家园是对生命意义和人生追求的终极追问与安顿, 是主体的精神支柱、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 是精神畅适自足的故乡, 是人格安身立命的根基, 是给心灵以秩序、温情、希望和力量的社会价值观念体系和意义解释框架。全球化引起的时空巨变给民族文化带来紧密感与紧张感, 使精神家园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建构要以生命意识的唤醒与觉悟, 以尊重和肯定激起并强化人的生命价值为前提和归宿。人才培养作为精神家园构建的主渠道, 只有秉承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 才能历经物质世界的复兴与变幻, 找回人生自由、平等、正义, 寻求理想与精神的崇高与宁静, 拯救日渐荒芜的精神家园。
一、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
近百年来, 西方哲学家对精神家园的“意义”解读进行了逐步深入的探讨。狄尔泰首先倡导人文科学的作用与价值主要在于对于人类的“活”的精神世界的研究;李凯尔特继而提出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区别在于文化科学是探讨与“价值”相联系的文化世界的学问;胡塞尔主张只有把自然科学的态度和方法“搁置”起来而采用现象学的态度和方法才能真正了解人的“生活世界”;卡西尔则指出人文科学所具有的认知理想, 既不在于探求规律的普遍性, 也不在于认识事实与现象的个别性, 而在于把握“人的本质”, 即“人并不是生活在铁板事实的世界之中, 并不是根据他的直接需要和意愿而生活, 而是生活在想象的激情之中, 生活在希望与恐惧、幻觉与醒悟、空想与梦境之中……”就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而言, 狄尔泰进一步强调可以用“爱好”或“重要性”来表示“意义”所特有的更深层次的含义;克乃夫·贝尔在“重大的”、“可以深层追究的”含义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美学命题“美是有意义的形式”。分析哲学也认识到了自身单一意义理论的局限, 关注生命的意义;弗兰克在《活出意义来》中强调了人性的意义。
可以说, 意义论就是人文科学。正如海德格尔所强调的:意义是存在的意义, 尽管它由人揭示并使人成其为人。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恰恰是将“意义”层面提升、演绎, 进而与精神家园紧密相连。在人文科学范畴内, “意义”所指称的并不是实在对象, 而是某种精神境界, 即意境;“意义”所表达的不是基于自然需求之上的具体特定目的, 而是人类实现人性的升华所需;“意义”对终极价值目标的追问, 使得意义与人的自我意识密切相关;“意义”是超越自我生存状态的人性化;“意义”整体境界所具有的无限可能性超出了逻辑概念, 却呈现为审美直观的对象。从康德的本体论 (形而上学) 中占主导地位的“人学”性质, 到胡塞尔反抗科学实证主义而倡导重建形而上学本体论, 把针对客体主义的“超验哲学”称为“人文科学”, 其目标正是“意义”。深刻理解人文科学的价值体系, 处理人文科学趋俗化倾向与精神家园终极关怀的矛盾, 提升“意义”的科学认识势在必行。
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在“意义”层面建构理想的精神家园, 凸显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与其个性主体的内在价值关联。精神家园对于个体的人来说, 是在社会生活与实践中建构的。价值取向和价值体系具有涵盖性与统摄性, 对不同时代的每个社会成员都会造成深刻的影响, 使其在不同程度上认同与接受, 成为其精神世界的内核, 塑造理想境界的精神风貌。而人的精神世界又是有层级的, 这就形成了不同的精神境界, 精神境界作为精神家园的重要内容, 冯友兰曾经将人的人生境界分为四种, 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 其中以“天地境界”为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创新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中除了哲学, 史学和文学、艺术学也都能帮助人类提高、塑造精神境界。人的精神家园, 除了价值体系和精神境界, 还包含人的性情、人的修养、人的气质等内容。由此可见,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关注对学生的精神境界的培养, 使学生的精神境界趋于理性和完善, 科学精神的培养与构建至关重要。
二、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内在联系
科学精神作为意识形态, 表现为独立的个人大脑在运动变化着的客观事物刺激下自觉产生的积极改变现状的创造欲望和力量, 是遵循客观规律前提下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之一, 科学精神即人们在科学实践中形成的追求真理、不断逼近真理的探究精神和勇气, 其基本内涵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精神同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构成科学文化统一体[2]。本文从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层面, 将其理解为“科学精神就是科学的精神价值的集中体现, 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具有信念价值、解释价值、认知价值、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3]。在价值理性层面, 科学精神与精神家园的“意义”层面有着科学的逻辑统一。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在为科学寻求基础的同时, 也为认识人类世界存在的价值以及人类生存本身提供意义。建构共有的精神家园, 不能没有科学精神的培养。而科学精神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增益和更新上,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精神家园作为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存在与发展总是立足于科学的文化价值体系之中。尽管精神文化不是一种可以独立存在的物质实体, 却总能在人类的物质文化中体现出来, 并主导着物质文化的价值取向。精神会以心理活动以及意识形态的形式表现出来, 为人们所认知、所实践、所提升, 在具体文化行为中, 科学精神所追求的真、善、美与思想文化体系中的知、情、意是完美统一的。
工业文明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 也对人自身带来了危害。这一点, 最早作出深入分析的恰恰是马克思。早在 1844 年, 马克思就深刻地指出, 工业文明使自然界成为与人敌对的异己力量, 而与此同时, 工业和商业资本主义又造成了商品拜物教, 使人的类本性也被异化了。因此, 问题已不再是工业文明的“物性”方面, 而是它的“人性”方面;不再是它的“物化”方面, 而是它的“文化”方面, 成为现代社会批判的重心。法兰克福学派掀起的工业文化批判的主旨就在这里, 他们所针对的主要不是“支配一切的物”, 而是“单向度的人”。由于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和工作性质的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 人类身体的机能退化, 人类不得不面对生理危机。而随着生态危机的恶化, 使得当代人与自然矛盾加剧的原因非常复杂。解决矛盾需要人们具备科学精神, 尊重客观实际, 从人类的根本利益出发, 超越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制约, 理性地对待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近期目标与终极关怀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问题是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所在, 其直接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2]。科学精神作为人类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 其自身的提升历程也就是精神家园的构筑历程。
科学精神来源于对自然社会认知与反思的思维总结, 因而科学精神启迪人们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的精神, 培养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品格, 教人们如何面对未知、思考人生和社会, 应对各种文化思潮。它反对一切形式的主观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 从而深刻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科学造福人类的终极关怀上看, 科学的无私奉献精神、合作宽容的团队意识以及崇尚文明的社会意识, 推进着人类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道德化, 使人克服利己主义、自我中心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狭隘主义思想倾向, 从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 并引导社会道德观念沿着正确方向更新和发展。由此可见, 科学精神不仅保障着科学自身的不断发展, 而且对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态度等方面起到持续向前的推进作用。作为意识形态, 价值观念、理想信仰建构中的高素质人才而言, 树立科学精神, 对于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三、在科学精神的启示下, 提升高校人才的精神家园意识培养
高等学校对于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构建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模塑作用和辐射作用。大学生精神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对社会思潮的形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在高等教育体制中,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体验精神家园的精神境界, 培养科学的精神气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神实质正是对科学精神内涵的诠释:其一, 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因此, 我国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真务实,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其二,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包含着在继承前人间接经验基础上的直接经验的探索, 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与时俱进, 把人类的科学文化成果不断推陈出新, 推向文明的科学精神。其三,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 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包含着团结协作、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6]可见,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如果忽略了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 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下, 可以使得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境界与精神气质达到有机的结合, 为“意义”层面精神家园的建构提供思想和理论基础。
1.提升高素质人才的人生境界修养。
人生境界的内涵不仅包括着客观的物质基础, 也包含主观的精神修养;不仅能够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 更要为人类未来发展的精神需要提供憧憬与寄托。因而, 高素质人才精神家园的建构, 不妨以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为基点, 用崇高的思想理论塑造精神家园的境界。毕竟, 精神家园是一种精神实在, 旨在促进人的精神世界的发展与完善。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 首先应当构建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的引导作用, 用科学的理论思想保证精神家园的社会理想性与群体可行性, 提升学生的境界修养, 为构建“意义”层面的精神家园塑造科学的精神气质。
2.深化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家园理论素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成为塑造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正确理论,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塑造科学精神, 驾驭“意义”境界的强大理论武器, 只有坚定政治信念, 提升政治信仰, 才会凝聚“自我”意识, 塑造精神家园的“超我”境界, 实现社会发展的理想前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既是传承、传播和创造静态的道德文化的途径, 又是人类精神交往实践过程的一部分, 具有历史生成的动态特征。因此,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有助于将科学的理念深入人心, 强化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在学生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基础上, 保障精神家园境界的升华, 彰显“意义”的精神价值。
3.强化高素质人才的精神家园使命感。
精神家园的使命感有赖于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科学认知。民族精神是传统和时代精神的结合体。一方面, 民族传统的价值系统往往会制约着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从而使之表现出某种精神状态和面貌;另一方面, 在同一个民族中, 不同时代的人们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价值判断, 也即表现出时代精神的差异。
科学精神的深层价值体现在对精神文明的增益和更新上, 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石, 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的科学内核。弘扬科学精神, 有助于提高人类社会的理性文明, 营造务实高效、开拓进取的社会氛围。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 尤其是科学活动所体现的精神价值, 以及人们在追求这一崇高理想过程中迸发出来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既是推动自然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持, 更是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引导并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精神, 构建以“意义”为核心的精神家园, 有助于带动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地发展, 实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赢。
摘要:精神家园处于人文科学价值体系的核心地位, 它使人的精神境界及其社会生活的人文教化克服了偏差的传统力量, 充分发挥价值的稳定性, 从而对社会意识起到稳定、矫正、修复、提升等作用。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注重精神家园意识归属的引导, 以利于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普遍的社会认同。而作为“意义”层面精神家园建构的途经选择, 科学精神在精神家园价值理性中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 只有树立科学精神, 高素质人才才能用科学的思维意识构建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意义,精神家园,科学精神,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纲[N].中国教育报, 2003-02-14.
[2][4]张妍.论科学精神的价值理性[J].学术交流, 2011, (3) .
[3]李醒民.科学精神与人的价值[J].自然辩证法研究, 1998, (1) .
[5]尹寒, 张德鹏.试论高校共有精神家园建设[J].社科纵横, 2008, (11) .
精神意义 篇9
关键词:“工匠精神”,现代设计,手工艺,匠心品质
“工匠精神”是在工作中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这种精神在古今中外发展过程中均有所体现。随着时代进步与发展,过去的工匠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于是就有人认为,“工匠精神”落伍了。恰恰相反,我们发现“中国制造”与真正的世界工业强国存在差距,因此,不断补充和完善“工匠精神”对现代设计而言,意义重大。
1 对古今中外“工匠精神”的解读
传统意义上的“天工开物”和当今的“工匠精神”虽然有所区别,但其内涵是一致的。长期以来,我们误解了包豪斯倡导的“将手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品设计”,认为它已经过时。但事实上,包豪斯强调实际的工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和工业生产相联系的三者结合。其实,工艺训练和“匠人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工匠精神”是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中国古代文化中体现为“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在西方文化则是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品质的理念,并一直延续至今,其中以德国为典型代表。
《考工记》是我国手工艺技术方面最早的专业性质的书籍,有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回溯过往,在农耕社会时期的中国,能工巧匠比比皆是。可以说,“中国制造”在古代的确闻名遐迩。例如,在北魏太和十五年开始建造的唯一一座集佛、道、儒于一体的寺庙——悬空寺。它正是“尚巧”“求精”“道技合一”的佳作。传说,古代工匠根据道家“清静”的设想建了该寺,因此这座寺庙没有建在平地之上,体现出“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木制建筑的精粹,更是世界10大最险建筑之一。在字典中,“悬”解释为“挂”“没有着落”“危险”的意思,“空”则是因其设计与选址巧妙,将通常依地而建的寺庙布局、形制等移于立体空间内,异常精巧。远望悬空寺,像一座玲珑剔透的浮雕。至此,我们被古代工匠们鬼斧神工的造诣所折服。
一直秉持“工匠精神”的德国,以其对产品的精雕细琢而闻名全球。例如,2015-05-22,“Handmade in Germany”德国手工制造设计艺术展国际巡展上所展示出的集包豪斯精神与高品质手作工艺于一体的展品,它们无疑是优秀的手工艺传承,更是传统德国文化的传承。柳宗悦先生曾经说过:“手与机器根本的区别在于,手总是与心相连,而机器则是无心的。”由此可见,德国一直延续至今的“工匠精神”将材料的灵魂释放了出来。在德国,一个技能高超的熟练工人的社会地位与科学家基本没有差距,这也体现了整个社会对匠人精神的认可和赞赏。
2 现代设计与“工匠精神”的关系
我们对于“设计”的基本概念其实并不陌生,在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处处都有设计的身影,但我们不能只关注设计本身的局部问题,而对设计的整体背景及相关环节视而不见。传统意义上的设计是靠工匠的技艺实现的,而现代设计则是由机械化批量生产出来的,但都是以标准而单一的形式存在的,缺乏商品的特性与人情味。由此看来,工匠时代似乎已经过去。然而,日本售卖的马桶盖受到国人的青睐,把德国制造的炊具成箱地搬回家早已屡见不鲜,相当多的人成为德国、日本产品的忠实粉丝。由此可见,国人不满足于当下“中国制造”的粗制滥造,人们对于匠品价值的认可从未改变,中国需要与时俱进,发扬“工匠精神”,创造“匠心品质”。
显然,现代设计的发展与完善离不开“工匠精神”。在前不久热播的《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中,让国产大飞机C919在蓝天上翱翔的幕后英雄之一胡双钱,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包括他在内的八位劳动者所追求的是如何将职业技能发挥到极致,他们凭借传承和钻研的执着精神,凭着专注和坚守品质,把“中国制造”“工匠精神”的传统再一次引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同时引起了人们的深思。
与上面提到的德国“工匠精神”的案例相比,仍有一部分国人对现代设计与“工匠精神”的认识存在误区。的确如此,以国内目前状况来看,技工的社会地位还没有得到认可,主要体现在工资方面。因此,要想使“工匠精神”得到广泛的普及和群众认可,需要社会给予技术人才更多尊重与重视。
“工匠精神”是对现代设计的补充和完善。它融入的是一代代人自己的态度,是一种造物精神与理念的延续。与精细化的代表产品例如瑞士手表、日本相机等相比,我们的国货则相形见绌,中国古代的“匠心品质”并没有得到良好地传承。而《大国工匠》中的每一位工匠艺人,他们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明确了自己真正的创作价值观,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提升中国制造水平与影响力的开端。
3“工匠精神”对现代设计的指导意义
3.1 有助于当今设计产品品质的提升
“工匠精神”是工业制造的精髓,我们需要这种精神。德国产品崇尚物尽其用、经久耐用。德国作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工业强国之一,在“工匠精神”的指引下产生了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在当代社会,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打造优质制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经这些工匠之手制造出来的产品,增加了隐形的高品质标签。由尹定邦《设计学概论》中设计与科技的关系来看,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正如《大国工匠》宣传片所推崇的“匠人精神”,宣传技术技能,成就出彩人生。时至今日,重提“工匠精神”是对于品质要求的回归。国人希望产品从快速的工业化批量化生产中放慢脚步,追求工业设计及其个性化创新。严格来说,极致的“工匠精神”只存在于奢侈品当中,而随着受众对于设计和美的要求的提升,这种精神也在向平民化产品渗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3.2 有助于设计师水平的提升
“工匠精神”也应该是融入设计师信仰中的。在设计界,我们已经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刻,否则想实现“中国制造2025”,根本无从谈起;同时,我们需要培养出将“工匠精神”融入血脉的精神理念,这在当下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尤为珍贵。这是一份设计师独有的荣誉感,具有“工匠精神”创作观的设计师,显现的是设计师自我存在的本心本性,是一份不追求眼前利益而着眼于长远发展的追求,“心物合一”是工匠艺人真正的本质所在,它拉近了“物与心”之间的距离,使现代设计不再像是一块冰冷而缺乏个性之物,它使受众感受到了造物所带来的亲切感,丰富了思想感情内容,将设计与手作之美结合起来,注重追求细节的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守。同时,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产品中感受到手工的痕迹,想象到匠人的专注与坚守,传递出的是人性的光辉与温暖。这难道不是我们当今社会正推崇的吗?
3.3 有助于现代设计环境的转变与发展
以尊重的眼光对待各行各业,培育杰出的现代匠人,传递专注、细致、耐心、冷静、果敢等精神品质和忠诚、诚信、友善、仁爱、务实、奉献、敬业等伦理价值。中国自古就有“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名言。至此,笔者认为,我们也需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服务水平,营造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因为它的好坏代表着声誉、尊严与道德品格。这也是我国急需面对和改善的问题之一。当今时代,我们应当对职业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心怀虔诚和感恩,强化“工匠精神”的培育。“工匠精神”不是一句口号,我们要想法设法将其落实下去,虽然任重道远,但仍要坚定前行。对于现代设计而言,匠人精神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总之,发掘“工匠精神”中对当代设计有益的元素,能够为我们解决问题拓展思路、提供方法,我们只有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使中国当代设计更能吸引国人乃至全球的目光,打造出真正的“中国制造2025”。笔者认为,坚守匠心,希望有更多的人发现与认识手工艺,正像《大国工匠》中的每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庸的人一样,感动于它所带来的愉悦、欣喜和感动。一个拥有“工匠精神”、推崇“工匠精神”的国家和民族,一定是纯粹的、脚踏实地的,也因此会少一些糟粕伪劣,多一些优品精品。而这种“工匠精神”会使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多一份安心与舒心。
参考文献
[1]王之润.浅析《考工记》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人文论坛,2009(18):226.
[2]史小冬.观复求索——匠人精神之于当代设计的意义[J].大众文艺,2015(18):113.
[3]肖群忠.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
精神意义 篇10
1《大学》自我教育的起点:肯定人人皆具“明德”
每一种教育的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性论基础之上, 《大学》的教育理念同样如此。作为一种自我教育的理论, 《大学》必须首先肯定人性本善, 这是自我教育何以可能的根据, 二是承认现实中恶的存在, 这是自我教育何以必要的根据。
对此问题, 《大学》开篇就作了明确的回答:“大学之道, 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1], “明明德”为发明彰显自身之明德, 其实这里边包含着一个前提, 那就是儒家关于性善的观念。孔子一句“性相近, 习相远”[2]的论断, 虽然没有指明人性是善的, 但遍观《论语》, 却可以体会出孔子对人性之善是有着充分的信任的。《大学》继承了孔子的这种方向, 将生来固有之人性直接称之为“明德”, 其间便明确点出了人性本善的内涵。这种明德来自上天, “天命之谓性”[3], 而且人人皆具。
既然人人皆具明德, 那么, 为什么我们还要明这个“明德”呢?这是因为人在后天利欲的驱使之下, 会使自己本具的明德暗晦不显, 如明珠蒙尘。“明明德”, 就是如擦拭明珠一样, 不断的发明、使明德彰显的一个过程。在古人看来, 人之所以为人, 就在于人有这善性, 有这个明德。所以, 要想让自己活的象个人, 那就必须不断的“明明德”, 日新其德,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1], 使自己的人格境界不断走向完善。
2《大学》自我教育的方法:从诚意到慎独
肯定了明德人人皆具, 教育也就成了“自明其明德”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众所周知, 时下教育的方法大都偏重于灌输为主。这就导致了道德教育走向外在化、虚伪化, 从而导致道德教育的失败。问题的症结很明显, 即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不符合人性的开发原理, 其实也与我们古人的教育方法背道而驰。我们的先哲孔子就曾提出过基于自我教育的启发式教育方法, 《大学》继承了孔子的方向并将之系统化———这就是《大学》所提出的“诚意”、“慎独”的教育方法。
《大学》讲慎独, 是从“诚意”讲起的。按照《大学》的说法, “诚意”, 就是一个不“自欺”。这种不自欺, 指的是不欺骗自己内心最真实的理性判断或者说道德律令。人人都有相近的味觉与视觉这种自然感官, 人人也就都有相同的道德意识, 这在孔子称之为“性相近也”之“性”, 在孟子称之曰“良知”, 《大学》则称之为“明德”, 那么确切的说, 《大学》讲的“诚意”, “不自欺”, 就是不欺骗自己与生俱来的明德, 听从这种内心的指令而把它落实到日常的行为实践中。
明白了何为“诚意”, “慎独”的内涵也就随之明了。对于“慎独”, 朱熹是这样解释的:“独者, 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1]也就是说, 即使在无人看到, 无人听到的地方, “明德”、“良知”同样在审视着你的一言一行, 甚至你的内心意念, 所以《大学》接着便讲“故君子慎其独也”, 提出了儒学的重要观念“慎独”。这样一来, 每个人内心的“明德”不仅成了道德判断的标准, 而且成了道德意识的源头。正是有了“慎独”的理念, 儒家的道德修养论, 才彻底走向内在, 《大学》的教育方法, 才彻底做到了自我作主。
3《大学》自我教育的目标:从修身到平天下
无论是探讨教育的理念根据, 还是教育的方法, 都是为教育目标服务的。对此, 《大学》也有明确的表述: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1]
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里给此段作注, 称“此八者, 大学之条目也”[2]。具体说来, 这八条目又都涉及到什么内容呢?按照朱子的解释, 格物就是研究宇宙人生中的所有事物, 特别是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那么, “致知”便是使这些道理和规范的认识得到充实与提高, 并内化为主体的认知;“诚意”, 是要求做到“毋自欺”[2], 听从内心最真实的道德呼唤, 从而将之落实为行动;所谓“正心”, 就是以理性、客观、公正的态度认识并对待你周围的世界, 向着“至善”的目标努力。从“格物”到“正心”, 《大学》都是将道德修养与知识的获到融为一炉。
接着便是修身, 这是“八条目”的中心环节,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为了“修身”,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从格物致到修身, 属于“修己”范畴, 而“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人”、“安人”, 实现儒家“修己以安人”[2]、“修己以安百姓”[2]的理想。这在《大学》中又被细化为“齐家”、“治国”、“平天下”, 也是八条目中的最后三目——八条目的归宿。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大学》“八条目”以对宇宙人生之理的认识 (格物、致知) 为起点, 以价值信念的建立与理性认知的提高为指向 (诚意、正心) , 以德、才兼备、整全人格的提高为中枢, 在此基础上训练一个人各方面的才能, 从而实现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目标。
总之, 通过对人之“明德”的肯定, 经由人人“诚意”、“慎独”的自我教育行为, 《大学》旨在实现以修身为基础的治国、平天下的实践目标。这种强调通过自我教育以提升人的生命境界, 从而实现理想的人生、理想的社会的自我教育原则对现代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在强调人的主体性、人的整全性、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的社会的健康发展的今天, 自我教育作为教育的理想之境, 终将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大学》承袭了孔子启发式教育的理念, 倡导一种自我教育。肯定人人皆具“明德”, 是《大学》自我教育的起点;强调“诚意”及“慎独”, 是《大学》自我教育的方法;建立在“修身”基础上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是《大学》自我教育的目标。挖掘《大学》中的教育智慧, 对反思我们今天的教育现状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大学》,自我教育,明德,修身,平天下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 1983:3, 51.[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M].北京:中华书局, 1983:3, 51.
[2]诸子集成·论语[M].上海:上海书店, 1986:4, 7, 267, 329.[2]诸子集成·论语[M].上海:上海书店, 1986:4, 7, 267, 329.
让雷锋精神穿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篇11
在今天,这个标尺仍然在度量人心,这面镜子仍然可烛照人间。
那就是人们年复一年渴望给他“户口”、不要“三月来了四月走”的“雷锋叔叔”。
一个普通、平凡的士兵,之所以感动中国半世纪而不衰,成为不朽的丰碑,就在于:
---作为道德的标杆,雷锋精神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助人为乐,扶危济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者爱人”情怀,历久而弥新。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在这种精神感召下,几代中国人争先进、做新人。温暖他人、贡献社会的风气应当主导当代中国的风尚,滋养中国人的心灵。
---作为永远的榜样,雷锋精神在年复一年的“学雷锋活动”中不断强化、升华,凝聚成崇尚服务、奉献
的社会主流价值,无数的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参与其中,涌现出的无数英模人物又以榜样的力量丰富、充实着榜样的内涵。我们的社会需要始终昂扬蓬勃向上的力量。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朴实的语言,穿越时空,在任何时候、每一个人,从中都能感悟安身立命之道。获得力量与幸福,原本如此简单、寻常,惊天动地不常有,脚踏实地的善行与义举却可以每天践行,不需要多高的门槛。
说到底,榜样,只有植根民间、感动百姓,才能真正有示范之力。雷锋精神启示我们,一个平凡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出不平凡的抉择,都可以显示人性的光芒,显示道德力量的伟大。提升国民的道德水准,需要立足于从普通百姓中挖掘道德建设资源。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看到,贪贿的官员、堕落的“明星”、为富不仁的“老板”、黑心的造假者,肯定不是社会的主流。无数诚实劳动的普通百姓,认真生活的“平实的大多数”,才是社会的主流,才是民族的脊梁。挖掘普通公民人性的光辉,道德建设的资源宝库,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今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道德建设比过去更加重要。毋庸讳言,一段时期以来,像“小悦悦”事件中一些人的冷漠,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食品安全事件中一些人道德底线的失守,假货、假文凭、假论文等诚信缺失,自私、无聊、低俗等“精神滑坡”现象,虽然不是主流,但在新媒体时代,其传播效应无疑会被放大,导致人们对道德失范深感忧虑。对此最有力的校正,除了加强法制建设、加强监管、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秩序规制,还需要继续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通过国家的倡导,让蕴含在民间、草野的道德力量茁壮生长,以道德力遏制贪欲,以崇高遏制信仰物化,以服务精神遏制野蛮逐利。
从这个意义上讲,植根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生长在民间草野、充满道德光辉的平民英雄雷锋的形象,不仅永葆生命力,更有时空穿透力。弘扬雷锋精神,对今天的中国,有着伟大的现实意义。坚守良知和节操,承担作为社会公民的责任,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匡正道德失范,矫治不良世风,重建诚信环境,不仅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市场经济也才能健康发展。
越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越是要弘扬雷锋精神。经济学家常言“交易成本”,我们认为,减少“交易成本”,固然需要制度的改进、法治的昌明,同样需要道德诚信的社会环境。人人守信遵规,经济活动就会简约为“在服务他人中接受他人服务”的服务交换,在一个无须互相戒备、彼此提防的交易环境下,经济发展将会迸发出无穷的活力与创造力。
令人欣喜的是,雷锋精神的内核不变,但学雷锋的方式却在与时俱进。今天,不仅涌现大批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爱心接力的英雄模范,也出现了众多将雷锋精神与现代公益慈善活动相结合的新形式学雷锋活动。爱心助学、免费午餐等草根公益行动,日益成熟化、制度化的志愿服务行动,都是雷锋精神的新创造,都是学雷锋活动的新表现。
这个伟大的时代,虽不完美,但我们周围,“草根英模”无时不在,“身边的感动”总在给人以向上的力量。他们以各种方式服务、奉献并报效于社会,造福民众、净化心灵,承继了一脉相承的雷锋精神。而唯有雷锋精神的永存,社会才能更加美好,人间才能充满温情,国民幸福感才会不断提升。
精神意义 篇12
一、变化分析
1. 教材编写的变化。
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二年级上册第45页讲“乘法的意义”时是这样编排的:
用乘法算:6×3=18读作:6乘3等于18。
或:3×6=18读作:3乘6等于18
教材突出了“写法上变化”和“读法上的变化”。
在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二年级上册第76页讲“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时, 是这样编写的:
在与乘法有关的实际问题的教学中, 教材明确了两种列式方法都是正确的。
在人教版数学课程标准教材三年级上册第69页讲“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时, 教材是这样处理的:
(2) 坐碰碰车每人3元, 20人要多少钱?20×3=60 (元)
这里有两点需要注意的, 一是2×10作为一个因数, 按一位数的乘法来处理, 不把它看成传统意义上的两位数乘法;二是解答与“碰碰车”有关的问题时, 把“20”这个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前面, 为后续教材写乘法竖式做必要的准备。
2. 写法的变化。如:
在乘法中, 两个乘数的含义是不相同的。如上式中“5”表示的是“相同加数”, “3”表示的是“相同加数的个数”。与过去的乘法算式不同的是:相同加数既可以写在“乘号”的前面 (此时“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 也可以写在“乘号”的后面 (此时“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前面) 。它们的书写位置是人为的。
既然3个5, 可以写作3×5, 也可以写作5×3, 按照这句话类推:
12个3, 可以写成12×3, 也可以写成3×12;
45个678, 可以写45×678, 也可以写作678×45。
3. 读法的变化。
过去我们读乘法算式, 有两种不同的读法, 如a×b, 可以读作a乘以b, 也可以读作b乘a。但现在不同了, 如a×b, 在通常的情况下, 只读作a乘b, 先读乘号前面的数, 后读乘号后面的数。但在特定的情况下, 也可以读作b乘a。
如笔算:234×3=702
竖式计算的过程可以这样口述:
3乘4等于12 (三四一十二) , 积的个位上写2, 向十位进一;
3乘3等于9 (三三得九) , 9加上1等于10, 积的十位上写0, 向百位进一;
2乘3等于6 (二三得六) , 6加1等于7, 积的百位上写7。
在竖式计算的口述中, 可以不考虑数所在的位置, 通常先读较小的数字, 再读较大的数字。与乘法口诀的叙述顺序保持一致, 这样可以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减少学生在竖式计算中的错误。
4. 名称上的变化。
在《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的“注释”中指出:乘号前面的数不再叫“被乘数”, 而和乘号后面的数一样, 统一称为“乘数 (也叫做因数) ”。由于名称上的变化, 引发出一个新的问题是如何理解“一位数乘法”和“两位数乘法”。传统的观点是:一位数乘法指的是“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即乘号后面的乘数是一位数, 乘号前面的被乘数, 可以是两位数, 也可以是两位以上的数。而新的观点是:一位数乘法指的是“一个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 (另一个乘数是两位数, 也可以是两位以上的数) 。”两位数的乘法指的是“一个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 (另一个乘数是两位数或两位以上的数) 。”
这就是说, 12×3或3×12, 456×7或7×456都是一位数乘法。在用竖式计算一位数乘法时, 为了计算上的方便, 通常把一位数的乘数写在竖式的第二行, 把另一个乘数写在竖式的第一行, 按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同样, 12×345, 345×12都是两位数乘法。把两位数的乘数写在竖式的第二行, 把另一个乘数写在竖式的第一行, 按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 正确把握乘法的本质: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奥特雷德认为, 乘法是增加的意思, 是一种特殊的加法, 但又和加法有所不同, 于是他把“+”号斜过来, 便得了乘法的记号———“×”。
根据乘号的由来, 可知乘法和加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加法与乘法都表示“增加”的意思, 都表示“求和”;加法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和起来, 变成一个数、量的过程, 而乘法表示的是一定数目的相同数值的缩写的加法。
(1) 对一定数目、相同数值的理解。如果把参与乘法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 用同数连加定义乘法, 两个因数的区别在于含义不同;既然是同数连加, 那么“相同加数”与“相同加数的个数”就是客观存在的。教学中, 让学生直观理解相同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这两个概念, 对认识乘法尤为重要。
(2) 对缩写的加法的认识。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是缩写的加法。教学中, 还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乘法从读、写、算三方面都简便。这是教学的另一个重点。
2. 正确理解乘法的意义:
乘法表示几个几连加是多少。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通常要联系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去理解, 这样比较符合小学生认识数学问题的规律。
例1:用两个因数的乘法算式表示下图中★的个数。
横着看:5是每行★的个数, 4是有这样的4行, 可以理解为是求4个5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列式:5×4。
竖着看:4是每列★的个数, 5是有这样的5列, 也可以理解为是求5个4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列式4×5。
由于5×4和4×5的和相同, 都可以表示“5个4是多少”或“4个5是多少”, 所以5×4与4×5的意义相同, 只是写法上不同。学生解答这道题时, 只写出其中的一个算式就可以了。
例2:教室里有6行座位, 每行7个座位, 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教学时, 要重视审题能力的训练。让学生充分理解“每行7个”的含义:每行都是7个;行行都是7个;有一行就有1个7。使学生理解:7是相同的加数, 6是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教室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是求6个7是多少”, 要用乘法计算, 算式可以写成6×7, 也可以写成7×6。要根据题意理解这两个算式的意义:都表示6个7是多少, 不能表示7个6是多少。学生解答这道题时, 只写出其中的一个算式就可以了。
例3:一列客车有8节硬座车厢, 每节车厢有113个硬座。这列客车一共有多少个硬座?
教师在指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时, 要让学生理解:113是相同加数 (也可以说成“一份数”) , 8是相同加数的个数 (也可以说成“份数”) , 这道题是求8个113是多少, 可以用乘法解答。
列式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先出现的数写在乘号的前面, 把后出现的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这样列出的算式是:8×113。也可以引导学生把较大的数写在乘号的前面, 把较小的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这样列出的算式是:113×8。前者容易为学生所接受, 但与竖式的书写顺序多数不一致;后者学生需要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再列式, 但与竖式的书写基本上一致。值得注意的是, 不应要求学生一定要把相同加数写在乘号的前面, 相同加数的个数写在乘号的后面 (包括分数、小数的简单应用题) 两个乘数书写的前后顺序不再影响列式的正确性。一般来说, 按照同一种约定俗成的办法板书乘法算式, 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做到书写统一。
对于解答应用题时所列算式的意义, 要根据应用题的具体情境给予解释。同时, 积的单位名称, 也不能像过去那样, 简单地理解为与乘号前面数的单位名称一致就可以了 (求面积和体积的问题除外) , 而要根据题意和问题所指, 正确地加以确定。
例4:说一说下面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 6×5
(1) 表示6个5连加的和是多少, 也可以表示5个6连加的和是多少。
(2) 表示6个5是多少, 也可以表示5个6是多少。
(3) 表示6的5倍是多少, 也可以表示5的6倍是多少。
在教学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赋予这个等式一些具体的含义, 说明它的意义。
如:表示一行有6个圆片, 摆这样的5行。一共有多少个圆片?
表示有5个学生, 每个人有6枝铅笔。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表示长方形的长6厘米, 宽5厘米。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0.4×25
(1) 表示25个0.4连加的和是多少。
(2) 表示25个0.4是多少。
(3) 表示0.4的25倍是多少, 也可以表示25的十分之四是多少。
在教学时,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赋予这样的算式一些具体的含义, 说明它的意义。
3. 怎样理解一些乘法应用题的多种解法。
一般来说, 一步解答的乘法应用题, 只有一种解法 (不考虑列连加算式解题) , 两步解答的连乘应用题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法。
例1:每箱饮料有24听, 5箱饮料有多少听?
可以这样列式:24×5=100 (听) , 也可以这样列式:5×24=100 (听)
这两个算式对这道“份总”关系的应用题来说, 意义是相同的, 是一种解法, 两种书写方式, 都表示5个24是多少。
例2:校园里有松树24棵, 柳树的棵数是松树的12倍, 柳树有多少棵?
可以这样列式:24×12=288 (棵) , 也可以这样列式:12×24=288 (棵)
这两个算式对这道倍数应用题来说, 意义也是相同的, 是一种解法, 两种书写方式, 都表示24的12倍是多少。
例3:如图所示:一辆运输车有2层, 每层装3辆小轿车, 4辆这样的运输车可以运多少辆小轿车?
解法一:
(1) 每辆运输车运几辆小轿车?
(2) 4辆这样的运输车一共运多少辆小轿车?
综合算式:2×3×4=24 (辆)
解法二:
(1) 4辆运输车一共有几层?
(2) 一共运多少辆小轿车?
综合算式:2×4×3=24 (辆)
解法三:
(1) 4辆运输车上层 (或下层) 共运几辆?
(2) 一共运多少辆小轿车?
综合算式:3×4×2=24 (辆)
可以看到, 根据题意, 这道应用题有三种不同的解法。在列综合算式时, 本着“先算的先列式, 后算的后列式;先出现的数写在前面, 后出现的数写在后面”的约定书写。这样连乘应用题就不会出现小括号, 便于学生掌握。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 在连乘算式中, 所能出现的6种书写方法 (2×3×4;2×4×3;3×2×4;3×4×2;4×2×3;4×3×2。) 都应该是正确的。
【精神意义】推荐阅读:
广西精神的现实意义11-28
论雷锋精神的时代意义10-23
井冈山精神现实意义11-16
论“两弹一星”精神的当代意义05-23
雷锋精神在现代的意义与作用11-05
延安精神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11-28
五四精神及其当代意义-近代史纲论文10-19
浅谈林秀贞精神对当代青年学生的教育意义07-28
浅谈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价值意义10-28
论文理论意义实践意义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