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意义

2024-07-29

概念与意义(精选12篇)

概念与意义 篇1

“苏教版” 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 (下册) 安排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以及平方米的学习, 五年级 (上册) 再次安排了两个较大的面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学习。 到此时, 对面积单位的学习已经基本结束。 经历了这两次面积单位的学习后, 学生对面积单位究竟掌握得怎么样呢? 在这两次学习结束后, 笔者组织了一个问卷测试, 题目如下:

1. 如果你忘记了平方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 你会选择什么方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关系?

2. 1 英寸=2.54 厘米, 你知道1 平方英寸是多少平方厘米吗?

第一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利用已有的经验再次探索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第二个问题主要考查学生能否理解长度单位的进率与面积单位进率之间的关系, 利用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探索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选择了100 个学生进行测试, 结果如下:

第1 题

第2 题

从上面的结果可以看出, 学生虽然学习了面积单位, 也能够记住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但是没有理解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 也就不能够正确推导出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更不能够借助于已有的经验去探索出不同系列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如何让学生理解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 并且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探索出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呢? 笔者在学生学习了公顷与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基础上执教了 “面积单位的复习” 一课,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 理解核心意义, 加深概念理解

对于面积单位的理解, 不能仅仅停留于形成面积单位的表象, 更要能够理解每一个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 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就是边长是单位长度的正方形。 面积单位的名称表示方式里面蕴藏着数学运算, 学生只有理解了面积单位名称里面蕴藏数学运算的意义, 才能够形成对面积单位的抽象理解。

【教学片断一 】

师: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 我们学过了很多面积单位。你们记得有哪些吗?

生: 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师: 思考问题真有条理。 这些面积单位, 你知道些什么了?

生: 我知道这些面积单位是怎么规定的, 还有它们的大小。

师: 平方厘米是怎么规定的? 究竟有多大呢?

生: 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 平方厘米, 大约有我们中指指甲盖这么大。

师: 联系生活中物体的表面来描述面积单位就方便多了, 接下去几个谁来试试。

生: 边长是1 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 平方分米, 大约有我们手掌这么大。

… …

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 完成板书:

师:规定这些面积单位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它们都是用正方形来规定面积单位的。

生: 正方形的边长是1 厘米、 1 分米、 1 米等。

师: 这些面积单位都是运用正方形来规定的, 都是运用单位长度来规定正方形的边长。 对面积单位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 除了公顷以外, 为什么其他的面积单位都有平方两个字?

师:你们能够解释吗?

(学生在下面摇头)

师: 这得从平方这个词的意义来思考, 两个相同的数相乘, 记作这个数的平方, 例如4×4, 记作42, 读作: 4 的平方。 根据刚才的理解, 你知道平方厘米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乘边长, 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 如果要计算面积就是1 厘米乘1 厘米, 两个运用厘米作单位的长度相乘, 结果得到一个新的单位平方厘米。

生: 平方分米就表示两个用分米作单位的数量相乘结果的单位。

……

生: 这里有个比较特殊的面积单位公顷, 它里面没有平方。

生: 长度单位里面有厘米、 分米和米, 但是没有百米。如果有百米这个长度单位, 那么公顷可以说成是平方百米。

师: 确实公顷就是平方百米, 从字母表示里面也能够看出来。 在长度单位里面没有百米这个单位, 所以数学家换了一个词, 叫公顷。 如果再接着造, 你还能够造出面积单位吗?

生:边长是1微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微米。

生:边长是1毫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毫米。

生:边长是1万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万米。

……

上述过程中, 让学生描述面积单位的意义, 借助于生活中物体的表面去表示其大小, 进一步加深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 通过一系列面积单位的比较, 抽象出面积单位的核心要素, 即边长是单位长度的正方形。 通过对平方这种运算的介绍, 借助于数学运算去理解面积单位的文字表示与字母表示两种方式的合理性。 在学生理解了面积单位的意义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创造新的面积单位, 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面积单位的理解, 初步体会到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 把握关系本质, 形成多维度表征

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关系的理解, 不仅仅是能够记忆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而且要能够根据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去把握进率的形成过程, 理解长度单位进率与面积单位进率之间的关系, 基于已有的经验形成对面积单位进率的多元表征。

【教学片断二 】

师: 仅仅知道了面积单位的意义还不够, 还要知道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你能够解释一下吗?

生: 1 分米=10 厘米, 所以在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面摆1 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每排摆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可以摆10 个, 摆这样的10 排, 10×10=100, 所以1 平方分米=100 平方厘米。

(配合学生的发言演示图1)

师: 其他几个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你们也能够解释吗?自己在小组里画一画, 说一说。

……

(在交流结束后, 让学生进行反思)

师: 根据刚才的研究过程, 你对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新的认识?

生: 想弄清楚面积之间的关系, 关键要弄清楚对应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生: 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 根据刚才的示意图可以知道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10=100。

生: 千米与百米之间的进率是10, 根据刚才的示意图也可以知道, 公顷与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是10×10=100。

……

师: 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也就是用与之对应的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相乘。 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生: 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所以平方千米与平方米之间的进率就是1000×1000=1000000。

师: 看来, 记住了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就能够很快地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以前我们用一个台阶摆了长度单位, 还记得吗?

(出示长度单位的台阶, 如图2)

师: 如果还用这个台阶去摆面积单位, 应该怎么样摆呢? 自己试一试。

(学生在小组试着摆, 结束后组织学生交流)

生: 一个台阶表示10, 平方厘米与平方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也就是10×10, 所以中间隔一个台阶。

生: 其余的都是中间隔一个台阶, 只有公顷与平方米中间隔着三个台阶, 它们的进率是10000。

师: 比较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两个台阶, 摆完这两个台阶, 你有什么体会? (如图3)

生: 毫米、 厘米、 分米和米相邻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所以是靠在一起的。 而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以及平方米之间相邻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所以中间隔了一个。平方米与公顷的进率是10000, 中间隔了三个。

生: 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中间空得要大一些, 借助于这两个台阶, 可以很快地记住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师:根据刚才的经验,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出示下面的习题, 让学生进行练习)

1. 课桌面的面积是40 平方分米, 可以说是 ( ) 平方厘米, 还可以说是 () 平方米。

2. 学校试验田的面积是0.02 公顷, 可以说是 () 平方米, 还可以说是 () 平方分米。

3. 光明小学的占地面积是5 公顷, 可以说是 () 平方米, 还可以说是 () 平方千米。

师: 完成了上面这些题后, 你有什么新的体会呢?

生: 同一个物体表面, 可以用不同的面积单位来描述。

生: 光明小学的占地面积是5 公顷, 如果用平方米来说就是50000 平方米, 用平方分米单位比用公顷说起来麻烦。

师: 如果能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来描述物体表面的面积, 那么说起来就方便多了。

上述教学过程中, 首先让学生借助于简单的示意图, 根据面积单位的意义去研究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然后基于示意图的经验进一步去思考面积单位的进率与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认识到面积单位的进率就是对应的长度单位进率的平方, 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面积单位之间进率的认识。在台阶上摆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的过程, 让学生利用台阶进一步去理解面积单位的进率与长度单位的进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形成对面积单位进率与长度单位进率的多元表征。 在运用不同面积单位描述物体表面面积的过程中, 一方面让学生运用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灵活进行单位转换, 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体会虽然不同的面积单位都可以描述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 但是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可以让描述变得更加方便。

三、 灵活运用单位, 丰富概念联系

学生真正理解了面积单位的核心意义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表现在能够根据物体的表面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去描述, 另一方面还要能够根据已有的对面积单位的理解去尝试理解其他系列的面积单位, 能够根据已有的经验灵活进行不同系列面积单位之间的转换。

【教学片断三 】

让学生完成下面的两组习题:

第一组:

1. 我国崇明岛的面积大约是1267 ( ) 。

(1) 公顷 (2) 平方千米 (3) 平方米

2. 一个物体表面的面积是40 平方分米, 这个可能是 () 。

(1) 文具盒面 (2) 课桌面 (3) 教室地面

3.一块土地的面积大约是10公顷, 这可能是 () 。

(1) 崇川区 (2) 文峰公园 (3) 上海市

第二组:

1.辨一辨

桌子的长是6 分米, 宽是50 厘米, 你能够求出桌子的面积吗?

马小虎的解法是这样的:

6×50=300 (平方厘米)

2. 一条高速公路路基的长是60 千米, 宽50 米, 你能够求出这个路基的面积吗?

(在完成了上面的两组题后, 让学生继续提问)

生: 除了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这样的面积单位, 还有其他的面积单位吗?

师: 我国以前分土地的时候就有亩、 分、 厘。 外国还有平方英里、 平方英尺、 平方码、 平方英寸……国际上测量海洋的面积常用平方海里, 1 平方海里究竟有多大呢?能不能利用我们今天的知识解决?

生:如果知道海里与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我们就能够算出来。

师:1海里=1.852千米, 1平方海里是多大呢?

生:用1.852×1.852可以算出是多少平方千米。

师: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就是对应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相乘, 用这样的方法你还能够研究出其他面积单位与我们学习的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吗?同学们下课继续研究。

在教学过程中, 通过两组题目的练习, 一方面让学生能够根据物体表面积或土地面积选择合适的单位, 以及根据具体数量去猜测具体的土地或物体的表面, 加深对面积单位表象的记忆与理解; 另一方面通过不同的长度单位去计算面积, 让学生在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中体会到合适的长度单位可以算出合适的面积单位。 最后再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认识, 理解不仅仅基于毫米、 厘米、 分米……这个系列的长度单位下产生面积单位, 基于其他系列的长度单位也可以产生对应的面积单位。 只要知道了不同系列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相应的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就清楚了, 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经验进一步去研究其他面积单位之间的关系。

概念与意义 篇2

韩非的“法”与“术”概念及其现代政策意义

韩非关于法的这个定义,指出了法是官府制定的行为规范,守法则奖,违法则罚,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这与现代意义上的法或法律的`涵义相差无几。法和术有着密切联系,都是君主意志的体现,都是国家统治的工具,都属于公共政策的范畴。

作 者:李健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山东曲阜 273165刊 名:管子学刊 CSSCI英文刊名:GUAN ZI JOURNAL年,卷(期):“”(3)分类号:B226.5关键词:韩非 “法”与“术”概念 现代政策

廓清官僚主义概念的现实意义 篇3

提起官僚主义,人们无不深恶痛绝。反对官僚主义,铲除官僚主义,伴随着官僚主义与生俱来不绝于耳。然而,什么是官僚主义?

关于官僚主义,长期以来我们存在许多认识的误区。似乎所谓官僚主义不过是“脱离群众,脱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或者是指“革命意志衰退,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的一类,而且十分明确:官僚主义是地主资产阶级的产物,到了共产党执政后,就没有了官僚主义的温床,有的只是官僚主义的微尘,因此需要洗手洗脸,至多是官僚主义的细菌会感染“我们的肌体”,而社会主义制度是与官僚主义不相容的,“是反对官僚主义而不是保护官僚主义的”,以致最终要战胜官僚主义。

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对于官僚主义的研究长久以来成为禁区。

早在1948年,在中国社会面临華夏民族命运的十字路口,厦门大学教授王亚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古往今来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当时居统治地位的蒋介石政府的腐败官僚政治给予了深刻批判。1948年10月,时代文化出版社出版了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成为现代中国思想史上的开山之作。王亚南以汉译《资本论》闻名于世,他以思想家的敏锐及社会学家的责任感,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基本症结——官僚政治,从“经济和历史”的视角切入,对中国官僚政治做出了系统的剖析。当年曾红极一时的《中国四大家族》《窃国大盗袁世凯》《人民公敌蒋介石》等政治著述,随着时光流逝成为过眼烟云,而唯独王亚南的《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获得了超越时光的强大生命力。

孙越生作为王亚南的高材生,不仅在思想和人格上师承了王亚南对“中国官僚政治”的剖析和批判。他更对自己人生经历中的“官僚主义”危害有了切肤之痛,于是以一己之力,在1980年代完成了《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学者丁东认为:“他敢于直接面对古今中外的官僚主义现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官僚主义现象”,“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已经定性的有关结论”;“他认为,官僚主义不只是官员的作风问题,也不是什么思想影响的产物,而是和人类自身历史同样悠久的痼疾,是对人类自身危害最大的痼疾”。

从王亚南对当年中国社会蒋氏政权官僚主义的剖析,到孙越生对现实中愈演愈烈的官僚主义现象的批判,他们共同思考的重心是社会发展中的“官民冲突”,他们对这种现象的解释及剖析,对观察当前的中国社会变革富有启示意义。

孙越生已于20世纪90年代末辞世,而他所发出的“空谷足音”却成为世纪“绝唱”,一直没机会面世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感谢福建教育出版社的胆识,为我们出版了这样一本警世的好书。

“以首生身”和“以身生首”

孙越生在《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书中,指出了官僚主义的“幽灵规律”:“官僚主义的幽灵规律,就在于它的寄生规律。就在于人性的相生相克,互为条件,互相转化,互相渗透,互为表里的结果”。“没有组织,没有管理,也就没有任何官僚主义,人们想在官僚主义问题上除恶务尽,只能消灭一切组织,消灭任何政府,消灭社会。但是这样一来,人类反而会受到无政府主义的加倍惩罚而毁灭自己”。官僚主义的生成起源,决定了人类永远不可能釜底抽薪地消灭官僚主义,而只能不断地克服、抑制和减少官僚主义,使之逐渐改变运动形态,达到一个当时当地大多数人可以忍受的程度。孙越生说:“一个成熟的社会就表现在既不企图用暴力革命的办法去根除官僚主义,也不使事态发展到迫使人民不得不去尝试这种方式的地步,而是共同来进行改良或改革。”

孙越生还廓清了“个人官僚主义与体制官僚主义”的相互关系:“深潜在人类天性中的官僚主义和来自体制温床的官僚主义的关系”,犹如“雨自泉而降,泉自雨中生”,是一种相互循环,相互作用,同生共灭的关系。有火就有灰。把个人性官僚主义的罪责都推到体制性官僚主义的范畴中去,只会助长“法不治众”的个人贪腐趋势。“前者属于主观范畴,后者属于客观范畴,从而构成一对旗鼓相当的、互有内在联系的成对范畴。”所谓两者的内在联系,就是指个人官僚主义可以转化为体制官僚主义。反之,体制官僚主义也可转化为个人官僚主义。某种运动形态的官僚主义体制,可以由不同的官僚主义者改造成为另一形态的官僚主义体制。反之,某种官僚主义者也可以由另一种官僚主义体制改造成为与自己相适应的官僚主义者。

孙越生一针见血地断言:“由人治官僚主义运动形态转化为现代法治官僚主义运动形态的过程中也显著地发生这种情况。”

孙越生以秦始皇为例,形象化地剖析了这种“一人为刚,万夫为柔”,个人官僚主义转化为体制官僚主义的典型实例。孙越生说:“谁如果要实行彻底的个人专制独裁的大一统统治,就都会采取秦始皇首创的这套典型官僚政治模式,不同的只是因时因势而作些损益调剂罢了。”孙越生的这番话,为一种社会现状描绘出必然的逻辑规律。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专制大一统局面,必然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就是最彻底的人治官僚政治。在这种政治制度下,百官只层层向上级负责,最后皆向最大的官僚头目帝王一人负责,而不向人民,不向法律,不向任何阶级、阶层负责。所以,典型的官僚政治乃是和个人专制相匹配的政治制度。孙越生指出:这种“专制君王与典型官僚政治的匹配,就已充分表现出以首生身和以身生首的‘蚯蚓现象’了”。孙越生用“以首生身,以身生首”的蚯蚓生理现象,来概括中国二千年来专制君主和官僚政治相互依存的封建官僚体制的生灭规律。他说:“大小官僚们帮助大皇帝打天下,坐天下,树立起‘真命天子’的偶像崇拜和‘替天行道’的绝对权威之后,他们从中分一杯羹的特权地位也就有了依据,有了庇荫,有了保障。”

孙越生还指出:“当专制君主英明强干,能够趋时趁势,他的典型官僚政治机器确能发挥出得心应手的最大行政效率。但是,利之所在,弊亦随之。百官在对上级、对帝王百依百顺的同时,也会上行下效,狐假虎威。对下对人民胡作非为,这种规律使各级官员迅速发展成为各自权力岗位上的小皇帝、土皇帝和以权谋私者。”孙越生还引用了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中的一段话,百官“帮同把大皇帝的绝对支配权力建立起来,他们就好像围绕在鲨鱼周围的小鱼,靠着鲨鱼的分泌物而生活一样,这绝对支配权力愈神圣、愈牢固,他们托庇他,依傍他而保持的小皇帝的地位,也就愈不可侵犯和动摇了”。

孙越生的表述,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当代联想和共鸣。

警惕“强人政治”

我一向认为,一部学术著作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对一个问题追本溯源的研究成果,更在于它所揭示的某种规律像预言般得到以后现实的验证。

孙越生在1980年代末就写出了《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他的真知灼见,穿越了20年的风云烟尘。当社会历史发展到今日,他笔下所描述的官僚主义所衍生的种种丑恶现象,却像是预言谶言,不幸被一一言中。

最為深刻的是,孙越生书中所提醒的对“强人政治”的警惕。

孙越生说:“这类不受法制制约的政治强人,很难不受权威欲和剥削欲的诱惑,很难不受人治专制官僚政治诸规律的影响,很难不让自己的个人官僚主义体制化和体制官僚主义个人化,最后很难不扭曲市场化而产生大批官倒、变相复活官僚资本、官僚买办资本,从而在政治与经济上不是扶植与保护‘中产阶级’而是像历史上曾发生过的那样,排斥、打击‘中产阶级’。”

如果改革形成新的“权贵阶层”,不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勤劳致富,而是在“权力寻租”、“资源垄断”、“企业转型”等过程中的巧取豪夺;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不是全民的共同富裕,而是弱肉强食的两极分化,那么,这样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怎么可能要求他们维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

孙越生在《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一文中,有预见性地对新权威主义的“精英政治论”予以了驳斥。新权威主义认为,从专制走向民主,需要从上到下一大批精英分子,特别需要一位强有力的人物,形成坚强的中央领导权力,以开明的专政或强人政治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消除经济自由的障碍。等到中产阶级在强人政治保护下稳步发展,现代知识分子得到中产阶级支持而同步壮大,二者联盟与强人政治抗衡,出现政治多元化,民主于是得以壮大,直至最后一个新权威主义的政治强人被赶出政治舞台。“新权威主义就是用开明专制来维护社会稳定和保证市场化,通过实现市场化培养出多元化政治的承担者中产阶级的现代知识层联盟,以取代开明专政,建立民主制度。”也许,所谓的“重庆模式”已向民众展示了一个“新权威主义”的乌托邦蓝图。

孙越生对新权威主义一厢情愿所设计的“民主路线图”,发出了无情的嘲讽:“在鼎足律不起作用而人治专制官僚政治大行其道的社会,这就不可能形成所谓的新权威,而只能是旧权威换汤不换药的变相延续,反复出现,它也不可能出现真正的市场化、民主的实质化和制度化,而只能出现妨碍和歪曲市场化的官僚买办资本化和民主的形式化,不可能扶植和保护‘中产阶级’,而只能是造就和保护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新贵族——大官倒。”我们当今社会的演变过程,已无情地验证了孙越生二十多年前发出的预言场景。

孙越生不容置疑地断言:“在这种格局下强调专制大官与自由少女调情,其结果只能是自由被强奸,生出一个上不了户口的‘民主’”;“我们寄希望于‘青天’,得到的只能是暴君。”

孙越生在《官僚主义的起源和元模式》一书的后记中,还写下这样的话:“绝不可能设想一个没有任何民主制度建设过程的纯粹市场化过程”;“无论如何不可能出现‘先市场化,后民主制度化’的发展模式。”“市场化如果没有民主制度化作保证,就不可能正常地进行;民主制度化如果没有市场化的支持,也就不会有长足的发展后劲”;“在中国只有民主制度化和市场化同时并举,双管齐下,才是对人治官僚主义的种种弊病,包括官倒现象,进行标本兼治的良方、迫使它改变封建运动形态的克星”;“如果实行‘先市场化,后民主制度化’的方针,则正中官僚主义的下怀,不仅将断送民主化,而且将断送市场化”。

在一个国家现代化崛起的过程中,实行民主化和市场化,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孙越生二十多年前所作出的断言,在今天听来,仍有着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概念与意义 篇4

制度生产力概念为我国学者谭忠真, 邹东涛教授首提并研究。此概念绝非制度与生产力概念的简单组合, 而是关涉到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本概念, 即生产力概念的正确理解, 更关涉其基本原理, 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尤其是制度与生产力关系的科学把握。然综观二位教授研, 可容易发现此概念实为伪概念, 若不加以分析批判就可能在流传中“弄假成真”。不过此概念的提出与论证却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制度对生产力发生作用的方式, 及良好制度的标准与建设要求, 因此又是一个有极积意义的伪概念。

一、制度不是生产力

回答是否定的。所谓生产力, 顾名思义即生产的能力。天地万物, 谁有生产之的能力?唯有人, 一切非人的存在物, 包括人创物均不可能具有生产力。人的生产活动是在精神支配下以获取财富为目的的活动, 所以生产力即“人类在精神支配下利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获取自身需要的劳动能力”, 其核心则是人的创造力。关于生产力即人的生产能力, 制度生产力概念的提出者也是赞同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 生产力是‘生产’满足我们需要的一切‘手段’的‘能力’, 是改造自然界和人类自身, 创造人类文明的能力”, 当然“这种创造力不是单个人的创造力的简单相加, 而是人的集成创造力”。

该伪概念何以产生呢?那是由于其提出者将制度对生产力的影响力等于制度生产力了。毫无疑问, 制度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在某一历史阶段上, 有的制度有利于激发人的创造力, 有的制度却压抑甚至扼杀人的创造力;同一制度, 在这一时期有利于人的创造力发挥, 在另一时期却阻碍人的创造力发挥”但能因其重要的作用就将其视为生产力吗?非也, 因为制度归根到底是有生命的人生产出来的无生命的规则, 若制度生产力概念能成立, 则一切对生产力发展产生影响作用的事物岂不均可称为生产力, 尽管其力度要小些。可见制度生产力是一个伪概念。

其实在制度生产力这样的伪概念产生以前, 其它的伪生产力概念已“面世”。如, 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让?萨伊认为, 劳动、资本、土地是生产的三要素, 而“生产不是创造物质, 而是创造效用”。于是他提出了资本生产力的概念, 得出后来由马克思加以概括批判的“三位一体”的公式:劳动──工资、资本———利息、土地———地租;庞巴维克直接称资本生产更多财富的能力为“物质生产力”, 称资本生产更多价值的能力为“价值生产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实际上是将劳动对象, 劳动工具视为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此说受到马克思的批判, “无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 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 但“机器设备、科技资料, 无论是作为人的创造力发挥的结果, 还是作为人的创造力发挥的手段与条件, 都始终是是人的创造力的派生物, 受人的创造力的支配”, 所以不是生产力要素。以马克思的观点视之, 制度生产力概念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了, 因为制度只是生产的环境要素, 连生产要素都不是。

二、制度不是第一生产力

所谓第一生产力无非是最重要, 最基础的生产力。什么才是第一生产力呢?制度生产力的研究者的答案很简单:制度才是第一生产力。

制度何以成为第一生产力呢, 为什么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呢?谭、邹二位教授指出因为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产业革命的“孵化器”制度, 是形成有效组织的“孵化器”, 而有效的经济组织是技术创新、产业革命的摇篮。谭、邹二位教授为此寻找了不少例证明, 如人类伟大的工业文明的起步——工场手工业初始并没有什么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变, 有决定意义的只是生产集中到手工工场, 进行了分工、协作而已。再如,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并未引起生产力的任何革命, 而别的国家却学了去开矿山、修隧道、造枪炮, 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发展世界贸易, 最后用枪炮, 廉价商品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还有同一蒸汽机, 在市场经济的英国引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而在农奴制下的俄国却湮没无闻。可见“纵观古今, 制度创新是技术革命的“孵化器”, 是整个社会生产力创新最核心、最关键的部分”, 所以“制度是最基本层次的第一生产力”。

前已分析制度生产力是一个伪概念, 因此“制度是第一生产力”自然更是伪概念。但是其说主要是针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言, 关涉的是制度与科学技术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 因而确有分析, 批判之必要。制度是第一生产力吗?非也。社会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制度只是这些因素中的一个, 在这个由众多因素组成的系统中, 制度能起的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制度是从人的关系演化而来的, 它可以规定、确认、强化、调节和控制现有关系, 却不能决定关系的产生。社会关系是交往实践的产物, 交往活动则由生产活动发轫, 归根到底以生产活动为中轴。因此, 在生产、关系和制度三者中, 制度是一个被决定方面的因素, 它的产生、性质由生产、交往决定, 它的功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是思想的动物, 其行为受思想的影响;人又是情感的动物, 情感的交流与融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制度可以规定人如何行动, 却不能规定人如何思想, 不能规定人的观念, 尽管它对人的思想、观念有重大影响。制度作为规则是人的理性选择的结果, 对非理性的情感显然是力不从心。在碰到思想与情感的问题时, 制度运行就不那么顺畅甚至会发生扭曲, 所以现实生活经常会出现“该做的没做, 做了不该做”的情况。可见, 制度对人的制约, 激励作用是不完全的, 绝不是“第一生产力”。

不错, 工场手工业初始并没有什么技术进步和生产工艺的改变, 有决定意义的只是生产集中到手工工场, 进行了分工、协作而已。可是产业革命毕竟是以工场手工业的技术为基础的, 至于“有决定意义的只是生产集中到手工工场, 进行了分工、协作而已”岂不是因为人们的管理, 生产的思想或意识的创新或进步之使然。如果制度真的那么神奇, 移植先进的制度岂不是能使原始人进行产业革命。不错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 在中国并未引起生产力的任何革命, 同一蒸汽机, 只在市场经济的英国引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可是没有这些技术, 英国的工业革命何以轰轰烈烈?可见制度的产生、变化最终必以科学, 技术, 尤其是科学为先导与基础, 所以能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只能是科学技术。对此制度经济学的创始人诺思也是认同的, 他说“知识和技术确立了制度创新的上限, 进一步的制度创新则需要知识, 技术的增长”。

三、伪概念的制度生产力研究具有极积意义

制度生产力虽然是一个伪概念, 但其提出者的研究却具有极积意义。

其一, 制度生产力研究者充分提示了制度对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包括: (笔者注:制度生产力概念提出与研究者将制度生产力内涵概括为六大方面, 其所谓的制度的协同力与更新力只是说明了好的制度应该具有协同性, 创新性) 一是制度的整合力。制度的价值理念是整合全体人民的意志、愿望、奋斗目标的旗帜, 是人民创造力潜意识的动力源泉。二是制度的激励力。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取决于精神状态, 而人的精神状态又最终取决于制度环境造成的社会氛围所给予人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的影响。三是制度的规范力。制度是规范和保障每个人自由地发挥和发展自己创造力的社会体系。每个人只有遵守制度所体现的社会行为规范, 形成良好的经济、社会秩序, 才能真正获得其创造力发挥、发展的自由。四是制度的开发力。人们创造力的生产和再生产, 受制于制度规制的社会环境。从人们创造力的生产来看, 人们受教育的机会、条件、方式、内容等, 都是人们创造力生产的决定因素, 而这些因素又都是由就业制度、人事制度、教育投资的产权制度、人力资本产权与报酬制度、教育体制、教育管理制度等制约和决定的。从人们创造力的再生产来看, 社会对终身教育的重视与需求, 人们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条件、程度、方式、内容等都是人们创造力再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而这些因素同样是由制度制约和决定的。

其二, 制度生产力研究者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论证了应该如何进行制度建设。如, 要形成制度强大的整合力, 制度所追求、奉行的价值理念, 必须具有普遍性, 先进性, 终极性或永恒性。为此应尽可能创造如下条件:人们最低生存需要和基本发展需要 (如基础教育) 能得到保障;人们所得的报酬与贡献大致对称;人们对制度拥有公平感;人们对创业具有事业感和成就预期。要提高制度的规范力就必须严格规范立法制度, 严格界定和保护产权, 特别是通过制度创新和相关技术手段的改进, 严格规范管理者的管理行为和人们的经营行为。要形成制度强大的培育、开发力, 就必须在全社会范围内不断造就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和能力本位的价值取向;全面造就使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量才使用、适才适用、客观公正的制度。制度影响力实现还要求制度要有较大的协同力, 实现此, 宪法必须明确体现以保障、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发展为最高宗旨;制度规则应授予最高司法机关独立监督的权力;从制度上鼓励立法机关和制度的各个执行部门、社会团体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正在运行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进行检讨等。最后, 一个良好的制度系统, 必须保有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这需要在社会大系统内有一个对现实制度运行进行审视、评判的预警系统;在制度的更新上打破利益刚性和路径依赖的樊篱;要围绕更好地保障和促进人的创造力的发挥、发展这一根本目标, 在不同区域、不同组织团体间开展体制、程序层面上制度的自由创新和竞争;对外国的行之有效的一切有利于人的创造力发挥、发展的制度, 应尽可能取其精华融入我们的制度体系;国家必须设立制度创新、发明奖励制度等。

参考文献

[1]谭忠真 邹东涛:制度生产力的体系及其测度[J].中国工业经济, 2001, (6)

[2]贺汉魂:生产力概念的马克思主义人本分析[J].学术交流, 2006, (1)

[3]谭忠真 邹东涛:社会生产力是制度的生产函数[J].生产力研究, 2005 (3)

[4]让?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3.60

[5]马克思:资本论 (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44

[6]谭忠真:制度是最基本层次的第一生产力[J].中国工业经济, 2000, (6)

[7]转自: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150

一、民法的概念和意义 篇5

(一)民法的概念及其理论分类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独立的法律部门。

民法是国家重要的基本法律之一。

1.广义民法与狭义民法

广义民法:所有关于民事的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其中包括商法;

狭义民法:专指除商法之外的民法典。

2.实质意义上的民法与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各项民事法律、法规等。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系统编撰的民事立法,即按照一定体例编撰、以法典方式命名的民法典。

3.民法典与《民法通则》

民法典:系统地把民法的各项制度编撰在一起的立法文件。传统民法典的典型形式包括:总则、物权法、债权法、亲属法、继承法,如:《德国民法典》。

《民法通则》:我国制定民法典条件尚不成熟条件下民事立法的特殊形式,包括民法典的一般原则性内容。

4.民法与商法

民商合一的国家:民法范围涉及国家权力不直接介入的整个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领域,其含义与私法相同。

民商分立的国家:商法与民法并列。

商法:规定商人和商业组织的地位及其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律规范。

5.公法与私法

公法:以政治、公共秩序、国家利益为内容,以权力为中心,以命令和服从为特点的法律;

私法:以民事主体的利益为内容,以权利为核心,以平等自愿为特点的法律。其含义同广义的民法。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1.平等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任何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都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依据不同的调整对象,将法律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

我国民法所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法人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法律是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社会关系分为纵向社会关系和横向社会关系。

纵向的社会关系是隶属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参加者之间存在管理与被管理、领导与服从、上级和下级的关系、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横向的社会关系是平等的社会关系。参与平等社会关系的主体法律地位平等。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相互之间没有管理、领导、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2.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平等主体的财产关系,是指主体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工程中形成的具有经济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财产所有权关系和财产的流转关系。

(1)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

(2)当事人意思表示自由;

(3)等价有偿。

3.平等主体之间人身关系的概念和特征

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与人身密切联系、本身不具备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包括人格权关系和身份权关系。

(1)人身关系本身没有财产内容;

(2)人身关系与特定的人密切联系,离开了具体的人就没有意义;

(3)人身关系中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权利不能转让、继承。

(三)民法的作用与意义

1.民法所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最基本、最大量、最核心的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

2.民法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民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表现形式;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平等主体;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只宜采用民事法律关系的形式;

6.民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二、我国民法的渊源和适用范围

(一)民法渊源的概念

民事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二)民法渊源的种类

1.制定法

(1)法律;

(2)行政法规中的民事规范;

(3)地方性法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中的民事规范;

(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2.习惯法

民事主体在长期生产、交易和生活中形成的习惯,在不与法律相抵触的情况下,经国家认可后,具有民法渊源的效力。

(三)民法的解释和类推适用

民法解释,是对民事法律规范的确切含义、真实意旨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等所作的说明。

根据作出民法解释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行政解释;

根据作出民法解释的效力不同,可以分为:有权解释(正式解释)、无权解释(学理解释)。

类推适用:在没有明确的民事法律规范可以适用的情况下,有关法律适用机关根据民法的基本精神,选择其他类似的规范来适用的活动。

(四)民法的适用范围

1.民法在时间上的适用范围——时间效力

(1)民事法律的生效:民事法律自施行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即法律生效。

法律生效的日期:发布之日起生效、法律颁布以后确定的日期生效。

(2)民事法律的失效:民事法律在废除时停止效力,即法律的失效。

民事法律废止的情况:明令废止、新法代替旧法。

(3)民事法律的溯及力:民事法律对其生效之前的行为是否适用。一般民事法律没有溯及力。

2.民法在空间的适用范围

民法在哪些空间领域内发生效力。

(1)一般规定:

《民法通则》第八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民事活动,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例外规定:

《民法通则》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本法规定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的特点,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单行条例或者规定。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依照法律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或者备案;自治州,自治县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报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3.民法对人的适用范围

民法对人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法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民事活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民法通则》关于公民的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外国人、无国籍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与中国公民或法人发生民事纠纷的,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但其自愿向中国法院起诉的,我国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三、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一)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对民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抽象和概括。是民事法律制定、实施、遵守都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2.意义

(1)法定主义与准则主义

民法所反映的经济生活非常广泛、复杂,民事活动种类繁多,而且处于经常的发展变化之中,没有必要更没有可能在一部法律之中将各种民事关系包罗万象、规定无遗。

(2)统帅作用

民法作为基本法,其基本原则对于民法基本制度的完善、对单行法、特别法的制定和实施具有指导和统帅作用,是民事法律达到和谐、统一。

(3)法治精神

民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法治精神。民法的基本原则使得民法与其他法律部门保持原则的一致和统一、和谐。

(二)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

1.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通则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2.当事人地位平等

民法通则第三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的地位平等。”

3.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

民法通则第四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

4.禁止滥用权利

民法通则第六条规定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

移动美术馆概念的产生及意义 篇6

当我们探究移动美术馆概念由来的时候,一位瑞士策展人是不得不提及的,那就是汉斯-乌里奇·奥布里斯特。汉斯的这一个概念也是基于杜尚“行李箱美术馆”理念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自己的策划实践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分别建立了两个概念上的美术馆——“移动美术馆”和“微缩美术馆”。池把美术馆看作是一个“移动的实验室”,将展出作品的空间扩展到了公共空间和非美术馆空间。

汉斯·乌里奇·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1968年出生于瑞士,如今生活并游历于巴黎和其它重要城市。他选择了构思并设计展览会作为他表达自我的媒介。汉斯职业生涯的初期,他将自己定位为“非独立策展人”,也就是需要依附于某个美术馆或艺术机构的策展人,因此他选择了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作为其策展人职业的开端。但精力充沛的汉斯同时还为维也纳艺术馆、伦敦蛇形画廊(Serpentine Gallery)以及其他机构提供策展服务。尤其在大型展览中的出色又令人惊奇的策划表现使得汉斯声名雀起,如第一届鹿特丹欧洲之声国际展(Manifesta I,Rotterdam),第一届柏林双年展,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乌托邦驻地”(Utopia Station),达喀尔双年展,2005年中国广州三年展……等等,他的足迹似乎遍布了全世界并为当代的美术馆和画廊创造了体系之外的新型展览。汉斯把展览带出了美术馆、画廊等固定的空间,他把自己的家、修道院图书馆,甚至是飞机、酒店等等非机构性空间(non-institutional space)或“替代性空间”变成了美术馆,展出各种充满激情的作品。因为在他看来,展览和美术馆应该有众多的可能性,美术馆不能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充满挑战的“移动实验室”或“实验性空间”。汉斯对此曾解释道:

我正在做的工作之一是移动中的美术馆,意思是美术馆永远在建设。美术馆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其中之一就是在街上。请艺术家在街上做广告牌,将艺术品带到尘世的街道上。而美术馆本身只有一个传真机和电脑,因为所有艺术家的作品有可能是在街道上,报纸上,每天在报纸的某个版面上有艺术家的作品出现。美术馆有更多的可能性,可以进行实验主义的展览。

1993年汉斯为巴黎市立现代博物馆策划了“迁移”(Life/Live)项目,之后又把该项目的概念延伸到了“微缩美术馆”(Nano Museum)。微缩美术馆是汉斯和一位德国艺术家汉斯’彼得·费尔德曼Hans Peter Feldmann联合制作的一个便携式的美术馆,成立于1994年。该美术馆是附有艺术家作品或复制品的小盒子(如图所示),由于携带方便所以被两位汉斯和其他参展艺术家带到许多地方,向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展示。有人说这种微缩美术馆就像跟主人在旅游,成为了旅游博物馆(Traveling museum),因此在地域上它无法被界定到底属于哪个国家或地区,这反而打破了常规美术馆在地理空间上的限制,从而把艺术家和策展人的作品和思想更广泛地传播开来。微缩美术馆之后,汉斯对于“迁徙”、“移动”等概念的实验一直没有停止过;他与华裔著名策展人侯翰如先生合作的“活动中的城市”/“移动城市”(Cities on the move)在1997年至1999年间分别从法国波尔多、奥地利维也纳展出到了泰国曼谷以及美国纽约。整个展览就好比一个移动美术馆(移动的展示空间),从欧洲到亚洲再到北美洲覆盖了北半球几个重要的城市。“移动城市”不再是一个固定“文本”在不同地点的巡回,而是“游走于”数个不同国家的城市,每个分展都试图建立与当地历史和文化的特别关联,以此基础来做作品和展览平面与立体的设计,维系各分展之间关系的则是策划人选定的主题。

无论是微缩美术馆还是移动美术馆,它们都不是某一固定的美术馆,也不是一个单一的位置。就像汉斯所言:“美术馆是移动的,不是你走向展览,而是展览走向你。”这种转变打破了人们固有的参观美术馆的思想,从被动化为主动,从封闭到开放,从静止到流动——所有的一切促成了汉斯对于美术馆应该成为“移动实验室”的最佳实践。一个实验性的空间概念抵制了原来既定的观念,从而将美术馆作为贡献和分享文化的空间而不仅仅是作品有序陈列的地方。汉斯提出的移动美术馆打破了传统美术馆中展览强调的是展览中的秩序感和稳定性,它所追求的波动性和开放性直接作用于展览的参观者,从而使得策展人和艺术家成为展览的直接传播者。策展人通过对艺术家的整合和分类,按照一定的主题将展览通过他的构思与设计呈现在观众面前;相反的艺术家则根据策展人的主题在一次次的沟通协调中配合他完成展览。这种有效的合作与对话是成功展览的基础,同时也构建起了策展人/艺术家一艺术展览一观众三者之间的传播模式。而非美术馆一策展人/艺术家一美术馆空间艺术展览一观众相对间接的表现形式。

对“意义”概念的分析 篇7

一、弗雷格对意义的看法

1、专名的意义

何谓专名?弗雷格指出把“符号” (名称、词组、文字符号) 和“名称”理解为任意的标记, 它就代表一个专名。一个专名虽然有着同一个意谓 (即专名的意谓是一个确定对象) , 但是人们可以对专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 例如, 当出现“亚里士多德”这样一个真正专名时, 人们对它的意义的看法可能是不一样的。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有人认为亚里士多德出生于斯塔吉拉。原因就在于其中包含的“给定方式”是不同的。此外弗雷格总结出了一般情况下“符号、符号的意义和符号的意谓之间的联系:相应于符号, 有确定的意义;相应于这样的意义, 又有某一意谓;而对于一个意谓 (一个对象) , 又仅有一个符号。相同的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甚至在同一种语言中有不同的表达。”[1—p92]但是在特殊情况下, 一个确定的专名始终有一种意义, 可未必有一个意谓与这个意义相对应。例如“离地球最远的天体”这个说法有一种意义, 可是是否能找到这么一个天体 (意谓) , 则十分可疑。

2、句子的意义

“思想不能是句子的意谓。相反, 我们要把它理解为句子的意义。”[1—p96]因而, 语句的意义是思想。弗雷格在对思想的解释中说:思想是思维的客观内容, 能为许多人共有。这和专名的意义是相似的。真值是句子的意谓。句子的意义是由其构成部分共同组成的;句子的意谓是由构成它的部分的意谓之间的关系决定的。如句子“亚里士多德是哲学家”, 其含义就是“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哲学家”这样一个思想;其意谓是真。但有时我们会遇到含没有意谓的专名的句子, 例如“孙悟空是红脸的。”这个句子有意义, 但孙悟空没有意谓, 所以我们说这个句子也没有意谓。

二、罗素如何看待意义

1、专名的意义

罗素所说的专名与弗雷格所指的专名有所不同。罗素认为“一个名字乃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它的意义是只能作为主词出现的东西。”[1—p112]其实名字代表一个专名, 名字的意义也就是专名的意义。主词即逻辑主词, 是一个对象, 而不是一个词。所以, 专名的意义就是指对象而言的。例如“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即一个专名, 虽然它有部分 (亦即, “亚”, “里”, “士”, “多”, “德”) 这些部分的意义与这个专名的意义 (亚里士多德此人) 无关。“一个名字乃是一个简单的符号, 直接指一个个体, 这一个体就是它的意义, 并且凭它自身而有这意义, 与所有其他的字的意义无关。”[1—p112]再次说明了专名的意义指对象。

2、摹状词的意义

为了说明句子中出现了虚假专名, 然而仍有意义, 罗素提出了摹状词。用摹状词来替代虚假专名, 进而说明语句是有意义的。罗素认为一个虚构的事物, 如“一个独角兽”放在句子“我遇见了一个独角兽”中, 虽然“独角兽”没有指称, 可是这个句子依然是有意义的。罗素将摹状词分为了两种:限定的和非限定的。“一个非限定的摹状词是一个这种形式的词组:‘一个某某 (a so—and—so) ’, 一个限定的摹状词是一个这种形式的词组:‘那个某某 (the so—and—so) ’”。[1—p106]至于什么是摹状词的意义, 罗素认为“一个摹状词由几个字组成, 这些字的意义已经确定, 摹状词所有的意义都是从这些意义而来。”[1—p112]摹状词的意义来自于所构成的成分的意义组合。罗素还强调了摹状词意义的重要性, 他认为含有一个摹状词的命题和以名字来代替命题中所含有的摹状词所组成的新命题, 虽然名字所指的和摹状词所描述的是同一个对象, 可是这两个命题是不一样的。例如“鲁迅是那个写《朝花夕拾》的人”和“鲁迅是鲁迅”显然是两个不同的命题, 前者是文学史上的一个事实, 然而后者则是一个自明之理 (逻辑学中的同一律) 。

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 罗素与弗雷格的不同。弗雷格是从“名字—意义—对象即存在”, 罗素是从“名字—对象即存在”。对弗雷格来说, “意义”属于客观的思维范畴, 它与心理的东西相区别, 而且对他来说, 这第二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而罗素认为意义就来自名称所指的对象, 比如, “柏拉图”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指实存的柏拉图。摹状词就是在描述实在。

三、格赖斯对意义的论述

格赖斯在《逻辑与会话》这篇文章中, 以A和B的谈话为例, 提出了蕴涵问题, 也就是话语的意义问题。“假设A与B正在谈论他们彼此的朋友C, C现在正在一家银行上班。A问B, C现在干的怎么样, B回答说:‘我看干得不错, 像他的同事们一样, 他还没有入狱。’”[1—p298]格赖斯认为要理解人们话语的意义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知识包括说话人的身份, 说话的时间, 场合等。例如一个人说了这样一句话:“He is in the grip of a vice”有一种涵义是“我被虎钳夹住了”, 另一种涵义是“我受着恶习的支配”。究竟说话人想表达什么意思就要根据当时说话人的身份, 所处的场合等因素来定。“在一些情况中, 所用语词的约定意义除了帮助所说出的东西以外, 还将决定所蕴涵的东西。”[1—p300]例如, “他是一个英国人, 因此他是勇敢的。”其中蕴涵着“英国人都是勇敢的”, 格赖斯将此称之“会话蕴涵”。

格赖斯是通过对语言交流普遍特征的观察, 发现会话含意的, 即会话蕴涵。什么是和会话蕴涵有关的普遍特征呢?格赖斯注意到交谈在通常情况下由一系列彼此有联系的话语组成, 每个参与谈话的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意识到谈话的共同目的或共同接受的谈话方向, 这样不论是专题讲座还是闲聊, 人们都会尽量避免跑题的现象。同时, 插入语使用的恰当与否也会影响会话效果。依据这些普遍特征, 格赖斯提出了他认为谈话者有必要遵守的合作原则“在你参与会话时, 你要依据你所参与的谈话交流的公认目的或方向, 使你的会话贡献符合这种需要。”[1—p301]他指出, 假如这一合作原则能被人接受, 那么人们在日常交流中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1) 语词的约定意义及其指称对象;2) 与话语相关的上下文背景;3) 其他背景知识;4) 参与交换者都具备上述四方面的知识。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人们明白相互间话语的真正意义。

四、塞尔如何看待意义

随着哲学家们对语言的深切关注和对意义问题不断地深入研究, 塞尔继奥斯汀后, 提出了自己的言语行为理论。在《什么是言语行为》一文中, 塞尔认为应该把意义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结合起来考察。在他看来, 发声或者做标记与完成一种言语行为是有区别的。“一区别是, 在完成一种言语行为中人发出的声音或作出的标记在其特征上被看成是具有意义的;与此相关的第二个区别是, 从其特征上看, 人通过这些声音或标记来意谓某些东西。”[1—p556]这句话产生两个疑问, 说话人通过他所说的话去意谓某些东西是什么意思?某种东西具有意义又是什么意思?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塞尔借用了格赖斯对“意义”概念的解释, 引出了“意向”这个概念, 即“说A通过X意谓某种东西就是说, A试图通过听众对他意向的领会使说出的X在听众中产生某种效果”[1—p557]举个例子来加以说明, 甲说“咱们去打球吧?”乙看看窗外, 说“天在下雨。”乙的言语行为的意义就是“天在下雨”, 而意谓就是乙通过说“天在下雨”使甲明白他的意图, 即下雨了, 地上很湿没办法踢球, 就别去了。所以乙的话的意谓就是他不去踢球了。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言外之意是意谓, 言内之意是意义。塞尔还指出了“当一个人说某事时, 他所意谓的东西绝不仅仅偶然地与在他使用的语言中那个语句所意谓的东西相联系。”[1—p559]这要通过惯例作为从意向到意义的桥梁, 相信不遵循惯例的言语行为, 还是没办法让对方明白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而这一点也是塞尔对格赖斯理论的一个完善。

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发现弗雷格、罗素、格赖斯以及塞尔这四位哲学家有关意义的理论, 对我们今后的日常交流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与他人交谈的过程中, 我们既要遵守谈话的规则表达出自己想说的话, 即意义, 又要察言观色及时判断出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注意将这些意义理论与实际的会话交流结合起来, 相信人们之间因沟通不畅而导致的误会就会少一些, 彼此心灵的距离会更近些。

参考文献

[1]涂纪亮主编.语言名著哲学选辑 (英美部分) [M].涂纪亮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8.

[2]王路.弗雷格思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俄语词概念意义的特点 篇8

一、概念意义的客观性

俄语词概念意义具有客观性,人们对俄语词概念意义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俄语词的概念意义是词的基本意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脑中概括反映后形成的意义。根据指称理论,一个词的能指(词)和所指(词的概念意义)在语言形成的初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一旦这种约定俗成的联系形成以后就变成了必然的联系,具有社会强制性,每个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这是社会成员能够顺利进行语言交际的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人们对概念意义的理解不会因人而异,否则,人们之间的语言交际就无法进行。如кHигa这个词刚开始时与“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认为кHигa就是指“书”,这样кHигa与其概念意义“书”之间就形成了具有社会强制性的必然联系,无论何人,KHиra的概念意义就是“书”,不会因人而异的。同样,yTpo的概念意义就是“早晨”,лилия的概念意义就是“百合”……概念意义是一个词的中心意义,俄语词典中的词条所收录的意义都是俄语词的概念意义。如果说俄语词的概念意义不是客观的,人们对俄语词概念意义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话,那么词典也就无法编纂了。

正像心理语言学理论所阐述的那样,俄语词的概念意义可以分解成若干个最小的意义单位。一个俄语词的概念意义可以通过各种语义特征(或语义成分)的组合来进行描述。例如:

所有的意义单位的意义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经过概括反映形成的意义,具有客观性。所以把这些最小的意义单位组合起来构成的俄语词的概念意义也是客观的,不因人而异的。

二、概念意义的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

俄语词的概念意义一旦在语言中形成,就会成为社会公认的,一般是不会改变的。如yчиT eлЬ的概念意义是“教师”,c TyддeHT的概念意义是“学生”……自语言形成之初就具有这样的意义,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因此说俄语词的概念意义形成具有稳定性。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绝对的,虽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改变的,但有些情况下俄语概念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因此说这种稳定性是相对的。

语言是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的,语言的这一特点在词汇层面表现得尤为突出。社会的任何变化,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会反映到词汇中来。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和深化,俄语词在使用的过程中,意义得到逐步发展变化。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许多词的某些意义发生变化或消失,与此同时更多的词获得了新的意义。词的意义的演变主要有下列三种类型:

a.词义扩大一—词的概念意义的所指范围延伸,概括程度扩展。例如:opyжиe(武器)一词在古代俄语中是指用作“武器”的木棍,但在现代俄语中可泛指任何武器,包括最先进的现代化武器。cToляP (细木工)一词来自于cToл(桌子),其概念意义是“做桌子的人”,后来扩大为“细木工”,“家具工”。如:Bce 6oльшe cTaHOBилocЬkHИгHa noлкe,кpa cиBo cдeланнойЛaBлy ToBa pиЩeM cToляpoM.(ГopЬкий)(在帕维尔那个漂亮的书架上,书越摆越多了。这个书架是一位木匠同志替他做的。)动词cTpeляTь(射击)原与cTpeлa (箭)有联系,表示“射”箭(cTpeляTЬи3лyкa),随着枪炮的发明和使用,其使用范围扩大,开始表示用枪炮射击:cTpeляTьpyжя(放枪),cTpeляTbи3лyшки(开炮)。名词чepHилa (墨水)来自形容词qěpHый仿(黑色的),因为原先的墨水是黑色的,但后来不论什么颜色的墨水都统称чepHилa,如кpacHыeчepHилa(红墨水),c HMnaTичecкиeчePHилa (隐显墨水)等,名词一旦离开了原来特定的颜色,意义概括范围就扩大了。[1]

6.词义缩小——这是与词义扩大相反的现象,词的概念意义所指的范围由广泛转为比较具体,也就是缩小词的概括范围。如,名词пopox在古俄语中用来表示“粉末”(试比较nopoшoк[粉末],HиcиHьЬnopoxa[一点也没剩下,一无所有]),后来词义的范围缩小,现在专指“用作爆炸物的粉末”,即炸药。ПиBo原先泛指饮料(试比较пиTЬ[喝],HanитOк[饮料]),现专指“啤酒”,意义范围缩小。名词кBac原义是“酸的东西”,现在只表示用面包发酵后制成的有酸味的一种清凉饮料——克瓦斯。Myж和жeHa的今义“丈夫”和“妻子”也是词义缩小的结果,这两个词原来的意义分别是“男人”和“女人”(试比较:MyЖ[丈夫]—Myжкoй[男人的],rocyдa pcTBeHHыйMyж[国务活动家];жeHa[妻子]-жкeHcкий[女的],жeHcTBeHHый[女性所特有的])。[1]

B.词义转移——原先表示某一事物的词转而表示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词的意义发生变化。如:形容词кpacHЬlйй(红色的)原先的意义相当于现在的кpacиBый(美丽的)。因此,Kpa cHaяяплoШaдь(红场)的原义应该是“кpacиBaяяплoщaдЬ”。这一意义还保留在固定词组和谚语中,如кpa cHaяяддeBиЦa (美丽的少女),KpacHaяжи3Hb (美好的生活)等。,жиBoT一词的古义是“生命”,现在该意义只能在某些成语中见到,如HeжKиBoT,a Ha cMepTb (决死、拼命)。在现代俄语中жиBoT的概念意义是“腹”。Глa3原来表示“圆珠”、“圆石头”,现在则表示“眼睛”。Гopoшoк(瓦罐)一词的原义是指烧制瓦器的炉子,现在指烧制成的产品——瓦罐。Heдeля原来表示“休假日”(来源于HeдeлaTЬ,即“不工作”),这意义后来由BocKpeceHbe (星期天)表示,Heдeля转而表示“周,星期”。[1]

三、概念意义的相关性

语言是丰富多彩的,语言的丰富多彩性主要体现在词的概念意义的丰富性上。而语言的发展又符合经济性原则,这样就出现了一个词可以指称多个事物或现象,可以具有多个概念意义的现象,即—词多义现象。一个俄语词可以具有多个概念意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概念意义也有所不同,即一个词的概念意义随语境的不同而不同。例如,下面两个句子中的T p yдд一词的概念意义就是不同的。

A.Tpyд一этoиcToчHикBcex paддocTeйй,Bceroлyшuero B Mиpe.(Гopький)

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一切好处的源泉。

(Tpyд:дeяTeлbHOcTЬчeлoBeкa,cBя3aHHaяяcco3ддaHиeMчero-H.)

B.нeдaBHO oH coBepшилэToT HayчHblйTpyд1.

不久前他完成了这部学术著作。

(Tpyд:pe 3yлЬTaTдeяTeлbHOcTи;paбoты,лpoи3BeдeHиe)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但一个俄语词所具有的概念意义之间不是毫无关联的,一般是由最基本的概念意义派生发展而来的。因此,一个多义词的各个概念意义之间是相关联的。例如:在OжeгoB词典中

c Toл,лpeдMe T Me 6 eлиB Bидeшиpoкoййгopи3oHTaлbHoййдocкH Ha BыcOкиX HoжкaX[桌子]

cToл2—npeдмeтcneЦиaлbHoro o6opyдOBHияя[工作台]

cToл3—лиTaHиe,лиЩa[伙食]

cToл4—oTдeлeHиe B yчepeждeHии[(机关的)科,股,处]

如果把cToл2,,4同作个比较,我们就可看到,这三个概念意义与cToл1 (桌子)这个最基本的概念意义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如“特殊装备的桌子”(cToл2,如[手术台]);“(放在桌子上的)饭菜”(,如[肉食]);“用以处理专向事物的桌子→处理专向事物的机关部门”(,如cToл[问询处],cToлHaxoдoк[失物招领处])。由此可见,后三个概念意义都是由其基本意义——“桌子”派生而来的。

四、概念意义形成的特征比较性

在前面详细阐述的概念意义形成的特征理论中我们知道:特征理论认为词的概念意义是由若干个意义特征构成的,认为特征是概念意义的决定性因素,特征既可以规定概念,也可以用来寻找范畴中的成员。

同时我们也知道:虽然特征理论都认为概念是由特征组成的,但是对哪些特征是定义概念所必需的,对意义的心理结构,却有不同的意见,由此形成了特征理论的三种模型:经典模型、原型模型和范式模型。经典模型认为:一个概念要成为一个概念范畴的成员必须具备所有必需的和充分的特征。原型模型则认为:一个概念的标志特征必须与概念原型的标志特征有所重叠,才能成为范畴成员。而范式模型则认为:一个新概念必须与该概念范畴的任何储存心理表征重叠,X或Y或Z。由此可以看出:这三种模型确定一个概念时经历了一个相同的过程——特征比较。经典模型是把新概念的特征与该概念范畴成员所必须具备的所有必需的和充分的特征,即限定性特征相比较。原型模型是把新概念的特征与概念原型的标志性特征相比较。而范式模型是把新概念的特征与该概念范畴内的任何储存的特征相比较。总之,在特征理论之下,词的概念意义形成必须经过特征比较。因此说,俄语词概念意义的形成具有特征比较性。

五、概念意义形成的心理本质性

俄语词概念意义形成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一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方法意义构成理论。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方法的众多观点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种:一种是心理本质论;另一种是心理语境论。

心理本质论的基本观点是:物体之所以成为物体,是因为它们有本质,有基本的特性,而人们正是按照这个看法来行动的。简单的说,心理本质论所说的“理论”就是指人的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心理本质论的实质就是认为词的概念意义的形成是以人原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的,每个词所代表的概念都有其本质特征,并根据这些本质特征的不同划分其范畴。

心理语境论主要研究的是物体和实践所处的语境是怎样影响物体和事件的意义表征的。心理语境论认为,由目标或文化所规定的某些语境可以提供一个概念里的特征之间的连接和一个范畴里的概念之间的连接。能够成为概念关系的知识基础的不仅是语境目标和记忆,也可以是文化目标。

无论是心理本质论,还是心理语境论,他们都认为概念意义形成的基础是“理论”(知识),即人原有的认知结构、知识结构,理论(知识)才是定义概念的本质。因此说,俄语词概念意义的形成具有心理本质性。

六、概念组织的多重性

俄语词的概念意义在头脑中主要是以网络的形式组织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层网络和激活扩散网络。分层网络主要适用于表示具体事物的名词的组织。而激活扩散网络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和概念关系网,它的应用范围较广,适用于所有的词。可以说,分层网络是激活扩散网络的一部分,它包含于激活扩散网络之中。一个个小的分层网络通过一定的概念节点联系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激活扩散网络。但是,在头脑中这两种网络是并存的,谁都不能取代谁。在上面的激活扩散网络示意图中,以“红”这个词为中心,构成一个大的激活扩散网络。而“红”也可以和“橙色”、“黄色”“绿色”一起作为“颜色”的下义词,构成一个两层的分层网络。在词的掌握和提取过程中,往往处于这种小的分层网络中的词更容易提取。

总之,俄语词概念意义在头脑中的组织具有多重性,分层网络和激活扩散网络两种组织形式同时并存并起作用。

综上所述,俄语词概念意义具有客观性、相对的稳定性和相对的动态性以及概念意义之间的相关性的特点。从心理语言学角度对俄语词概念意义形成的心理过程的分析来看,俄语词概念意义的形成具有特征比较性、心理本质性和概念组织的多重性的特点。

参考文献

概念与意义 篇9

同时, 借用索绪尔的术语说, 符号可以是任意性的, 也可以是理据性的 (若借皮尔斯的术语说, 或可称是既有规约性的, 也有像似性的) , 于是, 这些被较为固定地符号化了的歌曲, 与作为它的对象 (即“所指”) 的“生产生活中的组织及其活动事项”之间, 在意义表达方面和情感反映方面之间如果存在一些差异, 乃至存在一些抵龉, 都是不足为奇、难以避免的。但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不论这类差异和抵龉的程度与规模如何, 也不论它们出现在哪个方面上和哪种意义上, 它们都在引导我们去关注“这些歌曲自身的内容与价值指向”与“这些歌曲所对应的组织的活动内容与价值指向”之间的“合力”和“张力”, 并由此展开带有社会关怀意味的, 乃至带有社会引领意味的思考。换言之, 上述抵龉少发生时, 会贡献出“合力”, 并意味着社会力量、大众立场、群体和组织话语的强化, 对音乐传播乃至观念传播都有助力的倾向;而上述抵龉的程度足够强时, 其带来的“张力”则不仅阻碍着某些传播意图的实现, 还可能蕴含着某些对传播取向、传播模式加以改变的动力。 (1) 几乎毋庸置疑, 大众音乐的研究, 是当前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研究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 所以, 笔者有较为充足的理由认为:若对这些“被较为固定地符号化了的歌曲”在内容和价值指向上制造出的“合力”与“张力”进行认真的分析, 并以此为切入点, 力图进一步深化对大众歌曲在音乐传播理论上的现有认识, 可望为已经丰富生动的音乐社会学与音乐传播的学科资源建设再添一点色彩。

一、“被指向特定组织的歌曲”的内在张力及其探索空间

在前述的“合力”与“张力”两者之中, 笔者认为“张力”在今后近期的本领域学术探索上有着相对更为明显的研究需求, 或者说, 它至少比“合力”更适合作为今后近期学术问题的发生点。这一想法的思维脉络在于:如果将社会及其文化看作一个在特定前提下、特定限度内可以用物理学中有关动力的观点来理解和阐释的系统 (当然, 必须注意的是, 要适度运用而不能滥用这种理解方式) , (2) 那么, 各种形式的能量的不均匀分布不但是系统演化中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而且也是系统仍在活动的重要表征。类似地, 对社会文化研究而言, 研判文化发展的多种因果路径和多种可能趋势, 不仅是必需的任务, 而且也是构建一种更加鲜活、更富实践评价意义和策略指导意义的学术成果体系的必然前提。又有学者曾经这样论述道:“差异现象是被发现的, 它源于主体自我意识的成长与扩张。被发现的差异现象无论其客观性多么明显, 它都始终带有鲜明的主体意识的指向性, 其中就包含了主体的价值诉求。” (3) 这也是在普通哲学的层面对我们做的一个提示, 即“张力”中蕴含着某些价值诉求, 这些价值诉求的目标事物不但肯定没能在该张力关系中获得足够强度的实现 (存在未实现的目标, 本身即是“诉求”这一概念的规定性之一) , 而且并不容易在该张力关系中拥有足够的实现机会。所以, 就音乐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来看, 价值诉求问题也密切地关系着各种音乐意义的产生模式及其所呈现的传播模式, 关注音乐文化及其生态的动态发展, 以关注音乐作品意义中所呈递的价值作为切入是颇具合理性的。这也就是说, 前面提到的这些“张力”, 发生在“作为符号的音乐作品”与“作为对象的社会组织”之间的不够妥帖或不够吻合之处, 在当前这个社会音乐文化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阶段, 恰恰可以作为逻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环节, 为我们引出几类尤其值得关注的问题, 例如:大众性质的歌曲创作在哪些方面最应该当心这种不够妥帖或不够吻合的现象?怎样的不够妥帖或不够吻合之处, 在音乐社会学意义上或音乐传播视角上更值得进行阐释?进一步地, 这些意指过程所包含的“错位”因素都拥有哪些具体的发生机制?

这些问题对于今后的大众音乐传播研究来说不但应该是有启发意义的、不可回避的, 而且早已在以往的成果中浮现出来, 只是暂时还相对缺少更加细致的、类型化视角的专题研究。曾遂今先生在对论述“教育类流行音乐”进行总括性论述时明确指出过, 教育类的流行音乐与娱乐类迥然不同, 它不是寓教于乐的, 而是“寓乐于教”的 (4) ——这种“反转”现象其实已经提醒我们:艺术对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的兼具, 歌曲对音乐表达和语意表达的兼具, 使得大众音乐传播研究必须含有对“拥有特别明确的社会话语宣示意义的歌曲符号”的进阶研究, 并在这些研究中体现对其传播内容与组织化了的受众之间存在的“差异”和“抵龉”的关注。一个以歌曲形式出现的、指向组织的符号, 越是得到了相关权威的充足认定或认可, 且受众对权威与歌曲之间存在这种“认可-被认可”关系的事实越是认同 (注意这并不等于说受众认同歌曲内容) , 就越容易具有作为这类研究的案例的价值。除去本文开头提到的国歌、校歌、团歌这些比较容易想到的方面, 尚有队歌、厂歌、社区区歌乃至对应于非常临时化的社会集群的会展主题歌等, 都在为这方面今后的探索提供着对象资源, 毕竟它们都拥有着相对而言甚为明确和固定的组织和群体对象。对它们的深入调研、分析和解释, 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我们不断接近前面提出的几个问题的合理答案。

其实, 歌曲的这种相当固定地指向一个组织或群体的符号式状态, 在我国近现代处于萌芽期的带有音乐学性质的文论中就已经受到了不少的注意。例如:“盖一国必有所称为国风者, 发于声音则为国歌。国歌者全国人民之性质之代表也。”“盖音乐者使人有合群之美德, 有进取之勇气, 有爱国之热诚者也。”“是乐歌, 又为振作谨慎之必需物, 信不诬也。若论其应用, 又至宏且博, 如国家则有国歌, 学校中有校歌, 军队之中则有军歌。” (1) 不过, 出于当时知识分子面对民族存亡关头急于富国强兵的感情, 以及“乐歌”这种齐唱的西式大众歌曲在当时尚属被引进不久的新鲜事物的情况, 这些言论中所强调的, 更多地是前文所说的在歌曲内容及其指向之组织或群体间的“合力”, 对于在这个指向关系中经常发生的、可以引发更多课题的“张力”, 无论是从当时的作者视角来看, 还是从这些言论采用的体裁来看, 都无可厚非地没有涉及。

与之相比, 近三十多年来的相关文献已越发丰富, 关于国歌、校歌等的研究成果以论文或图书形式出现的亦不鲜见, 但通过浏览即可发现, 汇编、考据和描述性的成果较多, 深入的学理辨析依然较少, 而且多侧重于就固定的一类“对象群体”进行思考, (2) 很少将这类歌曲 (在必要时或有条件时) 在稍高层次上视为一个集合, 更几乎未将这个集合看作逻辑外延从而确立出一个概念。就音乐社会学研究课题的发展规律来说, 这种情况既是合理的, 因为对实际音乐内容及其使用情况的梳理很多情况下是先行于理论思索的, 又是应该令我们高兴的, 因为目前事实梳理之成果的规模已经为理论思索创造了足够充实的条件。对这类歌曲在整体上做出理论归纳, 以期用于分析和指导创作实践和传播活动, 不仅可能增强群众音乐在文化宣传建设方面的实际效果, 提升增加音乐奏唱行为的社会效益乃至经济效益, 也可以调动音乐受众的审美能量与社会行动力, 有利于大众艺术素养的提升、社会成员之健康人格气质的发掘, 进而还有可能使部分受众更加活跃, 从事再度传播, 形成大众歌曲文化中的一种良性循环。

二、“标识歌曲”概念的提出

可以说, 一首歌曲若被符号式地指向特定组织、群体或聚合体, 就等于在洋洋大观的歌曲作品中被置于某种带有“榜样”、“模范”、“标杆”色彩的地位, 如果大胆做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或许国歌、校歌、队歌、会歌等歌曲应该能被比作歌曲中的“贵族分子”, 意指它们被授予了特殊的“身份”, 多出一种特别的被关注的视角。 (诚然, 这种被抬高的身份与歌曲的知名度、艺术水准虽然经常有联系, 但并无必然的联系, 就像过去封建社会中的贵族人士虽然不乏富于声望和才华者, 但显然并不说明当时的平民人群中就没有德高望重或才华横溢之人。) 没有这种特殊身份的歌曲, 若在创作技巧上或艺术立意方面存有瑕疵, 充其量不过逐渐自行湮没于歌曲作品的海洋之中, 很难继续被注意而已;但若拥有这种特殊身份的歌曲出现这些方面的瑕疵, 在观念或其表现手法上明显不能符合于它所被指向的组织或群体的理解, 则不仅有湮没的可能, 更有被嘲讽和被戏谑的风险, 即便能经过后期的人为力量一遍遍地“澄清”、“洗刷”和“塑造”, 也不一定可以摆脱这种窘境。 (3)

由此看来, 或许可以说, 这种“特殊身份”既让这些歌曲成了大众音乐助力组织化的社会活动最直接的可能渠道之一, 也使针对它们而开展的研究关系着社会文化建设与社会管理策略, 并且提升着大众音乐文化之学术谱系的完整性。迪亚·德诺拉曾说, “音乐作为一种美学材料, 在秩序构成方面发挥作用, 并与‘行为、感觉和体现模式’联系起来”。 (4) 若不反对这种意见, 就很难否认:被赋予了强烈而明确的指向性之后的大众歌曲, 值得作为一类专门对象进行研究。

然而, 从已有的歌曲理论和音乐文化文献来看, 这类歌曲一直以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统称, 以致本文在前面的段落只能用诸如“被较为固定地符号化了的歌曲”、“被符号式地指向特定组织或聚合体”的歌曲等表述来指代之。这些虽然稍微严谨和准确些, 但显得十分冗赘。因此, 或许应该尝试提出一个术语化的新名称。笔者认为, 这并非是要生造概念, 因为这些歌曲在符号学和社会学上的意义明显区别于其他的歌曲, 且它们作为一种专门的符号, 有着明显的共同特性, 前文已经充分论述了这种情况, 这里不再重复。同时, 笔者认为, 新名称的提出、表述的便捷化, 也利于对这类歌曲感兴趣的同仁开展更多有益的研讨。在将来的研讨中, 我们不但可以聚焦其共同特性本身, 还可以顺应“差异”和“张力”会带来更多问题的特点, 观察这些歌曲内的个案在创作规律和传播现象上的不同, 由此从歌曲和音乐文化的角度来关注我们所处的时代——这是个社会群体、社会组织及其文化不断分化、日益多元, 却又在各个组织或群体之间有着不少共通点的时代, 或可说, 兼具“多元性”和“共面性”的社会各级组织正在启发着它与大众音乐文化之间的更新和互动。管建华在《音乐人类学导引》中也论述过工业社会中这种兼具“多元性”和“共面性”的群体分化状况:

在各工业社会中, 次属群体成倍增加, 包括法人团体、政党、政府官僚机构和各种具有特殊目的的组织和协会。家庭和亲属关系在社会结构中逐渐变得不像以前那样重要了, 社会生活越来越多地是发生在次属群体, 而不是继嗣群体之中。新的生活方式和价值标准造成的文化远比以前各类社会中的文化更加多样。但各工业社会总的特点往往是相似的, 这一方面是受到了全球性的大众通讯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由于工业化对各国社会结构和文化提出的基本要求是相同的。 (1)

可见, 次属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加, 既是这类歌曲繁盛的前提, 也能作为在术语层面上明确这类歌曲并对其做专门思考的时代文化背景。

在这个术语的具体遣词问题上, 比起完全自设术语来说, 预先参考其他学者对类似事物的术语指称, 当是题中应有之义。笔者虽未能找到足够多的可供参考的先例, 但注意到军旅音乐学家李诗原使用过一个比较合适的提法。在《军歌史话》这部介绍人民军队的歌曲发展史的书中, 他归纳了人民军队在革命的不同时期使用过的、从标题和内容上以整体代表人民军队或特定部队面貌为任务的一批歌曲。这些以分节形式散见于各章的军歌被他称为我军的“标识性”歌曲, (2) 例如《红军歌》、《八路军进行曲》、《新四军军歌》、《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人民海军向前进》、《工程兵进行曲》等。 (应当指出, “军歌”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可指军队文化圈中使用的所有歌曲, 然而这里使用狭义, 即专门指代某支部队或某个兵种的那些“军歌”。) 很明显, 这些歌曲非常接近乃至确实符合本文从一开始就专注的那种歌曲的界定。笔者认为, 当把视野跃出军歌的范围, 并试图建立一种更具固定特性的上位概念时, 用于强调“标识”在此是一种“性质”的“性”字不妨可以出于简洁化目的而去掉, 由此拟出“标识歌曲”这一表述。 (3) 也就是说, 不妨认为国歌、校歌、队歌、厂歌、会歌, 以及狭义的“军歌”, 都属于“标识歌曲”, 可以在这个层面上探索某种共通的音乐传播规律。这些规律既有一定的普遍性, 但又没有宽泛到对任何歌曲都适用, 关键就在于, 这些规律的存在及其作用的发挥, 是与这些歌曲指向特定组织或群体的那种符号性质分不开的。

必须承认, “标识歌曲”在语文层面上很可能仍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术语, 但它至少抓住了这些歌曲最突出的、有别于其他作品乃至有别于在它们被定义为“特定组织、群体及其活动之最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歌曲”之前的时空里的特点, 即抓住了“标明”、“识别”的特点。这些歌曲 (或说这些处于特定的符号体系及其语境下的歌曲) 很像工艺美术领域中的平面“LOGO”设计方案, 只是以其歌曲形态 (而非几何与色彩形态) 成了特定的组织或其事项的一种听觉上的“LOGO”。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近来在传播学界同样开始见诸学术刊物的一些近似术语, 例如“听觉LOGO” (注意引号在此的使用位置不同, 表示了后者作为亲缘学科内的一个术语的独立性) , 但从相关文献的作者的阐述 (4) 可以看出, 这与本文所说的“标识歌曲”并不相同:“听觉LOGO”在界定上强调其高度的短小精悍 (达不到歌曲的长度) , 并且被强调了与“广告歌曲”的区别, 而这一区别既再次证明“听觉LOGO”不是歌曲, 也显示出传播学在探讨“听觉LO-GO”时更多地侧重了商务推广的角度, 而笔者写作本文的立场只把商务推广当作标识歌曲可能具有的多种功能之一 (标识歌曲的使用行为, 很多都没有明显、直接的商业目的, 乃至绝无商业目的, 比如学校的开学典礼上集体演唱校歌, 以及体育观众出于情绪而自发齐唱的队歌等“组织或群体内部自传播”行为) , 并不对商务功能加以特别侧重。还有学者以“音乐LOGO”的表述做了较细致的研究, (1) 虽然以“动感地带”宣传歌曲对流行音乐流派的选择为例, 在行文逻辑上将歌曲纳入了“音乐LO-GO”的范围, 但在整体上仍以短小和具有商业宣传效应的音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 这些优秀的成果并不影响本文提出标识歌曲概念的必要性。标识歌曲当然可以发挥广告功能, 乃至与商务活动契合并共同发挥作用从而具有广告属性, 然而这无关于标识歌曲单独列类的合理性。

一个合理的猜测是, 有人会认为在此可以用“标志”代替“标识”二字, 以便构建出“标志歌曲”这个看上去更加通俗明快的术语, 但笔者认为这个方案恐不够妥当。因为“标志”从当今汉语词汇的使用习惯来看, 更容易引发多种不同的理解, 其中有些理解方向会带偏该术语的本意。例如, 我们经常说某优秀作品是某作曲者艺术成就的一个标志, 此时“标志歌曲”这一表述的意思就变了。当然, 也要承认的是, 现已被学界广泛接受的术语中, 有些在字面上看也是多释的, 例如“艺术歌曲”在字面上硬作歧解, 可以被理解成有一定艺术成就的音乐, 这样就把某些在作曲艺术上有较高水准的商业流行歌曲也涵盖进来了;又如“轻音乐”若仅从字面上理解, 似乎也可以涵盖那些气氛轻柔、适合休闲欣赏的经典交响作品。不过, 在尝试提出新概念时, 追求尽量减少歧义, 显然还是好的。

除此之外, 可能也会有人提出为何不直接用“符号歌曲”称之, 笔者认为, 若直接使用给人以较多抽象感和玄奥感的“符号”二字, 不仅容易被误解为对歌谱中所使用的可视化标记有一种特别关注, 更成问题的是其他任何歌曲也完全可以在符号学意义上被视为符号 (指向特定歌手、特定创作者、特定风格等) 。所以, 换用“标识歌曲”来表述, 可以防止符号学本身过于深厚的哲学色彩在这一具有应用性质的专门研究领域内导致概念泛化。总之, 笔者也承认“标识歌曲”这一称呼仍有缺憾并期待更好的方案出现, 目前只是暂用这个相对稳妥的称呼而已。

顺便一说, 由“标识歌曲”还可以连带提出一个相当清晰的配套概念“被识人群”, 比如一首校歌的被识人群就是这所学校的师生和员工, 一首会展活动主题歌的被识人群至少包括其组织团队和志愿者等, 还可以包括到达会展现场参观交流的观众聚合体。“被识人群”这个概念不仅很容易理解, 而且有望在未来关于标识歌曲的思考和论述中起到简化词句的辅助作用。

三、“标识歌曲”研究的意义和进阶研究策略

标识歌曲的概念若可以成立, 就有望为大众歌曲乃至大众音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尽管标识歌曲的研究对象可以与大众音乐领域内已有的一些专题化的研究存在交集, 但这个视角看来与已有的诸多视角似乎都不是完全重合的。例如, “行业歌曲”这个视角经常令人联想到企业界的厂歌、 (公) 司歌等, 但它较难涵盖校歌、国歌、会歌等歌曲, 更遑论“行业”二字的意义并不总是等于行业内的单个组织, 单一企业的标识歌曲虽然几乎肯定会带有一些行业特点, 但很难说必定足以作为整个行业在音乐形象方面的“标识”。又如, “教育歌曲”这个视角主要让人联想到校歌这种教育领域内的标识歌曲, 或同时有些用于强化团队纪律和精神的企业标识歌曲, 但教育歌曲并不都是标识歌曲, 甚至有很多可以发挥训育教化功能的歌曲根本不是为了当作特定“被识人群”的标识而创作的。因此, 教育歌曲的研究虽然对音乐教育学和音乐社会功能方面的探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却还是不能与标识歌曲的研究做等效代换。再如, 有音乐工作室为承接标识歌曲类的创作任务而使用的“形象歌曲”这一表述, (2) 虽然通过少量的解释之后能较好地使人迅速联想到校歌、厂歌 (学校和企业也恰是向音乐人定制标识歌曲的客户中最为多见的两类) , 但笔者认为这一表述在音乐社会学学术研究的层次上不如“标识歌曲”适用, 其中的理由不难理解:“形象”一说只是抓住了诸多国歌、校歌、厂歌、会歌的一种重要功能, 并没能足够准确地命中这些歌曲在音乐传播领域中最为恒定、最为核心的基本追求。音乐传播的基本模式还包括自传播和各级组织内部的相对封闭式的传播, 标识歌曲因其所具有的标识性, 不只可以对外做形象宣传, 也可以对内 (包括个人心灵的对内) 做情感激励和身份认同的强化, 同时还可以引领人们借助欣赏歌曲来进行文化采风和社会巡礼。因此标识歌曲问题从来不单纯是个形象宣传的问题。音乐符号学者陆正兰在一篇谈论“形象歌曲”的论文的摘要中曾对标识歌曲做过精练的论断——“形象歌曲必须具有标识性的象征符号功能”, “只有当象征符号具有了标识性, 象征符号才会大范围流通, 而形成新的象征价值”。 (1) 这就是说, “形象歌曲”无标识则不立, 标识性其实是形象歌曲拥有合理性和生命力的前提。更何况我们应该注意商业规划和类似于商业营销的考虑在标识歌曲定制活动中的较大影响, 音乐工作室本身即有营业性质, 前去定制的企业和学校 (从相关网站上举出的成功购销案例来看, 尤其是企业) 往往也怀有和与广告公司接洽时极为类似的态度, 或者说他们一般就是在定制准备作为“特种广告”来使用的标识歌曲, 歌中即使有不少关于组织内部文化建设和精神激励的内涵, 其根本目的还是将这些内部传播的意义转化为对外开放式传播的一项内容, 这也是相关工作室开展经营活动的保障。笔者想强调的是, 商业因素固然不可没有, 在很多情况下也确实常有裨益, 但如果从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中的接受论方面所强调的人文精神来看, 标识歌曲的自发创作和流传才是其理想状态, 商业定制只是受社会经济形态制约所必然出现的一种局部状况, 或说一种可被包容的选项。经济功能论在理论建构中是诚然不应忽视的, 但显然绝非唯一值得探讨的层面。如果不注意根据音乐传播基本理论进行辨析, 就容易使标识歌曲研究变异为类似歌曲营销学的研究, (2) 而仅以本文前面关于“张力”与“合力”的论述, 也可以看出这方面待研究的课题并非总是与塑造一个单位的对外形象有多么直接的联系。

总之, 标识歌曲概念及其视角与以上所述的各种类似概念并不重合的一个保证就在于, 它所涉及的几个歌曲“子类”此前大都被研究者视作相对独立的分类, 并未在标识的意义上或符号的意义上被显著地整合起来, 其传达的话语立场与被识人群的话语立场之间的契合与分歧也几乎没有被专门探讨过。同时, 音乐社会学关于音乐听众的基本理论 (即圆圈重合模型和传受双方心理距离的理论) 又已经昭示了进行此种专门探讨的合理性, 并至少在建设学术课题层级体系的意义上呼唤和要求我们对其在专门的研究对象类型中进行具体阐述和解释。笔者就此认为, 此乃深入进行标识歌曲研究的最主要价值所在。

至于标识歌曲研究的具体学术意义, 可承接前文所述, 做综合小结如下。

第一, 通过对标识歌曲的收集、整理并加以评点, 呈现社会活动和社会团体的布局风貌, 并呈现该时代的大众音乐文化水准。固然, 这种水准不可能普遍地、一致地存在于每首具体的歌曲中, 且在不同歌曲之间的差异会比较大, 但即便是对文化水准在不同群体、不同组织和不同地域之中的分布 (或说艺术手法和品质的分布模式) 做归纳, 也不会全无学术价值。

第二, 通过对既有的标识歌曲的学术化评价, 可以挖掘标识歌曲如何更好地表达被识人群及其活动的基本情绪、气质和精神要义 (以及其中哪些成分适合以音乐来渲染和传扬) , 这不但将是大众音乐美学方面的开拓, 也将在开拓过程中呼唤音乐传播理论的支持, 并由此争取到协助音乐传播理论研究拓展的机会。

第三, 也是很具特色的一个意义在于, 由于标识歌曲涉及的事项较为多样 (学校、单位、会展、体育乃至民族文化) , 因此这类研究有潜力作用于教育社会学、体育社会学、活动管理、组织行为学等研究领域, 在交流思想资源的前提下扩展大众音乐研究的成果, 增强其社会影响力。

对于标识歌曲方面今后可能开展的进阶研究的具体策略, 在此不妨做一些尝试性的思考。

第一, 在不忘关注标识歌曲的共同性质的前提下, 进一步加强标识歌曲的诸多下位概念的单独研究。当前关于国歌、校歌、企业歌等的研究成果, 在前文及其某些脚注中已经提到, 但数量还不多, 如能有更多的成果作为标识歌曲研究的基础, 当可为后者提供更加充足的资料与思想支持。尤其是对于国歌理论、校歌理论等的专门思考, 在支持标识歌曲理论建构的同时, 还可以与之共同构建起大众歌曲领域的一个分支理论体系, 因此更是值得重视的。

第二, 适时逐步推进标识歌曲的下位概念之间的横向、跨子类的研究, 这种研究与对作为相对整体的标识歌曲研究相比, 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仅关注某两个或某三个特定下位概念之间的比较和思考, 这不但可以作为建设标识歌曲整体理论命题的阶段性资料, 或许还有可能帮助我们在标识歌曲概念及其下位概念之间发现某些中间概念, 或至少有利于对标识歌曲做出某种新的分类。

第三, 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是对标识歌曲创作的艺术规律和传播效果模式的追问, 可以说这个路向直接地生产着标识歌曲研究的实际成果。例如, 探讨标识歌曲中是否能找出某些相对较为固定且与其他大众歌曲不同的叙事方式、抒情方式, 会带有艺术方法论的色彩, 在美学角度上的潜力与社会学角度几乎不相上下。甚至还可以尝试思考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中能在多大程度上借用 (当然并非照搬) “纹章学”的思路, 观察视觉标识研究的这个古老分支的概论在大众歌曲领域的适用性, 并比较其异同。虽然我们不确定歌词和音乐元素究竟能否像特定类型的图画元素那样在作品整体中明确象征特定类型的含义, 但无论结果是肯定还是否定, 抑或有条件地肯定或否定, 都有可能为音乐的社会功能研究提供新的成果。

思路打开之后, 还会产生一些暂时不太容易归类的问题等待回答。比如, 有些标识歌曲最初并非是作为标识歌曲被创作出来的, 但在特殊情况下被人群成员或组织领导者移用为标识歌曲, 这就引出了一个问题, 即哪些情境更有利于接纳并真正广泛传播因被“移植”而诞生的标识歌曲?再比如, 特定组织单位的标识歌曲可能发生更迭 (包括弃止和复用) , 对于存在时间较长的组织或群体来说, 这一几率更大, 另外某些固定人群的标识歌曲并不唯一, 或可说其标识歌曲有“群化”的倾向, 那么, 除了较明显的组织权力架构变动乃至组织生灭等事件之外, 标识歌曲曲目和数量的变化一般还可能因哪些情境而发生?又比如, 从音乐文学的视角来看, 标识歌曲的歌词究竟应如何在叙述、隐喻和抒情几种类型之间选择和安排, 以求更佳的接受效果和更大的传播潜力?再比如, 标识歌曲的“非正式版本”或许会是个相当有趣的研究课题, 即那些在被识人群中取得准标识歌曲地位的、完全不同于官方标识歌曲的歌曲——有德国学者曾在一本带有导论性质的音乐文化综述著作中列举了欧洲多个国家在正式国歌之外拥有的“秘密国歌” (heimliche nationalhymne) , (1) 而根据一些日常的音乐生活经验我们基本可以判断在校歌、厂歌等领域也存在着这样的案例 (尽管这种现象出于其较为极端的“草根性”而缺少被正式出版的记述) , 考虑到这种特殊版本的标识歌曲很可能是前文所说的音乐社会学意义上的那种“张力”的产物, 对其进行搜集和分析或许也是值得的。

综上所述, 今后若能结合大量的具体案例及其相互之间的比较研究去做深入思考, 则我们对于“标识歌曲”的社会功能、文化价值、传播规律与传播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也会更加详细化和体系化。 (2) 为此, 笔者将争取在本文的基础上坚持开展后续研究, 并且希望与对“标识歌曲”及其传播活动感兴趣的同仁共同探讨。

摘要:有些大众歌曲会被指定为或被比较固定地视为特定组织、群体或聚合体的符号, 如国歌、校歌、会歌、队歌、厂歌等, 且其内容与价值指向和其对应人群的话语与价值立场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张力, 这决定了将这些歌曲视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大类, 并作为一个带有某种特别意义的音乐社会学和音乐传播研究对象是合理的。根据音乐史学、音乐符号学、大众音乐文化等方面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来看, 这一概念目前呼之欲出。综合各种考虑, 将这些歌曲统称为“标识歌曲”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的方案。在接受这一概念的基础上, 我们不但可以为大众歌曲研究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还可以发现一些新的课题, 并尝试去建立一个作为分支的小型理论体系。

概念与意义 篇10

莫尔特曼学术生涯的早期关注人类“历史”的面向,在充满希望与革新的上世纪60年代,他的思想体系以“时间”为取向,探讨末世与盼望、应许与历史等问题。但在20世纪80年代,日益加剧的生态危机让他认识到,“人类的历史在地球的自然生态极限中开展,只有当人类尊重地球的极限及其律则、循环和韵律时,人类的文化才能延续。”[1]一味地将自然看做是与人相对、与人类历史相对的客体,只能导致对自然的剥夺和利用,导致人类生活空间的恶化甚至毁灭。因而,他在原有的“历史”和“时间”的体系内,引入了“空间”概念,试图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上帝的“共同体”框架下,调整“上帝”与“世界”、“历史”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文明与自然环境相整合。他的思想重心,渐渐转向重视“空间”的维度。

一西方思想中的传统空间概念

自奥古斯丁以来,有很多哲学和神学研究围绕“时间”问题展开,但关于“空间”的思考却不多见。当代哲学和神学家重视历史的经验,却心安理得地将探究“空间”的工作留给科学家。事实上,空间问题既有科学的内容,也关涉人类的生存问题。

早期形而上学的宇宙论将世界看做是自足和受限的“球体”,这种世界图像最终发展为具备无限开放性的宇宙数学空间概念。泰勒士的名句“万物都充满神”(everything is full of the gods)被认为抹煞了神圣空间与世俗空间的界限。巴门尼德的“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将空间看做存在的广延,不存在那种存在者不存在或非存在存在的空间。柏拉图把空间看做不会变化消失的“把万物容纳于自身”的普遍形式,是一切事物存在的具有神圣属性的先决条件。[2]145-147很明显,早期哲学家对 “空间”概念有两种解释,一是容纳一切客体的“容器”,二是客体自身的广延。近代以后,欧洲人经过了哥白尼的革命、布鲁诺的涅槃和牛顿的发现,世界图景逐渐由“封闭的世界”转向了“开放的宇宙”,[2]155与之矛盾的观点是,广延是无限的,它是物质的延伸和运动。而运动只能在空间中发生。在这个意义上,空间正是物质的前提,因为没有物质运动过程中空间的差别,物质的存在就不可想象。牛顿解决矛盾的方法是,对万物在其中存在和运动的“绝对空间”(absolute space)与包含物体之间不同的位置和关系的“相对空间”(relative space)进行区分。他提出“绝对空间”是永恒的神圣存在,是上帝全在的一个方面。它作为“上帝的感官”(God’s sensorium)与相对空间中的运动的物质发生直接联系。莱布尼茨反驳说,上帝通过绝对空间与相对空间建立的直接联系,恰恰预设了相对空间对永恒性的分有,隐含着相对空间中的有限物质具有无限性的矛盾,且具有泛神论的危险。这场争论涉及对空间概念和空间定位的不同理解——是作为空间中的客体的空间(space as the object in space),还是作为客体的空间广延的空间(space as the object’s spatial extension) 是作为客体属性的空间(space is an attribute of the object),还是作为上帝属性的空间(space is an attribute of God) 莫尔特曼认为,只有把“创造”(creation)看做客体的相对空间和上帝的永恒空间之间的中介,才有可能解决上述问题。

二 “互渗相寓”的空间

最早关于上帝与空间联系的观念是公元一世纪巴勒斯坦犹太教中的“Makom”(意为“神圣空间”,是无界限的),它用于指称上帝,体现了上帝的全在性。在《三位一体与上帝国》中,莫尔特曼以基督教 “三位一体”(Trinity)为立足点,采纳了“互渗相寓”(Perichoresis)的概念,进行理论研究。“三位一体”描述基督教中“圣父”、“圣子”、“圣灵”的相互关系,基督教神学家为避免“一神论”和“三神论”而构架出 “三中有一”和“一中有三”的上帝观。莫尔特曼倾向于“从三到一”的进路,用“互渗相寓”来表现三者的合一性。

希腊文Perichoresis(互渗相寓,互渗互寓,相互寓居)意指旋转、滚动,它的动词perichoreo意指从一个到另一个的运动、绕行、拥抱、包围、绕圈。在翻译成拉丁文的过程中,针对这个词出现了两个概念:彼此渗透(circumincessio)和相互寓居(circuminsessio)。前者指动态的穿透(incedere),后者指歇息性的内住(insedere)。[3]154“互渗相寓”通常用于描述基督教“三位一体”(Trinity)的空间关系,即父、子、灵三个位格的交互内住。交互意味着三者彼此运动和发生关联,内住意味着以彼方为自己的活动空间。三者的空间彼此相融,但个体并没有消融于对方之内,这是一种既合一又不混杂的一致性。这就如同烧红的铸钢,火和钢互相渗透,但火仍是火,钢仍是钢。互渗相寓意味着圣父、圣子、圣灵相互共存、相互扶持和彼此契合,这也是莫尔特曼意图在上帝、自然与人之间建立的圆融、和谐与统一。世界空间的起源和空间的统一性就奠基于三一性之中。

上帝与世界如何“互渗相寓”?也就是说,“无限”和“有限”如何能互为空间?这也是犹太圣经注释(midrash)中的疑问——“上帝是世界的空间,或者世界是上帝的空间,我们搞不清楚。”[4]37莫尔特曼采用“神圣自限”(kenosis)和“舍金纳”(shekinah)的概念解释了这个问题。

(一)神圣自限——有限在无限中

在基督教教义中,世界的起源是上帝“从无中创造”。“从无到有”意味着创造是没有任何前提和先决条件的。世界始于上帝的创造决定,没有任何外在必然性与内在强制力促使他作出这个决定。上帝是无限的,是全在的,因此在创造之前,没有作为界限的空间存在。然而,空间势必破坏全在,全在也势必消融空间。那么,空间是如何在上帝的全在中被创造出来的?应如何解释空间的被造?

莫尔特曼采纳了犹太教卡巴拉教义中卢里亚关于上帝的“神圣自限”的思想,认为上帝在创造之前,将自己的全在和永恒性撤回,为被造留出了空间。这个“神圣自限”的概念可追溯到生产时的子宫收缩,即经由自我限制而赐予空间和生命。《创世记》开篇提到,“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创1:1)。这是上帝所创造的空间,是世界、太空和宇宙。它具有两重性,天是上帝为宇宙创造各种可能性的行动,它是相对超越性(transcendence)的领域;地则是物质寓居其中的可见的、暂时的世界。其两重性不是指二者之间的二元对立,而是象征在同属创造物的前提下统一于自身之外、上帝之中的“开放系统”。天是地的相对超越性,地则是天的相对内在性(immanence),绝对超越性的上帝寄居于天上,但圣灵终将临在于大地,使大地实现质的超越。这样的地是没有天的相对超越性、依然能自我超越的空间,是无限制的无穷的宇宙。它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是能产生新事物的不断超越自身的世界,是充满勃勃生机的希望的世界。“上帝是宽广空间的上帝,是邀请的、腾出空间的、救赎的、可以寓居的上帝,他不仅是最高的本质,也不仅是抽象的主体,而且是他的世界的生活空间、他的受造的运动空间和他们的永恒居住空间。”[3]153莫尔特曼用“神圣自限”化解了“全在”与“空间”的矛盾。这是绝对者的相对自我否定,它成就了相对者的相对自由。这种自由便是人类能体验到的他们所处空间的宽阔和界限。

依据人类的经验,空间总是被特定的主体占据和支配的。它不是无限开放的宇宙,也不是哲学中无差别的同质性空间(homogeneous space),而是从属于主体本身的存在环境,是具有特殊性和历史性的概念。“每一种整全的、统一的真实性理论都引导我们进入关于空间、处所、定向、停留、广度和界限的范畴。”[3]146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已经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将来并不是无限可能的,人类的发展始终会受到“空间”的限制。莫尔特曼的《创造中的上帝》正是关注受造的空间层次的自然生态的创造论。他重视生命活动的空间,重视自然环境,强调同是被造物的人与自然共处于上帝的三一空间中,应保持“互渗相寓”的和谐共存,而不能肆无忌惮地劫掠破坏。生命与空气土壤、山川河流、其他物种之间,都是“共存”的关系。一切被造物之间既是空间上的“内存”,也是实质上的“为存”和“相互依存”。被造的世界与上帝的神圣三一性是相呼应的。创造在上帝之外,也在上帝之内;世界是上帝的他者,却并不孤立于三一之外。“在神圣的事物以尘世的形式出现的地方,世界才能成为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2]144

(二)舍金纳——无限在有限中

莫尔特曼认为,世界经由创造被包含在上帝中,但是有限的世界并没有占尽上帝。创造的目的在于救赎。希伯莱文的拯救(jasa)在字面上是“赐予空间”的意思。造物主将自己的空间赐予被造,是为了拯救(赐予被造空间),也是为了最终在时空中临在(赐予自己空间)。创造的目的在救恩史中,体现为上帝“内住”(indwelling)于空间。

莫尔特曼的全部思想都围绕着“末世论”(Eschatology)展开。末世论的最大问题是:终极目的是什么?是世界归于上帝中,还是上帝临在世界中?这其中隐含着一个宇宙论问题,即天地作为有限被造物的生存空间,是否能转变成无限的上帝寓居之所?是否所有的被造物都必须在三一上帝之永恒生命的内在空间中寻求救赎?如果我们坚持“无限的上帝”这一概念,那么就会有这样的认识:有限中包含不了无限。有限的世界可以在无限的上帝中寻求空间,但无限的上帝不可能居于有限的世界。然而事实是,犹太教义中有关于上帝 “内住”的“舍金纳”(shekinah)的概念,基督教圣经中也有关于神子(the Son of God)的道成肉身(incarnation)和圣灵内住的教义。如果以此为据,那么无限的上帝的确可以“内住”于有限的被造物,内住于受造的拯救历史及其圆满终结中。安放在耶路撒冷圣殿中的上帝寄居的约柜,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都体现了上帝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体现了有限包含无限。[4]37-38

“舍金纳”的概念源自宗教崇拜语言。它原本是指《旧约》中上帝在“约柜”里的居住,后被用于表述“上帝的内在性”(immanence)。“舍金纳”是上帝临在于世界的方式。在《圣经》中,上帝与以色列人订立盟约“我要做他们的上帝,他们要做我的子民”,应许“要在以色列人中间居住”(出29:45)。他最初住在可以搬运的约柜中,后来约柜被运到耶路撒冷,置于所罗门圣殿的圣所。公元前587年,圣殿被毁,以色列人被掳巴比伦,上帝的“内住”便体现在同以色列人一起经历的颠沛流离中,体现在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incarnation)、受辱受难和死而复活中。最终,上帝的荣耀将充满全地。世界将成为永恒上帝的生活空间和居所。[3]161这一切的神迹就其功效而言都是圣灵的活动。舍金纳不是上帝的特性,而是上帝的临在。它是上帝本身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的临在。但此临在的上帝是圣灵的上帝,而不是三位一体的永恒上帝。因此,“舍金纳”在体现上帝内在性的同时,保证了其超越性(transcendence)。

上帝是内在三一的“互渗相寓”,世界呼应上帝的“互渗相寓”,而上帝与世界之间亦是“互渗相寓”的关系。世界在上帝中,上帝也在世界中。上帝还是上帝,世界还是世界。这是一种辩证的逻辑。“‘互渗相寓’所表达的合一性不是封闭的、排他的统一性,而是开放的、邀请的和整合的合一性。”[5]“世界在上帝中”体现了上帝的自我分殊(self-differentiation),“上帝在世界中”则体现了上帝的自我等同(self-identification),二者之间因着“互渗相遇”的张力,实现了神圣存在的超越性与内在性的统一。

三莫尔特曼“空间”观念的环境意义

“舍金纳”将无限的上帝和他要居住在地上的、有限的空间联系在一起。这也是莫尔特曼空间观念的重点。“内在的上帝”体现了一种宇宙论的、和解性的和救赎性的存在,是人类智慧寻求到的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信仰底线。

当代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酷考验,促使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回应。莫尔特曼认为,基督教神学对这一现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自文艺复兴以来,西方神学强调上帝的超验层次,却忽略了三位一体彼此共契的内在合一。近代神学在彰显了神与人之间质的差异性的同时,也消解了世界在被造时与上帝的神圣关联。人对待上帝的敬畏不再能转化为人对待自然的敬畏。《创世记》中,上帝依着自己的形象造人,并赋予人类这样的使命:“你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全地,并使地屈服在你们之下”(创1:28)。对世界的任意妄为被人类当做具有上帝形象、趋向超越性的证明。“救赎”则被看做在堕落之后对最初状态的复原。培根认为自然科学的目标便是帮助人实现这种“复原”,通过科学和技术重新主宰世界。[3]60自培根和笛卡尔开始,人与世界的关系便成为主客分立的模式。人类求知求善(抑或是求取支配自然的权力)的本能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同时,也造成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和反噬。莫尔特曼以“圣灵中的创造”为内核的空间理论,正是力图超越传统神学的历史视野,对信仰进行重新解释,恢复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

“互渗相寓”的空间观强调的是几方的“契合”。它不是自上而下的支配式的统一,不是封闭和排他的空间,而是开放的、邀请的整合空间,是对他者的接纳和肯定。因而它是动态的、充满活力的。上帝对被造物不是单纯的统领和控制,而是与之彼此共契。被造的人与自然因为和造物主的相契而被赋予 “互渗相寓”的生命,因而二者之间不应是控制与利用的关系,而是彼此共生共时共处。

为了创造,上帝首先进行了自我神性的放弃。他的神圣自限为被造留下了空间。创造的圆满完成(拯救的完成,上帝的内住)又体现了上帝的荣耀。因此,放弃是为了给予,自我设限是为了他者的自由。被造的终极价值的实现是造物主完满性的展现。与此相应,人对待自然也不只是权力的施予,还需承担相应的责任。人类适度约束自己的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持续和维护,也是对人类存在的持续和维护。

创造的圆满完成是神圣存在在被造空间中的临在。世界终将成为上帝的家园。在上帝内住的空间中,被造的一切都得到更新和改造。人类在时间上战胜了死亡,自然在空间上战胜了界限。人应当对自然怀有敬畏和珍视的感情。这体现着人与上帝、人与自然和上帝与自然间互渗相寓的和谐共契。这是人类不能推卸的必要性,也是人类必须接受的必然性。

生物总是生存在空间中。“凡是摧毁其他生物的生命世界的,便等于让它们死去。凡是顺应自己的环境,便拥有了环境。”[3]147生存的环境便是空间,人类在其中体验到宽广,也感受到界限。人类需要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广阔伸展空间,也需要抵挡漫漫长夜、风霜雨雪和内心孤苦的围篱家园。宽广象征了自由,界限又何尝不是基于保护。面对空间,面对自由,面对最终的价值,人类更需要的不是扩张,而是自我反省和节制。

圣经传统中,“敬畏上帝”启发了人类智慧。知识源于人对未知领域的讶异。科学技术使人认识并支配自然,但真正的认识是要了解自然的本质和特性。因而,科学的目标除了利用和占有所认识的自然之外,还包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我们不是自然的主人,只是受造物的一部分。我们或许比其他物种更优良,但却无权抹煞他者存在的必要性。只要自然和人在这个地球上继续共存,那么人就必须寻找到新的能与环境契合的条件。这便是莫尔特曼末世论空间中的“新天新地”(New Heaven,New Earth)。起初的空间是创造的伊甸园,它和谐完美。但最后“上帝内住的空间”并不是回归到伊甸园,并不是拒绝文明的返璞归真,而是经由人类的文明手段改善和更新的完美的世界。因此,对文明的“改变”才是出路。科技需要以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被重新整合到自然体系中。

科学技术对自然的干预已近五百年。将人类文明与地球的自然环境相整合的努力还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此过程中,或许神学的进路是一条最边缘化和软弱无力的道路,但经由“创造的空间——堕落的空间——更新的空间”这一正反合关系,人类在看待科学与信仰、存在与价值时,至少多了一个思考和行为的角度。这正是莫尔特曼和众多自然神学家们殚精竭虑为之努力的意义所在。

摘要:20世纪后期,莫尔特曼以“圣灵中的创造”的全新角度对“环境危机”进行了回应。他以圣父、圣子、圣灵的“互渗相寓”为基础,探讨了上帝和作为上帝创造物的自然与人之间既内部相契又彼此相合的空间关系。“神圣自限”与“舍金纳”的概念分别展现了“有限在无限中”和“无限在有限中”的辩证维度,并启示人类重新思考与长期受科技干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自然空间既是宽阔也是界限,既是自由也是保护,既是人类统治支配的对象,也是人类需要维护的共生共存的条件。科技需要以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态度被重新整合到自然体系中。

关键词:空间,环境,互渗相寓,神圣自限,舍金纳

参考文献

[1]莫尔特曼.神学思想的经验———基督教神学的进路与形式[M].曾念粤,译.香港:道风书社,2004:340.

[2]Moltmann J.God in Creation:an ecological doctrine of crea-tion:the Gifford lectures1984-1985[M].London:SCM Press Ltd,1996.

[3]莫尔特曼.科学与智慧[M].曾念粤,译.台北:校园书房,2002.

[4]Bauckham R.God Will be All in All:The Eschatology of Jürgen Moltmann[C].Edinburgh:First Fortress Press,2001:37.

概念与意义 篇11

关键词数学概念;教学意义;教学问题;教学方法;建构策略;案例分析

1数学概念教学的意义

哲学上把概念理解为,人脑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反映.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是形成判断和推理的基础.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数学知识体系(定理、法则等)的基石、数学思想方法的载体,也是数学研究的起点,判断、推理、计算、证明和解决问题的依据.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的数学概念教学,绝不能以让学生学会概念为终极目标,同时要让学生在参与概念的形成、发展、巩固、应用和拓展的过程中,把握概念的本质特征,体会隐含在概念中的思想方法,从而完善自身的认知结构,在知识、能力、素养方面获得全面的发展.

2数学概念教学的问题

数学教材中大多采用“定义——性质——定理——应用”的演绎体系呈现概念,希望学生学习数学概念后再解决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概念.这样的演绎体系虽然有利于学生知识系统的形成,但是把有意义的、鲜活的生成数学概念的活动给掩盖了,使学生不知道一些定义从何而来、为何如此规定——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称其为“教学法的颠倒”.

由于多种因素,当前很多教师主要采用如下方式进行数学概念教学:(1)“一个定义、几项注意、一步到位、举例训练、反复练习、迎接考试”的急功近利式;(2)“掐头、去尾、烧中段”的直接授予式;(3)“照本宣科+解题教学”的大容量训练式.这些方式的共同特征是,重解题技巧、轻概念生成,追求习题讲解的最大化和概念教学的最小化.这样的教学会导致学生认为概念学习单调乏味而不重视它,只会死记硬背概念本身,不能理解概念的形成过程.认识不到概念引出的必要性和概念应用的价值,难以把握概念的本质;导致学生在知识掌握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匆忙解题,只会机械地模仿某些特定的题型,掌握某些特定的解法,一旦遇到新的情况就束手无策.以解题教学代替概念教学的做法,还会导致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知识的外围重复训练,结果还是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知之甚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使得教学效果事倍功半,知识、能力、素养发展终将落空.

3数学概念教学的方法

由心理学研究和教学经验可知,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获得概念: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前者主要指依靠对个别、具体事物、例子的概括、抽象来获得概念;后者主要指利用认知结构中相关的旧概念来理解新概念.前者的主要的操作步骤为:(1)辨别一类事物的不同例子;(2)概括、抽象出各个例子的本质(共同)属性;(3)把本质属性与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概念与已有的有关概念区别开来;(4)把本质属性推广到一切同类事物中去,以表明新概念的外延;(5)扩大或改组原有认知结构.后者的主要的操作步骤为:(1)揭示出概念的关键属性,给出其定义、名称和符号;(2)讨论概念所包含的各种特例,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3)把本质属性与原有认知结构中适当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概念纳入到已有的概念体系中;(4)辨认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使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产生分化;(5)使有关的概念融会贯通,组成一个新的整体.

通过概念形成方式学习数学概念,便容易接受概念,理解概念的关键属性,把握抽象概念背后的丰富意藴,但有时不容易建立概念体系,不符合学习的经济原则——主要体现从特殊到一般、由表及里的认知规律.通过概念同化方式学习数学概念,则正好相反——主要体现从一般到特殊、由此及彼的认知规律.

因此,在数学概念学习中,两种方式不能孤立使用,而要结合起来.教师可以在揭示出概念的定义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实例,定义的导向可以使学生比较容易地揭示实例中包含的概念的关键属性,而正例与反例的应用可以使学生在分析、比较、分类、概括中将概念的关键属性清晰化;然后引导学生以实例为概念的认识载体,将新概念与已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建立联系,形成概念体系.

4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4.1建模建构策略

数学建模是指为了某种目的,将现实原型简化、抽象为数学结构.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基础,是数学反映客观事物的途径,也体现了数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系与区别.理解数学建模,对于领会数学内容、掌握数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而也对提高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很多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都有力地体现了建模思想的价值.利用建模思想,让学生历经、体验“从现实事物,到事物的本质(数和量)特征,再到数学概念的定义和名称”的创造过程,从而在理解简化、抽象方法的同时,领会数学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意义,是数学概念教学最基本策略之一.这一策略最大的特点是,将对概念的理解建立在对概念建构过程的体验,而非对概念定义的反复辨析上,即将注意力集中在对概念作用和意义的理解,而非对概念字面的反复纠缠上.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认识概念是怎样的,而且能使学生认识概念为什么是这样的,因此是学生通过对形成过程的体验到对概念本质的认识的必由之路.

比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从物体具有大小(占有一定空间)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建模思想建立长度、面积、体积、测度等概念;从物质世界具有正、反两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建模思想建立正负两个概念;从自然界具有等量关系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建模思想建立方程的概念;等等.

4.2实验建构策略

数学实验能改变学生的数学观念和数学学习方式,在数学教学中是不可或缺的.利用实物(如教具、学具)或模拟(如几何画板)的实验,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探索、发现、归纳、概括等活动中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也是概念教学最基本策略之一.在数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种活动情境,让学生动手“做数学”,完成“接触概念、体验概念、使用概念、建构和完善概念、掌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过程.

案例1“无理数概念”的教学.

首先,让学生利用一把剪刀、两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片(边长视为1)剪拼出面积为2的正方形.通过动手操作,学生不难完成多种拼图;通过班级交流,学生不难选出比较简便和美观的拼图,如图1所示.由此,教师提问:观察拼图,拼得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学生能得出正方形的边长是2.教师追问:估计2的值在哪两个整数之间?利用取平方的方法,学生也不难得出2的值在1和2之间.

然后,教师提问:2能用分数表示吗?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探求2的小数部分:(1)试输入一个大于1、小于2的数,如果平方的结果比2大,如何调整?比2小呢?(2)通过实验,猜想能否找到一个有限小数,使它的平方等于2?由此,引导学生体验2=14142…,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从而,引出无理数的概念.

实践表明,通过变换角度的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切身感受有理数外还有一类数,抓住无理数的本质特征,加深对无理数概念的理解;经过对概念的形成过程以及问题发现、解决过程的猜想、验证等实验探究,学生拓宽了思维视角,增强了合作意识,同时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对很多数学概念都可以这样教学,如空间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椭圆,向量坐标运算,概率等.

4.3演绎建构策略

数学知识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强大演绎体系,很多数学概念之间都有着密切的逻辑相关关系(联系).这些相关关系是界定概念同化最有效的联系,为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牢固建立知识结构指明了方向.所以,对于那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有逻辑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通过逻辑演绎过程,帮助学生同化概念.

比如,教学“三角函数概念”时,很多学生甚至教师只注意到三角函数概念出现在三角比概念后面,从而认为三角函数概念是单纯的三角知识,对于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也往往就事论事,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其实,我们应该意识到三角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引导学生利用函数的概念和思路加深对三角函数的认识和理解,认识到三角函数概念不是孤立的三角知识,而是函数知识体系中一个特殊的节点,只不过多了几个特殊性质而已,从而使教学自然、高效.

4.4类比建构策略

数学知识也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广泛类比系统,很多数学概念之间都有着丰富的直觉相似关系(联系).这些相似关系也是界定概念同化有效的联系,使学生理解概念、建立知识结构有了认知基础.所以,对于那些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概念有直觉关联的概念,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回顾已有概念的属性,再创设联系已有相似概念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直觉类比方法获得发现,并尝试给出新概念的定义.

案例2“三角形概念”的教学.

师:刚才请同学们用数学的眼光欣赏了美丽的图片.那么,请问这些美丽的图片中都含有哪种平面几何图形?

生(众):三角形.

师:对!(课件出示图2)小学时我们已经学过三角

形的一些知识,从今天开始将进一步学习有关三角形

的知识.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

生: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师:有不同的观点吗?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投影出示图3、图4)请大家看我画的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它们不是三角形.故应改为,由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图3图4

师:这下,大家没异议了吧!

生:不行!必须添上条件“不在同一条

直线上”,否则,组成的图形可能是线段.

(投影出示图5)请看.故应改为,由不在

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

的图形叫三角形.

师:真聪明!这样就准确了.我们知道图形的角用符号“∠”表示,垂直用符号“⊥”表示,那么,三角形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呢?

生众:用小的三角形图形.

师:你们是怎么想到的?

生众:受角、垂直的符号表示法的启发呀!

师:这种考虑问题的方法就叫作类比.类比是关注两个对象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从而推测它们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的相同或相似.它是非常有创造力的一种思维方法.的确,数学家们用小的三角形图形“△”表示三角形.这一符号形象、直观,便于记忆.(指着图2)我们还知道这个三角形中的三条线段可分别记作线段AB、BC、CA,三个角可分别记作

∠ABC、∠BAC、∠ACB,那么,那么,这个三角形又该如何用符号表示呢?

生:记作△ABC.

师:能否记作△BCA或△CAB呢?

生:不能.因为∠ABC、∠BAC表示不同的角,类比角的表示法,所以△ABC、△BCA应表示不同的三角形,所以△ABC不能记作△BCA.

生:我认为可以.因为在三角形中点A、B、C呈“三国鼎立,势均力敌”之势,所以“排名不分先后”(有学生笑).而在角中点A、B、C的地位是不同的,故不能盲目类比.

师:说得太棒了!从中我们得到启发,有时由类比得到的结论不一定可靠,需要仔细斟酌.我们知道符号“∠ABC”读作“角ABC”,那么符号“△ABC”又如何读呢?

生众:读作“三角形ABC”.

这里,通过引导学生研究已有三角形概念的本质特点,产生新概念的“生长点”,以类比方法获得三角形的概念,使学生觉得这一概念是小学三角形概念的一种自然发展.对很多数学概念都可以这样教学,如分式(与分数类比)、不等式(与方程类比)、空间(与平面类比)、无限(与有限类比)等.

4.5反思建构策略

指导学生反思概念形成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本质特征的重要环节,也有利于提升学生从自身经历中学习、提炼的意识和能力.进行课堂总结时,很多教师通常会提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有哪些认识和体会”“还有什么疑问”等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板书,作出简明扼要的语言回答.但是,这样的问题过于笼统,这样的回答过于表面.实际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反思概念形成的过程同样需要学生具体、深入的实践、练习,才能有效促进数学经验的积累和数学思想的形成.

案例3“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教学.

(在课堂总结阶段,教师提出问题:你是如何认识反比例函数的?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经验.)

师: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有何异同?

生: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一样,它们都是用一般式来定义的.

生:反比例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一般式中,都只有一个自变量,都只有一个不为零的常数.

生:两种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不同,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而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

生:两种函数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同,正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可取一切实数,而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不能等于0.

师:由此你能猜想一下两种函数图像的不同点吗?(出示图6)下列哪幅图可能是反比例函数y=12x的图像?为什么?

生: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不能等于0,当然函数值也就不能等于0,所以它的图像上点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不能等于0,也就是它的图像不能与坐标轴相交,所以排除A和D,选择B或C.

师:很好!你的分析体现了数向形的转化.那么,到底选项B,还是选项C呢?为什么?

生:选C.因为满足y=12x的x、y的值是同正或同负,B中图像在第二象限时x的值为负,y的值为正,所以排除B.

生:(投影展示图像)我通过列表、描点、连线,画出了y=12x的图像.虽然没有C中的图像那么美观,但是变化范围和趋势是一样的.

师:通过本节课,你积累了哪些学习函数概念的方法?如果让你去自学二次函数,你有什么想法?

生:也是从实例、概念、图像、性质、应用这几个方面去研究……

在反思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对比猜想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类比猜想二次函数的研究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由已知内容很自然地迁移到未知内容,有利于产生进一步的认识或疑问,以作为新的教学起点,从而自然延伸概念学习,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概念与意义 篇12

1.1 意义的一般理解

意义人在自然或者实践生活中产生的深层次的认识, 是人将某些特殊的含义赋予遇到的人或者事, 是人类的一种精神内容, 以符号这种形式来进行传递和交流。人类在实践生活中传递交流的所有精神性内容, 可以包括为以下几点:1) 意向, 2) 意思, 3) 意图, 4) 认识, 5) 观念等等。意义这两个字在词典中的解释有如下几种:事物中所包含的思想、道理;内容;作用和价值;美名和声誉;事物之所以存在的原由、效用及其价值

1.2 以复合词为例阐述意义构建

在英汉语中, 复合性构词都已经成为了主要的构词的方法, 截止到目前为止, 用于英语词汇量扩充的最为常见的方法就是把现有的各种语言成分进行重组结合, 同时在中英文语言中, 接近百分之七十的新词汇就是借助这种方法加工构成的。到目前为止, 复合词的量在英语词汇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在1992年最新出版的英语促会中, 汇集了将近一万个这样的由复合词构成的新词。复合词在英语应用中的常见性和实用性及重要性, 由此可见一斑。

复合词 (compounds) 究竟该如何进行意义的建构, 在语言学史中这一难题一直亟待解决。对复合词进行意义构建为什么如此之难, 究其原因其实在于我们很难将复合词中各个词汇之间的确切关系拎出来, 做一个抽象的解释。在传统语法中, 对于复合词意义的解释是将集合它的各个字部分的含义, 但是这种方法明显是将问题过于简单化了[2]。不同单词之间进行意思的组合, 是从一般到特殊, 或者从简单到复杂, 通过将单个词进行组合, 常常会发现在原本的单个词中不具备的新的含义。在英语语法中, 对于复合词的意义解释也并不是两个单词的意义的简单相加。

2 概念整合理论

2.1 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内容

近几年中, 许多学者对认知学的理论和语言学的理论不断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 概念整合就是这些研究和探索的胜利成果。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 语言学家提出了心理空间这一最新的概念, 通过对心理空间的不懈研究, 终于揭开了语言的意义构建的实时动态及其具体操作方式和意义形成的过程, 二十世纪后期[3], 语言学家正式将概念整合这一理论带入了世人眼中, 随后各个相关领域的众多学者针对该理论, 又陆续的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 致力于发掘不同的心理空间之间的深刻内在联系, 随后基本说明了各个不同的心理空间之间的脉络联系, 以及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的相互的制约性, 充实了概念整合的理论, 由此, 概念整合成为一个真正的理论系统并崭露头角。在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后, 概念整合可以应用的范围逐步增大, 其中的支撑性理论骨架也悄然形成, 时至今日, 它已然成为了认知语言学科中主要的研究内容之一

概念整合的理论是着眼于对即时意义进行动态构建的一种十分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这个理论立志于揭露语言究竟是通过如何的加工最后形成全新的意义的。语言学里的隐喻理论是概念整合发生发展的基础, 在此基础之上, 心理空间的理论的发展延续, 终于在概念整合的理论处得以形成, 它在语言学中越来越具备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心理的空间理论是在《心理空间》一书中提出的, 这个理论深入细致的考察了人类语言的结构在认知系统里的体现。概念整合具体的来说, 其实就是将心理空间看做是一种输入性的空间, 同时, 对这个在认知的方面, 对于这个输入性的空间进行具体的操作。部分存在在输入空间中的结构和成分, 立刻就被投射进入到另外一个崭新的整合的空间中。假如试图要建立起一个完整而完善的概念整合的网络系统, 大致需要经过以下的最基本的步骤:第一, 构建起若干心理空间, 第二, 在不同的空间之间完成匹配, 第三, 在进行整合空间投射时需要建立筛选制度, 第四, 确立出一个完全共享的结构, 第五, 投射回到早前的各个输入的空间。其中最概念整合中最为完整的部分包括一下四个:第一, 输入空间l, 第二, 输入空间2, 第三, 类属空间, 第四, 整合空间。

2.2 概念整合的优化原则

如果想要得到合理的完整的整合空间, 遵守如下的6条优化性原则是十分必须和必要的。

1) 解包 (Unpacking) :解包处理十分简便, 操作者只需要通过复合空间就可以进行, 在进行解包完成以后就可以显现出跨越空间的映现、重构输入的空间、共有的空间、位于彼此空间之间的网络连接。

2) 整合 (Integration) :在复合空间中需要包含到这样的一个场景, 可以利用它来作为单独的单元来进行运作, 但是前提是必须通过严格的整合。

3) 布局 (Typology) :某些成分在投射进复合空间里时, 必须要匹配于其在原本空间里的成分。

4) 网络 (Web) :类似于一个单位, 对复合空间的具体操作必须要维持好复合的空间与输入的空间两者之间的适当的网络关系[4]。

5) 转喻投射约束 (Metonymy Projection Constraint) :转喻在复合的空间中所涉及到的相关成分, 当投射进复合空间的时候, 它们之间的成分的相对距离就必须缩短。

6) 理据 (Good Reason) :各种存在于复合的空间里的成分, 需要有充分的存在的理论依据, 就是要部分的链接于其他的空间, 同时在进行复合空间运转的时候要具备相关的功能。

运用这6条优化原则可以有效建立起概念的结构, 正确进行自然语言的处理, 构建起积极的话语意义。对于这些具体的原则, 如果有效的加以运用, 那么不同的概念之间就可以密切的进行相互整合, 以利于合理并且有效的整合网络的顺利建立。

2.3 概念整合网络

构建起框架, 是通过说话的人在思考或者诉说的时候的环境信息和相关背景知识来进行的。概念整合网络是以框架为结构的心理空间网络。在没有特殊的情况下, 假如能够满足以上的六条优化原则, 那么就基本能够形成以下的3种基本种类的概念整合的网络:单一的框架网络:在概念整合网络中, 这是最最基本的一种, 在该网络中, 一个输入的空间中包含了一个相对抽象的框架, 可是在另外的一个输入空间中就并不包含这种特定的组织的框架, 只是将具体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整合。例如, 在对下面这一句话的领悟中, 在一个输入的空间中包含有一个亲属的框架叫做mon—dgo, 但是在另外一个输入的框架中却仅仅包含有具体的部分[5]:Jom和Kary。但是投射到整合空间中时就出现了在两个原本的输入空间都没有出现过的的新生结构:the son of Kary, 于是进一步明确了Kary是母亲的事实。框架网络, 在这样的整合网络中, 包含了一切的心理空间:比如说2个输入的空间, 1个共同的空间, 1个复合的空间, 以上所说的心理空间共同享有一个涵盖了所有具体成分的组织框架的布局, 这个框架投射到整合空间里时就会展现为更加具体的内涵。

3 概念整合理论与意义的建构

意义是一个神奇的名词, 不是天生就存在, 是在我们对语言文字进行后天的理解加工后产生的。从语言, 或者文字, 想要到达意义这个目标, 到底该采取何种工具何种方法呢。在我们的平常的生活中, 以些非常常用的话可以充分的说明, 意义的正确理解是非常困难的, 比如, 我们常说“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这句话说的就是我们只看到听到表面的意思, 但是当各种意思重合交汇时, 我们没有抓住它们之间的新生产物, 无法理解当单独的语言整合后会出现不同于以往的新含义。概念整合就是意义构建的桥梁, 它将原本单独的意思进行整合, 产生化学作用后产生语言的意义。

3.1 概念的整合理论对于语言的意义建构的强大的阐释力

无论在外面思考时, 还是在我们进行交谈时, 脑海里的心理空间都不断被建立, 就如同一条流水线, 接受看到听到的信息, 在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 然后包装输出, 成为与最初始的信息不同的包含全新意义的新信息。关于概念整合理论的主要理论思想:把概念的整合当做在人类发展进化中的一种最为普遍和基本的认知形式, 它立足于认知科学和神经科学, 提出了关于语言的理解的新的认知机制, 打破了对于传统性语言的理解假说, 它是一种先进的意义建构的理论, 是结合来自不同认知域的框架的一系列认知活动, 对语言可以产生强大的阐释力。概念整合理论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认知视角去进行语言理解, 让读者把语言单位所提供的, 最少的信息因素、背景资料和相关的环境信息进行系统整合, 并通过揭示出在语言的结构中的有关信息, 说明语言的使用者是如何处理和区分语言结构的指称关系的。

概念整合是一种通用性的语言工具, 并不局限于某个语种, 比如法语, 西班牙语等等其他语言系统都可是使用概念整合来进行语言的意义的实时构建。正是由于这种通用性, 才使得概念整合这种理论可以成为一种被广泛传播的理论, 适用于各个领域, 体现它对于语言意义的构建的功能强大性。

3.2 概念整合理论对复合名词意义建构的强大阐释力

复合名词在平时生活中十分常见,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也会用到, 而且频率非常高, 它一般都两个或者更多独立的单词单位组成, 通过一定形式和规则的组合排列, 形成一个新词, 复合词的意义的理解上, 有些人会进行简单的单个词的意义叠加, 这就有产生意义的误解[6], 甚至闹出不小的笑话。例如英语中的step-mother, step是接着的, 阶梯的意思, mother是母亲, 那么这个复合词的意思是继续母亲呢, 还是阶梯母亲呢, 当然这个词真正的含义是继母, 接下来的母亲意思延续一下。可见, 复合词的意义的理解比单个词的理解更难, 它建立在单个词的基础上, 但是又有了一定的延伸和发展。为了从理论的程度上揭示复合词的意义建构的具体方法, 我们曾试图利用多个理论, 最后发现, 概念整合的理论最能完全准确的解释其中的奥秘, 还原一个复合词意义的构建的原始过程, 为我们对于复合词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4 总结

概念整合理论由初出茅庐到在语言学界大展手脚, 经历了十几年的时间。概念整合的理论以心理空间为基础, 是一种不同心理空间之间的实时投射和总和过程。通过对这一理论的全方位研究, 从各个细节对其完善, 现在的理论架构已经趋于完善。概念整合的理论可以很好的应用于语言意义的理解, 尤其体现在对复合名词的意义理解上。由于对复合性名词的意义准确理解困惑了人类很多年, 我们可以看到单词的组合, 却无法揭示它准确的意义, 其实是因为不理解意义产生的过程和步骤, 而概念整合的理论很好的填补了这一理论空白, 以十分具象易懂的方式为我们解释意义构建的流程图, 便于理解便于实践操作, 减少了生活中许多鸡同鸭讲的情况。概念整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理论, 在时间的长河里, 必然会不断自我跟新, 紧跟时代, 一直彰显其先进性, 为语言学中的各个难题提供解决的工具和依据。

参考文献

[1]罗杰·马丁.整合思维——成功者与平庸者的分水岭[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1) :23-25.

[2]Martin R.The Opposable Mind:Winning Through Integrative Thinking[M].Boston:Harvard Business Press, 2009.

[3]Moldoveanu M.A Science Tool Cruel for Words:Understanding by Intervening[M].2010 (3) :213-215.

[4]Moldoveanu M, Martin R.Dia-Minds:Decoding the Mental Hab its of Successful Thinkers[M].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9 (5) :21-24.

[5]Moldoveanu M.Thinking Strategically about Thinking Strategi cally:The Computational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Managerial Problem Selection and Formulation[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9 (30) :737-763.

上一篇:两化融合的发展路径下一篇:必要性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