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机质量保证(精选9篇)
麻醉机质量保证 篇1
0 引言
近年来, 医疗设备的质量检测受到医疗卫生机构和计量部门关注, 从实践上分析, 呼吸机的检测的确也是很有必要的。目前江苏省的呼吸机、麻醉机的使用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 一般乡镇级卫生院都麻醉机, 县级医院基本都麻醉机20余台左右, 呼吸机数十台, 在二级以上医院呼吸机和麻醉呼吸机的使用更是广泛。由于呼吸机的厂家较多, 产品质量残差不齐, 故障率也较高, 加上应用的特殊性, 所以呼吸机的质量检测和质控显得尤为重要。
1 呼吸机的检测
呼吸机的检测主要包括流量控制和压力控制两部分, 流量部分主要有潮气量示值误差、呼吸比、呼吸频率、呼吸氧浓度;压力控制部分主要有呼气末正压、叹气触发压力、压力报警灯指标。
1.1 潮气量检测
根据呼吸机使用情况选定成人模式或者婴幼儿模式, 设定呼吸机为容量控制通气 (VCV) 模式, 成人型呼吸频率选定20次/分钟, I:E=1:2, peep=0.2k Pa, Fi O2=40%, 分别设置为400, 500, 600, 800和1000m L/次的点进行检测, 观察并记录呼吸机上显示的检测值和VT MOBILE气流分析仪上显示的检测值监测值与设置值之间的相对误差, 检测值与设置值之间的相对误差都应在士15%以内。婴幼儿型参数设定为F=30次/分钟, I:E=1:1.5, peep=0.2k Pa, Fi O2=40%, 分别设置为50, 100, 150, 200和300m L/次的点进行检测。
1.2 呼吸频率检测
呼吸机设定为容量控制通气 (VCV) 模式, 400m L/次, I:E=1:2, Fi O2=40%, peep=0.2k Pa, 分别将呼吸频率分别设置为10, 15, 20, 30和40 BPM, 观察并记录呼吸机上显示的监测值和VT MOBILE气流分析仪上显示的检测值, 监测值与设置值之间的绝对误差, 检测值与设置值之间的偏差都应在±10%以内。1.3呼气末正压 ( (PEEP) 检测设定呼吸机为容量控制通气 (VCV) 模式, IPL=2.0k Pa, 潮气量400 m L, 呼吸频率15BPM, Fi O2=40%, 分别设置peep为0.2k Pa、.5k Pa、.0k Pa、.5k Pa和2.0k Pa的点进行检测。观察并记录呼吸机上显示的监测值和VT MOBILE气流分析仪上显示的检测值, 监测值与设置值之间的绝对误差, 检测值与设置值之间的绝对误差都应在士2%FS以内。
1.4 氧浓度检测
设定呼吸机为容量控制通气 (VCV) 模式, peep=0.2k Pa, 潮气量400 m L, 呼吸频率15BPM, 分别设置呼吸机氧浓度为21%, 40%, 60%, 80%和100%观察并记录呼吸机上显示的监测值和VT MOBILE气流分析仪上显示的检测值, 监测值与设置值之间的绝对误差, 检测值与设置值之间的绝对误差都应在士3%以内。
无论是在容量控制通气 (VCV) 模式, 还是在压力控制通气 (PCV) 模式下, 检测其他参数性能时, 可同时进行氧浓度检测,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呼吸机自带氧浓度探头长期使用或暴漏在空气中传感器容易氧化, 使呼吸机的氧浓度自检数据偏差较大, 需要定期检测, 及时更换氧浓度传感器。一般的呼吸机质量检测仪检测氧浓度的方法基本都以传感器检测, 在平时的维护保养中注意传感器的保护, 并定期检测或期间核查来确保氧浓度传感器的准确可靠。
2 呼吸机的维护
由于呼吸机应用的特殊性, 在日常的设备管理与保养方面更应该得到足够重视, 确保在用呼吸机符合要求, 对数据超差等非正常状态的仪器避免误用, 使用科室应在每次使用结束后对呼吸机进行消毒、装机、功能性检查正常后做出设备状态标识、标牌, 套上防尘布, 长时间不使用应做定期检查。
使用前注意报警功能的检查, 包括静音功能检查、断电报警检查、危险输出检查、病人回路过压保护检查、通气参数报警功能检查 (包括分钟通气量报警、气道压力报警、氧浓度报警、通气频率报警、通气窒息报警、呼气末正压报警等) 。
呼吸机的潮气量是一重要技术指标, 供气管路维护尤为重要, 气路管路的密封性是呼吸机潮气量合格的首要保障, 在呼吸机使用前, 连接模拟肺, 检查设备是否有漏气现象, 供气压力、风机等指示是否正常等现象判断呼吸机是否有漏气现象。
质量控制和计量检测是呼吸机、麻醉机安全使用的基础保障, 做好计量检测的同时, 更应该注意日常使用的质量控制, 做到使用前检查, 使用后专人维护保养, 并定期检测工作, 以保证设备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欣.呼吸机的质量检测技术与实践[M].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03) .
[2]吴政.呼吸机质量控制的新手段—介绍一种简便的潮气量检测方法[M].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1998, 4 (06) .
[3]王志泉.呼吸机质量控制与检测[M].中国计量, 2011, 4.
[4]刘芳.医学理论与实践[Z].2015, 2.
麻醉机质量保证 篇2
一、目的
规范医疗行为、提高麻醉质量、保证病人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南京邦德骨科医院麻醉科全体人员。
三、定义(无)
四、标准
4.1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麻醉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的质控制度、标准、办法和程序。
4.2强化质量意识,定期开展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分析、评价并结合典型病例等进行质量意识教育。
4.3对新上岗医师,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重点是医德规范、技术规范、规章制度和工作质量保证,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负责。
4.4按照麻醉质控要求,每月进行麻醉质量统计、分析,每季度进行一次全面的麻醉质量检查、评价、并通报全科。
4.5对麻醉质量存在的突出问题,要及时调查、处理。并提出整改意见,除在科室及时贯彻执行外,应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报告,真正做到问题以调查清楚,当事人已接受教训,整改措施已完全落实。思想认识已得到提高。
4.6提高麻醉前访视和麻醉记录单的书写质量,保证麻醉记录单的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整洁性和一致性。
麻醉机质量控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篇3
医疗设备最主要的作用是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诊疗工作。麻醉机作为医院常用医疗设备,质量安全需要临床医学工程人员平时精心管理和维护,细心保养与检测[1]。麻醉的方法有针刺、注射和吸入麻醉等。目前医院使用全身麻醉的方法仍是吸入麻醉为主,该方法易于控制且安全有效。自1846年朗宁首先应用乙醚麻醉以来,吸入麻醉已日臻完善。现代药理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于麻醉机中,更使现代吸入麻醉的水平大大提高。
1 原理与组成
吸入麻醉是通过机械回路将麻醉混合气体送入患者的肺泡,形成麻醉药气体分压,弥散到血液后,对中枢神经系统直接发生抑制作用,从而产生麻醉的效果。病人在完成麻醉诱导后,利用氧气作为载体,进行辅助呼吸和控制呼吸,以满足手术的需要。麻醉机主要组成有麻醉气体挥发罐、供气系统、氧气流量计、呼吸器、呼吸回路系统、自动及手动转换阀(APL)、纯氧供给按钮、二氧化碳吸收罐、逸气阀、电源电路及控制系统、安全监护及监测系统、微处理电路、测量和监护装置[2,3]。
2 麻醉机指标
麻醉机指标有5大参数,即麻醉混合气体浓度、潮气量、气道压力(PIP)、流量、时间(呼吸比、呼吸频率)。这是控制掌握麻醉机工作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技术指标。其他为血压、血氧、心电、心率和电气安全等。在实际工作中,根据患者生命体症进行参数设置,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一般情况下,根据患者体重调整挥发器麻醉药物蒸发速率,潮气输出量一定要大于人的生理潮气量,正常生理潮气量为6~10mL/kg,呼吸频率成人约为20次/min,潮气量×呼吸频率=每分钟通气量。流量一般为4~10L/min,是每分钟通气量的2倍。呼吸比一般为1:2。气道压力(PIP)一般100~200mmH2O。工程技术人员对医疗设备平时的维护,重要的是设备的电器安全性能和工作有效状态,而标准的参数必须了解和掌握,这是技术人员维护设备最基本的素质。
3 常规下的质量控制方法
通常情况下,麻醉机质量控制有几个方面,首先检查供氧装置和观察氧传感器,目的是保证供氧压力在0.4~0.5MPa之间。氧传感器是消耗元件,为电气化学电池,也叫氧电池,厂家一般给出的使用寿命为千小时(拆开包装算起)。氧电池是否失效,与麻醉机使用时间及氧浓度有关。及时更换氧电池是确定给氧浓度的准确性,保证麻醉过程中给氧准确性的必要手段。一般情况下,约6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氧电池[4]。
分钟通气量监护由流量传感器来实现。流量传感器实际是一个电子元件,当流量不准确时,要对传感器进行检测。麻醉机各条管路是输送麻醉混合气体的通道,不得有漏气或堵塞,否则麻醉机工作会不正常或不工作。麻醉机挥发罐基本为进口元件,结构精密复杂,不宜拆卸进行修理,平时主要预防麻醉气体泄露,有报道泄露气体对人体有一定损伤。
医师以病人在麻醉情况下的胸肺顺应性、氧合状况、通气功能、气道阻力等生命体症作为依据,并根据麻醉病人其体重和手术需要进行设定的循环过程的参照标准,就是观察设定的潮气量与实际值相差程度。观察呼吸囊与监视器曲线峰值是否相同,相差大于或小于50mL,及时检查流量传感器,清洁干燥,或更换流量传感器。
废气装置包括管路排出及废气吸收部分。麻醉机工作时,要观察钠石灰罐中的纳石灰变色程度,以便及时更换;麻醉呼吸器设置在自动模式下,观察呼吸囊工作情况,排气管如果堵塞,驱动电路仍可正常工作,呼吸囊却张不开,氧气直接进入病人肺部,废气排不出,容易造成肺气压伤。防堵防泄露是该装置的重点[5]。
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心率、无创血压是监护装置的主要参数,属于强制检定范畴,应每半年通过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定。
4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保证麻醉机使用安全、有效、可控,使操作人员应用时得心应手。而在现实中,有些因素影响着麻醉机质量控制。
4.1 有待于质量标准的制定
麻醉机检测尚没有一个统一的质量标准。随着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现代麻醉机集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呼吸机模式,以及监测技术为一体,对临床工程人员掌握知识及综合技术能力越来越高,麻醉医师在实际操作中对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除麻醉机软件需要进行严格检测外(潮气量、呼吸频率、流量、呼吸比、氧浓度等)[6],硬件如麻醉挥发罐、废气排放装置、电气部分也需要标准。现在我们使用的检测方法参照呼吸机一些指标进行,如用Fluke公司VT Plus HF气流检测仪检测麻醉机的一些参数。虽然麻醉机与呼吸机存在一定的共性,但麻醉机还有它的特殊性。比如如何监测麻醉病人在手术中的麻醉深度,血气分析,废气排放中成分的检测等,目前仍是一个现实的难题。
4.2 动态管理的缺失
麻醉机是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下,即清洁、无菌的房间中操作。高使用率、高风险决定麻醉机的特殊性。医学工程科希望对麻醉机有一个全面的管理和了解,使其在麻醉中的良好工作状态自始至终,不至于在麻醉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麻醉环节是手术过程的一个重要手段,理想的状态是每天在仪器使用前进行检验,合格后进行使用。而麻醉设备学是麻醉与理工学科相互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人员专业性要求强,完成基本的麻醉机质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一般中级以下医院缺乏临床工程人员,只能进行被动维护。预防性、主动性维护实现不了,而手术间的环境温度、湿度影响麻醉机药物的蒸发速率。麻醉机在高使用率的情况下,故障必然出现在麻醉过程中,患者随时可能出现各种意外状态,需要及时调整工作参数,是动态的过程。而绝大多数医院却没有专职的麻醉工程师,麻醉机出现突发故障时无法及时解决,现场排除故障时给工程技术人员造成被动与心理压力,也影响了患者的安全,耽误了手术顺利的进行[7]。
4.3 职能部门认知不足与检测设备资源缺乏
各地区、各个医院间的技术力量、人员结构、设备资源等有较大差别,职能机构对医疗设备质量管理认识上的原因,决定了相当部分医院只重视医疗设备的购入及使用,忽视了医疗设备的维护及检测。要想申请检测仪器很困难。客观地说,医院医疗设备类型各种各样,要想使得各种检测设备齐全是不现实的,需要投入许多经费,增加医院经费开支负担。特别是麻醉机这类几十万元以下的设备,比起CT、MRI等大型医疗设备,侧重点不言而喻,况且用于检测患者麻醉深度还没有等量的设备。在中级以下医院,临床工程师缺乏,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资料不全,维修工具及测试设备简陋,实现医疗设备某些项目的质量检测还有可能,但对于各种类型的医疗设备,面面俱到是不现实的[8]。
5 结论
麻醉过程的高风险性,增强了麻醉医师的责任感和风险意识。麻醉过程出现的意外,使得我们意识到有必要尽快制订适合麻醉机的质量控制标准;各级医院应加强临床工程师队伍的建设,培养合格的精通专业的临床工程师,以便于发挥医疗设备最大的使用效能,保证医疗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医疗设备的质量控制和检测,以地区间、系统间的协作是目前可能实现的一种方式,利用资源互补,相互协调,以及与质量监督部门的合作,才能实现在各个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姜远海,彭明辰.临床医学工程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陈柱,等.预防性维修在呼吸机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08,23(9):91-93.
[3]胡雁东,梁晋彬,宋晋华.介绍一种麻醉废气排除装置[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33(1):67-68.
[4]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173.
[5]周文.Datex Ohmeda7100型麻醉机吸入潮气量的计算[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09,33(3):223-224.
[6]张殷雷.GEDO麻醉机维修的几点心得[J].中国医疗设备,2009,(6):106-108.
[7]李冠军.麻醉呼吸机质量检测后的回顾[J].医疗卫生装备,2009,30(7):116-118.
麻醉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数据库) 篇4
麻醉
总数
(例)
全麻总数(例)
椎管内麻醉总数(例)
神经阻滞
其他
静脉
复合静吸
全麻连硬外
联合连硬外
腰麻
腰硬
骶管
麻醉效果
Ⅰ
Ⅱ
Ⅲ
Ⅳ
病人ASA分级(例)
I级
II级
III级
Ⅳ级
Ⅴ级
硬膜外外阻滞成功
各种神经阻滞成功
"三基"考核合格
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
术后镇痛泵效果完善
术
前访
视
术后随访
麻醉设备性能完好
消毒灭菌合格
麻醉技术操作合格
抢救设备完好
严重麻醉并发症发生
硬膜穿破发生
椎管内麻醉后头痛发生
非危重病人死亡
全麻术中知晓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发生
医疗纠纷发生
医疗事故发生
例
率
重点检查内容: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存在问题、相关责任人等):
改进措施:
效果评价
质控员签字:
****年**月**日
科主任签字:
****年**月**日
检查员签字:
****年**月**日
科室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四月份:
五月份:
六月份:
七月份:
八月份:
九月份:
十月份:
十一月份;
十二月份:
----月份科室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记录
检查日期
检查人员
主要检查内容
医疗质量存在问题(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存在问题、相关责任人等)
改进措施
效果评价
质控医师签字
****年**月**日
科主任
签
字
****年**月**日
医务部签
字
****年**月**日
—
END
麻醉机质量保证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进行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18~62岁,平均(43.4±2.5)岁。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19~64岁,平均(45.4±2.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监测常规各项生命体征,患者平静后,行快速静脉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06mg/kg、丙泊酚1.5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1mg/kg后进行气管插管。然后接麻醉剂,术中麻醉气体监护仪监测吸入浓度,以2%~4%七氟醚(生产厂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172)+氧气1.5L/min吸入,并且恒速泵注10μg/(kg·h)瑞芬太尼(生产厂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30197)持续麻醉,并且适时追加维库溴铵维持肌松。对照组吸入麻醉时间<90min,观察组的吸入麻醉时间≥90min。在术中调节吸入七氟醚浓度和输液速度,手术结束后停止泵注瑞芬太尼,送至麻醉恢复室等其自然苏醒。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情况,即七氟醚吸入时间、自助呼吸时间、呼唤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18.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七氟醚吸入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时间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七氟醚吸入时间为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aP<0.05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患者均没有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反流误吸等情况发生。不良反应均为躁动。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七氟醚在血液中的溶解度和血/气分配系数比较小,因此比较容易从血液中转移到肺泡,并且在患者进行气体交换时会排除到体外,所以患者在麻醉后苏醒时间比较短,比较适合用于短小的腹部手术[4]。而瑞芬太尼属于一种新型合成的纯阿片受体激动剂,其具有起效快、持续时间短、可控性好以及苏醒快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临床麻醉手术中[5]。在使用瑞芬太尼前应提前注射阿托品类抗胆碱药物,可有效减少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因此在临床上将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能够取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在本研究中,对照组吸入麻醉时间<90min,观察组的吸入麻醉时间≥90min。两组患者在自助呼吸时间、呼唤睁眼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七氟醚吸入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3/4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贾杰等[7]研究结果相类似。这表明,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虽然吸入麻醉时间不同,但是苏醒时间并没有显著变化,麻醉时间的增加也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采用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进行不同麻醉持续时间,均能够取得较好的可控性,能够获得满意苏醒质量。
参考文献
[1]徐文平,肖飞,张引法,等.复合异丙酚麻醉时瑞芬太尼抑制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量效关系[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2):190-192.
[2]柳欢,李鹏.右美托咪定在全身麻醉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12):35-36,38.
[3]章艳君,刘金柱,吴雪青,等.地佐辛对患儿七氟醚复合麻醉恢复期躁动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12):1425-1428.
[4]阳兴,黄漫,王远胜.七氟醚复合顺式阿曲库铵对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0,16(7):71-72.
[5]殷开锋,林勇,李彬.住院药房麻醉药品管理探讨[J].中国处方药,2012,10(5):54,58.
[6]邢娜,程丹,李治松,等.糖尿病因素对七氟醚复合麻醉下顺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4,34(5):584-586.
麻醉机质量保证 篇6
1资料与方法
以2010~2011年医院留存的所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门诊病历为研究对象, 分析基本信息、病史、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数据, 评价其质量。
2结果与分析
2.1整体情况
我院2010~2011年共有留存病历211份, 其中癌痛病历187份, 患者平均67岁, 所患疾病前三位分别是肺癌、胰腺癌、胃癌。其中173份门诊病历记录清楚, 书写规范, 能详细了解一个患者的病程及用药历史, 达到了麻醉药品管理的需求。小儿多动症病历共24份, 平均年龄9.4岁, 哌甲酯的用法用量也符合相关规定。
2.2主要问题通过本次门诊病历的调查, 发现了目前存在的不少问题与缺陷, 给医疗安全和麻醉药品、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带来隐患, 应当引起重视。
2.2.1门诊病历的完整性
有些门诊医生对病历的书写比较简单, 有的项目未填或明显填写错误, 如年龄、详细地址、诊断、病史等。本次调查发现此类病历共14份, 给医疗安全带来隐患[3]。
2.2.2用药纪录的完整性
门诊医生对麻醉药的管理重视不够, 书写病历有的字迹潦草, 难以辨认;有的记录简单, 如患者已多次使用麻醉药品, 时间超过三个月, 再来配药时只在病历上书写"家属代配药", 对现病史、患者状况一字未写;有的对使用药品的记录模糊, 如只在病历上书写“吗啡缓释片30 mg bid”, 没有写一次配药数量, 病历上无法知道用量, 对下一次的取药时间就没有限制, 存在监管漏洞。
2.2.3癌痛三阶梯治疗的规范性广泛性
肿瘤已成为城市人口第三死亡原因, 肿瘤的发病率居高不下[4], 我院统计资料显示, 二年时间只有近200个晚期癌痛患者进行了门诊止痛治疗, 只占年门诊量的0.025%, 且37.6%的患者只取过一次药。可见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治疗远远没有普及。可见如何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存质量任重而道远。
2.2.4麻醉药品的使用分析
吗啡缓释片与芬太尼贴为晚期癌症止痛的主要用药, 占近80%。吗啡缓释片是一种镇痛控释制剂, 具有成瘾性低、止痛效果好、镇痛作用平稳、长效等优点。芬太尼贴使用方便,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患者依从性好, 对慢性持续疼痛的止痛疗效明显优于急性疼痛。吗啡缓释片和芬太尼贴日均费用在30~70元, 超过其他传统的止痛剂。本次调查发现一例使用哌替啶针作为癌痛用药, 共3支。哌替啶作用时间短, 易成瘾, 且易蓄积中毒, 不推荐用于癌症患者的长期治疗。其他传统的麻醉药如阿桔片、布桂嗪、可待因等用量平稳, 虽然其疗效不如吗啡缓释片及芬太尼贴, 但其价格相对便宜, 所以临床也有使用。
2.2.5多余药品处理
《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第三十条规定: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时, 医疗机构应当要求患者将剩余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无偿交回医疗机构, 由医疗机构按照规定销毁处理。此条规定具体执行困难, 主要是患者家属将多余药品无偿交回医疗机构的执行困难, 我院执行新制度以来从未发生过多余麻醉药品收回, 这些药品的流向是存在很大的变数, 如果有不法之徒进行贩买造成的后果无法挽回。
参考文献
[1]孙燕, 顾慰萍.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第2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2:70.
[2]侯庆源, 刘建荣, 王际传.加强麻醉药品使用流程管理的体会.中国药房2008, 25 (19) :1962-1963.
麻醉机质量保证 篇7
关键词:药师,麻醉手术部,药品管理,PDCA
在综合性医院,每天手术量较大,麻醉手术部用药种类繁多,且基本为高危药、抢救药、高浓度高电解质的药品。药品消耗量大,给药途径多数为静脉注射或肌内注射,一旦用错或滥用药物,可能导致严重差错,甚至引起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建立规范的麻醉手术部药品管理制度显得至关重要。
我院作为大型三级甲等医院,开放床位2200张,日手术量最高达200台,下辖34个手术室,其中急诊手术室2个,一般手术室25个,脑科手术室5个,心导管和DSA手术室各一个。麻醉手术部的药品不仅要保证正常供应,还应符合药品管理规范,因此是医院药品供应环节的重要内容。合理、安全、有效的药物管理是保障患者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之前,麻醉手术部的护士是科室药品管理的直接人,实行轮班制,没有专人负责药品管理,其责任心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药品的管理和使用质量。为做好医院麻醉手术部药物管理工作,我院从2013年3月遣派药剂师驻守麻醉手术部内设药品间,对药品进行专人专职监管,有效减少了临床用药的风险因素,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PDCA的效果进行展示。
1 PDCA循环管理办法
PDCA循环是在一切管理活动中,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所进行计划(plan,P)实施(do,D)检查(check,C)和处理(action,A)的循环过程,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1]。
1.1 计划阶段(Plan):
P阶段就是对现有流程进行研究,搜集数据以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分析数据并制定改进计划建立一个与期望结果一致的目标或流程。
1.1.1 现状调查:
药师参与麻醉手术部药品管理之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药品混放;②储存条件不符合规定;③药品原包装拆除,使用不合格的药盒存放药品;④有效期混乱;⑤药品基数出入大。
1.1.2 原因分析,见图1。
具体地说,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①麻醉科使用的药品存在一类药多规格,或同规格不同名的情况。如丙泊酚就存在5种不同规格和名称的药品。其中力蒙欣和竞安50 mL、静安与竞安20 mL在规格,外形和名称上都极为相似,容易造成药品的混放。此外,护士从药房领回的药品有散领无包装盒的情况,惯性思维加工作繁忙,容易没认真检查就把不同规格甚至不同药名的药品混放在同一起造成药品的混放。②药品无专人负责,护理人员药品的管理意识不强,需避光保存的药品如硝酸甘油,硝普钠等未能按要求保存;如肌松药等需冷藏的药品从药房领回后或从手术室归还时未及时放入冰箱中,容易造成冷藏药品失效。③无定期检查更新,将药房发放的小针剂药物原包装拆除使用另外的药品盒,尤其是零散的小针剂添加到药盒里,使药盒里的药物存在多种批号,有效期不明确。④麻醉手术部药品基数多,有些药品周转比较慢,用后补充药品频繁,造成一品多批号的情况。护士在补充药品时,未分辨药物的新、旧有效期,新取回的药物和剩余的药物存放在一起且工作繁忙,往往不能按效期的先后顺序用药。⑤麻醉手术部普通药品多采用“先用药、后处方”的模式。术中紧急用药往往存在不登记或漏登少登等情况,加之手术量巨大不能做到药品及时盘点容易造成药品基数混乱。⑥人员变动较大,进修或实习的麻醉医师对制度学习不够,记录随便,护士又不核对,药品账目登记混乱,药品基数出入大。⑦药品间敞开,人员可随意进出,不能确保药品安全。
1.2 执行阶段(Do):
D阶段就是实行新的对策或流程。药师参与到麻醉手术部后,根据医院制定的《临床科室急救备用药品管理制度》管理麻醉科的储备药品,让管理有规可循,具体改善措施如下。
1.2.1 固定基数,及时更新。
药师根据麻醉手术部的自身特点,将药品分为三类进行管理。分别为精麻管制药品,手术间及抢救车备用药物和药品间储备药物。根据日常手术需求量制定药品的储备量基数,对每个存在药物的地点列出药物目录清单,制定成册,方便清点与监管。如用药有改动,需要变动储备药品基数量,则需与药房同步进行更新登记。
1.2.2 改善取药流程,定期盘点。
制定药品发放和回收列表,麻醉师需对每个患者所用全部药品开具处方。每日发放的药品与回收的药品进行清点,每周需对药品总数目进行盘点。建立药品使用登记本,凡出入药品间的药物均需登记在册。掌握药品动态。药品间增设门禁系统,除药品间人员不得进入,防止药品滥用失窃等情况发生。现取药流程如下:药师在前一日根据次日手术量为每个房间准备所需药品,手术当日麻醉医师领取药品并进行登记。手术间内用药后开具处方并在收费系统登记,等房间手术全部结束后归还药物并将剩余药物进行登记。药师核对登记本和处方,将剩余药品入库。并根据处方核对药品收费系统,查漏补缺。在手术期间如遇药量不足,可来药品间补充药物,及时登记即可。
1.2.3 定期检查药品有效期,建立效期登记本。
药师每周需对麻醉手术部的所有药品进行有效期检查。对近效期药品进行登记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数量、批号、有效期、经手人及处理情况。检查急救车上或手术间时,认真核对相关内容:一对“药名”、二看“数量”、三对“剂型”、四看“安瓿有效期”、五观察“药品澄清度和颜色”[2,3]。保证近效期药品先使用或及时到药剂科退换,杜绝药品的浪费。手术间备药按效期前后从左至右摆放,并规定麻醉师和护士只能从左至右依次取用药品,防止手术间药品效期混乱。
1.2.4 专人管理,严格交班。
由药师专人负责药品日常养护等管理工作。药师下班前与护士做好交接工作。主管护士不定期抽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漏洞做出整改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1.2.5 按照药品储存要求严格存放。
根据药典规定:常温保持为1~30℃,冷藏一般要求2~10℃,阴凉处为10~20℃避光[4]。需要避光保存的药品尽量使用原包装盒或使用深色遮光纸遮光。散发的避光药物用避光袋包装送入手术间待用。需冷藏的药物临用前来药品间领取,多余的药物及时归还并存入冰箱。保证冷藏药物在外的时间最短化。做好药品储存环节温湿度记录[4]。
1.2.6 不同的标识区分相似药品。
手术间常规备用药品有20几种,小针剂药物存在字体小、形态相同、大小一样、颜色一致、名称相近、含量相同等特点。药师将这些药品按药理学分类摆放,高危药品在安瓿瓶身上黏贴高危标识,摆放不同数目的药量以及不同颜色的药盒对相似药品进行区分,便于麻醉医师与护士辨认,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取药时间,减轻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差错[5]。
1.2.7 总结反馈。
药剂科每月派2名药师对麻醉手术部的药物进行巡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1.3 检查阶段(Check):
C阶段就是根据计划和目标,检查新的程序和达到的成效与预期目标的差距,及时发现和总结计划执行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药师参与到麻醉手术部管理药品之后,药剂科质量管理小组针对之前提出的种种改善方法进行考察评价,上述各类问题大幅度下降,均得到了有效地改善。高危药品、冷藏药品、避光药品的存放均符合相关规定,相似药品的管理也很到位,无储备基数外药物存在的现象。管制精麻药共1125支,每天清点检查,药品效期合格率和基数准确率为100%;手术室的常规备药共4100支,做到每天补充,药品效期合格率和基数准确率达到100%。药品间的储备药量大,数量多,整改前后药品的有效期合格率和基数正确率有了大幅度提高。药品间贮备药品基数5515支,整改前后药品的有效期合格率由98.7%提高了100%;药品基数准确率由97.5%±1%提高到99.8%±0。
1.4 总结再优化阶段(Action):
A阶段就是根据检查的结果进行总结,巩固成绩、吸取教训。对比前后检查结果出现问题的数目,持续改进方案获得较大的成效。为防范药品调配差错,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必须重视麻醉手术部药品品质和使用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当然,药品管理还能有更大的进步空间。接下来的工作中,麻醉手术部会对药品的管理更加重视,不断地改善药品的管理,方便麻醉医师和护士操作。由此,我们可固化流程一药师与麻醉手术部一起制定改善方案,定期对药品质量检查、监督及反馈,由相应的科室对新方案作出分析与整改,并作为下一循环药品管理的监控焦点,由药剂科在平时检查中追踪验证措施落实情况并进行效果评价,通过检查促进工作提升管理水平。
2 讨论
药师参与到麻醉手术部进行药品管理之后,麻醉手术部贮备药品的管理达到非常满意的效果:药品存放整洁有序,贮备药品信息资料齐全,管理专职人员、药品品种、贮备基数有清单可查,未发现过期药品。保证了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促进了麻醉工作的有序进行。
当然麻醉手术部的药品管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药师与麻醉科室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接下来,我们应该进一步采取PDCA的循坏方法,每循环一次,取得一部分的成果,解决一批问题,质量水平就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下一次循环就有了更新的目标和内容。药师根据医院药品管理制度保证药事管理的质量,挖掘工作中的缺陷,查漏补缺并加以持续改进是医院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Deming WE.The new economics:For industry,government and education[M].Cambridge MA:MIT CAES,1994:123.
[2]赵桂莲,李爱芬,李登敏.抢救药品有效期检查方法的改进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6,6(9):56-57.
[3]林巍,张卫红.加强效期药品的管理确保药品质量[J].海峡药学,2007,19(8):11.
[4]陈和生,陈曦.必须重视有效期药品的储存条件[J].中国药事,1992,6(11):51.
麻醉机质量保证 篇8
第二军医大学是全军唯一的麻醉学系教学单位, 担负着为军队、地方培养高素质麻醉医学人才的重任。近几年来, 我院麻醉科教研室高度重视临床麻醉教学, 不断加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 探讨教学新思路, 改革麻醉教学手段,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麻醉学教学的核心部分——临床教学方面依然存在不足。麻醉系学生组织临床见习课时, 往往学生人员众多, 而手术室空间小, 无菌要求高, 不可能同时供多人见习观摩。进入临床实习阶段, 学生们每天分散在不同的手术间, 接触的病人数量有限, 手术种类也各不相同, 只有个别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重大及罕见手术的麻醉, 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胸外科、肝移植、罕见病麻醉的经验几乎为零, 给毕业后临床工作埋下了隐患。许多学生毕业时临床操作不规范、围术期麻醉管理理念陈旧, 麻醉质量不高。然而,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及患者对临床麻醉要求的不断提高, 大多数医院在选择人才时纷纷提出需要高层次、高水平的麻醉毕业生。我院是大型三甲医院, 年均手术量在14, 000例左右, 中间不乏高精尖手术和罕见病例的麻醉, 具备良好的麻醉教学资源, 作为麻醉学教员, 我们一直在探索更好的教学模式, 追求新型的教学手段, 提高麻醉教学质量。2008年我院麻醉科引进了“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 以此为契机, 我们迅速组织教学骨干力量, 调整既往麻醉教学模式, 运用“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辅助麻醉教学,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1 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的组成
1.1 数字化直播示教平台搭建
在麻醉科示教中心设置直播系统控制室, 搭建一套手术直播示教平台, 主要设备有DVR硬盘录像主机, 音视频采编主机, 数据服务器 (内装直播、点播软件平台, 并连通校园网) , 监视器, 调音台, 音视频矩阵, 分配器, 稳压电源。手术间配置一套带视频采集的无影灯 (MAOUET3000型) , 设置手术室内设备的信号传输通路[1]。
工作人员在麻醉前接好音视频传输线路, 调整好手术室内全景摄像机及无影灯摄像机镜头的变焦, 云台的水平、垂直方位。对麻醉全过程进行音视频数据 (包括手术实况及腔镜的内容) 采集, 再由直播示教平台将信号传输到手术室外示教中心, 实现麻醉示教功能。同时以硬盘录像机作为记录设备, 将记录手术麻醉实况的资料存档, 以备日后教学分析用。还可以将手术示教过程通过采编系统进行现场采集, 日后编辑成多媒体课件, 进行教学示例或导入数据服务器供学员点播。在示教现场内的麻醉实习学生和进修医生可通过投影仪清晰地观看麻醉医师实施麻醉的全过程和监护仪器监测到的各项生命体征。实况直播可以实现图像信号与声音信号同步交互, 使在示教中心观摩、学习的学生更有临场感。
1.2 示教中心终端显示系统
手术室外的麻醉科示教中心安装一套终端显示设备, 如投影仪或大屏幕液晶电视, 同时配备一套音响系统。医院会议中心场地较大, 适用于多人参观学习, 可通过计算机从网络上接收手术示教过程的直播。其他需要接收直播的办公室作为散在的观察点可通过分配的用户权限在计算机上观看手术与麻醉直播过程。
2 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的主要功能
2.1 示教直播功能
在我院手术室进行各类手术的麻醉时, 大量的学员通过手术直播示教系统, 可在医院会议中心、麻醉科示教中心以及指定办公室等场所就能观看手术现场的实况。工作人员同时可对各例手术麻醉的示教过程进行录制、编辑、存储, 实现对示教资料的有效管理[2]。针对大规模国际医学研讨会的需要, 手术直播示教系统可将高清晰度的手术信号传输至院内任何一个直播会场, 同时通过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 可以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实现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培训。
2.2 教学互动功能
麻醉科教员可以实时对麻醉全过程进行讲解, 同时也可以听到各个会议中心、多媒体教室的直播会场所提出疑问, 从而及时解答, 真正达到教学互动的功能。教员和学生可以及时对麻醉过程进行讨论, 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
2.3 资源利用功能
对于大型医疗机构和教学医院, 典型和复杂手术的过程也是教学科研的宝贵资源。手术与麻醉的现场示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以往为尽可能减少进入手术室的人数, 许多医院建立了手术视频转播中心将手术视频影像通过视频线汇聚到一个固定的房间。所有观摩人员到示教中心观看手术过程影像。影像可以保存成录像带或刻录成 VCD。现在通过数字化的网络视频方式, 将集中式示教中心分散化, 在任何网络连接地点可以选择观看任何一个手术间的影像, 并随时选择保存在本地工作站中。通过视频编辑软件对手术影像进行编辑、归档便于医疗资料的保存和检索, 提高了医疗资料的利用价值[3]。
直播示教系统可将所有直播的手术麻醉过程进行录制、存储, 实现有效的档案管理。日后需要重新观看这些麻醉过程时, 只需要通过网络对相应媒体文件进行点播即可观看, 为广大实习医生更快的掌握麻醉技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3 直播示教系统在临床麻醉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运用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后, 学生实习时我们可将其安排在麻醉科示教中心通过大屏幕观看教员在各手术室的整个麻醉流程, 与教员同步对话, 对正在进行的麻醉进行提问;教员结合病人实际情况予以解答,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临床教学互动。
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学生和进修医师每天只能接触有限的病种和手术, 不利于快速提高麻醉技能。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自带刻录装置, 可将典型病例、重大手术和罕见手术的麻醉全过程复制刻录成光盘储存。通过本系统的刻录复制功能, 我们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视频资料提供给学生和进修医师学习观摩, 有利于学习者开阔视野, 增加感性认识, 迅速增加麻醉经验, 提高临床水平。
数字化直播示教系统录制的光盘资源可真实回放每个病人的麻醉全过程, 学生们通过观看教员的各项麻醉操作 (气管插管、动静脉穿刺、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等) , 可逐渐规范自己的操作习惯;通过观察教员术中麻醉用药、液体管理、不同手术阶段麻醉注意事项以及危象情况下的麻醉处理, 逐步培养良好的麻醉思维与麻醉理念。
既往的毕业考核中我科主要是采用动态模拟病例, 而模拟的病例往往与现实有一定的出入, 且病例提供的检查、检验等指标带有一定的“杜撰”成分, 带有理想化色彩, 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实能力。数字化直播系统的资源优势为考核提供了新的手段, 可以挑选出典型病例的录像, 标号排列, 学生自行抽取号码, 选择考试录像。在录像播出过程中, 教员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停止播放, 提出具体问题让学生回答, 答题后继续播放, 如此反复。由于录像中现场就有教员的处理措施, 可据此考核学生的临床麻醉处置能力, 提高了毕业学生病例考核质量, 真实反应了每位学生的临床基本功。
4 直播示教系统教学效果
在我科实习、轮转、进修的学生及医生普遍反映“直播示教系统辅助麻醉教学”能显著提高他们的麻醉技能, 通过与教员现场交流和争论, 让他们的麻醉理念更为先进, 麻醉管理更加趋于合理, 自身麻醉水平迅速提高。通过电话随访了2008届在我科实习过的26名麻醉系毕业生和6名进修医师, 院方普遍反应这些学生参加工作后, 临床基本功扎实, 临床实践能力较强, 与其他院校毕业生相比较, 我科实习出去的学生麻醉操作较为规范, 麻醉预判能力强, 对重大手术和罕见手术麻醉的理解更为深刻, 培养潜力大。有4名年轻的进修医生回原单位后迅速称为科室骨干力量, 开展了许多重大手术的麻醉。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感觉直播示教系统辅助麻醉教学切实可行, 教学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张延武, 丁效军, 王华.手术视频网络监控技术及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 2006, 27 (7) :34-35.
[2]肖静, 任志刚, 苏小刚.建立临床麻醉信息系统的创新实践与现实意义[J].医疗设备信息, 2006, 21 (11) :31-32.
麻醉机质量保证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 月我院采用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后在门诊开展护理评估后的10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 其中男51例, 女49例, 年龄37.2 岁 ±4.6 岁。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未开展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时在门诊就诊的病人100例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52例, 女48例, 年龄38.6岁 ±7.9岁。纳入标准:①年龄18 岁~70 岁;② 思维正常, 无精神疾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同意此次观察。排除标准:①疾病疼痛较为严重, 影响病人情绪变化者;②严重系统性疾病需要转诊住院治疗者;③病人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所有病人意识清楚, 能够进行正常的交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指标采用病人满意度量表及安全性指标评价对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前后进行对比分析。
1.2.2 实施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门诊护理方法, 对血管位置、输液方式、穿刺后护理等进行常规输液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之前的门诊护理工作的基础上注重以下服务质量:①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做到操作前、操作中及操作后的检查, 将病人的床号、姓名等一一应答确定无误后再进行操作, 门诊手术室所有手术均是预约手术, 局部浸润麻醉, 手术后观察20 min无任何不适即可离开, 不用住院。护理任务主要是手术预约, 手术器械、物品的准备, 术中用物的及时供应, 手术安全核查, 术前、术中、术后病人的病情观察, 术后病理标本的收集及注意事项的交代。②严格检查药品, 做到“三查、四看、二熟悉”, 其中三查就是查看输液前、加药前和更换液体前的检查, 四看就是看药品的有效期、外包装有无损坏、冰盖有无松动、输液的液体有无沉淀及杂质等, 二熟悉就是熟悉药品的给药途径及配伍禁忌。③按照规范化的操作流程进行护理培训。④对病人要有耐心和爱心,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得到病人的支持和配合。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虽小, 但病人依然会出现术前恐惧、焦虑等反应, 大多数病人在疾病初期还易被误诊为神经系统或者胃肠系统疾病, 就诊后应当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治疗, 安慰病人情绪, 以免过度愤怒、悲伤情绪导致眼压控制不良, 得到病人支持配合, 局部麻醉手术病人始终处于清醒状态, 因此需要病人较好的配合。巡回护士应当在术前、术后及手术过程中向病人介绍手术的相关事项, 取得病人的信任, 缓解病人的情绪。⑤加强查对工作的培训, 向护理人员说明查对制度培训的目的及意义, 激励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对护理骨干进行重点培训, 以利于更好地指导科室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操作, 定期考核, 以检查护理人员对输液治疗中查对流程等掌握的情况。⑥加强质量控制, 对查对流程实施的效果进行分析, 认真抓落实, 建立健全监控体制, 考核评价, 定期检查, 征求病人及医生的意见,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以提高查对流程的效果, 消除风险隐患。⑦术前宣教, 在手术前向病人讲解手术的治疗方法, 讲解手术目的, 鼓励病人主动积极配合手术, 提高手术的治疗效果, 进行术前的器械和药品查对。⑧术中配合, 在病人进入手术室后给病人介绍相关信息, 让病人在手术中进行体位等方面的配合, 并做好术中药品使用前的查对, 配合医生做好无菌台的手术操作, 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 配置充足的术中所需物品。⑨术后指导, 护送病人回观察室, 介绍康复的注意事项,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指导病人术后的饮食起居, 再次将使用器械和液体进行使用后核查。
1.2.3 疗效标准对应用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前后的病人满意度问卷进行评价, 问卷经相关专家审定效度合理信度可靠。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两组病人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 其中满意度采用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3项指标。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所有病人均很好配合完成调查。
2 结果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疗机构都在努力提升自己的医疗质量, 要做到硬件软件上的同步提高, 护理工作的服务质量作为医院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给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8,9]。门诊护理起到了窗口性的作用, 门诊的病人流动性大, 护理工作内容大, 护理压力大, 也是纠纷容易发生的地方, 门诊作为一个医患关系的重要纽带, 病人就诊时对医院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10,11,12]。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是门诊护理中的常见的操作, 随着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 保证护理质量, 预防医护差错显得尤为关键, 因此我院不断完善和建立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管理的规范, 包括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流程和预防处理工作, 对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的差错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3,14,15,16]。通过近年来评估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发生的原因找到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强化查对的操作流程, 提高了查对的效果, 减少了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的差错, 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了一套优化的护理管理办法, 通过全面、系统的管理, 建立良好的护理服务模式, 充分考虑病人的心理、社会、病情等综合需求, 制定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个体化干预措施, 改善病人抑郁、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使其积极地配合治疗。本研究通过对应用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前后的病人满意度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 应用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的方法后, 安全性有了一定的提高。自从应用门诊手术室局部麻醉手术中查对制度方法以后, 我院门诊就诊的投诉护士现象明显减少, 从一定程度上对护士的操作规范化知识的要求也提高了, 所以定期对护理工作的培训也非常必要[17]。我们加大了对门诊护士的专业化培训力度, 定期进行业务培训, 传授新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在提高门诊护理水平的同时, 也明显提高了护士的职业责任感和自豪感, 促使护理工作趋向于专业化和规范化[18]。
【麻醉机质量保证】推荐阅读:
麻醉镇痛质量11-12
麻醉工作质量控制表05-30
麻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05-18
麻醉质量控制中心工作制度11-28
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计划08-27
麻醉科质量控制工作计划06-26
麻醉科质量缺陷管理考核细则10-09
静吸复合麻醉麻醉05-30
麻醉手术科麻醉小结07-19
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