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文学(共12篇)
新媒体文学 篇1
在现代社会, 新媒体是一种现代传播媒介的统称, 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形式相比, 它主要以移动设备、网络平台、数字电视等形态为主, 具有数字化、信息化、自由化、移动、虚拟化、互动化等特点。正是新媒体这些不同于传统媒体的特点, 逐渐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 也对传统的纸质版的文学图书出版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 文学图书也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不断探索发展着, 并且有着与传统媒体不相同的发展模式。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新媒体时代文学图书的出版情况。
一、2014年前3季度文学图书出版情况
根据各出版社申报CIP数据的情况, 2014年3季度全国各出版单位共出版各类新书89619种, 比上年同期 (88701种) 增加918种, 同比上涨1.03%;比当年2季度 (82048种) 增加7571种, 环比上涨9.23%, 由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 当年3季度图书出版总量呈现出上涨的情况。由此也可以看出, 虽然新媒体时代给图书出版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但是这并没有阻止图书出版业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全国图书出版总量上涨的情况下, 具体到文学图书有一下情况:文学图书比去年同期增加799种, 同比上涨6.88%, 其中儿童文学增加的最多, 增加了512种, 儿童文学类图书比上年同期增加了500多种, 占文学图书增加总量的64.08%。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看到, 儿童文学成为文学市场的主力军。而现在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热播的动画片以及一些儿童喜欢的儿童节目。以2014年电视上热播的真人秀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改编成的儿童类图书为例, 其中《<爸爸去哪儿>图文故事书》共7种, “爸爸去哪儿绘本”系列共5种。光《爸爸去哪儿》这一个影视节目就改编成了7种儿童文学类图书, 新媒体对文学图书的影响可见一斑。
二、新媒体时代文学图书的载体
与传统纸质版的文学图书相比,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作品不再只借助于纸媒这一种载体, 网络、移动客户端, 甚至是影视, 这些都成为文学作品的载体。这些不同载体的出现, 对文学图书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 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热播之后, 进而带动文学图书的再次热销。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中, 虽然有一部分影视作品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 但是大部分作品还是尊重原著, 保留了原来的主题, 以及所要宣扬的精神。被改编成影视作品最多的文学图书当属四大名著, 虽然每个版本的改编都有所差异,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影视作品使原本难懂的原著作品更加普及。不仅如此, 许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的文学作品, 由于影视作品的热播使得文学图书再次畅销。例如, 桐华的《步步惊心》、辛夷坞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顾漫的《何以笙箫默》等。
其次, 除了影视作品这种载体外, 新媒体时代文学作品的载体影响比较大的就是网络。因为网络的自由性, 不仅扩宽了文学作品的写作内容, 还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也因此很多人又把该类作品称为网络文学。从目前来看, 网络这种载体的出现, 使得一些作家先在网络上写作, 等作品有了较高的关注以及阅读量的时候, 再拿到出版社出版。这样, 不仅避免了出版社出版新作品的风险, 也避免了不知名作家想要出版作品的困难。所以在新媒体时代, 网络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 对文学图书产生的最有效的作用就是避免了文学图书出版的风险。
最后就是移动客户端作为文学作品的载体对文学图书产生的影响。移动客户端主要的特点就是携带方便, 可以满足读者的零星阅读。在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中, 很少有大量的空间时间进行阅读, 所以移动客户端的重要性就更加明显, 人们可以把上下班在路上的时间都利用起来进行阅读。以移动客户端为载体做得比较出色的就是由韩寒主编的《一个》。2012年6月11日, “ONE·一个”上线不到24小时, 就超过众多热门游戏与应用, 成为App Store中国区免费总榜第一名, 一年后就拥有了几百万用户。由此可见, 移动客户端这种载体是一个可以在短时间引起广泛的关注, 并且可以带动文学图书出版的载体。
三、新媒体时代文学图书的作者
新媒体时代, 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到写作中, 并且由于新媒体具有的平等性、兼容性、自由性和虚拟性成就了其作者的民间化, 为文学回归民间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现实条件, 从而形成文学真正的“民间时代”。据不完全统计, 自网络文学诞生以来, 国内的网络文学作者注册总量超过200万人, 这其中有不少因此取得成功的作家。
但是, 不可否认的是,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作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文学作品的质量。首先, 网络时代的书写已经失去边界, 在以往时代被文学伦理禁锢着的魔鬼都被网络解放了, 大量粗俗的语言充斥网络, 被认为是文学语言。这些是新媒体时代一些不好的现象及影响。其次, 文学创作本身是高尚的、神圣的, 属于经营阶层的专利, 传统文学作者以及受者几乎都是受过思想熏陶和教育的人, 然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大多以大众传媒为主导, 以市场为向导, 文学创作群体泛滥, 作者众多, 并且读者群体也扩大了, 文学创作与阅读正逐步走向平民化。以上这些都是新媒体时代文学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在以后的发展中, 要尽可能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四、新媒体时代文学图书的读者
新媒体时代文学图书的读者, 大都是熟悉新媒体的年轻人。这些人群在阅读方面更倾向于浅阅读、碎片化的阅读, 这种阅读方式也是造成现代文学作品质量不高的一个原因。在注意力经济时代, 作家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 在写作过程中就会为了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来进行创作。此外, 新媒体的发展使读者越来越倾向于“读图”。读图更加的方便快捷, 这也是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而形成的一种快速的阅读方式, 而新媒体的出现让读图变得更方便、容易, 这也是读者的阅读方式越来越倾向于读图的一个原因。但是, 长时间的读图习惯使得读者只追求读图的形象与轻松以及读图的视觉快感, 从而降低了读者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以上这些是新媒体时代的读者与传统的纸质版作品的读者相比, 有不好影响的方面。但是读者阅读习惯的形成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读者本身, 虽然外界的环境或多或少产生了一些影响。
五、结语
新媒体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只有充分了解了新媒体时代文学图书的载体、作家以及作者的特征, 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学图书, 使这种鼓舞人们的精神文化产品得以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毛汀.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困境与出路[J].大众文艺, 2013 (6) .
[2]徐兆寿.新媒体时代的文学[N].中国艺术报, 2014-12-10.
[3]杨育芬, 刘培锦, 高丽江.2014年3季度我国出版情况综述[J].全国新书目, 2014 (11) .
[4]杨剑龙.论新媒体形态与文学创作文学阅读之新变[J].创作与评论, 2013 (2) .
新媒体文学 篇2
03212726 叶广宇(17小组成员)
这学期稀里糊涂地选上了新媒体与当代文学这门选修课,开课之前也不知道这门课是干什么的,后来听老师讲了讲,才知道主要是讲新媒体下产生的当代文学。原来一直没有过当代新媒体文选这个概念,觉得是写了骗骗小孩子的东西,现在才意识到,不经意间,它已经成为当代文学的重要部分了。
说来也巧,假期看了《相爱十年》这部电视剧,觉得还不错,感觉是国内近几年拍的为数不多的贴近生活的好剧。看完电视剧,回想整个剧,觉得其实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故事,也就是一个很平凡的故事,故事里的人也是那么平凡,让你恍惚间觉得,他们似乎,就是你身边的人。后来了解到这部电视剧是根据小说《天堂在左,深圳向右》改编而拍的,于是在地铁里各种间隙的时间读完了这部小说。读完原著,觉得电视剧还有很多地方欠佳,比如肖然的绝望与阴郁,对于韩灵的种种纠缠与心理上的矛盾。
再到后来,陆续读了《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原谅我红尘颠倒》这两部小说。都是出自慕容雪村之笔。说来也巧,后来在课上,老师着重介绍了慕容雪村的作品。慕容的三部作品都是讲述城市喧哗中迷失的三个主角,金钱,权利,利益,女人…这些看似华丽的东西,让陈重,魏达,肖然他们疯狂追求,却又在最后,迷失在自己一直的追求中。
对于作品的看法,我觉得慕容应该是仔细观察过他们这一类人的生活,或者说身边的朋友有过类似经历(只是个人猜测)。三部作品涉及到三个不同的行业。法律,经商,白领。都是社会的中上层。他们有着自己的小聪明和自己内心的偏执,却又控制不住自己,拥有了很多,却又空虚,长期纸醉金迷,最后却沉沦于空虚和空洞。我想这是现在很多当代人的毛病。虽说有yy成分,但是总体上还是很能反映生活的。毕竟,偶尔用夸张的手法,是能够让作品更加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但三部作品都是同一个套路,让我不禁觉得慕容是不是仅仅只擅长写这种类型的作品,比较别的作品我没读过。但这三部被认为是他的经典之作。个人觉得,文学的作用就是用来反应生活。一切都离不开生活,我们不能把当代文学和近代作品德纯文学性对比,时代不同,人们的想法也不同。这是个什么都很快的时代,纯粹文学性的东西,大部分人都消化不了。我们无法再像上一辈大师那样,潜心研究纯文学。所以这个时候文化就要与时俱进了。文化和文学不是死的,它应该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并用其多样的影响力来影响我们当代人。而在新媒体时代,随着媒体的不可离开性,将文学贯穿于媒体是必然的。但网络上的小说的确太多,容易让人鱼目混珠,一切都更自由。随着我们信息量摄入的增大,筛选信息的能力对我们来说也是越来越重要。
新媒体视域下的大学文学教育创新 篇3
关键词:新媒体 大学 文学教育
新世纪以来,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以互联网络、智能手机和数字电视为典型代表的新媒体席卷全球,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对各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文学教育顾名思义是以文学为媒介的教育,它使受教育者获取文化知识,获得审美愉悦,训练艺术思维,建构精神世界,是大学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堪称数字时代的“原住民”,他们思维活跃,最容易接受也最频繁使用新媒体,大学文学教育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直面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创新方式方法,开辟教育新天地。
一、新媒体时代大学文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文学教育增厚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新媒体时代世界扁平化,在西学东渐的汹涌浪潮中,中国传统文化呈式微之势。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强调实施文化强国战略,通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自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学是一种特殊文化形态,它是语言的艺术,而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母语是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传世文学作品中集萃着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文化品格。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的希望与民族的未来,加强大学文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学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审美素养。当代中国技术和市场强力介入文化领域,大众文化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思潮盛行,导致文化泛化和审美泛化,追求感官刺激和欲望狂欢的审美趣味侵扰了大学生活,大学生的审美取向趋于平面化、娱乐化、低俗化,其审美素养亟待提升。[1]文学是人类审美意识的表现形态,其产生、发展和存在的根源在于满足人们审美追求。文学教育是鉴赏乃至创作文学作品的实践过程,本质上是审美教育,受教育者通过感知和想象观照文学文本,唤起审美体验,获得审美判断,形成审美意向,把握作品意蕴。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成熟期,文学教育发展他们的感性和理性,使其徜徉于美的境界,在感受作品自然美、艺术美、人性美的同时陶冶审美情操,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鉴赏力和创造力。
(三)文学教育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人类正处消费时代,享受着物质的极大丰裕,却遭遇着空前的精神危机,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颇受推崇,信仰缺失、价值颠覆、心灵空茫、情感淡漠、精神荒芜乃至生存虚无感甚嚣尘上。大学是社会的缩影,大学生也呈现着时代病症,缺失的自我意识、泛化的功利意识、动摇的理想信念、层出不穷的自杀事件、令人发指的暴力事件就是这一危机的典型症候。德国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文学是人学,是人类灵魂的守护神,古往今来人类在文学天地里感悟着生命伟大、抒写着人性美好、品尝着创造甘甜、建构着精神家园,这恰是文学超越性价值所在。因此,文学教育具有培养情感、陶冶性灵、塑造人格、雕塑灵魂、提升精神境界等价值,恰是“医治”大学生精神缺氧的一剂良方。
二、新媒体给大学文学教育带来的机遇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而言,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技术,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受众提供信息和娱乐的媒体形态。[2]它与教育联姻必将对教育产生革命性影响,对文学教育而言,新媒体并非灭火剂,而是催化剂。
(一)新媒体的数字化带来文学接受泛在化。新媒体的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借助迅猛发展的互联网,人类社会的各种信息开始全面数字化,文字、图像、声音都可以在数字状态下采集、存储、加工和检索,并通过有线无线进行空中地面的全方位同步传输,由此带来海量的数字化音频、视频及图文信息通过新媒体即时传送,极大地拓宽了文学教育的平台和空间,巨量的文学作品被创作和传播,加之移动互联网络覆盖几乎无处不在,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全面普及,大学生文学接受的时间和空间泛在化,学习文学课程、阅读文学作品成了无人不可、无时不能、无处不有的行为。
(二)新媒体的共享性带来文学阅读多元化。新媒体实现了互联网、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三网融合,这种特殊的连接结构致使信息可以传递给节点上的任何一个接收者,任何受众都可以获取原来难以获得或较为昂贵的信息资源,能够免费或低成本享用海量信息资源和无数软件资源,信息高度共享。新媒体承载的文学作品琳琅满目,給了大学生宽阔的选择空间,他们的文学阅读也就多姿多彩,既有“阳春白雪”的雅文学,又有“下里巴人”的俗文学,尤其是数量庞大的网络文学;既有关注历史事件和现实生活的严肃题材作品,又有玄幻、武侠、言情、恐怖等各种消遣娱乐性作品;既喜欢传统纸媒阅读,又青睐网络阅读、手机阅读等超文本阅读;既浏览文本,又欣赏以直观质感取胜的图像、音频、视频。新媒体使得大学生的文学阅读空间移动化、阅读时间片段化、阅读设备多元化、阅读内容多样化、阅读方式碎片化。
(三)新媒体的交互性带来文学教育互动性。交互性是新媒体的核心特征,与传统媒体采取直线型单向度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是双向或多向性信息传播,是传播者和受众相互传递、交换和分享信息的动态过程,传播者和受众的角色不断变化,受众不再居于被动接受地位,其对信息的接收和反馈可以同时进行,信息接受者和发送者可以合二为一。新媒体的交互性特质为大学生主动参与文学教育提供了双向通道,他们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既是信息接受者,又是信息发布者,在接受文学信息的同时与他人保持对话,自由即时地发表见解,与他人分享观点,接受他人评判,文学教育也就成为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创设的对话与交流过程,这种合作和沟通促成受教育者深层理解与合理建构文学知识。
三、大学文学教育利用新媒体的创新策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7月21日发布的《第 3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6.32亿网民中,近 3000 万在校大学生是最活跃的新媒体用户群。大学文学教育应该有效利用新媒体这一利器,创新教育内容、方法与途径,提升教育质效。
(一)创新学习环境,现实和虚拟并联。学校教育既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前者无疑是实施文学教育的主渠道。告别饱受诟病的填鸭式课堂教学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文学教育提升质效的必然选择,新媒体为之提供了无限可能。由于文学作品具有主题多义性和模糊性特点,文学教育很适合采取“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学生在课下预先自学在线视频,接受信息传递,师生在课堂上互动交流,答疑解惑,促使知识吸收内化。与这一崭新教学模式相匹配,文学教育需要创设无时不可、无处不能的泛在学习环境。首先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架构,要整合开发数字化网络课程资源,通过文本、图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呈现,适应学生碎片化学习需要,还要格外注重微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其次是开发移动学习系统,如手机短信息学习系统,与网络教学平台无缝链接,使学生在缺乏网络覆盖的环境下也能随时随地学习;再次是充分开发利用手机媒体的教育功能,使之成为大学生移动学习的重要载体。就课外学习活动而言,当务之急是通过数字图书馆实现文学信息资源适时共享,尤其是经典文学文本的大力推荐和免费推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二)创新学习内容,经典和流行并存。纵观我国文学教育的历史,是一部研习文学经典的历史,仅以中国文学为例,诗经楚辞、诸子百家、秦汉文学、魏晋风骨、诗词曲赋、明清小说、现代诗歌……汗牛充栋的文学经典滋养着历代华夏儿女的精神和灵魂。[3]无可否认,大学文学教育如果背离经典,将失去存在的本真意义。但文学教育工作者必须接受这一现实,大众文化语境下以网络文学为代表的通俗文学蔚为大观,在大学生中颇为流行,成为他们课外阅读的重要内容,挤占了他们阅读文学经典的时空。经典与流行并没有截然区别,其划分标准本是动态变化的,今天的流行或许就是明天的经典,《红楼梦》在清朝曾被列为禁书如今却名冠古典小说之首就是最好的例证。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洪教授认为,现代流行歌曲未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府诗。[4]他大胆改革本校语文课,教材中率先出现的诗人是“华语流行乐教父”罗大佑,周杰伦的流行歌曲也在课堂上唱响,这种创新深受学生追捧,也使教学趣味盎然。因此,大学文学教育应该走出封闭的经典王国,以开放的胸襟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在堅持文学经典主导地位的同时,贴近教育对象,将优秀通俗文学作品纳入教育范畴,使之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契合学习期待,激发学习兴趣。
(三)创新学习模式,个体和群体交互。新媒体深刻影响了教育传播中的师生关系,使师生地位更加平等,互动日益频繁,教学也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信息传递转变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或多向的信息交流。大学文学教育要适应这一新变化,借助新媒体建构互动学习模式,促使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文学学习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基于新媒体的互动学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运用新媒体在文学课程网站上创建具有交互功能的学习讨论区,交流学习体会,展示学习成果,及时答疑解惑;另一种是使用社会性软件开展交互式学习,如通过腾讯QQ、博客、微博、微信、论坛、 Facebook中文网和Twitter中文官网等建立正式或非正式讨论区,就文学教育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开展集体行动,带来集体思维,学生还可通过社交网络迅速找到文学领域的专家和大家,求得他们的视点、见解与经验。无论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包括思维互动和行为互动,心智交流和情感传递,都能实现双向交互影响。
文学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人们憩息心灵的港湾,是大学教育不能忽视更不能遗忘的重要学习内容。文学的传播与接受离不开特定媒介,伴随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让所有人对所有人传播的新媒体形式层出不穷,大学文学教育若能植根其中,必将盛开一朵奇葩,散发出独特魅力。
新媒体对中国文学传播的开拓 篇4
一、新媒体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产方式
(一)新媒体创造了文学活动的新环境
1.全民自由参与的虚拟时空
新媒体为文学传播创建了一个虚拟空间,突破了文学在物理空间传播上的约束,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人们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求灵活自由地参与到文学活动中。在新媒体创建的虚拟空间中,人们所拥有的自由平等说话的权利得到强化,可以在这个虚拟空间中表达出自身的观念,也能够得到他人的尊重。新媒体时代下的人们通过互联网进行连接,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进行交流,通过与其他人进行实时性的沟通,分享自身的文学创作,由此便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按照自身意愿参与文学活动,充分表现出自我意识,但是对于传统话语的权威性也是一种挑战,能够创建出一种新型的社会秩序。[1]
新媒体参与文学传播,使得文学传播所拥有的时空范围逐渐拓展,改变了文学传统传播方式的规律及规则。由此,文学传播便不再局限于部分文学精英手中,而成为了普通人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文学活动参与者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编审,人们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进行写作。
2.新媒体带来新的文化逻辑
新媒体是承载信息的重要平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科技更新时间逐渐缩短,信息传播在历史上发生过三次重大变革,直至现在通过网络环境进行传播。
文学传播方式的变革产生了新型的文化逻辑和价值观念。新媒体使得文学传播突破了传统二元的逻辑方式,不同特点的文化能够在同一背景下共存,文化秩序也向多元并存的方向发展。新媒体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空间,也强化了文学的个性化,改变了文学环境。现阶段的文学发展已不再局限于传统文学传播及条件所造成的限制,人们能够自由灵活地参与到文学传播中。[2]
(二)新媒体改变了文学活动的主体与组织形式
1.作家身份的转变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作家的身份逐渐从传统意义上的精英向大众转变。在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多数作家被社会各界称之为精英,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和先进性,关注社会发展,承担着一定的民族责任。
在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中,以鲁迅为代表的作家对社会问题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并逐渐参与到思想启蒙运动之中,在文学作品创作中积极表达自身对于社会政治问题和社会状况的看法,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意识。
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不再局限于精英,什么样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参与到文学创作中,文学创作也不再受创作者身份的约束,拥有文学创作意愿的人可以通过网络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进行文学创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博客的登记用户已经超过了40,000万,而不仅仅是博客,空间、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已成为了人们进行文学创作的场所,这些都能够成为人们体验生活、记录生活的途径,[3]由此,文学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2.多样的新文学群落
通过网络环境的连接,拥有相近文学观念的人们可以相互沟通,在新媒体平台上创建文学社群,这种新文学群落不仅仅体现在形式化的组织结构的改变上,还具有一体化特点,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例如网络文学社团在现阶段的文学传播中有着重要作用,部分文学社团在社会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甚至成为了中国文学创作的新生力量。
(三)新媒体促成了新的经济化文学生产模式
文学传播在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过程中,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动因以及最终创作出的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都具有经济化意味。文学生产已经不再是形态上的改变,而是与现实的物质生活相联系,在具有一定精神观念的同时,还是文学生产形式与现实结合的集中性体现。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不仅表现出创作观念的变化,还需要考虑文学作品本身的商业价值,从而使得文学作品在市场中得以立足。
在新媒体时代之前,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更单纯地侧重于自身观念的自由表达,并不刻意追求其经济效益。而在新媒体时代中,作家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市场因素,从而保证作家自身的生存。此时,作家本身已不再是一个相对孤立的个体,作家需要及时根据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创作出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文学作品。[4]
二、新媒体改变了文学创作观念与形式
(一)文学创作观念的重塑
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与社会政治、经济等因素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作家在文学创作中所秉持的是普适性的精神力量,这对于作家的创作观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文学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文学作品中的观念及题材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应将精神内涵融合在文学作品中,从而探索人性的真善美,认识人生的真正意义。
新媒体时代中,文学传播除了受到政治观念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外,还需要体现出自身的用途,回归初心,表现出现代人的精神世界中所具有的价值观念。人们作为文学的接受者与创作者,在文学创作中需要秉持着自由观念,真实地表达出自身的精神感受。[5]
(二)作品内容与艺术形式的转型
1.网络新文体
不同艺术作品的种类和样式即为体裁,其艺术结构在历史上具有某种稳定的形式。我国古代的文学体裁主要是指诗文的文风辞藻,而进入现代以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及影视文学已经成为现阶段文学的主要载体。不同时代的文学载体所体现出的生命力孕育于其社会背景之中。而在新媒体时代中,则出现了立足于网络的小叙事及超长篇两种新体裁。
2.多媒体语言
文字是文学主要的一种艺术载体,作家通过文字为人们构建艺术世界。在新媒体时代中,文学创作中已经逐渐开始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再局限于文字这样单一的表现形式,还融合了声音与图片等多种新型表达方式,拓宽了语言文字的表现空间。多媒体技术在文学中的应用,能够为人们提供多种感官上的享受,进而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但同时,多媒体语言在为人们带来新型审美感受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减少文字内涵使用的情况下,人们在实际阅读中,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传统阅读的美感,且过度的非文字内容的使用,甚至可能曲解原著的创作意图。
(三)文学美学品质的变异
文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自身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社会背景对于作家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文学作品也体现出一定的社会风尚和特定的时代精神内涵。新媒体是文学传播的载体,它不仅是文学的传播工具,而且与文学传播相结合,成为现代人们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媒体时代已经为文学传播提供了新型的环境,对于未来文学传播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味,人们也正在消化多样性的文学。[6]
三、新媒体是中国文学产生新的接受与批评方式
在新媒体时代中,人们需要接受新型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也需要接受各种批评的声音。因各自的思维方式、知识储备、认识角度的不同,普通人阅读文学作品与专业的文学评论家进行文学批评时,可能产生不同甚至矛盾的阅读体验,从而进入一个相对尴尬的境地。传统文学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文学的发展现状,但是新型的文学评价体系还未健全,急需创建一种新型的文学评价体系,逐渐将以新媒体为阵地的网络文学融入到中国文学传播中。[7]
四、结语
新媒体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对于中国文学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新媒体时代中的文学生产机制和评价体系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需要进行不断的研究,逐渐清楚认识并改善当前中国文学传播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李宗刚.基于新媒体之上的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一场新的文学革命在孕育[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李钧.网络文学:新媒体革命与“新新文学运动”[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3]许鹏.新媒体艺术研究的理论设定与网络文学的研究视野[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01).
[4]刘意.从莫言获奖谈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塑造与路径选择[J].中国报业,2012(20).
[5]黄鸣奋.从联机目录到大数据: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数字化传播[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4(04).
[6]丁晓原.媒体生态与中国散文的现代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4(04).
台湾大众媒体文学书评之研究 篇5
第一部份:相關理論分析與探討,是從法國社會學家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社會學理論切
入,他認為資本、慣習、場域會影響人的實作理路,並以文化藝術為例,探討人對日常生
活中的品味區辨能力。研究者採用其主要的文化理論概念與社會學視野,希望從這樣的詮
釋路徑中尋找新的研究方向。
第二部分:研究者認為文學經典的建構與文學評論的力量不可分割,兩者可謂一體兩面,沒有文學評論的努力,就不會有經典的出現,因此特闢一章探討文學評論的內在本質,以
及介紹中外書評媒體的歷史進展,希望從歷史的發展中看到當代從何而來。由於這個部分
多屬史實陳述,背景介紹的意味濃厚,是瞭解文學評論特性與發展的入門知識。第三部分會佔本論文最多篇幅,也是研究者試圖結合理論與實際案例的部分,由於本研究
援引西方文化社會學為主要的理論架構,大都是抽象概念,難免予人天馬行空之感,所以
願將此理論實際運用在現實世界中,不僅自己容易把握與理解,也讓讀者藉由案例容易進
入理論的抽象思考中,進而在詮釋過程中觀察理論的適用度與可信度。
第四部分則觀照當代媒體在文學經典建構中扮演的角色,媒體提供的文學評論版面發揮了
什麼功用?又受到什麼因素影響而有不同的發展?從文化社會學的角度觀察,報章雜誌在
文學中居何種位置?這些都是論文最後要關注的問題,也是日後隨著傳播科技改變會繼續
發展的問題。
[論文目次] 目錄
第一章 緒論──────────────────────────1
一、研究緣起────────────────────────1
二、研究問題與方法─────────────────────3 第二章 相關理論分析與探討───────────────────6
一、Bourdieu社會學的主要概念與邏輯─────────────6
二、從文化社會學看當代生活風格───────────────12
(一)生活風格與品味的理論基礎─────────────12
(二)從當代消費理論看文化資本─────────────15
三、從文學社會學看書評───────────────────17
四、理論的實踐與反思────────────────────20 第三章 創意的背叛──文學評論的歷史流變與形成─────────25
一、評論是什麼?──────────────────────25
二、文學評論的歷史考察───────────────────28
(一)英美書評史的形成與發展──────────────28
(二)中國書評史的發展─────────────────32
(三)小結───────────────────────35
三、文學評論場域的形成與建構────────────────37
(一)文學評論的外緣分析────────────────39
(二)文學評論的內緣分析──辯證的美學─────────42
(三)小結───────────────────────49 第四章 典範的追求──文學場與評論場的共生性──────────51
一、歷時性的建構──文學史的思考──────────────52
(一)歷史與文學兼治──────────────────54
(二)方法與實踐──當代文學經典如何生成?───────56
二、從雅俗之分看張愛玲研究─────────────────60
(一)通俗文學與海派言情小說──────────────61
(二)張愛玲的創作與評價歷程──────────────65
(三)資本、習性與場域──文學社會學的觀察───────70
三、當代經典的認同與焦慮──────────────────74
(一)戴上桂冠之後──從高行健現象看起─────────74
(二)文學副作用──經典認同與焦慮───────────79 第五章 當代經典的建構與反思──媒體裡的文學評論────────82
一、媒體與當代經典建制───────────────────82
(一)當代經典的生產流程與權力運作──以《中國時報‧開卷》為例──────── ─────────────────83
(二)文學評論場域裡的文人圈生態與資本流動───────87
二、媒體書評與當代文化消費─────────────────94
(一)文化消費裡的資本運作──從誠品《好讀》看誠品風格─96
(二)文化消費指南之外──媒體聲譽的象徵資本──────98
(三)文化行動與日常實踐──當代文學評論的發展與侷限──99 參考文獻────────────────────────────102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中文資料(依姓名筆畫)文建會(1999a):《1998台灣圖書出版市場研究報告》。台北:文建會。
(1999b):《中華民國作家作品目錄1999》。台北:文建會。
文崇一(1989):〈中國知識份子的類型與性格〉。收《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頁69-108。台北:中國論壇叢書。
王廷洽(1997):《中國早期知識份子的社會職能》。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王芝芝(1999.7.15):〈你管書評怎麼說!泰斗愛爾頓書評風波成話題〉。《中國時報》。
王昭文(1991):〈日治末期的台灣知識社群(1940-1945):《文藝台灣》、《台灣文藝
》與《民俗台灣》之雜誌的歷史研究〉。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開彬(1993):〈試論書評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編輯之友》1993(3):18-21。
王德威(2001):《眾聲喧嘩以後──點評當代中文小說》。台北:麥田。
──(1998):《如何現代,怎樣文學?》。台北:麥田。
──(1993):《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文小說》。台北:麥田。
──(1988):《眾聲喧嘩:三0與八0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
──&廖玉蕙(2002.2.23-2002.2.27):〈王德威談文學〉。聯合報副刊。水晶(1996):《張愛玲未完:解讀張愛玲的作品》。台北:大地。
甘陽(1997):〈從《紐約時報書評》一百年看英美三份書評刊物〉。《讀書人》
23:60-74。
司徒衛(1960):《書評續集》。台北:幼獅。
──(1954):《書評集》。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伍杰(1996):《我的書評觀和書評》。北京:華夏出版發行。石計生(2001):〈都市與現代生活〉。《當代》168:40-53。
仲維光(2001):〈昆德拉的新作《陌生》──從昆德拉看高行健〉。《當代》
168:4-9。
──(2000):〈高行建得獎看德國的學界與媒體〉。《當代》160:12-17。朱光潛(2001):《談文學》。台北市:尼羅河出版社。
──(1989):〈談書評〉。收蕭乾(編):《書評面面觀》。北京:人民日報。何聖芬(1988):〈「文訊」書評之分析〉。《文訊》39(12):85-89。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巫維珍(2001):〈台灣書評發展史:1972-2000〉。台北:政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
文。
肖東發、楊承運編(2000):《北大學者談讀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吳伯(1991):〈政治經濟學與文化詮釋:理論與個案之初撰〉。台北:國立臺灣
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吳燕惠(2000):〈網路讀者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吳禮權(1995):《中國言情小說史》。台北:台灣商務。
吳韻儀(1999):〈亞馬遜書店標售公信力〉。《天下雜誌》214:200─201。李永熾(2002):〈波笛爾與文化再生產〉。《當代》174:18-23。
李金蓮(1999):〈傳播媒體與出版事業的關係〉。收《出版人的對話》。台北:天下遠 見。
李師鄭(1973.1.1):〈談《書評書目》雙月刊〉。《大華晚報》15版。
李奭學、邱貴芬、焦桐(2001.1.19):〈辯證的美學──第十三屆中央日報文學評論類決
審記錄〉。《中央日報‧副刊》20版。
李奭學、平路、郭強生(2002.2.24):〈文學在說話──第十四屆中央日報文學獎文學評
論類決審記錄〉。《中央日報‧副刊》18版。李瑞騰(1994):《文學的出路》。台北:九歌。──(1992):《文學關懷》。台北:三民。
李劍橋(1993):〈談談我國的書刊廣告〉。《圖書情報知識》1993(1):76。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余斌(1997):《張愛玲傳》。台中:晨星發行。台北:知己總經銷。
沈從文(1989):〈我對於書評的感想〉。收蕭乾(編):《書評面面觀》,北京:人
民日報。
沈謙(1996):〈台灣書評雜誌的發展─從《書評書目》談起〉。《台灣文學出版:五十
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1》。台北:文建會。──(1979):《期待批評時代的來臨》。台北:時報。
孟昭晉(1996):〈中國書評史研究當議〉。《編輯學刊》第一期。
──(1994):《書評概論》。南京:南京大學。孟樊(1992):《台灣世紀末觀察》。台北:皇冠。──(1989):《後現代併發症》。台北:桂冠。居延安編譯(1990):《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
東年(1997):〈面對新文盲的可能狀態〉。《出版情報》105:18-19。
杭之(1987):〈從大眾文化觀點看二十年來的暢銷書〉。收《從〈藍與黑〉到〈暗夜〉 》。台北:久大。
林俊平(1999):〈中國時報開卷版書評之研究〉。南華大學出版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林春(1992):〈走出中國書評的困境〉,《社會科學輯刊》1992(3):156-158。林鴻祐(1991):〈知識份子在擬像社會中的社會責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林芳玫(1994a):〈雅俗之分與象徵性權力鬥爭─由文學生產與消費結構的改變談知識份
子的定位〉。《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6:55-78 ──(1994b):《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
林淇瀁(1995):〈戰後台灣文學傳播困境初論:一個「文化研究」向度的觀察〉。《新 聞學研究》51:143-172。
──(1993):〈文學傳播與社會變遷之關連性研究─以七0年代台灣報紙副刊的媒介
運作為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旻慧(1999):〈藝術作品的詮釋:以背景脈絡觀點為考量詮釋作品的研究〉。台北: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燿德(1992):〈鳥瞰文學副刊〉。收林燿德(編):《流行天下》。台北:時報。周明泉(1997):〈理解興溝通:論嘎達美與哈柏瑪斯論辯案例中詮釋學之意蘊〉。台北
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芬伶(1999):《豔異──張愛玲與中國文學》。台北:元尊文化。
邵萍、王岩(1992):〈西方的書評、書評刊物和書評索引〉。《世界圖書》1992(4):31-35。
南方朔(1998.4.16):〈啟動書評時代〉。《中國時報》。
──(1992):〈小說族與都市浪漫小說〉。收林燿德(編):《流行天下》。台北: 時報。
思兼(1976):《書評與文評》。台北:書評書目。胡適(1986):《四十自述》。台北市:遠流。
(1976):《文學改良芻議:文學革命論》。香港:力行文化公司。
柯晉忠(1989):〈大學生圖書購買行為與其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
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勝文(1990):〈Habermas論社會化與溝通行動:對Mead, Durkheim及Parsons的詮釋〉
。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
──(1992):《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台北:大安出版社。高承恕(1992):《理性化與資本主義─韋伯與韋伯之外》。台北:聯經。
馬建(2000):〈中國文學的缺失──大陸文學和海外漢語文學的處境〉。《當代》160 :32-41。
馬森(2000):〈榮譽與幸運──諾貝爾文學獎所給予中國作家的夢魘〉。《當代》160 :46-53。茉莉(2001):〈畫出一個「逃」的優美姿勢──評高行健的獲獎演說〉。《當代》161 :88-97。
──(2000):〈高行健離諾貝爾理想標準有多遠〉。《當代》160:18-31。──(2000):〈刺痛從閱讀《逃亡》開始〉。《當代》160:42-45。夏志清著、劉紹銘譯(1991):《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徐正光(1989):〈中產階級興起的政治經濟學〉。《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頁
333-354。台北:巨流。
徐柏容(1993):《書評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
徐秋玲、林振春(1993):〈台灣地區文化工業的檢證─以文學部門為主的分析與解讀〉。《思與言》31(1):185-240。
孫治本(2001):〈疆界毀壞與生活風格──社會學應如何看待「生活風格現象」〉。《
當代》168:26-39。
孫旭志(1998):〈文本與讀者:從魏晉言意之辨與西方相關詮釋學論題的比較立論〉。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花建、于沛(1989):《文藝社會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桑魯卿(1985):〈美國的書評〉。收聯合報社(編):《大書坊》。台北:聯合報。曹長青(2001.2.11-2.13):〈對當代華文文學的誤讀?──訪馬悅然談高行健獲獎〉。《自由時報副刊》。
──(2001):〈皇帝的新衣──評《靈山》〉。《當代》162:132-143。張玉佩(1992):〈讀書人開卷有益─兩大媒體圖書版面面觀〉。《出版人》81:60-65。張京媛主編(1997):《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張裕(2001):〈月旦高行健的文本何在──「高行健離諾貝爾理想差多遠」再質疑〉。《當代》162:102─15。
──(2001):〈諾貝爾文學獎必須符合道德鬥士的標準嗎?──「高行健離諾貝爾獎理
想標準有多遠」的質疑〉。《當代》161期:76─87。張愛玲(1992):《張愛玲散文全編》。浙江文藝出版社。
張誦聖(2001):《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張漢良(1988):〈異化的消費文類─極短篇〉。《文訊》36:74-77。
張錫詮(1991):〈上班族的生活型態與圖書購買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區上班族為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德勝(1989):《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中國思想的社會學詮釋》。臺北市:巨流。張檸(2001):〈高行健論──一個時代的病案〉。《當代》161:122-33。單德興(2001):《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彭瑞金(1998):《文學評論百問》。台北:聯合文學。
馮建三(1996):〈文人與報業:以媒體知識份子與學院知識的變動關係為例,1951-1993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1993):〈大眾媒介的編制外工作者之研究:以台灣報紙的學院知識份子
撰稿者為例1951-1991〉。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行政院國家
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曾志成(1998):〈都市空間的文化資本再生產:以臺北誠品書店為例〉。台北:
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莫昭平記錄(1995):〈「開卷」在台灣〉。《出版流通》44:6-11。
──(1988.5.29):〈會診輕文學〉。《中國時報‧開卷》版。游喚(1993):《文學批評的實踐與反思》。台中縣:中縣文化中心編印。
莊麗莉(1995):〈文學出版事業產銷結構變遷之研究─文學商品化現象觀察〉。國立政
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楓(2001.3.18):〈西洋魔笛與高行健現象──評高行健作品之一〉。(http://)
──(2001.2.20):〈論高行健的自救策略與小說造作——評高行健作品之二〉。
(http://)陳三井(1979):〈書評與學術風氣〉。《書評書目》75:106-109。陳子善(1992):《遺落的明珠》。台北:業強。
陳不諱(1989):〈報紙設立圖書版的意義〉。收《香港出版業》。香港:彩色世界。陳平原(1999):《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廣西教育出版社。
──(1997):《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台北:麥田。
──(1993):《小說史:理論與實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映真(1988):〈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大眾消費時代的文學家
和文學〉。頁116-129。台北:人間。
陳思和主編(2001):《當代大陸文學史教程1949-1999》。台北:聯合文學。陳國球(2000.3):〈詩意與唯情的政治──司馬長風文學史論述的追求與幻滅〉。收於
《中外文學》28(10):70-129。
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編(1997):《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台北:麥 田。
陳達弘(1981):〈我們需要實質的文化建設─談文化形象與文化出路〉。《出版之友 》16╱17:20-23。
陳順孝(1993):〈台灣報社的編輯守門行為─一個參與觀察法的研究〉。私立中國文化
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義芝編(1999):《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黃裕美(1996.11.18):〈專業的書評長城〉。《聯合報》。黃筱慧(1991):〈論文本詮釋〉。臺北:私立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莊瑞琳(2002):〈應用波笛爾〉。《當代》174:24-39。阿英(1988):《晚清小說史》。台北:天宇出版社。
楊建民(1999.6.22.):〈呼喚書評家〉。《中國圖書商報書評周刊》。
楊乾輝(1985):〈一般書籍消費者購買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 士論文。
楊照(2001.5.26):〈享受豐富的故事──如何閱讀高行健的《靈山》〉。《自由時報副 刊》。
──(1995):《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楊澤編(1999):《閱讀張愛玲:張愛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楊濤(1992):〈中美書評編輯的現狀比較與分析〉。《編輯之友》1992(4):42-47。湯哲聲(1998):《中國現代通俗小說流變史》。重慶市:重慶出版社。魯迅(1996):《中國小說史略》。香港:三聯出版;台灣:商務代理。葉啟政(2000):《進出「結構─行動」的困境》。台北:三民。
──(1991):《台灣社會的人文迷思》。台北:東大。
──(1984):《社會、文化和知識份子》。台北:東大。
葉維廉(1992):〈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慾望〉。收《解讀現代‧後現代─生活空 間與文化空間的思索》。頁146-165。台北:東大。
葉錦昌(1995):〈活在知識中的人─知識份子新論〉。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
潘家慶(1997):〈副刊內容傳統與新聞理論的解釋能力〉。收《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
論》。台北:聯合報。
蔡源煌(1992a):《當代文化理論與實踐》。台北:雅典。
──(1992b):〈文學評論何去何從〉。《文訊》38:108-15。
──(1989):《解嚴前後的人文觀察》。台北:遠流。
蔡錦昌(1985):〈呂格爾詮釋學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阮新邦編(1993):《批判詮釋論與社會研究》。美國:八方文化。趙曉梅(2001):《中國書評史初探》。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廖仁義(1990):〈個性的假面及其複製─八0年代台灣商品美學的批判〉。收《異端觀
點─戰後台灣文化霸權的批判》。頁197-221。台北:桂冠。
廖繼弘(1989):〈書店消費者區隔與對書店偏好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 所碩士論文。
劉紀蕙(1994):《文學與藝術八論:互文‧對位‧文化詮釋》。臺北市:三民。劉維公(2001):〈何謂生活風格──論生活風格的社會理論意涵〉。《當代》168:10-25。
劉登翰主編(1999):《香港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錢理群(2000):《反觀與重構: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鄭麗園(1996):〈紐約時報書評如何選書評書〉。《精湛》30:21-24。鄭明娳(1993):《通俗文學》。台北:揚智。
──(1992):〈通俗文學與純文學〉。《流行天下》。台北:時報。
蕭立應(1999):〈溝通與詮釋:從哈伯馬斯與高達美論戰看哈伯馬斯對語言與理解的反
思路徑〉。中壢市: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蕭乾(1990):《書評研究》。台北:台灣商務。
蕭新煌(1986):〈從文化指標看當前的文化生活品質〉。收李亦園(編):《一九八五
年台灣文化批判》。台北:敦理。
應鳳凰(1988):〈我對書評的看法─三則隨筆〉。《文訊》39:74-75。謝金菊(1993):〈書評索引發刊詞〉。《書評索引》1:2。
謝國雄(1984):〈文化取向的傳播研究─雷蒙‧威廉斯論點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麗慧(1996):〈「五小」的崛起─文學出版社的個案分析〉。收封德屏(編):《台 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3》。台北:文建會。隱地(1980):〈如何建立嚴肅的批評制度〉。《書評書目》78:23-25。外文資料(依字母順序)
Altheide, D.L.(1974)Creating Reality: How TV News Distorts Events.Beverly Hills : Sage.Altschull, H.J.(1984).Agents of Power.New York: Longman.Aronowitz, S.& Giroux.H.A.(1991).Postmodern Education: Politics, Culture, & Social Criticism.Minneapolis: Univ.of Minnesota Press.Bakhtin, Mikhail.(1984)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Ed.and trans.Caryl Emerson.Manchester: Manchester UP.Bauman, E.(1992)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sm.London: Routledge.Bell, D.(1973)《後工業社會的來臨》。高銛等譯。台北:桂冠。Bell, D.(1976)《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趙一凡等譯。台北:久大桂冠。Bocock, R(1995)《消費》。張君玫、黃鵬仁譯。台北:巨流。
Bourdieu, P.(2001)《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劉暉譯。北京:中央編譯 出版社。
Bourdieu, P.& Wacquant, L.D.(1998)。《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Bourdieu, P.(1997)《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包亞明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Bourdieu, P(1996)The Rules Of Art.Standford Univ.Press.───(1993)The Field of Culture Production.Polity Press.───(1990a)The Logic of Practice.Trans.by R.Nice.London: Polity Press.───(1990b)In Other Words.Trans.by R.Nice.London: Polity Press ───(1990c)Artistic taste and cultural capital.In ed.by Jeffrey C.Alexander et al.Culture and Society.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Press.───(1988)Homo academicus.Standford Univ.Press.───(1985a)The Market of Symbolic Goods.Trans.by Rupert Swyer.Poetics.vol.14.: 13-44.───(1985b)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Theory and Society.vol.14: 723-44.───(1984)Distinction :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Trans.by R.Nice.Cambridge.MA: Harvard Univ.Press.───(198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or: The Economic World Reversed.Trans.R.Nice.Poetics.Vol.12: 311-56.───(1979)Symbolic Power.Trans.R.Nice.Critique of Anthropology.vol.4 no.13/14: 77-85.───(1977)Cultural Reproduction and Social Reproduction.In ed.J.Kambel et al.Power and Ideology in Education.London: Oxford Univ.Press.Bourdieu, P.& Wacquant, L.D.(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Polity Press.Coser, Lewis A.(1992)Books: The Culture and Commerce of Publishing.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Crane, D.(2001)《文化生產:媒體與都市藝術》。趙國新譯。南京:譯林出版社。David Couzens Hoy〈1988〉《闡釋學與文學》。張弘譯。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DiMaggio, P.(1987)Classification in Ar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52: 440-5.───(1991)Social Structure, Institutions, and Cultural Goods.In Bourdieu P.& Coleman J.S.eds..Social Theory for a Changing Society.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Dino Buzzati(2001)《魔法外套》。倪安宇譯。台北:皇冠出版社。
Donoghue, F.(1996)The Fame machine: Book Reviewing and Eighteenth-Century Literary careers.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Dreyfus,Hubert L.(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錢俊譯。臺北市:桂冠。
Eagleton, T.(1996)The Function Of Criticism: From the Spectator to Post-Structuralism.London: Verso.Eco, Umberto.(1995)《詮釋與過度詮釋》。王宇根譯。香港:牛津大學。Edward W.Said(1997)《知識份子論》。單德興譯。台北:麥田。
Elliot, A.R.D.(1932)Reviews and Magazines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In A.W.Ward,(ed.)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ry(12: 140-163).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Escarpit, R.(1990)《文學社會學》。葉淑燕譯。台北:遠流。Escarpit, R.(1988)《文藝社會學》。顏美婷編譯。台北:南方。
Featherstone, M.(1991.)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 Sage.Featherstone, M.(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劉精明譯。南京:譯林出
版社。
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編(1994)《文學批評術語》。張京媛等譯。香
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Gadamer, Hans-Georg.(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台北:時報文 化。
Gans, H.(1974.)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New York: Basic Books.Garnham, N.(1986.)Contribution to a Political Economy of Mass-Communication.In R.Collins et.Al,(eds.).Media, Culture & Society: A Critical Reader.London: Sage.Giddens(1991)Modernity and Self – Identity.Cambridge :Polity Press.Griswold, Wendy.(1987)The Fabrication of Meaning :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Great Britain, and West Ind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 1077-1117.Gross, John(1996)The “ Littery Supplement” Comes of Age: A History, of the Book Review.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Oct 06 Habermas, Jurgen.(1994)《合法化危機》。台北市:桂冠。
(1980)《溝通與社會演化》。台北市:結構群發行;萬里書攤總經銷。Harold Bloom(1998)《西方正典》。高志仁譯。台北:立緒。
Hauser, A.(1982)The Sociology of Art.K.J.Northcott(tran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Hendry, J.D.(1986)The Administrative Role of the Book-Review Editor.In
Walford,A.J.(ed)Reviews and Reviewing: A Guide.London: Mansell.Howard, Gerald(1997)The Culture Ecology of Book Reviewing.In Everette E.Dennis, et al.(eds)Publishing Books.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Publishers.Hoy, David Couzens.(1988)《批評的循環》。臺北市:南方叢書學英總經銷。.Jhally, S.(1992)《廣告的符碼》。馮建三譯。台北:遠流。
Jonathan Culler(1998)《文學理論》。李平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Jose’ Saramago(2001)《里斯本圍城史》。秦於理譯。台北:時報。McLuhan, Eric(1999)《預知傳播紀事:麥克魯漢讀本》。汪益譯。臺北市:臺
灣商務。
Michael Wood(2001)《沈默之子──論當代小說》。嚴韻譯。台北:麥田。Milan Kundera(1994)《被背叛的遺囑》。孟湄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Ostrow, James M.(1990)Social Sensitivity : An Analysis of Experience and Habit.Stony Broo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atrice Bonnewitz(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孫智綺譯。台北:麥田。Powell, W.(1982).From Craft to Corpporation: The Impact of Outside Ownership on Book Publishing.In Ettema and Whitney, eds., Individuals in Mass Media Oraganization: Creativity and Constraint.Beverley Hill: Sage.Rene’ Wellek(1936)Theory of Literary History.Travaux du Cercle Lingusitique de Prague 6: 173-92.Ricoeur, Paul(1995)《詮釋的衝突》。林宏濤譯。台北:桂冠。
Roper, D.(1978)Reviewing before the Edinburgh.London: Methuen & Co Ltd.Ryan, B.(1992)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s: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Terry Eagleton(1993)《文學理論導讀》。吳新發譯。台北:書林。
Thomson, Ashley(1991)How to Review a Book.Canadian Library Journal.48(6): 16,417.Umberto Eco(2001)《誤讀》。張定綺譯。台北:皇冠。
Walford, A.J., ed.(1986)Reviews and Reviewing: A Guide.London: Mansell Publishing, Ltd.Williams, R.(1985)《文化與社會》。彭淮棟譯。台北:聯經。
新媒体文学 篇6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现实主义文学;网络文学;虚构类文学
【作者单位】滕剑锋,南阳师范学院。
《周易·乾·文言》有云:“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我国进入新媒体时代。目前,国内已有6.49亿的网络用户,以及5.7亿的手机用户。网络技术发展催生了网络文学,使其与传统文学并驾齐驱。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不是对立的两极,而是互相渗透的有机体系。不少传统文学通过数字化成为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网络文学的作者大多数也都接受过传统文学的熏陶。同时,网络文学通过出版进入了传统文学领域,并依靠网络巨大的影响力,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影响传统文学。现今,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网络文学偏离了“文以载道”的定律,虚构类文学作品泛滥。这种发展趋势会对我国国民精神培育、文化传承等方面造成许多负面的影响,亟须引导[1]。
一、新媒体时代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
1.网络文学作品及其读者迅猛增长
首先,网络文学作品百花齐放。起点中文网、纵横文学网等20多个原创网络文学平台为数百万的青年写手提供了发挥才华的阵地。截至2015年年底,仅腾讯阅文集团(下属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小说阅读网、潇湘书院等)创作队伍已达400万人,占网络文学创作队伍的95%;这些网络作家创作的作品总数达1000万部,占网络文学作品创作总数的90%以上。
其次,网络文学作品的读者迅猛增长。截至2014年7月,我国通过互联网阅读文学作品的读者已达2.89亿人,通过手机终端阅读文学作品的读者已达2.22亿人;截至2015年年底,腾讯阅文集团注册用户累计突破6亿人。
2.虚构类文学作品泛滥
虚构类文学作品具有题材丰富、泛娱乐性强的特点,赢得了80后、90后广大读者的喜爱。纵观起点中文网、纵横中文网、红袖添香网等多家原创网络文学平台,映入眼帘的栏目分类和广告宣传大多数主打“玄幻、奇幻、科幻、灵异、惊悚、武侠、仙侠、修真、穿越、重生、总裁、宠妃、娇妻”等内容;打开手机终端APP,看到的也是以《星际女医霸》《步步凤华》《仙妻待养成》《狼少枭宠》《鬼夫缠身》等标题命名的小说。这些小说内容千篇一律,第一次浏览,还能让人感到新奇有趣,再读则味如嚼蜡,毫无深度,而且抄袭、模仿痕迹非常严重[3]。
笔者经过观察分析,认为引起虚构类文学作品泛滥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互联网发展和写作门槛降低使虚构类文学作品产生并迅速发展。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的发展,21世纪初,红袖添香、岳麓书院、晋江文学城等原创网络文学网站纷纷创建,吸引了众多的文学爱好者。他们只要在网站注册,就可以在线写作、投稿,完成一部作品就能轻易实现从读者到写手身份的转变,于是年轻的文学爱好者纷纷投身于网络文学作品创作。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运营商为了吸引优秀的写手驻站写作,服务方式不断推陈出新,以互动评论、更新奖励、全本奖励、签约上架、VIP推荐等方式鼓励年轻作者或写手积极创作。在稿酬等收益的吸引下,专业或兼职的网络作者和写手越来越多,他们创作的作品充满想象力,迎合了众多80后、90后、00后网络读者的口味。网络文学市场开始进入百花齐放的阶段。
什么样的网络文学作品最受读者追捧呢? 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本动漫作品、美国科幻文学作品开始传入我国,对我国80后的青少年影响很大,这些青少年中的文学爱好者从中得到创作灵感和启发,开始在原创网络文学平台上创作了第一批虚构类文学作品,受到了网络读者的欢迎。如起点中文网白金作家之一的唐家三少,其于2009年创作的长篇玄幻小说《斗罗大陆》,至2015年年底点击量达6297万次。庞大的点击量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唐家三少仅凭《斗罗大陆》一部作品就位列文学富豪榜。成功的案例刺激了很多写手模仿这类写作题材,于是“重生、穿越、奇幻、玄幻、仙侠”等虚构类文学作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网络文学创作的主流。
第二,网络平台运营商追逐市场利润加速了虚构类文学作品的发展。网络平台运营商经营原创网络文学平台,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唯利是图,忘记“文以载道”的文学创作定律,就会成为滋生不健康的虚构类文学作品的土壤。为了迎合大多数年轻的网络读者的口味,网络平台运营商在推广、宣传虚构类文学作品上倾其所能,如在PC端和手机端设置“主编力荐”“玄幻精品”“灵异精品”“火热畅销”“冲榜推荐”“潜力新书”“潜力红文”等栏目,在网站页面设置广告弹出框等。在网络平台运营商的助推下,虚构类文学作品如田地里的禾苗,得到了充分的营养而疯狂生长。
3.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如“潜水之龙”
201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意见》指出:“作家、艺术家应从社会生活、当代人物中挖掘题材,讴歌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可见,国家倡导我国文学领域坚守现实主义阵地,凸显现实主义文学特色,传播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但近年来文学领域现实主义文学创作和传播的状况如何呢?
首先,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依然由出版机构出版,传播范围不广。20世纪的中国文坛,各种创作思潮激荡,现实主义是主要的创作潮流,催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家和作品。莫言就是其中一位杰出代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用“魔幻般的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和现代融为一体”的优秀作家。还有许多已经在文坛成名的老作家,他们依然书写着现实生活,刻画着现实人物,描摹着当今社会的种种现状。这些优秀作家创作的作品,得到了传统出版机构的有力支持。这些作品支撑着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龙脊” [4]。
nlc202309090812
其次,大部分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得不到有效传播。事实上,在虚构类文学作品获取大量利润,虚构类文学作者和写手动辄拥有百万、千万身家的诱惑面前,还有很多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坚守着现实主义文学创作阵地。他们在乡土、都市、生活、职场、官场、军队、公安、历史等文学题材领域,不断挖掘,潜心耕耘,书写现实,再现生活。如起点中文网的《走出国企》《沉浮庄屋》等。这些作品能给人们带来积极向上的正能量,使人精神得以净化,使社会得以警醒。但遗憾的是,很多年轻的网络读者不愿意深度阅读这些作品,他们更喜欢泛娱乐化阅读、碎片化阅读。出版社出于收益等因素考虑,也极少会出版没有名气的作者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很多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因此成为被埋没的“抽屉文学”。
再次,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如“潜水之龙”,很难破冰。原创网络文学平台的读者90%为80后、90后,他们热衷于“玄幻、修真、仙侠”等题材的小说,沉迷于游戏。因此,所以现实主义文学拥有的网络读者数量很少。网络平台运营商出于利益考虑,也很少推荐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如起点中文网《话说老子》《天下伏羲》《五胡明月》《民间春秋》等小说[5],弘扬了道德文化、始祖文化、龙文化、民族文化,但不怎么受关注。
二、网络文学创作与传播的社会影响
新媒体时代,人们思想活跃,各种观念相互碰撞,因此,文学创作与传播的主流导向非常重要。然而,近年来网络文学中“玄幻、仙侠、修真”类作品泛滥,内容普遍浮躁、虚幻、荒诞,已然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1.国民文化素质下降
随着网络虚构类文学作品的泛滥,文学领域和出版业界的人士开始质疑原創网络文学平台和手机文学平台推广的内容。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年均7本,日本的人年均40本,俄国的人年均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2016年在微信平台被大量转发的印度工程师孟莎美所写的《令人忧虑,不阅读的中国人》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反思,文章中提到,中国人总是在玩iPad、打游戏、购物、打麻将、打电话、看手机信息、刷微博……似乎不耐烦坐下来安静地读一本书 [6]。
2.不利于青少年读者成长
新媒体时代,原创网络文学平台对读者发起强大的宣传攻势,加之手机网络阅读的先天优势,使青少年读者,特别是80、90、00后的年轻网络读者快速聚集到网络平台。网络虚构类文学作品泛娱乐性强,青少年读者会沉迷其中,影响身体健康,进而影响学习成绩;部分宣扬暴力美学的“仙
侠、修真、惊悚、游戏”等虚构类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荒诞、暴力、淫秽等不健康内容,使青少年读者思维迟缓,心理扭曲。长此以往,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与文化素质会降低,这对国家和民族发展危害极大。
3.引起道德与价值观危机
文学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的号角”,优秀的文学作品如玉液琼浆,读之令人回味无穷,是国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但目前我国文学创作领域有“量”的繁荣却没有“质”的升华;虚构类文学作品泛滥,国民没有好书可以深度阅读;虚构类文学作品占据了受众大量的读书时间。长此以往,传统道德伦理丧失,国民价值观被扭曲,这对国家和民族的危害显而易见。
印度工程师孟莎美对中国人不阅读的现象表示忧虑:“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如果我们认为这个印度人有点儿危言耸听、杞人忧天,那么不妨看看尼克松在《1999,不战而胜》中的陈述:“当有一天,中国的年轻人已经不再相信他们老祖宗的教导和他们的传统文化,我们美国人就不战而胜了。”看到这句话,我们还能取笑那位印度工程师的忧虑吗?
三、新媒体时代文学作品的发展道路
第一,加强文学类图书的出版。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对文艺环境、业态、格局进行深刻调整,引导、管理、服务的体制机制和手段方法亟须改革创新,要坚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传播导向,坚决抵制趋利媚俗之风,防止把文艺创作生产完全交由市场调节的倾向。在出版导向方面鼓励现实主义文学创作,扶持年轻作者,出版现实主义文学作品,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震撼力强的大作力作和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努力形成文艺创作生产的高峰 [7]。
第二,正确引导原创网络文学平台的传播方向。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各原创网络文学平台和运营商的监督管理,鼓励、扶持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
第三,加强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导向。新媒体时代文艺评论存在“缺席”“缺位”现象,对优秀作品推介力度不够,对不良现象批评乏力。各级文艺组织、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等应培养、支持文艺理论家,使他们能坚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新媒体时代各类文学作品,褒优贬劣,激浊扬清,营造中国文学正本清源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文学“质”与“量”的繁荣。
第四,加强对网络青年作者的培训。网络青年作者群数量庞大,若急遽扭转虚构类文学作品的创作倾向,势必让庞大的创作群体及阅读群体产生不稳定情绪。有关部门应妥善引导,持续改革,稳定转变。对于青年才俊的文学创作积极性应当呵护,对他们的创作方向应予以引导,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使他们自觉遵守《中国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公约》,以“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凝聚中国力量”为己任,潜心创作出具有个人风格和社会正能量的优秀作品,别让青年作者沦落为“市场的奴隶”[8]。
综上所述,传统出版机构和原创网络文学平台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的精神,融合发展,坚持正确的传播导向,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采取多种传播方式,推广现实主义文学作品,兼顾虚构类文学作品,营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和谐景象,为传承华夏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华夏民族正能量做出贡献。
[1]范亚丽. 论文化消费主义与当代网络文学的发展[J]. 作家杂志,2012(10).
[2]朱寒冬. “互联网+”出版的下一站精彩[J]. 出版广角,2015(9).
[3]陈霞. 现代杂志风格和品牌化思考[J]. 出版广角,2015(8).
[4]张秀丽. 移动互联网时代典型人物的精神传播研究[J]. 出版广角,2015(8).
[5]李昕. 刍议电子书阅读对当代教育的影响[J]. 出版广角,2015(9).
[6]尚慧,李雪琴. 电子书图书在大学图书馆的利用状况及存在问题研究[J]. 晋国学刊,2010(3).
[7]姜红. 移动互联网时代期刊的转型升级[J]. 出版广角,2015(10).
[8] 起点中文网. 阅文集团2015年原创文学报告[EB/OL].
http://www.qidian.com/News/ShowNews.aspx?newsid=
1072672.2016-02-06.
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困境与出路 篇7
一、新媒体时代传统文学创作的困境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它以便捷的数字信息以及良好的交互性平台逐步取代了传统文学的发展空间, 使传统文学的创作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
(一) 传统文学市场逐步萎缩, 丧失了文学的导向作用
自新媒体时代到来以后, 传统文学市场就开始逐步萎缩, 大有被新兴媒体平台所取代的趋势, 以手机、网络等形式为主的文学创作平台正逐步挤占传统文学的发展空间。传统文学由于市场的大面积萎缩, 致使其市场影响力也逐步降低, 且日益呈现出边缘化的趋势, 文学本身所具有的高雅性、教育性也正逐步丧失,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偏离主流价值观或者消极、血腥、暴力、色情的文风, 最终失去了文学创作的话语权和主动权。
(二) 新兴文学创作形式切合了现代人们的阅读心理, 并改变了人们的文学观念
新媒体时代的人们由于生活方式的转变而早已习惯于现代化的阅读形式, 尤其是借助网络、手机、移动多媒体等设备进行阅读, 以其巨大的便捷性、交互性以及“白话性”而切合了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传统文学的载体主要以报刊、杂志、纸质书籍等为主, 在当前年轻群体之中已然失去了发展的先机。但新媒体时代功利化、浮躁化的文学创作风气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文学欣赏观念, 使得社会道德水准下降, 甚至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新媒体时代, 以市场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文学创作已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主要动机, 传统文学也很难再激起作者的创作欲望。
(三) 传统文学创作领域逐步减少, 优秀作品难以广泛传播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发展十分迅猛, 并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 借助网络、博客、收集、新闻平台等传播的网络文学以其“低质量、高产量”的特点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 使现代文学创作逐步向新媒体文学靠拢。并且新媒体文学所涉及的创作领域十分广泛, 其题材多样、风格多变, 致使传统文学的创作领域逐渐减少, 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很难得到广泛的传播。
二、新媒体时代文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给当前文学创作带来了新的变化, 传统文学的创作在遭遇新媒体时代文学的冲击以后, 正呈现出如下几种发展趋势:
(一) 由教育、审美文学逐步向娱乐文学转化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许多是流于表面的, 他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 大部分网络文学都以满足读者需求为主, 作品中对于精神的升华和锻造少之又少。而社会大众在阅读网络文学时也多以“精神快餐”的方式来进行, 并不会进行深究和思考。
(二) 由精英文学向大众文学转变
文学创作本身是高尚的、神圣的, 属于精英阶层的专利, 传统文学作者以及受者几乎都是受过深入的思想熏陶和教育的人。然而, 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大多以大众媒体为主导, 以市场为导向, 文学创作群体泛滥, 作者众多, 并且读者群体也扩大了, 文学创作于阅读正逐步走向平民化。
(三) 纸质文学逐步走向高端化
纸质文学在传统的文学中曾长期作为文学传播的主要形式而被大众所接受, 但是, 随着新媒体时代网络文学、快餐文学的到来, 纸质文学的市场逐步萎缩, 不过正是由于网络文学的泛滥, 才致使纸质文学虽然失去了大众市场, 却逐渐成为少部分文化人的精神圣地而逐渐高端化、高贵化。
三、新媒体时代文学创作的主要出路
传统文学创作的困境并不仅仅是由新媒体这个市场而造成的, 其深层次原因仍然在于社会物质的发展使人们逐步丧失了细细品味文学的耐心, 功利化的创作动因也助长了新媒体文学的“不正之风”, 迫使文学创作面临艰难的抉择。
(一) 在追求文学商品化的同时, 也必须注重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涵
传统文学创作自有其一定的严肃性与教育性, 而新媒体时代的文学更多的是一种泛娱乐性, 文学创作商品化、市场化倾向十分严重。诚然, 在市场经济之中要想让文学作品更广泛地传播, 以影响更多的读者, 那么我们在文学创作的世俗化、生活化的同时, 也必须强调文学作品的精神内涵。作者在尊重读者意见的同时, 也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 不被市场所左右, 反对市场的跟风与模仿, 要注重文学创作的个性化、艺术化和品位化, 承担作家应有的社会责任。
(二) “兼容并包”, 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文学经典
新媒体文学与传统文学其本质上仍然属于思想的传播, 我们不可否认网络文学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些寓教于乐的网络文学作品也仍给予人们以思想的升华。因此, 文学创作的出路并非一定要另辟蹊径, 我们应该着眼于当前, 在丰富的网络文学作品中寻找灵感的来源以及创作的方向。并且, 通过新媒体的平台进行一定的包装与宣传, 使文学创作从狭隘的区间走向大众的平台, 打造新时期的文学经典。
(三) 走出人性的困境, 倡导新型价值文化
物质文化的增长反而使人们的精神世界走向了倒退, 文学创作所遭遇的最大现实就是社会物质对人性的扭曲, 使得人们逐渐失去了对自己人性的坚守。因此, 文学创作必须要打破“物质至上”的社会观念, 倡导新型、主流的价值文化, 让文学创作者端正自己的创作动机以及功利之心, 不断地影响市场消费者的阅读情感, 最终形成良性的互动, 使文学创作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王传真, 白瀛.新媒体给中国文学带来了什么[N].常德晚报, 2011.
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 篇8
新媒体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 人们的阅读方式、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开始发生变化,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新媒体的主力军, 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博客、虚拟社区、电子邮箱、网络电视、网络文学、网络游戏成为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传统社会相比, 网络社会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 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快捷性和超时空性。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 外国文学的网络资源越来越全面。一直以来, “教什么”与“怎么教”, “学什么”与“怎么学”都是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新媒体时代, 外国文学该怎样上, 学生又该如何学?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 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外国文学概念性知识几乎都能在互联网获取, 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受到极大挑战。因此, 需要不断完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 拓展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 探索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
1.完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对外国文学教学而言, 课程体系主要涉及到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由于人文学科自身的复杂性, 单独开设外国文学实践课并不现实。因此, 一方面可以加强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外开拓多种途径, 如组织同学参加外国文学专题知识讲座、成立外国文学经典研读社、建立外国文学博客群等。
目前, 大多数高校在讲授时都采用两大板块模式, 将外国文学分为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两大部分, 但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 所以授课内容往往很难深入。因此, 需要构建新的外国文学课程体系, 即以欧美文学为经, 以亚非文学为纬, 在突出欧美文学的同时, 将两大模块融为一体。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观照外国文学, 平衡教学中东与西、史与论等多重关系。具体地说, 就是围绕外国文学开设“中西文学比较”、“中西小说比较”、“现代派与后现代派专题研究”、“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等专业选修课,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外国文学史知识体系。
2.拓展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 教学内容侧重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且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和信息。无疑, 这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 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 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 在教学内容上, 必须有针对性地拓展教材内容, 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具体来说, 可以从如下方面来拓展教学内容:
一是以教材内容为信息的辐射中心, 进行跨学科教学, 挖掘外国文学的文化内涵。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推行很多年, 但高考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 学生知识面狭窄, 对国外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文化习俗等知之甚少, 所以学习外国文学困难较多。走进外国文学的课堂, 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中西异质文化的碰撞。如讲授中世纪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学时, 都会讲到基督教的《圣经》, 讲授《哈姆莱特》时可以从精神分析、道德哲学、女性主义等多个角度展开探讨。
二是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 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形象而直观的资料, 丰富课堂教学。在新媒体时代的读图语境中, 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的结合成为一种倾向。讲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而且一去不复返, 这就使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种种尴尬和困境。在此背景下, 教师只能借助丰富的影视资源, 把学生“召唤”到文本中来。如通过播放电影《特洛伊》 (2004) 与《奥德修斯与迷雾之岛》 (2008) 的精彩片段, 与《荷马史诗》进行对比分析, 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讲授外国文学, 打破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的二分模式, 在两者之间建立有机的内在联系。比较文学所强调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把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学生能够宏观地把握世界文学的本质, 找到共同的“文心”或“诗心”。如把“多余人”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来讲授, 从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等方面比较俄国“多余人”、日本“多余人”与中国“多余人”的异同, 探讨“多余人”的悲剧成因、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四是引入有争议性的热点问题,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 既重视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 也重视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并融入教师自己的评价, 力求使课堂充满思辨色彩,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讲授20世纪欧美文学时, 通过介绍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新小说、荒诞派戏剧等文学流派, 在课堂上讨论“后现代主义”就是“后期现代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之后”。
3.探索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那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就必须走出教学方法的困境,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实践性。从教师这方面来说, 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改变传统课堂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 利用新媒体将课堂授课、讨论交流、课外阅读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统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 但在新媒体时代,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 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网络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 原本作为知识载体的教师也需要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 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 学生获得信息更加及时、便捷, 甚至可以允许学生当堂上网查询资料, 当堂展开对话、讨论。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创建适合外国文学教学和当代学生特征的视、听、读全新教学模式, 实现教学现代化。在传统教学中, 教学过于依靠文字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授, 而在新媒体时代,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在利用多媒体上课的同时, 还可以同步播放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 如《哈姆雷特》、《红与黑》、《悲惨世界》、《复活》等。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 学生可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观看影片, 并将文本和影片进行比较分析, 以弥补教材知识和课堂学习的不足。
三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化, 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 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自主学习,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 学生既可以通过校内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 又可以在新浪爱问、芦笛外国文学论坛等校外网站下载相关资料、进行专题讨论, 还可以通过外国文学网、文贝网等网站及时掌握学术界的最近动态。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教学活动, 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 不仅可以促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 而且可以促成学生之间的互动局面, 从而实现跨越时空限制的互相交流和协同学习。我校虽然已经于2008年建立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 但目前仍未受到充分重视和充分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 网络信息虽然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为学生筛选网络资源,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新媒体时代, 经典文本经常受到戏仿和消解, 学生极易受到误导。以男歌手海鸣威为例, 海鸣威是其艺名, 不少学生竟其将与著名作家海明威相提并论, 甚至混为一谈。海鸣威的歌曲《老人与海》的歌名和意象, 均来自于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显然, 前者是对经典的戏仿和挪用, “硬汉子”老人在此成了一场过往爱情的见证者, 寄托着男女双方分手后的怀念之情。
四是组织学生听网络公开课, 尤其是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 拓展知识视野。在新媒体时代, 不出国门就能听到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 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知名高校在网上免费提供了课堂实录的录像, 其中有不少是与外国文学相关的公开课, 如耶鲁大学的《解读但丁》、《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 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方文明的基础I:从荷马到但丁》、《西方文明的基础II:文艺复兴到现代性》、《中世纪文学:但丁、薄伽丘与乔叟》、《莎士比亚》、《重要英文小说:阅读浪漫小说》、《二十世纪小说》等。
2011年, 我国教育部开始建设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 并在“爱课程”网集中展示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 但遗憾的是暂时没有与外国文学直接相关的公开课。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均未开设公共课。浙江大学的开放课程虽开设了《世界文学名著导读》, 但也仅仅不过十讲。十二五期间, 教育部将打造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免费共享, 无疑这将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结语
面对着浩瀚如海的知识信息, 如何改革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和形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目的, 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 新媒体一方面为我们走出外国文学教学困境提供了技术条件, 另一方面也对外国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 新媒体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 还要当好网络世界的导航者, 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 注重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型的人。总之, 只有深入思考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教学模式, 更新观念、大胆创新, 才能不断改革和完善外国文学教学体系, 实现新的超越。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7-19.[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7-19.
[2]朱维之等.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2]朱维之等.外国文学史 (欧美卷)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9.
新媒体文学 篇9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校园,原创文学,融合
1. 传统媒体纸媒的优势
在新媒体未出现之前, 作为主流的传统媒体始终是一个影响力强大的传播媒体。传统媒体有着非常丰厚的实力积淀, 以期刊为例, 最早出版的一本杂志是于1665年1月在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萨罗 (Denys de Sallo) 出版的《学者杂志》 (Le Journal des Savants) [1]。由此可见, 传统媒体从很久以前就开始发展, 逐步走向成熟。同时, 传统媒体的背后培养出了无数个强大的编辑、记者等为传统媒体贡献的队伍, 而且传统媒体运营的程序也近乎成熟和完美, 这些都是新媒体无法匹及的。经过了近300多年的时代变迁和发展, 杂志作为传统媒体的一种肩负着传播文化的责任, 不仅内容要积极向上有意义, 在设计、传播等方面也要做到精致。
2. 大学生原创文学杂志存在的意义与面临的危机
高校文学刊物作为一种特殊文化载体, 是高校传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它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反映出一个学校对学生德、智培养的重视程度[2]。
大学生原创文学杂志不同于其他性质的杂志, 它是作为传播、弘扬校园文化的一种有力的载体, 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 同时体现了一个学校的文化魅力。但对于理工科学校而言, 选择优质的稿源是原创文学杂志的一个难关, 大学生原创文学杂志如果想要发展下去就必须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 投递稿件。现在又是新媒体时代, 大学生对于传统媒体的关注度又有所下降, 对传统媒体形式的杂志没有太多的兴趣。而新媒体的传播内容大多注重娱乐性, 没有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 只满足于受众的快感, 也就是所谓的“快餐文化”。
3. 新媒体对于大学生原创文学杂志的影响
大学生是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 新媒体不能为很多所接受的原因就在于对青年大学生思想道德的侵蚀[3]。这种没有营养的快餐文化容易造成大学生易攀比, 一些负面的信息也容易造成大学生心理的扭曲和错误的意识。但作为传统媒体来讲, 选择传播的内容有一个严格的把关, 大学生原创文学杂志力求具有正能量又富有意义的内容, 把这些带有正面影响力的文化传播出去, 影响和感染大学生的心理, 同时又提高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内心品格。这是新媒体目前还无法做到的一点。不得不说, 新媒体虽然有这些弊端, 但它的传播速度快, 又有丰富的学习内容和更广泛的兴趣覆盖面。
新媒体的崛起确实给传统媒体带来的不小的威胁, 但是目前为止新媒体始终无法取代传统媒体, 是因为传统媒体有着新媒体无法撼动的特点:可信度和权威度。同样, 作为高校的原创文学杂志来说, 代表着学校的文学水平, 所以其可信度和权威度在人们潜意识里是可被信任的。文学编辑素质的好坏、高低, 不仅影响着刊物的深层质量, 而且也影响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与建设[4]。传统媒体不仅可以发展高质量的传播产物, 也孕育出了很多具有文化水平和高品质的人。
4. 大学生文学杂志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更好的发展
大学生原创文学杂志主要通过传统媒介——纸媒进行文化传播, 但传统媒介的传播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特别是制作过程复杂, 成本高, 读者回馈少, 传播力度不够。新媒体的到来给了传统媒体不少的压力, 新媒体拥有传统媒体无法做到的优点, 制作周期短, 内容丰富, 具有及时性, 成本低, 受众多, 传播速度快。20世纪90年代末, 互联网对报纸销售量影响只有2%左右, 但最新数据统计, 我国网民已突破2.1亿, 其中读报习惯人只占总数的三分之一。但新媒体却代替不了传统媒体, 尽管新媒体也可以做到像传统媒体那样高质量, 高水准的内容, 但传统媒体毕竟是品牌, 公信度的塑造者和维护者[5]。
为了将校园文化更好的发扬和传承, 作为原创文学杂志的纸媒载体必须要与新媒体相结合, 打造出更有利于传播的新形势。微信平台补充了纸媒在传播过程中, 受众范围窄, 制作周期慢的劣势。首先, 微信平台的运用可以作为宣传纸媒的一种方式, 有了微信平台的运作, 就能拥有较高的关注度, 从而吸引更多的关注文学杂志的受众。同时制作微杂志, 以纸媒杂志为模型, 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杂志变成电子形式进行传播, 不仅保留了纸媒杂志的美感也用一种新的形式吸引学生们。微杂志的内容可以不用凑成一本纸媒的稿件, 一篇文章已足够做成一期微杂志, 既能在短时间内严格把关, 保质保量的完成一期的制作, 省人力时间, 又不用担心下一期的稿件来源, 同时也可以增加原创文学杂志可信度和权威性, 改善新媒体的缺点。其次, 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一些校园权威的网站相结合, 组织宣传校园文学杂志, 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拉条幅举办一些有意义的校园原创征稿大赛, 几场时间固定的影视作品宣传原创文学杂志。
总之, 不管是新媒体也好, 传统媒体也好, 最终要达到的目的都是为了可以更好的将校园文化传播与发扬, 不同的载体有利有弊, 我们应该做的就是适应时代的变化, 做到摒弃传统媒体的一些糟粕取其精华, 与新媒体时代接轨, 融入一些新媒体时代具有的优质特点, 达到更好、更有效的提高校园文化素质和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好搜百科.
[2]高校文学电子杂志现状研究.中国学术期刊网.
[3]姚崇, 姜开元, 席海莎.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今传媒.
[4]党剑.试论文学期刊编辑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A].陕西省铜川市文联.
新媒体文学 篇10
由于经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老一辈的编剧工作者大多非科班出身,其从事编剧工作多是因为兴趣,缺乏专业的戏剧影视文学理论的教育与规范,从而造成我国的编剧水平整体偏低的局面。因此,教育部开始鼓励高校开设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就是为了弥补这一缺陷。当前,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毕业生多是去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这就要求毕业生在创作方面具有较强的能力,且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与娱乐需求的提升,剧本的创作水平要求不断提高。因此,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以我国戏剧影视文学创新人才培育为核心命题,重点论述了我国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必要性与具体对策,这对于我国戏剧影视文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与编剧行业水平的提升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1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必要性
1.1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高水平原创编剧人才供给不足
近年来,随着影视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的快速普及,文化产业迅速发展,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增至3.86%,在向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发展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因此,开办戏剧影视文化专业就是为了中国戏剧影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培育人才。在现代电影工业和电视工业条件下,电影创意与策划成为影视产业链中最前端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具有前瞻性和谋略化的一个环节,它对影视产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水平原创编剧人才供给明显不足。因此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就显得十分重要。
1.2 文化传承压力增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分迫切
文化产业本质上是文化生产及再生产过程,从文学创作到艺术生产,从舞台表演到影视剧生产,其本身的行为过程就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当前,我国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面临失传的威胁,这无疑是中国文艺界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人才的培育。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的培育就是为了使戏曲、话剧、编剧等艺术形式发扬光大,并通过传承者的创新创作增强其生命力,使得我国的传统艺术能够重新焕发出新的光彩,真正为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献出力量。
2 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对策
2.1 加快构建创新型戏剧影视文学人才培养计划
构建创新性人才培养计划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前提。由于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设立的时间不长,戏剧影视文学培养的经验不足,戏剧影视文学人才培养的计划缺乏前瞻性、科学性、创新性。出于对市场需求的迎合和匹配,许多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虽然开设了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但是其培养模式并不成熟,从而造成授课老师组成比例不科学,且许多老师授课存在重点不清晰、不明确、不合理等问题。基于此,各大院校应该加快构建创新型戏剧影视文学人才培养计划,根据戏剧影视文学的学科特点,从理论知识、鉴赏能力、创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地教学评估,并根据90后艺术学生的性格特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具有创新性的戏剧影视文学人才培养计划,例如重点在于培养我国编剧人才的专业素质、注重对学生独立自主创作能力的培养必须纳入培养体系,且必须制定配套的考核措施。
2.2 加速推进趣味型戏剧影视文学理论教学改革
强化理论基础知识的教育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基础。长期以来,由于学科特点与教育体系的多方面原因,在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方面,艺术类专业学生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即便是在戏剧影视文学方面的文化课,艺术类学生也存在害怕、畏难、抵触的心理。与表演创作等实践类课程不同,专业文化课程往往显得较为单调、枯燥、冗杂,由此也降低了艺术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必须加速推进趣味型戏剧影视文学理论教学改革,提升戏剧影视文学学生对文化课程的兴趣,夯实戏剧影视文学学生的理论基础,为学生后续在作品创作与艺术研究方面打下牢固的根基。首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多媒体教育改革,尽可能地将戏剧影视文学的理论课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形式展现出来;其次,要充分采取案例教学法,运用戏剧影视文学的相关案例来讲解理论知识,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
2.3 加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
注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是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基础。众所周知,我国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大纲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的创作能力有一定要求,即要在毕业前创作一部戏(通常学校采取戏曲、话剧等形式均可)。注重创作能力的培养是我国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各开办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综合院校或艺术院校都应该加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与引导,具体来说:第一,生活是艺术创作灵感的源泉,而观察力是创作者获取灵感的必要能力,因此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在教学培养中要注重对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多引导学生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期为后续创作提供丰富的优质素材;第二,老师应该积极参与学术的戏剧创作,并采取小组的合作编排模式,降低创作的难度(提升学生创作原创作品的可行性),且提升戏剧影视专业原创作品的质量;除此之外,要提升学生戏剧影视作品创作的严肃性,杜绝学生作品抄袭行为。
3 结语
总而言之,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客观需求。面对高水平原创编剧人才供给不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十分迫切的双重背景,综合大学与艺术院校加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人才培育的关键在于戏剧影视文学人才培养计划的完善优化、戏剧影视文学理论教学的巩固强化、戏剧影视文学学生创作能力的引导培养,唯有做到三管齐下,才能真正实现我国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蓬勃发展,真正为我国文化影视产业的发展与文化戏剧的传承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冯艳.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语文学刊,2015(12):124-126.
[2]文玲,林茂.戏剧影视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研究[J].教师,2015(11):21-22.
[3]孟伟伟.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实践性课程学习评价改革的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224-225.
[4]高思春.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以江南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为例[J].大众文艺,2012(20):255-256.
[5]郭画.戏剧影视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互动式教学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6(2):139-140.
[6]董岑.论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教学实践平台的构建[J].大舞台,2012(9):217-218.
[7]俞丽伟.戏剧影视文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实施[J].四川戏剧,2015(5):126-129.
[8]金宏宇,原小平.影视与文学名著的日渐疏离[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2):196-201.
多媒体时代的文学传达 篇11
但是,无论如何,文学的艺术追求,绝不可缺失。尤其在当今的多媒體时代、尤其想要通过网上做快捷广泛的传播,并“俘获”更多的读者,微型小说的艺术品格,就比以前更为亟需:因其小,必要精;因其微,必须美。苍山无碍荒谷,玉佩不容瑕疵。
正如王蒙所说:“它是一种机智,一种敏感,一种眼光,一种艺术神经……它是一种语言,一以当十,字字千斤重。”(王蒙:《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总序言)好一句“字字千斤重”:言简意赅,恰切道出小小说的艺术特质与艺术要求!
“小说,是叙述的艺术。”好的小说,一言以蔽之:就是艺术地叙述一个好故事。这里的叙述,应称之为:“大叙述”,它包括叙述的语言、叙述的技巧与叙述的形象。
戴希的叙述语言,多用心为之。且看《贪官访谈录》的叙述:“某日某地,某记者采访某贪官。记者:……。贪官:……记者:……。贪官:……”整篇叙述,以冷静简约的语言,通过人物恬不知耻的辩解表白,活脱脱呈现了一幅无耻而冷漠的当代贪官漫画。
《笑》的叙述语言,不由得让人想到契柯夫的的名篇《一个小官吏之死》。“似乎天天有喜事,无论遇上谁,墨局长都是一脸的明媚……”。不料某日出差回来,对人一改常态,严峻冷淡之极。见局长如此神色,副局长们、办公室主任办事员们、情人们,各个胆战心惊、惶惶不可终日。女儿、老婆,则心绪焦躁、思想狐疑、行为变态。于是,局里上下,剑拔弩张;家庭内外,鸡飞狗跳。直到上级来视察、当面质问原委时,“墨局长终于忐忑不安,招架不住了。羞涩地笑笑,这才指指张开的嘴,腼腆地向上级领导报告说:‘对不起领导,我的一颗门牙掉了,难看!’”此处,诸如“忐忑不安、招架不住、羞涩地、腼腆地……”的遣词造句,何其韵味十足、内涵深厚、情味盎然!整篇作品的叙述格调,从开始的温馨柔媚,到中间的冷硬晦涩,再到终篇时的“审丑”调侃:调随情走,笔与境合,一脉相承、浑然天赐,在似乎无技巧中,潜润着自然老练的艺术把握!
戴希的《玉兰花开》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上幼儿园的女儿以孩童之心,非要将一朵半枯萎的落地玉兰花,虔诚地敬奉佛前。爸爸笑其愚昧无知,虚以委蛇。但在两天后重来佛前,那朵玉兰(就是原来那朵)却真真切切地清新绽放,散发着馨香!对此,孩子鼓掌雀跃,大人目瞪口呆。这种故事,若以现实维度考量,何其造作编排、不堪推敲!但若站在哲学层面,做人生的终极拷问:谁又能说这个故事不是天籁般、扫除着当代现实的“尘俗实用”,而张扬着一种至境的美丽纯真?!
《里程碑》,以一次具象的旅行,对此症结的病灶以及治愈之道,作了简洁确切的抽象解析:同样的一段行程,三批旅行者在盲目随从、有方向而不知里程、有里程同时又知阶段的三种背景下,行进过程中的感受与到达终点的精神状态,大不相同!小说行文朴素明白而言简意深。作者把握生活与驾驭文学的功力,可见一斑。
新媒体文学 篇12
一、新数字媒体时代下的网络文学
随着新数字媒体的高速发展, 新数字媒体逐渐被融合为网络社会。网络文学是随着新数字媒体的普及变化而产生的。新数字媒体为上亿网民提供了多如星月的各类文学创作的素材, 与此同时, 一种以这种新兴媒体为载体、依托、手段, 以新数字媒体为受众的网民为接受对象兼顾沟通对象, 具有不同于传统文学特点的网络文学已经方兴未艾了。网络文学分为三类样态:一类是已经作为实体经济存在的文学作品经过出版社或者新闻机构或者专业文学网站经过电子扫描技术或人工智能输入等方式进入新数字媒体;一类是直接在互联网络上“发表”的文学作品;还有一类是通过计算机创作或通过有关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文学作品进入互联网络, 如电脑小说《背叛》, 以及具有互联网络开放性特点、几位作家几十位作家甚至数百位网民共同创作的"接力小说"等。网络文学存在的三种形式样态也成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困境:第一类文学的版权归属, 利益分配成为版权单位与各大网站交战的焦点.第二类网络文学也存在版权归属于被盗用的风险, 没有正规的版权刊号, 也形成不了, 自己的合法知识版权.另外一类团队多人创作成为各类人员共同知识财富, 版权更加不清晰, 成为一地鸡毛.
二、中国网络文学产业在世界新数字媒体领域是世界独特格局
世界少有地使“文学”高峰作品是巅峰, 如果拿传奇的商业故事得到维系与发展, 成为现代商业领域的典范, 一个至关重要的商业问题是却始终无法回避:这是否是一种可持续的现代运作商业机制?在这种高产机制下的盛产之物, 有真正文学理论价值与商业价值的文学如何匹配与发展并且得到现代金融的支持是新数字媒体下网络文学要解决的问题?新数字媒体下的网络文学的精品率偏低, 这与网络的高产出, 低精品成为显而易见的这鲜明对比的, 我们需要是一个鼓励网民动手创作但要防止鼓励粗制滥造与低俗, 妨碍优秀文化传播, 使精品文学在优质的商业运作平台下得到好的支持与发展良机。网络文学较之传统出版的一大优势是无纸化的商业运作与新数字媒体的面世门槛偏低, 但这同时也更容易使之陷入过度商业化运作的阴霾, 合理控制与发展是形成良性发展的前提.网络文学它却在新数字媒体的冲击下来到中国。中国网络文学业产出让世人惊叹的的“文学作品”以及网络作家。网络文学的文学性问题。网络文学的内涵要求语言技术的传播具有优质性, 并不能抹煞它对于文学性的诉求。类型化小说方向深度开掘是网络小说发展的新途径, 类型化弥补了网络作家长篇小说创作困境与短处, 又掩盖了网络小说语言的庸俗和肤浅。同时, 有相当一部分小说在素材的选取则剑走偏锋, 以怪、诡、异、灵取代主流和大众普遍意识。这显然在将网络文学带入不可预知的危险地带, 造成网络文学创作越来越脱离社会现实, 甚至偏离基本的伦理道德价值。文学性正是基于人情、人性、人文等基本的逻辑要素和体现社会核心价值, 作者放弃文学性的追求无异于扼杀新数字媒体下的网络文学的存在价值。
三、新时代的批评方法
统文学的文字视觉化功能体现的是工具而不是目的, 作者书写文字的内蕴意义和能发音的特点, 成为文学艺术的一个类别。新数字媒体下的网络文学当然还是以语言作为识别的音符代码, 但其意境化功能更为明显。具体可分为:积极意义与消解意义, 弱化事件与强化事件的场景;淡化语言意蕴与强化语言意蕴, 强调即时性的的同感认同;少用修辞型语言, 弱化个人动态性心理变化;着重“是什么, 怎么样”, 不需要回答“为什么”。网络文学的长度与之不无关系。网络文学长于多场景与事件的叠积, 以构成与受众同步心理融合的特征, 力求介入大众的生活空间。同时, 新数字媒体在网络文学创作手法的类型化, 在语言修辞缺失的短板下, 则也说明了网络文学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分析能力弱化。网络文学的类型化渗透着娱乐性的游戏、想象空间的任意性、武断性的历史判断、对文化的诡异性。网络文学批评应该首先遵循网络文学的大众文化批评的媒介化和消费文化特征。与传统文化的重语言意蕴和追求精神向度不同, 网络文学的要旨是如何建构一个能够符合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合理的新世界, 作者的对事件描述的动力不仅来自于颠覆世界现实经验的勇气和反现实的豪情, 还有来自于新媒体下的网民互动与沟通参与, 两者及时互补的心理机制促使网络文学叙事向超验世界进行开拔。而且这种方式是极其隐含, 甚至呈现出某种网络创作群体的无意识行为。
四、新数字媒体下的网络文学专业队伍建设和意义
目前网络文学批评队伍建设亟待解决, 网络文学创作门槛相对较低, 很多文学专家学者不屑于从事这个行业批评与指正, 行业从业人员又缺乏专业批评素养, 使得批评队伍建设的发展受到发展的空间局限。文学教师学者的参与、网络文学专业技术人员、高端网络文学网民是时代的大事所趋, 目前需要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储备建设, 较好地引导新数字媒体下的网络文学行业向健康的文化体系发展。
网络文学批评作为新数字媒体下的历史命题, 既面临当代文学自身空间开辟与发展, 也具有大众文化多角度评价的问题, 需要采多元的文化因子和跨学科的研究方式, 使得批评既有帮助又有扶持, 又能体现出新数字媒体下的时代批评的价值和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施中杰.网络文学是灾难还是盛宴?[J].东北之窗.2007 (19)
[2]杜启洪.网络文学, 谁主沉浮[J].走向世界.2011 (28)
[3]网络文学:让文学卡拉一把[J].中国广告.2005 (06)
[4]翟东明, 李伟.网络文学价值论[J].当代经理人 (下旬刊) .2006 (12)
[5]付敏霞.网络文学的概念与特征初探[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理论版) .2008 (05)
[6]李湘.网络, 文学的虚妄与梦想[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 (04)
[7]雨深.时代的写作[J].网络与信息.200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