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互认

2024-10-30

课程互认(共12篇)

课程互认 篇1

中美两国文化背景的差异必然会导致两国教育模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大量研究者已对各行各业的中美教育差异进行了详细比较并提出了适用的借鉴, 但大都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模式等为出发点。适逢笔者所在学校引入中美本科“国际学术互认课程”项目 (ISEC) , 该项目是由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外知名高校和国际教育专家, 遵循国家2010~2020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通过教育国际化, 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共同研发并面向国内部分本科院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项目采用2+2和4+0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前两年学生在国内高校进行英语强化, 并完成ISEC通识课程的学习, 成绩合格, 可申请赴美国合作大学继续深造;成绩优秀者, 美国合作大学可提供奖学金;学生在国内的学分获美国大学认可, 赴美学习专业课程两年左右即可获得美国大学学士学位;未赴美国留学的学生可继续在原高校学习, 其课程仍将采用国际化课程, 成绩合格可获得原高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

笔者有幸担任了general chemistry (普通化学) 的通识课程讲授任务。通过半年的教学, 对中美合作办学有了深切的体会, 下面从具体的几个细节方面与一般的高校本科教育进行比较, 并提出有意义的借鉴。

1 通识教育课程

美国课程体系由英语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国内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四大模块组成。具有百年历史的美国通识教育以文学、艺术、自然、社会科学等为主, 涉及面非常广。其教育核心在于通过全面的知识传授, 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 塑造完整人格, 培养知识体系全面、审美能力强且具有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综合素质人才。

本校2011级ISEC项目共开设了3个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商管理 (会计方向) 、艺术设计。每个专业都需在第一学年小班依次单独开设《普通物理》、《微积分数学》、《普通化学》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性比较强的自然类及《明辨性思维》等通识课程。以普通化学为例, 每周4个课时, 共68课时, 比通常普通系别的专业必修课还多, 考核方式与必修课类同。由于一贯以来的应试教育, 选课之初, 有不少学生提出疑问“我们的专业与这些课程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学习这些课程?”这是因为, 明辨性思维教育贯穿于美国的整个教育系统, 它是指逻辑清晰严密的思考, 是思维过程中洞察、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是注重思考、判断的过程, 通过明辨性思维, 可以理性地解决问题。而重视明辨性思维教育的结果, 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美国的辉煌, 以及美国精英在世界舞台上的出色服务[1]。故ISEC通识教育要求每门课程的教育都要体现出明辨性思维, 培养学生明辨性能力。

相比而言, 国内一般高校的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时数并不低, 但课程门类相对贫乏, 主要为思想政治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体育、英语、军事政治等的必选公修课和名目繁多、内容重复较多的各个学科 (大部分为二级和三级科学) 领域概论性的公选课。不同学科和领域的知识讲授缺乏内在联系, 缺乏一致性和逻辑性。且公选课多为大班上课, 动辄上百学生, 教学效果很差。考核方式与一般专业选修类同, 即开卷考试。由于不同系别学生程度参差不齐, 为了提高考试通过率, 公选课老师考前会划定范围或提供习题集, 学生只需知道大致内容或备齐参考资料, 便可无忧。故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凑够公休课学分, 学不学该门课程对其各方面的发展几无影响。这说明通识课程在我国大学本科课程体系只是出于从属地位, 我国大学没有给予通识教育足够的重视。美国大学则不然, 将通识课程视为本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集合校内外教师和专家学者等各种力量, 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编排上都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 使通识教育具有系统性、实用性和科学性[2,3]。因此在通识教育的改革上, 中国高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 教材

ISEC项目要求所选教材应尽量为全英文的美国原版教材。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 深刻体会到了美版教材的多元化、出版社的专业服务、教材编撰者的敬业及教材内容的丰富。

美国没有统一的化学教学大纲和教材, 出版商根据教师和学生的需要出版各种教材。以笔者所执教的普通化学为例, 可选的美国原版教材很多, 侧重点各不相同, 经过几番比较, 最终选择了麦格劳希尔 (Mc Graw Hill) 出版社的一本薄厚适中的普通化学。这部教材为国际版, 是专为国外接受国际教育的学生而编撰。教材内容多而全, 语言表达浅显易懂, 层次分明, 内容涵盖无机、有机、分析、物化等化学四大主干课的高等基础化学知识。教材为铜板印刷, 色彩鲜艳, 插图丰富, 且多为实物拍摄图 (包括物质图、实验装置、实验现象图片) 、分子结构图, 力求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书的边沿较宽, 用作插入小图片、重要解释、相似例题及视频资料的标注, 还可用来做笔记, 补充教师和学生的经验。

除了售书, 出版商还会提供一个对应的教辅资源服务平台, 内容丰富, 使用方便, 包括简易授课课件 (ppt) 、小测验、视频课件 (animations) 、电子书、课后题答案及题库等。任课教师和学生各自注册登陆进入不同的界面, 教师可以下载需要的教辅资料, 学生则可进行在线测试。这一点非常值得国内的出版商学习。

美版教材还有一个值得称赞的地方是它修订的频繁性。我们选择的Raymond Chang主编的普通化学已修订至第7版, 他主编的另一本教材chemistry更是已修订至第11版, 平均两三年就修订一次, 这在国内是很少见的。我们选择的是第六版, 相比前一版本, 新编者的加入使其相比前版在内容、排版风格上有很大改变, 以更好适应学生的学习习惯。即使是国内有名的南大版物理化学, 目前也只是修订至第5版, 且距离这次修订已经8年, 且修订后的内容与格式与前一版本相差不大。当然这可能也与国内对教师考评的制度有关, 使得编写者很难有较多的精力投入教材的修订。

此外, 美版教材还有两个很鲜明的特点, 以本教材为例, 一是教材重视科学发展史以及科学家和重大科技成果形成过程所具有的教育价值[4]。例如在介绍原子结构这一知识点时, 教材系统介绍了原子理论提出的背景, 原子结构的探索实验, 原子结构的逐步修正直至最终确定等一系列发展过程, 使学生能在特定的历史背景或框架中学习化学, 对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训练科学方法, 及培养学生的科学本质观等都是十分必要并且具有深远意义的。然而, 我国科学教育界对于科学史的重视, 长久以来似乎不如教学理论、认知心理学等受重视。在许多化学史的叙述中, 往往只提人名、地名和日期, 缺少过程的描述, 只叙述结果, 未详细叙述科学知识诞生的背景, 以及科学家在提出一种新理论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和挫折, 会使学生对科学的本质没有正确的认识, 误以为科学知识是天才的专利, 是线性累积的结果, 而将科学孤立于社会、文化之外。这种呈现方式将会使学生的科学思考变得僵化而不灵活, 甚至造成科学与人文之间的鸿沟[5]。二是例题和课后习题很多, 且难度和训练目标层次分明。每一道例题并不是直接给出答案, 而是首先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启发, 例题后还会有一至两道相似的训练题, 并且课后相似知识点考察的习题也会标在对应书页边沿, 便于在对此知识点未掌握情况下进行针对训练。每一个大知识点后附有一道review习题, 便于理解和总结刚学过的知识。所有习题注重应用性和知识的扩展, 提出问题之前首先会简单介绍涉及到的物质的性质及其在生活或生产中的应用, 使题目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目前国内教材的习题也大都注重了实用性和趣味性, 但在针对性和不同层次的训练上还教欠缺。

3 教学大纲和教案

ISEC项目规定的教学大纲按照美国的模式制定。在美国, 教学大纲是指一门课程教学的提纲和概要, 通常包括有关本门课程的简单介绍、课程目标、授课提纲、考核方式、学术诚信政策及教学进度计划等。而教学大纲在我国一般被认为是一门学科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它规定了本学科详细的教学目的、要求、任务、内容、进度和对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监督、检查和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是学生学习成绩考核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我国规定的教学大纲重视从事相关职业知识的掌握, 大纲中占比重最大的是每一章要求掌握或理解或熟悉的详细知识点。美国的教学大纲则强调学术诚信、重视课堂研讨和问题研究讨论、注重实际问题分析和研究能力的培养。在每门教学大纲中, 主讲教师一般都会提出学术诚信要求[6]。如对抄袭与作弊有严格的处罚规定;在评分标准中课堂参与至少占期末成绩的15%, 平时作业一般不计入评分但会记入表现分, 占比很少, 减少抄袭的情况, 期末考试所占比重不超过50%, 避免死记硬背和考前的应试学习。

教案 (session plan) 的模式与我国也存在很大的差别。国内的教案重视知识点的掌握, 对每一个知识点有详细的描述, 如引入过程, 推导过程、结论、讨论等, 教师甚至只需按照顺序进行讲解即可, 不易体现每个主讲教师的教学特点。美国的session plan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开展。要求对一节课中的时间进行详细分配, 明确学习每个知识点需要大致花费的时间, 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 (不能低于1/3) , 讨论的内容也需在课前设计清楚。由于要求学生参与的时间较多, 对知识点的讲解相应减少, 只能是提纲切要, 再通过课堂讨论促进理解。尽管实施的前期会有些困难, 有一个适应过程, 因为国内的学生早已习惯了教师满堂灌的方式, 但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自学的能力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4 教师培训

ISEC项目的所有任课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都需通过培训, 获得上岗资格后才能授课。之后每学期还会进行一至两次的针对性培训, 主办单位为国家留学基金委。第一次培训是为了获得上岗资格, 培训相对广泛, 基金委请来经验丰富的双语教师同时也可能是留学基金委委员, 详细介绍该项目的目标、意义及任务。培训前需要每位首次受训教师提交一份教学大纲, 培训专家简略介绍教学大纲的撰写模式及注意事项后, 教师按照要求修改自己的教学大纲并提交, 作为获得任课资质的作业。一般还会在已经任课的教师中选出几名代表进行示范授课, 培训专家指出其中的优点与缺点供受训教师借鉴。

正式授课前会再进行一次培训, 一般是同时针对同省其他几个开展同类项目的高校, 培训内容除了教学大纲和教案的编写、优秀教师示范课, 还对大家在任教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进行分析讨论。总之相比国内的教师上岗培训, ISEC项目的教师培训非常具有针对性, 具体、适用。

5 结语

随着高等学校国际化进程的推进, 中外合作办学不断发展, 关注的焦点已经由数量转向了质量[7]。除了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 如何结合本校的实际从合作办学中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和高校的教学模式是亟待重视的课题。

摘要:以许昌学院中美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 (ISEC) 项目为例, 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和重视程度、选用教材的特点、教学大纲和教案的格式、教师岗前培训等几个方面比较中美本科教育存在的差异, 以期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所启示。而如何从合作办学中借鉴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模式和高校的教学模式是亟待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ISEC,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岗前培训

参考文献

[1]张全友.ISEC项目中的通识教育反思以许昌学院中外合作办学为例[J].文教资料, 2012 (7) :140-141.

[2]刘雪平.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比较以及给我国的启示[J].科技信息, 2010 (5) :519-520.

[3]张珺.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差异及启示[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 (4) :179.

[4]杨卫东.中美化学教材部分内容的比较与思考 (二) [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 2003 (3) :40-42.

[5]黄学梅.化学教材中化学史编排特点的分析[J].长冶学院学报, 2007, 24 (5) :82-84.

[6]方华明.中美高等教育学专业教学大纲对比分析以福建师范大学和宾州州立大学为例[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8 (6) :85-86, 93.

[7]冯红琴.从文化视角看中美合作办学的教学优化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12) :82-83.

课程互认 篇2

为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控制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减轻患者经济负担,本着尊重医学科学,维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一、互认范围

(一)本市、本区域内从事疾病诊断、治疗活动的二级医院之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本院前后几次住院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及二级对三级医院的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

(二)检查结果互认适用于在有效时限内出于同一目的的检查,原检查结果、图像所示与临床症状相符,可满足临床疾病诊疗的需要。

二、互认项目

(一)临床检验

1、临床生化项目: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谷氨酰转肽酶、乳酸脱氢酶、尿素氮、肌酐、尿酸、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

2、临床免疫项目:肝炎标志物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丙型肝炎抗体(以上六项指标异常和术前、输血前除外);甲状腺功能测定。

3、肿瘤标志物:AFP、CEA定量测定;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

4、临床微生物:细菌分型。

5、临床血液、尿液及各类涂片细胞学检查。互认检查结果需做到操作规范、涂片质量符合要求,诊断明确,临床无异议。

(二)医学影像

医学影像检查项目主要包括部分稳定性好、费用较高的项目,互认项目包括:普通放射性检查,包括普通平片、CR、DR,片质达到甲级。要求过程规范、拍摄部位正确完整、影片图像清晰、质量可靠、达到诊断要求。

三、不予互认的情况

(一)因病情变化,检查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疾病诊断不符合,难以满足临床诊断治疗要求;

(二)检查项目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变化较快的;

(三)检查项目意义重大(如手术等重大医疗措施前)等原因需重新检查的;

(四)急诊、急救患者。

以上情况,经治医师可要求患者重新检查,但须向患者说明,并在病历中注明复查原因。

四、有关要求

(一)临床医师在诊疗过程中,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对患者提供的有参考价值的检查报告应予以认可,认可的检查报告单(原件或盖有报告单发出医疗机构印章的复印件)归入病历存档备查。对患方要求复查的项目,在病历中予以记载,特殊检查及费用较高的检查项目应由患者或家属签字认可。

青岛试点中职普高学分互认 篇3

青岛市规定,义务教育学校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由各中小学组织,各区市不得组织统考或者区片联考。小学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其他科目为考查科目。小学考试成绩全部以等级方式呈现。改革完善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和高中招生制度,探索实行部分学科多次考试制度,考试结果以若干等级或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现,逐步将艺术和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的实验操作技能纳入考试内容。

青岛市强调,加强普职课程资源的整合,加大推进普职双向融合工作力度,支持中职学校和普通高中在课程、师资等方面开展交流合作与资源共享,职业学校要向普通高中学生开放职业教育师资、课程和设施设备等资源,普通高中要向职业学校学生开放语文、数学、外语等文化基础课师资、课程等资源。

课程互认 篇4

1. 课程互认和学分转换

在优化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下, 课程互认的目标是在遵守教育法规和保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学生在国外学习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 最大化认可国内阶段的课程具有实际意义。一般而言, 国外的大学课程可分为通识课程、普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高级课程, 其中基础课程内容较易达成一致, 而高级课程渗透了比较先进和优质的外方资源, 因此中外合作教育项目的基础课程一般在国内大学校园完成, 高级课程在国外大学校园完成。

1.1 课程内容求大同存小异

对于需要互认的课程, 内容相同或接近、大类匹配是基本前提。一部分课程完全满足以上条件, 另有一部分课程间接满足以上条件, 但是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 很典型的两种是:

1.1.1 内容相同或接近、名称不同的课程。

这类课程在名称上乍一看由于

中外方的使用习惯不同而不同, 再究其教学大纲内容基本是一致的, 那么可以通过翻译名称中作适当的技术处理使课程得以衔接。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类的基础课程, 其学科性质决定了授课内容的相似性, 公式、定律和定理等都是统一的, 不想文科类课程差异性较大。

1.1.2 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类课程。

这类课程基本在国外大学开始较少, 而在中国大学是低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 诸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等, 所占比重并不少, 如何将这部分课程转为外方接受的通识课程也具有现实意义。从前, 由于中外交流刚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大学对中国大学这类课程的设置尚无法理解, 认可这类课程更加无从谈起, 然而随着交流局面的不断打开, 交流规模的不断扩展, 中外之间的国情、文化和习俗交融与碰撞, 外方逐渐对这类课程从认识到了解, 从了解到承认, 已经变得不是很困难。因此可将这类课程归入外方的通识课程, 尽可能保证学生在中国大学中所学课程不被浪费。

1.2 学分学时灵活转换

即便满足了上述要求, 课程互认也未必能顺利进行, 因为教育体制的差异造成中外方课程在设置和计算学分与学时上的差异。

1.2.1 学分与学时设置差异

笔者借鉴自己参加的课程互认工作, 调查了美国其他高校的同类情况, 发现一般外方学校, 尤其是在美国大学, 每门课程的学分数和学时数的设置有其统一的标准, 不论学校、不论专业、不论授课教师;而中国大学的学时与学分往往与其课程性质、专业类别和授课教师挂钩, 每所高校的教务处也有其自己的标准和规定, 专业负责人在制定学时与学分时会充分考虑到以上因素, 比如会出现某些专业必修课的学时和某些非专业选修课学时数相同, 学分要多一些的情况, 这给课程互认的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1.2.2 学时与学分计算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 笔者还碰到一类问题, 即课程的总学时近似, 学分也一致, 只是由于中外方教学惯例不同, 学时的分配和计算存在差异, 比如国内一些艺术类课程, 为了保证学生具有连贯和集中的时间学习和掌握一门技能, 而安排一学期的某段时间集中学习该门课程, 在课程互认中, 可以将学时总算, 而忽略单位学时的差异;这样计算总学时往往比较粗略一些, 可操作性也大一些, 当然必须是在内容相近和类别一致的前提下。

实际经验告诉我们, 大部分课程通过上述途径得到互认之后, 还会有少数课程暂时无法得到对方认可。短期内必须通过补修或加开达到满足整个课程设置的要求, 从长期来说也许可以通过课程改革来实现, 其益处不光是为了认可课程, 更重要的是通过中外合作办学的途径, 借鉴对方的优势, 取长补短, 优化自身的课程建设。

笔者认为, 通过补修或加开课程也是在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提高办学效率。尤其是那些为了满足外方要求而必须开设的低年级课程, 未必需要让学生多花在国外大学的时间来补修, 如果中方自身具备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师资, 只是由于专业设置差异而没有设置该门课程, 那么完全可以将该门课程放在中国大学开设, 利用已有的中方教师、教材和一系列符合要求的教育资源;如果确实中方无法提供该门课程, 也可以通过使用外方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聘请外方教师来国内授课。

2. 中外课程互认工作的几点启发

2.1 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的契机

对于上述所提到的课程改革, 不单单是为了满足双方教学大纲的要求, 从长远来看也是有益课程建设、专业发展、学生素质的改革必由之路。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 其中第三条提到国家鼓励引进外国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复核工作审核重点也在于该项目是否成功的引进外方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说中外合作办学的宗旨和初衷便是扩大交流平台, 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采取双校园模式的合作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享受到外方优质教育资源, 然而在国内校园学习期间, 是否也应该通过中和合作项目交流的平台, 利用外方的优势, 将国内阶段的课程教育也步入一个新的台阶呢?回答是肯定的。

从笔者接触的实例来看, 有些低年级课程无法得到外方认可的主要原因是中方授课内容过于陈旧, 不符合该学科在其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发展, 因此在外方看来已经不具有教学价值。外方学校往往由于教育资金投入巨大, 在学科发展方面确实有着显著的优势, 有研究表明, 像美国哈佛这样的学校, 每年的预算达到200多亿美金, 普通的美国州立大学每年也至少有四、五十亿美金, 而上海一所重点大学校长曾经谈起, 他们学校每年的预算大约是23亿元人民币, 与国内大部分大学相比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 但是和美国大学相比, 仍然是天地之别。所以国外大学在雄厚的资金背景下, 教学、科研、人才引进都要比我们具有优势。虽然我国大学在资金投入上一时无法与国外大学抗衡, 但是借用中外合作办学的渠道, 可以将外方的优势转化为自身的优势, 课程互认的过程中往往也深入了解了外方课程的设置、内容与教学方式, 对于其中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处于科研领域前沿的新信息和新内容, 中方大学理应将此作为优势教育资源引进, 对已有的陈旧的、过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 剔出不合时宜, 甚至已经被证明有误的内容。尤其是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通信等一类行业发展速度极快的学科更加要保证其教学内容和其发展现状挂钩。

与此同时, 我们可以借鉴外方大学在课程设置方面先进的理念, 特别是课程与课程纵向的衔接和横向的互补。笔者在对照中外方课程大纲时发现外方大学的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都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他们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和实际教学经验, 建立了比较科学的课程设置体制, 包括预修课程、衔接课程等, 每一个专业都有课程学习流程, 为学生制定了科学、有效的选课程序, 即保证学生打好良好的基础, 顺利进行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而中方大学的教学计划中恰恰缺失的是学科的连贯性, 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显得有些局促和混乱, 特别是国内起步较晚的一些新兴学科。所以如果具有中外合作办学的优势, 更加应该利用外方优势, 结合自身实际实际情况对课程设置进行必要的改革, 进一步提高可利用的国内优质教育资源, 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使得学生不出国门也能享受到国外教育的理念、模式和方法。

2.2 实验课程的有效改革

在课程互认工作中, 通过对比, 笔者发现国外大学对实验和实践环节课程的设置也值得广大参与中外合作办学工作的教育者深思。国外大学, 无论是研究型大学, 还是应用型大学, 或是社区学院, 在办学模式上都非常重视和企业的合作, 与企业联系密切而又主动, 视企业和市场的需求为自身发展的出发点, 积极安排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模拟企业环境的实验和企业内实践。对于某些课程, 这类实验和实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作为该门课程的平行实验课程享有额外的学分。而中国大学的情况则不尽相同。首先, 实验和实践环节历来是中国学生的弱项;其次, 有些必须进行试验和实践的课程在进行内容设置是将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揉捏在一起, 学分和学时也是统一计算的, 这样很容易出现理论课时和实验课时分配模糊, 未达到规定课时和效果的局面。因此, 是否可以借鉴外方在实验课设置方面的模式, 引进他们优秀的理念和模式, 也是我国高等院校实验课改革中可以探讨的问题。

2.3 文化差异影响

由于办学项目是在中方和外方之间共同展开, 国情和文化的差异必然会出现在各个环节, 其中也包括课程互认过程。比如美国大学规定所有外国学生必须学习美国历史和美国政治, 而且只能在美国境内学习, 学生不能用其他已修的通识课程来代替;而中方大学也存在着一些由教委和教育部统一的规定, 无法逾越。面对这些因为国情和文化差异而导致的无法调和的问题, 一方面应该表示理解和尊重, 另一方面, 也可将其视为文化差异带来的一种契机, 如果说参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能多了解些国外的政治历史和风土人情, 也没有什么不好, 利用这些附带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情趣、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文化差异, 将差异转为优势补充。这也是符合未来国际化人才, 本土优势, 国际视野的趋势。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中外合作办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在其面临发展迅速, 办学规模扩大, 办学层次提高, 办学模式多样化的同时必须首先守住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 保证学生享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同时, 国内高校应该着眼“拿来”外方的先进的理念、内容和经验, 从课程改革等各方面整合自身的教育资源, 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裴文英, 引进国外教育资源, 推进中外合作办学[J], 江苏高教, 2003, (5)

[2]程 斌, 程宜康, 2000年以来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综述[J], 学术论坛, 2007, (5)

国际工程师互认相关协议简介 篇5

2006年06月15日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美国等一些国家发起并开始构筑工程教育与工程师国际互认体系,其内容涉及到工程教育及继续教育的标准、机构的认证,以及学历、工程师资格认证等诸多方面。该体系现有的六个协议,分为互为因果的两个层次,其中《华盛顿协议》、《悉尼协议》、《都柏林协议》针对各类工程技术教育的学历互认,《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亚太工程师计划》、《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针对各种工程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互认。

《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发起于1996年。当时,《华盛顿协议》成员希望把学历层次的资格互认扩展至专业资格,遂开展《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之讨论。2001年协议正式签署,此协议签署成员均为民间工程专业团体;成员建立并确认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内“国际专业工程师”的标准;在工程师流动论坛协议内的经济区各自建立区内的“国际专业工程师”名册;成员有义务协助其他成员地区的“国际专业工程师”取得其所属地区的工程专业资格或注册,并给予最大程度的考核豁免。现正在落实给予其成员到其所属地区取得工程专业资格或注册时所能给予的豁免。此协议成员有:澳大利亚、孟加拉、加拿大、印度、爱尔兰、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南非、英国、美国和中国香港。

《亚太工程师计划》为政府行为。1996年开始由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小组发起,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区可在亚太工程师资格互认蓝图下推展互认工作。该计划现在核准成立“亚太工程师”名册的经济区包括: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美国和中国香港。日本与澳洲已在此基础上建立互认协议。

《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由民间工程专业团体发起,于2003年首次签订。其目的是为了推动工程技术员资格互认,此协议签署成员均为民间工程专业团体;成员建立确认工程技术员流动论坛协议内“国际工程技术员”的标准。此协议现正在确认“国际工程技术员”的标准。成员经济区包括爱尔兰、新西兰、南非、英国和中国香港。

首批两地基金互认 双向对等开放 篇6

12月18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正式注册了首批两地互认基金,共有7只基金获得注册资格,分别为3只香港互认基金,4只内地互认基金。随后,财政部网站发布了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互认基金制度体现了内地和香港地区双向对等开放、维护市场稳定、优化路径选择等亮点,这些经验可以为下一步扩大其他资本项目开放提供一些借鉴,值得总结和推广。

首批7只基金获得注册资格

据悉,2015年7月1日以来,中国证监会共收到并受理17只香港互认基金产品的注册申请,香港证监会共受理超过30只内地互认基金的注册申请。经过审核,首批有7只基金获得注册资格。

香港“北上”来内地注册的有3只,分别是恒生中国H股指数基金、行健宏扬中国基金、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类型分别是指数型、股票型与债券型。

其中,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是摩根资产管理旗下基金产品,已成立十年以上,投资标的是亚洲债券,该基金每月都返还收益。另一只明星香港基金是香港行健资产管理的行健宏扬中国基金,自2010年9月成立以来,截至2015年10月31日,在香港同类77只基金中,风险收益比排名第一,累计回报排名第三;恒生旗下基金对于内地投资者更为熟知,截至2015年11月,该基金资产总值约9.8亿港元。

而4只“南下”去香港注册的基金是华夏回报混合证券投资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据了解,这4只基金的业绩都是“高颜值”的代表,成立时间在五年以上,年化回报也在15%以上,其中,广发行业领先和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均是银河五星评级基金。华夏回报基金成立以来共分红72次,是内地分红次数最多的公募基金。

由于两地税收政策存在差异,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的通知中,对投资者需缴纳的所得税、营业税、印花税作出了明确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与平日购买内地基金不同,内地个人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从香港基金分配取得的收益,将由该香港基金在内地的代理人按照20%的税率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内地投资者通过基金互认买卖、继承、赠予香港基金份额,将按照香港特别行政区现行税法规定缴纳印花税。

对于内地企业投资者,通知明确,转让差价所得和基金分配取得的利益将计入其收入总额,依法征收企业所得税;差价收入按现行政策规定免征营业税;印花税征收政策与个人投资者保持一致。

基金互认亮点有哪些

目前实行的基金互认注册制度,体现了双向对等开放、维护市场稳定、优化路径选择的特点,可以为下一步扩大其他资本项目开放提供一些借鉴:

一、此次互认基金注册是“双向对等开放”,而不是“单向开放”。

两地基金互认制度借鉴了香港与其他地区互认的经验,是在监管体系相对独立的基础上,通过两地监管合作实现基金互认。双向对等开放,一是指两地机构实行对等监管政策,二是指对等保护两地投资者权益。

鉴于两地市场发展程度的差异,两地基金互认对保护内地投资者利益做出了有关安排。按照两地监管机构签署的《关于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安排的监管合作备忘录》以及中国证监会发布的《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从三个方面做出安排:一是规范互认基金的管理及运作;二是完善基金合同争议的解决方式;三是确保两地投资者得到公平的对待。

监管者表示,两地法律制度有所不同,但两地投资者权益保护必须对等。双方监管合作备忘录明确,法规要求基金管理人应当采取合理措施,确保内地投资者与香港投资者获得公平的对待,包括投资者权益保护、投资者权利行使、信息披露和赔偿等。

二、此次互认基金注册安排,注重推进开放与维护市场稳定相统一。

目前,两地互认基金获批数量基本对等,并且管理层明确,保持资金进出基本平衡。目前,内地与香港互认基金的额度为资金进出各3000亿元人民币。根据测算,在目前开放规模下,可流入内地的最大资金量略多于可流入香港的最大资金量,大体平衡。

本次互认基金,遵循稳健开放、双向开放的原则,开放举措提升本地机构经营水准。这样,即使后续互认基金正常注册,长期来看,资金进出也应该是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

在7只互认基金完成注册的同一天,一份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下达的通知开始生效。该通知就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涉及的有关税收政策问题予以明确,于12月18日起执行。总体上看,这些制度安排有利于扩大双向开放,并引导理性投资。

三、互认基金是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一个全新的样本,具有路径探索和引领作用。

此前推出的沪港通制度,已经为双向对等开放、相互尊重对方市场体系创造了成功经验;本次两地互认基金可以说是在我国资本市场规模和基础性制度建设后,扩大开放后又一成功路径。从一定意义上说,基金互认是这样一种制度设计思想的延续。

在基金互认机制下,金融产品和投资服务能够跨境销售,双向互动开放,有利于实现投资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对我国内地而言,有助于拓宽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基金互认使得香港成为基金产品的进出口平台,吸引全球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到香港发展。

课程互认 篇7

近年来, 福建省在深入两岸标准化合作交流开展了大量工作和大胆尝试。通过建设台湾标准数据库、

互派标准化学者进修、举办闽台标准化研讨的形式, 在闽台标准信息平台建设、旅游标准化研究、农业标准研究和标准化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现已累计收录原版台湾标准1.66万份、台湾标准化期刊10余种;建成闽台农业标准化研究推广中心1个、标准化示范园13个;开展两岸标准化研讨10余次。真正发挥了“产业对接、标准先行”的作用。

福建省标准化与认证认可协会会长林文平说, 此次互认的两项标准是根据《海峡两岸标准计量检验认证合作协议》精神和《闽台珠宝首饰互认标准合作协议

书》的要求开展的。遵循了“市场导向, 协会组织, 标准比对, 成果共享”的原则和“共同规划, 共同研制,

共同发布, 共同遵守”的合作模式。

数字证书互信互认技术探讨 篇8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应用系统中仅会使用一家CA颁发的数字证书。如果一个用户在多个或者多种应用系统中使用数字证书的话,那么该用户会有很多的数字证书。这就会给用户带来很多的麻烦,光是要记住在哪个应用系统中用哪个数字证书都会让某些人感到头痛,就更不用说能否及时发现某个数字证书丢失的问题了。

1 数字证书互信互认技术

解决证书互信互认问题主要有四种方式,下面分别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分析。

1.1 基于根的互信互认技术

基于根(Root)的互信互认技术采用根CA模式(也叫做分级结构CA模式)来实现证书的互信互认,其特点是所有的用户都信任同一个根CA。在进行网上交易双方的身份认证时,交易双方互相提供自己的证书和数字签名,由CA来对证书进行有效性和真实性的认证。若一个持有由CA3颁发的证书2的用户甲要与由CA2颁发的证书4的用户乙进行安全通信,那么他们只要信任为这两家CA同时签名的根CA即可,如图1所示。

根CA模式由于其简单的结构和单向的可信任关系,具有4个优点:

(1)根CA模式系统易于升级和增加新的认证域用户,因为只需要根CA与该认证域的CA建立信任关系。

(2)证书路径由于其单向性,容易扩展,可生成从用户证书到可信任点的简单的、明确的路径。

(3)证书路径相对较短。最长的路径等于树的深度加一:每个从属CA的证书路径加上用户的证书路径。

(4)基于分级结构中的CA的位置,用户隐含地知道一个证书用于哪种应用。

根CA模式也有缺点。这是因为它依赖于一个单一的可信任点,即“根CA”。

(1)存在单点故障和性能瓶颈。

(2)构建一个单一的、共同的根CA最主要的问题是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与协调。

(3)由一组彼此分离的CA过渡到根CA模式。

1.2 基于桥的互信互认技术

基于桥(Bridge)的互信互认技术采用桥接CA(也叫桥CA)体系结构(参见图2),该结构被设计成用来克服根CA模式的缺点和连接不同结构的PKI系统。桥CA不直接向用户发放证书。而且,桥CA不作为一个可信任点,供PKI中的用户使用,这一点不同于根CA模式中的根CA。

与根CA模式相比,桥CA模式的优点在于:

(1)证书路径的发现变得较为容易。用户清楚地知道他们到桥CA的路径,从而只需确定从桥CA到用户证书的证书路径。

(2)桥CA模式的PKI系统的分散化特性更精确地代表了现实世界中的证书机构的关系。

(3)桥CA模式更适合链接不同结构的PKI体系。

基于桥CA的PKI系统的另一个技术挑战是如何获取证书和证书状态信息。在有效的PKI系统中,用户必须容易地获取CA证书和用户证书,以及通过一种分发机制获得相应的状态信息。在存在多种分发机制的PKI系统中,用户端的应用,需要支持多种检索协议来搜寻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我们需要开发一些技术用于发现和验证复杂的证书路径,处理不同的PKI信息分发机制。

2 基于交叉认证的互信互认技术

基于交叉认证(Cross Certification)的互信互认技术是通过CA之间互相签发交叉证书的方式来实现互信互认的。为交叉认证而签发的证书称为交叉证书(Cross Certificate)。从类型上,交叉认证可以细分为双向交叉认证(如图3所示)和单向交叉认证(如图4所示)。

如图3所示,CA3和CA4都向对方签署了交叉证书(红色的双向箭头表示签署交叉证书),于是CA3和CA4都承认证书1、证书2、证书3和证书4的合法性,也即上述4个证书可以互信互认。如图4所示,CA5向CA4签署了交叉证书而CA4并未向CA5签署交叉证书,于是在部署CA5证书链的应用系统中证书3、证书4、证书5和证书6可以互信互认,而在部署CA4证书链且没有部署CA5证书链的应用系统中证书5和证书6不可以与证书3或者证书4实现互信互认。

交叉认证方式的优点是适于少数CA间的证书实现互信互认,而参加基于交叉认证方式CA的证书策略还不能太复杂。

交叉认证方式的缺点在于:

(1)不适合实现数量多的CA间证书的互信互认。当需要实现互信互认的证书是来自较多家CA的时候,需要签发的交叉证书的数量会呈现出指数级别的增长。表1给出了CA数量与需要签发的交叉证书数量,表中的公式P(m)(n)是排列组合中的公式,由于m取2所以P(2)(n)=n(n-1)。当参加互认的CA达到32个时,需要签发的交叉证书就达到了992张。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表1中的公式仅适用于只有一种证书策略的CA。

(2)不适合实现策略复杂的CA间证书的互信互认。如果参加互信互认的CA有多个策略的话,还要考虑策略映射的问题。对于CA来讲,不同的证书策略对应着不同安全措施,同时也对应着不同的赔付额度。一般情况下,不同CA的赔付额度也是不同的。从理论讲,实现不同CA所颁发的不同证书策略的映射是可能的。然而,得到让很多CA都妥协(几乎不可能是满意)的策略映射方案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阻力不仅来源于兼容已经颁发证书等技术问题,更来自证书定价等经济问题。

3 基于列表的互信互认技术

基于列表的互信互认技术通过公布CA的列表来表明列表中CA颁发的证书可以实现互信互认。除了公布CA名称等自然信息外,还可以公布CA的公钥证书,以便用户对CA的数字签名进行验证。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其网站上公布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许可证》CA的名单就是一种列表。国家密码管理局在其网站上公布的获得《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证》的CA(也即电子认证服务使用密码许可单位)名单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列表。微软公司的根证书计划(Root Certificate Program)同样是一种列表,进入该列表的CA所颁发的证书能够在IE浏览器上被正确的识别出来。工信部和国密局的列表没有给出CA的公钥证书,而微软却将进入根证书计划CA的公钥证书嵌入在IE浏览器中(如图5所示)。

基于列表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简单、方便,证书的依赖方和应用系统都不用进行太多的改动就可以兼容列表方式。基于列表技术的缺点是相对简单,对用户的客户端应用程序要求较高。为了实现某种功能,大致是需要一些工作的。如果CA和应用系统要做的工作少,那么用户的应用程序要做的工作就会稍微多一些。

4 四种互信互认技术比较

这里通过一张表格将上面叙述的四种证书互信互认技术进行对比(参见表2),以便能够更加清楚地看到四种技术的优点和缺点。

5 总结和讨论

对于CA来讲,虽然从表面上和短期来看,数字证书互信互认会让用户手中的证书减少,进而减少CA能够发放证书的数量,也即减少了CA的利润。但是,如果我们从宏观和全局的角度上来看就会发现:目前数字证书这种身份方式的应用面还未全面渗透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什么?易用性差和用户体验差是两个主要的原因。而数字证书的互信互认一定会推动数字证书这种身份认证方式的易用性并大大改进用户体验,从而反过来推动数字证书的应用推广,进而增加CA的利润。

从对四种互认技术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CA的技术水平比较适合采用基于列表的证书互信互认技术。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证书互信互认方面应该采取基于列表的证书互信互认策略,并增强在证书验证及证书链部署等方面的相关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http://xxaqs.miit.gov.cn/n11293472/n11505629/n11506629/n119 67886/n11967946/12432542.html.

数据互认体系有利于化学品出口 篇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化学品数量日益增加,新的化学品也层出不穷。目前已存在的化学品长期或过量使用是否会产生人类尚不了解的后果?新出现的化学品是否对人体有害或危害环境?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地对已知和新产生的化学品进行试验和测试。因为各国的实际情况不同,不同国家往往对同一种化学品进行重复试验。为了降低测试成本,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于1981年通过了其理事会决议“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MAD,Mutual Acceptance of Safety Data)”。OECD理事会在该决议中指出:由该组织成员国按照当时已经发布的OECD化学品试验导则和决议附件2中的良好实验室规范(GLP Good Laboratory Practice)原则来进行的化学品评估中产生的数据,在其他成员国的化学品评估和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相关的研究中应被接受和使用,而无需再进行试验。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是由全球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合作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目前,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共有31个成员国。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为了确保在化学品评估上的数据互认,共通过了三项决议,分别是:

C (81)30Final——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决议的修订决议;

C (89)87Final——符合良好实验室规范原则的建议;

C(97)114Final——非成员国遵循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的理事会法案的决议。

2 良好实验室规范原则

从OECD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决议可以看出,要想使本国的试验数据被其他国家承认,必须按照OECD化学品试验导则和GLP原则来进行。那么什么是GLP原则呢?

OECD的GLP原则最早于1981年作为决议“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的附录部分而被OECD采纳。之后经过15年的应用总结,GLP原则被不断修改并日趋成熟,最终于1997年11月26日作为OECD理事会决议附件2的正式修订版本被理事会批准通过。仅仅依靠一个原则性文件,GLP仍然很难适用于各种试验类型以及某一类型试验的方方面面。1992年至2004年,OECD又发布了多个一致性文件和建议性文件,对具体如何实施这一规范进行了解释和说明。这些一致性文件和建议性文件,与GLP原则最终共同组成了OECD的GLP体系文件。

整个GLP体系文件,都是用来规范进行有关化学品评估的非临床健康和环境安全研究的试验室的组织处理流程,包括计划、实施、监督、记录、存档和报告。GLP体系确保安全数据的质量,以及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OECD的各个成员国,只要遵循GLP原则,彼此的实验室研究就可以被相互承认,还可以避免为了遵循单一国家法律而不得不进行的重复试验。

3 非成员国加入MAD的步骤和现状

3.1 非成员国加入MAD的步骤

1997年,OECD通过了C (97) 114Final——非成员国遵循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的理事会法案的决议,提出了非OECD成员国加入MAD的基本要求和程序。该决议提出:

开放OECD关于化学品评估数据互认的理事会法案,给那些表示愿意并且证明其有参与能力的非成员国;

遵循理事会法案的非成员国,应有资格参加包含数据互认的OECD化学品计划,并且与成员国一样具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遵循理事会法案和参加包含数据互认的OECD化学品计划应按照决议附件所列步骤进行。

该决议的附件列出了非OECD成员国遵循关于化学品评估数据互认的理事会法案的步骤,包括:

OECD秘书处应确保向有兴趣参加MAD的非成员国提供遵循OECD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法案的权利和义务的全部信息。

当OECD理事会提出邀请后,有兴趣参加MAD的国家应在一个合适的层面上确定其同意临时遵循理事会法案,并接受出于评估和其他关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的使用目的,按照OECD试验导则和GLP原则进行化学品试验所产生的数据。

遵循上述邀请、确认和临时遵循的步骤后,化学品控制特别计划的化学品组和管理委员会联合会议将组织并与非成员国磋商,就协助其执行理事会法案提供技术支持。

申请加入MAD的非成员国将被联合会议邀请以提名一个试验导则协调员,并参与关于发展和更新OECD试验导则的活动和会议以及关于GLP的技术会议。如果被OECD的GLP小组推荐,还可以作为观察员参加小组会议。此邀请最多持续3年,并将由联合会议延续。

如果非成员国完全执行理事会法令,并考虑到这方面联合会议的推荐,那么该成员国可以被理事会邀请以遵循理事会法令,并作为一个正式成员参加OECD关于数据互认的化学品计划;这将要求该非成员国为执行化学品计划的这一方面提供资源经费。

参与MAD可以被一方以一年以上的预先通知而终止。理事会可以设置关于邀请的任何更多条款和限制性规定。

3.2 非成员国加入MAD的现状

因为加入MAD可以减少昂贵的、重复的化学品评估试验,避免国家间非关税贸易壁垒,降低贸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以,自从1981年OECD理事会的“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决议通过之后,许多国家纷纷按照OECD的GLP体系来制定本国的GLP法规,积极加入MAD。

继2003年南非第一个作为非成员国与OECD成员国实行数据互认以后,随后斯洛文尼亚于2004年5月加入了MAD体系,2005年以色列也成为MAD成员国。目前已提出申请并正在积极争取参加数据互认的国家有印度、中国、巴西和俄罗斯,其中印度和中国分别于2003年和2005年成为OECD下属的GLP工作组的正式观察员。

2010年1月19日,OECD官方宣布新加坡已经达到了遵循OECD关于化学品评估中的数据互认体系的全部条件,正式成为第四个加入此非临床安全研究多边协议的国家。目前,除新加坡外,作为非OECD成员国而正式进入MAD体系的还有南非、斯洛文尼亚和以色列三国。这四个国家关于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所产生的数据将被OECD成员国承认和接受。除了上述四国之外,目前作为非OECD成员国并且临时遵循MAD体系的国家为印度、巴西、阿根廷和马来西亚。其中马来西亚于2009年10月成为临时遵循MAD体系的国家。这四个国家目前将接受OECD成员国和其他遵循MAD体系国家的试验数据,并逐步确立本国的GLP符合性监督计划。当由三个OECD国家政府派出的专家组到该国进行GLP符合性监督计划现场评估之后,根据评估结果,OECD理事会可邀请临时遵循国家成为完全遵循国家,并与OECD成员国具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

4 我国加入数据互认的工作进展

2007年6月1日,欧盟REACH (Registration,Evaluation,Authorization and Restriction of Chemical s,化学品注册、评估、许可和限制)法规正式生效。这是欧盟对进入其市场的所有化学品进行预防性管理的一部法规。按照REACH法规的要求,进入欧盟的化学品必须提交物理化学信息进行注册。我国出口欧盟的企业将面临高昂的信息提交和注册成本。欧盟要求企业提供的物质毒理学信息必须来自于符合GLP规范的实验室。若我国能加入MAD体系,则企业可以在我国GLP实验室进行试验,得到的试验结果在欧盟范围内获得承认,这样将大大减少出口成本。

2008年1月1日,联合国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正式在我国实施。按照GHS制度的要求,化学品生产企业必须提供产品的危险性信息,其中的产品安全数据单(SDS)上的毒理学信息必须来自于符合GLP规范的实验室。如果我国能够加入OECD的MAD体系,可以为国内的化学品生产企业提供便利,对促进我国化学品的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OECD明确指出,申请加入MAD的非成员国应接受GLP符合性监督现场评估,所以我国要加入MAD,就必须建立自己的GLP实验室和GLP符合性监督体系。2007年,为了建立我国自己的化学品毒性检测GLP实验室系统,实现我国化学品毒性检测实验室的认可与国际接轨,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申请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点领域认证认可推进工程”。该项目中的“化学品毒性检测实验室安全评价与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由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承担完成。其中的子课题“我国化学品毒性检测实验室良好实验室规范(GLP)标准体系的建立”正在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行研究。2008年,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合作,将OECD的GLP体系中全部15个文件等同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形成了我国化学品毒性检测实验室良好实验室规范(GLP)标准体系。该系列标准已经于2009年4月1日正式实施。该系列标准的制定,为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的实验室评价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8年6月,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开展良好实验室操作规范(GLP)评价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公布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及评价程序的有关文件的公告》,标志着我国良好实验室规范认可/监控体系的建设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

2009年1月,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式批准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成为符合良好实验室规范(GLP)的实验室。该实验室可以在化学品理化性质测试、毒性研究方面开展GLP测试研究,并出具GLP测试研究报告。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成为我国首家认监委承认的GLP实验室,对推动我国加入OECD的MAD计划具有重要意义。

2009年10月,由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组织编写的《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家标准理解与应用》正式出版发行。该书既可以作为GLP审核员的GLP国家标准培训教材,又可以为准备GLP评价工作的实验室提供参考。

5 结语

目前对外出口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发达国家为了其自身的利益不断制造贸易壁垒影响我国出口。欧盟REACH法规和联合国GHS要求供应商提供的化学品毒性数据必须来自于GLP认可实验室,大大增加了我国企业在欧盟乃至全球的贸易成本。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成为我国第一个符合GLP的实验室,标志着我国自己的GLP评价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同时,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正在逐步建立既符合我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GLP符合性监督计划,预计2010年将有更多的实验室通过GLP审核。相信通过各方面不断的努力,我国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遵循MAD的OECD非成员国,为促进我国化学品出口事业顺利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车礼东,由瑞华,张少岩等.良好实验室规范(GLP)国家标准理解与应用[M].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10) :1~2.

[2] 李琳,吕琳,陈金香,张群,庞建新.我国GLP规范与国际互认[J].中国药事,2008,22(7) :531~554.

课程互认 篇10

关键词:MOOCs,微学分,学分认定,校际互认

随着MOOCs的快速发展,学习者在享受全国乃至全球各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同时,也遭遇了许多现实困境,其中最为突出的是MOOCs学分认定以及校际学分互认难以操作,这成为推进MOOCs建设过程中需要面对的新课题。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2015年表示要“探索建立高校内部或高校之间具备考核标准的‘慕课’(即MOOCs)学分认定机制。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开展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的学分认定、学分转换”[1]。但目前国内通过MOOCs等在线学习方式获得的学习成果转化成学校认可的学分还存在不少困难,校际之间互认MOOCs学分也存在诸多现实难题。

一、MOOCs学习成果认证的现有模式分析

目前,国内外对MOOCs学习成果的认证形式主要有非学分认证和学分认证两类[2]。非学分认证主要是通过课程证书、自我认证和项目证书认证等形式完成。课程证书是指学习者在完成某一课程学习并及格之后获得该课程学习合格证书,课程证书能体现课程成绩,甚至课程大纲,诸如ed X平台的“掌握证书”(Certificate of Mastery)、Coursera平台的“完课证书”(Statements of Accomplishment)等都属于课程证书。自我认证是未完成课程学习的学习者对学习所得进行自我评估的一种模式。MOOCs的绝大部分学习者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完成课程的学习[3],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收获为零,这时学习者可根据各自的投入程度对学习成效进行自我评估。学习者在学完一门MOOCs后,会产生对相关内容的学习需求,以便更系统深入地掌握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这就催生了基于系列相关课程的项目认证。项目由相关的系列专业课程组成,学习者每学完一门课程并通过考试后获得该课程的签名认证(Signature Track),得到项目中所有课程的签名认证后能获得该项目的认证。以上三种非学分认证模式各有优点,但由于是非学分认证,学习者无法通过以上方式获得学籍所在学校认可的学分,所以与目前通行的学分制在兼容性上存在问题。

樊文强[2]把MOOCs学习成果认证的第二类———学分认证分为七种模式:中介组织推荐模式、先前学习评定模式、挑战考试模式、监考考试模式、混合教学模式、本校生学习模式和诱饵模式。其中前两种模式凭课程证书便可获得学分,但第一种模式中介组织只有学分建议权,最终能否给予学分还要由学校决定;而后五种模式取得课程证书后还要再通过申请学分学校的额外考试才能获得学分。无需再考试的这两种模式接受的学校有限,大多数学校还是采取后面几种模式。但后面几种认证模式因种种限制,在实施过程中并不顺畅。

二、积极推进微学分认定及其校际互认

MOOCs的出现使人人都能方便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成为可能,但其学分目前却普遍不被大学接受[2],校际互认更是困难重重。这种现象无疑会影响MOOCs的持续发展。

我们认为,MOOCs学习在方式、质量、可信度等方面受到的质疑是站不住脚的,高校之间的等级壁垒也不能成为阻碍微学分认定及其校际互认的因素。

1. MOOCs学习方式具有优势。

相比传统课程,MOOCs具有若干优势:一是有特定的线上开课时间。MOOCs一门课程的学习周期一般为8~10周,每周提供一定量的课程内容,方便学习者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二是课时安排符合快节奏的生活方式。MOOCs视频大多为10~20分钟,方便学习者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三是MOOCs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多。在学习过程中如果有问题,老师、助教和全世界的同学都能帮助解答。四是MOOCs的检验环节有助于学习的提高。MOOCs课程中的作业与考试可有效帮助学习者巩固和检验自己所学知识。五是MOOCs的完课证书激励效果好。MOOCs有许多传统教学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学习方式。

2. MOOCs课程质量有保障。

传统的大学课堂教学中,班级人数一般为20~100不等,小班化教学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然而,MOOCs的特点之一就是大规模(Massive),成千上万的学习者同时学习同一门课程也是常见的。因此,MOOCs课程教学质量受到质疑是极为自然的事情。其实,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因素是决定MOOCs与传统课堂里的同名课程是否同质的关键,只要把控好这些因素,教学质量完全可以得到保障。如Coursera上最早的、由安德鲁·恩(Andrew Ng)讲授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课程,其定位的目标受众为初学者,课程内容专为他们量身定制,因而学习者不会感到深奥难懂。而同样是由安德鲁·恩讲授的同一门课程,其设定的目标受众是斯坦福大学的学生,通过对讲授内容广度和深度的调整,同样达到了很高的教学质量。再如,Coursera、ed X上的某些课程具有同名的校园课程,这等于有一个现成的质量标准,而Udacity上所有课程都没有相同或相近的校园版本,但这些课程通过目标受众的精准定位来保障其质量。Udacity上课程的目标主要是满足学员提升个人技能以胜任目前的工作或寻找新工作的需求。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精准定位,它能根据目标学员的需求灵活调整课程内容,使二者尽可能匹配。正如Udacity的库纳尔·舒拉(Kunal Shula)教授所说的一样,“Udacity将MOOCs的优点与真实教员的帮助结合在了一起”[4],其课程质量完全具有保障。

引进专业的质量评估体系也可以保障MOOCs课程质量。如美国的QM质量评估体系(Quality Matters)就是一个针对传统实体或在线课程的课程质量保证的架构,这一系统主要从8个基本标准对课程进行评估:课程大纲与介绍、学习目标、评估和检测、教学素材、学习互动与涉入、课程技术、学习者支持、学习资料利用率(Accessibility)。课程必须具备这些基本标准,并取得85%的符合度才能通过评估[5]。由此可见,MOOCs课程质量完全可以得到保证。

3. 新技术手段能保证MOOCs学习的可信度。

对MOOCs学习可信度的质疑主要是因为可能出现替学或作弊的情况。2012年学界就如何杜绝替学或作弊以保证MOOCs证书的可信度和含金量发起了广泛讨论。一些技术性措施的应用完全可以保证MOOCs学习的可信度,如美国MOOCs三巨头Coursera、ed X和Udacity都与Pearson考试中心合作,由后者负责全程监控课程结业考试。Coursera还与网络考试机构合作研究网上监考技术,通过打字节奏判断学习者是否是其本人等方法杜绝“作弊”事件的发生。可以预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对MOOCs学习可信度的把控也不会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理由。

4. MOOCs为校际交流合作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分类问题,即长期把教育、高校划为不同等级的做法阻碍了微学分的校际互认,但换个角度看,MOOCs的出现正在改变以往因级别不对等导致的包括学分互认在内的校际交流合作不顺畅的问题。如国内几所高水平高校交换生学分互认早已实施,但限于教学资源,交换生规模无法扩大,不过通过MOOCs平台,学生就可以完成课程、学生交换,而且这些高校都认为学分的校际互认可以实现[6],这样就解决了以往交换生规模偏小的问题。以上海交通大学为首的上海西南区域19所高校联盟建立的国内三大MOOCs平台之一的“好大学在线”,全部课程均可通过翻转课堂与线下考试申请学分校际互认,为微学分的校际互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版。

三、MOOCs学分认定及其校际互认的路径探索

2015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意见》强调,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主体责任在高校,课程服务和数据安全保障的主体责任在课程平台建设方[7]。《意见》为微学分认定及校际互认提供了政策支持。为了使MOOCs健康、持续发展,还应加强制度建设。

1. 构建适合MOOCs发展的学分管理体系。

一是要制定微学分与传统学分的转换机制,即在确定相对统一的学分转换计算办法之后,根据相对统一的标准和规则完成微学分向传统学分的转换。首先要制定微学分与传统学分的转换标准。其次是制定微学分转换管理办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转换制度,如申请学分转换的条件、程序、佐证材料等。最后是建立微学分信息管理系统,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可以专辟一个MOOCs学分管理模块,学生可以通过这个模块进行微学分的申报、查询、咨询等工作,学校管理部门和任课教师也可以及时进行管理。二是健全选课制度。应鼓励学生在互联网学习平台选修课程,所选课程经过学校教务部门批准后,可替代学生所在专业课程计划中要求的必修或选修课程。

2. 构建MOOCs课程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开课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协调与MOOCs建设、管理相关部门的配合,全面把握MOOCs的教育教学、事业规划、校际甚至国际合作。二是完善MOOCs的建设与开发程序。通过培训提高教师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优先安排达到培训要求的教师开设MOOCs,遴选优质课程上线。这一过程需要建立规范的程序,对申报、评审、中后期管理等严格把关。三是加强MOOCs课程执行的保障与督查力度。首要的是严把课程建设质量关。课程的设计、拍摄均须专人负责,上线前学校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进行严格审核,根据审核结果做出开课时间安排的决定。课程上线后,学校技术支持团队应予以协助与配合,以保证课程的正常进行。课程运行期间,课程教学团队要参与和引导课程论坛的讨论答疑,并完成学生成绩确认与证书签署等工作。期间,学校督导应适时检查课程进展情况。

3. 构建微学分校际互认制度。

MOOCs学分管理体系和课程质量管理体系是实施微学分校际互认的有力保证。微学分校际互认的可行路径大致有两种,一是高校间组建MOOCs联盟,联盟成员互认学分;二是由第三方机构进行各校均认可的学分认证。

高校可以组建MOOCs联盟,联盟内的成员高校实现资源共享、学分互认。MOOCs联盟平台可以为学校提供学生管理、选课和学习管理等服务,最终完成学习的学生可以拿到学校的学分。

委托第三方机构的做法是由学校提供MOOCs课程,第三方机构负责课程质量审核、推介、学分认证等工作。如美国教育咨询会(American Council on Education)对Coursera、Udacity等平台的部分课程组织专家从内容、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评价可靠性等多方面进行评估,再向其1800多个成员大学推荐这些课程,给持有这些课程完课证书的学员授予学分[8]。

参考文献

[1]张大良.所有高校都可借力“慕课”[EB/OL].(2015-5-7)[2016-9-8]http://sh.qq.com/a/20150507/019596.htm.

[2]樊文强.MOOC学习成果认证及对高等教育变革路径的影响[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3).

[3]蔡文芳.我国MOOC课程完成情况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15(17).

[4]Charlie Chung.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探秘Udacity教学理念和课程制作方法[EB/OL].(2014-12-15)[2016-9-10]http://mooc.guokr.com/post/611013/,http://sztqb.sznews.com/html/2015-11/18/content_3390523.htm.

[5]Patrick R Lowerthal,Charles B Hodges.In Search of Quality:Using Quality Matters to Analyze the Quality of Massive,Open,Online Courses(MOOCs)[EB/OL].(2015-9)[2016-9-8]http://www.irrodl.org/index.php/irrodl/article/view/2348/3411.

[6]搜狐教育.清华大学MOOC平台上线,学分互认不会是问题[EB/OL].(2013-10-13)[2016-9-20]http://learning.sohu.com/s2013/xuetangx/.

[7]教育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和学分管理制度创新[EB/OL].(2015-4-28)[2016-10-8]http://news.xinhuanet.com/2015-04/28/c_1115119069.htm.

课程互认 篇11

据了解,三校联盟历经半年时间的筹备,经过三校不断协商讨论,最终形成合作方案。三校“发展联盟意向书”显示,在今后的合作中,三校将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宗旨,通过在教学、科研、队伍等方面的共建共享,不断深化和拓展联盟内涵,逐步形成长效协同发展联盟运行机制,最终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中山职院院长吴建新表示,三校“结盟”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在职业教育大发展的背景下,顺应了天时,可以将职教这碗“饭”吃得更香;三校同处珠三角核心位置,相互间往来方便,占足地利优势;三校历来交流密切,建立联盟顺应了人和,有利于推动三方齐头并进。

按照计划,三校将开展自主招生合作;互派学生进行学习交流,互认学分和学业成绩;在相同或相似的课程中,实行联合命题或交换命题,逐步建立共享试题库,积极促进教考分离。同时,三校教师可申请参加对方学校开展的业务培训、学术会议、科研课题研究;互聘教学科研人员担任课程教师,积极推进师资的资源共享;互派管理干部、管理人员挂职锻炼学习,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交流与创新。此外,三校还将合作承接重大科技项目,联合开展企业技术攻关项目,共同申报重大科技成果,共同组建跨区域的研究机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处长郑文认为,三校联盟前期准备充分、方案内容丰富、合作空间巨大,“这是广东省内第一个高职院校间的联盟,将对促进广东省高职教育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

课程互认 篇12

1.构建学分银行就是将终身教育中各种形式的学习成果以学分制的形式相互衔接、流通和互认, 为学习者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全新的平台和途径, 终身教育为全部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发展和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的学习机会。能够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构建学分银行有利于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学分银行能将学习者非正式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正式教育的学分, 实现了传统常规教育与非常规教育的沟通, 使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学习到的知识、技能、经验能够以学分形式出现, 这不仅拓展了学分银行的学分来源, 也符合终身教育的学习理念。

3.学分银行为终身教育提供了发展动力。为推进终身教育的发展, 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提供了科学有效方法和体制。学分银行的建立就是促进完成终身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学分银行的储存、计算、转换, 将学习者终身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得以互认, 最终完成学习者终身教育的使命。

二、构建学分银行有助于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

1.学分银行的功能为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奠定了基础。

(1) 终身教育学分登记和查询功能, 对区域内每个注册学习者建立终身学分账户并配发一张终身教育卡, 账户中记录学习者通过各种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获得的学分, 并存储学习者完整的学习信息和档案, 通过学分银行账户随时查询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2) 终身教育学习成果的认证和累积功能。对注册登记的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课教育机构取得的学习成果进行授权评审机构做出统一认证, 学习成果转换成标准学分, 学分存储在学分银行。 (3) 终身教育学分兑换和折旧功能。储存在学分银行的标准学分达到一定数量时, 可兑换成自己所需的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分银行还可以把学习者在不同学习层次、学习阶段获得的学习成果根据相应的标准进行互认和兑换。 (4) 终身教育学分储存和积累的功能。学分银行的建立就是为了使学习者通过各种学习获得的学分以常态的形式永久储存在学分银行中, 并且在不断的积累中为学习者兑换学习成果提供依据。

2.构建学分银行有助于终身学习背景下的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

学分银行的建立就是促进完成终身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通过学分银行的储存、计算、转换, 将学习者终身学习过程中的成果得以互认, 最终完成学习者终身教育的使命。

3.构建学分银行就是为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学分银行制度是建立终身教育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的重要抓手, 通过这个抓手, 探索实施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开放兼容, 成人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 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联合融通, 为天津建设“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学分银行可以沟通衔接各级各类终身学习成果, 其目的是通过多样学习形态、学习经验, 在达到规定的学分累积之后, 即可取得终身学习成果。

4.实现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的沟通衔接。

学分银行是这个“立交桥”的一个重要支点, 是构建更加平等的开放教育体系, 是实现各类教育沟通的必然要求。形成比较规范的市民终身学习成果的记录和认定工作制度, 可以针对个人的学习经验进行管理。

三、构建学分银行能促进终身教育深入发展

1.从构建学分银行的视角研究终身学习背景下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制度建设问题。

从衔接制度建设人手是解决天津终身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 通过构建学分银行制度规范各种终身学习成果的认证活动, 利用学分银行的管理机制, 激励市民终身学习, 促使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专业学习以外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 承认其学分。通过的学分银行制度加强终身学习过程管理, 对在终身学习中掌握一定职业技能的人, 授予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实现学习成果便利查询, 并作为个人终身学习的凭证。

2.通过认证的课程, 将正在修课或是曾经修过课程的学习者的资料输入学历经历管理系统成为课程资料库的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对学分进行认定, 保证其科学性、合理性。

努力实现天津所有的终身学习者无论何时、何地, 凡是通过学习均可获得相应的学分。学分互认促进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文化休闲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 真正成为市民终身教育互通的“立交桥”。学习者和企业都利用数据库的信息, 分类寻找合适的工作和人才。努力实现天津各类业余函授、职业大学、远程网络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社区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的学习成果互认与转换。

3.学分银行有利于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

学分银行的建立将学习者的各类学习活动以学分的形式体现出来, 这不仅拓展了学分银行的学分来源, 实现终身教育的目标, 需要一种科学有效方法和体制。终身教育理念的启示在于, 学习者不仅要从学校普通教育中获得的知识, 而且要通过除学校以外的任何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 以及各种技能和能力。

4.学分银行的发展, 是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

学分银行在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同时, 不仅可以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而且使得各种教育形式之间的资源共享, 从而实现开放学习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为终身教育的实现提供了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式, 所以加快学分银行建设的同时, 也推动了终身教育发展。

5.以政府为主导, 建立健全终身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的发展也是一个国家整体教育水平的发展, 所以国家在终身教育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政府通过研究本国国情并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从而在国家层面制定相关终身教育的制度和法案, 学分银行行政化, 规范学分银行组织建构, 加强学分认定、评估、转换等工作, 促进学分银行的快速发展。

6.以网络为平台, 加速推动学分银行升级。

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为学分银行的数字化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及多媒体技术等方式, 学分银行将学习者通过各种方式学习后得到的学分储存在学习者账户中, 为其提供查询、核对、发证、互认等服务。学习者通过网络平台不仅能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积累的全过程, 也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一定规则下进行评估和兑换。学分银行组织机构也可通过信息化网络平台及时、有效地对学习者学分进行科学管理, 保证了学分银行各项功能的实现。学分认证机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等相关授权机构也可以通过学分银行网络平台查询学习者的学习情况, 为学分的认定和职业资格的评估提供准确的依据。

7.以人才为核心, 优化学分银行人才选拔配置。

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类人才, 建立和完善与学分银行相匹配的人才认定机制, 就是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的尊重, 从而使学习者重视知识、能力与技能, 所以学历资格与职业、技能资格相互沟通符合终身教育理念, 有利于提高广大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 也为我国终生教育发展和构建学习型社会提供保障。

总之,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组织通过建立各种教育机构, 提供各种教育的场所和机会, 最大限度地创造学习的条件, 使人们在不同阶段和不同层次获得学习成果, 满足其在一生中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各种学习需求。从而形成一个终身受到教育的体系。学分银行的建立, 有效地使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得到衔接和互认, 通过学分的积累和认定学习者可以兑换相应的学历和职业资格认证, 学习经历得以延续。学分银行所创造的助推力, 必将推动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和学习型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何齐宗.教育的新时代: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出版社, 2008.

[2]郝克明, 周满生.终身教育经典文献[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上一篇:城市规划课程论文下一篇:rt-PA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