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探析

2024-12-02

动力探析(通用12篇)

动力探析 篇1

1 测试系统及试验内容

在轻型车排放转鼓试验台上展开试验, 测试内容有CVS、转鼓试验台以及气体分析仪等, 为了测量车载电池的充放电量, 增加了配套的电流传感器和电力计。两个电流传感器都配备了电力计, 用来对动力电池中两根主导线的电流值进行测量。利用CAN总线信号可以读取和记录软件CanMoniter, 能够读取主电池里的数据。将两辆完全相同的混合动力汽车 (HEV) A和B拿来测试, 试验了循环工况NEDC1992 (ECE+EUDC) 将近20次。

2 试验结果规律分析

2.1 NEDC1992循环工况下的油耗

NEDC1992循环油耗试验是通过1个电流传感器主导线上的电流的。通过对电流的时间积分得到充放电量净值Q。一般来说按照GB/T19753-2005进行HEV油耗测试得到的Q值在0.2~0.3SA·h左右。进行试验认证时。厂家要向认证实验室提供拟合线的斜率。认证实验室中采用测得的Q值和斜率来修正测得的油耗值, HEV油耗试验需要通过2个NEDC循环来完成, 为了让初始的SOC靠近能让充放电净值和零接近的SOC, 会有一个较长的充放电调整过程。所以结束预处理时, SOC也会比较稳定, 这里的SOC也就是正式的测试步骤的初始SOC, 因此, 正式测试步骤Q值常常接近于零。NEDC1992循环工况油耗试验中主电池正负极导线电流的测量是通过两个电流传感器实现的。对导线电流进行时间积分, 得到Q1值和Q2值, 记为平均值Q。经过修正后的油耗值为3.93L/100km。

2.2 全国循环及北京循环工况下的油耗

按照该HEV车辆在北京等城市的速度试验数据, 构建了两个循环工况, 每个约为1200s。叫作全国循环和北京循环。图1表示的是燃油消耗量和Q之间的关系。运用最小二乘法来拟合线性, 得到了下图中的拟合线。经过修正后的燃油消耗量由拟合线和Y轴的交点来表示。全国循环修正后的油耗为4·4L/100km, 北京循环修正后的油耗为4·1L/100km。 (图1)

2.3 油耗修正处理方法分析

从测试数据的规律中可以看出, 在NEDC1992和其他的循环工况下, HEV的充放电能比较明显, 因此油耗试验需要把电能因素计入进去。它比测试传统汽车的过程要复杂。如果测试结束之后车辆主电池的SOC和测试开始的SOC一样, 就可以说CVS测试系统测得的油耗值为HEV实际的油耗值。但往往是试验结束时车辆主电池的SOC和测试之初的SOC不相等。

ΔSOC用Q来表示, 通过试验测出Q值和油耗值, 再结合Q和油耗间的关系来修正油耗值, 也就是计算当Q=0时油耗值的大小, 等价于理想中的油耗值。当“Q=-0”和“ΔSOC=0”等价时, 会使系统出现误差。因为电池在充电时和放电时它的能量转化效率都小于1。

在一次ECE循环试验中, 分别对ΔSOC、充放电净值、电流值进行了测试。

其中, 电力计测得Q值, Can2monitor测得ΔSOC。把ΔSOC作为X轴, Q作为Y轴。ΔSOC和Q之间的关系和线性关系比较接近。散点的走势没有经过原点, 而且还和原点保持着一定的距离。这表示“ΔSOC=0”并不等价于“Q=0”。规律线和纵轴的交点说明该车Q≈-0.17A·h。因此, 如果按照“ΔSOC=0”的标准来进行油耗修正, 修正后的油耗值不应该用规律线和Y轴的交点来表示。否则会低估油耗约0.1~0.2L/100km。

由于目前测算、读取和记录SOC还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尽管采用充放电净值Q存在一些弊端, 但是它操作起来比较简单, 而且满足了工程应用中所需要的精度。

采用的测试循环不同, 则对非外接充电型HEV的油耗测量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偏差。如果测试循环是两个连续的NEDC循环, 那么在测量HEV的油耗时, 它的偏差将会被放大1倍。测试循环的时间越长, 那么引入的偏差就会更大。

3 探讨补充修正步骤

由于难以预测HEV中的SOC, 因此需要采用充放电数据来建立SOC的映射。WP29法规只采用了一个参数, 就是充放电净值。如果采用两个参数, 充放电净值Q和放电累计值Q+来和SOC建立映射, 放电累计值Q+就能补充SOC变化情况的信息。进行修正计算时, 除了要补充修正斜率以外, 还要补充Q与Q+的关系。连续进行六次NED试验, 将最后四次数据的几何中心点和原点连线, 得到的直线就是修正指导偏移线。文中描述的HEV的图线实际上就是经过 (-0.17, 1.88) 和原点的直线。

厂家会向检测机构提交待测车型的信息和修正斜率信息。检测机构再进行油耗试验时, 除了使用WP29所规定的操作方法以外, 还会另外记录Q+的数据,

将这次试验的Q+数据和Q数据标示出来, 就能得到修正指导偏移值。再结合修正率计算出和修正指导偏移值相对应的油耗数据。也就是修正后的油耗值。这个方法的难度在于增加了油耗计算的步骤。

4 结语

总而言之, 采用电力计测量系统以及转鼓试验台测试系统, 能够实现非外接充电型HEV的油耗测试, 由于“ΔSOC=0”并不等同与“Q=0”, 所以油耗测试结果会和真实的值出现一点偏差。

参考文献

[1]钱国刚, 陆红雨, 阿部真一, 等.混合动力汽车能耗测试试验研究[J].汽车工程, 2006 (11) .

[2]王婷.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策略的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9 (6) .

[3]那日莎.混合动力汽车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定向控制系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 (3) .

动力探析 篇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及途径探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者 学籍批次 学习中心 层

次 专

业 指导教师

张雷 201309 徐州弘成 专升本 人力资源管理

韩淑丽

摘要

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农村发展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但目前农业劳动力的就业压力还很大。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随着农村发展空间的不断“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不仅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为了真正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断减少现有农村劳动力的绝对数量,大多数城市已经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农民在城市里打工和创业比以前有了较好的环境,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一项长期的战略性的工程、惠民工程、希望工程,需要城市和农村两方面形成良性互动。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农民增收,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城镇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 城镇化 对策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点及途径探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特点。

三、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没有纳入国家就业体系。

(二)城乡二元就业体制阻碍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三)政策落实不到位。

(四)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

(五)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管理严重缺位。

(六)进城务工农民的就业竞争力有待提高。

四、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二)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

(三)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

(四)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

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探析 篇3

一、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

关于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最早可追溯到对于学习动机的研究,许多心理学家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构建了自己独有的理论。学习者积极学习行为的内在驱动力量是多方面的,其结构也具有多维性。我们认为,对于学习动力系统,应予以全面考察。从全面的角度深入考察,我们会发现,学习动力系统实际上具有多重结构。学习者所处的层次不同,其学习动力系统结构也就不同。作为新时期的学生,需要立志成为一位积极主动的、持续自主的学习者。自主学习者的学习,应该着重于自主学习。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我导向、自我设计、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高效率的学习,它具有自发、自由、自律特征,能使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得到充分发挥。而自主学习活动的发起、持续维持及其成效的取得,都必须以具有充足的学习动力为条件。要使学习活动具有充足的动力,就必须构建起作为自主学习者的学习动力系统,并努力使其保持螺旋递进持续运行态势。

二、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的结构及其解析

自主学习动力系统,是由积极学习行为的引发因素、核心因素、调节因素、主导因素、规范因素、支撑因素等按照一定关系组合而成的一个功能系统。而其中最基本的因素是引发因素、核心因素、调节因素和主导因素。学习需要是引发学习动力最原始的因素;学习动机来源于学习需要,对于学习活动起着最直接的推动作用,是学习动力的核心因素;情绪情感和意志对于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是学习动力系统中的调节因素;而学习活动,总是要追求实现一定的目标,学习目标主导着整个学习活动的进行。为此,自主学习的基本学习动力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1.学习需要

学习需要是学习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如个体对知识、技能等的需求,反映在头脑中,就形成了个体的学习需要。这种需要往往以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欲望等形式表现出来。学习需要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学生之所以进行学习活动,源于各种需要的推动。可以说,没有需要,就不可能有积极主动的学习行为。因此,在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结构中,学习需要是其学习的原动力。学生只有产生自主学习的需要,才能引发其自主学习行为。

2.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它一般不会单独存在,而是以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两种因素为必要条件而存在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往往由需要激活。学生学习动机的产生,不仅由需要这种内部条件激起,而且也可由外部刺激引起。引起学生学习动机的外部刺激,我们称其为学习诱因。学习诱因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的作用有正向与反向之分,即正诱因和负诱因。正诱因是指驱使学生趋向或接近目标的诱因;负诱因是指回避、逃避目标或致使学生远离学习目标的诱因。

一般意义上讲,学生的积极学习行为,是内外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即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需要和学习诱因是引起动机的必要条件。学习需要的作用体现为一种“内部推动力”,而学习诱因的作用则体现为一种“外部拉动力”,虽然,“推”与“拉”作用在不同个体或同一个体的不同方面表现和效果各有不同,但一般情况下,是“推”与“拉”综合作用于学习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学习动机决定着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是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系统中的核心要素。学生只有具有自主学习的动机,才能推动其产生自主学习的积极行为,为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提供条件。

3.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习中学习者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学习目的是学习活动的普遍性的、统一性的、终极性的宗旨或方针,而学习目标则比较具体,是某种行为活动的特殊性的、个别化的、阶段性的追求或目标。因此,就一般情况而言,学习活动目的的最终实现有赖于一系列具体学习活动目标的实现,而学习目的内涵的精神实质则贯穿于各个具体目标之中。

人们经常说,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而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像是运动会上赛跑。这很形象地说明了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学习的主导作用。而不少实验研究也表明,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比没有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业成绩提高都会产生更积极的影响。罗思科和比林顿在一项研究中,让学生在计算机屏幕上读一篇27页的说明文,每读一屏幕材料时,对一部分学生总是提问专用名词,对另一部分则总是提问技术性术语,同时在听到一声响时还要按一下空格键。结果表明,两部分人都对所提问题那部分予以着重阅读,测验成绩也好,而对另外部分反映较慢,成绩也差。由此,他们认为,学生对教材中预期要问到的部分(预期目标),会有更好的结果。据这些研究分析,明确学习目标之所以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其根本原因在于学习目标对于学习行为的特殊功能所致。学习目标具有两项特殊功能:第一,导向功能。明确学习目标,可使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活动具有确定的方向,从而提高其对于与学习目标相关的学习任务的注意程度,并把自身的学习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目标上。第二,先行组织功能。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起到先行组织者的作用,即能帮助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使其整体地被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如前述,学习需要只是一种潜在的学习行为动力,而当主体意识到外部环境中存在某种满足学习需要的目标或诱因并采取行动时,学习需要就可转化为现实的学习行动。

由上述可知,学习活动的目标指向非常重要。在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的整体结构和运行实践中,学习目标是主导性要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自己确定目标,按照目标所确定的方向积极从事学习活动,并以此作为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标准,最后达成学习目标,才能满足自主学习的需要,推动自主学习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4.学习动力系统的调节因素

在完整的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结构中,起调节作用的因素包括学习情绪情感、意志和学习反馈。情绪情感,是学生学习动力系统中最为复杂的、最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它对于学习活动的调节作用,表现在其推进学习活动的进程之中。第一,调节学习行为的激活水平。情绪情感可为学习活动提供必要的能量,对学生进入心理激活的学习准备状态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第二,调节学习行为的启动与维持。积极而又强烈的情绪体验,能影响学生积极学习行为启动的速度与强度以及持续维持时间的长度。第三,直接影响学习活动的结果。一般地讲,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适当的学习激情、良好的心境、饱满的热情,是学习的重要心理品质,情操是推动学习的强大动力,是一个人取得学业成就大小的先决条件,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则是学业上取得较大成就的重要因素;而消极低落的情绪则会使学生陷入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使学习效果大受影响,甚至造成学习功能的抑制或退化等。第四,左右学习活动的整体精神风貌。孔子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里,孔子将学习分为三个不同层,即“知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的学习,是学习的理想境界。人们只有进入到乐学境界,才会学而不厌,自强不息。这里的乐学,就是一种健康、积极乐观、主动而又自觉、情绪饱满的学习状态,它其实是以学习的情绪情感为实质内涵的一种精神风貌,这种学习中的精神风貌无疑会受到情绪情感的左右。

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呈现出螺旋递进持续运行的特征。在这当中,每一轮循环的运行结果,都会反馈到学生自己的头脑中,从而对其进一步的学习活动带来相应的影响,对其学习动力起到相应的调节作用,或抑制,或维持,或增强。

总之,学生自主学习动力系统,由引发、核心、调节和主导等四个基本因素按照一定结构关系组合而成。其中,学习需要是最原始的引发因素,学习动机是核心因素,情绪情感和意志是调节因素,学习目标是主导因素,它主导着整个学习动力系统的运转。

参考文献

[1] 李伯黍,燕国才等.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第四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探析企业内部控制的动力来源 篇4

从监管部门规定必须实施的企业和自愿试点实施的企业看,内控规范的实施过程较为顺利,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得到了实务界和学术界的较高评价。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不少企业的内部控制实际效果不好,“流于形式”;一些企业坦言内控规范的实施“缺乏动力”,实施情况较好的企业甚至也颇感“疲于应付”。

笔者认为,当前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是由制度规范和监管(主管)部门的要求而推动的(有人将这种情况称为“外力驱动型”实施模式),而内部控制原本应该是企业出于自身需要而主动实施(可以称之为“内生需求型”)。因此,研究企业内部控制的动力来源,激发企业实施内控的主动性,推动内控规范实施由“外力驱动型”转为“内生需求型”,是关乎企业内控规范体系实施成败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影响内控规范实施效果的因素

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内控规范在各企业的实施效果也大相径庭。有很多文献对内控规范实施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其中关于“实施动力不足、实际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五点:

(一)企业内部控制的基础薄弱

对于不少企业而言,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执行好内控规范,客观上面临较大的难度。一是内部控制环境整体较差。我国还处在经济转型时期,虽然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过二十年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企业治理机制、内部管理控制水平等整体上存在较大差距,企业在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等内部环境方面的实际情况与内控规范的要求有明显差距,企业及其工作人员难以自觉地从内控规范的角度考虑问题并作出适当行为。二是内部控制专业人才匮乏。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需要既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又具备内部控制相关理论和实务能力的高层次人才。但是大多数企业的在职员工中系统地接受内控专业知识培养的人才并不多,因此在实施内控规范时,单纯依靠自身工作人员往往力量不够,只能聘请内控专业人员协助进行相关制度设计,甚至直接将内控实施工作外包给专业机构或个人。

(二)内部控制规范的针对性较差

不少文献认为,我国内控规范自身存在缺陷,规范过于笼统,对具体业务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太差,导致企业在执行过程中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实施效果当然不理想。实际工作中,确实有一些内部控制基础薄弱的企业反映,内控规范的规定较为笼统,无法覆盖企业的各种业务,很难准确指出企业各种业务的关键风险点和控制措施。笔者认为,内部控制是针对企业各类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一种内部行为,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征。而统一的内控规范只能是针对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具有代表性、普遍性的一些问题进行规范和指导,完全不可能让所有企业都感觉足够具体、足够有针对性,这是由内部控制活动及其统一规范之间的固有矛盾决定的,不能视为我国内控规范的缺陷。

(三)内控规范实施的成本太高

美国萨班斯法案执行之初,企业必须按照法案规定重新设计财务流程,聘请审计师进行审计等等严格进行内部控制,给企业增加了巨大的成本。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曾预测每家企业每年在法案合规上的费用将为9.1万美元,另有数据认为,一般企业的花费就需要四五百万美元,特大企业更是高达几千万美元。即使我国企业内控规范的要求未必有萨班斯法案之严,但是成本也足以成为企业实施内控规范时考虑的重要因素。如果需要大量付现成本,而实施内部控制带来的预期收益并不明确或者并不乐观,那么企业很可能将消极对待这项工作,做些表面文章敷衍应付在所难免。笔者认为,应该理性看待企业在执行内控规范中的表现,根据其面临的客观困难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企业实施符合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

(四)内控规范实施情况的监督乏力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对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因此,企业内控规范实施的外部监督主体是“国务院有关部门”。通常而言,制度规范的制定和发布人一般有权对制度规范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和保监会作为规范的发布人理所当然有监督权,国务院国资委等其他部门、银行、税务、中介机构等也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在各自职权范围内进行监督。从企业内部看,“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企业应当“制定内部控制监督制度,明确内部审计机构(或经授权的其他监督机构)和其他内部机构在内部监督中的职责权限”,因此,内部监督主体包括监事会、内部审计或经授权的其他机构等。不少文献认为,外部监督主体的监督动机和能力差别很大,监督缺位、乏力、有力无处使等情况较为普遍;监事会等内部监督主体首先考虑的是自身利益或者企业利益,很难自动地遵从内控规范制定者的意愿推动规范有效施行。笔者认为,有关文献的分析有一定道理,但是内部控制的高度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外部监督的难度很大,不应该主要依靠外部监督推动内控规范实施。

(五)内部控制实施主体认识和努力不足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说明内部控制的实施主体是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主体的思想认识和主观努力是决定内控规范实施效果的直接因素。但是大部分人认为,现阶段实施主体的认识和努力均有不足,表现之一是,实施主体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现有文献中不乏“谁是内控实施主体”的讨论,实务中也有一些企业的部门和人员不知道自己就是实施主体,不自觉地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表现之二是,有的部门和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以为开展内部控制无非是搞形式走过场,无法理解和预期实施内部控制带来的好处,在工作中没有做到尽心尽力。

二、内控规范实施动力不足的原因

企业为什么会实施内控规范、开展内部控制相关工作?一般认为,企业实施内控规范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实施内控规范可以帮助企业健全内部制度机制、规范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防范并控制风险,最终实现企业目标(提高经济效益等);二是实施内控规范可以帮助企业赢得良好声誉和社会形象,提升企业软实力;三是法规制度或者主管部门要求企业实施。从动力来源看,前两个方面是内力,来自企业内部;第三个方面是外力,由国家法规制度、监管部门等因素形成强制力。笔者认为,目前对“外力驱动型”内控实施模式的批评,反映出企业实施内控规范的动力不足的现实,其深层原因在于:

(一)内控规范由监管部门根据监管需要而推出

从各国的内控实践来看,内控规范一般都是监管部门为了自身监管的需要而制定并推动实施的。我国古代内部控制起源于西周,当时是为了防止掌管财务的官吏贪污舞弊,所以采用了分工牵制和交互考核等办法,形成了早期的内控规范。秦朝的上计制度和御史监察制度、宋朝的知府和通判联署制度体现了分工牵制和业务流程控制等思想,都是政府为了防止组织内部的错弊而建立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财政部先后发布了《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含基本规范和系列具体规范)。《中国财经报》2000年12月21日刊发时任财政部会计司司长冯淑萍的《构建适合国情的内部控制体系》文章,指出,建立内控体系是为了“深化经济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解决会计信息失真和保护所有者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协助相关法律制度的贯彻实施”,核心思想是为了让监管部门更好发挥监督职能。近年来,COSO内部控制框架、萨班斯法案以及我国企业内控规范的推出,无一不是为了加强监管。实施内控规范、实现监管与被监管被大多数人视为“猫抓老鼠”的游戏,老鼠的行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的消极和被动。

(二)内控规范的实施尚未很好满足企业营利目标

内部控制是一种企业行为,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内部控制只有较好地满足企业的营利目标,它才会有动力实施好内控规范。问题是,第一,内控规范的目标并不必然直接满足企业目标。关于内部控制相关目标,《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两处规定:制定和实施内控规范,目的是“为了加强和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显然,两个目标并不完全重合。内部控制的目标接近企业营利目标,内控规范的目标则以“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公众利益”为最终归宿,主要体现的是监管要求。第二,内控规范的实施面临无法回避的困难。即使内控规范的目标完全符合企业营利目标,由于企业面临前述各种现实条件的制约,规范的实施效果必然会打折扣,对企业实现营利目标难免折上加折。

(三)内控规范实施主体的激励机制匮乏

虽然内控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将各责任单位和全体员工实施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绩效考评体系”,但是从近几年的实际情况看,很多企业仅仅是将企业内控规范的要求落地,完成自身内控制度设计,就“疲于应付”,要进一步将相关内控制度与激励约束制度有机融合,实现两类制度的相互促进,超出了许多企业的能力范围,短时间内很难做到。内控规范的实施主体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直接导致内控规范实施缺乏内在动力。

三、构筑企业内部控制实施的动力机制

笔者认为,推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必须着眼于企业“内生需求”,激发企业内部动力。考虑历史和现实的原因,由监管部门担任主导者、以内控规范的实施为抓手是现实可行的做法。关键是要培养企业对内部控制的“内生需求”。笔者主张,应该以企业营利目标为逻辑起点设计内控制度。

企业内控目标应该遵从企业目标,内部控制目标由企业目标决定,即通过内部控制活动促使企业目标得到更好实现。与此相关的一个概念,是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目标,它的实现也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但是并不等于企业目标的实现。而且,内部控制目标、内控规范目标的实现依赖与不同的途径(如图1所示)。

图1中,实线部分是以监管目标(内控规范目标)为起点,通过外部监管机制推动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建设的路径,反映了“外力驱动型”内控模式的主要特点:内控规范目标(监控目标)的实现主要由外部监管机构、监管机制发挥作用,基本手段是指导企业对业务活动进行流程设计、寻找关键风险点、实现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促使企业合法(合规)经营。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探析 篇5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探析

从人口总量变动趋势和劳动力供求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了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态势,得出了比较一致的`结论.从而使我们对此问题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认识,为分析认识国民经济运行等许多重大问题及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一个客观依据.

作 者:胡行军  作者单位:陕西理工学院,社科部,陕西,汉中,723003 刊 名: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ASHGAR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4(1) 分类号:F241.21 关键词:未来   劳动力   供求态势  

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探析 篇6

关键词: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TK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21-0167-02

1 热能与动力工程

从实际情况来看,热能与动力工程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在对于解决能源利用的问题有重要贡献。这一工程涉及到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学科相互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和系统,因此,要科学地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通过能量转化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

从专业构成的角度来看,可以将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相关内容划分为几个专业模块,进行合理的分析、开发和研究。这些模块分别为:以热能转换和利用为基础的热能动力及其控制工程;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基础的热力发电机和汽车工程;以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为基础的流体机械和制冷低温工程;以机械功转化为电能为基础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

2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应用

2.1 热电厂中的应用

2.1.1 喷管调节

随着调节阀数量的不同,可以通过调节阀的最大流量是变化的。在满足负荷适应性的基础上,各种不同的汽轮机的调节和变化可以通过喷管调节,从而达到平衡,进而使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

在控制各类调节的数值中,单机运行和多级运行存在差异:前者能把负载控制在有限值以内,并使增加机组的速度达到合理范围;后者在保证电网频率的前提下,重组和分配负载,是新的一轮调频过程。

2.1.2 节流调节

在工作状况发生变化时,节流调节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进而造成经济损失。负载荷度在温度变化不大时,适应性相对较高。相对而言,热能动力工程在小一些的企业生产中,这一情况较明显,因此多被用于小容量的机组。

2.2 锅炉中的应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热能与动力工程可以被用在锅炉中。在使用过程中,燃烧使锅炉产生极大的热能,作为保护锅炉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炉底的控制器可以随时监控锅炉的运行情况。

实际运行中,锅炉自身会形成一个自我保护系统,将一定的机械热能转化为其他能量,以保护自身。然而,因为一些意外,这部分转化的能量往往会烧坏锅炉。因此,对锅炉运行的管理和控制方法需要提高。

3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当前应用的问题

3.1 需要解决的能源方面的问题

我国是能源消耗的大国,每年要消费大量的石油和煤炭,而煤炭主要用于火力发电。目前,全国发电量的80%以上都是火力发电,其中又有96%是依靠燃煤。这一过程中,循环水和水汽带走了大量的余压和热能,它们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能源因此就被浪费了。当前,我国火电厂的能源利用率大约有35%,利用率较低。因此,我国工业领域节能工作的重点,就是实现火电的节能降耗。

3.2 需要解决的环境污染方面的问题

燃煤电厂会排放二氧化硫、粉尘、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因此被称为“环境杀手”。燃煤电厂的数量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而增多,而且有排污量大、污染物单一、排污集中等特点,电力工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严重干扰了附近居民的生活、工作和身体健康。因此,电力工业面临着愈发严峻的环境保护问题。

3.3 需要解决的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电站,锅炉中风机是为了压缩和运输气体,也就是实现机械能到动能的转化,在实际运行中,将气体运输到特定设备。随着机组的容量增大,转速和效率也越来越高,因此,对风机的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风机往往要运行很长时间,而且没有专业人员对其进行定期养护,因此,锅炉风机常常发生发生烧坏电机、轴承损坏、窜轴、叶轮飞车等事故,不但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还给电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4 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

4.1 在热电厂方面的发展

4.1.1 科学合理利用重热现象

在多级汽轮机内,上一级损失的一部分热量,在之后的各级中可以得到利用,这一现象就被称为重热现象。在热电厂运行过程中,重热现象是不可避免的。利用重热现象可以使整个设备的效率大于各级的平均效率,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重热现象可以减少一部分能量的损失,即可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在这一范围内,数值自然越大越好。然而,重热现象是以降低各级的效率为前提的,所以数值并不是越大越好,也就是不能超过一定范围。

因此,必须根据热电厂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确定重热系数(即重热数值),既保证各级的效率,又尽可能地减少能量损耗,通过科学的计算,合理利用重热现象,使重热现象的效果达到最大。

4.1.2 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

作为一种被动的调频措施,一次调频调节的是发动机的转速,只能大体控制外界数值的变化,而不能比较精确地调节。但是,将电网频率保持在一定范围的数值上,就能通过智能调节,预先对设定二次调频的方程式,对机组进行重新分配和组合。它比一次调频更为精确和可靠,能够有效地控制数据。

4.1.3 降低湿气损失

在热电厂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湿气,当湿气过多,会给热电厂的运行过程造成许多潜在的威胁。例如,随着温度的变化, 湿气会凝结成小水珠,这些水珠可能影响汽流的流速,造成不必要的动能损耗。

此外,若蒸汽的温度过低,湿气同样会加重。针对这种现象,有关人员可以安装祛湿装置,以便减少湿气,进而降低湿气所带来的损失及其对整体机组的影响力。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定期检查和更换祛湿装置,保证这一过程的效果,也避免一些意外情况。不过,会增加成本支出,因此有关人员可以在此过程中增加热循环,以此提高热电厂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适用性。

4.2 在锅炉方面的发展

4.2.1 锅炉燃烧控制技术

设备运行时,要对燃烧进行控制,这中间的关键就是调节能量。以前,我国的大多数锅炉是通过人工来添加燃料,从而提供热能。尽管这种方式有利于设备的稳定运行,却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也难以控制锅炉在燃烧过程中的热量。科技的进步带来了自动化、智能化模式的全面普及,它们被应用于工业生产。

主要的燃烧方式有两种。

第一种是持续控制体系,它的组成是燃烧的控制器及各种气体的分析装置等,数值设定的依据是热电偶的检测,之后,计算机会算出偏差。这一数值比较精确,在设备的燃烧方面可以实现合理的控制。但与此同时,多次的实践也证明,在运行初期,它的结构在对温度进行控制时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因此,有关人员还需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以提高数值的准确性。

第二种是交叉式燃烧控制系统。锅炉的构成元件是燃烧的控制器、流量阀、烧嘴、热电偶等,在它进行温度的转换时,必须通过计算,观察结果是否符合设定,从而控制燃烧。与上一种方法相比,它更具优势,不仅节省设备,在温度的控制上也比较精确,因此在工业生产中,这一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2.2 仿真锅炉风机翼型叶片

锅炉内部的风机结构复杂且需要较精密的运行,因此,想要对它进行测量是一项比较困难的工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整且科学的体系,可以实现锅炉叶轮相关制造和运作发展的完善。想要获取一些准确数值,一个有效的方法是模拟实验,以便有效地评估机械内部的气体流动。实验主要是模拟不同方式的空气吹入风机时的流动分离,再用电脑网络来模拟设定相应的数值。这项实验是为了便于分析不同速度得到的矢量图,对多组数据进行比较后,就可以确定出锅炉风机的翼型边界层攻角和分离之间的关系,进而施行下一步的研究。

上述的几种方法和应用的前提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因为科学的发展,技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精确性才能不断地得到改进和提高,有了更多优良的设计,可以取代传统的和缺陷较多的设备。

5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科技创新的影响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进行合适的科技创新,不单单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也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5.1 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对经济发展来说,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极大的使能源的利用率得以提高,并在解决我国乃至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能源日益增长的需求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能源基础。

同时,科技创新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减少了意外的发生,也就避免了相当一部分的经济损失。

5.2 热能与动力工程科技创新对生活的影响

如今,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了人们的共识,经济的发展必须将其列入考虑范围。而热能与动力工程的科技创新就很好的结合了绿色生产的理念。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和排放污染物的减少是相关的,当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减少,大气和水资源的质量也相应得到了改善,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品质。

同时,它也使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理念。

6 结 语

热能与动力工程在工业生产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应用,科技创新促进了这一工程的应用,并大大改善了传统方法和设备的不良影响,提高了这一工程的价值。

然而,仅仅局限于现有的成果也是不合适的,随着科技的进步,会有更多先进的技术、方法来改进现有的设备,不断提高热能和动力工程对经济、环境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动力探析 篇7

作为构成市场经济的细胞, 面对日益加速的"新陈代谢", 许多企业都如履薄冰, 不断寻求发展动力。企业是一个开放的人工系统, 其发展周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外部的适应情况。其发展动力是否充足, 主要通过灵活性和可控性程度的相对关系来表现。灵活性是指面对环境的波动, 企业具有高度敏感性, 可以时时做出调整方案, 甚至变革。可控性是指企业的自律能力, 主要是来自于内部的制度和企业文化。良好的可控性加上适度的灵活性, 便取得了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发展动力的实质可以从以下角度来分析。企业的一切发展来源初始资金的投入, 企业发展的成功也往往以企业的扩张为标志。因而, 资本的逐利性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另一方面, 企业是提供产品服务的组织, 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是直接动力, 这包括创新的产品, 创新的技术等。从人本主义的角度来看, 企业的一切发展都是企业员工的行为结果。决定和支配企业动力的力量是企业劳动者能动性的总和。企业劳动者的利益越大限度的满足, 激励机制越完善, 企业的发展动力也就越足。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企业的存在是交易成本的结果。因而, 企业的发展与市场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当企业规模很小的时候, 它对市场边界效应的影响反应更大, 对环境依赖程度强。此时, 环境与企业之间就具有了某种线性关系。譬如现在许多物流公司与淘宝之间的关系, 它们对市场中其他公司 (阿里巴巴) 的依赖性就非常强。这种情况下, 这类企业功能单一, 其发展动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的需求。很多时候, 人们强调战略的重要性, 其实也是在佐证市场的重要性。认准方向, 明确市场的需求点, 会为企业带来远远不断地动力。

企业发展的动力是一种合力, 不仅包括拉力还有阻力。要想克服阻力, 首先要对阻力有清晰的分析。阻力是指一切降低企业灵活性和可控性的因素。行业内有众多竞争对手、行业发展缓慢、顾客认为商品是同质的等都会客观增加企业的经营难度, 降低企业的灵活性。企业治理结构不合理、激励机制无效等会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率, 降低企业的可控性。上述因素会构成企业发展的阻力。

二、企业发展动力对预算松弛影响的内在机理

预算松弛作为企业治理中的一个"顽疾", 形式上表现为最优预算水平与最终预算水平之间的差异, 如成本预算制定偏高、产能或收入预算数偏低等。"松弛"体现在组织完成预算的压力降低, 紧张程度变小, 预算松弛实质上是一种利己行为。预算基于企业持续经营的假设, 而持续经营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发展情况。因而, 企业发展动力与预算有着密切的关系, 其影响的内在机理如下图所示。

借鉴舞弊三角模型, 我们可以从行为学角度分析构成预算松弛的三个要素:动机为自利的需求;机会为企业两权分离和其他组织结构因素;借口为企业发展动力的不确定性。如前文所述, 企业发展动力可以分为两部分, 市场需求、竞争程度和环境不确定性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发展的空间, 管理层编制预算时会根据客观外部环境的优良, 评估企业的预算水平。市场好, 预算松弛的可操作空间就大。另一方面, 企业的激励制度和企业文化, 直接决定了管理层的自利动机。一个强调诚实经营且激励机制与业绩挂钩并附有监督机制的企业, 可以很好的抑制管理层的自利动机, 降低企业的预算松弛程度。可见, 当企业外部发展动力大时, 预算松弛程度可能会加强, 而当企业内部发展动力大时, 预算松弛程度反而会降低。

三、启示和不足

企业的发展形式为各类创新, 实质是资本的增值过程。我们可以通过寻找市场需求、降低对环境依赖性、完善企业激励机、加强企业文化等途径来增强动力。但我们也应注意到再加强企业外部动力时, 易带来预算松弛的负面效应。在企业经营过程中, 要时刻注意企业发展动力与预算松弛, 以充分发挥预算功能, 实现高效的发展。由于本文仅为理论分析, 具体结论仍需得到数据和实验的验证, 有待完善。

参考文献

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评定方法探析 篇8

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是指生产设备中完好的或者性能良好可以使用的设备占所有的生产设备中的比值或百分数。其主要用来衡量工厂或企业生产用设备的技术状况, 是一项反映企业设备管理情况的重要指标。根据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的含义, 我们不难得出它的公式:

设备的完好率=完好设备的台数÷所有设备台数×100%

机械动力设备作为企业的重要装备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因此, 对于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的评定指标和评定方法进行探讨。

2 机械动力设备完好标准及等级划分

通常情况下, 机械动力设备的完好标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机械动力设备各方面的性能良好。这主要指设备的精度、灵敏度等状态良好, 能够符合生产所要求达到的标准。

(2) 动力设备在生产的过程中运转正常。主要指设备的运转过程中无异常情况, 如超温或超压现象;所有零件的腐蚀或磨损情况低于规定标准;润滑等程度达标以保证各个结构的正常运行, 同时降低能耗。

(3) 能耗正常, 无泄漏情况。即电能、燃料及原料等消耗量正常, 且无电、油和水等的泄露情况出现。

(4) 动力设备中带有的传动系统, 其性能指标要合格。即传动的速度正常可控, 变速性能好, 油路畅通以保证滑动部分的灵敏度好。

(5) 动力设备的技术、维修等资料准确齐全, 方便技术人员的使用以及维修人员的及时修理。

(6) 机械动力设备的整体卫生整洁, 这也有利于延长仪器的寿命。

机械动力设备技术状态一般可以分为4个等级, 其中达到一、二级的设备为完好设备, 三、四级的设备为不完好设备, 需进行修理或更新方可达到完好的设备。即, 第一, 一级设备。符合完好标准, 主要精度 (能力) 达到原设备出厂标准。第二, 二级设备。符合完好标准。第三, 三级设备。达不到完好标准, 有缺陷、带病运转或停机待修的设备。第四, 四级设备。待报废设备。

设备技术状态系数是进行机械设备完好率评定的重要参考数据。设备技术状态系数是指设备技术鉴定人员依据设备完好标准和设备技术标准对设备的特征技术指标和通用技术指标进行观察、检测和计算得出的总数值。这个数值可以准确地表明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 用以确定设备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又可称作设备价值确定系数。

3 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的评定方法

随着对机械设备完好率研究的深入, 机械设备完好率的评定方法也在不断完善。通常情况下, 对设备完好率的评定方法是将其量化计算, 得出一个值来表示机械动力设备的完好率。完好率的计算方法目前使用较多的有3种。

(1) 利用动力设备的数量来评定其完好率, 即所谓的数量统计法。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目前完好动力设备的数量÷目前所有动力设备的总数

此方法的优点是:简明直观, 能够方便地统计某一时间点上的动力设备的完好率。正是由于这种方法的简单, 它的计算中考虑的因素太少, 因而用数量统计法评定动力设备的完好率具有许多局限性:此方法的时效性强, 计算出的结果仅能评价某个时间点的设备完好情况, 不考虑设备之前运转是否良好;有些设备在统计时处于闲置状态, 但并不是由于故障原因, 根据这种方法统计时并未将其统计在内, 因此得到的数值与事实不符, 为实际生产过程带来了许多麻烦。

(2) 根据设备的运转记录, 统计设备的完好运转的时间, 进而评定机械动力设备的完好率, 简称为时间统计法。其计算公式为:

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统计设备完好运转的时间÷整个制度的工作时间的总和

在许多时候, 企业在统计工程中习惯用台日作为时间单位, 因而计算公式调整为:

机械动力设备台日完好率=动力设备完好的台日数÷设备全制度台日总数

此方法较第1种方法而言动态评定了动力设备的完好情况;将某一时间点的评价拓宽到了某个时间段内动力设备的运转情况;公式的计算可根据需使用的时间度量单位来调整, 灵活性上升, 时间区段取得越小, 统计就越精确, 例如台日可改为台时, 得到的就是动力设备台时完好率。

虽然此方法比第1种应用广泛, 但是它和第1种方法都没有考虑到动力设备的经济价值因素, 因而也有局限性。所以, 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得到了第3种方法。

(3) 经济价值加权法。将前2种方法未能考虑到的经济价值因素反映到了设备完好率的评定中, 让设备的成本以及消耗等经济因素作为调整时间统计法计算中的权重系数, 得到了第3种计算公式。经济价值加权法通常反映单位设备的完好运转情况, 得到的是单位设备完好率, 计算公式为:

单位动力设备完好率=所有统计设备的价值系数的总和×动力设备台日完好率

其中, 统计设备的价值系数=参与统计各个设备与总设备原价值的比值的总和。

这种方法能够真实有效地评价企业动力设备的完好情况。缺点是工作量大, 统计和计算繁琐。

(4) 单机动力设备技术评定标准。它的相关依据均为设备技术人员熟知的技术标准和设备完好标准, 借此阐述不同设备的技术评定关键和重点。由于单机动力设备自成体系, 借助以上标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评定单机动力设备。依照该技术评定标准, 需要对单机动力设备的不同部位进行观察与检测, 并明确它们的技术状态以及在设备中的作用、地位, 最后确定它们在技术评定过程中的得分情况。将不同项目所得之分相加, 得到的就是整个设备的完好情况。通常而言, 单机动力设备技术评定标准实行百分制, 大于90分 (包括90分) 即可以评定为“完好设备”;大于80分 (包括80分) 小于90分可以评定为“良好设备”;大于70分 (包括70分) 小于80分可以评定为“可使用设备”;低于70分 (不包括70分) 的定为不能使用设备。在本质上, 所得分数的百分数便是该设备的技术状态系数, 是明确设备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

单机动力设备技术评定选择以柴油机发电机组为例, 简要阐述其评定方法, 具体如表1所示。

首先, 单机动力设备的技术评定人员查看相关的档案资料;其次, 到设备现场进行实际的检测, 并根据以上标准进行评定。具体而言, 依照柴油发电机组技术评定标准中所列的8项标准, 对照被评定柴油发电机组的实际情况, 而后逐项进行评定、协商打分;最后将每一项所得分数进行汇总, 所得结果就是柴油发电机组的技术鉴定总得分。通过所得分数, 并结合上文中所提到的分类标准来确定“完好设备”、“良好设备”、“可使用设备”以及“不能使用设备”。

以上4种方法都有利有弊。在实际应用中, 数量统计法可以方便、快速地计算出某一时间点设备的状态, 通常在估算设备情况时采用。时间统计法可以评价一定时间内设备的运转情况, 也相对简单。经济价值加权法完善了时间统计法的不足, 将设备的经济原价值作为计算公式中的一个调整量, 使评定更加真实有效地反映实际情况下设备的运转情况, 但是统计量大、工作繁琐, 不能经常性使用。单机动力设备技术评定标准比较简便, 但是对设备技术评定人员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要求较高, 主观性较强, 如果设备技术评定人员综合素质较高, 则评定结果比较可靠。因此, 在进行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的评定计算时, 要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最合适的方法, 使得评定过程更加简便, 评定结果更加科学。

4 结语

综上所述, 机械动力设备作为企业固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了企业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 为企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通过对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评定标准与方法的研究, 进一步提高机械动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及工作效率, 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锦溪, 林洁英.一种机械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计算方法的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 2001 (4)

[2]尹波.机械设备完好率及利用率计算方法分析[J].人民长江, 2010 (5)

[3]陈丁跃, 李琪, 徐晖.飞机场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评定标准[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1 (4)

[4]陈丁跃, 李琪, 徐晖.机械动力设备完好率评定标准[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01 (12)

[5]黄中一.设备完好率指标设置的改进建议[J].汽车科技, 1999 (5)

动力探析 篇9

一、用新颖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学员的学习兴趣来自于对新颖教学内容的注意。新鲜事物的痕迹激起的反应是强烈的, 客观上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 从而引起兴趣。教学就是要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引起学员的注意, 使其学有得。

教学内容不能脱离教材, 但又要新颖, 这就要做到:一要抓准问题, 具有鲜明的针对性。要针对学员的所需、所思、所用及时用新案例、新知识、新时事、新信息来充实拓宽学员视野, 给学员以新的启迪。二要设置合理的学习目标。教员应帮助学员制定清晰、具体且具有挑战性的目, 让学员能够比较容易地观察到自已在学习上所取得的进步, 增加成功经验, 增强学习兴趣, 而学习兴趣的增强反过来又促使学员为自己设定更富有挑战性的目标。

二、帮助明确学习意义端正学习态度

学习虽然有轻松、活泼的一面, 但治学的根本态度是严肃、认真的。教员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员了解学习的意义和目标。因此, 在每一单元或模块教学之初, 教员必须让学员了解以下的内容:即将学习的是什么 (是知识还是技能) ?用什么方法学习?怎样进行考核?学员了解这些问题后, 就会对自己的学习有了目标与方向, 这种有准备的心理就会调整他们对学习的态度。此外, 还要通过严肃的考试、考核来促进他们端正学习态度。

三、运用合理的方法激发动力

在课堂上激发学员学习动机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 创设问题情境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 在现实的学习活动中, 存在着两类学习者, 即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 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 如果仅仅让学生简单地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 或者是去学习力不能及的过难的东西, 学生都不会感兴趣。问题情境是一种适度的需要学员努力克服而又力所能及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为此, 教员要熟悉教材, 掌握教材的结构, 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应该充分理解学员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 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员己有的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

(二) 根据作业难度, 控制适当的动机水平

教员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 恰当控制学员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学习任务较容易时, 应尽量使学员集中注意力, 使学员尽量紧张一些;而在学习较复杂和课题较困难时, 则应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当学员遇到困难或难题时, 要尽量心平气和地引导, 以免学员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 让每个学员都有成功的体验

学习动机是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假如追求成功的结果屡遭失败, 学习动机自然不能维持。因此, 教员必须针对学员的个体差异, 让每个学员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和满足, 要充分创造学员动手动脑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同时教员对学员作业进行评定时, 不宜用团体标准, 而应把个人的进步作为成功的指标。

(四) 适当地运用表扬和批评来强化学员的学习动机

受教员重视、喜爱、信任, 经常得到教员关心的学员其自我效能感一般较高, 经常受到教员批评、很少表现出信任和寄予希望的学员其自我效能感往往较低。在对学员进行批评的时候, 要注意态度和方式, 要让学员感受到教员的友善态度, 让学员明白教员对自己的批评是善意的, 是对自己的爱护, 目的是帮助自己成长进步, 这样学员就容易接受。

(五) 恰当利用教员对学员的期望

教员是学员的一面镜子, 学员比较重视教员对自己的评价, 教员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的对学员的学业期望和学业能力的评价,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员的学习动机。受教员喜爱、重视、信任的学员学习劲头大, 学习动机一般比较高, 而经常遭到教员批评的学员其学习动机往往比较低。在教学过程中, 教员向学员传达积极期望和暗示, 即教员相信学员是可以培养的有用之材, 学员是有发展潜力的, 这种期望和暗示可以增强学员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同时也可以使学员感受到教员对自己的关爱和友好态度, 这样学员为了不辜负教员对自己的期望, 会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教员对自己的期望, 产生较强的学习动机。

(六) 适当进行归因训练, 促使学员继续努力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 把成败归因为不同的因素, 会对学员的情绪、学习动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 教员要引导学员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当学员获得学业成功的时候, 引导学员对个人进行肯定, 把成功归因为努力、能力、态度、信念、所使用的有效学习策略等个人内部因素, 能提高学员的自我效能感, 有助于激发和维持随后的学习动机, 产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如果学员对某个学科学习态度很认真、也很努力, 但学习效果仍不理想, 则要引导学员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对、认知策略使用不当、缺乏与教员和同学交流等经过努力可以改变的可控因素, 使学员看到还有成功的希望, 继续努力学习下去。形式上可以通过小组先行讨论, 让学员自己分析成败原因, 再由教员进行全面分析, 对其积极的归因方式给予激励, 对消极的归因做合理的引导归因。另外, 还可以运用强化法, 定期让学员完成一定难度的任务, 对于那很少做出积极归因的学员要给予暗示和引导, 促使他们形成较为正确的归因倾向。

摘要:学习动力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员应当重视学习动力的激励。学习动力的激励可从激发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运用合理方法激发三个方面着手。

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探析 篇10

一、我国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总的说来, 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总量矛盾呈进一步扩大之势。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部长张左已指出, 在九五期间遗留下来的失业人口有595万人, 再加上再就业中心的失业人口和“十五”期间每年新增的劳动人口, 这样“十五”期间劳动力供给总量将达到5, 200万人。社会实际提供的就业岗位有4, 000余万个, 上述数字还要再加上加入WTO初期由于市场开放每年新增加的500万失业人口, 这样失业人口总数将达到1, 700万人以上, 从而使业已相当严重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进一步扩大。中国的失业率有可能超过国际警戒线12%, 接近于14%。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就业问题之严峻, 不仅因为总量, 还存在着结构性就业矛盾。在城市, 下岗失业人员由于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制约, 再就业已越来越困难, 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率越来越低, 失业人员的失业周期也越来越长, 逐渐形成一批基本生活难保、再就业十分困难的弱势群体。

经济增长速度应该与劳动力就业率提高呈正相关。这一说法无可置疑地成为我国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众多假设之一。国家主要关注的是经济的增长, 要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再翻二番, 达到3, 000美元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从理论上讲, 如果经济持续增长过程, 就业前景一般随之看好。自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内生产毛额一直呈较高的增长势头。与此相应的是, 就业人口不断攀升。随着经济增量的不断放大, 国民经济吸纳就业人口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似乎进一步验证了我们提出的经济增长速度与劳动力就业率呈正相关的假设。但是,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 虽然就业人口绝对数量有所增加, 但这个数量的增加是有前提的, 那就是失业人口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但是, 经济增长率和人口就业率并没有同步增长。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得特别突出。另外, 我们也不得不说, 现在的经济增长对就业率的贡献呈现出一种明显的不足。

二、影响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

1、产业结构调整。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上半期开始, 我国进入历史上空前的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是一些新兴产业、或者采用新技术的领域和新的经济成分不断创造新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是一些传统产业、采用落后技术的领域被逐步淘汰, 造成结构性失业。这种情形在发达国家也曾出现过, 但没有像我国这样大的规模和速度。由于我国现在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 还要进行调整, 所以这个过程还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 这种调整所带来的振动波还会继续发生作用, 并且可能产生更加强烈的振荡。原因在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一大批效益较差的弱质企业会由于技术、管理方面的滞后, 产品竞争力不强, 将在剧烈的市场竞争中被无情淘汰———或者破产、关闭, 或者被兼并, 导致大批职工失业, 造成相当数量的就业机会的丧失。

2、农业产业化。

在改革的前十几年里, 国家对农业的投入相对较大, 特别是在信贷资金方面给予了较大的支持, 大量乡镇企业得以建立并发展。乡镇企业不但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税金, 更重要的是吸纳了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但是, 近些年来, 乡镇企业发展呈缓慢态势、吸纳就业人口呈显著萎缩态势, 除了乡镇企业自身因素和大的经济环境因素之外, 是资金严重匮乏制约了其发展, 有些因为资金缺乏被迫缩小规模, 更有甚者, 只好关门停业。另外,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 农业因从公社化到联产计酬责任制的制度变迁所产生的发展动力, 已经是强弩之末。农业正在经历一个从一家一户的零散经营向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转变。这个过程将使已经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农业, 继续以更快的速度、更大规模的势头把剩余劳动力推向社会。

3、政府政策的消极影响。

国家在政策制定上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企业审批制就是必须尽快废除的政策。企业审批制严重妨碍了企业的设立。一个公民只要他不违法, 他要设立的企业不是从事违法活动的, 那么他就有权自由注册自己的企业、拥有自己的企业。因为这是他个人的权利。但我国现在却拥有一支庞大的负责企业审批的机构和队伍, 把批准企业成立与否当成了政府垄断的权利, 要盖十几个、甚至几十个章, 跑几个、乃至十几个部门, 据说有因为审批者认为项目可能不会营利而不予以批准的, 这在世界上恐怕是少见的。审批制的结果是导致政府对企业随意干预, 资金进入变得繁琐、困难, 不仅无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 对建立我国经济运行的良好环境也是无益的。

4、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诸多难题。

中小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 多属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 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同, 经济发展的程度越低, 劳动力价格越廉价。就发展中国家而言, 其发展的中前期在国际市场竞争中, 具有阶段性的劳动力廉价的竞争优势。我国正处在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若不利用劳动力过剩且廉价这种阶段性的资源, 就会丧失工业化中前期劳动力廉价这种竞争的比较优势。并且,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小企业发展比较迅速, 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力度的加大, 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和再就业人员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发展大量的中小企业来增加就业是较为可行的方法。现在面临的问题是政府应尽快解决中小企业的信贷问题, 变审批制为注册制, 放低进入门槛, 从政策上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

三、实施以就业为中心经济发展战略的必要性与措施

现在有这样一种观点, 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 就业问题才能解决。言外之意, 就是现在可以对就业问题暂且忽略, 等经济发展起来了, 就业也就不是问题了。但是, 如果就业问题一旦引发社会动荡, 经济如何能发展起来?所以, 应当抓紧时间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重新进行评估, 进而实行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归纳起来, 我们称之为以就业为中心的、兼顾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那么, 以就业为中心兼顾经济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呢?首要的一点就是由追求速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增长, 转向以创造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

1、实行城乡社会统筹, 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

建立统一的市场必须有两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是各地要彻底开放劳动力市场, 取消歧视性就业政策;二是要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全国性就业指数体系, 让老百姓一看就知道什么地方是我能去的地方, 什么地方去了也不好找工作。

2、通过一系列综合措施, 促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这三业的综合发展, 加上城市化是我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这里主要涉及几个问题:一个是融通资金问题, 一个是减轻税负问题, 还有一个需要提到的问题, 就是给予人民群众以充分的创业权。把企业注册的门槛降低。这不仅是公民权利问题, 也是一个投资环境问题。

3、加速城市化进程。

关于城市化问题, 笔者认为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终途径。但城市化应同乡村税费制度改革、行政体制改革同步进行, 即取消乡镇一级政府, 以县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在现有的县级城镇和规模较大、工商业基础较好的镇的基础上, 借助于市场的力量来构筑中国城市化的基本框架。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集中资金, 避免遍地开花。城市化对我国来讲, 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各地必须开放劳动力市场和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政府不再干预企业用工这样的企业行为, 而是去做自己该做的事。

综上所述, 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 鉴于中国人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和资本短缺的基本国情, 各级政府应当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就业人口规模作为首要的发展目标。就业政策应该成为我国优先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 成为宏观政策的根本取向。

参考文献

[1]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2]汝信等主编.2001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3]胡鞍钢.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为人民提供更多的工作工岗位.中经网, 2000.

[4]钱纳里等.发展的形式:1950-1970.经济科学出版社, 1988.

动力学中的临界极值问题探析 篇11

在解决临界极值问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临界状态是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是物理过程发生变化的转折点,在这个转折点上,一些物理量达到极值.

(2)许多临界问题常在题目的叙述中出现“恰好”、“最大”、“至少”等词语,对临界问题给出了一定的暗示,审题时只要抓住这些特定词语的内涵规律就能找到临界条件.

(3)有的临界问题通常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解题灵活性较大,审题时应力图还原习题的物理情景,抓住临界状态的特征,找到正确的解题方向.

解决动力学的临界极值问题通常有两类方法,一类是物理方法,另一类是数学方法.

一、用物理方法解临界极值问题

直接把物理问题(物理过程)推到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和满足的条件,讨论临界状态,找出临界条件,从而求出临界值.

例1 一个质量为0.2kg的小球用细绳吊在倾角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1所示,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绳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当斜面以10m/s?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求绳的拉力及斜面对小球的弹力的大小.

解析当加速度a较小时,小球与斜面体一起运动,此时小球受重力m、绳的拉力T和斜面的支持力Ⅳ三个力作用,绳平行于斜面.当加速度a足够大时,小球将“飞离”斜面,此时小球只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未知,题目中要求a=10m/S?时绳的拉力及斜面的支持力,必须先求出小球恰好离开斜面的临界加速度ao,此时,小球所受斜面支持力恰好为零.

由mgcotθ=mao

得ao=gcotθ=7.5m/s?

而a=10m/S?>ao

故此时小球已离开斜面,小球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则

例2 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质量为m的物体,有一水平板将物体托住,并使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3所示,现让木板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a

解析木板与物体之间作用力恰好为零时是两者分开的临界点.

设物体与平板一起向下运动的距离为x时,物体受重力mg、弹簧的弹力kx和平板的支持力N作用.

对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kx-N=ma

当N=O时,物体与平板恰好分离,此时由上式可得:

mg-kx=ma

由于木板一直做加速度为a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运动学规律得:

例3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上放着一质量为m的木块,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求加在木板上的水平拉力F为多大时,才能将木板从木块下抽出?设木块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解析 M和m以摩擦力相联系,只有当二者发生相对滑动时,才有可能将M从m下抽出,因此临界状态是:M与m间的摩擦力必定是最大静摩擦力fm,且m运动的加速度必定是二者共同运动时的最大加速度am.

设此时作用于M的力为Fm,再取M、m整体为研究对象,则有

Fm-μ2(M+m)g=(M+m)am

即FFm=(μl+μ2)(M+m)g

当F>Fm,即F>(μ1+μ2)(M+m)g时,才能将木板从木块下抽出.

二、用数学方法解临界极值问题

先以物理定理、定律为依据,求出所研究问题的一般规律和一般解的形式,然后运用数学知识求极值,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函数法、一元二次方程判别式法、不等式法、图象法等.

例4 如图5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用大小为F的恒力使物体沿地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物体可视为质点,则怎样施力才能使物体产生最大的加速度?最大加速度为多少?

解析 设力F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6所示.

对物体有

Fcos0一uN=ma

N+Fsina=mg

例5 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图7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保持某一恒定速率运行.一质量为m=4kg的行李无初速度地放在A处,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ι=2m,g取10m/S?.求行李从4处传送到B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解析 行李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上后,先在传送带的带动下做匀加速运动,当物体的速度增加到与传送带速度相等时,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运动.行李运动的v-t图象如图8所示,图线与t轴包围的面积表示行李运动的位移大小,图8画出了行李在传送带不同的运行速度下的v-t图象.由图象可以看出,当传送带运行的速度越大,传送的时间越短,因此当行李从A处一直匀加速运动到B处时,传送时间最短,

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f=μmg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代人数值,得a=1m/S?

得tmin=2s

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Vmin=atmin=2m/s

临界极值问题是动力学中常见而又重要的一类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正确的受力分析是基础,准确的找到临界极值情况是关键.

动力探析 篇12

关键词:农民工培训,动力,策略

加强农民工的就业培训是提高农民工的整体素质、解决“三农”问题的应有之意,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虽然农民工培训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意义重大,但是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进展却不尽如人意,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任重道远。

一、我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现状

(一)农民工培训工作呈现不平衡发展

我国目前的农民工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发展却并非地区均衡的发展,主要体现为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参训意识较强,培训机构较为发达,培训工作进展较为迅速,农民工培训成果较好,但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工参训意识较弱,培训机构相对缺少,培训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农民工培训成果较差,这样不均衡发展的情况只会导致东西不农民工素质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另外,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不均衡发展还体现在培训机构的不均衡上,有的培训机构师资强大,培训程序严格规范,培训内容丰富,经过这些培训机构的培训后,农民工的素质能够得到切实的提高,这些机构是农民工培训的重要支撑;但是,有另一些培训机构师资较弱,培训程序缺乏,培训内容单调,培训往往只是走过场,在经过形式上的培训之后,农民工往往只是耗费了时间和精力,而没有实质性的收获,更不用说提升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了。

(二)农民工培训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

农民工培训的各方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了农民工培训工作无法有序地开展。首先是各级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并未投入足够的关注和重视。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周期长、耗资大的活动,而政府的补助在高额的培训费用面前往往是杯水车薪,由此导致农民工培训的普及面较小。另外,各用人单位对农民工培训表现也较为淡漠,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企业普遍认为实施农民工培训耗资较大,难以在短期内收回培训成本,因此企业往往只考虑眼前利益,不考虑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长期发展。最后,农民工培训最主要的主体农民工对农民工培训也表现的较为淡漠,由于农民工培训方面的政策及规定的宣传力度不够,农民工对农民工培训知晓甚少,且多抱着怀疑的态度,因此没有足够的热情去真正参与到培训中去。

二、我国农民工培训动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从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我国目前的农民工培训动力明显不足,农民工培训成效不明显,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找到我国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动力不足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加强农民工培训动力的对策。

(一)未树立对农民工培训的正确观念

认识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有正确的行动。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动力不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认识的不足,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工培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首先,政府未足够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由于农民工培训工作不仅不能直接为财政增收,相反的却要增加政府的财政投入和支出,且农民工培训工作进展的好坏并不纳入政府的业绩考核,因此农民工培训在各地往往那个是年初无要求,年末无考核,各地政府缺乏进行农民工培训的热情,没有将农民工培训作为重要的民生保障任务,没有将农民工培训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进行开展,自然就不可能对农民工培训投入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成效自然就较为低下。其次,用工企业普遍也不重视农民工培训工作,认为培训工作耗时长、耗资大,难以直接创造利润。有些用人单位也不愿意多投入人力资源开发的成本,对周期长、见效慢的“软投入”不够重视,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做法。1因此,用人单位对农民工的培训主要着眼于劳动纪律及劳动安全上面,而对关系农民工发展的专业技能培训则少之又少。最后,许多农民工们也未树立对农民工培训的正确认识,一些人满足于现状,未从长远处着眼,只满足于现实的利益,对于耗时较长且要耗费较大的培训工作往往缺乏足够的热情,且农民工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面对新的专业培训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客观上使农民工培训困难重重。

(二)农民工培训工作缺乏统筹规划和管理

农民工培训是一项公益工作,因此少不了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应该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起到统筹规划和管理的作用,而不能将农民工培训作为一项市场化的运营行为,这样就偏离了农民工培训的公益性质。具体而言,目前负责劳动力技能培训的主要单位是农业、劳动人事、科技、林业、教育等部门。农业部门主要负责农业生产技术的培训,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培训后备力量,而劳动人事部门主要负责劳务输出的技能培训,这些部门在农民工培训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些部门往往是各自履行各自的职能,部门之间缺少充分的交流和沟通,部门之上也缺乏共同的领导机构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统筹的规划和管理,由此导致各部门实施的农民工培训内容互相重叠且实用性不强,无法适应农民工的真正需求和我国产业发展的真正需要,使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实效大打折扣,也在客观上降低了农民参与培训的热情。从调查结果看,农民不论是与城镇从业人员比较,还是与发达地区比较,他们的文化素质,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和审美素质也较差,离农村现代化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2

三、加强我国农民工培训动力的策略

我们目前的农民工培训工作不尽如人意,突出的表现就是农民工培训的动力不足,由此导致农民工培训工作流于形式,培训成效较小。在详细分析了导致我国农民工培训动力不足的原因之后,我们必须采取针对性的对策以增强农民工培训的动力,使农民工培训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一)转变观念,树立农民工培训的正确认识

农民工培训工作关系社会的稳定,关系经济的发展,关系亿万农民的生活,应该摆在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的位置上进行重点支持和发展。农民工培训不仅能够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和整体素质,还是减少不平等的重要途径,弗里德曼认为:“推广和扩大教育机会是趋向于减少不均等的一个主要因素。像这样一些措施具有行动上的优点,因为,它能击中不均等的源泉而不只是缓和症状。3因此,农民工培训应该成为我国教育业的重要增长点和重点发展领域,要优先发展、要重点支持。

首先,政府应当将农民工培训工作作为城市发展规划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要改变过去年初无要求、年终无考核的局面,将发展和实施农民工培训工作作为政府的重要职责并纳入考核的指标,政府要积极为农民工培训工作创设良好的社会环境,使农民工不是被动地参与培训,而是主动地参加培训,并在培训中收获知识和能力。政府要充分发挥在农民工培训的主导作用,要坚持农民工培训的公益立场,使农民工培训成为惠及亿万农民的好事、大事。

其次,用工企业也应该转变认识,树立为农民工服务的意识,要认识到虽然农民工培训要耗费一定的成本,但是却是企业获得长久利润的重要渠道,通过培训,不仅能提升企业的人力资本,还能强化企业与员工的良好互动,构建更加团结协作的企业文化,必将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建立制度,实现农民工培训的多元化发展

农民工培训工作是一项涉及各个环节的系统工程,涉及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师资、培训资金等各个方面,我国目前的培训体制呈现单一化的现象,因此,要改善农民工培训的质量,就必须改变单一化的培训模式,要变简单为复杂,使农民工培训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要实现培训内容的多元化。目前我国的农民工培训内容主要集中在种养业方面,主要是由培训教师对农民工进行种养业知识的讲解,这样的培训内容较为单调,无法适应现实的发展需求,也无法吸引农民工足够的参与热情。因此,要完善农民工培训工作,必须从培训内容入手,要实现培训内容的实用化,要防止出现培训内容千篇一律的情况,对于一些有需要的农民工还可以因人制宜的进行一些创业方面的培训,总之,培训内容一定要多元化和实用化,使培训内容跟上社会进步的节奏。

其次,要实现培训形式的多元化。目前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形式呈现单一化发展,主要的培训形式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由教师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为农民工讲解相应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授课方式较为传统,其优点是能够将一些重点的知识进行讲解,但是较为单调且缺乏生动性,不利于农民工切实的掌握专业技能,因此,要着力于实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只要是适合农民工掌握专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和培训方法都是应该被采用的,要贯彻取之生活、用之生活的原则,将农民工培训工作放入社会这个大课堂中,使农民工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三)多方结合,完成农民工培训的协调发展

首先,要实现农民工培训与就业信息服务、农民工维权相结合。仅仅完成农民工培训工作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农民工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却缺乏足够的就业信息,那么也是无法获得一份好工作,无法将在培训中收获的专业技能用于工作中,那么培训工作也将流于形式,因为必须将培训工作与就业服务相结合,要为农民提供充分的信息服务,使农民工获得足够的社会就业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培训情况将所学用于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并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其次,要将农民工培训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培训相结合。4农民工培训是针对这一代的农民工的劳动能力提升和生活状况改善,但是要在长远意义上实现农民劳动力的转移必须从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入手,国家和社会要完善对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政策,要逐步缩小农民工子女同城市人口在教育资源的享有上的差距,要坚决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为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农民工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解决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使农民工培训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农民工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制度上坚决完善,在体制上努力创新,改变制约农民工培训的因素,突破农民工培训中的瓶颈,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工培训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端劳动力。

参考文献

[1]徐长生、张大勇:《切实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 《经济日报》, 2006.5.25

[2]林馄:《如何解决农民工培训问题》, 《甘肃农业》, 2005 (1) :24-25

[3]董全瑞、韩凤朝:《影响农民收入的相关因素分析》, 《经济学家》, 2006 (3) :35-40

上一篇:地下工程的测量技术下一篇: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