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净手术部建设(精选7篇)
洁净手术部建设 篇1
摘要:洁净手术部作为医院最重要的医疗场所之一, 在医院建设过程中受到愈来愈多的重视。如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病患, 服务于医者, 需要医院的建设者有清晰的自身定位。文章从洁净手术部的布局、设置数量、净化级别、配置设备、材料选择与施工事宜、使用培训6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洁净手术部的建设要点。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建设,配置
洁净手术部作为医院的核心和重点, 不仅是展现医院最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场所, 也是体现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平台, 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因此院方往往愿意投入较大的资金, 期望打造一个布局合理、环境舒适、设施先进的现代化洁净手术部。
现实情况下, 除少部分医院有国家投入资金外, 大部分医院的建设资金是由医院自筹加银行贷款组成的。那么怎样将有限的资金投入转换为最佳的建设成果, 成了医院管理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最昂贵的是否就是最好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笔者作为一名完成了一栋30000㎡综合病房楼建设的院方管理者, 就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总结了一些经验。
一、位置与布局
根据《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5.1的要求, 洁净手术部应自成一区, 并宜与其有密切关系的外科护理单元临近, 便于通往相关的放射科、病理科、消毒供应室、血库等场所;不宜设在建筑的首层和顶层, 且应远离污染源。通常情况下, 手术部所在楼层应尽可能与设备层相邻, 并设置在设备层的下方。
手术部内的布局, 应尽可能遵循洁污分流的原则, 以降低感染的概率。在人员方面, 术前与术后的患者的推行路线应分开;在物料方面, 术前 (洁净) 物品与术后 (污染) 物品也应分别通过洁廊与污廊进行运送。净化级别越高的手术室, 应尽量设置在人流越少的区域。用于污染手术的手术室则建议设置在最接近手术部出入口的位置。
二、手术室数量
医院手术室的数量并非越多越好, 应根据医院现有手术室的情况并结合医院后10年的发展规划进行综合考虑。在这里推荐两种简易的估算方法供大家参考:
每100张病床, 设2间手术室;
每25张手术科室病床, 设1间手术室。由于各个医院开展的手术项目与水平的差异、手术周转率、工作效率不同, 因此在手术室的需求数量上也有差别, 可考虑在以上两种简易算法的基础上适当增加。
三、净化级别
有些医院建设管理者对这方面的理解存在误区, 认为手术室净化级别越高越好, 其实这是不全面的。
净化手术室不同于普通手术室, 净化级别越高, 其最初投资及今后的运行成本就越高, 如果不按照适用的原则来建设, 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根据《中国医院建设指南》中第二部分第一章《医院现代手术部建设指南》对手术类别的划分, 结合医院的发展规划, 以适用偏高的原则进行洁净级别设定。这样既能在满足实际医疗需求的基础上留有一定提升的空间, 又节省了建造成本。手术可以在原本适用级别以上的高洁净级别手术室内进行, 但不可逆。
笔者认为, 一般医院并非必须设置全4个级别的手术室, 建议可设置Ⅰ级特别洁净手术室及Ⅲ级一般洁净手术室, 尽可能少设置Ⅱ级标准洁净手术室。由于Ⅱ级手术室的建设投资与Ⅰ级手术室相差无几, 所以同样的条件下选择设置Ⅰ级手术室, 能适合更多类型、更高难度的手术使用。另外, Ⅲ级手术室可以通过正负压转换功能, 实现对污染手术的需求。这样也可不必设置Ⅳ级准洁净手术室。
四、相关设备
(一) 净化空调机组的选择
在科学确定手术室洁净等级的基础上, 根据不同等级的要求来选择净化空调机组。建议采用湿度优先原则进行空调系统设计, 除了控制好温度、湿度、新风量、排风量和气流速度等参数外, 还要特别注意对洁净度及致病菌群、漏风率和噪声等指标的控制。
当机组被用于污染手术的洁净手术室时, 由于是全新风系统, 应该设有双风机 (既有送风机, 又有排风机) , 还应设置回收排风冷 (热) 量用以预冷 (热) 新风的能量回收器, 即板式显热回收装置或转轮式全热回收装置, 如用转轮式全热回收装置, 必须是能够防止交叉污染的产品;另外, 建议在机组的排风端设置活性炭除味过滤器。
洁净空调机组的加湿器宜采用二次蒸发干蒸汽式, 可防止加湿水源和蒸汽对送风的污染。当采用电极式加湿器时, 建议设置净水系统, 采用净化水作为加湿器水源, 以避免结垢影响加湿器使用效果及使用寿命。
(二) 医用设备的选择
1. 吊塔及医用气体终端
应根据手术间的面积大小、手术类型、所服务的医疗设备种类 (监护仪、麻醉机、高频设备、内镜设备等) 来合理的选配, 切忌盲目追求豪华和档次。由于气源终端分为德式、英式、美式、日式、中式等多种类型, 所以需在设计阶段提前确认终端的接口种类, 确保所有医疗设备能够正常使用。
根据《洁净手术部技术规范》规定, 手术室应设置至少两路气体终端, 分别位于吊塔和墙壁式气体终端箱。墙壁式气体终端箱由层流净化公司负责提供, 吊塔气体终端则由医疗设备制造商提供。如果确有医疗设备不能直接接驳, 应准备相应转换插头, 以免手术部投入使用后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
2. 无影灯
尽可能在设计阶段确定各间手术室的手术类型。无影灯应根据不同手术特征进行配置, 主要应注意聚焦深度、色温等指标。最好带有术中摄像设备, 用于教学观摩与交流。采用此类带摄像功能的无影灯时, 应预先预留相关机电管线。
(三) UPS不间断电源
医院为一级用电负荷单位, 要求为双路电源供电, 手术部作为最重要的医疗保障部门, 必须安装不间断电源, 作为生命保障的重要措施。
五、材料选择与施工注意事项
(一) 地面
应选择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腐蚀性、防静电、防滑、易清扫、行走舒适的材料。最普遍的方案为水泥自流平加卷材 (PVC卷材或是橡胶卷材) 地面。橡胶卷材的耐磨性、防火性要优于PVC卷材, 但价格较为昂贵。
笔者建议, 可以把手术部按不同功能或洁净度进行区域划分, 不同的区域选择不同材质的卷材。这样做既可以减少投资费用, 又可以在视觉和触觉上区分不同的区域。
(二) 墙面
应选择不易脏、耐冲击、易清扫、表面光洁、不产尘的材料。
笔者推荐使用性价比较高的电解钢板, 它的价格适中, 颜色多样, 而且不需要现场加工制作, 施工简单, 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和控制施工质量。
(三) 空调系统
考虑到手术室内大量使用的医用液体与气体往往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在这种环境下风管更容易锈蚀, 因此应使用镀锌层为100号以上的钢板 (双面三点试验平均值不应小于100g/m2时) , 才能保证风管在使用年限内不生锈。同时钢板表面不能有划痕, 镀锌层脱落、白化等情况出现。施工过程中应保持钢板表面光滑平整无粘着物, 这样就不易粘结、附着灰尘。
由于洁净手术室空调系统风量较大, 风管内的风压也远大于普通空调系统,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管材接口处的密封处理, 并认真做好安装后的气密性检测工作。另外,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已安装完毕的风管管段端口进行临时封口处理, 各级过滤器则应在施工末期安装, 以防止建筑垃圾等污染物对洁净空调系统造成破坏。
(四) 防水
当设备层处于手术部上一层时, 应特别重视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给排水、消防等有水管道安装完毕后也应做好试压工作, 确保管路无渗漏, 以避免管道漏水对洁净空调系统的影响与破坏。机电预留洞及预埋套管施工时, 应使套管顶部高出楼板至少50mm, 以防止水由此流至下层手术室内。
六、使用培训
在洁净手术部竣工后, 投入使用前, 应注重对医护人员的操作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净化空调系统、医用气体、吊塔、无影灯、医用气密自动门的使用等。合理的使用不但能更好地发挥设备设施的作用, 也能有效降低维修率, 延长其使用寿命。
七、结束语
综上所述, 洁净手术部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不断向前探索的工程, 一个好的手术室并不都是固定的某一种形式, 应综合考虑医院所在地的地域文化、气候环境, 以及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和认知能力,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配合医疗工作, 更好地为病患服务。
参考文献
[1]GB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2
[2]黄锡, 梁铭会.中国医院建设指南[C].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3]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建设数字化洁净手术部探讨 篇2
探讨当前数字化手术室系统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还应结合医院医疗的专有特点和特殊属性。手术室数字化系统从其系统管理功能而言, 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 新智能化技术不断涌现, 洁净手术室使用功能会更加完善, 每个数字化手术室可按照不同用户的需求进行设计, 可供多个科室使用或专供某个科室使用, 在更好为医患人员服务的同时, 集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图像信号处理技术、综合布线技术于一体, 使手术过程中的各相关系统有机地协调结合在一起, 从多个方面保证和实现数字化手术室建设中对洁净手术部的高效、安全、舒适、环保的要求。
医院洁净手术部数字化手术室系统通常依据不同专业需求由多个不同系统组成。
一、数字化手术室
现代数字化手术室应归属于PACS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采用数字医学影像及相关信息的格式及其信息交换方法的标准, 通过接口采集现代数字医学成像设备的图像数据, 实现与医学图像档案和通讯系统PACS的有效对接, 并能和医院信息系统 (HIS系统) 融为一体。使得MRI、CT、DSA、ECT、PET/CT等临床医学检查设备所获得的图像资料迅速送到手术现场, 为提高手术效果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在手术现场内安装专用手术摄像设备, 取得手术部位的实时图像, 直接指导手术的进程。其管理系统可实现手术室各种视频有效的整理、存储、调用, 对于手术现场获得的实时手术资料和图像, 可以通过PACS输向外部, 也可与示教室、医生办公室进行实时示教、沟通等, 也为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手术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手术室应具有声音控制和图像管理等功能, 通过管理系统能够对手术影像、患者的生命体征、数控X射线摄影、医疗诊断、远程医疗以及对患者病历的有效管理;同时实现信息传输及存储, 在手术室的触摸屏上, 医生还可把手术的静态照片或者是连续的录像保存下来, 同时还能录音, 将声音、文字和手术内镜图像的全部资料, 以高质量的格式存储在DVD、计算机硬盘或者医院服务器等多种存储介质上, 实现信息的传输和存储, 并以多种格式与医生工作站的患者个人数据单元联接。
在数字化手术室中还配置了完整的高清示教终端, 手术室的手术摄像机、全景摄像机、显微镜/腹腔镜等输出的图像、无线麦克风等均可直接接入示教终端;每间手术室配置一套示教显示器, 通过触摸屏, 使得能够在手术区、护士站以及其他任何区域, 对全部手术设备进行控制, 并操纵设备的功能。通过与示教终端的连接, 可以显示院内示教室、异地示教场地或手术部内其他手术室的图像和声音, 实现远端专家与手术室内医生或手术室之间医生的现场实时交流。
二、语音网络系统
数字化洁净手术部均设有网络插座和语音插座。在数字化手术室设置10多个网络信息点 (其中4个设置在护士工作站内) , 其余部分设置在手术室墙上, 部分设置在吊塔上;各信息点可与大楼CIS、HIS、LIS、PACS系统有效连接, 实现手术患者综合信息的录入和查询功能等的信息共享, 实现将手术室、医生办公室和其他辅助部门相互连接, 提高手术医生作为治疗方案的决策者, 在其诊断、治疗水平及术中疑难杂症的解决速度, 更好地提高患者手术的治愈率。另外在室内综合控制箱上设有免提电话面板, 方便医护人员进行通讯联络。
(一) 神经外科手术室
为满足神经外科、重点诊治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先天性疾病、功能性疾病 (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 的需求, 以及当前采用显微和微创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难度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 在采用具有信息、视频功能的手术设备同时, 还通过提供电动的设备吊臂与平面液晶监视吊臂, 使悬吊在天花板的手术灯中内置手术摄像机整合影像手术平台, 为开放手术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影像。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面肌痉挛和三叉神经痛、颅脑外伤等疾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拥有最为先进的技术成为可能。
(二) 骨科手术室
针对骨科手术流程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科肿瘤治疗等方面的应用, 通过设置新型数字化触摸屏来控制手术室灯光、病案传输记录、PACS影像传输、远程医疗等, 实现对各种数字化信息的快速浏览。数字化手术室的实现, 使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与其他手术室、其他医院专家乃至国际专家进行实时沟通和交流。
(三) 心脏外科手术室
通过对心脏手术包括心脏外科在生物瓣膜和机械瓣膜替换手术、瓣膜修复手术、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大血管外科治疗、心脏移植手术和冠心病外科治疗的十余种心脏手术的理解, 患者需要到内科进行药物治疗、放射科介入治疗、影像检查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等。设置数字化手术室可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超声心动图、血液动力学和血管造影等各项数据进行准确监控, 设置这样一个平台, 使放射科、内科、介入科医生, 还有外科医生走到一起, 共同为患者提供服务, 使得患者术中的安全性得到大幅度地提高。采用先进图形处理软件对心脏外科手术步骤、专科器械等照片资料进行编辑, 制作成图片册和手术流程示意图, 同时把来自各科室的综合资料转化为数字影像, 进一步规范了心脏外科手术各科室的协调配合。
三、结束语
再谈洁净手术部规范误读 篇3
关键词:医院建筑,手术室建设,规范,编制思路
德国布兰德 (Christian Brandt) 在美国外科学会年刊 (Annals of Surgery) 2008年11月刊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手术室层流通风对防止整形和腹腔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没有效果》[1]的文章, 由于不知其前因后果, 也没有看懂相关的德文文献, 而后陆续有人以此论文为依据, 到处写文章、作讲座、举办研讨会等, 对我国《医院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与GB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2] (简称“规范”) 手术环境控制思路与措施提出了不少质疑。
这些质疑, 主要围绕在以洁净技术为中心的保障体系及对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效果, 特别提出了以紫外线辐照杀菌替代空气过滤除菌。针对这些质疑对“规范”的一些误读与偏解, 我们早已在2007年发表《洁净手术部规范误读与析疑》解释过[3], 有些疑问也已由德国DIN1946-4医院通风空调标准委员会负责人汉斯-马丁·赛浦教授 (Prof.Dr.med.Dipl.-Ing.Hans-Martin Seipp) 作了明确的答复[4]。对尚未涉及的问题, 本文再次根据笔者对我国“规范”的理解作一些析疑。
一、误读:德国歌德大学医院感染控制首席科学家及医学微生物与感染研究所所长克瑞斯汀·布兰德博士已证明层流与高效过滤对控制手术部位感染无效, “规范”还在强行推行
首先, 德国布兰德博士只是一名医生, 在法兰克福医学中心任职, 是卫生专家, 他的职位是微生物学和卫生学研究所的职员[4]。他发表了《手术室层流通风对防止整形和腹腔手术的手术部位感染没有效果》的论文[1], 这本是一件很正常的学术讨论, 但国内有人将他的论文誉为“研究数据最多、最具影响力的文献”。由此给我国医务界和工程界在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思路与技术措施方面造成了困惑, 意在推广紫外线杀菌装置。
该论文经布兰德博士所在的黑森州卫生部门、德国权威的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院的医院卫生和感染控制委员会和德国DIN1946-4医院暖通空调标准委员会调研, 认为该论文调研有误、数据统计不严密, 导致结论错误。以上机构于2010年3月11日做出了明确的决议, 重申了层流 (低湍流置换流) 技术措施有效性, 继续执行DIN1946-4医院通风空调标准[4]。这起事件的前因后果可参见文献[5]。
由于诱发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很多, 如患者自身、医疗过程、手术环境等, 而且诸多因素交叉在一起, 感染率调研与统计有时很难将各诱发因素明确分离。尤其是业界对手术环境在手术部位感染控制中的作用一直有不同看法[6], 争论至今。但并不妨碍几乎所有国家的医院相关标准形成一致的主流意见, 均肯定了手术室过滤除菌与层流技术对空气途径诱发的手术部位感染的控制效果, 明确地将其写入手术环境控制的条文中。谈不上“规范”自定条文, 强行推广。
二、误读:“规范”自创“洁净手术室”术语, 误导我国手术室设计
早在上世纪60年代, 英国最先提出超净手术室 (Ultraclean operating room) 术语, 在70年代的西方国家已被人熟知。我国在70年代末也开始出现“洁净手术室”的称谓。2002年颁布的“规范”中“洁净手术室”术语是沿用了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中洁净手术室的定义, 保持了规范的延续性。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也是采用层流洁净手术室术语。如果说“规范”自创“洁净手术室”一词, 而我国医护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早已熟悉“洁净手术室”术语与控制措施, 那么怎么会产生误解呢?
正如我国一位感染控制专家所说:“手术技术的每一次突破, 均对感染控制提出新的挑战”[7]。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工关节置换、器官移植等手术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此类特殊手术 (special surgery) 不仅风险很大, 患者又服用抗排斥药物, 使得自身免疫机能低下, 成为当时感染控制的难题, 万一感染, 后果不堪设想。因此, 针对此类特殊手术开发出来以高效过滤与层流技术为核心的超净手术室, 有效地控制手术部位菌、尘浓度, 降低了感染率, 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随着近50年来技术的不断进步, 高效过滤器与层流装置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下降、气流阻力大大降低, 又发展成更为经济的局部层流, 近年来还证实能有效排除因手术电刀产生的外科烟雾 (surgical smoke) (这种烟雾对手术人员十分有害[4]。, 由于长期手术实践证实其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 逐渐推广到以心脏与大血管手术 (cardiovascular surgery) 为代表的大型手术甚至其他手术当中。
由此可见, “规范”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结合我国国情, 发展这一技术, 不是误导我国手术室设计, 而是极大地拓展了我国手术室设计的空间, 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
三、误读:“规范”片面夸大空气净化万能, 而非提倡使手术部处于受控状态
洁净手术部的环境控制技术并非仅仅增加了高效过滤器, 也绝非仅仅是空气净化, 而是通过一整套综合控制措施, 使可控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并将“受控状态”明确写入“规范”的条文[2]中。这套措施主要体现如下[8]:
(一) 利用建筑设施、功能分区与物理隔离, 减少生物负荷;
(二) 合理的平面布局与空间划分使人群少接触或不接触致病菌;
(三) 合适的温湿度控制降低人的发菌量, 抑制病菌繁殖;
(四) 人流、物流的流程控制消除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五) 控制尘埃与水分 (或高湿度) 使致病菌失去定植、滋生的条件;
(六) 采用新风稀释、过滤除菌、气流技术来降低致病菌浓度;
(七) 有序的梯度压差控制消除致病菌传播的风险;
(八) 局部排风将污染源在扩散之前直接排除;
(九) 良好的卫生、舒适、健康的环境 (包括良好的空气品质) 提高医疗效果、有利康复、增强免疫、减少感染。
由此可见, “规范”提出的是整套控制措施, 没有强调空气净化万能, 而提出的控制思路是采取消除病菌发生、繁殖以及传播的条件, 降低人员发菌量、稀释病菌浓度等措施去保障医疗空间, 从而达到感染控制的要求。即重在事先阻止病菌进入医疗空间, 使人群少接触或不接触病菌, 使可控风险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有效地降低了感染风险, 而非事后对进入的病菌直接进行杀灭的传统思路。
所以说, 那种将洁净手术部控制措施曲解为仅仅是空气净化是不正确的。
四、误读:手术室只需除菌不需要除尘, “规范”推行过滤除菌是耗能的措施
因为感染总是微生物诱发, 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一个更安全、更洁净的医疗环境永远是医院建设的目标[9], 也是各国医院标准制定的基点。最近研究表明, 在围手术期显微性异粒或异体微粒 (microscopic foreign debris) 进入切口会加大手术部位感染风险[10]、加重炎症、形成粘连、产生肉芽肿。有些尘粒落到创口上可使正常细胞发生畸变[7]。目前要求超声波清洗手术器械, 就是提防灭菌处理后的器械缝隙中残留粒子诱发感染。因此手术室不能只顾除菌不管除尘, 这种误导对手术环境控制十分不利。
其次是杀菌除菌的措施问题。对于感染风险控制来讲, 杀菌率高的手段很多, 但安全性是最主要的, 往往采用的不是杀菌效率最高的措施, 因为保护对象是人。绝大多数杀菌手段不仅对人、对环境有负面效应, 而且会使微生物产生变异, 用不了多久就会使其杀菌效率逊色, 甚至荡然无存。高效过滤之所以能成为公认的、普遍采用的除菌技术, 就是因为同其他杀菌技术相比, 经近半世纪的使用实践证实其更为安全、可靠、无副作用。特别是, 不管多大流量, 均能持续不断地产生无菌无尘的空气, 这对关键区域进行动态控制十分重要。
过滤除菌相比于其他空气消毒装置是最价廉的、最适用的, 至于空气过滤器产生气流阻力所耗的能量, 总比消除不良消毒装置对人对环境负面影响的费用低得多, 或者处理变异的菌株花的代价小得多。近年来过滤技术进步, 空气过滤器性能提高、阻力下降、运行能耗降低、价格日趋合理。低阻力的中效过滤器达80%~90%除菌效率, 高中效过滤接近99%的除菌效率。并非所有场合均需采用高效过滤器, 只有合理选择与配置空气过滤器才能以最低能耗得到最大效益。应该说, 过滤除菌是控制感染、提高手术质量的一项最安全、最有效、最成熟、最经济的保障。
五、误读:“规范”否定紫外线消毒作用, 阻扰先进紫外线装置在手术室的应用
同样借用我国一位感染控制专家所说:“从不反对紫外线消毒, 只是不同意过度夸大紫外线杀菌效果, 不同意不分场合泛用紫外线消毒, 尤其是高风险的特殊手术”[7]。
我们早在近20年前就用紫外线UVC对室内空气消毒进行研究, 很了解其杀菌性能与适用场合[11][12]。紫外线UVC杀菌性能关键在于悬浮菌要受到的辐照剂量。微生物杀灭率不仅与微生物种类、辐照距离、照射时间有关, 还与空气温湿度、尘埃浓度以及灯管表面清洁程度相关[7]。如病毒与孢子致死的辐照剂量相差甚远[13]。紫外线UVC实际杀菌效率大大低于检测的杀菌效率, 据文献[14]报道, 检测时试验菌使用去离子水稀释喷雾, 试验菌的生命力要比实际飞沫中病菌弱得多。空调系统中悬浮菌随气流快速流经紫外线装置时处在不同距离、不同流经时间、甚至不同空气状态, 实际遭受的辐照剂量不同, 杀菌效率大相径庭。因此要在空调系统一定长度的管段内各处始终维持悬浮菌致死的辐照量是很困难的。除了系统结构与灯管配置因素以外, 还要时刻关注紫外线辐照强度的逐渐衰减, 经常维持灯管表面清洁度。尤其在空调箱内多尘、低温、高湿的位置上使用, 会大大削减紫外线消毒效果[13]。而市场上劣质紫外灯管杀菌设置, 不仅达不到杀菌辐射剂量, 而且灯管易破裂, 引起汞污染, 危害更大。不像空气过滤器可以在不同工况下维持基本稳定的除菌效率, 随着过滤器积尘, 除菌效率不断提高。
其实, 紫外线杀菌UVC波段穿透力很弱, 在地面几乎不存在, 人工发生的紫外线UVC杀菌最大的问题是它的可逆性、多向性、不稳定性[15]。最危险的是被紫外线UVC杀死而复活又变异了的微生物, 因为无法掌握它变异的方向, 这也是近年来国内外最新研究的课题之一[7]。即使被杀死, 微生物残体也会引起非感染性疾病 (noninfectious disease) [14]。国外最近研究表明, 紫外线消毒辐照装置在医疗机构的应用:只是一个有效的辅助装置, 而不是单一可使用的技术。推荐紫外线消毒装置应辅助空气过滤器, 明确表明紫外线杀菌装置不适宜正规手术室与隔离病房使用[14]。
最典型的案例是美国国立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NIOSH) 2007年5月18日收到波士顿妇婴医院环境事务研究所委员会的报告, 该院在装有紫外线消毒装置的手术室内做矫形手术的一些医护人员皮肤和眼睛出现未确诊的综合症。2008年7月1日搬入装备层流的手术室, 症状消除了, 为此NIOSH调研者推荐用层流替代其他感染控制技术[16]。
六、误读:“规范”实施以来, 至今没有被证明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率
如上所述, 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因素很多, 一般可涉及到下列因素 (有些是可控因素, 有些是不可控因素) [8]:
(一) 病患自身风险因素 (不可控因素) :
高龄、肥胖、糖尿病、吸烟、营养不良、身体状况、药物、感染、放疗/化疗、术前住院时间等。
(二) 手术本身风险因素 (可控因素) :
手术类型、抗菌药物使用、切口大小、无菌操作、手术技巧与手术时间长短等。
(三) 其他感染风险因素 (可控因素) :
器械、敷料、手术衣与手套消毒灭菌以及手术室环境 (菌、尘浓度、压差、温湿度控制等) 。
其中“病患自身风险因素”和“手术本身风险因素”是诱发手术部位感染的最大因素。而工程技术只能针对其中“其他感染风险因素”, 唯一可实施的是使手术环境的可控风险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从而有效降低手术风险。或者说工程技术措施只能有效解决手术环境引起的感染风险, 实现感染控制专家提出的环境控制指标, 根本无法消除其他途径引起的感染, 或者说不能降低其他途径引起的感染率。可见, 应该正确认识医疗风险控制机理, 工程措施是靠全过程控制、实现完善的保障体系来最大程度降低风险的。
由于“各种消毒方法中空气微生物的消毒合格率最低”[7], 对于一般手术来说空气途径感染也许是次要的。但是对于器官移植、关节置换等特殊手术以及大型手术是手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过去几十年来, 一直十分重视手术环境空气途径的感染因素, 一直努力将手术环境处于受控状态。当然, 消除了感染风险, 未必会使得感染率明显下降, 何况还涉及到感染机率与个体免疫能力的差异。或者说, 尽管在某个控制时段并没有多大地降低“感染率”, 但是确实使感染风险因素处于受控状态, 全时段控制了手术感染风险, 有力地保障了手术过程的实施, 推动了手术技术的进步。
正因为诱发手术部位感染因素很多, 各种因素相互交叉在一起, 不同论文依据不同数据统计得出不同结论也是十分正常。尽管如此, 大量的客观的调研、严谨的数理统计的文献充分证实了“规范”的综合控制措施对提高手术质量、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作用与效果。
七、误读:“规范”实施以来, 也没有降低抗生素用量
这同样也是在误导将所有诱发感染因素都要由工程措施来控制, 要工程措施承担消除所有手术部位感染的职责, 这本身就是一个不科学的命题。
诚然, 抗生素能有效控制术后感染, 但过度依赖抗生素是对病患的不负责任。抗生素使用过量, 会增加医院内微生物生态压力, 加大细菌对抗生素耐药的危险性, 随着使用种类的增加感染率增高[17]。近年来控制抗生素使用的呼声越来越高。其实手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长短与术后切口感染无直接关系, 而手术后抗生素使用的种类却与术后切口感染有关。我国“规范”明确表明手术室分级以切口类型来划分, 从感染控制上来说很有意义[7], 也是相对其他国家医院建设标准的一个进步。
如上所述, 为病患实施正确的手术方案、良好的手术技术和完善的无菌操作是感染控制的关键。目前, 为了控制医疗过程出现的感染风险, 均以术前预防性抗生素使用为主, 并且抗生素种类与用量的选择是根据医院内各种手术后感染常见病原菌和可能的致病菌, 结合耐药性监测结果, 选择使用。实行个体化给药, 不单纯依赖抗生素。另外, 抗生素还要以切口的清洁度来选用, Ⅰ类切口不必要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有假体植入、高龄、营养不良、并存多种疾病等危险因素存在时, 应预防性用药;Ⅱ类切口最好用抗生素预防, 特别是消化道、胆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等易于感染的手术;Ⅲ类切口应了解病情、预测污染, 术前应接受抗生素治疗。以术前30min静脉用药最适宜[18], 由此大大避免了滥用抗生素, 降低了抗生素使用过量。应该说, 洁净手术部的建立为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过量使用创造了条件、提供有力的保障。特别是洁净手术室对Ⅰ类切口手术全过程的感染风险控制作用更为明显。
八、误读:“规范”提出洁净手术室, 混淆了无菌手术室与一般手术室概念, 难道还要自创洁净病房, 洁净ICU?阻碍了其他空气消毒技术在医院中应用
本文一直强调标准或规范编制的延续性与一致性, 标准或规范涉及的术语并非个人臆造。工程界早在上世纪80年代JGJ49-88《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明确定义了洁净手术部、无菌手术部与一般手术部, 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 没有涉及洁净病房。医学界在GB 15982-1995《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定义了层流洁净手术室与层流洁净病房, 以及控制指标, 没有提及无菌手术室。
当然, 各标准或规范之间需要互相沟通与协调, 以保持一致性。即将颁布的新版《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就着重工程界与医学界之间的沟通, 最终统一定义为洁净手术室、一般手术室、洁净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等, 一旦公布实施就成为工程界与医学界共同认可的法定术语, 不是哪个人、哪篇论文可以随意否定的。从另一方面来说, 在客观上肯定了洁净技术对医疗环境的综合控制作用。
“规范”从来没有明文阻碍其他空气消毒技术 (包括紫外线消毒) , 因为“规范”规定的是最低要求, 在满足“规范”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可以增加至少是无害的其他空气消毒技术。首先是无害 (first, do no harm) [9], 这是一个原则。
对于空气消毒技术来说, 还要从医院感染风险控制角度去分析, 如手术室采用了某项消毒新措施, 反而加大或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时, 就应坚决否定。如果采用该项措施是降低了、甚至消除了感染风险, 并经得起理论分析与实践考验的, 应该积极应用与推广, 而非仅仅着眼于某实验条件下的杀菌率或某篇论文的观点。这应是评判感染控制措施的一个依据。
我们看到, “规范”自颁布以来, 很多工程界、医学界人员关心它、支持它, 在实施过程中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当然, 出现疑问、不解, 甚至误解也是正常的, 但如果刻意误导, 给手术部位感染控制思路与技术措施造成混乱, 则不可取。正如我国一位感染控制专家所说:过分“夸大公共场所微生物危害性、降低医院微生物感染控制重要性、反对双指标检测、鼓吹手术室只要杀菌不要除尘、过高评价紫外线杀菌效果, 贬低高效过滤除菌的态度是不可取的, 无非是想推销紫外线灯管以及其他空气消毒装置”[7]。
十多年来, 我们一直结合过滤除菌慎重推行医疗科室紫外线空气消毒, 只是反对以市场销售为目的不分场合乱用紫外线消毒。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 和医院感染控制实施委员会 (HICPAC) 编制的《医疗设施中环境感染控制导则》中涉及关键科室环境控制时多次提到“设置在管道内的紫外线杀菌装置作为高效过滤的辅助措施, 但不能替代高效过滤器”。在第二部分医疗设施中环境感染控制建议中明确规定:“不要用紫外线灯来防止手术部位感染”[19]。
医院洁净手术部招投标质量控制 篇4
一、认真组织, 科学规划
在规划一个医院的洁净手术部时, 要兼顾医院今后发展的可能和患者的需求, 在资金允许的前提下, 考虑适度超前, 预留发展空间。建设方案要满足医院整体医疗流程, 功能布局合理;其次要把握好内部流程, 净化设计应由建筑设计与净化工程公司共同配合完成。
(一) 招标前进行调研与考察
洁净手术室系统工程技术复杂, 设备材料昂贵, 施工工艺要求高, 投资巨大。招标前一定要组织相关人员对国内同等规模的工程进行广泛的调研和实地考察, 同时要结合自身实际, 反复论证, 力求合理、实用、经济, 不留或少留遗憾。
(二) 设计方案应“以人为本”
在论证设计方案时, 一定要“以人为本”, 不但要为患者提供温馨、安全的医疗环境, 也要为医护人员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和施展医术的诸多条件。
(三) 成立招标工作小组
在院长直接领导下, 成立招标工作小组, 成员应来自手术、器械、基建、总务、感染、纪检、财务等部门, 各成员既通力配合, 又有职责分工。
二、精心编制技术方案
(一) 学习规范标准, 明确使用需求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GB50333-2002) 是手术室建设指导性文件, 一定要认真学习。要牢固树立“建为用”的思想, 哪些设备必须要配置, 哪种布局方便实用, 哪种方案便于使用管理, 应广泛听取广大医务人员和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意见, 切实以实际需求作为编制技术方案的重要前提;同时也要把实际需求与规范标准结合起来, 进行合理的思考和分析, 从而形成更加系统, 更加科学的需求。要明确净化手术间数、净化级别及每间手术室的功能用途。
(二) 预留发展空间
随着先进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 光电技术、电脑资讯等高科技的发展, 数字化手术室成为未来发展趋势, 设计中要充分预留发展空间。
(三) 选材
根据功能和经济适用原则, 选择装修材料时不求高档, 讲究环保实用。做到色彩柔和, 空间气氛明快, 给医护人员和患者创造良好的救治环境。
(四) 设备选型
在整个洁净手术部工程中, 卫生型净化空调机组是整个工程的核心。空调机组应选用国内生产的国际名牌机组或国产优质净化机组, 风系统采用合理、节能的风处理系统;自控系统应采用先进成熟的、操作简单可靠、故障率低的控制系统。自控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主控器、冷热水阀及执行器、传感器、AD模块等) 应选用国际知名品牌。自控系统能实现恒温恒湿控制, 能对手术室内压差、时间温湿度、开停机、运行、送回风、新风、排风、医气等自动控制, 能实现机房控制和手术室、护士站远程控制。
(五) 基本配置要求
每间手术室的基本配置如器械柜、麻醉柜、药品柜、书写台, 观片灯、插座箱、中央控制面板、医用气体终端等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
(六) 弱电及摄像系统
弱电系统包括电话、电视、对讲呼叫、网络、背景音乐等。各手术室和洁净走廊上方设全景摄像头, 信号接至控制室, 进行全景监视, 便于手术室科学化管理。
(七) 强电系统
整个手术部设双路电源自动切换控制专用配电箱, 配电箱内电气开关采用ABB或施耐德等名优产品, 桥架、线管必须采用金属材质, 供电要求安全、可靠、连续。每间手术室内设计负荷必须符合规范要求, 且采用IT绝缘监测漏电报警系统, 隔离变压器为进口名优品牌。
(八) 医用气体
洁净手术室必须安装氧气、压缩空气、负压吸引、废气排放。笑气、氮气、二氧化碳等通过汇流排接入手术室, 吊塔设置一组, 墙上备用一组气源。气体终端接头形式、各种管道材质、调节、维修、指示装置、报警均按标准配套。
(九) 给排水系统
给排水管道材质、冷热水质标准、刷手池材质、地漏设置均有详细要求, 地漏必须采用满足净化要求的不锈钢深水封地漏。
三、系统把握招标环节
(一) 合理划分工作界面
手术室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广, 施工单位多, 除净化施工企业外, 有建筑总承包单位、消防、弱电、医用气体, 还有灯、塔、床等医疗器械的安装, 招标文件中一定要合理划分工作界面, 各单位要通力配合, 从而实现各专业无缝衔接。避免由于交叉作业, 导致专业部门配合脱节, 进而影响工期以及施工质量, 增加不必要的投资。
(二) 招标前进行资格预审
净化施工企业单位众多, 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资格预审和实地考察结果, 结合初步设计方案, 优选出一批实力雄厚、业绩优良、资信良好的施工企业, 这样可以提高招标过程的效率。
(三) 确定投标单位资质
建设高质量的洁净手术部, 要选择经验丰富、施工能力强的专业队伍, 这是保证整个洁净工程达到规范要求的重要条件。净化施工企业资质包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设计施工资质、机电设备安装承包资质、建筑智能化工程承包资质等。
(四) 审查深化设计方案
深化设计方案是细化洁净手术部建设的重要步骤, 是工程招标的一项重要内容, 深化设计方案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洁净手术部的运行与使用。平面布置及区域设计的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一定要综合考虑。总体原则是洁污分明, 配套设施完善, 功能与设施先进完备。
(五) 核定设备参数
各系统设备的选择是洁净手术部建设管理的重中之重, 设备的价值是构成洁净手术部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按照相关规范和招标技术方案, 认真核对各类设备的数量、质量及各种参数, 才能确保洁净手术部建设标准达到预期的要求。
(六) 系统评估施工组织
洁净手术部工程因设备多, 技术要求高, 施工工序复杂, 各专业在施工中互相穿插, 现场施工的组织要兼顾各类设备的安装, 各种管线的敷设, 各部位不同材料的现场组装等;同时还要考虑与灯塔安装、消防、弱电等其他专业的协调作业;施工力量一定要满足工程需要;施工总体布局思路、施工进度计划要科学合理;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及检验、检测要科学合理,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要完备、科学。
(七) 全面分析质量控制体系
洁净手术部工程的特点决定了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 才能保质保量完成各种设备、材料的采购、现场施工、安装、调试等任务, 这个质量控制体系要覆盖到各个专业、各个工序。
(八) 严格认定安全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包括危险施工作业技术组织措施、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和组织管理措施等;此外应有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文明措施包括技术措施、组织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
(九) 投标报价
取各投标单位的算术平均值为基准价, 按招标文件要求合理加减分值。
(十) 售后服务
售后服务包括质保时间承诺、定期巡检服务、人员培训计划及备品备件提供情况承诺等。
四、加强招标过程的监督
为了保证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 由医院纪检和上级主管纪检部门全过程监督。
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篇5
1 对人员进行培训
一个部门的正常运转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 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和提高[1]。人的因素在各种因素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人员管理培训在管理中占重要地位。在洁净手术部运行前, 要组织全院各手术科室医生、手术工作人员、进修生等分三批进行全员培训。内容包括:洁净手术部的基本知识、有关感染控制的各项制度、工作流程、注意事项等, 全面普及率达到100%, 并现场参观指导。
2 全面开展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控
全面开展洁净手术部的日常监控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手段。根据2004年出版的《洁净手术建设实施指南》已开展的监测项目有细菌浓度、压力、风量和洁净度级别[2]。常规设立的项目有沉降菌浓度、含尘浓度、悬浮菌浓度、压差、温度及按时定期监测。沉降菌浓度主要用于监测静态条件下的手术区和周边区的细菌沉降数, 定点定位检验高效送风口细菌过滤的有效性, 具体采用平板暴露法。含尘浓度主要用于监测手术间洁净度的级别, 定点定位监测≥0.5μm和≥5.0μm的尘粒数。悬浮菌浓度主要用于动态监测手术运行状态中的实际细菌浓度, 监测和预测特殊手术综合因素下的感染危险性。压差主要用于监控洁净手术部内各区域的正常压差, 防止发生气流走向错误而导致医院感染发生。温度:手术环境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0℃~25℃, 湿度控制在40%~60%。按时定期监测:每天通过净化自控系统进行机组监控并记录, 每月对非洁净送回风口设备进行清洁状况的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每月对各级别洁净手术间至少进行1间静态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并记录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进行1次尘埃粒子的监测, 监控高效过滤器的使用状况并记录。每半年对洁净手术部的正负压力进行监测并记录。通过现场监测、现场询问分析取得第一手资料, 及时沟通或整改, 以确保洁净手术部的整体医疗安全。
3 科学完善的管理
3.1 合理划分建筑布局
划分无菌区、洁净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负压手术间设在靠近洁净手术部入口处。
3.2 严格管理手术部工作人员
严格控制参观人数, 参观者应在指定区域内活动。医护人员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工作人员穿产尘少、消毒后的工作服。
3.3 手术部的清洁消毒
在无可视污染的情况下, 通常采用湿式清扫, 每日术前、术后均进行清洁, 如有污染时, 用含氯消毒液500 mg/L拖地, 墙面清洁高度为2.5 m, 每周对空气过滤检查维修, 以保证其正常运转。
3.4手术部耗材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专柜存放, 室内空气含菌量≤200 cfu/m3。进入手术部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均需拆除外包装, 分区分柜装放, 标签明确, 以便准确使用, 耗材定期进行有效期的检查, 即将到期的耗材提前1周清出无菌柜另行处理。
3.5 腔镜手术器械的管理
对于腹腔镜、关节镜等的清洁灭菌应严格按照2004年版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的要求, 对工作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培训, 严格遵守有关操作规程。
3.6 感染手术的管理
手术安排在负压手术间内实施。术后手术间所有物体表面用1 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注意回风口隔栅清洁后更换过滤膜。使用后的器械在手术间内用1 000 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后常规清洗。参与手术人员进行个人清洁卫生后方可解除隔离。
摘要:为了预防与控制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 减少和控制洁净手术部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对我院员工进行培训, 做好日常监控并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医院感染,日常监控
参考文献
[1]王方.现代化洁净手术部护理工作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76.
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消防安全探讨 篇6
1洁净手术部的火灾危险因素
洁净手术室的火灾多与手术室的设备、材料、环境以及操作等环节有关[4]。
1.1手术室设备多为电器设备, 如手术床、麻醉机、高频电刀、碎石机、监护仪等。设备使用年限长, 易老化, 加之使用过程中通电时间过长, 易造成设备及电源插头局部高温。电路短路和漏电是手术室火灾隐患之一。
1.2手术室内有很多可燃物和助燃剂。可燃物有含酒精的消毒液、纱布、被服、布敷料、纸张、胶布、橡胶、塑料制品等。医用氧气是手术室最常见的助燃剂, 还有供麻醉诱导用的笑气、消毒用的过氧化氢等, 也是手术室火灾隐患之一。
1.3手术过程中使用的电刀头、腔镜光源、激光等。在手术中操作及保护不当也是成为火灾隐患之一。
2洁净手术部的消防平面布局
洁净手术部是由洁净手术室、洁净辅助用房和非洁净辅助用房组成的多功能区域。它的无窗房间多、采光差、走廊曲折、面积大、路线复杂, 火灾发生时不易疏散和救援。
2.1根据GB 50333——2002《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5.2条洁净手术部平面布局规定:洁净手术部必须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必须设缓冲室或传递窗;洁净手术部的平面布置应对人员及物品分别采取有效的净化流程。所以洁净手术部的出入口不应少于两处。通常根据手术部布局流程, 手术部设有医护人员通道、患者通道、污物通道。内部平面和通道应符合便于疏通、功能流程短捷和洁污分流的原则。一旦发生火灾, 也便于人员就近疏散和救援。
2.2洁净手术部应设在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的建筑物内。墙体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2 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 h的楼板。火灾发生时, 可以暂时阻隔和延缓火情, 等待救援。
2.3洁净手术部宜划分为单独的防火分区, 分区隔断门应设置乙级防火门或防火卷帘, 利于阻止火势, 扩大蔓延。
3洁净手术部消防器材及消防标识的使用
3.1洁净手术部消防器材及使用
(1) 洁净手术部应设置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手术部内消火栓和洒水喷头应设置在公共区域, 包括洁净走廊和清洁走廊。手术室内不能设置消火栓和洒水喷头, 但消火栓水枪的水柱能达到手术室内的任何位置。壁式消火栓的使用:打开消火栓门→按下消火栓报警按钮→接上水袋, 接水枪→拉至火源处, 两人把持水枪, 一人开启水阀门→放水灭火。 (2) 洁净手术部应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各医院洁净手术部的布局不同、面积不同, 以及手术部的特殊性, 消火栓水枪不能达到的区域要配备几组手提式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拉下铅封拉环→打开喷嘴→手持喷管, 另一手下压手柄对准火源喷洒干粉灭火。 (3) 洁净手术部有很多技术夹层, 夹层内铺设有各种气体管道和管线, 存在火灾隐患, 一旦发生火灾, 消防人员难以进入扑救。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装置, 以及能紧急切断集中供氧管道的装置。 (4) 手用报警按钮, 标明非紧急情况勿动, 火灾发生时按下。此按钮连接公安消防科, 消防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 参与灭火救援。 (5) 在多个固定区域明显摆放火灾急救用物, 如水、毛巾、面罩、电筒、应急灯等, 火灾发生时, 便于就近随手取用。
3.2洁净手术部消防标识及使用
(1) 粘贴消防温馨提示及消防安全平面示意图。洁净手术部各消防疏散通道、消防器材、应急灯、安全出口等标识明显、清晰, 附带使用说明。 (2)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需分别标明有效期及失效期。 (3) 在电话旁、消火栓、手提式灭火器旁要有明显的火警报警标识119。
4洁净手术部医务人员消防安全培训
4.1医疗机构需建立四级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即: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专职人员、其他人员。消防安全责任人为科室主任, 消防安全管理人为科室护士长, 消防安全专职人员为科室成员。
4.2洁净手术部注重“四个能力”的全面培训。即: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安全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手术部新进工作人员应组织岗前“四个能力”的培训, 加强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4.3洁净手术部其他人员每年至少参加2次消防培训。通过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使工作人员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懂对患者应急处理能力、懂逃生自救能力。会查找火灾隐患、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
4.4制定洁净手术部的火灾应急预案, 每年组织手术部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考核。
(1) 火灾时的应急流程:流程1:火势较小→灭火工具扑灭→保护患者离开险区。流程2:火势较大→保护患者、报警→上报有关部门→护士长指挥撤离→为手术患者封闭切口→无法撤离时封闭房门、泼水→备抢救物品→待营救。 (2) 火灾时自救方法:a.熟悉环境, 临危不乱;b.保持镇静, 明辨方向;c.不入险地, 不贪财物;d.简易防护, 掩鼻匍匐;e.善用通道, 莫入电梯;f.避难场所, 固守待援;g.传递信号, 寻求救援;h.火已及身, 且勿惊跑;i.缓降逃生;滑绳自救。
洁净手术部环境复杂, 人员流量大, 电器设备多, 内部设施昂贵, 存在着较多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火灾发生, 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加强洁净手术部的管理, 定期做好电器设备的检查维护工作, 定期检查医用气体管道装置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每日使用完毕后立即关掉气体阀门和拔掉电源插头。熟悉手术部的环境, 清楚安全通道口和疏散路线, 安全出口夜间保证灯光指示。手术过程中严格按照流程执行, 防止安全隐患发生。加强洁净手术部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和人员培训, 从源头上提高洁净手术部防范火灾事故的能力, 采取“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针, 给广大医务人员及患者创建一个更安全、更舒适、更现代化的就医环境。
摘要:目的 医院洁净手术部作为现代化医院的重要标志, 其在内活动人员相对密集且复杂, 一旦发生火灾, 极易造成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伤亡以及医院财产的损失, 在社会上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 使医院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蒙受双重损失。对洁净手术部的消防安全进行探讨至关重要。方法 笔者从洁净手术部的火灾危险因素、消防平面布局、消防器材及消防标识的使用、医务人员消防安全培训等几个方面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消防安全进行探讨。结果 通过对洁净手术部的火灾危险因素、消防平面布局、消防器材及消防标识的使用、医务人员消防安全培训等进行探讨, 提高了医务人员对消防安全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了火灾危险因素的管理, 强化了医务人员对消防器材的培训, 规范了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的流程。结论 通过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的消防安全进行探讨, 要求洁净手术部的消防安全做到“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的方针。
关键词:洁净手术部,消防安全,探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S].2002-11-26.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S].1988-05-01.
[3]崔凤霞.医院手术室消防安全现状与防范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12, 25 (S1) :24-25.
浅谈医院洁净手术部空调系统设计 篇7
洁净手术部内净化空调系统是洁净手术部保障系统中的核心一环。下面就医院洁净手术部内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空调系统模式、送风量的计算、气流组织、压差、正负压手术室的设计等设计逐一进行探讨。
2 净化空调系统设计
由于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系统存在风量大、送风温差小、能耗大、手术室运行时间不稳定等特点。为了真正有效地消除医院洁净手术部内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隐患, 避免不同级别的手术室之间的干扰和部分手术室运行时开启整个系统浪费能源的不利局面, 将洁净手术部依据手术室的不同级别分区设置空调系统, Ⅰ、Ⅱ级净化手术室采用一拖一的净化空调系统, Ⅲ、Ⅳ级洁净手术室可2~3间合用一个系统, 采用独立新风系统。
3 送风量的计算
Ⅰ级洁净手术室送风量的计算,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ν×S;式中:Q-表示Ⅰ级手术室送风量;ν-表示送风截面风速, 取0.45~0.50m/s;S-表示送风截面积, Ⅰ级手术室最小送风截面积为2.6×2.4m;《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Ⅰ级洁净手术室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为0.25~0.30m/s, 是运行中必须保证的下限风速, 考虑到风速的衰减及安全系数, 并经过不断的实际经验总结, 故设计时通常取Ⅰ级洁净手术室截面风速为0.45-0.50m/s。Ⅱ、Ⅲ、Ⅳ洁净手术室送风量的计算, 可按下列公式计算:Q=n×V;式中:Q-表示Ⅱ、Ⅲ、Ⅳ洁净手术室送风量;n-表示换气次数, 参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相关要求;V-表示洁净手术室体积。
4 新排风的设计
新风采用集中新风系统, 各洁净手术室采用循环系统, 同时各手术室采用独立的排风系统, 既避免了交叉感染, 又有利于压力梯度控制。洁净手术室新风量按下列要求确定, 并取其最大值:
4.1 按《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中规定的新风换气次数计算的新风量。
4.2 补偿室内的排风并能保证室内正压值的新风量。
4.3 人员呼吸所需新风量。
4.4 以上计算值对Ⅰ级洁净手术室每间不宜小于1000m3/h, 对Ⅱ、Ⅲ
级洁净手术室每间不宜小于800m3/h, 对Ⅳ洁净手术室每间不宜小于600m3/h。按规范规定不同级别之间的手术室及房间须保持一定的压差, 该压差是通过新风与排风量之间的差值即渗透风量来实现的, 压差的大小决定了维持不同压差的渗透风量的换气次数, 排风量为新风量减去渗透风量的差值, 但每间洁净手术室的排风量不宜低于200m3/h。
5 气流组织
洁净室室内气流组织能排除细菌粒子并防止细菌粒子的齐聚, 有效的保障手术室内的关键区域。理想的气流组织须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5.1 满足人员舒适度的要求。
5.2 使洁净室内的关键区域处于有效地气流控制之中。
5.3 有效地排除手术室内的气味和麻醉气体。
为了满足洁净室内的气流组织的要求, 洁净手术室采用上送双下侧下部回风, Ⅰ、Ⅱ、Ⅲ级洁净手术室集中布置送风口即采用层流送风天花装置, 下部回风口洞口上边高度不超过地面之上0.5m, 洞口下边离地面不低于0.1m。室内回风口气流速度不大于1.6m/s, 排风口的速度不大于2m/s。
6 压差控制
洁净手术部相对于周边区域须维持合理的正压, 洁净手术部内不同洁净级别的区域之间须维持合理的气流流向和有序的压力分布, 以避免低级别对高级别, 或者室外对室内环境的影响及感染。唯有保证不管空调系统在任何情况下运行, 都能够维持洁净手术部有序的压力梯度分布, 才能有效地避免或减少交叉感染的发生。目前国内医院洁净手术部新风系统大多数采用集中新风系统, 进入各循环系统的新风通过双位定风量装置控制。双位定风量装置具有满足新风和正压的两种功能, 在手术室内设置双位控制开关对空调系统及正压进行控制。当洁净手术室正常运行时, 循环空调机组运行, 新风支管上的双位定风量装置调到高位挡, 排风机与循环空调机组连锁, 排风机正常运行。当洁净手术室不做手术时, 双位定风量装置调至低位档, 关闭排风机。
7 一、二次回风系统
由于洁净手术部净化空调的大风量小送风温差造成净化空调系统负荷比一般舒适性空调负荷大, 并由此造成巨大的能源消耗, 尤其以Ⅰ级手术室的能源消耗较为严重。以上海地区为例, 1间35~45m2左右的Ⅰ级手术室为例, 按照一次回风处理的系统冷负荷高达55kw左右, 再热量28kw左右。而采用二次回风系统冷负荷降为24 kw左右, 总的节能率达60%左右。下面分别介绍Ⅰ级手术室一二次回风系统。
7.1 一次回风系统处理过程。
一次回风系统空气处理过程有一个再热过程, 存在较大的能源浪费。洁净手术室再热量为所需冷量的50%~60%左右, 考虑到再热是电加热方式, 能耗较大, 因此对于大风量小送风温差的空调系统应尽量避免采用一次回风系统的方式进行空气处理。
7.2 二次回风处理系统。
二次回风的空气处理过程可以发现二次回风系统没有再热过程, 减少了冷热抵消, 节能效果较明显。但二次回风系统有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 二次回风处理过程适用于大热湿比线系统, 由二次回风系统的焓湿图可看出, 系统的机器露点是由室内状态点和热湿比线来确定的。通常手术室余湿量变化不大, 如果余热量减小, 导致ε线变得较为平缓, 从而导致机器露点降低。最终导致温湿度状态点发生偏移。按照《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规定的手术室温湿度的范围较宽, 故控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 且可采用部分电再热, 故在工程中应适当采用二次回风系统。同时, 一二次回风系统比较, 一次回风容易造成洁净手术室净化空调系统设备体积大, 冷却、加热盘管冷热抵消的现象, 而使用二次回风处理过程来代替再热过程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故Ⅰ级手术室设计中通常采用二次回风系统。
8 正负压转换手术室
当进行传染性疾病手术或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手术时, 遵循传染病管理办法, 同时应建立负压洁净手术室或采用正负压转换形式的手术室。正负压转换手术室通常须设置前后室, 并对排风进行处理。正负压转换手术室通常有两种排风方式实现:
8.1 通过双速排风机来实现, 正压时运行排风机的低位档, 负压时运行排风机的高位档, 在排风管道上设置双位控制开关进行切换。
8.2 采用并联排风机, 正压运行时开启一台排风机, 负压运行时, 开启
2台排风机。以上两种排风运行方案, 设计中均有设计。
结束语
在从事洁净手术部的设计及相关规范的研究过程中, 对洁净手术部的设计中提出些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归纳如下:a.保证手术室内合理的气流组织, 有效的压力梯度分布;从而有效地消除或减少交叉感染的隐患。b.对于大风量、小送风温差的系统采用二次回风系统, 满足我国节能的要求;c.洁净手术部区域内的冷热源系统采用一套独立的冷热源系统。
参考文献
[1]GB50333-2002,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2]许钟麟.洁净手术部建设实施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
[3]梅自力.医院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沈晋明.洁净手术部的净化空调系统设计理念与方法[J].暖通空调, 2001, 5.
【洁净手术部建设】推荐阅读:
洁净手术部感染与控制09-13
建设数字化洁净手术室06-25
洁净手术室10-24
洁净手术室感染控制09-13
洁净手术室细菌标准05-27
层流手术室如何保持洁净07-05
洁净手术室的器械管理05-13
洁净手术室的管理论文09-20
洁净部经理岗位职责06-29
手术部建设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