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手术侧卧位

2024-09-29

髋部手术侧卧位(共7篇)

髋部手术侧卧位 篇1

循证护理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护理理念。即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用实证对患者实施最佳的护理。髋部手术侧卧位适用于髋臼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针对侧卧位手术潜在并发症,笔者运用EBN方法指导体位安置,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2月骨科髋部手术侧卧位69例,男性39例,女性30例;年龄52~76岁。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9例,人工股骨头置换11例,股骨干骨折内固定20例,股骨颈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15例,DHS内固定14例,采用全身麻醉12例,腰麻57例,均为侧卧位。

1.2 方法

(1)选出循证问题:将安置髋部手术侧卧位常见并发症作为循证问题。(2)寻找循证支持:根据所提问题进行系统的文献查询,查阅检索易发生的相关并发症,寻找预防干预措施,对资料进行分析,以求实证。

2 循证护理实践

2.1 循环系统并发症

2.1.1 循证支持

(1)患者麻醉后循环代偿功能减弱,如突然改变体位,可诱发急性循环功能不全和血压骤降。(2)全麻下由侧卧位转变为平卧位时血压有明显下降。

2.1.2 护理干预

(1)摆放体位时应确保静脉通道通畅;(2)安置侧卧位时先观察血压,手术结束应避免侧卧位直接改为平卧位,可采用逐步放平身体的方法,即由侧卧90°位→侧卧45°位→平卧位的方法[1]。(3)侧卧位头部应与躯干成水平位,头枕高度应与着床侧肩高成平等位置,避免头颈侧弯引伸过度,影响头颈部静脉血回流不畅。(4)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向麻醉师汇报。

2.2 呼吸系统并发症

2.2.1 循证支持

(1)摆放侧卧位时,如果将颈前屈过甚,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梗阻[2]。(2)手术者的手臂和手术器械堆放在患者胸腹部,可影响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3)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有导管曲折梗阻的可能。

2.2.2 护理干预

(1)术中及时提醒手术者勿将手臂或手术器械堆放在患者胸腹部。(2)巡回护士要密切观察,随时检查,防止导管曲折。(3)侧卧位时不论侧卧哪一侧,下肺通气较上肺好些,因此着床侧胸垫安置正确舒适,直接关系到患者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2.3 周围神经损伤

2.3.1 循证支持

(1)全身麻醉后,患者全身松驰,组织、神经、血管所受的压力和牵张力超过其代偿程度易损伤。(2)上肢外展超过90°,易使臂丛神经受到锁骨、第一肋骨的挤压,处于过度牵拉状态,导致上肢发麻、酸痛、桡动脉搏动减弱[3]。(3)摆置侧卧位未给患者上胸部下垫上海绵腋垫,可损伤臂丛神经。(4)桡神经和尺神经位置表浅,固定不当易被挤压受到损伤[4]。

2.3.2 护理干预

(1)患者侧卧90°,患侧向上,腋下垫一腋垫,腋垫不可过于宽厚,应按年龄、身高、体重选择,以通过一手为界,避免腋神经受压。(2)摆放侧卧位双臂外展不应超过90°。(3)手术时要防止手术者推挤上肢,以致上肢过度外展,并尽量减少手术时间。

2.4 脊髓损伤

2.4.1 循证支持

麻醉后患者肌肉相对松弛,脊柱和各大小关节支撑保护不足,易造成脊髓损伤。

2.4.2 护理干预

在翻身摆置侧卧位时要将患者脊柱保持在同一纵轴转动,身体每一部位都有专人,行动一致,使患者头颈部与脊柱同时转动,避免牵拉或损伤。头颈部固定时根据颈部与脊柱生理弯曲来调节头圈的高度和位置。

2.5 局部皮肤红肿、压疮

2.5.1 循证支持

(1)侧卧位时身体着力点是耳部、肩峰、肘部、髋部、膝关节内外侧、内外踝,长时间受压易致皮肤压疮。(2)衬垫物不够柔软,过薄过硬,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3)摆放体位时不正确的拖、拉、推等动作,去除了外层的保护性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4)手术时间越长,局部受压组织处于缺血状态的时间越长,受压部位表皮温度降低越大,损伤发生率越高[5]。

2.5.2 护理干预

(1)摆置侧卧位时,受压部位注意保护,放置头圈、耳廓置于头圈中空处;骨盆固定器固定骨盆时,在骨盆固定器与支撑点之间垫上厚海绵垫。(2)合理选用厚度合适的衬垫物和支撑物,同时在应用约束带时要加衬垫,松紧适宜,防止自行拉紧造成局部皮肤的损伤。(3)摆放体位动作轻柔,避免拖拉等动作,减少摩擦力。(4)术中密切配合,争分夺秒,尽量缩短手术时间。

3 讨论

髋部手术侧卧位是骨科较普遍应用的手术体位,也是容易导致并发症的手术体位。笔者通过循证护理在实践中的应用,预见性的确定了护理问题,恰当的运用实证,在手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了最佳护理,有效的预防了侧卧位所带来的并发症,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胡静,田耕,董瑞贞.手术侧卧位适宜度的研究.中华护理杂志, 2000,35(7):413-414.

[2]姚月华.90°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现代医院,2008,11(8):80.

[3]杨素霞,冯蕊珍.手术体位致周围神经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护理研究,2007,(3):757-758.

[4]赵嘉,李小玲.加强术中体位管理预防臂丛神经损伤.华夏医学, 2007,(5):1017.

[5]陈玲.浅谈手术体位与术中压疮的预防.中国民康医药,2006, (22):881.

髋部手术侧卧位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4年1月期间在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手术患者46例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被详细告知实验内容,自愿参与本次实验且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对46例患者在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形成的有关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主要参考资料。据统计,本组46例患者当中,共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为(35.5±10.5)岁;病变部位及性质:桥小脑角区肿瘤手术24例、小脑半球肿瘤手术13例、第四脑室囊虫6例、腰髓肿瘤3例。患者的手术之间在3~8 h之间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5.4±2.6)h。

1.2 方法

1.2.1侧卧位

针对手术过程中主要以侧卧位为主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全麻处理后,将患者的头部固定在头架之内,并在患者头部下方放置圈枕,尽量保证患者的舒适性,在患者腋下、双膝关节处垫以海绵垫,采用约束带将患者的胸部、臀部和腿部予以固定,根据手术性质以及手术医生的嘱咐,左右转动患者的头部,保证摆放角度术者满意。

1.2.2俯卧位

针对手术过程中主要以俯卧位为主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接受全面处理后,采用头架对患者的头部进行予以固定,使患者的双臂能够成自然屈曲的状态,并放置于身体的两侧,使用软枕垫置于双肩至胸廓两侧。在患者的骨盆处,采用海绵垫垫置,采用约束带对患者的肩部、臀部以及腿部进行固定,在患者的膝关节和脚部,放置海绵垫[2]。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在手术过程中,观察术者的相关操作,以便能够及时予以相关的配合,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2 结果

本组的46例手术患者在接受体位护理后,手术时间在3~8 h之间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5.4±2.6)h。手术准备时间大大缩短,手术过程中的视野暴露充分,手术操作医生对体位摆放和术中护理配合均十分满意,手术过程中均未出现因体位摆放不当或护理不当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讨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手术的发展,神经外科作为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科室,对手术体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追求手术效果最大发挥的同时,医务人员还开始追求将手术创伤降低最低,争取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在针对患者进行侧卧位、俯卧位的体位护理时,护理人员还需注意患者面部和器官的护理。(1)面部护理:护理人员在针对手术患者进行体位护理期间,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面部护理,避免在摆放体位的过程中,对患者的面部造成伤害,应采用干燥的棉条或眼贴膜敷患者的眼睑处,避免在接触头架的过程中,出现擦伤,以及与消毒液接触角膜引起的灼伤。(2)器官护理:由于侧卧位和俯卧位都会对患者的器官造成一定程度的挤压。因此,护理人员在针对患者进行体位摆放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保护好女性患者的乳房,将乳房送至体位垫中的空处,尽量避免乳房受到挤压。而针对男性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保持侧卧位时的生殖器的保护。

参考文献

[1]徐小群,陈丽莉,詹健,等.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观察.护理学报,2010,21(24):265-266.

髋部手术侧卧位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侧卧位患者430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患者259例, 女性患者171例;最小年龄为35岁, 最大年龄为71岁, 平均年龄62.56岁, 其中后颅窝颈椎手术患者为68例, 脊柱手术患者为92例, 肾体位手术患者为132例, 食管及肺切除手术患者218例, 均采取侧卧位90°。

1.2 研究方法

采用对照研究, 无采取护理干预患者213例, 采取护理干预患者217例, 观察组217例, 最小年龄35岁, 最大年龄69岁, 平均年龄44.83岁, 对照组213例, 最小年龄38岁, 最大年龄71岁, 平均年龄44.62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以及病情和手术部位等治疗方面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探讨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1.3 护理干预方法

(1) 针对循环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当处于侧卧位时, 患者卧侧的局部肢体则处于受压状态, 尤其是上肢, 易出现上肢静脉回流障碍[3], 进而影响循环系统。因此, 在护理中, 摆体位时应确保静脉通道通畅, 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的高、矮、胖、瘦体形而选择不同规格、合适的软垫, 减少腋下、胸腔等部位的受压状态, 保证胸廓舒缩的正常, 从而能维持正常的静脉回流。同时, 护理人员做到随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及时发现情况并向麻醉师汇报。 (2) 针对呼吸系统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在患者手术侧卧位时, 胸垫垫于患者腋下 (3~4 cm处) 过低、过小或头颈前屈过甚时, 容易导致上呼吸道梗阻。并且实施气管插管全麻的患者, 也存在导管折屈梗阻的风险。护理人员充分知晓上述情况, 在上述患者摆置侧卧位时, 做到要密切观察, 随时检查。 (3) 针对颈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对于全麻的患者, 在全麻的状态下, 其颈部肌肉张力是消失的。这时候, 如果搬动患者不注意, 出现强力牵拉头部, 或仅托住患者肩背部而头部任意下垂或晃动, 则极可能导致患者的颈椎脱位、椎间盘突出或破裂[4], 后果十分严重。因此, 对于此类患者, 应注意颈后的耐受性, 在颈过伸位时, 双肩软枕不宜太高。进行气管插管时, 也应尽量保持颈椎中立位, 从而避免操作不当致使颈部过伸造成医源性脊髓损伤, 给患者带来终身的痛苦。 (4) 针对臂丛神经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在麻醉状态下, 患者的肌肉松弛, 肢体无调节能力[5], 如果过度牵拉或外展, 或在安置体位未能为患者上胸部下垫海绵垫, 则可损伤臂丛神经, 使患者机体受损。因此, 护理人员要根据解剖关系和诱因, 重视体位的正确安置, 以防止周围神经损伤。 (5) 针对生殖器官压伤的护理干预。由于生殖器的特殊性, 在进行摆放体位时, 一定要特别注意。对于女性乳房, 应尽量避免挤压损伤;对于男性生殖器官及女性会阴部, 特别是在使用骨盆固定器及骨科牵引手术床时要注意挤压损伤。 (6) 针对皮肤压疮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手术采用侧卧位时, 往往患者的身体着力点是一侧的耳部、肩部、肘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6]。同时, 这些部位也都是骨隆突处, 此处的肌肉脂肪较薄, 如果长时间受压, 则易引起皮肤压疮的出现。因此, 护理人员在摆置侧卧位时, 特别注意到受压的易发部位的保护, 尽量避免皮肤压疮的出现。进行头部固定时, 放置头圈, 将耳廓置于头圈中空处, 避免受压。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的数据资料通过Epidata 3.0进行数据录入, 运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

2 结果

在实施护理干预后, 患者体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与之前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3 讨论

侧卧位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较为范围。手术过程中, 患者体位的摆放, 与手术野的显露、手术时间长短、手术的成功与否及术后恢复有着密切的关系。麻醉学相关研究认为[7], 由于人体要受到地心力的影响, 故而在改变位体时, 会引起呼吸及循环等方面的生理的改变。体位改变后, 患者的身体负重点和支点均发生变化, 软组织承受的压力、拉力亦随之改变, 如果护理不当, 则可导致神经、血管、韧带和肌肉等软组织损伤。因此, 在实际工作者, 护理人员不仅要做到体位摆放符合手术要求、使手术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8], 而且要避免肢体受压和过度牵拉而造成神经肌肉麻痹、损伤和术后疼痛, 充分保持呼吸及循环功能, 最大限度的保证患者舒适与安全。

该研究结果显示, 在实施护理干预后, 患者体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与之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了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护理人员在对手术体位的潜在危害性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才能在术中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正确安置手术体位, 保证患者的安全, 有效地避免医疗事故, 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做到细心和认真, 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体差异, 采取积极合理的护理措施, 保证患者的体位合理、舒适、安全。于此同时, 在进行患者体位安置时, 要做到动作协调一致, 防止出现各种管道 (如气管插管、尿管) 脱落等。保护受压肢体, 合理应用防护垫, 应注意选择大小适合的海绵防护垫及放置位置, 尽量使着力点合理, 避免长时间压迫局部皮肤及组织[9], 以防止血管及神经的损伤, 使其能够安全渡过手术期, 尽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在手术过程中, 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会使患者的许多行为和能力都受到限制, 因此许多感觉无法表达, 此时需要护理人员的细心与密切的观察各种心理生理反应[10], 随时检查体位有无改变、支持防护物有无滑动, 以便随时调整, 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 安全顺利的通过手术期。

综上所述, 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发生率, 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文花, 苏毅鹃, 刘碧珍.舒适护理在胸科侧卧位手术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 2012, 9 (下旬刊) :105-106.

[2]张悟, 宋秀华, 颜会风, 等.手术体位不当致并发症的原因分析与预防[J].齐鲁护理杂志, 2006, 12 (12) :1180-1181.

[3]魏革, 刘苏君.手术室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6.

[4]高慧芹.手术病人特殊体位摆放的探讨[J].中外医疗, 2010 (1) :184.

[5]姚月华.90度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现代医院, 2008, 8 (11) :80-82.

[6]黄静.正确安置侧卧位防止手术并发症的发生[J].福建中医药, 2010, 41 (3) :60-61.

[7]唐娟, 罗俊.髋关节置换侧卧位手术患者压疮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J].临床护理杂志, 2013, 12 (3) :49-51.

[8]陈杏梅, 卢春红.90°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5) :193-194.

[9]苏秀霞, 贾凤斌, 赵兵.侧卧位手术患者的体位护理[J].临床合理用药, 2011, 4 (5B) :137.

髋部手术侧卧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入院的90例行侧卧位手术患者, 按是否愿意接受术中改良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本文拟案已转交医学伦理部门审阅并批准, 并在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情况下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需行侧卧位手术, 同时排除仰卧位及俯卧位手术患者。其中, 观察组男22例, 女23例, 年龄22~71岁, 平均年龄 (46.8±7.2) 岁, 平均体重 (65.9±10.5) kg,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10例, 脊柱手术14例, 其他外科手术21例。对照组男25例, 女20例, 年龄21~79岁, 平均年龄 (47.1±6.9) 岁, 平均体重 (67.9±12.5) kg, 全髋与半髋关节置换术8例, 脊柱手术13例, 其他外科手术2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及手术种类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术中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术中改良护理, 其主要内容为:术前1d对患者进行Waterlow压疮评估, 同时对患者术中压疮危险程度分级, 评分20分以上者按压疮预警程序处理。使用医用高分子凝胶材料体位垫, 头部垫半开放碗形头圈, 上臂腋下铺半圆形体位垫。在保证患者上肢远端关节高于近端关节的同时, 保持肘关节与肩峰高度统一。胸部垫5~7cm凝胶减压垫, 腰部垫放半圆形体位垫, 内外踝使用凝胶衬垫。责任护士关注患者身体每个受力点的受压情况, 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前提下, 每小时交替调节手术床左倾、右倾头低脚高、头高脚低10°~15°;术中密切观察血液循环、皮肤颜色及弹性张力, 及时纠正体位改变, 配合医生积极纠正低血压。手术结束时, 立即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情况, 评估皮肤损伤情况, 做好记录并及时与外科护士认真交接班。

1.3 检测方法[2]

护理满意度、皮肤不良反应及压疮情况:由实验人员全程跟踪, 收集患者护理满意度、皮肤不良反应及压疮情况数据, 统计分析数据并绘制成表。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3.1录入数据, 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 护理满意度、皮肤不良反应及压疮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时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经χ2检验, 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及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及压疮发生情况比较

经χ2检验, 实验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及手段的不断革新与发展, 临床中开展复杂及高风险手术的机会也越来越多, 与之相对应的护理操作要求也随之提升[3]。由于骨外科、脊柱外科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长期保持侧卧位以便于手术高效的进行, 故而成熟的术中护理与之相辅相成才能取得最佳的医疗效果[4]。术中改良护理是专门在外科手术中使用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 是根据手术要求及患者术中体位制定的具有预防及辅助治疗性质的护理模式, 其在参照临床路径表进行护理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新材料、进行术中受压部位人为减压。在患者术中得到最优化护理的同时使护理操作更加循证化与流程化。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侧卧位手术患者较为特殊, 由于手术时间较长, 患者需要在术中长期保持同样姿势, 故而手术过程对患者造成较大生理心理创伤, 同时也可一定程度上造成皮肤不良反应、压疮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所以存在治疗意义的术中改良护理则显得十分重要[5,6]。为探讨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将我院90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数据显示, 观察组患者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皮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压疮发生率均明显性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可以看出, 在侧卧位手术中, 相比较传统外科术中护理模式, 术中改良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及总满意度的同时, 明显地减少患者皮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压疮发生率, 极大地减少患者住院期间伤痛体验及不必要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患者疾病的治愈率。

综上所述, 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具有术中护理借鉴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7月-2015年7月入院的90例行侧卧位手术患者, 按是否愿意接受术中改良护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外科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给予术中改良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皮肤不良反应及压疮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率及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及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术中改良护理在侧卧位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具有术中护理借鉴意义。

关键词:术中改良护理,侧卧位手术,护理满意度,皮肤不良反应,压疮

参考文献

[1]张艳.凝胶体位垫在侧卧位手术中的作用与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 2015, 31 (4) :120-121.

[2]吴世雯.精细化护理在高龄患者侧卧位手术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 2015, 31 (14) :2211-2212.

[3]Begun JW, Tornabeni J, White KR.Opportunities for improving patient care through lateral integration:the clinical nurse leader〔J〕.Journal of Healthcare Management, 2006, 51 (1) :19-25.

[4]黄承平.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患者侧卧位体位损伤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 (10) :2398-2399.

[5]Rhonda KC, Penelope AC.Deconstructing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bullying and lateral violence in nursing using apostcolonial feminist lens〔J〕.Contemporary Nurse, 2012, 42 (2) :226-242.

髋部手术侧卧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 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34例, 女26例, 年龄5~78 (43.6±2.7) 岁。其中髋关节置换手术34例, 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25例, 肛肠科1例, 观察组男35例, 女25例, 年龄6~78 (43.5±2.5) 岁。手术类型同对照组, 两组体位都是侧卧位, 手术时间3~5.5h, 麻醉方式:除肛肠科采用骶麻外其余均采用静脉全麻+插管;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传统侧卧位常规护理方法:在麻醉插管后需要麻醉师固定气管导管, 由二位医生抬起头部手术床垫给巡回护士将双层托手板插入床垫下、再将双上肢分别摆放在上下托手架上、托手板靠病人的体重压住, 再抬起患者腋下在前胸侧距腋窝10cm处放人胸垫, 上腿屈膝, 下腿伸直, 胸腹部及背部各固定一方纱袋, 最后用缚带固定胸部、膝部, 头置于忱头。

1.2.2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

提出问题, 寻找实证、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针对临床中侧卧位易导致皮肤压疮、神经损伤、呼吸循环障碍等并发症, 查找术中引起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1) 如术中发生压疮的原因: (1) 压力和时间, 其中压力是引起压疮最主要的因素; (2) 不合理手术体位安置; (3) 自身因素; (4) 低体温; (5) 低血压; (6) 麻醉因素; (7) 情绪等→捜索相关医学文献证据整合→对改良侧卧位的有效性进行评审观察→应用改良侧卧位, 干预措施:自制厚5cm的减压海绵床垫, 大小与手术床一致旡洞, 刘光维报道:减压的全身用具如喷气式床垫、充水床垫可产生按摩作用;王育林等报道预防压疮的局部支撑工具有小型凉液垫、水垫三升输液袋等, 气囊手套, 足跟应用透明贴保护, 凝胶头圈, 并自制约束带成H型、中间一横做成30cm×20cm的双层棉布、H的两竖为4条宽2cm长40cm的带, 自制棉绑手袖套、裤套, 安排专科护士与医生配合默契快, 缩短手时间, 时间与压力成正比Hoshowsky认为大于2.5h是压疮的危险指数;摆体位时关注身体每个受力点受压情况, 自身因素积极冶疗原发病和合并症, 术中根据医嘱及时准确补充体液、血液, 低体温用输液加温器, 并做好术中综合保暖措旋, 麻醉后医生、护士、麻醉师三者共同完成摆放体位, 避免强行移动患者, 情绪方面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 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减少患者心理、情绪等因素, 影响其身体的各项指标, 影响手术质量。 (2) 引起神经血管受压损伤的主要的因素:麻醉后患者运动、感觉功能减弱, 长时间固定一种体位, 易使患者颈部、四肢等部位因受压或过度牵拉、旋转而致神经血管损伤→捜索相关文献证据→改良木制双层托手板;干预措施:应用可调节360°悬空托手板, 整体侧卧位垫, 下肢隧道体位垫, 适用于侧卧位体位垫有记忆棉侧卧位垫, 半圆形垫, 膝关节垫配套使用, 腋垫大小应依患者的体形合理选择, 避免损伤臂丛神经) 。 (3) 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主要的因素:挡板及固定带安置不良压迫胸腹部→捜索相关文献证据, 干预措施:挡板与身体接触处根据患者的体形选择合适的软垫, 当身体晃动时缓冲挡板对患者身体的压力, 各部位固定带松紧以一指放入为宜, 以免压迫胸腹部影响呼吸和循环。

1.3 观察指标

(1) 针对两组患者的体位性损伤压疮、神经性损伤、血管怒张、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 (2) 自设问卷, 对两组患者术后1周由回访护士发放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让患者对术中医生护士操作、护士反应、以及患者治疗整体性预期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体位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体位性损伤压疮、神经性损伤、血管怒张、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等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附表。

2.2 两组满意度问卷调查

两组各60例有效回收, 观察组患者对医生护士操作分值为100.00%、护士反应99.18%、患者治疗整体性预期98.46%;对照组分值分别是92.48%、91.23%、94.82%。两组分值对比, 观察组满意度有明显提高。

3 讨论

3.1 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为专科护理实践和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循证护理在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主要是对手术患者进行连续性的观察, 为其护理措施的制定, 提供有效的依据[1]循证护理的实施是在循证观察、支持中获得一定的信息, 对护理干预、护理行为、护理态度等进行评估分析, 确定患者的护理方式、护理措施是否是最佳的[2,3]。针对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 可以预防体位性损伤的发生, 手术患者手术时间较长, 需要根据患者的手术类型、手术体位等, 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 降低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给患者带来的损伤如压疮、神经性损伤等[4]。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手术患者, 其护理工作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基础上, 实施循证护理, 通过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本情况、手术方式、对患者体位性损伤发生的可能性等进行评估, 从而发现患者手术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查阅相关的资料, 为每一例手术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最佳护理方案, 并制定干预措施, 从而有效地预防了体位性损伤的发生, 达到护理细节、护理处理方法的最佳衔接;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压疮发生率、神经性损伤发生率、血管怒张发生率、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从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针对手术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模式, 可以降低体位性损伤的发生。

3.2 循证护理模式的应用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实施循证护理, 可以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 降低并发症、损伤等的发生[5,6]。循证护理以事实为基础, 对患者的病情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评估, 为患者制定护理技术和并发症干预措施,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促进患者的康复[7,8]。当前循证护理模式已经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应用, 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我们针对临床手术中侧卧位体位最易发生并发症, 通过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制定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 确保了手术患者安全, 促进了患者术后的康复, 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摘要:随机选择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观察组循证护理, 针对临床手术中侧卧位体位最易发生的并发症如压疮、血管神经受压、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的情况, 对两组进行观察比较。自行设计满意度问卷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体位性损伤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并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应用循证护理模式可以有效地预防侧卧位体位并发症的发生, 并使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减少了医疗风险, 提高了护理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手术,侧卧位,体位性损伤

参考文献

[1]向海兰.循证护理在普外科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4) :951-952.

[2]曾芬莲, 张咏梅, 肖政, 等.循证护理在骨科术后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30 (6) :12-15.

[3]陆红蔚.循证护理在预防手术卧位并发症中的应用[C].//中华护理学会第16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2:818-820.

[4]谢小玲, 刘涛, 祝妍华, 等.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17) :158-159.

[5]周叶英, 徐冬梅, 温士玲, 等.循证护理学指导的病房管理工作初探[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0, 29 (5) :771-773.

[6]程燕玲, 张淑霞, 董怡萍, 等.循证护理在预防腹部手术后并发韦尼克脑病中的应用[J].陕西医学杂志, 2013, 42 (8) :1104-1104.

[7]车南飞.循证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 (14) :115-117.

髋部手术侧卧位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07年10月~2010年10月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有完整术后CT检查的42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60~82岁,平均68.3岁;腰椎管狭窄25例,腰椎滑脱8例,腰椎间盘突出节段失稳9例。所有患者均无脊柱融合手术史,为初次脊柱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在全身麻醉条件下完成手术,其中21例患者采取侧卧位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21例患者采取俯卧位后路椎弓根螺钉置入。详细记录两种体位下患者术中的二氧化碳分压及对手术的耐受情况。

1.2 椎弓根螺钉置入

骨膜下剥离椎旁软组织至横突以显露椎板、关节突关节及横突。术中根据腰椎人字嵴顶点为标记的方法确定腰椎进钉点[3]。咬骨钳去除螺钉进入点骨皮质,“开路器”凿出进针点后用直径2 mm克氏针通过椎弓根向椎体方向钻孔,并用小于拟置入螺钉直径1 mm的丝攻确定钉道,然后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所有螺钉在最终置入前,均进行术中X线正侧位透视,“确认”钉道位置良好后才置入。本研究患者椎弓根螺钉直径和长度根据术前CT平扫测量结果确定,本组螺钉直径为5.5~6.5 mm。

1.3 影像学测量和分析

术后对患者固定节段进行螺旋CT扫描(通用,美国),扫描条件:120 kV,320 m A,层厚10 mm,利用软件拆薄为1.25 mm层厚。在PACS工作站上对椎弓根螺钉的CT图层进行测量和分析。测量指标包括螺钉穿破椎弓根内、外壁以及椎体前缘的距离[7]。安全性评估指术中或术后是否出现与椎弓根螺钉置入相关的并发症,包括硬脊膜撕裂、神经根损伤、脊髓损伤、椎弓根骨折、主动脉损伤、螺钉松动拔出、断钉、假关节形成等[8]。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各参数的比较应用t检验,各比率之间的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侧卧位和俯卧位患者手术前二氧化碳分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过程中,侧卧位患者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俯卧位患者,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术中通气肺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俯卧位组中9例患者不能耐受该手术体位,12例患者可以耐受该手术体位,可耐受率为57.1%。而侧卧位组中仅1例无法耐受手术体位,可耐受率为95.2%。侧卧位组患者对手术体位的耐受能力显著优于俯卧位组,两者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共置入192枚椎弓根螺钉,侧卧位病例置入98枚椎弓根螺钉,平均每例患者置入4.7枚螺钉。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89枚,占90.8%。破壁9枚,占9.2%。俯卧位病例共置入88枚椎弓根螺钉,平均每例患者置入4.2枚螺钉。螺钉完全在椎弓根内81枚,占92.0%。破壁7枚,占8.0%。两组患者椎弓根螺钉破壁率没有差异(P>0.05)。所有患者术中仅有3枚螺钉松动拔出,术后未出现神经并发症,未出现其他螺钉置入相关并发症。见表2。

3 讨论

我国现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医学的发展进步,老年人的手术范围不断扩大,手术适应证逐步放宽,老年腰椎疾病的手术患者越来越多。自1959年BOUNCHER首先报道后路腰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侧弯以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在脊柱外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被视为脊柱内固定的标准方法[1,2,3]。老年患者的手术存在诸如代谢功能下降、器官功能减退、机体免疫力下降、耐力下降、病患较多、营养不良、血容量不足等不利因素,对麻醉和手术耐受力降低[6]。而老年腰椎疾病患者置入椎弓根螺钉的手术本身对机体就是一种非常大的创伤,所以要想要老年腰椎疾病患者顺利进行椎弓根螺钉的手术治疗,关键问题是如何度过手术关,这需要全面正确地衡量患者的耐受情况,并且在术中尽量减少对老年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而在手术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手术体位是手术成功的基本保证,是预防术后并发症重要措施。

本研究比较了侧卧位和俯卧位两种体位对手术过程中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侧卧位置入椎弓根螺钉的老年手术患者术中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高于俯卧位患者,二氧化碳分压也显著低于俯卧位患者。表明侧卧位对全身麻醉老年患者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显著小于俯卧位。笔者认为呼吸过程中换气活动通过膈肌与肋间肌舒缩运动实现。肋间肌收缩,胸骨体上移,肋弓中部上升,下缘外翻,使胸腔的矢径、横径增大,配合膈肌升降完成换气功能。俯卧位中,胸廓和膈肌的活动度受限制。膈肌上升和胸廓容积缩小过程以及辅助呼吸肌的有效性减退,肺通气和灌流比例变化,可引起缺氧及二氧化碳积蓄,进一步引起左室射血分数下降[9]。本研究结果中侧卧位患者的耐受率为95.2%,远高于俯卧位患者的57.1%;侧卧位的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明显优于俯卧位患者,也佐证了以上观点。洪启东等人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中也同样报道了侧卧位可以减小体位对患者手术过程中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4,5]。老年患者置入腰椎弓根螺钉的手术较之单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更为复杂困难。为了提高老年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手术并发症,置入腰椎弓根螺钉的手术过程中就更需要注意体位这样的细节。

但是侧卧位所带来的体位优势,不能够以降低椎弓根螺钉的精确性和安全性为代价。故本研究进一步比较了侧卧位和俯卧位两种体位对椎弓根螺钉精确性和安全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中显示,侧卧位和俯卧位置入椎弓根螺钉的破壁率分别为9.2%和8.0%,两组之间没有差异。椎弓根螺钉系统作为一种成熟的脊柱内固定技术,可以提供坚强的固定力,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使用[1,2,3]。KOSMOPOULOS等[10]对130篇相关文献行Meta分析后发现胸椎的不良置钉率为3.5%~72.4%,腰椎的不良置钉率为2.5%~40.0%。与之相比,本研究两种体位中老年腰椎疾病患者的椎弓根螺钉不良置钉率在较低水平,说明椎弓根螺钉在侧卧位和俯卧位中具有相同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在全身麻醉条件下与俯卧位相比,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在侧卧位下行椎弓根螺钉的徒手置入同样有较高的精确性和安全性,同时侧卧位可以降低体位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提高老年患者的手术耐受能力。故对于肺通气功能和耐受能力较差的老年患者而言,侧卧位腰椎弓根螺钉的手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病例1:患者李某,男性,76岁,侧卧位下行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中患者耐受情况好,螺钉置入顺利,术后疗效可靠。

参考文献

[1]SUK SI,LEE CK,KIM WJ,et al.Segment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horacic idiopathic scoliosis[J].Spine(Phila Pa 1976),1995,20:1399-1405.

[2]KIM YJ,LENKE LG,BRIDWELL KH,et al.Free hand pediclescrew placement in the thoracic spine:is it safe[J].Spine(PhilaPa 1976),2004,29:333-342.Discussion 42.

[3]BOOS N,WEBB JK.Pedicle screw fixation in spinal disorders:a European view[J].Eur Spine J,1997,6:2-18.

[4]洪启东,董炜烽.腰椎间盘突出症俯卧及侧卧位手术的比较[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6):448.[4]HONG QD,DONG WF,Comparison of the clinical outcome forthe lumber disk herniation patients treated by prone and lateralposition[J].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Injury,2001(6):448.Chinese

[5]廖绿梅,黎小冰,张群秀,等.俯卧位与侧卧位对后路腰椎间盘摘除手术的影响[J].河北医学,2007(6):670-672.[5]LIAO LM,LI XB,ZHANG QX,et al.The effect of prone andlateral position on the lumbar discectomy by posterior approach[J].Hebei Medicine,2007(6):670-672.Chinese

[6]白希江,顾清风.关于老年人手术问题[J].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2(1):43-44.[6]BAI XJ,GU QF.The problem of the surgery in the eldly pa-tients[J].Foreign Medical Sciences(Geriatrics),1982(1):43-44.Chinese

[7]UPENDRA BN,MEENA D,CHOWDHURY B,et al.Out-come-based classification for assessment of thoracic pedicularscrew placement[J].Spine(Phila Pa 1976),2008,33:384-390.

[8]WIESNER L,KOTHE R,SCHULITZ KP,et al.Clinical evalua-tion and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analysis of screw tracts afterpercutaneous insertion of pedicle screws in the lumbar spine[J].Spine(Phila Pa 1976),2000,25:615-621.

[9]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30.[9]LIU JJ,ZHAO J,Modern Anesthesiology[M].Beijing:People'sMedical Publishing House,1998:430.Chinese

髋部手术侧卧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2014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儿科共有146例患儿采用侧卧位进行神经外科手术。其中男73例, 女73例。年龄1~5岁, 平均 (2.6±1.3) 岁。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 (73例) 和对照组 (73例) 。其中观察组男36例, 女37例。年龄1~4岁, 平均 (2.8±1.1) 岁。对照组男37例, 女36例。年龄1~5岁, 平均 (2.9±1.9) 岁。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以及既往史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侧卧位进行手术, 并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当麻醉生效后对照组选择与患儿头部大小相近的海绵填充式头圈对其进行头部固定, 对患儿躯干及腿部均加垫棉花垫, 使患儿整个躯体处于功能位状态, 并加以妥善固定。观察组的患儿同样采用气管插管麻醉, 进行侧卧位手术, 当麻醉生效后选择与患儿头部大小相近的聚氨酯凝胶头圈 (奥克兰高分子医用材料 (天津) 有限公司) 对头部进行固定。其他躯体各部位的摆放与对照组一致。在术后14 d内对患者出现急性压疮的情况做以评估。

1.3 观察指标

患儿手术后由护士对患儿全身皮肤做以检查, 在术后的2 d, 护士需每日进行一次检查。如果患者皮肤出现红斑、发痒但未出现皮肤破损的为Ⅰ期压疮;如果患儿皮肤出现破损, 出现水泡疱疹, 损伤到真皮层的为Ⅱ期压疮;如果患儿皮肤未出现任何症状则为无压疮。压疮总发生=Ⅰ期压疮+Ⅱ期压疮。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选项。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 13.0软件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进行为期14 d的观察后, 观察组无压疮35例, 而对照组仅15例, 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为38例, 对照组为58例, 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调查

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8.08%, 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2.05%, 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神经外科手术常为较精细的手术, 多数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 且手术时间一般较长[3]。由于神经外科手术部位较为特殊, 常在脑部进行, 因而常需要患者采用侧卧位对其进行手术, 由于侧卧位的姿势, 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需要给患者加垫头圈以固定患者的头部[4]。使用头圈固定患者的过程中患者的额颧部是主要的受力点, 与头圈的接触较为紧密, 加行额颧部位的皮肤较为细嫩, 且手术时间较长, 所以常会出现压疮[5,6]。在以往的手术中都会采用传统的海绵填充式的头圈对患者的头部进行固定, 由于传统的海绵填充式的头圈在使用的过程中通透性较差, 加上皮肤与之贴合时间较长, 常会出现局部皮肤的红肿瘙痒, 进而形成急性压疮[7,8]。在本次临床试验中采用的聚氨酯凝胶头圈是一种透气性相对于传统海绵填充式头圈好的头圈, 可以降低在较长时间的神经外科手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

例 (%)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观察组无压疮有35例, 而对照组仅15例, 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为38例, 对照组为58例, 观察组的压床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约27.4%。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后急性压疮的发生率明显降低, 可以有效的预防急性压疮, 达到了预期的结果。在两组患儿康复出院之前对患儿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 两组患儿由于恢复程度不同, 出现压疮的情况也不同, 所以患者家属的满意度有较大差异。观察组的满意度为78.08%, 对照组的满意度为52.05%, 观察组的满意度高对照组约26.03%。在手术中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后由于降低了急性压疮的发生率, 所以患者家属对于治疗效果普遍满意[9,10]。

综上所述, 使用聚氨酯凝胶头圈在预防小儿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中患儿面部皮肤急性压疮的临床效果良好, 急性压疮的发生率低, 压疮的程度较轻, 患儿家属对于使用聚氨酯头圈的预防效果较为满意, 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高爱华, 刘霞.颅脑手术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10) :956-958.

[2]欧晓莹, 李广群.压疮防护标识及防护方案的设计与使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 (1) :68.

[3]张颖.神经外科手术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全科护理, 2010, 8 (12) :3160.

[4]陈杏梅, 卢春红.90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5) :193-194.

[5]张秀平, 任杰平, 张兰梅.集束干预方案预防术中压疮的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 2012, 12 (7) :71-74.

[6]汤秀云, 蒋劲林, 汤银惠.两种护理干预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与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5) :196-197.

[7]费美霞.神经外科手术术中压疮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 (12) :2754.

[8]魏革, 胡玲, 祝发梅.手术患者压疮风险因素评估表的设计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6) :578-580.

[9]Souza T S, Maciel O B, Meier M J.View from specialist:It is creative, and of certain scientific and educational value[J].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10, 16 (10) :1366-1368.

上一篇:风险分析对策下一篇:发表论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