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关系探讨

2024-08-01

现代化关系探讨(精选12篇)

现代化关系探讨 篇1

从“教师暴力”现象说起

幼儿园本应是孩子成长的乐园, 教师本应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师生之间应充满真情, 但在个别幼儿教师的身上, 爱心、事业心、责任心在渐渐远去。先请看一位伤心的妈妈写给《现代育儿报》编辑的信:

我实在忍不住哭着给你们写这封信。

我的儿子阳阳现在4岁半, 所有接触过他的人都说他是个乖巧, 懂事, 聪明的孩子, 在小班的时候, 两个学期被评为幼儿园“十佳优秀幼儿”。就是这样乖巧的孩子, 也遭到老师的掌掴。

就在昨天, 我去幼儿园接阳阳时, 老师告诉我阳阳排队时推了小朋友一下, 老师便打了他一下, 于是他就耍脾气。路上我对阳阳说, 推小朋友是不对的, 老师批评不该跟老师闹情绪, 但他不吭声, 满眼是泪直摇头。

晚上吃饭时, 阳阳说耳朵疼, 我问他, 老师打你哪里?他才说, 排队时前面的小朋友踢了他一脚, 他就推了那小朋友一下, 老师过来没说话, 打了他一耳光, 耳朵就开始疼了。我听了心里很痛, 禁不住哭起来。想不到阳阳挨的第一记耳光, 竟是幼儿园老师给的。

前几天听其他家长说, 这所幼儿园的小孩午睡时, 一上床就要求闭上眼, 小孩没闭眼, 脸会被老师拧肿。

我想请教有关专家,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被老师打骂造成身心上的伤害, 做父母的应该到哪里给孩子讨个说法?

相关案例

武术老师狠掴六龄童

深圳某幼儿园大三班的小强, 因在武术排练时走错了方向, 惹怒了武术老师熊某, 熊某用右手狠狠地扇了他三个耳光。据悉, 这是熊某第五次打他了, 当日还有两位小朋友同时被打。事后, 园领导与熊某一起登门向小强一家道歉, 熊某还写了书面道歉。

四岁童下跪又舔地

西安市一幼儿老师, 只因孩子踩脏地面, 竟让两个女童下跪, 并用舌头舔净她们踩脏了的地面。

铅笔刀割幼儿耳朵

因学前班孩子上课太吵闹, 陕西大荔县韦林镇望仙村一名女教师竟拿起铅笔刀, 将全班18个孩子中的17名幼儿的耳朵逐一划破。事后幼儿园召开了会议, 让该老师写出书面检查, 停发其补贴, 解聘其教师职务。

对幼儿进行体罚带来的恶果令人震惊。首先, 体罚会对幼儿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教师是成年人, 体力上占绝对优势, 幼儿的身体各部分都十分脆弱, 教师哪怕是随手一巴掌或者一拳头, 对孩子来说都是巨大的打击。轻者皮肉受损, 重者造成残废或危及生命。

专家认为:孩童时期的暴力是人类社会整个暴力的基础。孩子是真正的社会的弱者, 不懂得自己有哪些权利, 也不懂得怎样去合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正是由于身体力量的弱小, 才导致老师敢于体罚和虐待。如果老师一味地打骂体罚孩子, 就会埋下一个祸根, 那就是当他有力量的时候, 他就会打骂更小的孩子, 当他成年以后, 就会打骂和体罚小孩, 如果是男人, 也可能会打骂女性和儿童。

面对这些受到伤害的孩子, 真是让人心痛, 发人深思。美其名曰:“严是爱, 松是害”, “严师出高徒”, 其实, 这些行为严重扼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对学习的兴趣, 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不知道这些幼儿还能否带着心灵的创伤继续走在幼儿园的小路上, 也不知道那些“旁观者”孩子, 是否会对幼儿园老师丧失信心, 更不知道将来有一天, 当他们也具有一定的权利时, 是否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这些教师的行为早已超出了教育的范围, 有辱“灵魂工程师”的形象, 教育是要我们帮助稚嫩的幼儿在错误面前学会改正, 在困难面前学会勇敢, 在老师的关爱和同伴的互助中健康成长。而像这种严重的体罚行为, 又岂能称之为教育?

当然, 对于我国一千多万的教师队伍来说, 像这样一些极端的事件只是个别现象, 但在这些个案以外, 确实存在许多违反教育原则而我们没有意识到的事情。因此, 在社会各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 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发生在这些美丽的幼儿园里的一切, 重新思考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问题, 是每一个教师和孩子每一天都要去感受和经历的事情, 关系着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加强法制教育, 让教师明白体罚孩子是违法行为

打孩子是教师缺乏教学艺术的一种表现, 教师的一些行为已经涉及法律问题, 而且极个别教师的这种不良行为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差, 严重地败坏了幼儿教师的形象, 幼儿教师在整个社会的威信也因此而逐渐下降, 有些教师的个人修养和教学技能急需提高, 幼儿教师必须加强法制教育, 遵守“未成年人保护法”应该成为幼师行为的基本规范之一。因此, 教师只有在了解孩子权利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正确地对待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

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 情节严重的, 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规定:

对体罚学生情节严重,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 由公安机关给予行政处罚,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 各行各业都要依法行事, 教育也不例外。比如:有的孩子在教师示范时讲小话, 教师就请这个孩子站到教室外面, 将停止其活动当作一种惩罚手段, 看起来是教育孩子引以为戒, 实际上这是违法的。因为法律赋予了孩子受教育的权利, 幼儿园和教师无权剥夺。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提高法律意识。

二、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教师对幼教事业的热爱和对孩子的爱心

1、要求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理想是引导教师自觉从事职业实践活动的动力, 是激发教师产生强烈的职业感的思想基础。一个具有热爱幼儿教育、献身幼儿教育精神的教师, 必然会对教师职业的性质、任务、作用和意义有充分的认识, 对教师职业具有强烈的职业情感, 并为之默默奉献。崇高的职业理想, 能使教师真正安心幼教事业, 忠诚幼教事业, 献身幼教事业。

2、要求教师全身心地投入本职工作

坚持献身幼教事业, 要求教师关注幼教事业的发展, 积极参与教育改革, 更新教育观念,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为推进素质教育奉献自己的才智。教育工作是以孩子为对象, 教师每天要和孩子打交道, 作为幼儿教师必须对这项工作极端热忱, 时时处处都要表现出乐观向上和热情饱满的风貌, 为培育21世纪祖国的花朵, 奉献终身。

3、要求教师具有顽强的意志和毅力

幼儿教师的职业是一项特殊的职业, 幼教工作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劳动, 它需要克服来自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困难。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要有明确的目的, 对幼教事业信念坚定, 不论是在顺利时还是在逆境中, 都要对工作充满信心, 要有“矢志不渝, 持之以恒”的精神, 在困难面前百折不回, 坚韧不拔。从意志角度来讲, 幼儿教师还要有足够的耐心, 尤其是在和孩子们的交往过程中, 要有涵养、能忍耐, 并且循循善诱。

总之, 要取得孩子们的信任和爱戴, 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 光有责任心、事业心是不够的, 还需要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去赢得孩子们的心, 时常保持开朗的性格, 让孩子们成为自己的朋友。要当一个孩子们真正喜欢的好老师, 不是天天见到孩子笑眯眯, 在孩子们面前穿得漂亮一点那么简单, 而是需要师生间心灵的互动。这实际上提出了一个教师角色的问题。教师和孩子们在一起时共能分成五种角色:“他在向学生孩子传授知识和人生道理的时候, 应该是老师, 循循善诱;他在关心孩子疾苦的时候, 应该是母亲, 无微不至;他在和孩子交往中, 应该是朋友, 心心相印;他在生活中, 和孩子应该是兄弟姐妹, 无话不谈;他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 应该是医生, 治病救人。”

摘要:然而近年来, 幼儿园教师打骂孩子、对孩子体罚的事件不时见之于报端, 师生关系严重异化。这表明, 幼教事业的神圣光环正受到瑕疵的侵扰, 孩子的多样性发展正面临严重危机, 师生关系出现一系列问题。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者, 我们是否该给孩子开拓一片充满硕果的土地, 让孩子们茁壮成长呢?

关键词:现代,师生关系,探讨

现代化关系探讨 篇2

作业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毛泽东有两点重要思想:

1、“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2、“中国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的兼收并蓄”。这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批判继承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也是我们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中国的传统文化同世界上任何一个大的文化体系一样,既有它积极、进步的一面,又有它消极、落后的一面。前人创造的文化成果,给后人的文化发展积累了经验和教训,而后人总要对前人创造的成果进行重新审视,通过反复的筛选,作出明智的抉择。传统文化给今天以启示,又必须不断接受现实生活的选择。同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还要有创新。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毛泽东更倡导“推陈出新”,没有创新,传统文化就丧失了生命力,无法在现代社会立足。只有对同现代文明和时代精神相融合的传统文化不断进行创新,才有可能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人类文化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同时,又要注意吸取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丰富本国文化,扬长避短,融合时代精神,使传统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

而如何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主要有这几点:

一、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

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

二、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 治思想等等)。

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的过程。

四、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协调发展。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中国式的现代化包含民主、富强和文明三位一体的内容。社会现代化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许多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造成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关系失调、人际关系冷漠、大量家庭崩溃、人们道德堕落、精神空虚、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一些西方学者认为,只有儒家伦理才能治疗以上社会疾病。社会的现代化,归根到底还在于人的现代化。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是一项头等重要的社会工程。提高人的素质,除了提高人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之外,还应重视道德理想、高尚人格和情操的培养。

现代化关系探讨 篇3

关键词:关系分句 现代汉语 限定性 划分依据

一、引言

自从赵元任(1968)《汉语口语语法》问世之后,国内外学者对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问题展开了大讨论。众所周知,英语既有限定性关系分句,也有非限定性关系分句,并且两者不论是在句法结构方面,还是在语义方面,都有着明确的差别。例(1)中的两个句子,虽然,都含有相同的关系分句(relative clause,用Rc表示),但是性质却是不一样的。例(1)a中的关系分句是限定性的,而例(1)b中的却是非限定性的。

(1)a.John has [Dp a brother [Rc who is learning Chinese]].

b.John has [Dp a brother,[Rc who is learning Chinese]].

书写形式上,非限定性关系从句一般用逗号隔开,而限定性关系从句则一般不能用逗号隔开。语义上,这两个句子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例(1)a的含义是约翰除了正在学汉语的弟弟之外还有其他兄弟,学汉语的只是其中的一个;而例(1)b的含义是约翰只有这一个兄弟,并且现在正在学汉语。

那么,汉语关系分句有没有限定性与非限定性之分呢?如果有的话,又该如何划分呢?依据又是什么?

二、研究回顾

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至于汉语关系分句有没有限定性与非限定性之分,有的研究者持否定态度,以Gobbo(2001)和Zhang(2001)为代表,他们认为汉语只有一种限定性的关系分句。也有研究者持肯定态度,以赵元任(1968)、Hashimoto(1971)、Huang(1982),以及陈宗利、温宾利(2004)为代表,他们则认为汉语中既有限定性关系分句,又有非限定性关系分句。

然而,承认汉语关系分句有限定性与非限定性之分的研究者们在限定性的划分依据问题上,主张也不大一致。赵元任(1968)认为根据指示词与关系分句的线性顺序句法因素所决定的:即修饰DP的关系分句是限定性的,而修饰NP的关系分句是非限定性的。Hashimoto(1971)完全采纳了赵元任的分析,Huang(1982)则接受并发展了这一观点。Huang(1982:69)指出用辖域的角度来进行区分。若指示词位于关系分句的辖域范围内,则该关系分句是限定性的;位于指示词辖域之内的关系分句应是非限定性的。此外,赵元任还结合对比重音(contrastive stress)进行了讨论。他认为,当修饰NP的关系分句带有对比重音时,其功能与修饰DP的关系分句相同。最近,陈宗利和温宾利(2004)则认为汉语中,限定性关系分句与非限定性关系分句的划分依据并非取决于句法因素,而是取决于音系因素,即对比重音:如果关系分句带对比重音则是限定性的,否则是非限定性。

三、关于现代汉语关系分句的探讨

本部分将对现代汉语非限定性关系分句的有无和划分依据的问题分为两个步骤进行考察与探讨。

(一)关于现代汉语关系分句有无非限定性关系分句的探讨

关于汉语关系分句有无非限定性关系分句的问题,分歧很大。先来回顾一下Gobbo(2001)和Zhang(2001)在汉语有无非限定性关系分句问题上所进行的分析。Gobbo(2001)认为汉语中不存在E类代词,因此,汉语中不存在非限定性关系分句。那么汉语中存不存在E类代词呢?首先看一下Cheng和Huang对E类代词的解释:

(2)If a man enters the room,he will trip the switch.

例(2)中的代词“he”,所指示的是前面表示无定意义的量化词“a man”,所以“he”可以解释为:the man who enters the room。这样的代词所指只能根据句中由量化短语充当的先行语确定,并且与先行语之间不存在成分统治(c-command)关系,所以不受其约束。像这样的代词即被称作E类代词。至于汉语中E类代词的存在问题,不少研究者还是持肯定态度的。Cheng and Huang (1996)论证了在“如果”条件句和“都”条件句的主句中E类代词的存在。温宾利也指出在“什么…什么句”中的第二个分句的wh词也为E类代词。

(3)你说什么,他就信什么。

谁先来谁先吃。

从以上分析来看,Gobbo认为汉语没有E类代词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因而其所谓的汉语没有非限定性关系分句也就缺乏说服力。

再来看Zhang(2001)对汉语中没有非限定性关系分句所进行的分析。Zhang(2001)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汉语中不存在关系代词。从Chomsky(1982)、Huang(1986),以及Tsai(1984)的分析看来,汉语中是存在关系代词的,只不过是隐性的而已。事实上,英语中也有隐性的关系代词。例(4)中的中心语与关系从句之间的关系代词就是隐性的。

(4)The woman [Rc he visited] is his mother.

由此看来,认为汉语中没有非限定性关系分句的说法都是缺乏理论根据的,没有说服力的。

从事实上看,汉语中确实存在非限定性关系分句的现象。现在我们再来看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

(5)我深爱着的中国。

Tsao认为,“中国”只有一个,指称明确,无需限定;该关系分句的作用只是提供一些附加信息,对确定“中国”的所指不起决定作用,所以例(5)中的关系分句“我深爱着的”是非限定性的。陈宗利、温宾利(2004)还指出实际上现代汉语中这种“关系分句+普通名词/代词”的情况也很常见。

(6)a.我朝思暮想的祖国。

b.我度过童年的故乡。

c.他家里种地的母亲。

“祖国”“故乡”和“母亲”都是普通名词,但是它们的所指意义并没有受到前面关系分句的制约,因而关系分句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是非限定性关系分句。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汉语中确实存在非限定性的关系分句。

(二)关于汉语关系分句的划分依据的探讨

既然已经初步证明了汉语中既有限定性关系分句又有非限定性的关系分句,那么它们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呢?观点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句法因素,另一种是音系因素。赵元任认为两种因素兼而有之,既有句法因素,又有音系的因素。陈宗利、温宾利(2004)则认为划分因素不在句法因素,而在对比重音。对此,笔者同意汉语关系分句的划分依据不在句法因素,但是笔者认为,汉语和英语不同,它属于形态变化不丰富的语言,单凭外在形式,很难对关系分句的限定性问题做出判断,所以句法因素或音系因素(对比重音)都不能作为判定限定性的依据。其实,关系分句的限定性与其中心词和指示词的语义以及整个关系分句所处的语境有着紧密的联系。

1.关于对比重音因素的探讨

根据赵元任(1968)的分析,在以下两个句子中不论“那位”处在关系分句的前面还是后面,只要关系分句带上对比重音,其作用就是限定性的。

(7)a.[那位[Rc戴眼镜的]先生]。

b.[[Rc戴眼镜的]那位先生]。

陈宗利、温宾利(2004)对此加以分析,指出当句中的指示词带上对比重音的时候,关系分句不带对比重音,是非限定性的。并举出例子加以说明,在例(8)中,对确定所指起作用的是指示词“那位”,关系分句只是提供附加信息,因而是非限定性的。

(8)我说的是那位戴眼镜的先生,不是这位(戴眼镜的先生)。

另外,陈宗利、温宾利(2004)指出以下两个有力的“佐证”:以下关系分句是非限定性的,都是不能带对比重音的。

(9)a.我深爱着的中国。

b.到了[[Rc他心仪已久的]美国],张三才发现这个所谓的自由世界其实并不自由。

笔者认为,这一结论不太准确,值得商榷。其实,非限定性的关系分句是照样可以带对比重音的。例(9)a中的关系分句“我深爱着的”带上对比重音时,带有这样的含义:我是深爱中国的,而不是痛恨中国的。例(9)b也是同样,表明他对美国心仪已久,而不是深恶痛绝。我们还可以用例(10)加以说明:

(10)这就是[[Rc我深深喜爱的]纽约],也是[[Rc某些人深深痛恨的]纽约]。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不仅限定性关系分句可以带对比重音,而且非限定性关系分句也可以有对比重音,只不过是对比重音所起到的作用不同而已。因此,把对比重音看作是关系分句限定性的划分依据实在有不妥之处。

总而言之,汉语关系从句的限定性问题复杂,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简单的把句法或音系因素作为划分依据,很难在此问题上作出正确的判断。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义和语境因素。

2.关于语义因素与限定性问题的探讨

其实,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与其中心词和限定词的语义有很大的关系。中心词指称的明确程度会影响到修饰它的关系分句的限定性问题。先来看一下关系分句的限定性与其中心词和限定词的语义的关系。如:

(11)a.[他[Rc正在学校读书的]三弟]。

b.[他[Rc正在学校读书的]弟弟]。

例(11)a中的中心词“三弟”指称明确,因为对同一个人来说,排行老三的弟弟只有一个。因此,在例(11)a中,起到限定作用的是人称代词“他”,关系分句只是提供一些附加信息,对“三弟”的所指不起决定作用,因而是非限定性关系从句。而在例(11)b中,中心词“弟弟”的指称就不够明确,单从这句话我们无法判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

以上分析了中心词的词义对限定性的影响。再来看一下限定词对关系分句限定性的影响。例(12)a中的中心词“班主任”也是如此,一个班的班主任只有一个,“三班”起到了限定的作用,因而关系分句“戴眼镜的”只起到了补充说明的作用,是非限定性关系分句。而例(12)b中限定词“那个”指称则不明确,他可能存在于两种语境中:一是可能那就只有一个班主任,这时关系分句就是非限定性的;二是可能有多个班的班主任在一起,指的是戴眼镜的那个班主任,这时关系分句是限定性的。

(12)a.三班的那个矮胖的[Rc戴眼镜的]班主任。

b.那个矮胖的[Rc戴眼镜的]班主任。

由此可以看出,同一个关系分句的限定性可能因为中心词的语义的不同而不同,也可能因为限定词的语义指称不同而不同。因此,关系分句的限定性问题与限定词以及其所修饰的中心词的语义有很大的关系。

3.关于语境因素与限定性问题的探讨

关系从句的限定性问题与其所处的语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有时,通过对语境的分析,就可以判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看以下两个例子:

(13)a.小雪刚从北京下乡到了这个小镇。刚开始,小镇的人也曾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打量[这位[Rc戴眼镜的]姑娘],后来人们看她朴实,和山里人过着同样的日子。

b.甲:你说的那个姑娘是戴眼镜的,还是不戴眼镜的?

乙:我说的是[这位[Rc戴眼镜的]姑娘],不是那位没带眼镜的。

例(13)a中的“这位姑娘”通过对其上下文的分析,显然是回指小雪,指称明确,因此关系分句“戴眼镜的”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是非限定性关系分句。而在例(13)b中,从其对话的上下文来看,当时肯定是有两位姑娘,且一个是戴眼镜的,一个是不带眼镜的。关系从句“戴眼镜的”成了区别这两位姑娘的特征,为中心词提供必要的信息,是限定性的关系分句。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即便是同一个关系分句,在其限定词和中心语相同的情况下,在不同的语境中出现时,其限定性也是不一样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语境对关系分句限定性的判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汉语属于一种形态变化不丰富的语言。单凭某一句法和语音因素这些外在形式很难判定一个关系从句的限定性。要对其作出正确的判断,必须综合考虑其句法、语义、语境、语音等各个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Cheng,Lisa & James Huang.Two Types of Donkey Sentences

[J].Natural Language Semantics,1996,(4).

[2]Chomsky,Noam.Some Concept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and Binding[M].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2.

[3]Evans,Gareth.Pronouns[J].Linguistic Inquiry,1980,(2).

[4]Gobbo,Francis Dell.Appositives Schmappositives in

Chinese[A].In Maki Irei & Hajime Ono(eds.).UCI 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C].2001,No.7.

[5]Del Gobbo,F.Chinese relative clauses:restrictive,

descriptive or appositive?In Proceedings for The XXX Incontro di Grammatica Generativa,Università Ca Foscari,Venezia,Italy,2005.

[6]Hashimoto,A.Mandarin Syntactic Structures[M].Unicorn

8,Princeton University,1971.

[7]Huang,C.-T.James.Logical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Ph.D.dissertation,MIT,1982.

[8]Tsai,Wei-tien.On Economizing the Theory of A-Bar

Dependencies[D].Ph.D.dissertation,MIT,1994.

[9]Tsao,Feng-Fu.Relativization in Chinese and English:

a Contrastive Study of Form and Function[J].Journal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Association XXI,1986,(3).

[10]Williams,Alexander.Predemonstrative Modifiers in

Mandarin.[A].In Dimitriadis et al.(eds.).U.Penn.Working Papers in Linguistics [C].1998,No.52.

[11]Zhang,Nina.Sell Non-restrictive Relatives[OL].http:

//www.usc.edu/schools/college/ealc//chinling/articles/appositivies.pdf.2001.

[12]方立.逻辑语义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13]高更生.汉语语法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14]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上海:学林出版社,1985.

[15]徐默凡.“这”和“那”研究述评[J].汉语学习,2001,(5).

[16]陈宗利,温宾利.论现代汉语关系分句的限定性[J].四川外语

学院学报,2004,(3).

[17]温宾利.英语的“驴句”与汉语的“什么……什么句”[J].现

代外语,1997,(3).

[18]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现代化关系探讨 篇4

一、我国通信企业客户服务分析

目前, 中国通信市场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相对于十年前来说, 有了很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使得中国通信市场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通信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技术进步推动业务应用、投资方向转向服务软环境投资、通信市场由垄断走向全面竞争、经营重点转为以客户服务为中心。通信业的客户服务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一个关键环节。通信业的客户服务指的是通信企业为了激起客户的消费欲望, 引起客户的购买行为, 在通信产品消费前后及消费过程中所采取的进一步满足客户需求和愿望的活动和提供给客户的附加利益。客户服务管理对通信企业赢得客户、开拓市场起着关键作用。

先进的服务理念是基础。 (1) 零缺陷的服务理念。 (2) 内部员工相互服务理念。 (3) 品牌是服务的一种承诺, 服务创品牌, 品牌出效益, 真正高忠诚度的品牌必须依靠通信企业的诚信和承诺服务, 长期服务、增值服务来实现, 比如打包服务、个性化服务。 (4) 通信竞争应以差异服务创品牌和创竞争优势, 而不应以技术平台为主要手段, 随着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 运营和服务商都有能力在网络和平台上做到足以满足客户的要求, 但服务的差异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的差异。 (5) 公司所有员工都是营销服务工作中的一员, 不管直接的和间接的, 他们无论从事运营、建设, 还是从事支撑, 他们的工作与服务质量、水平紧密相关。

完整的服务体系是保证。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应包括服务标准、服务控制、服务管理。服务标准是通信企业对客户的一种承诺, 也是客户检验服务质量、水平的一个标准。标准化、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体现了通信企业所能承诺的服务水平;服务控制体现在差异化服务, 即如何为不同的客户设置不同的服务, 控制好服务的标准, 这有利于抓住关键客户, 降低服务成本, 提高有效服务质量;服务管理体现了对服务标准的实现能力, 不合适的服务管理会破坏服务的承诺, 现代企业的服务管理应在标准、控制的基础上, 不断寻找合适的组织、流程、手段来实施, 坚持把握技术至上、速度第一、削减成本、信任员工、授予权力、客户资本和不忘质量。通信对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通信企业的客户服务是企业的生命线。通信服务需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需要良好的客户关系管理以及高效的业务流程。

二、通信企业服务现状及CRM建立的必然性

中国的通信企业在整体改革、发展推进工作中, 力争提升服务水平, 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改进措施, 并取得了显著的实效, 在2001年信息产业部投诉中心及第二方调查的报告中都反映了质量的大幅提高, 投诉率大幅下降。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 由于传统垄断体制下和高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服务能力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 与国际先进运营商相比, 我国的通信服务仍处在初级阶段, 具体表现为:服务标准没有差异化、服务控制难以落实服务观念转变慢, 固守陈规、相当多的管理者及员工不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管理手段、工具、方法不适应服务需求。

通信企业必须建立以CRM为中心的客户服务应对措施。第一,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 (CRM) 系统和经营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构成适应市场、面向客户的综合经营支撑系统。第二, 以抓好当前成熟业务市场为基础, 进一步做好市场细分及以“确保存量、激活增量、增量增收”目标的灵活营销。第三, 开发和推广新业务、新应用为重点, 发展增值业务, 挖掘潜在业务市场, 逐步加大新业务业务量及业务收入占现有业务量、业务收入的比重, 实现业务 (产品) 结构性调整。第四,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认真进行业务市场调查、预测, 重点发展有需求、有优势、有效益的业务;切实满足各类客户需求;坚持有效益地发展电话客户;以增加企业效益为目标, 大力发展专线租用和上网等数据及互联网的核心业务, 加大集团客户、商企客户数据业务市场开发力度。第五, 加快公众客户、商务客户和大客户市场开发, 全方位拓展业务。第六, 不断创新服务, 培育忠诚客户。

三、通信企业大客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实现

CRM是一种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包含的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意味着一套应用软件系统。CRM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客户信息系统, 企业必须像管理其它资产一样对客户进行管理, 做到像了解企业产品一样了解客户, 像了解库存变化一样了解客户的变化。由于CRM提供了数据分析, 可以使企业能够找到自己的客户, 避免到处撒网导致资源浪费。对企业来讲, 重要的是能够给企业带来盈利的客户, 而不仅仅是因为客户的企业大。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 要更多地关注那些让企业赢利的客户, 必要时应剔除一些服务成本太高的顾客。CRM可以帮助企业整理出最忠诚的客户的行为标准。销售人员就可以以此去寻找新的客户。

客户管理系统遵循“总体规划, 分步实施, 分步受益”的原则, “局部扩大化, 由点及面效益波及性”的原则, 应该在大客户业务范围内运用CRM系统, 以大客户服务中心为CRM实施的切入点。大客户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市场营销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服务管理系统等业务流程的管理, 将客户的各种背景信息、偏好、行为习惯、交易数据、信用状况等信息收集并整合在一起, 再将这些运营数据和外来的市场数据经过整合和变换, 装载进数据仓库后, 运用OLAP和数据挖掘等技术来从数据中分析和提取相关规律、模型和趋势, 把有关客户信息和知识在整个企业内得到有效的流转和共享, 并进一步转化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第一、市场营销管理系统。是通过营销分析, 协助大客户服务中心快速做出有效地决策。其主要功能有:1、客户资料管理。主要记录和存储所有客户信息资料, 将来自呼叫中心、营业前台及每个客户经理和不同渠道的客户信息及其所有联系人的完整原始档案资料登记入内。 (1) 信息的记录都是为了对客户进行进一步联络时更加具有针对性, 使专门与客户打交道的部门能够随时得到与客户相关的资料, 真实和全方位地了解客户。 (2) 计费信息管理:查询客户交费历史记录、欠费历史记录、预付款情况、查询话费清单、数据业务清单、信息业务清单, 根据话费信息统计客户对企业的利润贡献、市场贡献、信用贡献, 统计各类通信业务话务流向。 (3) 客户话务行为管理:对客户话务行为进行管理。对客户业务走向、话务流量、是否有长途需求、是否有上网需求等进行管理;2、营销活动管理。包括业务功能种类和资费的管理以及销售活动管理;3、竞争对手管理。括:竞争对手发展情况分析、包括市场占有率分析、供应商行为分析、合作商行为分析等;4、营销费用管理。主要对市场营销所产生的各项成本费用进行记录与各项收益做出对比。5、营销决策分析。包括营销分析、业务分析、收入分析、欠费和动态防欺诈行为分析以及客户发展分析。客户发展分析主要是依照客户的自然属性和消费行为属性对客户进行分析, 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客户总量分析、新增客户分析、客户流失分析、客户信用度分析、客户风险分析等等。第二、销售管理系统与服务管理系统。CRM的销售管理系统为企业管理销售业务的全过程提供丰富强大的功能。能够提供业务受理管理、市场信息管理、销售机会线索管理、合同及协议管理、客户需求管理、销售分析管理等。能够对代理渠道销售情况进行分析管理通过对代理商市场行为进行分析, 从而为通信公司与代理商合作方面战略、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服务管理系统则能提供客户服务与支持、客户投诉与申告管理、服务追踪、服务质量分析。

CRM系统总的说来就是要解决如何更好为客户服务这个核心的问题本论文依据客户关系管理的思想, 结合大客户本身的特点, 使大客户本着“向管理要效益, 向服务要效益, 向市场要效益”原则, 实现从产品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的转变。为企业保持和发展客户, 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迟晓英, 蒲海成.论市场拓展中的客户关系管理[J]保险研究, 2001, (04) .

[2]、张雷, 黄友平.基于CRM的电信业务流程重组[J]电信技术, 2002, (04) .

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探析 篇5

农村城镇化,不仅仅是意味着城镇人口的表面增长,而且体现为一种形成要素和影响极其深刻的社会和经济变迁过程,既有人口和非农产业活动向城镇的转移、聚居、强化和分异,以及城镇景观的地域推进等实体变化过程,也包括城镇经济、社会、技术变革的扩散并进入乡村地区,乃至包含城市文明、城市生活方式、城市价值观念向乡村地区扩散、渗透的精神变化过程。

(二)农业现代化的概念

现代化关系探讨 篇6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是政策上的修修补补,更不是扬汤止沸,而是一场关系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变革,是一次立足全局、着眼长远的制度创新和系统性重构。”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那么,究竟将如何推进这样一场深刻变革,楼继伟进行了详解。

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着力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问:此次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现代财政制度的内涵是什么?

答: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就是健全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科学的可持续的财政制度。

总体来讲,体系上要统一规范,即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公平统一、调节有力的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功能上要适应科学发展需要,更好地发挥财政稳定经济、提供公共服务、调节分配、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职能;机制上要符合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要求,包括权责对等、有效制衡、运行高效、可问责、可持续等一系列制度安排。

改革时间表明确——2020年基本建立现代财政制度

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有没有明确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答: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着眼全面深化改革全局,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三大任务,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从逻辑看,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是基础、要先行;收入划分改革需在相关税种税制改革基本完成后进行;而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需要量化指标并形成有共识的方案。整体改革任务重、难度大、时间紧。

今明两年是关键。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取得决定性进展,税制改革在立法、推进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要基本达成共识,2016年基本完成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工作和任务,2020年各项改革基本到位,现代财政制度基本建立。

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是什么?

答: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的6句话、24个字展开:

一是完善立法。树立法治理念,依法理财,将财政运行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

二是明确事权。合理调整并明确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支出责任,促进各级政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

三是改革税制。优化税制结构,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地方税体系,坚持清费立税,强化税收筹集财政收入主渠道作用。改进税收征管体制。

四是稳定税负。正确处理国家与企业、个人的分配关系,保持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基本稳定,合理控制税收负担。

五是透明预算。逐步实施全面规范的预算公开制度,推进民主理财,建设阳光政府、法治政府。

六是提高效率。推进科学理财和预算绩效管理,健全运行机制和监督制度,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体实施时应坚持以下原则: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兼顾效率与公平、统筹当前与长远利益、坚持总体设计和分步实施相结合、坚持协同推进财税与其他改革。

预算改革瞄准“七项任务”

问:下一步将从哪些方面改进预算管理制度?

答:现代预算制度是现代财政制度的基础,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主要从七方面推进:以推进预算公开为核心,建立透明预算制度;完善政府预算体系,研究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全面规范税收优惠政策。

问:为何把建立透明预算制度放在预算改革首位?

答:预算公开本质上是政府行为的透明,是建设阳光政府、责任政府的需要,也是依法行政、防范财政风险的需要。我们常说,财政收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怎么让群众能看懂、社会能监督?提高透明度是最有效的途径。

目前,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围绕建立透明预算制度,要完善全口径预算,增强预算的完整性,并推进一般公共财政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之间的统筹;进一步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和内容,除涉密信息外,中央和地方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

问: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已经启动,下一步规范地方债管理方向是什么?

答: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还将继续扩大,同时要做好两项基础性工作。一是推行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即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向社会公开政府家底;二是建立健全考核问责机制,探索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倒逼政府珍惜自己的信誉,自觉规范举债行为。

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但有的地方也存在一定风险隐患,全面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改革总的要求是,疏堵结合,开明渠、堵暗道,加快建立规范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及风险预警机制。

问:这次深化改革在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方面有些什么考虑?

答:我国现行税收优惠政策尤其是区域优惠政策过多,已出台实施的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约50项,几乎囊括了全国所有省(区、市)。还有一些地方政府和财税部门执法不严或者出台“土政策”,通过税收返还等方式变相减免税收,侵蚀税基、转移利润,制造税收“洼地”,不利于实现结构优化和社会公平,影响了公平竞争和统一市场环境建设,不符合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

今后,除专门的税收法律、法规外,起草其他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和区域政策都不得突破国家统一财税制度、规定税收优惠政策;未经国务院批准,不能对企业规定财政优惠政策。清理规范各类税收优惠政策,违反法律法规的一律停止执行;没有法律法规障碍且具有推广价值的,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有明确时限的到期停止执行,未明确时限的设定政策终结时间点。建立税收优惠政策备案审查、定期评估和退出机制,加强考核问责,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nlc202309021906

六大税种引领税制改革

问:下一步税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完善税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公平、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改革重点锁定六大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房地产税、个人所得税。

增值税改革目标是按照税收中性原则,建立规范的消费型增值税制度。下一步营改增范围将逐步扩大到生活服务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等各个领域,“十二五”全面完成营改增改革目标,相应废止营业税制度,适时完成增值税立法。

完善消费税制度。调整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改进征收环节,增强消费税的调节功能。

加快煤炭资源税改革。推进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水流、森林、草原、滩涂等自然生态空间。

建立环境保护税制度。按照重在调控、清费立税、循序渐进、合理负担、便利征管的原则,将现行排污收费改为环境保护税,进一步发挥税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

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由人大常委会牵头,加强调研,立法先行,扎实推进。

探索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抓紧修订《税收征管法》等。

明确中央和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

问: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如何调整中央和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

答:政府间事权划分是处理好中央和地方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从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看,保持现有中央和地方财力格局总体稳定,是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收入的前提。目前我国中央财政的集中程度并不高,国际上英国、法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中央财政收入比重都在70%以上,美国常规年份也在65%左右。

进一步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主要是在保持中央与地方收入格局大体不变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遵循公平、便利、效率等原则,考虑税种属性和功能,将收入波动较大、具有较强再分配作用、税基分布不均衡、税基流动性较大的税种划为中央税,或中央分成比例多一些;将地方掌握信息比较充分、对本地资源配置影响较大、税基相对稳定的税种,划为地方税,或地方分成比例多一些。收入划分调整后,地方形成的财力缺口由中央财政通过税收返还方式解决。

此外,合理划分各级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要充分考虑公共事项的受益范围、信息的复杂性和不对称性以及地方的自主性、积极性。根据这样的原则,将国防、外交、国家安全、关系全国统一市场规则和管理的事项集中到中央,减少委托事务,通过统一管理,提高全国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将区域性公共服务明确为地方事权;明确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在明晰事权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的支出责任。中央可运用转移支付机制将部分事权的支出责任委托地方承担。

现代化关系探讨 篇7

李大凯[1]提出, 科学在今天的中国已经大行其道, 占据了优势的话语权。“科学”一词, 来自西方文化, 从古希腊到近代一直到现代历久弥新。近年来, 人们经常对学术研究的“科学”性问题展开讨论, 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本文以发展的眼光来审视“科学”一词从古到今的发展, 将社会文化因素注入到对“科学”研究中来, 并据此探讨现代“科学”概念与价值尺度之间的关系, 以期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

2.“科学”一词古典内涵及其与价值关系

在拉丁文里, “科学”意为“知识”、“学问” (knowledge) , 是对宇宙作出解释与预测的知识。在西方文化古典时期, 科学与哲学两个词紧密相关, 甚至有时可以互用, 也提示了古代科学与价值的统一性。

十八世纪之后, 西方学术研究倡导“实证主义”, “定量研究”及“结论可重复”逐渐成为近代“科学”方法论最典型特征。至十九世纪, “科学方法”已成为研究关于自然的主流方法, 并出现了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等学科的分科。1888年, 达尔文定义“科学”为:“科学就是整理事实, 从中发现规律, 做出结论”。可见, 西方近代“科学”的内涵, 比“科学”一词的经典内涵缩小了很多, “科学”成为完全客观的研究目的和方法, 与价值判断逐渐分离。黎志敏[1]指出, 近代“科学”概念本身并无价值内涵。所谓价值, 归根到底是由、而且只由人类的身体所决定。综上可知, 在前科学时期, 科学与价值天然合一、不分彼此。但近代科学革命之后, 科学与价值主动分离, 近代“科学”一词的内涵使其价值尺度失灵了。

但是, “科学”一词随西学东渐到了中国, 就在其本义的基础上, 又另外获得了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的功能。从社会环境上讲, 一部中国近代史, 就是“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史 (李泽厚语) 。所谓“救亡”, 是说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 中国屡受西方列强欺凌, 中国人随时面临着亡国灭种之危机。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 先进中国人士意识到西方的“坚船利炮”是他们克敌致胜的法宝, 而“坚船利炮”的背后是强大的工业以及现代化的科学与技术体系。因此, 争取国家独立、民族富强成为中国近代史的重大主题。从1861年开始, 清政府中的开明势力在全国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社会改良运动, 史称“洋务运动”, 对“夷之长技”的深信与仰慕贯穿着全部的中国近现代史。

也许中国封闭得太久了, 人们对先进西方的仰慕太强烈了。他们放眼西方社会时, 又恰恰看到了西方“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各种技术发明。于是, 他们就都把“科学”作为他们的立论基础, 希望用“科学”来医治落后的中国。所以, 为了“救亡”, 人们找到了西方的“科学”, 其典型代表就是:打开中国大门的那些建立于“科学”之上的西方先进军事科技。当时中国对“先进科学技术”的崇拜, 使这种借鉴从“中体西用”发展到后来的“西体西用”思想占核心位置。这里的“西用”指的是建立在现代科学之上的西方技术, “西体”指的则是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而在这个“西体西用”中, 科学始终处在核心位置。当时, 自严复以来的启蒙思想家们一方面猛烈抨击中国传统文化之弊, 另一方面开始以科学为基础建构自己的救亡图强体系。从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到陈独秀、胡适, 这些启蒙思想家的目标都是为了创建一个有别于中国传统的人文和社会思想体系——这正是中国人“科学”观念背后不可忽视的深层心理背景。正如1923年, 胡适在为《科学与人生观》一书写的序中这样说:“这三十年来, 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 无论守旧和维新的人, 都不敢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这样几乎全国一致的崇信, 究竟有无价值, 那是另一问题。我们至少可以说, 自从中国讲变法维新以来, 没有一个自命为新人物的人敢公然毁谤‘科学’的。”

由于近代历史以来中国对“科学”一词赋予了社会文化价值内涵, “实验科学理论”在中国经常被误读成“正确理论”或“真理”, 这种误读就会引发一个新的结论:某个学科的学说如果没有在实验“科学”的框架下得以验证, 那它就不是“科学理论”, 或“正确理论”或“真理”了, 那它就是“错误理论”或“迷信”, 从而不可信, 亦无价值。“科学”一词近代进入中国社会和语汇的社会文化背景后, 被附加了原来与之已经分离的价值判断内涵, 人们对实验“科学”一词的认知, 普遍存在价值迷信。

3.“科学”一词现代内涵及其与价值关系

随着西方人对近代“科学”缺陷的认知, 近代“科学”缺乏普适的价值尺度功能日益显露。全国著名中医哲学研究专家刘长林指出, 西方实验科学发展到今天, 完全不能解读中医学理论, 不能用实验室数据来解释中医有效的临床效果。这就充分显示了西方实验科学的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科学, 重新审视人类的认识[2]。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问题无法由实验科学家单独加以解决的看法, 耶鲁大学法律教授、法学院前院长安东尼·科隆曼在其著作《教育的终结:为什么我们的高校放弃了人生的意义?》一书中表述如下:过去, “一所高校, 首先是培养品性的地方, 是培育智识与道德修养习惯的地方, 这两者的目的是要使一个人能够过上最好的人生”。如果我们还“想要在一个庞大但却空洞的时代寻找意义”, 我们就必须转向人文学科, 因为唯有人文学科才能帮助我们去解决迫在眉睫的“生活的意义何在的问题”, 人文学科总是呈现给学生“一系列的文本, 它们以无与伦比的力量,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诸多强有力的答案”。

面对人类文化成果的多元性和系统性, 英国科学社会学家贝尔纳[3]指出, 真正全面的“科学”不能用定义来诠释, 而必须用广泛的阐明性的叙述作为唯一的表达方法。此后, 埃德加·莫兰[4]也认为, 事实上没有纯粹的科学, 即使自认为最纯粹的科学里也掺杂着文化、历史、政治、伦理的成分, 尽管人们不能把科学归结为这一概念。在这些对于“科学”的现代观念得到学界认可之后, “科学”一词所指的多元化研究模式和方法被世人接受最终成为可能。

现代人们对“科学”一词的解释更加全面而趋向普适性, 譬如科学可以被解释为“作为探究和思维的科学、作为态度与精神的科学、作为知识与能力的科学”[5]。韩东屏[6]指出, 人类文化的发展, 除了需要“科学”知识, 同时还需要哲学提供知识, 这些知识尽管因缺乏实证性而称不上是科学真知或真理, 却可以补充科学在解释世界时的无奈与不足, 而且还能为我们确定价值与意义。指导我们更好地改造世界, 与科学知识共同体现人类的智慧。例如, 医学价值的属性, 是属人的范畴, 由人赋予意义。因此, 对于与人、与价值判断密切相关的医学来说, 在运用科学实证研究方法的同时, 还需要用超验思辨方法去把握医学的总体图景。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那样, 仅是基因并不能解开生命之谜, 因为生命是宏观的[7]。

“科学”一词内涵的现代嬗变对我们的学术和生活的确产生了很大影响, 它使“科学”的内涵重新获得了价值尺度功能, 也使得学术研究更加贴近事实和真相, 更加具有人文精神。通过以上分析, 我们知道, 科学既是一种研究范式, 更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态度和学术前行的方法, 盲目地静态地片面地相信实验科学, 反而是反科学和非理性的, 其本质是一种对实验科学的迷信。我们真正的科学素养, 不仅仅是了解科学知识, 更重要的是掌握科学方法和具备科学精神, 而不迷信任何东西——包括实验科学, 因为它不是万能的。

对于现代科学的总体评价, 韩艳[8]指出, 科学的最高境界, 是突破工具理性的视角束缚, 虽着眼于对自然科学进行形而上的价值透视, 却最终以其揭示真理、自由和平等的本体论价值, 具有构建人类价值世界的人文意义。美国科学家库恩认为, 对科学理论的评价除了真理性、价值性外, 还可以用“范式”来区分不同的理论模式。1962年库恩发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 提出了完全不同于逻辑主义的评价方法, 被成为科学哲学的社会历史学派。科恩认为, 在不可通约的理论范式之间, 一个科学团体选择什么样的理论作为规范, 取决于这个团体的文化信仰或世界观[9]。库恩从历史观角度看待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 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对于我们理解和解释不同领域和层面学术研究的真正价值大有裨益。

4. 结论

综上, “科学”一词的现代内涵与其古代及近代内涵具有很多区别。把近代所谓的“实验研究”混同于“理论研究”, 或将近代“科学方法”视为研究的唯一方法或所有的研究方法, 是典型的科学主义。而且, 孤立静态地理解“科学”的内涵, 并据此否认学术理论中尚不能以科学实验认识部分存在的学术价值, 也是一种与辩证法相悖的思想。今天的学术研究所谓的“科学”已经超越了其历史内涵, 重新具有了人文价值特征, 成为现代学术更加全面综合的研究方法, 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 无论的实验方法还是思辨方法的运用, 虽然属于不同的研究范式, 都可以包涵在“科学”研究的框架之下, 有理由得到学界和大众的充分理解和接受。“科学”作为一种研究范式, 不应该被迷信。对待任何学术及其价值的正确态度, 应该是发扬科学精神, 不断挖掘继承和发扬它积极的理论因素和实践经验, 并综合运用各种适宜的研究范式, 真正全方位地认知我们这个多元而复杂的世界。

参考文献

[1]黎志敏.“科学=价值”是陷阱:论科学的身体与价值皈依[J].伦理学研究.2012 (1) :75-81.

[2]张宗明.中医学是象科学的代表——访全国著名中医哲学研究专家刘长林研究员.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13 (1) :1-8, 29.

[3] (英) 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6.

[4] (法) 埃德加莫兰著, 陈一壮译.复杂思想:自觉的科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76.

[5]陈琴, 庞丽娟.论科学的本质与科学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 3 (2) :70-74.

[6]韩东屏.科学价值中立之惑湖南社会科学.2008 (3) :36-41.

[7]李政道.展望21世纪科学发展前景[A].沈国明, 朱敏彦.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8:1.

[8]韩艳.科学价值的本体论承诺[J].怀化学院学报.3013, 32 (8) :25-27.

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的关系 篇8

1 化被动为主动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 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 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 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这种方式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而通过多媒体课件, 可以根据不同学科特点, 不同内容, 利用多种媒体技术, 以其声音、图像、动画和视频等特点强烈地刺激学生, 使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引发学生主动探索, 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天体运动、大型船闸、航天发射、磁场、电流方向等, 这些学生都难以见到的、有重要物理意义的教学内容。可利用电视录像或多媒体课件, 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把所讲的对象化小为大、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快为慢、化繁为简, 从而把看不见、看不清的东西通过多媒体变成看得见、看得清, 抽象的东西变成具体的, 遥远的东西变成眼前的, 使事物的形、声、色直接付诸于学生感官, 从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创新活动提供了大量感性材料和时空环境, 学生见其形、闻其声、观其色,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形成映像, 深刻地理解抽象和复杂的教学内容。

2 化抽象为生动

有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对学生来说确实很抽象, 因此对我们的教学增大了难度, 学生对这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在短时间内很难理解, 同时教师也感到比较吃力, 虽然教师想了很多办法, 但教学效果却一般。如简谐运动图象的教学, 波的干涉和多普勒效应的教学, 一些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或太慢问题的教学, 一些微观或肉眼看不见的物理过程的教学, 电场和磁场里的一些抽象的概念和规律的教学等等。现在, 我们有了多媒体设备, 这给我们带来了施展教学技能的自由空间。多媒体课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不仅可以自然逼真地表现多姿多彩的视听世界, 还可以对微观事物进行模拟, 对抽象事物进行生动直观的表现, 对复杂过程进行简化和再现等。例如, 物态变化中的汽、液化, 升华和凝华;光学中的反、折射规律, 各种光学镜尤其是透镜成像的虚实及原因;分子的热运动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电荷的移动及电流的形成;磁场及其磁感线;发电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其它如声、光、电等各种波的传播等等。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有利于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用它创设情境进行能力培养, 利用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手段, 可以将静态变为动态, 化抽象为形象, 充分表现教学内容, 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3 人为主机为辅

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人为本, 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辅助课堂教学, 是一种辅助教学的人机交互功能很强的教学软件, 帮助教师完成“创设情景、激发动机、提出问题、建立图景、引导讨论、画龙点睛”的极好工具, 按照“以能力立意为主”进行教学的基本思想, 多媒体课件不仅仅有利于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用它创设情境进行能力培养, 培养学生的理解问题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自己要把物理概念和规律吃透, 要善于去分析教材和挖掘教材, 分析概念的讲解应如何自然地引入与得出, 如何把概念和规律讲得形象、直观、易懂, 特别是抽象的概念和规律。如果这步做得不够, 即使有了最先进的多媒体设备, 有高超的多媒体技术, 也不可能上出一堂优秀的、高质量的课来。其次, 尽可能想办法或创造条件把一些物理概念或规律用常规教学讲解好, 不要过分依赖多媒体。因为这样做, 有利于教师自己对如何教学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的更深、更透。最后, 对于有些物理现象和规律, 确实对学生来说太抽象难懂了, 或在课堂上难于看见或根本看不见的物理现象, 或物理过程进行的太快的现象。此时恰到好处的借助多媒体, 才能取到应有的效果。如电磁振荡现象, 它是根本看不见的物理过程。此时我设计了一个动画, 这个动画是电磁振荡和单摆类比的模拟, 在电磁振荡的过程中, 单摆也在同时摆动, 我把电容器极板所带电量类比成单摆摆球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 振荡电流类比成摆球的速度, 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场强度类比成摆球摆动的加速度, 电场能类比成重力势能, 磁场能类比成摆球的动能, 在这个动画中, 还同步作出了电磁振荡的i-t、q-t的图象和单摆振动的s-t图象。这样, 学生对电磁振荡现象就理解的非常好, 同时也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如何用类比法学习物理新知识。

4 化演示为模拟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实验科学, 由于中学实验仪器和时空的限制, 有不少实验很难演示和观察, 特别是一些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的物理现象, 如果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过程, 辅助物理课堂教学, 必定会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既可提高课堂效率、增大教学容量, 又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因为计算机物理问题的形象模拟过程, 可以起到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及理解物理规律, 它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可充分利用其显示复杂图形和动画的能力, 如电场线、等势面、磁感线的模拟等等。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 结果必须由真实实验来验证, 因此在计算机模拟演示过程中, 教师辅于真实的物理实验是非常必要的, 因为通过实物演示实验, 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实验技能。因此实验尽可能用实物来演示, 要必要的话, 然后再辅于模拟实验进行逐步研究, 这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普及, 多媒体技术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正日益提高, 并早已显示出传统教育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在日常教学中, 如果能很好地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对有机结合起来, 既能发挥出传统教学的优势又能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这样我们就能上出一堂丰富多彩的物理精品课来, 教学效果必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 现代化教学手段进入了校园, 相应多媒体教学也进入了实用和普及阶段。利用多媒体辅助物理教学, 可以由浅入深、深入浅出地化解知识难点, 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但是, 传统教学也有其特点和优点, 也有多媒体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 我们应如何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起来,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经济现代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篇9

(一) 对“现代化”的多维理解。

“现代化”这一理念是在西方建立工业化体制之后, 特别是在20世纪的巨大历史变迁中逐步得到确立的。西方学术界对“现代化”这一现代理念有着极其丰富的解释。所讨论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变迁。归纳起来, 主要有以下三种理解:

1、历史进化说。

这是一种用历史学方法来分析社会变迁的理论。这种理论主要是对不同阶段社会的主要结构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现代化即人类历史上文明形

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行为存在一个严重缺陷, 即村民和农民的非同一性。农民虽然是村民, 但村民却不一定是农民, 也就是说, 村民并非都是农民集体的成员。由于有权对村委会组成人员进行选举、罢免、监督的主体是村民, 当随着人口的流动一个村庄农民集体成员的数量占村民人口总数的比例达不到法律规定的最低比例时, 从理论上讲农民集体对村委会的监督权就会被架空。

综上, 关于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对公平的价值取向使得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仍是一项有现实意态的特定阶段性的转变。一些研究者认为, 人类历史经历了三次较大的革命性的转变:第一次是100多万年前人类的出现;第二次是从蒙昧的原始社会向文明社会的转变;第三次是18世纪开始的从农业文明或游牧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第三次革命性转变被视为现代化的开端。

2、文化进化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 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中, 社会的现代化也就是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人, 构成了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主体。实际上, 早在100多年前, 马克思就对主体性问题进行了科学论述, 重视人的发展是马克思的一贯观点。从总体上说, 自工业时代以来至20世纪七十年代, 是人类高扬主体性的时代。随着全球性问题的出现, 人们日益认识到科技的负效应和人类实践活动的负面影响。下面要讲到的科学技术, 或者说工具理性, 实则是人的主体性的知识体现。

3、科技决定说。

这种观点认为, 所谓现代化, 是指在人类历史上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在控制自然、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数量上发生了极其重大的变化。现代

义的基本法律制度。对农民个体权益的承认与保护, 是现在的农民集体所有制区别农业集体化时期的集体所有制的根本所在;第二, 尽管现行法律制度在关于农民集体和国家的关系、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农民集体对其土地所有权代理人的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制对公平的价值取向未能得以很好的实现, 但应通过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予以解决, 而不该改变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的性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

化程度越高, 人们对非生命力资源的利用和依赖程度就越大。按照这种界定, 现代化就意味着资源利用形态的转变。当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利用特别是对非生命力资源的利用达到一种全面依赖的阶段时, 这种依赖的程度越来越大, 而且回复到原来的状态就越加不可能。

综上所述, 科技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工业化的重要力量, 同时也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直接动力, 而人是现代化的活动主题, 推动现代化的目的也是为了人的更好发展。这三种现代化理念, 其内涵和外延存在着部分交叉或重叠。经济现代化是基础和主线, 它通过物质文明的进步推动着政治、社会、文化和人的现代化。在整个现代化系统中,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动力的生产力, 特别是科学技术这个当代第一生产力, 对现代化起到了最根本的推动作用。

(二) 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阐释。

经济现代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范畴, 是一个为学术界经常使用同时也是内容最为模糊的理论概念。总的来说, 经济现代化指的是从物质层面、经济增长和经济结

主要参考文献:

[1]毛丹, 王萍.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社会学研究, 2004.6.

[2]韦红.三种价值取向下的外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及对中国的建议.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研究, 2007.

[3]谢鹏程.基本法律价值.山东人民出版社,

[4]姚洋.自由公正与制度变迁.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2.

[5]张鑫, 刘涛, 李宏印.对公平与效率的学理思辨.理论界, 2004.5.

构发展的角度来考察的现代化变迁过程, 是世界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较为基础的部分。一般的, 经济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层面的经济现代化分为经典经济现代化与第二次经济现代化两大阶段。经典经济现代化指的是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领域发生的一种革命性变化, 就其内涵, 经典现代化实现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而第二次经济现代化是知识革命的产物, 它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经济领域发生的一场革命性变化。也就是说, 广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实现由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再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革命性变迁和整体性发展过程。而狭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代经济变迁过程。本文的讨论正是在狭义现代化概念之上展开的。

二、经济现代化支撑科技发展

(一) 经济现代化是科技进步的基本动力。

恩格斯认为, 生产实践是自然科学产生的基础和源泉, 也是自然科学发展的动力。他指出:“如果说, 在中世纪的黑夜之后, 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兴起, 并且以神奇的速度发展起来, 那么, 我们要再次把这个奇迹归功于生产。”因为, 在生产实践中, 劳动者需要不断地提高生产技能和改进工具, 才能提高生产率, 发展生产。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越快, 经济系统内所孕育的科技需求就越广泛、越激烈, 从而催生大量的新科技;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 也只有不断革新技术, 推出新产品。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必然会出现一些发展中的问题, 诸如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 其中大部分问题涉及到经济的结构调整,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依赖于科技的进步。

(二) 经济现代化是科技发展的有力支撑。

经济发展状况越好, 越能给科技发展提供一个强劲的支撑平台, 科技创新资源的供给水平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经济越发达, 科技财政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和R&D经费占GDP的比例越高。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 其科技资源投入和科技创新效果大大高于中部地区, 同时远远高于经济发展落后的西部地区。

(三) 经济现代化有利于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

现代社会, 科技与经济的关系越来越显得密不可分。要实现科技的产业化, 离不开经济水平的提升, 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结合点。在我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 科技与经济相对独立、分割。如今, 这种状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经济系统在自身内部不断生成科技组织即建立企业开发研究中心;另一方面过去纯粹从事知识生产和研究的科研机构、大学也延伸到生产领域, 科技与经济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三、科技发展推动经济现代化

在马克思看来, 现代科学技术的出现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是大工业生产的先决条件, 科技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 科技的发展和大量应用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 更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科技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和最主要的支撑力量。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就是一个全面渗透科学技术的庞大体系。

(一) 全面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一, 新科技革命促进了生产工具的发展, 实现了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转变;其二, 新科技革命使劳动对象发生了巨大变化。劳动对象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自然资源, 一类是经过劳动加工过的原材料。随着科技的进步, 后一种劳动对象越来越多, 人工合成材料不断出现。劳动对象的变化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三, 新科技革命使劳动者的素质大大提高。生产的自动化、科学化要求劳动者具备相应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一般说来, 现代企业的劳动者都受过专业知识的培训。随着时间的推移, 今后受高等教育的人将越来越多;其四, 新科技革命使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管理也是生产力。现代化企业可以通过电视监控、电话、网络等手段对本企业的生产活动进行管理;也可以了解国内外信息, 对市场做出科学预测, 等等。

(二) 开辟新兴产业, 提升传统产业。

前面讲到, 狭义的经济现代化指的是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调整的现代经济变迁过程。经济增长要持续快速发展, 经济结构必然要进行调整。调整中就必然关系到传统产业的持续发展和开辟新兴的问题。产业发展的历史说明, 新兴产业的形成主要是靠科技支撑来完成的。在当代, 美国信息和知识产业长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也是因为其在集成电路和软件研究技术上独一无二;与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相比, 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生产设备陈旧、技术相对落后、产品老化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同样有赖于科技支撑体系提供新的技术。

(三) 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根据世界通行的方法, 在经济的增长量中, 包含有科技、资本和劳动三要素, 而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现代经济的增长中一般是最大的, 大约占到50%左右, 发达国家达到70%、80%。越是科技发达的国家, 其科技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大。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程度。国家计委在一份课题报告中, 对我国1979~1996年科技进步作了分析, 此期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87%, 资本和劳动投入平均分别增长8.6%,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1.91%和12.15%;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9%。与改革开放前26年相比, 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已由过去主要靠资本投入转为依靠资本和科技双轮驱动, 而且科技进步的作用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明显, 科技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十分强大。

参考文献

[1]张红瑄.对现代化理论的若干思考.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25卷, 2003.4.

[2]张云霞.论科学技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学术交流, 2004.2.

现代化关系探讨 篇10

只有发展农业机械化才能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有利条件, 这是符合辩证法的。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农业生产条件和技术得到大大的改善、全方位的改进生产装备。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现在农业在突飞猛进的发展, 这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也是一次挑战, 农业的发展从根本上离不开农业机械的发展。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化生产工具代替人的手工作业, 这也是人类历史上掀起一场声势浩大技术革命, 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就一定要有先进的农业机械做坚强的后盾。我国农业机械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发展, 从根本上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无比便利的条件, 我国农业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 同时加强我国农产品在国际中的竞争力, 加快了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步伐。

2 农业机械是发展农业生产重要因素

国际工程技术评出的20世纪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20项工程技术成就中, 第七项就是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

(1) 农业机械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农业劳动生产力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离不开农业机械。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产品不断涌入我国并且加入到我国农业建设的第一线, 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是更加严峻的挑战, 当然, 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进程, 起到了督促作用。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作用。

(2)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解决了我国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必须依靠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和发展, 这样才能扎实稳妥的拓宽农产品的竞争市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 大前提是调整农业产业机构。农业机械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 各式各样的农业机械必须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 这样又有力地促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结构优化和布局合理, 有力地促进农业生产大步地向专业化、商业化、现代化迈进。使传统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方位向市场农业转化。农业机械是先进农业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离开了农业机械这一先进的生产手段,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是不可能发挥作用, 要想大力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农业生产的产业化, 必须依靠先进的农业机械的使用作保证, 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都需要用先进机械设备。

(3)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能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 要想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依赖农业机械化, 农业机械化能把大量农村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 这样就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步伐。全面实现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是加快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增加农民收入, 前提是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作转移, 要想达到城乡一体化,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势在必行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在城镇就业, 促进小城镇建设。

3 农业机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3.1 农业机械发展技术水平不高, 产品结构不合理

当前, 小麦的生产已实现机械化, 但水稻种植和玉米生产还只是部分地区实现机械化, 有的地方虽然做了些尝试, 但是总觉得还不如人意, 利用率不是很高, 发挥得不够全面。经济作物、养殖业利用机械化水平也不太理想。

3.2 农业机械发展赶不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要求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机具, 新技术还满足不了农民的要求, 在现阶段“三农”对农业机械的要求从原来的粮食生产机械化向设施农业、效益农业、精确农业等领域扩展, 同时以产中为主, 向产前、产后环节延伸, 而目前在这方面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太少, 有的领域甚至是空白, 明显滞后于新时期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4 新形势下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4.1 加快农业机械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配套

根据农业结构调整状况, 为了进一步拓宽农业机械利用领域, 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结构和布局应及时调整和优化, 推进结构调整配套机械化速度, 着力调整大中型机械与中小型机械、动力机械与配套机械、种植业机械与农村其它各业所需机械的比例。切实解决农业机械结构不合理、作业效率低下的难题, 在农业机械发展布局上要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 讲求实效, 根据各个不同地方的具体特点, 以机械化促进产业化发展, 逐步形成不同区域优势。实现农业机械化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服务和目标。

4.2 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提高要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步伐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农业机械化向前迈进, 农业机械必须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 农业机械服务水平要大幅度的提高, 农业机械服务产业化要更深一层的向前推进。促进其发展壮大, 迫使农业机械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朝正确方向发展。通过农业对农业机械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而得到有效利用, 非常有利于拓宽农业机械服务于农业生产, 反过来又为实现农业机械规模经营、农业机械服务市场化起到了更大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农业机械资源的利用率, 为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解读现代师生关系的内涵 篇11

[关键词]师生关系 现代师生关系 内涵 特征

[作者简介]张清(1970- ),女,吉林吉林人,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吉林 吉林 132013)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7-0166-03

学校中的教育活动总是以师生关系为前提的,并在一定的师生关系的维系下进行。师生关系是学校人际关系的主体,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赋予了现代师生关系以更深刻的寓意。深化对现代师生关系内涵的认识,有助于建立和谐健康的新型师生关系。

一、对现代师生关系含义的理解

(一)现代师生关系的特殊性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联系,它既反映了社会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又表现出教育自身的特殊性。师生关系的特殊性是由教育活动的特点决定的,其主要表现是师生关系因教育而生又为教育而存。师生所进行的活动是他们对知识、经验、精神、价值等共同的感悟、体验与提高,其终极目标是和人的完整性发展紧密相连的。但是,师生关系作为社会关系的一部分,也是社会人际关系的反映,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必然受到社会人际关系的制约。因此,分析和研究现代师生关系,不仅要考虑学校教育的因素,还要考虑一般人际关系的主要特点及其心理成分,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管理学等有关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

(二)现代师生关系的层次性

现代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师生关系,它是在教育过程中确立的一种复杂的关系系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共同的教育目的,彼此完成各自的教和学的任务,并体现出一定的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彼此不同的身份和任务构成了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内在心理及情感上的交往和相互交流构成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同时,教师和学生作为各自独立的社会成员,个人之间或因志趣相投、性格接近、经历相似、个性特长相同等而建立起非正式色彩的个人关系。另外,师生关系虽然是在教育情境中建立的,但无论是简单的社会联系还是复杂的社会行为,都要受社会道德规范的影响和制约,并体现一定社会的伦理要求,反映社会的伦理文化,由此构成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综上所述,师生关系是一个多性质、多层次的关系体系,这个关系体系由角色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四个层面所构成。

1.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是由师生之间特定的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决定的,它规定了相互的地位和相互对待的态度。在学校中,教师和学生各自担任了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了不同的社会责任和权利、义务。师生间这种各自不同的社会角色,决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地位和相互对待的态度。他们之间既是教和学的关系,又是自主和相互合作的关系,这种角色关系在学校中具有稳定的性质。

2.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师生间的心理交往和交流既有认知心理的交往,也有情感心理的交往,并表现为双向互动性。从认知心理交往来看,教师一方面要向学生传递认知的信息,另一方面还要从学生那里获取认知活动的反馈信息,以此来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这样师生之间就存在着认知心理信息的双向互换。从情感心理来看,师生之间的情感交往是师生心理交往的动力和支柱,师生之间的心理交流是以情感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相互激励为基础的。在这种双向互换的心理关系中,师生交往体现为真正意义上的人际关系,它使师生关系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中,实现认知信息和情感信息的传递和交流。通过这种交往和交流,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友好、谅解、亲近、依恋的关系,形成有利于教育的环境。

3.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是在师生之间角色关系、心理关系的基础上而建立起来的为满足个人交往需要的非正式色彩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与个人的兴趣、爱好、情感、性格、共同需要或个人友谊相关联的,是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具有更充分的情感特征。因此,师生之间的个人关系既可以满足师生交往的情感需要,又可以补充其他关系层面的不足。

4.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师生之间的道德关系,反映了社会伦理文化对师生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是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履行自己道德义务的一种表现。从教育教学的特点来看,教育和教学活动自身就是一种道德活动。在师生关系的建立过程中,师生离不开道德规范的调解,其中教师的道德观、信念、情感、意志、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依存,构成了一个有机体系。在这个关系体系中,角色关系是师生关系的基础,没有角色关系,其他关系就失去了依据和存在意义;心理关系又是必然伴随角色关系而生成的层面,在角色关系中,如果没有心理上的互换和情感上的交流,那么教育教学活动就难以有效维持;个人关系则是师生集体交往和关系的一种补充,并以更为浓烈的情感色彩作用于角色关系和心理关系,实现知情的统一;道德关系则起监督和调解的作用,它使角色关系顺畅、心理关系和谐,个人关系更为正常,使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应然状态,表现得顺畅和谐、规范有序。因此,组成师生关系的各个层面都会对师生关系的建立产生影响,师生关系的良好与否,也应当从各个关系层面的具体形态中去把握和判断。

二、现代师生关系形成的基础

现代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的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它是在传统的师生关系基础上不断超越和创新而产生的,在现代社会民主化和人道化教育思想推动下而不断发展。

1.现代师生关系形成的社会基础。教育过程中的各要素,一方面受教育自身规律和特点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伦理文化等社会性因素的制约。在师生关系发展史上,不同时期的师生关系都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并反映了时代对教育及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原始社会,由于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者,年长有经验者就是教师,年少者跟随他们在生产生活中学习,这时的师生关系是为满足生存需要而自发形成的。到了封建社会,随着阶级的产生,教育成为统治阶级的工具,教师是统治阶级的代表,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专制式“师尊徒卑”的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人类进入了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时代,社会化大生产对人才的质量和规格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教育范围和规模日益扩大的需要,出现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但许多教育理论过多考虑班级授课的有效性,强调教师的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19世纪末,美国新教育思潮的代表人物杜威强烈反对“教师中心论”,主张教育要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更强调社会政治的民主化、人道化、平等化,强调人与人的尊严与平等,反映到教育领域里,必然影响到师生关系的构建。另外,现代社会复杂多变,生存竞争激烈,这在客观上强化了人的主体意识。反映到教育领域中,就是要强调教育过程对人的尊重与平等,强调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与和谐发展。再者,在现代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青少年都更具有民主性、自主性的要求,更渴望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更强调个性的自由与精神的解放。这必然导致他们在教育过程中乐于接受、尊重和理解教师的教诲和帮助,反感教师的命令和强制。这也要求教育要更新与调整传统的师生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2.现代师生关系形成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各种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的探索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现代师生关系是在吸取有关教育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形成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德国教育学家波尔诺夫、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为代表。他们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出发,强调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情味的心理环境,从而使人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到体现。而这种心理环境,在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看来,实际上就是指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即良好的人际关系。人本主义教育之所以把人际关系提到前所未有的位置上,是因为它看到了在传统的师生关系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仅是知识和技能,较少有情感的交流和沟通。罗杰斯认为,人类有一种心理需要,这是一种对亲密和真实的人际关系的渴求。他提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三个标准:真实、接受和移情性理解。总的来看,人本主义教育家认为:师生彼此应该坦诚相见,畅所欲言,民主平等,而不是权威和胁迫;师生关系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知与情的和谐统一。(2)“合作教育学”对师生关系的影响。“合作教育学”作为前苏联教育新思维的突破口,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以沙塔洛夫、雷先科娃等为代表。合作教育学的倡导者们强调在教育上要重视人的尊严和价值,主张发挥人的潜能,使学生自觉地学习,教师应千方百计地从人道主义角度出发来对待学生。在师生关系方面,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是一种合作关系。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调动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努力使他们乐意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在相互平等、人格受到尊重的基础上努力与教师合作,成为与教师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在合作教学中,提倡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把改善班级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作为根本目标。这种理论,对改善传统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建立现代师生关系,无疑起到了积极良好的影响。(3)主体性教育理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转型到人格转型问题的出现,学术界开始探讨人的主体性问题,教育界也提出了主体性教育思想。主体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史上的“教师中心”“学生中心”都存在缺陷,应该站在新的时代高度,辩证地分析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其次,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要尽量表现出自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另外,主体性教育理论强调师生互动,主张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主体性教学在方式上采用班级教学、合作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通过“对话”“包容”与“共享”进行交往、相互陶冶和体验,在学知的过程中双方学会了交往、关心、创造、选择和发展。主体性教学的这一宗旨与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

三、现代师生关系的主要特征

现代教育要善于平衡教育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如认知、情感因素),吸取教育理论的优秀科学成果,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师生互爱、顺畅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师生关系应具备以下特征:

1.民主平等。师生之间的民主平等,首先要确认教师与学生在政治、人格和真理面前是民主平等的。从工作关系和组织关系来看,教师是指导者,学生是被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个人关系上有高低之分,他们都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完成各自的教授任务和学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有组织地管理学生,引导学生发展,同时学生也有发表自己意见、坚持自己主张,从而使自己获得充分发展的权利和义务。

2.爱生尊师。爱生尊师是现代师生关系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它体现了现代教育理论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儿童在入学之前在父母的关怀教育下成长。入学之后,儿童很容易把他们与父母交往所产生的思想感情、期望与爱的需求泛化、转移到老师身上,要求老师也能像父母那样关心照料、体贴爱护他们。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注意、关怀意味着了解、重视和喜爱。很多教育实践已经证明,爱生是尊师的前提,教师应该首先热爱学生,才能要求学生尊重自己。学生尊重教师是同尊重教师劳动的奉献精神、尊重教师的人格风范等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和对学生深沉的爱是学生尊重教师的动力和源泉。

3.心理相容。心理相容是集体人际关系的重要心理成分。师生之间的心理相容是指教师和学生集体之间、学生个人之间,在心理上彼此协调一致,并互相接纳、互相理解、互相认可。心理相容是教师爱学生、学生尊重教师两者相结合的一种最佳的和谐状态。在心理相容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与学生彼此互相信任、互相体谅,教师的行为能引起学生集体和个人相应的响应和肯定,学生的行为也能获得老师的理解和肯定。心理相容能形成师生之间融洽的气氛,对维系正常的师生关系具有重大的聚合作用。

4.互惠互利。师生关系是双向的关系,在和谐健康的师生关系中,师生共同面对知识,共享人类文化,共悟精神价值。教师在创造性的劳动中展现自己的才华,提高自己的才能,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感悟人生乐趣,体验崭新的时代气息和年轻人的活力。如果师生关系良好,教师的劳动就会是一种充满成就感和愉快的劳动,它有助于教师产生新的劳动态度,把劳动看做是一种乐趣和追求。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良,师生之间彼此缺乏心灵与精神的沟通,教师的劳动就会成为无效的劳动,教师还会对自己的职业产生否定,也易使师生之间发生冲突,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参考文献]

[1]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J].教育评论,1998(4).

[2]姜智.关于师生关系模式与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1998(2).

[3]钦建华.师生关系的时代内涵[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2).

[4]刘宣亦.论未来师生关系的人本主义趋向[J].课程·教材·教法,1999(6).

[5]齐放.20世纪西方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1999(6).

[6]杜时忠.对主体性教育理论的简要分析[J].教育评论,1998(2).

[7]王坦.合作教学的基本类型与理念析要[J].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0(2).

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思考 篇12

一、“现代化”、“现代性”与“后现代性”

“现代化”。现代化是指以工业化的改革和建设为开始, 由此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综合性的整体社会变革。现代化过程也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国的所追求的现代性过程的肇始便立足于科学技术的层面上, 以至于现在国人对科学技术仍有着异乎寻常的热爱, 而这热爱进而演变成对科学的崇尚。进入21世纪, 中国现代化进程大步迈进, 但也意识到在以往的现代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现代性危机, 比如资源环境问题、人的异化问题、经济社会的失衡问题。

“现代性”。现代性在文化形态上则是指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的价值观, 在物质形态则是指西方工业化所带来一系列变革的社会特征。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大约从十七世纪的欧洲起源的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的模式, 之后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全球。[1]”概言之, 现代性是西方社会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 以科学和理性为内核的一种社会文化形式, 以期建立现代的文明秩序。西方现代性的构建给世界带来了非常大的改变, 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 但现代性的构建也是一把“双刃剑”。

“后现代性”。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进步和资本主义的快速发展,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社会完成工业现代化进程后的西方社会形态被称为“后工业社会”, 也被称为消费社会, 与后现代社会相应的文化形态则被称为“后现代主义”。最被人们熟知的当属“后现代主义”, 它深刻影响了包括政治和文化在内的社会各个领域, 由此产生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引领各领域的学者从各个方面对现代性进行批判, 对价值观念中的理性进行批驳, 讨论;后现代主义思维方式与侧重理性主义、本质主义、宏大叙事的传统西方思想大相径庭, 甚至可以说是传统思维方式的对立面。

二、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关系

可以说, 西方社会没有所谓的现代性就没有西方社会的辉煌, 现代社会也无法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 现代性不可避免地暴露出其自身的历史局限性, 种种弊端凸显, 虽然人可以从传统宗教和封建权威中解放, 但作为有思想完整的“人”却被现代性归结为人的某种对象化功能;在现代性的追求中, 科学技术高度发展, 人类对自然的不仅仅只是改造, 还有逆自然规律而上的破坏, 导致了各种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能源问题等危机, 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反而使人失去了安放灵魂的精神家园。“现代性”的天生缺陷始终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并日渐放大, 因此, 现代性遭到了来自后现代性批判和诟病。

后现代性批判以诟病和结构资本主义现代性问题为立足点, 旨在重新构建一种不同于现代性的生产、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但是, 后现代性否定现代社会确定性真理、价值的必要和可能, 也没有真正建构起能够超越现代性的置换方案, 因而它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超越资本主义的历史和业已形成的社会现实。

其实, 后现代性的实质是现代性的另一副脸孔, 是现代性在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延展。从后现代性的批判中可见, 后现代性并不能从根本上超越现代性, 相反的是, 后现代仍被包含于现代之中。而现代性和后现代性在表现方式上、追求目的等方面的相似性表现出一致的内在逻辑。

三、在中国语境下的现代化与后现代性的辩证思考

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放在中国语境下探讨, 有其独特性, 两者之间的权衡发生偏差必将产生“现代化的困惑”——中国到底要不要完成现代化, 要不要构建现代性的困惑。在西方社会, 传统、现代、后现代之间呈现出历时性推进的发展形式, 而在中国, 三者之间的演进则是共时性同步演进。当西方资本主义已完成现代性的建构而进入后现代, 并对现代性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的时候, 中国却才刚开始进入建构现代性的高潮期。

其实, 当下的中国社会并不存在现代性过分凸显的问题, 而是现代性构建十分不完全的问题。首先, 在中国的语境中, “国富民强”是现代性的标签, 仅仅凸显其中经济和物质的内容, 而价值观念、社会治理和制度则被忽略。现代性是唯一的, 但现代化的道路模式却是多样的, 中国应该而且有机会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社会的道路。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可能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直接复制, “中国模式”必然烙印着中国传统和中国实际的要素, 体现着对西方现代性弊病的深刻批判和认识。

其次, 中国社会缺乏现代性的具体表现是制度不完善、权力约束不充分, 行政管理缺乏效率, 公共领域自律性有待进一步养成, 现代文化发展尚不成熟, 公共意识、主体意识、法律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等理性精神十分薄弱。因此, 相对于后现代性的“危言”, 现代性的建构更应是当下中国更需进一步考虑和解决的任务。

诚然, 在全球化背景下, 中国不能因现代性的弊病便放弃对现代性的建构和追求, 或者执着于现代化建设而对西方现代性的危机视而不见, 中国需要发挥和利用好后发优势和制度的优越性, 在批判和反思现代性的成果中扬长避短, 尽可能地避免现代性所带来的消极后果。从而超越西方社会现代性建构模式, 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以合理优质的发展模式迈向现代性。

摘要: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极具现实意义, 这与中国现代化的道路是否顺利休戚相关。厘清“现代化”、“现代性”、“后现代性”之间的内涵和关系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前提, 现代化以构建现代性为目标, 后现代性与现代性互为矛盾体, 中国现代化与后现代性的关系实质也就是中国现代性构建以及西方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现代性是唯一的, 但现代化道路却是多样的, 当下中国首要的任务还是完成现代化的建设, 对于后现代性也应当辩证看待。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后现代性

参考文献

上一篇:关注幼儿的礼仪教育下一篇:农村初中学校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