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2024-09-15

转变学困生的几点体会(精选7篇)

转变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篇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 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 小学生全部升入初中, 广大初中教师觉得学生越来越不好教, 主要是学生基础参差不齐, 学困生较多。下面就如何转变学困生, 谈谈自己的几点尝试。

一、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 用期望和赞美点燃学困生心中的希望。

作为教师, 无论在什么情况下, 都要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 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 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教师要特别珍视他们经过努力取得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 并创造条件使他们获得成功感, 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在教案准备方面, 要有的放矢。

例题的准备要有层次性, 将同一类型的问题放在一起, 不同类型的问题分开处理, 各从中选中若干题, 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确定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 提供不同要求的练习, 让学困生能有效地加强训练, 创设更大的空间, 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 体验到成功的快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 可以让学困生尝试着再上一个新台阶, 如此循序渐进, 随着学生作答能力的提高而进一步引向深入,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在课堂上, 多提一些浅显的问题或

口头训练让他们回答, 多提供展示学困生才能的机会。当他们答对时, 马上给予中肯恰当的表扬;答错时, 鼓励他们争取下一次答对。一般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有20分钟左右, 老师尽量在前20分钟内就将本课时的重点难点完成, 剩下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个别交流, 对学困生也可进行个别辅导。

四、在布置作业方面。

作业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课堂作业, 二是家庭作业。课堂作业一般布置5题左右, 对学困生来讲, 只要求他们做三题左右即可, 也可以只要求他们把上课时讲解的例题或练习写在作业本上。在初三后半段时间, 为他们专门选择题目, 专门应试, 选中考卷上的选择、填空和最基础的解答题, 从数量和难易程度上进行分类布置。家庭作业也主要是从量和质上进行分类。

五、在批改作业方面。

我经常写“你真棒!”, “你的作业是本次所有学生作业中最好的!”, “退步了, 多努力!”, “别放弃, 你能行!”等等, 在这些充满热切期盼和温馨的话语中, 学生既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真情, 又看到了自己在学习上的才能和潜力, 这些都使他们对数学更加好学, 乐学, 进而觉得易学。

不求全优, 但求人人竭尽全力, 这是我对学生最客观、最合理的要求, 也是每个学生都能办到的事情。

转变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篇2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前提。

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时,引入相传古印度国王为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何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一个格子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放完64个格子为止。”通常每1千粒小麦重50克,请同学们计算一下发明者共有小麦多少吨?

这种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问题情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唤起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的动力,也为在新知识学习中培养学习困难学生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打下了基础。

二.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慢节奏的教学

1。新课开始要慢些

高中数学知识的逻辑性最强,学习困难学生由于前后知识衔接不起来,给思维造成障碍而丧失了信心。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先学后教”的方式,在讲授新知识的前一天,有针对性地布置复习与预习内容。上课开始有意地启发学习困难学生回答基础性旧知,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使学习困难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长此以往,他们就逐步转入主动思维的状态。

2。新知引入要慢些

高中数学知识是环环紧扣、节节相联的,引入新知时留出时间让学习困难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并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同化新知识,这样可以使学习困难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例如,在讲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时,可以这样设计:画出函数y=2X2+3x—4的图像,并回答下列问题:

1)求方程2X2+3x—4=0的根;

2)若y>0,求x的取值范围?

3)若y<0,求x的取值范围?

学生利用初中知识完全能准确回答此问题。然后用彩色粉笔在原题改变设问,便引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3。语言节奏要慢些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具体的、为学习困难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知识,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使课本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教师在教学中放慢速度,多举实例、多使用教具,引导学习困难学生多读教材,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关键词句,在重点难点之处注意停顿,以便在解题中能准确无误地应用。

三.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解题规范

教学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规范的解题能够使学习困难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思维水平。

1。审题规范。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是对题目进行分析、综合、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过程,这恰是学习困难学生最感困难的地方。所以教师特别要注重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审题过程。首先,分析条件,既要找出题目中明确告知的条件,又要使学习困难学生学会发现题目中隐含条件。其次,分析目标,既要明确求什么或证什么,又要学会把复杂目标转化为简单目标;把抽象目标转化为具体目标。再次,分析条件与目标的联系。教师引导学习困难学生从条件顺推或从目标逆推,找出它们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是条件通向目标的桥梁。最后,确定解题思路。

2。语言叙述规范。数学语言叙述是表达解题过程的重要环节。因此,规范的语言叙述应步骤清楚、正确、完整、详略得当。

3。答案规范。答案必须准确、简洁、全面,既注意结果的验证、取舍,又要注意答案的完整,还必须审清题目的目标,按目标作答。

4。解题后的反思。通常思维都有很强的直觉性,若在解题后及时重现一下这个思维过程,分析多次受阻的原因何在,总结审题过程中的思维方法。这对发现审题过程中的错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学习困难学生在解题时总是用他们最熟悉的方法,但对形同质异的习题,他们往往照搬照套,这时教师应当把重点放在挖掘数学概念的内涵上,教会他们区分异同,对比分析,克服解题的盲目性,克服思维定势。因此,解题后的反思,可使学习困难学生开拓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最后,注重数学课堂教学中板演的教学板演,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数学表达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学习困难学生最好的学习实践活动,同时又是教师获得信息反馈的有效途径。

关于转变数学学困生的几点思考 篇3

关键词:转变;学困生;兴趣;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393-01

在数学教学中对学习困难生进行转化,历来是数学老师最为关注的课题,所谓的数学学困生,是指对数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方法,而产生一定学习困难的学生。素质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为学困生的学习开辟了一条有效途径,又对转化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对于转化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如何,关系到教育是否能真正面向全体学生、面向每一位学生的每个方面,从而实现全面育人的目标。学困生问题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如何转变数学学困生,谈谈个人的浅见,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

一、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保障”,要转变数学学困生,首先应该帮助他们找回失去的自信心。由于成绩差,在学校里他们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冷遇,在家里也得不到重视,父母总认为孩子笨,在学校,亲友面前给自己丢脸,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性格变得孤僻、胆小、怕与人交往。他们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什么都不如人……严重地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有位来自一个偏僻山村名叫“萍”的女生,小学生初中成绩不到及格分,这孩子由于长期居住在乡下,成绩较差,现在又被录取到条件较差一点的学校,他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头也抬不起。半学期过去了,除了她的同桌却不曾与他人讲过话,老师提问也总是低头不答。这样下去,以后萍怎样过日子?我心想到,因此在下课时,我故意问问她家乡的情况或有意找她及她的同桌聊天,做练习时常常停留在她旁边看她做或教她做。渐渐地萍的脸上多了一些笑容,也敢举手回答问题,甚至在一次作业本上写到“老师,我是猪,很笨!”看着这几句话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感情,她只不过才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啊,为何这样贬低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笔在半空中停了几分钟后我感到有一股暖流充满全身——她相信我了,开始把心里话告诉我了,于是批上“你是一个坚强的女孩,只要努力,成功一定会属于你的!”从此以后,萍对我的数学课特别的关注,也主动提问一些问题,我经常鼓励她,到了期末考试,她的数学成绩竟考到班上第二名,从第二学期后就保持到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厌学并不是学习的本身,而是那些无法选择的艰涩的学习内容和乏味僵硬的学习方式,其实学习新知识对任何人都有吸引力,只是现行教材中一部分内容的一些教师的教法不是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而是过多的强调数学知识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完整性,致使数学内容枯燥无味,艰涩难懂,学习不知为何物、不知为何用,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学习兴趣,然而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是转变学困生的另一重要举措。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青少年时期学生各方面没有定型,容易受到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因此,1、教师应更多地亲近和关注学生,关心和鼓励他们,使他们喜欢你进而喜欢你的课;2、教师在学生面前要保持良好的形象,教师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情感修养,能用丰富、生动的语言去感染、熏陶学生,就可能把他们带到学习的境界;3、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尽可能把它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学到知识。如:在讲《数列》前,引了这样一个故事:猪八戒种大白菜有了一定的规模,自己一个人忙不过来,于是打了一个招聘启事,急需一名帮工,工钱面议,猴哥得知此事,心想八戒种菜发了点财,我去宰他一下,便去应聘。猴哥到了八戒家说:“猪老弟,我来做个帮工,如何?”八戒说道:“猴哥你就别戏弄我,我请得起你吗?你是干这活的人吗?”猴哥认真地说“猪老弟,我是认真的!”“好吧,那就委屈你20天了,你开个价吧。”八戒直言道,猴哥想了想,说:“想到老弟挣钱不容易,这样吧,第一天你给我2分钱的工钱,第二天给4分钱,第三天给8分钱,第4天给我一角6分钱的工资……这样以此类推一直到第20天为止,怎么样?”八戒一听,这不是太便宜了吗?一些分分钱角角票,变爽快地答应了,并与猴哥立了一张字据。猴哥果然坚持下来,干了20天活儿。于是猴哥和八戒便结账付钱。这不算还好,一算简直把八戒吓死了。她就是挣两年的钱也付不了猴哥的工钱呀!这到底是怎样回事呢?现在大家算一算应付多少钱给猴哥?为什么说他就是挣两年的钱也付不了猴哥的工钱?听完了故事和问题,大家开始算起来,还互相讨论,课堂秩序活跃,过了几分钟就请一个代表上来到黑板上写出解答,过程如下:

天 数 1 2 3 4 5 6 7 8……20

↓ ↓ ↓ ↓ ↓ ↓ ↓ ↓

钱(分)2 4 8 16 32 64 128 256

所以总工钱=2+4+8+16+32+…+到第20天,到了这里他没做下去了便请他回到座位上去,问大家这位同学做得对不对?回答都说对,呢结果应是多少?没有一个学生算出来(数字太大了),可是急着想知道结果,我告诉他们:八戒要付给猴哥2097150分,即20971.50元。“哇,这么多啊?老师怎么算?”我拿起课本让大家把书翻到第X章《数列》翻到后大家急于知道黑板上的内容和方法便认真看书,然后就黑板那位同学写的结果强调了数列的有关概念、特点,表示法,“至于计算方法只能等到下节课再去探讨……”通过故事的分析,大家很轻松地掌握了数列的有关概念、特点、表示方法,对于他们最关心的话题暂时留到下一节课讲,这样学生急于知道这个方法,就主动看书,激发了兴趣。

参考文献:

[1] 《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第五章——现代教学观.

[2] 《小天使报》,2011(4).

[3]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素质》第八章——教师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4] 《中小学数学》,2011(12).

[5] 《中小学数学》,2012(6).

转化数学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篇4

笔者认为,学困生的“差”并不表现在智力上,许多事实都表明他们的智商甚至比一般的同学都要高.他们或者在某一个时间段、某一门功课上表现出不如他人,或者在一两个学期之内总成绩的排名暂时落在后面.究其原因,不外乎这几点:其一,学习态度不明确,不能理解学习的重要性和面临学习竞争所产生的紧迫感、使命感.认为学习只是在完成任务、敷衍时间,因而一时没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其二,因上课不认真听讲而造成学习上的人为耽搁,而课后又耻于向别人请教由此而造成“问题积累型”的“差”.其三,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时家长的家教方法、家庭的学习环境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

一、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消除学生自卑心理

要转化学困生,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教育工作,二是教学工作.其中教育工作是重中之重,首先,要多与班主任联系,取得班主任的支持.自己的转化目标方案,与班上任互通情报,使班主任心中有数,协助做好教育工作.其次,与家长配合,增强家长教育好子女的信心.要在充分肯定学生优点的同时,向家长报告子女的薄弱点,争取家长的默契配合,改变家长不尊重子女的做法,树立学困生在家庭中受尊重的地位,扫除其自卑的心理障碍.

2.针对能力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大部分学困生学习差的直接或间接原因是来自学习动力方面,因而,对学困生首先要针对其在学习动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习态度的教学策略.实践经验表明,在学习动机方面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对学习常常只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并与学校的价值目标保持一致;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则常常消极地看待学习,常把注意力集中于个人感兴趣的内容上.因此,教师必须选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进行具体分析.其次,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要采取“耐心+个别化教学”的策略.据研究资料发现,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对教师的个性,如耐心和同情心的要求不同.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需要富有耐心和同情心的教师的帮助.一个对学生的学习困难缺乏耐心、同情心和帮助的教师,不但会使学生学习困难积重难返,而且会导致师生关系的疏远,致使教学失效.因此,教师应适时运用个别化教学方式,耐心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这样的教学才富有成效.再次,根据研究表明,经常失败的学生很可能把责任归因于教师和学校,对学校和教师产生强烈的对抗情绪.因此,教师应认真研究每个学生在自己所教学科中的最近发展水平,并由此确立不同的学习成功标准,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3.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

(1)帮助学困生充分认识自身价值和潜力,发现自身的长处

要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拥有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的发展可能性,使他们深信:只要自己在某些领域的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就一定能作出比较突出的成绩,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用美好的前景激励他们形成顽强的自信心和奋斗精神.

(2)真心的尊重和特别的厚爱,使其摆脱自卑感,增加成功的信念

教师的态度,对学习差的学生影响至关重要.因为学习差,在学校他们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教师的嫌弃;在家里常常遭到父母的训斥甚至惩罚.他们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爱.感情上常常和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自我感觉是班级中的“二等公民”.要消除这种隔阂和对立,重要的秘诀就在于尊重他们.首先要尊重他们完整的个性和人格,使学困生从老师的目光、表情、语言、举止中真正体会到尊重和关心.

(3)坚持正面教育原则,多表扬、鼓励,少批评

实践证明,那些缺乏成功体验,经常受到老师呵斥责骂的学生往往会丧失自信心.在一般情况下,即使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如果经常受到各方面的消极评价,久而久之也会动摇甚至丧失自信心.要保证教育获得成功,使学困生获得坚定的自信心和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教师就要多表扬、鼓励,多肯定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尤其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充分肯定他们取得的点滴进步,以点燃他们心中的奋斗之火,使他们感到“我还行”,“我还有希望”.

(4)运用榜样教育法,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

在中外历史上,乃至学生的身边,都有很多天赋平平或身处逆境但不甘平庸,不屈服于命运安排,顽强拼搏,终于取得成功的人.利用儿童、青少年崇拜英雄、模仿力强的特点,教师可有针对性地选取具有深刻教育意义的生动事例介绍给学困生,并注意引导、帮助他们得出正确的结论,为增强其自信心提供活生生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中学生心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 1983.

[2]田万海.数学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2.

[3]郑和钧, 邓京华.高中生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谈“学困生”转化的几点体会 篇5

一、由一档节目引发的思考

前不久,笔者在电视中看到这样一个节目:某台举办了一场大型文艺晚会,观众席上高朋满座、宾客如云,人们都在期待着一场精彩的演出。令人惊讶的是,表演节目的竟是一群弱智儿童,他们虽然表情有些异样,但同正常的孩子一样载歌载舞,观众们都看得津津有味,不时地鼓掌、喝彩。看到这里,我内心一震:身为班主任,我也曾组织学生参加过各种表演活动,但为了能够表演出彩,每次总是挑选学习优异且聪明、漂亮的学生,而那些学习成绩差、淘气的学生一律被排除在外。班主任总是想方设法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示出来,但煞费苦心营造出来的“完美”,却深深伤害了一部分学生稚嫩的心灵。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困生”也应该受到平等的对待和关怀。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切切实实地进行研究和探索。

二、分析“学困生”的成因

人的心智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发育成长的,由于某些环境因素,一些孩子成了“学困生”,分析起来,笔者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教育观念陈旧

在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有些教师认为“学困生”是“朽木不可雕”,认为转化“学困生”事倍功半,徒劳无功,因而对“学困生”产生漠不关心、放弃甚至歧视的现象。这无疑是给原本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学生雪上加霜,使“学困生”的学习越来越困难,加剧了两极分化。

2.“学困生”被视为“累赘”

说实话,“学困生”确实让人很无奈,纵然使尽万般招数,也很难在他们身上看到希望。作业完不成,祸事少不了,处处让班主任感到一种沉重的负担,管教这样的学生真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再加上迫于上级的质量抽测压力,“学困生”自然而然地就成了老师的心头之患,怒斥、责骂、惩罚便接踵而来。老师长期的冷落,会使这些“学困生”心灰意冷,厌倦学习,长此以往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便会一落千丈,学习起来也会越来越困难。

3.“学困生”缺乏战胜困难的坚韧意志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主观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地克服困难相联系。随着年级的增高,知识的难度也在不断地加大,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往往会情感较脆弱,害怕吃苦,作业马虎,遇难不究,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不愿钻研知识的内在联系,自暴自弃,严重影响了智力的发展,久而久之,成了“学困生”。

三、“学困生”转化对策的尝试与研究

在重视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转化“学困生”的工作既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也是课改中必须解决和攻克的难题,每一位教师都必须通过课改实践来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与方法。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1.因材施教,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全面实施课改的今天,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每个儿童都有独特的天赋和培养价值,关键在于教师要按照学生早期所表现出来的天赋和个性特征,采用灵活的、能被他们所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每个学生都有“闪光”之处,正如一位教育家讲的:“人无全才,人人有才,因材施教,人人成才。”在教育过程中,我尽力为学生创造宽松、和谐、安全的自主学习环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分层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他们积极进取的愿望,让学生们尤其是“学困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以“爱”动其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一个学生在被打入“学困生”的名册后,在自我评价中所形成的心理压力无形中加大了许多。他们由于心理失衡而感到孤立,无所适从。此时,班主任如果能给他们一颗真诚的心,一片炽热的爱,还愁他们不会有思想上的改变吗?班主任要尽可能用心帮助和理解“学困生”,用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缩短与他们心理上的距离,在情感上与他们产生共鸣,一旦与他们建立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他们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3.树立自信,增强“学困生”的学习意志

要让“学困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就要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欣慰,便会激起他无数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自信。”在平时教学或组织课外实践活动中,我总是有意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对做得比较好的“学困生”进行肯定与表扬,让他们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后来,除了表扬以外,我还进行奖励,每隔一段时间,我就在班上开个隆重的表彰会,除表彰优秀学生外,重点对学有进步的学生进行大力表彰,也让他们站在领奖台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燃起他们心中自信的火焰,使他们能满腔热情、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转变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篇6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 我们最头疼的问题往往是那些学习有困难, 成绩拖后面的学生 (简称学困生) 的转化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对我班八名同学, 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跟踪研究和转化, 并且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依据自己工作实践总结了几点体会。

一、分析“学困生”致困的原因

一花一世界, 虽然同为“学困生”, 但致困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原因有: (1) 有的学生脑子聪明, 但学习习惯很差, 如不会听课、不写作业等, 导致学困; (2) 有的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尚可, 但计算能力差, 即只会想, 不会做, 一做就错; (3) 有的学生基础不好, 因知识脱节导致学困。 (4) 有的学生是脑子慢, 分析理解能力差, 不会思考的方法。但所有的“学困生”却都有共同特点:缺乏学习兴趣, 缺乏学习主动性, 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因此, 转化“学困生”, 并不仅仅是知识上的补救, 更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但不同的“学困生”转化结果也不会相同, 如原因是 (1) (2) (3) 通过转化80﹪还能脱困, 但如果是原因 (4) 的则很难脱困。

二、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1、课堂注重培养“学困生”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

课堂是教学的主战场, 要想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和提高, 关键还在于提高他们课堂学习质量。然而观察“学困生”的课堂表现:对老师所讲内容听不懂;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愿思考;爱做小动作……。无论那种表现, 都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长期恶性循环, 必然导致“学困生”越来越困。因此只有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提高“学困生”课堂效率才是转化学困生最根本的方法。

2、讲课要低起点, 慢速度, 尽量让学生 (包括“学困生”)

基础知识当堂听懂学会, 这样既有助于“学困生”的学习, 又可以避免中等生变为“学困生”。

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9页中有这样一道例题:

例3.不改变数的大小, 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0.2=0.200 4.08= 3=

有的老师一看这道题比较简单, 便会放手让学生探究后, 轻描淡写的一对答案了事。而“学困生”对解决方法依然不清楚: (1) 什么是三位小数; (2) 如何不改变数的大小, 把下面各数写成三位小数。老师不妨把起点放低, 速度放慢, 让不仅是“学困生”, 包括更多的学生理解更深刻。

师:这道题的要求是什么?

生:不改变数的大小, 还要把各数写成三位小数.

师:0.2是几位小数, 为什么?

生:0.2是一位小数, 因为0.2的小数部分只有一位。

师:什么是三位小数?

生:小数部分只有三位的小数叫三位小数。

师;如何把0.2不改变大小, 改写成三位小数呢?

生:在0.2的末尾添上两个0。

师:在哪里添0, 为什么?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 小数的大小不变, 所以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0。

师板书:0.2=0.200

如此起点较低, 速度较慢的教学过程可以让大多数学生 (包括一部分“学困生”) 明确 (1) 什么是三位小数 (2) 改写方法 (3) 为什么它的大小不变, 很好的解决了,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尽可能的避免了0.2=0.002这样常见的错误, 而且使学生会举一反三, 对“不改变数的大小, 把4.08、3改成三位小数”的问题能顺利解答。

3、时刻关注“学困生”的听课状态

由于“学困生”的课堂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上课不认真听讲造成的, 因此老师上课要时刻关注“学困生”的听课状态, 注意运用多种形式吸引“学困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还要经常鼓励、提醒, 逐渐培养“学困生”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4、加强对“学困生”课堂学习效果的检测, 增强他们培养良好习惯的意识、信心和决心。

赫洛克效应给我们的启示:在教学过程中, 为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应该及时地对学生的活动给予一定的评价, 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今后的学习生活起促进作用, 而且要多用表扬性的评价。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学困生”听课效果及时进行检测, 不仅有助于老师及时总结自己的教学的长处和不足, 还会对学生思想上形成一定的压力, 促使他们上课自己督促自己认真听讲。每次作业对“学困生”都要先批先改, 并请他给我讲一下解题思路和方法。如果他讲得清楚正确, 我就表扬他;如果不清楚, 就让他先请教同学, 然后再讲。由于他知道老师上课非常关注他, 下课必查上课效果。在一次次外力作用后, 他就会主动要求自己上课认真听讲。从被动到主动, 从偶然到习惯, 老师及时的评价就如同无形的手, 推动他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学习习惯。

摘要:在面向全体学生的今天, “学困生”的转化是我们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笔者从“学困生”致困原因进行分析, 依据自己工作实践, 指出转化“学困生”的关键是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对“学困生”讲方法、鼓信心、树自信, 通过师生共同努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把“学困生”转化成会自主学习的人。

关键词:学困生,致困原因,良好的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在转变后进生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篇7

在严峻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观念,相信“人人能成才,行行出状元”,善待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因材施教, 建立多元的评价制,多用几把尺子衡量学生,还“后进生”于一个“人才”的真面目,我们才能配称跨世纪的合格新型人民教师。

几年来,笔者在转化后进生方面积累了一点拙见,认为转变后进生必须摸清情况、分析原因、了解症结、对症下药、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分析病因,查清病根

班主任要深入全面彻底地了解后进生,备有后进生基本情况记录薄, 对他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修养、文化知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及生活习惯、爱好、交往、性格等作全面详实的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然后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方面: 1. 家庭因素2. 社会因素3. 教育行为因素4. 个性特征及心理因素5. 非智力因素等,对后进生且忌盲从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只有分析病因,查清病根,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转化后进生。

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事业感站在民族振兴的高度,要付出心血和汗水……

二、关爱后进生,发现闪光点,使其树立自信心

关系爱护是转化后进生心里基本和首要条件,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天职和美德。没有这种爱,就不能接受教育、转化、培养学生。在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对学生的爱,就没有教育,正如高尔基所说: “只有爱孩子,他才可能教育孩子。

尤其是那些境遇不好,磨难较多,性格内向的孩子,更需要从老师那里得到特殊的关怀、同情、理解和帮助。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 “每个人都有一颗成为好人的心。”

在工作中,我常常用自己的钱资助那些生活贫困的学生,让他们从困境中解脱出来,我常常与后进生促膝谈心,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常常蹲下身子与他们平视交流,成为他们良师益友,尽力弥补他们缺少的爱。我的爱心康复了许多畸形变态的心灵,让后进生在爱的暖流中重塑自我,展示自己。实践无数次证明爱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是转变差生永不衰竭的原动力。

对于后进生要把严格要求与尊重人格结合起来,使其具有自信心,坚信“我能行”“我能赢”“天生我才必有用”。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教育也,长善而就其失者也。”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和一无是处的人。即使是再差的后进生,也不是什么都不行,他们也有着各自的特长,在他们的心灵深入也有着许多美好的东西, 随时都会迸发出来。教师要时时处处发现和捕捉闪光灯及时恰当地夸奖表扬,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均等展示才华的机会,让他们的特长在班集体中得以实施,使其得到成功地满足,胜利的欢乐,增强他们的成就感,而成就感恰恰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机。

三、用平等心和公正心转化后进生

作为教师一定要有一颗平等心和公正心,让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都喜爱平等的教育权利; 享有平等的参与权利,同等的受尊重的权利……

教师应做到眼中无“后进生”心中有“后进生”,要和其他学生一视同仁,更不能讽刺、挖苦、歧视、体罚,否则极易造成他们破罐子破摔的心理, 给转化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当后进生和其他学生发生矛盾或纠纷时,绝不能偏袒好学生,应实事求是,出于“公正| ”处理公平、公正、让后进生心服口服,必要时为后进生撑腰争面子,千方百计维护他们的自尊和利益。

可现实中,往往出现“优先生天天有人找,差生天天无人问”的现象,发差较大。这是不符合师德要求和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教师决不能因教育行为导致“后进生”在心理上产生严重的失落感和自卑感,必须用平等心、公正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爱“白天鹅”更爱“丑小鸭”。

四、培养学习兴趣,转化后进生

提高学习成绩是后进生最难逾越的障碍,缺乏学习兴趣,因为他们的基础差,知识贫乏,想学却无从下手。因此,教学时对后进生学习兴趣培养是很重要的。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一点一滴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多给差生创造机会,比如,课堂上优先提问,活动首先想到,实验让他先动手等。特别是提出的问题要注意适合他们的认知水平。课下,真对后进生不同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补课,只要差生提出问题,不论深浅都耐心讲解,并给予鼓励,还要培养后进生勤学好问的学风,同时指导他们掌握较为合理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后进生的成绩有了明显进步,逐渐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开启了思维的闸门,学习兴趣逐渐浓厚了。

五、家庭配合共同转化后进生

后进生的表现是各种各样的,要使其转化仅靠学校一方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家长密切配合。教师要经常家访,要对学生的情况一分为二公正地评价,同时应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有关情况,与家长达到教育目标的统一。也可采用通讯、采访座谈等形式与家长互通情况,让家长加强教育,引导,监督,管理以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学校配合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及表现有利于对其进行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教育,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上一篇:高职食品下一篇:新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