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管理策略(精选12篇)
问题学生管理策略 篇1
教师面对的对象, 是身心不成熟的青少年, 遇到习惯不良、心理缺陷甚或品行障碍的学生在所难免。我们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 应对“问题学生”引起足够的重视, 因为他们不仅关系到班级的稳定、学校的发展, 甚至会危及一个家庭的幸福。因此, “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 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认为, 为师者心理上要尊重先行, 消除敌对情绪。行动中要优点放大, 挖掘积极因素。措施上要学生至上, 从三个方面出发, 切实有效地转化问题学生。
一、心理上尊重先行, 消除问题学生的敌对情绪
很多问题学生由于担心受到或曾经受到老师同学的指责与嘲笑, 往往内心比较敏感, 对周围的人特别是老师会充满敌意。他们在主观上会认为教师也是轻视自己、讨厌自己的, 甚至是“迫害”自己的, 以至于对真正关心他们的教师不愿接近, 采取回避、沉默甚至对抗的态度。这个时候我们教师就要努力消除学生的“对抗逆反”心理。
去年我带的班级中, 有这样一个孩子, 成绩不好, 总是拖班级的后腿。当他面对这样一个自己的时候, 他也总觉得老师是瞧不起他的, 课上教师一句无心的话都有可能触动他的自尊心, 只要是批评的言语, 他都会以为是对他说的。那种自我保护的架势, 常常会和教师对立起来, 甚至会带动周围的同学与任课老师对立起来。他还因为一次误会, 被别的班同学打了, 他很不服气, 集结亲戚朋友与那位学生算账, 自此而名声大噪, 与打架结下了“不解之缘”。
面对这样的学生, 发脾气、批评都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作为老师, 我清楚地知道, 在他犯错误的时候, 严厉的批评, 只会更加增添他对老师的敌对情绪, 根本达不到教育的目的。于是, 在他又一次打架之后, 我克制住脾气, 把他叫到办公室, 找个凳子, 让他坐下来, 他有些意外, 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坐, 就站着。我很平和地说:“你先坐下, 我们今天来好好聊聊天。”他坐下来, 我问他能否把昨天发生的事情讲给我听听, 他起初不愿意讲, 我就笑着看着他, 他又不好意思了, 终于开口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令我意外的是他言语间流露出的是一种正义感, 他就像一个为了正义而战的勇士, 为保卫自己兄弟大义凛然。他讲完之后, 我没有立刻批评他, 而是先“肯定”了他这种替别人考虑的“义气”, 并和他一起“指责”那些和他们发生矛盾的人。他似乎感觉到了我的友好, 就越说越放得开, 把他的内心想法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我, 而我始终站在他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 他很开心。最后, 我问他, 以后你遇到事情能不能先来告诉我, 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然后再想对策行吗?他爽快地答应了。后来又有一次类似事件, 他果然先来告诉我, 我依然如朋友般去听他倾诉, 了解他的喜怒哀乐, 进一步地赢得了他的信任。再后来, 他就能够把自己遇到的问题主动和我交流, 我就趁机和他一起想对策, 也因此将很多打架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 那是人性的顶峰, 那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鉴于此, 对待问题学生, 要时刻考虑他们的自尊心, 教育中要循序渐进, 耐心指导, 急躁冒进于事无补甚至会弄巧成拙。教育问题学生时, 批评更要注意“艺术性”, 甚至加以策略性地“包庇”, 要多开糖衣药丸, 做到良药不苦口, 这样才能消除问题学生的逆反心理、敌对情绪, 让他们从内心对教师产生好感、信任和尊敬, 从而引导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进、成人成才。
二、行动中优点放大, 挖掘问题学生的积极因子
任何一个问题学生, 他们身上纵使有再多的缺陷, 也总有长处和闪光点, 教师应善于抓住他们的闪光点, 放大他们的优点, 挖掘问题学生的积极因子, 给他们以前进的信心和勇气, 促进他们的转变。作为教师, 拥有一双发现问题学生积极因子的慧眼至关重要。下面结合实际案例探讨这一问题。
每个班级可能都会遇到沉迷网络的学生。我所带的班级里, 有一名学生, 六年级之前, 成绩还不错, 后来迷上了电脑游戏, 就经常逃学去网吧打游戏, 多次找他谈话, 也没有效果。我一直在琢磨着:到底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这个孩子。
有天早晨, 我清点人数, 发现他又没有到校。打电话到他家, 他爸爸说已经背书包走了,
随即骂了一句:我找到他, 非扒了他的皮不行!出乎意料的是, 找了一天, 他爸爸也没有找到他, 他的口气中已经没有怒意了, 而是充满了担心。我随即找来同学, 要到了他的QQ, 看通过QQ能不能找到他, 结果意外地发现了他的QQ名字“连云港——立爷”, 看着这个名字, 对于这个在班级里不声不响、不爱学习的学生, 我开始揣摩起来。这个名字里, 分明包含一种骄傲, 也许这种骄傲就是他要找的感觉, 也是他沉迷网络的根源。
第二天, 他来了, 显然又被揍了一顿。据说是在一家黑网吧里被他父亲找到的。我调整好情绪, 放下紧绷的脸, 把他叫到办公室。
“你爸打你了?”
“嗯!”
“打游戏去了?”
“没有。”
“做什么了?”
“……”
“说吧。”
“在我家后面补作业的, 作业没有写完, 不敢来。”他始终低着头。
“你的网名叫‘连云港——立爷’?”
“你应该是个很有抱负的人, 你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 在网络游戏中, 你打败别人时, 应该很有成就感。”
“……”
“你爸爸说你是个聪明的孩子, 六年级以前, 你是个成绩优秀的学生, 后来的事你自己也知道了。”
“你在电脑游戏中打赢了别人, 在那里你的确是‘爷’!可当你从电脑上退下来, 看到没有写的作业, 没有复习的功课, 你没了自信, 于是, 你总想在游戏中放纵自己。”我顿了顿, 说这些话时, 也没有看他。“老师只想告诉你, 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该做什么”。
谈完这些之后, 我也清楚, 这只是一种谈话, 效果怎么样, 还不好说。我需要做的, 就是去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 让他在现实生活中也能渐渐地找到自信。
适逢学校举行拔河比赛, 我以前就得知他的腕力在班里是出了名的厉害, 于是我有意在班级推荐他作为龙头, 并且当着全班同学, 幽默地说“咱们跟着立哥, 把这个冠军给拽过来!”他果然不负众望, 带着全班同学, 打败了全年级17个班, 取得了第一。在教室里, 送给他的是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 我看见他, 笑得很灿烂。
我想, 这一次将会成为他的新起点。
教师的工作, 就是要这样细致入微, 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使其发扬光大, 对问题学生来说, 这往往是他们迈向新路的起点, 对他们来说, 成功来之不易, 他们往往更加珍惜。他们一旦尝到成功的甜头, 就会对新的目标产生前所未有的信心, 作为教师, 一定要抓住契机, 及时为他们的成功喝彩, 和他们共享成功的喜悦, 并和他们一起制定新的目标, 引导他们“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在点滴的成功积累中, 迎接丰收的秋天。
三、措施上学生至上, 打开问题学生的封闭心扉
当下对问题学生的教育, 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强压式的教育, 一种是帮助式教育。强压式教育往往过分依靠教师的权威, 追求的是一种顺从和服从。而帮助式教育往往需要教师有耐心、爱心, 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师采取的措施一定要学生至上, 才能打开问题学生的封闭心扉, 要注意巧妙介入, 从学生的实际心理出发, 把目光关注到学生真实的成长上,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去年带初三毕业班, 很多后进生在考试的压力下已经有些失去信心, 他们的内心充满着压抑, 如果得不到合适的引导, 可能会走向极端。
那天中午, 我正在办公室休息, 忽然听见楼下有老师大声批评学生的声音, 而学生也是不依不饶地大声反驳着。那学生的声音很熟悉, 像我们班里的同学。于是我就出去看了一下, 果然是班里的刘同学。我跟他说不论什么原因先跟老师道歉, 他怒目圆睁, 始终不肯认错。
于是我和那位学生处的老师说了一下, 我来处理, 他很生气地说这个学生一定要严肃处理, 行为太恶劣。
我把他叫到办公室, 问他怎么回事, 他气愤地把事情说了一遍。他说他在12:30之前吃过饭要进学校大门到教室, 值班老师拦住了他, 不给进, 说到了净校时间。他就很生气地说还没有到12:30, 为什么不给我进去, 老师见他态度不好, 就批评了他几句, 把他拒之门外了。他越想越气, 于是就绕道去了学校的南门, 因为学校南门长期关闭, 没有人看管, 他就爬大门进了学校。刚进来, 恰巧又被那位值班老师撞见了, 就有了刚才的那一幕。
听完他的讲述, 我觉得这个孩子的愤怒, 也不是全无道理。但是我还是和他说, 你对老师的态度太恶劣了, 爬大门进学校这件事更不是一个文明的学生该做的事情。他承认自己有错误, 但是拒绝跟老师道歉, 他始终抓住一个理由:12:30之前进校是符合学校规定的, 为什么不给我进。而且那位老师对他的态度也太恶劣了。他最后撂下一句话:宁可不上, 也不去道歉, 反正我也学不进去了!我想了想, 如果我现在再严肃地批评他对老师的不尊敬, 强制他去给老师道歉对这个孩子的教育也不会有任何效果。
我沉默了一会, 灵机一动, 我装作很惊讶地说:“糟了, 都是我的错, 学校上午公布了最新的净校通知:除了住校生, 其他学生中午都不许留在学校里。让班主任转达的, 而且说了中午要有专人检查, 结果我忘记了。你们的误会是我造成的。我待会去学生处认个错!但是你的错误自己也要面对啊!你愿意和我一起去道歉吗?”
他似乎找到了台阶, 语气缓和下来了, 在我再三劝说下, 终于答应和我一起去学生处认错。
由此可见, 作为老师, 对于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定要进行深入分析, 处理问题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治标”, 任何一个学生的内心, 都是一个丰富复杂的世界, 他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主人, 如果不能本着学生至上的理念, 老师不可能推开通向学生心扉的大门。而要想打开这扇门, 必须和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 强力撞击推不开这扇大门, 只会适得其反, 招致强烈的反抗而被拒之门外。
总而言之, 任何问题, 都有它的来龙去脉;任何一个问题学生, 也非天生如此。人之初, 性本善, 作为老师, 一定要有全局思维, 在心理上、行动中、措施上通盘考虑, 挖掘问题学生向善的本性, 和他们共同迎接美好的明天。
只要我们俯下身子, 始终以学生为本, 播洒我们所有的爱心、宽容与睿智, 我们就一定会听到:所有花开的声音, 都是世间最美的旋律!
摘要:问题学生”的转化问题, 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教师要学会俯下身子, 倾听问题学生的心声, 为师者心理上要尊重先行, 消除敌对情绪。行动中要优点放大, 挖掘积极因子。措施上要学生至上, 从三个方面出发, 切实有效地转化问题学生。
关键词:班级管理,问题学生,转化
问题学生管理策略 篇2
在别的单位被称为主任会很荣耀,但作为职位最小而管得人最多的——班主任,相信每个人都想知道:怎样用一个赏识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一记温柔的微笑,让那些原来不做作业的学生做作业了,原来上学迟到的学生再也不迟到了,原来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变得文质彬彬了,使那些屡教不改,家长无能为力,老师头痛不已的后进生脱胎换骨成为优秀生。其实,我们大家都明白,表扬也好,奖励也好,这些至多只能给那些问题学生一些暂时的鼓励和信心,是治标不治本的,学生三分热度过后如果没有其他有效的教育手段助其巩固、内化,必然会恢复老样子。所以,我们不能把复杂的教育事业简单化,艰巨的教育工作轻松化,多样的教育方法单一化。今天我所举的案例不侧重于是否成功,而侧重于过程的逻辑分析。因为,我不想把它们作为成功经验的告诉大家,只想和你们共同探索:遇到问题可以怎样去思考,才有解决的希望。
我打算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怎样教育所谓的问题学生:
一、问题学生与‘问题’。
二、问题学生的教育意义。
三、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教育。
四、问题学生教育中班主任的工作艺术。
一、摔跟头是初学走路的必要——问题学生与‘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问题学生。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从媒体披露的现象和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都说明:问题学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如何教育问题学生是世界各国教育面临的共同课题,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以平和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学生。只有搞清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的差异,才能有效地进行教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问题学生的分类:
(一)从问题特征的角度进行划分可分为障碍类和情绪类。
学生表现出的攻击行为、破坏行为,不负责任,不服从,恶劣的人际关系等都属于行为障碍。而情绪问题,表现为恐惧和害怕,抑郁,社会性抑制等
(二)从问题所在领域的角度又可分为
1.品行不端型。像强横霸道,好逸恶劳,在校滋事生非,欺凌他人,不服教育就是品行不端型。
2.纪律松散型。如在课堂上自以为是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等。3.学习困难型。如在课堂上表现得很认真,就是什么也学不会的。4.全面后进型。是指那些既调皮又不学习,喜欢惹是生非的学生。
关于华佗治病的传说有很多,但是有一个故事,给我印象很深:一天,先后来了两个腹泻病人。华佗给他们看后,开了两副完全不同的药。一副是专门止泻的药,吃了之后立杆见影;另外一个给的却是调理药,先是大泻,ran后才好。别人不理解:为什么同样的症状,不同的药方呢?华佗说;“先来的那个人,腹泻是由风寒感冒引起,只要止泻,病就好了。后来的那个病人,是吃了有毒食品,毒素还在体内,毒不除,腹泻不止,所以要先泻后调理。成因不同,方法岂能一样?”看来我们必须知道问题学生是怎样形成的。才可以进行教育。关于问题学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从根本上说,问题学生的形成都必须具有外因与内因。外因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
当然社会因素又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其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文化方面。例如:
1.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孩子思想的侵蚀。2.伦理文化冲突导致社会价值流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3.社会上不良社会风气及腐败现象的影响。4.计算机网络的负面影响。家庭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父母教育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只爱不管型,只管不爱型,不爱不管型。
(1)只爱不管型。家长对孩子无原则地溺爱和袒护,宠爱有加,百依百顺。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和主角,父母的主要精力放在孩子的吃,穿,用上,对学习关心甚少。即使孩子在外边做了错事,少数父母也不肯认错,甚至辩解包庇,不能与学校密切配合,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父母这样的教育方式最容易养成了孩子骄横不讲理,任性妄为,自我中心,唯我独尊的性格。
(2)只管不爱型。父母教育方式的根本特征是简单粗暴,缺少甚至没有说服教育,代之以打骂。孩子稍有差错,不是拳打脚踢,就是棍棒相加。孩子缺少家庭温暖,怨恨之心逐渐形成。与这种棍棒教育相伴的是训斥教育。孩子略有不顺意,便恶语相加,讽刺挖苦。据我了解我班有80℅左右的孩子在家受过父母不同程度的打骂。也有家长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使孩子生厌,形成逆反心理。
(3)不爱不管型。所谓不爱不管其实就是撒手不管。孩子出了问题,听之任之,这对处于成长之中,缺乏基本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是最危险的,非常容易把孩子引向邪路。父母不当的教育方式往往同父母所受教育程度及文化背景有很大关系。父母思想品德和文化素质的高低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是最直接最重要的。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原有的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父母与孩子的三口之家居主导地位;三口之家在教育上所带来的是独生子女教育问题。二是不完全家庭增多。不完全家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单亲家庭,一种是留守家庭。这两种家庭往往导致孩子性格存在缺陷。
另外家庭经济背景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容易形成自卑,偏执,嫉妒,愤世嫉俗等不良心理,而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容易形成自我中心,自私,固执,不容人,养尊处优等不良心理,进取心不强,生活自理能力差。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的后天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融洽和谐的气氛,亲密无间的氛围以及与外部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使他们逐渐地变得心胸开阔,充满爱心,具有健康地心理和稳定地心理,反之留给孩子地只能是阴影与噩梦,只能是心理的扭曲与人格的畸形发展。
学校因素中对学生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学校的教育目的和教师的职业道德。如果一个学校以升学为主要教育目的,那么部分老师就要给孩子加重课业负担,再加上低效,无效课堂教学的存在。这样势必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增加。从对以上三个外部因素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对学生影响最直接的就是我们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儿童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内因是指学生的自我因素,一般包括智力,人格,身体等。自我因素中影响学生发展最主要的是成熟度。孩子的性格不成熟、缺乏基本道德判断力、基础学力的欠缺或同伴关系的失败都会导致问题学生产生。
二、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问题学生教育的意义 从大的方面讲:(一)有助于促进问题学生的身心指向健康全面发展。(二)有助于化解教师危机。(三)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校学习环境和心理环境。(四)有助于促进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五)有助于整合家庭,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营造更为广阔的生态化环境。从小的方面来说:在中小学中,几乎每个班都有几个问题学生。他们是“麻烦的制造者”,拖班级后腿,搅得全班不得安宁,对他们我们真的是不得不爱。
三、传播爱的使者―――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教育
班主任把问题学生教育作为工作的重要任务有利于班集体建设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因为班主任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四、病树前头万木春――问题学生教育中班主任工作艺术 最后一个问题:问题学生教育中班主任工作艺术。首先来看一段对话:老师说:“快要考试了,试卷已经交到印刷工人手里。你们要好好复习功课。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学生:“请问那位印刷工人住在哪里?”其实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总有一些不守规矩的学生存在。面对不同的问题学生我们该怎么办? 下面我就结合具体案例谈一谈不同问题学生的产生、教育问题。
(一)求知方舟搁浅——学习问题
先来看在学习方面,孩子会出现哪些问题:课堂麻木、厌学、注意持久性差、粗心马虎、经常不写作业、偏科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缺失等。1.课堂麻木
我班的石某是个小男孩,下课后东奔西跑,和同学一起玩得特别疯狂。可上课后他立马变了模样,双手握在一起放在下巴那,目光呆滞,半趴在课桌上。用我原来的搭档的话说,看到他的样子我们就能感觉到他很冷,所以手不能放下来做事情。课桌上几乎没有练习本,有也往往超不过三张,要不就拿别人一张。做练习时要么不写,写也是磨磨蹭蹭跟不上大家的步伐。据我了解造成这个孩子懒惰、课堂麻木的原因是:这个孩子的家庭比较特殊,是一个重组家庭。他爸爸原来有两个孩子,年龄比他大得多,由于智力原因,在学习方面也很不理想。和他妈妈结婚后,人到中年又喜得贵子,很是高兴,对他特别溺爱。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和家长交流他的课堂表现,说他存在惰性心理。他妈妈很生气,说孩子不写,都是因为老师说他懒的原因。后来每次课堂作业他都不能按时完成,我只好陪他在教室写完再走。晚上在家,题错了他妈妈擦一个他改一个,时间一长,他妈妈也领教他有多懒了。后来,逐渐改变了对老师的看法,开始配合我们对他进行管理。首先,作为老师在课堂上有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只要感觉他会,无论他是否举手,我们都给他机会,让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不断对他进行纵向比较,虽然他的字写得几乎无法辨认,语文老师还是每天耐心地圈出几个能看清点的,表扬他的点滴进步,让他建立自信心。由于这个孩子上课懒得动,所以一般不会打搅别人。于是我就安排数学科代表和他同桌,这样在同桌讨论和小组活动中,他能在别人的帮助下,参与学习。他妈妈也很配合每天放学时,问问学了什么,说在家做作业时好辅导。特别是这学期学习三位数加减法时,他特别带劲。有时下课也跑到我那儿,要我给他出题做。虽然两年来,对这个孩子付出很多,可他成绩一直比较差,几乎次次倒第一。但当我看到他这次期末试卷上计算题一个也没错,考了67分时,我感觉他进步了,因为从卷面上就能看出他比以前认真多了。我坚信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除了家庭溺爱、惰性心理导致孩子课堂麻木外,像我们现在班额过大,教师无力顾及全体,少数学生感受不到成功,教学内容枯燥无味、教学形式单调、简单机械的重复活动过多都是造成课堂沉默的主要原因。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们首先要积极关注,让他感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然后以鼓励为主,通过精神或物质奖励刺激学生课堂积极参与,来改变课堂中的麻木状态。对待他们需要足够的耐心,千万不要急于求成。2.厌学
随着年级的增高,班级内厌学的人数也会增多。特别是到了中学有很多学生因厌学而辍学。导致厌学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性格懦弱、家庭教育滞后等。也可能是学生在某阶段学习过程中,知识学习发生脱节现象,造成后续学习困难,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我班的崔衍顺就是这种情况。一年级时他各方面表现还不错。可是到了二年级开始学习乘法以后,崔衍顺就明显不如别人了,不知为什么他就是理解不了乘法的意义。他父母开羊汤馆,生意特别好,没时间理会他的学习,也不关心他的成绩如何。原来主要由他姐姐负责他的学习和生活,可上了二年级他姐姐到外地上学去了,他几乎就没人管了。于是出现了上课不认真听,作业也不愿做的现象。没办法,只好抽空让他在办公室用小棒,边摆边理解。张老师把他的作业每次都单独挑出来,上面的错误看着他一一改完才放心。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只能给他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及时强化补救。不然,他会一落千丈。3.注意力持久性差
一天和搭档聊天,她认为四班的班级管理要容易一些,因为男女生一样多。而我班男女生比例为2:1,男孩子太多。我说:“一个张思雪换人家10个男生,人家都不一定乐意。”张思雪可是我班的“名人”,所有任课老师都认识她。班中10人犯错误,她必定是其中唯一一个女孩。上课时可谓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里有点小动静,都能引起她的高度关注。手里总摆弄东西,一会儿小纸片,一会儿铅笔。无论上什么课精力都不集中。造成她注意力持久性差的原因,一是和这个孩子的性格有关系,另外,与她的妈妈喜欢在她犯错误后,唠唠叨叨反复说个不停也有很大关系。孩子在不同时期,其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注意力一次性集中的时间在10-20分钟以内。超过这个时间,孩子会感觉到累,容易走神;三四年级的孩子,可坚持到30分钟左右;到了五六年级,便可增加到40分钟以上。为了提高张思雪的注意力我让她妈妈配合做好:1.每天监督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庭作业。
2、平时多鼓励,千万不要干扰孩子做他喜欢的事。因为这正是在无意中培养她的注意力。
3、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
4、不要给她买有装饰品的笔和奇形怪状的橡皮。她的书桌上,只能放书本等学习用品,营造一个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学习环境。
4.粗心马虎
平时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听到家长说:“孩子在家写作业,挺简单的也做错。不认真,太粗心了。”所谓粗心,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就是指自己理解且会做的事情,由于不仔细而出现差错。这次期末考试我女儿就把658+294看成了658-294,把‘人类’写成了‘人娄’。回家让她改错,我才发现把‘类’写错根本就不是由于她不认真,而是在她大脑里‘类’就是那样写,是基础知识她没有真正掌握。所以我们不能把学生写错字,抄错数简单的归为学习态度不端正。小学生常犯粗心的毛病是因为:1.争强好胜的心理。小学生一般都争强好胜,遇到问题,为了不落人后,往往不经思索就抢着回答,结果就很容易出错。2.学习态度不认真。中小学生一般都较贪玩,看似在做作业,心里可能想着怎样和伙伴玩,盲目追求速度快,草草了事,难免会出差错。3.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可以分为注意力的保持和注意力的分配两种。学生做事粗心,可能是注意力分配存在问题,即他无法同时将自己的注意力很好地分配于两件事情上,从而出现粗心的错误。也有些学生由于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做事不能专心投入,而出现粗心马虎的现象。4.心理定势的影响。由于小学生对细微变化缺乏很强的观察、判断能力,很容易产生不必要的错误。如做数学题时,一看到问题中有‘一共”就用加法,有‘还剩’就列减法。5.缺乏训练。有些学生平时不严格要求自己,做作业字迹潦草,歪歪扭扭,错别字连篇,这些坏习惯会减弱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6.视觉加工能力落后。学习过程中,80℅以上的信息要通过视觉传递到大脑,如果一个人的视知觉加工能力落后于年龄水平,就有可能出现看错行、抄错数、丢字漏字等粗心马虎的情况。
在中小学,粗心马虎的现象很普遍。帮助小学生克服粗心的毛病,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1.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其学习的责任感。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克服粗心大意的重要前提。同时,应使学生增强对学习的责任感,让他们懂得如何认真正确地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进度,激励自己不断进步。2.要求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学习。3.要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应试技巧,让学生自己学会调节情绪。放平心态,充满自信面对考试。先整体浏览一遍,挑会的先做,不会的也不要着急,最后慢慢想。4.多进行注意力集中的训练。比如辨认错误图形训练以及文字符号校对连线训练。5.要慢慢养成细致的习惯。细致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练习,可以让家长配合在家做穿针练习。帮孩子找一根针,在针孔上穿一根长约5厘米的线;再找一块硬纸板,在上面用粗一些的针扎20个洞,每排5个,一共4排。练习的方式是,用手提着线的末端,依次将针穿进硬纸板的小洞中。每次练习10分钟,每天练习两次。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粗心的毛病有所改善了。6.为小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集。班主任可以在家长和各科老师的配合下,为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要求学生把自己平时学习中出现是错句、错字、错题,集中精力针对错误进行改错训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在易错的地方反复出错。7.用目标激励学生上进。班主任可以用目标激进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养成仔细认真的习惯。如:本周或今天作业本上有5个“×”,那么下周或明天要求减少一个“×”,直至消灭“×”。每达到一个目标就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总之,粗心虽属顽症,但非绝症。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改掉粗心的坏毛病。5.经常不写作业
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人正是从失误中认识真理,变得聪明,走向成熟的。所以,必须理性地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一般来说,学生犯错误多数是个别的,而且带有偶然性。比如老师催学生交作业。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生生地回答:“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当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适当宽容也未尝不可。但是对于那些经常不写作业的学生,我们就需要采取一定措施了。我班宓庆辉就不喜欢做作业,他人很聪明,在一年级的时候,成绩一般在中游偏上的位置。可到了二年级,他父母在城外开餐馆,很晚才回家。他年龄小,没有时间观念,每天放学后他先玩,玩够了再写。有时写点作业,有时困极了就干脆不写。出现这种情况后,我让他把作业不交给组长了,直接交给老师,如果没写必须在放学前补完再走,并告诉他回家要先写作业,再出去玩。这样坚持一星期,他养成习惯能按时完成作业,就可以和其他人一样把作业交给组长了。为了防止他再犯,一定要组长及时汇报,如果再出现不交的情况,还是直接交给老师。如果班里有几个不写作业的,也可以单独成立一个小组,让他们互相竞争,谁完成情况就让谁当组长,这样学生也很有积极性。6.偏科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的智能远非我们通常理解的智力那么狭窄,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八项智能,包括言语语言、数理逻辑、视觉空间、身体动觉、音乐节奏、交往交流、自知自省和自然博物智能。这八项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有人八项全能,但大多数人都是某几项优异,某几项稍差,某几项更次之。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我的外甥女鱼儿就是一个很特殊的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特别突出,英语特别好,而在数理逻辑方面的能力欠佳,数学常考六七十分。分析原因主要和遗传以及家庭成长环境有关。她妈妈从小喜欢英语,节假日和几个外国朋友聚会,英语发音很纯正,而对数学却一窍不通。对她我们家除了创造机会让她发挥特长外,星期天由我在弱科上对她进行单独训练,促进她的全面发展。7.学习自我效能感缺失
我班罗忠玲是个比较内向的孩子,平时不善言辞,在楼道里见到我只会微微一笑,一年级时学习成绩一般情况。她的堂姐罗忠彤和她就大不相同了:罗忠彤敢说敢做,性格开朗,字写得也漂亮,学习成绩很优秀,能力也不差经常帮着老师管理一下班级。同为一个家庭的孙女,我想每次考试之后,她们在家一定会得到不同的评价。到二年级下学期初,罗忠玲的成绩连一般也赶不上了。大概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家庭中姐姐给她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在姐姐面前,她好像一直是个弱者。这样就造成她学习自我效能感缺失,失去了学习的信心。后来有一段时间她姐姐身体得病,经常不来上学,考试成绩很不理想,而她有一次小测验竟破天荒考了100分。教育契机是可遇不可求的,我马上利用这一契机,对她大加赞赏,给以肯定,帮助她正确认识自己,感觉其实自己也能行。从此,她学习劲头很大,不仅成绩上升很快,性格也开朗了许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每一所学校,“学困生”都是大量存在的,原因当然很多,也很复杂,但有一点是共有的,也是最主要的,那就是自信心的缺失。
(二)恰似脱缰的野马——行为问题
1.暴力(5.3案例)据1996年、1997年对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的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小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2.偷拿学生物品 心理学家认为,“小偷小摸”行为在儿童早期颇为普遍,并于5-8岁时达到高峰。幼年和童年发生“偷窃”行为,往往是由于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所造成的。而少年行窃就不一样了,比如中学生偷窃,大多是被社会性不良心理支配的结果,故儿童早期的“小偷小摸”行为若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纠正的话,发展下去是很危险的。小学三年级以下的学生自我意识还不够明确,他们的“偷拿”只能算是一种不诚实的占有行为。
前年十月一,表弟给我一个mp3。元旦时,一个六年级的学生说做节目要借用一下,每次跟她要,她都找理由不还我。最后还我时,MP3已被她砸的坑坑洼洼。当时我非常生气,心想好心好意借给你,对别人的东西怎么那么不爱惜。于是我到她班主任那里了解情况:这个孩子是个班干部,其它方面都不错,还去北京参加了一个大型的英语活动,拿了奖,给学校争了光。可就是由于家庭条件不太好,有点喜欢偷拿别人的东西。她长时间不还我一是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再就是为了补偿自己得不到这些东西的缺憾,最后出于忌妒心理又在MP3上砸了几个坑。后来,与她班主任交流,知道通过与家长密切沟通,她已经认识到她这种行为的严重性,临毕业时她还给写了一封致歉信。大量调查表明,除了炫耀、补偿、忌妒心理外,逆反和捉弄心理也可以导致儿童的偷拿行为。比如有的学生主观上并不想占有别人的东西,而是因为感到好玩,贪图一时痛快。趁同学不注意将其作业本带走,目的就是想看看同学被老师批评的样子。3.说谎
说实话,原来我一直都坚信:无论我女儿将来是否成才,但她一定是个诚实守信、有良好品质的人。可前不久却发生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我女儿妞妞性格活泼,我们二年级组的老师都很喜欢她,有空出去玩都带着她。那天中午张老师出去买内存卡要她作伴。回来时,舞蹈班已经上课了,她就匆忙上课去了。张老师就给我说,天如何的热,她和我女儿吃了什么样子的雪糕,以及我的孩子怎么好玩等。放学后,在回家的路上,我就问她:“今天,张阿姨给你买的什么好吃的?”“什么也没买。”一句话犹如晴天霹雳,气得我的肺都要炸掉了。她竟然说谎?!我强忍着自己的愤怒,在2公里的回家路上我再也没有跟她说一句话,我习惯于用冷暴力来表示自己的不满。回到家,坐下来和她交流。她告诉我,她错了。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因为她回来晚了,迟到了,还吃了别人的东西,她很害怕,怕我批评她。哲学家罗素说过:“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我告诉她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阿姨带她出去并给她买东西也是因为喜欢她。阿姨会给她买,妈妈也会给阿姨买,这很正常,说实话没有关系,她说她知道了。半个月前,她在楼下玩,另一位朋友又给她买了一块雪糕。这次,她马上高兴地跑到楼上告诉我:妈妈,阿姨给我买了雪糕,是不是下次你给阿姨买呀!我说对。我相信下次她再也不会,为了逃避训斥、惩罚而说谎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说谎的学生大有人在。有人做过调查,一所小学三年级的一个班36人中,说过谎话的占97℅,只有一个学生没说过谎。难怪有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说谎是人的本能。一个月前,我班上体育课,那天很热,我怕个别学生受不了。就说,谁有特殊情况可以告诉我,不用下去上体育了。结果班里剩下三个学生罗忠彤、张伟龙和胡天赐。罗忠彤中午输液了,家长要求下午不去上体育;张伟龙前几天摔了,胳膊还吊着呢。我走到胡天赐面前,问她怎么了,她说头痛。我习惯性地把手放在她的额头上,不发烧。这时,她又说自己肚子疼,我要带她去门诊部检查一下,她就是不去。这时,我明白了她实际上是在说谎。我再问她为什么不愿去上体育课,她就不理我了。我知道她当时心理一定特别恨我,因为我揭穿了她的谎言。看到她逆反心理很严重,我就先回办公室了。一会儿,我再回来时,她就上课去了。下课后,我问她原因,她说自己觉得上体育太热,愿意在教室看漫画书,所以没去。我告诉她一些上体育课的好处,就让她回去了。晚上我跟她家长联系了解情况,知道她一天大部分时间在小餐桌,有时也有撒谎的现象。看来平时家里和学校沟通少,导致她的谎言很少被揭穿,都快养成习惯了。研究表明,学生说谎除了是为逃避老师和家长的批评、训斥和惩罚外。还可能是1.无意识地模仿别人。有些学生对外界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往往出于好奇心,对父母或大人们的说谎行为进行模仿。2.把想象中的、向往的事当成是事实来讲述。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往往分不清自己的想象与现实之间的界限,容易把以前发生的事当成目前的事,把这件事记成那件事。他们会把十分渴望发生的事当成现实来说。3.为了讨别人的喜欢。一件事不是他做的,为了得到奖赏,就说是自己做的。4.出于对他人的不信任,而故意编造谎话。有些学生可能平时表现不是很好,即使有时说真话,老师、家长也不相信,学生心里会想:我做得再好,说得再真,大人也不信任我,索性不如说假话,长此以往,说谎成了习惯。5.成人教育方式不当。有些家长、老师对学生要求过高,要求各个方面都优秀。为了达到大人的要求,在自己的短处方面,由于没有做好,他就可能说谎。要改变学生说谎的不良习惯,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其间可能还会有反复,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的耐心。在培养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1.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尊重。在发现学生说谎后,不要当众揭发、批评学生,而是单独跟他谈话,指出老师已经知道实情,先给他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并警告“下不为例”。2.多表扬、鼓励,帮助学生减轻心理压力。如果一个学生,经常欺骗家长、老师,说谎已成习惯。我们就要拿出放大镜找找他身上的其它优点,通过表扬他的闪光点来激发他积极向上的愿望。学生说谎有反复性,当班主任再次发现他有说谎行为时,应鼓励他向别人主动承认错误,赢得别人的谅解。在表扬和鼓励中,学生得到了一种肯定的评价,获得了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保持继续尝试的兴趣和热情,并逐步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3.建立良好班风,形成集体合力。教育家赞可夫说:“集体的舆论和监督,对于每个成员都有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经常以一些诚实守信的实例来教育学生,告诉他们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可通过开展主题队会让学生逐步认识到:由于诚实,人们才可以安心生活,才能保持宁静的心态,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4.注意家校结合,及早发现矫正。当学生通过说谎不断达到目的时,便会使他们由于得到满足而愈加习惯于说谎。比如,发现一个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私自改动成绩时,可以马上和家长取得联系,向家长介绍该生在学校的表现及这次考试的真实成绩,并听取家长对该生在家的情况介绍。从该生的行为表现、情绪反应来分析他的心态及其变化,通过双方配合及时教育学生,从而使其得以健康成长。4.称王称霸
5.经常故意顶撞老师
前段时间看了一个案例:说四年级的肖某实在不像话,简直是无法无天,搞得每个老师一走进他们教室就头痛。数学课上,大家都在认认真真地听讲,他突然来声鸡叫;思品课上,老师说一句“做人要诚实”,他就跟一句“诚实要吃亏”,老师讲一句“拾金要不昧”,他就来一句“不拿白不拿”;科学课,他用剪刀把前面孩子的衣服剪了个大洞,还美其名曰‘防空洞’;上体育时,他又偷偷地把同学的鞋带系到一块儿,害得同学摔伤了膝盖,让体育老师也受到学校的处分„„班主任王老师和他语重心长地谈了好几回,他前面点头,后面照犯不误。一天他又把战火烧到班主任王老师的头上。课堂上,王老师带着大家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边读边在教室踱来踱去。走到肖某那儿他故意伸出一条腿,害得王老师狠狠地摔了一跤。王老师气急败坏的把他拖进办公室。平日温文尔雅的王老师,怒吼着,责问他到底对老师有什么不满?他的理由竟然是这些老师都是女的。原来肖某的爸爸妈妈离婚了,离婚后他妈妈就不知去向。他故意惹恼女老师,就是为了得到责骂,这样做能让他感觉妈妈还在他身边。孩子捣乱找骂竟然是为了寻找母爱,多可怜的孩子。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杂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孩子各方面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父母,尤其是妈妈的关爱和教育。多数问题学生产生于问题家庭,教育问题学生首先要了解他的家庭。6.多动
一天中午张清云的爸爸打电话来,要求给孩子换同桌,因为他觉得朱清昊影响了他儿子的学习。说起朱清昊这个小胖子,可真让人费心,别看他长得胖,可精力特别旺盛。记得一年级刚开学时,三天他身上换了三个颜色。第一天开学下雨,他看见妈妈过于兴奋,跑过去找她妈,淋了一身水;第二天,他在上厕所的路上滑倒,摔了一身泥;第三天,他又不小心一屁股蹲在了石灰堆上。所以,我对同事说,我只要每天看好一个朱清昊,我班就太平了。由于精力过于旺盛,缺乏自制力,有时还会对别的小朋友进行身体攻击。其实并不是这孩子本质坏,而是他想跟别人一起玩,却不知怎么玩好,所以经常有人告他状。下午我把他叫到办公室,告诉他如果他再不能控制自己和同桌搞好关系,他就要一个人一桌了,因为他已经换了3个同桌了。其实光吓唬他也不会起多长时间的作用。怎么办呢?第二天美术课后,他给了我一张小纸条,上面有几个同学的名字。我问他是什么人,他说是上课不听话的。原来他上美术课,也是老乱动,美术老师就交给他一个任务,把不认真听课、乱动的由他记下了给我。据说,这个办法对他很管用。看来我也得给他个活干干。就让他当课下班长吧,管理那些下课乱打乱闹的,既可以减少安全隐患,又可以释放他多余的能量。干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他还是很负责的,他自身的毛病也改了不少。有时,在办公室别的老师还问怎么不见你班的朱清昊了,我会自豪地说,教育好了。7.没有规则意识
一天,别人捎来一封郭胜楠爷爷给我写得信。信很长,满满的两大张纸,而且写得很认真。主要意思是讲,自己从教三十多年,教育学生无数,但对自己的孙女楠楠却无能为力,希望我能帮他教育好孙女。楠楠其实是个很不错的孩子,人长得聪明漂亮,也很大方,从不跟同学发生矛盾。就是性格不要强,没有规则意识,上课不会听讲。其实,这和她爷爷也有很大关系。她的爷爷原来是一位小学教师,她小的时候她爸爸妈妈做生意忙,没时间照顾她,她就跟爷爷在学校玩。因为在家爷爷也教她,所以一般什么都会,老师对她要求也不怎么严格,学前班就成了她玩的地方,由于老师的包容、家长放任自流,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一年级时,我觉得她每节课的听课效果都不怎么样,但她每次考得却很好,我知道不是学得好,而是学前基础好。到了二年级知识难了,她不好的听课习惯就开始影响她了,所以她的家长很着急。对于这种,必须与家长携手,共同来教育。在课堂我们要不断提醒,让她尽量和别人同步,再由家长配合在家写作业时,无论从坐姿还是注意力方面都严格要求。另外,他爸爸也很上心,把工作外的生意停了,在家耐心地纠正她的不良习惯。对有坏习惯孩子的教育切忌急躁,习惯不是一两天养成的,所以改正也需要时间。
(三)多雨的花季——心理问题 1.网络成瘾
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相信,网络已经延伸到了你的班上来了,并且,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你的学生。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网站已有15000多个,网民近2000万,其中,学生占上网总人数的20%。那么,学生上网又是做什么呢?2000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在《中学生网上生活有滋有味》一文中的调查表明,中学生上网60.7%的人数在玩游戏,34.1%的人找朋友聊天,20.1%的人关注影视文艺动态,27.9%的人关注体坛动态,27.5%的人看新闻,24.3%的发E-mail,18.6%的人选择软件,5.7%的关注卫生保健信息。可见,目前中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游戏、娱乐和交友。2.自卑
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小学生中有35%的学生存在中度自卑,17%的学生存在高度自卑。自卑是当前危害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大因素之一。小明是一个饱尝失败痛苦的学生,各科成绩均徘徊在及格分数线上下。由于成绩差,他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师提问时总是低头回答,声音低得听不清楚,脸蛋涨得通红。课间除了上厕所外总是静静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发呆。学习上的劣势使他失去了自信,总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在同学们面前总是低声下气的。有一次,他班教室的门锁坏了。正当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李老师发现小明似乎想过去修,但又迟疑不决。李老师赶紧点名让小明修门,不到十分钟,门锁就修好了。往日“一问三不知”的小明看到同学们惊奇而又羡慕的眼神,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了。鼓励他的契机来了!李老师拉着他的手对大家说:“小明真了不起,他有一双灵巧的手,他为大家修好了门锁。在这件事上,他超过了我们班上所有的同学。”小明笑的更甜了。他第一次在别人尊重、赞扬的气氛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后来,他被聘为班里的保管,凡是教室里坏了东西,都由他负责修理。找到了自己胜过他人的地方,他感到自己并非处处不如别人,自信心也油然而生。虽然目前成绩进步还不够明显,但他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已不再低头了,声音也响亮了。形成小学生自卑的原因主要有:1.不恰当的社会评价带给学生的消极暗示。像班级里那些所谓的‘差生’。2.生理上或生活上的某些不足引起学生消极的自我暗示。像那些天生残疾或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的孩子。3.学生对自我智力估计过低带来消极暗示。我们要采用心理教育的方法,帮助学生消除自卑心理。3.自负
4.自我意识过强 5.情感困惑
浅析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问题与策略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管理 问题 对策
在国家对教育越来越重视的情形下,高等院校的门槛也越来越低,进入高校就读已经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这就导致中职学校招生越来越难,但是自古以来中职学校提倡的“因材施教”原则在当代更为重要。人人都应该各尽其能,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去学习和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只要有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就会与时俱进。不过,中职学校在学生管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要想生生不息,就要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一、中职学校学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方面
(1)学生基础差,素质偏低。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都是中考的失利者,较多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在基础知识方面,这些学生可能比较差,在日积月累的学习过程中,也没有很好地提高自身素质。因此,初入中职时,他们是一群基础差、素质低的孩子,在日后的教育教学中,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需要更多的管理措施。
(2)学生厌学情绪明显,不良生活习气蔓延。中职生学习基础较差,普遍存在对学习热情不高的问题,比较贪玩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对学习没有耐心更没有兴趣的学生,慢慢地便以旷课、去网吧打游戏、抽烟喝酒等方式来转移兴趣点或是打发他们所认为的“无聊”时光,再加上中职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容易跟风,导致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气不断蔓延,违纪的学生越来越多,厌学情绪越来越明显。这是中职学校学生管理方面的一大难题。
(3)学生职业规划不明确,理想成为“空词”。现在的中职生,自认为没有高考的压力,很多人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例如汽修专业的学生,在一次以 “我的前景规划”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老师让大家畅所欲言,述说理想,然而刚刚还吵闹不休的学生却立刻面面相觑或是低头不语,老师提名站起来的学生也大都是不知所云。这些情况可以说明,中职生内心中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甚至没有理想。没有理想就没有学习的动力。
(4)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中职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心理尚未成熟,叛逆行为明显。在学习上,有些学生认为来中职学校学习不重要,然而在考试挂科后心理上受挫,慢慢地产生厌学心理,抵制学习,考试时出现舞弊现象;在生活上,有些学生认为来中职就是混日子,不需要人看管,所以在老师管教时,还会出现反叛心理,不服从校规校纪;在经济方面,由于其心理不成熟,自尊和自卑的矛盾时常会困扰他们,这也会影响其品质和素质的形成。
2.学校方面
(1)教师资源缺乏。通过对中职学校教师的调查和了解,笔者发现现代中职学校在教师资源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外聘教师数量不断增多,专任教师比重越来越小;青年教师偏多,心理教师、就业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素质偏低,培训水平和质量需要不断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高低,举个例子来说,有些外聘教师来上课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于学生是否学习是否旷课都不会像专任教师一样负责,这无形中在学生管理方面就会平添很多问题。
(2)教师素质有待提高。随着时代的进步,中职学校的教育需要不断调整。中职学校把实用技能的训练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的科学知识和操作能力不断更新,以为学生提供更精准正确的讲解和示范。但是现实中教师的素质还未达到所需要的水平,试想:如果学生的问题把老师给问倒,他还会“信其道”吗?因此只有教师的素质不断提高,才可以更好地施教于学生和管理学生。
(3)学校各方管理尚未形成合力。学生管理不仅是教导处、德育处和班主任的管理,需要各级领导、各位教师以及后勤人员在内的各个岗位的工作者共同协作去管理。而现实中,虽是在用这种管理模式,但实施起来却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
二、中职学校学生管理问题的对策
1.教师方面:从自身出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针对学生厌学的状况,教师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最大程度、最快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第一,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以学生为本”的双主体教学;第二,教学内容要深入浅出,使学生易于接受和消化;第三,实行“工学一体化六步法”,充分利用学生的时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其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那么,其他违纪的行为就会随之减少 ,学生管理问题也就大而化小。
(2)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现代教育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知识的与时俱进。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也要不断调整,不管是专业理论还是实际操作,都不能固守传统,死守课本。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以应对学生的问题。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对老师有兴趣,才会对学习有兴趣。
2.学校方面:加强管理和改革创新
(1)完善课程设置。
第一,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了应对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专门开设并有效利用这门课去引导和疏通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和调节身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和积极的生活状态。
第二,完善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就业指导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理想,有理想才不会碌碌无为。
第三,思想品德课发挥应有的效力。中职阶段的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思想品德课正是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三观”的重要课程。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引导学生走入正轨,不违法乱纪。
(2)引进高素质教师,增加专任教师的数量。学生学习与否、学习质量的好坏都与教师有密切的关系,教师的态度和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因此,为了中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引进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还对学生负责,既满足学校对专任教师的需要,更有助于学生管理工作的进行。
(3)加强各方管理,形成教育合力。首先是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他们是一个班最基础最直接的管理者。管好一个班集体,需要班主任选好班级委员,自身要有爱心、有诚心、有信心、有恒心,要足够细心,并且做好和各科任教师以及年级主任的沟通工作。其次是中层管理者。这是保证学校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是管理的重要力量,必须分工明确,积极落实校规校纪,与各年级和上级管理者做好统筹工作。再次是后勤工作人员,包括宿舍管理者、食堂管理者和学校保卫工作者等。这些工作人员都要积极配合,对学生管理尽心尽力,各司其职。最后是高层管理者,要做好分配和监督执行工作。
这样就形成环环相扣的管理模式,各层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执行层都各尽其责,学生管理工作就会呈现出秩序井然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唐文玲.在校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现状与教育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09(18).
[2]沈国兴.中职学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集体备课:问题与精细管理策略 篇4
一、加强集体备课活动计划、目标制定的管理
问题1,今天集体备课安排在放学后,全校教师先对上次的活动进行简短点评,然后分备课组活动。可活动刚要开始时,马上就有老师表示要照顾一下刚从幼儿园放学回来的孩子。还有一位老师正和学生家长进行交流。左等右等总算等到了四个老师,结果有个老师突然接到电话要出去一趟。由于时间关系,决定马上开始。就在备课组长示意主备老师开始发言时,一位老师的电话响了,是家里来问孩子什么时候送回家的事……如此集体备课,教师难免会“身在曹营心在汉”。最后仓促之间,只好在不了了之中结束活动。
——摘自一位备课组长“集体备课活动日记”
精细管理策略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集体备课活动是学校开展的一项常态教学研究活动之一,必须列入学校的管理计划中去。没有合理的计划,没有时间保障下的集体备课,效果肯定好不到哪儿去。一般来说,在学期初,由学校教科室牵头,教导处等科室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应将其合理纳入教学工作时序安排中,以防止学校计划外的工作任务干扰正常的备课活动。每个备课组确定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参与活动并作为管理责任人。计划由学校在学期初分发给备课组,备课组在此基础上讨论本学期备课任务,分析教材重难点内容,确定教学时序安排,并重点落实分解本学期集体备课的时间、地点、目标、任务以及具体人员分工等。每周集体备课的时间由教导处根据各年级备课组成员的课务情况统一协调。集体备课集中议课的时间须直接安排到×月×日、星期×、上(下)午,乃至具体的时间段,以确保所有的教师和相关校领导都能参加有关的集体备课活动。任务分解到位后,送交行政蹲点领导和教科室存档,以便学期考核。
二、加强集体备课活动过程的管理
问题2,“集”而不“论”。集体备课活动现场要么热闹非凡,聚而聊天,没有实质性的教学讨论内容;要么冷场,没有评价,没有思维的碰撞,只是备课组长一言堂,一人说众人记,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没有跳出应付检查的怪圈。
精细管理策略2:“一个苹果,两个思想”,集体备课活动是众人在教学过程中智慧的碰撞,是博取众人之长。因此,集体备课需要落实在每个过程的管理中。
第一,准备活动。(1)主备人根据活动计划,超前备课,认真研读课标和教材,根据本班实际和个人教学特点,提前设计好课堂教学预案,并形成书面文稿或电子文稿(包括学生预习提示、课堂教学目标与各环节的实施要点、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设计与设想以及同步练习材料等)。每个设计必须要有相应的四分之一的留白区域。(2)备课组集中研讨前2~3天,主备人必须将教学预案分发给其他成员和有关领导。其他人员必须提前研读、思考,在原稿上或留白处补充、圈画评点并形成自己优化建议,以便在集中议课时共同交流与研讨。
第二,集中研讨。教科室每周业务学习时对上次集体备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讲座辅导等形式,进行专业引领指导。分组活动以三个环节为抓手。(1)说:集中研讨时主备人按课时以说课方式进行中心发言,从学习目标的确定、重难点把握、板书设计、作业等多个层面进行具体解读。也可提出个人备课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2)评:主备人交流后,其他教师可以不拘形式,各抒己见。可就一点有感而发,可就整体设计发表见解,相互辩论。把集体备课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要求所有教师在参加集体备课活动时必须积极发言并做好相应活动记录,及时记录他人发言要点和自己的新感悟。(3)改:主备人或把关教师在听取其他教师合理的建议的基础上,要在集中议课后一天内进行再次备课,然后将经修改后的完整教学设计分发给有关教师和相关领导,作为各班开展课堂教学的主要参考。(集中议课后经二次备课形成的教学设计须在标题下面注明“X X学校X年级X X学科备课组主备人:X X X”字样)
三、加强集体备课二次备课及评价的管理
问题3,2003年秋季,我校开始推行集体备课,初始阶段教师参与积极性很高。长期下来,由于部分教师疲沓,再加上评价方式的单一,导致部分教师不愿意同其他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到后来教师之间根本没有讨论或讨论得很少。为完成任务,应付检查,大家只是将从网上直接下栽的教学设计拿到组内共享,或者将教材内容简化和精缩。“唯教材是举”,只囿于年复一年、单调乏味地死抠教材,导致无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精细管理策略3:集体备课的目的除了共享优质资源外,更重要一条是通过集体智慧促进个人的专业化成长。因此,教学的实践和反思成为集体备课的重要一环。教师要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和本班学生实际,对议课后统一形成的教学设计实施二次备课,适当调整。根据教学目标和具体学情,优化教学设计,并在教学实践后对实际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和反思。
反思意见和三次修改后的设计成为下一轮集体备课的第一个环节,这是教师自我反思与专业成长的开始。因此,教后反思必须要落到实处,及时考核。另外,为了避免个人主义,学校还需加强考核评价。定期检査与随时抽査相结合,检査活动记载、教学设计与听课相结合。
评价注重实用性,淡化“应检性”。集体备课活动记载、教学设计的检查只能确保是否进行了集体备课,而备课的效果则应该通过课堂效果进行评价。如果课堂教学效果好,备课就一定下了工夫;课没上好,教学设计再优秀也是一纸空文。这样能引导教师摆脱浮躁、应付、走过场的心理,心悦诚服地花心思去真备课、备真课。
关于问题学生的转化教育策略 篇5
(一)了解学生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要转化教育好问题学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教育能做到知人而教,以情助教,这样的教育成功的机会就很大。
建立师生关系不是很容易,但一旦建立,班级管理变得得心应手。组织适当的班级活动,创建特有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学校存在的几类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
1、破坏者
表现:经常扰乱课堂秩序,喜欢打架。
教育策略:给表现机会,适时表扬。课余找事给他做,班级有活动让其表演,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
2、孤独者
表现:自卑郁闷,不善交际,远离群体
教育策略:保护自尊,适当辅导,鼓励交往。尊重学生,热情对待,经常个别辅导,鼓励与乐观同学交往。
3、抗拒者
表现:容易与同学和教师发生矛盾,而且不妥协,甚至发生冲突。
教育策略:经常关注,摸透脾性,主动沟通交流,设计恰当的集体活动,让其感受集体的温暖和期望,化解对立情绪。适当进行校园人际交往辅导。
4、拖延者
表现:经常迟到,逃避值日,口头改正,行动迟迟不达。
教育策略:胡萝卜加大棒,少罚重罚,罚在痛处,小奖常奖,奖励及时。
5、冷漠者
教育策略:建立互信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转化的重要前提。
6、学习困难和畏难者
表现:学习有较大困难,课堂基本放弃学习。
教育策略:进行学习目标教育、学习行为指导和习惯纠正训练。
7、抽烟学生的管教问题
教育策略:掌握情况,控制发展,管住头目,经常提醒,适当施压。
8、仪表不规范的管教问题
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课堂管理策略 篇6
有人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教学方法。学生终究是学生,冷静分析,只要方法得当,没有管理不好的课堂纪律,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哪怕是问题孩子。实际上课堂教学管理,最主要的就是问题学生的管理,只要管好了问题学生,就能保证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在课堂上管理好问题学生呢?有什么策略和方法吗?
教书就是教人,所以课堂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问题学生为本。问题学生之所以为问题学生,肯定有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之处,老师要以平常心去看待他们的身上的问题,既不放大,也不忽视,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他们,要相信他们也能改变自己,也有普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在课堂管理上要问题学生的人格,尊重问题学生的自尊心;要着重引导问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要积极告诉问题学生应该怎样做,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精神;要以善意的规劝、语重心长的教育来滋润他们的心田;要实行民主管理,培养他们的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孩子都是有感情的,问题学生往往感情用事,就说明他们的感情比一般孩子更为强烈。只要老师用心呵护,真心诚意地做他们的朋友,就没有解不开的问题孩子的心结。
首先,要在课前对问题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心理辅导你像问题行为矫正那样完全以改变外部行为表现为目标,而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认知、信念、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来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对问题孩子进行心理辅导就是缩短老师和问题学生的认知距离和消除情感隔阂。老师应对问题孩子充满信心,真诚对待,同时尊重学生的感受和体验,从问题学生的看法和感受的角度处理问题,从而调动问题孩子对老师的认同感,使课堂教学成为发展学生潜能的良好场所。老师在做心理辅导时,要尽量和蔼可亲,和颜悦色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要多了解问题孩子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动声色地摸清他们不良行为和不良习惯的形成原因。要善于发掘问题孩子的优点,多加鼓励和赞扬。让问题孩子觉得老师对我真好,我如果再不改正错误行为习惯,有点对不起老师;如果再在老师的课堂上捣乱,他自己都觉得自己是混蛋。
其次,在课堂上对问题孩子进行悉心关注。课堂纪律管理,教师责无旁贷,课堂管理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所以课堂纪律,老师要积极地介入管理,机智地干预,用引导、说服、调节的方法进行正面教育。课堂管理很大程度上就是对问题学生的管理,管理好了问题学生,让问题学生不再是问题学生,课堂教学就会顺风顺水,取得师生都满意的教学效果。
记得去年下学期,我刚接手一个大家都公认的“烂班”,班上学风差班风差,全校闻名。我第一天上课走到教室门口,见门关着的,就轻轻推门进去,一把扫帚掉下来,正好掉在我头上。教室里哄堂大笑:原来有孩子故意把扫帚放在门框上,给我一个下马威。就在大家都以为我要发脾气的时候,我控制住情绪,怔了一下,把扫帚拾起,边观察学生的表情,边走到教室后边,把扫帚放在了劳动工具摆放处。然后很自然地走到讲台上,说:“我在读书时,也做过这样的事,当时把老师气惨了,非要清查出是哪个坏小子的恶作剧。结果查半天也没有结果,因为没有人出卖我。后来我考上大学,毕业后也走上了讲台,才觉得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啊!我后来一直想找那个老师道歉,都没有机会。就在去年我那老师去世了,我那份歉疚之情就只能珍藏在我心中了。”说后,我长叹了一声,陷入深思中。教室里鸦雀无声。最后我说:“这就当同学们和我的见面礼吧,这个礼我收下了。”大家没有意想到我会如此处理,都为我的宽容大度所折服,过后的课堂教学就非常顺利了。
课堂纪律的管理,一般说来要多种方法并用,让学生猜不着你要用什么办法来处理违规行为。课堂管理常用的方法:1.预防。在问题孩子问题行为还没出现之前,有针对性地提示、指导、鼓励,增强问题孩子自我调控的心理准备。2.提醒。对问题学生不过多的关注,只是提醒大家要注意学习,应该做好笔记。比如,上课时有孩子玩手机,老师可以提醒学生:“笔记要做到本子,不能做到手机上哟。”玩手机的学生自然就会收好手机,做好笔记。3.暗示。老师发现有学生不守纪律时,可以边讲课边走到他旁边,或使眼色,或轻轻敲他桌子,或故意提高声调,或悄悄指一下课本,或停顿下,引导问题孩子的注意,让他明白老师在注意他。4.幽默。老师在针对某一违纪行为,用适当的幽默手段,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孩子们在快乐接受教育。比如,有孩子在课堂上打瞌睡。老师说:“上课睡觉,老师该怎么处理呢?打还是不打呢?我看还是要打,不然为什么叫打瞌睡呢?”老师还可做出假装要打的样子。学生一笑之后,班上还有哪个再打瞌睡呢。
最后,要在课后对问题孩子进行鼓励性评价。问题学生恨老师,是因为老师经常性的责备他,批评他,甚至惩戒他。问题孩子在课堂上表现好了,就是优秀孩子,就要给予表扬、鼓励。话语要亲切自然,要有关爱喜悦之情。
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策略探讨 篇7
企业财务管理全面依据现代企业体制标准, 基于财务管理工作原则以及财经法规体制标准创建。针对企业从事的财务活动展开组织, 并应对企业存在的各类财务关系, 为一项较为复杂的经济管理任务。现代企业其财务管理工作体制是针对传统意义上财务工作的延伸以及发展。其呈现出的具体特征为, 融资以及投资逐步变成现代企业实施财务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同时, 财务管理变为现代企业从事管理经营的中心内容。另外, 财务管理各类工作指标可全面及时的映射出企业当前运营发展的具体状态。
二、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相关问题
(一) 企业面临风险影响逐步加大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深入, 现代企业实施风险理财逐步变成财务管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环节。新时期, 企业面临的主体风险包括, 经济活动逐步向着网络化以及虚拟化的方向发展, 令信息传输以及反馈速率更为快速。倘若企业无法对内外信息进行全面有效的披露, 在一定层面则较易令企业面临决策管理风险。另外基于各方不断更新发展的信息以及技术手段, 倘若员工无法紧跟时代步伐, 则会导致企业面临较多风险。再者, 基于高新技术的更新发展, 令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在寿命周期上逐步降低, 进而无形之中令企业面临的设计以及开发风险逐步增加。在资金流通过程中电子汇兑与货币形式, 令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流通速率逐步加快, 进而导致其面临了明显的货币风险。
(二) 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理论无法适应经济时代总体需要
当前, 较多现代企业其财务管理工作观念仍旧包含传统观点, 该现象明显已无法符合知识经济新时期对企业的丰富要求。传统工业经济时期, 企业经济增长具体依靠厂房、各类机器与经费等有形资产运行。而在当前知识经济新时期, 企业资产结构则呈现出丰富的变化。增添了以知识为核心的商标、专利权以及产品技术创新等较多物性资产。其在企业发展建设的资产结构体系之中占据主要地位。企业首要投资发展对象便为无形资产。然而传统财务工作管理理论以及内容对于重要的物性资产却注重不多。导致一些企业通常对无形资产过于低估, 对于资本发展运营产生了不利影响, 对其持续发展建设则产生了制约。
(三)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设置不够科学, 工作人员素质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时代, 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提出了高标准要求, 即需要以更为快速精准的信息作为发展导向。当前, 我国较多企业却仍旧沿用传统模式财务管理, 其机构设置中间层次过于繁多, 欠缺灵活性以及创新性。另外, 财务工作人员其工作理念较为滞后, 理财方式手段没能全面更新, 整体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企业财务管理科学策略
(一) 转变理财观念, 优化融资决策
伴随知识经济时代的深化发展, 为企业赢得财富的因素从最初的物质资本发展为当前的知识资本。为此, 现代企业发展理财不应单纯的注重物质以及金融资产。而是应进行快速的转变, 对知识资产实施有效管控。应首先对知识资本进行更为清晰明确的了解, 知晓其具体特点以及现实构成、总体表现。另外应认可知识资本, 将其归为企业总体资本的内容。应全面了解知识资本可为现代企业带来更丰富的市场财富。再者, 企业应对知识资本做出有效的重用, 激发其核心应用价值。
企业融资管理层面其传统决策的工作原则为低成本投入以及低风险影响。知识经济时期, 需要企业在融资管理工作中有所突破与发展, 优化融资决策。其重点应由金融资本发展转变为知识资本。科技人员应令知识资本变成企业产权。同时伴随金融信息以及工具的全面应用, 令知识资产向着证券化方向发展的步伐更加快速, 进而为企业对知识资本的融通体现更多的可操作性。
(二) 创新风险管理, 完善财务分析
新时期, 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应全面注重风险管理, 把握知识经济时代特色, 正视资本经营的较多风险影响。应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实现风险管理创新。应全面识别辨析出风险存在的各类表现形式, 进而更好的明确风险管理目标。还应积极创建有效的风险评估报告, 引用计量管控体系, 进而便于企业应用更为合理科学的风险管理工作政策。
现代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主要为, 针对其以往经营发展业绩展开评估, 并对当前企业财务状况展开有效分析。对其今后发展方向趋势实施有效预测。伴随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 企业各类知识资本不断增加, 对其经营发展、成果业绩与财务状况的变化发展产生明显影响。为此企业从事财务分析, 其内容应添加对于知识资本的研究分析内容。主要显现为评估知识资本的具体价值, 并定期制定知识资本的有关报告, 令企业对人力资本管理投入、技术创新发展与顾客忠诚性层面的发展变化实施有效披露, 进而令其核心竞争力以及建设发展状况可为决策管理层以及相关工作人员全面知晓。
(三) 提升财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
知识资本综合管理体现出明显的专业性、丰富的技术含量以及超前性。因此财务工作人员应进一步加强素质建设, 企业应对其创新意识能力进行全面培训。该类内容应涵盖现代财会以及有关经济原理、现代数字化以及网络化技术手段。进而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全面适应新时期企业发展丰富需求, 提升综合技能水平。
四、结语
总之, 现代企业为提升核心竞争力, 只有强化财务管理, 针对实践工作存在的问题,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方能适应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需求, 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摘要:本文就企业财务管理内涵探讨了实践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对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优化实践工作效果, 推进企业持续、优质发展, 创设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策略
参考文献
[1]安喜秀.如何加强企业财务风险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09 (09) .
档案“双套制”管理问题和策略 篇8
第一点, 存储介质整体的不稳定性使得电子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大幅度降低。一方面, 承载电子文件的物体大都是有重写性的, 那么复制电子信息, 并加以更改就变得异常简单了, 很难确保电子档案还是真实、原始的。过于依赖计算机设备, 使得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严重缺失。如果计算机发生故障或者受到病毒干扰, 整个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就瘫痪了, 内部储存的文件也会丢失。而就另一方面来说, 电子档案应用载体跟纸质应用的载体比较而言, 其具备较弱的稳定性和持久耐用性, 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电子文件在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寿命。
第二点, 文件资料数量不断增多, 各地档案储存库容日益饱满, 以前档案管理一系列的工作:加工、利用、归档、保存, 都使得管理员工不堪工作重负, 随着时代的发展, 纸质档案逐步老旧退化, 急需新技术的开发、利用。
第三点, 档案信息载体跟相关记录方式愈加多样化, 大部分的社会活动早已不再是纸张形态存在, 通常是以机读型、声像型、缩微型等新型载体承载、记录, 进而电子文件越来越多, 不管是从管理模式, 还是载体形式来说, 对传统纸质档案信息管理模式都产生了猛烈的冲击。
总之, 若档案管理模式过于单一的话, 就很难满足现代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自然而然地, 信息化多媒体技术管理档案被广泛流传、应用。
二、“双套制”形成相辅相成关系的阻碍
1. 最大阻碍就是电子文件的原始性与真实度难以明确。
一般情况下, 传统文件通过两个标准方面来明确文件的原始性与真实度。一方面是经由信息内容跟原始载体来明确;另一方面则是经由文件自身固定框架跟形式来明确。可是就电子文件来讲, 这两方面的标准完全失效。因为, 电子文件承载的信息内容与载体间结合较为频繁, 拷贝件与原件可谓一模一样;另一点, 现代化计算机软、硬件不断创新、变革, 原文件必须要不断转换格式以适应最新计算机系统, 从而保证文件可读性的稳定。综上所述, “原件”的定义变得愈加模糊化, 根本不能明确。就电子文件这一物质结构来说, 也不能一目了然, 不能满足于每一位信息获取者的需求。由此可知, 电子文件自身的物质结构跟传统文件明显不同, 是衡量文件原始性的重要标志。
2. 电子文件内含的信息数据容易失真, 主要原因如下。
(1) 电子文件的承载体跟获取信息数据技术的不稳定性可能引起失真。通常来讲, 磁盘寿命可能只有3—5年而已, 光盘也不会超过30年, 其可能受到氧化、变质以及磁场的干扰, 读写技术造成的磨损特别严重, 其承载的信息可能会部分丢失。有时候因为存储介质时间过久, 出现老化或转移情况的话, 电子文件实行的读写格式转变为新型技术, 这一过程中, 很有可能就能引起信息数据的中途丢失、改变。 (2) 病毒引起信息失真。大多数计算机都受到病毒的破坏, 严重的可使得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 一旦病毒入侵, 后果不堪设想。就目前来说, 计算机软、硬件基本需要按时查杀病毒、更换杀毒软件。换句话说, 病毒对于信息多媒体计算机的影响, 是如影随形的, 是每一位计算机用户都不想面对的。 (3) 人为破坏引起信息失真。人为破坏损坏电子文件信息的渠道也分内外。内渠道就是在编辑软件编码的时候设置一些隐秘的“逻辑炸弹”, 致使系统在正常运行工作时, 信息随着参数的变化而改变, 丧失准确度, 外渠道就是“黑客”等病毒对计算机系统的攻击, 篡改信息内容, 使得电子文件结构被破坏。
3. 难以保障电子文件自身的证据性。
就全国不同地区对电子文件的态度来说, 事实确实如此。举例来说, 法院就更加愿意接收传统文件:手写原稿、打印稿或者是照相胶片底片等, 而如果让法院接受新信息技术制造出来的文件档案, 就需要通过很多审查手续去确保其真实性。所以法律对这一类技术档案信息缺乏一定的利用意识。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 各国都针对这一类具有证据性价值、电子形式的文件, 采用了所谓的“双套制”档案管理模式, 也就是在接收电子文件证据的同时, 还需将电子文件以纸质文件形式打印出来, 虽然在美国, 电子文件早已成为“官方档案”, 被列入联邦档案法中, 可是具有证据性价值的仍然只有打印出来的纸质档案, 这一点不容法律忽视与反驳。
三、提高“双套制”档案管理模式效率的有效策略
1. 提升档案管理员工自身的素养修为。
(1) 积极变更档案管理理念。应直接面对, 大胆探索, 自觉地适应电子文件的发展环境, 并将此作为一定的契机, 尽可能地实现将传统管理档案模式转为现代化信息管理模式的任务。 (2) 加快知识改革的脚步。每一位档案管理者都应该具备信息管理自动化相关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 着重培训与信息化相关联的计算机系统研发与维护、电子信息化管理、标准化建设以及数据库正常运行管理等知识, 熟悉电子计算机跟多媒体现代化通讯设备制作电子信息的操作步骤, 以最佳的状态进入工作角色中, 投入到管理档案的工作里。档案部门也应对档案专业人员、兼职人员实施业务培训与教学, 协调好各内外部门间的工作关系, 力求从最基础的层面去确保整个电子信息内容归档、储存、管理的顺利、安全。 (3) 增强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作业。采取形式不一的方法:贴海报、广播、电视广告等, 进一步使得每一位档案管理员工都具备良好的工作素养。 (4) 认清电子文件的特点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积极行动, 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如为防止电子文件的易修改性, 采取技术手段将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 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 保证其可靠性等等。
2. 处理信息的标准性和长久保存问题, 确保电子文件的稳定、安全。
减少信息丢失的风险是维护信息真实性的有力保障, 我们应做好两个技术环节:一是维护电子文件在当前技术下的可处理性, 使电子文件处于可处理状态;二是将电子文件从老的过时的信息系统迁移到新一代的技术上, 使信息能延续用于新技术平台上。要使信息长久保存, 应用只写一次式光盘加背书归档原件, 定期对载体内容进行转换和复制, 电子文档是通过不断刷新和定期迁移来保证其真实可靠和延长寿命的。保证电子载体物理上安全、电子档案内容逻辑上的准确, 把好电子文件接收的入口关, 确认其操作正常才接收, 定期对电子档案进行维护和检测。
3. 在电子文件背景前提下, 对待“原件”的态度应达成一定共识。
就电子文件来说, 文件的原始性也就是文件主要内容的原始性, 而不是内容承载体的原始性。另一方面, 提及的信息数据内容的原真指的就是电子文件内含的信息着实是文件在一开始生成时的原记录内容, 跟任何记录形式变换无关。由此可知, 内容信息的原始性最为有价值, 只要确保文件原始性的价值意义存在, 就能确保文件包含的内容信息是最原始的, 而只要内容确保是最原始的信息, 就能确保这份文件档案是真实的。换句话说, 只要我们可以确保电子文件内含的信息内容是最原始的, 并有证据加以证明, 就能采用法律形式加以保护。所以, 确保电子文件是否原始是最为关键的一个前提步骤。因为电子文件包含的信息内容基本是跟其记录方式或者承载体形式相脱离的, 所以, 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判断其信息内容的真实、原始性。这样的话, 我们就不应该局限于“原件”一般的概念、理论知识和管理模式, 应积极地跨越现代化信息档案管理的障碍。
4. 从实践经验着手, 制订合理的档案“双套制”管理模式。
(1) 实行“双套制”档案管理的基本性原则:贯彻积极、稳妥的态度, 执行一切有助于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便捷性的方针政策, 充分对现有的、潜在的档案管理机构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挖掘、利用, 选取最具代表性的资料档案, 提前推行出“双套制”档案管理模式。 (2) 规划“双套制”档案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让“双套制”应用在所有的档案资料中, 是肯定不合理的, 也没有任何益处。所以应用“双套制”管理的档案应该是那种需永久性保存的资料。 (3) 确保归档、保管、利用工作的同步性:纸质资料由定时归档变成结合电子文件实施即时归档工作。档案管理部门将两套载体各异、内容统一的档案合二为一加以整理、优化, 使之拥有同样的档号和著录讯息, 将电子档案有机对应于纸质档案, 建立起依靠、安全、相辅相成的联系, 统一保管, 使得检索档案时更加方便、快捷。如果再查阅档案的话, 就能经由同一录入信息, 查找出内容相同、形式不一的档案资料, 当然以电子档案作为主体参考资料。而在寻找纸质档案的时候, 就可以按照电子资料档号提取, 这样的话, 不仅加快了利用档案的速度, 还能降低纸质型文献因频繁接触造成的磨损率。
信息化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 不但带给档案管理工作无限的生机, 还带来了无限的深思、研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电子档案结合纸质档案, 优化、整合成“双套制”模式, 这必将成为未来档案管理作业最终的发展趋势。由此可知, 对“双套制”档案管理模式的研究需要更加深入、细致。
参考文献
[1]臧大巍.浅析档案管理的双套制问题[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 .
[2]王亚敏.档案“双套制”与电子文件管理探析[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9 (2) .
[3]王喜凤.档案“双套制”管理探索[J].四川档案, 2009 (1) .
问题学生管理策略 篇9
关键词: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德育教育,就业教育
近年来, 由于大学的扩招, 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门槛也不断降低。目前, 中职学校招生的生源大多是中考“失败”的学生, 其质量也较以往出现了较大程度的下降, 随之而出现的问题是, 中职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令中职教师感到困扰, 并对学校的声誉和教学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本文主要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 谈谈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一、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界定及研究意义
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是指中职生在课堂中不同程度地违反课堂规则, 从而对正常课堂教学活动产生干扰的不良行为。如上课睡觉、说话、阅读课外书籍、听MP3、玩手机、走神以及任意走动等。因此, 深入研究中职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提高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 并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再上一个台阶。
二、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1. 中职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
中职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是形成其课堂问题行为的内在因素。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正处于青春期后期阶段, 他们除了具有此阶段孩子所应具有的心理特点外, 还具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即中职学生大多是中考“失败”的学生, 因此, 他们内心非常“自卑”, 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 不愿意进行再学习。正是由于学生他们内心极度“自卑”, 所以他们也同样具有极度的自尊。当被教师批评、责备, 甚至惩罚、瞧不起的时候, 他们就会产生强烈的“敌意”。另外, 有相当数量的中职学生是来自单身家庭的, 他们内心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关爱。于是, 这部分学生往往会在课堂上故意与教师作对, 以引起教师的注意, 从而满足自己对爱的渴望[1]。
2. 中职教师缺乏课堂管理经验
中职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经验的匮乏是导致中职学生发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外在因素。有些中职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缺乏经验, 容易情绪激动, 使用简单粗暴的命令、指挥、训诫等方式教育学生, 在批评学生时不能充分考虑到当时所处的时间和环境, 从而使学生难以接受, 导致课堂中充满对抗、敌意、戒备气氛, 容易使学生滋生课堂问题行为。
3. 中职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虽然中职学校的办学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初级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然而有些中职学校确定的目标却偏高, 从而导致课程设置情况脱离了学生实际情况, 违背了学生到中职学校学习一项技能的初衷, 无法调动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使学生易出现课堂问题行为。
4. 各种媒体信息的不良影响
由于中职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小, 因此, 他们具有大量的业余时间去接触社会上各种媒体的信息, 然而这些信息并非都是正面的、积极的, 一旦他们接触到色情、暴力或其他不良媒体信息, 将深受其毒害。据笔者了解, 有相当多的中职学生在夜间去网吧通宵上网, 然后白天在教室内睡觉, 甚至还有一些学生模仿或尝试其中的一些动作和行为, 并延伸至课堂中[2]。
三、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
针对中职学生在课堂上的睡觉、说话、阅读课外书籍、听MP3、玩手机、走神以及任意走动等不良行为, 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加强课堂管理。笔者认为, 我们应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
1. 提高中职教师的综合素质
长期以来, 我们的许多教师仅重视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了对课堂的管理;还有一些教师是非师范院校毕业,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 仅凭经验办事, 缺乏必要的管理技巧;还有一些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 “火药味”太浓, 容易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 从而引发课堂问题行为。针对于此, 我们应: (1) 帮助中职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强调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体之间的差异, 促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提高。 (2) 定期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 促进中职教师对课堂管理知识的学习。 (3) 指导教师预见行为的后果, 使教师在处理课堂常见问题或突发事件时, 能够考虑到自己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 能否会被学生接受, 是否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教师应尽量减少与学生的冲突, 以防止师生之间产生隔阂。
2. 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在很大程度上, 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均与其厌学情绪有关。因为中职学校学生的文化基础一般较差, 对文化课的兴趣往往并不高, 若学校继续重视文化课的学习, 忽略对学生技能的培养, 学生必定不会将全部精力用于学习文化课知识, 而是会拿出相当多的精力用于“制造”课堂问题行为上。因此, 学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和学生兴趣, 及时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并科学合理地设置技能课与文化课的比例。
3. 设立专职的德育教育办公室
由于中职学校的任课教师和班主任均需要上课, 甚至个别教师的课时非常多, 当上课时发生一些课堂问题行为时, 为了不影响班级其他人的上课, 需要将该生请出教室, 但又怕出现意外情况, 这样就会使任课教师的境地比较尴尬。因此, 学校应设立专职的德育教育办公室, 以协助任课教师处理具有课堂问题行为的学生[3]。
4. 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教育
中职学生若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目标, 就像大海中航行的船只没有方向一样。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 有些学生来到学校后, 整天无所事事, 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针对于此, 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 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教育, 以帮助学生树立就业意识, 促使学生积极学习, 掌握过硬的技术本领, 将来能够有份好工作。即只有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 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才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 从而使学生既能掌握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 又能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
综上所述, 我们在处理中职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时, 一定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维护课堂秩序为出发点, 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 改进课堂教学内容, 加强对中职学生的就业教育, 并尽可能地设立专职的德育教育办公室。
参考文献
[1]、杨光辉.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对策研究[J].新西部, 2012, 15:174-188.
[2]、继平, 杨俊英, 魏鹏.浅谈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02:56.
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例说 篇10
“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得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点在于使学生学习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某些策略。”
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 我们总感到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 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这个层面上。那么, 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 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 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力得到培养, 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笔者以为在教学实施中应重视三个关键词———提取、渗透、归纳。下面结合自己参与新世纪教材五年级 (下册) “包装的学问”的教学研究, 谈几点思考。
一、善提取
问题的解决靠什么?靠提取, 提取必要的知识、必要的技能、必要的经验。建构主义学说表明:人的知识有两种———一种是结构性知识, 即概念、定义、法则;另一种是非结构性知识, 即经验知识。相对于前者, 非结构性知识在解决问题时更显得重要。因此, 课程标准非常强调利用学生的经验为课堂教学服务: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在平时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利用他们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 创设生活情景, 让他们在课上交流各自的生活经验, 感受到信息的重要性, 促成问题的解决。以下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包装中的学问”一课的教学片段。
情景引入
1. (课件出示图片) 教师请学生观察四川特产的包装。
图片一:四川宜宾五粮液;图片二:四川青城山老腊肉, 川味香肠;图片三:四川大凉山土鸡蛋。
请学生思考:商品包装需要考虑什么? (包装要考虑美观、保鲜、保护)
2. (教师出示2盒磁带)
师:现在要将两盒这样的磁带包起来, 你觉得可以怎么包?请同桌动手摆一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小结:我们得到了三种包装方法, 分别是大面重合, 中面重合, 小面重合。
师:那么对于这三种包装方法你有什么看法?
师:刚才这位同学猜测最大面重合最节省包装纸。其他同学一样吗?
节省包装纸的问题与什么数学知识有关?
生:与长方体的表面积知识有关。
本课开始, 教师创设轻松的谈话情境, 组织学生交流对四川特产的包装的看法, 使学生从“包装”开始主动地提取相关的生活经验。在“两盒磁带”这一环节的开始, 教师一句“要知道包装纸的大小就是研究什么数学问题?”、“关于表面积的计算你知道哪些知识?”此刻, 学生的学习由生活经验交流转入数学问题 (怎样包装使物体表面积最小?) 研究。回顾以上环节,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地提取结构性知识和非结构性知识, 有助于学生在后续学习中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把握知识。
二、工渗透
研读课标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相关教学内容, 大多具有这样一些共同点: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解决它没有现成的方法和程序, 需要发挥学生的各种思考和创造;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趣味性, 既非人为编造, 又能激发每个学生的好奇心;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往往是多种的, 需要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问题具有适当的开放性, 这种开放并不一定表现在答案的多样性上, 更为重要的是问题能使所有的学生都尝试解决, 不同的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能获得发展。
笔者以为:教学内容决定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的特点决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 不宜盲目追求显性的教学效果, 即在具体求解问题前, 一味地鼓励学生首先思考需要运用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因为, 一是学生年龄较小、思维特点往往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结合以形象思维为主;二是在小学阶段, 有的数学问题在成人看来思路及步骤较为复杂, 而学生“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一定按规则“出牌”, 往往另辟蹊径令教师出其不意;三是如果一味这样做, 问题解决策略的教学易走入形式化的误区, 教学方式“八股”化, 缺乏活力, 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个性都是不利的。
因此, “解决问题”的教学应重视教学的隐性效果, 即让学生在体验中思考、在思考中理解、在理解中把握, 追求“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
我们来看教师在本课中的具体做法:
其一, 前后两个环节 (即2盒包装与4盒包装) 教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的思考:两盒这样的磁带包起来, 你觉得可以怎么包?对于刚才两盒的结论, 4盒磁带是否依然是成立的呢?想一想怎样汇报 (包装方式) 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从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 找出所有的包装方式没有问题。不仅如此, 很多学生尝试着将每一种包装方式用图或文字记录下来。
其二, 在“2盒包装”环节, 解答“究竟哪一种方式最节省?”这个问题时, 教师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后再交流。学生有的用逐一计算、比较每一种包装后的长方体表面积 (以下称方法一) ;有的只是逐一计算每一种包装重叠面的总面积 (以下称方法二) ;有的根本不计算, 推理得出结果。
有了前面环节的铺垫, 到“4盒包装”环节, 解答“究竟哪一种方式最节省?”大多数学生在面临多种包装方式的复杂情况时, 主动意识到方法一和方法二较为繁杂, 在教师的引导下 (是否需要每一种都去算呢?哪些肯定不是最节省包装纸的呢?) , 采用分类比较的方式, 经过推理排除其中四种不是最节省包装纸的方式, 并顺势巧妙地比较剩下的两种包装方式, 解决了问题。
以上教学过程, 教师没有去强调一一列举、猜想验证等解决问题的策略, 但学生还是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解决难题。由此看来, 解决问题的策略需要教, 更需要教师策略地教!笔者的体会是:让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成为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时自然萌发的心理需求, 从而使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呈现更加贴切、更加自然、更加深入人心。
三、重归纳
一位大家曾说过:写一辈子教案出不了名师, 但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却很有可能培养出一位名师。同理可证:做六年作业成不了优生, 但坚持一年反思解题方法却很可能培养出一名优生。基于此, 不仅教学要突出“策略渗透”, 更要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反思和归纳, 将“隐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显性化”。例如, 在解决问题之后, 让学生想一想:我们用到了什么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这种方法在解决问题之前你想到没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你是否尝试了别的方法?这种办法有什么优点?还有哪些问题也能用这种方法去解决?……《加拿大小学生怎样解答应用问题》等许多资料和研究表明, 教师要求学生解答完问题后画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策略的探究 篇11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敢问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敢问。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教师主宰着课堂,学生在教师威严的指挥棒下噤若寒蝉,哪还能质疑、发问,更何谈问题意识。因此,只有教师消除“强权”意识才会有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变传授者、支配者、主宰者为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放下威严的架子,视学生为课堂的主人,与学生建立朋友、伙伴式的新型关系,学生才能由被动到主动、由压抑到释放、由畏惧到敢问。
实践证明,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先决条件,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才能无拘无束、主动参与、畅所欲言。作为教师,要在“创设”和“营造”上做足功夫,让学生多一些宽松、快乐、自由,多一些独立思考、质疑问难的时间和空间,努力使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都得以充分的释放。教师要珍惜学生的提问,视每一个提问都是智慧擦出的火花,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即便出现偏差也要积极引导,挖掘其可贵之处,切不可讥讽、嘲弄,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时都有一种愉悦的心理体验,在一种平等、心理安全的环境中质疑、发问。
二、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乐问
1 创设富有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教师可创设动物乐园这一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动物乐园里都有哪些小动物,然后提问:观察情境图,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由于问题情境触发了学生的兴趣点,学生的思维一下被打开,提出了不同的问题。如:小鸟和小猴共多少只?小鸭比小鸟少多少只?小鸭子的只数是小猴子的几倍?等等。当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进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寓抽象的数学问题于新奇而富有情趣的佳境中,以趣激疑,疑中引思。
2 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时,教师可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设计一个
“玩具超市”的生活情境(里面有孩子们喜欢的各种小玩具,并标有价签),然后提示学生:你们看到这个情境都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由于情境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点燃了孩子们的兴奋点,纷纷提出“买一个天线宝宝和一只叮铛猫一共多少钱?”“我已经有10元钱了,要想买一辆小汽车还差多少钱?”等等数学问题。
3 创设与新知学习相联系的问题。在课堂上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一环。教师应结合学习过程,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引发疑问。例如:在教学“可能性”一课时,教师可用摸奖游戏导入。首先在纸箱里放9个白球和3个黄球(每个球除颜色外都相同),然后宣布游戏规则:摸到黄球,老师输;摸到白球,老师赢。话音刚落,同学们都争着来摸。结果当然可知,同学们输得很惨,大呼上当。这时同学们觉得很奇怪,自然就产生疑问:老师为什么赢的多,输的少?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自然特别有趣,特别亲切。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会问”,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长远之计。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才能具有独特的数学眼光,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1 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的习惯。观察是学生萌发问题意识的首要因素。如新教材中有许多有趣的、贴近小学生生活实际的插图,教师应启发学生认真阅读图片上的已知信息,通过观察图片,提出相关的问题。
2 教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十分有帮助。“是什么”是对其定性;“为什么”是要弄清其来龙去脉;“怎么样”是对其有一个具体清楚的了解和深入解剖。不管什么,只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都一定会有新奇的发现和意想不到的收获。如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比较、联系上找问题;从新知识的意义、性质、定律和公式上找问题;从结论和解题方法上找问题;等等。
3 启发学生从日常的生活中去寻找问题。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应引导并提醒学生平时多注意生活细节,从自己每天看到的、听到的事情中提出问题。比如在教学《圆的认识》前,教师可让学生利用双休日去找“圆”。这样,学生会从各种场合、各种物体上找到圆,如圆桌、圆球、圆管、轮胎等等,并提出了许多的问题。
4 引导学生在操作实践中“产生”问题。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一语道出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实践操作是唤醒小学生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诱发问题意识的重要载体。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锥的体积”时,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倒水或倒沙的动手操作活动,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认识和掌握圆锥与等底等高圆柱体的关系,而且还会在此基础上提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圆柱的体积是等底等高圆锥体积的几倍?”等一些数学问题,为几何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广东德庆县教育局教研室)
浅谈激励学生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篇12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 问题解决的过程, 就是问题解决者寻找操作系列以达到目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问题分为三种状态, 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的状态。从初始状态开始, 存在着多种方法, 问题解决者必须寻找恰当的方法, 方可以初始状态经过中间状态到达目的状态。
教学实践证明, 采用下列的教学措施, 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1. 根据具体教学情境的不同, 适当地提示学生把策略运用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中, 并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在各种情境中练习使用这些策略。
这样做符合策略由外部监控转化为内部自我调控的规律。
例.为了创造浓郁的学习氛围, 三 (2) 班请来了20名特长班的学生, 派出去10名学生到兴趣班“取经”。如果三 (2) 班现在把班容量扩大2倍, 再缩小, 则有30人。问:这个班原来有多少人?
策略指导:针对这个教学活动情境, 我提示学生运用逆向推理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
(1) 思路
分析题意, 做如下的推理, 设这个数为x, 它的运算过程如下:
我们从计算的结果作起点, 逆向思考:这个数除以3之前是90 (30×3=90) , 乘以2之前是45 (90÷2=45) , 派去 (即减去) 10之前是55 (45+10=55) , 请来了 (即加上) 20 (人) 之前是35 (55—20=35) 。显然, 这个班的原有人数是35, 即x=35, 把x=35代入原题进行验证, 说明这个结果是正确的。从这里, 可以清楚地看出, 题中的请来了 (“加”) 就用“减”, 派去了 (“减”) 用“加”, 扩大了 (“乘”) 用“除”, “除”用“乘”, 这样, 可以求得原有的数是多少。
(3) 解答要领
为了求得原数, 从题目的最后结果作起点, 向前做相反的计算:题中是加法的, 用减法, 题中是减法的, 就用加法, 题中是乘法的, 就用除法, 题中是除法的, 就用乘法。经过老师的策略指导, 学生很容易解答出来。
2. 留给学生运用策略搜寻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时间, 并组织学生讨论, 互相启发, 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教学《认识平均分》这一堂课时, 教师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 (如猴子分桃, 学生分圆片等) 感受“平均分”, 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在操作交流中进一步感悟平均分的本质特征。最后让学生在应用中深化。
3. 用“你是怎么想到这样来解决问题的”等问题, 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作明晰的反馈, 并加以评价, 这样学生可以清晰地意识到自己所运用的策略及其优劣, 并体会到策略确实改善了他们的学习, 学生就更有可能把运用的策略迁移到其他情境之中去。
在教学中时常让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作明晰的反馈和评价, 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运用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 不断地激励学生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问题学生管理策略】推荐阅读:
问题学生心理矫治策略10-14
七年级学生语文学习问题分析及教学策略05-14
初中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09-29
当代大学生风险意识问题分析与教育策略研究08-29
预防和纠正小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论文05-13
科学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06-01
论文浅谈小学生早恋问题的辅导策略08-18
论述小学生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疏导策略10-10
浅谈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及应对策略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