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一种情怀

2024-10-06

读书是一种情怀(精选7篇)

读书是一种情怀 篇1

机缘巧合来到文学院,或许是因为就读中文系的缘故,对于为什么还要读文学这个问题有所思考。

从前,狭隘地给文学画出一隅天地,自以为那是文学的全部。在少不谙事的年龄里,春花秋月自然是美好的。但在大多数认为文学不仅于此的人的眼中,那绝不是文学,或者说绝不是全部文学。文学的浪漫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让人陷进去出不来,正如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写道:“东西越轻,他就越是变得虚弱,他就在这轻之下沉沦。”现实生活依然如此艰难,总想在他处找寻安慰,然而“人世有多荒谬,文学就有多荒谬”,想在文学中找一个放松,甚至是放纵自我的桃花源是很难的。当接触过文学,接触过社会之后,不免为当时的浅薄自嘲一番。文学不是风花雪夜,不是逃避现实的虚拟世界,更不是玩弄语言的游戏。只是严肃的文学又让人产生一种距离,让人只能望洋兴叹。正如吴晓东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中谈到“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于痛苦的仪式”,以致很多人没有真正审视过文学,而对文学又产生一种固化的认识。这种认识,像是一层隔膜,阻碍了所有文学能带给我们的所有,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走进文学,去认识她,了解她,爱上她。

从选择文学到真正踏上文学这条道路,没有任何外力的干涉,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没有过多的对利弊的衡量,纯粹出于一种喜欢,或许这种喜欢算得上情怀。

世界之大,什么情怀都有。周末和三五好友小聚一场,聊聊日常,怀念一番过去;闲暇听听古风民谣,读读昆德拉和纳博科夫;或者再文艺一点,偶尔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西藏净化心灵……顾城说:“生活里人口众多。”大多数人都这么活着,其实也未尝不可。

在瓦屋窗下喝茶,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的周作人;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的查尔斯;为电影取景在寒冷的山上苦等了三年,终于等来了一场适合大风的黑泽明;在别人艰难生活的时候正襟危坐,在别人正襟危坐的时候玩世不恭的菲茨杰拉德;秉烛夜游的李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孟子;十年磨一剑的李安……说到底,不就是为了个情怀。

多少人把情怀置于一个不可触碰的高地,以至于高地不胜寒。我的理解是,情怀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用心与否的区别,它应是人们心中的圣地,是一种通过真切的感动或是自我的感动而提高人生幸福感的手段,是守护最核心的自我,绝不向犬儒主义投降的堡垒,是温和的坚持以及坚持之后的通达,而如果屈服于皆为利来的天下攘攘,将它作为赚钱取财的工具,未免也太过悲哀。

如今的社会,“文学无用论”根深蒂固。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说“文学是无用的”,从《庄子》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中可知,作为一个作家的莫言,他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宣扬文学的无用,而是强调无用即为大用。是的“再多的诗歌也抵挡不了坦克”,可是文学作品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坦克的吗?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攻陷意大利时,并不是以炮弹炸药开路,而是放着悠扬婉转的意大利乐曲;而当时的纳粹军官们,受过高等教育,伸手能弹奏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钢琴曲,对各种文学著作更是信手拈来,然而当他们到了集中营时丑陋的面目如恶魔一样狰狞,屠杀人类,内心丝毫没有愧疚。对比这两种情况,到底该说文学有没有作用,文学有什么作用,文学有多大的作用?而我想说的是,文学是否有用那是对于受体来说,对一个热爱文学,心有情怀的人来说,文学是有用的,以至于做了一点点错事,良心都会受到谴责,日不能食,夜不能寐。而对于一个对文学麻木不仁、没有情怀的人来说,即使接触文学,也感知不了这其中的作用。

梁漱溟说过:“情贵淡,气贵和。”在文学院老师的身上,我恰恰看到了这种“淡”与“和”:不论是耄耋之年的王先霈老教授,还是严谨犀利的文艺学教授魏天无。不追求家财万贯,不追求富贵权利,都是怀揣着那一份唯淡唯和的情怀,认真地爱文学。

还记得在初来华师的第二节新生研讨课上,王先霈老教授在“漫谈文学”的讲座中提到一个场景,让我感动了很久:王先霈教授在年轻的时候在北京参加一个学术讨论时和一个学者住同一间房间。晚上睡觉前,他们卧床闲谈。当聊到一个很有学识的人时,那个学者从床上弹坐起来,正襟危坐,直到关于这个人的话题结束才肯睡下说话。如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当谈及大师时,心中有真正的虔诚。

我的理解是,情怀就是以心灵的满足而不是以功利的得失作为行为标准的品质,或许一件事没那么“有用”,也许只是因为我喜欢,也许只是因为它很美。从这个角度来说,情怀可能是一种人生而有之的品质,但是好像年龄越大,拥有情怀的人越少。愿未来有文学的道路上,我能一直诗意的栖居下去。

读书是一种情怀 篇2

每天琐碎的生活,有时侯会觉得很疲惫,也很无奈。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有时候会觉得内心很脆弱,感觉力不从心,想的太多,心中便有了或喜或忧,五味杂陈的感觉,任你怎样隐藏,也都会有所表露。我想要的生活,是素而不寂,暖而不腻,且带着烟火的气息。与亲人相暖,与朋友同行,心有可依,情有所靠,不说天长地久,只愿珍惜眼前。

我经常失眠,有时候甚至夜不成寐,思考的问题太过仔细,俗话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就是庸人,诸事考虑的太多。我尽力把自己的生活安排的紧凑些,忙了就什么都不想了,闲了看看书,因为书里有我向往却达不到的彼岸。坐在阳台的摇椅上,思绪沉浸在故事的情景里,偶尔抬头仰望一下窗外的天空,看着被雾霾遮蔽的太阳,就有了与绿色和阳光亲近的感觉,阳台上种了一些花草,其实我并不擅长养花种草,只是为了找到一种接近清新纯朴的感觉,过点有阳光,有花赏的人生,这样的日子,我想,总是不会太差的。人过了中年,少了几分热情,多了几分忧郁。走过了人生的山山水水,已不再向往鲜衣怒马,只想安然简洁,或欢喜或沉静,都多了一份的委婉和厚重。就如落叶满地的秋天,它少了夏的狂热,却多了一份沉淀和蕴藏,从春光乍泄,到秋日犹落,经历了时光的辗转,也完成了生命自我提炼的过程。总喜欢将红尘中的人和事放在心底深处,人生中的遇见,来了,去了,远了,近了,辗转中,寻常的日子,成了朝花夕拾。曾经,清澈如水的年华,一切都是缤纷的葱茏,如今,时光流逝,年少时那些花开的过往,还停留在记忆深处。

只是再也没有机会回去看了,也许有一天我们终将忘却,无从说起。每天关心的,只是让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大千世界,什么事都会发生,什么人都会遇见,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总有人说你好,也会有人说你不好,不要太在意,没有人是十全十美,关键在于自己的心态,心介怀,则烦恼多,心淡然,则身欢愉。与君子争辩,理通自明了,与小人计较,则自寻烦恼。有时候,你真心对待别人,未必能得到好报。我始终相信,真正的朋友,不是在意你站得有多高,而关心着你走得有多累。有人说:想的事情多了,就会活的很累,有时候我真的觉得很累,我没有几个知心的朋友,结识的人,大多都是泛泛之交,没有人洞悉我笑容背后掩藏的孤寂。值得在意的人,也离我而去,我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是想秉持一种淡然的情怀,用明媚的心态笑对人生,闲暇的时间,看看书,写写字,虚度光阴。我一直相信着,心存善意,处处都是风清月明,心有桃源,处处都是春暖花开。很多时候,做错的事,错过的人,不是没有遗憾,只是我选择了静默,回望自己走过的路,遇到的人,一路走来,那些不堪的往事,让人后悔不已,只是我学会了寂静,独自一人,默然品味。我是一个孤独的`行者,在这个繁华的世界里,形单影只,无人相伴。我只愿留一份宁静给自己。淡然如水,我只想静静地聆听,自己流逝岁月里的梵音。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文学是一种情怀 篇3

从前,狭隘地给文学画出一隅天地,自以为那是文学的全部。在少不谙事的年龄里,春花秋月自然是美好的。但在大多数认为文学不仅于此的人的眼中,那绝不是文学,或者说绝不是全部文学。文学的浪漫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让人陷进去出不来,正如米兰·昆德拉在《生活在别处》中写道:“东西越轻,他就越是变得虚弱,他就在这轻之下沉沦。”现实生活依然如此艰难,总想在他处找寻安慰,然而“人世有多荒谬,文学就有多荒谬”,想在文学中找一个放松,甚至是放纵自我的桃花源是很难的。当接触过文学,接触过社会之后,不免为当时的浅薄自嘲一番。文学不是风花雪夜,不是逃避现实的虚拟世界,更不是玩弄语言的游戏。只是严肃的文学又让人产生一种距离,让人只能望洋兴叹。正如吴晓东在《从卡夫卡到昆德拉》中谈到“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于痛苦的仪式”,以致很多人没有真正审视过文学,而对文学又产生一种固化的认识。这种认识,像是一层隔膜,阻碍了所有文学能带给我们的所有,而对于我们来说,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走进文学,去认识她,了解她,爱上她。

从选择文学到真正踏上文学这条道路,没有任何外力的干涉,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没有过多的对利弊的衡量,纯粹出于一种喜欢,或许这种喜欢算得上情怀。

世界之大,什么情怀都有。周末和三五好友小聚一场,聊聊日常,怀念一番过去;闲暇听听古风民谣,读读昆德拉和纳博科夫;或者再文艺一点,偶尔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去西藏净化心灵……顾城说:“生活里人口众多。”大多数人都这么活着,其实也未尝不可。

在瓦屋窗下喝茶,得半日之闲,抵十年尘梦的周作人;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的查尔斯;为电影取景在寒冷的山上苦等了三年,终于等来了一场适合大风的黑泽明;在别人艰难生活的时候正襟危坐,在别人正襟危坐的时候玩世不恭的菲茨杰拉德;秉烛夜游的李白;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孟子;十年磨一剑的李安……说到底,不就是为了个情怀。

多少人把情怀置于一个不可触碰的高地,以至于高地不胜寒。我的理解是,情怀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用心与否的区别,它应是人们心中的圣地,是一种通过真切的感动或是自我的感动而提高人生幸福感的手段,是守护最核心的自我,绝不向犬儒主义投降的堡垒,是温和的坚持以及坚持之后的通达,而如果屈服于皆为利来的天下攘攘,将它作为赚钱取财的工具,未免也太过悲哀。

如今的社会,“文学无用论”根深蒂固。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说“文学是无用的”,从《庄子》的“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中可知,作为一个作家的莫言,他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要宣扬文学的无用,而是强调无用即为大用。是的“再多的诗歌也抵挡不了坦克”,可是文学作品创作的目的是为了抵御坦克的吗?二战时期,纳粹德国攻陷意大利时,并不是以炮弹炸药开路,而是放着悠扬婉转的意大利乐曲;而当时的纳粹军官们,受过高等教育,伸手能弹奏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的钢琴曲,对各种文学著作更是信手拈来,然而当他们到了集中营时丑陋的面目如恶魔一样狰狞,屠杀人类,内心丝毫没有愧疚。对比这两种情况,到底该说文学有没有作用,文学有什么作用,文学有多大的作用?而我想说的是,文学是否有用那是对于受体来说,对一个热爱文学,心有情怀的人来说,文学是有用的,以至于做了一点点错事,良心都会受到谴责,日不能食,夜不能寐。而对于一个对文学麻木不仁、没有情怀的人来说,即使接触文学,也感知不了这其中的作用。

梁漱溟说过:“情贵淡,气贵和。”在文学院老师的身上,我恰恰看到了这种“淡”与“和”:不论是耄耋之年的王先霈老教授,还是严谨犀利的文艺学教授魏天无。不追求家财万贯,不追求富贵权利,都是怀揣着那一份唯淡唯和的情怀,认真地爱文学。

还记得在初来华师的第二节新生研讨课上,王先霈老教授在“漫谈文学”的讲座中提到一个场景,让我感动了很久:王先霈教授在年轻的时候在北京参加一个学术讨论时和一个学者住同一间房间。晚上睡觉前,他们卧床闲谈。当聊到一个很有学识的人时,那个学者从床上弹坐起来,正襟危坐,直到关于这个人的话题结束才肯睡下说话。如今,又有几个人能做到这样,当谈及大师时,心中有真正的虔诚。

我的理解是,情怀就是以心灵的满足而不是以功利的得失作为行为标准的品质,或许一件事没那么“有用”,也许只是因为我喜欢,也许只是因为它很美。从这个角度来说,情怀可能是一种人生而有之的品质,但是好像年龄越大,拥有情怀的人越少。愿未来有文学的道路上,我能一直诗意的栖居下去。

读书是一种情怀 篇4

王教授看起来比我们想象的要年轻很多,言谈举止显示出良好的修养与气质。他时常露出慈祥的笑容,思维清晰,不时妙语连珠,让我们倍感亲切。

说起来王教授跟江苏颇有渊源。他知道我们是江苏的初中生后,乐呵呵地说:“我其实是无锡江阴人,最初是在江阴读的小学,一直读到小学4年级才跟着父母来到上海。1967年复旦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后,先去安徽省图书馆,后来才到了上海图书馆。”

王教授多年来一直坚持自己的专业方向,潜心研究中国人的家谱。虽然1940年出生的王教授早在2000年就从上海图书馆党委书记的位置上退休了,但他现在依然是上海历史文献研究所所长,主持上海图书馆中国家谱资料的整理开发工作,仍每天上班,并投入全部时间、精力来从事中国家谱的研究工作。王教授介绍说,上海图书馆是全国第二大图书馆,世界排名第七,收藏有中国各类家谱20000多种,是全世界最齐全的中国家谱宝库。

说起家谱,王教授如数家珍。他告诉我们,中国家谱历史久远,可上溯到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至今约5000年。5000年来,中国家谱所蕴含的社会意义是逐渐递升的:在萌芽阶段,家谱记载着的血缘关系,主要发挥着优生功能;在兴盛阶段,家谱的政治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积极帮助贵族把持朝政;在普及阶段,家谱成了宣扬“三纲五常”封建伦理道德的重要载体。

“现在我们研究家谱,主要是为了挖掘它的文化功能,这对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促进海内外文化交流,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还可以培养人们的爱国思想,增强国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中国人修家谱的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修谱的意识始终很强烈。”王教授突然提高了嗓门,兴奋地向我们介绍新时期修家谱的重要意义。

王教授介绍说,我国民间一直非常热衷于编修新家谱。中国历史文化有三个传统:一是正史,如《汉书》《三国志》等,一般由国家编撰;二是方志,一般由地方政府编撰;三是家谱,主要依靠民间力量,记载一个家族的脉络。比如现在保留最完整的孔氏家谱已经编到八十几代,记载着世界各地两百多万人的信息,规模庞大。

虽说现在修家谱是一种潮流,但在改革开放前,家谱却是让人闻之色变的“封建糟粕”。

在那个特殊的历史年代,许多人家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家谱被销毁,还有的被卖到造纸厂,成为造纸的原料。而在海峡对岸的台湾,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修家谱热,因为那时海峡两岸不能来往,台湾同胞思家心切,只好以修家谱来缓解思乡之情。

1978年后,我国内地重新开始讨论修家谱的利弊得失,“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成为大家的共识,家谱的价值这才被重新认定为“不仅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能使中国优良传统得到继承,并增强了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王教授特意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世博会组委会咨询王教授:有没有哪一本家谱里记载了中国跟世博会的渊源?王教授告诉他们:有!在上海图书馆珍藏的许氏家谱中就明确记载,早在1851年许家就曾把丝绸寄往伦敦,参加当年的伦敦世博会,这也成为了许氏家族的一大荣耀。

现在,世界各地的华夏儿女及其后代陆续赶来国内寻根问祖。让王教授印象最深的是菲律宾前总统阿罗约,这位女总统来到中国的第一件事不是去北京,而是去了她的祖籍所在地福建。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她说菲律宾有200多万华人,其中85%的人祖籍为福建,他们是中菲关系发展的纽带,在菲律宾经济发展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还特别提到自己与福建的渊源:“我也是福建移民的后裔,还是福建人的媳妇,与厦门乃至福建有着特殊的关系。我非常高兴能够回到我们所有家庭成员祖籍的所在地。”

还有一位是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先生,他在1997年到上海图书馆参观时,翻到了他们无锡荣氏的家谱,还在这部家谱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当时他特别高兴。王教授说:“这种例子我们见过太多了。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在中国人心里,寻根都是一种非常温暖的情怀。”

王教授带领他的研究团队和世界各地的图书馆研究员一起,历经7年编纂出了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家谱总目》,这是第一部全面收集海内外华人家谱资料的工具书,也是有史以来最详尽的中国家谱目录,揭示了全世界现存的中国家谱收藏信息。

“这将为全世界华人提供最完整、系统、全面的寻根资料,为海内外华人寻根问祖提供最详细、完整的指路牌。”王教授说。

今后,全球华人寻根问祖,就可根据《中国家谱总目》提供的详细目录“按图索骥”。《中国家谱总目》是联合目录,每个条目下著录有各个收藏单位的名称,我们从中可以知道该家谱在世界各地的收藏情况并就近借读。

谈及今后一个阶段的研究目标,王教授说:“我和我的团队以及其他研究家谱的人士正在着力研究少数民族的家谱,主要研究回族、朝鲜族等,还将会编成一本书。”

在采访的最后,王教授还就大家关心的如何学好历史学科等问题回答了我们的提问,并告诫我们要树立远大目标,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之余要多锻炼身体,练就强健体魄,长大后为祖国的发展作贡献。

小记者采访感言:

读书是一种情怀 篇5

按说,秋天是个比较惬意的季节,气候宜人,也象征着收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秋天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恐慌:一感觉到秋天的凉意,就好像提前感觉到一年终结似的,感觉到一段生命将无法重来,所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过往。就有一种无尽的感伤袭上心头,免不了一番感慨。

小时候读柳宗元的《江雪》,读不出什么名堂现在才觉得那是一种怎样的感伤啊!你看啊,千山鸟飞绝,所有的小路上都没有了人的踪影。只剩下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头,在白茫茫的雪中垂钓……那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啊!又是怎么的一种感伤啊!如果我们遇到这种环境,只能用感伤得痛不欲生、欲哭无泪来形容了。柳宗元就是高明,把这种感伤的情怀,用那么形象的四句表达出来了

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我们许多先人,都是擅长用自己的感伤来传染别人的,杜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这是自己遇到感伤的事,如果你对人就叫苦不迭地说:“我的茅草又被秋风吹破了”估计别人最多安慰你几句。当你看到风吹破了自己的房子,想到天下没有房子住的人是很多的,并幻想“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就不仅仅是自己的感伤了,而是天下所有寒士的感伤,大家就会和你一起落泪。天啊,谁能有这样的胸襟呢?小肚鸡肠的人,只会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哪里还操得了这么多的心?所以,天下没有房住的人千千万万,只有杜甫让普天下的人记住了。

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不论是唐诗,还是宋词,出现频率最多的是“愁”“离别”“空恨”“断肠”“那堪”“憔悴”这些字眼。南唐后主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就意味着无穷无尽的悲愁吗?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女词人李清照的“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那又是多少人内心的写照呢?恐怕无以计数。这些作品中,正是这种淡淡的感伤,让你心酸,让你惆怅.让你欲哭无泪,欲说无言。

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西方画家梵高,无疑是一个孤独的人。他在贫困潦倒中,向自然和太阳挑战,却不被理解,最终饮弹自尽……每当看到他的画作,我们仿佛能听到他笔下那个身躯干枯的弃妇的抽泣。我曾阅读了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一些小说。川端在他的代表作《雪国》中,所描写的人物的种种悲哀,通过这种悲哀的余情化,来探讨人生的感伤。日本文学有一种描写感伤之美的传统,川端康成就是以描写感伤之美成就文坛辉煌的。高明的文学艺术家,往往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上学的时候,我把“杞人忧天”中的杞人当做傻瓜。现在看来,这人真是忧得有品位,有档次。中国人时常有这样一句口头禅:“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那意思就是天塌了也不用忧。你也不忧,我也不忧,或许真的有一天,天塌了,大家都完蛋了。这个杞人,能忧别人所不能忧,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这种感伤,好像是所有“先天下之忧”的人所共有的素质。可惜的是,这样的人太少了?如果人人都有这种感伤的情怀,人人都悲天悯人,社会早就和谐起来了,大同之道早就实现了。

于是,我发现自己是缺乏感伤情愫的。因为像我这样的凡人只能悲伤着自己的悲伤,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多的是对生活的抱怨,少的是对人生深邃的思考;多的是小情绪小哀愁,少的是大悲悯大苦闷;多的是凄婉惆怅、顾影自怜,少的是推已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当我看到秋天的来临,感慨的只有自己命运的无奈,除此之外,再没有更多的余韵。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

(文章有删改)

【问题】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提出这一论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如果感伤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忧伤,那是很没出息的。

B.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只有当感伤“伤”及众人,那种感伤才有了品味,才伟大。

C.作者自己面对秋天的.感伤是提出文章中心论点的情感基础。

D.《江雪》中表现的感伤情怀进一步触动感伤秋天的作者,产生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2.作者怎样看待杜甫的感伤?对“杞人”的“忧”作者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的感伤是一种拥有博大胸襟、心怀天下寒士的感伤。

B.杜甫不是小肚鸡肠的人,不只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他的感伤还传染了别人。

C.杞人的“忧”有品位,有档次,是一种博大无边的感伤。

D.没有杞人的“忧”,社会就不会和谐,大同之道就不能实现。

3.文章第四、五自然段列举了诗词、绘画、小说等作品中描写的感伤,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

A.论述“感伤往往成就了人类的文化艺术”这一观点。

B.论述“感伤是一种经常与深沉、品味相伴的艺术营养”这一观点。

C.论述作者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是为了感染读者,使他们心酸、悯怅,以达到煽情的目的。

D.论述作者展示许多人内心的写照,以此来探讨人生的感伤。

4.为什么说“感伤并非弱不禁风的感慨,感伤是一种有品位的情怀,是人类伟大的情感”?下列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悲悯感伤的情怀倾注在作品中。B.有对人生深邃的思考。

C.是一种大悲悯大苦闷。D.是一种推己及人、由此及彼的胸襟。

【参考答案】

1.A

2.D

3.C

沈晓海:拳脚也是一种情怀 篇6

该剧由沈晓海、刘小峰、乐珈彤等主演,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尖刀队在队长冯梁山的领导下,深入虎穴,勇斗顽敌,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出生入死的传奇战斗故事。该剧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解放战争不同阶段的战场风貌,讴歌了人民解放军战士信仰坚定,勇于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本报记者目前专访了该剧男主角沈晓海。他告诉记者,自己多年来一直对武侠剧和抗战剧情有独钟,“一方而因为武打戏能让自己过足拳脚瘾,另一方面其中涌动的男儿热血总能让自己振奋不已。”

作为曾在BTV热播的电视剧《尖刀》、《尖刀队》的姊妹篇,《铁血尖刀》延续了前两部大胆新颖的创作样式,将整个故事分为四个单元:《黎明前的枪声》、《阳光下的暗战》、《虎穴里的交锋》、《迷雾后的魔影》。阳个板块构成了一部“新派”战争剧。

《铁血尖刀》在故事架构、叙事节奏、智慧攻关、悬念设置上都体现出了国产战争剧少有的“美剧范儿”。然而,沈晓海却告诉记者,这个故事是在他的房间里诞生的。“当时我正在横店拍戏。投资方亲自到我住的宾馆来找我。我们就在一起讨论《铁血尖刀》的故事脉络。”

沈晓海在剧中化身“尖刀队”中的灵魂人物队长冯梁山,一位典型的军中精英,外表英俊成熟,身怀绝技,指挥从容不迫。“此外,冯梁山因为在战争中受过一次伤,有一颗深入大脑、无法取出的子弹。这颗子弹压迫冯梁山的脑神经,致使他变成了一个不睡觉的怪人,每天只需休息一、两个小时。所以他会用很多时间来思考。”沈晓海表示,冯梁山这个角色“有点怪”:“他是一个有着独特章法的人,他不用普通的武器,为了破案也时常会不按常理出牌,所以战斗中往往出奇制胜,这个过程十分有趣。”

读书,是一种生活境界 篇7

关键词:读书;成长;教育

蔡康永说过: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18岁觉得英语难,放弃英语,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说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小时候一懒散,无非意味着成年之后,要用十倍的时间精力来补课。我的读书生涯正是如此。

年少无知的我觉得读书无用,所以懒散地度过了少年时光,正是读书少,缺乏反思和辨别能力,做事也是率性而为,在我的人生选择遭遇阻碍,教学中讲课捉襟见肘时,才发觉自己掌握的知识太少太少。从此,我发奋读书。

我的成长离不开书,书也使我成长得更快。

读书能使我更好的反思,从而实现自我人生层次的提升和生命的升华。读书对于教师很重要,因为我的职业要求,我必须博览群书,迫使自己大量的阅读,形成“立体”、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渐渐地,也由被动读书,转为爱读书。因为读书,不仅使我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培养了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同时,也善于反思,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看看人家魏书生、韩军、李镇西等“那一代”教育的大家,他们在讲课时对学科知识的系统整合和灵活调度,丰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知识信手拈来,教育学、心理学、新课程理念运用自如,这些都是读书读到一定程度上才具有的游刃有余。作为一位职高教师不能只知道课本,也必须对其他知识有所知晓。这样,我在课堂上、生活中,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引经据典,妙语连珠,给学生以知识的充实和心灵的震撼。

人生活在社会中是离不开读书的,人生任何阶段都要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更是如此,时刻做到“学生要一滴,教师要有一桶”的准备。在学历上,正是读书,使我增加思考的深度,不断增长职业智慧,由最初的大专生成长为应用心理学硕士生。在工作上,由于工作的调动,职业学校的陌生环境让我不知所措,但是由于读书,让自己很快适应了教学工作,并且成长为扬州心理协会会员、国家心理咨询师,同时在学校长期担任心理学的教学工作。如今,我已经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并自觉把读书和教学结合起来,做到博览、精思、熟读,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工作,在教学、生活中不仅关注“跑道”的设置,也关注学生跑的过程,让生活成为一种教育,把教育变成一种生活。

以身示范——一个热爱读书的母亲一定会影响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身教无言,胜于言教。我的女儿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现了读书的妙处和魔力。比如,孩子在读《三字经》时,经常要求我给她讲解意思,还要我讲述其中的故事来帮助她理解。孟母三迁、孟母断织、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女儿静静地听着这些故事,她脸上的表情比平时严肃了几分。她读得特别动情,我问她为什么读得这么好,她告诉我,是因为心里想着妈妈对自己的好。

其实每个孩子心里都有向善的愿望,都是想成为好孩子的。而《三字经》中所述的“人之初,性本善”强调了每个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这样的观点,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美好。都说“幼学如漆”,带着孩子诵读经典,不正是给孩子的人生涂上了真善美的温暖底色吗?

有人曾说:你不能增加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你不能改变生命的宽度,但你却可以改变生命的深度,不知不觉中,读书已使我的生命变宽变深。读书,怎不是一种乐趣?

上一篇:自我要求下一篇:语文高效课堂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