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感受

2024-10-09

情感感受(精选9篇)

情感感受 篇1

审美体验是学生主体审美观、审美能力、审美人格的综合发展过程, 其本质既是学生价值取向的形成, 又是学生审美想象、审美情感等的共同发展。妙用情感体验, 感受人文情怀是促进学生提高鉴赏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策略。

一、点燃情感火花, 感受人文情怀

情感体验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策略, 教师要立足高中生已具备的一定素养, 在开展鉴赏教学时, 挖掘作品中蕴含的情感素材, 把握情感体验原则, 体会其中的人文情怀与精神, 巧妙结合学生的内心体会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 让学生的情绪随着作品而变化, 从而对音乐鉴赏产生兴趣, 并找到感悟作品的方法。

如中国传统曲艺, 如何让学生体验曲艺的韵味?如何创设情感体验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 从而让学生在欣赏体验中归纳总结出不同曲艺艺术的风格特点?教师先请一名同学表演一分钟小节目, 学生马上被节目所吸引, 原来学生表演的是RAP, 说唱音乐的风格, 教师再趁机导入曲艺知识。为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鉴赏兴趣, 教师播放视频《丑末寅初》片段, 视频生动的表现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情感, 教师结合视频与学生进行交流, 通过深挖曲艺表现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如伴奏乐器、表演形式、演唱方法, 学生容易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师再结合学生的音乐特长开展课堂表演活动, 使学生更生动地感知曲艺。北方曲种和南方曲种存在着差别,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细细鉴赏, 通过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从而感受不同种类的曲艺的特点及魅力。

二、设计情感活动, 感受人文情怀

高中生的情感是丰富的。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感设计体验活动, 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受音乐的节奏、速度和情绪, 让鉴赏课堂“动”起来, 引导学生用身体的律动表现音乐、理解音乐、演绎音乐。特别是对某些音乐的欣赏, 学生可以融入自己的情感去表现音乐, 既可以边听边舞, 边唱边跳, 还可以用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理解音乐, 感受音乐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体会形体动作与音乐审美的关系, 从而在情感体验中提升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

如中国的民族音乐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如何设计情感活动, 让学生通过聆听分辨三首中国音乐———古琴独奏曲《酒狂》、琴歌《阳关三叠》和楚调《八音和鸣》, 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情感, 并在多种欣赏活动中感受古典音乐的意蕴?为了让学生感受中国源远流长的音乐文化, 教师设计体验活动, 重温“张艺谋导演用‘缶’来欢迎世界的宾朋?”的经典画面, 生动感受东方灿烂的音乐文化, 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激发。接下来, 教师设计“听古韵, 忆古人”活动, 让学生欣赏《酒狂》, 了解古琴, 并在参与表演中感受古人高尚情怀。接着, 教师设计“唱琴歌, 诵经典”活动, 特别是学唱《阳关三叠》, 让学生的情感进一步与古典文化相融合, 在情感体验中感受古代音乐的特点。古代音乐有着深厚的发展历史, 让学生用独特的情感活动去理解古代音乐能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并在体验活动中提升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三、释放情感压力, 感受人文情怀

高中生的情感是细腻的, 紧张的学习生活需要释放压力, 美妙的音乐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释放的欲望, 学生的情感随着音乐作品的变化而变化。当学生聆听着优美的音乐, 体会作品带给身心的微妙感觉时, 学生就会随着音乐展开想象, 沉浸在审美的情感之中。在情感、视觉、动觉、想象等的作用下, 学生的情感悄然发生变化, 学生的审美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如通俗音乐紧扣时代发展背景, 它流传的面非常广, 教师可以抓住高中生喜爱通俗音乐的特点, 巧妙设计表现环节, 让学生的情感在表现活动中释放, 使他们的情感随着音乐风格的变化而变化, 并不断了解中国通俗音乐发展的大致过程。在本课学习中, 教材精选了《春天里》《乡间小路》《黄土高坡》《天堂》等不同时期流行的曲目,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结合学生的实际增选一些经典通俗音乐, 并结合音乐的播放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参与音乐表现形式, 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 释放自己的情感, 从而感受不同音乐的风格特点。教师再结合音乐要素特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感悟, 从而了解通俗音乐的风格特点。可以说, 通俗音乐是高中生业余生活中的重要娱乐方式, 巧妙结合情感释放让学生理解通俗音乐有助于学生掌握通俗音乐的鉴赏方式, 体会音乐与时代发展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需要把握好鉴赏的特点, 结合教材实际巧妙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其中, 借情感激活学生对作品的感性认知, 并在体验中逐渐上升到理性认知, 最终获得素养的全面提升。

情感感受 篇2

——初探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秦红莉

(三门峡市东风小学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摘要】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笔者依据新课标理念,首先分析了情感体验与音乐欣赏的特点,然后根据特点认为可以从拓展音乐时空感知多种情境、视情境教学的不同引发真实情感、借助联想创造诱发心中美感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情感体验 音乐欣赏 情境 联想创造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音乐教学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特别是通过音乐欣赏教学,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音乐是一门最擅长于抒发感情的艺术,是没有国界的人类通用语言——心灵之声。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因此,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一则,要通过音乐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精神,并“使之爆发出火花”,达成审美教育的目的。再则,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愿望。忽视情感性的音乐教学,不仅会阻碍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而且是对其音乐兴趣的扼杀。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情感进一步发展和变化。我们在音乐教学上应该如何运用情感这一特殊纽带,引导学生打开心灵之窗,感受音乐美的魅力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拓展音乐时空,感知多种情感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方案,对学校四、五、六年级学生作了一番有关音乐喜好的调查。从中不难发现三个年级的学生对于课堂上所学的歌都抱以“一般”的态度,同时“令人讨厌”这一项所占的比例也很高。另外,我们还发现学生对于课外的各类通俗、流行音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也给我们的音乐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拓展音乐时空,正确选择课本外合适的教材,让学生感知多种情绪。那么应该选择哪些音乐呢?首先,作品必须富有情趣和艺术表现力的,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作品应该感性生动、寓意含蓄、结构完整、形式优美风趣,并且贴近小学生的表现能力,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学会的。此外,教师还要教会学生选择音乐,定期进行音乐展示,这样可以防止那些无意义音乐作品的侵入。

二、重视情境教学,引发真实情感

从字面理解,情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为情,二为境。情是情绪、情感;境是环境、场景,二者合一,就勾勒出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音乐教学特有的情感世界。从另一个角度说,音乐是以流动的音响塑造形象的情感艺术。因此,情景教学模式是必要的,也是关键的。具体操作如下:

(一)创设情境,引导情感投入

情境的设置包括学习环境和组织教学的情境创设两方面。环境设置就是布置一个特殊的音乐教室,可以张贴各类音乐图片、音符,放置各种头饰、打击乐器,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定的音乐情境。组织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听着音乐律动进教室,感受音乐氛围,安定情绪,进而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感受情境,诱发情感共鸣

感受情境主要是以教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或者多媒体精彩直观的画面为切入口,在教师引导下,来诱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在欣赏乐曲《苗岭的早晨》时,教师通过讲解可以让学生在听音乐的同时展开联想: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小鸟在树上唱歌„„使学生迸发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拓展情境,引起情感升华

音乐的奇妙在于能描绘出让人心动的意境和让人心醉的情感。在情感投入之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新,引起感情的升华。艺术创新是学生主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最佳方式。

(四)转化情境,达到情理合一

伍德曾说过:“音乐能使人们沟通思想,联系感情,改进德行;它能把人们带到更高更美的境界。”因此我们要懂得转化情境,通过教师的启发总结,使学生从情境转化中领悟所学内容的情感基调,做到情与理的统一。

三、借助联想创造,诱发心中美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是心里描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事实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映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入其中,诱导他们设身处地地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感觉,这就是联想法。它关键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音画”展开联想。

由情入手,注重思维,培养自主、创新的能力已成为音乐教学的主流理念。音乐教学绝不仅仅是靠一张嘴和一台录音机,它更需要用心去感受、去捕捉,用情感去浇灌、去融合,奇迹往往诞生于其中。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感受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音乐特有的魅力,也才能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然而,无论是音乐课程改革的新要求,还是新生代在特殊发展年代给我们造成的危机,都对我们音乐教育者提出警告:更新观念,不断学习,丰厚自身的知识面和文化底蕴,不断探索和研究教学中的新课题新方法,是我们面对时代的筹码。

【参考文献】

感受数据魅力 提升数学情感 篇3

一、分析教材,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

调研学生的知识基础,要从分析教材开始。了解教材编排体系,把握所学知识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找准新旧内容的联系,可通过问卷或访谈查找学生对旧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内容。为了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笔者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中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比较,发现不同版本的教材都精心地选取大量的生活素材,使统计知识与生活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而且都突出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再来纵观人教版小学阶段的统计领域,在学习折线统计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由此可见,折线统计图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条形统计图的发展又是后面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到六年级,学生还将学习扇形统计图,这时小学阶段统计图的学习将进一步完善。无论认识哪种统计图都需要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据的“领悟”,提升对统计独特的思维方法和应用价值的认识。

二、走近学生,调研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学习新内容前的生活经验是什么?生活概念与数学科学概念有什么联系?

走近学生,我们就会感受学生的“丰富”与“精彩”。为了更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及储备,课前笔者对学生进行了前测。

前测人数:42人

前测题目及分析: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前测题目及分析:

1.请你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学生作答情况:100%的学生能够绘制出条形统计图。

2.你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 )

学生作答情况:回答见过的有30人,占学生总数的71.4%;回答没见过的有12人,占学生总数的28.6%。

如果见过,请写出在哪里见过。

学生作答情况:学生见过折线统计图的途径是电脑、报纸、数学书……

你知道这样的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

学生作答情况:线段图、点线图……折线统计图,回答是折线统计图的有5人,占学生总数的11.9%。

3.访谈。

对能够说出折线统计图名字的部分同学进行了访谈,访谈分两步完成。第一步请学生观察这幅折线统计图能了解到哪些信息。笔者发现,学生的认知还停留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上,只能用条形统计图的特征来解读折线统计图,而意识不到变化趋势问题。访谈的第二步是请学生谈谈有什么疑问。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学习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为什么还要学习折线统计图呢?”“关于折线统计图我们都要学习什么呢?”

通过分析调查数据,笔者了解到学生对折线统计图这部分知识并不是一无所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以知识迁移的方式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为核心,设计有效的教与学的策略,并将着力点确定为以下两点:

(1)以问题为驱动,引导学生亲历数据分析过程,感受数据魅力。

(2)借助生活实例,初步培养学生从统计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提升数学情感。

三、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需求

统计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统计活动应该由问题引发。从大的方面说,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从小的方面说,学生只有产生进一步了解情境内容的愿望,才会积极、主动地开展统计活动,学习统计知识。

课一开始出示了六年级同学2006年到2010年视力低于5.0的数据,提出问题,使学生由零散的数据想到用学过的统计表进行整理会更加清晰地展现数据,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更加直观地反映数据的多少,接着由条形统计图的变化导出折线统计图。此环节以问题为驱动,运用已学过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旧知识,进行数据整理,体会数据整理的必要性,同时在变化中引出新知识。

1.课件出示。

2.看到这些数据你有什么感觉?

生: 太乱了,不好观察。

师:你们有什么办法帮小明把这些数据整理一下吗?

生:用统计表表示。

生:画条形统计图表示。

3.课件出示统计表。

4.统计表与刚才的数据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

生:统计表能将数据更加清晰地展现出来。

5. 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

六年级同学视力低于5.0情况统计图

看到条形统计图,你能了解哪些信息?

生:2006年近视人数最少。

生:2010年近视人数最多……

条形统计图与统计表比较你又有什么感受?

生:条形统计图能够更直观形象地反映数据的多少。

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反映出六年级同学的视力变化情况,我们还可以这样绘图(课件展示由条形统计图转化为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

7. 生活当中,你们见过这样的统计图吗?在哪儿见过?

生(举例):股票、心电图等。

8. 课件出示:股票、体温监测图、心跳情况图等。

师:你们知道这种统计图叫什么名字吗?

生: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起名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折线统计图(板书),你们想了解折线统计图的什么知识呢?

生:特点、画法、怎么用、与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

儿童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探索世界、认识世界为以后创造世界做准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着好奇、好问、求知的天性。这种天性引导得好,就能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智力;如果没有得到保护和开发,就可能会被压抑或枯死,儿童的智能就很难得到良好的发展。儿童数学教育就是要让数学学习与儿童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活动从学生熟悉的“检查视力”入手,提出探索问题,引导学生探索利用统计的知识解决问题,感受统计图的必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在复习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统计图反映统计数据的方法更加直观。根据统计需要引出新知折线统计图。同时,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四、亲历过程,积累学生的活动经验

为什么要开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怎样去开展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活动?获得数据后又该做些什么?这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思考的三个基本问题。这些问题的实质也就是如何带领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让学生在统计活动过程中获得相关的基本经验,初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第一学段统计教学的过程,一般可以按以下六个环节来设计,即提出问题—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解决问题—回顾反思。提出问题是开展统计活动的源头,有了需要通过统计来解决的问题才会生发一系列的统计活动。解决问题是开展统计活动的结果,学生基于数据回答问题、作出结论,就能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是蕴含信息的。

亲历过程感悟特征环节是教学的重点环节之一。学生在认识折线统计图这一层级时经历了以下四步。第一步:(在图中找到了数据对应的点)数据对应点;第二步:(连接点与点间的线观察局部变化)连线观变化;第三步:(将线连起来观察辨别整体变化趋势)整体辨趋势;第四步:(在与条形统计图的比较中明确了折线统计图的特征)比较认特征。即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更加形象地反映出事物的变化趋势。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渐渐产生了对折线统计图的喜爱,同时加深了对数据的体会。

(一)由点知数据

1.观察折线统计图,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

生:能够看出每年的近视人数。

2.这些数据是通过什么反映出来的?

生:通过图中的点看出来的。

师:在折线统计图中通过每个点我们可以知道相应的数据。

(二)连线观变化

1.在图中,是什么把点与点连在一起呢?

生:线段。

2.哪年到哪年人数增长得快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线陡说明什么?

生:2009~2010年,线长而陡上升得快,说明数据上升得快,变化大。(板书)

3.哪年到哪年人数增长得慢呢?你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2006~2007年,线缓变化小。(板书)

4. 2008~2009年的线怎么是水平的呢?

生:人数没有变化。(师板书:线平 没变化)

师:通过线的陡与缓我们能够分析出数据的变化。

(三)整体辨趋势

1.谁能说一说六年级同学的视力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从2006年到2008年视力低于5.0的人数一直上升,2008到2009年没有变化,从2009年到2010年人数又上升了。

2.整体上看,六年级同学的视力情况是怎样的呢?(借助手势帮助学生理解)

生:学生边手势表示边描述。

3.预测:根据这几年的人数情况,请你们试想一下,今年再查视力,情况会怎样?线段会是什么样呢?

生:学生进行预测,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干预的建议,从而想象在注意保护眼睛的情况下,人数可能会下降,线可能呈下降趋势。

(四)比较认特征

1.课件出示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2.比较两幅统计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能表示出某年的人数。

不同点:比较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更能清楚地反映出人数的变化情况。

3.小组交流汇报 ,重点讨论:条形图通过什么表示数量?折线图通过什么表示数量?

生:条形是直条所对的数据;折线是通过点反映出数据。

4.总结特征: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两个环节之间,学生要对解决问题有用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要引导学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需要统计哪些数据,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的完整过程。学生在经历这些活动的过程中,至少要积累四个方面的经验,包括收集数据的经验、整理数据的经验、呈现数据的经验、分析数据的经验。每一次的统计活动,都要注意这四方面经验的积累,而第一学段尤其要关注前面两方面经验的获得和积累。

五、体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选择

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往往不是唯一的,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灵活选择适当的方法。一要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收集和记录数据。二要相机介绍一些基本的、常用的方法。

在选择折线统计图这一层级的学习中设计了两个同样是气温的情境,根据所解决问题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解决表1的问题适合用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解决表2的问题适合用折线统计图呈现数据,因为它更能反映气温的变化趋势,便于预测。

引导学生根据问题背景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有效地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分析数据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对于不同的问题背景,学生要会选择不同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即使是同一组数据,也可以有不同的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方法,在不断修正自己想法的过程中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这样就解决了学生课前提出的“为什么要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疑问。正像学生在归纳时所说:“折线统计图通过每条线段的陡和缓能看出变化情况,线和线连起来还能判断出整体变化。”学生的感悟告诉我们,他们对统计数据的认可,他们能够体会出数据蕴含的信息,感受到数据带来的魅力。

关注情感体验 感受歌唱魅力 篇4

一、在唱歌教学的准备阶段, 注重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 教师自身首先要非常了解音乐,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的细节上。因此, 教师要深入地剖析教材, 反复聆听歌曲, 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融入到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 将歌曲中具有典型特征的音乐要素提炼出来, 并以此为载体精心构建多种体验形式, 设计出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给学生留足体验空间, 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做足, 做到位。

作为音乐教师决不能忽略课前预习这一环节, 有的教师甚至觉得音乐课根本就不需要预习。我认为在课前对音乐教材的熟悉和准备、对音乐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课前让学生收集与歌曲有关的音乐、文学、美术等相关信息, 并进行信息的组织、分析、加工和运用, 初步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因素,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还能促进学生课上的学习, 利于养成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

二、在唱歌教学的学习阶段, 注重情感体验与探索

这个阶段是唱歌教学的主体, 它既是一个音乐审美体验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审美探索活动过程。在学习新歌的各个环节中, 均要渗透音乐审美的体验因素,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充实, 在充实中成长。在平时的唱歌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下面两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1、创设情境, 营造体验氛围。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音乐课尤其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丰富多彩的媒体渲染, 寓教学内容于情景交融的情境之中, 营造情感氛围, 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 并将这种情感贯穿于音乐体验的全过程, 时刻拔动着学生以情感来歌唱的心弦。

2、交流互动, 参与体验活动。

首先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要尊重学生, 悦纳学生, 给学生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在体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 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 使师生、生生互动达到至高点, 使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不断得以实现。

音乐是听觉艺术, 音乐教学中必须把聆听音乐作为一种体验。教师要首先要引导学生完整地、主动地聆听歌曲。教师富有感情的范唱或歌曲的音视频欣赏, 配有伴奏音乐的绘声绘色的歌词朗诵, 建立在歌曲美感体验上的以乐句为单位的轻声学唱等, 都会诱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只有教师动情、引情, 学生才能入情、抒情。继而从歌词入手, 结合力度、速度、节拍、旋律、结构等诸多音乐要素的某一个方面, 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体验。在生动、丰富、具体的歌唱活动中, 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调性及和声, 追求恰如其分的情感表达, 让学唱歌曲的过程变成情感体验与探索的过程。

歌曲《你是这样的人》中, 后半拍起唱的节奏, 抒发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和痛失总理的哀思之情;第二乐段平行乐句的反复出现把人们对总理的怀念崇敬之情如火山般迸发出来, 表达了对伟人的无限怀念。教学时我先诵读歌词让学生知道虽然歌曲从头到尾都没有指出主人公是谁, 却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进而通过弱起节奏、延长音、大跳音程、力度的练习, 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体验到歌曲激昂悲壮的情绪;再选用刘欢和戴玉强的演唱作对比, 让学生了解相同歌曲的不同演绎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进行对比评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感染着学生, 大多数学生沉默了, 感动的泪水、哽咽的声音告诉我:同学们已经被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最后的歌唱让很多学生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音乐的美已经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灵。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到歌曲的真挚情感, 并能用歌声来表达对总理的深切缅怀和无限爱戴, 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高尚的道德观念, 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在唱歌教学中, 不仅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更要注意创设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多种形式和通道, 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的体验活动中。反复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情绪的对比、参与小组讨论、合作设计节拍节奏形式、创编伴奏方式、听音乐画图谱及歌舞表演等都是有效的体验形式。比如《唱脸谱》中的听音乐绘画, 《赶圩归来啊

强化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张燕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学生需“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开展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点。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外阅读, 让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 博览群书, 开拓视野, 丰富知识储备呢?

1、激发阅读兴趣。学生如果对学习不反感, 乐意学、自觉自愿地学, 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研读鉴赏, 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教师还可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 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时感受到课外读物的吸引力, 主动进行阅读, 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好;教师也可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欣赏、评析, 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通过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2、指导阅读方法。学生如果只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而阅读却毫无目的, 或读了好文章, 也不懂得积累精美语句, 吸取写作技巧, 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同时, 还要适当加以指导。阅读的方法有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 等等。除此之外, 教师还需培养学生自主搜集、选择、整理阅读信息的能力, 这样既拓宽了学生阅读的广度, 又

哩哩》、《青春舞曲》中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爱我中华》、《青藏高原》中歌舞表演的创编,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长江之歌》中旋律线的绘制, 等等。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反复的充满兴趣的体验活动中, 才能获得对音乐自主的感受、理解和表现。

三、在音乐教学的拓展阶段, 注重情感体验的融合与发展

新课标中要求音乐体验活动要将音乐同其他艺术形式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对比体验过程的不同阶段, 课后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将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校内音乐教育与社会、家庭音乐教育进行融合。比如在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青藏高原》时, 我将体验歌曲的民族音乐风格、民间舞蹈融合在一起, 并让学生在课外进一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等形式拓展所学内容。了解彝族、藏族的风拓深了学生阅读的深度, 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

3、培养阅读习惯。

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 还要指导学生养成专注、质疑、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通过反复地、有效地课外阅读的训练, 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独立的阅读能力与良好的阅读习惯, 会为他们将来适应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阅读交流。

当然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教师要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 及时地鼓励学生,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首先要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包括一个学期的阅读数量和篇目, 每天定时定量的阅读数目等。其次, 可通过一系列活动给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 其形式多种多样, 如编写手抄报、编辑电子报、办墙报、阅读笔记展览;还可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经验交流会, 等等。当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后, 会坚持更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大了, 积累丰富了, 就不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 写作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当然,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 其视野必然开阔, 其志向必然高远, 其追求必然执着。因此,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 从而开阔知识视野, 增加语言积淀, 丰富完善自我, 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指导学生用器乐演奏、歌舞的形式表现歌曲,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教学之余, 我组建了校合唱队, 培养有音乐特长的学生, 带领他们参加校外和社会的音乐活动, 为他们在课外搭设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又一个舞台。

总而言之, 唱歌教学不能为唱而唱, 教师要将情感体验作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抓住歌曲中典型的审美要素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用自己的感动和感悟去感染学生。教师要精心设计音乐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体验歌曲的艺术形象, 用歌声表达出歌曲的情趣和风格,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 实现音乐审美体验价值的最大化。

情感感受 篇5

内容:(通向音乐感受与情感熏染的罗马大道讲座)指教:倪琼华 单位:富阳试验小学

开课日期:2007年5月16日 开课地点:本校舞蹈教室

开课范围:富阳市骨干教师及音乐教研员

通向音乐感受与情感熏染的罗马大道

富阳实验小学 倪琼华

一、主题诠释

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课堂组织、研究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并采取多样化的欣赏聆听手段,在许多一线音乐教师的不断探索与追求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各个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功。

小学音乐新课标在“感受与鉴赏”中指出:感受与鉴赏是重要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与鉴赏能力的形成,对于丰富情感,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感受与鉴赏”这方面许多教师也是花了不少心思,亮起了一道道动人的风景线,为更好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提供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操作意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本意是为了能让学生整确听懂音乐,可在执教过程中却用另外一种形式来“强化欣赏”——不厌其烦运用激励语言、不乏赞美褒奖之词,或是用课件刻意制造优美的学习场景,营造出的“热闹非凡”教学气氛等,殊不知,课堂激励褒扬语言太多,往往成为“闲言碎语”,学生往往对此“充耳不闻”;课件太过丰富张扬,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到有效的学习中来,其效果往往是“得不偿失”!课堂上的这些教学行为,导致学生不明白音乐的真正内容,破坏了学生赏听的完整性,从根本上忽略了“完整欣赏”对学生的促进意义。而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如何去体验音乐、感受音乐,使他们的情感得到释放并引起共鸣,从而达到真正地喜爱音乐,理解音乐。

因此,在小学阶段,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完整的音乐欣赏,便成了我们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案例描述

事倍功半:是谁破坏了音乐的意境之美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笔者也曾入过同样的误区:仅仅凭着对课标和教材目标的简单认识,自以为对新课程有很深的理解了;在学习了几堂观摩课后,总认为自己对教学技能掌握不少、课堂调控成竹在胸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便自告奋勇地开设了一节音乐欣赏课。那是执教《森林的歌声》一课,课前我也曾细读了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细细思索并认真做好了完整详实的执教预案。为了能使孩子们对欣赏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营造出更为积极热烈的课堂学习氛围,我还特意花了很多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

《森林的歌声》教材目标中指出:“使学生能听辩乐曲中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以及演奏的乐器„„”本着这一点我便认为在欣赏时教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听懂音乐。因此在聆听前我就对作品向学生作了大量的介绍:“这是一首由森林小动物的鸣叫声组成的歌曲,乐曲优美动听,是运用各种乐器来演绎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在聆听期间我既运用各种图片,又动用肢体语言和自认为“必要”的补充介绍,唯恐语言不到位,学生不能全面感受。在两遍结束后,我便向学生提出了疑问:“现在老师来考考你的小耳朵,你们听出了有多少种动物在歌唱,有几种主奏乐器?”我以为经过我刚才的一番“努力”,此刻他们应该会争先恐后着回答,没想到学生一脸茫然,竟然没有一个人举手。“你听出了哪几种小动物在歌唱啊?”我问一学生。谁知他摸摸头,一副苦思冥想的样子,“老师,我„„没听清楚。”“怎么会没听清楚,刚才我都用手势比划了?”我心想。眼看其他人也没反应,只好说我们再听一遍,这次我还特地在关键处停了一下音乐,并用大段语言和手势的辅助来描述音乐形象,以强化学生的“听后感”,我找了一个平时发言还算积极的学生,不料她的回答更让我吃惊,奔出一句话:“嗯„„好像有小提琴的声音,又好像不是„„我也不清楚?”顿时我也傻了眼,随即迭生出了无奈与近似歇斯底里的索问:你们怎么还没听清楚啊?老师都播放了好多遍了,已经很明确了啊!„„最后只好接着让他们一遍又一遍地听,结果还是事与愿违,最终没有完成预期目标,整堂课都在无奈反复的听赏中以失败结束„„

三、案例分析

是非成败:个中得失细细长

课后回忆课堂中失败尴尬的情景,我不禁沉思起来:本想让学生在精美课件的欣赏中,在激情高涨的气氛中,通过老师的语言描述和手势的辅助下,能尽快了解音乐,听懂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达成欣赏的目的,培养学生欣赏的情感,提高学生欣赏的能力,可是,整堂课都是我一个人奔上忙下,竭尽所能调动孩子们参与,结果是我忙得满头大汗、口干舌燥,而学生热闹背后隐藏了如此的冷漠和茫然!

细细想来,在这堂课上我看似想尽各种办法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可是在听听停停、说说看看的过程中,已经把作品折腾得七零八碎,导致了学生始终无法建立对音乐作品的整体印象,干扰了学生赏听音乐的完整性。归结起来,《森林的歌声》欣赏课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教师的指导多了,学生的聆听少了

在这堂音乐欣赏课中,作为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我觉得有过之而无不及!正因为我生怕学生难以听懂理解老师的要求和引导,所以总是想方设法讲解、引导、激励孩子们的积极参与,哪知道,孩子们的积极性是调动起来的,可是更多是的随潮流般的“一边倒”的宣泄而没有真正的聆听、欣赏和理解。或者说是孩子们跟随着老师的指导“踏步走”,而缺少了可贵的课堂细细聆听欣赏的时间,到真正需要学生理解反馈表达的时候,显得一无所知了。教学的激情多了,学习的静思少了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所具有的是高涨热烈的教学激情,一味地加大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而对学生的聆听、欣赏和理解的关注却不够,给学生冷静思考的时间少了,缜密思维的空间窄了,学生听不出效果、欣赏不到音乐所表达的蕴意从这个角度思考分析,也是可以想象的。欣赏的手段多了,感受的时间少了

在教学组织中,为了能使学生加深欣赏的力度,理解音乐表达的丰富蕴意,我采用了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手段,如精美的课件观看,丰富的语言表达,积极的师生互动,以及钢琴弹唱欣赏等等,可谓能够使用的“武器”我都毫不保留地用上了。但是课堂效果的变味让我大跌眼镜,不知所措。仔细想来,我越是用上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占挤学生的时间越长,学生感受内化的时间也就越少,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感知感悟,又何来良好的课堂效果!知识的分解多了,意境的完整少了

欣赏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了分解剖析,其本意是让学生更简单明了地欣赏曲目,听懂乐曲,加深感悟理解。殊不知,这是个非常危险的做法,如果调度不当,往往会发生“走火入魔”的现象,出现事与愿违的令人惘然的结果来,因为,分解剖析知识板块,对音乐欣赏来说,实际是割裂了音乐的整体之美,破坏了音乐整体意境,如果没有非常好的课堂调度能力,对此往往是行不通甚至是十分危险的!因而,出现的尴尬失败的课堂结果,也是不难理解的!

四、问题讨论

会拨迷雾:如何促使学生更好地赏听音乐?

感受与鉴赏是小学音乐教学重要的知识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在音乐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赏”和“听”。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赏听,是不可能获得音乐审美的,也不可能明白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因此,如何营造一个安逸,宁静,轻松的欣赏环境,促使学生更好地赏听音乐,培养学生正确的欣赏鉴赏音乐的能力,自然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话题。

五、教学反思:

完整之美:而今迈步从头越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以学生为主体,要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位置。而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带领的作用。《森林的歌声》一课原本想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对学生的赏听时有所帮助,获得准确的音乐审美体验,结果却出现了“事与愿违”的局面。究其原因其根本还在于作为教师的我不知道给学生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认真聆听、体验音乐之美,只知道自己一味的调动和激励。吃一堑,长一智,从这堂课的反思中,我也正确认识到重视音乐完整欣赏的重要与必要了,而且,为了能有效达成这个课堂目标,应该可以从下述途径入手,让学生真正领会到欣赏之美,培养起有效欣赏的综合能力。

 应重视音乐作品的完整意境之美

任何艺术品都具有完整性,任何艺术品的表现形式也应该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在音乐的赏析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注重理性的分析,把音乐肢体从乐句,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各方面进行“大卸八块”,而忽略了完整的作品才具完整的艺术形象这一音乐审美原则。在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音乐作品实际、根据音乐作品表达的整体意境之美,来进行正确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分解的,我们可以分块剖析;不能分块的,必须要保持作品完整性之美,更不能破坏作品的完整意境之美。

 应保证音乐欣赏的完整和谐之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是人类思想情感的最自然本性的表达。音乐的魅力来自于情感交流的和谐与融洽。音乐课堂中具有多种形式的情感交流,比如有师生之间、师生与作品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等。在欣赏时,最重要的是追求师生与作品之间的和谐完美——让学生通过仔细聆听理解音乐的情感性。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感受和体验。“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这种感受和体验的获得不是依靠外在的知识灌输、技术训练,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自然地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诚然,必要的讲解也是不能少,但也要注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音乐本身,因为好的音乐作品是“听出来”,“唱出来”,“奏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也不是用课件“演”出来的。正如黑格尔所说:“使一切有教养的人或是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凡是人在内心最深处和最隐蔽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东西„„”

 应关注学生欣赏的完整感受之美

对于欣赏音乐作品,我们要指导学生像欣赏别的艺术作品那样,追求艺术欣赏的完整完美的感受,即对整个艺术作品的具体、圆融、完整、充实的情感认知和审美享受,不能聆听到音乐作品的哪句旋律、哪段乐曲或者是哪些节奏韵律等就要求学生强为感悟、生硬地说出自己的欣赏感受。因为这样的欣赏和表达是欠缺不完整的,是片面孤单的,是狭隘单调的。

因此,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表达出整体的感觉和领悟,甚至有时可以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体悟,表达是既可允许学生通过语言传输意蕴,也可以通过多样化的肢体语言、节奏态势等来传输,不必拘泥于某一表达方式。

 应调动师生探究的完整协调之美

音乐作品的艺术内涵,需要师生共同的艺术审美眼光去寻找,需要师生共同的艺术审美探究去发现、去挖掘。因此,在这个共同探究寻找、发现挖掘的过程中,需要师生之间的相互感染、完整协调,不能打破师生之间和谐平等、共同追求的境界,更不能破坏师生彼此的心灵感应和灵感互通的静谧甜美的氛围,因为,对艺术的欣赏就是需要一种静静的感觉,一种甜甜的享受,一种心灵与作品内涵之间的互通互流的感应。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树立正确艺术审美的意识,也要认真探索正确进行艺术审美的方式。

在教学中,首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明确老师和学生的共同音乐欣赏审美享受;其次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学习探究的完美进行的协调配合,既有教师正确的引导,也有孩子们积极认真的理解,不能顾此失彼,左右失调;再次,要充分调动师生之间探究的完整协调,展现师生合作学习欣赏之美,还需要教师课前对教材的熟悉和精心的预设编排,全面考虑课堂行为的发展;最后,尽力完善教师的课堂语言组织,坚决摒弃多余话语和无用的废话,合理使用激励语言等。

综上所述,对作为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我来说,认识“完整欣赏”有着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意义,它对学生的意义不仅在课堂教学的完整完美完善的程度上,还应体现在学生发展成长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在以后的欣赏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在安静,轻松、自由的环境下畅游“音乐之旅”,充分、全面的领略音乐所表达的意义,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以便真正理解音乐的内容,以激发学生创造求新的动机和欲望。

感受数学美:学科情感培养的关键 篇6

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极其丰富的内容使数学充满了美,它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布局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中美的因素。

1.数学的对称美——两岸青山相对出。

无论是数字的内在对称,还是在自然界中,大凡美的东西都具有对称性。数学几何中的圆、椭圆、双曲线具备这样的特征。

当然除了几何的直观感受,面对抽象的数字求解,对称美依旧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被学生发现。例如在推理数字算法时:

9×9=81

99×99=9801

……

99999×99999=9999800001

算式整齐匀称和谐对称,给人以美的感受,这让学生对数字探索与推导自然充满兴趣。

2.数学的和谐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黄金分割比在许多艺术作品中、在建筑设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0.618的黄金比例是数学赋予美学的一个经典定义。

从巴黎圣母院到北京故宫的构图,从女神维纳斯的绝美身段到人的脑电图波的高低频率之比,0.618似乎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

若教师用心、用智慧深层次地去挖掘,引导学生进行联想、类比、归纳,那么黄金比例将会成为学生审美的新标尺。

3.数学的奇异美——塞下秋来风景异。

三角形,极为普通,若要仔细研究,“心”的演绎将会在学生心中大放异彩。

三条中线交于一点,我们称之为“重心”;三条高交于一点,我们称之为“垂心”;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我们称之为“外心”;三条内角平分线也交于一点,我们称之为“内心”;当这个三角形为“正三角形”时,它们的所有“心”都在一点汇聚。若教师能用心将这些“心”故事化地授予学生,“塞下秋来风景异”,学生定会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4.数学的数字美——一枝红杏出墙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样的诗句出现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定会觉得奇怪。但若是以数学的眼光剖析这首诗的话,数字起到的对比和衬托作用,定会让学生感受到数字的重要性。

数学的数字美,颇有红杏枝桠不断向外蔓延生长的势头,让墙外的人臆想数学的曼妙。

数学的美育价值,愈来愈被教育界所注目,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是数学审美教育的目的之一,而审美主体(学生)从审美对象(数学)中获得美感的“桥梁”就是数学教师,如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引导学生像数学家们那样探索、发现,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和美的享受,那么我们就会不断深入其中,欣赏美和创造美。

长期以来,学科教育太过功利化,片面追求实用性和高效率,没有做到美育浸润的效果,这是非常遗憾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还是学生“美”的引导者、情感意志与信念的启迪者,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从为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更新教育理念,捕捉时机,充分挖掘学科教学中的美的资源,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情感。这既实现了有效教学,又实施了素质教育,还回归了教育本真。何乐而不为?

音乐情感主观感受的民族差异研究 篇7

音乐的出现,早于人类文明。原始社会在寻求生存过程中的敲敲打打与哼鸣等简单的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声音, 以及规律性的节奏都是音乐的起源。之后,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受到地域环境、社会进程、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人类文明的长河里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分流——文化的分流。不同文化中的音乐,在发展过程中烙上了各自的印迹。在文化共性的背景下,音乐的价值和功用存在统一性:音乐都可以为人类带来美的听觉享受,音乐都有仪式活动中的渲染功用,音乐都可以用来激励人心,音乐都可以表达基本情感。但是,由于前述文化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音乐中的本体 (包括高低、长短、色彩、音的体系、结构等等)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组合方式,例如,西方音乐中的逻辑性、规则性、重复性,而非洲部落音乐不规则性、即兴特征;再如蒙古族长调中的高亢悠扬、叙事抒情,而南音典雅、婉转而又内敛。

人类对音乐的认知和感知也具有共性。戈登(Gordon) 认为,音乐是一种先天具有的潜性的能力,无论是对乐感、节奏的感知,还是音乐记忆能力(Gordon,1965;Moog,1976)。无论我们是哪种文化背景,无论我们生活于都市、田园或深山,我们都会被音乐中共有的元素所感动。麦吉尔大学(Mc Gill)等的学者,对比刚果热带丛林中从未接触过广播、电视、电子产品等设备的人群和加拿大的业余或专业音乐人对音乐情感内容的感受,结果发现,两类人群对相同的音乐有着共同的体验,都能从主观上感受到音乐中的激情与平静, 因此,研究者推断,音乐中的基本元素,如速度、音区、音色是感受的依据。但是,该研究也发现,对于他文化的音乐,两类人群都表示感受不到情感的细节,无法判断音乐中的情感属性。对比而言,加拿大人在听本文化音乐时,对情绪情感的细节描述更加细致 (Hauke Egermann;Nathalie Fernando;Stephen Mc Adams;2015)。此外,国际学术领域也有类似的研究,他们认为,本土文化语言中的节奏、韵律和音调会影响人类聆听和感受音乐的方式。

在中华文化背景之下,我国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之间是否也存在相同现象呢?毕竟,每个民族有着各自的特色文化,甚至语言。如果存在,他们在音乐情绪情感感知的属性和层次上的差异在哪里?本研究以彝族音乐为例,进行了彝族和汉族文化群体对音乐情感感知的研究。其中包括彝族4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听音乐的情感反应,以及彝族与汉族同一年龄阶段人群的主观情感对比。

二、研究方法

(一)参与人员

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凉山区雷波县瓦岗区雷池乡彝族居民30人,无音乐学习经历,久居家乡。另一组为乐山师范学院非音乐专业汉族大学生10人。

从文化心理学视角而言,人类行为习惯的养成、思维方式的建立,以及审美偏好的形成,都受到所生存社会的文化和代代相传的影响。这也是本研究拟考证的问题:具有民族文化差异的人群在感受音乐时的相似与差异。

(二)音乐材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具有彝族文化特征的传统音乐作品四首。《莫莫俄》:一般用于彝族婚礼夜晚场合,赞美、祝福新娘。《阿斯牛牛左》:通常在彝族婚礼夜晚场合演唱,称赞新郎。《雅》:山歌。《祝酒歌》:通常在彝族宴请贵客时, 或婚礼上演唱,表示对客人的热烈欢迎。几首音乐都具有浓郁的彝族风格,与彝族的社交、爱情活动紧密相连,音乐中曲调和节奏变化少,音调与语言的韵律相似,有吟诵特征, 歌词有时会有即兴性质,演唱时均使用彝族语言。

三、研究过程

由于地理条件的因素,实验分两组进行。笔者在凉山区雷波县瓦岗区雷池乡随机抽选了愿意参与研究的居民30人, 以访谈方式确保参与者为纯正彝族家庭,至少三代及以上家族成员均为彝族;参与者本人及家庭成员均无音乐学习背景史,身心健康。随后,在乐山师范学院随机选取了愿意参与研究的非音乐专业在校大学生10人,以同样的方式确保此组参与者家庭中至少三代及以上无彝族成员,参与者本人对彝族文化在此前也无特意学习和了解。为了提升实验结果的信度和效度,笔者尽量保证两次实验的实施条件一致。

两组实验都选取上午同一时间开始,使用同一台音乐播放器(ipod touch)。在活动开始前,确保参与者心情平静, 无大喜或大悲事件影响。采取聆听音乐与访谈穿插的形式, 每结束一首音乐作品,进行聊天式访谈。访谈的引导性问题如:熟悉这段音乐吗?是否喜欢?能深入聊聊您的感受吗? 您觉得音乐在表达哪种情绪,或是在表现什么内容?第一组的实验在乐山师范学院彝族学生的帮助下完成,他们代为翻译并记录访谈内容。

四、研究结果

从访谈记录的整理结果中可以看出,彝族的居民在音乐响起几秒内,就能够判断出是本民族的音乐。但是,他们对音乐材料的反应存在年龄上的差异。20岁以上的人群,整体表示音乐熟悉、亲切,好听。他们提到,现在很少听这些歌曲,大家都在听流行音乐,不会唱这些作品,但可以即兴演唱彝族风格的曲子。年龄越大的人,对音乐的情感感触更深。50多岁的人表示,这些曲子虽然现在只有在固定场合, 例如节庆日、婚礼上才能听到,但非常喜欢。歌词记不住, 但平时也会哼唱一段。在实验过程中,有的人会随着音乐唱。70多岁的人同样在听音乐时陷入深深的回忆。他们说,虽然有时听不清楚在唱什么,但能知道这个曲子在表达哪种意思,哪种情感。这些歌都是在他们年轻的时候长辈们教会他们的,听着这些歌,就能想起年轻时的各种场景,这些音乐中有着他们的美好回忆。

而比较汉族群体与彝族同年龄段群体(20—30岁)的情感反应,彝族组认为,能听懂这些音乐所表达的情感,也能够说出这些作品所表达的意思和应用的场所,但不喜欢, 更喜欢听流行歌曲。汉族组表示听不懂,也不太想继续听, 在听这些音乐的过程中有烦躁感,只有一个人表示虽然听不懂,但听着很舒服,大部分人认为这些音乐类似诵经,平淡, 听着没有感觉,心情很难被音乐带动。同一首音乐作品,有的人认为是伤感的,有的人认为是欢快的,有的人认为是劳动号子。

五、讨论

从本研究的结果中可以得出,文化背景和语言的差异, 对音乐聆听习惯和对音乐的感受具有影响性。从音乐本体特征来看,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调组织方式,体现在使用不同的音级,或音级的不同排列方式,甚至相同的音级,存在主次地位的区别。节奏韵律的不同导致音色偏好的差异。不但如此,在不同的文化中,音乐有着特定的功用性,只有理解音乐使用的活动场所和历史文化背景,才有可能理解音乐。正如音乐进化论观点认为:人类内在的音乐特征会受到潜在的音乐行为的影响而发展(Eibl-Eibesfeldt,1979)。因此笔者推测,在感受音乐时,人们是在顺着已经成型的心理、生理线索寻找熟悉的轨迹,如果音乐与熟悉的轨迹匹配或出现交融点,就会产生共鸣和偏好倾向;而如果偏差大,甚至背道而行,音乐带来的陌生感会使听者不安、烦躁甚至厌恶。因此,在音乐传播、音乐教育、音乐治疗等实践性活动中, 我们必须要考虑接受人群的文化背景,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除了各自的文化痕迹之外,音乐有着显在的共性,这种共性不但能加强文化之间的融合,而且可以达到跨时代的关联。正如Bakagiannis and Tarrant的研究发现,共同的音乐偏好可以创建一种超个体的社会共性,使得群组外的成员更多地感受到群组内的积极因素(Bakagiannis and Tarrant, 2006)。因此,在传播某种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从音乐进入,通过音乐的不熟悉—熟悉—喜好的过程,创建接受群体的音乐偏好倾向性。或者,在传播某种特征的音乐时, 配合该文化的人文历史背景知识的传授。人类对音乐的感知是以生活轨迹中已有的经验为依托的,我们对音乐中旋律、节奏的感知方式是以自身熟悉的调式、和声、结构为背景的, 对音乐中情绪情感的体验同样具有文化个性。因此,在向某类人群传播某类音乐之前,文化背景的建立极其必要,否则, 接受人群对音乐的感受必定漂浮于表面,甚至久经咀嚼却难以消化。例如,在对彝族音乐的传承保护过程中,应该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尺度,在跟随时代变更脚步的同时,保留本民族自身的音乐文化特色。将彝族音乐文化推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建立非彝族群体的文化背景,使得他们能够接受新的音乐特征。

在音乐知识的传递中,同样存在着知识体系的建立。正如语言具备其独特的文化一样,音乐亦然。虽然音乐具备全球化的共性,但不同类别的音乐,仍然属于独有的文化体系。因此,音乐学习应该与其文化体系的学习一同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音乐知识体系。例如,不但应该知道彝族音乐具有什么样的调式、结构、节奏特征,还要知道为什么。只有这样, 才能够懂音乐,与音乐达到共鸣。

随着几十年的发展,音乐治疗已经成为了心理治疗和临床康复的一个分支。对于音乐促进人类心理和生理康复的效应,学术界在肯定中还有不确定,尤其是在国内。除了技术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之外,笔者认为,我们在学习西方国家音乐治疗技术的同时,忽视了其中的文化因素,这将是我国音乐治疗技术实现质性飞越的障碍。对音乐文化知识的掌握,以及在治疗中对文化要素的运用,必定能够促进治疗效果的改善。正如Tyson(2003)的研究结果表示,在非籍美国人和拉丁美洲人的青少年群体中,使用rap音乐,能够更深入的建立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以音乐为手段的治疗,如果在分析来访者文化背景因素的基础上选择音乐材料和干预方式,效果可能更为显著。

本研究,一方面,以聆听者的主观感受为支撑,从质性角度上验证了本课题的假设,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继续从生理反应以及神经机制反应角度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另一方面,在音乐传播、音乐教育、音乐治疗领域中,有必要进行与文化相关的实证性探索,从更客观的角度建立其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文化一体化进程和文化独特性两者之间,把握好音乐传播、教育、治疗的实施。

摘要:本文以凉山地区彝族人群和乐山市区汉族人群对彝族民族音乐的情感感受实验为基础,进行了文化因素在音乐情感主观感受中影响性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年龄阶段的彝族人群对本民族音乐的偏好有着一致性,但情感感受的深度存在差异;汉族人群难以对彝族民族音乐产生情感的共鸣,甚至在聆听过程中,出现不安和烦躁等对抗情绪;文化背景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存在明显的影响性。本文还从文化多元论的角度对音乐传播、音乐教育、音乐治疗等领域进行了关注。

情感感受 篇8

一、保持敏感的心

人只有保持一颗敏感的心, 才会在生活中发现让自己感动的事情, 并心怀感恩, 令自己动心动情。岁有其物, 物有其容, 情以物牵, 辞以情发。学生保持一颗敏感的心, 方能从生活中接受到让自己心动的信息, 从看似平淡的日子里收获到独特的感受, 从而产生习作表达的动因。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 就要带着感恩的心去看待生活, 用一颗聪慧的心去理解生活, 读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二、留心生活细节

于细节中去捕捉动人的瞬间, 并由细节深入微观, 在细微处凸显情感的深度。从“表现”的角度说, 选材的第一要务是“真实”。事物、现象、场景、事件都是自己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美丑善恶、抑扬褒贬都是自己切身体验、心意所指。真情实感哪里来?“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大千世界、五彩生活就是活的“多媒体”。教师要利用一切机会, 指导学生“流连万物之际, 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 既随物而婉转;属彩附声, 亦与心而徘徊”。

三、学会换位思考

我们只有设身处地, 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着想, 才会走到对方的内心深处, 在心灵间展开对话, 开一口情感的泉, 让情感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出。从交流的角度说, 选材的标准在于能否起到交流的作用, 即要瞄准交际目的、服从交际需要, 要帮助学生树立对象意识, 要明白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应选取人家最想知道、最能打动人、最使人信服的材料。这就要帮助学生由“自我中心”向“去自我中心”发展, 学会关心他人, 能够换位思考, 善解人意, 由此及彼。这样的习作才会注入真实的、动人的情感。

四、指导真情表达

有了上述三个方面的指导, 有些学生还是写不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其中原因当然有很多, 但也不乏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 往往由于过度重视对习作技法的指导, 而导致了学生习作语言的虚假。就笔者所教的年段来说, 小学作文以记叙文为主, 每次指导作文时要让学生做到两点。一是一定要写亲身经历的事。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 写出来的文章就越真实, 越能打动人。我们要指导学生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小学高年级学生, 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 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 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 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 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二是一定要关注细节描写。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 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 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 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 也往往会给人造作的感觉。

如在对《母亲的手》进行第二次指导的时候, 我引导学生把母亲的手从眼中放到心中, 走进日常生活中的母亲, 带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受母亲用双手操持的生活, 并捕捉浸透母爱的细节, 换位思考, 体验母亲的辛苦, 关注了表达方式的指导。

之后, 学生的作文有感而发, 一位学生在习作中深情地写道:

一阵轻微的悉索声让我醒来, 睁开眼, 借着从客厅里溜进来的灯光, 看见妈妈小心翼翼地把我蹬在地上的被子慢慢拿起, 双手轻轻地放下, 并熟练地为我掖好被子。

妈妈的双手不仅勤劳还很灵巧。我们家并不富裕, 妈妈舍不得买现成的画装扮家里, 就买了一幅十字绣———《清明上河图》, 回家亲自刺绣。每天妈妈下班后迅速做好家务, 挤出时间刺绣。只见她左手抓住绣布, 右手拿着绣针忽上忽下、忽左忽右, 动作十分娴熟。为了挑战这幅巨作, 妈妈的双手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 有时甚至绣到深夜。经过两年的努力, 妈妈终于完成了这项巨大的工程。这一幅美丽的作品, 为我家的客厅增添了一道风景, 为妈妈赢得了“啧啧”赞叹声, 也让妈妈的手上增加了很多老茧……

能写出真事物、表达真感情的作文才是好文章。我们老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生活中找素材, 选择那些曾经经历过的或者最熟悉的情感素材来写, 如父子情、母女情、兄弟情、同学情等。注重习作情感的挖掘和累积, 有的时候比习作本身还重要。情感的深度会决定作文的厚度, 情感的深度又会决定作文的温度。让每一个学生在动笔之前, 内心已经激情澎湃, 这是习作教学的关键。

摘要:学生作文普遍存在“虚、假、空”的现象, 缺少真实的情感表达。要想写出打动人心的作文, 首先自己内心要有感动。那么老师在教学中, 就要引导学生怀着一颗敏感而感恩的心去捕捉、感受生活中的细节;引导学生遇事学会换位思考, 体验人间冷暖, 用朴实的文笔说真话、实话。这样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作文的厚度与温度。

情感感受 篇9

【关键词】人文性;情感体验;生活经验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分别颁布了《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是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功能,在教学目标上体现为语文知识的掌握,语文能力的培养以及语文学习策略的获得。人文性的定义虽尚不统一,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关注学生主体的阅读实践。2.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经验。3.体验和思考蕴含在文本中的民族精神、时代精神。4.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涵养心灵。“主体”“个性化”“体验”“心灵”这些关键词无一不凸显出语文是一门充满着人文气息,关注生命个体,关注生活世界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师应将更多的目光投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的兴趣点。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的知识建构活动更离不开原有体验与感悟。著名心理学家古汉宁指出:“学习是建构内在的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1]新的刺激出现会调动学习主体原有的知识,新的知识与原有知识相互作用,新知识被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原有的知识结构随着新知识的纳入调整、变化,使新旧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体验,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态调整教学设计。

入选语文教材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其中也不乏思想深邃的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中或舞动着时代的韵律,或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或闪现着科学的光芒,或蕴含着人性的本质。这些作品给予了青年一代精神滋养的肥料。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凝结于文字之中,但学生是不成熟的读者,由于其本身生活经验不足、审美能力和精神层次较低等原因,学生很难与文本真正有效对话,正如殷鼎所说“读者作为建立对话的主导者,有自由随时与作品开展对话,正像水手随时可以扬帆驶向海洋一样,而一旦张帆远航,他就不得不观风向,测水流,尊重海的性格,熟悉水性。任意曲解则是敢冒灭顶之灾,使作品的理解丧失生命。”[2]

正因为学生与文学文本自身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巧妙引导,利用已有经验

高中生逐渐形成了独立的人格,对生活与人生也有了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些都是我们进行语文教学宝贵的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

(一)细读文本启发生活体验

有时,我们不能深刻感受到文本中的旨趣,甚至对文中人物的举动颇为费解,都是因为我们读得太快、读得太粗,以至于忽略了关键的细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关注文本中容易为我们忽略之处,有时反而会让我们有意外的惊喜。我在研读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文章时,发现“凭几学书”这四个字很耐人寻味,细细咀嚼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与妻子之间感情和睦,更能感受到夫妻之间的小情趣。“学书”这个词是古今异义词,是学习写字的意思,妻子时常会在阁子里学写字,“凭几”就是靠着书桌,这是妻子学写字时的动作。这似乎与我们平时学写字的状态不同。因此,我在这里设计了一个体验环节,让学生上讲台来演一演“凭几学书”,学生们都很好奇,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之后我便抛出一个问题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妻子要靠着桌子学写字而不端正地坐在书桌前学写字?她真的是想学写一手好字吗?”此时,学生就会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靠着学习,说明学习态度并不认真,很可能“醉翁之意不在酒”。与其说妻子是在学写字,还不如说这是他们夫妻间的小游戏、小乐趣。学生在这一体验环节,不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更是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发言中,最终他们都能深刻感受到作者与妻子之间这份深厚的感情。

(二)点拨比较提升已有经验

学生的已有经验往往是片面的、肤浅的,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利用自己片面的、肤浅的经验解读文本,并不能真正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我在教舒婷的《致橡树》这首朦胧诗的时候让学生谈谈诗人在这首诗歌中表达出来的爱情观。爱情,对于刚进入高一的他们来说是个敏感、好奇而又朦胧的词,有些学生羞于表达,有些学生则表现出很强的言说欲,并将自己对爱情的理解融入到对诗歌的解读中。有一位男生发言时说“每一阵风过,我们都相互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这句话引起了他的共鸣。因为他与初中时一个很要好的女生便是这样,两人默默互相注视着,即使不说话,也感到很美、很甜。这位学生在课堂上陈述的的确是他的真实体验,我并没有完全否定他的解读,而是让其他学生说说他所描述的这种感受是什么时候会有的体验。很多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初恋。”“的确,这是初恋时期的甜蜜让我们回味,但诗人与其爱人是处在初恋时期吗?诗人所描述的爱情是初恋时期的吗?”我追问道。学生们陷入了深思,过了一会,有人主动起来发言说到:“这是一种更高级的爱情,惺惺相惜。”大家纷纷表示赞同。我很感谢发言谈自己初恋的这位学生,没有他提供的经验,大家也不会对舒婷的爱情观产生共鸣甚至由衷的钦佩之情。

二、创设情境丰富经验

学生的视野与生活体验总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文本的研读都能基于学生已有经验的,有时学生恰恰缺乏某种经验。此时,教师们会利用多种手段,通常是现代化的视听设备,为其创设情境,让学生们通过观看影像资料获取学习文本所需要的基本体验。郑桂华老师执教的《安塞腰鼓》正是其中的典范。但除此之外,教师更应立足于文本,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解读陌生场景的能力。

(一)展开想象使其身临其境

淮阴侯韩信忍受“胯下之辱”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在教授《史记选读(苏教版)》《淮阴侯列传》时,学生们能说出韩信忍受“胯下之辱”是因为他能忍辱负重、心存大志。但若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韩信的忍辱负重、心存大志时,学生们都只能含糊其辞,无法清晰表达。因为,忍辱负重、心存大志这样的解读已经成为了大家的共识,与其说是学生自己的解读,还不如说是他们道听途说。他们没有过胯下之辱,便不能真正感受到韩信在做出抉择之时,其内心的挣扎。此时,我让他们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韩信忍辱钻胯时的场面。经过一番讨论,大家达成了共识:在人来人往的集市上,有一个趾高气扬不惜以死相逼的屠夫,更有一群围着韩信指指点点看热闹的市井小民,在众目睽睽之下,堂堂七尺男儿韩信却选择钻胯,“俯”“蒲伏”写尽当时韩信狼狈之态。场景的再现,让学生真切感受到韩信当时钻胯时所忍受的奇耻大辱,不亚于司马迁所遭受的宫刑之痛。那么,韩信为何还会选择钻胯呢?还有什么比一个男人的尊严更重要的?适时引入韩信自己的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至此,学生便能深刻感受到韩信放弃一个男人的尊严,选择忍受奇耻大辱有多么艰难,若不是其志存高远,不甘平庸,谁愿意如此卑躬屈膝啊!有了这样的理解基础,学生们就不难探究出作者司马迁在写作史记人物时的良苦用心,正所谓:“读其文,想见其为人”。

(二)巧用假设引发认知冲突

一个丰满的、成功的人物形象都是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的感染力主要取决于感情的独特性,感情越独特,艺术的感染力就越大。“独特情趣的真实比之物象的真实更真实。”[3]而这种“另类”形象的言行往往也是反常的,极具个性化的。学生缺乏类似经验,很难在情感上认同人物的个性化表现。孙绍振曾提出过用“还原法”解读文本,就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的方法。或许我们能用“假如我是某某某,我会怎么做”的设问,帮助学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还原一个常态的、理性状态下的人物形象,与文本中人物“反常”的举动对比,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受个性化的人物内心。在执教《淮阴侯列传》时,我便尝试着用这种假设方法帮助学生解读文本。“假如我是韩信,面对屠夫的要挟,我会怎么选择?”学生们毫不犹豫的表示他们会一剑刺向屠夫,甚至愿意与其同归于尽。这是孩子们的选择,也是常人会做出的选择。但韩信没有如此选择,难道他比我们常人更懦弱吗?在两种不同选择的对比下,学生表现出了很高的探究热情。他们再次读了韩信胯下之辱这一段,得出结论:韩信做出这样的选择不是因为他懦弱,而是因为他比常人更沉稳,更理性。一个能说出“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此番话语的人就是一个不值一文的市井无赖,为一个无赖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不值。“孰视之”三个字更是力证了韩信作此决定是深思熟虑的。实践证明,通过假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更有效的激发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只有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经验,才能有效引导他们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中,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和精神境界。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心理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殷鼎.理解的命运[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3]孙绍振.文学创作论[M].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2007.

【情感感受】推荐阅读:

学生感受07-19

感受幸福05-19

聆听感受05-24

感受乐趣05-28

感受过程06-08

教育感受06-24

注重感受07-10

审美感受08-02

鉴赏感受08-04

感受自然08-04

上一篇:系统网站下一篇:髌下脂肪垫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