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作品

2024-10-11

感受作品(共7篇)

感受作品 篇1

亲情是人世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它无须掩饰, 无须伪装;它甘愿付出, 不计索取。

中华民族历来提倡家人之间应该“相爱”、“相顾”、“友悌”、“和睦”, 提倡兄友弟恭, 尊卑长幼有序。只有这样, 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才能亲爱和睦, 共同感受骨肉亲情的温暖和快乐。

有人这样形容亲情:亲情, 是一坛陈年老酒, 甜美醇香;是一幅传世名画, 精美隽永;是一首经典老歌, 轻柔温婉;是一方名贵丝绸, 细腻光滑……

亲情的本质是关爱, 是长辈对晚辈的舐犊之情;是晚辈对长辈的孝敬之情;是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关爱之情。我们不必用任何事物去比拟, 也不必用任何词句去修饰, 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每个人都得到了上天赋予的那份亲情, 父母与子女是亲情的最大拥有者。

请随手打开书架上的任何一本书吧——史铁生双腿瘫痪后, 亲情隐藏在母亲每日焦急等待的双目里;刘墉九十岁的母亲倔强地坚持自己走路时, 亲情就在刘墉紧紧跟随的脚步里;亲情是岳飞的母亲满怀期望在其背上刻下的“精忠报国”, 是孟子的母亲为其更好地成长而煞费苦心的“三迁”, 是朱自清的父亲翻越栅栏时留下的那个蹒跚的“背影”……

说到亲情, 人们眼前浮现的是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母亲伸着双手跟着蹒跚学步的孩子, 满脸的喜悦中流露出甜蜜的紧张;风雨中呵护着孩子的父母, 衣服虽被淋湿依然笑声朗朗;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永远也数不清的星星, 讲总也讲不完的神话故事;耳边萦绕不散的是“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常回家看看”的悠扬歌声和“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千古吟咏。

提到亲情我们仿佛听到远古的那个孩子觉得父母的恩情像天空一样无边无际难以报答的呼号。“父兮生我, 母兮鞠我。拊我畜我, 长我育我。顾我复我, 出入腹我。欲报之德, 昊天罔极。”《诗经蓼莪》提到亲情我们会情不自禁地想到母亲, 想到那位为远行的游子缝制衣服, 也把爱缝进衣服里的母亲:“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诗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全诗无华丽的词藻, 亦无巧琢雕饰, 于清新流畅, 淳朴素淡的语言中, 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 情真意切, 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 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像春天阳光般厚博的父母之情, 区区小草似的儿女怎么能报答于万一呢?

温馨和睦的亲情动人心弦, 感人至深。提到亲情也会想到我们的兄弟姊妹。兄弟姊妹本是同根, 情同手足。即使在误解和冲突中的这种情感也是真挚而令人难忘的。《风筝》, 就是鲁迅回忆自己和弟弟周建人小时候围绕风筝发生的一件事。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 是为小兄弟有出息, 无论是当年管错了, 还是醒悟后的自责及无法补救的沉重, 都洋溢着浓浓的手足之情。《风筝》就像一曲人情美的赞歌, 让人沉醉在自然、和谐、水乳交融的诗情画意里。这种手足之情更体现在曹植的《七步诗》里:“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 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 晓之以大义, 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二语, 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 说明此诗在民间流传极广。

亲情也在悠地散步中。莫怀戚的《散步》一文写家庭生活, 没有铺开来写, 只选取了散步这生活的一角, 来表现祖孙三代人之间敬老爱幼的和谐自然的关系, 表达了中年人肩负起承前启后的使命感, 强调了一种理解和体谅精神。全文以散步的过程为线索在选材上以小见大。写一家三代人深沉的爱, 实际上表现的是人类在代代繁衍的生命过程中同时培育了高尚纯洁的精神文明。在散步的过程中, 儿子考虑到母亲年迈, 走大路平顺;而老人想到的是满足小孙子走小路的愿望, 这种孝子之心、舐犊之情着实感人。文章把小事拓宽到广阔的背景中去的这种以小见大的写法, 确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祖孙情当推李密的《陈情表》。文章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 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 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 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陈情表》辞语恳切, 委婉动人。表到朝廷, 晋武帝看了, 为李密对祖母刘氏的一片孝心所感动, 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暂不赴诏, 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 赏赐奴婢二人, 并指令所在郡县, 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 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 影响深远。文中的一些词句如“急于星火”、“日薄西山, 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等, 直至今天人们还经常引用。

南宋谢枋得《文章轨范》引安子顺之说:“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 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读《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慈”, 此三文遂被并称为抒情佳篇而传诵于世。

提到亲情我们也会想到故乡。思乡怀亲, 是人类亘古不变的共同情感, 这种亲情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题旨。这种题材当推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诗意反复跳跃, 含蓄深沉, 既朴素自然, 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 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 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 谁不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乡愁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之一, 它在余光中、北石和席慕蓉的诗里, 在三毛的文章里, 在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声里。历代描述乡愁的佳句比比皆是, 最经典的当属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提到亲情, 我们不能不想到夫妻, 因为夫妻情感也是至亲的亲情。元稹《离思五首》的第四首:“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作者把亡妻和对亡妻的感情比喻为至大至美的沧海和神女化成的巫山之云, 相形之下, 任何水或云都暗然失色, 正因为他对亡妻怀有如此深厚的怀恋之情, 才会对其他女子 (以花从为喻) 视而不见, 即使看到了也非常淡漠厌倦, 更不用说会有缠绵眷念之念了。在这首诗中, 诗人以物喻情, 以典达意的手法, 运用极其巧妙, 含意丰富, 是少有之佳作。写到这个境界真的不容易。元稹的这首绝句, 全篇张弛自如、变化有秩, 形成了一种跌宕起伏的旋律。就全诗情调而言, 它言情而不庸俗, 瑰丽而不浮艳, 悲壮而不低沉, 创造了唐人悼亡绝句中的绝胜境界。尤其是“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二句, 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不但是元稹诗作中的颠峰佳句, 纵观唐诗宋词, 咏情之作可望其项背者也少之又少。苏轼在密州做了一个梦, 梦见与亡妻住日的缠绵, 醒来不禁泪下, 作了一首有名的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追念亡妻。宋代诗歌后人多认为难得好诗, 而词则是当时流行的文学样式, 宋词在后世也是声誉颇高的。但运用词的形式来悼亡, 则以东坡此词作为首唱。

有了亲情, 人类才从洪荒苍凉走向文明繁盛;有了亲情, 社会才从冷漠严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亲情, 我们才从愁绪走向高歌, 从顽愚走向睿智;有了亲情, 才有了生命的肇始, 历史的延续, 理性的萌动, 人性的回归!校园呼唤亲情, 社会呼唤亲情, 整个世界呼唤亲情。其实我们的世界并非只有亲情, 还有更多的“情”值得我们去珍惜, 更多的人值得们去爱。

感受作品 篇2

班级:姓名:06教专班 卫 静

摄影作品创作感受

“摄影”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自1839年以来,它已有了160多年的历史。短短一个半世纪多,摄影作为现代文化的视觉媒介,已渗入到天文、气象、地质、探矿、医学、考古、新闻、教育等各个领域,并以其纪实功能,成像的快捷以及操作技术的简便易学,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尤其是各大学院校,他们已把“摄影”作为一门专业的学科来教学。

2007-2008学期,我们也学习了摄影。通过一学期的学习,使我对摄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摄影”,它是一门年轻的艺术,是二维空间的平面造型艺术。“摄影”一词的原意就是“光画”,最早的摄影派是“绘画派”,20世纪20年代摄影在中国则被称为|“美术照相”。今天,以“画意”为主体的创意摄影与纪实摄影仍为摄影艺术的两大支柱。纪实摄影体现着摄影的本性特性是摄影的主导。摄影爱好者从拍纪念照到从事摄影艺术创作,必须经过一个控制光影,把摇画面结构的学习过程。当然,学习过程中的习作难免会有不少模仿之作,但即便如此,也是无可后非的。有才能的摄影家正是在这模仿中掌握了摄影艺术创作的要领,才创作出了不少佳作,最终能够跳出“沙龙”,自成一家。下面我就自己拍摄的三张作品具体地谈一下“摄影心得” :

照片一:“环保”,本画面所呈现的内容十分简单:主体是一只手,手里拿着一张废纸;背景是一个垃圾桶。该相片采用了“顺光”→“侧拍” →“特写”的拍摄技巧,很自然地巧抓拍了一幅“往垃圾桶扔废纸” 的画面,它揭示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寓意。从侧面也可反映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明天!

照片二:“室中花”,本画面的主体是几盆“争艳”的花,采用了“侧面” → “俯拍”的拍摄技巧,勾勒出了一幅“室中的花儿在阳光的照射下竞相开放”的画面。它揭示了:同一片蓝天下,同样的耕耘,同样的收获。由此,我们可联想到:为什么在我们学生中间有优生和差生之分呢?这值得我们反思„„

照片三:“阳光”,本画面采用了“正面” →“仰拍”的拍摄的技巧,形象地描述了一幅“透过树枝阳光普撒大地”的画面。该相片是早晨拍摄的,也许由于光线不强的原因吧,整个画面给人一种模糊感,看起来有虚化的艺术效果,不过这也是我想要的。忽然间我明白了:原来大自然是那样的奇妙,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到处都存在着美„„

感受作品 篇3

一、感受音乐直观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当我们在学唱(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让学生的第一直觉——听,有“悦耳”的审美体验,如果学生从直观听觉上喜欢上这首作品,被其所吸引,那么就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音乐的审美教育由此顺利开展。音乐教学中必须根据作品本身选择不同的感知方式。

1.用最合适的示范来表现推荐音乐。在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最合适的示范准确地展示给学生,可以用学生熟悉的表演者的示范给予学生第一印象,给予他们美的享受。例如,学习红色经典歌曲《浏阳河》时,老的编曲、配器已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我们可以选用玖月奇迹演唱的版本,从听觉、视觉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学生就能在兴趣中学会经典歌曲。

2.寻找生活中和音乐知识相似元素帮助学生感知音乐。音乐知识有时很难在短时间记忆理解,比如音高、节奏等,所以学生在感知、理解音乐时往往把握不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经常采用形象具体的直观形象的方法教授音乐知识。例子:在学习音阶认识唱名时,我们可以用楼梯的高低来标识,也可以让七个高度不同的学生来扮演不同的音高,让他们多次记忆、分辨音高;培养学生节奏时,可以寻找生活中的节奏来感知,如农民挑担时的吆喝声、机器的转动声等,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来感知音乐。从生活中找到音乐元素,再回归音乐本真,这样,学生们就能更容易接受这些枯燥的音乐知识。

二、多种形式感受作品,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这是感受音乐作品美感的第二阶段,通过让学生了解作品内容、意境、内涵,然后让作品与学生的心灵交融,达到“悦心悦意”的审美体验。教师在此阶段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音画效果,学生互相讨论交流等,让音乐对学生的心灵感化,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

1.发挥音乐作品内在的美育功能。用多媒体表现手段体现音乐作品的艺术美,进而感染学生,使之得到心灵的感化。例如,《苗岭的早晨》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乐曲以明朗清新的旋律,描绘了苗岭山寨清新秀丽、春意盎然的景象。我用乐曲“飞歌”的旋律,把人们带进山峦叠嶂的苗岭山寨,用小提琴模拟百鸟在晨曦中争相鸣唱,表现出欢快的场景和人民愉悦的心情,然后在课前制作好多媒体音画效果展现这一情境,课堂上再把音乐与画面相结合让同学们欣赏,和同学们一起感受,让学生们走进音乐作品,从而心灵获得感化。

2.给学生广阔的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展示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与理解。学生个体的差异导致学生的审美标准不一,因此,教师不能给学生限定统一的审美标准,应通过引导让学生发表自己的审美理解。例如,欣赏歌曲《天堂》时,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同学从腾格尔的歌声中感受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有的同学感受到演唱者的沧桑;还有的同学感受到大草原的宽阔美丽。就这样,把对同一音乐的不同的审美理解有机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教育。

三、融入创造元素,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这是音乐美感效应的高一级要求,它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发挥音乐审美的作用,并应用于音乐的学习和创造中,获得“悦志悦神”审美体验。

1.鼓励学生本能的表现音乐,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对音乐作品的体会感受。例如,学唱歌曲《长江之歌》,这首歌曲要求学生能用连贯而有气势的声音演唱歌曲,那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同学来说,演唱时要气息连贯很难做到,那么教师在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2.再创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瑶族舞曲》时,为了让同学们融入音乐中,更好的体会音乐所表达的瑶族人民欢庆节日时的愉悦心情,我们可以在不同的主题音乐出现时教师提供情境不同的画面,然后让学生欣赏音乐,并选择合适的画面和和音乐情绪相匹配,之后可以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创造,用自己的体会方式(如舞蹈、打击乐器等)再现音乐情绪,这样,学生既对音乐作品有了一定的审美能力,而且在此基础上有了自己对音乐美的理解与创造,从而培养了审美能力。

席勒说过:“若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使他成为审美的人。”音乐是美的艺术,音乐教师是美的传播者,让我们带领学生走进音乐的殿堂,去认识美、体验美、掌握美、表现美、创造美,让学生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

感受赵玫作品的优雅 篇4

感觉的优雅

赵玫的散文是典型的女性散文, 其彰显内心世界、诉说心灵感受的倾向是十分明显的。冯骥才曾这样说:“赵玫是那种不肯绕开自己的作家。如果写别人她便顿失文采。她恨不得每一句话都穿心而过, 挂走或带走她心里什么重重的东西才痛快。一旦某种情绪过浓、过强、难以自制, 立刻化为动笔的缘故:一投入, 便是五脏六腑、要死要活的投入。” (1) 赵玫自己也称自己的散文写作是“灵魂的挣扎”, 于是, 读赵玫的散文, 你不可能不投入, 不可能不跟着她的感觉来感觉。那独特的感觉, 以及对各种感觉的有情有味的表述, 虽然常常令我们这些习惯了阅读用规范性的语言写就的“美文”的人大跌眼镜, 但你不得不承认, 这是一种诉诸灵魂的语言, 是一种“自由的”、“感觉化”了的语言。来看看赵玫是怎样操作她的语言的:

“炫目的阳光呼啸而来, 洒了我一脸一身, 我跳起来招招手, 更多的阳光扑过来, 弄得我鼻子痒痒的。”

读此句子, 你会情不自禁地被其中强烈的艺术感觉所征服, 这感觉化了的字句裹挟着作者的情感呼啸而来, 打破了传统遣词造句的规范, 对读者的视觉感官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汪曾祺先生曾将它归结为:是以“代客观为主观;代物象为意象;把难以言状的心理状态转化为物质的, 可捉摸的生理状态”。也就是说, 赵玫感兴趣的不是证明性的纯客观描述, 而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的通感共振, 将抽象的心理状态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呈现于读者面前。

赵玫笔下的阳光已与我们常见的语体形态有了极大的不同。她的隐喻是个人化的, 没有以往浅表的、公共性的喻体, 而是潜沉在全部视角之下, 诉诸感官以具体的意象, 却不做明确的投射和清晰的呈现。因而, 她的隐喻意义是模糊的但又是综合的, 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释的可能性, 也激起了读者丰富的联想, 给人们以陌生感和新奇感, 使赵玫的散文具有了极大的个性和灵性。

还有《一本打开的书》、《灵魂之光》、《欲望旅程》、《分享女儿分享爱》等, 读它们, 总会感到大量源于个人生活和内心体验的感觉奔涌而来, 这些感觉化了的语言和不无感伤的人生述说, 细腻传神的景物描绘, 飘忽灵动的意象, 以及如歌如泣的抒情调子交融在一起, 构成了赵玫散文独特的艺术情致。这种感觉化了的散文语言, 加之作者对人生、对世界、对心灵的独特感觉解构了几十年如一日的正统的散文语言, 并创造了一种新的“流动着的语体”, 创造了一种新的优雅。

而汉语的灵性恰恰也产生于这种极个人化、感觉化了的语言, 鲜少的几个字勾勒出大面积的美景和无尽的回味。“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不是某一个感官的享乐, 而是全部感官或超感官的共鸣, 是字中有曲、字中有画, 是流动的音符、绚烂的绘画、跃动的舞蹈, 是一切美的总和。这种流动着的优雅是赵玫的, 更是汉语所独有的。

独语的优雅

读赵玫那些吟咏性情、独抒性灵的散文, 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她“独语”和“诉说”时灵魂的挣扎, 以及因这“独语”和“诉说”传达出的赵玫式的优雅。

我很爱他。

但我还是很孤单。……

我独自写作。独自与我的灵魂交谈。我努力而认真地做着这一切的时候, 有很多时间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或是靠在我身边的那张床上。那么切近。他抽烟。烟雾笼罩。那迷蒙的思绪。哪怕那么切近。我仍然孤单。我沉入我自己。进入那个心灵的角色。不知道外面都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他在干什么。在一个那么空旷的世界中已经没有他。总之那是个只属于我的别人走不进的世界, 尽管没有路。总之是一个人。总之是孤独。

这真是一种深刻到极点的寂寞, 即使有爱, 即使“他就坐在我的对面或是靠在我身边的那张床上。那么切近”, 她仍然意识到“心没有伙伴”。面对着这样“一个那么空旷的世界”, “只属于我的别人走不进的世界……”, 全部的感觉就是“总之是一个人。总之是孤独”。这样的情绪、这样的孤独和寂寞不是单纯靠爱就可以安抚的, 那是一种心灵本质上的孤独和无可依托。为了彰显这种情绪, 赵玫将“我很爱他”、“但我还是很孤单。……”断行排开, 并使用了不同的标点, 目的在于强调。前者强调“即使在有爱的时候也一样孤独”, 后者强调这种孤独的无奈, 而且言犹未尽。接下来, 赵玫又用了繁复得近乎于啰唆的语言, 喃喃独语, 使用了短到不能再短的句子、简到不能再简的文字, 直白而絮叨地与自己的灵魂交谈、独语、诉说。这样一种独语体的表达方式, 目的在于营造出一种特殊的哀婉、缥缈、虚空的氛围, 真切地传达出赵玫敏感而独特的内心体验, 并以这样一种非常感性的方式直接诉诸并感染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似乎仍嫌不够, 赵玫又让这种“独语”, 与诗意的抒情纠缠在一起, 什么“黄昏时哀婉的长笛”、“田野里无言的行板”、“如泣如歌的诉说”以及缥缈的虚空和茫茫的宇宙等, 意象纷沓而至, 于是, “独语”和“诉说”便不再有若即若离的审美距离, 不再是可以感觉得到, 可以被感染、被感动但却把握不住的虚幻, 而是变得能够走近了, 能够感受着赵玫的感觉, 体味着赵玫浓浓的情怀了, 这种情绪弥漫在你的周围, 包围着你, 浸润着你, 你能不感染?能不感动?这真是一种极具个性的、赵玫式的话语表达!难怪赵玫自己也说:“有时候, 我会听一些读者和朋友说, 他们翻开那本书不看作者的名字, 但读过几行之后, 便知道那一定是我的作品, 我的独特的表述的方式。我想, 那就是他们已经熟悉了我的话语的方式。” (2) 这是人们熟悉的、喜欢的表述方式, 也是一种优雅的表述方式, 它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优雅汉语的继承与发展。

诗性的优雅

读赵玫的散文有时你会觉得句子有点“拗”、有点不那么顺, 与我们惯常读过的散文节律有那么点格格不入, 这是以一种赵玫式的语音规范来创造的新的语言形式。赵玫将文言词嵌入散文的语言节奏中, 她将原本安稳的、人们所熟知的散文节奏割裂开, 她在人们认为最不该停顿的地方突然停顿, 又在人们认为最应该停顿的地方不加标点, 粘连成长句等, 总之她以诗性的语言创造了一种鲜活的散文节奏, 一种含蓄、蕴藉的诗性优雅。如:

“一个人, 一生, 为什么, 不能, 做他想做的事呢?”

这是赵玫惯用的叙事方式。传统句式顿歇被打破了, 熟悉的长句, 改成了不寻常的, 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的短句、奇句, 以句子的破碎来营造意象的飘忽, 不仅呈现了思想的破碎, 而且于散文中营造出了似诗非诗的感受, 赵玫就这样不停地在其散文的形式与诗的形式中做来回的转换, 长短错落有致, 或拒绝使用标点的长, 或仅一字成句的短, 或出以虚字, 而改变整个句式的主从关系。都使语言显得有点“隔”, 又往往使“意义”与“节律”产生冲突, 但对于赵玫这样的情绪化作家来说, 却正好可以突显其悲天悯人的情绪和抑郁不平的心志。如:

“春天编辑部请北京一些作家来开会。有铁生。有铁生, 于是, 你发现, 那个来得最早最准时, 比大家都早, 甚至比我们都早的人, 是铁生。你感动吗?而且, 唯一铁生的来, 最不容易;唯一铁生的来, 是要坐轮椅, 用手摇。”

长句子被拆短了, “气”显得不那么顺畅, 磕磕绊绊, 却正好表达出作者思绪的断续, 内容更耐咀嚼和回味, “味”也由此而出了。这些被拆分出的词或字看上去像一堆散落的珍珠, 经作者一串联, 即刻生出千种摇曳, 万般风情, 错错落落奔涌而来, 裹挟着赵玫对史铁生深深的关爱。倒不是作者有意要制造阅读玄机, 而是作者心绪本真的、自由的流露, 也是汉语展示出的特殊魅力。申小龙曾说, 汉语语词单位的大小、性质往往无一定规, 有常有变, 可常可变, 随上下文的声气、逻辑环境而加以自由运用。语素粒子的随意碰撞可以组成丰富的语汇。词组块的随意堆叠、包孕, 可形成千变万化的句子格局。 (3) 可以说, 赵玫尝试了多种散文句式, 细究这些变异了的句子和这种时时反常态、创造新句型的做法, 是赵玫创新求变的表现, 也是赵玫优雅品位的追求。赵玫原本就是情绪型作家, 迁就着既成之规律原本就是一种困难, 能战胜技术上的困难便是艺术创造中最大的乐趣。所以, 感受赵玫散文的优雅, 常常起于她难能可贵的自我超越, 起于她应对技巧变换时的纯熟与巧妙。

清人李渔曾说:“尽有当断处不断, 文至不当断处而忽断;当连处不连, 忽至不当连处而反连者, 此之谓缓急、顿挫。此中微妙, 但可意会, 不可言传;但能口授, 不能以笔舌喻者。”似也明白地指出, 懂得散文节律营构的人, 总是刻意使文句的韵律突破常规, 代之以精简的句式、参差的节奏。犹如正常中的反常、流动中的静止, 以出其不意的顿歇、粘连, 产生一种生新的节奏, 而使读者感受到意料之外的效果, 也充分表达作者心中浓郁的感情。而汉语的优雅就是源于这种“寓变化于整齐”的变化。

赵玫是感性的, 其情感想象原本带有几分野性, 写在文里, 虽然它们仍显盈余, 却多了几分冷静与克制, 这也许就是似诗非诗的精练与节律锻炼出来的吧。这也是赵玫的优雅。而汉语的优雅往往也体现于这种约束中的简练, 我们不说汉语的思想、哲学价值, 汉语的精练就足以让全世界骄傲。唐诗宋词人人向往, 却始终无法翻译给国外友人, 就源于唐诗宋词的精练,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寥寥几个字, 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妙的图景呀!优雅, 除了汉语还有哪种语言可以达到如斯效果?

赵玫是优雅的, 汉语是优雅的。如果我们试着把赵玫的甚至是汉语的优雅延伸到母语的每一个角度、思想的每一个细节, 甚至不妨把优雅看成是与生活相关的日常美学与行为修养。不用千山万水长途跋涉, 只要我们换一种心境、换一种阅读方式, 用心去体味, 文字的优雅就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坚强, 让我们的爱情变得持久, 让我们的人性变得更有尊严。 (4)

王蒙说:“汉语特别是汉字, 是讲究审美、讲究联想、讲究灵性与神性的语言文字。”

舒婷说:“魅力汉语对我们的征服, 有时是五脏俱焚的痛, 有时是透心彻骨的寒, 更多的是酣畅淋漓的洗涤和‘我欲乘风归去’的快感。”

赵玫说:“多年来在形式的不断变革中, 对我来说唯一固定下来的, 是我的话语的方式。……譬如语气的转折, 譬如字词的选择和搭配以及连接以及句式以及标点的使用一类。” (5)

由此可见, “优雅的汉语”背后, 贯注着赵玫以及所有当代作家对汉语的热爱和钻研。我们愿意从文字中享受赵玫的优雅, 愿意回望汉语的源头、用心体味汉语的优雅, 更愿意传承汉语的精髓, 这样, 我们将重新“收获”汉语曾经有过的灿烂和辉煌。

摘要:优雅一直被赵玫奉为写作的理想状态, 她的作品的浪漫风格 (包括她思想传达上的理想主义) , 文字组织的新奇别样, 特别是她的艺术感觉、她梳理情感时的喃喃自语以及她对散文语言的诗性突破, 都彰显着她“优雅”的品位, 更彰显着古老汉语的优雅和美丽。

关键词:赵玫,汉语,优雅,感觉,诗性,独语

参考文献

[1]冯骥才:《享受这片月光》, 《文学自由谈》, 1991 (2) 。

[2][5]赵玫:《逝水流年》, 《文学自由谈》, 1998 (6) 。

[3]申小龙:《中国句型文化》,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8年版, 第472页。

昆虫记作品阅读感受 篇5

那我们先来说说蝗虫吧,蝗虫的长腿带有锋利的锯齿,它的后腿能够弹跳的很高,它有个坏毛病,专门喜欢偷吃庄稼,一般来说,它们下卵一次性能够在20颗到30颗左右。

之后,讲一讲小天牛吧,天牛小的时候“最可爱”,竟然没有五官,然后它们靠什么进食呢?原先,它们只吃木屑生长,每只天牛能够生出2个天牛幼虫。

再结着呢,我们观察下长腹蜂吧,长腹蜂比较喜欢在暖和的地方悠闲的生存,它们最喜欢吃的东西是圆网蛛。

最终,简单介绍下圆网蛛,它只要是飞的昆虫都吃,它的家喜欢安在一些雨下不到的地方。

好了,在这我就不把这么多的昆虫一一解说了。下头。说说伟大的法布尔吧!

法布尔,40多岁才有他梦寐以求的实验室,在近花甲之年的法布尔还很凄凉地说:“虽然愿望实现了,可是实现的也太晚了一些,他和其他的昆虫家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别人把昆虫钉在木盒里或泡在烧酒里观察,而他却把它们放在很干的瓶子里养着,其实,法布尔也是一个民主主义者。法布尔一生犯了3个大笑话,这第一嘛,就是他在地上观看蚂蚁搬走一只死苍蝇,第二件事,一天夜里,他提着灯笼,在田野里看蜈蚣产卵,不知不觉就天已大亮,这第三件事,就是他爬上一颗树观察螳螂的活动,最终竟然被别人误会,把他当做是可恶的小偷了。

读完《昆虫记》以后,让我自我感觉收获颇丰。因为我对昆虫的了解,已经止步于仅仅对他们的厌恶来的那么肤浅了。所以,以后,我应当看更多更多这些方面的课外书,来充实自我的精神生活!

昆虫记作品阅读感受范文3

第一次读《昆虫记》,不知怎样的它就吸引了我,让我爱不释手。这是一部描述昆虫们生育、劳作、狩猎与死亡的科普书,平实的文字,清新自然;幽默的叙述,惹人捧腹……平常很不起眼的昆虫在这本书里,在作者的描述下,都变得那么奇异,那么趣味。好像它们一个个排着队,在我眼前有序地做自我介绍,在表演着,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著名科学家法布尔。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穷其毕生精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他刻苦钻研,牺牲了自我所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才写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巨著,受到了人们的爱戴与尊敬。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学习,坚持不懈地观察研究昆虫,最终获得了成功。

读了《昆虫记》后,我感受很深。法布尔用了毕生的精力研究了昆虫世界,那份执着,那份坚持不懈的精神实在让我佩服。而同他相比,我真是感到羞愧万分。平时我做数学题不仔细不专心,常常草草了事,也所以,经常与优擦肩而过。记得有一次,教师出了几个蛮难的数学题,让我们必须要完成。我看着那1,2,3,4,5,6,7,8,9,10组成的数字,一个头便两个大,仿佛它们都是“凶神恶煞”,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于是我就不专心起来,看看这,看看那,玩玩这个,摸摸那个,把教师布置的作业扔在了一旁。不知不觉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还没完成数学作业。这时,我看到静静躺在书桌上的《昆虫记》,想到了法布尔一生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地探索科学奥秘,观察发现一切昆虫,虽然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但都没有放弃。我此刻只遇到了那么一丁点的小困难,又怎样能退缩呢?于是我放下手中的玩具,伏在桌前,静下心来,仔仔细细做起题目来。说来也怪,此刻觉得那些题目也没有那么“面目狰狞”了,所有题目都被我迎刃而解,很快我就完成了数学作业。

感受作品 篇6

叙事性作品主要通过对生活事件的叙述来塑造人物形象,正是这些饱含情感的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支撑了作品。因此,在阅读中只有对人物形象进行准确而深刻的感悟,才能走进人物心灵,感悟作品赋予人物的丰富思想内涵,以此读懂作品,对作品的主题和写作意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因此,想让学生读懂叙事性文学作品、会读此类文章,得将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复杂性、多维性的感悟作为阅读教学的切入点。但在教学实践中,对人物形象的具体感悟却存在诸多问题,究竟应怎样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从而走进文学作品充满情趣、意蕴的世界呢?笔者就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实践谈谈实施策略。

问题:粗略化

在阅读文学作品中,丰满而立体的人物形象通常被贴以“伟大高尚”的标签,或被冠以“对什么的爱”等笼而统之。而对伟大高尚的感受、对爱意丰盈的感悟,却是苍白而空泛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阅读“观文入情”“瞻言见貌”的观点。这里的“观”“瞻”表示的是阅读文本的初始阶段,即直面文本,与文本进行对话,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叙事结构等进行审美感知和初步把握。但这仅是初始阶段,而在阅读实践中,如止步于此,又怎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鲜活与厚重?如经典之作《“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文,王熙凤的“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八面玲珑、精明干练”都是题中之意,但如不细细咀嚼其一言一语、一颦一笑、一衫一裙、一举一动,就不能将文本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内心的视觉形象,亦不能感受到人物形象的精髓。

实施策略:关注细节深刻感悟

“听其言,观其行。”恩格斯指出:“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在小学阶段的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往往是用极其精彩、细腻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和盘托出。因此,阅读时应将目光聚焦于对人物描写的细节。

形象的外 在表现———肖像。俗语有云,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可以从外貌上体现出来。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父亲虽然“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但“沉甸甸的父爱”却熠熠生辉;《一面》中,鲁迅先生虽然“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但抖擞的精神却激励人心;《闰土》中“紫色圆脸、头戴毡帽、项带银圈和见人怕羞”的土气外貌,让一个浑身上下散发出泥土般纯朴芳香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众多鲜活的人物形象均源于这精妙的外貌描写。

形象的准 确传递———语言。俗语有云,言为心声,人物的言语可以“泄露”其心灵的秘密。《别饿坏了那匹马》中残疾青年善意的谎言“以后,马草就卖给我。别饿坏了那匹马,行吗?”让我们看到了一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彩色的翅膀》中小高无比自信的言语:“我就不相信,这些小精灵会不爱我们祖国的海岛,会不愿在这里安居乐业”坚定地表达出了小高热爱海岛、扎根海岛、建设海岛的坚定志向。真实的心声流露让人物形象愈加鲜活。

形象的具 体外显———动作。俗语有云,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个性的符号。《临死前的严监生》中严监生一而再、再而三地“伸出两个指头”、一次又一次失望、焦急、生气地“摇头”,将一个行将就木都还吝啬至极的守财奴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景阳冈》中,一连串浓墨泼写的打虎动作,使武松成为了文学名著人物画廊中的英雄典型。

形象的深 刻揭示———心理。心理是人物灵魂精髓的支撑,心理直接披露了人物的内在隐秘世界。《穷人》一文中,桑娜抱回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理展现的是她善良的品性;《窃读记》中,林海音对雨的渴盼,源于对书的热爱。这样真实的内心世界使得人物形象愈发丰满。

正因为有 了以“形 ”传“神”的肖 像描写、以“ 言”知“形”的 语言描写 、以“行”见“形 ”的动作描 写、以“思”揣“形”的心理描写,才使得文章中的一个个人物个性化、典型化。因此,以人物的其貌、其言、其行、其思为感悟的切入口,定能将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地呈现出来。

问题:模式化

在明确了人物形象在文章中的灵魂作用之后,教师们在面对一篇叙事性文章的时候,往往直奔主题,揪住“人物”不放,即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充分读、深度悟;抑或抓住环境的烘托、情节的推动、人物的描写来个一网打尽。一篇文章如此,下一篇文章亦如此,篇篇文章、节节课皆如此,由此走入了惯性的模式。置身于这样的模式化课堂,试想,面对次次都如此的品词析句,还有何滋味?面对眉毛胡子一把抓的人物感悟,何谈深刻?这样的模式化使叙事性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落入了窠臼。没有了新鲜、灵动的教学,怎能让学生涌动着走近人物形象的热切渴盼?又怎能让学生真正走近人物呢?

实施策略:依据文本寻找路径

叙事性文学作品中人物多为圆形人物,呈现出其立体性与复杂性。因此,精妙的环境描写、曲折的情节推进、细腻的人物描写都为增强人物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这些在教学中都需要平均用力来感悟吗?如若这样,课堂只能让烦琐的教学点充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要做到一课多得不容易,“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况且也并非每一篇文章的表达都这样面面俱到。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眼力,而且要有魄力,依据文本,确定教学路径。

如《将相和》一文,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不断推进的情节中,塑造出了蔺相如、赵王、秦王、廉颇、赵国文武群臣等诸多形象鲜明的人物。依据文本中人物形象各异的特点,以蔺相如这个重点人物为主轴,引发出对比:通过与赵国文武大臣对比,可以感悟蔺相如胆识过人;通过与阴险狡诈的秦王对比,能感受到蔺相如洞察人心;通过与小气计较的廉颇对比,能感悟到蔺相如的以国家为重、宽宏大量。在这样的对比中,师生之间语言的交锋、思维的碰撞,不断升华了对蔺相如的认识。又如在涌荡亲情的《老人与海鸥》一文中,通过放大场景、聚焦特写“步行二十余里、细致地将饼干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丁、能一一辨清相同的白色翅膀”等细节,学生对老人浓浓爱意的感悟定会细腻而丰厚。再如在经典之作《猴王出世》中,紧抓短促的语言、跳动的节奏,机灵敏捷、顽劣的猴性亦会植入学生心中。

每一篇文 章不论遣 词造句、谋篇布局、抑或事件的选择、环境的烘托均各有特色,因此,在教学中如能巧妙地引导学生依据文本特点为感悟的“切入口”深入探究,定能使学生尽得人物形象精髓。

问题:平面化

文章中的人物,亦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设出来的,“杂取种种,合成一个”,他不同于真人真事,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立体的、丰满的,而感悟这样的形象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入手,是不断丰富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们为了追求所谓的“让学”,而充分放手让学生抓住关键字、词、句、段去感悟,在尊重学生阅读感受的基础之上,让学生的感悟做了个平面滑行。而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教师作为文本与学生的中介,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经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因此,在重视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基础之上,教师也要做“平等中的首席”,将学生颇多的感悟点进行有层次的梳理,这样才能有效助推学生对人物形象的 感悟向纵 深、动态发展。

实施策略:助推感悟引导深入

教学中,当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自己的独特体验后,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在“让学”观念的引领下,现在的课堂已经出现了很多“伪让学”,教师充分“尊重”了学生,学生随机说到哪儿,课堂的方向就转到哪儿。在对人物的感悟中,常常是或扣一词抓一句、或浅层次体会、或重复感悟,如果此时教师没 有很好地 引导、助推,那么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就只能是平面的。而实际上,人物形象是在随着情节的推进而不断丰满、立体的。

如在《桥》一文的教学中,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通常是让学生究其一点加以感悟老汉形象,而这样的“零散”“无序”,是无助于学生增强感悟深刻性的。何不根据课文展开的情节采取推进式引导感悟呢?教师可提出三个问题 :“为什么 要站在木 桥边?”“为什么要揪出儿子?”“为什么要把儿子推上木桥?”以这些问题对照板书的“站”“揪”“推”梳理课文,帮助学生深刻感悟:在群众与党员中,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群众与儿子中,老汉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自己与儿子中,他把儿子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村支书,他一心想着村民的安危,但他也是一个父亲,同样也爱子心切。这样既拥有党性、又拥有父爱的人物才是鲜活的;这样的分层推进,才使得老汉“舍己为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在尊重学生阅读感受的基础之上,教师没有让学生的感悟做平面滑行,而是通过这样的引导,助推学生感悟到老汉形象的纵深、动态。

感受作品 篇7

其实, 文章中激起作家心灵之声的“寻常之物”并不寻常。在作家眼中, 它们充满灵气, 充满活力。因此, 作家们着力塑造它们, 使他们成了自己情感与理想的载体, 并借助它们展示自己内心情感的变化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如鲁迅在《雪》中塑造的“朔方的雪”, 它“在纷飞之后, 却永远如粉、如沙, 它们绝不粘连, 洒在屋上, 地上, 枯草上, 就是这样。”“在无边的旷野上, 在凛冽的天宇下, 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那是孤独的雪, 是死掉的雨, 是雨的精魂。”

这里的朔雪独立不羁, 昂扬向上, 充满斗志, 具有横扫千军、锐不可当的气势。我们知道鲁迅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 他对“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 所以即使是良辰美景, 也不甚感动”, 却念念不忘记载这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也就是说, 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 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 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因此, 鲁迅先生对朔雪的描写, 不只是对它质地、形态的摹写, 同时还透露出作者“敢于直面惨淡人生”, 毅然决然地砍断了与社会现实极不协调的思想情绪。而对飞腾的朔雪磅礴气势、浩大声威之酣畅淋漓的抒写, 正是作者不屈不挠的战斗的人生观的形象的写照。而朔雪的孤独, 也映出了此期作者“荷戟独彷徨”的身影。而这“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雨的精魂”, 也是鲁迅先生自己的精魂———奋斗的、向上的、闪光的精魂!

再如《浪之歌》, 作者在文中极力塑造“浪”这个形象:“我和海岸是一对情人, 爱情使我们相亲相近……”“清晨, 我在情人的身边发出海誓山盟, 于是他把我紧紧搂抱在怀中;傍晚, 我把爱恋的祷词歌吟, 于是他将我亲吻。”“潮水涨来时, 我拥抱着他, 潮水退去时, 我扑倒在他脚下。”诗中的浪的形象是感人的, 他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 爱得热烈, 爱得深沉。透过浪的形象, 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自己, 想起他对祖国炽热而苦苦的恋情。熟悉诗人纪伯伦的人都知道, 他的祖国———处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统治下的黎巴嫩———给予他的并不是很多。远在少年时代, 为了生存, 他同家人不得不背井离乡, 不远万里来到美国求生。后来, 立志报国的诗人, 又被“莫须有”的罪名放逐。在自己的国土上, 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不得不旅居异国, 身老他乡。然而, 这种因贫困和统治阶级的罪恶而造成的与故土的离别, 不仅没有淡化他对祖国的思恋, 冷却他炽热的赤子深情, 相反, 他爱之更深, 思之更切。他除将海外流离的阿拉伯作家组织起来, 共同为祖国独立和自由民主而抗争呼号, 还常常在自己的诗作里, 对祖国寄予深厚的恋情, 《浪之歌》便是这类诗歌的代表作。他借助海浪对海岸的热恋, 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的衷肠。

同样, 巴金先生的《日》、《月》中的飞蛾、夸父、姮娥等形象, 也都寄托了作者追求光明温暖的人生理想。那么, 作家们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 寄托自己人生理想, 展示自己心灵风光的呢?

一、运用象征手法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法, 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 借助某一具体的事物形象 (象征体) , 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 (本体) 。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 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 而且化“抽象”为“具体”, 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在《雷电颂》中, 郭沫若就赋予了“风、雷、电”“土偶木梗的群像”及“洞庭湖、东海、长江”等形象以象征意义, 使它们分别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人民群众”, 并且通过对“风、雷、电”的歌颂和对“土偶木梗”的抨击, 含蓄、深沉地表达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而《海燕》中, 高尔基给自己笔下的形象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海燕”象征着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形象;“风云雷电”这一组意象象征了反革命势力;“大海”象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 而“暴风雨”则象征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一触即发的革命形势———一场酝酿中的推翻沙皇独裁统治的无产阶级革命。因此, “大海与风雨雷电的殊死搏斗”反映的就是1905年革命前夕革命与反革命斗争的日益激化。“大海最终战胜乌云闪电”, 象征了无产阶级革命必胜的前途。总之, 在文章中, 作者使用象征手法, 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二、紧紧抓住“寻常之物”的特点, 赋予它们人的灵性

换句话说, 作者在塑造这些形象时, 都抓住“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手法, 因此, 本单元文章中的这些形象, 除了具有人的特点外, 还有物本身的特点。如《浪之歌》中的“海浪”这一形象, 她的“任性”、“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的情感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样的举动等, 除有“海岸情人”的特点外, 都符合海浪的特性。《雪》中的“朔方的雪”的“如粉、如沙、绝不粘连”, 既是对朔雪质地形态的描写, 又映现此期作者的“荷戟独彷徨”的孤独。《雷电颂》中“土偶木梗”“端坐在神位上, 装腔作势, 没有德能”, 实际上是指世间昏君的昏庸腐朽、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因此,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很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展示了自己的心灵。

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

第一人称的使用, 使“物”“我”融为一体, 物即我、我即物, 物之声乃我之声, 物之情乃我之情。这点在纪伯伦的《浪之歌》与《雨之歌》中尤为突出。“浪”“雨”即是诗人, “浪”对海岸的恋情、“雨”对大地的奉献精神, 也就是诗人愿为祖国献出一切的心声。

总之, 本单元散文诗中, 作家运用各种手法塑造的这些形象, 都承载着作家的理想与追求, 其间跳动着作者的情感律动, 我们品读这些形象, 就能领略到每个作家的心灵风光。

摘要: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散文诗, 其内容都是由寻常之物激起的作家的心灵之声。品读这些形象, 可以捕捉到作家的情感律动, 感受到作家的心灵风光。那作家们又是如何借助这些形象展示自己的心灵风光的呢?1.用运象征手法;2.抓住寻常之物自身的特点, 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三.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这样, 作家笔下的这些形象便充满了灵气, 物我合一, 物之声即我之声, 物之情即我之情, 作家的心灵风光便借助这些形象展现无余。

关键词:作品形象,作家心灵,象征,拟人,第一人称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第二版.

上一篇:武警审计质量下一篇:安全生产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