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2025-01-21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精选11篇)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1

在我国高职院校中, 教师教研室存在的主要核心目的就是打造集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基层教学组织, 其在高职院校中的教学工作改革及促进上起着深远的作用, 是保证教学质量不断稳步提高的中心力量。教研室的主要责任就是对课程、专业、教材以及教学方法的建设和研究, 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院校的整体教学质量。而作为教研室的核心主力, 教师在其中所产生的效应, 不容忽视。作为整个教研室内最为核心的部分, 教师对其有着直接的巨大的影响力, 骨干教师更是重中之重。笔者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 以及对本校的研究结果数据进行分析, 在提出问题的同时给予相应的解答, 旨在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师教研室的建设设计与应用。

1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研室的建设特色

1.1 高职院校教研室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教研室, 是高校教师们教学方法和经验的交流地, 也是最基础的教研组织。可是基于多方面的原因, 当前的高校教研室还存在着储多问题和不足。

(1) 就学科研究上来说, 高职院校内的教研室大都是根据专业学科的分类来建立, 重点突出专业性的同时, 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教研室的地位和其存在的价值, 同时也增加了投入成本。

(2) 就人员流动上来说, 教研室作为院校内部的教研组织, 对外责任性并不强, 教研室主任的就职多由学校和教研室由专业能力来进行确定。这就使得其教研室内部人员的撤换存在更换频繁、专业性不够全面的问题, 教研室主任的地位并没有得到系统的体现, 弱化或虚化了其在教研室中的地位。也因为待遇方面的问题, 致使该职位的更替在教师间并没有出现比较大的积极反应。

(3) 就价值上来说, 高职院校教研室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本校的教学活动制定计划、对教研活动进行组织以及对最后成绩进行评测工作等。可是就目前的现状来看, 高职院校的教研室却出现了更加趋向于行政部门的工作性质, 从事的工作更多地关于行政后勤方面, 失去了教研室存在的实质价值和意义。

(4) 就工作上来说, 学校和教师自身不重视, 致使教研室在实际工作中变成了一个执行单位, 让本应充满探索研究氛围的工作环境演变成了不积极、无主动的工作状态, 只是一味地履行职责, 而没有创造出价值。长此下去, 将给院校教研工作造成极大的影响。

就以上几方面来看, 我国高职院校目前普遍存在教研室中所投入的精力比较偏少、重视程度不够, 教研室本身认识不足、工作重心偏离等问题。而在笔者工作的民办学校教研室当中, 此类现象更是突出。

1.2 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需求与发展分析

基于上述中所谈到的现状及问题, 笔者结合多年在民办学校教研室的实际工作经验, 对高职院校中教研室的建设需求和发展作出如下分析:

首先, 院校方面和教研室自身要对教研室的工作有一个正确且全面的认识, 端正教研室的工作方向, 认清楚其主要的核心工作。在工作中也应坚决紧跟着这一核心方向走, 不得出现偏离, 一旦有偏离迹象, 要及时调整, 将时间更多地留给教学和研究这两个主要方面。其次, 在进行学科研究工作时, 除了平时的本专业学科教师间的交流研讨外, 也可以定期集中各科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研讨工作。学科的划分并不意味着在教学方法上也一定要全部加以区分, 许多专业之间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有其互通性。而且通过此类的经验交流, 教师不再将自己封闭在一门学科里, 而是“走出来”和各专科教师一起探讨, 打开眼界的同时更能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在人员管理方面, 一个优秀的教研室主任将对整个教研室工作都起到积极作用。在进行选拔时, 要注重平时素养和工作能力, 综合考虑各项因素, 而不是只看重某一阶段或某一项能力的突出与否。教研室主任的工作比较繁琐, 他是管理者更是责任人, 要承担较重的工作压力, 同时还要肩负起一定的责任。所以在选拔时要充分考虑到其个人因素、职务、资历、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人际关系等, 经过严格挑选选出来的教研室主任才能得人心, 才能在工作期间保持必要的稳定性。对教研室主任的选拔调动不可太过频繁, 影响军心, 也不可长期定住不动, 挫伤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当然, 在待遇方面学校也应当在经过调查后作出适当的调整, 并制定激励政策, 以更好地调动起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而在工作价值方面, 应当做到狠抓重点, 建立一个完善且完备的教研管理制度。就目前高职教研室工作价值的体现来看, 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了学校和内部人员自身上。前文中笔者已经针对院校的重视情况给出了一点意见, 而在教研室自身, 应当做到在此基础上将管理工作进行优化。教研室内部人员, 都应有其具体的工作职责与义务, 分工明确, 管理人员要进实时监督, 发挥出所在成员的特点和能力。要依照《教研室建设与管理决定》和《教研室常规工作考核办法 (试行) 》中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工作。各科研室之间也要加强沟通和交流, 在内部建立起一套实用性与适用性都很强的制度方法。如此才能提升全员素质与能力, 达到教研室工作价值的最大化。

2 骨干教师在教研室中的作用分析

教师是教研室中的核心体, 是主要构成部分, 教研室工作的得以展开, 归根究底, 还是依赖于教师, 特别是骨干教师。对教研室工作的开展, 教师在其中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作用。

一方面,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当中的主要参与者, 在整个的教学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引导和辅助作用, 是学生学习的依赖, 是执行者, 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极其重要。而骨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则更加明显, 能被称之为骨干教师, 除了要有很强的专业性, 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 受到学生甚至整个学术界的尊重。这样的骨干教师往往有着多年的、极为丰富的优秀教学经验, 被大家广为流传或进行模仿教学。一个骨干教师的流失, 将会给整个院校带来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另一方面, 在进行教研时, 其核心人群就是教师, 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心得等都是高职教研室工作的主要内容。细数下来, 教师在教研室所创下的一系列成果流传至今, 还在为广大院校所使用。一个年轻的教师往往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 可是在能力和基础上, 可能还存有不足;而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骨干教师, 往往会比较稳重, 沉得住气, 底蕴丰富。在同一所科研室中, 两者的同时存在将会出现互补互助的工作氛围, 对教研室工作的展开也将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

总的来说, 教师, 尤其是骨干教师, 在教研室中主要起着主导和指导两个方面的作用。他们是教研室的核心, 是高职院校的“品牌”也是名片, 一个骨干教师可以带出千千万万的优秀学子, 将他们引入社会, 作出贡献;同时骨干教师也是一所院校里所必不可少的, 他能有效提升整个院校的整体教师素质和师资力量, 引导年轻教师丰富教学观念及能力, 起着传承的作用。可以说, 骨干老师的存在, 代表着整所院校的实力, 能吸引更多的生源, 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而在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教研室当中, 仍存在着教师数量不足、实践教学方面能力较低、知识结构比例失调、创新力不够、专业性有待提高、教研室组织力量薄弱以及教师流动性偏大等问题。其中, 民办学校的教师流动性相较于一般的公立学校要大上许多。针对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 院校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引进、教师的培养和进修以及多在校内开展培训活动等。而在人员的流动性上, 院校要想留住人才, 首先要有一定的办学理念和人才观, 重视人才的发掘和培养, 加深和宣传本校文化;在进行教师绩效考核评估时, 要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动态性, 相应地制定出一些激励政策, 提高教师们的工作积极性, 充实他们的业余生活;最后还应做到将传统的制度化校园变身成为更为人性化的校园, 让教师真正感觉到学校即是家, 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多加照顾。如此才能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 避免骨干教师流失给院校造成巨大的损失。

3 数据分析及成果的应用价值和推广

科研成果值得相关学科的借鉴和推广, 值得其他高职院校充分利用, 对教研室的优化和新形势下教学方式的改革有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而行之有效的推广活动更是能使科研成果迅速地为广大院校和人们所认识、熟知, 以便更好地对其进行利用, 实现应用价值的最大化。笔者所工作的江西先锋软件学院商务分院就教研室的优化建设对四个教研室分为两组历经两个学期实施研究和观察, 得出有效数据。

两组教研室中, 一组实施基础+软件;另一组则实行管理+艺术 (观察教研室) 的教研室建设研究工作。最终结果数据为:实行管理+艺术的这一组的教师教学质量有效提升45%;实行管理+艺术的科研水平有效提升20%, 另一组同比去年下降了2%。由这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 实施管理+艺术优化建设教研室相比实施以往方式方法的教研室, 其在成果方面, 尤为突出。而这一结果的出现, 就在于这两个学期中, 我校对教师教研室的优化建设。

得出这一成果主要是因为我校在此期间, 通过各种方法, 调动观察教研室这一组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并通过一系列的校外和校内专业培训活动, 提高教师们的专业能力及教学研究能力, 还投入了大量资金和精力在教研室管理、教师考核办法以及教研室主任总体能力的培养上。要求教研室积极做好其本职核心工作, 而不是一味地执行, 避免在工作上出现有助于演变成为“行政部门”的一切影响因素。做到以上几个方面, 教研室的整体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达到了一个标准, 则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方面的能力水平自然就逐步体现了出来。所以, 笔者在第一大点的第二小点中所谈及的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教研室的建设和发展需求是具有实践意义的。其研究结果值得在各高职院校, 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教研室进行推广。

推广方式主要有: (1) 校领导的积极对外宣传; (2) 专业领域内的教研人员对外推广; (3) 用事实说话, 将结果摆在公众面前; (4) “口口相传”。其中第四点在长远的推广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校领导、专业人员、结果数据, 都只能让人们一时看到和了解到科研结果, 而想要使得该结果为其它院校认可并进行推广运用, “口口相传”才是实效性最强、最根本的办法。其它院校对教研室的建设优化方法有所了解和认识, 并对其结果有一定的认可后, 大都会将其运用到实践当中。当实践结果体现出来后, 会得到更广泛的全面认可。如此, 通过传播, 此种方法必会广为人们所熟知, 并得到更多的认可和有效的运用, 也就达到了对其价值进行推广的目的。

4 结语

本文就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师教研室的现状特色进行分析, 总结问题, 并结全实际工作经验与研究结果, 就其在建设需求和未来发展上提出了几点意见。并详细阐述了教师在教研室工作中的主导和指导作用, 针对教师现存的问题展开对策分析。根据江西先锋软件学院商务分院的实险结果数据分析, 得出在教师教研室当中实行管理+艺术的优化建设方法, 为可行性方案。并对其研究结果的价值与推广工作给出了一些个人的浅薄建议。希望本文研究能对各高职院校, 尤其是民办的高职院校教师教研室的建设设计与应用方面提供有效帮助。

参考文献

[1]张玉香, 储争流, 刘贤凤, 等.强化高职院校教研室职能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 (6) :78-80.

[2]范新刚.加强高职院校教研室工作的探讨[J].重庆与世界 (学术版) , 2011, 28 (4) :44-45.

[3]陈婧.创新专业教研室组织机制以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J].教育与职业, 2012 (9) :177-179.

[4]廖素清.职业院校“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4 (6) :84-85.

[5]姜树红, 纪亚洲.浅谈民办高职院校教研室的建设[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24) :188-190.

[6]王丽.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 2011, (19) :126.殊性[J].陕西教育 (高教) , 2010 (1) :70.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2

作者简介:汪志国(1963- )男,安徽枞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高校教研室是学校直接设置、组织并承担教学、科研、师资培养及校内外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的基层组织。是院(系)级教学单位的业务主体,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最基本的管理机构。学界尤其是高教界对教研室的建设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讨[1-4]。这些研究内容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时性,提出的建设思路与措施也有现实性和适需性,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的建设无疑具有启发意义。但是,由专科学校升格的本科院校,在本科教学及管理中需要关注并解决的问题还相当多,作为高校基层单位的教研室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研室,在加强软、硬件建设的同时,更应注重内涵建设,重视对前述问题的探索与研究;重视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指导。而这些问题恰恰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内涵建设中关注不多的领域,本文拟对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研究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是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体系、整合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评价教学质量等一切教学活动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其核心是“高”和“专”。所谓“高”,是指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高等性以及学生所学知识与技术的高深性;“专”则是指按学科行业分类教学的专门性以及所具有知识与能力结构特征的专业性。此外,“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映了时代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能力和素质的新要求。

人才培养规格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和细分化。教育部在《关于普通高校修订本科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中按德、智、体3个方面对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规格进行了具体表述,包括知识、能力、素质3个方面:(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具备一定的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能力和适应相邻专业业务工作的基本能力与素质。(3)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上述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是所有高等学校的共同属性,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在设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时,除遵循上述规定外,还必须坚持“二个结合”,即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首先要研究的课题。

高校的办学定位属顶层设计,直接关系到高校整体价值取向和内部资源配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多为“地方性”和“应用型”,有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增加了“开放性”(如池州学院等)或“国际化”(如合肥学院等)。“地方性”是指高校的服务面向定位,如池州学院的服务面向是:“立足池州、服务安徽、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应用型”是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一般为“培养素质高、基础实、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开放性”是指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具有开放眼光和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最重要的是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应成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成为地方文化的传播中心,推动、引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与进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在研究确定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时,应该把高等学校的共性特征与新建地方学校的个性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惟有如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才能彰显特色,走出一条与学术型大学不同的人才培养之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研究课程结构体系。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结构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我们要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按照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标,打破学科间的壁垒,对课程进行重新规划,注重课程间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重新设计与科技、社会、经济、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新课程体系。

在课程设置上,我们认为应坚持3个原则:一是主体(学生)性的原则,要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二是综合性的原则,要系统地综合设置灵活多样的课程,把基础教育和专门教育,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穿插起来,相互渗透,如基础课与专业课并举,专业课与实践课并举,必修课与选修课并举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合并若干门学科,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及系列课程。三是创新性原则,不仅要对现有课程其中包括跨专业跨学科的课程重新排列组合,还要站在时代的前沿,开设前沿性课程。课程创新不仅要重视新兴学科,还要密切关注社会的需求。池州学院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设置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拓展3大课程平台。

理论教学平台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长课等模块。公共基础课是各专业学生都必须掌握的课程,是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培养中的基础部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军事理论课、大学英语课、计算机基础课、大学体育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专业基础课按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划分,涵盖各专业共同设置的课程,课程以学生学习和掌握相关学科和本学科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为目标,强调基础性、通识性。专业课以培养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和相近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主要目标。专长课是为进一步扩充和强化学生专业知识和岗位职业技能,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而设置的课程。要结合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的实际,结合本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的实际,合理进行课程优化设置,开设以研究为主的探究型课程和以实现与企事业等单位无缝对接的实践性、创业性课程。

实践教学平台,分为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和集中实践教学环节2个模块。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可包括独立设置的实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程小论文、专业技法、体育训练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指入学教育、军事训练、公益劳动、专业认知实践、课程设计(论文)、课程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要将课外实践课程化,将课堂教学这一组织形式扩展到学生自学、社会实践活动,将集中实践环节进行必要的课程化改造,加大第二课堂学分比例。

素质拓展平台包括文化素质课、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3个模块。文化素质课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创新意识,可开设“大学生德行素养”、“大学生文学素养”、“大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大学生艺术素养”、“大学生科学素养”等课程。社会实践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是为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而开展的课程和相关活动,主要包括各类社会调查、寒暑假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创新创业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为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而开设的课程和实践活动。

教研室应围绕前述3个平台、9大课程模块,结合学校定位、专业特点、社会需求,精心构建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体系。在此过程中,着重要把握2个问题:一是重视专业课和专长课的设计。要适当减少核心课程,改变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的现象,注重课程内容编排的模块化、问题化。专业课程体系的修订与完善应注重融入职业元素和岗位要求,从市场和社会需求、学生需求的实际出发,实现与实际工作的“零距离”,建立起人才培养与学生就业的“无缝对接”的动态更新机制。要强化专长课程模块设置,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实际,设置专长课,让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和就业志向,灵活选择发展方向,以增强专业方向性和职业适应性。二是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要注重课内与课外、专业内与专业外、校内与校外3个结合,按照基础、提高、综合3个层次和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3种形式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各专业要在低年级安排专业认知实践,增加学生对专业的感性认识。专业课程教学要通过实验、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实践等实践环节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各专业在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具体教学内容时,理工类专业在适当精简验证性实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的比例;各专业都要增强学校教育与生产实际、社会实际的结合,进一步加强学校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动学校教学进一步贴近生产与管理第一线的工作实际。

研究制订课程大纲。课程大纲是一门课程教学的提纲,是教师组织课程教学活动的依据。课程大纲的功用有计划、契约、沟通、认知路线图、学术记录和教学评估等。教师通过拟定课程大纲,就教学内容及其结构、教学方法做出全面的计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理念和方法、知识储备和学术水准。课程大纲起到了约束任课教师与选课学生课程教学行为的合同作用。课程大纲是教师给学生的课程名片,教师向学生提供课程的基本信息,告知学生通过选修这门课能够达到哪些教学目的, 以及使学生达到教学目的的方法和策略。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大纲,或制度建设力度不够,或不符合规范要求,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课程大纲建设上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这些本科院校的教研室应把课程大纲的研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作为首要事务来做。

教研室研究制订课程大纲时可注意2个问题:一是了解课程大纲的内容,一份规范的课程大纲主要有13个方面的内容:(1)课程基本信息,包括学年、学期、课程名称、上课时间等;(2)教师姓名、职称、单位、办公室、答疑时间和联系方式;(3)课程要求,以及其他由教师或系所提出的必须具备的要求;(4)课程简介,包括课程主要内容和教学目的等;(5)学生需要阅读或使用的书籍等材料;(6)学生的作业要求;(7)学生课程成绩的考核依据、评分方法和权重分布;(8)学生的责任和课程政策的理由;(9)对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如残疾人)的特别安排;(10)课程进度表,包括各周教学主题、阅读论著或教科书章节、相关作业提交截止期等;(11)成功完成本课程学习须耗费的时间(如每周若干小时);(12)必读资料以外的补充阅读信息;(13)供学生记录其他选课生的姓名、电话号码等信息的处所。教研室可组织全体教师围绕上述内容编制课程大纲。二是重视课内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大纲的研制。池州学院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规定: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时的25%,理工类专业一般不应少于总学时的35%;各专业所有课程(单独开设的实验课程除外)的课内实践教学原则上占课程总学时的10-15%。同时要求各专业均制订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大纲。教研室编制课内实践教学课程大纲时,可单独编制;也可与理论课一起编制。

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教与学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在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居核心地位,也是教育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有的几十年还是同一版本,缺少新鲜的活力,有的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实际,较为普遍地存在着重视学科课程,忽视实践课程;重视必修课程,忽视选修课程;重视单科课程,忽视综合课程的倾向[5]。教学内容的陈旧使学生毕业投身社会后,就会不知所措,在学校学富五车,但到了社会却派不上用场。更为严重的是,这一问题至今仍未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此外,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材建设也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还没有一套权威性的、适需性的教材。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应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研究和创新。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要根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大纲,认真研讨、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一方面要紧紧围绕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趋势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对人才素质、培养模式、基本培养规格的要求,剔除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适时补充和调整能反映当今科技与经济最新成果的相关内容,理工农医类的教学内容改革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增加新知识新方法,文史类的教学内容改革要根据学生接受能力增加高新科技新内容;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方法的传授和培养,变知识的传授为学习方法的传授,为学生探索新事物、培养创新能力奠定基础;要组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以能体现学科最新发展的补充教材,使用最能反映学科前沿信息的高质量的优秀教材。另一方面,还要针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学生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课程内容和学时。也就是说,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应有动态的观念,教学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应随着科技发展和教学进度以及不同学生的要求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教学方法是否得当,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目前,高校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等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主要教学任务,以课堂为唯一教学场所,以听觉为基本沟通形式,无法适应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在研究教学内容的同时,还应研究教学方法,把优化教学内容与改革教学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教学方法时,应着重掌握3点。一是变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改单一的接受式教学为重视发现的导学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探索问题、发挥创造才能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生思考、发现、理解、生成,建立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找到知识与生活、将来工作等关联性。三是由运用单一的讲授法转向运用多种有利于学生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如研讨法、对话教学法、自学指导法、合作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指导青年教师。高校青年教师既是高等教育现时的重要生力军, 又是高等教育未来的主力军。截止到 年4月27日,全国有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总数应为291所,占全国同期820所普通本科院校的35.49%[6]。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安徽省目前有本科院校33所,其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15所,占安徽本科院校近1/2。这些高校为满足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引进了大量青年教师,青年教师在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占到一半以上,并将逐渐成为学校教师队伍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未来和希望。但是,由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开办本科教育的时间不长、办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和办学经费更为紧缺等多种原因,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比起部属或省属重点院校还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教学能力还须进一步提高。

教研室是高等学校基层教学管理组织,在高等学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学校教学和科研的前沿阵地,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自身培养提高的学术性集体。教师队伍建设是教研室的基本职能之一,因此,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是教研室的一项重要工作。教研室要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指导青年教师备课、上课;听课、观摩教学;开展教学研究、学术研究等途径,帮助青年尽快适应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

总之,上述4个“研究”和1个“指导”是相辅相成的,教研室在研究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应吸收青年教师参加,在此研究过程中,青年教师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他们的教学研究能力、对教育教学规律的把握能力、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的领悟能力、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驾驭能力等均应得到提高。关键是,教研室老教师应主动关注、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青年教师也应积极、主动地向老教师请教。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增强了,教研室的整体水平也就提高了,从而对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风、学风、校风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道武。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的思考[J]。大学(学术版),2011(5):37-41.

[2] 毛晓星。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与管理的若干思考[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6):182-184.

[3] 赵建国。地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基层组织管理模式创新[J]。铜陵学院学报,(2):102-103.

[4] 吴文浩。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J]。黄山学院学报,2011(4):103-105.

[5] 李新市。高等学校教学内容改革若干问题探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1(4):84-87.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3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问题;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断发展,我国一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势而生,它们的出现和发展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一个“底部沉重”的特殊组织,其学科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活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各项工作的重心都在基层,而教研室则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最基层组织,处于教学和科研的最前沿。教研室是按学科、专业或课程设置的教学研究组织,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的学术性集体。教研室在高校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贯彻教学中心地位的关键一环,其主要职能包括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组织科研课题研究进行教学常规检查等。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各项工作都亟待加强和完善,教研室作为这些工作的组织者和执行者,正是此类院校必须抓好的最基础、最关键、最具长远和战略意义的建设环节。教研室的建设将直接关系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科研水平,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校风、教风和学风建设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的主要问题

1.师资结构不合理,年轻教师培养亟待加强

和具有一定本科办学历史和经验的高校不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大部分教研室中教师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都不太合理,一般都缺乏具备高级职称和各方面能力突出的学术带头人,年轻的讲师和助教几乎是教研室的全部力量。高校中传统的“传帮带”方式,在这里失去了用武之地,虽然年轻教师急需“传帮带”,但是苦于没有对他们进行“传帮带”的教师。外出学习培训,也是培养年轻教师的一条重要途径,但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工作千头万绪,加之教学任务重,教师数量不足,很难一次派多位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即使派出了个别教师,培养仍需较长时间。这导致教研室教师的职称结构很不合理,对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培养很难落到实处。

2.缺乏凝聚力,教学、科研团队没有形成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研室中年轻教师占大多数,他们有的忙于买房结婚,有的准备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很少关心教研室的事情,甚至有的教师除了上课根本不到学校。虽然教研活动仍正常开展,但不少教师认为,教研活动只是形式而已,既然上面有要求,那就应付一下了事。教研室的教学和学术探讨也处于半瘫痪状态,教师各自为战,无法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提高。这种一盘散沙式的教研室缺乏生机和活力,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无法形成教学、科研的群体优势,更不可能形成教学科研团队。

3.认识不到位,教学和科研有待协调发展

高校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要承担科研任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基本都会对每位教师的教学工作量有明确的规定,科研工作也日渐纳入考评体系。因教研室内以年轻教师为主,他们大多刚从事高校的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不足,对教学内容不是很熟悉,很多课程可能还是第一次上,所以其工作的时间大多花费在教学上,科研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较弱。不少人感觉晋升高级职称离自己还很遥远,缺乏科研的积极性,科研动力不足,想做一些科研工作的人,又因客观条件所限和自身缺乏科研的方法和手段,难以下手,造成整体的科研工作严重滞后。

4.投入不足,建设和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教研室是学校很多具体工作的最终实施者和落实者,责任大、任务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普遍情况是对教研室建设投入的精力和资金不足,对教研室具体工作的开展不够重视。领导很少深入教研室参与教研活动,只是将教研室的工作任务下达给教研室主任。由于缺少经费,教研室也只能传达一下上级精神,做一些最基本的工作安排,无力进行有效的教学科研活动。

二、加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的主要措施

1.外引内培,多管齐下,提高师资水平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引进一流的名师和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非常困难,但可以根据教研室的实际需要,引进一些刚退休的教授担任外聘教师,请他们做年轻教师的导师,并建立起年轻教师导师制度,不断提升年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研室应大力向学校推荐优秀年轻教师,使他们能尽快外出学习,读硕、读博,加快培养速度。教研室内的年轻教师虽然在教学经验、技巧和科研方法上有所欠缺,但是他们也具有知识结构新、乐于接受新事物的特点,他们来自不同学校,专业研究方向不尽相同,教学方法各异,教研室可以组织他们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共同提高。

2.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凝聚力,力争形成教学、科研团队

教研室要创造求实、拼搏、进取、和谐、能够激发人的工作积极性的环境。创造这样的工作环境,教研室主任必须带头。教研室主任是教研室各项教学和科研活动的直接参加者和组织者,与教师联系紧密。因此,在教研室建设中,教研室主任起着关键的作用。教研室主任必须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改革意识,懂得教育教学规律,能够增强全体教研室成员的凝聚力,找准教研活动主题,提高教研活动成效。教学和科研都是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学校根据教学和科研任务的需要,组建教学或科研团队。通过创建教学科研团队,利用相同的课程、相似的科研方向,进一步增强教研室的凝聚力,促使教研室的工作再上新台阶。

3.重视教学、不忘科研,教学、科研相互促进

鉴于教学工作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的中心地位,教研室全体人员应对教学工作有足够的重视,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要以提高全体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为着眼点。重视教学工作并不意味着放弃科研,教师要努力克服那些认为开展科研工作太早、科研工作在现实情况下无法开展的思想,先从围绕教学、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角度去抓科研工作,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到教学中去,使教学、科研相互促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还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科研工作,积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促进科研工作的切实开展。

4.加强沟通、争取支持,促进教研工作开展

教研室的所有教师都要有主人翁的责任感,主动加强与系、院和校级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将教研室的需求和困难及时反映给上级部门,争取让上级部门能在活动资金、时间及场所等方面给予足够的支持。既然教研室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落脚点,是教学质量的控制点,则可以制度化地为教研室配置一定的资源,如给予教研室人员每人每年一定的经费,供教研室组织各种教学研究活动或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等。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组织措施和经济手段,能充分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聪明才智,促进教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尽管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诸多困难,但是教研室建设直接关系到专业甚至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前途。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充分认识教研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后,一定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让教研室建设工作出现崭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丘林,陈朝新.高校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6).

[2]田娜.新建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中的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

[3]钟岩.高等院校教研室工作水平提升的有效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7,(8).

[4]王红.加强高校教研室建设 提高教研水平[J].中国成人教育,2008,(15).

[5]柏伟,李伟.大众化教育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教研室建设与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5).

[6]张忠福.独立学院教研室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职业时空,2010,(4).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4

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思路和方向, 过去较多地集中在党委、院系党总支 (直属党支部) 及学生党支部建设方面, 对以教学一线教师为主体的基层教研室党支部建设, 目前的研究还不是太多。本文试从教研室党支部建设的意义, 现状和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教研室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意义

2012年1月4日, 习近平同志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 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在思想传播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把加强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一个重大问题来抓, 深入细致地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引导工作, 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工作力度, 优化高校党员队伍结构。

教研室党支部, 其主体是活跃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和实验人员。通过支部建设、政治学习进一步提高教师党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 最终会对教学工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线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 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认知方式和习惯偏好, 对青年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 弘扬积极因素, 规避消极影响, 也是教研室党支部建设的一个方面。

二、制约教研室党支部建设的原因

近年以来, 随着社会思想的日益多元化, 教研室的支部建设,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党支部凝聚力不足, 在支部工作中程度不同地存在意识模糊、消极对待、工作不力、缺乏创新的问题, 工作缺乏必要的抓手, 支部工作游离于学校教学科研的中心工作之外。

笔者以党员教师、党建学工人员、群众教师、部分中高职称人员为对象, 以基层教研室党支部工作为主题进行了抽样调查, 结合教师党员的工作岗位性质和特点, 列出了七个选项, 涉及规章制度、经济利益、职业取向和思想状态等方面。通过分析, 发现制约党支部建设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制度上的保障条件不足。

首先, 作为基层单位的教研室党支部, 人数少, 影响力相对少, 党建工作的抓手和资源相对欠缺, 主要是完成院党委和系部党总支布置的工作, 上传下达, 工作创新的时间和精力不够。

其次, 教研室党支部的成员都是专业的专任教师, 本身就具有较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 支部书记和支委的工作是出于对党的信仰和奉献热情, 属于兼职的性质, 基层支部人数少, 也不可能设置专门的党务工作岗位。

最后, 对教研室党支部的考核机制有待完善。教师主要是根据教科研实绩、教学水平来评奖评优, 但是支部工作时间长, 见效慢, 很难有合理的标准对此进行量化评估, 导致工作相对扎实的支部在考核中不容易显现, 易引起懈怠和失衡。

(二) 基于实际利益的现实考量。

很多教师包括党员教师都认为, 科研、课题和项目, 才能决定一个老师的发展空间, 别的相对次要。掌握科研课题和项目的带头人, 才能决定教师的地位、利益和荣誉, 搞支部工作不出力不讨好。此外, 教科研出成果容易被认可评上优秀, 支部建设和育人工作, 见效慢不易出成绩。

部分教师认为, 教研室党支部工作重要, 但是属于尽义务性质, 耗费时间和精力, 还不如多花时间搞搞科研;跟着科研小组和项目主持人才能得到实际利益, 才能提高自己的地位, 支部工作难以得到相应认可。

(三) 知识分子的劳动特点。

在前期访谈中, 也有部分教师和教师党员认为, 知识分子传统上属于脑力劳动、个人劳动, 不喜欢也不适应集体的活动, 所以遇事更喜欢个人思考, 较少采用谈心、沟通和汇报的方式。知识分子的特点, 有些独立和自持, 较多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是集体意识。也有的同志认为, 高校教师工作有其特殊和独立性, 不需要工厂式的大协作劳动, 所以党的精神表现不充分具体。

应该来说, 上述的选择理由反映出了高职院校中, 基层的教师党员的职业性质、工作岗位特点和思想现状。但是同时, 大家又都认为, 教研室支部的工作又非常重要, 它是一线党员和教师的工作生活的阵地, 是基层的战斗堡垒, 也是党员活动的精神家园, 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结合实际探索教研室党支部建设的途径

教研室党支部的作用发挥, 一定要和学校的基础工作和人才培养的中心任务相结合。要配合学生成长和人才培养, 这才是最终目的, 也是高职院校的发展和生存之道。支部工作绝不能游离学校的中心工作之外。

可以根据学校和系部发展的具体实际, 探索出合适的支部建设之路。

(一) 完善保障机制, 保证核心地位。

在上级党组织的统一指导和关心下, 完善基层教研室支部的考核和评价制度。通过制度来加强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 来加强规范支部的管理, 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其次, 要加强对基层教研室支部负责人的选拔。选拔党性强、素质高、有群众基础、热爱党务工作甘于奉献的同志负责这项工作, 保证一支素质高、作风好、团结战斗的党员队伍。上级党组织对他们进行包括党务知识在内的培训, 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和党建业务能力。

另外,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适度增加基层支部的经费, 以便因时制宜地开展工会、红色旅游等活动, 提高基层党务工作人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加强联系和合作, 建立和谐民主的干群关系。在同等条件情况下, 对于常年及承担大量教学任务, 又坚持奉献在党务岗位的基层教研室支部的负责人和支部委员等同志, 适当给予精神上的表彰和鼓励。

(二) 要做到“一个中心、两个加强”。

“一个中心”是以教学科研为中心, 把支部工作和平时的教科研结合起来, 要支持和配合教师党员的科研和教学, 积极地贯彻教师下企业锻炼、校企合作等高职院校教师群体所必备的要求, 避免支部建设和专业建设“两张皮“的现象;“两个加强”是指加强党员教师和发展对象的思想理论学习;通过工会建设、思想沟通的方式, 加强教师和教工的精神文化生活。

教研室党支部的另一个重要作用, 是加强党员教师和发展对象的思想理论学习、加强教师和教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是结合当前的实际条件, 加强教工的凝聚力和活力, 防止精神懈怠、团结号召广大教工积极教书育人的重要一环。支部要倾听基层教师、学生等群众的意见建议,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通过院系党总支的工会活动和党建、红色旅游、党员培训等活动加强凝聚力、关心普通教师的精神文化生活, 克服精神懈怠、同心协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以人为本。

(三) 提高认识, 加强合作, 共同育人。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但目前在学生思想工作中发挥作用的, 还仅仅是学团部门和辅导员, 部分专任教师认为自己只管上课, 思想启蒙和育人只是学工处和辅导员的事情, 这是比较片面的。

实际上, 教书育人是一项全员育人的工作, 高校每个教师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特别是党员教师, 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言论、好恶, 教师对党的认识, 其实对尚不成熟的年轻学生, 有很大的影响力。

(四) 条件成熟的基层教研室支部, 可考虑交叉任职。

为防止部分基层教教研室支部党建乏力、被动应付、工作薄弱的现状, 在条件成熟的基层教研室支部, 可考虑交叉任职。由党性强、政治素质好、作风正派、有一定党内生活经验、工作负责的同志担任支部书记。著有专业背景的支部书记可考虑兼任教研室主任或副主任, 同时, 积极稳妥地做好中青年教师、专业骨干、特别是非党员的专业建设负责人的党员发展工作。目前我院担任基层教研室主任非党员的较多, 应择优发展他们入党、交叉任职, 形成合力, 可以避免支部工作重心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大的情况。

(四) 积极稳妥培养中青年教师、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入党。

要保证质量、完善考核培养措施, 从政治思想素质、道德信仰、工作状况、群众基础等情况综合考虑, 加强考核和培养。

高职院校中的青年教师, 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专业学习的指导者。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情操, 对青年学生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以积极、稳妥的方针发展他们中的积极分子和先进人员入党, 是重要的工作。

让广大师生和非党员同志能够看到, 只有身边的党员教师真正体现了先进性, 才能进一步加强党组织的威信, 感召师生和群众。让身边优秀的教师、专业骨干和学科带头人在培养和考察中入党, 才能注入新鲜血液, 保证基层党组织的活力, 才能最终促进教学和专业建设, 才能加强教研室党支部的引领和带头作用的发挥。

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教研室党支部的建设, 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一环, 认真研究教研室党支部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发挥教研室党支部的作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基层教研室党支部, 如何在学校一线的教科研工作中发挥作用, 如何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 克服“认识不高、摆位不正、抓得不力”的现象, 既是整个高职院校党的工作中的基础工程, 又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建作的着力点和重要抓手。

参考文献

[1]中发[2010]15号.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R, 2010, 08.

[2]李昭玲.以改革精神搞好高校党支部建设[J]党建研究, 2002 (04) .

[3]赵新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在学科上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 2004 (05) .

[4]楼玉宇.关于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08 (19) .

[5]王永富, 张永先.强化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 (01) .

高职英语教研组工作计划 篇5

(一)教学常规工作:

1、在期初,教研组共同商讨拟订工作计划,安排老师制定教学计划,并督促老师们使用新的教案模板备课,将工作过程导向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从备课的环节开始融入到英语学科的教学中去,保证各个课程和各个专业的教学任务以专业+英语的模式展开,目标方向统一,增强教研组凝聚力。

2、严抓课堂教学质量,将上学期工作过程导向系统化理论的知识和探索的教学方式应用于课堂的教学当中,争取在大学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课堂中贯彻专业+英语的教学模式。并强调教案和工作过程导向课堂的一致性,在授课的过程中能做到有记录,有问题,有解决的方案。

3、着手课程标准和精品课程的建设。教学模式改变,培养方案的改变,必定要求课程标准有相应的改变,因此在本学期,要求老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专业和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社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开始着手建设新的课程标准。并且要求老师们积极申报精品课程。

(二)教研工作:

1、严抓学科教研活动,通过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鼓励新老教师积极听课评课,相互学习促进。并且在本期完善英语课程改革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案,尤其是大学英语第二学期商务活动情境的选取和第三学期专业英语情境的选取。

2、抓好常规课堂教学管理,规范课堂教学,全面落实课程计划,严格按课表上课,按教学进度、备课内容上课做到好课堂从基础抓起。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习惯。

3、鼓励老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教研组所有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期初确定一个学期研究内容,与平时的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教学反思和论文整合,开展个性化的行动研究。教研组在教研的过程中了解和解决教师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学研究的实效性。

(三)其他工作:

1、二、三级等考工作:安排英语老师组织学生二、三级等考的宣传,报名审核和课堂复习工作。在模拟考试时协调和财经学院的对接工作。

2、期末考试出题、改卷的工作:安排期末考试出题老师,并且审核期末试卷,登记考核方式并且与财经学院协调期末考试安排的情况。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6

关键词:高职高专;针灸推拿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探索与实践

教研室作为学校实施教学的一个基本单元,是教学、科研相结合的基层教学研究机构,它的职责和工作成效影响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有全面的质量监控来保证,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是教研室的重大问题,而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根本所在。本文结合针灸推拿教研室的教学实践经验,思考探索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以适应社会对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的发展需求。

一、原有教师主体教学或“满堂灌”教学

2005年,我校由中专卫生学校升级为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专业教师少,教学任务重,多数教师要承担多门课教学。同时教研室制度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教师进修学习机会少,教改科研少。没有实在的附属医院,教师临床实践少,重理论轻实践,多采用教师主体教学或“满堂灌”教学等中专教学模式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要是被动接受,实践技能不强。

二、现有启发教学及多元化质量监控

我们通过人才培养评估及专业提升建设,不断引进新教师,加强教师外出学习、交流,聘请北京、南京等中医药大学专家教授到校讲座、交流经验,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中探索与实践,由原来的中专教学模式逐步提升转变为高等专科中医药教学模式。随着师资队伍的壮大和进修实践学习机会的增加,我们积极在教学中创新实践,不断提高针灸推拿的教育教学水平,建立了“多层次+全过程+多主体+多形式”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评价与保障体系。实习医院及用人单位反馈学生总体能力都在提高,动手能力明显得到加强,学生最终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相应的针灸推拿教研室教学及质量监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能力本位,职业标准

为了适应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的发展,满足学生需要,教研室坚持以教育部教育方针及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依据,以针灸推拿职业能力本位为标准,教研室、中医药系及专业委员会制定完善适合我校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省级特色专业、评估的重点对象参与学校的人才评估并顺利通过了,再经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立了针灸推拿专业对外保健按摩室,形成了以针灸推拿职业岗位素质能力为教学质量标准,对各专业课程教学项目做出了具体的定量指标,并不断改进完善相应指标。

2.全程动态,整体优化

在教学中坚持教前准备检查、教中实施监控、教后总结分析等全过程,强化教学文档检查,将教学文档(教案、教学计划、讲稿、课件、试卷等)检查作为常态化工作全面落实,分级分段进行,坚持课程教学记录、教研室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学生教师评课制度,通过学生、教师座谈会,教学质量调查问卷等全程动态监控措施,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授课教师,积极改进教学,努力提高课程教学水平。并积极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研室相关教师相互听课交流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真正让教学达到整体优化。

3.多层监控,全员参与

教研室在教学中建立并完善由教学管理部门、督导室、专业教研室等多层次,主管部门、学校、学生、教师、用人单位等多主体,进行教评学、学评教、教评教等多方式的教学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成立学校、系、教学督导委员会、教研室及学生会教学信息员调馈,进行多级化、全程化教学监控。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应充分考虑到教研室的地位,要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教研室在质量监控体系中的主导作用,提高质量意识,增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自觉性,全员参与,相互监督,共同提高。

三、近几年来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实际效果

针灸推拿教研室教学质量监控虽还需不断建设完善,但亦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学生实习上岗前,技能考核合格率90%,毕业考核过关率99%以上;针灸推拿出科考核合格率100%;学生对所有教师满意度均在90%以上;针灸推拿专业作为省级特色专业在2011年学校人才评估过程中被列为重点评估对象,各项指标均受到评估专家组好评。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为高职高专中医药教育服务,办好更加适应我国需要的高职高专针灸推拿教育,我们还需要继续努力、不断改进,设置更合理、更高效的高职高专中医药教学质量监控,并使其更趋于系统化、规范化,能优势互补,不断发挥更大作用。

(通讯作者:李铭)

参考文献:

[1]申健.医学生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实践与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09,23(2).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7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教研室,科研创新,加强建设

一、高职高专院校教研室的地位和作用

1. 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的平台。

教研室的主要任务也是最基本的任务就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总结经验, 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通过教研活动, 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 依托专业教研室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研究教学的内容具体包括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手段、方式, 教学模式及其建构, 教学结构设计与实施, 教学效果评价, 等等。其他方面还有教学规划的商讨、制定, 教材的更新、内容处理, 等等。要求各位教师以科研的态度认真对待教学, 明确教育教学目标, 通过教研活动探讨、交流讲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总结出好的教学方式、方法等, 集思广益, 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2. 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基地。

教学研究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及教育教学水平直接决定着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办学实力。素质教育的推行, 教育管理、教育体制的不断创新, 以及课程改革等都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彻底改革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一方面, 老教师要与时俱进, 通过教研活动更新教育理念, 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 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教研室, 落实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激励机制, 建设能尽快适应教学环境的, 拥有较高教学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通过组织教学基本技能培训, 督导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 开展教学评比, 有计划地开展“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等教研活动, 来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这样有助于提高学院整体师资队伍水平。

3. 教师进行科研创新的阵地。

教研室让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起来, 使各位教师充分认识科研工作的重要性, 制订详细的工作计划, 充分利用教研室提供的平台进行科研创新工作。教研室鼓励各位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积极从事科学研究, 培养教师的科研素养和创造力。教师通过教研室活动可以对如何确定科研方向、进行课题设计、做好实验、写好高质量论文、论文投稿等问题进行交流学习。通过科研的探索性和创造性劳动, 教师能锻炼科研实践能力, 大大提高科研、学术水平。同时, 教研室把科研实践的新知识、新技术, 以及取得的新成果, 及时补充到教学内容中去。为教学服务的科研成果能大大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 使教师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增加信息量, 增强教学效果, 为教学改革提供新动力。

4. 整合学院管理的纽带。

教研室作为一个教学辅助部门, 在配合学院管理方面也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 教研室应根据学院的总体教育教学要求, 开展教学研究和本专业学科的学术、教学的研究活动。教研室不仅对教学工作的合理安排有基础性作用, 而且有利于学院与教师之间信息的传达、沟通, 反映情况, 并及时传达、学习学院下发的有关教育教学的文件精神或要求。其次, 教研室在配合学院规范教学秩序, 提高教学质量, 进行教学督导等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再次, 配合学院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工作。教研室根据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 进行教师的培训、学习, 对本教研室的专任教师提出年度考评意见。最后, 落实学院安排的有关具体工作, 协助学院建设管理。

二、加强高职高专院校教研室的建设

1. 转变观念, 迎合新形势下高职高专发展要求。

长期以来, 教研室承担着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质量管理等传统的职能, 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学科组建设、教师培养及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也得到了学院和老师的认可。但是, 浅层意义上的教研活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了。转变观念、适应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发展, 是教研室工作的基本要求和落脚点。所以教研室必须通过教研活动积极学习和接受新的教育理念, 与时俱进, 增强自身的适应性。结合学院实际情况, 转变观念, 积极探讨、研究如何实现办学思想、人才观念、人才培养模式、质量意识、就业观念等的彻底转变的问题, 促进职业教育质的发展。面对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教研室要坚持转变观念, 迎合社会发展趋势, 树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全新教育研究理念, 这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健康、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从学院实际情况出发, 真正落实教研活动。

教研室的教研活动一定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实际情况, 从实际、实用角度出发, 紧紧围绕学院的工作重心和教学特色进行教研活动, 不能脱离学院总的工作目标。“为了学校, 基于学校, 在学校中”,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进行教研活动, 按照教研室专业体系的要求, 从学生状况、教师构成, 专业发展现状及其资源环境出发进行研究, 以改进、解决学校自身所面临的问题。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安排学校管理、教学、师资培训等一系列工作。不同的教研室要立足于本专业教学特色进行讨论、研究, 通过教研活动对专业教学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提高专业认识, 推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总之, 教研活动要立足学院实际, 结合教研室专业特色, 认真对待, 积极落实教研活动, 使教研室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教学和教研氛围方面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制订活动计划, 进行系统教研活动, 并做好记录。

目前, 一些学校正在开展的教研活动大多是很随意的, 缺乏系统性和统整性, 出现了认识混乱、随意无序的现象, 非常不利于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教研室主任应该在学期初就和本教研室人员进行商讨, 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 紧紧围绕学院当前的工作重点制订教研活动计划。在制订过程中一定要体现民主性、科学性、针对性、实用性, 等等, 使教研室活动科学、规范地开展, 并且一定要做好教研室活动记录, 为今后的学习总结提供参考。通过这些举措, 确立教研室活动在高职高专院校教研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4不断改革创新, 丰富教研活动。

教研室要更新思路, 不仅仅局限于其原有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模式, 而应该拓宽思路, 开展丰富多样的教研活动, 引导教师积极主动参与, 集思广益, 发挥教研室的多重效用。这样将有助于增强教研室的服务意识, 拓展教研室的服务空间, 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资源优势, 在“增强办学实力、提高教育质量、办出自己特色”方面有自己的思路和行动。教研室要充分发挥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等作用, 鼓励教师发挥各自的优势, 共同推进教研室工作的改革。如教研室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 而且要关注和参与地方或学校课程、教材的开发与建设, 以及学校课程体系的建设, 具体包括指导学校实施新课程计划、培训教师、开发地方课程、课程管理等, 并且进一步拓展到对学校宏观办学特色的构思与经营, 思考专业特色体系建设, 等等。

5. 加强管理, 以教研室为单位建设优秀学科团队。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研室建设,精细化管理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管理的基层组织, 是高职院校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前沿阵地, 担负着具体的教学管理、组织、实施工作, 在组织教师传授知识、教书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研室工作的状况和水平, 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反映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质量的好坏。充分发挥教研室的职能作用, 对贯彻各项方针政策, 实施教学计划, 稳定教学秩序, 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精细化管理, 加强学术研究, 提升内涵等均能起到积极作用。笔者拟就如何加强教研室建设, 实行精细化管理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加强学习, 提高教师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素质

要想在精细化管理上做出文章, 必须加强学习。“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 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 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 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老子说:“天下难事, 必作于易;天下大事, 必作于细。”这句话告诉我们, 大境界、大事业都是由易事、小事累积而成, 而它的成败往往是细节所决定的。面对竞争激烈的高等教育, 要想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对目前的教学进行深刻反思, 认真细化每一个教学环节, 备好每一堂课, 重视每一个问题, 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注重细节, 把小事做细, 使教师在学习中反思, 在反思中提高, 让教师把读书学习、科研反思、创新实践当作自身发展、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

抓好教研室建设, 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要下放管理权, 即教研室主任应该享有如下权力:对本教研室教师业务进行考核和评定;决定本教研室教师是否可以外出参加培训和学习, 以此确保教研室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要重视对教研室主任的考核和选拔工作, 确保教研室主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居于前列, 并真正能够起到引领作用。

好的战略只有落实到每个执行细节上才能发挥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各教研室要有配套细化的管理举措, 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 层层落实, 严格执行。教研室要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不但要求各教研室每学期根据教学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计划, 还要规定各教研室至少每两周认真搞一次教研活动, 每次活动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为宗旨, 不断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研究,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使教研活动不走形式。为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 系 (部) 领导应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 参加各教研室的教研活动, 使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深化改革、注重实效, 促进教学管理的精细化

为保证教学质量, 应以教研室为单位抓好集体备课工作。要求全体教师以教学为核心, 贯彻“认真研究、注重学法、贴近学生、便教利学”的方针, 集体备课与个体备课相结合, 充分体现“资源共享”的最优化选择。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有比较充分的教学准备, 有比较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始终体现教学目标的落实;有循循善诱的魅力和鲜活的教学氛围;有充足的教学资源和形象的教学媒体;有足够的练习时间和宽松的学习舞台;有互动共享的教学方式;有明显的实效和积极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地活动, 训练他们的思维、表达、实验等方面的能力。在院校督导室的指导下, 由系 (部) 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组成系 (部) 督导组, 每学期均不定期地随机听课, 听课后及时向被听课教师通报听课状况, 对教学质量较差的教师实行跟踪听课, 以促使其更好地完善教学内容, 提高教学水平。每学期期中通过学生座谈会或进行问卷调查, 了解教师的授课情况, 并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进一步加强对任课教师的监督。借助以上环节, 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为使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目标相结合, 各教研室要制定与专业培养目标一致的课程标准,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根据学生层次、后续课程及专业特色调整教学培养方案。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 加强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

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 围绕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推进教学创新, 深化教学改革, 全面提升教研室内涵。全体教师共同努力, 立足于本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严格对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价指标等级标准, 从多方面入手对精品课程开展建设性工作。具体措施首先是认真搞好教学研究评价活动, 教师在活动中互相多听课, 必须听本专业教师的课, 尽可能多地听其他专业的课, 与其他系、部交流、切磋, 以便找出不足、发挥优势、互学互帮、共同提高。其次是搞好教学改革实践工作, 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 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 要按照“以就业为导向”和学生终身发展的功能来定位。同时提倡将教师按课程体系分成若干教学研究小组, 由团队进行课程建设, 从而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 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高效运行。

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不断规范课堂教学

在教研活动中, 应充分发挥教研室主任、教授和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尤其是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实施“老带青, 老带新”制度, 同时还要求青年教师多听课, 多参与与课程相关的课题研究, 对于初上讲台的教师, 教研室主任和部门领导要抽时间深入课堂跟踪听课, 随时提出改进意见, 从而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的进程。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公开课活动, 丰富大家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 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站稳站好讲台, 使课堂教学质量整体水平有所提高。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在正常情况下, 各项教学工作几乎是以教研室为单位独立开展的。其实, 各教研室在教学工作的性质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共性, 都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 各教研室所开设的课程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必要组成部分。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人文教育薄弱、校园文化氛围缺乏的问题, 学生只关注专业学习和考证, 轻视人文素质教育。因此, 要克服高职院校教学过于功利化的倾向, 不断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学生未来可持续发展服务。具体措施是:首先, 一方面加强教研室内部教师的相互学习, 另一方面要求教师多听其他教研室教师的课, 加强通识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其次, 请有经验的教师予以指导, 同时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与学术交流, 通过集体备课会、网络交流会、网络备课会等形式开展交流;再次, 将教学经验交流与学术研究活动从办公室会议延伸到办公室以外、从校内延伸到校外, 让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个人优势获取优秀资源, 并将获取的各类教学资源在教研室内共享。

要积极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每学期寒暑假各教研室要安排部分教师去企业参观学习, 了解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 (岗位群) , 增强教师教学的针对性, 将“以就业为导向”要求落到实处, 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打造“双师”团队。

总之, 教研室是各学校的基层教学单位, 只有重视教研室的建设, 创造性地开展教研室工作, 才能真正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无疑是提高办学质量、增强竞争力的保证, 但需要做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只有持之以恒, 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才能提升教研室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 推进内涵建设上新台阶, 才能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冬冬.浅谈学校精细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09, (12) .

[2]李兵.学校精细化管理[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9.

[3]赵长勇.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及实施策略[J].中国科技信息, 2008, (18) .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9

一、升格高职高专类院校转型的常见问题

“中升高”的高职高专院校与一般职业院校相比, 存在管理体制、办学模式、学生来源等方面存在不同[2]。为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 这类院校的转型过程通常有以下问题:

一是教学理念和方式。这类院校往往因沿袭中专、中职阶段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 内容和形式相对陈旧、刻板, 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明显, 学生学习、应用能力普遍较弱, 与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距较远。

二是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 是教学工作有条不紊进行的前提[3]。升格院校百废待兴, 既要应对学生层次变化带来的各项教学和管理措施的调整和改革, 又需综合自身优势和社会需求, 重新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 制订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以通过清晰的专业认知, 帮助学生规划未来, 从而服务于社会。

三是, 师资队伍素质。根据中专办学要求, 中专学校的教师多以本科学历层次人员为主, 基本没有研究生层次的师资[4]。学校升格以后, 引进大批高学历的青年教师。通常, 新教师的成长和成熟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培训, 但实际情况可能要求其不得不直接上岗。

四是, 教研矛盾出现。无论新、老教师既要倾注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改良提升教学方式、方法, 又要同时面对学校科研任务数量和质量要求的骤然提高。如何在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开展科研, 处理好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成为各个专业教师乃至这类学校共同面对的问题。

二、以教研室的建设助推教研水平的提升

专业教研室是高职、高专院校的基层教学组织和研究组织, 直接关系到教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 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5]。笔者建议采取以教研室的建设来带动和加速 “中升高”院校教研水平的提升。

1. 转变理念, 突出专业教研室的重要性

专业教研室作为基层的教学管理组织, 责任大, 任务重。但事实情况是, 受中专建校思路的影响, 部分学校缺乏对其基础性教研地位的认识, 如教研室主任权责不明确, 缺乏对应的专业教师考核、考评体系, 相关教研活动难以组织和开展, 这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运行, 又阻碍了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提高, 转变思想理念, 势在必行。

2. 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 整合学科教学, 对师资进行优化安排配置

整合学科教学, 是为结合学科需要以及教师的专业层次进行师资优化配置, 即把最适宜讲授某学科课程的教师安排到一线, 专门负责该课程的改革攻坚, 力求 “吃透”、 “做精”, 快速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学科教学资源的整合也伴随着教学经验的归纳传授, 短期内可大幅提高学科教学水平。再有, 专业教研室进行自主调整, 能高效组织同专业的教师分工合作。例如, 让某些教师恰到好处的完成少量教学任务, 在需要时外出学习或完成科研任务。

3. 积极创新, 多元化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

教研室自身的教研活动的创新及其他形式的交流和合作, 对专业教师的成长都非常重要。笔者结合我校实践给出以下建议, 供相关院校参考: ( 1) 以专业教研室为单位, 新老教师的 “传帮带”, 即按照相关专业老、新教师搭配, 以传授教学经验和指导为目的, 通过说课、听课、经验交流、教材研讨等形式帮助新教师快速成长; ( 2) 按照专业发展和学科需要送培学习。对于一般性中专类院校来说, 因为缺乏学习反映现代社会、现代企业发展乃至国际前沿的专科、职业教育等方面的新成果、新思维的机会, 教研发展相对滞后。定期的教师培训, 如新教师岗前培训教育、青年教师的发展规划教育、各专业教师的科研、实践指导等, 按照学科专业的发展所需, 通过各教研室进行配置, 能使全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意识大大提高; ( 3) 开设公共选修课和专题讲座。让专业教研室牵头组织部分公选课程, 一方面拓宽学生知识面, 提高文化水平, 另一方面鼓励实践,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素质。或者突破单一的课堂教授方式, 定期举办相关专业的专题及科研讲座, 提升学生专业文化素养的深度和广度, 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华西都市报.全省职业院校在校生超180万[OL].2014-06-26, http://www.wccdaily.com.cn/shtml/hxdsb/20140626/221586.shtml.

[2]袁爱宁.如何实现中专学校向高职学院的顺利过渡[J].高教研究 (卫生职业教育版) , 2005, (17) :27-28.

[3]徐晓飒.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对策探索[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4) :138-139.

[4]姜德照, 闫平.普通中专“大学化”转型的三种基本模式及问题分析[J].继续教育研究, 2004, (3) :85-86.

说课在高职院校教研活动中的应用 篇10

关键词:说课,教研活动,教学水平,教材,教法,学法

教研活动是教师同行及专家针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所进行的教学探讨。说课是指授课教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运用口头语言向同行、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 然后由同行、专家进行评议, 相互交流, 确定修改意见, 最后授课教师完善教学设计的一种教研活动形式。说课有利于发掘教师的特长, 发挥集体的优势, 形成学习研究的学术氛围, 因此, 把说课作为高职院校教研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 对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说课的内容

(一) 说教材

1. 说明所授课内容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

2. 说明如何依据教学大纲及授课计划确定所要讲授的教材内容, 进而确定课时目标, 即教师备课时制定的每节课要达到的目标。课时目标越明确、越具体, 反映教师的备课越充分。

3. 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 并合理地扩展、加深、简化、整合教材内容。

4. 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教材是课程的载体, 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依据, 也是说课的基本依据。对教材的整体了解和局部把握是上好课也是说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 上课的效果及说课的质量, 取决于对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分析教材, 要领会编者意图, 挖掘教材的知识价值、能力价值和思想价值。教材的知识价值, 是由知识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所占的地位所决定;教材的能力价值, 是指知识本身所含有的对人的能力发展有促进作用的因素;教材中隐含的思想教育价值, 主要在教学中通过知识传授及专业的发展等对学生进行恰如其分的思想教育。

(二) 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学生是否独立思考, 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最优化地使学生从现有的水平向更高的一级水平发展。因此, 把以学生为主体作为实施教学的基本点, 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着眼于学生怎样学, 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

1. 说教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授课时间、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本人的特长等确定教学方法。所以, 说课, 一是说出每节课所采用的教法及其理论依据, 及所能达到的教学效果;二是说出如何突出重点, 如何化解难点。一般情况下, 根据教材的知识内容确定主要的教学方法。本源性知识常采用以观察、实验为主的探索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派生性知识一般采用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 如讲授、讨论、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 培养学生推理能力、演绎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教学内容的传授,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说学法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 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所以, 说学法就是说清楚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特点、学生的知识基础、教学内容等,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掌握知识的方法或技巧, 这就是学法指导。学习方法的指导指在课堂上如何操作, 培养学生哪些能力。适当的学法指导, 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及结论的理解, 有利于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 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即教学过程, 说教学秩序是说课的重点部分, 说课者要说明课堂教学过程和步骤安排及其理论依据。

1. 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说清教学的基本环节, 比如组织教学、新课的导入、传授新知识、巩固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等。其中要说明每个环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依据, 即说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

2. 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及主要环节。

3. 说明知识的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

4. 说明教学所利用的教学条件。

5. 说明板书设计及课件设计。

6. 对教学过程作出动态性预测, 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除以上说课内容外, 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 说明目标测试题、教师课后指导等内容。

二、说课的有益作用

1.说课能迅速提高每位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备课时凭借自己的经验或直觉思考, 这是隐性思维, 教师说课时就会把这些隐性思维外现出来, 同时也会暴露出教师自己备课时不易发现的问题, 经过教师同行的讨论、研究、集体备课, 给予补充、修改、加工, 教师的教学水平在短时间内就有所提高。如果把说课当做教师 (尤其是青年教师) 的常规教学活动, 每位教师都经过说课、评课、完善教学设计, 促使教师自觉研究教育理论、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的学法、研究课程目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与研究, 并将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把“课改”新理念、新方式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水平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2.说课能有效地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说课与评课紧密结合, 使教师与同行共同提高。说课教师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 能充分体现说课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素质;评课教师努力寻求说课教师的特色及成功经验, 并确定说课教师的修改意见;说课教师得到反馈, 进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评课教师从中得到借鉴, 同时阐述自己的观点, 与同行共同探讨;说课教师和评课教师围绕共同的课题形成共识, 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共同提高的目的。可见, 说课发掘了教师的特长, 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 营造了较好的教研氛围, 同时也可促进教育创新。

3.说课有利于教学监控与考核

说课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自我监控, 同时也加强了教师业务考核及学校教学质量管理。

高职院校教研室论文 篇11

开展有高职院校特色的社会服务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客观要求。因此,提高社会服务职能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它既是高职院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也是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积极响应学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号召,结合自身优势,始终注重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与提升;加大服务社会的工作力度,整合办学资源,充分发挥人才、学科等优势;不断创新思路,探索社会服务新途径;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力求践行“明德厚学,知行合一”的校训,为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同时在服务中推动了学院的内涵式发展。

一、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内涵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特征与高职教育的特征密不可分。因此,高职院校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为经济社会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经济服务。安徽财贸职业学院2015年获批立项建设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其社会服务更因具有鲜明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主要任务是面向区域和行业提供技术应用型和高技能型的人才培训与培养,提供技术创新、推广和服务,实施先进文化的传播和辐射,使其成为区域的技术技能培训中心、新技术的研发推广中心、区域学习型社会中心[1]。

二、高职院校发挥社会服务职能的实践与成效

(一)开展多层次、多对象的技能培训

从2013年开始,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的宋鹤年老师作为合肥明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与培训讲师,为合肥凌达公司等企业的会计人员做了“财务报表分析”的多场系列讲座。专业的技能培训使企业会计人员的会计理论和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职业道德素养得到更深入的提升,各种培训活动深受各企业的一致好评。

同时,大位会计学院承办了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培训工作,每年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开展考试培训,学员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达到93%,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合格的会计人才。

(二)开展对口支援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

1. 教学资源共享

2015年暑假期间,用友新道暑期师资研修班在安徽财贸职业学院举办。大位会计学院为此次研修班提供了实训场地与配套设施,并协助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协调来自全省12所高校的40余名教师参加研修。会计教研室作为该院最早开设用友新道VBSE课程的教研室,在研修班培训期间,与兄弟院校的教师针对VBSE教学和U8制题等有关方面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经验交流,并分享了研修班的学习心得和教学体会。

2. 人才资源共享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大位会计学院与大步车业等单位形成了以“人才共有、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为特点的订单培养模式。班级根据企业实际岗位需要,采用共性教学与个性教学相结合方式组织教学活动,按计划插入大步特色课程,以过程阶段性实训和毕业顶岗实训相结合方式组织实习实训。此外,学生考核按年度进行,由大步车业集团为考核优秀的同学提供学年奖学金,大步车业集团也将择优录用订单班的优秀学生入职公司。“大步订单班”的设立为校企深度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定向培养到定向实训,再到定向就业,为广大学生构筑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进一步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基础。

3. 跨专业资源共享

本学期,应行知管理学院邀请,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贺之梦老师为工商管理专业近100名学生进行了ERP理论与实操课程的讲授,带领该专业同学认识不同部门在ERP中扮演的角色与作用,了解不同单据在系统中的传递流转过程,并指导学生自己操作,成功完成简单流程的ERP处理,提高了跨专业学生学习ERP系统的兴趣,实现了资源共享。

(三)深入企业内部进行相关指导、答疑等工作

1. 协助企业开展招聘工作

2015年6月,大位会计学院副院长姚云霞和张露老师应邀前往安庆市潜山县,协助潜山县供销社新供销有限责任公司开展会计员工的招聘工作,负责此次招聘的笔试命题、监考、试卷解答与阅卷,并协助企业最终确定面试的人员名单。同时,在与企业进行沟通合作的过程中,姚云霞副院长等人与企业进行了深入交流,深化了系统内单位之间的情感,同时也深度了解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2. 指导企业财务税务工作

2015年8月,学院承办了亳州市谯城区地税局基层工作人员培训及考察学习活动。大位会计学院副院长姚云霞作为讲师团成员,为该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营业税改增值税”的专题讲座,受到了学员们的广泛好评和亳州市谯城区地税局的高度认可。

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宋鹤年老师,从2013年3月至2014年2月被合肥明哲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聘为财务部经理兼培训部副总监。在聘任期间,全面负责该公司财务会计、税务方面工作,多次参与该公司培训部对外洽谈业务、集体备课、培训新员工等工作。2014年1月,该公司特聘宋鹤年老师为高级顾问,全面负责财务、税务相关工作。

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杨伟老师,2014年便被聘为安徽中安融资租赁公司咨询顾问。2014年9月陪同公司总经理程刚带队赴马鞍山普邦担保公司进行学习交流。座谈会上,作为公司咨询顾问,杨伟老师在皖江城市带战略背景下,就如何做好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如何实现互利双赢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受到与会人士的一致认可。通过交流,双方表示希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3. 展开专业对口服务工作

2015年12月,应安徽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的邀请,大位会计学院会计教研室谢梅花、李红梅、汪银枝和范颖群等老师赴安徽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进行参观,并进行专业对口服务。老师们首先参观了企业的车间厂房、办公场所。通过与安徽索特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财务部主任、财务副总监宋远浩进行专业方面的交流和探讨了解到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例如,企业非财务人员由于财务知识的欠缺造成的对会计流程的不理解,对会计凭证等重要的原始报销单据不重视、运用不规范等。会计教研室的老师们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企业解决此类工作的难题。并就提升企业非财务人员的财务知识水平、营改增等税务培训达成了初步意见,对以后进一步的合作以及服务时间做了相应规划,以期未来开展更多互助互动的活动。

三、高职院校进一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思考

(一)弘扬徽商文化,助力地方经济文化繁荣

作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学院应传承、培育新徽商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开放学校资源,为创建学习型城市提供资源共享服务。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

1.开放网络资源。学院可将系部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精品课程和微课程等共享在校园网,与兄弟院校及合作企业共享智力成果。

2.开放会计实训室。继续对相关合作企业与供销社系统内单位等开放会计实训室,配合企业财务实训的需要,利用承办师资研修班等机会与合作单位、兄弟院校进行专业上的深度交流与探讨。

3.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继续教育、会计岗位培训以及财务指导工作,也可为中小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专项技能培训与会计考试培训等,突出服务社会职能。

(二)对接行业企业,强化产学研结合

目前,安徽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呈现出发展快、效益好、活力强的运行态势,但部分企业的相关财务管理模式混乱、财务人员专业技能缺乏,技术服务与智力支持需求旺盛。因此,学院应继续以中小企业为重点,提供多方位的专业对口服务与会计技能培训,助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比如,继续与省内中小企业对接,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定期召开校企合作论坛;组织院内教师主动服务企业,解决财务专业难题,引导企业实现创新转型升级,优化财务管理,提升核心竞争力。

(三)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积极性

教师是高职院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核心。只有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社会服务工作,从态度上积极配合提升服务能力,才能使学院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共同谋求社会服务职能的提升。

因此,可运用各种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为开展社会服务工作的教师提供经费、时间和各种配套资源的支持,将其取得的成果按一定标准折合计算工作量,并作为日后评定职称、获得奖励的考核条件之一[2]。

(四)搭建管理平台,构筑高效社会服务职能评价体系

制定高校社会服务的评估体系,既可以为评价高校的社会服务效能提供依据,也能使高校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新的跨越。构建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指标,有助于了解地方高职院校人文社会学科社会服务职能的特点,拓展其社会服务途径,促进高校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社会服务活动,推动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并在服务中发展和完善自身。同时,也能够引导高校从盲目、被动、机械地服务社会转向真正主动、富有成效地服务社会,由片面服务到全方位、多渠道服务[3]。

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以合作求双赢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新路径。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也是高职院校重要的社会责任。我们坚信,随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推进,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社会服务模式,高职院校整体服务能力和辐射能力将不断增强。

参考文献

[1]伍文彬.高职院校提高社会服务功能的实践与思考——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为例[J].高教高职研究,2011,(8):230-232.

[2]李蕾.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途径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5,(4).

上一篇:干预血管下一篇:运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