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2025-01-02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共11篇)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1

田径运动会一直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功能早已得到大众普遍的认同。随着时代的变迁, 高职院校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越来越淡化, 具体表现为项目一成不变, 内容单调乏味, 不再能充分调动学生与教师的积极性。这种现象不但对运动会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同时也给体育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 学校体育运动会的改革势在必行, 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的目标与当前体育教学的特点, 认真分析当前高职院校运动会存在的各种问题与不足, 借鉴国际国内高校举办运动会的先进经验, 在继承以前运动会优点的基础上, 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改革。

现状分析

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存在误区 我国的学校运动会通常又称田径运动会, 其举办形式一直沿用竞技运动会的模式, 一般每年举办一次。在运动会项目的设置上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比赛项目只限于跑、跳、投, 且有一部分项目已是学生力所不能及或平时没有实践、体验过的项目, 加之有些项目技术性强、难度大, 例如跨栏、背越式跳高等, 还有些是体育教学很少涉及的、安全系数较低的项目, 如标枪、铁饼等, 还有一些项目是学生不太愿意参加的, 如5000米、10000米长跑等。这些项目通常在传统的学校运动会中是不可或缺的, 同时也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 然而缺少了其中的任何项目似乎都会让人产生一种运动会不够完整的感觉, 使得我国一直以来学校运动会的形式没有太大的改变。

运动会组织的失误 首先, 运动会前期宣传工作做得不够。调查中发现一般高职院校在运动会前对于运动会的宣传是很有限的, 其原因, 一是组织者对宣传的认识不够充分, 认为宣传对运动会的意义不大;二是多年来运动会的很多内容是一成不变的, 不宣传大家也知道运动会是怎么回事, 往往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体育专业的人参加几次运动会的组织后就可以成为内行, 这与以往专业人员对比赛组织工作的简单化行事, 在运动会的组织过程中简单套用以前的模式而主观能动性不足有关, 往往造成运动会快开幕了全校师生才开始把注意力放到比赛上来。其次, 学生对比赛的热情不高。学校运动会一般都规定了各班级或单位在每个项目上的参赛人数, 参加比赛的学生通常不到在校生的20%, 且呈逐年下降趋势。由于比赛项目中有一些是普通学生力所不能及的, 有的学生尽管被迫报了名, 但临场弃赛者大有人在, 于是运动会成了部分学生的表演, 更多的学生只能做观众。又由于高职院校没有田径训练队, 田径运动水平较低, 同时又缺乏竞争力和悬念, 也就缺乏吸引力, 使校运动会成了极少数人参与而绝大多数人漠不关心的运动会。对于有的学生而言, 三天校运动会等同于放假, 于是学校就制定了各种制度约束学生, 使得学生对运动会进一步厌倦, 这也是导致学生体育参与、竞争意识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会一直都强调更高、更快、更强, 高职院校运动会也不例外, 往往运动会前一段时间能看到部分学生为准备运动会而练习, 然而运动会过后, 在运动场就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了, 而且每届运动会只有少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才有兴致参与赛前训练, 那些自认为没有希望在运动会上获得成绩的学生很少为此付出时间。这样, 在某个项目上占有优势的学生不用训练也能拿到好名次, 训练对于他们变得不再重要, 对于比赛中轻而易举拿到的名次也不会珍惜, 这就与我们倡导的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精神相去甚远, 容易使学校片面追求运动会的举办形式, 使学生落入片面追求竞技性与功利性的陷阱, 更谈不上通过学校运动会影响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了。

运动会组织者遇到困扰 传统的高职院校运动会一般规模比较大, 参赛的人数至少也能达到几百人, 项目可达到几十个, 而且时间相对集中在几天之内。这使得组织机构庞大, 赛前、赛中要处理的数据量大, 一般工作效率比较低, 工作量大且较容易发生差错。另外, 召开校运动会的时间一般在学期初就已排入了学校的日程, 运动会所有的项目都是在室外进行, 但往往在举行运动会的三天中并不能保证天气的正常, 很多学校都有过遇雨顺延的情况, 等到雨过天晴时, 学生已全然没有了参加运动会的兴趣, 使运动会的举办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如果运动会的顺延次数增加, 那么无论组织得多么严谨, 也不会被认为是一次成功的运动会, 这常常使运动会的组织者感到无可奈何。

改革建议

要加强对运动会的宣传 在对运动会的宣传中应该有明确的任务和要求, 可以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开设各种栏目, 对运动会进行全方位宣传,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对全校师生进行体育知识普及的大好机会, 可以让广大师生对运动会有持续关注的兴趣, 使学生有强烈的参与欲望与练习动机, 同时, 可以对所有参加运动会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思想动员和业务培训, 做好全校师生的思想教育和组织工作, 为运动会的圆满举行及形成良好的运动会气氛打下基础。

要进行项目改革 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以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为目标, 使运动会成为集健身、娱乐、竞技、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活动。高职院校与中学及其他本科院校有所不同, 学校体育没有升学压力, 一般也没有太多的参加大型竞技赛事及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的任务, 所以在项目的选择上是比较自由的, 可以有很多单项作为备选, 各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一个学校也可以在不同的时间选择不同的项目, 这样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平时参加健身锻炼的积极性, 而不是被动地为运动会做准备。由于比赛都是由各个单项组成 (如比赛项目可以设定为网球、体育舞蹈、健美操、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表演等) 的, 有些项目在天气情况不好时可以作出调整, 把可以在室内进行的项目提前进行, 使比赛不至于中途停止。应该尽量选取那些有代表性、集体性、娱乐性的项目, 慎选那些难度大、危险性高的项目;另外, 组织者可以把各个项目分派给体育教师, 进行全盘组织与策划, 这样不仅可以强化教师的主体意识, 也可以减轻主要组织者的工作强度, 运动会组织者只要做好监督与协调工作就可以了。

学校体育教学应与运动会比赛项目相结合 传统的运动会当中一般不存在有的项目学生不会的情况, 在加入新的项目之后, 就有必要对新增项目开设学习课程, 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对这些内容进行系统教学, 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技术, 并通过平时的练习, 保证学生可以参加运动会的比赛。另外, 体育教师还可以通过到各个学生体育俱乐部指导练习, 争取在各个项目上带出一批技术比较娴熟的学生体育骨干, 从而为新增项目在校园的普及作好铺垫, 这样将大大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在对运动会的内容进行改革之外, 还应对运动会的形式进行改革 可以尝试以体育节的形式举办运动会, 分开幕式、节目主体活动、闭幕式等三部分顺序进行, 每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和安排方式可以由运动会组织者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还可以使学校各体育俱乐部及各文化艺术社团参加到运动会的组织策划中来, 比如学校的文学社团, 书法、绘画、摄影社团等, 这样学生的参与率和感兴趣的程度都会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在运动会举行期间, 这些社团可以体育为主题开展活动, 从而增加运动会的文化艺术氛围, 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在这方面为全世界提供了典范。

高职院校运动会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是实现高职教育目标的手段之一, 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 必须改变观念, 以运动会改革为契机, 通过新的体育形式和内容使学生自觉参与到全民健身当中来, 充分享受体育带来的益处与乐趣, 从而使高职院校运动会真正融入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3.

[2]邢树强.新世纪学校运动会的改革[J].体育文化导刊, 2002, (6) .

[3]杨建运.校运动会向体育节转轨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5, (2) .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2

竞赛规程

一、宗旨

为了进一步推动”阳光体育”的实施,促进首都高等院校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增进北京各兄弟院校间的体育文化交流,特举办此次田径运动会。

二、日期和地点

1、日期:2010年5月 13、14、15、16 日四天

2、地点:北京吉利大学

三、竞赛组别与项目

1、男子甲组:(共23项)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3000米障碍跑、10000米竞走、20000米竞走、110米栏、400米栏、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链球、十项全能。

2、女子甲组:(共21项)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3000米障碍跑、5000米竞走、10000竞走、100米栏、400米栏、4Ⅹ100米接力、4Ⅹ4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七项全能。

3、男子乙组:(共22项)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3000米障碍跑、10000米竞走、110米栏、400米栏、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跳高、撑杆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链球、十项全能。

4、女子乙组:(共19项)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5000米竞走、100米栏、400米栏、4Ⅹ100米接力、4Ⅹ4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七项全能。男子丙组:(共17项)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10米栏、400米栏、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标枪、十项全能。

4、女子丙组:(共16项)

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米栏、400米栏、4Ⅹ100米接力、4Ⅹ400米接力、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七项全能。

四、参赛资格

1、资格

(1)凡参赛的运动员必须是全国高考统一录取和各田径试点校自考录取的有正式学籍的大学生,保送生、研究生并在学校就读。成人教育,短期班等学生不能参加比赛。(2)各校所有参赛运动员,09年新生及其他要参赛的运动员必须在北京市大学生体协网站注册。网络注册路径,打开http://

主页,点击:分会网站进入田径分会主页,在右下方点击运动员在线注册系统进行办理注册入会手续。有效注册时间从2010年02月01日起至2010年03月31日24时止(注册费每人50元,私立院校每人100元)。测验运动员报名时办理临时测验卡。

(3)参赛运动员必须佩带运动员参赛卡(吊绳和卡视为一体,缺一不可参赛)。(4)凡参赛的运动员须经医生检查确认身体健康,并在报名单上加盖医务章方为有效。(5)凡被中国田径协会禁赛,处罚期间的运动员不得参赛。

2、分组和报名人数

(1)高校比赛分甲、乙、丙三个组;甲组:又分甲A 和甲B,凡入学前曾代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俱乐部、行业体协、企业参加(报名)下列比赛之一者,均不得参加本届运动会的甲A组比赛。

1.第十一届(2009年)全国运动会(含预赛、预选赛、资格赛等属于全运会名义的比赛)。

2.凡参加过由国家体育总局或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协会)所主办的下列项目全国性比赛(全国少年、青年比赛除外):全国田径锦标赛(包括室内赛、越野赛和竞走赛);全国田径分站赛、冠军赛、大奖赛、总决赛。

入学前是普通中学在校学生,在参加以上所列限制赛事之前,已在教育部学生体育协会联合秘书处以中学生身份注册者,不受此限。

乙组:在校生数为6000人以上的院校,丙组为6000人以下的院校。

(2)各组限报人数:甲组40人;乙组30人;丙组20人。每名运动员限报2个单项,全能运动员可兼报接力不可兼报单项。各单位可报男、女接力各1队。

(3)鼓励竞争机制,丙组可参加乙组的比赛,乙组可参加甲组的比赛,也可降级参加比赛。升、降级比赛,报名时要向田径分会提出申请备案。

(4)、有关运动员的资格问题请报名单位严格审查把关,报名后,运动会秩序册一经公布即被确认该单位合法资格。运动员资格违反有关规定者将按本规程第六款第(6)条之规定处理。

3、报名手续

(1)各校可报领队1人,教练2----4人,(凡被中国田径协会处罚期间的教练员不能担任教练工作)。通过网络下载填写大会统一格式的WORD正式名单一份和Access数据库电子表格一份(所报项目填写0或成绩),WORD正式报名单用A4纸使用计算机横排版打出一式两份,并加盖学校和医务部门公章,请于2010年04月09日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30送交北京吉利大学体育部,其余时间不予接收。邮寄无效,过期以弃权论。报名同时交运动员参赛资格注册费(通过网络乙经注册的注册费)。.(2)报名时各单位必须携带教育部或省、市教委的招生批录单复印件,招办主任签字并盖招办章方为有效。

(3)运动员号码延用08年46届运动会飞鹿序列号。(4)报名费统招运动员每人50元,非统招运动员(私立院校及独立学院中计划内招生的学生及测验运动员)报名费每人100元。

(5)各校报名时,需交裁判培训费600元/人(每单位至少一人参加)具体培训地点和时间报名时通知。

(6)各参赛单位交参赛保证金2000元(现金)。凡遵守大会有关规定者,在赛会结束(最后半个工作日15:00前)退回各校。除参赛保证金2000元外,报名费、注册费合计超过1000元请用支票结帐。

五、竞赛办法

1、男子100米、200米、400米、110米栏和女子100米、200米、400米、100米栏,及甲组男、女子800米报名人数超过8名采取分组预赛,(为了鼓励运动员创造更好的成绩大会编排预赛分组时将尽可能将甲组09年高校比赛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排在一组,如“4Ⅹ100米接力、4Ⅹ400米接力、”),按成绩录取前8名参加决赛。

2、凡竞赛项目报名不足三人或三队时(含接力队),即取消该项目的比赛,由田协通知有关学校改项。报名不足8人,按实际参赛人数减1录取。

3、报名撑杆跳高和掷链球运动员要自备撑杆和链球,运动员也可自备标枪但必须于5月14 下午15:00—17:00送交北京吉利大学体育器材室(在田径场)。由大会统一检查,做好标记封存。

4、田赛项目比赛顺序由大会抽签排定。

5、接力项目,各单位的参赛运动员必须统一服装,否则不准参加比赛。6、10000米及10000米竞走、20000米竞走设立关门时间,关门时间为三级运动员标准,男子分别为:37:00、57:30、2:25:30:;女子5000米竞走为:30:00、10000米竞走1:02:30。10000米为48:00:(关门时间执行方法:是指运动员到达关门时间时还距离终点400米以上者即被劝离退出比赛)。

7、比赛中各项目通过的等级运动员证明须在运动会期间办理,会后不予补办。

8、非高校运动员参加运动会,通运动员等级,需要通过正常报名手续编入秩序册;未编入秩序册临时测验的运动员大会不给开具任何证明。

9、竞赛使用最新田径竞赛规则及有关补充规定。

注:本届运动会将进行兴奋剂抽查检测,对违反了反兴奋剂规则,将按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六、录取名次、计分奖励办法

1、各单项录取前8名,并按9、7、6、5、4、3、2、1记分。接力和全能项目分数加倍。

2、甲B运动员只参加预赛不参加决赛;甲B运动员成绩超过甲A的运动员决赛成绩的第三名,方按成绩优者排列相应名次,不能有并列名次。

3、甲A和甲B分别录取名次。按 9、7、6、5、4、3、2、1记分。甲B运动员成绩,分别相当于或超过甲A运动员的决赛前3名成绩,方按序录取名次,不得有并列名次,最多录取3名,最少为0。按9、7、6记分

4、各单项录取前8名并发证书,运动员凭参赛正在运动会期间领取,会后不再补发任何证明、证书。

如总分相等时,以破记录多者列前,再相等则以第一名多者列前,再相等则以第二名多者列前,以此类推。

5、凡破首都高等院校田径运动会记录的运动员发给破记录奖。

6、团体总分:甲组设立甲A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男女团体总分;甲B设立男女团体总分前三名。甲AB男女团体总分前八名。乙组、丙组分别录取男子团体总分、女子团体总分、男女团体总分前八名。

7、各参赛院校和运动员必须遵守本规程各项规定。如违反或不符合规定,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即取消比赛成绩和团体总分并通报批评;严重者停赛一年,并没收参赛保证金。

8、本次运动会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30名。评奖办法见评选体育道德风尚奖细则。

9、各参赛单位要通过http://网站:点击--分会网站--点击田径分会主页下载相关文件(竞赛日程、报名表、数据库报名表、分组名单、补充说明等文件)。

七、其它未尽事宜以执行单位单位通知为准。

主办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体育局

承办单位: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

北京吉利大学

2010年2月25日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体育节;改革

一、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一直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早已得到普遍的认同。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作为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高职院校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但近年来传统形式的高职学生田径运动会越来越遭到高职学生的冷遇,学生参与田径运动会的积极性逐年降低。随着时代的变迁,高职院校学校传统的田径运动会越来越淡化,不但对校运动会的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同时也对体育教学产生了十分大的困扰,这不利于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

其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运动会的组织存在失误。运动会通常在前期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够,其原因有:组织者对宣传的认识不够充分,认为宣传对运动会的意义不大,其二是多年来运动会很多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不宣传大家也知道运动会是怎么回事,往往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体育专业的人参加几次运动会的组织后就可以成为内行,这和以往专业人员对比赛组织工作的简单化行事,在每次组织中简单套用以前运动会的模式而运用主观能动性不足有关,这往往造成运动会快开幕了运动员才开始把注意力完全放到比赛上来。 第二,运动会项目的设置存在误区。我国的学校运动会通常又称田径运动会,其举办形式一直沿用了竞技运动会的模式,一般每年举办一次,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高职院校已经不能保证每年都有举办。并且在运动会项目的设置上遇到一系列的新问题,首先是比赛项目只限于跑、跳、投,且有一部分项目已是学生力所不能及或平时没有实践、体验过的项目;加之有些项目技术性强、难度大,例如跨栏、背越式跳高等,还有些是体育教学很少涉及到的和安全系数很低的项目,例如标枪、铁饼等,还有一些项目是学生不太愿意参加的,例如5000米、10000米等项目,可这些项目通常在传统校运动会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也是学生不太感兴趣的,然而少了似乎会让人产生一种运动会的不完整感,这是我国一直以来学校运动会形式没有太多改变产生的一种定势思维。 第三,高职学生对比赛的热情不高。学校运动会一般都规定了各班级或单位的参赛人数,参加比赛的学生通常不到在校学生的20%,且成逐年下降趋势。由于比赛项目中有一些是普通学生力所不能及的,有的学生尽管”被迫”报了名,可临场弃赛者大有人在,于是运动会成了部分学生的表演,更多学生只能做观众,又由于高职院校没有田径训练队,田径运动水平较低,同时又缺乏竞争力和悬念,也就缺乏吸引力,校运动会成了极少数人参与而绝大多数人漠不关心的运动会。对于有的学生来说三天校运动会等同于放假,于是学校就产生了各种制度来约束学生的离开,这使得学生对运动会的进一步厌倦,也是导致学生体育参与、竞争意识更淡薄的重要原因之一。运动会一直都强调更高、更快、更强,高职院校运动会也不例外,往往运动会前一段时间能看到部分学生为准备运动会而练习,然而运动会过后在运动场就再也找不到他们的身影,而且每届运动会只有少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才有兴致参与赛前训练,那些自认没希望在运动会上有所表现的学生则很少为此付出时间,这样,在某个项目上占有优势的学生不用训练也能拿到好名次,训练对于他们变得不再重要,对于比赛中轻而易举拿到的名次也不会觉得值得珍惜,这样就与我们倡导的奥林匹克”重在参与”的精神相去甚远,容易使学校片面追求运动会的举办形式,导致学生掉入片面追求竞技性与功利性的陷阱。更谈不上让学校体育去影响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了。

二、关于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的构想

目前,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不受学生喜爱,以体育节替代田径运动会是较好的选择。相比于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体育节具有传统田径运动会无法比拟的优势,是一种深受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形式。第一,形式灵活。体育节是一种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多种体育活动进行体育教育和锻炼的形式,举办地方可大可小,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参与人数可多可少。第二,内容丰富。体育节活动内容多,学生喜欢度最高,田径运动会活动内容少,学生不喜欢。应该大力提倡开展体育节,丰富比赛内容,让每个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项目。第三,场地方便。要在一个田径场里容纳这么多人是不可能的,因此,不同场地同时举办不同项目的比赛,可以克服場地不足的弊端。另外,运动会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一定的活动经费,而且运动会经费对运动会的成功举办有保障作用。

大力开展体育节体育节以其特有优势弥补了学校田径运动会的不足,符合当前的体育教育思想和理念,并且学生喜欢,各学校都有开展体育节的物质条件。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体育竞赛活动对学生全面教育的重要性。各类体育活动内容之间可以互相渗透交叉, 并可与校园其他文化形式互相配合。活动形式应灵活多变,活动内容应根据运动会的性质、主题、规模和参加者年龄、性别、兴趣来设置。对有关比赛项目的规则、所用器械规格应作相应要求和调整,以适应普通学生和教职工身体素质的特点。

此外,还可多次举办体育节,如形式多样、学生参与面大的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拔河、踢毽子、趣味运动会等各类体育活动,与田径运动会一起,组成一部内容丰富、喜闻乐见、学生乐意参与的体育”大篷车”,丰富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应该尽可能举办体育节,丰富运动会活动内容,鼓励学生参与到运动会的比赛中,体验运动乐趣,培养终生体育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体育节举办没有可供参考的模式,所以举办的学校较少,但效果较好。各院校应多交流,互相学习,多举办各种形式的体育节。各学校应该以体育节的形式开展学校运动会,切实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大型体育活动对学生长期参与体育活动的激励作用。

总之,高校田径运动会是高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其出现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时期,应该积极改革,比如以体育节的形式来弥补其不足,使其能更加充分地展现学生和教职工精神面貌与运动活力,培养学生的使命感、责任感、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 王宏.体育节:高职院校田径运动会模式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 2010.05期.

[2] 曾思龙 熊忠瑜.学校运动会需要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3.36期.

[3] 赵方晔.高校田径运动会改革研究[J].体育教育.2013.76.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4

一、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我国现阶段, 许多高职院校已经备齐体育课选课系统, 让教师和学生可以进行双向的选择, 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进行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课程, 然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筛选和协调, 并且安排好课程。但近年来, 学生对球类和体操类选择偏多, 选择田径的课程却微乎其微。这是因为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 田径教学的指导思想不明确

在传统观念中, 人们把田径教学和田径竞技性比赛相联系, 没有考虑到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与田径竞技运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田径教学的有无即可和以田径项目的练习代替田径中素质的培养不正确的观念和思想还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中存在着。这些观念大大削弱了田径教学的重要性,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失去了对田径课程的兴趣。极大地限制了这一门既可健身又可增强运动能力的课程, 使得田径运动在学校的体育课程中重要地位下降, 甚至被其他运动所代替。

2. 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和单一

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过于陈旧和单一, 往往忽视了锻炼的运动能力和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对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也没有足够的重视, 导致学生对田径运动开始逐渐失去兴趣。部分高职院校也并没有根据学生实际的情况进行体育项目的选择, 只是要求学生在几个课时就掌控住体育的所有技巧, 这大大导致了学生在学习的课程中, 运动量过大, 使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压力都大大的透支, 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反应。这也说明了学生在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下会大大的降低对田径运动的热情。

3. 田径教学评价系统缺乏合理的科学性

现今, 学生田径运动的成绩受到了多种原因的影响, 使得在短时间内无法提升运动的成绩, 但大多数田径教学的考核都是以运动的成绩为标准, 使其达标率和合格率都有一定的规范, 这种一刀切的量化考核评价方式, 在成绩上缺少一定的弹性, 对学生学习田径的态度和自身能力是否有提高都没有考察, 不能实际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在学习田径后的状态。

二、提升高职院校田径教学质量的对策

1. 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学校田径教学的相关部门应该顺应学校的体育改革, 提高对教师的教育与深造的重视, 要合理的安排教师外出进修, 使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得到提升。学校的田径教学必须以健康为第一要素的正确理念, 田径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进行运动, 提高学生的整体体能, 使学生全面的发展。

2. 建立完整的评价系统

田径教学的考核不能再以单一的运动成绩作为考核的标准, 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能是否有所提升。应该综合考虑到, 学生在进行田径教学后身体素质是否有所提升、田径教学理论知识是否指导锻炼能力、生理机能水平是否稳固和学生适应的能力是否增强。

3. 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高职院校内, 需要利用校园广播宣传一些关于运动的内容, 培养学生对运动的认知, 讲述一些重要的田径赛事, 增强学生对田径的兴趣, 让学生从意识上真正对田径运动有着正确的认识。

高职院校的田径教学往往达不到真正的以学生得到充足的健身为目标, 只是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单方面的侧重技术教学, 实践教学领域还没有充分的发挥。高职院校只有先建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 提高学生的身体体能, 养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这需要田径教学从模式上和方法上都需要有所提升, 也要从根本上改善考核出现的弊端, 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使学生在校园中身体体能得到提升, 进而为我国经济化建设作出重大的贡献。

摘要:伴随着全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高速运行, 高等教育开始大众化, 地方高职院校成为社会的主力军。但由于高职院校规模扩大化, 学生开始出现体能素质达不到标准, 限制了高职院校的学生在社会上更好地发展。那么如何看待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 进而分析出解决对策, 是我国教育者所最为关心的。

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杨文敏.高职院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7) :192-195.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5

(一)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不相适应

田径主项课的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主项课的学习,使学生的专项身体素质与能力、专项运动成绩得到提高;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训练竞赛的理论知识,不断深化专项训练的理论,逐步确立专业的科研方向;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和独立解决训练实践中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胜任中等学校的田径运动训练与教学工作,具有组织竞赛、管理工作和进行体育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但从访谈中发现,目前田径主项课的教学内容过分强调竞技性,理论课教学仍以呆板、单一的灌输教学为主,技术课教学以传授专业知识、运动技术、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为主。这无疑与田径主项课程的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出路。

(二)田径主项教材本身存在一些问题

我国体育院校由于田径主项教学内容的设置和教学时数不同,教材的选用也不尽相同,在选用的教材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1)多数主项课教材是在普修课教材基础上扩大添加的,缺少在内容和体系上的系统性;(2)以传统竞技项目为主进行编排,以运动技术掌握规律为主进行设计,部分教材内容设置重复;(3)教材涉及面不广,缺少场地管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介绍、体育器材使用与维修等内容;(4)对于各项目健身原理,未能详细阐明;(5)缺乏对项目的趣味性、娱乐性的挖掘;(6)缺乏介绍本学科与其它学科之间关系的内容。

(三)田径主项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传统田径主项教学考核方式,技术课多半采用技评加达标的考核方法。考核只重视学生结束阶段的技评和成绩达标,忽略能力的考核。在田径主项课教学评价过程中,大多数院系主要采用理论笔试、技术考评、身体素质测试和平时考查等方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对于学生教学能力、科研能力、训练能力和组织竞赛能力的考核,没有采用相应的评价手段和方法。

(四)其他因素

长期以来,体育院校田径主项课无统一教学大纲,无专用教材,理论课应该讲授什么内容,如何讲授,各院校往往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单调、呆板、单一的灌输式教学现象较为普遍;偏重于课堂讲授,不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术科教学遵循的是竞技规律的传授式教学,教学重点是放在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上,只重视学生对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忽视了作为教师基本素质的教学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中学体育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师人才的需要,应改革体育教育专业技术课现行的教学方法,应从重视学生对技术课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掌握,向既重视专业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同时又要重视学生教学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等方向转变。

二、改进和提高体育院校田径主项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对策

(一)采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课外活动作为一种非正规教育,实质上是对学生继续学习及能力培养的延伸和补充,它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教学改革实践中,将课外活动作为田径主项课的补充,就必须采取课内外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活动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和具体指导,并建立必要的考核和管理制度。如成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组织各种运动竞赛、进行运动员等级测验等,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拓宽教育途径,一方面为满足学生兴趣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供多样化手段;另一方面,使学生课堂上所学知识进一步得到实践和提高。这样既解决了课堂教学时数减少所带来的矛盾,又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二)采用“说课”的教学方法

所谓“说课”,是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在授课前对领导、同行或评委主要用口头语言讲解具体课题的教学思想,以及依据的一种教研活动。它是教师将教材理解、教法及学法设计转化为教学活动的一种课前预演,它是督促教师业务文化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提高业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评估教学水平有效手段。目前“说课”这种教学方法被很多院校在教育实习前的准备时广泛采用,效果反应良好。通过“说课”这种教学形式,有利于提高田径主项教学手段与方法。

(三)多媒体综合展示式教学法

借助图片、音响、影视等媒体展示教学过程,这是当前教学法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在技术教学中有着极大的发展前景。多媒体展示式教学法对于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向学生提供直观性强的教学内容,延长学生的感官,强化学生的思维等有其他教学方式不可相比的优势。目前,对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化。运用现代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能操作多媒体、掌握计算机语言和程序设计原理,还要具备专门的技能与技巧。可见,采用多媒体综合展示式教学法无疑是改进体育院校田径主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惠红,冯天佑.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6

一、学生产生消极行为的主要原因

1. 认识偏差轻视田径

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的田径成绩不再作为升学的指标,因此在很多学生的认识与思维中,只要学好基础技能就可以了,至于田径活动则可有可无,认为田径教学就是简单的跑个步,跳个远。为了应付老师混个及格,最后顺利得到文凭就可以。至于是否能从中得到锻炼,学到本领,感受到快乐,就不重要了。所以在田径课上有一些学生表现出不认真练习、不认真看教师示范、课堂活动参与积极性差的消极行为。

2. 教学方式相对滞后

一些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一上田径课就让学生没完没了地跑步,一到投掷铅球,就让学生拿着个铅球反复地投掷。在课堂上几乎是教师示范、讲技巧、然后是学生自己练习,方式和内容没有创新,单调枯燥,运动强度较大,并且一些单一的重复性动作缺乏趣味性、愉悦性。有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根本无法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需求,教师所讲授的田径技巧知识对学生缺乏吸引力,田径课堂缺少生机和活力,学生因此而产生敷衍训练、开小差等诸多消极行为。

3. 管理方法两级分化

一些体育教师在管理过程中或太严或太松,有的体育教师经常是自由式教学,集合后让学生象征性地跑几圈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使学生养成懒散的消极行为。而有些教师则过于严肃,学生只要有一点错误就罚跑,跑步成了教师经常惩罚学生的手段,这样的教学管理直接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恐学的心理,觉得学习田径是件可怕的事情,导致学生消极行为的增长。

二、应对学生消极行为的有效对策

1. 重视田径教学——克服学生消极行为的基础

要消除学生消极行为,首先是要改变学生错误的认识,这需要学校与教师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学校从认识上重视田径教学,充分认识到田径运动对于提高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加强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开展各种教学教研活动、公开课活动、外出交流活动,使体育教师的田径专业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一旦田径课堂得到有效重视,并开展形式多样的田径活动,学生也就容易喜欢上这个有趣的项目,就能从中感受到学习田径知识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改变轻视田径运动的认识,从而消除消极行为。

2. 创新教学方法——克服学生消极行为的关键

课堂新颖、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多变对学生会产生很强的吸引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尽一切办法进行创新,力求多样化。如果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多下工夫,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游戏和比赛则是田径课堂的首选,通过游戏和比赛的方式可以使课堂充满趣味性和激烈性。例如教学立定跳远的技巧,教师可以以有趣的蛙跳比赛形式进行,也可以让学生们玩“鲤鱼跃龙门”的游戏,学生在游戏、比赛的过程中,学到了技巧、收获了快乐。此外,信息技术也可以运用到田径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生动地再现田径运动技巧动作,加上教师的讲解示范,收到的效果要比教师单一讲解好得多。例如在教学100米短跑技巧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给学生展现每个动作的要领、注意事项,加上教师示范和指导,学生很容易掌握。同时也可以播放运动员博尔特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精彩视频,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气氛很活跃。此外,教师可以考虑在教学过程中配以一些优美的音乐,达到放松的作用。例如在做准备活动时,播放一些节奏感强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大脑的兴奋感,在练习休息阶段,可以播放一些节奏较为舒缓的音乐,让学生消除疲劳,享受田径与音乐结合带来的快乐。

这样有新意、多变的田径课堂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当学生对田径运动产生兴趣时,积极性就会高涨,那些不良的消极行为自然就会消除。

3. 实施科学管理——消除学生消极行为的保证

教育研究表明不合理的管理方式,是诱发学生课堂消极行为的原因之一。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管理时应运用和谐的管理方式,当学生在练习动作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练习环境,让学生愉快地训练、学习。学生做错了,不要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要鼓励和耐心地指导学生,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与温暖。例如接力跑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田径项目,特别是接棒环节,讲究的是团结协作,一些田径基础差的学生,学习起来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有可能常常会出错,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关心他们,告诉他们“加油,你行的!”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下,学生就不会产生消极行为。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7

一、当前高职院校田径业余训练存在的问题

1. 教练员的指导水平有待提高

教练员在田径课业余训练中担任多个角色,是训练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实施者、管理者。对整个训练工作的开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练员自身的职业能力水平对于田径业余运动员的成长和技能水平的提高有着很重大的影响。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缺乏专职的田径教练员,教授业余训练的教练员大多都是学校外聘的非专业性的教练员,虽然这些教练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平日里的教学需求,但是如果进行专业性质的田径运动项目训练就会显得教学经验、教学水平不足。而且很多教练员都是在完成自身的教学任务后又投入到田径业余训练中,这样“忙碌”的工作,教练员没有时间去学习更多田径业余训练的知识、理论和指导方法,更没有时间对当前业余训练活动进行经验总结,进行田径业余训练活动时仅凭自己脑子里记忆的原有经验来开展训练活动。因此,不少高职院校特别是边远地区高职院校的教练员指导水平不精,还有待提高。

2. 文化课与训练关系处理不当

当前,虽然不少高职院校都有长期的业余训练计划,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常常无法保证计划的正常实施。主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学生的课业问题,现在的学生课业多,压力大,因此有的学生有心理负担,怕训练会影响学习,所以不想花太多的时间在训练上,平日的训练时间没有固定性,觉得自己什么时候有空想起来才去练一练,实际上能够坚持进行系统性训练的学生少之又少。只有在有比赛任务时,才会参与赛前的短期训练,但这种“临时抱佛脚”的训练方法往往无法取得好的比赛成绩,而且有时赛前的短期训练也不能保证100%都参加,随意性较大。要想提高田径项目的运动技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没有系统性训练是不行的,其实只要处理好训练与文化课之间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不会存在冲突矛盾的。

3. 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关系处理不好

所谓运动负荷就是身体训练时人体能够承受的一种负担。通常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来表示运动负荷的大小,负荷量就是负荷对人体机能刺激量大小的一种反应,运动强度是负荷对人体机能刺激深度的一种反应。在恰当的运动负荷影响下人体的机能就会得到有效提高。但是如果运动负荷增加太快,超过人体可承受的范围,不仅不能提高运动成绩,还不利于身心健康,如果运动负荷小,训练效果就不大。例如有些教练员觉得学生有段时间没进行训练了,就安排学生围绕操场跑个十圈,突然增大运动负荷,以为能够加强学生的技能学习,实际上徒劳无功,而且学生也会因突然增大的运动负荷量而出现各种不适的症状,成绩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伤害了身体,得不偿失。

二、解决高职院校田径业余训练问题的方法

1. 打造高质量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技能水平

教练员抓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职业技能水平,积极学习各种新的理论加强自己的知识储备,教练员的指导经验除了从学校里学到的经验外,更应该在实际工作中把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努力钻研训练中的难题,总结自己在执教过程中的经验,反思不足,提高自身职业技能水平。学校方面要重视对田径教练员的培训,给予他们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学习先进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增强专业性。建立高质量的教练员队伍,提高教练员的职业技能水平、指导水平。

2. 依据运动员实际情况,科学安排训练时间

由于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极少接触规范化的田径业余训练,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都是从头开始,基础水平不高,尚不能接受大运动量的训练,而且受课业的影响,学生有一定的思想负担。其实可以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训练,例如每天放学的半个小时、课外活动时间等,这样可以消除学生害怕因为训练影响学习的顾虑,又可以进行系统的训练,到了有比赛任务时,就不用“临时抱佛脚”了,既能提高成绩,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

3. 正确处理好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的关系

要处理好运动负荷与运动强度的关系,教练员可以利用运动强度与负荷量配合循序渐进增加的方法。对于刚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一般先从增加他们的负荷量开始,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逐渐适应了,再增加强度,值得注意的是,在增加学生负荷量的时候,运动强度不要太大。同样的,当增加学生运动强度的时候,负荷量也不能太大。这样学生的负荷强度和负荷量有规律地增加、下降,学生的训练负荷能力就会得到有效提高。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训练时间少的情况,教练员可以侧重于学生的运动负荷强度的训练,抓质量、优化训练过程。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8

1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 高职院校往往采取体育课自愿安排的方式, 首先学生根据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 然后体育老师根据学生的选课情况, 对学生进行协调和筛选, 最大程度上满足每一位学生的选课需求。高职院校往往追求“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体育教育模式, 让学生热爱体育, 锻炼身体。根据学生当前的选课情况可知。高职院校的学生更加偏爱球类项目和体操类项目, 选择田径项目的同学数量微乎其微。这其中主要原因表现在:

1.1 学校对田径教学的重视不足很多高职院校对田径教学开展不重视, 是制约其田径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各个高职院校一般都会每年一次或者一年两次的举办校级运动会, 在举办运动会的前期, 各个学院和运动员为了参赛, 取得一个较好的成绩临时抱佛脚, 没有意识到平时体育运动的必要性。大多数的高职院校过于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忽视对学生体育课程的选课引导。

1.2 田径学模式单一陈旧。

当前, 大多数的高职院校田径课程仍然老套, 没有创新精神, 田径项目脱离时代的发展潮流, 不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此外, 田径项目的运动量较大, 学生不愿意付出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锻炼学习健身能力和健身习惯, 从而导致田径课缺乏趣味性和娱乐性, 容易造成课堂教学没有生机和活力。一些高职院校在田径项目选项上也不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常常要求学生用短短几个课时迅速学会技术动作难度较大的项目, 造成教学内容的限制和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过大, 给学生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一定的负担, 甚至是一些不良的生理及心理反应, 学生完全是一种被动练习, 很难产生兴趣, 使整个田径课的教学过程变成一堂田径运动竞技项目的训练课, 这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田径项目的兴趣和积极性。

1.3 田径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田径项目过于冷门的现象, 是因为高职院校的体育老师专业素质不高, 专业技能不强的体育老师难以在体育教学的过程推陈出新, 开展形式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 严重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印象。调查显示, 大多数在高职院校执教的体育老师没有充分的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影响力, 对体育项目的认识不足使得其难以在教学的过程将体育运动的真谛传给每一位学生, 从而无法赢得学生的认可和赞同。高职院校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思维僵硬, 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枯燥乏味, 不能满足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需求。鉴于以上种种因素, 田径运动项目在学生心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2 对策研究

2.1 明确教学目标, 构建“以人为本”的田径教学理念。

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育目标, 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 体育课程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形式, 而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体育本质观和课程目标观更是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全新理念。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 我们始终要本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从竞技体育的技术教学向培养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在课程设计方案中必须体现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效性, 适应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可接受性, 教学方法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田径课程考核中应当注重学生的能力考核, 要体现个性化、多元化和发展性, 考核的目的是使学生比以前更进步, 对学习更感兴趣, 学习自觉性更高。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以及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内容不同于其他球类等运动项目富有游戏性, 但是它有着培养竞争意识磨练意志, 战胜自我等良好品质的作用。在高职院校田径课教学中, 我们应本着增强体质, 提高身体素质, 促进身心健康这一根本目标去进行, 也就是把能全面发展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同时能促进各项体育技能的形成及成功地运用技术, 并能防止和减少运动损伤发生的田径运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方式, 使之成为学生愿意接受并经常进行的、用于锻炼身体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方法和手段,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爱, 从而提高学生对田径的学习兴趣。

2.2 全面提高教师专项素质, 创新田径教学手段和方法。

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已经成年, 其世界观, 人生观与价值观已经大体成型, 更加注重真善美的追求。所以, 在高职院校执教的体育老师一方面应当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 另一方面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创新能力, 能够根据学生的需要, 在继承传统的体育项目同时, 开发能够吸引高职院校学生兴趣的新的体育项目。此外, 体育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了解每一位学生的需要, 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项目尤其是田径项目的热爱。作为高职院校, 也要注重学生的体育运动, 要定期派体育老师到各个高校进修学习, 提高体育老师的综合实力。体育课程的调研也将大大的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 有利于扩大体育项目的影响力, 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老师要广泛的听取学生的意见, 大胆的对当前的体育项目进行改革创新。

结束语

鉴于以上种种因素, 要想提高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特别是田径项目的兴趣, 高职院校的老师必须在继承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高职院校的老师要大胆的改革创新, 了解当前体育项目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并大胆的进行改革创新。要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 提高体育教学的生动性和幽默性。要降低当前体育项目的高负荷运动, 降低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通过技能教学使学生获得技术学习上的进步, 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激发出学习的兴趣。在田径教学中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创造宽松的练习环境, 在不影响他人学习的前提下, 允许学生个性张扬, 满足他们的表现欲。用教师的“乐教”激发学生的“乐学”, 从而使田径教学得到突破性的转变, 吸引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郑州市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 提出明确田径教学意义、丰富田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等对策与建议, 以利于田径课程在高职院校的开展和普及, 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梁楚明.对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J].希望月报, 2007, 7.[1]梁楚明.对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J].希望月报, 2007, 7.

[2]孙国勇, 薛立贤.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科技资讯, 2007, 5.[2]孙国勇, 薛立贤.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科技资讯, 2007, 5.

[3]梁干强.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 2008, 1[3]梁干强.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 2008, 1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9

1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

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选课系统, 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一些公共娱乐健身项目也出现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喜欢的运动项目包括:网球, 篮球, 舞蹈等等。目前, 高职院校田径教学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1 院校不重视田径教学

很多学校认为田径教学的意义不大, 从而轻视它, 这是阻碍田径运动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 许多学院会为了春秋两季的运动会, 而突击进行田径训练。甚至有的学校抱着无所谓的态度, 完全忽视田径教学。

1.2 教学模式单一陈旧

许多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很陈旧, 忽略了运动能力的锻炼和运动习惯的培养, 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健身意识, 导致学生对田径运动缺乏兴趣。有些学校在项目选择上不符合学生实际的情况, 要求学生仅用几个课时就要掌握体育技巧, 导致教学过程中, 学生运动负荷过大, 增加了学生的生理压力和心理压力, 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不合理的教学模式严重降低了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情。

1.3 师资力量不足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专业素养高、有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十分缺乏, 这也是无法顺利开展这门课程的重要原因。很多老师的教学不专业, 他们不能完全理解的田径运动的根本价值, 只是简单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执教, 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大大降低了田径教学的质量。

2 对策研究

2.1 构建全新的田径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 是培养学生成为身心全面发展, 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体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体育观也是开展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的新思路。随着体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 我们应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全面改革教学模式, 实现“竞技体育”到“终身体育”的转变。在田径课程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动态评价, 课程考核评价必须具备个性化, 多元化的特征, 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进而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健身功能, 让学生充分了解田径运动的意义和价值。

2.2 培养运动意识, 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

田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对田径运动有更深刻的认识, 还可以利用校园媒体, 宣传一些著名的田径运动员的故事, 国内外重要的田径运动赛事, 加强对田径运动的价值和内涵的宣传。还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和讲座, 促进学生深化对田径运动的认识, 同时, 也更能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2.3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 创新田径教学模式

在高职院校中, 学生追求形体美的愿望是很强烈的。因此, 体育教师具备健康的体魄, 多种体育技能, 良好的性格和较高的讲解示范能力, 有扎实的专业知识, 熟悉田径运动的历史、未来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也应积极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自己的田径教材的开发能力和教学能力, 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不断提高田径课教学质量, 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在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方面, 要注意经常安排田径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 使教师们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在田径教学中, 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 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在不影响他人的学习的前提下, 让学生张扬个性, 满足他们展示自我的愿望。在老师的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使田径教学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来。

摘要:文章采用资料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 对渭南市高职院校田径教学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 丰富田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明确提出田径教学意义、培养学生田径运动兴趣等对策, 从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身体素质。

关键词:田径教学,困境,对策

参考文献

[1]梁楚明.对高职院校田径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的思考[J].希望月报, 2007, 7

[2]孙国勇.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科技资讯, 2007, 5

[3]梁干强.广西高职高专院校田径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 2008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10

关键词:高职体育田径教学;意义;现状;问题;措施

一、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的意义

高职体育田径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学生为本,改变教师的理念,加深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在体育田径教學中注入新的内涵。田径不仅仅是为了速度,更是为了学生的健康,在教学中体现速度美、力量美、平衡美、协调美。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情况来调整教学。关注个体的差异,实现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的转变,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运动认识到田径的特点和其中蕴含的文化,感受到更高、更强、更快的精神。

二、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的现状

高职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田径项目普遍比较枯燥、乏味,并且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的强调练习,导致学生对田径的不感兴趣。特别对女生来说,体育课田径训练,往往成为应付的内容,成为休闲娱乐的时间。在教学时往往忽视学生心理情况,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田径教学。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脱节,就是一味的教学生消极的对待,教学效果不好。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为了实现快乐教学的观念,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加学生对田径学习的兴趣,使用各种方法。但是其中一些奇怪方法的运用往往使教学变得不伦不类。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高职体育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思想的问题。传统体育教学思想是把竞技体育为终极目标的,所有的教育理念都是为了竞技运动来服务的。现在健身理念越来越普及,人们不再把竞技运动作为终极的体育目标了,而是在追求健康的同时提高竞技水平。在技能的传授上,以前的传授理念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联系是不紧密的,现在的传授技能应该充分照顾个体的不同而采用灵活的方式来进行教育。

2、教学方法问题。由于教材内容与模式的限制,在教学手法上的采用就比较狭窄,多数都是采用“教”为主的传授模式。在教与学的结合过程中,教学手法的恰当应用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的积极性。传统田径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基本一个模式,上课程序基本是“三段式”,不能体现体育课教学的趣味性、娱乐性和活动性。技术学习多是“注入式”教学,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不够,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自由的活动空间无法满足,也不能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表现机会,课堂上缺乏笑声、欢乐及学会智力因素的参与,使教学陷入的习惯定式之中。

3、教学模式问题。学校田径课的教学模式仍然陈旧,对于技术教学比较注重,但是忽视了个体练习时的心理感受,过分强调技术的练习,忽视个体运动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发挥田径教学对健身体育、终身体育的观念的形成的巨大作用。由于运动的内容和练习方式束缚了个体练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很难产生兴趣,发挥主动的作用。

4、教学评价问题。统的教学评价知识对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做出评价,过于关注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态度、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只是重视成绩忽视了能力的考查。

四、加强高职体育田径教学的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教师要转变教学的观念,虽然我们提倡有趣味的教学,但是并不意味着要将课堂变成游戏的场所。教师要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增加示范性的内容,让学生切身的感受到田径的独特魅力。完善教学场所和器材设施,针对学生的身心设计课堂。在教学中将走、跑、跳、投等项目综合起来进行教学,在体育器材和基础设施上进行创新,在锻炼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而增加趣味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丰富课堂的内容,优质的完成教学任务。

2、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的方法,选择多样的教学手段。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学理念,与时俱进,吸收优秀的教学方法,不断地学习探究。教师的方法要适应学生的特点,学科的特色和社会的需要。在田径教学中使学生的体质和技能全面的发展。在进行讲解时,难以讲解清楚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作为一种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教学工具,能够直观的将教学的内容展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观察到具体的内容更加便于学习。例如在学习跳远时,教师难以讲解每一个跳远的步骤,不能让学生理解步骤的分解,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跳远的步骤进行详细的分解展示给学生。还可以找优秀的跳远视频放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优秀的跳远过程,并且配上教师的讲解更加的形象具体,便于学生对跳远的学习。

3、改变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从近年来我国田径教学指导思想来看,其对田径教学各阶段所安排的教学内容缺乏灵活性,针对性、特殊性不明显,过于强调统一性。究其原因:1.对学生需求田径活动内容缺乏实际考察;2.对影响田径活动的社会因素考虑太少;3.没有改变应试教育的指导思想等。在确定田径教学内容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来旋转我,推出丰富多样的适合学生特点的田径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教材应该体现基础性、健身性,教学手段应该多样性,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田径教材的特点因材施教。

4、改进教学评价。在进行田径教学评价时,教师要关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对这三个目标进行综合的考察,根据这三个目标进行教学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运动技能和成绩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是否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的方法是否正确。在学习中学生是否积极的参与学习,是否能够勇于挑战,是否能够与同学之间合作进行学习。这些才是应该考察的内容,将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察学生,才能正确的对学生进行评价,指引学生进行学习,教师也能够根据评价的结果改进教学,督促学生的学习。

结束语

田径运动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和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它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础。在高职田径教学中的跑、跳、投等项目将有效地发展人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训练,是人们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清富,陈佳.现代信息技术在高校田径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运动,2013(07)

[2]韩兵.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与改革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29)

[3]顾齐洲.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职学校田径教学中的运用[J].田径, 2015 (1)

高职院校田径队论文 篇11

高职院校是为国家培养职业素质人才的重要阵地, 但体育运动会又是增强大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 所以高职院是培养大学生能力、发展其个性的最重要场所。因此, 高职院体育运动会应把“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全面育人”作为指导思想, 把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要求贯穿于“学校运动会”的全过程。

2对田径项目的改革与创新

1) 保留田径项目中有广泛的基础性、健身性、竞技性和可观赏性项目, 如:100米、200米、400米、800米、跳高、跳远、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等, 这些项目感官刺激性较强, 代表着体育运动的精髓, 体现了人类不断进取、勇于挑战自我的精神。

2) 改进个别运动强度大、学生不愿参加的田径项目, 如:女子3000米中距离跑、男子5000米、10000米长跑等, 每年学生参加者寥寥无几, 改为4X100米混合接力、4X400米混合接力等。

3) 删除技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的田径项目, 如:铁饼、标枪、链球等项目。

4) 模仿“铁人三项”“五项全能”发明“素质三项”“混合五项全能”降低标准, 把竞技放到第二位。

5) 增设一定比例的集体项目, 增加20X60米混合迎面接力, 增加10人多足60米绑腿跑等集体参加项目, 也可把高职院领导、 教职工拉入比赛当中去, 分开记录成绩。这样即提高教师、学生参与性, 又不失竞技水平。

6) 增设其它综合性项目,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与其他文化互相渗透,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其他综合性活动, 以开发和展示学生才能与个性。可增加奥运知识竞赛、体育知识问答、体育名人事迹展等抢答赛, 既提高知识水平, 又增加人人参与的积极性。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学生参与运动会的目的、动机不明确, 功利性强

比赛项目设置不切合在校学生的实际, 与教学内容脱节, 参与对象精英化, 学生参与率较低, 领导不够重视, “开头大张旗鼓”、“结束草草收场”现象较为普遍。就是说, 部分高职院领导只重视运动会的开幕式, 至于运动会的过程从不过问。教师、学生对现有运动会满意度较低是目前多数高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3.1.2传统高校田径运动会, 学生参与率较低

主要受运动会规模、竞赛项目、比赛时间、场地器材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由于行政干预过多, 造成比赛时间紧、任务重, 这样就导致比赛项目单一、参赛人数受限等一连串的恶性循环反应, 最终造成体育教师无所适从, 只有应付差事, 以完成校委交办的任务为目的。

3.1.3淡化“竞技”要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正如美国的“全员运动会”一样, 他们过分淡化“竞技”、崇尚趣味、追求快乐, 降低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为不让失去运动会意义, 必须结合本校实际, 科学、合理地分配竞技项目、集体项目、娱乐项目和其它项目等在整个运动会项目中所占的比例。

3.1.4高校田径运动会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完善和创新

创新是一个学校运动会的改革方向, 只有在运动会的组织、 管理上, 不断完善和创新, 才能不断推出新举措, 不照搬老模式、 老套路, 才能紧跟社会步伐、适应时代要求。

3.2建议

1) 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 每届运动会无论形式和内容都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有选择地创造出品牌项目和富有实效的组织形式。

2) 根据学校特色, 开展特色项目的比赛要正常化、制度化。 如大学生篮球赛、乒乓球赛等。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设游泳项目和新兴体育项目, 正确引导。

3) 在校园内开展趣味项目挑战赛、吉尼斯记录大奖赛, 设立学校吉尼斯记录。

4) 改变过去不举行任何颁奖仪式, 领完奖品就不了了事的做法。让“礼仪小姐”引导获奖队员走到领奖台, 有院系领导为他们进行颁奖, 这样教育、激励作用更大, 效果更好。

5) 要以开阔的视野打破学校封闭的界限, 不断延伸和发挥学校运动会的功能, 促进学校与学校间的体育交流, 提升运动会的品质。

摘要:学校为进一步认识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把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 体育工作者要在思想上打破传统的“田径运动会”、“精英运动会”、“高水平运动会”、“正规运动会”等陈旧观念, 走出单纯的田径竞技误区;改变传统的学校运动会往往是少数人的舞台, 是体育尖子的“专利”, 多数学生只能作壁上观的状况, 建立起面向全体学生, 让6080%的学生参与进来的“全员运动会”、“综合性运动会”、“大学生运动会”等新观念, 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 培养他们的成就感, 以及面对挫折、失败, 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决心, 进而达到强身健体, 磨练意志, 陶冶情操, 完善人格, 熔炼团队的目的, 使之真正成为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育盛会。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运会,现状

参考文献

[1]张巍.体育运动的内涵及时代意义.江苏科技时代, 2013, 12.

[2]芮松.关于加强校运会在学校体育建设的建议.时代教育, 2014, 02.

上一篇:医药类高职高专教学下一篇:习作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