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务专业(精选12篇)
乘务专业 篇1
1 邮轮旅游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根据CLIA (国际邮轮公司联合会) 资料显示, 自1980年以来, 邮轮旅游一直以年均8%~9%的速度持续增长, 是同期国际旅游业整体增长速度的2~3倍。上世纪七十年代, 全球邮轮旅客只有50万人次, 到2011年邮轮游客的数量达到了2060万人次, 翻了40多倍。目前邮轮产业已成为现代旅游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行业。在金融危机爆发的情况下, 邮轮旅游仍然逆势而上。邮轮产业已被誉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
我国虽然邮轮旅游起步较晚, 但发展势头良好, 2006年, 意大利歌诗达邮轮公司爱兰歌娜号首次从上海起航, 此后几年间, 中国市场逐渐成为世界三大邮轮公司竞相角逐的主阵地。据统计, 2010年间, 中国大陆共接待国际邮轮223航次, 同比增长42.9%, 访问我国沿海城市的国际邮轮, 全年达128航次, 与上年同比增长68.4%[1]。国家发改委也已将邮轮业列入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目录中, 中国邮轮经济必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2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2.1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分析
随着邮轮市场的飞速发展, 邮轮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就邮轮就业来说, 分为岸上与船上两个工作领域, 而船上工作人员又分为以船长为首的邮轮航行团队和负责游客服务的酒店服务团队。根据行业惯例, 每艘国际豪华邮轮上游客与乘务人员的比例多为2:1, 有的甚至达到1.51, 从未来我国邮轮发展的趋势估计, 今后我国将需要大量的国际邮轮乘务人员[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授陈心德在2012年6月26日举行的2012中国“邮轮经济与城市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巨大的邮轮市场容量, 迫切的需要培养更多的邮轮专业人才, 到2020年, 我国邮轮、游艇、游船和水上旅游的人才需求量将超过30万。”
2.2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对人才需求规格的分析
邮轮被誉为漂浮在海上的五星级酒店, 它集餐饮、住宿、娱乐、交通、购物、游览于一体, 岗位众多, 对服务人才的要求也更高。具体包括如下几点:
(1) 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较强的英语交流能力是邮轮公司对于邮轮乘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其高级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能够掌握一到两门外语, 并达到听说无障碍。 (2)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邮轮穿梭于世界各地, 邮轮乘客也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 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 每艘邮轮都须配备上百名甚至上千名员工, 他们也均来自世界各地。因此对于邮轮乘务人员来说, 需要懂得世界各地不同的风俗人情, 知道如何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友好相处,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同事相处, 更好的为乘客服务。 (3) 娴熟的职业技能。各大邮轮公司对邮轮乘务人员的需求量很大, 尤其是餐饮部、客房部、前厅部门等等。针对不同部门有不同的职业技能要求, 而企业需要的是能适应多部门需求的员工, 因此要求邮轮乘务人员应具备多岗位工作的能力。同时, 邮轮属于高端消费, 需要为游客提供更专业、更高端的服务, 因此需要邮轮乘务人员掌握娴熟的职业技能。 (4) 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邮轮乘务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 需要长期在海上漂浮, 使其必须经受与家庭、社会分离所产生的孤独感等各种复杂因素对其身心的影响。同时, 邮轮乘务人员工作时间很长, 有时甚至长达11个小时, 工作强度也很大, 容易使其产生工作倦怠, 为此邮轮乘务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 才能适应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 (5) 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邮轮行业的工作环境特殊, 对员工的身体素质也要求更好。例如邮轮长期漂浮在海上, 势必遇到恶劣的天气所造成的船的晃动, 为此邮轮乘务人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抗晕船能力, 再加上邮轮乘务人员工作时间长, 工作强度大也势必要求邮轮乘务员要有健康良好的身体素质。 (6) 具备海员知识和技能。邮轮乘务与酒店工作人员不同, 除了需要具备酒店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外, 还需要掌握坚实的邮轮管理和航运业的知识和技能。每一位邮轮乘务人员在上船工作以前, 都必须参加由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组织的海员专业培训, 考取海员专业培训合格证, 并获得国际海员证才能正式上船工作。
3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供给的现状分析
3.1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供给数量严重不足
目前, 我国邮轮乘务人员的供给主要有两大来源:
(1) 挖角。从酒店行业或从事出境游业务的旅游机构“挖角”。或者邮轮企业直接聘请酒店集团进行整体管理[4]。 (2) 高等院校专业培养。为适应邮轮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趋势, 我国教育界近年来逐步加大了对邮轮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关注。现阶段, 我国开设邮轮乘务、海乘服务等专业的院校已发展为十几所, 人才供应量逐渐攀升。根据陈心德教授对2020年我国邮轮旅游人才需求数量的估计, 到2020年, 我国培养出的邮轮人才为两万人左右, 邮轮人才供应缺口将达到28万人。邮轮人才的匮乏, 将成为我国邮轮产业未来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3.2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供给质量无法满足行业需求
就目前全国邮轮专业人才职业能力来看, 主要存在三点不足: (1) 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现在的大学生多是90后, 娇生惯养, 心高气傲, 适应能力差, 使得很多大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邮轮行业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量, 也无法适应长期在海上漂浮所产生的孤独感等, 最终放弃邮轮行业。 (2) 跨文化交流能力不足。邮轮乘务的工作环境可以说是异常的复杂。而大学毕业生从单纯的校园环境直接进入了这么复杂的工作环境当中, 使其难以适应, 与其他国家的乘务人员无法很好的沟通, 也成为困扰邮轮乘务专业大学生面临的一个难题。 (3) 语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中国人的母语是汉语, 而邮轮上通用语言是英语。目前虽然我国的英语教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 全国各大院校邮轮乘务专业也都在强调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 但是要达到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而在邮轮工作的中国人普遍表现出表达、沟通能力较差的短板。由于这个原因, 很多中国邮轮乘务员被分配到了不需要太多语言沟通、技术含量较低的岗位, 这也造成了中国人在邮轮上比较受歧视的现象, 上升空间不大, 最终使得很多人放弃了邮轮乘务工作。
4 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一些建议
(1) 深化邮轮乘务专业教学改革。高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应把握市场动态, 深化邮轮专业教学改革。其中包括: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要充分考虑邮轮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教材的建设要紧跟专业发展需要, 另外还有加强邮轮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特别是“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 推进邮轮乘务专业产学结合。要培养适合邮轮行业需要的人才, 邮轮公司与相关专业院校开展产学合作是提高人才供应数量和人才质量的必然选择。相关专业院校应与邮轮企业加强沟通和交流, 建立稳定的产学合作关系, 充分利用现有社会资源提高教学质量, 为邮轮产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助推邮轮产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浩.国际邮轮乘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2012, 14 (4) :58-61.
[2]张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与邮轮专业人才培养对接问题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2, 15 (6) :66-68.
[3]杨杰, 刘艳.邮轮旅游日渐升温人才助推产业发展——谈中国邮轮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及意义[J].世界海运, 2010 (12) :25-27.
[4]赵玲.高等院校邮轮旅游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航海教育研究, 2009 (2) :57-60.
乘务专业 篇2
学号:1104132160
姓名:牛梦琦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在我们身边正越来越多聚集着一个崭新的亮丽的群体--空中小姐.提及空姐,人们的脑中顿时会浮现出一个色彩鲜丽的形象,就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样,高贵,神秘。因为人们已赋予她太多的光环,仿佛她是上帝的宠儿,代表着种种美好的东西,所以她吸引着众多人的眼球,迎来了无数的光芒。
自从选择了这个专业,接受了老师的正确引导,"空姐"一词的涵义在我的脑海里逐渐清晰,随之也变得深刻起来。它不再等同于"美丽"这样一个形容词,它综合了种种应具备的素质,需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鉴赏作储备;也不仅仅是高贵的象征,它需要有善良温柔的心态和从容的气质作内涵。仅仅拥有一张漂亮的脸蛋和纤腰细腿的身材的空姐早已成为过去式,不再适宜于今天这个社会。人们对空姐的要求不再局限于表面,而更加注重于对自身精神的化妆,对生命的化妆。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进步,科技发达的社会中,同时又是在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里,那么,作为社会中的一部分群体,要想作为一个优秀的乘务员,我觉得有很多需要注意的。
首先,空姐要有一定的道德标准。坚强的政治素质是优秀空乘人员素质的灵魂。政治素质是一个人的政治态度、政治倾向、政治觉悟与政治信息的总和。同时,较强的业务素质是优秀空乘人员素质的关键。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对空乘工作一如既往的主动、热情、周到、有礼貌、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坚守原则。俗话说,爱岗敬业。也就是说,只有真正的爱岗才能敬业。作为空乘人员,应该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不是说要夸耀你的职业是多么的崇高,而是将这一职业名词融入到工作中,说实质些,无论你是天上飞的还是地上跑的,不论你是政府机关还是企业部门,我们每个人都是在服务着别人,为别人提供着方便。而作为服务人员的空姐,理应将"服务"树立心中,对待飞机上的乘客和蔼友善,很重要的一点是,在飞行过程的每个环节中都要保持着微笑,这种微笑是发自内心的,是自然可亲的。实际对于乘客来说,有时即使一句简单的问候也如同玫瑰般的馨香。每次的飞行中还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乘客,无论是面对哪类乘客,都应铭记"乘客永远是对的"这一术语,乐于接受别人意见,并能很好地控制情绪,从细微处敏锐地作出反应,真诚服务乘客。其次,空姐要有一定的语言艺术性。语言本身代表每一个人的属性,一个人的成长环境会影响每个人的说话习惯。不同的服务语言往往会得出不同的服务结果。一名空姐要掌握不同的说话技巧,如:对老年旅客的说话技巧、对儿童旅客的说话技巧、对特殊旅客的说话技巧、对发脾气旅客的说话技巧、对重要旅客的说话技巧、对第一次乘飞机的旅客的说话技巧、对航班不正常时服务的说话技巧。在我们的服务中,往往由于一句话,会给我们的服务工作带来不同的结果。一句动听的语言,会给航空公司喧来很多回头客;也可能由于你一句难听的话,旅客会永远不再乘坐这家航空公司的飞机;他可能还会将他的遭遇告诉其他旅客,所以得罪了一名旅客可能相当于得罪十名或上百名旅客。当然,一名具有魅力的空姐,具备幽雅与幽默,更是一种持久的时尚。这似乎更符合现代职业女性的特征。从一个人幽雅的举止里可以看到一种文化教养,让人赏心悦目;而从一个人的幽默中可以品位出一种独特的机智,让人开怀大笑。记得在一次乘客登机时,一名乘客刚上机后就用手撞击着机舱面壁。一空姐看见微笑着说:"为了更好的向旅客提供人性化的服务,看来我应该建议有关部门增添拳击沙袋,以供乘客需求."那位乘客的同伴笑着说:他人就这样,喜欢随处敲打.就凭着这几句简单的言语,既机智地提醒了乘客的不雅行为,也缓和了气氛,还加强了乘客与空乘人员的感情交流.所以,空姐的幽默之树要深扎与文化的沃土里才能枝繁叶茂.
再次,空姐要有一定的责任心,爱心,耐心以及包容心。
通俗地讲,责任心就是一个人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乘务工作既是服务工作,也是安全工作,既关系航空公司服务水平的高低,更关系旅客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责任重大,需要乘务员以高度的责任心认真对待,可以说,责任心是一名优秀乘务员应该具备的最基本条件。同时,乘务组的构成和乘务服务工作的特点也要求乘务员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乘务员的爱心首先是对空中服务工作本身的热爱。具体的说,对乘务工作的热爱就是要甘于平凡,乐于助人——要能够从枯燥的安全检查中,认识到简单的动作对于千万计旅客生命和国家财产的重要性;从繁复累赘的端茶送水中感受到人性关怀的温暖;从日复一日的迎来送往中体会到人与人的尊重,从而真正理解空乘工作的意义。只有对乘务工作的热爱,才能吸引乘务员积极探索服务工作的有关知识,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克服工作中的各种困难。
耐心是乘务员在工作中化解矛盾的一种重要素质。我们说优质服务是服务三元素所共同营造的和谐统一的美好境界,也是使乘务员把“职业要求”转化成为“职业素质”的一种力量。只有在日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持之以恒的磨练自己,反复的总结思考、坚持不断地努力,才能最终达到“千磨万难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至高境界——那就是一个优秀乘务员的真正境界。包容心是作为乘务员的职业需要,同时也是乘务员自我保护的需要。包容不是简单的忍受,而是理解、同情、练达、包涵,是因大而容,又因容而大。从事乘务工作,遭受旅客带来的“不公”是避免不了的事,乘务员必须包容这些“不公”,并将其化之为顺理成章的理由,才能被自己所真正的接受,才不会给自己的身心造成伤害,才可以始终如一的坚持对这份工作的理解和热爱。包容心不仅可以化解乘务员与旅客之间的不快,还能化解乘务员工作和生活中负面情绪,使之保持阳光心态,在任何时候都快乐而积极地为旅客服务。
最后,乘务员还要具有丰富的知识。空姐必须了解关于飞行的所有信息,而且还要对乘客的问题作出准确及时的回答。英语是一门国际语言,如果在交谈中空姐不能用母语进行沟通,那么英语的应用将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中国加入了WTO,使用英语将是空姐必须掌握的技能,同时也向外国乘客展示着中国空姐的知识素养和风采,间接地反映着国民的素质,传播着国人的文化.
综上所述,优秀的空乘人员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至关紧要的。空中乘务员是一个光荣的职业,高尚的职业,她集技术性、专业性、服务性于一身。她们不仅要有端庄秀丽的仪表,同时要有一个美好的心灵,仪表美、心灵美的统一,才是真正的美。
对空乘这个名词了解的愈多,我就愈发能够意识到,空姐的美不仅仅是因为外在的美丽,外界所认为的高薪,而在于她们内在的东西远远大于外在的美丽,在于她们拥有的那一份好的气质,积累的那些知识和人生阅历,还加上那份平和的心态。
乘务专业 篇3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播音主持;教学
近年来,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教育市场的迅速扩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专门培养空中乘务人才的学校(或专业)和培训机构已有百余家,为培养高素质的航空服务专门人才,提高空乘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各大院校空乘专业都开设了客舱服务沟通训练类课程。在空中乘务专业开设播音主持课程,将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相结合,无疑对提高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服务沟通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不同的是,在空中乘务专业开设播音主持课程,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认真思考,否则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播音主持的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到语言技能,教学工作也达不到实际效果。
一、根据职业需求确定培养重点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或其他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学习播音主持课程是为了当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或是成为能够胜任出镜工作的记者。与这些专业学生学习目的不同的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据笔者对所在学校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了解,百分之九十的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了服务行业工作,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他们的求职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对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播音主持教学应充分考虑其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确立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在发声上,要求在发音准确、规范的基础上做到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落落大方,不仅要听得清楚,还有听得舒服,有美的享受。发音的准确规范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要求很高,但对于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放松一些,因为他们不是要成为专业的播音员或主持人。空中乘务专业的的学生在入学前是要经过面试的,他们的基本语音面貌还是比较好的,因此语音课的教学没有必要再从基本的拼音开始学习,一是与普通话课相雷同,二是课程的开课时数也不允许。在语音学习方面可以着重练习一下调值。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表达上没有系统音的问题,但在调值上普遍存在不够到位的情况,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着重进行练习,还是颇有成效的,其余方面则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现场纠正。在发声上应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也就是如何达到动听,这就牵涉到发声学方面的技能,包括胸腹联合呼吸的运用,口腔控制和喉部控制、声音的共鸣和弹性等技能。这些新的发音用声习惯的建立可能会使很多同学不适应,或者掌握不了要领,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去体会,比如在学习口腔控制的时候,可以用倒吸冷气,半打哈欠,举杯痛饮等这些生活中的体验去找感觉。
如何让语言动听,能打动人?接下来要学习的是播音创作基础和播音创作技巧,包括:准备稿件、理解感受、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一部分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念,语言表达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从文字到声音,而是要深入地理解文字稿件内容,要有感受,有情感,是一个动脑又动心的过程。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要给学生进一步讲解技巧运用的方法,亲自做示范,让学生学会运用。在教学中,可以挑选一些典型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反复去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这些技巧运用后达到的不同表达效果,并且让学生尝试自己去理解分析句子、文章,利用这些技巧让表达生动,用语言打动人。
在主持教学方面,要培养学生清晰自如地把内容表达出来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短时间准备后,能把事情表达清楚。比如在即兴口语训练上,让他们学会三段式的表达方法:开头提出主题,点明观点;中间运用事例,解释主题;结尾提升主题,强调己见。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融合
客舱服务的过程当中也会用到播音主持的知识,比如在飞机上就有客舱播音,我们可以从中选取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材料进行训练,这些材料既跟学生的专业相关,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播讲愿望和播讲积极性。这些材料包括:客舱安全介绍、航线及注意事项介绍、景色风光介绍、特殊情况播音、节日活动播音等。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将播音主持的知识穿插其中,跟学生讲解不同类型的稿件应该怎样播读。
在实际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进景色介绍播音训练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名胜景点的播音稿,并进行表达。因为乘坐飞机的大部分旅客并不会经常乘坐同一航线飞机,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在飞行中常常会对途经的地方感兴趣,因此空乘人员需要承担导游的角色,主动介绍途经地的名胜古迹。学生介绍景点时,要引导他们运用播音主持的知识,不仅要表达清楚,还要做到情声气结合,“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声音把旅客带入到飞越的景点中去,用声音打动旅客。在节日活动播音中,可以设计在飞行的过程当中遇到不同的节日,如中秋、国庆等,让学生作为主持人模拟现场的情景,主持一场小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即兴口语运用的实际当中体会发声的状态,用表达来带发声,能够更加明显地体现出学习效果。
三、从学生出发确定教学方式
播音与主持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这与其他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不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到话筒前,一到台前就紧张,即使自身条件再好,准备得再好,也无法将水平发挥出来,而且科学的发声方法告诉我们“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人在越是放松、自如、愉悦的状态下越容易获得充足的气息,并且这种愉悦、放松的状态也有利于情感的到位和表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信心就不紧张了,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表达也更加自然。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能对他们提出那么高的要求,要求高了,学生能力不能及,也就达不到教学效果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出发,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表现得不够理想,也应该从他的表达上选取一两点可取之处鼓励一下,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且把这种进步加以扩大提出表扬,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我也可以表达得很好。”但以鼓励为主并不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对问题的解决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可以对一些普遍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解决,对单个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课后辅导。笔者所在班级的学生自尊心较强,渴望得到肯定的意识也较强,对待这样的学生更要慎用批评,以鼓励为主,学生自信心的加强会促使他们越来越喜欢表达,越来越敢于表达,进步也就越大。
在课堂气氛上,空乘专业的学生性格比较活跃,因此在课堂气氛上要尽量轻松、活跃一些,艺术课程的学习需要一个宽松的氛围,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如果人非常紧张,那么你的肌肉是紧张的,呼吸是僵持的,反而达不到训练效果,因此要尽量保持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多采取一些互动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可以让学生互相进行点评,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刘晖.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2]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戴朝阳.浅论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教学[J].现代语文,2009(1).
乘务专业 篇4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猛发展以及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问题成为新的热门课题。本文以“就业为导向,素质为本位,能力为核心”为指导思想,结合高职空中乘务专业特色,探索高职空中乘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空乘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空中乘务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民用航空业发展所需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熟练掌握客舱服务、民航地面服务及岗位群工作必备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项技能,具有良好身心素质、职业道德、沟通表达能力、较高英语口语水平、计算机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能从事民航空中乘务、安全员、要客服务、客票与订座、机场安检、值机与行李运输等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旅游服务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通用知识与能力
基于以“任务驱动、过程导向、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按照“做中学、学中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和重构课程内容。按照“逆向分解、整合重构、正向实施、动态反馈、循环提升”的方法,组织课程专家、一线的技术专家和专业教师成立学习领域开发建设团队,重点开发5项专业学习领域,构建学习情境。
●专业知识与能力
1.民航知识运用能力、航班信息搜集能力、客舱广播能力。2.空乘形象塑造能力、沟通能力、基本救生能力。3.熟练操作客舱设备的能力。4.熟练进行客舱各种服务的能力。5.维护客舱及旅客安全的能力,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6.应急处置能力:外伤处理、常见病处理、心肺复苏处理等能力。7.要客室装饰布置、插花、茶艺、调酒等服务技能。8.熟练使用安检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的能力。9.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航班信息查询、客票与订座服务的能力。10.航班飞行记录及事后总结分析能力。11.熟练运用民航相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能力。12.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向高层次发展的能力。
●专业拓展能力
1.具有较强的相关岗位迁移能力。2.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社会问题的能力。
二、空乘专业职业范围与职业能力特征
(一)职业范围
1. 空中乘务———从事客舱服务、客舱管理、广播、安全急救等工作;
2.航空安全管理———从事飞行安全管理工作;3.机场地勤服务———从事机场候机楼地勤各类服务技术和管理一线工作;4.民航商务———从事国际国内客票销售、机场值机服务、易登机服务、机场商贸等方面工作;5.涉外服务———从事酒店、旅游、翻译等涉外高端服务工作。6.其他沟通类综合服务———企事业单位前台、接待、行政等对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的综合服务岗位。
(二)职业能力特征
1. 了解民航服务及管理基础知识体系;
2.具有理解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操作规范、岗位责任制等文件的能力;3.具有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空中服务工作的操作的能力和技能;4.具有采取正确措施应对有关民航运输管理工作的各种需求变化的能力;5.具有应用正确、精炼的行业特征术语进行联系、交流、汇报的表达能力;6.具有能够有效地和客户进行沟通并提供良好地服务的能力和技能。
三、空乘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组织
(一)课程体系
针对当前的主要就业领域,坚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强化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沟通与融合,着重培养民航服务领域的专业核心能力,构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空乘课程体系体现学生主体和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做一体化,学习地点复合化;课程评价方法多方位多主体,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组织管理方式多层次项目式,保障实施效果和专业、课程目标的达成。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实现工学结合。
(二)教学组织
空乘专业在教学实践中应灵活运用传统和现代的多种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在专业技能课程中应使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
1. 采用小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将学生划分成乘务小组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其搜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沟通能力,不断获取成功体验,实现快乐学习。
2. 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情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利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利用空乘CBT实训软件进行虚拟教学。
3. 教学手段多样化。
利用现代化的各种教学手段,采用项目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现场教学法、“头脑风暴”法、张贴板法等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强、符合企业的空乘专业人才。
4. 推广网络教学。利用网络化教学平台,与课堂教学互补,教师可以面对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强化实习指导。
综上所述,高职空乘专业应以“重技能、懂管理、宽知识、能创业”为专业特色,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操作能力。以职业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先导,培养以适应企事业单位要求,能够从事民航企业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杭.高校空中乘务专业发展的瓶颈与对策[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4-1
乘务专业的简单求职信 篇5
您好!
当您打开我的求职自荐信的时候,您已经为我打开通往成功的大门,感谢您能在我即将踏入人生又一段崭新的路途,给我一次宝贵的自荐机会。
我叫xxx,是来自美丽的四川九寨沟,是xx航空专业XX届毕业生,我热爱航空服务这门专业,并为其投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在几年的学习生活中学习了航空服务等专业知识,通过系列的实习积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希望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有所帮助。
在校期间,本人始终积极向上、奋发进取,在各方面都取得良好的发展,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作为新世纪的学生,我深深知道本专业的知识是还不够的,因此我阅读了各方面的书籍和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的经验。
通过三年的学习和实践,我从心理和能力等方面做好了走上空乘岗位的充分准备,我诚挚地希望能成为东方航空中的一员, 我将以靓丽的形象、热情的服务,倾我所能,不断学习我所不能,为东方航空的发展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给我一次机会,我会尽职尽责,还给您一片惊喜,在此我期待您的慧眼和垂青,静候佳音,相信您的信任和我的实力将为我们带来共同的成功。 最后,再次感谢您,期待您的早日答复,祝单位兴旺发达。
求职人
乘务专业 篇6
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已被国家教委明确作为学生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学院各级的普遍重视。空中乘务专业作为一个特色专业,它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方面不仅具有与普通专业的共性问题,也有它的特殊要求。
高职空中乘务专业自我院开办以来,已经走过了九个春秋,在不断的努力下,我们逐渐摸索出了一条培养高品质的空中乘务员的办学之路,填补了我省空中乘务专业高等职业教育的空白,也为我国民用航空事业的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我们随机抽取了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07级、08级、09级空中乘务专业500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使用SCL-90量表进行研究。在回收的482份有效问卷中,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躯体化、偏执等五项因子较为突出。在性别纬度上,女生的各项得分都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生。在年级纬度上,我们没有发现显著差异的存在。在文、理科及三校生的纬度上,三校生在人际关系、焦虑、偏执等方面的得分高于文、理科学生,文科学生总体及心理各项因子分值都高于理工科学生。以上结果说明,在三种类别的学生当中,三校生的心理健康更应该得到关注。
一、高职空中乘务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容易出现的问题
从我系在校的空乘学生来看,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来自城市,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家庭经济条件优越,从小缺乏独立性锻炼,生活和心理上都明显处于“断奶期”。他们面对新的环境,新的观点,新的思维模式,特别是社会改革全面深化和市场竞争加剧时心理压力加大,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明显不足。高职教育更重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更重视技能训练和考核,这对于缺乏实践锻炼,长期依赖父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此,刚进校门的高职空乘学生容易产生一种焦虑紧张的心理,对专业的学习方式、大学的人际关系等有点无所适从。对于大二的学生而言,面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各种技能证书的考试,校内外各种活动、竞赛的竞争压力也导致学生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大三学生主要面临就业压力,“弱势文凭”以及经济危机对旅游行业的冲击所造成的就业难是高职空中乘务学生毕业时焦虑紧张情绪频发的主要原因,有的学生还会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躯体化症状,严重干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二)产生的原因
从生理、心理的发育特点来看,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的“暴风雨时期”,生理的发育已基本成熟,但多数人还不能同时在心理上达到成熟。如:独立意识日益增强,愈来愈注重对自己的评价,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她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小孩”,要求以成人自居。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就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判态度。正是由于她们感到或担心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因此,她们一方面产生了强烈的自主意识,成人感和独立感增强;另一方面,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欠佳,缺乏应付周围环境的经验和能力,而成人也往往把他们当作“孩子”来看待,从而导致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上的不适应。
二、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
第一,培养学生具备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学会全面、客观、辩证地剖析挫折所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尤其要正视产生的主观原因,掌握转化逆境的方法,增强忍耐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养成敢于直面困难和挫折的勇气、信心和斗志。
第二,培养和教会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了解和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有效方法、技巧和途径,能够协调和处理与老师、同学及与他人的关系,扩大交往,拓宽自己的生活空间。在交往中,学会摆正自己的位置,善解人意、尊重他人、积极创造和谐、平等友善的人际关系。
三、有效提高空乘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之举措
第一,增设专门的课程及心理讲座,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课程设置上,可有计划、有目的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们掌握青年期身心健康基本知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调试能力,能够积极开发自我潜能,成功完成学业,具备择业能力。可通过专题心理讲座,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培养完善的人格,促进健康心理的养成,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依赖型转化为自主型的过程,成为具有独立意识和进取精神的新一代。还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协会的作用,通过开展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比如心理剧、演讲、观看影视片、团体辅导等,让学生能够在课余,在校园文化氛围中塑造良好心理的素质。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由被动学习方式变成主动学习的方式,要学会认知,自主学习,主动参与,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定位、自我设计。要培养学生善于探究、审慎的意识,使他们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思潮,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学会正确判断和选择,从而使正确的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内化为稳定、持久的道德观念。
乘务专业 篇7
目前, 关注高铁服务质量方面的内容研究较多, 而高铁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研究重视不够。课题组以淮北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系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堂教学的实证研究为基础, 致力改变落后的教学思想观念, 对基础理论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探索与革新, 对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服务人才具有较强的实践价值。
一、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在高铁乘务专业培养中的作用
(一) 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是学科专业建设的要求
学科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构筑了专业的学科基础知识平台, 是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水平的保证。高铁乘务专业作为近几年刚刚兴起的新专业, 是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是由市场对高铁乘务人员的高质量需求决定的。作为一个新兴的高职专业, 同样也面临着课程教材较少、课程设置不成体系, 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等诸多问题, 而系统、规范和完善的学科建设, 有利于高铁乘务专业培养目标的科学实施。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研究则起到专业理论梳理的作用, 依靠基础理论的内在逻辑性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剖, 使教育者逻辑清楚, 明白该开什么课, 该讲什么内容;使受教育者理解专业知识理论延展的规律和发展趋势, 懂得如何去处理实际应用问题。深度的基础理论课程研究, 能够对高铁乘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起到指引和修正作用, 利于提高高铁乘务专业学科建设水平。
(二) 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是培养职业教师专业化的有效途径
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决定因素在于提高教师质量[1]。专业基础理论是学科发展的基石, 是长期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是经过反复实践积淀的理论精华。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研究水平, 直接关系到专业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系到培养的人才素质和业务水平是否符合现代企业发展需求。由于高铁乘务专业师资存在“教非所学, 学非为教”的严重现象, 专业基础理论研究的缺乏, 必然会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 从而使教学质量得不到根本保障。加强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研究, 带动教师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促进教师系统、扎实地掌握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 深入透彻地理解和领悟所任教学科目的理论知识, 把它转化为职业理论知识, 才能游刃有余地讲清楚事物的来龙去脉, 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教师在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研究、学习和反思, 获得理性的升华, 提升自己的业务素质, 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
(三) 基础理论课程教学是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保证
职业技能开发是人才市场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客观要求。职业技能包含了职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三个主要因素[2], 其中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具有先导性、基础性、重要性的作用, 课程学习有利于该学科体系的科学性和应用型的增强, 有利于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 精通行业业务, 熟悉市场规则, 形成具有创新能力的职业技能。
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教学与技能应用教学是专业学科建设时相对区分的, 在实践教学中是不可分割的, 是相辅相成的。现在理工科职业教育, 往往片面重实践而轻视了专业理论知识培养, 过多地强调技能性, 或忽略了理论的知识性, 或对基础理论重视不够, 使学生“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没有理论, 就谈不上什么联系实际, 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专业能力的培养就是“空中楼阁”, 过分强调技能性, 只能是简单的执行, 缺乏创新能力、创造能力。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把职业技能教育内容融入学生专业理论学习内容中,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才能使学生不仅具有较高的学科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还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才能适应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的速度, 形成适应社会需求变化的职业技能。
二、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建设
(一) 高职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现状分析
1. 教材版本众多, 课程体系不成熟。
课题组调查了全国十几个高职院校的高铁乘务专业课程设置。由于是新设专业, 还没有成熟的课程体系, 各院校开设课程不统一、内容不规范;所用教材名称各异, 版本众多, 选择随机性强。比如高铁入门专业课程“高速铁路概论”就有十几种版本。高铁乘务员技能培养类基础理论课程, 如“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指挥”“铁路旅客运输组织”“高铁动车乘务实务”等系列教材内容则大同小异, 知识点重复较多, 专业技能理论性太强, 操作标准模糊, 实践能力不足。
作为一个新兴的高职专业, 高铁乘务专业毫不例外地借鉴了成熟的普通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 很多专业课程直接脱离普通大学本科铁路专业教材。专业课程教材缺乏符合高职特点的、系统性的编著, 理论不成体系, 教学内容重叠, 资源浪费等现象严重。为了突出高铁的特点, 往往是直接在普通专业教材中加入高铁特性, 由于编著时间短、经验不足等因素, 出现教材与实际脱轨, 信息、技术滞后等问题。
2. 课程教材理论深奥, 超出学生理解能力。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高铁乘务专业是2012年教育部批准安徽省内第一个高铁新建专业, 文理兼收, 基础理论偏理科。 (见表1, 表2)
从表1可以看出, 作为就业前景比较好的专业, 招生人数逐年上升, 但学生来源复杂, 学生基础能力良莠不齐, 其中文科生所占比例较大。面对新专业, 从教学研究人员到教材的选取等都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现有高铁动车乘务专业基础理论教材主要是本科院校专家教授编著, 其理论性强, 对电学、力学、机械制造等理论知识的要求高, 偏离了高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 教学中常常造成学生听不懂、不愿听进而不愿学的现状。从表2的调查结果看, 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接受程度不高, 只有32.3%的同学持喜欢的学习态度, 而其他同学处于一般、甚至排斥的态度, 可以说是教学内容让学生感觉到枯燥、难懂, 出现厌学现象, 不能很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二) 主要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与整合
1. 高铁乘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由于高速铁路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 还没有形成符合高职特点的、系统的高铁服务人才培养目标, 对教材的选择缺乏系统性的设计。学院在高铁乘务专业课程建设总体上以提高学生素质为基础, 以技能培养为核心, 围绕市场需求进行课程体系构建。专业课程设置初期总体设计借鉴了大量的先进课程模式[3], 构建了以能力为本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分四个模块设计, 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技能课程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
(1)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以通识课程为主, 提高学生职业需要的科学人文素养, 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计算机基础、基础英语等课程。
(2) 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是构建整个专业的理论基础, 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前的重要理论支撑。主要课程有高速铁路概论、动车行车组织、铁路运输设备、动车组列车乘务人员实务、安全应急处置等。
(3) 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以专业课程标准与岗位技能标准对接为原则, 主要培养学生的职业基础能力、规范操作能力。课程有现代服务礼仪、普通话、形体训练、化妆技巧与实践、高铁服务专业英语、高铁服务心理与实务、高铁服务管理与技能实训等。
(4) 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模块。在“互联网+”“全民创新创业”的大背景下, 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在一起,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技能大赛、讲座、报告等多样的形式, 以实现学生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拓展及职业意识的觉醒。
2. 主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与整合
(1) 以基本理论和必备能力为基础, 优化课程设置。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 要求学生必须具有较深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背景作支撑, 以适应行业的发展变化。本着从岗位的需求出发为原则, 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对核心专业基础课程进行保留, 对部分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之间存在内容重叠的现象, 进行整合, 简化基础理论课程。保留高铁乘务专业的入门基础理论课程“高速铁路概论”和利于职业技能教育熟练掌握的核心课程“动车行车组织”;技能操作课“动车组列车乘务人员实务”“动车组客运运营和管理规章”“安全应急处置”等课程之间交叉重复较多, 则通过建立“高铁乘务员基础教程”专业基础课程群的方法, 强化专业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专业组教师通过条块分解、系统重组, 突出课程内在联系, 不断补充新知识、新技术, 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达到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2) 以实用为目的, 组织教学内容。针对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具有理论性强, 偏工科的特点, 要求专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探索, 结合当前高职生源的现状和生源的地区差异 (从统计的高职院校生源的地区分布来看, 绝大多数是本地生源) , 对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有效的删减和整合。弱化纯理论的基本原理, 增强实用性部分基础理论讲解, 对课程中那些晦涩难懂或专业性太强的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裁剪;将复杂的理论简单化, 突出理论知识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例如“高速铁路概论”课程的“牵引供电”部分, 需要讲清楚区间供电的原理, 理解区间供电的意义, 而对供电的理论机制、如何减小离线率等专业问题可以略讲。
三、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 校企共建, 打造一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学是高等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教师要通过课程教学活动的展开来解决对学生知识的传递和能力的培养[4]。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教育质量, 保证专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受传统大学教育的影响, 依然以知识的传授为重点, 对实践技能的培养不够, 形成了工作岗位需求和毕业生专业能力错位的现象。要适应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 必然要求师资从注重高学历高职称向注重双师结构的转变。
学院依托与北京、江苏等高铁企业的“订单式”校企联合办学契机, 把教师送出去、请进来, 通过与高水平专家的交流学习来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激励教师积极地投入教学研究和实践, 做到有理论、有实践, 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每年聘请2~3名知名教授、专家来校讲学, 聘请一线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专兼职授课, 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理论水平、提升专业技能;每年派2~3名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要求不少于6个月的一线岗位实践, 使教师在工作实践中理解、掌握专业技能。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和培训, 一支以培养学科带头人、骨干专业教师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二) 注重教学科研, 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
1. 转变教学理念, 积极探索专业课程教学的特点和要求。
要求教师要主动适应高职教育的变化, 转变教学理念, 注重课程基础理论研究工作, 关注学科前沿理论, 了解高速铁路最新技术发展。课堂教学充分与高职学生实际相结合, 以“实践—学习—再实践—再学习”的教学原则, 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以经典理论为基础, 发挥学生的自主意识, 通过淡化对原理的深层次理解, 突出基础理论的实用性, 真正实现理论对实践操作的指导作用。教师教学要求不再仅仅是对课程教材的解读, 而是要求能够能动地驾驭课程教材, 不断地在教材中融入新知识、新技能, 提供内容新颖, 反映时代最新成果而又符合本校学生实际的课程资源。
2. 以科研成果为基础, 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
教师不仅仅是课程教材的使用者, 更应该是课程教材的建设者[5]。我国同类学校的生源分化严重, 环境好、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高, 而偏僻的中小城市教育生源相对薄弱。作为中小城市的职业院校, 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 必须开发适合学生学情的符合地方特色的校本专业课程。
支持教师搞科研、搞创新, 苦练学科功底, 积累教学智慧, 强调教学研究是丰富课程的过程, 在教科研协作中形成专业教学团队。近两年系部教师申请立项了高铁乘务专业省级骨干专业建设、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研究等省部级课题, 发表了相关论文十余篇;积极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 了解学科最新成果, 进行校本精品课程、优质核心课程建设。以教科研成果为基础, 开发校本专业教材, 真正了解高铁专业需求的实质, 基于职业的角度出发, 为学生提供科学可行的职业规划与技能培训。
(三) 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实践基地,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
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6]。针对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市场需求, 在实践教学中运用、领悟知识原理, 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提高为主要目的, 更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
1. 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的职业发展大背景下, 积极与企业合作, 企业介入教学全过程, 参与部分实践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 大力推行订单式培养, 实行“2+1”培养模式。学生一、二年级在校内主要进行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理论的学习, 以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为目的, 使学生具备高铁乘务工作的知识储备;第三年结合企业需求, 推动以校内高铁客舱模拟实训和校外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技能教学实践课学习, 提升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达到部分高铁岗位不培训就可直接使用的目的。
2. 校内实训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通过实训实习, 把学生带到生产一线才能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才能体验书本知识的作用, 促进学习有关基础理论和新技能的动力。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提高教学实训的软硬件。学院与江苏瀚海教育集团联合投资修建的设备先进的“和谐号动车服务职业能力培养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校内实训基地投入使用, 利用动画模拟、模拟客舱等直观性的教学模式, 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同时以校企合作为平台, 与北京商锟教育集团、北京广慧金通教育集团等企业联合, 拓展3家校外实习基地。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度, 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协助企业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教学, 突出企业教师在教学和管理中的作用。这样既能使学生做到在实践中学习的目的, 同时又有助于学生在铁路现场处理诸多难题, 保证学生对职业技能的熟练掌握, 实现零距离就业。通过对2012、2013级学生高铁就业和岗位综合能力的调查显示, 用人单位反馈效果良好。
(四) 注重文化内涵的培养, 把创新创业意识融入教育教学中去
1. 抓住学生心理特点, 注重专业宣传, 唤醒专业意识。
高素质的人才必然是以文化修养为内涵的培养。高铁乘务专业培养的技能人员, 除了受过良好的教育、具有专业优势外, 还需有超前的服务思想观念 (服务意识、职业意识等) 。由于对高铁乘务专业宣传不够, 很多家长、老师, 甚至是招聘单位仅仅是从学生气质、身高、外貌等条件去衡量, 而忽略了学生内在知识专业化和服务意识培养。
专业教师和辅导员等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 深入学生的内心, 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去宣传专业优势, 激起理论学习的兴趣;唤醒他们的专业意识, 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在未来工作中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专业技能, 以专业的态度、高水平地处理复杂的工作问题。追踪已就业的学生发现, 基础理论课学的越好的同学, 对专业知识理论背景了解越深, 对岗位职责理解得越透彻, 专业意识越强, 工作上手的速度越快, 工作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强。
2. 营造创新创业的校园环境, 提高创新创业意识。
教育的最终目的还是服务社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创新是满足客户需要的必要手段。需要培养独立思考和慎思明辨的能力, 更需培养创新创业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优化调整课程设置, 把创新创业理论纳入到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环节, 培养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 促进学生专业创新意识的提高, 树立职业意识, 原意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 组织开展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多样的技能比赛等形式来充实学生的课外生活, 增强学生间的相互交流、提高的机会。积极为学生营造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氛围, 在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激发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及时了解当前最新信息, 不断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 形成具有分析、判断、决策的能力, 具有创业意识和自主创业能力, 在未来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高速铁路作为目前地面客运交通中效率最高的运营体系, 其强大的市场潜力将吸引更多资金投入, 创造更多的高铁就业岗位, 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多。加强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利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解决高职教育课堂教学的困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核心专业技能和职业意识, 促进学生消化吸收先进服务理念、服务模式, 不断地进行创新实践, 为全面提高铁路客运服务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也为其他服务行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人才。
摘要:文章从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重要性、教学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理论探讨, 对提高高铁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唤起学生职业意识的觉醒等方面提出发展策略。将课程基础理论研究与课程实践教学相结合, 依托校企合作的职业发展大背景, 强调专业基础理论对专业能力形成的支持作用, 重视实习实训提高技能, 对培养大批懂技术、会管理、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进行实践探索, 阐释加强高铁乘务专业基础理论课程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高铁乘务,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创新创业
参考文献
[1]姚红.高职学院教学系部课程改革和质量建设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6) :28-33.
[2]余江涛.基于职业能力分析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12) :195-196.
[3]韩英.辽宁开放大学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才智, 2015 (7) :127.
[4]刘宏岩, 郝东明, 胡金凤, 等.试论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 (高教研究) , 2009 (2) :57-58.
[5]周伟, 黄祥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2 (16) :92-93.
乘务专业 篇8
一、目前形体训练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部分空中乘务专业院校在形体训练课程教学方面的现状并不十分乐观, 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1) 课程教学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方式进行。 (2) 太过强调理论知识缺少实践。 (3)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若想改变此现状, 则必须改革当今形体训练教学方法, 采用研究型教学方式。
二、研究型形体教学策略研究
在形体训练教学中, 有许多运动幅度过大的动作, 加强对此的训练能够有效提升空中乘务员的综合素质。实行研究型形体教学策略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多方引导
教师应该在基于目前空中乘务专业教学大纲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剖析, 不断挖掘可创造素材, 引导各位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心中产生一种好奇心理, 全面激发学生思维, 这样才能够获得良好的课堂效果。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施, 见表。
(二) 和谐情境
不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形体教学方法研究, 培养和谐的情境, 让学生充分融入到其中, 不断激发学生在审美以及认知方面的学习主动性, 坚持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始终处于学习激进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让研究型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 也能够真正让学生喜欢上空中乘务专业并且学习到专业技能。比如, 教授学生在联系步伐的时候, 可以在课程设置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团体, 以团队的形式相互之间进行比赛, 并且不同的团队之间还可以相互纠错, 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快乐的学习氛围当中学习到知识, 同时促进学生互帮互助的良好习惯,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表现欲望, 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形体训练的学习兴趣, 并且还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以及好胜心,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及练习方面的动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获得成功的快感。比如, 可以轮流让学生来做形体训练示范, 带动全班同学相互学习, 有效利用互动教学, 当学生遇到问题是时候可以选择和老师磋商, 让学生注重找出错误, 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并且不断激发学生更加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 创新评价
在进行空中乘务专业形体训练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当中, 应该有意识有目的性地培养学生在形体动作方面模仿创新能力以及动作鉴赏能力, 不断培养并且激励学生在形体训练课程中的创新发展。比如, 可以让学生实现观看各种和形体动作有关的演出,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自编自导不同的形体展示, 并且让学生对这些形体展示做出评价。要让学生在相互评价以及自我评价当中不断学会如何进行正确的动作分析, 能够在分析的过程中有效提升自身形体方面的素质, 让学生在评价当中发挥出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因, 并且还可以在学生之间相互交换意见, 能够有效学习到自身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缺陷, 从同学身上学习到更多的优势和长处。最后, 教师还应该对学生的形体训练做出最后的点评, 并且把对学生的点评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当中去, 衍生出知识点方面的内容, 让学生更加能够从具体的亲身经历中去学习到知识。
小结:
总之, 在进行空乘专业形体训练课程教学的时候, 一定要采取多方引导、和谐情景、巧妙设疑、激发主动、鼓励创新以及评鉴演出多种办法, 促使学生不断增强自我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深入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 真正让学生成为形体训练课程教学中的主人, 这样才能够真正使得空城专业形体训练教学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也同样能够使课程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 能够让学生不断增强创新精神、体能素质, 还能够在实践能力方面获得良好的培养以及巨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科, 刘博, 郑向敏.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旅游管理类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空乘人员的形体与礼仪姿态塑造.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7
[2]刘科, 郑向敏.高校教材网普通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空乘人员的形体与礼仪姿态塑造 (普通高等学校旅游管理类专业“十二五”精品课程规划教材)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2.6
乘务专业 篇9
“能力本位”是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CBVE ( Competence Based Vocational Education) 的简称,它是一种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提倡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指导思想[1]。“能力本位”是以提供社会和行业对受训对象履行岗位职责所需的能力为基本准则,强调学生具备能够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2],它以全方位的分析职业角色为出发点,以培养符合产业和职业岗位职能为基本的原则,以受教育者为本,以实际能力培养为核心。
2空中乘务专业职业能力剖析
职业行动能力是从岗位能力要求中提取归纳的,在职业情境中相互关联的,具有完整过程的任务集合,是便于进行教学实施的内容归纳。空中乘务专业的职业能力包括: 能够进行客舱播音、问询、安全、餐饮服务的处理工作,能够熟练掌握各项服务流程,进行各级客舱服务、能够使用紧急安全救护及设施设备,能够处理各项突发异常问题,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
3空中乘务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3.1民航系统所属院校空乘专业的实训教学现状
民航系统所属的中国民用航空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乘务学院等院校,因其行业背景,一般都建有一流的实训基地,不过涉及空中乘务专用实训的较少,对此专业通常会利用其他专业实训设备进行训练。如在北京、广州、武汉、郑州等城市的民航企业建立了近百个校外实习基地, 都可以为这些院校提供仿真性实训场地。此类院校师资力量强大,即便专门的空乘实训实验室少,其效果也是其他院校难以超越的。
3.2使用民航企业培训基地的空乘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有部分院校没有自己的空中乘务实训基地,会与拥有乘务员培训基地的相关企业签订协议,有偿利用其场所进行实训。如海航在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投资了4亿元建成了目前国内设备最完善的空中乘务人员培训基地,如B767 - 300水上逃生训练平台、模拟灭火训练舱、B737 800综合模拟训练舱等。还有海南的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和海口美兰国际机场都为该院的空乘专业提供了理想的实习实训基地。尽管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但这些实训场地都是租用别人的基地,费用相对很高,并且在使用时间和项目上都会受到诸多限制,可控制性较弱。
3.3依托航空培训企业,校企共建实训设施的空乘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部分学校依托专业培训企业,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共建模拟客舱、乘务员培训与测试中心等实训室,并由企业派出空乘专业教员对学生进行培训。例如,北京广慧金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先后与贵州民族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等14所国家公办院校合作开办空乘专业, 从2008年起开始分批向这些合作院校赠送模拟客舱、飞机模型、空乘CBT实训软件等实训设备。院校提供场地及其他配套设施,双方成立空乘管理委员会进行共同管理。这种方式会充分利用到企业资源,软硬件共享,总体效果较好。但会存在校企双方的磨合问题,企业派驻教员也存在素质和经验不足等问题。
3.4依靠培训企业进行专业技能实训的院校教学现状
部分没有条件的院校会把空中乘务专业教学课程进行集中安排,在企业中完成空乘专业的技能实训,通常时间为一学期。如武汉商贸学院和北京航空运输培训中心进行合作,学生会在北京培训中心提供的模拟实训环境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职业技能训练。虽有效果,但实训成本高, 实训课程也会受到限制。
3.5自建模拟客舱等实训设备的空乘专业实训教学现状
有些院校基于空乘专业良好的就业市场,即使没有合适的合作企业,也花费重金购置模拟客舱等专业设备进行专业实训教学。但通常会因为缺乏行业标准和专业师资而影响实训效果。
此外,还存在大量既无校内专业实训基地,又未与企业合作的空乘院校,它们只有传统的化妆室、形体房等。 这些院校干脆放弃专业技能的实训实操,所有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甚至全部依靠学生面试通过后所在航空公司的岗前培训来完成。如此一来,培训的通过率也可想而知。
总之,当前空乘专业的实训教学现状令人担忧,完全不能与当下市场需求相匹配,现在急需通过其他更先进、 更方便、更专业、成本低、效果好的实训方式来解决空乘专业的实训矛盾,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一对一的实训环境,保证学生的实际操作时间,同时通过仿真实训的先进技术,让学生在接收新知识点的第一时间就能直观地掌握知识要点,同时通过实训提高学生实习和就业前的专业度和专业熟练度,进而来促进专业的招生和学生就业率。
4空中乘务专业仿真实训及其效益
4.1航空服务专业仿真实训平台
空乘服务专业仿真实训平台是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搭建的,是针对航空服务专业的模拟实训系统。主要是通过集成环境艺术、建筑艺术、虚拟现实技术、无线数据传输、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动画、沉浸式体验环境等技术来实现仿真的效果,以此创造一种沉浸性、 交互性的教学体验环境,并且详细地展示和训练在现实实验环境中难以达到职业技能所需要的各种实训。
4.2航空服务专业仿真实训的效益
4.2.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基于能力本位的仿真实训,可以深化学校和社会的无缝衔接,提高形成学生理论基础和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现场处置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重构岗课证直通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飞跃。为市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 “能说会道” “内外兼修” “心灵手巧”的高端技能型旅游、空中乘务人才。
4.2.2师资队伍建设
建成一支由双师型带头人、高技能水平兼职教师、骨干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专业素养高的师资队伍,助推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高、创新能力高的 “三高”型人才的建设。
4.2.3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通过建设融产、学、研、顶岗实习、培训、社会服务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平台,可以实现实践教学环境职业化、技能训练专业化的目标。
4.2.4社会服务
通过仿真实训平台的建设,使得专业在社会服务方面有突破,扩大空乘服务专业的社会服务影响力和体量,提高专业影响力和美誉度。
5基于能力本位的仿真实训与课程体系交互
5.1民航服务礼仪实训教学
5.1.1客舱服务礼仪
通过仿真训练,可模拟不同机型的机舱结构,培训时可切换不同机型,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观看不同型号的机舱结构、空间尺寸等,同时可多角度观看模拟角色示范标准化的客舱基本走姿,规范操作手势训练,如行李操作、门帘操作、手势示意、坐姿、蹲姿等,掌握各个姿势的要点。
5.1.2地面服务礼仪
仿真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地面礼仪中更直观更身临其境地学习候机进行中的礼仪,了解候机楼格局,问询台位置,值机流程等。学生可在不同的虚拟情境下,学习和了解要客迎送礼仪,标准手位礼仪,贵宾服务礼仪等。
5.2民航客舱服务与管理实训基地
5.2.1起飞前项目检查
通过仿真训练,学生可随时随地体验身处客舱里的感受,通过第一人称视角的交互操作,学生可了解和学习各项客舱设备检查、服务设备检查机机上卫生及餐食机供品检查等,在模拟客舱场景中,了解各个设备的摆放位置,模拟操作乘务员控制面板、播放器、灯光音乐系统等。
5.2.2经济舱服务
通过仿真平台,同时可模拟不同机型的机舱结构,培训时可切换不同机型,让学生以身临其境的方式观看不同型号的机舱结构、空间尺寸等。同时架设红外体感捕捉摄像机,通过体感的技术识别学员在培训中的身体姿态,如准备饮料、提供饮料、提供餐食等,通过设定标准化的姿态模板,该系统可实时匹配学生在各个任务中的姿态准确度。在课余时间,学生还可以使用该系统自我培训练习, 反复学习正确的礼仪姿态。
5.3民航客舱设备操作与管理实训基地
通过虚拟场景建模的方式,可创建多种型号飞机的舱门构成,开启方式,滑梯模型及相关操作模拟。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参与不同机型的客舱设备操作。同时学生通过对滑梯模型多方位的了解,可进行虚拟滑梯设备多情境下的任务操作演练。还可了解厨房设备布局,通过情景编排功能,学生可在设定应急情境下,对氧气、医疗、灭火等设备进行操作学习和培训,同时学习使用各类紧急照明系统、发报机等。模拟登上救生船,进行各类救援操作; 此外,可在设定应急情境下进行应急撤离及迫降任务考核, 系统提供限时模式及操作流程准确性考核,学生可通过系统,反复体验各类应急情景及任务流程执行。
摘要:基于学生“能力本位”,从空中乘务专业的职业特点及职业能力出发对当前专业教学现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以“仿真性”为切入点,探索实训教学中如何通过实践和实验的改革来提升和完善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期实现校内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乘务专业 篇10
一、外在需求
(一) 中韩两国交往深化的客观存在性。
韩国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中韩两国文化交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国的隋唐之前。 自1992年8月建立外交关系以来, 两国关系迅速发展。 中韩不断开展高层往来, 增进互信共识, 拓展合作领域, 深化合作层次。 迄今中韩间已有73对省、道 (相当于中国的省) 和城市结成友好关系, 进行对口合作交流。中韩两国间每周有850多架次的航班, 为两国各界人士进行交流访问、商务洽谈、旅游观光等提供便利条件。 其中韩国语在中韩两国各方面的交往中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 可见了解一个民族的基础就是语言, 开展深入合作的基础是语言。
(二) 某些航空公司招聘的客观要求。
以Air China (中国国际航空) 为例, 在其官方网站的招聘素质条件要求中, 除基本招聘条件要求不变以外, 对语言能力方面的要求也有新的高度, 其中具有良好的英语口语水平是基础条件, 而持有小语种相应等级证书的应聘者可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 同样, CHINA SOUTHERN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 的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了对应聘者在英语类和小语种类 (日语、韩语、德语、法语、俄语) 的等级要求, 由此可见一部分航空公司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日趋明显。
(三) 掌握韩国语是争取韩国航空公司面试机会的有利条件 (以韩亚航空公司为例) 。
对于韩国来说, 随着航空事业的急速发展, 目前仁川机场连接了世界51个国家113个城市, 每天有391架次航班, 24小时与世界各地连通着。 尤其是东北亚地区, 可以说所有航空路线都和仁川连通着[1]。 在目前面临航空经营环境急剧变化、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 韩亚航空公司将近邻中国和日本看做是最重要的市场, 为了维持这个市场优势, 与日本的ANA和Air China (中国国际航空) 、上海航空等的合作范围逐渐扩大。 近年来, 随着中国航空市场的需求空间的增加, 对此, 韩亚航空公司强化了同中国国际航空及上海航空开通的所有可能路线进行了坐席共享合作[2]。 在这一系列的环节中, 韩国语可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是空乘专业学生寻求国际航线飞行任务工作的一个有利因素。
(四) 旅游业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对民航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中韩两国临近, 加之两小时即可到达韩国的便利航空条件使得国人越来越青睐飞往韩国四五日的小长假游, 对比水路长达12小时到两天不等的时间才可以到达韩国, 乘坐飞机显然是国人去韩国旅游的不二选择。 很多航空公司会选择在机上卖免税店的产品, 那么当空乘为机上顾客介绍产品的时候, 掌握一定的韩国语显得尤为关键, 这也许亦可视作航空公司为顾客提供增值服务的另一种体现。
二、内在要求
(一) 学生自身对韩国语的兴趣。
随着韩流在中国的渗透,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韩国及其文化、饮食、综艺等方面产生浓厚的兴趣, 但是不管对这其中的哪一方面感兴趣, 其基础都是对韩国语的熟悉程度, 若对这门语言一无所知则不可能深入了解韩国的任何一方面。
(二) 弥补英语能力不足的另一个选择。
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在找工作时, 英语口语固然是一块重要的敲门砖, 但我们要考虑到一小部分学生在英语口语方面无法达到某些航空公司的招聘要求, 那么此时, 学习韩国语则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另一个寻求好工作的机会。 语言具有作为工具为其他专业与行业服务的性质, 它最主要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韩国语作为小语种之一同样肩负着这个使命。
(三) 具备多语言能力。
与第二点相反,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 在具备良好的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 再具备另一种语言能力就比单纯英语口语好的同学更具竞争优势, 所谓“技多不压身”, 尤其对空中乘务专业的同学来说, 在每天的工作中会接触到世界各国的顾客, 其中不乏韩国友人, 若此时运用韩国语与其对话则会使工作变得容易很多, 并且会使顾客感到非常贴心、温暖。无论是对于个人发展而言, 还是对于航空公司发展前景来说, 都是“双赢”, 因为个人利益和公司利益间的作用是相互作用的。
语言可谓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对于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来说, 良好的沟通能力是与客户交流的“金钥匙”, 但单纯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远远不够的, 还需要一个对外交流的媒介, 这个媒介便是各国的语言。 无论是外部因素的促使, 还是主观意愿上的行为, 多学习一门外语对于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来说越来越重要, 而韩国语在众多小语种中是较易学且应用性较强的语种之一, 它会为学生求得满意的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要:随着中韩两国在各领域的交往变得日益密切, 各企业对韩国语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航空公司也不例外, 它们对韩国语方面的人才需求随之剧增, 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求和个人良好的发展, 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学习韩国语的必要性日渐凸显。本文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诠释了对于空中乘务专业学生来说学习韩国语的必要性。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学生,韩国语,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当代韩国[J].CN:11-3467/D10-11.
乘务专业 篇11
关键词:空乘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
B844
随着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发生的大学生因为心理及精神上的疾病造成伤害自己或他人的事件层出不穷,而且发生的频率还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这种情况的严重化不仅给大学生本人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高校教育和社会的发展。因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工作十分重要。
1.调查方法
为了有效对空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调查,此次所采用的调查方法是通过问卷的形式来对某航空学院的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具体是对11级和12级的空乘学生做了不记名的问卷填写调查,其中抽取人数共计600人,男生150人,女生450人。最终调查问卷回收率达到了80%,共计511份。
2空乘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
2.1对心理健康认识的基本情况(如图1)
图1:空乘专业学生对心理健康认识情况的所占比例
从图1中可以看到结果,大部分空乘专业的学生并不了解“心理健康的概念”,更不清楚“怎样才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由此可见,大部分空乘学生没有建立对心理健康方面的正确客观认识。
2.2空乘专业学生是否重要心理健康(如图2)
图2:空乘专业心理健康重视程度所占的比例
从图2的比例来看,大部分空乘专业的学生意识到认真对待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性,这个结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种积极的意识。但与此同时还存在少部分的空乘学生认为是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是无所谓的,这表明了本专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重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并在老师的协助下给予正确的心理引导。
2.3如何看待心理咨询(如图3)
图3:是否有必要在大学开设心理咨询室
随着这几年不断出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事件,各大高等院校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关注和重视,并通过不断加强校园内心理咨询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和认识。从图3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空乘大学生是否有必要在大学校园开设心理咨询室时,60%的学生认为是“很有必要”,还有1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这个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这几年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使得大学生普遍对心理健康有了一个客观而正确的认识,并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也更加注重对个人在心理的健康、人格的健全和心智的成熟方面的培养和完善。作为空乘大学生,因为其专业的特殊性,在出现心理上的障碍或者困惑时是非常有必要求助心理老师和相关心理咨询机构。
3.有效解决空乘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1建立健全空乘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对于大部分空乘大学生而言,其主要压力和心理负担来源于就业压力。近年来,随着空乘专业和整个高等教育的扩招,使得行业的竞争越来越大,据有关数据显示,空乘专业的平均上机率正处于下滑的趋势,这也就意味着广大空乘专业的学生就业难度更大。当前空乘学生是采用了弹性学分制,也即是说学生在修满学分后可优先提前离校进入社会实习。所以这就给学生的就业时间顺序带来了巨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让部分还未修满学分的学生带来了巨大压力,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恐惧和失望。为此,学校应意识到这些问题,然后积极引进用人单位,并为空乘学生即将踏入工作岗位进行提前的就业引导和准备,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就业单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工作性质。同时,还要帮助学生走出心理误区,让学生对这个空乘专业具有更加综合性的就业认识,学生不僅可从事“空中乘务”工作,同时还有民航其他包括旅游类、公关类、酒店类等诸多领域都可实现自身的专业价值。
3.2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在高等院校的日常工作中,应重视并加强在校园内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可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广播或者院报等形式来为广大空乘学生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介绍,逐渐让学生意识到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性,并从这些知识中学会心理健康的自我保护,增强个人的心理健康意识。另外,学校可定期邀请著名的心理教授或专家在校开展大型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专题讲座,帮助空乘学生化解和疏导内心的各种情绪和压力,并引导学生能正确认识和解决心理健康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为空乘大学生以后从事的特殊职业打下坚实而健康积极的心理基础。
3.3通过多样化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来培养空乘学生的心理素养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与校园内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息息相关的。空乘学生可在各种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失败,并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沟通交流能力,进而逐渐培养健全的人格。例如,空乘专业的学生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竞赛”的活动,通过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的同时,也提升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素质。另外还可以模拟“空乘大学生就业面试大赛”,让那些心理承受能力较弱的空乘学生可以在比赛中得到锻炼,不断培养学生的受挫能力,让学生意识到挫折的存在是必然的,必须学会用积极心态去乐观面对,逐渐培养空乘大学生健康、积极的心理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重视对空乘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并根据当前空乘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十分重要。作为高校,应根据当前大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社会就业的趋势来正确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
参考文献:
[1]张端.空乘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2,34(3):39-41.
乘务专业 篇12
事实上, 在上60年代邮轮产业已经在国外逐渐演变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产业。但我国的邮轮产业则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 但那时了解并熟悉该产业的人相对较少, 直到进入21世纪后, 我国的邮轮产业才得到了迅猛发展。虽然我国邮轮产业起步较晚, 但是总体发展势头相对良好, 而且随着国内外邮轮产业市场的不断发展, 各大邮轮公司招聘中国籍邮轮乘务人员的比例日益增加, 这也导致了我国需要培养大量的邮轮乘务人才。因此近年来, 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开设了“邮轮乘务专业”, 从而缓解了该产业的用工荒。
但是, 目前在我国高职院校中邮轮乘务专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是发展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不过从当前高等院校中已开设的邮轮乘务专业上来看, 其人才培养的任务以及发展方向是培养出具有高素质以及拥有良好服务意识与专业技能的人才。由此可见, 在培养过程中, 对该专业的专职教师会有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邮轮乘务专业不仅要求其教师要有过硬的理论知识, 同时还需要教师可以进行邮轮实践教学, 这样才可以将该专业毕业生培养成拥有较高的服务精神以及过硬的实践能力的人才, 故如何提高邮轮乘务专业教师的总体水平的研究就成了目前很多高等职业院校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邮轮乘务专业教师的整体水平, 本文建议成立“邮轮乘务专业骨干教师研修班”, 这样可以在骨干教师的带动下, 促进整个教师团队的发展, 从而可以培养出比较符合大多数邮轮公司的人才需求标准。
为了更好的体现邮轮乘务专业骨干教师研修班对邮轮乘务专业教师的总体水平的影响, 本文从实际角度出发, 深入探讨该问题。
第一, 更加系统学习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战略思想。通过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对该方向人才培养的做出更明确细致的规划。在研究班中, 学习内容应该涉及面广泛, 而且应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邀请国内专家老师们的进行授课, 这个可以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在2014年7月举办的《高等职业院校骨干教师邮轮乘务专业高级研修班》中为例, 在该研修班中有,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国际邮轮乘务和旅游管理系杨杰主任的《国际邮轮公司运营模式对比分析》《邮轮联盟推进海乘专业建设》以及《有关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制定》,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时培育社长的《邮轮乘务专业教材建设规划情况介绍》, 东疆海事局邮轮监管中心韩天智主任的《邮轮母港监管论述》, 加勒比公司培训师的《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公司人才开发中心及示范课程展示》等一系列讲座, 专家老师们均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以及精彩的实例, 让培训教师从不同角度去了解邮轮乘务专业的目前发展现状, 发展方向以及专业发展前景。
第二, 更加深入探讨邮轮乘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方案。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 使邮轮乘务专业实现人才从培养到就业的资源共享。事实上, 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 对于已经设立该专业的院校来说基本上都具有自己的培训模式, 但通过在研修班的交流与学习经验, 例如天津海运职业学院、浙江交通职业学院、浙江国际海运职业学院等, 这样可以进一步拓宽了骨干教师的视野, 并对邮轮乘务专业的现状、前景都可以进行一次全面的提升。
同时, 各个有该专业的院校可以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以及中外合作办学等途径, 或者依托学校所在区域的邮轮产业发展, 加强与邮轮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同时, 研修班可以组织骨干教师参与国际邮轮方面的研讨会以及国际性邮轮科研课题研究, 这样可以很好的推动国内邮轮人才的培养。并且可以通过这些沟通与交流, 再结合国内邮轮产业的发展, 完全可以整合国内外邮轮企业和院校的教育科研资源, 从而达到可以持续培养适合我国邮轮产业发展的多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
第三, 更加完善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教学体系, 丰富人才培养模式。邮轮乘务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应该注重就是“实践”环节。应而如果可以得到政府以及企业的支持和资金, 这件是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例如, 日照海事专修学院依靠多年培养高级船员的经验, 与中远劳务等公司合作, 定向为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新加坡丽星邮轮和澳门五星级酒店等单位培养海乘员工, 如果面试合格, 那么意味着高薪就业, 而且豪华邮轮要求每位员工必须用流利的英语与客人交流, 所以员工的英语水平能很快得到提高, 甚至可以学习先进的五星级酒店管理模式, 这也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一定基础。
通过邮轮乘务专业骨干教师研修班, 有助于骨干教师学习各个高校的经验, 更深层次理解国内外邮轮专业专家的思想, 探究邮轮专业发展的规律, 借鉴其成功的经验, 从而达到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 增强自身优势, 为邮轮专业的设置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邮轮乘务专业教师的总体水平, 并带领专业教师开创新局面。
摘要:邮轮乘务专业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是属于比较特殊的专业型教育, 因此该专业的教师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水平。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邮轮乘务专业人才的需求及培养现状, 提出通过邮轮乘务专业骨干教师研修班以此提高邮轮乘务专业教师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邮轮乘务专业,骨干教师,研修班
参考文献
[1]胡顺利.张颖衍.张红升;国际邮轮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可行性研究;天津经济;2014 (7)
[2]张蕊.中国邮轮产业发展与邮轮专业人才培养对接问题研究,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