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实效性

2024-09-27

影响实效性(精选12篇)

影响实效性 篇1

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龙头, 体育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培养人才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经济改革和社会结构的变化为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条件和动力, 同时也给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 在社会转型期研究高等教育改革形势下体育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 体育教育工作必须自觉地进行创新, 研究新问题、新情况, 掌握新形势体育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 以此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根据教学实际, 设立科学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 然后进行教学。应该说广大教师对于教学目标都是明确的, 教学内容更是熟练到家, 这些都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我认为影响课堂体育教学实效的因素主要存在于教学过程中, 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课堂气氛的差别。构建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是我们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但我们有些教师上课, 严肃有余, 活泼不足, 课堂“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板着脸, 脸上写满严肃, 想用严厉镇住学生, 学生练习自然就形成了“军事化”演练;更有甚者, 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 甚至出现了与教学环节不和谐的声音。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效果是无疑是低效的。与之相反有笑声的课堂, 师生关系和谐, 学生学习参与度更大。我们都知道, 笑声能舒缓紧张情绪, 激发师生教学的积极心态, 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 有笑声的课堂教学, 教学效率自然会更高。

其二是激励与否。恰当的激励可以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从而提高课堂实效。有这样的情况, 教师上课, 习惯做“纠错”工作, 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 容易造成学生“无声”, 情绪受到压抑, 导致学生畏手畏脚, 动作放不开, 效果自然较差。其实, 体育课堂就是尝试活动练习的场所, 也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教学中, 我们要改变那种一味批评纠错的方式, 用激励赞美声来促使学生进入学习、练习的兴奋状态。尤其新授内容练习中要有对教学内容尝试练习的赞美。现在, 学生对新学动作的尝试哪怕是别别扭扭我也会说“不错”、“很好”, 学生得到了鼓励, 尝试的欲望就愈加强烈, 练习的动力就越大。原来我也曾是习惯做“纠错”工作, 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 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两者的教学效果差距很大。后来我对学生的赞美毫不吝音, 自然也取得了优异的实效。这些“赞美”, 催发了学生练习拼搏精神, 激活了学生运动的潜力, 提高了师生间的融洽。这样的课堂教学, 使教学的内涵更加丰富, 师生互动更加丰富, 也更为融洽, 势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是真假的差别。课堂教学是育人的重要过程, 教学中, 老师要做到教学内容的真实、教学过程的真实、检测考评的真实。教师要真实地了解班情、学情, 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材, 更要备学生、备自己, 使教学符合教学规律, 符合学生年龄、生理特点, 才能真正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此为真。有些课堂教学, 特别是公开课、展示课、竞赛课, 反复地不厌其烦的演练, 只是为了使教学“好看”, 上课成了一种表演, 此为假。内行一看就知华而不实, 失去了教学的真正意义。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和基本形式, 也是师生长期坚持的双边活动。课堂教学的朴实, 能体现教学的规律和教学的真实;能被广大师生接受。我们看到的“豪华”课多半只能“看”, 不能“用”。特别是公开课、竞赛课, 多种现代化手段齐上, 器械各种各样, 让人眼花缭乱, 反而给人不实的感觉。我们倡导课堂教学的不断创新, 但不是不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 这种课还是少上为好。

四是教师素养的差异。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 规范的动作, 还要有敏捷的思维和良好的语言素养, 这是体育教师基本的素养。实际上, 课堂教学的实效差距主要归因于教师的素养, 教师素养的水平高低决定着课堂教学实效的大小。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 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扎实教学, 来不得半点虚、花、空。这是教师个人功底、素养的差距使然。素养较高的教师坚持课堂教学的创新, 不是照搬照抄、单纯地复制教法, 不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不注重身体技能的提高, 而是强调全部教学内容、所有教学过程、面向全体学生的“落实”, 既要以“扎实”为出发点, 又要以“扎实”为收获点, 利用一切自然条件, 合理开发各项因素, 努力打造精品体育教学, 不断提高体育课堂实效。因此, 提高教师素养, 扎实做好课堂教学, 必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摘要:新世纪以来, 随着健康观念的普遍认同和健康素质的高度关注, 体育教学在高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体育教学对培养学生终生体育思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 国内外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相对较多, 但是, 专门针对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却少之又少, 更遑论形成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体系。从对于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成果来看, 国外的主要成果主要涉及体育教学意识的培养、模式、组织和调控教学等方面。例如, 日本体育界自倡导“终身体育”以来, “快乐体育”理论得到了发展, 并成为其一种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集团学习”成为其促成提高体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20世纪80年代起, 英美等国便开始制定体育专业性的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并认为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非常复杂, 需要高超技能 (highylskillde) 的活动, 等等。这些研究为本课题以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研究, 提高体育人才的质量提供了可贵的借鉴。

关键词:提升,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促进

参考文献

[1]杨曦, 韩婵.刍议影响高校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因素[J].网友世界, 2014 (10) .

[2]孙鸿飞.体育口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冰雪运动, 1981 (09) .

[3]董乐, 朱欣华.论武汉高校户外运动课堂教学[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1 (03) .

[4]何进东, 展复娥.转变观念发挥体育课堂教学多功能的作用[J].教育革新, 2010 (04) .

[5]张鸿.体育课堂教学的现象学检视[J].体育学刊, 2015 (06) .

影响实效性 篇2

[摘要]文章应用层次分析法对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分析,得出团队运行过程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形成良好团队运行过程的方法,从而提高团队有效性。

[关键词]团队;团队有效性;层次分析法

[作者简介]张卫枚,湖南城市学院城市发展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湖南益阳,413000

[中图分类号] F272.9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23(2007)02-0054-0003

一、引言

由于激烈的竞争、信息的不完全,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团队工作模式,希望以团队这种灵活的组织形式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许多企业已经从以控制为导向的、职能分工的等级组织转变为快速的、水平的多功能团队。团队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团队的有效性以及影响团队有效性的因素。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非常关心以下这些问题:团队怎样运行是有效的?为什么有的团队能够有效地运行,而有的团队则不能?哪些因素会影响团队的有效性? [1]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影响团队有效性的各个因素的权重,为团队有效性管理的实践提供一点借鉴。

二、理论模型

Campion等人(1996)在借鉴以往研究者提出的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由五方面影响因素构成的模型。该模型如图1[2]所示。本文的研究即基于此模型。Campion等人构建的模型将影响团队有效性的众多因素纳入到研究中,而不是像有些研究者仅考虑一个或少数几个因素。该模型考察的因素较为全面,既包括工作设计、团队构成和环境等因素,也包含了团队运行过程的因素。

三、层次分析法简介

层次分析法又称AHP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决策思维方式,它把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各个组成因素,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组成有序的递价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人的判断以决策诸因素相对重要性总的顺序[3](P15)。AHP体现了人们决策思维的几个基本特征:分解、判断和综合。

四、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层次分析过程

(一)建构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AHP分析的模型,如图2:

(二)数据调查

为了提高可靠性,权重不由单个人确定,而是调查一组专家,让每个人独立地按规定比较评判,然后求出所有专家评判结果的权重的平均值,并将其归一化。我们这里所指的专家不仅包括学者意义上的专家,也包括有团队工作经验并对团队有效性影响因素有较深体会的群体。笔者采取投寄信函、email及现场采访的方式对一部分团队方面的专家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78份,其中有效问卷66份。

(三)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与原理(以某份问卷的数据为例,见表1)

1.步骤一,利用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设判断矩阵的一般形式为表2所示:

判断矩阵中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即要避免甲比乙优,乙比丙优,丙又比甲优的矛盾现象。由于评价人员认识上的多样性,判断矩阵有可能出现不完全一致性,这将会影响层次分析法的准确性,因此需要作一致性检验,以避免这种循环矛盾的现象。

层次分析法的一致性检验方法如下:

设判断矩阵为B,权重为W i

称CI为一致性指标,再引进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对于n=1~9阶判断矩阵的值RI,其值如下:

影响实效性 篇3

[关键词] “概论”课;教学实效性;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05-0108-0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是“05方案”实施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尤其是清醒的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正确的看待和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 关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将系统论、社会学和生态学紧密结合起来的基础理论,其基本观点是强调人在环境中,即把人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看做一个社会性的生态系统,而个人的思想和行为是系统作用的结果。社会生态系统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指个人系统,包括个人的生理、心理和情感因素等;中观系统是指对个人有影响的小群体,包括家庭、学校、单位和其他社会群体;宏观系统是指比家庭、学校更大的一些社会系统,比如社会环境。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体来说,微观系统的思想、情感、行为会受到中观系统如家庭、学校和单位的影响,同时也会受到宏观系统如社会风气、社会制度、社会习俗等各方面社会因素的重要影响。同时,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又反作用各系统,对这些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1]

二 以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考量制约美术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的主要因素

1 宏观系统分析:社会大环境

美术院校大学生对“概论”课程的认知同样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巨大影响。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念的大量涌入使价值观、道德观多元化;对“三个有利于”标准和“猫论”的误读,使得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盛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很多社会问题尤其是直接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的问题,如就业问题、医疗问题、养老问题等以及党内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贪污腐败问题、官僚主义作风问题等,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下降。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概论”课的正面宣讲就被一部分学生视作“假、大、空”。作为宏观系统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普遍的、深远的、潜移默化的,若不能及时并有针对性的疏导,会长期制约“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

2 中观系统分析:学风、教师

一个学校的学风直接影响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效果。在美术院校,对“概论”课程存在着两大错误的认识:一是把艺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立。部分学生认为艺术尊崇自由、尊崇个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要树立权威、统一认识,这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艺术创作;二是重专业、轻文化,认为“概论”课对美术院校大学生的成才没有用处。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教师的积极性和素质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在美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常是被边缘化的课程,不仅不受学生重视,甚至还受到个别专业老师的歧视,挫伤了老师的教学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美术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是公共课,教师没有进一步发展和提升的空间,从而缺乏自我学习、自我提升的动力,导致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技能提高缓慢。在工作中表现为机械的上课,消极的科研,缺乏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的深入研究,最终影响这门课的教学实效性。学风、教师作为中观系统,是对宏观系统的反映,同时又会反作用于宏观系统并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微观系统)。

3 微观系统分析:美术院校大学生特点

美术院校大学生在生源上、思想上、行为上都有自身的特点。生源上,美术院校大学生文化课学习习惯相对较差。现行高考制度规定,艺体类学生在录取时文化课分数要低于同等的普通高等学校。这导致多数学生从中学时就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专业技能上;同时,学生们游走于各培训学校,所在中学对他们的管理相对松散,养成了上文化课随心所欲的习惯。进入大学后,管理更加宽松,文化课学习习惯进一步恶化。思想上,美术院校大学生思想开放、崇尚自由和个性发展,具有反传统、反权威的特点。在行为上表现为标新立异,对世俗权威不屑一顾。而“概论”课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权威性。

学生的思想行为和社会环境、学风教风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系统,“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是整个系统作用的结果;同时,各系统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协调的,各子系统或系统各要素发生改变,整个系统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以达到系统的新的平衡。因此,要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必须要以系统的眼光有重点的进行干预。

三 提高美术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主要对策

1 立足整个生态系统:“概论”课教学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概论课教学发展方式从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即从现行的大班授课转变成小班教学,由讲授式为主转变为学生参与式教学为主,由一个老师通讲转变为专题式教学。这是对整个社会生态系统的全面干预,也是提高“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2]。

首先,对微观系统的作用。大班变小班,一个专业一个文化班,教师能够深入了解社会大环境、校园小环境对学生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解答学生的迷惑,引导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其次,对中观系统的作用。大班变小班,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更贴近学生实际,提高课堂的吸引力,扭转学风、教风。从内容上来说,学生是同一个专业而且人数较少,关注的问题相对比较集中,便于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专题式教学,使教学内容有的放矢;从教学方式方法来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的采用讨论、辩论、观摩、实践等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专题式教学和参与式教学也给了老师更多自主性,有利于发挥老师的研究特长,提高教师的教研积极性。再次,学生的思想行为和校园小环境的改变,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大环境的改变,社会大环境的改变又将进一步推动校园小环境和学生思想行为的改变,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2 立足中观系统:教师要从教学型向教学研究型转变

“概论”课教师,必须要从机械教学向教研结合,以研促教转变。从内容上看,“概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和现实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必须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严谨的逻辑和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抓住问题的本质,把问题讲透彻,使学生信服,也才能消解不良社会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此外,“概论”课涉及的内容学生在中学接触过,但基本停留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这就要求大学的“概论”课教师必须在中学的基础上讲出深度,讲出广度,讲出新意,学生才喜欢听。因此,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深入研究,从理论高度把握教材,剖析问题;同时还要博揽群书,拓宽知识面,力争做到既有专业深度又有知识广度。

从教学方式方法上看,“概论”课的教学还没有从根本上摆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形成一套有课程特色、有学生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的改革创新。“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3],概论课需要教师们把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之余不断进行理论学习和理论研究,以理论指导教学,从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把这些经验教训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在理论层面进行全国性的交流学习,然后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经过理论-实践-理论批判-实践的过程,才可能探索出适合课程特色又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

针对美术院校“概论”课教师科研动力不足的实际情况,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激励措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把科研能力尤其与教学相关的科研成果与年度考评、晋升挂钩;定期组织、参与全国性的或地区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术动向,提升科研能力;支持和鼓励教师进一步攻读学位或研修。

3 立足宏观系统: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普遍的、深远的,它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认知状况,而且通过影响学校、家庭、社区小环境又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要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消除学生对这门课的抵触情绪,从根本上来说还是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风尚。一方面,在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中要切实把群众路线落到实处,了解人民群众意愿,满足群众合理需求,尽量减少社会不公平、不合理现象;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先进性、纯洁性。另一方面,党和政府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利用网络、电视、报纸及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进行正面引导,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

总的来说,要把美术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放到整个生态系统环境中来理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校、家庭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仅靠教师和相关教学单位的努力是不够的,必须要形成教师、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的合力,使整个系统良性循环,才能有效的提高“概论”课程的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查尔斯·H·扎斯特罗,卡伦·K·柯斯特-阿什曼.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师海玲,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

[2]徐艳国.教育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指导委员2013工作会议讲话[N].2013-10-12.

影响实效性 篇4

一、教师方面的因素

【问题点击】

师:我们前后4人为一个小组, 研究上述试题。

(一阵桌椅声之后, 开始了4人小组的合作学习……)

【问题分析】

在许多课上, 以前后4人为小组分组方式最为常见, 也是一些教师惯用的手法。虽说开展这样的小组合作简便易行, 然而殊不知教师简单的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 不但不能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 不能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 也不能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因此, 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仅是停留在传统的小组讨论层面上。仅有空间距离上的靠近, 不能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更不能满足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合作学习不等于“合坐”学习, 所以教师要科学合理的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问题点击】

(在“平移、旋转”教学片段中,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一些关于平移、旋转的事例, 如汽车在路上奔驰、风车在空中旋转、轮船在江中往来、陀螺在地上打转……)

师:刚才这些现象, 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话音刚落,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同学就举起手跃跃欲试)

师:我们先小组合作讨论, 再派小组代表汇报。

【问题分析】

上述片段中,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积累, 对上述现象已基本会区分、归类, 然而教师在这一环节中还是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 有这必要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可是, 像这样的情况在我们现在的课堂上还是屡见不鲜, 不管有没有合作学习的必要, 动不动就要合作学习, 好像没有合作学习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小组合作应该是在学生个体无法完成或个体无法有效完成任务;或者是受到外在条件限制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学生对自己产生的想法和做法有待与他人讨论、分享时才有必要、有价值。因此, 教师设计合作学习时, 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动脑, 主动探究知识, 有利于集体研究, 学生能产生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愿望。

二、学生方面的因素

【问题点击】

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 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 你一言, 我一语, 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 其他同学一言不发, 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 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

【问题分析】

在实际的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 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程度是不均衡的, 个别学生频频发言, 大部分学生一声不响, 成为多余人。这种少数人学习, 多数人游离于学习过程之外的合作学习, 根本不能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 也达不到共同发展的要求, 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如何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呢?除了前面讲的教师层面上要做到分组合理、明确职责以外;在学生方面,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教师进行指导时, 应重点指导学困生的学习操作活动, 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状况, 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让每一位小组成员体会到:同学之间积极的相互依赖, 意味着大家在彼此合作、相互启发中共同学习, 而不是消极地依靠某个学生或某一部分学生解决全组问题, 小组的共同目标, 要求每个学生都做出贡献。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对策

1. 科学合理地分小组、定角色。

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前, 教师要对分组进行认真设计, 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 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 (1) 小组人数要合理, 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展示, 人数太少会妨碍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2) 遵循“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 优势互补”的原则。分组时教师不仅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 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特征、才能倾向、学习水平、家庭背景、社会背景等方面存在合理差异, 以便在学习中实现优势互补。 (3) 小组成员应有适当的动态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根据学习主题内容的变化, 可以适当地在组间变换小组成员。二是根据组内成员担任角色的不同, 定期适当的进行角色的互换, 即组长、记录员、报告员、评判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总之, 教师应科学地提出分组方案, 灵活地确定组内角色。

2. 提高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 引导学生主动合作学习。

(1) 任何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 教学理论的发展表明, 教学中不存在一种适合于所有教学情境的万能模式或方法。 (2) 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 不应该放任学生, 应把握好教与不教的尺度。 (3) 留给学生一个适当的、可以自由思考的空间, 再组织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直至解决问题, 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如在上“统计的初步知识”时, 有这样一个片段:要求学生统计在某一时段通过十字路口的各种车辆数 (公共汽车、小轿车、摩托车、拖拉机) , 先课件模拟演示, 刚开始时由于速度较慢, 学生还能把各种车辆数记下来, 但随着速度的加快, 各种车辆是一闪而过, 就有学生大叫了起来:“太快了, 不行!”“慢点!慢点!”最后只能无奈地停下了手中的笔。再试一次, 学生还是没办法正确地统计出各种车辆的数量。“咱们分分工, 你负责记录拖拉机, 你负责记录公共汽车, 你负责记录摩托车, 他负责记录小轿车。”老师提出了建议, 于是大家开始合作。这时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合作的必要性, 自然而然地选择与同伴合作, 分工合作解决了问题。

3. 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技巧。

(1) 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这不能简单地说教, 可以适当地创设情境, 多提供机会让学生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 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 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问题。 (2) 教师要以灵活多样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会合作技巧, 形成社会交往的能力。教师可以正面传授, 对合作小组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 或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提供适当的指导;也可以作为小组成员参与到某一小组中去, 与学生平等交流, 提出自己的见解、观点或解决问题的策略, 供小组成员磋商, 最终整合为小组的合作成果。 (3) 教师要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意识、学习的自信心和兴趣、思维的有序性和灵活性等给予恰当的评价, 这样可以激发组内竞争, 调动每位成员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强化学生对合作技能的重视, 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提高合作水平。

4. 建立积极的评价机制。

教师的评价目的在于激励、肯定某个小组或个人的学习成果, 以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 而不是在教师先前的预设与学生的具体回答不符时, 教师便以个人主观意见对学生进行随意评价, 这样会极大的挫伤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学生的一些独特见解犹如智慧的火花, 不仅能启发同伴, 对教师的教学也有开拓作用。课堂上学生的独特见解、精彩回答、创新思维等都源于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是十分可贵的课程资源, 也是教师可利用的宝贵教学资料。

5. 加强合作学习中的课堂管理。

影响实效性 篇5

——读《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这样表述教学有效性的概念:教学有效性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有关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教师因素分析,从这几个方面阐述了原因:

1、教师的教育观念:

一位教师是否能够全面正确的理解国家的教育方针、能否把国家教育方针贯彻到他的日常教学中;他是否树立了主体性教育教学观念、素质教育观念、终身教育观念、创造教育教学观念;他是否具备改革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合作意识、效益意识;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否认为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等等。这些教育观念都将影响到他的教学行为。

2、教师的智力和智慧:

从教师的智力品质来看,教师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思维的灵活性、较强的记忆力和创造思维能力等对课堂教学有效性都有较大的影响。教师的智力品质制约教师的教学决策、方法的选择、解决课堂上出现的各种问题的机智等等。一个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丰富想象、创新思维、快速记忆等智力品质的老师,能够更好地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也能够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和面临的具体情景及时做出决策和选择、调节自己的教育行为。教师的教学智慧包括理论智慧和实践智慧。

3、教师的科学文化水平:

教师的文化水平主要表现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具体包括教师的学科专业性知识、相关科学知识、实践性知识(教学经验)、条件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教师的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学业成绩间存在着显著的正比关系。其中,教师的专业化,首先是学科知识的专业化,教师要达到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必须掌握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并综合 1

运用知识,才能达到教学的真、善、美的境界。此外,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和教育内容。无论哪一学科的教学,如果不遵循教育的规律和原理,不按照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成效的。最后,有关实践性知识,一个新手教师,不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地成为专家教师,要成为专家教师,智慧型教师,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积累、反思和提高。

4、教师的教学能力:

教师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规划设计、组织管理、动手操作、表达、评价与反馈、调节控制、理解交往、教研和科研等实际的本领和才智,教学能力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一个有效的教师,交给学生的是方法、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本身。只有教师具备创造性,才能培养学生的能力。所,作为一名有效教师,必须懂得和掌握教学原理和技能。教学技能包括善于组织教学和使用教材的能力,综合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基本原理和原则的能力,观察学生和管理学生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的能力,依据学生的不同才能、特长、兴趣和性格,进行因材施教的能力,等等。

5、教师的心理状态:

从个性品质看,教师广泛的兴趣爱好、自我控制力、意志力、民主平等合作精神、期望水平、自我教育能力等对教学有效性都有较大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品质形成。一个性格孤僻、偏狭、自私的老师很难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宽容的态度。一个唯我独尊的教师很难营造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呆板沉闷的课堂气氛,只能使学生精神倦怠,无法激活学生的认知欲望。另外,教师的“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到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极努力程度,甚至决定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影响教师的教学方式。

6、教师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

总体上看,人们对教师的师德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不如对教师教学能力、科学文化水平等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认识高,这一点十分有害。人们之所以不重视师德对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一方面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才轻德”的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因为“师德”在教学有效性的影响中是“内隐”的、“潜在”的、“长远”的,不易察觉,不能立竿见影,更不能做出量化的评价。

但是,师德却是影响教师角色的核心,是决定教学方向和教学力量的决定因素,是提高教师各种素质的动力和源泉,也是学校形象和教师形象取得社会认可和有力支持的感召力之所在。一个具有责任感、事业心、敬业爱岗、尊重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教师能够以其人格魅力和高尚的情操赢得学生的尊重,从而才能够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上所述,教师的因素对课堂的教学有效性是最重要的。但,目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遭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的无效具体表现在:三维目标的割裂、教学内容的泛化、教学活动的外化、教学层次的低下、预设与生成的冲突等等。《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中从教师层面分析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大概有:

1、理论脱离实际,缺少实践环节。

2、只重教书,不重育人。

3、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气氛沉闷。

4、教育教学观念陈旧。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还有众多因素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例如:

1、教师的自我观:

现在很多教师仍然摆脱不了“师道尊严”的影响,时时以一个“管理者”、“领导者”的形象自居和出现。在他们的心灵深处,还没有切实把学生看成主体。这种“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的方式,使课堂教学的“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学生真正主动学习的时间较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大大削弱了教学的效果。

2、教师的教学现:

教师重视学科本身而轻视学生的发展,学科中心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根深蒂固。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和重要性,教学内容上,教师本着“考什么就教什么,不考不教”的思想,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和价值观,这样就会导致教学目标的割裂,导致教学效能低下、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3、教师因材施教不够:

教师没有对学生存在的差别认真考虑,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过程没有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而是统一要求,统一练习,统一评价。

4、课堂教学中的评价不科学:

很多教师对学生鼓励少,而批评多,批评的方式、方法不当,挫伤学生心灵,甚至人格受到侮辱,结果自信日少,自卑日强,学习热情荡然无存,这种消极情绪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真正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使学生身心得到愉快的成长,是我们一线历史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就这一问题谈一些自己在探索和实践中的体会。

1、教学目标确定的全面化。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把握越好,并在课堂教学中紧紧围绕教

学目标进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随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在认真研究传统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借鉴其优秀的成果(基础知识扎实)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同时要研究传统教学中不合理的地方,如传统的教学把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上,视学生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个方面就要进行改革。

2、教学内容的整体化。

教师在用教材的过程中,做到用好、用活、用实教材,用教材但不要拘泥于教材,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所承载的知识性、科学性、思想性、文化性、民族性、发展性以及情感价值及思维方法等诸多因素中去完善、补充、挖掘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材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材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这样才能彰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最优化。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认知和能力发展水平,结合教师自身的特长和风格,灵活运用各教学方式,实现各种方式的优化组合,保证课堂教学的科学性、灵活性、创造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教学的探索性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方法。

要实现探索中的创新,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设计问题时,首先可以适当地引入直观材料、轶闻趣事或谜语来设计新颖有趣的问题,来调动学生的兴奋神经,这样学生思维探索的积极性就能充分调动起来,并进一步主动地去探索寻求答案。其次,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认真分析教材,寻找最佳处创设悬念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学生对所讲内容产生一种急于追下去的心理,因而注意力倍加集中,求知欲倍加旺盛。再次就是好的提问还可以触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因为问题问的巧妙,学生会受教师问题的激发而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新的问题,在对新问题的发掘和解决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以不断加强。这样,问题教学就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教师的教学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第四就是教学问题设计要“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问题一定是围绕中心目标的,决不随心所欲的胡乱设疑。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讲求过程、不重结论,具有可思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考探索中理解知识,把握重点,体味思路,突破难点,激发学生思维的层次性。

影响实效性 篇6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影响;对策

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于我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大意义。近年来,由于国家重视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而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培训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提高实效性成为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主要因素分析

1.主体性因素

主体性因素是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的首要因素。按主体在培训系统中职能不同,分为培训需求主体、培训供给主体、培训效果评价主体。农民、用工企业和国家是培训需求主体,农民是培训成果的直接载体和直接受益者,用工企业是培训成果的直接“消费者”和最大受益者,国家是最终受益者和最大需求者;政府、用工企业、培训机构是培训供给主体,其中政府是整体培训系统工程的规划推动、管理调控者,是政策、资金、制度的主要提供者,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是具体实施主体;用工企业和政府又是培训效果的主要评价主体。

主体意识是各培训主体对于自身在整个培训系统中所处地位和应发挥的作用地全面深刻认知,是主体积极参与的重要驱动力量。而主体意识不强是当前影响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⑴有些县、乡镇基层政府对转移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只在口头上,落实只在文件上;⑵一些培训机构的培训理念模糊、动机不正确,培训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甚至弄虚作假只为赚取培训补贴;⑶用工企业投资参与积极性不高,农民接受培训意识淡漠。

主体素质是各培训主体能够有效地完成自己所担负的职能所应具备的素质总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十分艰巨,据统计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1.5亿,每年新增600万,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3年,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1%。目前培训主体素质亟待提高,远不能适应现实培训实践需要。

2.培训目标、内容和方法因素

确立科学的转移培训目标是实效性实现的基础性、根本性因素。培训目标是整个培训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制约培训内容的确定和培训方法的选择,也是衡量培训效果的重要依据,所以目标必须具有科学性。而现实中,目标定位不科学现象相当严重。目标偏低,只有数量目标没有质量目标;目标缺乏层次性,缺乏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地域经济发展特点的目标设定区分;目标虚设、不实用,为培训而培训。

内容是目标的落实,内容必须有针对性。确定培训内容除依据培训目标外,还要反映农民个体特点和需要、切合企业需求。而当前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是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缺乏特色。以河北省为例,由于经费、设施和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培训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收入较低,且脏、累、苦、险的建筑、餐饮、保安、美容、家政等行业,而对市场急需、收入较高,农民又愿意接受培训的车、钳、铆、电焊等技术工种大部分县又培训不了。

培訓方法是实现培训目标和落实培训内容的桥梁。科学的培训方法必须具有契合性,既要适合培训内容的要求,又要符合接受培训农民自身的特点,是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目前研究创新具有契合性的培训方法,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资源性因素

资源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效实施必备的基础性条件。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备的师资、资金、设备、培训供求的信息资源存在着普遍性短缺问题,成为制约培训效果的重要因素。

师资是培训资源中的关键性因素。我国专业技能师资短缺,具有相应任职资格的专业培训师资远不能满足需求。目前我国实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以输出地为主,而输出劳动力的地区又多是经济落后地区,而且培训实施依托县级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为主。而在我国广大贫穷落后地区,属于县乡级一级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的师资素质和设备条件,更难以满足培训出合格的城市产业工人的需要。再者,县级原有职业学校,职教中心数量就少,之后又萎缩多转办基础教育和学历教育,致使位数不多的专业教师,又流失严重。相对而言,城市是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集中地,师资较为丰富。

培训资金严重缺乏。目前国家出资量小,地方政府资金匮乏,企业投资没到位,农民支付能力低。由于资金匮乏,教学设施短缺远不能满足实训操作需要,有些培训机构设备陈旧落后,严重影响了培训效果;供求就业信息网络普及率低、信息流通不畅,致使许多农民接受培训后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而又有许多城市和企业出现技工荒。

4.制度性因素

制度性因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实效性实现的协调性和保障性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体系,借助制度的纽带作用把诸要素凝聚在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从而推动整个培训系统地有效运行。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必须建立科学的培训体制、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完备的就业服务制度。

我国正在致力于建立以政府为主导,职业学校、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培训体制。由于我国正处于转移培训发展初期,有效需求不足、供给不旺,这种政府主导型的培训体制适合现实国情。但目前尚未形成政府统筹、社会各有关方面参与、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领导管理体,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城乡“二元”户籍等体制性因素严重阻碍着转移培训地有效开展。

完善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在机构建设方面,农村基层单位和企业普遍缺乏相应管理机构的支撑;一些地方和部门职能不清、多头管理、协调不力的现象依然存在。在政策措施方面,缺乏相关立法和规划的实施细则,对培训工作缺乏相应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在资金方面,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尚未建立起来,培训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

相关就业服务制度不完备,造成接受培训的农民不能实现转移或不能够实现彻底转移。

二、提高农村劳力转移培训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1.政府高度重视,着力建构培训主体

各级地方政府尤其市、县、乡镇政府要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计划,做到目标任务到位、工作责任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要确保计划措施和目标任务的科学性,推动转移培训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必须着力建构培训主体。首先,各级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理论地学习研究、对国内外实践经验地积极借鉴、对本地区培训特点和内在规律地努力探索,以提高理论水平和领导管理能力。第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通过广泛宣传、典型示范、制度规范等形式,强化企业的培训责任意识,帮助培训机构和农民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第三,积极鼓励、扶持县、乡级培训学校的发展,最大限度地给予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提高其理论水平、师资水平和设备水平。

2.完善培训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努力推进转移培训组织实施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各级政府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工作推进机制,为各培训主体参与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进一步完善多元投资机制,抓紧构建科学地投入回报机制,调动各主体投资参与积极性;建立师资培养机制,一方面积极倡导鼓励城市知识分子下乡办学、支教,另一方面大力支持帮助县、乡级培训学校的教师到企业和高等院校学习深造,为转移培训提供充足优质的师资;拓宽培训渠道,创新方式方法,建立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和城乡统筹的培训机制,便于农民随时随地接受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效果评估制度,建立有用工企业参与的评价反馈机制,参照企业对工人的评价标准来评价转移培训的效果,让农民接受更有效的培训;切实落实就业准入制度,建立相关的培训法律制度,让企业和农民不得不参与培训。

3.以满足企业用工需要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为核心

首先,这是由企业和农民在整个培训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满足用工企业的人才需要,培训的农民才能实现转移就业增收致富,增收致富农民作为示范效应能够调动更多农民的培训积极性。同时转移培训满足了企业人才需要,企业才能获得经济效益,从提高其培训积极性。企业人才需要满足、农民增收目的实现才能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第二,满足企业需要和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是调动企业和农民参与积极性的最直接动力,收益水平是对影响企业和农民参与意愿的最重要因素。第三,这是由农民富裕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所决定的。“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致富问题,增收致富的关键是农民素质,提高农民素质重在培训。

4.整合培训需求,确立科学的培训目标

有效的培训系统分为培训需求评估、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价反馈三个阶段。培训需求评估是培训过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培训工作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对个体和企业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评估,从而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内容和制定實施方案。科学的培训目标是个体需求和社会需求的统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科学目标的制定必须首先对企业的需求工种类型、需求结构、需求标准、需求数量和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其个体差异进行深入细致地调研摸底分析,整合企业需求和农民需求,以二者的交集即共同重合部分作为培训目标内容的选项,从而确保培训目标内容的需求导向,从而实现培训与就业的良性对接。

5.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

接受培训的农民要真正实现转移就业,还需要完备的就业服务制度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一是大力发展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业,让接受培训农民能“进得城”。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并充分发挥其作用;积极倡导扶持致力于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的各种职业介绍服务机构和人力资源派遣公司等营利性就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发展,并加强对其管理和监督。二是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以避免农民工进城后遭受歧视和不公正待遇,让农民能“留得下”。三是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努力为农民解决进城后的保险、医疗、住房、子女就业等等问题,让农民能“住得久”。

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 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危朝安.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在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www.nmpx.gov.cn/,2006-11-13.

[2]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121-122.

影响实效性 篇7

1、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扩展和延伸,是指在高等院校中,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要求,将符合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旨在提高其思想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致的,都在于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要理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应该追本溯源,从“实效”入手。所谓“实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实际的效果”。“实效性”是指事物经过某种活动过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或状态。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基本含义的解释,目前学术界尚未统一,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一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指方法的可操作性,在实践中的可行性,产生良好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是指教育者根据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以网络为载体对大学生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受教育者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所取得的成效。

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

1、教育者

教育者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实施者。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直接影响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包括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和生理心理素质。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同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呈一种正相关的关系,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越高,受教育者越能对以网络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亲近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越高,相反,教育者的综合素质越低,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越低。

教育者的基本技能是指教育者在实践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所具有的善于挖掘网络信息、熟练网络操作、能够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以及进行协调和控制的能力。教育者良好的基本技能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积极意义,反之亦然。

2、受教育者

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教育内容和所采取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关系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最后的成效。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传播的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大学生的个人经验,且受教育者有完成社会要求的可能性,那么大学生就会较容易接受,就会对教育者所传播的教育内容吸收内化,进行自我教育,产生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最后外化为行为习惯。当教育内容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和个人经验不一致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另外,因为网络的交互性特点,受教育者逐渐呈现客体主体化的趋势,大学生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有所提升,这势必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有着更大的影响。

3、教育方法

教育方法是指为实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手段、方式和技巧等。教育方法是否适当直接影响到大学生是否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所传递的教育内容,直接影响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科学的教育方法应揭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和活动特点,且与教育对象的需求相吻合,应与教育内容紧密联系,应适合于当前的教育环境,是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所反映出的思想问题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优化教育效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4、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是指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传递给受教育者的有效信息。教育内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教育内容的好坏不仅仅是正确和错误的区分,还指教育内容是否具有真实性,是否具有适用性,是否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正确、真实、适用的教育内容不仅会对受教育者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也更容易为受教育者所接受。另外,教育内容不应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理论,还应包括具有积极意义的实际例子和优秀的文学作品等等。现代计算机网络具有内容丰富性的特点,其内容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分。正确的内容固然对大学生的思想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错误的内容则可能使人们的思想发生波动,产生较大的社会问题,造成社会动荡。各大高校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尤其注意这一点,要选择正确的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性的教育内容进行传递。

5、教育环境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还受到教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

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良好的经济环境会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多资金用于优化网站的建设,从更多途径获取有用的信息等。如今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原因之一就在于网站建设不到位、信息量不足。而政治环境则主要从法律保障的这一角度来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微观环境包括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网络道德环境等。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包括校园制度文化坏境、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校园制度文化环境是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则主要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产生影响;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则对大学生接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物质条件。而网络道德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学习氛围。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需要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环境这五个要素的共同参与,缺少任何一个要素,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都不可能开展。那么,这五个要素也必然会影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其中教育者是主导因素,受教育者是内在因素,教育内容是重要因素,教育方法是策略因素,教育环境是客观因素。

参考文献

[1]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王章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6.

[3]张耀灿,等.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影响实效性 篇8

一、网络文化及其特点

网络文化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基础, 以文化信息为核心, 在网络构成的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自由地实现多样文化的下载、上传、传播、交流、创造并影响和改变着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的文化总和。它是一种新兴的大众文化和快餐文化。和传统的文化相比较, 它有自己的特点:1.开放性。互联网超越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广阔、开放、自由的信息渠道, 交流的空间和想象的空间, 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地获取或发布信息。这就使得网络中的任何一条信息都有可能被整个社会的几乎每个角落的用户所读取, 其影响力和渗透力无与伦比;2.虚拟与现实的交互性。网络文化让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相兼容。网络文化的这种互动性使得每个人可以自由地在其中各取所需, 同时又自由地将自己的不同信息融入其中。它打破了传统媒介信息传递的单一性的局限, 实现了实时的双向信息交流, 使被动的接受成为“互动”的交流;3.参与的自由与平等性。所有的人都是自由和平等的。网上交流具有极大的自由, 没有中心。网络上没有天然的权威, 没有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人物、等级、性别、职业等差别。网络时代的文化, 人人有参与的自由, 人人有交流的机会, 人人有选择的权利。在网络中, 人们“唯我独尊”。4.广域性与渗透性。网络文化打破了时空的界限, 突破了地域、民族、宗教的藩篱, 将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起来。因此, 它会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中, 如经济、文化、政治、教育、科技。网络文化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就会受到它的影响, 其思想意识、政治意识、文化观念等都会发生嬗变, 同时其原有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也会逐渐消蚀。

二、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影响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 它对在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也给当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是双重的。我们要认真研究网络文化的发展, 既不能一谓地堵, 也不能放任自流, 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去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积极影响

1. 网络文化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范围。

传统的教学活动中, 学生只能通过教师课本和实验几种方式获得知识。但在网络世界中, 学生可以迅速查到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知识内容, 网络成为一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博学工具。另外, 通过网络, 大学生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进行技术和学习方面的交流;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内容、进度和教师等, 从而改变了以往“填鸭式”的学习方式, 拓宽了学习的手段和渠道。教师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信息的获取选择评价和加工的方法, 引导学生的学习以及修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错误。

2. 网络文化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往空间, 增强了自主意识。

在网络虚拟社会中, 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合适的人交谈成为朋友。你可以结识成功人士, 获取他们成长道路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学生也可以帮助别人来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因此, 我们说, 网络既是一个提升自己素养的地方, 也是一个帮助别人的平台。网络的间接性、虚拟性等特点为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社交能力弱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 拓宽了他们的交往空间, 使他们的人际交往心理距离大大缩短。他们可以说出自己的心声, 不会担心因为年纪小、阅历浅而被嘲笑。目前, 随着QQ、MSN、OICQ、论坛、博客等聊天工具的盛行, 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 结交到志趣相投的朋友, 并且有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同时, 网络交往的自由随意性和平等性, 使大学生交往突破了时间、空间、身份等的限制, 也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民主意识和个性化人格的养成。

3. 网络文化有利于大学生舒缓心理压力和健康成长。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尚未成熟, 站在社会的门槛上, 感受到了竞争的压力、就业的压力、生存的压力、回报家庭与社会的压力等。重重压力交互作用, 积攒的焦虑、不安、急躁等情绪需要发泄, 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发泄心中不满情绪的空间和渠道。借助网络这个平台, 不良情绪可以宣泄, 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使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同时, 网络提供丰富的经验。有很多人共享着生活中的点滴, 比如:食谱、生活百科、医疗知识等等, 帮助个体从无到有的认知。夸张地说, 只有你想不到的, 没有你查不到的。所以网络以其丰富的资讯帮助学生迅速完成成人化与社会化的过程, 获得相当多的人生经验, 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的消极影响

网络文化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实效性的增强带来了挑战。增加了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上的难度, 在很大程度上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起着消解作用。

1. 政治观:

意识形态西化。网络空间向人类展现出一个全球性的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多维立体虚拟环境, 各种文化观念在其中跨国界自由传播, 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使思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处在多元文化并存、相互激荡的环境当中。各种西化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下青少年的思想意识, 诸如影视、电子游戏、电子软件等精神文化产品中蕴含的各种西方意识, 无疑弱化、消蚀了青少年固有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 冲击我国青年正确的理想信念。

2. 自由观:

行为取向无政府主义, 价值取向多元化。网络文化的开放性、去中心化等特点让使用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缺乏明确的思想导向。同时网络传播的双向性打破了传统媒介的单向性, 使每一个用户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也带来了传播权的滥用。没有政府的领导与监督, 任何人都可以以任何目的发表言论。使得一些青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约束力量, 发表一些不正确的反政府、反社会的言论。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的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文化, 它是一种多元快变的文化, 容易使青年学生在思想上对信息的理解多维化,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者的灌输和安排。青年学生判断是非标准的自主性、独立性增强了, 不同的价值观念在学生头脑中相互冲突和激荡, 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力不从心, 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带来了挑战。

3. 交往观:

道德情感冷漠化, 行为主体冷漠。网络交往中, 人与人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大大减少, 个体隐退到信息终端的后面, 人们往往无法知道对方的反应、表情。这种非人性化的交往, 人们虽可以获得高速、海量生动与精彩的信息, 但是却缺少现实生活中的人情味, 网络时代的人们逐渐患上“精神麻木症”。人与人之间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于存在。人与人之间交往的责任感进一步减弱, 导致人际情感的淡漠与疏远, 使人产生孤独、苦闷、压抑等情绪。同时, 在匿名、开放、虚拟的网络空间, 人们经常遇到虚假信息、网络诈骗、网络偷盗、病毒传播、网络婚姻、网络谣言等等情况, 使人觉得交往的安全感下降。在价值多元化、道德主义泛滥的网络中, 青年学生往往感到困惑, 个体经常处于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中, 给个体健康的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造成极大的扭曲。网络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 使得青年学生的道德内化和价值选择造成困难, 从而引起了道德失范行为的产生, 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大打折扣。

三、建议和对策

(一) 积极加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培养和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不是简单地搞几次教育活动和讲座就能实现的, 它的形成需要与其他的教育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是一个长期而循序渐进的过程。将专业课的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 通过日常不断的教育和培养, 逐步培养学生踏实做学问, 诚实为人的道德品质, 引导学生在面对网络文化时, 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网络文化的是与非、真实性、可靠性作出谨慎而正确的判断。

(二) 加强思想理论队伍和高校网站建设,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思想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对网络特点、网络文化、网络规则、网络伦理等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把握, 才能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提供良好的支持。高校应该把高校的网站建设当作为一个战略任务持之以恒地抓好, 它是一个高品位文化工程。紧紧围绕自己的办学特色、重点学科、科研项目, 组织好人力和财力, 调动起专家学者、计算机技术人员及全校师生的积极性, 不断提高网络文化的品位和魅力, 增强网络文化的吸引力, 夺取高校思想政治的制高点。

(三) 健全网络立法, 规范网络运行和管理

建立系统而完善的网络法律法规体系, 深入研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网络法律, 做到“依法治网, 以德治网”, 规范网络的利用。同时, 不断提高网络技术, 借助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监控、管理水平, 监测、过滤、跟踪网络信息, 确保信息安全和网络的健康、正常、规范发展。

总之, 如今的生活不能没有网络, 未来的网络就是未来的生活。基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网络文化虽然诞生不久, 但正以其崭新的文化形态、文化性质和功能呈现在大众面前。网络文化不仅与各种现实文化共生共存, 而且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引领当今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它对教育活动也将产生影响和渗透。高等学校和思想教育者必须要直面网络文化, 不断将网络等新文化有选择地融入校园文化中, 不断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 使其更好地满足高校学生对于文化的需求。真正做到网络文化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相互促进、共同繁荣、不断提高。

摘要:网络文化对思想教育的影响是高校和思想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在网络文化特点的基础上, 分析了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文化,实效性,积极作用,消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世明.技术.网络文化.文化变迁[J].情报杂志, 2004 (4) .

[2]唐超文, 刘轶.校园网络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 (1) .

[3]汪华, 张远登, 涂运祥, 谈朝阳.网络文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对策研究[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2009 (10) .

[4]陈迎明, 喻跃龙.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思考[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07 (4) .

[5]李伟明, 王宇, 陈好毅.网络时代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6) .

[6]戴焰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对策研究[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8.

[7]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影响实效性 篇9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主要以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在90年代以后才将教师培训的重心由学历补偿教育转向继续教育。继续教育如今已经进行得轰轰烈烈,国家和各级政府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大小规模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但是到底成效如何?继续教育是否有针对性、实用性?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后是否对工作具有很大影响等等这些问题就是本文所要谈的实效性问题。而目前对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有很多关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中都有提到其“实效性”问题,但大部分都是对如何提高实效性提出了若干措施或建议,很少对影响实效性的因素进行认真系统的分析。而对影响实效性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及准确的把握,对有针对性的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我国继续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中小学师资队伍的健康发展也将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针对继续教育实效性差的问题,笔者一直在寻找中小学继续教育的有效培训方式,但是经过仔细探究发现,问题的根源并不在这里,影响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构成一个共同体,它们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要想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弄明白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而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无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只有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提高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使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收到应有的效果。

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涵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十一条规定: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在第二章“战略目标”中也提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要完成这些目标,教师继续教育则起着先锋模范作用。“教师教育”是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统称, 教师继续教育则属于职后培训的范畴。[1]“继续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已成为教师大学毕业后知识更新,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理念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 并成为21世纪的教育发展趋势。”[2]而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则成为我国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师专业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教育发展的进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指对取得教师资格的中小学在职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和业务素质进行的培训。”[3]“所谓实效性,主要研究继续教育如何实现它的功能,探讨其确保质量的措施。”[4]综上,笔者认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即主要研究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如何实现国家教育政策的目标,如何提高中小学教师专业能力,并且如何保证其收到预期效果。

三、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因此,笔者基于参加中小学继续教育的实践经验及已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影响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因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宏观角度包括环境、政策、资源等方面,微观因素主要包括中小学教师、培训单位、学校等(如图1所示)。

首先,居于椭圆核心的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它周围有环境、政策、资源、教师、培训、学校六大因素共同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每个因素大概有2-4个部分组成,他们共同构成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影响因子。

(一)环境因素

中国民族文化心理结构的影响,一方面是偏重职前教育,特别重视职前学历教育,而不重视职后教育,在整个社会不重视职后的大环境下,影响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时效性,也使得教师继续教育缺乏一定的文化支撑环境;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得整个社会都比较看重“名校”、“名师”、“高分”等等这些所谓的“荣耀”,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大部分中小学教师压力过大,对于参加继续教育失去信心。

(二)政策因素

我国的继续教育是以政策为导向的,政策支持的力度直接影响着继续教育工作的是否顺利进行以及效果如何。国家教育政策如财政资源、资金的投入,宏观指导理念及教育目标,评价政策,教育信息化及改革政策,继续教育的组织管理及整体规划,考核激励机制,各种规范与标准导向等等直接影响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

(三)资源因素

中小学教师可用于继续学习的优秀资源不足。大部分单位追求技术高、精、尖、全,重视硬件资源的建设,而忽视其软件资源开发及其利用,已购建设的硬件资源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作用,造成资源浪费。并且用于中小学教师学习的优质软件资源缺乏,尤其是与中小学学科相配套的资源少,且真正适合教师学习的资源更少。

(四)教师因素

中小学教师自身原因是影响实效性的关键因素。

首先,教师的信念。教师是否坚信通过继续教育能提高教学效果,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教学能力的发展,直接决定着参加继续教育的效果。

其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及动机。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不明确,目前大多数教师还没有端正态度,大部分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是由于学校强制、领导要求,职务晋升、职务评审的需要。而很少真正有参加继续教育是为了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技能,为了自己的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意识。

再次,教师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当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大谈“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中,我们很少考虑过教师自己在作为学习者时应该发挥的主体作用,而这一点则常常被教师所忽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发展,社会信息化进程的拓深和加快,“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方式将被“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为根本”的现代教育方式所取代。网络信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更多有价值的知识需要教师经过主动探究才能获得。因此,教师主体性的发挥也影响着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

最后,理念与行动的差距。大量数据表明,大部分教师都认为继续教育对自己很有帮助,但是在实际的继续教育过程中,却并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学习,而总是一种应付差事,应付考试等现象,这种理念与行为的差距是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然,每个教师的性别、年龄、性格等心理以及专业、学科等背景也影响着继续教育的效果。

(五)培训因素

1.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不能满足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实际需要。因为培训单位除了校本培训是本校外,其他多是市、区(县)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高校或学术单位;省、国家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培训机构等等,这些培训单位因很少参与中小学的实践教学,所以,对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了解不够。在培训课程的安排上,因所选择的培训内容与中小学教师的实际需求有很大的差别,会产生培训的内容甚至不适合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需要,不能提高教师的学习兴趣,也不能满足教师的专业发展等问题,这都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效果,并且培训效果也很难转化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导致一些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只讲形式,不讲内容”、“只讲规模,不讲效果”。

2. 培训方式

“培训方法目前仍然沿袭‘讲-练-考’的模式,没有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参与,没有形成教师教研团队。正如有人说的,我们的教师要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而自己却在接受应试教育。”[5]由于不同地域经济、政策等差异,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培训等原因,很难做到统一的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当然也没有必要运用固定的培训方式。但是,这并不是说有效的培训是杂乱无章的。在拟定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的时候,可以依据培训的范围、内容、培训的级别等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

3. 培训评价

目前继续教育的评价方式比较单一,当前仍然注重把教师对知识的掌握作为主要评价方式,并且倾向于结果性评价,比如闭卷考试、撰写文章、完成教学设计作品、展示一堂公开课,不注重过程性评价贯穿于继续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去。而继续教育的目标并不仅仅限定于让教师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教师多方面的能力,如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素养、自主学习等。

4. 组织管理

“教师培训也是一项专业化的工作,其组织者、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关系到培训方案的制定、培训过程的实施、培训服务的质量和培训效果的评价。”[6]由于培训项目主办单位与承办分工不同,在组织管理上也存在着诸如推卸责任,管理混乱,管理制度不健全等缺点,特别是对于项目资金的监管,如果监管不利,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六)学校因素

学校是中小学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工作开展的直接影响因素。学校是否支持、是否重视将直接影响着教师的继续教育。学校整体规划和继续教育的导向直接影响着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首先,学校的领导者———校长自身对继续教育的态度和认识、学识与能力以及校长的办学理念起着很大影响作用,试想一个自己都不重视继续教育的校长,怎么能指望他领导好本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相反,而一个学校有远见的领导,一个具有开发的教育思想、不断学习的意识,将会给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扫清障碍,提供最有利的保障,这将有利于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其次,同行的支持与否也起着重要作用,在一个校园环境下,同行的各个方面及支持程度都影响着教师的继续教育。最后,信息化环境下的学生也是影响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这区别与传统环境下的教师继续教育,因为数字时代的学生具备的信息化能力或某方面的技能会赶上甚至超过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教师不得不去通过继续教育来提高自己,使得教学更加顺利的进行。

四、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分析

综上分析的六大因素,又可分为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可控因素是指通过人为的作用可以改变的因素,可以提高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不可控因素就是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过程中不能控制的因素,也就是不能改变的因素,至少是现阶段不可以改变或者是几乎不可能改变的因素。

可控因素主要指微观因素,即教师、培训、学校。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内在学习动机以及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提高继续教育的实效性。培训单位对培训的内容、管理等进行合理的调整,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实效性。学校对于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提供各方面的支持,给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不可控因素指宏观因素,即环境、政策、资源。整个社会大环境是在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形成的,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而国家政策是在国家宏观调控之内,不能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想法想提高资金投入就提高资金投入,说加大资源建设力度就加大资源建设力度的。它需要整个国家要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寻求整个社会的发展。资源属于很难改变的因素,因为资源的建设重在积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改变的,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协作努力才能逐步积累起来的。

当然,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间也存在着交叉部分,比如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属于可控因素,而教师的年龄、性格等因素则可以归属为不可控因素之中。因此,对于可控与不控因素的区别也就不那么明显了,这就需要正确把握这些因素的大致关系,减少低层次重复的研究,使得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

五、结束语

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可控因素,还是不可控因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相互影响的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实效性。而我们只有理清影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各个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的关系,统筹全局,才能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效果。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则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莫晓东, 顾通达.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问题与需求分析方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77-81.

[2]马梅玉, 刘斌.试论提高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由新疆中学化学教师继续教育状况调查引发的思考[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7, (3) :78-80.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7号.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Z], 1999-9-13.

[4]莫晓东, 顾通达.教师培训的实效性问题与需求分析方略[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3) :77-81.

[5]康宏, 邹策千.我国与美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方式分析[J].内蒙古电大学刊, 2008, (9) :80-81.

[6]范光基.论提高教师培训有效性的途径和方式[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55-58.

影响实效性 篇10

一、国际因素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

全球化的经济模式, 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各个国家的政治、文化、社会形态及意识形态。通过全球一体化经济这把双刃剑, 不仅可以有效地整合全球的资源, 推动经济的协同发展, 同时又加剧了各国的经济摩擦, 特别是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文化渗透搭建了一个便利的平台。高校的基层党组织虽然作为思想教育的直接教育者, 但是面对多元文化的交融, 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和价值理念上的差异影响, 很容易导致高校中的群体出现政治立场动摇与政治意识淡薄。高校的师生因受到“糖衣炮弹”的蛊惑, 而出现了理念信念背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象。

( 一) 国际文化思潮的渗透

近些年, 西方国家不断通过多种形式与方式, 将本国的价值观念通过书籍、影视媒体、网络新闻等传递给高校师生, 在“佯装”文化交流的同时, 将他们一些本国人民都摒弃的思想传递给高校师生, 而部分高校师生由于忽视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 让这些西方腐朽思潮有机可乘, 高校基层党组织面对这种外来文化的侵入有的时候又是防不胜防, 进而导致了高校师生对于理想信念的动摇。

( 二) 经济全球化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

从一定程度上说,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的民族意识产生了削弱效应, 这种效应的延伸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开始直接挑战爱国主义精神。现实的经济效益是目前高校师生做出相关抉择的首选参考条件之一, 经济效益已经导致高校中相当一部分群体的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中的基层党组织作为思想引导的构筑者, 当与实际的经济效益发生正面冲突时, 有的时候会略显不占有利优势。一切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的思想交错复杂地在高校校园生活中延伸与扩散, 这必然会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产生巨大冲击。

二、国内因素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冲击

( 一) 改革开放进程中对于高校师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享受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积极影响中, 带领着高校师生不断进取, 并在高校的改革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为社会的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但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 促使当下中国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期,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社会格局, 多元化的社会格局促使价值评判标准的多元化, 高校师生在多元价值评判选择中形成了复杂、多元的价值取向。因此, 高校基层党组织又不得不面对高校师生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错综复杂的思想价值观念。缺少切实有效的精神文化建设, 使得高校基层党组织对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势单力薄, 对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 二) 少数不良的社会风气冲击着理想信念教育

一直以来, 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锐意进取, 开拓创新的精神, 并带领着中华民族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果。但是不良的社会风气, 特别是党员干部的不正之风、腐败问题的出现, 高校师生愤恨至极。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面对社会不良风气有时, 又显得“无能为力”。特别是面对悬殊的贫富差距、看病贵、就业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时, 又使高校师生在理想信念上产生了困惑甚至动摇, 甚至一部分师生开始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产生了质疑, 这些无形中都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做好理想信念教育提出了挑战。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自身因素分析

面对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缺失的现状, 高校基层党组织不仅需要考虑分析客观环境, 同时也要对自身的实际工作进行反思。

( 一)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教育主体及教育理念存在认识偏差

传统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对高校师生开展思想教育时, 通常会将讲授人当成主体, 听教育的人被视为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产生了明确的界限划分, 即无论教育者讲得的内容是什么, 受教育者必须全盘接受。这种模式, 即所谓的单方面的思想灌输。事实上, 从教育的内涵理解, 教育是双向的, 即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才是真正的教育主体。一直以来, 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通常是被理解为通过高校的基础党组织向广大师生灌输既定的思想理论、政治态度、行为约束和道德规范等方面, 使高校中广大师生被动的接受基础党组织传递的理想信念。从一定意义上讲, 单方面的思想灌输只能称其为是一种工具主义的教育, 高校中广大师生根本没有被看作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 仅仅是被理解为信息的接收者。因此, 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应该对传统的理想信念教育进行总结, 促成传统理想信念教育向致力于培养和提升人的主体性的现代理想信念教育转变。除此以外, 高校基层党组织中全员育人的理念存在缺失, 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人员单纯的认为, 教育是讲授者的事情, 与个人无关。有的教育者单纯地认为, 我只需要完成我本职工作岗位上的业务流程即可, 至于工作的实效与氛围的构建却不放在心上,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确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真正意义。

( 二) 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脱离实际

目前,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高校师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往往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现象:

第一方面, 即是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趋向稳定, 不能够与时俱进。在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 应该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精神, 保证教育内容的一脉相承。但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却出现了绝对化, 甚至不考虑讲授内容的时代背景, 全盘的讲述给高校师生, 不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形势和人们思想意识的改变而发生改变, 这就导致部分高校师生从主观上开始抵触理想信念教育, 从而导致部分高校师生存在理想信念的缺失, 严重影响了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方面,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内容缺少与社会重大问题的有效融合。当前, 对于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就是单纯的讲授理论, 虽然能够为广大师生构建一个美好的愿景, 但是一旦面对社会现实时, 发现理想与现实的差异时又使得很多人不知所措, 又失去对理想信念的认同。因而在高校基层党组织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妥善的把握理论精髓, 有效的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使理想信念教育更为生动。

第三方面,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方面还缺乏针对性。高校师生总体上对于基本的社会准则和价值规范有着明确的认识, 但是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多样性发展的影响, 高校师生不免会在思想行为选择和价值观取向方面存在特殊差异, 不能够有针对性地对个体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也势必会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的教育的实效性。

( 三) 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方法落后

一个科学有效的方法将会促进问题的解决,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方面, 如果不采取先进的方法, 将不利于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养成。因此目前, 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缺失的因素之一也与教育方法的落后有着关联。在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教育过程中, 全面接受与完全排斥是经常出现的现象。一些基层组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全盘接受过去理想信念教育的模式方法, 对于外来的, 特别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策略方式择全盘的否定。要清楚地认识到, 教育的方法只是一种手段, 只要在教育中把握住精神实质, 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 只要有良好的效果就应该被采用。另外, 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教育中缺少一定的实践活动, 理想信念虽然是思想层面的认知, 但是要想思想与行为一致必须需要实践, 加深对于理论的认识。因此,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该结合实际情况, 摒弃落后的教育方法, 采取有效的措施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 四) 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存在不足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理想信念教育需要一支高水平的工作队伍,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人员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而当下, 高校采取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课堂与讲座报告。针对课堂这一方面, 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师的综合能力有待加强。从调查的结果来看, 学生们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方式认可度不高, 很多学生因为几次课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产生厌倦感。归其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任课教师的水平不高, 不能够很好的将教育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传授给学生。另外, 部分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能力不足, 不能够很好的理解领会理想信念教育的思想核心, 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一般。高校基层党组织如果不能够有效的把握课堂这块阵地, 很难对高校师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启迪与引导。因此,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 选取有能力、有方法、有学识的人员, 组建一支有效的工作队伍, 切实地做好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

四、高校理想信念受教育者自身因素

目前, 很多高校师生除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外, 自身的主观因素也是导致高校基层党组织难以有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校广大师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主观认识不够, 不能够很好地明辨是非, 功利心理极强, 特别是主观意志薄弱, 一旦一些高校师生面临困难挫折时, 就会变得不堪一击。一些受教育者面对在理想形成过程中所遇到的多种矛盾与困难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 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结于外界因素, 而不从自身考虑, 甚至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自身知识储备的贫瘠、主观能动性的缺失、敢于承担困难的认识缺少, 都加剧了高校师生理想信念的迷茫和动摇。因而, 高校师生自身的改变, 对于高校基层党组织很好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也至关重要。

摘要:高校基层党组织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引领者, 随着国家、社会发展进程的快速推进, 高校基层党组织在理想信念教育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一些相关的经验和成果。面对当前社会转型期, 高校基层党组织对于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着亟需加强的问题。因此, 分析影响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对于加强高校师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和高校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基层党组织,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实效性,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1]伍处文.高校要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中创先争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25) .

[2]张梅.论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0, (17) .

影响实效性 篇11

关键词:党风廉政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党风廉政建设搞得好,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明显;党风廉政建设搞得不好,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就差。那么,党风廉政建设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呢?党风廉政建设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媒介的无声作用

大众传媒也可称为“大众媒介”或“大众传播媒介”,它是在广播电台出现后才产生的一个新的概念,指的是在信息传播途径上专事收集、复制及传播信息的机构,一般专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及网络。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媒介伴随着国内经济、政治的发展从简单到复杂,形成了日益复杂、多样的媒介环境。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越来越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影响。据一项调查研究,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为:报纸60.4分钟,广播56.2分钟,电视46.2分钟,网络94分钟。可见,每个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大众媒体的时间在3小时以上。调查显示,大众媒介对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的影响远远超过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和“两课”教育的影响。“大众传媒的作用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不可忽视的力量,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环节,直接参与塑造、改造教育对象。”

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媒介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是双重的:当媒介中所传播的党风廉政建设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方向趋于一致时,会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影响;当二者作用的方向不一致甚至相反时,就会弱化甚至抵消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同辈群体的感染

同辈群体是指“大致相当的社会地位、并且通常年龄相仿的一群人”,又称为同伴群体,它是由年龄、兴趣、爱好、态度、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个体组成并进行直接或间接互动的非正式群体。学生之所以会形成同辈群体,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满足其在家庭与学校中得不到满足的各种需要。“作为现代社会迅速变迁和经济分化的结果,父母已不再能够给孩子很多的知识、技能、外部世界所需要的理解力。”当代社会中,青年人的大部分时间是和自己的同辈伙伴一起度过的,大学生的同辈群体主要是同学、同龄朋友等,他们对青年人成长所发挥的影响并不亚于父母、教师,甚至在一些青年中是排在首位的影响因素。

同辈群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同辈群体交往氛围比较宽松,能给青年人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在与同伴交往时也就更容易敞开心扉,实现一种深层次的沟通。同辈群体是交往频繁的集合体,互动的范围很广,加上情绪上的相互感染和心理暗示,个体往往会不自觉地按照群体所共有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于是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就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一群体内的青年。

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表现为放大、抵消或颠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同辈群体中,如果能认识党风廉政建设的主流,则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彼此相互加强,互相印证,这能极大地加深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内化和认同。如果两者是相矛盾的,就会产生两种效果:一种是,大学生面对学校所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积极宣传和同辈群体中的党风廉政建设的不良影响无所适从,进而迷茫、混沌,这可以描述为两种力量的抵消;另一种是,大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接受了两种观点中的一种,进而彻底否定了另一种观点,此时被抛弃的那方就不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因为学生可能从此就对这一方产生抵触情绪,从情感上拒绝接受它的影响,完全倒向另一边。由此可见,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双重影响。党风廉政建设的实际成效同样会通过同辈群体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家庭环境的熏陶

家庭环境,是指笼罩着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诉诸于人的内在情绪和感受,对人起着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是家庭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的一种气氛。它对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影响最直接、最具体、最深刻、最持久。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家庭环境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作风。家庭作风是构成家庭环境的重要因素,它是指父母在思想、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态度或行为,主要表现为父母的行为习惯、道德品质、办事风格。父母的一言一行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内容,父母对于党风廉政建设认同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对党风廉政建设的认同度。

第二,家长的职业。家长的职业对子女的德育教育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家长的职业对子女的影响在方式、方法、深度、广度上有明显的差异。如果父母拥有权力,不能廉洁从政,依仗自己的职业为非作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子女思想品德的形成,从而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父母的文化修养。父母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阅历、气质等方面不同,他们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处世哲学也是不相同的。有的家庭中,父母的文化修养高,道德品质好,能够正确对待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集体利益面前舍弃自身的利益,能经得住利益的诱惑,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这样的父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促进作用。相反,子女的道德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受到一定的局限,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四、教师的潜移默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师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思想政治教育对象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者。教师在学生成长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乌申斯基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来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地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个教师的影响就会在某些学生身上留下永远的痕迹。”可见,教师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与引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对学生发挥着教育引导作用,不仅影响一个人的学生时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党风廉政建设的好与坏及其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深层次的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教师的思考,从而影响着高校教师的不同看法。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方面,教师的政治态度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因其所处的特殊地位,与学生交往、沟通、理解的机会更多,加之我国几千年来的“尊敬师长”的传统道德观念,自然而然地赋予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地位无可非议的确认性以及神圣、潜在、具有权威性的影响力,而这种确认性和权威性是非权力的,它不易产生抗拒心理。因而教师的政治态度在课堂中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态度,对于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负面影响,教师是否能坚信马列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主义,这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教师的价值取向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教师对党风廉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负面问题如何看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加之教师的价值观在课程实施中的介入会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与学生的价值判断。因此,教师自身的价值观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五、社会现实的影响

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在的大学生一边在校园内刻苦学习,一边也在做好各种跨出校园、踏入社会前的就业准备,他们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了解社会,如兼职、社会实践等。在这个过程中,党风廉政建设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民风、进而影响社会风气,也会对大学生产生间接的影响。

一方面,某些社会现实使大学生的价值观物质化。社会上某些党员干部,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不顾人民的利益选择利已的事情,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明显的物化倾向。他们将物质的满足作为人的最高目的,把物质价值置于价值体系的最高点,这种物本主义取向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

另一方面,社会现实影响着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时代环境和社会条件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的趋势,导致我国的价值观从一元化走向了多元化。在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坚持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然而也有部分党员为了个人利益不顾集体利益,一味地追求自身的利益,这就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带来了困惑。

党风廉政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是通过各方面展开而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政治环境影响而言,党风廉政建设通过社会政治现实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的影响深刻。就媒介环境的影响而言,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媒介来传播信息,大学生在媒介中获取的信息多,媒介无声地影响着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就家庭环境而言,党风廉政建设影响着大学生父母的政治观点和政治态度,而大学生又深受父母的影响。就同辈群体影响而言,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受着党风廉政建设的相互影响,从而形成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同理解,造成内化的差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并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或者合力使然,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既有自上而下的,也有横向的,既有政治的也有社会的。当以上各种影响因素的方向一致时,则合力较大,反之则合力较小。总之,各种因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的合力原理,党风廉政建设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周鸿铎.传媒经济[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

[2]王勤.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的几个社会条件[J].探索,2000(4).

[3]周琪.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问题研究述评[J].思想教育研究,2005(7).

[4]戴维·波谱诺.社会学[M].李强,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1999.

[5]迈克儿·罗斯金.政治学[M].林震,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影响实效性 篇12

多元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借助管理学中的态势分析法即SWOT分析。SWOT分别代表:strengths (优势) 、weaknesses (劣势) 、opportunities (机会) 、threats (威胁) 。研究多元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自身的竞争力和存在的消极因子, 分析多元媒介存在的外部政策环境以及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通过客观列举多元媒介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等因素, 帮助高校集中内部优势, 利用外部力量整合资源, 在运用多元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合力, 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元媒介在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上的作用。

一、多元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的SWOT分析

(一) 多元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的优势

1.丰富教育内容

随着媒介尤其是新兴媒介的快速发展, 信息传播一日千里, 网络上可以加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也越来越丰富, 不仅有发展成熟的传统媒体带来的深度剖析和报道, 更有网络新媒体带来的短、频、快的信息浏览, 对这些信息的加工和运用, 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增长了学生的眼界。

2.创新教育方法

新媒体是基于网络科技、数字信息、移动通信等新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的传播方式, 主要是指网络媒体和数字媒体。新兴媒介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介的信息传播和教育方法。因其传播速度快、覆盖范围广等优势被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理论教学、面谈教育、社会实践等教育形式扩展到远程教育、网上学习、交互式探讨等新的教育形式。借助新的接收终端, 如飞信、微博、微信、手机游戏等形式, 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正面教育。

3.增强教育互动

传统媒介主要是通过单向的信息传播使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教育, 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新媒介运用网络、通信、数字等新兴技术开辟了交互渠道, 将传统媒介一对多的传播方式变成一对多、一对一、多对多的多种对话方式, 受教育者可以将自己的问题和不同看法通过网络留言、观点分享、线上聊天等方式反馈给教育者, 教育者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地丰富教育内容, 调整教育方法, 及时解决大学生思想中存在的偏激、消极、片面等心理问题, 在交流和互动中答疑解惑,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 多元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的劣势

1.信息内容庞杂多样

媒介的多元化迅速发展决定了随之而来的信息呈现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点。网络媒介更是将学生置身于一个地球村中, 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和摩擦, 思维方式之间的矛盾, 信息的不可控性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大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并不成熟, 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千头万绪、鱼龙混杂, 大学生对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动机缺乏理性的分析和选择, 潜意识中很容易接受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引导和影响, 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多元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上的优势。

2.学生容易产生媒介依赖

强互动性一方面增加了交流教育的趣味性, 但另一方面也淡化了人际交往, 将交流局限在线上而不注重日常实践。很多大学生沉浸在网络的虚拟社交里面变成了宅男宅女。尤其是多元媒介的融合发展, 出现了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新型载体, 比如智能手机, 其强大到可以代替电脑、电话、游戏机、播放器等, 校园到处可见的“低头族”充分证实了大学生对新型媒介的依赖日益强烈。很多大学生在虚拟的世界里如鱼得水, 但在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中却是行动低能儿, 甚至连基本的人际交往都无法顺利处理。此外, 新的媒介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教科书、同学、老师, 而是通过网络直接寻找现成答案, 有事找“百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三) 多元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的机会

1.高校对思政和新媒体的重视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基础, 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信息迅猛扩张的新时期, 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和德育教育, 是高校育人目标实现的重要内容, 也是提升大学生价值层次,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步骤, 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前途和命运。为此, 国家历来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对高校培养目标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 德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跃居各大高校的发展战略地位。尤其自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科建设、实践探索、内容创新、成果反馈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新形势下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学校积极探索新方法、新载体, 重视发挥新兴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近年来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指导下, 各大高校学生媒体发起成立了中国高校新媒体联盟, 成为各高校校园新媒体及社团资源共享、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 促进高校新媒体的健康发展。

2.媒介技术的发展趋势

科学进步日新月异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空前发展, 在此基础上, 传播媒介呈现多元融合的新态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和方法远远打破了传统的局限, 新型的媒介载体不断涌现而出。多元媒介因其强大的音频、视频、图像技术功能, 应用已经延伸到商业、军事、生物、医疗、教育等各个领域, 高校借助新的媒介通过活动交流、网络宣传、线上互动、终端推送等多种形式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导向性影响。

(四) 多元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影响的挑战

1.新媒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还不够成熟稳定

尽管各大高校在国家关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新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看到了运用新兴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契机, 相继筹建了新媒体工作部, 强化对教育信息的输送, 但是在实际运用中仍存在着很多不成熟的问题, 比如信息更新不够及时, 内容不够创新, 队伍不够专业, 高校校园宣传阵地校园网、广播台、微博、微信等平台上的信息或者缺乏时效性, 或者是一味地从网络上复制和转发相关内容, 缺乏独创性。同时由于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老师缺乏媒介使用技能, 宣传人员缺少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 校园媒介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难以充分实现。

2.缺乏专业的教育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一般是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团委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队伍。随着新媒体技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教育队伍暂时不能完全适应新的转变, 教育的传统方式和新的方式无法得到很好的融合, 老教师对新技术的接受和运用能力较差, 年轻教师对新技术的采用也是处在摸索和实践阶段, 很多媒介管理者都是辅导员、学生会干事等兼职人员, 对信息的筛选、编辑、更新、推送、监督规范性不够, 媒介运用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多元媒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策略分析

1.建设专业队伍, 加强对媒介使用的监督和管理

建设一支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养的教师和学生干部队伍, 一支既懂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又有新媒体应用技术知识的新型思想政治教育队伍, 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要培养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素养和媒介的使用能力, 充分利用多元媒介进行信息的筛选、编辑、更新、推送;设立网络信息监督管理员, 对网上的信息进行审核, 保证校内网络的安全、健康, 占领宣传教育主流阵地。

2.整合媒介特色, 丰富教育方法

由于高校对新媒体的重视, 在很多高校中新媒体已大行其道, 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融合媒介同台竞技, 被广泛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多媒体课堂、电视、论坛、贴吧、校园广播、校园网、QQ群、手机飞信、微博、微信、LED显示屏、宣传片播放屏、手机APP都可以用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和潜移默化的引领平台, 结合各种媒介的特色, 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 最大限度地发挥媒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

大学生在接收网络信息的同时易受到非主流价值观念的入侵, 同时也容易产生依赖性, 应对其加强媒介素养教育, 提高他们面对多元媒介传播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回应能力。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专业教育, 除了对学生恢复基本的媒介素养的理论教育之外, 还要通过让学生参与社会调查、了解信息产品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科学认识和利用媒介,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打造绿色网络、文明宣传、科学使用的氛围。

在信息化时代, 多元媒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不容小觑, 在国家和高校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发展新媒体的背景下得以广泛运用, 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加丰富的教育内涵和更为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全面分析多元媒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 克服劣势, 利用机遇, 迎接挑战, 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参考文献

[1]崔焕彩.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石油大学, 2011:37.

[2]罗文健.“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讨[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3 (4) :66-71.

[3]王定功, 高爱荣.基于SWOT分析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 :130.

[4]郭玲, 李春华, 姜楠.基于SWOT分析的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 (7) :102, 105.

上一篇:民用建筑的配电系统下一篇:音乐与文学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