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2024-09-27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精选8篇)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篇1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 音乐通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 而文学则通过语言的手段达到表现的目的。但是, 语言与音响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 它们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的。尽管音乐的声音与文学的声音有如此的不同, 人们还是试图把音乐当作一种语言的艺术来看待。

一.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

文学作品, 特别是小说和戏剧都有一个故事情节展开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长有短, 但绝不可缺。所以, 过程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因素。音乐是时间艺术, 尽管它的时间性与日常的物理性时间不同, 但它毕竟也有一个延绵的过程。音乐总是有开始、发展和结束, 这就是音乐的过程。

音乐的过程与文学的过程各有自己的特点, 其中最本质的区别是, 文学展开的是客观世界的过程, 音乐展开的是主观世界的过程。文学作品所揭示的故事情节, 不外乎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和当前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由来和发展都体现出人与社会和自然客观世界的联系。音乐作品却无法展示出这种过程, 它所展示的一切都与人的内心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音乐所展示的是一种建立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基础上的表现过程, 它所展示的主要是人的内心世界。音乐的过程固然不同于文学过程, 但它却为听众的文学性联想提供了过程的依据。正因为如此, 人们才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富有过程性的文学性内容。

抒情也是文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诗歌, 正如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一样, 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文学的抒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表达感情、描写感情和借景抒情。表达通过主观的表述来体现, 描写则通过客观的旁白来说明, 借景抒情则是主观的感情借客观的环境来加以表述, 或者在客观的环境中蕴涵着主观的感情因素。音乐的抒情既没有明显的主观表达, 也没有绝对的客观描述, 它介于两者之间。文学的事情往往有具体的对象, 它所运用的语言表达也同样清晰明了。然而音乐的抒情却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 特别是纯器乐曲, 它似乎是作曲家所有生活感受和艺术经验的集中体现。音乐的抒情难以用语言加以解释, 它与人们的心灵直接相通。然而, 一旦想象进入音乐体验的过程, 这一系列概括性的表情则将闪现出文学性的抒情内容, 这就是音乐与文学在抒情方面的联系。

二.与文学有关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史上有不少作品直接取决于文学作品, 特别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这类音乐的数量相当多。比如:柏辽兹的交响乐《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的责罚》, 李斯特的交响乐《浮士德》、《塔索》、《前奏曲》等等。这类音乐与歌剧和歌曲不同, 虽然取材于文学作品, 但他们的构思线索并不是按照文学原作的情节或思想发展过程, 而是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 以音乐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性为出发点, 从文学原作中提取必要的过程和冲突作为音乐的基本线索。或从文学原作中提炼它的精神实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

有些作曲家虽然在创作时没有写下文学性的依据, 但作品完成以后却补写了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 用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作品的文学性内容。这些说明简直像小说中的描写一样动人, 它们是对音乐的说明, 但又不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然而一旦与音乐想象结合在一起, 它们就成为音乐内容的一个部分。有些音乐作品并没有具体的文字说明, 但它的标题及音乐发展的各个阶段, 能够比较形象化地为听众提供想象的依据。还有些作品并没有叙述性的文学内容, 但却含有某种诗意, 通过抒情暗示某个特定的主题, 特别在交响音乐当中, 这种诗意性的表现尤为明显。

音乐家柯克曾经说过:“绘画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感情;文学通过被理性了解的呈现;而音乐则直接通过赤裸的感情。当然, 音乐中所渲染的情绪与它所暗示的对象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但是, 正因为模糊不清才需要我们的想象去为它澄清, 而我们的想象依据又正是作曲家的暗示和象征所作的文学性约定。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篇2

众所周知,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民谣歌手鲍勃迪伦。这说明音乐和文学是有一定关系的。

《理想国》,苏格拉底问:当你谈到音乐时,是否包括文学?那是肯定的。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与音乐有联系。比较音乐史和文学史,两者有对应关系。一般欧洲古代文学都是从史诗开始的。这些古诗词都是和音乐结合在一起的,都是传唱的诗词。比如希腊的《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就是盲人音乐家荷马创造的。荷马史诗被口头流传,后来被记录下来。

《尚书》里说诗抒志,歌总言,声总循,法和声。这意味着诗歌是用来表达人们的愿望的。宋是诗歌的延伸语言,音准与长字相匹配。可见中国的文学、音乐、现实自古以来就是一体的。音乐和文学同源,最典型的范式是大家熟悉的诗词歌赋。诗经三百首,分为三部:雅颂。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祠堂祭祀的一种音乐。《诗经》所以,楚辞、汉乐府诗、宋词都被认为是古乐的歌词。

由此可见,在文化发展的早期,音乐和文学其实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纵观世界,在文明早期,诗歌和音乐是融为一体的。在后来的发展中,他们逐渐独立,形成了自己的特殊性。比如小说,散文,很多纯音乐。但在更高的程度上,他们创作,然后再合成它。这两种艺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拓展了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它们的内涵。

在欧洲音乐史上,几乎所有的音乐家都是借鉴文学作品,重新创作的。比如肖邦的《叙事曲》,灵感来自波兰诗人成人礼的诗歌和波兰民间传说,德彪西的《前奏曲》,灵感来自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邪恶之花》,灵感也来自尼采的同名作品。在文学灵感的帮助下,这些音乐逐渐有了完美的形式和深刻的人文内涵。所有的`诗都讲究押韵,要朗朗上口,押韵优美,有节奏。尤其是古诗词中的对句,给人一种音乐感。这大概就是音乐促进了文学形式的发展。

古今中外许多著名作家都有很高的音乐造诣,所以音乐因素自觉不自觉地渗透到他们的作品中。博尔赫斯说:其实只要有音乐,人生就有意义。可见他对音乐的重视。白居易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听了一段琵琶后写的。可见音乐对这些作家的意义重大,不难推断音乐对他们的文学创作有着有益的影响。

所以文学和音乐相互启发,相互促进,音乐和文学的互动时间越长,艺术感染力越强,让人回味无穷。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篇3

一、音乐与诗相结合所产生的和谐美是音乐教学的基本特色

音乐与诗歌的结合是人类最古老的综合艺术形式之一, 而唐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

下面以唐诗《春晓》为例, 谈谈音乐与诗句的完美结合。孟浩然的《春晓》, 是一首千古名诗, 流传甚广, “春眠不觉, 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短短的四句, 将万物复苏, 鲜花满庭, 莺歌燕舞的春天描写得栩栩如生。作曲家谷建芬很好的理解了它的意境, 给它谱上曲子, 深刻地反映出作曲家深厚的文学功底。

通过老师的翻唱和讲解, 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旋律中, 进入到“诗即是歌, 歌即是诗”的境界中, 学生会立刻想到“诗”不但可以读, 还可以唱。这优美具有民族色彩的旋律, 流畅上口, 与诗句结合自然贴切, 能更好记。在潜移默化中, 加深了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想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很好地把握这种关系, 把唐诗的基础知识与音乐相结合进行讲解, 学生会感觉到这是一个非常新奇的知识点,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音乐与词

宋词《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雀, 轻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头忽现。

这首宋词, 我在上这一课时有着深刻体会。首先应该想学生介绍作者辛弃疾以及作者创作作品时的背景, 这对学生更好理解这首宋词的词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学完了这一课不但能用身边的某种事物来模拟声音, 还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如:数字“七八”在古文表示很多的意思, “两三”表示很少。因为古代人们认为“三”以下的数字表示“少”, “三”以上数字表示“多”。学生还可以了解到辛弃疾是北宋时一位著名的爱国词人。《西江月》是他被贬到山西上饶时所作, 词中描写了一个宁静的夜晚, 作者在自然界中听到了逼真的七种声音, 栩栩如生。表现了作者岁身处逆境, 但心静如水, 对生活依然充满着希望的感情。如果再把这首词谱上曲, 那就更加有趣了。

三、朗读与音乐的节奏、时值、音高、速度、力度

节奏与朗读。如《咏歌》

我们可以按照三拍子的节奏进行朗读, 这种规整的节奏不管对哪些 (接受能力强或弱)

学生都是非常容易掌握的。诗词的朗读还要在速度、力度、调高、时值等方面做一些必要的处理。如热情地、赞颂性和歌唱性的作品朗诵时可以把调提高一些;忧伤的、怀念的作品在朗读时可以吧调降低一些;号召性的作品应该加强力度;表现细腻情感的语句, 可拉长时值, 表现紧张气氛的, 可以加快速度等等。当然, 任何事物都没有绝对的, 但它们之间的相对关系是不可否认的。

试论血脉相连的音乐与文学 篇4

打开中国历史史册, 便会见到, 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 除了舞蹈, 文学也许是和音乐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艺术形式。古人在很早的时候就曾说过:“诗言志, 歌咏言。”可见两者在萌芽期都是一体的。曾经有人主张中国文学的正宗是音乐文学, 这话虽然有些偏颇, 但至少在以诗为正宗的古代, 音乐文学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远古时期的那些歌谣, 既是文学的萌芽, 也是音乐的萌芽。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最初也都是乐歌, 可惜后来古乐失传, 我们只能从文字上体会诗歌的音乐特征。《诗经》的第一篇作品是《关雎》:“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 辗转反侧。参差荇菜, 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参差荇菜, 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 钟鼓乐之。”全为四字句, 多有双声叠韵词, 读来有一唱三叹之感。

先秦时代, 中国出现的另一个与音乐关系密切的文学样式是楚辞。这是一种“书楚语, 作楚声, 纪楚地, 名楚物”的诗歌体裁, 和《诗经》并称“风骚”, 共同构成中国诗歌的源头。楚辞的直接渊源是以《九歌》为代表的楚地民歌, 具有浓烈的巫术色彩。屈原是最著名的楚辞家, 其代表作品《离骚》是楚辞的千年绝调。

乐府是秦汉时期的音乐机构。它的一大职责是大量采集民间歌谣, 然后再进行改编。后来这些歌谣也被称为乐府。从文学的角度来说, 乐府是一种入乐的诗歌, 在汉朝和魏晋南北朝颇为流行。宋人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集》, 曾把汉至唐的乐府诗分为12类:郊庙歌辞、燕射歌辞、鼓吹曲辞、横吹曲辞、相和歌辞、清商曲辞、舞曲歌辞、琴曲歌辞、杂曲歌辞、近代曲辞、杂歌谣辞、新乐府辞。其中两汉乐府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歌谣辞中, 而以相和歌辞数量最多。南朝乐府多以清商曲辞为主, 北朝乐府则多保留在横吹曲辞中。

相和歌原是“徒歌”的形式, 后来加上帮腔, 变为“但歌”, 并逐渐采用管弦乐器进行伴奏, 著名的相和歌有《陌上桑》。鼓吹乐是以打击乐器鼓和吹奏乐器排箫、横笛、笳、角等合奏的一种音乐, 著名的鼓吹曲辞有《上邪》、《有所思》。清商乐是一种娱乐性的民间音乐, 曲风清丽缠绵, 代表作品有《子夜歌》。横吹乐有时也称为鼓吹, 用于军乐, 风格刚健粗犷, 代表作品为《敕勒歌》。

唐代是诗歌的鼎盛时代。诗歌的文学意味增强, 但并不代表诗歌就与音乐没有关系了。古人云:“唐之绝句, 唐之曲也。”“今之诗歌, 古之乐也。四言如琴, 五言如笙箫。”可见唐诗是可以入乐的, 而且在当时以著名诗人的诗句入乐为一时之风气。唐代传奇小说集《集异记》记载的旗亭赌唱, 就很能说明这种情况:

在一个飘着小雪的日子, 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聚在旗亭喝酒, 正赶上宫中梨园十数人也来这里聚会。于是诗人退席回避。过了片刻, 他们看到有4位美貌的歌女走了出来, 随即歌唱奏乐。于是三人商议说:“我们诗名在外不分高下。不如通过她们唱的歌以谁的诗为最多来定优劣。”过了一会, 他们听见有人唱道:“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见唱自己的诗, 就在壁上画道:“一绝句。”一会儿, 他们听见有人唱高适的诗:“开箧泪沾臆, 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 犹是子云居。”于是高适也在壁上画道:“一绝句。”接着, 又有一人唱道:“奉帚平明金殿开, 强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 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见又唱自己的诗, 就又在壁上画了一笔:“二绝句。”这时王之涣见还没自己的诗, 不禁有些着急了。但他自恃得名已久, 于是胸有成竹地对他俩说:“这些都是潦倒乐官, 只能唱下里巴人之类的俗曲, 怎么能算是阳春白雪呢?如果待会儿那位最漂亮的歌妓唱的还不是我的诗, 那我就甘拜下风, 终生不再与你们争衡。如果唱的是我的诗, 那你们就得拜在我的脚下认我为师。”不一会, 那歌女果真唱道:“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得意极了, 揶揄二人道:“看我说的没错吧?”于是三人开怀大笑, 众歌伶不知其意, 便问他们为何欢笑。王昌龄就把缘由告诉了她们, 结果众歌伶全都起身拜道:“我们俗眼不识神仙, 若不嫌弃, 请各位共坐一席。”于是三人过去, 痛饮了一日。

此外还有很多说明唐诗入乐的例子, 如白居易的诗:“童子解吟《长恨曲》, 胡儿能唱《琵琶篇》。”李益的诗则每写一篇, 就被乐工们争相赂求;还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被人谱成乐曲, 成为了送别的千古绝唱等。

宋代的音乐文学代表是词。词又称为“曲子”或“曲子词”, 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文学体裁。词与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词有词调, 每种词调有固定的格式, 词一般分为两片, 有时更多, 句式基本上为长短不齐的杂言。这些异于诗歌的特点, 是由词与音乐的关系决定的。在词以前, 一般是 (下转51页) (上接32页) 先有诗, 后配曲, 以诗入乐;可是词却一般是先有乐, 后有词, 因此历来有倚声填词的说法。古人说:“自五言变为近体, 乐府之学几绝, 唐人所歌, 多用五七言绝句, 必杂以散声, 然后可以被之管弦, 如《阳关》必至三叠而后成音, 此自然之理, 后来遂谱其散声, 以字实之, 而长短句兴焉。” (方成培《香研居词麝》) 这种与音乐更为紧密的关系使得很多词人同时也兼有音乐家的身份, 如柳永、姜夔、周邦彦等。

柳永是宋词的前期代表, 据说教坊乐工每次有了新曲, 必定会让柳永作词, 后来竟到了“凡有井水处, 即能歌柳词”的地步。秦观的词也很有名, 尤其是那首《满庭芳·山抹微云》。据说有一天他的女婿范仲温在人家作客, 自我介绍时说:“我就是‘山抹微云’的女婿。”众人听了不禁啧啧赞叹。

元代最为兴盛的文学样式是曲。音乐和文学在这个时候结合得更紧密了。曲分为杂剧和散曲, 两者均以当时流行的北曲配乐。其中散曲是在北方金代的俗谣俚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多用于宴会歌伎唱词。著名散曲作家有关汉卿和马致远等。而杂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多用于舞台表演。代表作家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 这四人并称元曲四大家。

明清杂剧衰微, 传奇流行。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它们语言华美, 既是戏曲音乐的精品, 又是戏曲文学的名作。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篇5

启蒙思想家认为人是万物之本, 反对神主宰一切的观念。人是一个自由的生命体, 应通过自己的思考, 运用自己的力量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对于受到启蒙思想影响的人来说, 诸如“原罪”这样的观念再也没有立足之地了, 这体现了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特征。因此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较之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具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作家们以自然神论甚至无神论为武器, 对传统教会的批判达到空前激烈的程度, 从理论深度上根本动摇了封建教会存在的合理性。如孟德斯鸠的理论著作《论法的精神》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 并详细论证三权分立学说。歌德的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成为狂飙突进运动中最具价值的作品, 对后世的德国文学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 专业音乐家同样已开始挣脱封建宫廷和教会的束缚, 走向市民阶层。如莫扎特就是冲破音乐家受教会宫廷束缚的传统, 实现了自身价值的变化, 成为自由音乐家。社会音乐生活空前活跃, 城市中兴起各种类型的剧院, 音乐厅, 建立起各种业余音乐社团, 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条件。音乐会的听众也由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由宫廷贵族为主转而成了以市民大众为主, 音乐成了大众化的艺术, 这一切都成就音乐家的写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 因此整个音乐创作在启蒙思想的影响下, 从内涵到外延都发生了全新变化。

由于启蒙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 较之以往的文学, 启蒙文学的主人公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启蒙文学把资产阶级和其他平民当作主人公甚至英雄人物进行描写, 成功地塑造了如鲁宾逊、汤姆·琼斯、费加罗、维特、浮士德等一系列不朽的艺术典型, 许多人物既闪耀着富有时代特色的理性光芒, 也呈现出人的灵魂的多重矛盾, 揭示出更为丰富复杂的人性内涵。在文学体裁上, 启蒙作家为了宣传启蒙思想, 逐渐扬弃古典主义关于体裁高低之分的清规戒律, 广泛采用小说、诗歌、戏剧和文艺性的政论等各种文体, 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 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戏剧方面也随之创新突出地表现在市民剧的形成上, 它表现市民和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打破悲剧和喜剧的严格界限, 不遵守“三一律”, 运用散文语言创作, 开创了后来长足发展的话剧的先河。音乐创作在文学的影响下, 诞生了喜歌剧这一新的歌剧题材。它标志着歌剧的题材内容和风格形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普通人、平民的生活成了主要的描写对象。佩格莱西的《管家女仆》、卢梭的《乡村卜师》以及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等歌剧都较为明显地反映了平民的思想感情和他们的生活。音乐风格上, 也力求朴实、自然、清新, 没有人为造作的痕迹, 生气勃勃, 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它在歌剧的发展史上, 第一次鲜明地突出了歌剧音乐中自然美的特征, 对于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确立, 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启蒙作家的理性崇拜和渴望参加现实斗争的倾向, 使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有的作品以一定的哲学论点作为组织材料、结构情节的中心, 集中讨论哲学、政治、宗教、教育、道德等问题;有的作品通过具有作者代言人性质的主人公, 发表深刻的理论见解;有的着力塑造富于哲理意蕴的艺术典型, 以人物性格的丰富内涵具体显现某种哲理。启蒙文学这种哲理性、政论性见长的特点在哲理小说方面体现得最明显。卢梭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站在“自然崇拜”哲学的角度, 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 批判旧世界, 主张用启蒙思想塑造新人。歌德在这一时期完成了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作品之一的诗体小说《浮士德》, 反映了一个新兴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不满现实, 竭力探索人生意义和社会理想生活的精神世界。这些蕴含哲理的思想同样直接影响了音乐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这一点最为明显地表现在卢梭、莫扎特、贝多芬的思想和创作中, 使这时期的音乐文化显示出丰富的多样性。卢梭不但是一个思想家, 也是一个文学家和音乐家。卢梭在音乐美学领域, 既是继承者, 又是创新者。他认为音乐的本质是对情感的模仿, 而音乐和语言共同源自人类表达激情的需要这一观点, 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对后来的音乐思想发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卢梭在音乐美学领域, 既是继承者, 又是创新者。和同时代的许多思想家比较, 他的美学思想有其自身的特点, 而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对后来的音乐思想发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在莫扎特的歌剧《唐·璜》《费加罗的婚礼》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众多名作中, 对信仰、正义、道德的颂扬, 人的尊严的主题, 在他们的作品中占主要地位。启蒙主义时代的音乐有一个共同的特色, 即思想深刻, 结构严谨, 逻辑性强, 音乐语言新颖, 有较强的戏剧冲突, 能启迪人的智慧, 触动人的心弦。音乐家们的作品大多具有社会意义, 为维也纳的音乐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使维也纳成为后世音乐家膜拜的圣地。在情感表达的作用上, 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音乐也是历代作曲家所无法替代的, 几百年来, 仍保持着它动人的魅力, 这正是他们审美观、艺术观的深刻之处, 对同时代欧洲及后世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 18世纪的欧洲, 无论从音乐的发展和特点来看, 还是从音乐家的选材、创作过程、创作风格来看, 都与启蒙运动文学思潮、创作方法、文学作品有密切的联系。文学创作引导着音乐家丰富想象力、大胆创新、开拓新的领域。音乐家通过文学艺术了解人类、认识社会, 掌握先进的思想与广博的知识, 使音乐创作具有高瞻远瞩的气势与深入灵魂的深度。当今艺术发展的潮流向着更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各种艺术种类相互融合与渗透将形成新的热潮, 而文学与音乐这两个缪斯神殿中最动人心弦的艺术, 也将在相互渗透中不断繁荣, 在相互促进中蓬勃发展。

摘要:音乐的创作与文学思潮的变化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8世纪的欧洲文学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发生了本质的转变, 整体思想体现出强烈的反宗教倾向, 弘扬人的价值和个性解放与自由, 宣传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因此, 受文学的影响, 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也大胆突破了原有的陈规。戏剧、交响乐、歌剧等由颂扬宗教神性转向了真实的社会生活, 作品取材多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 表达普通民众的情感。其他音乐体裁在创作手法上也逐步自由化、情感化。本文主要探讨了该时期文学思潮变化与音乐创作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文学,思潮,音乐创作,宗教,社会性

参考文献

[1][德]保罗贝克.西方音乐的历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叶松荣.欧洲音乐文化史论稿.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1.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篇6

一部优秀的歌剧, 的确需要带有强烈的戏剧性, 但戏剧性再强烈也始终无法代替音乐在歌剧中的地位。就像苏珊说的:“人们在欣赏歌剧时若一再强调其戏剧性, 那么将音乐拿出, 歌剧就会像等待死亡的断翅鸟儿一样, 人们便会将这种歌剧直接归为话剧, 歌剧的影子便会之间消失。”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歌剧中的戏剧因素只是歌剧艺术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并不是歌剧的全部, 它必须服从歌剧艺术的整体表现要求, 并应该自觉地成为歌剧艺术中的一部分。而音乐也必须在歌剧中保持自身的特色, 而所有被纳入音乐中的其他成分也必须变成音乐。例如, 当一首诗词或者一个故事被应用到音乐中时, 那么它们也就变成了音乐中的一部分, 在歌剧艺术中, 都应被称之为音乐。这一同化原则很好的体现了歌剧的特殊性。因此, 要衡量一部歌剧剧本的好与坏, 必须首先分析其能否很好的由文学转换成音乐。瓦格纳曾说:“以往歌剧的最大缺点就在于创作者总是将自己的幻想、趣味以及爱好凌驾于歌剧的戏剧因素之上, 因而使戏剧成为了歌剧中最突出的表现形式, 而音乐则沦为了一种辅助的工具。”瓦格纳虽能够对歌剧做出这样客观的评论, 但遗憾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歌剧却都是不伦不类的, 既不能称之为音乐作品, 更没有戏剧性的特点。这就更加证明了歌剧就是音乐, 而音乐就是歌剧的核心灵魂与精髓, 即使歌剧中的音乐本身已经戏剧化了, 但不能轻易的去改变音乐的地位, 如果动摇了音乐在歌剧中的主导地位, 那么不但难以成为真正的歌剧, 而且成为戏剧的可能性也很小。

由于以上原因, 很多成功的歌剧创作家在进行歌剧创作时, 并不是直接将文学母本引入到歌剧中, 而是对母本进行改编, 将其变成韵文再进行谱曲, 这样就能将音乐与文学完美的融合, 且符合作者自己的乐思。

音乐的本质可以说是一门直接表现人类生命力及灵魂的艺术, 音乐能够表达出语言不能表达的东西, 它能带领我们探寻灵魂深处的奥秘。黑格尔曾在《美学》中说到:“音乐能够表现各种特殊的情感, 人类灵魂中的一切不同程度的快乐、喜悦、轻浮、任性以及不同程度的焦虑、郁闷、忧伤以及痛苦等都能通过音乐表达出来。”

音乐虽然具有强烈的情感表现力, 但这种情感表现并不是确定的, 因为无论哪种音乐中的声音, 其本身都未含有确定的含意, 也就是说, 声音的本身就是声音, 不含有感情, 属于非语义性的。因此, 音乐只能表达各种附加的形容词或是语句, 并不能表达其名词本身。一种确定的情感也从不会有不确定或是不真实的内容, 而是通过真实的历史内容来证明。而这种历史内容往往就是指文学。

歌剧是一种综合性艺术, 它将文学与音乐相结合, 使之变成一个整体,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两种艺术自身的独立性及特征,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结合, 产生出一种新的单门艺术形式及新的审美素质。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它的产生也满足了人们对于综合艺术的需要。语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约定性语义, 每一句话或是每一个字都能代表一种具体的涵义, 这种涵义也在人类社会中得到了公认。而音乐的声音则可以更加准确的体现或者是表达一种情感信息。音乐与语言文字的结合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向我们表达人的情感、情绪、性格以及动机等等。

从许多方面来看, 在各类不同的音乐类型中, 歌剧无疑是最易于欣赏和体会的, 文学与音乐的结合, 让人们更加深刻的领悟到作品的内涵。除此之外, 台词、画面及音乐这三方面的结合也能给人以视觉、听觉、心灵等多种享受。正是因为歌剧的综合性让其成为最激动人心、最动人也最为壮观的艺术形式。

摘要: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 集音乐、文学、美术、语言、舞蹈以及戏剧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结合, 而在艺术分类中它往往被归类于音乐。关于歌剧本性的说法与观点很多, 其中最被普遍认可的则是“戏剧的音乐形式”或是“音乐的戏剧形式”这两种观点。单从这两种观点我们就能看出音乐在歌剧中的重要地位, 音乐以它特有的感染力在歌剧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关键词:歌剧,音乐,文学,渗透影响

参考文献

[1]罗祖文.论歌剧中音乐与文学的互渗及影响[J].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9, 30 (1) :141-144.

[2]袁媛.论歌剧中音乐与文学的关系[J].时代文学, 2010 (23) :225-226.

[3]王晓康.歌剧中音乐与文学的关系[J].民族音乐, 2011 (5) :24-26.

[4]张性魁.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和歌曲[J].时代文学, 2009 (19) :140-141.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篇7

关键词:音乐,文学,声音,语言

音乐,文学,两者从表面上看似乎毫无瓜葛。的确,它们是属于不同的、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各有各的形态、功能、规律价值等。然而这些绝不是使两者永远平行发展而无交点的理由,科学与音乐尚且有不少共同之处,而同属艺术系统的文学则更有与音乐相比的资格。

其实,关于音乐与文学比较的论述,古今中外历史已久,人们早已习惯用文学的方式去解释和理解音乐,以致有些人甚至认为音乐是音响化的文学。这种认识虽然有些偏激,但的确说明了音乐与文学有着天然的血肉不分的联系,这一点无可厚非。完全不必惊讶于这样的分析,由于共同的表达的目的(情感),成就了他们并存的可能,更由于共同的表达媒介(声音),提供了将两者进行对比研究的依据。

历来学术界公认,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声音是音乐表达情感的物质手段,更是音乐传播的媒介;而语言是文学表达的手段、传播的媒介。声音、语言,同属于有声符号系统,分别担当着联系音乐、文学和受众的角色。需要说明的是,笔者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声音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而语言当然包括且依赖声音。但下文的分析将会把声音限定在包括自然的音响范围内,将语言只定位在人声的范畴。

虽说声音是音乐和文学共同的媒介材料,但其在这两种艺术形式中所占的分量却是不可同日而语。众所周知,音乐艺术从它诞生之日直至今天,总是以音响标志着它的存在,无论原始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毫无例外。如同绘画的色彩和线条、雕塑的造型与形状一般,音响是音乐唯一的物质表现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讲音响就代表了音乐本身,它就是“音乐的基本目的”。(1)这是艺术的自然规律赋予音乐的独特性。削弱音响在音乐艺术中这种决定性的作用,或任意加入或夸大其它非决定因素,其结果只能导致这门艺术的毁灭。纵然有人会以乐谱的可视性来作为反例,但毕竟读谱只能依靠内心听觉感受作品的美,这一感受过程会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即使畅通无阻,却也早已失去了音乐原有的特质,并非音乐艺术的最终目的。因此,音乐以音响作为感性材料是毫无疑问的,声音是音乐艺术的生命,音乐的美主要存在于声音自身中。

而文学的语言从视觉上看表现为文字,此刻的文字是一种思维的代表符号,是作家内心的物化或外在形式,它不代表文学作品真正的价值含义和指向;而从听觉方面看,文学语言又具有可读性,其能发出声音的特性和音乐是相似的,但文学的声音绝对没有象声音在音乐艺术中那种独特的优越性。诚如黑格尔所说,在诗里,声音被“降为心灵的一种单纯的标记”,“当作本身无价值无意义的符号来用”。(2)因为文学作品毕竟不是为了听,其可读性从而的可听性只是增加了文学传播的途径,它不是文学真正的目的。文学真正的目的“是用语言来创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世界、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3)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或倾听朗读所获得的感性审美形象已远远超出了文字自身的符号性功能。

声音作为音乐和文学共同的媒介材料,不仅在各自艺术领域占有不同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其属性也是截然不同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指声音在音响角度呈现出的诸如高低、长短、强弱、明暗等的物理属性。人耳能听到的所有的声音,包括乐音噪音、人声物声都具备上述四种属性。而社会属性则是指人类社会约定俗成的、使声音具有语义指向的、能在人类之间起到交流媒介作用的声音的属性。而具有这种社会属性的声音只有而且只能是人声。音乐的声音从传统意义上理解似乎只包括或只表现乐音,而自然界各种噪音、动物鸣叫、物体所发声音、人声等,仿佛不在音乐范畴之列,然而放眼现代,这些声响早已被音乐家们运用到具体创作中,并赋予其一定的含义使它变为音乐中的音响。这也就是说,音乐所用的声音涉及自然界的各种声响,而自然界的各种声响都具备音高、音长、音强、音色四种自然属性,因而声音的自然属性在音乐中成了发挥功能和构成音乐要素的主角。比如,音高和音长的组合构成了在音乐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旋律;音长和音强的结合则构成了音乐赖以存在的节奏架构;而音色的变化再加之音程关系的不同则形成音乐艺术由此而丰富的和声。其它的音乐表现要素诸如调式、调性、复调、曲式等的形成和变化均是由于声音物理的自然属性的变化。由此看来,声音的自然属性在音乐中起主要或主导作用,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音乐自身最本质的属性,虽然由于人为的因素使音乐产生了诸如风格、地域等的社会性因素,但毕竟这些社会性因素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和阻碍,而不象其自然属性一般是世界性的“绿色通行证”,即自然属性使音乐没有国界。

而在文学语言中起作用的不是声音的自然属性而是声音的社会意义。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社会交流的主要工具,人们之所以能够互相明白和了解,是因为语言中约定俗成的因素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了沟通的桥梁。“家”一词从其音响效果看可以有多种替代物,如英文的“home”、意大利文的“casa”,但无论读音(属自然属性)如何变化,“家”所代表的“温馨的港湾”的含义却是没有区别的。由此可以见得,声音的自然属性不是语言的决定性因素,温柔和善的低声细语和粗暴鲁莽的狂喊乱叫不会改变同一语言特指的含义,即使说话效果截然不同。而声音社会意义即使有国别、区域、民族等的差异,但这一点更突出了语言中人为因素的重要性,这是声音的物理属性在语言领域无法改变和达到的。

音乐和文学除了在声音属性归属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外,在声音含义或表现对象的确定性方面也出现很大的不同。

正是由于音乐中起决定作用的声音的自然属性才导致了音乐音响表现对象(主要是情感)的不确定性。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中的“田园”与语言或现实中的田园是一回事吗?它就是指某某地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吗?那里有草地、有花园、有丛林、有田舍、有牧场、有恋人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音乐音符是声音的载体,|它自身并无意义,而音符组成的音乐作品之所以有意义、有指向性,不是因为声音的缘故,而是声音的媒介性质引发了受众的心理反映,所有的形象和意义,全然是联想、想象的结果,这种联想、想象因人、因地、因时而出现纷繁复杂的差异,这种差异便是音乐中声音表现对象的不确定性。奥地利哲学家舒茨曾说过,“音乐中的意义无法证实或证伪”,“无论是一段音乐或一个音乐主题,都不具有语义的性质”。(4)而当人们非要用语言为音乐找到一定的“对应物”时,已经不是从音乐自身出发,而是赋予音乐一定的人为功用性。

哲学家舒茨在论述作为观念性对象的音乐作品时曾对语言有过一定的解释,他认为语言是一种概念图式,其中的语词具有语义功能,是概念的符号,它标志着某种“意义”,这意义可被证实、也可被证伪。文学中语言所表现的对象总能找到与之相称的“对应物”,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同一性或直接性。“桌子”一词就是指现实生活中能承载物体的那种生活用品;小说《祥林嫂》就是对“祥林嫂”这位女性形象命运的叙述,即使“祥林嫂”是位虚构的、在现实中可能身首异处的形象;“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表现了诗人杜甫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统治阶级残酷奢淫的厌恶以及对贫苦下层人民的同情。总之,文学语言所表现的对象是确定的、有指向性的,无论被谁感受或理解,总会产某种程度的对象性吻合,这一点是音乐艺术永远无法做到的。

声音和语言分别是音乐和文学的表达媒介,它们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具体的艺术形式中却是以截然不同的方式存在着,正是这种最终的存在方式,决定了音乐和文学各自的艺术本质。

音乐声音从其物理属性方面来说,其产生是外力作用于发音物体使其振动的结果,其传播则是依靠发音物体使周围空气产生振动的结果,它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象,它的存在没有积累,它的产生就意味着灭亡,然而它却的的确确存在着,那么声音究竟存在于什么地方?在人的观念中!由于声音的展开方式体现了一种时间上的先后,而当人们在体验这种物理的时间过程时,感知、记忆、想象等心理感受被激发,物理的声音随即变为观念的声音,这时的声音是在横向的时间推移中产生并延续的。所谓声音的随生随灭是指物理性的消失,存在的却是音乐声音的本质。

与音乐相比,既然语言的可读性、文字的可视性并非文学真正的目的,那么作为文学媒介的语言到底以什么方式来体现和代表文学的本质呢?这得从语言的语义性、指向性说起。正如前文所说,文学语言具有明确针对性地描述,以文字的形式传达了许多显性、隐性的意义和内涵,这时文字担当了语义的载体,它自身虽然毫无意义,但由于语言内涵的对应性,便赋予了它体现文学本质的殊荣。因此,从文字与语义的对应性上讲,文学语言是以一种纵向的空间存在方式来履行体现文学本质的重任的。当然,这种存在更需要人的观念的参与,这一点与音乐没有区别。

参考文献

[1]王次炤.音乐美学新论[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3.

[2]于润洋.音乐美学文选[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3]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5.

音乐与文学的较量 篇8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大纲言明“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对于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提高民族素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在全面发展教育中, 在素质教育中, 都不可以轻忽美育, 不可以轻忽音乐。甚至可以这样说, 作为人的素质构成, 音乐是精神层面上的须臾不可或缺的中心内容。

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育的一种手段, 是一种具有全民性、终生性、广泛性、社会性的现实可行的方式。集体的学习形式与过程、音乐深层的品格吸取、潜移默化的人格培养, 颇堪正视。

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 这是可喜之象。《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创造性的想象、善良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艺术表现技巧、丰富的生活、深刻的洞察力、正直的道德品格、较高思想修养和良好艺术修养等;有助于提高思想的生动性、思维的灵动性、意志的坚忍不拔性、心性的恬淡性、精神的悠远性、行为的专一性等”, [1]益处多多。《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不仅具有重要性, 而且具有迫切性。据调查, 我国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较低, 60%以上同学不识谱, 能够熟练掌握一门乐器的只占1.5%, 大多数同学没有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 大学生对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2]直面如此严峻的情势, 须大力推展《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妥为因应。

笔者执教多年, 十分重视《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依笔者看来, 作曲家通过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法传达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 属于音乐的第一创作;表演者根据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而予以表现, 属于第二创作;学生在欣赏音乐时, 实际上是将听到的音乐转化为自己理解的形象或情绪, 则属于第三创作。《音乐欣赏》课程的任课教师, 需要帮助学生进行第三创作, 即通过正确的引导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接近作者的本意。

一般而言, 《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首先是要讲授基本乐理, 包括音与音高、音值、节奏与节拍、常用记号、音程、和弦、调式、调与转调、主题发展、曲式、主调音乐与复调音乐、五线谱、指挥法等, 其次是组织学习阅读音乐知识, 而把教学重点放在乐曲欣赏方面, 包括声乐作品、民族器乐曲、钢琴独奏曲、小提琴独奏曲、室内乐作品、管弦乐曲、协奏曲、交响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3]比如组织学生欣赏刘天华的二胡独奏曲《空山鸟语》, 向学生较有深度地介绍了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的丰富表现力。而在组织学生欣赏圣桑的大提琴独奏曲《天鹅》时, 则向学生侧重分析作者采用分解和弦进行伴奏, 从而达到模仿流水声音的意图。

相关的教学心得, 着实不少。一言以蔽之, 那就是与文学相结合,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二、与文学结合

文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 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居于支柱性的地位。文学教育的内涵是相当广泛的, 而反映在作品中的事、理、情、志等人文精神尤应受到重视。“语言文学及其组合运用, 凝结着人的情感、思想, 体现出丰富的人文内涵,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在陶冶情操和培养审美情趣方面具有直观、直接的功效, 被视为语文人文性最重要的内容”。[4]文学表达形式中蕴含的音节、凝练、韵律、格调、结构等美也是一种重要的人文内容, 表述着比较内隐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性。此外, 在分科教学背景下, 各门学科都承担着根据自身特点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任务, 而文学教育也较好地配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推进了对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自实践而言, 我国的文学教育尤其是古典文学教育较多地运用了音乐元素, 创设教学情境, 收效较好。如在讲授《愚公移山》一文时, 可以播放江涛的同名歌曲, 让学生在气势如虹的音乐氛围中去领略坚忍不拔、庄敬自强的愚公精神;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 可以播放屠洪纲的同名歌曲, 让学生体验那段凄艳哀婉的千古绝唱;在讲授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 亦可以播放王菲的同名歌曲, 引领学生去感受词人对天上人间的美丽憧憬以及对亲友一族的善良祝愿。毕竟, 古代的诗歌是兼具音乐性的, 中国曾经走过了一段诗、乐、舞一体化的历程。此外, 作文教学与音乐也有较多的结合, 甚至巧用流行歌曲的歌词来进行作文拟题, 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伤心总是难免的》、《就这样被你征服》等等, 不一而足。

文学教育能够很好地与音乐相结合, 音乐教育亦能够很好地与文学相结合, 《音乐欣赏》的课程教学更是如此。笔者执教《音乐欣赏》课程多年, 一贯力主联结文学, 并在课堂上作过《音乐文学论》、《歌词创作浅谈》、《刍议音韵与曲调之关系》、《漫谈诗词歌曲》等专题讲座。将声乐、流行音乐等区块的教学, 与文学相结合, 更具可操作性。

笔者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同欣赏韩红演唱的歌曲《天亮了》, 歌词简单、通俗, 但故事着实感人, 加上音乐的感染, 催人泪下, 也让广大学生接受了极其深致的亲情伦理的教育。

笔者还曾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欣赏赵咏华演唱的歌曲《最浪漫的事》, 歌词虽然简单, 但表达感情却很真切, 可谓是平凡中见浪漫, 寓浪漫于诚挚。此类明心见性的歌词, 亦有益于大学生的爱情伦理教育。

三、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所谓素质教育, 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 注重发展, 强调内化的教育”。[5]素质教育概念的提出, 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 亦体现了教育改革深化和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讲, 它是在改革应试教育过程中提出来的。

素质教育是改革现行人才培养模式, 开创人才培养新局面的需要, 也是高等教育自身迎接挑战的需要, 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音乐欣赏》课程教学不能自外于素质教育的潮流, 且应身体力行, 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一) 助推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近年来,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 体现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价值观和道德观教育、政治观和法制观教育, 涵盖理想信念、价值追求、道德修养、社会规范等方方面面。

由于音乐能够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工作信息, 所以音乐教育能够为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做出贡献。考虑到音乐是一种传播速度较快的艺术, 拥有庞大的受众群体, 善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形式, 往往能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应与文学相结合, 充分利用动机、情感、体验、直觉等因素, 加强现阶段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工作。

应该承认, 前一阶段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在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方面, 取得了相当显著的成效。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 以其强烈的爱国之情, 打动过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心灵;1997年, 香港回归, 刘德华的《中国人》表达了与伟大祖国同舟一命、共体时艰的深挚情感;高枫的《大中国》以及孙楠的《红旗飘飘》等歌曲, 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 并且传唱至今。今后的《音乐欣赏》课程教学, 可有意识地选取一些较好的音乐作品, 如小型声乐作品、合唱及大型声乐套曲、独奏曲、重奏曲、合奏曲等, 以供道德教育之需。道德原则只有与具体的道德情境、个体的意义相联系时才具有真正的意义。笔者主张以《音乐欣赏》课堂为平台, 运用引导、对话和体验等方式, 大力开展生活德育, 并且一以贯之。

(二) 增进人文知识素质教育

“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它包括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6]知识能够塑造人的品德, 启迪人的智慧, 指导人的实践。可以说, 知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核心。当然, 没有知识的人自是无良好的知识素质可言, 而知识结构不佳的人亦难称得上有良好的知识素质。

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当遵循整体性原则、层次性原则以及实践性原则。大学生应在基础知识层面追求宽厚、广博, 在专业知识层面追求先进、精深, 而在横向知识上则应兼而有之。反观国内现状, 很多大学生在知识方面注重实用, 偏求功利, 轻视基础, 淡化理论, 导致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这种对知识价值的短视倾向应予以矫正, 以求知识素质的不断提高。

科学与人文是大学素质教育的两翼, 不可偏废。人文素质是人才基础的基础, 绝不可以奉行“自然科学至上”而轻忽人文社会科学。美国的哈佛大学早在1978年就提出“要回到基础”, 要加强“五大领域”, 即所有大学生必须在每一领域中选修一门课, 这五个领域是文学和艺术、历史、社会分析和道德判断、数学和自然科学、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学。笔者主张国内高校应该着手建构并完善大学生知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普遍开设人文选修课与举行中国语文考试, 理工科学生4年内必须选修6个学分的人文选修课。

音乐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教育, 它是渗透到学生心底的人文教育、素质教育。《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开展, 能够增进对大学生的人文知识素质教育。如能与人文性极强的文学教学相结合, 效果尤佳。笔者执教《音乐欣赏》课程, 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声乐知识 (含声乐体裁、声部类型、演唱类型) 、器乐知识 (含民族乐器、外国乐器、乐队类型、演奏类型、器乐体裁) , 并了解音乐的种类与流派, 希望能够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增进学生的人文素质。

(三) 加强审美素质教育

大学生要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思维素质等, 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可以说, 审美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 美是人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是能够愉悦身心的形象, 美是劳动产生的, 是社会的。“所谓审美, 是指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 它是人们在欣赏活动中的一种特殊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7]与其他心理现象和意识活动相比, 审美具有直接性、社会功利性、愉悦性。

审美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审美素质能够拉抬道德素质, 也能够催化知识素质。国内高校应该重视审美素质教育, 努力提振大学生的审美素质。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手段。“音乐以美的音色、美的节奏、美的和声、美的旋律构成美的艺术形象, 音乐教育通过对音乐作品 (健康向上的) 的演唱、演奏、欣赏等教学活动, 把受教育者带进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 使他们接受审美教育的熏陶, 激发其情感, 培养高尚的情操和审美情趣, 完善人格的构建, 提高整体素质”。[8]作为公选课的《音乐欣赏》, 面向广大学子, 其课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音乐在提高人的审美素质中的作用, 培养受教育者的音乐审美能力乃至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 促成受教育者全面提升心灵美、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等方面的修养。

“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后, 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 已经成为一种跨越民族和国界的语言, 成为沟通人类精神世界的桥梁, 成为可供全人类共享的精神财富”。[9]《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成功开展, 端赖引领学生愉悦赏析相当数量的中外名曲。无论是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 抑或是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都可以美化人们的灵魂, 点燃人们对美好光明不懈追求的热情, 进而成就事业。

(四) 培养团队精神

“所谓团队精神, 就是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能够具有较高的大局意识、较强的协作和无私的服务等精神的总和, 是大学生集体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10]如我们所知,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演变, 当代大学生的个体竞争意识得到了增强, 这固然是可喜之象, 但团队协调精神的弱化, 却是不争的事实, 也构成社会的隐忧。毕竟, 团队精神的养成, 攸关大学生自身的素质, 攸关相关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也攸关相关团队的整体运作绩效。

《音乐欣赏》课程的教学, 尤其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对唱、合唱、乐队表演等音乐表演形式, 需要不同的角色参与其中, 通过彼此间的协调与合作, 才能有完美的体现。毫无疑问, 此类音乐表演活动的开展, 能够促使大学生遵守纪律和服从调度, 帮助大学生培植了集体主义荣誉感并提升了团结协作的能力。

笔者执教《音乐欣赏》, 视该课程教学为培养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利器。笔者认为, 大学生在练习、排练等过程中, 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团队意识, 倡行自实践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大局意识。笔者曾在课堂上系统讲授了齐唱、重唱、合唱等唱法, 并多次组织了合唱比赛, 如无伴奏合唱《回声》、《牧歌》、《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此外, 笔者亦指导大学生组建民族乐队、管弦乐队、电声乐队等, 有计划地开展群体音乐活动, 收效还算令人满意。

摘要:国内高校目前普遍开设公共选修课《音乐欣赏》。将音乐欣赏与文学教育对接, 借助于文学的人文性, 不但可以大幅提升《音乐欣赏》课程教学的实效, 而且有助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音乐欣赏》,文学,人文,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晶.议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 2012, (6) .

[2]王丽娜.论我国当代大学生音乐文化的构建[J].中国音乐, 2009, (1) .

[3]参见周复三、黄正刚编著.音乐欣赏教程[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4.

[4]李学.也论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 2012, (12) .

[5]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6]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7]何士青, 陈少岚.大学生素质教育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8]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刊于龚放主编.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9]张静波.音乐审美教育与大学素质教育, 刊于龚放主编.素质教育——南京大学的思考与实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上一篇:影响实效性下一篇:情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