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文学的一致性

2024-10-26

音乐与文学的一致性(精选4篇)

音乐与文学的一致性 篇1

音乐与文学从表面上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艺类型, 音乐通过音响的组合达到表现的目的, 而文学则通过语言的手段达到表现的目的。但是, 语言与音响在表现形态上又有某种一致性, 它们都是通过声音展示出来的。尽管音乐的声音与文学的声音有如此的不同, 人们还是试图把音乐当作一种语言的艺术来看待。

一.音乐中的文学性因素

文学作品, 特别是小说和戏剧都有一个故事情节展开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长有短, 但绝不可缺。所以, 过程是文学作品最基本的因素。音乐是时间艺术, 尽管它的时间性与日常的物理性时间不同, 但它毕竟也有一个延绵的过程。音乐总是有开始、发展和结束, 这就是音乐的过程。

音乐的过程与文学的过程各有自己的特点, 其中最本质的区别是, 文学展开的是客观世界的过程, 音乐展开的是主观世界的过程。文学作品所揭示的故事情节, 不外乎是过去已经发生的和当前或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 这些事件的由来和发展都体现出人与社会和自然客观世界的联系。音乐作品却无法展示出这种过程, 它所展示的一切都与人的内心生活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音乐所展示的是一种建立在模仿、象征、暗示和表情基础上的表现过程, 它所展示的主要是人的内心世界。音乐的过程固然不同于文学过程, 但它却为听众的文学性联想提供了过程的依据。正因为如此, 人们才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富有过程性的文学性内容。

抒情也是文学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别是诗歌, 正如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一样, 没有抒情就没有诗歌。文学的抒情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即表达感情、描写感情和借景抒情。表达通过主观的表述来体现, 描写则通过客观的旁白来说明, 借景抒情则是主观的感情借客观的环境来加以表述, 或者在客观的环境中蕴涵着主观的感情因素。音乐的抒情既没有明显的主观表达, 也没有绝对的客观描述, 它介于两者之间。文学的事情往往有具体的对象, 它所运用的语言表达也同样清晰明了。然而音乐的抒情却是一种概括性的表达, 特别是纯器乐曲, 它似乎是作曲家所有生活感受和艺术经验的集中体现。音乐的抒情难以用语言加以解释, 它与人们的心灵直接相通。然而, 一旦想象进入音乐体验的过程, 这一系列概括性的表情则将闪现出文学性的抒情内容, 这就是音乐与文学在抒情方面的联系。

二.与文学有关的音乐作品

在音乐史上有不少作品直接取决于文学作品, 特别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 这类音乐的数量相当多。比如:柏辽兹的交响乐《哈罗尔德在意大利》、《罗密欧与朱丽叶》、《浮士德的责罚》, 李斯特的交响乐《浮士德》、《塔索》、《前奏曲》等等。这类音乐与歌剧和歌曲不同, 虽然取材于文学作品, 但他们的构思线索并不是按照文学原作的情节或思想发展过程, 而是根据音乐艺术的特征, 以音乐发展的需要与可能性为出发点, 从文学原作中提取必要的过程和冲突作为音乐的基本线索。或从文学原作中提炼它的精神实质作为音乐构思的基础。

有些作曲家虽然在创作时没有写下文学性的依据, 但作品完成以后却补写了一段详细的文字说明, 用以表达自己的创作思路和作品的文学性内容。这些说明简直像小说中的描写一样动人, 它们是对音乐的说明, 但又不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然而一旦与音乐想象结合在一起, 它们就成为音乐内容的一个部分。有些音乐作品并没有具体的文字说明, 但它的标题及音乐发展的各个阶段, 能够比较形象化地为听众提供想象的依据。还有些作品并没有叙述性的文学内容, 但却含有某种诗意, 通过抒情暗示某个特定的主题, 特别在交响音乐当中, 这种诗意性的表现尤为明显。

音乐家柯克曾经说过:“绘画通过视觉形象来传达感情;文学通过被理性了解的呈现;而音乐则直接通过赤裸的感情。当然, 音乐中所渲染的情绪与它所暗示的对象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系, 但是, 正因为模糊不清才需要我们的想象去为它澄清, 而我们的想象依据又正是作曲家的暗示和象征所作的文学性约定。

音乐与文学的一致性 篇2

【摘要】如今劳动时还能听到喊一两句口号,其实早在最初的原始巫术中就已经能看到文学、音乐、舞蹈等的雏形。只不过后来它们作为各自独立的门类,从这种原始的综合体中分离出来,形成各具特点的艺术形式。它们都侧重于表达人类的内心感受。由此可见,音乐与文学是在人类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化出的。本文将从文学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并涉及到二者的完美结合:歌曲谈开去。

【关键词】文学音乐联系歌曲

何谓文学?何为音乐?在众说纷纭中我以为: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来揭示美的内涵,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音乐则是借助于声音来表达种种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精神状态与微妙变化。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和文字去描述的艺术。它拥有变幻莫测的节奏,绚丽多彩的旋律,由无数个音符组成。天地间所有的声音都是音乐,有些没有深度,没有精髓,却富有感情。音乐可以改变人的心情,或喜或哀。真正懂得音乐的人,乐歌就在他的心中。

很多人认为,“文学是音乐之母”,我倒不敢夸大其词,在这里,仅仅把文学与音乐形容成姐妹。如果此说成立,那么,在人类迄今为止的所有创造性精神劳动中,毫无疑问文学是姐、音乐是妹。

从艺术的本性而言,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都是实践的一种特殊形式,一种带有物质性的精神性活动,一种感性的心灵活动。其本性都是一种制形构象的创造性活动。音乐艺术作为听觉艺术的特殊形式,是最能客观显现和拨动心弦的艺术,是艺术家凭借听觉感觉器官和相应的媒介把心中的意象物态化,即创制成音响意象。而文学作为视听—想象艺术是心灵通过想象与视觉器官的合作,采取词语媒介手段而创造意象。虽然所凭借的媒介不同,但它们在本质上都要求意象的产生。从音乐艺术与文学艺术所依存的物质载体、审美价值的实现而言,声音是两种艺术依存的物质载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诗人白居易以“嘈嘈”摹拟粗弦发生的厚重、喧响,以“切切”摹拟细弦的尖细、急促,以“嘈切”的交替来表现不同的音高,色彩的声音之对比变化。这是以语言之声模仿乐器之声的名句。在此声音成为两种艺术媒介的联结点。音乐是以有选择、有组织的声音作为物质的材料的,经过艺术创造的声音动态,使音乐产生无穷的魅力与独特的价值。文学是以有选择、有组织的形象化语言作为客观媒介的。语言则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语言离开了声音这个物质载体则无以存在。音乐艺术和文学艺术的媒介都必须凭借声音,亦必须与运用声音动态的表现力,没有声音,这两种艺术也将难以存在。

时间是两种艺术存在的框架。音乐在时间中展现声音的动态结构。首先从声音的基本属性来看,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存在都无法离开时间的纬度;其次音乐的本质是运动。音乐是声音的运动,音乐的内蕴则是由声音动态比拟的自然生命的动态,人类情感的动态,心灵轨迹的动态,社会力量冲突的动态。再者,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的某些特点也都与音乐艺术的时间性相关。如瓦格纳的歌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以层出不穷的100多个主导动机展现的复杂变化却令听众晕头转向,仿佛进入难寻出路的迷宫。音乐创造之所以强调变化统一,与音乐在时间中展现、发展、变化,完成有密切关系。音乐审美的时间性,又要求表演艺术家在每一次的演唱、演奏中珍惜一次完成的机会、力求完美的再创造。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它的意象在音响运动过程中是逐步展开的。需强调的是音乐存在于时间之中,音乐又通过自身的运动,通过声音形式相互关系构成的张力使我们感受到时间的存在。“音乐使时间可听,使时间形式连续可感”。在音乐中我们只靠听觉便可以感受到作曲家创造的“时间意象”,不像在日常生活中靠综合的感知能力与自身生物钟的运动来感知时间的进程。文学在时间中连续呈现的词语有序结构。从先秦文学创造的材料来看,许多民族的语言都有时态的划分,以便准确地表达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时间概念。

再次文学的诞生是一种口头传播的表演艺术,它的传播必然在时间中展现。文学作品中时间的设置对于人的塑造,感情抒发,情节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时间的设置可以把人物置于一种世纪的沧桑,一种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又可以用四时的变化,晨夕的更迭来刻画人物的特征与心态。文学作品中时间的构思与情节的安排、交代、发展亦有密切联系。从艺术门类的划分而言,音乐属于听觉艺术,是指心灵与听觉器官,以及发声器官、手器官的合作,掌握相应的媒介手段而创造听觉意象的艺术,而文学则是视听想象艺术,是指心灵通过想象与视听器官的合作,采取词语媒介手段而创造意象的艺术。

音乐是抽象的反映现实,文学则是具体反映生活;音乐的非具象性,或某种程度的抽象性。音乐作为听觉艺术由心灵和听觉器官利用声音媒介所创造的意象,是连续运动着的乐音组合的动态的时间意象,主要呈现为一种线的形式,流动的线的形式。因而不同于空间意象,其本质在于它的非具象性、抽象性、乐音组合的流动的线的形式。文学形象是文学反映生活,掌握世界的特殊形式。然而它是以具体的、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在反映生活,表达情感。中西文论中的“意象”、“典型”、“意境”等概念基本上就属于形象范畴,形象性成了反映生活的特殊能力。音乐的情感性,文学的情理统一性。音乐艺术创造的音乐意象,其核心内容是情感或情绪,可以说音乐意象是典型的“情感形式”是声音符号形式与心灵情感的融合。苏珊.朗格就把情感的表现视为音乐的本质。文学除了与感性世界相联系之外,还是一种观念符号,并且与理性概念相统一。不少词语的意义从感性经验意义中抽象出来,而具有确定的理性意义。如果说带有感性经验意义的文学词语适合描写、抒情,那么具有理性意义的文学则适合议论、说理、使文学意义所获得深而确定的思想内涵,从而提高和强化文学艺术理性认知的价值。

在历史的长河中,揭示文学与音乐密切关系的事实随处可见。经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亲自整理的《诗经》被称为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无论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在中国音乐史上,都具有着无可替代的第一个高峰期的地位。它那用以“言志”的“诗三百”,无一例外地既是我国古代民间和文人创作的诗歌类文学作品,同时也是音乐作品既歌曲或“乐舞”的歌词。无独有偶,在西方的古希腊罗马时期,如荷马史诗,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阿里斯托芬等剧作家的戏剧,也都具有着文学作品和音乐作品的双重属性,所有这些事实都充分证明,文学与音乐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能够进入文学史的范畴,也不是所有的文学作品都能够进入音乐史,如果那样的话,人类历史上也就不会有这两种专业史学了。然而无论如何,文学与音乐之间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无论音乐作品或是文学作品。均具有开端、发展、戏剧性冲突和结束的整体结构。譬如中华民族民间器乐作品,讲究一个“起、承、转、合”的结构,西方音乐中最具典型的曲式结构奏鸣曲。则有呈示部、展开部(含矛盾冲突)、再现部的结构。同样,任何文学作品均有故事的开端、发展、戏剧性的矛盾冲突,或悲或喜的结尾。音乐与文学都需要一个延续性的时间过程来展现。文学作品的文字,只有人们通过用时间阅读,才能理解其根本涵义。无论文学作品中的内容跨越多大的时间空间,读者只需要一个从头看到尾的时间过程。音乐作品经过表演者对乐谱的完整诠释,传达给听众,也需要一个连续地完成表演的时间性过程。通过这个时间过程,人们了解到艺术家内心的艺术形象、获取审美体验、心灵得到升华等。余华曾经说过一段话:“音乐的叙述与文学的叙述有时候是如此的相似,它们都暗示了时间的衰老和时间的新生,暗示了空间的转瞬即逝;它们都经历了段落和开始,情感的跌宕起伏,高潮的推出和结束时的回响。”文学

通过词义描写,音乐通过声音模仿来反映外部世界。如笛子模仿小鸟的叫声、竖琴模仿流水的声音等。文学与音乐还通过象征来比喻现实对象:文学作品中常通过对十字架和庄严教堂的描写。象征宗教;音乐用弱音象征静谧、用铜管音乐象征英雄人物。从文学的场景描写中可感受到被暗示出人物的内心思想,在音乐的声音气氛中也能被暗示出某些事物及现象。所有这些模仿、象征、暗示都是音乐与文学相近的表现手段。正因如此,两种艺术形式是可以互相结合的。放眼古今中外,有多少优秀的音乐作品取材于文学作品。像19世纪的柏辽兹所创作的交响乐《罗密欧与朱丽叶》,李斯特的交响诗《浮士德》等均出自文学作品。以我国传统戏曲音乐中的说唱音乐来说,京韵大鼓《逼上梁山》取材于《水浒》,《梁祝》被何战豪、陈钢改编为小提琴协奏曲等。大大打破文学的局限,激发了各种文学性的想象和灵感,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这里有件事需要加以补充说明:我国历史上曾经有一个重要时期——宋朝,大约在这一时期,存在着好多业已定型的曲子,人们只要按照曲牌划定的规矩创作出歌词(也即所谓“填词”),一首新歌曲就诞生了。在这方面,苏轼、辛弃疾、岳飞、柳咏以及稍早一些的李白等很多著名诗人都是高手。但另一方面,这并不说明作为音乐作品的歌曲的创作可以曲在后词在先,因为,首先毫无疑问,由于最初词和曲浑然一体的一首特殊的、具体的歌曲得以流行,一个以后被用来“填词”的曲牌才固定下来,其次就中国古代的文学样式来说,“词”不过是“诗”的另一种叫法而已,它是可以独立存在的。

历史发展到今天,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音乐与文学的结合较之以往也有了更多的创新。以前在广播、收音机盛兴的时期里,常能听到广播剧、配乐诗朗颂等。根据剧本或诗歌的情绪、思想。音乐人编配与其相匹配的同种意境风格的音乐作为朗诵人声的声音背景,以此来辅助渲染文学作品的感情色彩,让听众得到立体的、丰富的听觉享受,达到艺术欣赏的较高层次。近年来随着电影、电视的发展,更加能体现出音乐服务于文学作品的内容表现上。在各种动态的画面中,背景音乐的适时插入使得文学作品更加生动感人。音乐完全是为文学作品的表现而创作。它们脉脉相通,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音乐与文学已无处不在。它们相濡以沫地结合,相辅相承地表现,丰富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传承着文化思想。现实中,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与文学要素结合的紧密程度直接决定着音乐作品的普及程度和具有多大的艺术感染力。在这方面,不能不承认歌曲是佼佼者。音乐与文学的最完美的结合便是歌曲,歌曲吸纳了两种艺术的长处。音乐本身表达情感和思想很抽象,但有很强的生动性。文学表达情感和思想更清晰但生动性较差。这样以音乐来渲染文学,以文学来解释音乐,就达到了取长补短的效果而歌曲也就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艺术形式。从我个人的理解,音乐应该以最大的程度渲染文学而文学要最好的解释音乐从而是二者达到艺术上的统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这样才是优秀的歌曲,才是真正的艺术。优秀的歌曲之所以比器乐作品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号召力,主要就是因为它是文学作品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因为它具有具体、明确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既不像器乐作品那么难懂,也不像其它音乐作品例如歌剧那样篇幅庞大,在这里,音乐要素所起到的是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至此,恕我狭隘的眼光,就不得不说自打《东风破》这首分水岭后的中国风了。貌似近代西方歌曲中很少有什么涉及古典文学的作品吧?——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了。反倒是我国流行歌曲借鉴了西方古典音乐比较多:S.H.E在专辑歌曲《不想长大》的曲中就搬出了“音乐神童”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前来助阵。流行 + 摇滚 + 古典的全新曲风使这首歌一时间成为被人们争相传唱的对象。4 in love曾经风靡一时的得意之作《一千零一个愿望》,曲子大段的采用了贝多芬《G大调小步舞曲》的旋律。这让人们对歌曲本身的印象不算深,倒是都会哼唱中间那段来自《G大调小步舞曲》的间奏。周杰伦的《夜曲》采用了肖邦的经典之作《降E大调夜曲》,周迅的《伴侣》中混入了约斡施特劳斯至今不朽,每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固定曲目《蓝色多瑙河》。华丽的流行歌词搭配上古典音乐名作,二者合为一体并没有想象中犹如火星撞地球那般磨擦剧烈,反而是一种非常舒服的感觉,同时也让人了解了西方古典音乐的魅力所

在。那 原汁原味的中国古典乐曲乐器就没有一席之地了吗?当然不是。在中国古典音乐的体系中,只有宫、商、角、徵、羽,五个音。而五声调式的旋律更加和谐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也就造就了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结合的必然结果。加上中国戏曲、民歌的独特风格和演唱方法,更会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传统的古典音乐文化似乎得到了现代人的肯定。比如黄雅莉当年的成名之作《蝴蝶泉边》,明显的中国民谣风格,再加上朴实的歌词又给歌曲增添了几分中国色彩。就连编曲也决不疏忽,用到了各种民乐,古筝,箫,扬琴,琵琶,笙等等,过足了一把中国风的瘾。而后的《火星爱月亮》依然以民谣为主体,民谣最大的特点就是接近生活,传唱度非常的高。所以琅琅上口的曲调,成了这两首歌曲成功的秘诀。除此之外,古典文学与歌词的融合也让歌曲大放光彩:《发如雪》、《菊花台》、《青花瓷》、《兰亭序》,周杰伦的每首中国风的歌曲就会大受欢迎,当然这离不开方文山那令人判案叫绝的歌词,每首歌词的谴词用句都堪称经典。更多的把中国音乐推到了流行音乐的前沿。而这其中最出色的我斗胆推荐羽泉的《归园田居》和《辛弃疾》,前者把富含有中国韵味的歌词用着中国古典音乐的五声调式,甚至在编曲中加上琵琶,二胡等民乐助阵。后者则有鼓加重金属把豪放派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听流行音乐也就好比看美女,只是瞬间感觉,但喜欢上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一定是很了解她才会喜欢她。欣赏古典音乐就是这样,你必须了解它,了解音乐的创作背景,慢慢去品味才会喜欢上它。每个人欣赏食物的角度都不尽相同,所以对于流行音乐与古典音乐,我只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评价,对于别人的看法,可以用欣赏的角度去看,不需要作出什么评价,欣赏是我最大的享受!

总而言之,文学的天地少不了音乐,音乐作为一门独特艺术,在中国的历史流传古今。每个时代辛勤善良的劳动人民定会用对生活的激情所得的体会,或真实的人生经历,被音乐家笔录,然后做曲填词,最后用适当的乐器演奏出来。有词伴曲的音乐更是一种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好的歌词便是一首诗歌、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那么,美的音乐便会被真正的体会和享受。

音乐与文学的一致性 篇3

关键词:“教—学—评”一致性;小学音乐;实施研究

在“教—学—评”一致性中最基础的所在便是教学目标,通常判断“教—学—评”是否具有一致性的依据便是清晰有效可测的教学目标,而整个教学活动、学习活动及相关评价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因此,研究“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极为重要。

一、教学目标

在教学每首歌曲时,教师首要考虑的就是解读歌曲,明确在课堂上什么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教师该教授的内容,选择正确评价的方式,才能确定教学的任务。比如,在教学《四季童趣》一歌曲时,通过对该歌曲的研究分析,笔者最后给出三个教学目标:旋律、歌谱的熟悉哼唱;学习曲目,演唱要有表情,表达歌词内容时懂得用不同演唱速度,并尝试着创编歌词。在确定出这些目标后,接下来设计教学方法及任务都必须围绕教学目标开展。

在学习《四季童趣》歌曲中,通过表演歌曲的方式理解音乐的风格情趣,通过学习歌曲本身的旋律,并比较这些旋律的异同,了解到乐句与乐句间的区别,从而打好准备演唱歌曲的基础。同时,为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还做了相应的延伸,通过聆听录音范唱的形式让学生跟着哼唱歌谱,描绘出歌曲中所呈现的四季,《四季童趣》歌谱对于四年级的学生而言并不复杂,笔者这里采用的是标注法帮助他们哼唱,确保他们能唱准歌谱音准和各音的唱名。最后是属于拓展能力的目标,学生对歌词进行创编,在该环节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创编时始终存在问题,因此笔者对这部分内容要求并不是很严格,就是改一改在各季节的童趣即可。合理的教学目标制订需要耗费很多时间,不如想象中简单,教师在制订时一定要酌情考虑,教学目标要浅显又简单。

二、教学方法

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小学生心理和生理的特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必须立足于学生学习之上,既要出发于学生,又要适合学生,不能一味地追求出彩的教学方法,而是要切合实际思考怎样的教学方法最能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歌曲。以《四季童趣》为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并未按照歌词顺序教学,而是将歌词顺序进行对调,并且在这一设计基础上,笔者还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通过相应的游戏将整节音乐课融为一体,这样环环相扣的教学方法,能与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所符合,对于小学生而言,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更能满足他们对音乐的学习。因此,在开汽车游戏中融入伴奏音乐欣赏,能够确保学生各方面都能动起来,进而更好地学习音乐。此外,对于《四季童趣》一课而言,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由于该课程教授不止一两次,且结合本校音乐教师教学该课的现状,笔者认为在教学这一课时,长期拘泥于传统课堂教学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所以,笔者将授课之初的古筝节奏型训练去除,并将整节课的细节串联起来,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该歌曲,当然还需要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最终促使学生爱学并学好音乐。

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在课堂中生成的,学生并非提线木偶,需要教师提着线才能行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着自己的主体性,合格的音乐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教学模式,而是要根据学生活动的规律,找寻恰当的教学手段,才能引导学生进入教师自身的教学设计中,从而最大化地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音乐与文学的一致性 篇4

【关键词】 传统音乐;古典文化; 共生性

【作者单位】 尹娜,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音乐与文学,二者皆属于艺术。中国的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学,源远流长,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最典型的例子,便是中国的古典诗词,它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古典音乐与古典文学相结合的产物,经过发展演变,有的甚至成了当下的流行音乐元素。

我国的传统音乐和传统文学相辅相成,是共同发展的关系。在发展过程中,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已相互融合,缺一不可。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二者起源上是相互共生的;其次,二者在表达素材上是相互共生的;再次,二者在形式上是相互共生的;最后,二者在内在的艺术价值上是相互共生的。研究古典音乐与古典文学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理解当今音乐与文学的艺术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并能促进文学与艺术的共同发展。

一、起源上的共生性

文学的起源,最早来源于民间的语言。对民间语言进行整理、加工与升华,才形成了文学。它是人类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与自然的互动。后来,伴随着文字的产生,才出现了书面的文学。关于文学起源的时间问题,古代有许多记载。多数史料认为文学起源于尧舜时代。文学中历史最为久远、数量最为庞大的文学形式是韵文,而韵文中的最重要属性就是音乐性。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是诗歌,诗歌是关于语言的艺术,而诗歌本身也是一种音乐。

中国的音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神话传说。《世本》中便有伏羲造琴瑟的故事。由此可见,我国的古典音乐起源甚为久远。在《侯人歌》《云门》《三皇本纪》等古文中,亦记载在周朝之前便有了音乐。音乐的产生,多伴随着对上位者的歌颂。之后音乐的发展,更离不开文化的内涵。

从起源上看,文学和音乐皆是对自然的表达,以及对人类情感的表达,并在此基础之上发展起来。文学与音乐都是表达方式,是人与自然的互动。这种特性确定了二者之间必然的共生关系。

二、表达素材上的相互共生

传统音乐与古典文学之间的相互共生,还体现在二者的表达内容上。文学可以成为音乐创作的素材,音乐也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在传统的诗歌中,便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样的诗句。而诗句中的“羌笛”便是有情愫的音乐。音乐这一元素的运用,甚至已经成为诗歌的表达方式之一。音乐所具备的情感特征已经完全融入诗歌中,并构筑了诗歌的意境,音乐成了渲染诗歌情感的重要法宝。

音乐作品往往从文学作品中取材。中国古代许多卓越的音乐大师都会从文学作品中取材:或者是讴歌文学作品的作者,或者是讴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水浒传》的开头便是耳熟能详的诗歌“大河向东流……”。在这里,诗歌完全建立在文学创作的基础上,是对文学素材的加工。

我国古代的文学大师大都擅长音乐,古代的音乐大师也大多精通诗词。文学作品会借助音乐来表达情感,并升华意境;音乐也从文学的土壤中获得大量的灵感和创作源泉。这便使得我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与古典音乐在内容和素材上相互融合,相互共生。

三、形式上的相互共生

音樂与文学在形式上是相互共生的。也就是说,在音乐这种艺术形式中,包含着文学的属性;而在文学这种艺术形式中,也包含了音乐的元素。

中国的古典文学,似乎总带着音乐的色彩。音乐增强了文学的韵律感,也增强了文学的魅力。提起古典文学,人们会马上联想到诗词歌赋,而在诗词歌赋中,几乎每一样都带着音乐的特征。文学的早期形态常常是以口头诗的形式来进行传播。而这种口头诗,常常带着音乐的特征。古代的诗词,注重平仄,注重押韵,这便是古典文学具有音乐属性的明证。此外,中国古代有“填词”之说,这主要指宋代词人的创作。宋代写词,需要考虑到曲牌和音律。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完全依照音律来进行创作,每一句的字数,都有严格的规定,不能进行随意增减。这比现代流行歌曲的创作严格许多。至于古典文学中的散文,虽然对音律没有严格的要求,但也要求读来流畅、有节奏感。散文的美,表现之一便是指它的音乐性。音乐性与节奏感,已经成为散文的审美标准之一。

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一种戏曲艺术。戏曲,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音乐。作为一种舞台表演方式,戏剧将音乐与文学融合在一起,让两者很难区分开来。戏曲既是一种关于文学的艺术,也是一种关于音乐的艺术。戏曲既离不开文学的内涵,也需要音乐的衬托。戏曲中的戏词是高度艺术化的文学,戏曲中的敲锣打鼓,又是它必备的元素。在古代的歌曲中,歌词与音乐总是相互配合的。没有歌词的音乐或是过于孤寂,或是过于热闹。比如羌笛之声,没有歌词,只有音律,所以真正懂得羌笛之声的注定是少数人,而羌笛也正是孤寂的。至于锣鼓喧嚣之音,其特色则在于热闹、平民化与大众化,没有婉转的音律,也没有动人的节奏,这是源自乡土和民间豪放情感的自我演绎。这种锣鼓喧嚣因为以广大平民为基础而少了些许高雅。然而,当音乐与歌词相互配合之后,有了歌词的衬托,音乐登上舞台,既能够向大众普及,又不失它的高雅。因为与歌词融合,使音乐具备了更多可欣赏性。

从形式上来讲,音乐毕竟是抽象的。其音符、音调、音律等并不容易为广大受众所理解。音乐的普及需要在形式上同文学捆绑。音乐想要传播,需要借助文学这艘大船。音乐选择了文学,从而实现了它的发展。音乐与文学在形式上的相互融合、相互共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艺术价值上的共生性

音乐依赖于文学的形式,因为音乐要表达思想。而音乐中的思想,亦可理解为音乐的文学性。思想依赖于文字的表达,并建立在文字的基础之上;而文字一旦拥有了思想,便拥有了价值,也就成了文学。音乐或者娓娓诉说一个故事,或是表达高山流水的情感,或是表达曲高和寡的孤寂,或是表达十面埋伏的苍凉,或是表达号角孤鸣的悲壮,或是表达琴瑟相和的缠绵。这种共鸣、传播与感染,皆是因为音乐具备内在的情感与思想。音乐内在的情感,便是指音乐的文学性。音乐的文学性使得音乐拥有了活力。此外,音乐的价值体现在音乐的人文主义关怀上:或者是表达悲天悯人的情怀,或者是表达对自我哀伤的舔舐,或者是对命运无常的反抗,或者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或者传递对爱的感恩与祝福。这些人文主义关怀使得音乐具备了更强大的灵魂。音乐的人文主义,是通过音乐的文学性来表现的。人文主义情怀本身便是一种具体的情感关怀,这种关怀是通过语言来定义的。同时,对音乐人文主义情怀的鉴赏,也需要通过文学语言来实现。因为音乐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对其进行鉴赏和分析,需要借助文学语言的表述。文学语言的具体、形象以及表意的准确性,使得文学语言发展成为对音乐艺术的重要评判标准之一。

同时,对文学进行赏析时,也离不开对文学的音乐性进行赏析。文学的音乐性,主要是指文字的节奏感。文字是用来交流的语言,需要讲求交流的流畅性和读起来的语感。文字的语感是文学的价值之一。尤其在散文和诗歌中,更要考虑节奏感。假若没有节奏感,文学会丧失一部分欣赏价值。考量文学中的节奏感,是考量文学作品美学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尺。同时,赏析文学作品的节奏感并不是单纯从语感的角度出发,还包括整体结构的设定、起承转合的运用和叙事手法的运用等,这些都与音乐的节奏感异曲同工。一部文学作品便是由作者指挥的盛大交响曲,音乐性与节奏感应当贯穿这部文学作品的始末。赏析文学作品的音乐魅力,是赏析文学作品整体魅力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文学作品当中融入了音乐的美感,而音乐又离不开文学性。从内在价值来看,我国的传统音乐与古典文学之间早就实现了价值的相通相融,是共生关系。

五、结语

对文学作品进行全面赏析时,不能忽略音乐的视角;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时,也不能忽略文学的视角。音乐人要想创作出真正优秀的作品,就一定要具备优秀的文学素养,如此才能够创作出具有生命力、感染力的作品。文学工作者进行创作时,也应当考虑节奏感的重要意义,把握住文学作品中的音乐性,以增强文学作品的魅力。

[1]朱华阳. 屈原与中国现代文学[D]. 武汉大学,2006.

[2]刘建平. “中国艺术精神”问题研究[D]. 武汉大学,2010.

[3]邹超才. “异类的古典”——梁实秋文艺思想评述[D]. 福建师范大学,2008.

[4]陈冲. 古典音乐与幼儿生命教育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2012.

上一篇:酒精性肝病研究下一篇:品牌成就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