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航母的必备条件(共4篇)
发展航母的必备条件 篇1
摘要:企业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 也就是可持续发展, 而正确的认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对企业实施、展开相关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这个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企业,条件
可持续发展, 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定义, 简单地分析起来其实就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以及发展, 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曲折以及磨难之后, 认识到了在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以创造财富的同时, 不能够再继续以牺牲自身生存环境为代价, 从而意识到开创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而这一点, 放在企业的身上也是同样的道理。
1 企业可持续发展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 就是要尽可能的去避免一些人为的、不必要的原因威胁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是企业自身的不断创新、对时代发展、市场发展的适应, 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对企业管理的加强, 而并不是说一味地、不断地去扩大企业的规模。在一般情况下, 可以这样去定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间企业在不断获取、追寻自身生存、发展的过程中, 既要充分地、客观地考虑到自身企业运作的目的能够得以实现, 因为只有目的达到了才能够提高自身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又要确保企业在已经占有了的、优胜于其他企业的领域以及企业在未来几年能够扩展到的、可能占有的环境中能够获取持续的经济效益增长以及相关能力的提高, 进而在这样的基础下确保企业能够在长时间之内都获得生存、获得发展。由此可以看出,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有两个原则:第一, 就是企业必须正确地认识到自身企业的使命、确定企业长期发展的目标、为社会的发展负责以及确保自身企业的长期生存以及发展;第二, 企业如果想获得更多、更可观的利润以及长期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及时地、正确地认识到周围环境的变化, 并积极地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使自身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适应市场, 并且主动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比如说生产绿色商品以及在商品生产上选择更加环保的技术。
2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备条件
2.1 创新
创新,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其实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往往是不断循环的圈形活动, 试想一下, 如果一间企业的总收入等于这间企业的总支出, 那么这样的企业是不可能获得生存、发展的。由此可以看出, 企业要想获得、实现发展的愿望, 其基本的动力就是创新, 因为创新活动的实施、展开不仅仅只是对企业原有商品或者是原有服务的改进, 而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提供与企业之前所不同的经济满足, 并且使之更加具有活力、更加具有创造性。
2.2 企业家
徐志坚引入企业家创新利润这个概念表示:企业家通过其创新的行为, 能够给企业带来超额的收入;莱本斯坦说:企业家是通过避免低效率而获取成功的人, 而低效率却是其他人容易发生的;在现实生活中, 企业家是实现边际报酬递增生产力的基本来源, 这就好像汪丁丁所指出的一样:“大量关于收益递增的经济研究很可能证明企业家能力是与非凸性联系的。”其实, 企业之所以能够不断的挣脱边际报酬递减的生存困境, 克服一个又一个危机, 无不依赖企业家这种边际报酬递增职能的实现。也正是因为如此, 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经济处于低落的时期, 艾科卡就已经说过, 如果有50个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那么美国的经济就会重新得到振兴。从上述的内容中不难看出, 企业家, 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曾经有人为了更加地了解世界大公司成功的原因, 研究、分析了将近100多家世界级大公司的发展过程, 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规律性的因素, 这些世界级大公司包括了西门子、丰田、强生、IBM等等。而通过相关的研究、探讨、分析, 总结出了非常多的、不同的成功经验, 但是有一点却是共性的、不变的, 那就是这些非常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或者是几个超凡的企业家。在这些世界级大公司的企业家中, 有的企业家是从企业刚开始创业起, 就一直伴随企业成长、发展的, 比如说日本松下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洛克菲勒、麦当劳公司的克罗克以及美国通用汽车的杜兰特等等;也有一些企业家是帮助企业在持续发展中妙手回春、转危为安的超凡企业家, 比如说福特汽车的艾科卡以及可口可乐公司的郭恩达等等。但是总的来说, 无论是一直陪伴企业成长、发展的企业家, 还是帮助企业渡过难关的企业家, 他们都是利用自身的才能来成功的帮助这些企业在发展道路上克服所有挫折、跨越所有阻碍, 最终达到持续发展的目的。换个角度来看, 拥有超凡能力的企业家并不一定就能够创造出成功的、伟大的企业, 但是成功的、伟大的企业就一定离不开拥有超凡能力的企业家,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家才是缔造成功企业以及保证企业不断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我国虽然是发展中国家, 企业的发展没有太久的历史, 但对企业家这个关键的核心, 也同样有着足够的重视, 但是我国目前的现状仍有些让人担心, 这是因为我国许许多多比较成功的企业基本上都是靠这些拥有超凡能力的企业家所带动起来的, 而一旦这些拥有超凡能力的企业家离开或者是逝世的话, 那么这些比较成功的企业就很难能够继续兴盛下去。正是因为这样, 怎样才能够选择好具有超凡能力的企业家候选人、怎样才能够使得企业家具有持续性等等, 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 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 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2.3 企业文化
良好的、优秀的以及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 可以说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直接途径, 也是重要途径。通过这几年来的认识以及大力的宣传、指导,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灵魂所在这个意识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肯定。而回头看一看历史, 比较一下具有历史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不难发现持续时间最长的只有宗教组织, 而宗教组织文化的核心, 就是信仰, 简单地来说, 宗教组织的信仰就像是企业的文化, 而企业的文化可以描述成企业所有工作人员所认可的价值观、信念以及行为规范。一间在经历了几十年发展的企业, 其很多的因素都会不断的发生改变, 比如说企业的商品或者服务、企业的工作人员、企业的客户等等, 但是惟一能够保持长时间不变的、能够从始至终体现出企业持续性的因素, 只有企业文化。详细地来分析, 企业文化能够对企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以下的五点作用:第一, 就是导向的作用:企业文化能够对整间企业以及企业中所有工作人员的价值取向、行为取向起到主观的、正确的引导作用, 而优秀的、成功的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正确的认识自身的运作使命, 并且把握好企业的战略方向, 进而确定好企业的组织目标, 并且积极地、自觉地将所有工作人员的个人目标引到企业组织这个共同的目标上来, 以实现企业与个人的目标能够一致;第二, 就是凝聚作用:从本质上来说, 企业文化其实是企业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共同创造出来的一种属于群体的意识, 而企业文化所包含的内容, 比如说精神、目标、道德范围以及行为准则等等, 也全部都寄托了所有工作人员的理想、希望以及要求, 可以说与这些工作人员的命运、前途有着紧密的关系, 而企业的所有工作人员会因此产生一种认同感, 而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减少企业的内耗, 同时增强企业工作人员的内聚力;第三, 就是激励作用:企业文化能够帮助企业的工作人员发自内心地散发出的一种斗志高昂的、积极向上的情绪以及奋发进取、不断努力的精神效应, 这是一种内在的、潜移默化的正确引导, 而不是外在的、消极的以及被动的去满足于工作人员的心理以及物质需要, 通过这种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 使企业所有的工作人员能够自觉地、主动地产生出一种为企业效力、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精神;第四, 就是约束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是一种软性的约束, 而不是说具有强制性的以及被迫性的硬性约束, 通过企业文化的这种软约束能够散发出一种良性的企业文化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中再通过群体的意识、社会的舆论以及共同的习俗、风尚等等, 就会产生更加强大的动力, 并且使企业中所有的工作人员出现从众的心理以及行为, 也就是工作人员的自我控制以及自我约束意识;第五, 就是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往往是比较稳定的, 一旦形成就以固定的模式存在着并发生着作用, 而且不仅仅只是作用于企业的内部, 更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 来对社会产生出一种既影响又塑造的企业形象, 而这种良好的、外在的企业形象又会反作用于去强化、激发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中的各种作用。
2.4 科学的企业管理结构
在很多的企业当中, 企业的拥有者并不是企业的管理者, 也就是说企业的拥有权与管理权是分开的, 而这样也就体现出了科学企业管理结构的重要性。比如说GE, GE从最初的成立到现在已经成功的延续了一百多年, 而这个企业最初的创始人以及投资者都已经逝世了, 但是GE并没有因此而结束, 反而仍然以一种组织的形式继续的存续下来, 在GE的发展历史上有8位CEO, 而这些企业家的分段上任都使得GE获得了更好的发展, 这种发展甚至得以持续, 更难得的是当这些企业家离任, 也并没有对GE造成生存、发展上的威胁。由此可以看出, 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 必须要具有持久的、延续的将企业资金、企业文化、企业人力资源等等重要要素凝聚在一起的超强能力。从本质上来分析, 企业的科学管理结构, 必须从两个方面来完成:第一, 就是要先要求企业的管理者重视企业的持续性发展, 坚决杜绝为了满足个人目标以及一己之私而不断透支企业未来的发展机遇, 进而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 在一般情况下, 企业的拥有者可以通过一些激励的机制来使得企业的管理者更加关注企业的持续发展;第二, 对于企业管理者的激励、决策机制必须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否则过分地强调激励机制, 企业管理者的思维方式就会逐渐僵化, 而企业的整个决策过程也会逐渐的变得任意化, 这样企业效益就不会得到持续的提高。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不仅仅只是对企业管理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更苛刻的要求, 还对企业拥有者与企业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代理关系提出了更为严格、严谨的要求, 而怎样才能够通过相关的制度、结构来最大限度的避免企业管理者因为思维上的僵化、利益上的自私为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 可以说是必须及时得到解决的问题。
3 结语
总而言之, 可持续发展对于企业来说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更是企业展开所有活动的基础前提。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 企业必须正确地认识到一切影响企业、制约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才能够从根本上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邱英, 干胜道.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内涵解析[J].生态经济, 2006, (7) .
[2]刘帮成, 姜太平.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分析[J].决策借鉴, 2000, (6) .
[3]吴东晟.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 005, (3) .
发展航母的必备条件 篇2
近年来, 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以高科技为主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状况已经成为决定一国国际竞争实力的关键因素。与高科技密切相关的创业投资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创业投资提供了资本与高科技结合的机制, 成为推动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 创业投资的概念
创业投资 (Venture Capital) 又称为风险投资, 创业投资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创业投资的对象是创业企业, 具有成长潜力的企业, 而不是一般企业。第二, 创业投资主体不仅对企业进行投资, 而且提供经营性服务, 因此与一般的投资行为不同。第三, 创业投资不同于一般的权益资本投资, 在完成创业后退出投资, 而不是长期持有企业股权。因此, 概括起来说, 创业投资一般是指投资于极具发展潜力的创业企业, 参与创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咨询服务, 待创业企业成长为规模企业后, 出让股权, 以分享其高成长所带来的长期资本增值的一种投资方式。
(二) 创业投资的特点
1. 投资对象是高风险的创业企业。
创业投资以投资于初创企业为基本特征。对初创企业进行投资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技术风险, 新技术能否顺利转化为生产工艺和新产品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市场风险, 创新产品的扩散速度以及竞争能力存在不确定性。三是财务风险, 投资能否得到回收并没有确切的把握。由于创业企业的风险大大高于成熟企业的风险, 因此, 创业企业很难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融资。
2. 创业投资是一种权益资本投资。
创业投资一般采取股权投资的方式, 以获得资本收益为目的。资本收益主要来源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来源于公司分配的股息, 一部分来源于在资本市场上转让股权所获得的资本收入。创业投资的运作分为融资、投资、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 在股权增值后通过股权转让退出投资, 以获得资本增值收入。
3. 创业投资是专业性投资。
创业投资是把资本、技术和管理结合起来的专业性投资。货币资本与职业投资家专业知识的有效结合, 是创业投资获得高额利润的前提和条件。
4. 权责利相结合的风险管理机制。
在创业投资运作过程中, 涉及到两种委托代理关系, 一是分散投资者以集合投资的方式形成基金, 委托基金管理人运用基金资产;二是基金管理人将基金资产委托给所投资的创业企业, 由所投资企业进行资本增值。由于在分散投资者和基金管理者之间、创业投资基金和创业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责权利有机结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对降低投资风险和实现资本增值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创业资本是一种组合投资。
一方面, 由于创业投资的风险大, 为了让投资风险降到最低, 创业投资通常使自己所投资的项目分散化, 形成一组投资项目。另一方面, 创业投资公司也会邀请其他创业投资公司参与自己的投资项目, 或者对其他创业投资公司的项目进行跟投, 形成组合投资。
因此, 创业投资提供最大限度地识别与回避了风险。
(三) 创业投资的功能
1. 直接投资于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阶段。
创业投资是在种子期、起步期和成长期对创业企业进行投资, 直接进入技术研发和产业化阶段, 具有其他金融工具所不具有的功能。
2. 进行序列融资投资。
创业资本从进入新创企业到最终退出, 是一个完整的资本循环过程, 从投资项目的筛选认定, 分阶段投资, 吸引新的投资主体跟进, 创业投资公司或基金的再融资, 到创业资本实现蜕资, 是一个系列融资和投资放大的过程。
3. 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创业投资不仅要向企业提供资金, 而且要向企业提供增值服务, 后者是创业投资实现资本增值目标的保证。
(四) 创业投资的作用
1. 创业投资是研究与开发资金 (R&D) 的重要来源。
在促进研究成果工程化和商业化方面, 创业投资起到了其他投资方式和金融工具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2. 创业投资是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效投资方式。
创业投资模式解决了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所固有的高风险与传统投资模式之间的矛盾, 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快产业结构高度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3. 创业投资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
创业投资的发展对小企业的不断涌现、持续成长并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 社会富余资金转化为投资的渠道。
创业投资的发展为社会富余资金转化为投资开辟了新的渠道, 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有力地促进了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二、创业投资的市场主体与运作模式
(一) 创业投资市场主体
创业投资的运作过程, 是创业投资的资金筹集、使用和收益分配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通过创业投资市场进行运作的。从创业投资的市场主体看, 主要包括创业投资资金供应者 (投资者) 、创业资金的运作者 (创业投资机构) 和创业投资的需求者 (创业企业) 三个组成部分。
1. 创业投资的资金供给。
从国外创业投资的发展过程来看, 创业投资的资金供给者由政府、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三个部分组成。政府在创业投资方面的投入和补贴带动了社会资金投放到风险较大的创业投资市场上去, 起到了一种带头投资或奠基的作用。创业投资发展初期, 个人投资者是创业投资基金的主要提供者。随着创业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创业投资回报率的提高, 使得创业投资基金的规模急剧扩大, 个人投资在创业投资市场上的比重逐渐缩小。例如欧洲风险资本的来源构成大体是:养老保险金25%、人寿保险金15%、投资银行25%、增值再投资20%、政府资金2%、其他10%。
2. 创业投资的运作主体。
从历史发展过程来看, 创业资本的运作类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直接投资型, 投资人和管理者合二而一, 投资者既是创业资金的供应者, 又是创业投资的直接运作者和管理者;另一类是管理投资型:创业投资资金是通过建立创业投资基金的方式来筹集的, 投资者和资金管理者是分离的, 投资者只是创业投资基金的认购者, 不具体参与项目的运作和管理, 只靠认购的基金来获得投资收益。
从创业投资主体的角度看, 创业投资的运作主体主要有四种:创业投资家、创业投资公司、产业附属投资公司和天使投资者。其中创业投资公司和产业附属投资公司是创业投资的主要部分。
从世界的范围看, 创业投资公司大体上有四种类型:一是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机构。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公司是目前创业投资市场上最主要和最活跃的机构主体, 它是由职业投资家组成创业投资的中介机构。二是政府扶持的创业投资机构。这是一种“杠杆式”的创业投资机构。这类投资机构首先从政府、法人机构或个人借入大量资金, 形成创业投资基金, 然后以贷款或可转换债券的形式把资金投入创业企业, 并从所投资的创业企业取得利息收入, 以偿还借入资金的利息。三是金融机构附属的投资公司。主要包括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附属创业投资公司。四是非金融机构附属的创业投资公司。非金融投资机构一直是创业投资市场的重要投资者, 一些大型工业公司和大财团通过设立一些特殊的附属投资机构来进行创业投资业务。
(二) 创业投资的运作模式
创业投资的运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主要包括融资、投资、管理和退出四个阶段, 即:创业投资资金筹集阶段;投资项目筛选、评估和谈判阶段;管理创业投资企业阶段;退出创业企业阶段。
1. 创业基金的资金募集方式。
创业投资基金可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独立型基金, 二是附属基金, 三是半附属基金。独立型基金由风险投资家代表投资者利益管理基金, 并收取管理费和约定资本收益一定比例的报酬;附属基金是一些大公司或大金融机构的分支机构, 只管理机构的资金;半附属基金是创业投资基金与机构投资基金的组合。基金募集有私募和公募两种方式, 私募是指以私下募集的方式, 由创业投资公司发起, 吸收机构投资者的资金组成创业投资基金;公募是指创业投资基金向社会公开募集资金, 即基金通过证券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 并且可以上市交易。
2. 创业资本的组织形式和制度安排。
各国创业资本的名称、组织形式及其制度安排方面不完全相同, 但归结起来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即合伙制、信托基金制和公司制, 相比较而言, 这三种制度中, 效率最高的是合伙制, 其次是信托制, 再次是公司制。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有限合伙制创业投资公司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有相当数量的风险投资活动是通过传统的信托基金制度运作的, 尤其是在法律不承认有限合伙制度的国家就更是如此。
有限合伙制是由有限合伙人和普通合伙人共同组成创业投资公司。有限合伙人委托普通合伙人负责对项目投资进行选择、管理、运作和退出。有限合伙人通常提供创业投资所需资金的99%, 不负责合伙公司的具体经营, 对合伙公司承担有限责任, 对超出其出资部分的损失不负责任;普通合伙人是风险投资家, 通常只对合伙公司投入1%的资金, 他们是合伙公司的专业管理人员, 负责管理公司的全部业务, 并对合伙企业负无限责任。
3. 风险投资家 (普通合伙人) 与风险企业的制衡机制。
这种制衡机制集中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在股权结构设计方面, 除了创业投资公司要拥有一定比例创业企业的股权外, 被投资企业的创业者也要拥有相当一部分股权, 这样的股权结构安排可以使创业者的利益与创业企业的兴衰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形成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共同推动创业企业迅速成长的制衡机制。二是风险投资家直接参与风险企业的管理。三是用股票期权建立创业企业的激励机制。四是采用分阶段多轮投资战略。为了减少投资风险, 同时有利于对所投资企业进行更主动的控制, 创业投资通常采取对企业进行分段多轮投资的策略, 每一轮投资的金额都有一定的目标。
4. 创业资本的退出机制。
浅析舞台表演的必备条件 篇3
表演技能是舞台表演的基本手段
著名钢琴家霍夫曼曾说过:“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运用技巧的能力”, 可见, 作为表演艺术正确、娴熟的表演技能是声乐艺术表现的前提条件, 是舞台表演的基础。表演者只有在艺术表现的过程中, 利用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 深入了解作品的背景、创作风格, 运用真挚的情感和科学、熟练的表演技能, 发挥良好的心理素质, 才能塑造出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 获得理想的舞台表演效果。
(一) 、文化艺术修养是舞台表演技能的基础
舞台表演的作品都是具有浓重感情色彩的, 是人情感的表现过程。而情感的丰富与否又直接与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及文化艺术修养有关。正所谓:“汝欲学诗, 功夫在诗外。”经过我个人多年的表演经验, 我认为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学习和训练:首先是文学艺术修养。各种文学体裁的作品都是作者感知生活、提炼生活的结果, 是对客观生活的艺术再现。多欣赏文学作品, 可以提高表演者的艺术感受、想象和表达能力。这种厚积薄发的学习方式是舞台表演者尽快成长起来的一个捷径;其次是思想道德修养。一个人的思想修养包涵生活态度、职业道德等方面, 表演者必须热爱生活, 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 注意积累生活感受, 才能与专业技术修养相辅相承, 提高表演的品味及艺术质量。因此, 在表演的训练中, 表演者必须时刻提醒自己应不断地从文学、绘画、建筑、运动等领域中广泛地汲取养料, 在综合艺术修养水平上提高自己, 学会用表演描绘世间丰富多彩的画面, 只有这样才能在舞台表演中缔结出璀璨的艺术之花。
(二) 、深入了解艺术作品的创作背景、意图、内涵和风格是舞台表演技能的前提
作品的作者在创作一部作品时, 不管怎样再详细的编辑, 也无法准确、细腻地描绘出情感上的微妙差异。因此, 表演者必须以作者的创作背景、意图、内涵和风格为依据, 结合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表演技能及舞台表演, 准确、深刻地还原作品的原始形态, 并进行具有个性化地再创作, 最终声情并茂地完成该部作品。那么怎么才能深入分析和理解作品呢?通过多年的学习我总结出首先要了解创作者的生平、作品的年代以及其社会背景, 对作品的时代性、民族性和风格性等特点有较为明确的把握;同时要仔细地阅读和理解歌词的内容, 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其次, 从作品的内部结构中去研究它的基本特征, 如:曲式结构;旋律特点;和声复调;音色、节奏与速度上的变化以及乐谱上的感情标记等。这样表演者就能准确地把握住作品的音乐形象, 主题便会更为鲜明。最后, 表演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艺术修养, 广泛的涉猎文学、哲学、历史等相关的文化知识, 从戏剧、舞蹈、美术等姐妹艺术中汲取养分、博采众长, 为更好的理解和表现作品而服务。只有这样, 表演者才会对作品有较为准确的把握和更深刻的诠释, 艺术再创造才会更有特色, 作品的艺术表现才会更完美。
(三) 、真挚的情感是舞台表演的灵魂
舞台表演是一种积极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过程。它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 情之相通, 艺术美则寓于其中。情感的表达是对表演者的一个重要美学要求, 是对表演水平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正所谓“声无情声虽美则淡如白水, 声有情声似有生动人心弦”, 有情的表演才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因此, 在平时的舞台表演训练中, 必须挖掘自身内在的情感体验, 从而提高我们的舞台表演水平。
如何在舞台表演训练中培养情感呢?首先, 要有感知与理解的基础。深入挖掘、熟悉作品是表现作品思想感情的重要环节。其次, 要设身处地去体验。我们在表演每一部作品时, 应“设身”到作者所处的时代, 创作背景, 风格特点中去, 并将不同时代的审美观念予以融合, 创造出自己的特点。再者, 对特定的感情要进行融会贯通。我们应把握每一部作品所特定的感情基调, 注意情感细节的体验和处理。表演中有轻有重, 有浓有淡, 有起有伏, 变化万千。最后, 应充分发挥表演的想象力。套用一句广告词“心有多大, 舞台就有多大”, 我认为想像力没有大小之分, 只有敢想和不敢想。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想象力推动世界, 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以说, 在艺术表演中创造与想象总是紧密相随, 而有了想象的参与, 表演将变得丰满和鲜活。也只有这样才能在表演时做到对感情投入呼之即出, 挥之即去, 达到挥洒自如、变化有序的境界, 真正成为表演所需要的情感。
总之, 艺术的美首先是情感的真挚, 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应该重视作品的情感作用, 重视对作品情感内涵的挖掘, 善于主动地感受和体验作品的角色情感, 结合作品的语言、旋律, 处理好意志与情感的密切关系, 使在平时的训练实践中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用心灵去“表演”, 从而达到优秀的舞台表演效果。
(四)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舞台表演技能的关键
表演与心理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表演总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进行, 而心理又总是对表演发生着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心理素质的健康与否, 将直接影响一个表演者的表演水平的发挥表演的艺术效果。因此, 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表演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也就是说, 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 你的表演水平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紧张失控的心理状态下, 必然会导致表演水平不能正常发挥, 甚至令自己和观众失望。例如:表演时极度紧张, 产生“怯场现象”, 表演时反映十分迟钝、恐惧等, 都与心理素质不健康有着直接的联系。表演者必须深刻的认识到, 除必备的技术外, 积极的心理状态的配合是成功表演的重要保证, 所以养成健康的心理。训练良好的心理机制, 是十分必要的。
不良心理素质的矫正与克服的重中之重是正视紧张。心理学认为, 表演的最佳紧张程度为中度紧张。低度紧张会使表演者缺乏适当的兴奋, 不利于临场发挥;高度紧张会导致怯场, 同样不利于达到最佳状态。
总之,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舞台表演成功的重要保障, 完美的表演技能技巧状态, 又是提高表演者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的重要因素。所以舞台表演与心理素质两者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只有这两者平衡发展才能使我们的舞台表演不断进步`提高, 最终获得成功。
综上所述, 舞台表演的最终目的是要表演者走向舞台, 进行艺术表演。因此, 作为一名舞台表演者在舞台上不仅是单纯的表演, 还要丰富自己的表演严格要求自己, 那么就要在平时训练中完善自己, 舞台表演应注意的问题就摆在每一位演员面前。多读书、多观察著名艺术家的表演, 多积累舞台经验, 在舞台表演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对艺术作品的理解, 从上场到谢幕要始终充满自信地表演。这样, 舞台表演的演员才能做到神形兼备, 才能使舞台表演更加形象化。
摘要:舞台表演是表演艺术的精髓, 表演不仅能塑造艺术形象、还能够反映社会生活内容。舞台表演是通过表演的艺术形式把要表现的作品转化为一种舞台艺术, 通过塑造出的意境和形象来表现情感、反映生活。一名合格的舞台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成败与否, 不仅体现在表演者自身所具备的能力和表演的技能上, 还体现在表演者在舞台上是否能体会到舞台表演艺术所要表达的意、情以及深刻理解作品的整体内涵, 并运用形体、眼睛、表情等恰当的表演方式, 准确、完美地展现给观众们, 使其与表演者达成心灵的交流与沟通。由此可见, 舞台表演中应该注意的问题是摆在每位演员面前最重要的。那么, 舞台表演都应注意哪些问题呢?本文将试从舞台表演技能和舞台艺术表现等几方面分别阐述舞台表演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关键词:舞台表演,表演表演技能,舞台艺术表现
参考文献
[1]李新潮舞台表演焦虑对演出的影响及其调适[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06期117
[2]汪菱花荧屏与舞台表演浅见[J]黄梅戏艺术2003年03期26-27
[3]陈琳舞台表演杂谈[J]东方艺术2004年S1期103
[4]陈琍珉舞台表演在语言艺术中升华[N]文化时报2006年
[5]许庆选音乐表演艺术风格美学初探[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6]刘洋, 李伟论音乐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成功 (教育) 2007年01期
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必备条件 篇4
一、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素养
1.饱满的教学激情。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教师, 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尤其是数学教师一定要有饱满的激情、智慧的眼神、睿智的思想感染学生, 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才能使学习充满乐趣。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 做到情绪饱满, 态度和蔼, 语言亲切, 富有激情, 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2.活跃的课堂状态。巧设悬念, 精心构建数学模型, 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 积极地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 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 成功的课。那么, 怎样才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呢?这就需要教师课前认真备课, 不仅要备教材, 就是突出层次性、递进性、螺旋上升性;还要备学生, 就是对学生要有针对性, 分层设计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当然更要备教法, 就是因材施教、循循善诱。只有这样才能在上课时进行课堂调控。中学生好奇心特别强, 教师若能抓住这一点, 在教学中巧妙地设疑提问, 就一定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 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
3.和谐的师生关系。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在心灵上微妙的接触。和谐、高效的课堂绝不能忽视课堂中的细节。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情绪、态度、优缺点及时调节、引导, 利用口头表扬、学生掌声鼓励, 激励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以达到情绪上的和谐。数学课堂就是智慧的传递, 教师准确优美的数学语言也会打动学生, 激发其求知欲望。对数学课堂来说, 师生的和谐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数学语言务必简明得体, 辞通意达, 条理分明, 富有逻辑性。
二、高效数学课堂教学的必备条件
1.备好每一节课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 也是杂乱无章的, 更是低效的。数学教师如何上出一节高效的课呢?我认为, 数学教师不仅要备课, 还要紧紧围绕课题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做到“两个吃透”, 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数学教师要想把“高效课堂”这艘船开好, 就必须扬好“备课”这片帆, “精讲多练”, 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 让其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效果。
2.预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法宝。要想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光有老师认真准备还不够, 必须让学生也参与进来, 这也是洋思“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目标之一。让每一个学生面对新知识之前都有一个充分的知识与心理准备。课堂上学生会讲的让学生讲, 学生会做的让学生做, 学生能完成的让学生自己完成, 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存疑、模糊的地方。教不越位, 学要到位, 使教学过程做到有的放矢, 既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3.关注、关爱学生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根本。“课堂是学生表现的地方, 不是老师表演的地方”。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再好, 教师讲得再精彩, 如果学生不能真正地参与其中, 就算不上是高效的课堂。教师要关爱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差生”, 要真心诚意地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 获得成功的乐趣, 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相互尊重的教学环境中轻松愉快地学习。因此要创建数学高效课堂, 教师就必须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 创设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渴望”中学习的情境, 促其自觉、积极地合作探究知识和思考问题。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 老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和宽阔的心胸等待、包容。
4.“科学有效”的学法指导是高效课堂的亮点。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更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帮助其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 引导学生产生疑问, 进而发现问题, 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 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通过质疑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 变“学会”为“会学”, 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 养成勤于探究, 勤于思考, 勇于解决问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5.有效的练习是实施数学高效课堂的保证。练习是获取数学知识的有效手段。数学的练习大致可分为新课练习和复习练习两种。高效课堂的表现之一应该是所有的学生时时有事干。要实现高效课堂, 老师不仅要对习题进行精心设计,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习惯。让学生养成解题之前要深思, 解题过程中要巧思, 解题之后要反思的习惯。并持之以恒, 最终达到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灵活运用数学思想, 形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自觉意识的目标。
三、课后持续发展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延伸
“课堂见真功, 课后有余功”, 课后的拓展是高效课堂的延伸。
1.学生课后的可持续发展。课后是课堂的延伸, 学生课后的学习是高效课堂启迪、感悟的必然, 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课后持续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课后探究课堂不能解决的问题。课后巩固习惯不可少。复习是巩固和消化学习内容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次作业都要先复习然后做题。要像对待考试一样认真对待每次作业。
【发展航母的必备条件】推荐阅读:
未来航母的发展趋势11-01
文化航母06-21
强化企业文化建设 打造西部物流航母07-18
油茶发展的有利条件08-20
发展条件07-24
区域发展条件08-08
旅游发展条件论文05-08
苏州经济发展条件分析09-09
为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条件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