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2024-11-10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精选12篇)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1

现代农业需要农业科学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需要农业推广, 只有农业推广才能更好地直接地反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有机地结合起来;只有农业推广才能把农民的需求与科学技术密切结合起来.农民是农业推广的对象, 也是农业生产力中最积极, 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农业推广实践的最终目的, 在于促使农民这一具有决定性因素实现行为自愿变革, 从而促使先进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1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市场需求格局的变化, 我国农业技术的推广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影响了农业技术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1.1 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 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 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 但我国不足0.2%, 人均经费更少。因经费不足等原因, 部分地方政府“卸包袱”, 出现了“线断、网破、人散”的被动局面。

1.2 我国农民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 并且缺乏采用新技术的需求动力, 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一方面, 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高新技术的接纳能力。另一方面, 在农业内部, 作为市场主体的农户更加懂得比较科技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 只有当他们认为预期收益高于预期成本时才会选择新的生产技术, 农业科技使用的高风险性又使得他们在有限的资本和劳力的投向上显得更为谨慎, 农户对可替代的新技术选择反应迟钝, 缺乏内在的需求动力。

1.3 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机制、技术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生产需求。长期以来, 我国农业科研、推广基本是以提高农产品数量为主要目标。现代农业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 消费需求多样化, 品质高端化, 农业生产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 同时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 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 但现行的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 建立在“地区目标群体的社会经济条件具有完全同质性”这一假设基础之上的, 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

1.4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 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 农业技术推广及开发的速度, 效果, 服务质量, 最后效益不能和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挂钩, 农业制度对农业科技进步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1.5 农民居住地分散, 组织化程度低, 村委组织功能弱化, 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我国农业经营存在分散性的特点:农业涉及2亿多个农户。农业生产的高度分散性, 农民组织的缺失, 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 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2 深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对策

2.1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制度创新。

一是确立农民对技术需求的主体地位, 提高农民采纳农业新技术的自愿性。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 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 市场主体。采纳新的农业技术应该是农民市场经营的理性选择。因此, 今后要注重建立农民参与选择推广技术的机制, 改变“你给的我不要, 我要的你没有”的技术供给状况。作为政府的职能部门的农业推广部门应该及时地把市场需求的正确信息、先进技术传递给农民, 让农民自己选择, 引导千家万户自愿采纳农业新技术。

二是解决农业推广体系中激励机制的缺位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机制的完善, 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 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比如支持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可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科技示范园区, 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 带动农民跟进。

2.2 推进农业技术推广的组织创新, 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

一是创新农业推广体系, 发挥政府农技推广队伍的骨干作用。农技推广体系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公益性职能, 它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由政府建立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农技推广队伍, 不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也是绝大多数国家农业发展的共同经验。

二是鼓励企业、农民等参与农业技术推广, 大力培育多种成分、多种形式的农技服务组织, 形成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农业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各级农业管理部门和政府农技推广机构要支持一些组织和企业的发展, 鼓励它们以多种形式向农民推广技术, 对农民进行培训。加强农业科研、教育、推广部门之间的联合, 推动跨地区、跨专业推广机构的横向协作, 拓宽科技下乡的渠道,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注意发挥各类农技推广服务组织的作用, 建立多方合作机制。

三是把技术推广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密切结合起来, 降低农业技术推广成本, 降低在技术市场交易中的交易成本, 提高推广效率。农业推广体系直接面向经营规模小、高度分散的农户进行高新技术推广, 成本高, 效果低。单个农户直接参与农业技术市场交易, 由于经营规模的限制, 技术交易成本非常高。通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形成“技术推广站 (农业科研单位等) ——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农户”的推广模式, 使农民专业化合作组织成为联接农业技术推广主体和农户的桥梁, 则能降低推广成本和技术交易成本, 有效提高新技术的推广效果。

2.3 加强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保障和支持。

农业科技推广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 能否更好发挥作用和发挥更大作用, 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 还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也需要相应的政策措施、资金支持等外部环境和条件作为坚强的后盾。

一是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农技推广资金投入。

二是加强农业教育和农民技术培训, 把教育、研究、推广紧密结合起来。

三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长期工作在农业一线, 直接为“三农”服务, 要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素质, 适应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

四是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 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

因此, 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 促进农业技术转让。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措施保障;要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农业技术成果、专利等技术转让信息, 密切技术供需双方的关系。同时, 通过法规、管理办法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 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 提高农民对技术传播媒介的信任度, 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与技术传播推广市场性组织, 促进技术推广市场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农业推广学[Z].

[2]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Z].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2

总结

(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总结

(三)2007-02-06 09:56:56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创新经验交流

(二)力求体制创新发挥技术优势

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

2004年,我站紧紧围绕农业生产的各项目标任务,以确保全县粮油优质高产及农民增产增收为目的,积极探索管理体制的创新,真抓实干,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层层办好示范、以典型示范引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大力推广农业适用配套增产技术,提高科技含量,着力推动”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发展,在

保障我县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取得的成绩

1.全县粮油生产再获丰收。

我县粮油生产在2003年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2004年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着力抓好以种子为龙头的配套组装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全县粮油生产再获丰收。全县粮食总产量万吨,比上年增长%。其中水稻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单产536公斤,总产和单产分别比上年增加万吨和12公斤,增长率分别为%和%;玉米种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比上年增万吨,增幅%,平均单产3公斤、比上年增长%;马铃薯面积万亩(其中秋马铃薯万亩、春马铃薯万亩),总产万吨(5∶1折粮)、比上年增加万吨,增幅为%,平均单产公斤(5∶1折粮);红苕面积万亩,总产万吨,较上年增长13%、平均单产257公斤(5∶1折粮);小麦播种面积万亩,比上年减少%、总产吨、比上年减少%、单

产149公斤;油菜种植万亩,总产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平均单产135公斤。

2.良种普及率进一步增大、单产稳步提高

2004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万亩,其中杂交水稻推广面积44万亩,除糯谷外基本实现了杂交良种化,全县水稻平均单产536公斤,较去年增长%,其中杂交水稻单产541公斤、比上年增长%;玉米种植面积万亩,平均单产3公斤,比上年增长%,杂交玉米面积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杂交玉米的推广率较去年高个百分点,平均单产400公斤,比上年平均单产377公斤增长%;油菜种植面积万亩,单产135公斤,其中双低优质杂交油菜面积47万亩,占油菜面积的%、平均单产136公斤;马铃薯种植面积万亩,平均单产(折粮)公斤,其中脱毒洋芋万亩,占马铃薯面积的%,平均单产公斤。

3.示范点效果明显,带动效应较强。

今年,我站举办水稻、玉米、油菜、洋芋高产栽培及配套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点增产增收效果明显,示范带动交应较强。

(1)南白镇青山村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准两优527”百亩连片示范点效果显著。该点示范面积132亩,平均亩产,比全县2004年水稻平均亩产531kg增,亩增值元。9月27,省委副书记黄瑶率省农业厅、科技厅、贵州大学、省农科院、遵义市委市政府、市农业局、市农科所和县委县政府领导专家亲临现场验收,当天验收两块稻田平均单产达812kg,参加验收的领导和专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产生了极大的轰动效应。同时,著名世界水稻专家袁隆平也给予了高度评价。

(2)团溪水稻新技术综合示范点取得成效:示范区实际完成面积3017亩,其中核心示范带面积亩。经县农业局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项目核心区及一般示范区分上中下三类田块进行测产验

收,示范区亩,平均亩产公斤,其中核心示范区亩平均亩产公斤。示范面积和单产指标均圆满完成项目任务。示范区平均亩产稻谷公斤,其中,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稻谷公斤,分别较当地常年水稻单产550公斤增产公斤和公斤,增幅达%和%;项目区共增产稻谷178606公斤,以当地稻谷市价元/公斤计,项目区1685户共增加收入万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3)龙坪玉米新技术示范点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经验收:项目区平均单产公斤,比计划单产指标450公斤超公斤,比当地农民常年玉米平均单产380公斤增长%,当地农民纷纷要求继续在该村搞示范。示范区实施的超高产栽培示范经全田验收:2亩遵玉8号单产公斤,亩”奥玉3102”单产785公斤,平均亩产公斤。示范区实施的10亩玉米宽厢宽带套作辣椒试验示范研究:玉米平均单产公斤、超计划单产(400公斤/亩)公斤、超%;辣椒平均单产公

斤、超计划单产50公斤的%,按当年当地市场价计算、平均亩产值达元,获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收入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子。

(4)渝黄一号千亩连片示范点:分别在三合、石板、新舟、团溪、乐山等五镇举办了杂交油?quot;渝黄一号”千亩连片示范点,经验收,新舟点平均单产达公斤,其余点单产均在145公斤左右。

(5)马铃薯高产示范:完成万亩,项目区马铃薯平均亩产1438公斤,超计划指标(20%)个百分点。

4.试验示范研究课题的实施,筛选出了一批有推广前景的新品种(组合),探索出了粮油优质高产栽培的配套新技术措施。

积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可靠依据,全年共完成10个水稻新品种三次重复区试1组,11个水稻新品种展示一组,3个水稻新品种示范,水稻生态旱育秧(沼

渣沼液在水稻上应用)区试2组,水稻抛秧简比试验1组,水稻抛秧1个;玉米品种区试二组共17个品种(组合),宽厢宽带示范点2个;引进花生品种一个进行试种;10个主推杂交油菜品种示范及简比试验,杂交油菜渝黄一号示范点4个。通过新品种试验初步筛选出了一批有推广前景的水稻、玉米新品种(组合),如玉米新品种渝单8号、东单60等;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准两优

527、k优2020、冈优2009、q优1号等。

5.超额完成了省、市下达的重点农技推广项目任务。

(1)粮食增产工程。我县实施的贵州省粮食增产工程项目-”20万亩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项目”和”26万亩玉米增产工程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水稻旱育稀植增产技术项目,实际完成面积万亩,超计划任务%,项目区水稻平均单产公斤,全面完成了项目的各项目标任务。玉米增产工程项目,实际完成面积万亩,超计划任务%,项

目区玉米平均单产达416公斤、比计划单产增长%。

(2)完成了贵州省优质稻示范项目万亩,平均亩产公斤,亩产值元,比全县水稻平均亩产值元亩增元,增长%,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3)完成了玉米宽厢宽带示范万亩,平均亩产值元,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结构调整项目-10万亩”遵玉系列”杂交玉米技术应用,实际完成面积万亩,平均单产达公斤;13个镇共办示范点3000亩,平均单产公斤,比计划单产亩增公斤增长%。

(5)完成水稻抛秧及免耕栽培技术推广项目任务万亩,平均单产公斤,比全县水稻平均亩产增长%,每亩节省劳动力个、折款60元、节省畜力折价50元、增加除草剂投入15元,每亩增收节支达元,项目累计增收节支万元,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6)推广紧凑型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万亩,平均亩产421公斤,比全县玉米平均亩产3公斤增产%。

(7)完成了”贵州省2003-2004100万亩脱毒马铃薯高产示范示范”项目万亩,超计划任务14%,项目区马铃薯平均亩产1438公斤,超计划指标(20%)个百分点,比全县马铃薯平均单产公斤亩增产公斤,增长%。

二、主要作法和基本经验

1.提高认识、当好参谋、争取领导重视。

全站人员通过不断加强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政治理论的学习,认真领会中央1号文件和各级党委政府政府关于农业发展的政策精神,提高了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了热爱农技工作的思想,积极深入生产实际,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试验示范结果,及时反馈信息,为领导对农业生产工作的重要部署和指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从而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

持,为搞好整个农技推广工作提供了保证。

2.积极探索管理体制的创新、提高推广工作效率。

为了充分调动广大技术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由农业局组织对技术人员技术职称实行评聘分离,竞聘上岗,定岗定位,打破了技术职称的评聘论资排辈和职称终身制的传统,极大地调动了技术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每个职工都尽责尽职地开展技术推广工作。同时,通过竞聘上岗,改变了农推站的人员结构,使业务素质高工作负责的技术干部充实到农推站工作,技术力量明显增强。为了建立健全全县基层农技推广网络,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镇(乡)、村农牧技术推广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县府发〔2004〕34号),在稳定和加强镇(乡)农牧技术队伍的基础上,建立村级农牧技术服务网络,每个配备1-2名农业技术员,负责本村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通过县、镇(乡)、村

农技推广体制的改革创新,促进了全县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3.以项目为载体,认真开展新技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研究,为大面积推广作好技术储备。

积极争取实施好省、市下达的技术推广项目,紧紧依靠项目,以项目为载体,结合项目实施大力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研究,确保各项试验课题数据完整、真实、准确,为大面积推广作好技术储备,促进全县农技推广工作。

4.积极培训、办好示范点、促进大面积生产平衡发展。

全年共开展农技培训1879期,培训农技人员234人次,层层培训农民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5万份。同时为镇(乡)农技站订《中国农技推广》、《耕作与栽培》40份,以不断提高县、镇(乡)农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全县县镇(乡)两级共办各类作物示范点141个,面积万亩,其中县农推站在团溪办水稻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3017亩、在龙

坪办玉米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亩、在南白镇办超级杂交稻”准两优527”示范132亩,获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产生了轰动效应,受到各级的好评。

5.做好”四个结合”,办好示范样板,推动面上推广。

今年在办新技术示范点工作中,尽力做好”四个结合”,即①行政与技术结合,在办示范点时得到县镇村各级党政领导和行政干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县委书记和县长办指挥田,有力地推动了示范工作;②县、镇、村各级技术推广组织紧密结合;③县级县级各专业技术队伍紧密配合,协同作战;④技术与配套物资结合。通过这一措施,举办新技术示范点得以顺利进行。

6.建立健全农推站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使全站技术干部团结奋进。

进一步建立健全站内管理规章制度,用好的制度管人,实行试验课题和推广项目责任到人,对实施试验课题和推广项目造成工作失误的,要严格追究

责任,兑现奖惩。其次加强站内职工之间、站长与副站长之间以及站长与职工之间的团结,使全站形成合力,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各项技术推广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3

一、创新财政支农政策,促进改革

(一)创新金融机构激励政策,撬动金融资本投入。一是通过贷款担保方式撬动金融资本投入。为解决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扩大生产融资难、贷款贵的问题,出台了《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贷款担保暂行办法》,以省鑫正投资担保公司为平台,注入担保金,选择龙江银行、农村信用社作为承贷机构,按照协议放大5—10倍的原则,为符合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放担保贷款,最高可以为合作社低息贷款1亿元。同时,通过增加资本金注入、担保费补助、降低贷款利息、代偿风险共担的方式,鼓励省鑫正投资担保公司单独设立农业担保机构,与承贷银行合作,专门对符合条件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实行放大担保贷款,最高放大10倍贷款。二是探索种粮大户风险共担机制。为帮助种粮大户提高粮食生产融资投入能力,出台了《黑龙江省种粮大户贷款融资管理办法》,会同省农信社,在全面开展对种粮大户农业基础设施项目补贴的同时,实施对种粮大户融资贷款授信担保贴息,建立财政与金融部门风险共担机制,对种粮大户给予30万元至50万元的贷款支持。三是实行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政策。通过积极争取,我省被确定为全国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试点省。对符合条件的县域金融机构当年涉农贷款平均余额同比增长超过15%的部分,按2%的比例给予奖励。四是落实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定向费用补贴政策。对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3类农村金融机构年度贷款平均余额,实行按2%的比例给予定向费用补贴政策,促进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贷款投放。五是支持村镇银行设立发展。对新成立或有增资扩股意愿的村镇银行,实行省级财政10%(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资本金注入扶持政策。

(二)创新财政投入机制,吸引社会和工商资本投入。一是实施股权投资机制。改变以往无偿投入方式,对形成产业链密切相关的财政投入补贴,由政府根据资金投入量持有一定比例的股权。对产业结构调整农业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加大财政资金投入。二是创新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模式。主要利用城中村、城关镇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宅基地的增值空间,通过置换土地等形式,进行原址开发或整村搬迁与异地重建,农民搬入新居不花钱或少花钱。如:安达市卧里屯乡东清村,通过土地置换方式筹集资金6.5亿元用于新农村建设。与此同时,还通过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吸收农户以土地入股,企业利用土地增值收益投入新农村建设。如青冈县祯祥镇依托家乡企业昊方集团,通过该方式新建住宅楼14栋7.6万平方米,吸纳人口1100户5000人。

(三)创新财政补贴政策,调动合作组织和农民投入积极性。一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利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贴资金,通过扩大种粮补贴面积和提高补贴标准,农业保险补贴提标、扩面,良种补贴实施全覆盖,农机补贴提高标准、直补到卡等完善创新,逐年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有力调动了农民和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投入农业生产和种粮积极性。二是实施质押贷款政策。针对农民备春耕生产资金紧缺,金融部门现行政策对农民融资方式手续复杂、额度较小,难以满足农民融资需求等实际,省财政厅与省农信社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了粮食补贴资金质押贷款机制,即:按照农户自愿原则,以农民粮食补贴作为质押,对种粮农民提供信贷支持。三是实施种粮大户直供生产资料融资贷款新办法。针对我省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购买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资金短缺等问题,省财政厅会同省信用社和省供销社,及时出台了《对种粮大户直供农业生产资料融资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了财政、企业、金融三方联手互动机制,将粮食种植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同时纳入生产资料供应和贷款范围。由省供销社龙头企业按低于当期市场价格的标准,对种粮大户和粮食生产合作社保质保量供应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省级财政以种粮大户补贴资金提供风险担保资金,省农信社按20倍的比例放大安排贷款投放,依据种粮大户农资贷款合同和生产资料购销合同,将贷款直接划拨生产资料供应企业,并由省级财政和省信用社分别贴息40%和10%。

(四)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方式,促进形成农业生产能力。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总体要求,在省级层面开展了涉农资金整合先行先试,先后出台了《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涉农资金整合方案》、《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涉农整合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配套管理制度,并按照“钱随事走、集中力量、形成能力、解决问题”原则,统筹整合3大类77项涉农资金,集中解决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注重形成生产能力,有效发挥了涉农资金投入的综合效益。在时点上,打破以往“添油式”投入方法,对于确定支持的重点项目,财政扶持资金能够当年一次性全部投入到位的,全部安排到位,不搞分年度平均安排;在推进节奏上,规划需要多年完成的项目,能够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和一步到位的,通过集中投入,一步到位,早日发挥效益,尽快形成生产能力;在空间投放上,打破以往面面俱到、平均分配、“撒芝麻盐”式的方法,适当集中,不搞平均主义;在建设重点上,集中资金,突出支持了水利、农机、畜牧和现代农业重点项目,促进了全省农业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二、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提升改革效果

黑龙江省财政厅在财政支农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但与支持推进“两大平原”综合配套改革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在财政支持政策创新力度和财政资金效益放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将按照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创新农业投入增长和政策扶持机制,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支持农业保护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nlc202309021502

(一)加大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力度,健全涉农资金投入增长机制。按照《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的部署和要求,在巩固整合资金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好整合资金支持“两大平原”改革试验三年投入规划,将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全面引向深入。突出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和农业生产关系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支持农业生产发展、水利及生态工程建设、畜牧业发展、粮食仓储流通、农村社会事业、美丽乡村和扶贫开发等七大类项目建设,打造综合示范区域,体现综合投入效益,形成综合能力。

(二)创新完善农业补贴方式。按照“盘活资金存量、优化补贴投向、改进分配方式、促进粮食生产”原则,积极创新和完善农业补贴方式,在尊重补贴对象自愿的前提下,充分放大补贴效应,利用农业补贴资金进行质押融资、抵缴保费、带资入社、股权投资等试点,增强农业补贴政策的导向性、公平性和实效性。对粮食补贴,主要是在完善现行粮食补贴政策基础上,积极探索粮食补贴的新办法和新途径,将粮食补贴增量资金逐步调整为种植玉米、水稻、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的实际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等土地经营者,实现“谁种粮,谁拿补贴”。对良种补贴,按照“良种给补、不良不补”原则,尊重农民意愿、遵从品质优先、遵守市场公开,积极引导种植者在发布的优良品种目录内选择使用农作物良种。对农机购置补贴,按照“有购有补、先购后补”原则,变特惠补贴为普惠补贴,使达到一定规模的农户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都能够享受农机补贴政策。对农业保险补贴,按照“投保有补、不保不补”原则,对参加保险的农户或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均按照补贴政策享受保险补贴,并对新型经营主体适当降低其自担部分保费的比例。同时,逐步减少或取消产粮大县县级保费补贴。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设立特大灾害保险补贴和自行开展特色农产品补贴试点。对畜牧业补贴,逐步加大养殖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提高省级财政保费补贴比例,降低养殖户保费承担比例,逐步减少或取消县级保费补贴。整合国家生猪良种补贴等项目资金,集中用于“两牛一猪”保险补贴。鼓励和引导养殖场(户)开展互助合作形式的养殖业保险试点。

(三)支持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放大农业资金使用效益,通过调整创新农业增量资金使用环节和投入机制,将新增农业资金按照相应标准和比例,直接补给实施秸杆还田、深松整地、施用有机肥料、草原“三化”治理、湿地保护、农膜回收、绿色植保等用于提升耕地地力、保护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提升的领域和环节,以及开展农业生态保护的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专业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研究建立长效补贴和激励机制,调动和鼓励地方政府和种粮者保护耕地质量、发展生态农业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确保粮食产量和品质安全。

(四)积极探索推广支持“三农”发展的PPP模式。PPP是政府和私人部门为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而建立的合作关系,基于具体项目的合作融资模式,即通过政府授予特许经营权,由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投资或由社会资本独立投资建设项目,期满后将设施无偿移交给政府或由政府授权企业继续经营的融资模式。主要包括BOT、BOO、TOT、PFI等模式。黑龙江省财政厅已与亚行联合举办了PPP专门培训。今后将积极探索PPP模式用于农林水利、农村路网、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减少当期财政支出压力,减少年度间财政支出波动,提升我省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责任编辑:洪峰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4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1.1 推广体制不完善

四川甘孜州的土地肥沃, 自然资源良好, 但是其一线农业技术推广力度小。同时由于甘孜州位于偏远地区, 发展比较落后, 因此, 拥有的技术装备差、服务手段落后、信息交通闭塞, 无法与外界良好的进行技术交流。这一系列因素使甘孜州的农业发展受到阻碍, 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创新[1]。

1.2 推广工作者素质不高

四川甘孜州的农村情况与其它地区类似, 大多数年轻劳动力都进入了城市, 而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幼童。他们依靠传统的农业种植经验进行耕种,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 所以, 无法通过有效的途径吸收、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 无法实现种植地的高产、优产。另外, 部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水平不高, 没有经过系统地培训, 同时, 从事于一线工作的基层人员数量少且没有相关福利保障, 为推广工作带来困扰。

1.3 推广资金不足

一些地区还是会出现挪用农业技术推广资金的现象, 导致农业技术的推广工作停滞不前, 同时资金的短缺会导致基层工作人员的工资福利无法正常发放, 影响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

2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的建议以及发展趋势分析

2.1 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模式的构建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其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不仅适用于现代农业的发展, 还适用于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首先要以人为本, 以生产者的需求作为推广的最终追求, 适应社会农业的发展需求。其次, 体系的构建要注重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专业素质的培训以及综合服务素质的培养, 确切地把技术推广落实到每一步。最后, 通过不断地加强农民技术培训, 使农业机械化进一步提高, 促进生产产量化, 带动农村经济增长。

2.2 完善人员配置结构

体系再完美, 也是要依靠人力资源进行调配管理, 因此, 人员配置结构的安排是关键。人员配置结构要打破传统的管理模式, 合理地调整资源,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将人员配置结构达到最优化。同时, 创新管理制度, 取消终身制, 不定期地采取抽查、考察等管理模式, 建立以岗定人的选拔制度, 最后完善考核机制, 创新分配制度, 将工薪与业绩画上等号, 以此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甘孜州在农业推广中, 选拔了约1400 多名农牧科技人员与1300 多个贫困村开展帮扶行动, 完成基层农牧技术培训827 次, 全州农业科技入户率高达90%以上。在这方面上的改革创新不仅适用于农业发展, 将来还可以运用在其它领域[2]。

2.3 将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生产各环节相结合

随着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 农业技术已经充分运用于生产前、生产中以及生产后, 同时, 农业技术的推广不仅局限在粮食作物上, 还向水果、花卉、畜牧、水产等产业进行拓展。近几年, 四川甘孜州以“院州, 校州”农业科技作为发展契机, 不断地展开农牧业科技大推广, 开展青稞, 牦牛、藏猪等优势特色资源技术集成项目27 个, 成功培育小麦、玉米、康巴芒果等6 个新品种, 同时还创建了农业高产高效范例13333.33hm2, 全州完成地膜覆盖量达到6666.67hm2。四川甘孜州的成绩向我们展示了, 农业技术的推广应该与农业的生产环节相结合, 这适用于未来农业发展趋势[3]。

3结语

总而言之, 农业是我国基础性产业支柱, 农业技术的推广对农业发展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农牧业产业的发展, 要对农业技术的推广体系进行改革创新, 使其适用于现代农业发展, 同时也适用于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姚泰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与改革创新[J].农林牧渔, 2014 (66)

[2] 龚如斌.以农业科技园为载体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J].河南农业, 2015 (4)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5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情况汇报

扶风县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带的中点,总面积720平方公里,43.8万人口,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而得名,是陕西省农业、旅游大县和教育大县,是全国粮油主产县、渭北绿色苹果基地县。

近年来,扶风县委、县政府在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始终坚持为农服务的宗旨,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培训,大幅度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把农业经济发展转移到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总结“十一五”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职业教育对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树立大职教观念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只有培养和造就出一大批创业型人才,我县农业才会走出特色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现将我县如何发展农村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方面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更新观念,明确认识,强化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当前,扶风县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趋势要求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思路必须创新。

农民职业教育的培训思路创新就是:“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促 进扶风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专门人才。

一是以扶风县职教中心为载体,成立由县农工部、县教育局、科技局、农业局、人事和劳动保障局、财政局、县团委、县扶贫办公室、妇联等部门为成员的农科教结合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县的农民科技文化教育工作,并对农科教方面的人才、技术、设施、物资等统筹安排,理顺了农科教管理工作机制。农业局组织调研,结合村镇实际,认真确定活动内容,下发宣传性“科技兴农”材料,组织成立专业技术培训班,建立长效的网络信息化机制,聘请专家现场指导,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目标”的工作思路,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工作全局,以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为主题,围绕“科学发展促增收、村容村貌优环境、素质管理上水平”三大块,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提高农民素质”、“专家指导、促进农民增收”、“党建引领、强村富民”等主题活动,确保培训专家型农民符合农村实际,力求实打实,不搞空对空,务求取得实效。二是高度重视农民职业培训教育,加强各部门、各单位间的结合意识。凡是这个阶段开展的农民职业化培训教育成效性的工作都是科学发展的有效内容和有力支撑,真正使培养学习型、知识型农民活动成为农村工作全局的有力抓手和优质载体。把提高农民专业素质活动与村级党组织“升级晋档、科学发展”活动相结合,在提升党建水平、促进农民职业化培训上下功夫;坚持与农村党组织建设、职教培训作用发挥相结合,在第一时间、最短距离提升农民专业知识水平;坚持与“科教兴农”活动相结合,不断加强农民专业素质建设。与新农村 建设晋星创建相结合,积极创办各类专业培训,邀请各方面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指导,下大力气做好科学统筹、科技下乡和科学引导等群众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新农民建设工作。

乡镇机关领导深入群众,及时了解农民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及时与县职教中心联系,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及时掌握农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做到反馈下达及时,力求科学、有效的指导农民解决实际困难,全力以赴,打好科技兴农的攻坚战。我县职教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深刻认识农业职业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了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奋发有为,开拓创新,大力推进农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二、调整结构、科技带动,加快新农村、新农民的转型。在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新情况、新趋势的背景下,对农村的职业教育,我县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也成了我县发展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我县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全面加快农业方式的转变。通过调整产业布局、粮经比例,粮食生产经营向大乡、大村、大户集中。目前,全县已形成“北果、中菜、南牧”的布局,优质小麦、绿色蔬菜、优质果品、畜禽养殖四大优势主导产业迅速壮大起来。全县现有优质小麦生产基地40多万亩,苹果10万余亩,标准化养殖场和万头生猪养殖村21个,1000只以上养殖鸡场483个。秦川牛、奶牛、奶山羊存栏13万头,生猪41万头,笼养鸡246万只,日光温室、大中棚生产为主的绿色蔬菜1.6万亩。

农业实现规模经营后,我县对农民的职业教育从内容需求上突破 了传统农业的范畴。县领导多次去杨凌农业示范区求学取经,组织农民参加杨凌农高会,并聘请了一批专家人才,下田地、面对面,对农民进行现场指导。从职业培训方面入手,我县把标准化生产作为农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在粮、畜、果、菜等农产品生产中,建立产前、产中、产后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激素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等一系列绿色农产品标准体系。并实行统一品种布局、统一栽培技术规程、统一田间道路林网建设标准,统一灌溉设施建设标准和统一机械化保护免耕播种的“五个统一”,建立了一整套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标准化生产“扶风模式”,农民传统种植习惯和管理方式发生了转变,传统农业的产量型正向现代农业的质量效益型发生着转变。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扶风县还把农民靠天吃饭、靠经验种粮转变为靠科技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县上依托毗邻杨凌农业高新科技示范区的地域优势,坚持用科技推动农业现代化,全面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三大工程,切实提高农民应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

乡镇领导干部在科技下乡活动中挂牌建立示范园、示范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解决公共热点问题,坚持边学边改,不断把科学信息引领、提高农民素质实践活动引向深入。

三、形式灵活、注重实效,培养和造就创业型人才。

在扶风县新农村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了发展现代农业涉及的高新科学技术、先进物质装备、现代产业体系和经营方式等,已不仅是教育和培训农民能解决的问题,要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融入我县新农村建设中去。近年来,我县农业局联合职教中心先后选派数十名村组干部和种菜能手,前往山东寿光和宁夏中卫参加设施蔬菜学习考察培训;先后印发了三期《扶风经作》,对建棚技术规范,管理技术要点等进行宣传,鼓励群众发展设施蔬菜生产,通过多方面努力,全县新建日光温室135亩,生产大棚1017亩。定期聘请专家教授做专题培训,分别聘请日本专家进行了苹果大改形技术培训、聘请西农大赵正阳、李丙智教授进行了果业发展方向及土肥水管理技术的培训;并多次聘请市管蔬菜专家尚鹏辉同志就设施蔬菜发展前景、日光温室棚体改造和西红柿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培训。培训方式上以田间实际操作为主,课堂培训为辅,注重培训效果,使群众学以致用。在天度奇横等21个重点村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果农,并给专业学员办法了结业证书。

县上多次聘请专家教授对绛帐营西村和上宋乡兴无村进行猕猴桃栽培技术培训和指导,帮助果农疏花疏果,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举办培训班,培养了一批专业型的猕猴桃培育人员,让他们带动帮助其他村民,以促进我县猕猴桃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在特色农业产品技术指导的同时,我县还进一步实施了阳光工程,由县职教中心具体操作,培训输出劳动力738人。其中559人工种为电子电器和计算机;179人工种为农机驾驶员。

在“第四届中国宝鸡果品评优展销会”上,我县选送的17个样品中有5个获奖。在“北京·昌平苹果擂台赛”中,我县选送的粉红女士苹果获此次擂台赛优良奖。

此外我县先后推广引进和开发了秦川牛、奶牛、奶山羊、生猪、笼养鸡等农业技术项目,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建设科技兴农基地。

随着我县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民已清醒地认识到科技知识带给他们的财富。他们在参加县职教中心专业培训的同时,还积极主动地买各方面的资料和书籍,进行专业知识学习。部分农民自己家里拉上了宽带,从网上获取更多的知识信息和产品销售渠道,从而让他们成为新一代的创业型农民。

四、立足现实、展望未来。培养专家型农民任重而道远。扶风县通过政策宏观调控,农科教资源整合,运用市场机制和项目扶持,突出发展粮、畜、果、菜四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区域布局、专业生产、规模经营的产业化发展新格局。为了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千方百计拉长种、养、加、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链条,创新工作思路,出台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兴办了25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带着农户跑,使产业链在拉长中既解决了农产品卖难问题,也富了百姓。2001年,创办的省部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红果贸易有限公司,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销售服务体系,与果农签订订单农业,既解决了果农的科技难题,也解决了销售难题,使果品远销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销售网络覆盖全国26个省区;2005年,建成的年可屠宰加工生猪60万头的肉猪产业化发展龙头企业---扶风县鼎鑫肉制品有限公司,被省教育厅指定为“陕西省高校后勤肉制品直供基地”,同时辐射带动了扶风及周边地区的养殖业发展,直接参与农户可达5000户以上,年实现产值5亿元,带动群众增收1.2亿元;2005年,在成立辣椒、蔬菜等产业协会和促销队伍基础上,创办的辣椒产 业龙头企业——宝鸡天马贸易有限公司拥有自动化烘干生产流水线,日烘干鲜辣椒25吨,成品辣椒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4000多吨;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和农产品资源推介,使今麦郎方便面、佳家牌面粉、圣丰乳业等86户国内外著名食品企业落户绛帐工业园,使绛帐工业园一跃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流食品工业园,年产食品64万吨,实现经营收入23.5亿元。

近年来,我县通过对农民知识技能培训和素质提高。打造出了一些农业的特色和亮点,但基于农民的传统守旧思想和惯有的行为模式,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特色农业以初具规模,但技术力量薄弱,生产成本高,浪费大,农民素质总体比较低,没有团队意识,各自为营,因而要形成一个系统完善的产业链,还需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还需要职教学校开发新产业,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开发新专业,实现综合化发展;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实现个性化发展;开发新的办学层次,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把校园扩展到科技园,延伸到农村的田园。促进农民职业教育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带动了县经济健康发展,这还需要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扶风县教育体育局

探讨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 篇6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改革;推广模式;体制健全

中图分类号:F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20-0160-02

1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及原因

1.1资金使用不当问题

国家投入农业的资金逐年增加。但实际资金的使用效益率却不高。①农业投入结构还不合理,生产经营性项目上得多,基础性设施投入少,资金运作效果欠佳。政府还没有从竞争性投资领域中完全退出;②项目安排上撒“胡椒面”现象较为突出,顾及方方面面,大项目少,小项目多,农业资金的整体效益得不到应有的发挥;③缺乏统筹协调。一方面是一些重大项目需要集中投资时,由于部门之间各自为战,使有限的资金难以捆绑集中使用;另一方面对一些经营性项目还存在重复投入现象;④重项目轻管理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支农资金监督检查力度不够,挤占、挪用现象仍有发生。农技推广经费难以得到保障,许多地区农业技术推广经费除市级财政基本可以落实外,基层农技单位(如县、镇)落实农技推广的业务经费的比例很低。

1.2人才问题

1.2.1农民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实际留在农村从事农事的大多为老人、妇女、身体有缺陷者,他们大多受教育水平较低,在加上农村信息闭塞、教育培训不足等原因。造成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并且缺乏主动采用新技术的要求。影响农业新技术成果推广转化质量。

1.2.2农技人员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乡镇基层农推站在人员和业务经费等方面全部由乡镇负责,上级农业部门只作为业务指导。①这种管理体制使进编的权限下放,一些地方管理不严,造成了不少非农技人员进人农技人员编制的问题。非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不懂农业技术,也无力承担农技推广任务。而原有的基层农业技术人员也普遍存在年龄偏大的现象;②基层一些地方农推站正常工作所需的仪器和设备较少,正常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有交通工具的单位少,农技人员到村组进行业务指导多数是靠走路或骑自行车,工作效率低,待遇较差,严重影响了农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③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培训和专业进修的机会,部分人员知识已经老化,难以适应新型农业发展的需求。

1.3农业技术应用推广不畅问题

1.3.1科研成果问题

现代农业处于大的结构调整中。面对的是一个买方市场,消费需求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对传统的粮食生产技术需求迫切性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加,对节约资金技术的需求转变为节约劳动技术的需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技术扩散机制是以提高农作物特别是粮食作物的产量为主要目标。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买方的消费需要相适应。

1.3.2农技推广效率问题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积极性不高,影响农技推广效率。在现行农业推广制度下,对农技推广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最后效益与推广主体的努力程度或付出不相挂钩,导致农业技术推广的速度慢、效果差、服务质量无的局面。

人民公社解散后,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村委组织功能弱化,农业技术推广缺乏有效的渠道,使得技术推广成本高,导致技术与产业的割裂。

2新型农业技术推广模式

2.1公司+基地+农户

“公司+基地+农户”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综合开发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实行供产销一条龙、农工贸技一体化、振兴农村经济的一种形式。“公司+基地+农户”的基本内容。包括公司、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户家庭经营三个层次的经济联合体。“公司+基地+农户”是一种能真正实现企业和农民“双赢”的经营模式,其运行机制是:①企业通过合同、契约等形式,直接或间接地与农户建立种植、购销关系;②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培训和服务,并有偿或无偿提供种源、繁殖材料、化肥等;⑨通过事先约定的保护价或订单农业方式,企业收购农户的农产品;④农户直接实施农业生产。并以合理价格出售合格的农产品给合同企业。

“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优势:①以公司企业为龙头,用其自身所拥有的资金、技术、设备、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基地的农业示范,使当地农业资源优势发挥潜能,企业有了自己的拳头产品;②农民通过基地务工及加盟的方式不仅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收入保障,同时避免了因天气、种植技术、投资市场等因素带来的种植养殖风险;③企业拥有资金购买检测仪器,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实施农药、兽药、食品添加剂等残留检测,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提高品质;④公司因占有市场,占有资金和技术,充分发挥了土地的潜能,回避了各种农业风险。效益非常乐观。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7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农民接受能力较差

对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来说,在推广技术的过程中都是直接向农民进行推广,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对技术人员所提出的科学技术不感兴趣。农民每年的收入来源都是靠农业,而农民对新科学技术给农业所带来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弱。所以,在面向农民推广新技术时,他们的接受速度普遍较慢,一般情况下,都要自己亲眼所见才能接受这种新的科学技术。

1.2推广机制不灵活

由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直接由该地区的政府进行统一管理,当地政府部门对于推广工作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地方的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还被政府部门安排做其它工作。这些问题都是因为政府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不到位所造成的。另外,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没有建立相关的激励制度,造成技术推广工作人员工作缺乏积极性[1],不愿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渐渐失去了兴趣。

1.3推广能力较弱

在面向农民推广农业技术的过程中,部分推广人员严重缺乏推广工作的积极性,不愿意深入农村进行推广,其对农民的服务意识较差。同时,当前的农业技术推广制度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使得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多流于形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部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只懂得理论知识,并没有真正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这样就很难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2]。还有部门地区的农业推广部门推广设备较差,严重缺乏推广资金,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推广技术的不断发展。

2当前农业推广体系改革和创新措施

2.1不断完善推广队伍,优化推广设施和条件

首先,不断完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通过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的推广队伍,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服务,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其次,加强和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员间的合作,让科研人员深入农村,不仅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快地实现自己的研究成果,而且真正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最后,国家应该大力支持,给予更多的资金购买现代信息技术研究设施,完善推广工作环境以及各方面的条件,提高推广工作人员的服务能力。同时,扶持建立相关的培训技术学校、图书馆等,给予农民更多学习科学技术的渠道。

2.2加强推广力量和渠道,建立健全相关管理体制

(1)及时合并和精简农业推广机构,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统一管理技术人员,分出一部分技术人员深入农村,并长期驻扎在农村,更好地为农民提供科学技术帮助[3]。(2)建立健全相关的组织体系,优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根据该地区的农产品特点,重新规划改造或合并以前的农机、农技等,建立新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推动农业产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对于所分流的一部分技术人员:一方面不断扩充推广技术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最终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

2.3不断地改革机制,创新用人制度,强化市场开发与运作

想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得更好,首先,需要改革相关人事方面的制度,对推广部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分别以编制的形式进行管理。而推广部门的管理人员,可以直接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让文化素质、技术水平高和懂得科学管理的人胜任这样的工作岗位。其次,建立相关的工作量考核制度。通过实行“1+1”的考核制度,促进推广技术人员树立良好的推广意识,走技术人员与农民群众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快速地将新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过程中。最后,因自然环境或其它因素造成的风险问题,不应全部都由农民承担。

3结语

综上所述,为进一步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就要提高农业推广技术体系的力度,激励农民把新型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从而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以及农业新技术的快速推广。

摘要:针对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措施,以期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

参考文献

[1]郑红维,吕月河,张亮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构建及运行机制研究——基于河北省640个农户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1(2)

[2] 周月萍.高校图书馆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角色及其参与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11(21)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8

1 充分明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指高校通过人才培养活动, 使受教育者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综合反映了国家、社会、学校对大学培养人才的总体期望和要求, 集中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办学思想和培养特色, 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水平, 是决定一所高校社会地位与声誉的首要标志, 也是影响毕业生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创新人才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2]。根据创新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可以将创新人才分为应用型和研究型。就高等教育而言, 它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 他们凭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与创新能力可以在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应用型创新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的载体, 是能够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3]。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因此, 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自然应该成为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目标, 在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获得明确体现。只有明确了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相应的措施才能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等环节获得具体体现。

以本院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例, 其中明确指出的专业培养目标分别是:能在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 能在兽医业务部门、动物生产单位及有关部门从事动物疾病诊断和防控、动物检疫及产品检验、兽医卫生管理与监督、教学与科研等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在已经立项的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教高司函[2013]56号) 中, 也特别明确了本院“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 即具有较高创新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而非普通的技术工人, 同时, 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在注重传授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素质, 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学期与假期, 确保实践教学4年不间断, 整个人才培养目标紧紧围绕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潜移默化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生产一线就业和创业[2]。

2 营造有利于学生培养应用型创新素质的教育环境

2.1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教师队伍

国家的发展, 民族的强大, 需要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尤其是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而这些人才正是教师辛勤培养的结果,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其教学思想和教学能力对教学效果起着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作用。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型的教师队伍。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显然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基础, 教师富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才能培养出应用型创新人才。就目前我国高校情况来说, 高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 应更多关注其实践性创新能力培养, 努力塑造出一批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4]。因此, 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至关重要, 没有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想培育出创新型人才是不可想象的。因此, 要发展教育, 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来抓, 建立起一支事业心强、教学科研能力突出、结构合理、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充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5]。

江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一直以来非常重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座谈制”增进新教师与老教师间的交流学习, 开拓思路, 在工作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为教师提供考博、进修、国内和国外访问等机会积极支持教师继续深造, 开阔视野, 在研究中促进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推行教师社会实践制, 提倡教师走向基层, 深入生产, 与时俱进, 在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 提高技能;通过鼓励应用型科学研究, 开放共享科研资源, 保障创新实践, 在鼓励教师走出去学习的同时,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 并采取多种渠道引进高水平的富有创新能力的教师和科研人才, 从而营造出求创新、敢创新、比创新的教学、科研和实践环境。近五年来, 学院共有10余人在职攻读博士研究生 (学院60%教师已经取得博士学位) , 12位教师获得出国深造资助, 所进青年教师全部配以德才兼备的老教授“一对一”辅导提高。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2人获“江西省教学名师”称号, 1人获“江西省师德标兵”称号。此外, 学院还积极联合上海源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源耀奖教金”, 每年拿出2.5万元人民币对本年度在教书育人方面取得较好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 充分调动学院广大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 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水平, 并形成良好的教书育人氛围。

2.2 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客观条件, 是为有效开展教学而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利用的条件, 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 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学仪器设备、基础设施、实习实践基地等。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 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 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的指导下, 可以主动利用资源来满足。笔者认识到, 不仅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 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 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

以本院为例, 在课程设置方面, 动物医学专业开设特种经济动物、畜禽生产学、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学等动物科学专业课程, 而在动物科学专业开设兽医学、家畜传染病学等动物医学专业课程, 旨在增加学生对相关专业的了解, 从而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在生产实践教学方面, 发挥教学实习基地众多的优势,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实习企业, 充分利用校内的兽医院, 常年接收自愿实习的学生, 在寒暑假安排有额外需求的学生进行生产实践活动, 对于愿意参加科研活动的学生, 无偿开放各类实验室, 并由指定教师进行指导。通过以上举措, 在没有增加额外投入的情况下, 实现了教学资源更为合理和高效的利用。此外, 学院共设立了7个学习兴趣小组, 彼此间的学习资源共享, 比如, 养禽兴趣小组饲养的鸡可提供给本科教学和其他兴趣小组。同样, 本科实验使用后的实验动物就转给相应小组进行护理与饲养, 既提高了实验动物的使用效率, 又提供了小组学生学习的机会, 更体现动物福利的概念。

2.3 成立“虚拟班级”, 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

产学研合作应当按照“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 共同发展”的原则, 形成产学研联合体, 实现“人才培养—科研—产品—市场”的良性循环, 使之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当构建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教学体系, 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 以教师的科研带动产学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以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 加强与企事业的广泛联系, 发挥学校人才、信息、科技的优势, 积极为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培训或其他方面的实际问题, 形成产学研合作共赢的局面。要建设一支精干高效、专兼结合、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师资队伍, 组建产学研合作委员会, 对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交流沟通, 形成长期合作的有效机制[3]。创新指引进新事物的行动, 是新观点、新方法或新设计的应用, 其前提是对现有事物的感知, 是有感而发并付诸实践的结果。因此, 培养创新人才就需要给学生更多的接触生产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校企合作是一条学生接触实践的有效途径, 校企合作旨在使学生将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 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2]。

本院先后与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正邦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联合成立“动物科学专业虚拟班级”, 并以虚拟班级为载体, 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每年邀请多位知名企业家为学生开展教育成长成才教育、礼仪教育、励志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 提高了大学生的知识内涵, 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 了解了现代企业的用人标准及行业动态, 增强学生们对本专业的学习信心, 让大学生更加明确在校期间的主要任务, 思想更加成熟。通过“生泰尔班”、“正邦班”安排学生到企业参加培训、实习及技能竞赛等活动, 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增强了学生们的敬业精神、岗位技能、团队协作精神、专业知识, 增强了职场竞争力, 为学生日后择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4 积极拓建校外教育基地, 建立实践教学新模式

行业的发展需要应用型创新人才, 实践教学作为高等学校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实践教学源于职业的要求和对未知领域的探求, 其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实践, 完成从书本到现实, 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通过实践教学能让学生直接接触实际问题, 让学生预先了解到以后的工作情况、工作环境和以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众所周知, 要很好地适应一份职业, 除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外, 还应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 如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等, 而这些能力都是职业发展所需要的, 都必须通过实践教学才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训练。因此, 实践教学对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指出, 高校要坚持以科研和生产促进教学, 确立以“农科教相结合,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基本指导思想, 以“校企共建”为形式, 充分发挥高校实践教学方面的基础条件, 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 全面进行课程教学、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作为重点, 把项目的组织和实施与农科教人才培养基地密切结合起来, 从而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适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平台[6]。

为加强学生的认知学习, 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 规范校外基地的管理, 近年来, 本院本着“巩固、提高、创新”的原则, 立足实际, 强化服务, 加强了与校外基地的交流, 并借助社会资源, 拓宽了校外实习渠道, 与一批知名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 为本科生搭建了“产、学、研”相结合的良好平台, 为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院先后与高安市裕丰农牧有限公司 (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高安综合试验站) 、九江博莱集团 (江西农业大学———九江博莱农业集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 、公安部南昌警犬基地、南昌百世腾牧业有限公司、江西省畜牧技术推广站、江西康地恩药业、南昌正大畜禽饲料有限公司、江西宝迪集团、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江西国旺集团等10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 建立了校企和院企技术合作关系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 实施企业和师生共同参与研究、学生驻场实践与专家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等多层次战略, 培养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真正实现校-企之间农科教合作办学。

校外实践教学成员由学院实习学生所在系主任 (专业实验室主任) 、任课教师和公司指定的技术人员组成, 主要负责实习学生路途接送、实习期间食宿及教学内容的安排等工作。公司根据学院教学计划, 安排学院动物药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进行认知实习 (现场观摩) 、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活动, 期间住宿由公司统一安排。公司指定3~5名技术人员担任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 与任课教师一起负责学生的现场实习指导。

另外, 基地还可以作为科研训练的场所。高年级学生中普遍实行“导师制”, 实践基地的教师将适当安排指导本科生参与教师或研究生的研究课题, 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低年级学生则利用勤工助学机会或自主联系教师参与课题研究, 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科研素养。

2.5 成立“专业兴趣小组”, 建立实践教学第二课堂

学习兴趣是一个古老而又不失活力的话题, 如何使学生学有兴趣, 学得愉快, 既为教育实践中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孜孜追求, 也为古今中外的众多教育家所津津乐道。兴趣在信息获得过程中, 产生于心理目标的激活及其变化发展, 并且由于心理目标对心理过程的引导作用, 兴趣反过来又作用于认知过程, 组织信息加工, 以利于进一步获得所需要的信息, 将心理目标所包含的运动或状态展开为现实。兴趣作为动机, 其动力来源于心理目标的激活或形成;兴趣作为一种基本情绪, 则产生于信息建构过程中心理目标的变化[7]。

兴趣化学习模式指学校某一学科或某一教研室通过整合教学与科研资源, 针对本科生开展课余“专业兴趣小组”, 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增强学生对科技前沿的认知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8]。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业余爱好或向往选择兴趣小组, 积极参加兴趣小组举行的兴趣化课程培训与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高校的教育功能与实验室。兴趣化学习模式就是以兴趣为指引, 引领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投入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拓展, 创新本科教育辅助教学, 培育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新模式。

以专业兴趣小组为载体, 加强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的建设, 并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以及在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进行自主创新试验, 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 巩固专业思想, 激发探索热情, 提升创新能力。学院一直强调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从2002年开始, 先后组成了7个“专业兴趣小组”, 分别为水产科普协会、宠物兴趣小组、养蜂兴趣小组、养鱼兴趣小组、动物营养兴趣小组、畜禽传染病兴趣小组、养禽兴趣小组。每年学院从有限的经费中按每小组4 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虽然各小组兴趣不一样, 但各小组的组织形式大体是一致的, 均体现在兴趣化辅助学习模式。各兴趣小组的管理模式主要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进行管理。纵向:对兴趣小组成员实行个性化的培养模式和以导师—研究生—本科生构成的梯度管理模式为最大特色;横向:由研究生与本科生组成管理办公室, 对兴趣小组进行日常活动的“软管理”。小组成员在负责人的带领下进行小组的自我管理, 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监督, 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各小组还积极参与各种科研活动, 2010年以来, 动物营养兴趣小组和宠物兴趣小组全程参与了本院瞿明仁教授肉牛产业体系科研项目中“锦江黄牛瘤胃瘘管”手术安装及术后护理工作。宠物兴趣小组参与完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科研项目:“大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实验犬植入支架安全性评价”及“肾动脉高压———实验猪肾动脉消融安全性评价”等一系列科研工作, 既让学生体验到了科学的奥妙, 拓宽了专业视野, 更让学生实践了自我的理论知识, 培养了专业兴趣, 一举多得。

兴趣小组还定期邀请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作科研报告, 并提出一些科研小课题, 供小组成员讨论分析, 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实验方案, 由小组成员在教师和研究生的带领下开展。小组成员拓宽自身的知识面和掌握相关实验方法后, 可自由讨论并设计更多自身感兴趣的实验方案, 上报给研究生或教师修正, 再实施。按计划将实验结果以PPT的形式在例会中作小组报告, 并定期将小组成员学习心得、感想以及实验结果以论文的形式编写成内部读物, 如养蜂兴趣小组编辑的《蜜蜂通讯》、宠物兴趣小组编辑的《宠物精灵》、动物营养兴趣小组编辑的《动物营养快线》等等。

学院自开展专业兴趣小组学习模式以来, 受到师生的一致好评, 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兴趣化学习模式中, 学院充分将教学资源及科研资源与本科教育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 将本科生向研究生培养方向上进行拓展延伸, 提高高校各个实验室的利用价值, 整合并优化教学与科研关系;通过导师—研究生—本科生的结构模式, 增进了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的机会, 更好地化解了师生间的隔阂, 有利于教学的实行;学生可充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 从而减少本科生对大学课余生活的盲目性;组员进行自我管理、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一起对小组的所有活动进行策划与实施, 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与动手创新能力[8]。

2.6 建立本科生导师制试点模式

所谓本科生导师制, 就是组织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教师, 在本科生中定点定人进行因材施教的制度,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应社会竞争和工作的综合能力, 弥补课堂教学环节中大学生基本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的不足, 更好地完成大学本科教学任务。指导教师在学生德育方面也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的德育工作虽然是由学生工作处或辅导员负责, 但不能忽略指导教师对学生思想教育的作用。“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 指导教师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各类省部级科研课题, 参与过国家重大研究项目, 不仅具有坚实的理论科研基础, 还具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为学生树立了道德风范。

学院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 对部分学生实施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面向学生开展全面、系统和相对前沿的专业思想教育, 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 掌握学习方法,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指导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观摩学习、顶岗操作, 并指导学生从事科研活动和社会实践。指导教师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交流沟通的角度多, 指导教师的一言一行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指导教师的高水平科研能力和崇高的道德修养, 使学生往往将指导教师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指导教师对学生考研、就业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指导教师拥有大量的人际关系资源、社会资源, 能第一时间在考研升学、就业创业、升学深造以及出国留学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同时, 指导教师也能向相关学科研究生导师推荐学生或向相关专业单位推荐学生就业[9]。

3 建立配套的管理制度

随着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行, 教务部门和学生管理部门的实际工作量急剧增大, 如在教材征订、考试管理、成绩录入、学籍管理、社会实践、学生日常管理等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管理工作从统一走向多样, 从简单走向复杂, 从线性走向弹性;因此,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的理念和手段亟需完善, 必须建立起配套的新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2]。

4 结语

教学改革不是单纯的教学方法改革, 而是整个教学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教学改革的核心是现实向理想的转化, 不断从“实然的教学”走向“应然的教学”。这不是一个迅速能完成的过程。改革的路程中还会有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 还会有主体意识的失落与觉醒, 还会有方法上的试错与磨砺, 这时, 不仅要有理性的支撑, 还需要信念与实践的支持。最有力的信念与实践来自对时代发展的深刻洞察, 来自对人的生命的珍爱, 来自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心。改革没有终点, 只有不断地实践与创新。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本院也只是在一些方面做了探索,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 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严新平, 谢峻林, 李志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构思[J].理工高教研究, 2009, 28 (1) :74-77.

[2]甄莉, 杨焕民, 鞠晓峰, 等.地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基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的研究与实践[J].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33 (4) :79-80.

[3]樊华, 周庆贵, 刘平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与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 2006 (10) :55-58.

[4]严新平, 谢峻林, 李志峰.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J].教育评论, 2009 (1) :48-50.

[5]黄金辉.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办学的关键[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9, 11 (6) :90-93.

[6]张兄武.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高等教育, 2010 (15/16) :50-51, 56.

[7]田叶茹.学习兴趣的发生学研究[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 2012.

[8]潘其忠, 何维佳, 吴小波.兴趣小组辅助学习模式在本科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 (12下) :48-49.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9

一新形势下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部门机构职能交叉、人员配置不合理、工作效率不高;一些部门编制意识淡薄, 缺乏编制规划和编制约束, 没有以编制为基础, 随意设置工作岗位, 盲目申请用人计划;人员安排和使用没有统一严格、详细具体的岗位职责等现象。”[1]进一步深化农业院校人事制度改革, 强化编制管理创新成为促进国家“三农”建设和推动农业院校科学发展的紧迫任务。

与理工类、人文社科、艺术类院校相比, 农业院校在人才培养的类型、人才成长的规律和使命上以及教师的工作性质等都具有独特性。高等农业教育是以培养从事农业科学研究、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三农”工作的农业专门人才为办学目标。农业院校教师除要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外, 还需要大量开展农业生产实践问题研究、农业科技攻关、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并且与社科类、工科类研究不同, 农业科研的一些要素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气候、时节、土壤等自然环境的影响, 不可抗拒、不可控的因素较多, 研究周期较长, 研究成果的普遍推广存在着时间成本和技术风险。因此, 农业院校的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更加需要合理、科学、有效的体制机制的支撑。作为农业人才教育、农业知识传播、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高地的农业院校, 在推进国家“三农”建设与发展、引领农业科技发展进步等方面承担着独特而又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 加强农业院校的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既是强化农业院校本身管理服务的需要, 更是深入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原则

做好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需要不断适应高校发展的形势和趋势, 遵行科学性、平衡性、灵活性原则。

(一) 科学性原则

编制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应严格按照中央和编制管理部门的文件管理规定, 严格控制编制总量, 优化人员编制管理, 深入分析院校内部实际发展情况, 充分考虑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成长规律、农业科研与技术推广的特点, 科学合理地确定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结构比例, 切勿盲目地按照有关部门和参照其他院校的结构比例。同时, 应根据院校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当前任务, 科学、动态地管理编制, 优化各类人员结构比例, 充分发挥编制的调节杠杆作用, 以编制来控制岗位设置, 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努力实现编制效益最大化, 真正体现编制管理与创新的科学性。

(二) 平衡性原则

编制管理改革创新应主动适应农业院校发展定位和目标的调整, 重点保障国家级 (省级) 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 (科研平台) 、交叉学科、新兴学科 (产业) 、博士点学科、国家重大战略 (产业项目) 、协同创新中心所需的编制, 同时要充分保障学校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学科、弱势学科等所需要的编制。因此, 农业院校编制管理与创新要注重平衡性原则, 既要突出重点, 也要兼顾一般, 要充分协调好教学科研与非教学科研、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编内与编外等方面的关系, 才能推动农业院校的科学发展, 满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 灵活性原则

农业院校编制管理与创新需要坚持相对稳定与适度灵活、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努力构建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人事体制和激励机制, 不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在岗位设置和制定进人计划时, 应充分考虑单位目前的编制状况, 按照学校教育教学、科技创新、学科 (团队) 建设的需要, 严格控制事业编制规模、控制编制总量, 实行事业编制与自筹编制相结合的方式, 充分提高用人效率和效益, 降低用人成本;健全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方式, 加强对各内设机构工作业绩和效能的考核管理, 通过流动编制增加各内设机构用人自主权和主观能动性, 有效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完善多元用人制度, 采取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积极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部门等行业部门聘任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到校兼职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有效缓解编制紧张的压力, 实现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有效利用, 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三农业院校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途径

(一) 围绕一个目标

经济属性是编制管理的重要属性。“编制管理又是为了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效率和增强效益, 节省机构运行费用, 从宏观上对人员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2]在实践中, 编制管理往往与经费有机联系在一起。编制背后就是钱、经费。“有效的编制管理就是在教学、科研正常运行的前提下, 以最小的用人成本取得最大的办学效益。”[3]效益是指社会活动所消耗的劳动量与取得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之间的比较, 它蕴含了两层含义, 一是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关系;二是产出必须符合社会需要。加强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要始终坚持效益目标, 用科学、系统、发展的思维做好编制工作, 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严格控制机构设置, 强化人员编制管理, 构建机构精简、设置科学、结构优化的编制运行体制。

(二) 把握两个环节

认真做好岗位分析工作, 创新岗位设置是加强农业院校编制管理与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岗位分析是否到位、岗位设置是否合理, 关系到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能否顺利实现。

人员编制是为达到一定的目标或履行一定的职能, 某个组织对其内部的岗位、岗位人员数量进行合理设置的过程。因此, 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的首要任务是岗位分析。哪些岗位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那些岗位可以优化或者废除, 哪些岗位是必须的, 哪些岗位是可有可无的, 这些都需要通过岗位分析来完成。做好岗位分析, 一方面要对组织的职能进行分解, 将本单位所有的职能落实到每一个部门、具体岗位甚至到责任人, 对各部门的职能进行比较分析, 看是否存在职能交叉重叠、脱节、遗漏等现象, 并及时进行调整、整合, 优化职能设计, 确定每个部门的岗位总数, 落实每一个岗位的具体职责。其次, 要分析各岗位存在的价值。根据组织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当前的中心工作,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审视各岗位存在的必要性, 及时增加学校发展急需的岗位。通过岗位分析, 实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岗位无重复、工作无遗漏。

岗位设置又是建立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的。岗位设置是高校实行岗位聘任的基础性工作。通过科学合理设置岗位, 为人员聘用明确对象和标准, 能够避免聘用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 从而实现人员与岗位的最优匹配, 最大限度地发挥聘用制度的导向、激励作用, 调动人员的积极主动性。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就是要把定编与设岗、定岗与定责相结合, 科学设岗、依岗用人、竞争上岗, 强化对关键部门 (岗位) 编制规模和结构比例的控制, 与此同时积极放权, 在统一管理、充分监督的情况下努力扩大部门定岗、定编、用人的自主权, 有效避免出现因人设岗、编制失控、岗位不清、职责不明、人浮于事的状况。

(三) 采取三项举措

加强农业院校编制管理与创新, 需要不断地解放思想, 树立强烈的编制意识, 解决编制资源的有限性与编制需求日益增长的之间的矛盾。

一是要制定科学的编制标准。随着高等教育大规模的扩招, 高校的生师比在逐渐扩大, 高校的编制数与实际的人员状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编制标准的落后严重影响了高校的进一步发展。为此, 上级有关部门应该根据高等学校的发展变化形势, 认真研究当前编制管理工作中编制标准落后的问题, 科学合理地制定标准, 加大对编制核定的预测和分析。

二是强化编制分类分层管理。要让现有的编制发挥最大的效益, 必须强化对编制的分类、分层管理。中组部、人事部、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根据高等学校教学、科研、校办产业、后勤服务等各方面的不同职能, 实施不同的管理办法。”“这就要求高校定编既要体现编制总数的科学性, 又要体现承担各项职能的人员分类的合理性。”[4]农业院校在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中, 应积极强化编制分层、分类管理, 根据人员的岗位及岗位要求, 区分不同的编制类别, 实施不同的编制管理办法。同时, 在同一个岗位类别中, 实施不同的编制权重, 充分发挥编制的杠杆作用。

三是引入人员竞争机制。编制管理改革与人事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聘用制度改革紧密相连。要在编制管理改革与创新中, 积极引入竞争机制, 构建有利于高校科学发展和学科团队建设的编制调控体系。根据编制属性和工作性质, 划分岗位类别和工资待遇, 实行竞争上岗, 以编定岗, 以岗定薪, 以岗定责, 岗变薪变。强化编制使用情况与分配制度、奖励制度的关联程度, 完善多元的用人方式, 充分调动各部门和人员关心编制使用效益的主动性, 强化编制意识、效益意识、竞争意识, 构建人人关心、科学设岗、理性竞争的编制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欧金荣, 明庭庆.论高等农业院校编制的核定与管理[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1) .

[2]周玲.优化编制管理, 促进高等学校的准确定位与发展[J].江苏高教, 2006 (2) .

[3]杨政.对深化高校人事编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5 (6) .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10

1 课程设置的改革与创新

农药学课程的设置必须照顾到学科发展的全面性,其内容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再到管理法规都应纳入教学范畴,而对已有较快发展的分支学科,如农药环境毒理学、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剂型加工、农药管理与经营等,则另设课程进行教学[2]。由于以往开设的农药学课程主要以农药应用基础和毒理为重点,所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农药残留分析、新农药开发和知识产权保护、农药登记等方面人才的强烈需求。在本课程的设置中就加强了这方面的内容。如开设农药残留分析专题、新农药开发的原理与方法、有害生物抗药性、农药环境行为等方面课程内容。

目前,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入WTO以后,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出口重要瓶颈,同时也是发达国家限制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绿色贸易壁垒。围绕农药残留分析这个热门主题,充分利用当今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手段介绍农药残留概念、农药残留存在形式、农药残留来源、残留与残毒区别联系、农药残留分析方法、农药残留污染防止与控制措施。农药残留分析需要化学与农药学紧密结合,要求有具备农药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综合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分析化学基础扎实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不指定某一具体教材,而是大量地介绍和推荐教学参考书和资料,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消化。

目前全国大多数高等农业院校中,农药学的课程设置是先上完理论课再上实践或实习课,实验课是稍后于理论课,这一点笔者从每2年的一次的“全国农药教学科研工作研讨会”上可以得知。笔者认为将课程实习穿插在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能更加合理一些。因为学生在学习农药学课程之前,对农药品种、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室内生物测定、田间药效试验等都没有基本认识,学起来觉得枯燥、费力[3]。倘若在教授这些内容之前,先安排学生去实验室、农药厂和田间实地参观,初步了解农药学的基本知识、室内生物测定过程和田间药效试验过程,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参观内容来讲授,学生学习起来要生动直观得多。同时,通过实验室参观可以了解本领域的一些研究方向,将科研和教学联系起来。学完理论课以后,针对某种作物上某种有害生物,组织学生设计1个相关田间药效试验或生物测定实验并认真执行,使理论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可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笔者通过近3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2.1 教学多媒体课件(CAI)和教案的优化完善

因特网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计算机的逐步普及,给教育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网络教育应用而生。网络课堂是传统课堂的拓展和补充[1]。笔者深刻认识到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教学领域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自主学习作用,而教师则更多地帮助、促进和指导学生利用各种渠道开展农药学课程的学习。

在教学团队已有的多媒体课件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药学》多媒体课件。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认真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各章节教学要求、重点难点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于解决或效果不理想的地方,并根据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依次确定了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重点和教学模式,确立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并非备课笔记的拷贝”的基本制作思路。在此思路的指引下,教学团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脚本设计,将课件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到课件每一屏的显示内容、屏幕设计以及教学过程的操控等。多媒体课件结构完整、连续,重点突出,演示效果良好。自2006年以来,笔者一直在不断更新多媒体课件的内容及表现形式,在2005~2007级植物保护专业、2005级学分制环境专业、2006级环境科学专业、2007级环境工程、2007级生态专业、2006~2007动植物检疫1 000多名本科生中应用以来,得到了学生、校教学督导组专家、学院领导以及其他任课教师的一致好评。

在《农药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中,大胆尝试改革和创新,对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时安排、板书内容、本次课小结、思考题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每一章节后都进行教学自我总结,找出成功经验和不足地方。此教案在教学过程中效果良好,获得了校教学督导组听课老师、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并在2008年安徽农业大学优秀教案评比中获得一等奖。

2.2 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元化

传统的教学方法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能力的培养,“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方法有碍于学生积极思维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4,5]。本着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教学原则进行了多种教学方法的改革,在理论课堂中运用了课堂讨论教学法、启发法、讲座法、主体易位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比如课堂讨论教学法:结合《农药学》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讨论比较重大的、有生产实际意义的问题,如农药的安全合理使用、农药新剂型的开发、天然源农药的前景、农药抗药性的产生与治理、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等问题。要求学生通过检索大量文献,归纳总结,大胆发言。学生热情很高,积极参与,虽然有些观点不一定正确,但学习能动性大幅度提高。视学生论述的内容及情况给予指导及评分,成绩纳入平时成绩。

目前课堂教学主要是以讲授式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针对这种情况,采用主体易位法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比如在讲农药品种部分,针对农药品种繁多,学生难以记忆且枯燥这一现实情况,在课前选出目前生产上常用的重要品种,采取自荐形式,让学生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品种,课下自行查阅文献资料,按照药剂名称、结构式、理化性质、特性、防治对象和使用注意事项做成幻灯片,由学生讲解,并随堂提问,调查学生掌握情况,并鼓励其他同学向讲解学生提问。对于重要品种,及时补充和强调,如讲拟除虫菊酯杀虫剂时,询问学生三氟氯氰菊酯为什么比氯氰菊酯的杀螨效果好,然后通过比较其结构式给出答案(三氟氯氰菊酯含有氟原子,结构中引入氟原子,其杀螨活性提高且毒性降低)[3]。采取主体易位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提高学生查阅资料、分析问题、综合归纳和口头表达能力。

2.3 改革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创造力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教学受到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影响较大,虽然经过多年改革,但仍未摆脱传统实验教学模式的束缚,即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6]。而且目前大多数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学生知道怎么做,不知为什么做,创造能力得不到提高。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把所学得的农药污染与防治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验选题与自主综合设计。通过创造性设计1个或几个小型实验研究项目,在一定的实验条件和范围内,完成从查阅资料、选题、实验设计、亲自动手操作到结果分析和报告撰写全过程。设计了“Fenton试剂光催化降解毒死蜱废水设计性实验”,应用效果良好,并于2009年得到学校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项目的资助。

3 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国内高等农林院校农药学教学一般参考《植物化学保护》这本教材开展的,而教材编写、修订过程中,由于课程体系和更新速度方面的原因,很难将本领域的新的研究进展和动态编写到教材中去[2]。在理论讲授时,采用专题形式介绍生物农药新进展、农药剂型加工新进展,使学生所学知识不至于与生产及研究前沿脱节。

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是在加强基础和实践的同时,精选和更新部分教学内容,正确处理课程内容多与少,知识急剧增长和课程中局部内容陈旧落后矛盾。如:在讲授农药剂型时,传统的剂型乳油、可湿性粉剂、粉剂虽然在农药剂型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大的作用,但必将退出历史的舞台,这部分内容略讲,增加了生产上使用新剂型的讲授,如水分散粒剂、泡腾片剂、微乳剂、水乳剂。此外,还对生物源农药开发的新进展和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进行讲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发学生的科研潜能。

4 结语

总之,农药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要与时俱进地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不断地摸索出符合学科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拓宽学生专业知识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教与学双方的配合,教学相长,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为培养高素质的农药学人才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徐秋芳,孙向阳,姜培坤,等.高等林业院校土壤学课程的创新改革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8(9):56-59.

[2]曾鑫年,徐汉虹,胡美英.农药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73-74.

[3]黄继光,周利娟,徐汉虹.植物化学保护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10,8(1):237-239.

[4]曾东强,任立云,何龙飞,等.植物化学保护学教学实践与改革的探讨[J].广西农业科学,2008,27(S1):125-127.

[5]刘亚光.农药学的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6-87.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11

摘 要 实现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转型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保障支持。基于此,针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首先概述了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概念及主要方法,并系统分析了所存在的一系列的制约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农村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可行措施,可以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实施开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关键词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18--0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实现农业以及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经营收入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1]。当前,我国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正处于起步阶段,真正将农业技术新的研究成果以及知识技术转化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还存在着较多的制约问题。在我国加快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大环境背景下[2],必须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实现各种新的科技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促进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3]。

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概念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就是在农村社会范围内,针对农民或者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需求,对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知识、技能与先进生产方法的推广应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范围较广,涉及到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农作物的种植、畜牧养殖、渔业生产、林木果苗、农村资源开发使用、农业机械设备应用、农副产品加工及农村能源等。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面对面个别指导、群体性集中示范教学、广播、电视、网络等新媒体传播等手段来实现。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发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民的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发明显。

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2015年国家专门下拨农林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资金26亿元,用于支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进一步提质加速,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入户率和到位率均达到95%以上,农技人员入户率达97%。但是,在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突出制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相对较差

目前,在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由于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能得到充足的保障,因此农业技术推广的基础条件较差,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完善,基层技术推广网格覆盖不全面,有的基层乡镇只有1~2人负责技术推广,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群众对于技术支持的需要。此外,在农业技术服务方式上,受到经费的限制开展试验以及示范推广的范围非常有限,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还是主要依靠培训和发资料,农业技术推广的效果不好。

2.2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模式不科学

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着较多的不合理问题,特别是农业技术推广业务受到组织结构设置的影响,存在着条块分割的问题,农业、林业、渔业、畜牧等不同的职能部门在农业技术推广上各自为战,未能有效整合農业技术推广资源,不利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深层次开展。

2.3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由于经费不足,对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教育培训力度不到位,因而一些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知识更新滞后,一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方法不能及时的了解掌握,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方向把握不准,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服务作用不明显。

3 改进我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工作措施

3.1 充分发挥政府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中的主导作用

持续有效推进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政府部门应该强化引领和保障作用。首先,应该加强对各部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整合,将农林牧副渔等行业机构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统一整合开展农技推广。其次,应该增加财政支持保障,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服务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及时足额划拨,保障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开展,尤其是提供良好的试验基地建设、生产资料与设备、设施购置等。第三,应该注重建立多元化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按照不同区域的地理位置条件、农业发展实际情况、农民农业生产意愿,合理进行规划,重点加大对主导产业的扶持,并加大对龙头示范带动企业服务力度,拓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辐射范围,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3.2 提高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化建设水平

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不仅可以拓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范围和深度,也可以增加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民众。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应该注重农业技术信息平台的建设,按照当地的农业发展特色情况,全面搜集整理相关数据资料,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数据资源库,形成信息资源储备。其次,加大对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通过电视、广播、网站或者是手机客户端等,为农民提供直接技术信息咨询服务,将各类信息资源借助于服务平台转化应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按照区域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遴选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以信息技术平台打包作为技术套装,组织开展科技的信息化入户,丰富农业技术推广的内容,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3.3 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培训教育

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能力水平决定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质效,因此必须加强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一方面,应该邀请专家学者通过培训班或者是学术报告会的形式,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员进行理论知识水平的教育,提高其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动态掌握能力;另一方面,应该积极与农业生产龙头企业、规模化的专业合作社、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进行对接,组织技术人员走出去学习技术推广服务理念、工作方法以及先进知识,不断提高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能力。

4 结语

农业技术推广对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我国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时代,更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改革,整合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贺福丽.湖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5).

[2]贺福丽.湖南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1(5).

[3]王春明,王立坤.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0).

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 篇12

中央将农垦定位为国有农业经济的骨干和代表, 是中国特色农业经济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领军队伍和攻坚力量。农垦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承担国家使命而建立的, 农垦集经济性与区域性、社会性为一体, 是企业, 要承担生产任务, 又是事业, 要充当办社会的职能。

湛江农垦经过60多年的艰苦创业, 现阶段现已成为以种植、加工、销售热带、亚热带作物为主、农工商一体化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 下属包括广垦糖业集团、广垦橡胶集团、广垦畜牧集团和广垦剑麻集团四大产业集团, 产业集团与垦区18个国有农场形成“公司+基地”的发展模式, 大部分农场同时有橡胶、剑麻、畜牧和甘蔗, 具有多种基地性质。经过艰辛的努力, 垦区的发展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 但也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新时期仍然面临严竣的挑战。

二、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一) 资产产权关系不清, 集团化改革不彻底

湛江农垦占据广东农垦半壁江山, 拥有广阔国有土地和庞大的资产, 却由于各种原因, 垦区国有资产部分产权不清晰, 出资人职责不明确。垦区国有土地资源权益缺乏相关有力法律保护, 与地方政府存在土地转让使用权争议, 也未能避免地方政府低价收回转让。同时垦区资产资本化水平低, 资产效率尚未充分释放。如土地资产, 虽然部分农场初步开展了土地折资入股等试点, 但由于农场土地资产评估规定尚未统一, 土地资本价值不能充分发挥。集团化改革中, 产权结构十分单一、权责也不够明确, 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不彻底。另外专业化集团公司的整合不全面, 存在有名无实情况, 集团公司规模及布局等很不科学, 专业生产效率水平低, 产业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 如剑麻产业, 加工厂规模较小且布局分散、设备落后残旧生产效率低、技术服务水平低, 龙头作用难以发挥。

(二) 经营体制改革落后

垦区管理体制尚未理顺, 导致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社会负担重、政策支持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垦区长期以来重发展轻改革, 使得经营体制创新总体滞后, 企业经营者激励和考核机制的创新不足, 企业管理水平难以提高。另外, 垦区发展重速度轻效益, 多数行业处于社会分工和产业链的低端, 产品附加值整体偏低, 企业经济效益较低。

(三) 垦区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

近些年, 湛江垦区在现代化农业建设示范过程中, 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努力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科技水平, 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但大部分农场现代化水平落后, 垦区总体水平仍然不高。另外, 垦区产业结构单一,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 多数项目还是传统农业范畴, 整体结构呈矮化态势, 处于产业链低端。

三、发展建议

(一) 深化垦区集团化改革

加快龙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积极走出去, 利用国内外资源和市场, 着力发展国际集团大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建立健全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加快推动集团公司、产业集团及国有农场 (产业基地) 的职能转变, 充分赋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权限, 着力构建以资本为纽带、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运作高效的扁平化集团管理体制, 努力实现从行政管理向市场经营的转轨。要着力整合垦区优势资源, 强化集团统一经营和服务的能力, 在产业集团及属下项目公司, 稳步发展混合制经济。如在糖业集团、剑麻集团下属企业及新成立的专业化公司推进职业经理人和薪酬市场化的试点, 积极探索提高企业活力和效率的新机制。

(二) 加快经营体制改革

积极加快垦区农场企业化改革, 推进经营管理体制的创新, 激活垦区企业活力, 提升整体效益水平。垦区农场应加快社企分离步伐, 有力推进农场经营企业化和社会管理属地化。垦区应完善以职工家庭农场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 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 建立健全农场、企业和职工间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风险共担机制。同时也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好股份制和公司制。

(三) 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 促进现代化发展

强化农业生产经营服务职能, 为家庭农场和其他农业经营主体提供产业规划、农资采购、产品销售、良种供应、技术推广、农机作业等全方位服务。

(四) 发展新型产业, 激活垦区经济活力

大力度发展生态旅游业、观光农业、养老产业和涉农服务业,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如发展具有农场特色的新产业-休闲观光农业。发挥农垦的品牌、环境等优势, 把广前公司的示范区、红江农场的红江橙、红湖农场的特色水果、华海集团的茶叶、丰收的菠萝罐头建设成集生产、加工、休闲、体验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园, 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雷州半岛的区位优势, 加快发展菠萝、红江橙、茶叶、蔬菜等热作果蔬产业, 着力培育用供给。一是做大做强菠萝产业;二是采取“农户+公司”模式带动职工种植扩大红江橙种植面积, 振兴做大红江橙产业;三是做大做优茶叶产业, 整合垦区茶业资源, 从中低端做起, 逐步向高端看齐。四是大力发展蔬菜等新兴产业。

(五) 加快资源整合, 培育壮大优势龙头企业

通过资本运作, 进一步壮大糖业、剑麻、畜牧和橡胶龙头企业, 打造现代化跨国企业集团和国家战略物资基地。推进糖业资源整合, 优化糖业种植基地和加工产能布局, 重点发展华丰、调丰、广丰、金丰、半岛等5家糖厂, 整合三和、半岛、信通、华南等糖厂酒精产业。

继续优化剑麻种植基地和加工厂布局, 加快推进纤维、制品和国际贸易等方面的整合, 着力打造剑麻基地及纤维控制、剑麻制品和生物制药三大板块。

(六) 加强信息化建设

上一篇:伴奏技巧下一篇:规则性肝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