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

2024-10-27

学会合作(共12篇)

学会合作 篇1

合作学习是新的课程背景下一种新型学习方式,在教学中倡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不仅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更可让学生在合作中体会相互帮助,取长补短,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对于高中生实效教学,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有效采取合作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数学思想体系,让学生在根本上学会学习.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成长,不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学习他人的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从而助推高中数学教学的效益.本文紧紧围绕合作学习这个主题,浅谈笔者的些许教学策略.

一、教师精心备课,选择学生合作学习的内容

小组合作学习,要求教师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在授课流程环节,需要教师花费很多的精力与心思完成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注意紧紧围绕课本,依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流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挑战自己,促进小组合作教学的开展.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小学合作学习的内容,需要教师精心围绕教材设计,培养学生的研究性与发散性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此外,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不仅要具有足够的趣味性,也必须发挥集体的智慧,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知识与合作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引导学习苏教版必修五第三章的不等式时,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精心做好了备课工作,设计好相应的教学流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概念,以及不等式的性质.教师选择一些小组合作的典型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合作.如例1:已知-2≤x+y≤5,1≤x-y≤3,求3x-y的取值范围;例2:求不等式(x-2)(x+3)2≥0的解集.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正确解答出这两道不等式的答案.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解题思路,从中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学生解答问题.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找准学习的要点,精心选择与他人合作学习的内容,明确课堂学习方向,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教师设置的教学流程,不再是教师一味的灌输,而是由小组探讨发现新知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到合作学习的活动中

在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给学生传授相关的数学知识,也要注意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逐步理解教学中的重、难点,与教师的思想产生共鸣.学生之间的互动性越多,对学生的帮助也就越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以加强对彼此的认识与了解,增强班级学生的情感,提高班级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习苏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的空间几何体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空间几何体的基本概念,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空间几何体图形.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引导学生自己亲手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等几何体.分别测量出这些几何体的长、宽、高,再引导学生利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计算出亲手制作的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每名学生都能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尤其是班级中的后进生,也能有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强化了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小组合作效果的提高.

教师引导学生全面参与到合作中来,有利于加强班级学生的相互交流.学生通过与同伴间的交流合作,相互交换意见,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与推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可以自主探索得出结论,起到举一反三、化繁为简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效果远比教师单纯地传授知识要强.

三、有效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和合作习惯

教师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分工.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活动中,要加强自身的角色意识,明确自身的责任所在.教师要明确班级每位学生的任务,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同时,教师也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善于听从他人的意见,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与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例如,在引导学习苏教版必修三第三章的概率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任务意识.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按顺序编号,明确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以及相关的任务.教师要在小组中选出一名小组长,具体负责相关的学习内容,给学生布置相关的概率讨论题目时,可以先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如袋子中有5个黄球,3个白球,2个红球,从袋子中随机抽取红球的概率是多少?从袋子中抽两个球至少有1个白球的概率是多少?抽取3个球恰好有两个颜色相同的概率是多少?

在引导学生学习合作的过程中,要不断激活学生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让他们主动融入群体,发现别人的长处,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习题,要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重难点,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从而提升小组合作实效.

总之,教师营造民主的合作氛围,采取新颖有效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发展.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高中数学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拓展思维、提升自身综合能力,构建实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学会合作 篇2

【活动主题】 乐于合作 善于合作 【设计理念】

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世纪,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成为衡量一个人素质的标准之一。如果缺乏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将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障碍。本课《众人划桨开大船心理健康辅导设计》就是想通过活动引导学生领悟到合作的必要性,感受合作的重要性,乐于合作,并在体验活动中寻找合作有效策略和方法,使学生善于合作。【辅导目的】

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能力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辅导重点】

1、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并尝试合作。

2、在创设的情境中领悟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等合作的行为基础。【辅导难点】

1、在活动中领悟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

2、通过教学,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有所提高。【辅导准备】

多媒体设备、图片、电脑课件、报纸等 【辅导步骤】

一、扬起船帆---初步感知合作

1、课件展示:一艘大船在大海中航行的画面,配以《众人划桨开大船》音乐。引入:听,音乐响起来了;看,海风吹起来了,小狐狸欢欢也来了。它将带领我们登上这艘船,一起去领略波澜壮阔的大海!让我们扬帆起航吧!

2、听歌曲,学生谈听音乐后的感受或启发。

过渡: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合作力量大。什么是合作呢?

3、出示课件:合作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只有大家共同合作,齐心合力,才能获得成功!就像我们这双手,紧紧的握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合作。(板书:出示形似握手的合作两字,出现在船帆上)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合作,进入合作情景,对合作的理解达到水到渠成。

二、甲板热身---明确合作的重要

过渡:来到船上的甲板,我们先来个热身运动。欢欢为我们亮题板。

1、课件展示:我们人类的生活中有什么地方需要合作呀?要求:(1)分组汇报。可以讨论,请教在座的老师。分工合作,指名汇报。(2)准备1分钟,答对一个就加10分。

2、进行比赛。分组交流汇报。

3、总结:生活中需要大家合作才能完成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说得完吗?完成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众人合作,小到日常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都需要合作。还是应了那句话----团结合作力量大,众人划桨开大船。

【设计意图】尝试合作,畅谈合作,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三、走进船舱----了解合作的方法

过渡:怎样互相配合才能划好桨,让大船开得又快又稳,顺利到达彼岸呢?欢欢带我们走进船舱的剧院。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哪些是有利于合作的行为。

1、剧一: 动画《五指兄弟》

2、剧二:(课件呈现问题情景)在我们的集体也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课件出示:(篮球比赛中,华华抢到了篮球,拼命往前奔。球友喊,快传球,他就是不传,最后球被人中途抢走,问他为什么不传球,他说,我就是想自己投篮,投中的是英雄。……)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概括并板书。回忆刚才看的剧情,你们说合作时得注意什么呀?

板书(写在每一个船桨板上):

顾全大局、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 总结: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合作力量大。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情景中明确:合作要顾全大局、互相谦让、互相配合、合理分工。

四、众人划桨----体验合作的快乐

过渡: 你们说得真是太好了,老师决定奖励你们一个游戏。1.师展示一张报纸,让学生估计,在这报纸上大约能站多少人?

2、咱们想想怎样才能尽量多的站人呢?分组讨论。可以向你们的智囊求助。谁的意见可行,咱们就接受谁的意见,关键是以大局为重。

3、生出主意,讨论,想办法。组长组织本组同学站。看那组站的人多。

4、交流.说说你们的感受和体验。

老师总结:在刚才的比赛中老师看到了同学们之间的成功的合作,这不仅表现在参加比赛的同学团结一致,互相配合,更重要的是老师看到了没有能上去参加比赛的同学并没有感到不高兴,而是在下面为他们大声加油,老师看到了一个团结的合作的班集体,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众人划桨开大船,合作才会划向成功的彼岸!让我们一起唱起这首歌,再一次感受团结合作的力量。生起立,师生拍掌齐唱。在众人《众人划桨开大船》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学会合作有效教学 篇3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事先的安排,共同搜索关于“苏州美食”知识。

学生组长:张三,你搜一下苏州美食中的传统小吃,把文字和图片组合到word文档中;李四,你搜一下苏州美食中的经典菜肴,把文字和图片组合到word文档中;王二,你搜一下盛产美食的百年老店,把他们的介绍保存到word中;我来负责搜索苏州美食中的一些传说、故事等。在搜索中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问张三,他的技术比较过硬。我会把大家搜索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完成小组汇报。

生:好。

李四:张三,你看我搜索的关键字用“经典菜肴”可以吗?

张三:不行,你最好加上“苏州”这个关键字,因为我们要搜索的是苏州美食中的经典菜肴。

王二:张三,你看我搜的这个行吗?

张三:行。

20分钟过去了,学生根据分工将搜索到的资料传给组长,组长进行了整理完成小组汇报。这是我在一次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尝试的协作学习的情景。

一、协作学习概述

协作学习(Collaborative Learning)是指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学习,并通过小组中学生的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学生)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共享,甚至可以同其他组或全班同学共享。

从上述概念中我们可以看出,要完成协作学习,必须有几个基本要素: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协作学习环境。这里我们重点探讨一下协作小组的问题。

1.学生自愿优先的原则

要能完成协作学习,小组间的团结是不可或缺的,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成果。所以在进行分组的时候应该以学生自愿为基本原则。

2.教师合理调配的原则

学生对自己能力的理解或许有偏差,作为整个协作学习的指挥者——辅导教师需要在这个时候做好协调工作。教师根据学生自愿组建的小组,做好合理调配,让协作小组内部异质而协作小组之间同质,以利于协作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协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协作学习时目标要明确,任务要清晰

小学生的自觉性相对来说还比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还比较弱,要想顺利完成协作学习的任务,教师在组织协作学习之前要制定好学习目标,设计好教学任务。从培养学生能力发展角度出发,在初次进行协作学习任务之前,教师可以将任务精细化,对学生的分工明确,既要有任务的组织者,又要有记录者和总结者,还要有发言者,明确各自的分工,各有任务,让每个同学都真正参与到协作学习中来。在后期的协作学习中,可以预先告知学生组长协作学习任务,让学生组长根据任务对组内成员做好分工,教师在协作学习过程中重点做好指导和帮助作用,主要帮扶那些基础较弱的学生,让这些学生也参与到组内合作中,共同促进小组的发展。

2.协作讨论时要注意课堂纪律的管理

在进行协作学习时,学生要进行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这样的课堂势必要比传统的课堂要活跃,因此教师在控制课堂纪律方面要花费更多的精力。

3.协作教学要因教学内容而异,不能为协作而协作

虽然协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那也不是说每节课都要采用协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协作学习任务的设计要花费教师很多精力,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课堂教学方式,切不可为协作而协作,把协作学习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在进行协作学习时要进行深度挖掘,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效能。

三、善用协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1.协作学习,能促进教师教学效率的提高

小组内或小组间的协作学习,让学生帮助学生,这相当于给老师找了好几个“小帮手”,在教学中让每位同学的需求都能得到帮助,同时也为教师给学生解决问题节约了大量时间,将更多的教学时间留给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上面。

2.协作学习,能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协作学习,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小学生尤其是高年段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主动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逐步降低,即便是指定学生发言,学生也很难畅所欲言。而作为小组内的协作学习,学生面对的都是同班的同学,他们的拘束感会大大减少,而且作为小组的汇报也都是经过讨论,准备比较充分,拘束感也比较少。因而,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协作学习,能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和合作。协作学习,把学生置于一个多向交流互动的学习氛围中,在这样的小组内,没有强弱之分。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帮助别人,也接受别人的帮助,学生还学会了与别人分享学习成果,懂得了互相尊重,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协作学习,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协作学习,更看重小组的成果,这是小组内成员共同完成的。对于一些能力暂时比较弱的同学来说,小组成功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对于他们信心的提高是很有帮助。

学会学习,学会合作 篇4

一、合作学习能激发学习热情

小学生天真、单纯、可爱, 对他们熟悉的人物、事物及环境, 会表现得十分活跃, 跃跃欲试, 合作学习就提供给他们这种空间和氛围。 在小组中, 学生各有所长, 各有所想, 在学习中可以相互影响, 擦出智慧的火花。 在这个合作体中, 老师将学习任务落实到小组, 小组成员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 表达自己的想法, 不怕出错和失败, 这样就营造了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 词汇的学习一直是一些基础较薄弱的学生的拦路虎, 由于教学时间较紧, 学生人数多, 教师难以一一面授辅导。 这时教师就可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 先检查部分学生的发音, 然后组织若干学生一同学单词, 由发音较好的学生指导发音较差的学生, 最后组织小组竞赛。 这样既能增加学生的练习量, 又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我们会看到平时怕背单词的学生这时表现得很积极, 组员之间更是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互相督促的。

二、合作学习能提高学习效率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有效地利用合作学习,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译林版6上Unit8“Chinese New Year”一课时:

1.课前:布置预习工作, 以小组为单位, 收集有关新年的资料, 如新年习俗、新年文化、新年活动。 学习组长安排好分工, 学生通过工具书, 参考资料或上网寻找答案, 最后汇总。

2.课中:上课后明确学习目的, 布置学习任务, 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任务如下:

(1) Read the story in groups, answer the questions, underline the key information. 四人一组, 以小组喜欢的方式读并划出关键信息。

(2) What holiday is coming?

(3) What will Anna do during the holiday?

Talk and draw, 小组分工, 两人合作谈论并画出Anna过春节的思维导图。

At last, say something about Anna’s New Year’s Day by the mind map in groups and try to show us, 利用思维导图小组交流, 以小组喜欢的方式全班分享。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 在组长的带领下, 疏通本课的难点, 掌握本课的语言知识。 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既帮助学生梳理了文本内容, 更是学生汲取重点、 记忆文本的过程, 强化了英语阅读效果及课堂内容吸收效果。

3. 课后: 小组合作完成自己的春节活动导图, 在小组内交流。

课前的预习、课上的互动、课后的延续都采用合作的形式开展, 英语成绩好的学生都乐于承担内容较复杂的环节, 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不甘示弱, 努力做好自己的分工, 每个组员都能在小组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由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三、合作学习能培养合作精神

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结合起来, 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 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体验成就感, 发展合作精神。我充分注意到学生集体的作用, 如在教完5下Unit3“Asking the way”一课时, 把学生按好、中、差结合成各小组, 让每一小组各自创设一个问路的情境, 发挥想象、设计台词、分配角色、练习对话, 而后上台表演, 并评选出最优秀表演组。 这不但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用英语进行了实际的交际, 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完成了学习的任务, 而且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真正体验了学习的快乐和做作业的乐趣。

四、合作学习能拓展活动空间

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课内, 而且可以延伸到课外, 弥补课堂内时间的限制、学生来不及表演的遗憾, 对课堂教学起到巩固和强化的作用。 如何在课后为学生创造一个英语交际的空间呢? 我常常让学生展开如下活动:

1.英语歌唱比赛, 英语故事、诗歌朗诵比赛。

2.英语小报展。

每组学生合作出英语小报, 要求自写、自编、自排。 小报可以是小故事、童话、寓言、谜语、小幽默、名人小传、病句分析、一国风情, 连环画等, 形式上做到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美观醒目。

3.英语校本剧展。

小组合作, 运用所学知识编写剧本进行自编故事表演, 校本剧内容可以根据书本内容改编, 也可以自行创编, 并进行评比、打分。 通过表演展, 学生既巩固了书本内容又拓展课外知识, 还提升了学习英语的空间, 加强了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提高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实践证明, 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加大学生语言实践量,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提供给每一位学生大量的发言机会, 它使一群同龄人面对面地进行思想交流, 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大大调动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摘要:有效地利用合作学习,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还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小组合作过程中, 学生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感受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 分享了成功的喜悦, 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学会合作 篇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做好人生的两件 事——学做人、会做事。

人生有两件事,第一是学做人;第二是学做事。其中学做人更重要,做人是最基本的最底层的建设,而做事是构建在做人的地基上的高楼大厦;没有打好地基的高楼大厦经不起风吹雨打是不牢固的;如果不会做人,只会做事,即便掌握了若干知识和技能,也未必能把事做好!做人通过做事来检验,做人是做事的道德基础。对此我认为当今中职生应当需具备以下能力:

一、学会做人

我们要用博大胸襟,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的能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学生之间经常为了一些小事,骂人,甚至大打出手,所以一定要有博大的胸襟,最起码要能容忍对方犯的一些错误或者观点。

二、学会做事

应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和独立办事的能力。能独立提出问题与创新解决问题是培养精神、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这也是改变学生是高分低能的一个有效途径。合作并不等于依赖,依赖他人的人永远不会成功。成功者需要自信,自强和自立。在具有这种能力的基础上再与他人合作才有意义。

三、学会合作

应学会与人交流能力,具备对外交际能力。沟通交流是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基本方式。善于沟通,乐于沟通,勤于沟通的人才能融于集体中,不孤立。中职生必须具备这个能力,而要具备很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中职生就要大胆地把握各种交流机会,培养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方面的相通。

四、学会学习

具有自学的能力。终身学习是世界发展不可抗拒的潮流。善于研究,勤于思考,掌握学习方法,为终身发展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学会生存

应具有承受挫折能力。现在的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越来越差了。世上没有完人,也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受到批评,遭受挫折是常有的事情,甚至某些批评或挫折是不公正的,我们如何去对待,是以一种正确的心态去承受,以一种恰当的方法去排解,还是沉闷压抑,无法排解和承受,造成心里包袱,这就看是否具有良好的心里素质了。

孩子,你必须学会合作 篇6

班主任老师很认真。听我说明情况后,她告诉我,儿子的学习不成问题,就是平时有点争胜好强。上次班里派我儿子和另一名女生参加年级的英语口语比赛,获得了第二名,可奖状只有一张,为了奖状放在谁那儿,两人各不相让,结果我儿子一把就给扯了。

在和生活老师细细交谈中,我得知了儿子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6人一间的学生公寓,每套房间带有卫生间和洗漱室,每晚60分钟洗漱时间,大家抓紧些是足够的,可儿子一进去就得在里面待上半小时,结果经常有同学来告状。前几天中午下雨了,儿子明明看见舍友的被子晾在外面,可自己打上伞就上课去了。儿子学习不错,谁要是问他题,他总是掏出作业本:“抄去,别问来问去烦我!”就这样,天长日久,儿子成了独行侠,可不就觉得没意思吗?

了解了这些情况,我对儿子的问题找到了根源———由于一直学习较好,在小学备受老师喜爱,再加上从小和爷爷奶奶生活,所以养成了凡事以我为中心的心态,缺乏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21世纪是一个合作的世纪,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成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之一。作父母的必须让孩子意识到竞争固然重要,但合作更为重要。

经过深思熟虑,我开始一连串行动。首先利用双休日一家三口去拓展训练营。这是为一些公司培养员工拼搏精神、团队意识的课程。活动项目都很有意思———两人相互支撑走过离地一米高的钢索;队友搭起手臂,一个队员从1米5的高台往下背跳;在假想的鳄鱼湖中,十几名队友用两块跳板、三个汽油桶逃生……这些项目如果只凭个人,再能干也是白搭。好在我们所在的队互相取长补短,最终首先闯关成功。当听到教练讲评每一次活动胜利的根源都在于彼此的信任、支持、互助时,有了切身体验的儿子兴奋地连连点头。

回来的路上,先生趁热打铁跟儿子聊起了他喜欢的足球,说再棒的球员,如果没有团队的合作,也不可能取胜。而如果每个人都只想当英雄,那就绝没有球队的胜利。儿子若有所思地点着头。

这时,我婉转地告诉儿子,你刚开始住宿生活,可能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关键是大家相处要互相友爱、谦让。大家在自己家里都是宝贝蛋,在外相处不存在谁必须让着谁,而是要互相关心,要学会替别人想想。下周你生日,请同学们来家做客如何?

儿子的生日聚会开得挺顺利。趁气氛热烈之际,我当众揭发了儿子在家只顾自己的几件轶事,拜托同学们理解儿子那些只顾自己的举动,引得孩子们纷纷自揭伤疤,又彼此相互清算在宿舍的利已之举。一时间,往日的不快烟消云散。

如何让学生学会合作 篇7

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合作环境

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形象思维占优势等特点, 教学中我们充分开发教学资源, 给学生创设合作的环境,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自觉进行合作。

首先, 在学生座位的安排上把以前全体学生都面向讲台, 一排一排的坐法, 改变成全体学生分成若干由4~6人组成的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围坐在一起, 把大课堂转化成几个合作的小“课堂”。这样在操作与讨论的时候, 每一位学生都有倾听和参与的机会, 更便于学生间互相交流、共同探究。

其次, 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群体之中, 与学生打成一片, 去参加小组的讨论, 真正地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要转变倒背双手在同学间踱来踱去, 到了规定时间就叫停的裁判员角色, 改变那种流于形式的合作学习。只有真正参与到合作之中, 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听取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意见, 并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成全组共有的认识成果, 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能力。

再次, 要更多地提供同学间合作的机会, 培养合作的意识。在交流中学生看到了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了多种方法, 并且看到了自己的力量。在与别人合作中, 分享着互助的喜悦与成功。

二、促进合作中的友善互助

首先, 对待合作的伙伴要友善。美国心理学家瞻姆士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赞美, 同样, 学会赞美别人也是一门艺术。因此, 教育学生对成功者不要吝啬赞美之词, 要使学生在相互鼓舞和激发中增强信心和力量。对暂时失败的同学不能嘲笑, 要以朋友式友善宽容的态度, 使他们走出失败的阴影。

其次, 对待合作伙伴要予以帮助。互相帮助、团结协作是合作学习的本质。因此, 在学生合作的同时要培养同学间互相帮助的意识。

再次, 学会对小组负责。在合作学习中, 让每一位学生正确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自觉对集体负责, 主动参与讨论学习, 克服消极等待或依赖别人的习惯。

三、加强合作交流中的独立思考

要想在合作中更好地研讨与交流, 首先应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才会更深入, 才能选择更好的表达方式。因此, 在合作学习中也应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让每一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一片思维天空。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独立思考的基础上, 再进行合作交流, 才能体现个人创造性的高质量的合作。

其次, 学会倾听、分析别人的见解。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 抓住关键处, 听懂别人的意思, 并认真地吸取别人的见解, 调整自己的观点。同时, 还要发言自己的观点, 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在合作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意见与别人有分歧时, 既要坚持自己的, 又要吸取别人的意见, 体现出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思考。

总之,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合作, 在合作中学会自己独立思考, 使每一个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和发现新知、研究和探索新知, 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摘要:有助于学生发展良好的个性, 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形成和谐的教育气氛;在解决新的复杂问题时, 学生间的合作显然要胜于个人的努力。因此,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 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做数学题, 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发展自己的数学思想, 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求自己独立的思想, 在合作中虚心倾听、分析别人的想法, 学会和别人进行交流。

学会合作探究营造和谐课堂 篇8

一、激发合作与探究的意愿

合作与探究学习不仅需要硬件条件,如小组的划分,活动形式,学习媒体等.还需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和谐课堂,如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合作与探究的动机等,这不仅能引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愿望,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1. 巧设质疑,激发探究的兴趣

“质疑”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质疑”引入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一般来说,“质疑”主要设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明确探究方向即可.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悬念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谁能难住老师.游戏是这样的,你们随意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必须很快说出它能否能3整除,然后你们进行验证,谁难倒老师,谁算赢.这时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纷纷出题,教师一一作答,学生自然惊奇,探究欲望油然升起.教师再给出一组数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全身心投入,探究效果一定很好.

2. 创设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

由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以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置了一个小商场,里面有许多学习用品和玩具,每件物品上标上价格,由每个组各选一名学生做营业员,其他成员为顾客进行买卖活动.买1本六角的练习本你怎样从各种角币中付钱?怎样找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付钱、找钱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生活的体验,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提供需要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一个学生一个人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硬要学生合作学习,那么学生肯定不会有合作与探究的兴趣.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为学生提供需要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中合作与探究的必要性.

1. 设计多量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发现需要合作探究.

例如,在上“统计”一课,教师让学生统计参加运动会的动物各有多少只?全班同学看了一遍录像,没有来的及把结果统计下来.教师就让他们讨论有什么方法?有些学生就想到了要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这项任务.经过小组的分工合作,他们完成了任务.原来他们是一个人统计大象的数量,一个人统计猴子的数量,一个人统计老虎的数量,一个人统计长颈鹿的数量.刚开始,学生并不能利用个人的力量完成任务,自然地想到集中小组的力量,使小组合作成为他们的需要,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并得到成功的感受.

2. 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让学生感受需要合作探究.

作为学生个体,往往只能用一、二种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在集体的讨论中,产生了智慧思维的碰撞,便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合作与探究使他们思路更开阔.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些完全一样的梯形(上面印有1平方厘米的方格,),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六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数方格、有分割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计算的、还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的……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合理分组,进行高效教学

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生的合作技能.目前,课堂中合作学习缺乏实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合作技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的互补性等方面进行分组,每小组4人,2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这样方便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各组内设有不同的角色,如主持人、记录员、审核员、发言人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前,组员必须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在讨论中应该怎么做.

总之,营造一种使学生勇于探索和相互学习鼓励的和谐氛围,做到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充分体验;凡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只需适当交流形成共识;凡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教师才进行适当的的指导、点拨.这样一来,数学教学一定能逐步达到最佳的境界,促进学生自由、充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9.

[2]朱海林,等.新课程课堂教学论[M].南方出版社, 2003.3.

学会合作 篇9

目前,现存的课堂教学模式虽然在集体中进行,但集体只是提供了一种背景,并没有发挥集体的作用。因为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少。新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把班级学生划分为固定的学习小组。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有利于学习与学生之间的交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交往能力,还有利于同学之间的协调关系。

课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得他们眼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对未来更加充满向往,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广泛的人际交往,让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合作所带来的愉悦。

一、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

(一)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以诚相见、善于关心和体谅他人。

现在的孩子都是娇生惯养,家长则百依百顺,孩子的任性多数是由家长的过分溺爱所造成的。因为现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捧在手心里,尽可能地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对孩子的事情包办代替。久而久之,让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而有的家长对于孩子的任性一而再地迁就、放纵,使之发展到了无法控制的程度。

(二)处事遵循一定的规范。

1. 待人接物要热情诚恳、谦虚友善;

2. 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3. 要表里如意,光明磊落;

2.学校应针对毕业生的特点和需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通过多种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学生、老师、学校之间的联系。

3.在校园服务上应落实到位,处处体现为学生着想的观念,让学生感到温暖,减轻学生们心理上的不适感。

总之,学校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生在毕业前易出现各种心理、行为问题,转变观念,加强领导,统一部署,总体安排。充分发挥学生会、团支部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不仅要求他们言行一致,增强自我控制力,树立好榜样,同时还要通过他们了解和掌握其他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做到防患

4. 要实事求是,不要捕风捉影;

5. 要讲究礼貌,学习礼节。

(三)教师要正确地对待班干部。

既要信任他们,支持他们工作,又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加强管教,提高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树立为集体服务的观点,成为班集体中的楷模,处处起带头作用。

(四)恰当地表扬和批评。

1. 鼓励要及时,针对性要强。

要善于鼓励孩子,即使孩子所做的这件事没有成功,那也并不代表什么,只是孩子还没有掌握相应的技巧而已,不能过多指责,否则会削弱孩子的自信心,放弃努力,应及时地给予孩子鼓励。

2. 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

3. 多用积极性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要有针对性,不能笼统、空泛地给予评价,这样并不能说明问题,评价学生做得“好”,要说明好在什么地方。

4. 批评要灌注情感。

寓贬于褒的批评;点拨性的批评;要批评先表扬;暗示性的批评。重视肢体言语的运用,如:表情、动作、目光等。

二、调整处境不利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

教师在调整集体的人际关系时,工作的重点是处境不利的儿童,这些儿童在集体中不受欢迎的原因大多是:不善于与同学交谈,不善交际;学习成绩差;行为举止不当,等等。教师可通过训练提高他们的社交认识,纠正他们的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社会交往兴趣,改善他们的社交技能。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抱有正确善意的态度。

教师在指导这类儿童时,不能趋于流程只做表面功夫,要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的特点,寻求最好的方法进行调整。

(二)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训练。

1. 口头指导。

这种方法是教师针对不受欢迎儿童在交往活动中不规范的交往行为和错误观念,制定训练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告诉儿童,向他们详细介绍在某一特定情境下应该怎么做,让他们按教师提供的交往策略,练习新的行为模式。当儿童不仅在特定情境中能使用新的行为模式,而且在其他情境中也能使用新行为模式时,就表明训练取得了成功。例如,一个学生因小气而不受欢迎,教师就要帮助他认识小气的不良影响,讲清同学间互相帮助的道理,告诉他如果有人在课堂向他借一支铅于未然。

参考文献:

[1]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3]孟昭兰主编.情绪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章志光编著.学生品德形成新探.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来宾市农村小学寄宿制背景分析与影响研究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教部,广西柳州

摘要:本文从分析来宾市农村小学寄宿制推行的背景入手,得出来宾市发展农村小学寄宿制的必要性,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也是该市农村小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制背景分析影响研究

义务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处于根本性的重要地位,新一届中央领导提出的“中国梦”,实际就是“强国梦”,强国的第一要务是强教育,强教育必须强义务教育,发展农村小学寄宿制是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来宾市农村小学寄宿制产生的背景分析

1993年北京出现了我国最早的寄宿制小学,到2008年,北京公立的寄宿制小学50多所,上海于2000年开始出现公立的寄宿制小学,其他省市也陆续出现。寄宿制小学最初目的是方便距离学校较远的学生上学,后来不断扩大了寄宿制办学的优点,现在寄宿制办学已经成为均衡教育的有效途径。

来宾市地处桂中,辖一区、一市、四县,其中忻城县、合山市是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点县(市),忻城县、象州县是全区基础教育学校改革试点县,2011年统计,来宾市小学共694所,在校生177390人,小学教师11719人,小学教育占全市教育相当大的比重,约50%。

来宾市地理条件、交通状况都比较差,经济欠发达,教育发展比较滞后,义务教育发展很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区域发展的失衡,城乡发展的失衡,校级之间发展失衡。来宾市农村义务教育办学困难较大,教师队伍和办学条件都不能满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需要,突出的问题:(1)教师人员配置不足,师生比大,教师负担重;(2)专业教师缺口大,小学体、音、美教师严重不足;(3)教师老化,素质较低;(4)教师收入低,“教耕”现象严重;(5)办学条件差,教学设施不能及时更新。

2003年,来宾市在忻城县的遂意乡、兴宾区的平阳镇试点寄宿制小学。2005年对试点乡镇评估,寄宿制小学在均衡教育,优化教育资源,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06年,来宾市在全市范围内有条件的乡镇推行寄宿制小学,改善农村小学教育发展失衡问题。以兴宾区教育局基教股统计数据为例,2006年寄宿制小学有2所,2010年发展到6所,2012年达到8所,寄宿制在校生3690人。

笔,就应该慷慨地把铅笔借给别人。如果这学生做到了这一步,再鼓励他继续这样做,直到他能主动把自己的东西借给别人为止。

2. 角色扮演法。

这种方法是让儿童在集体活动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体验不同情境中的感受的方法,能帮助儿童形成新的行为模式。

3. 正向行为强化法。

这种方法能及时肯定不受欢迎的儿童表现出来的符合训练方向的行为,以巩固他们交往的新行为模式。对不受欢迎儿童的训练,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教师要客观地把儿童在集体中的不良处境告诉家长。教师在加强对处境不利的儿童训练和指导的同时,还要对班级集体加强教育,改变集体对这些处境不利儿童的看法,营造一个良好的集体心理气氛,使不受欢迎的儿童体会到集体的吸引力和温暖。

二、来宾市农村小学寄宿制产生的影响研究

(一)来宾市忻城县农村小学寄宿制推行情况

自2006年以来,来宾市政府除不断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外,还在全市范围内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以此达到整合教育资源,优化办学条件,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需求的目的。

忻城县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试点县,在全市推行“农村小学寄宿制”比较早,效果明显。该县共有13个乡镇,有寄宿制完小16所,每个乡镇至少有一所,不完小推行寄宿制有4所,寄宿制小学在校一万三千多人,约占全县在校人数的50%。忻城县通过农村小学寄宿制后,农村小学在校舍建设、师资力量、教学资源、管理制度等都得到发展,具体表现:(1)寄宿制小学师资充裕,能够充分满足小学课程需要,改变过去缺乏专业老师的状况;(2)教育投入更加高效,避免过去因学校分散带来的重复建设;(3)管理越来越规范,制度更加健全。

(二)来宾市农村小学寄宿制对农村教育发展的影响

1.提升了来宾市农村教育的层次

来宾市施行农村小学寄宿制后,通过整合教育资源,使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层次得以提升,主要体现在对寄宿制学校学生、教师的发展影响上。

学生发展的影响:(1)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学习时间长,外界干扰少,有较好的学习氛围和学习环境;(2)寄宿制学校学生接受规范、有序的管理,树立了集体主义精神,避免了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3)寄宿制学生一改过去回家后“野马”式的生活,有组织地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各种活动;(4)寄宿制学生自理能力不断提高,改变了过去懒惰、意志力差的习惯,使他们变得积极开朗,增强了自学能力、自立意识。

教师发展的影响:(1)寄宿制学校老师与学生接触时间多,相互了解加深,学生更加信任老师,老师的职业感得到激发,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得到增强;(2)寄宿制后教学资源得到整合,教学交流加强,教育观念得到更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提高;(3)寄宿制办学,教师待遇和地位得到提升,改变生活困境;(4)寄宿制办学,城乡差别不断缩小,教师职业自豪感得到增强,心理感受有了极大的改善。

2.提升来宾市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

来宾市农村小学寄宿制推行以来,农村教育的办学水平明显提升。农村小学寄宿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一改

(三)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教师的后盾力量,教师要把儿童在集体中的不良处境或是进步及时告诉家长,对家长及时反馈,相互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这样更有利于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总之,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在一个高凝聚力的班级中,成员间的沟通与交往比较频繁,交往方式以正面的友善的为主;成员参加集体活动的出席率较高;成员比较乐意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在凝聚力高的集体中,成员具有较强的归属感和尊严感。教育家夏硏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所以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要注重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注意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从小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只有从小具备了合作意识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集众人的聪明智慧创造辉煌成就。

摘要:合作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实践能力和多方面素质的发展。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充分融入进去,创设活动化、开放性的情境,与生活充分联系,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实现对所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我们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交往态度和原则,调整处境不利儿童在集体中的地位。

学会合作 篇10

一在合作学习中加强英语意识的培养

从客观原因上来讲, 现在受教育对象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家庭生活中缺乏合作群体的氛围, 不善交流, 缺少合作意识。而我们在学习中应强化群体意识, 设计的英语学习活动, 不仅在课堂上, 即使在课外, 都必须有一个合作群体。例如, 在《牛津初中英语》9A Teenage problems教学中, 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活动, 分组讨论“What problems do teenagers have?”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开展下一项组间竞赛活动, 各小组依次说出一个青少年存在的问题 (问题不得与其他组的重复) , 理由其他组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然后根据各组提出问题和解决的量, 对各小组做出评价。通过这种活动, 使学生学会交流、沟通, 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分享。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加强了合作意识, 同时也提高了英语会话能力。

二在合作学习中加强英语交流学习能力的培养

语言学习的最终的目的就是运用。在现有的教学实际情况中, 语言的学习是为了“学” (进一步到高层次的学校学习——升学) 而学, 因此强化了语言点、语法知识等的传授, 忽略了语言功能的传授。好多学生能考试而不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尽管近年来增加了英语口语测试, 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进行口语交往的能力。当然这迫使学生在英语口语交往中跨出了艰难的一步, 这种“英语的语言交流”, 对镇住“中考阵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还是不能很好地培养交流学习的能力。

交流学习, 不仅仅是进行语言的交流, 语言知识水平的提高, 还能在人格塑造方面进行培养, 从人际交流到学生心灵之间的沟通。

培养英语交流学习的能力, 可以要求同学们在可见的交往中用英语交流。先营造一种用英语交流的氛围, 强化英语语言交流的意识, 教师在课间与学生交流时, 带头用英语交流, 从简单的单词、词组、短语, 甚至句子, 只求让对方了解明白, 就显示了交流的成功, 然后逐渐过渡到用英语会话、谈论等。有的学校创办英语角, 但这仅仅是限时、限地的狭隘的学习氛围。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后各种场合用英语进行交流, 才能给学生们有锻炼的机会, 起先可以是强制性的, 慢慢地学生就能适应这种氛围, 最后起到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

三在合作学习中加强个人责任感的培养

语言交流中少不了个体和个体之间的参与, 而参与者必须强化个人的责任感。下面就笔者教学案例7B main task来谈一下小组合作活动的指导。

T:Now It’s your turn to write a recommendation letter.First, work in groups, wrist down the words which can be used to describe people’s Abilities and personality.Then, write a letter to recommended one of your classmates for the award.

学生分小组讨论, 教师巡回指导。

S1:I don’t know how to say“自信的”in English, Could you help me?

T:Oh, It’s“confident”.

在巡视过程中, 教师适时给予学生补助并加以鼓励。教师巡视到另一个小组, 发现有一名学生没有和大家一起讨论。

T:Why not join them?Is there anything difficult?

S2:I don’t know how to write the recommendation letter well.So I want to read the letter again.

T:Oh, you should read this part.

教师指导该生阅读有关部分。而后, 又在各小组间巡回。在一个小组内, 教师发现有学生在列推荐信提纲。教师加以鼓励并向全班介绍。四人小组交流, 互相检查, 补充对方不完善的信息。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提醒学生在写作中应汲取别人的长处。

上面这个案例, 在小组活动的确定、小组合作的管理, 尤其是小组合作过程中, 教师不仅体现为一名组织者, 也充当了活动的参与者。教师细心观察各小组活动情况, 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 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语言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在这中间, 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 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 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 维持学习秩序的作用。

在目前升学竞争中忽略了个体竞争在今后生存竞争中出现的劣势。因此在合作学习中培养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的精神尤为重要。相互合作中既有相互依赖, 又有个人承担的责任。为了让学生学会合作, 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如相互批改作业, 编写对话, 相互背诵课文, 英语课本剧中的角色扮演等都能涉及相互合作精神的培养。古人云:独学无友, 孤陋寡闻。通过自主合作的讨论, 相互进行思维碰撞, 言语的较量, 可以诱发学生对语言的感悟, 对文章字里行间隐含的情理的感悟,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和责任, 也使学生能学、会学、想学。

总之, 英语合作学习的形式可以根据客观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但是用英语语言进行交流, 才是英语合作学习所要追求的目标, 这个目标达到了, 也就完成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学任务。

摘要:本文就新课程标准下, 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提出了三点探讨, 认为培养学生掌握新型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学习效能。

学会合作 篇11

关键词:倾听;质疑;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之一,被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能真正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不多,出现了许多问题:小组成员间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学困生往往失去思考、质疑、交流的机会;合作学习的问题缺乏研究、交流的价值等等。因此要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可以从学生的倾听、质疑、交流三方面入手,把小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一、学会倾听

小学生缺乏倾听的习惯,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时,不等老师说完学生就争先恐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当学生在发言时,大多数同学听得很不耐烦,有时还会打断别人的发言;发言的学生讲得很认真,而有些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做小动作、讲话。因为学生不会听,没有倾听的习惯,所以合作学习的效率很低。

1.提出明确的要求

向学生提出倾听的要求,让学生学会倾听的方法。当有人发言时,你目光要专注发言的同学,边听边和自己的想法进行比较;不要打断别人的发言,能听出别人的发言“主要讲了什么”“对在哪里”“哪里不合理”“哪里可以有补充”“哪里我还有疑问”。

2.进行倾听专项评价

教师设计学生倾听专项评价表,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倾听情况随时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巡视,随时给认真倾听的孩子加分,下课时让孩子对自己这节课中的倾听情况打分,然后合作小组成员互相打分,最后算出总分。每周根据分数评出“倾听之星”。有了这张倾听的量化表,学生的倾听习惯有了进步。只要持之以恒,学生终会让倾听成为一种习惯。

二、学会质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只有学会质疑,学生的思考才有深度,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要创造氛围和机会让学生学会质疑。首先,师生之间要有和谐平等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质疑,使学生有疑问、想法就能有机会质疑。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的方法,让学生的质疑能从不会到会,从现象到本质,让学生慢慢地学会

质疑。

1.主题质疑

(1)从课题入手

教师直接写出课题,问:对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回忆?有什么猜想?打算用什么方式来验证猜想?比如在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揭示课题后,问:“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猜想?”学生争先恐后地说:“我想知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我想知道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是不是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我想知道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是不是和其他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一样?”随即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最后师生共同解决疑问。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可以使学生回忆相关的已学知识,并与新知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新知的兴趣。

(2)从情境图入手

教师出示情境图后,问:你觉得这个情境会解决什么问题?你从图中的哪个信息想到的?教师可以把学生提的问题在黑板上逐一列出,问:哪些问题我们以前已经解决了?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把已经解决的问题擦掉,这样对本节课来说已经没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就被删除,剩下的问题,就是本节课学习的主要任务。这样做,既尊重学生的想法,又能逐步训练学生的质疑能力。到了一定时候,学生的质疑再也不会漫无目的,而是能紧扣情境图围绕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进行。

2.困惑质疑

在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之后,会对遇到的困难、疑惑提出质疑,寻求学习同伴的帮助。例如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在学习除法竖式计算时,就有学生提出:在计算20÷5的竖式中,商4为什么写在0的上面而不写在2的上面?为什么竖式中会出现两个20,第二个20是从上面抄下来的吗?最后的0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写这个0,可以不写吗?学生提出的疑问,在小组合作中开展了激烈讨论,并一一得到解决。只有学生敢于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小组合作学习才接“地气”,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3.追问质疑

小学生已经具有批判性思维品质,能及时分析、发现别人的想法与自己想法的不同点,从而提出问题。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大部分同学还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时,别的学生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进行追问质疑,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例如在教学“方程的认识”时,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①3+5=8;②a-5<9;③15÷b=3;④30×y。有学生说15÷b=3是方程,马上有学生站起来追问:为什么a-5<9,30×y不是方程呢?它们不是也有未知数吗?在他的质疑下,学生展开了激烈讨论,并得出要判断是不是方程所具备的条件。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做法,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会交流

1.让学生敢于交流

在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敢于交流,就是要激活学生的交流欲望,特别是一些不爱说的孩子。因此,在合作学习初始阶段,可以让水平大体相当的学生组成一组,更利于组内同伴的交流,也有利于组内同学一起提高。实践证明,在合作学习初始阶段,如果让水平相差大的学生分在一组,弊大于利,往往形成会交流的学生一言堂的局面,不会交流的学生更不敢交流。到合作交流已经有了好的局面,就可以打乱分组,促进学生整体提高。

2.让学生善于交流

让学生懂得在小组合作中要交流什么、怎样分工、怎样反馈,逐步让学生学会交流,并善于交流。

(1)交流的内容

组内交流内容可以是你不懂的地方或你已经懂的知识,不懂的同学有优先权提出问题寻求同伴帮助。全班交流可以是组内解决不了的困惑,也可以是在组内达成共识的收获。

(2)交流的分工

组内每个人必须要有事做。让学生自己学会分工,谁讲谁板书谁记录谁观察,谁讲哪个内容,可以用认领形式。

(3)交流的反馈

交流时要关注同伴,从同伴那里得到反馈。当同伴给你纠正或补充,同意就应该谢谢,不同意可以争辩。要勇于承认并接受自己的错误。

学生学会了倾听、质疑、交流,可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也就是让学生从“学会”转变到“会学”,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促进孩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于晖.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 2011(4).

学会合作 篇12

[案例]

师:文中哪些语句你感受最深?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畅所欲言)

生1:我对“世界上有许多事情, 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合作才能完成”这句话深有感触。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残疾人击掌的故事”, 左手健全的残疾人与右手健全的残疾人能完成击掌这一对他们来说简直不可能实现的事, 但却因为合作, 他们完成得如此完美和谐。

生2:我也想起了“瞎子和瘸腿的故事”, 如果他们没有合作, 那么生活对他们来说, 一个是“暗无天日”, 一个是“画地为牢”, 由于合作, 他们的生活才变得多姿多彩。

生3:没错, “双簧”表演, 也是由于一前一后, 两个人的配合默契, 才博得台下观众的阵阵喝彩。

生4:合作不但要配合默契, 还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这让我想起了“蚂蚁抱成团逃离火灾现场的故事”, 不但要有团结一致的合作精神, 还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师:大家读得很认真, 说得也很精彩。大家能否模仿第二自然段的表达方式, 仿说一段话。

(生略沉吟片刻, 便如“大珠小珠般落玉盘”)

生1: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上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你要成为国家的栋梁, 就要持之以恒地学习, 只有博学多才, 才能更好地建设国家;你要当军人, 就要每天坚持训练, 有了强健的体魄, 才能保家卫国;你要当警察, 就要每天训练抓小偷的技巧, 尽职尽责, 维护一方的安定……总之, 只要持之以恒, 不半途而废, 就一定能实现美好的理想。

生2:你是树木, 就要为人遮风蔽雨, 成为一棵有作为的树木;你是花朵, 就要绽放或凋零, 为自然送去一抹芬芳, 为大地增添一丝养料;你是小草, 要么钻出大地母亲的怀抱, 要么成为大树的肥料……总之, 你是世上的生灵, 就要与世间万物相互依赖, 相辅相成, 奏出和谐的乐章。

生3:你是医生, 就要与护士并肩作战, 一起救死扶伤;你是老师, 就要和学生一起漫步知识的海洋, 翱翔知识的天空;你是裁缝, 就要和设计师一起, 共同作出一件件精美的服装……总之, 不论你从事什么职业, 都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

生4:你是小偷, 必定窃取别人的钱财, 走上犯罪的道路;你是吸毒者, 必定用自己所有的钱财购买毒品, 最后搞得倾家荡产;你是骗子, 必定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来骗取别人的信任, 好侵占别人的钱财……总之, 狗改不了吃屎, 鸡改不了吃米, 兔改不了吃草,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师: (频频点头、微笑, 表示赞许)

同学的发言不时也博得阵阵喝彩声。

至此, 学生已到了文思如泉, 妙语欲滴的阶段, 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师:六年的小学生涯, 使我们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而“学会合作”, 仅仅是沧海一粟。毕业在即, 选一个你体会最深的为人之道, 学习《学会合作》这篇文章写一写, 作为你给一年级小朋友的临别赠言吧!

[反思]

致力于读写结合研究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说:“读和写是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 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 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性的吸收, 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 表达能力强了, 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 即读写对应性, 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 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 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经, 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 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经。”

以上的教学片断, 我抓住第二自然段“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用心灵去触摸词语, 与作者产生共鸣。在此基础上, 引导学生联系实际, 品味、揣摩、感同身受, 通过一幕幕真实的画面, 形象逼真地再现合作的重要性。

叶圣陶先生认为,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和写作, 吸收和表达, 一个是进, 从外到内;一个是出, 从内到外。”“倾吐能否合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阅读得其方, 写作的能力亦即随而增长” (《语文教育书简》) 。因此, 我们应该抓住阅读和写作间的内在联系, 因势利导, 以写促读, 把阅读和写作紧密结合起来, 让学生把从课本中学到的语言、章法、技巧自觉地应用到作文中去,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 只要有“样”可依, 有“章”可循, 绝大多数学生写出了高质量的文章。

上一篇:媒介生态环境下一篇:数学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