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消费者权益

2024-08-27

旅游消费者权益(精选12篇)

旅游消费者权益 篇1

摘要: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比,《旅游法》对旅游者权利有更加清晰的界定。但是,这些具体权利仍需要通过制定相关权利保护机制进行保障。必须合理制定《旅游法》中所规定的权利保障机制。于是,对当前旅游消费者权利保护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文章提出了相关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关键词:旅游法,惩罚性赔偿,投诉处理

随着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旅游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旅游业也开始出现了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对旅游消费者的权利内容进行清晰的界定,探讨具体实现这些权利过程中的复杂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1]。

1 旅游消费者权益概述

旅游消费者即“旅游者”和“消费者”两个概念和种类相结合所得出的概念,具体所指是旅游中的服务主体和消费主体。它是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符合普通消费者的一般特征,同时也具有其自身独特的特征。而其自身共性和其个性结合在一起,使得旅游消费者同时具有了消费者和旅游者双重属性;旅游消费属于生活消费的一种,而旅游中所提供的服务就是旅游者消费的客体;旅游的整个过程都是在外地,旅游经营者自然就成为了服务的提供者。基于此,《旅游法》把旅游者定位为消费者,规定了旅游者的权利义务,这是承认了旅游者的法律地位,其对于旅游者权利的规定是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基础上,与旅游行业的特点相结合进行补充、完善、创新。《旅游法》中所指的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即旅游者消费时所受到的权利保护,其中受到保护的权利包括普通消费者都应该享有的权利以及旅游者作为特殊的消费者所应该享有的特殊权利。[2]

2 当前旅游消费者权利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2.1 旅游消费活动具有特殊性

旅游消费活动同一般的消费活动相比有很大差异,所涉及的消费环节比较多,其中一些环节很容易发生侵权纠纷以及合同纠纷。在旅游过程中,可能是某一个环节出现了侵权行为,还可能是整个旅游过程都有侵权行为。这就使得旅游经营者对于合同中没有约定某个环节推卸责任,使得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不能得到有效保护。

2.2 旅游活动具有跨地域性

由于旅游的整个过程一般都在外地,使得服务的形式和内容存在较大差异,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提出的要求。其原因是消费者通常对旅游地点不是很了解,而又对旅游过程有很高的期待,可是由于地区差异较大,消费者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影响,使旅游者的期待反差较大,容易对旅游经营者产生不满,产生纠纷。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容易激化矛盾,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2.3 旅游活动具有时效性

由于我国各省市经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各地的旅游服务、设施等收费标准也差异较大。为了便于解决纠纷,许多旅游景点设立了旅游景点法庭、假日法庭。如果游客之间或游客与景区之间发生矛盾,如果有旅游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的情况,消费者可以立即向法庭起诉,法庭会进行立案,如果案件比较简单则进行调解,如果案件比较复杂则会进行审理。可是,旅游者不可能长时间居住在旅游景点来等待案件审理结果,导致一些旅游消费者不能得到权益保护。

3 当前社会环境下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措施

3.1 完善旅行社的责任保险机制

首先,针对境内以及出入境旅游消费者的消费保险金额对比,制定统一的保险最低赔偿标准。由于当前出入境的保险金额比境内旅游高,引起了消费者的不满,因此,制定统一的保险最低赔偿标准,维护了平等权,实现了公平和公正。其次,规定责任保险最终请求人是消费者。规定以后,消费者就可以不通过保险经营者就能直接获得保险赔偿,这样就能让消费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应有的赔偿,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3.2 完善旅行社惩罚性高额赔偿责任机制

(1)惩罚性赔偿的主体具有局限性

《旅游法》通常只是将旅行社作为惩罚性赔偿的主体,有很高的局限性。《旅游法》中缺少对于旅游购物法律制度的调整,这就使得旅行社惩罚性高额赔偿责任机制不够完善。同时,没有针对散客与酒店经营者之间的惩罚性赔偿。例如,处于旅游旺季时期,旅游者提前在网上订了酒店,而在入住时却被告知酒店已经没有多余的客房了,导致旅游者有可能要再花很长时间寻找酒店。由此可见,惩罚性赔偿的适用主体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就需要扩大其适用主体范围,使其更全面地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

(2)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范围具有局限性

违约行为主要包括拒绝履行、不适当履行、拖延履行和没有履行,然而惩罚性赔偿却只适用于因拒绝履行所造成消费者权益损害,显然适用范围太过局限。在显示旅游活动中,拖延履行和不适当履行的违约行为较多,特别是不适当履行,给旅游者带来很多的精神痛苦,非常需要对其施行惩罚性赔偿。在不适当履行中,旅行社经常不能按合同约定提供合适的旅游服务,特别是处于旅游旺季,经常偷偷删减旅游景点等,虽然没有对旅游者的权益产生巨大的损害,但是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也会使旅行社的胆子越来越大,出现难以遏制的局面。因此,必须引入惩罚性赔偿,更好地约束旅行社严格按照合同履行服务。

(3)惩罚性赔偿的计算依据具有局限性

《旅游法》中对于惩罚性赔偿的计算限定在整体团费的三倍以下、一倍以上,可现实中通常出现的都是只履行部分合同内容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在整体团费中占有的比重较低,例如旅游行程中一共有七个景点,而最终却只是游览了五个,这时适用于整体团费的惩罚性赔偿就不适用于这种情况了。这样虽然会引发很多游客的不满,但是考虑到诉讼成本问题,通常不会去投诉维权,但这样会严重降低游客的旅游积极性。所以,一定要对惩罚性赔偿的计算依据进行完善,使得旅游消费者的权益得到更全面的保障,从而提高游客的积极性。

3.3 对旅游投诉处理机制进行完善

(1)转变旅游投诉的处理方式。先要转变旅游投诉处理的方式,就需要旅游投诉处理机构具有直接要求旅游经营者赔偿旅游消费者损失的权利,使其具有及时性、强制性,能够有效地避免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有效地节约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提高旅游消费者的维权效率。

(2)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在规定举证责任的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到各种情况,不能单纯地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有效规定一些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另外,规定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时,由于在旅游合同是否履行和投诉对方持有证据这两种情形下,投诉人控制了证据,而客观上投诉人是拿不出有效证据的,使得投诉人处在非常不利的情况下,违背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因此,要将这两种情况归到举证责任倒置的情形。

4 总结

综上所述,《旅游法》对于旅游者的权益保护有了很明显的效果,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保护旅游消费者的权益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和改进。同时,维护旅游消费者的权益并不是要增加经营者的义务,而是要在两者之间寻找权利和义务上的平衡点,从而能够更好地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解决社会矛盾的根本方式是完善社会制度,只有不断完善旅游消费者权益保障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净化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业的发展与繁荣。

参考文献

[1]关海博.《旅游法》视角下的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探讨[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5):97-100.

[2]杨婧.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 0 1 5.

旅游消费者权益 篇2

一、扩大消费工作推进情况

(一)有效激活旅游消费市场

建立旅游消费宣传推广机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出行日渐成为城乡居民的“新刚需”。为有效激活旅游消费市场,挖掘旅游消费潜力,我市高度重视旅游消费宣传推广机制的建立,并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旅游营销活动,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推广有机结合起来。以小龙虾为名片通过举办“首届小龙虾美食月”活动,动员稻虾基地养殖户、餐饮单位、花千谷等景区,以餐饮、乡村旅游为抓手助力假日经济逐步复苏。在今年五一期间,全镇共接待钓虾游客1500余人次,销售小龙虾15.3万斤,实现销售收入270余万元,境内农家乐等餐饮行业营业额增长40%;

花千谷景区共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实现景区收入12万余元。

发放旅游消费券,增强居民消费积极性。今年以来,在遭遇新冠疫情的冲击下,全球经济遭遇严重冲击。市旅游行业多举措提振旅游消费信心。5月,首届“小龙虾美食月”热辣开幕,陆续向市民开始发放总计100万元的小龙虾纸质和电子消费券,一张小小的消费券,让昔日冷清的古镇夜晚恢复了勃勃生机。9月18日至9月19日期间,农民丰收节分会场在市三星太极广场隆重举办,200余种本地旅游土特农产品进行展销,现场派发20万现金优惠券,线上通过旅游特产馆在京东、淘宝、拼多多、阿里巴巴等多个交流平台发放120万线上消费券。活动期间,旅游土特产销售金额超150万元。

(二)优化旅游产业供给

全面启动“双创”工作。旅游目的地集合了旅游消费的各种要素,是旅游消费的主要载体,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意义重大。在年初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奠定坚实基础上,2020年9月,市继续全面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工作,继续完善文化和旅游消费设施,不断调整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环境,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供给更加丰富。

培育各类旅游消费聚集区。8月28日,精心打造的银座文旅小镇盛大开幕,文旅小镇位于两条城市主干道交汇处,交通地理位置优越,各项资源聚集,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美食、文化、旅游、购物中心。

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截止2020年9月底,我市在智慧旅游建设方面已经建成大数据中心、一码游、乡村美旅小程序,旅游企业、景区和旅游管理部门的信息化服务水平全面提升。

(三)着力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着力规范旅游市场行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旅游市场秩序直接影响着居民旅游消费的信心。针对突出问题,市加大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重点整治旅游购物领域存在的乱象。同时,进一步完善旅游失信“黑名单”制度,对失信市场主体实施市场禁入或服务受限等联合惩戒措施。

强化执法检查整治,规范旅游行业经营行为。一年来,市文体旅游局持续开展文化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行动,特别是在重点时段、重点领域加强了对各旅游企业的监督检查。国庆中秋前,重点检查了各旅游企业的接待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对疫情防控、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和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方面工作进行重点监督。

(四)强力宣传城市品牌

影响力日益彰显。2020年,动画电影《金色面具·英雄》8月登上动画行业权威杂志《动画杂志》;

博物馆和网红游戏“最强蜗牛”开展联名活动,在游戏中推出限定贵重品“大神树”;

文创月饼推出经典文物造型月饼、青铜神树纸雕提灯、祈福仪式3款礼盒;

超级ip持续发热火爆全国!《·荣耀觉醒》三登央视;

由音乐学院主办的“行走天府——大地艺术季”活动走进博物馆,游客们不仅在这里感受了神秘的古蜀文明,还欣赏到了一出跨越时空的音乐与“国宝”的对话好戏。一系列举措把营销推向新高度。

旅游线路推陈出新。市文体旅游局不断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包括1日游、2日游、精品研学旅游线路等。9月份,省政府发布2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市一枝花、一条鱼、一只虾环线二日游线路名列榜上。

二、扩大消费工作的重点关注问题

积极扩大有效旅游需求,促进旅游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对推动消费稳定增长,促进旅游产业和消费“双升级”具有重大意义,既能立足当前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还能着眼长远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点探索古蜀文化与市域旅游的深度融合,提高市旅游发展的综合效益。以市2019年旅游统计经济指标为例,全省人均一日游花费为886.18元,市一日游客的人均花费为594.64元,比全省平均数据低32.78%。在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背景下,以学习和体验为主的“文化深度游”逐渐取代“走马观花”而更为人们所青睐,重点关注文旅融合发展既是旅游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扩大旅游消费的实际需求。以为代表的古蜀文化是享誉世界的一张文化名片,旅游产品单一,门票经济现象仍然很突出,2019年景区经济总收入为3347.52万,其中门票收入3038.96万,占比高达90.7%,2020年1-8月份,景区总收入905.44万,其中门票收入765.15万,占比高达84.5%。市在旅游规划的制定上,应站位高远、精心部署,注重探索古蜀遗址与市域旅游规划有机融合的方式,将历史与现代、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更多元的方式呈现,探索元素融入市域内旅游交通、各类旅游纪念品、旅游建筑等的途径和载体,最终实现以文促旅,以旅兴文、文旅融合。

重点探索市连山镇农业发展、农村美丽、农民富裕与乡村旅游深入结合的农旅发展之旅。走以农业促进旅游业,以旅游业带动农业的融合发展之路,既能充分利用好优秀的生态农业资源实现高质量脱贫、致富,又能以优质的乡村旅游资源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能延伸和丰富旅游产业链条,促进县域旅游产业健康发展。

三、扩大消费工作的建议

为进一步激活旅游消费市场,挖掘旅游消费潜力,一是以现代化理念推进城市建设,把优美的城市环境作为最大的旅游休闲产品,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打造旅游目的地。二是要进一步健全旅游消费宣传推广机制,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旅游营销活动,将旅游目的地形象宣传和旅游产品推广有机结合;

三是鼓励引导金融机构开展更加灵活的旅游消费信贷业务,进一步撬动旅游消费市场;

四是在保证职工劳动时间总量稳定的前提下,探索更为合理的中长节假日安排和更为灵活的弹性休假模式,探索保障带薪休假制度应得到进一步落实的政策法规;

浅论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 篇3

关键词: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完善

一、旅游消费者权益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消法”)第二条规定,“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旅游消费者为其中的一种类型,旅游者在消费购买旅游产品和接受服务,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除了依据旅游法规处理以外,还可根据消法得到保护。消费者权益则是指消费者在有偿获得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以及在以后的一定时期内依法享有的权益。

二、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义

旅游包含了吃住行游购娱六方面内容,其涉及面非常广泛,所以,侵权与保护也是多层次的。旅游消费者这个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的问题,然而旅游者的心愿就是完成旅游带给自己的享受,避免这些问题。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最为核心的目的就应是帮助旅游消费者实现其旅游目的与消费需求,达到精神的满足;其次,以点带面,在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同时,进一步促进我国国际交流;最后,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推进旅游业经营者自身建设,建设健康的旅游业环境,形成地域特色,使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与进步,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稳步提升

三、侵害旅游消费者权益的表现

(一)强迫消费。前不久,网上报道了一个“云南导游大骂游客”的事件,其根源在于,游客被迫强制购物而予以拒绝,导游不满对游客进行了恶劣的人身攻击,事后旅游部门调查,对导游及旅行社进行了严厉处罚。在旅游过程中,强制购物,消费问题十分严重,屡禁不止,然而其根源在于旅游业不健康的行业生态,仅仅对其表面上的处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对整个旅游业进行整顿。

(二)虚假宣传。旅游者旅游的第一步就是通过旅行社的广告,宣传等进行选择,然而往往这些宣传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内,对于所提供的商品、服务、质量、价格等过分美化以致到达虚假宣传,来吸引游客,让旅游消费者产生误区,期待值过高,实在是一个不明智之举。

(三)格式条款免责。旅游消费合同一般采用格式条款,这样可以省时省力,提高效率,然而往往这种优点就会让经营者有空可钻,出现这种霸王条款,使经营者在逃避法律义务,免除法定责任的路上愈演愈烈。旅游者有时由于疏忽大意,或缺乏法律意识,没有注意到合同中的这些条款,在权益真正受到侵犯时,解决途中困难重重,合同本事平等主体订立的,然而这种霸王条款使这种平等遭到了质变。

(四)重复收费。旅游经营者巧立名目,以聘请当地车辆、人员等为由,再次向消费者重复收费,或以增加景点为由,向消费者收费牟利,更有甚者,在到达地点后转团,再次收费,这些无疑都给游客带来不小困扰,严重损害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具体办法

(一)加快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我国《旅游法》2013年4月25日通过, 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在此之前,我国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的相关法律文件仅仅散见于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旅行社条例等,自旅游法出台,旅游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但是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更加有针对性。

(二)加强监督管理力度。首先,加大旅游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多个政府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合作对旅游违法行为进行多方位管理,对无照经营,不正当竞争,虚假宣传等侵权行为坚决制止打击。其次,要让旅游经营者信用信息在阳光下运行,增加公信力,让社会大众予以监督。

(三)完善旅游业收费标准。对于重复收费,滥收费,强制消费等问题,需要建立一个业内统一消费标准或者是界限,以防旅游经营者随意定价,任意定价。

总结: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旅游作为现代人娱乐休闲的一种重要方式,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也正是时代进步的要求,本文从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的概述,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简单的阐述,还远远不够,应进一步对相关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提出更深层次的讨论,更加完善我国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 李凌燕.消费信用法律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0.

旅游消费者权益 篇4

1 在当前的旅游市场中, 存在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

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究其原因, 一方面, 旅游企业没有充分地进行企业及其产品的广告宣传, 或旅游企业有隐瞒真实旅游服务信息的故意, 更有甚者可能在广告宣传中夸大其词, 散布虚假产品服务信息等;另一方面, 游客掌握旅游市场信息少, 有可能是个体没有在消费之前的重视信息的收集等原因。但无论哪种原因的市场信息不对称, 都使游客处于消费关系中的弱势地位。从不同角度看, 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表现在诸多的方面:

1.1 从不对称的内容来看

表现为游客了解、掌握的信息与供应商实际提供的产品不符。一般来说, 旅游产品由以下内容组合而成:景区的概貌, 景区中的景点特色、旅游线路、旅游项目的数量、旅游项目的功能、旅游日常安排、旅游所用交通工具、住宿条件、餐饮条件、导游服务、旅游产品价格等。由于旅游企业对上述旅游产品中的组合内容宣传不充分, 或存在超出事实的宣传, 而使消费者不知晓, 形成游客与旅游企业之间在信息内容上的不对称。

1.2 从知晓信息的路径来看

有时表现为直接的不对称, 有时表现为间接的不对称。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属于直接的不对称, 而旅行社与旅游景区之间、导游员与旅行社、旅游景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游客与旅游景区的间接信息不对称。

1.3 从信息不对称的主体上来看

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游客与旅行社之间、游客与导游员之间、导游员与旅行社或旅游景区之间, 存在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具体表现为:

1.3.1 游客与旅游景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很多情况下, 游客不经过旅行社直接前往旅游景区旅游。游客在到景区之前, 一般慕名而来, 游客对旅游景区有关旅游信息来源于景区的广告媒体宣传, 或来源于人际传播, 或第三方媒体评价等, 但无论通过哪个途径获得的旅游景区的信息, 都是不全面的。同时, 旅游景区内的旅游项目改造、服务人员水准变化、管理方式变化、市场供求价格的变化等, 游客不可能做到随时对之动态掌握, 这些往往造成消费者的预期消费价值与真实的消费功能不同。尤其在某些情况下, 旅游景区在广告媒体宣传中, 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 出现故意对某些信息不公布, 或进行美化景区的信息宣传的现象, 这些都容易引起游客的利益损失。

1.3.2 游客与旅行社的信息不对称

引起他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 由于旅游社与游客处于不同的信息获取地位上。旅行社是处于旅游景区与游客之间的中间商, 它作为旅游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桥梁纽带, 能够接触到大量生产者信息, 其收集范围、收集数量上较消费者来说, 具有绝对的优势, 而消费者一般为信息的被动接触者, 他们与旅游社相比, 显然处于信息收集的劣势地位, 因而存在与之着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二是, 由于旅行社担当旅游产品组合的角色, 他们可以将各种景区的不同旅游项目组合起来, 设计、组合出不同类型、价格的产品,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掌握的信息量是很大的, 而对于消费者个体来说, 其个人能力有限, 因此游客与旅游社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是从经营利益出发的旅行社, 在很多情况下, 是将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旅游信息传输给消费者, 而对其不利的旅游信息矢口不谈, 也形成信息的不对称;三是, 由于旅游产品本事不是实体消费者, 消费者在消费之前看不到、摸不着, 对旅游产品的消费是通过旅游服务人员来实现的, 离开了服务人员旅游产品将不复存在。同一旅游产品在由不同服务水准的旅行社, 有不同的服务人员提供服务时, 消费者得到的服务体验是不同的。由于旅游这种特殊产品存在的虚拟性、差异性特征, 使得消费者在消费之前仅能以较少的线索获知、评价其服务质量, 获取少量的旅游消费信息, 这种情况将直接导致信息的不对称。

1.3.3 游客与导游员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在游客和导游员的关系中, 游客是委托人, 委托导游员办理自己所要消费的旅游事宜, 而导游员是代理人, 代理游客办理游客消费相关事宜。作为代理人, 导游员通过导游合同、导游计划应当对旅游景区和旅行社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 对自己亲自经办的交通、住宿、门票等游客开支内容、旅游项目应当有较为详尽的了解, 但作为游客由于处于被告知的位置, 在很多情况下则对相关的门票、乘车、消费旅游项目的收费、服务等信息内容不尽清楚。同时导游因自己的不正当的折扣利益, 很多情况下故意向游客隐瞒相关服务信息。因此, 游客与导游员之间也存在着旅游信息的不对称。

1.3.4 导游员与旅行社或旅游景区的信息不对称

导游员一般为旅游景区或旅行社聘用的人员。从旅行社和景区的自身利益出发, 旅行社和景区不可能将所有的经营信息告知导游员, 这使得导游员与其单位之间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 导游员对旅行社或旅游景区的信息的掌握是不全面的, 这将直接导致游客与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的不对称;另外导游是一项独立性较强的工作, 导游员为了获得自己的个人利益, 常常因为游客对情况的不熟悉、不知晓, 擅自变更旅行计划、旅行线路, 或用其他欺骗手段安排游客游览计划外线路, 对游客进行额外消费。由于导游员远离旅行社独立工作, 旅行社难以做到对导游员的有效工作监督, 这种有违职业道德的行为形成的信息不对称, 使得游客的利益经常被侵犯。

2 由于旅游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常常使游客的权益蒙受损失

由于旅游中的市场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游客对有关旅游消费的信息知晓少, 或得到的信息不真实等问题, 常常使得游客在消费利益上蒙受很多利益损失。其地消费者的利益侵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游客经济上遭受损失

很多旅游社利用游客不知道旅游景区或旅行项目价格、行程消费价格等情况, 故意抬高旅游组合产品价格, 使消费者在不自觉中消费了高价格的旅游项目, 使旅游经营企业赚取了游客高额利润;有的旅游景区则故意设置收费陷阱, 在不告知消费者的前提下, 在景区内实行层层收费, 使消费者处于被动、“挨宰”的状态;有的导游员为了谋取非法收入, 利用游客对景区环境不熟悉情况, 擅自改变旅游线路, 减少旅游项目服务, 或增加收费项目, 使游客增加了费用支出。

2.2 游客消费内容上的受损

主要表现为旅游景区、旅游社和导游员的承诺以及所进行的广告宣传内容与提供的服务承诺不符, 使很多消费者在经过消费后才知道上当, 或直至消费终结还被蒙在鼓里。

因此说, 由于当前旅游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在旅游市场中处于占有市场信息的绝对位置, 使得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比较突出, 这导致了游客利益受到损失的问题十分严重, 旅游市场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不解决, 游客的合法权益就不能得到保障。

3 规范旅游市场监督管理, 促进市场信息对称下的游客合法权益保护

在市场经济中, 买卖双方应当在权益上是平等的主体。在旅游市场中, 应当按照平等的原则,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出发, 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1 经营企业应从打造企业品牌出发, 加强自身经营信息的透明度

作为旅游企业来说, 无论是旅游景区还是旅行社, 应当从旅游行业的职业操入手, 保持自身长远利益, 打造信誉品牌出发, 加强景区和旅行社自身经营行为自我管理、自我规范。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经营行为的制度建设, 实现企业经营行为的标准化、统一化, 给消费者提供一个规范的产品服务。

3.2 经营企业应强化自律意识, 自觉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旅游企业不但要取得经济效益, 也要履行社会责任, 取得社会效益。因此旅游企业作为为消费者提供旅游休闲服务的机构, 应坚持自律意识, 从尊重消费者权益, 维护消费者利益出发, 加强自我行为的自律建设。应做好企业内部的管理, 加强自我监督, 强化自律行为的规范, 同时在发布旅游信息, 在广告媒体宣传中, 要坚持真实性、公开性, 将自己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服务功能、服务价格向社会公布, 保障做到服务公开、收费公开等。

3.3 旅行社、导游员应发挥游客的代理作用, 维护消费者权益

旅行社应从科学组合旅游产品, 维护消费者权益出发, 加强与旅游景区的沟通, 将质优、价廉的产品推荐给消费者。旅游社要向消费者公开产品价格、产品服务等信息, 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选择。作为导游员无论隶属于旅行社还是景区, 都要严格履行旅游合同、旅行计划, 不擅自调整旅游线路, 不随意变更旅行安排, 自觉为游客利益着想, 积极与旅游景区、旅行社进行有效沟通, 争取和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

3.4 要加强旅游行业的自律建设, 加强行业内企业经营行为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

要在国家旅游执法部门的指导下, 完善旅游行业协会的建设, 强化旅游经营行为的行业监督职能, 健全旅游行业的行业规范, 加强旅游的行风建设, 促进旅游企业的规范经营, 合法经营。

3.5 国家应加大对旅游企业的监督和管理, 规范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的经营行为

国家应完善出台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法律法规, 规范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要加大旅游行业经营监督、检查的执法力度, 加强对旅游企业日常的经营市场管理, 打击企业及其从业人员的不法经营行为, 对于严重违规, 侵害消费者权益的典型案件, 要依法处置, 坚决打击, 维护旅游市场秩序的稳定, 保持旅游经营秩序的稳定。

在加强旅游行业监督与建设的同时, 作为消费者的游客也要在消费中, 积极进行有关旅游消费项目的信息搜集, 多获取较多的旅游产品信息。在旅游消费者中, 应尽量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旅游企业。

参考文献

[1]谭波.试论低价旅游团与游客利益之间的关系——读新《旅行社条例》有感[J].消费导刊, 2009, (12) .

[2]梁江川, 陈南江.广东省高档温泉度假区游客利益细分研究[J].旅游学刊, 2006, (5) .

[3]本报记者杨洪梅, 刘波;通讯员金永红, 妮娜, 孙效哲.怎样维护我们的旅游权益[N].内蒙古日报 (汉) , 2010-04-16 (012) .

浅谈旅游消费者行为与旅游需求 篇5

姓名:文艳学号:201007440435专业:旅游管理 摘要: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为了满足其自身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便要进行旅游消费。产生旅游需求的客观条件便是要有可自由支配的货币以及闲暇时间。旅游消费与旅游需求二者之间的关系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旅游消费是旅游需求的现实直接表现。也就是是说符合了旅游需求的客观主观条件过后旅游者者便可产生消费行为。

关键词:旅游消费、旅游产品、消费倾向、经济

一、旅游者的消费倾向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消费者的行为在产生着变化,而这种变化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1)旅游不再走马观花,而是休闲放松。过去人们很少有

机会和时间出游,一次出游,便希望看到所有的风景,所以走马观花的游览变成了旅游的主要形式。由于都市生活者日常生活越来越紧张,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导致当前的城市消费者更多通过旅游来舒缓神经核释放压力,据调查显示,有88.5%的人外出旅游目的是休闲度假。

(2)自然资源丰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区将会人满为患。中

国的旅游景点非常多,要游遍中国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调查显示,西藏是城市生活者最向往的国内旅

游点,其次是云南、九寨沟和海南。这些地方的共同

点不仅在于自然资源丰富,拥有色彩缤纷的风俗民

情,还在于这些地方在人们心目中的“旅游品牌”的地位较为突出。

(3)要能自助游,不找旅行社。现在很多城市消费者在出

境游这样涉及到语言、护照、签证等问题的旅游上才

选择旅行社,而自助游凭借其灵活性、自助性、临时

性、体验性较强的特点逐渐受到亲睐。旅行社如何开

发有特色的、多样化的自助游、自由行旅游产品,让

旅游者在旅游时能真正地做到“自由”,也是摆在当

前的棘手问题。

二、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旅游者的消费行为也在提高,我们对于旅游者的消费行为分析也是必然的,有助于了解旅游者的需求

1、旅游者消费行为

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内容(5W1H):

Who——由谁购买

What——购买什么

Why——为何购买(动机、目的)

When——何时购买(购买时机)

Where——何处购买(购买市场)

How——如何购买(购买方式、愿支付的价格)影响旅游者消费行为的因素

除消费者收入、闲暇时间、产品价格、利率、旅游信息等因素外,主要包括文化、社会、个人、心理等方面因素。

三、旅游消费结构

旅游消费结构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对各类旅游产品消费的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它不仅反映了各类旅游消费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消费中的比例关系,而且还反映了由生产力所决定的旅游消费的水准和质量以及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

1、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各类旅游消费产品和服务在旅游总消

费中的比例关系。在旅游总消费中,交通、住宿、餐饮、娱乐、游览、购物、通信、医疗等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是旅游消费结构的基本内容,也是判断旅游消费水平和质量等的基础。

2、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旅游消费的水准和质量。旅游者的旅

游消费内容的是否丰富、消费支出的大小、消费层次的高低、消费方式的差别等反映了不同消费者群体在旅游消费上的差别,也反映了各类旅游者在旅游消费中的比例关系。

3、旅游消费结构反映了旅游消费方式的基本特征。旅游消费结构既反映了旅游消费在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的同时满足人们的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比例关系,又反映了旅游消费在满足个人消费、家庭消费的同时满足社会公众消费的比例关系以及旅游消费既有商品性消费,又有自给性消费的比例关系等。

四、旅游消费的合理化途

1、要努力实现旅游消费结构的优化

要实现旅游消费结构优化,首先必须实现旅游消费的多样化。旅游消费多样化是旅游消费合理化的基本要求。旅游消费内容和旅游活动方式的具体选择,必须满足消费者各种各样的需要,既要有参观游览、学习访问,又要有各种能让旅游者参与其中,亲身体验的娱乐活动;既有利于旅游者消除疲劳、增进健康,又有利于旅游者增长知识、修身养性、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发展。住宿、饮食、交通等方面的支出,基本上是用于满足旅游者的生理需要,而游览娱乐和购物则基本上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鉴赏、追求的需要。因此,旅游者是通过这些活动达到开阔视野,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各种良好兴趣和能力,提高自身精神文化素质的目的。所以不断优化旅游消费结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消费要求。

2、要实现旅游消费市场供求的平衡

由于受时间、地点、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旅游需求具有很大的变动性,而旅游产品的供给能力一旦形成,则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合理的旅游消费,一方面应保证在旅游淡季和旅游“温冷点”有一定的消费规模,以提高旅游设施、设备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旅游消费对饮食服务、旅馆、交通运输、邮电通讯、金融、商业及娱乐

业等行业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在旅游旺季和旅游“热点”,旅游消费的水平和结构应与旅游地的接待能力相适应。

3、要有利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良好的旅游环境属于高品位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消费得以顺利高效进行的必备条件,人们出门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便是追求一个清新、舒适、宁静、安全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此,合理的旅游消费首先必须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维持,某些特定的旅游活动,如狩猎、钓鱼、采花旅游等必须以不损害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限,严禁滥捕、滥猎、滥采。其次,合理的旅游消费还应该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增强人们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物的保护意识;另一方面筹集资金,建设必要的排污设施,改善旅游区的环境状况。

4、要有利于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旅游消费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一种高层次的包含着较多精神内容的生活方式,它的合理发展必须能给旅游者以新颖、舒适、优美、健康的感受,激发人们热爱生活、追求理想、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情感,提高其思想、艺术、文化修养,防止和打击各种腐败和不健康的现象,用丰富多

彩的旅游活动内容和服务项目来充实旅游者的精神世界。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有能力以及有条件进行旅游消费。在旅游消费的过程中,我们要找出合理化的途径,来实现我们消费的最大满足。我们要分析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以及消费结构、消费行为,在现实中通过实践来探寻这种途径。当然在实现优化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必须放在第一位。参看文献:

旅游消费者权益 篇6

案例:退休工人刘大爷和老伴参加某旅行社组织的港澳游,该团一行25人,其中60岁以上的9人。旅行社的工作人员在已经收取团费的基础上,向刘大爷等老年人另外收取了800元的附加费。刘大爷等人对附加费的收取提出质疑。旅行社回答说,因为老年人消费不高,所以需要向他们收取附加费。到了旅游目的地,刘大爷发现入住的酒店卫生状况堪忧。房间设施陈旧,与旅行社介绍的四星级酒店相差甚远。在旅游过程中,导游频频带着刘大爷等游客去一些珠宝店购物,刘大爷和老伴对珠宝不感兴趣,就没有购买的意思。导游见很多游客只看不买,很是恼火,不仅恶语相向,还下了死命令:“不购物就不许去下个景点。”许多游客只能“被迫购物”。刘大爷还发现,旅行社经常安排游客去参加一些自费项目,如果不去则需在车上干等。白白浪费了旅游的时间。

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已于2013年10月1日开始实施,刘大爷在旅游过程中碰到的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该法的相关规定去解决。

《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同时,第三十五条针对旅行社的违法行为还规定了惩罚措施:“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30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第四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对于旅行社实施的额外收费、安排另行付费的旅游项目和导游强制购物等违法行为,《旅游法》实施后,权益遭受侵害的老年人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旅游过程中,旅游者面对旅行社、导游的不法行为可以摆事实,讲法律,告诫他们违法行为不能干。如果劝诫无效,那么旅游者在旅游结束后的30日内可向相关职能部门反映旅行社存在的问题并要求旅行社按照法律规定退还相关费用。

《旅游法》第五十条第二款规定:“旅游经营者取得相关质量标准等级的,其设施和服务不得低于相应标准;未取得质量标准等级的,不得使用相关质量等级的称谓和标识。”这就要求相关的旅游经营者包括旅行社、酒店应当实事求是、遵纪守法,设施和服务未达到相应的星级标准的,就不要挂羊头卖狗肉来欺骗旅游者。

此外,《旅游法》第十一条还特别规定:“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由此可以看出,《旅游法》彰显了法律对旅游者尤其是老年朋友等特殊群体的关爱。

总之,《旅游法》与较早之前公布的《旅行礼条例》相比,在保护旅游者合法权益方面更具体、更完善,为旅游者的出行提供了更强更有效的法律保护。

论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篇7

一、旅游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状

旅游消费者享有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安全保障权、人格权、获得赔偿权和请求保护权。然而, 在现实的旅游消费中, 旅游消费者的权益却受到诸多侵害。

(一) 侵犯旅游消费者的知情权较为普遍, 居于首位。

其具体表现形式如旅行社利用虚假宣传,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体以低于平均旅游市场的价格欺骗旅游消费者与其签订旅游合同, 随后变相收取其他额外费用, 或者在合同履行中未经旅游消费者许可擅自增减、变更旅游服务项目、自费项目等。

(二) 旅游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与公平交易权被侵害。

导游为吃“回扣”诱导游客消费, 强制游客到固定商店进行购物或接受服务。更有甚者, 旅行社私自缩短旅游时间、行程, 降低服务水准, 常常出现吃住行打折扣的现象。

(三) 旅游消费者的安全权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

比如旅游客车在途中发生交通事故, 由于景区存在高危地貌而没有采用安防设施而造成游客伤亡事故, 因娱乐场所的游玩设施隐患而致游客意外伤亡、游客在住宿宾馆财物丢失或被外人殴打、游客集体餐饮后发生多人腹泄的情况。

(四) 旅游消费者的人格权欠缺保障。

一些旅游服务人员或旅行社对儿童或者是老年人收取年龄差别费, 有的旅游服务人员肆言取笑或辱骂旅游消费者, 威肋、强制消费等。

(五) 损害求偿权的行使和保障并不到位。

在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受到如上侵害时常以民事方式进行救济, 包括协商, 调解, 直至仲裁或诉讼。但绝大多数旅游消费者担心影响出行旅游的质量, 或者由于投诉途径不畅、程序复杂、难以及时获得补偿等原因, 放弃请求损害赔偿的权利;只有在遇到数额较大或遭遇人身伤害时, 旅游消费者才可能为了维护自身权益而最终提起诉讼。

二、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

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的原因复杂多样, 错综关联, 主要体现在:

(一) 旅游消费者的法律意识薄弱, 绝大部分游客一般不会在出游前主动了解相关法律法规, 更不清楚旅游消费者拥有哪些权利, 所以也就忽视了自己在旅游活动中应当享有的重要合法权益, 如知情权、人格权、自主选择和公平交易权等。

由于不具备相应的法律知识, 在自己的合法权益受损时, 便不知如何及时解决问题。此外, 游客以放松娱乐为目的进行旅游, 易缺乏警惕, 欠缺自我防范保护, 从而使不良旅游经营者乘虚而入。即便一些旅游者意识到自身权益受损, 却往往由于求偿程序复杂、维权成本的考虑而自认倒霉, 放弃维权。

(二) 旅游经营者为了牟取经济利润最大化, 采用不正当竞争行为, 以侵害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谋求自身利益。

比如通过虚假广告、掺杂使假等形式欺瞒、诱导旅游者消费, 强迫买卖, 降调服务标准和服务水平, 在旅游合同中添加霸王免责条款, 对一些有可能引起纠纷的情况没有提前进行提醒明示, 履行告知义务等。

(三) 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执法司法力度不足。

目前, 在旅游行政执法上, 一是地方政府为了发展当地旅游经济, 对一些旅游经营者的违法现象诸如景区乱收费, 以及不合理高价门票等执法不严,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存在严重的保护主义倾向。此外, 执法人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业务素质、职业品德素质等综合素质差, 执法能力不强, 执法水平不高, 执法社会责任感不强, 执法形象不好等都影响了旅游执法的顺利开展和执法效果。二是执法过程不当, 其中出现法律适用不准确、程序违法、执法不公等问题。此外, 对待没有经济利益的小额旅游纠纷案件不是受理慢、处理效率低, 就是草率结案, 敷衍了事。

(四) 我国关于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不健全。

2013年我国《旅游法》正式颁布实施, 对保护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 促进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 我国旅游法律体系仍不完善, 与旅游相关的重要的法律规范缺失, 使得许多纠纷的解决都找不到法律依据。旅游法律制度内容不完善, 在处理旅游争议方面存在适用上的空白。此外, 旅游合同的不规范, 使得其在保护旅游消费者权益的方面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也未对旅游合同违约造成的精神损害赔偿作出相应规定。总之, 我国现有旅游法规着重纵向法律关系, 而对横向法律关系过于忽视, 过分强调旅游经营者经营者的义务, 忽略了旅游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三、旅游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的完善

通过对旅游消费者受侵犯的现状、原因进行分析, 要完善旅游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 解决旅游纠纷, 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完善旅游立法, 弥补法律适用的空白

一是完善相关立法, 如宾馆、餐馆、景点、旅行社等, 全方位规范旅游经营者的行为, 保障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立法明确规定旅游经营者、旅行社及相关旅游服务人员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规定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健全旅游纠纷解决机制, 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公开制度, 拓宽旅游者获取信息的方式, 不仅能更有力地规制旅游经营者, 还能够加强对执法机构的监督;开设小额旅游纠纷法庭, 简捷、迅速、低成本地解决旅游纠纷, 防止发生旅游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因诉讼成本高而放弃维权的现象。第三, 在旅游合同中更加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对旅游合同从内容、主体、争端解决方式等方面进行合理构建。四是将旅旅游精神损害赔偿纳进我国旅游立法, 并完善其相关规制措施。

(二) 加强政府监管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人员素养

一是要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思想, 相关旅游行政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旅行社管理条例》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等法律规定, 对旅游活动中的吃、住、行、游、购、娱六个环节全方位全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务必要把旅游行政监管同旅游经营者的自我监督、旅游消费者监督, 旅游行业协会监督、社会媒体监督等有机结合, 实现监管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 同时加强指导督促与违规惩处, 切实维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二是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准, 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 提高执法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 规范行业秩序, 规范市场运作

一是提高旅游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 对不具备资质的旅游企业坚决驱逐出旅游市场。再次, 把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作为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核心内容来抓, 坚决取缔违法经营的旅游企业, 整顿挂靠行为, 规范合同管理, 打击虚假广告宣传等, 从源头上保护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 加强对旅游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教育

一是提高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意识。加强旅游消费者对当代旅游消费知识、旅游法规、消费道德以及环保知识的宣传教育, 使其知悉享有的合法权益, 树立理性科学的消费观念。二是要提高旅游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能力。旅游消费者要提前积极主动了解旅行社、旅游行程及相关旅游商品信息, 做好出游消费准备工作。同时在旅行过程中应提高警惕, 尽量避免消费过程中利益受损。即使权益受损, 也能正确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总之, 加强对旅游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只有建立制度保障、行政监管、旅游业规范和旅游者维权意识共同提高的综合平台, 正视不足, 分析原因, 探求解决之道, 才能不断优化我国的旅游行业环境, 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甜.论我国旅游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

[2]陈扬.论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J].法治与社会, 2012 (11) .

旅游消费者权益 篇8

关键词:旅游业,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

一、引言

旅游业本身就属于一个无烟无污染的一个行业, 而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出行旅游, 旅游行业也渐渐的形成炙手可热的产业, 这也就形成我国越来越重视旅游行业。但是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 相对应的旅游法律制度却没能跟上脚步, 而相对应的法律制度的落后也就造成旅游消费者权益被损害的现象时有发生, 给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束缚, 同时这种现象也对我国的法律权威性造成了极大的挑战。

二、对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强化的重要性

( 一) 对消费者的需求的保护

旅行经营者对旅行消费者所提供的一系列的服务使消费者得到了精神需求和生理需求, 这才是旅行活动的真正目的所在。和其他消费者一样, 旅行消费者在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也是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在购买旅行经营者提供的一系列服务过程中, 如果侵害了旅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这也就造成旅行产品或者服务无法满足旅行消费者的精神需求和生理需求。所以, 只有对旅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做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加强, 才能有效的保证旅行消费者旅游目的的实现。

( 二) 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需求

众所周知, 要想旅游行业得到迅速发展, 其最为关键的因素就在于旅游者的消费情况, 只有保障了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才能让旅游消费者主动的投入到消费活动中去, 从而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所以旅游消费者在旅游行业中占着非常关键的主导作用, 直接影响着旅游行业的发展情况, 而旅游行业的自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就在于旅游消费者权益的保障。如果侵害了旅游消费者的权益, 就会让旅游者去参加旅游和消费的想法得到排斥, 从而对旅游行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例如: 在国外成功发展的旅游业中, 旅游业越发达对旅游消费者的权益保障就越重视。因此, 旅游消费者权益保护程度的强弱就间接的体现了旅游业的发展程度[1]。

三、对旅游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的建议

( 一) 对惩罚性赔偿规定进行完善

首先应该对赔偿的惩罚属性进行增强。由于旅游行业所具有的先付费后享受的特殊性, 旅游者在购买了旅游产品后最为主要的还是自身的精神享受, 因此更应该以惩罚性为主来针对这些侵权现象。应该在将惩罚性设为主要方法, 将其建立在补偿的基础上来实行。惩罚的主要目的不是对赔偿金额的提升, 二是应该将违法成本进行提高, 从而使经营者进行侵权现象的发生率得到减少。

其次应该对惩罚性赔偿的范围进行扩大。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惩罚性赔偿只能用于侵权人的行为上存在主观意愿。这种规定缩小了惩罚性赔偿的范围, 很难让实际需求得到满足。如果消费者的巨大损失是非主观的侵权, 那么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主观性来进行判定, 无法有效的保障到消费的损失。惩罚性赔偿是非常适合这种情况的, 因此不应该将侵权行为束缚在主观意愿上。

最后是对赔偿标准的重新确定和完善。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赔偿的额度仅仅只针对于产品的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费用, 如果消费者所消费的金额较小, 这种赔偿标准就是让很多的消费者放弃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2]。而很多的经营者就是抓住这一点来进行侵权。造成惩罚性赔偿金没有了存在意义。因此, 只有对赔偿的标准进行重新制定, 在惩罚性赔偿中还应该加上消费者维权所花费的费用。例如: 诉讼费、误工费等。

( 二) 对《合同法》进行合理完善

在合同中组委特殊的就是旅游合同, 而当下的《合同法》都不适合旅游合同, 在现实中旅游消费者的权益无法得到旅游合同的有效保护, 所以在我国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上就必须实现旅游合同的有名化。我国应该适当的修改《合同法》, 在《合同法》的分则中融入; 旅游合同, 并对旅游合同用专门的公章进行规定[3]。国外很多国家都对现代旅游行业中的旅游业合同有着很高的认识,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一下国外旅游行业发展成功的国家, 对《合同法》中的有名化进行实现, 详细的规定旅游合同中的内容, 只有这样才能让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从而也就能够是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得到有效促进。

四、总结

总而言之, 随着我国旅游行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 很好的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提升。而我国要想将旅游行业的潜力进一步的挖掘出来, 就必须对旅游消费者的权益做到有效保护, 将良好的消费环境提供给旅游消费者们, 使旅游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得以减少甚至消除, 让他们可以主动、积极的参加到旅游消费中去。而对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的完善, 也使我国的法制得到很好的完善, 有利于我国法制社会的快速形成。

参考文献

[1]李也.旅游消费者权益民法保护问题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 2015, 05:349-350+353.

[2]武卓辉.旅游消费者民法保护问题研究[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 2015, 02:30-32.

浅析旅游需求的条件及旅游消费 篇9

从旅游需求的定义中可以看出, 要成为现实的旅游需求主体, 必须具备相应的主客观条件, 即主观上要具有旅游动机, 客观上要具有支付能力和闲暇时间。另外, 由于旅游需求的实现需要在一定的空间位移下才能实现, 因此具备旺盛的精力和体力也是支撑旅游者完成旅游活动所必需的, 但是那不属于旅游经济学的范畴。

1、客观条件

(1) 支付能力

市场经济条件下, 人们必须通过商品交换的形式才能实现各自的旅游需求, 因此, 旅游需求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支付能力的大小。旅游支付能力是指在人们的全部收入中扣除必须缴纳的税金和必须的生活及社会消费支出后的余额中可能用于旅游消费的货币量, 一般以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高低为衡量支付能力高低的指标, 可自由支配收入越高, 则表示旅游支付能力越强。在谈及个人旅游需求的经济条件时, 有些学者也使用可支配收入这一概念, 它是个人收入中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因为在现实中确有一些人在其可自由支配收入不足以支付一次旅游活动经费的情况下, 出于旅游的需要, 采取了节省日常生活消费开支和某些社会消费开支的办法, 用节省下来的钱参加了旅游活动。在这种情况下, 可支配收入也可作为个人旅游需求的经济条件。当然, 在现实中, 还有很多人用于旅游消费的开支并不是来自于当年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而是出于过去的积蓄或者利用信用方式来支付。然而前者使用的是过去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后者使用的则是未来的可自由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 居民所在国 (地区) 的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多少。一般来说,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 (地区) , 人们的收入水平较高, 相应的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较高, 表现为旅游支付能力较强。从国际旅游来看, 2005年国际旅游开支位列前5位的国家是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和法国, 它们都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若从我国国内旅游现象来看也是符合这一规律的, 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是我国国内旅游市场的主体。 (2) 人们的职业 (各类职业的收入高低不等) 及其家庭结构 (人口多少、是否双收入等) 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 家庭结构通过相对降低家庭基本开支、绝对增加家庭收入等途径对可自由支配收入产生影响。如家庭结构比较简单、成员较少的家庭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往往相对较多, 最终做出用于旅游消费开支的决策也相对较容易。

支付能力对旅游需求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衡量一个旅游客源地产生旅游需求潜力的重要指标, 而且也是影响一个旅游目的地能否纳入到旅游者选择决策范围的一个重要因素, 更是决定着旅游者旅游方式、旅游等级、旅游消费结构和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 要时刻关注旅游客源地居民支付能力的变化情况, 以便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

(2) 闲暇时间

由于旅游是离开常住地到异地的活动, 没有足够的时间, 出外旅游是不可能的。在旅游经济学中, 出外旅游所需的时间称为闲暇时间。这里的闲暇时间不仅是相对工作时间而言, 而且也相对于处理个人事务时间而言, 所以概括来说, 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和参加必要的社会活动所需时间之外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种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多, 连续的时间越长, 参加旅游的可能性越大。

一般来说, 人们的闲暇时间可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每日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周末的闲暇时间、法定假期、带薪假期。这四种闲暇时间对于旅游需求的实现来说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每日闲暇时间对于旅游需求的实现没有什么意义, 周末闲暇时间在大周末的休假制度下可用于短期、近距离的旅游需求的实现, 法定假期中更长的闲暇时间可用于满足更长更远的旅游需求的实现, 如我国通过黄金周的制度安排实现了人们长距离旅游的需求, 带薪假期才是未来促使旅游真正走向大众的必要条件。

闲暇时间对旅游需求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旅游地域范围的选择, 而且也对居民的旅游方式及其消费时间的集中程度产生极大的影响, 并进而关系到旅游产业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素质的提升状况。因此, 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 不能不考虑闲暇时间带给旅游产品的设计、结构的调整及其产业运行模式的影响。

2、主观条件

实现旅游需求的主观条件是指人们须具有出游的动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动机就是引发人们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决定采取某种行为的内在力量。旅游动机就是驱使人们产生旅游行动的内在驱动力。旅游动机的产生与人类其他行为动机一样, 都是来自于个人的需要。人们为了健康的需要到他地去疗养, 为了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去异地游览风景名胜, 为了消除疲劳, 暂时避开紧张的工作或生活环境到一个地方去度假等等, 都是为了满足自身某方面的需要。反之, 一个人若没有这种需要, 或没有意识到这种需要, 其旅游动机也就不会产生。

个人出游动机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同人们的心理特征、文化素养以及年龄和性别等个人因素密切相关, 然而也同外界的客观因素, 如社会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状况以及一些微社会环境 (家庭、邻里、朋友、同事等) 相关。后者对一个人旅游动机的形成有时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一个人原不准备出游, 但在朋友的规劝和激励下也打算一道出游。

二、中国旅游业具有巨大需求

旅游消费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之后的求新、求知、求乐消费, 是一种发展性消费,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居民可支配收入和闲暇时间的增加, 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 用于旅游等发展性用途的消费比例将有很大的提高。以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国内居民出境人数达4766万人次, 增长4.0%。其中因私出境4221万人次, 增长5.2%, 占出境人数的88.6%。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达19.0亿人次, 比上年增长11.1%;国内旅游收入10184亿元, 增长16.4%。

中国旅游业是一个具有广泛关联性的动力产业。旅游消费涉及旅游者从一地到另一地过程中对食、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 因此具有极强的综合性, 实际上, 像旅游这样涉及内容广泛的消费活动并不多。旅游需求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业广泛的关联性。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一个产业群的核心地位, 旅游业既依托于相关产业, 又对其他产业具有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不仅直接促进餐饮、娱乐、交通、景区景点的建设, 同时也将带动农业、建筑业、金融、通讯等行业的发展。如前所述, 按照世界旅游理事会的划分, 为旅游者提供直接服务的产业被称之为“旅游业”, 这包括旅行、饭店、交通、餐饮和旅游景区、景点等行业, 而为旅游者提供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的所有产业综合被称作“旅游经济”。由于经济结构不同, 旅游业发达程度不同, 旅游业的增加值 (直接产值) 和旅游经济的增加值 (直接加间接产值) 比例较大。

摘要:作为改革开放重要决策的产物, 中国旅游业实现了从政治和外交活动到经济活动的根本转变, 不仅确立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 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 而且带动了相关产业和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旅游需求是旅游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选择的基础, 影响旅游需求既有消费者内部的因素, 也有其外部环境因素。

关键词:旅游需求,旅游经济,旅游业

参考文献

[1]张广瑞, 等.2001~2003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旅游消费者权益 篇10

一、旅游的发展历程

从古典时期、中世纪到大旅行时期,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旅游行为模式、消费模式和旅游价值取向。火车在19世纪早期的出现使旅行变得比以往更便捷,并随收入提高,更多人渴望出国旅行,从而促成了全新旅游模式的产生。直到20世纪汽车产生,突破了地理限制,汽车的兴起有效拓展了乡村郊野的游观空间。到20世纪末,旅游业在全世界范围得到显著发展。以后随着航空业的发展,跨国游的发展也日益增长, 例1950年跨国游(不包括1日游)总消费约2 520万左右,到1997年增到6.128亿,国际旅游收入从21亿美元增到4 437.7亿美元。旅游业也促进了交通技术的改进。今天旅游业正面临一个全新的局面,以电脑和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为代表的21世纪,人们的选择机会会更多[1],如今太空旅游也在召唤人们前往,旅游的消费也在不断增长,大大促进了国内、国际的经济发展。

二、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因素分析

作为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潜在因素,由经济、社会、心理等因素所决定,而涉及的变量包括收入、税收、可支配时间、旅游产品价格等因素。拥有可支配收入,导致了潜在度假者度假行为的产生,人们的度假行为是多种动机共同促成的, 并受收入及家庭成员需求的制约。

1.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经济因素

随着人们对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的渴望日益强烈,游客的数量在不断增长,游客已逐步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已把旅游看成一种经济活动。旅游是游客的一种需求,也是为游客提供食宿和其他服务的一种供给,从而形成消费,创造收入和提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游览带来了一系列社会、文化和环境影响。

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经济因素包括收入水平、价格水平及汇率等,收入水平的提高使人们从追求物质生活上升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从旅游中获得新的体验。

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可见,旅游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由多因素决定,可表达为

在用经济模型预测旅游消费的增长,仅用收入是不能完全解释旅游量变化的。要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收入变化和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一表述,即每一年的旅游消费函数组成了长期的旅游消费函数AB。例图中有三根分别是某三年的旅游消费,组合成长期的旅游消费函数AB。

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会导致较高的度假消费。旅游消费与个人总收入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而“可自由支配”收入与旅游消费之间的关系是直接相关的。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受食物价格、交通费和通货膨胀等变量影响的,还要考虑税收,利率的影响。同时要分析旅行成本 (交通成本、食宿成本、各种活动成本)。一方面经济变量决定了游客的出游能力,另一方面旅游地的物理属性和过去旅游经历的评价共同影响了游客对目的地的选择。

旅游消费、旅游支出与旅游团的出游时间、停留天数,团的规模以及成员构成有密切联系。

总之,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经济要素有总收入、可支配收入、可自由支配收入、旅行成本,货币汇率、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国的通货膨胀等因素。目前,大力提倡旅游文化创新也是现代旅游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将大大促进了旅游需求及消费[2]。

2.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社会因素

收入增加刺激了旅游需求及消费的增长,同时,闲暇时间的增加,也是刺激旅游需求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例带薪休假的增加,弹性工作制度的引入也使人们延长周末以获取较长时间休假成为可能,当然旅游的需求及消费也要有相应的收入水平才能实现。

人口因素对旅游业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例如老年人、未婚、已婚但无子女的游客群体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也使旅游消费市场不断增长。

3.影响旅游需求及消费的心理因素

心理需求因素包括娱乐、放松、学习、购物、社会交往、自我实现、自我发现、实现个人梦想。

旅游作为产品不仅能让人暂时摆脱日常琐碎生活,还能帮助人们实现自我价值。旅游不是有形商品,而是作为游客获得体验和实现梦想的途径,它的价值是无形的[1]。旅游往往不是一个自发的决定,它很可能是家人、朋友共同的决定,从而实现人的自尊、自重和自我实现。以上分析归纳至图2。

三、旅游产生的各种影响

1.旅游的经济影响因素

旅游的经济价值在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把旅游业当作脆弱经济体系带来就业机会和提高收入的一种手段,吸引投资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可将闲置土地再生变成繁华区域的手段。

旅游带来了经济收益,它包括了旅游消费给目的地国家或地区带来了税收,给旅游服务、旅游投资企业带来商业利润,帮助小企业获得规模效益,并创造了不少的就业机会,也给运输业带来了很大的利润。

游客数量越多,人均旅游消费越高,对经济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游客停留时间和住宿性质是决定旅游收入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建立旅游纪念品商店,提供购物机会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游客净支出决定了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度,为达到以上目标,必要的条件是目的地要有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有较好的交通可达性及旅游设施。

2.旅游的环境影响因素

旅游业受到现代生活和生产方式引起的环境污染的影响(例如超负荷发展耗尽了被关注地区的环境质量),间接威胁到那些地区旅游业的收益。为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同利益,应联合起来保护高质量的景观,许多旅游业经营者也已充分意识到加强景观建设对提高旅游体验质量的重要性。很多旅游企业也不断在寻求与环境相协调的旅游设施,以提高现有景观的吸引力。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以提高旅游市场的竞争力,扩大旅游的影响和吸引力。随时适合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变化,产品的开发要基于消费者的需求,经充分的市场调研,进行制定和规划产品功能,最大限度实现旅游者的消费预期,以羸得广阔的旅游市场,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

保护好旅游环境,不能完全依靠游客自身对其行为进行约束,要有行为守则帮助人们进步,还必须制定严格的环境保障措施,同时需要经营者承担更大的责任,更好的保护环境。要提倡生态旅游,一方面要尊重当地文化,另一方面要满足消费者期望,以求真实的市场推广和促销。

从管理技术上也要采取分流措施避免在主要旅游区发生过度承载的情况,同时,使更多地区享受旅游业带来的效益。为打造具有环境保护意识的假期和游客,要鼓励绿色政策,致力于保护环境。需要在品牌化经营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抓住品牌的核心、特色和定位[3]。

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旅游企业必须以满足旅游者 (顾客)需求为本。

3.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因素

从宏观上看,旅游给人们带来乐趣,拓宽了人们的视野, 使人们身心放松。旅游地居民对旅游业性质的看法是很重要的,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其中旅游者对接待情况的满意度影响对当地旅游服务的评价。游客的“示范效应”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影响当地人,形成文化的互相渗透。

旅游与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可以通过手工艺品、服饰、建筑、美食等具体的表现出来。旅游会引起人们对传统艺术的关注,通过艺术形式的商品化开创了一个新的市场,为生产部门带来收入,同时,旅游业能迅速将传统设计转化为一种具有市场价值的营销手段。旅游业的出现为传统服饰生产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机会,直接将产品推向旅游市场,推出有地方图案的纪念性服装。旅游可以引起人们对传统服饰的兴趣,从而影响人们的穿着。

如果旅游是社会变化的一个动因,对于旅游产业的建筑式样和建筑物,也反映了旅游者活动类型和变化过程,是旅游地社区吸引游客的表现形式。

在美食方面,旅游业不仅对传统食物提出了需求,同时也渴望新颖食物的不断创新。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形成相互影响和相互理解。旅游客源地社会是产生旅游需求的源泉。目的地除了现实的旅游资源外,对待游客的态度也是一种无形的资源。游客之间也会产生相互影响,先来的游客会影响到后来的游客,旅游信息除通过营销渠道、媒体等方式传递,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实际的运作及游客的体验。对已到过目的地的游客,通过过去形成的体验,以及对吸引物,整体环境和价值的评价来间接地影响潜在游客的出游意愿[1]。

游客体验来自于一系列的旅游行为,它由游客的社会经济条件、认知水平以及对目的地的感知所共同决定,同时,目的地本身的交通、通讯、设施等实际条件也会影响游客的行为。在今天旅游体验受旅游需求、旅游消费、旅游服务及管理水平所影响。旅游产生的影响由图3可见。

最终,实现收益最大化,损耗最小化,促进经济发展,使消费者、经营者均满意。

四、旅游需求及旅游消费促进旅游业发展

为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需要树立一个正面的旅游形象以吸引游客。形象的确立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一个游客体验、促销信息、实际自然状况和服务相互作用的结果。加强旅游区的管理不只是为了旅游促销,主要是要增长旅游体验,实现接待地收益最大化和损耗最小化。旅游区犹如社会变革的催化剂,它反映了社会变化的走向,同时,旅游本身也是发生在社会环境中的消费活动,比其他的经济活动更引人注目。

总之,旅游产业是兼有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四大功能的产业,但不能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文化和其他功能的现象,在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旅游中的消费 篇11

现在科技发达,旅游的时候,消费可以直接在网络上预订。在我们的假期自驾团中有一位网络达人——胖叔叔,这一路来的吃、住、行都由他在网上搞定,而且都是物超所值的呢。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顿大餐是在重庆吃的。在这顿大餐里,有一大盘蒜泥白肉、一大盆水煮牛肉、一大碟我最爱的鱼香肉丝、一大碗麻辣豆腐汤、两瓶冰爽的山城啤酒,还有一碟酸白菜让我们解腻。你们猜猜,这顿大餐花了多少钱?你们一定猜不到,才72块钱!吃过这顿大餐后,我发现其实不一定要找富丽堂皇的大饭店吃饭,在那些路边的本地小店同样也能找到好吃的,甚至比大饭店还要美味呢!

在这次旅行中,我最喜欢的活动就是骑马了。在草原上骑马时,我跟妹妹热情地与当地居民交流。我们遇见人就说“你好”,马场老板见我们乖巧可爱,给我们每人送了一条洁白的哈达,骑马的价格也每人给优惠了10块。经过这次,我发现外出旅游时只要多开口、多交流,不仅可以增长知识,还可以得到实惠呢!

离美丽的青海湖不远处,有一个地方叫莫河盐场,这个名字大家都不熟悉吧?茶卡盐湖,这个名字大家应该都听过吧?没错,茶卡盐湖是中国的“天空之镜”,而莫河盐场则是茶卡盐湖对面的一个生产盐的场地,名字虽普通,但两边的风景几乎是一样的。可有些人听说茶卡盐湖怎么怎么漂亮,于是都花钱去那儿参观,而对于同样风景、名气不大的莫河盐场却不感兴趣。其实在旅行中,不要盲目跟风,只要得到了知识和看到了美景,就达到旅行的目的了。

这就是我旅行中关于消费的几件事,你呢?一起交流一下吧。

旅游消费者权益 篇12

一、旅游消费行为学的主要研究视角

旅游消费行为学的研究涉及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旅游目的地选择、旅游消费行为模型、旅游者的决策制定、旅游感知和期望、旅游者满意度的衡量、旅游者的现实购买行为等多个方面。概括起来,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研究视角: (1) 影响旅游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子。 (2) 旅游消费者的目的地选择和决策行为。 (3) 旅游者的感知、期望和旅游满意度。 (4) 旅游消费者的现实消费行为。

二、旅游消费者行为研究对旅游市场开发的意义

1. 有利于把握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

随着人们经济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需求变得丰富多样, 从需求类型来看, 有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疗养健身、娱乐体验、宗教朝拜等, 从需求形式来看, 有外在需求和潜在需求。许多旅游经营者只注意到了外在需求对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选择上的影响, 但实际上, 旅游者的许多需求和消费意向都是潜在的, 只有认真研究旅游者的消费需求, 把握旅游者潜在的消费行为规律, 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 在旅游产品和活动设计上满足游客对旅游的期待。

2. 有利于衡量旅游者的满意度, 改善旅游地的形象

游客对某一目的地的满意度直接影响该旅游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形象认知, 进而体现了该旅游地的服务水平和旅游产品质量。旅游消费行为研究中有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分析影响旅游者满意度的因素和衡量旅游满意度的指标及方法, 从而帮助旅游地度量游客的旅游期望与现实旅游经历之间的差距, 进而帮助旅游地不断改进旅游产品质量。

3. 有利于了解旅游决策过程, 加强旅游地的营销和管理

旅游决策是指旅游者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 收集和加工有关的旅游信息, 提出并选择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 最终把选定的旅游方案或旅游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分析研究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和决策过程以及影响旅游决策的因素, 可以了解哪些因素对旅游者的决策起主导作用。从而, 旅游经营者就可以在旅游决策的主要影响因素上增加营销和管理的力度, 进而也可以起到拓展旅游客源市场的作用。

4. 有利于掌握旅游消费行为规律, 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旅游者, 掌握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规律对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李娜、侯国林通过对苏南地区乡村居民的旅游动机、旅游决策行为和旅游消费行为等方面的调查和分析, 了解到该地区的乡村居民普遍热爱旅游, 出游率较高, 但旅游信息闭塞, 旅游交通和费用是影响旅游决策的主要因素。根据这些旅游消费行为特征和规律, 提出苏南旅游市场开发的策略为旅游企业产品优质化以及提高乡村居民的旅游意识水平等。

三、基于旅游消费行为学视角的旅游市场开发建议

1. 针对细分市场的特点, 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

旅游市场的细分包括地理细分、人口特征细分、心理细分和行为细分等多个研究角度, 比如就人口特征细分市场来说, 包括老年旅游市场、女性旅游市场、青少年和大学生旅游市场等, 应针对不同细分市场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和开发旅游产品。对于老年旅游市场, 要特别注重提供完善优质的服务和售后服务;对于女性旅游市场, 应制定专门针对女性旅游者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营销策略, 如设计适合女性修养身心、保健、美容等的旅游产品, 开发女性专题旅游线路, 如购物游、时尚丽人游、夕阳亲情游等;对于大学生旅游市场, 应注重旅游产品的经济性, 增加旅游者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也应针对大学生思想活跃, 充满了冒险与探索精神这一特征, 推出带有探险、挑战性质的特殊旅游产品, 还应设计富有知识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和活动, 以迎合大学生求知好学的特征等。

2. 依靠资源优势, 打造良好的产品品牌和形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良好的品牌和形象是旅游市场开发的重要条件, 也是提升旅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某一旅游地的品牌和形象会直接影响旅游者对该地的认知和期望, 进而影响到旅游者的选择和决策行为。因而, 有条件的旅游地要充分凭借自身的资源优势, 建立自身的旅游品牌标志, 树立独特、鲜明、良好的旅游地质量形象、视觉形象、文明员工形象和服务形象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并留下美好的旅游经历, 进而不断促进该地旅游市场的开发和拓展。

3. 营造旅游地的服务氛围, 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旅游地的市场开发不仅要注重旅游产品和形象的打造, 更重要的是提高旅游者的满意度, 这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旅游地所提供的服务。如旅游地要高标准地设置游客服务中心, 为游客提供咨询、投诉、接待等全方位的服务;服务人员要配备齐全, 统一着装、业务熟练、服务热情;导游人员要持证上岗, 讲解要科学、准确、生动;要为游客尤其是特定人群提供相关的特殊服务;旅游标志标牌要统一规范强调服务性;配套的服务设施突出人性化等, 达到处处给旅游者留下细微、周到的服务印象, 处处让旅游者满意的境界。

4. 重视旅游地的营销工作, 拓展旅游市场

开发旅游市场离不开市场的营销工作, 拓展旅游市场更应该重视市场的各项营销。重视旅游地的营销工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 改变旅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及时地将旅游地的信息传递给旅游者。其次要通过多种渠道, 围绕旅游形象, 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宣传。另外, 还要注重不断收集更多的旅游信息, 研究旅游者的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 创新营销策划方案, 迎合旅游市场的需求。

上一篇:美感实现下一篇:干式接地变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