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工程过程

2024-10-11

需求工程过程(精选7篇)

需求工程过程 篇1

0 引言

需求是所有民用客机 (以下简称民机) 项目的基础, 要根据需求定义市场和客户潜在的需要, 定义为了满足这些需求飞机和系统所必须完成的工作。为了使每一个人都理解需求, 需求一般要用自然语言描述。一旦相互沟通并达成一致, 需求就会推动项目活动。一种错误的认为是, 需求工程只是在飞机项目开始阶段需要执行和完成的一个活动。事实上, 需求工程在民机研发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明各个研发阶段的经典V字形模型就是以测试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为基础的。图1给出了各个研发阶段中测试和需求的关系。

V字模型还把研发生命周期分成层次, 每个层次都研究适于相应阶段所关心的问题。尽管每个层次可以使用略有不同的过程, 但是需求使用的基本模式是相同的。需求在飞机系统开发中发挥着核心作用, 所以需求需要充分的工程化管理。项目实际的进度会由于良好的需求工程而得到很大的提高。需求甚至可以充当项目与项目之间的一种沟通的手段, 因为实际上:①需求工程可以尽可能扩大民机项目之间的重用;②需求工程可以管理相似的产品系列;③需求工程可以通过程式化管理来协调活动;④需求工程可以使工程师通过学习其他项目的经验来提升能力;⑤需求工程可以促使管理活动优化过程。

1 理想环境下的工程化需求过程

理想环境下的民机工程化需求过程如图2所示。项目一开始就需要与客户就项目的输入信息达成共识。在民机项目确立之前, 最基本的是确定市场和客户需求。透过客户需求, 设计人员就可以首先确定飞机必须具备的特征, 从而进入到第二个活动中去。这种过程的第二个活动是分析输入信息, 并考虑如何开发所需的输出。这种过程叫做“建立需求”。它表达了一种将要创建的飞机或系统的抽象模型, 进而提供了设计人员理解讨论未来解决方案的基础和方法。这种活动常常在飞机级和系统级并行开展, 以对输入需求达成共识。设计人员应建立一种或多种模型, 并编写分析报告, 提供需求来源的基础, 以及下层需求编制者的验证策略。当这些需求足够成熟之后, 又必须与飞机供应商达成共识, 以形成开发合同的基础。需求输出过程可能生成多个导出需求的集合。每个集合都必须与相关的供应商达成共识, 有些供应商有可能负责多组需求。

2 变更背景下的需求过程

世界不会静止不变, 在复杂的飞机系统开发方面尤其是这样。客户可能会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 适航的标准可能会进行调整, 系统与系统之间可能会因为种种问题进而协调以至于不得不发生变更。以前已经达成共识的内容可能不再可靠。因此, 基于理想环境下的民机工程化需求过程, 需求的变更控制过程必然要增添其中。

变更被管理的正式程度, 取决于项目的性质和状态。在早期阶段, 可以并且必须能够很容易进行修改, 以便项目可以展开。不过, 项目后期必须制定正式的约定, 项目中的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去修改需求。替代的过程是首先提交变更申请, 然后根据它们会对项目造成的影响来决定是否变更。决策过程通常都是要在变更控制委员会成员的控制下, 技术管理人员负责作出变更决策。同样, 这些人员发挥作用的正式程度, 也取决于项目的性质。

从图3中可以看出, 几乎所有活动都可以导致产生变更, 并且这些变更通常会向上层流动。这并不意味着客户永远不改变其想法, 也不意味着所发现的问题只是下层细节问题, 根据自顶向下的策略来流动。实际情况是, 向下的路径已经可以进行正常流动, 但是返回路径必须明确地提供。

3 需求的可追踪性

在需求工程里, 可追踪性是管理多层需求的重要判断之一。需求可追踪性实际上是多对多的关系——即一个下层需求可能与多个上层需求关联, 一个上层需求也可能与多个下层需求关联。实现可追踪性最简单的方法, 是将一层中的需求语句与另一层中的需求语句联系起来。需求管理工具通常通过在文档段之间的拖曳来支持这种关联。这种链接最好能够双向传导。

利用需求的可追踪性可以在以下方面获得收益:①更有把握实现系统功能和性能目标。建立和构造可追踪性, 可以更好地反映目标是如何被满足的;②能够评估变更的影响。只有在存在可追踪性信息的情况下, 各种形式的影响分析才有可能;③可以更清晰地反映供应商的工作;④可以跟踪进度。围绕可追踪性的过程能够精确度量早期阶段的进展。

表1展示了各种形式的需求可追踪性分析方法, 以支持需求工程过程。

4 编写需求所需的能力

需求工程是一种技术工程。因此, 编写需求也有其特定的要求。需求的表达和组织方式, 对需求的“可使用”方式有很大影响。需求的编写应具备如下能力:

(1) 唯一地标识每一条需求的能力。

(2) 以多种方法对每一条需求的分类能力。例如:①按重要性分类;②按类型分类 (如功能、性能、约束、安全性等) ;③按紧急程度分类。

(3) 跟踪每一条需求语句状态的能力, 以支持多个过程。例如:①评审状态;②满足状态;③验证状态。

(4) 以多种方式详细描述需求的能力。例如通过提供:①性能信息;②来源;③验证准则;④理由;⑤注释。

(5) 在文档总体背景下研究需求描述的能力, 即考虑与其相关的描述。

(6) 根据具体分类或背景, 浏览整个需求文档并找出需求的能力。

(7) 可以追踪任何一条需求语句的能力。

5 需求的语言

使用一致的需求编写语言有助于标识不同类型的需求。例如, 使用“将”作为指示文本中存在需求的关键词。或是使用“将”、“应该”和“可能”指示需求的不同优先级。

所使用的语言随要表达需求层次不同而不同。典型的功能需求具有以下形式:

<飞机/系统/设备等>应该能够<功能>。

典型的性能或约束性需求具有以下形式:

<飞机/系统/设备等>应该能够在<运行条件下>, 在<事件>的<性能>中具有<功能>。

另一种形式表示的是周期性约束:

<飞机/系统/设备等>将在每个<性能><单位>中实现<功能><对象>。

典型是适航约束性需求具有如下形式:

<飞机/系统/设备等>不应该破坏<适于条款、规则>

6 需求的属性

简单文本说明不足以充分定义需求, 每条需求应该携带其他分类和状态信息。属性可以让单一需求关联众多信息, 促使需求结构化, 以便于在需求工程中处理、过滤, 并使需求开发过程本身是可控的。

需求所需要使用的具体属性取决于需求所支持的过程。有些属性完全是自动确定的, 如时间、数字编号;有些是用户提供的, 如优先级;有些属性是标志, 在某种工作完成后进行设置, 如测试状态。表2给出了部分属性分类和取值的建议。

7 结束语

总之, 需求工程是民机系统工程健康研发的基础。它们会从头到尾、从上到下地影响整个研发工作。如果没有有效的需求工程, 开发项目就会漫无目的, 不受控制。最重要的是, 采用好的需求管理过程, 它将成为整个开发过程中的一条清晰的沟通线索, 加强研发团队的协同工作, 降低项目的成本和风险, 最终促使项目向市场提供合适的民机产品。

参考文献

[1]M.ELIZABETH C.HULL.需求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需求工程过程 篇2

1 高等工程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高等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办学特征应突出专业特色和能力培养,加强实践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目前高等工程教育的办学理念比较落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较差,课程设置、课程体系改革没有很好的贯彻课程目标实用性与发展性的结合,学校对高等工程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不足,导致学生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弱、实践经验少等问题,使学生工程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

(2)高校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理论基础不扎实,工程能力弱。由于学生对本专业了解不够,学习兴趣不足,自主实践欲望低落,加之多年来应试教育下的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的教育思路使学生失去了对学习的激情和动力,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学习方法不对的现象大量存在,大学生对自己的成长和未来职业生涯感到迷茫甚至困惑,因此使其对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比较被动和排斥,影响了工程能力的提高。

(3)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不足。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师队伍大多来自于高等院校的学科型教师,由于缺乏对工程教育的了解,加之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参与实践锻炼的时间和机会较少,造成实践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使他们与工程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教学表现上仍沿用原有的教学体系,注重理论讲授,忽视工程能力培养。同时高等院校也存在着工程型教师队伍建设薄弱的问题,致使工程型教师队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无法满足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要求,教师偏重理论教学,不屑于教授实践技能,影响了学生工程能力的提高。

(4)教学模式尚需改进。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工程教育十分重视实践教学,其方法和手段较为先进,水平较高;英美等国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由发展能力。英国的高等教育普遍实行“三段制”教育体制,工学交替,使学生能在所选择的典型工业生产环境中学习;美国大学将实验单独设课,甚至列为核心课程;德国高校强调学生在实践中磨炼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其习题课、讨论课、实践课占较大比例。而国内高校的实践教学被置于次要和服从地位。实践教学体系不完整,设施不健全,教师不匹配,管理不严格,造成工科大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能力弱,严重影响了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无法达到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5)实践教学设施不健全。由于扩招导致学生数量激增,学校的教学资源明显不足,学生在校期间实践训练较少,影响了工程能力的培养。部分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展缓慢,设备陈旧,台套数不足,无法满足学生掌握新技术的要求。很多高校没有建立足够的、相对稳定的校内外实习基地,实习地点有的靠学生自己去找;实习单位过于分散,不利于教师及时指导,也无法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更严重的是由于监督考核难度较大,学生不参加实习或不遵守实习纪律的情况较为突出,这不仅导致了实习效果差,而且不利于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良好学风的形成。

由于国家目前尚无在企业中建设本科教育实训基地的配套政策和法律法规,使企业没有建设的责任和义务,致使高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很难落实。学校与企业、行业互惠互利的运行机制尚未形成,高等工程教育的定位不够科学,部分院校与企业、行业缺乏良性互动,导致院校的课程设置、专业设置、教学大纲等与生产实际相脱节。一些企业重视眼前利益,缺乏长远观念,未主动与高等学校建立订单式、模块式培养模式的互利共生的运行机制。

2 提高学生工程能力的对策

2.1 结合对企业的需求调研确定“3+1”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知识和能力的需求情况,我们对国内四十余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企业普遍反映毕业生的理论知识比较扎实,基础较好,但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企业要求毕业生上岗后能尽快适应生产实际需要,掌握岗位所需的技能。我们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针对我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技能专家一道确定了“3+1”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实训计划、实训大纲,详细确定了学生第三年实训的项目、内容和要求,并共同编写了《机泵检修实训指导书》、《联轴器找正实训指导书》以及《离心式压缩机机组结构与检修》、《机械密封》等实训讲义。制定实训考核标准,改革考核方式,与企业人员一道对石化企业职工技能培训资料进行了整理,建立了实训考核试题库。该题库汇集了历年全国化工行业协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单位举办的钳工、铆工技能大赛的相关知识,内容密切联系生产实际,难易适度,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聘请企业人员来校针对题库内容作专题讲座,以使学生实训期间工作量饱满,目标明确。实训结束时,进行上机测试。与此同时,大力培养实训教师,让教学更加贴近生产实际,为“3+1”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到实处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以相关企业为依托,大力加强企业实践基地建设

学校要以产学研结合为桥梁,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践基地,与周边大型企业尤其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大型国有企业进行合作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解决缺少丰富实践经验的实习实训指导教师、场地和设备不足等问题。同时,校企之间的资源共享也是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多年来我们在毗邻的特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中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在企业典型化工设备制造、检修期间,尤其是大机组检修期间,带领学生到制造、检修现场,在企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了解化工设备制造、检修的具体操作过程。让学生对设备结构有更直观的认识,对检修过程的技术要求、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及标准规范有更深入的掌握。由于企业的大机组不经常解体检修,因此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能看到大机组的解体检修过程非常难得,对今后从事化工设备检修、管理工作十分有利。

聘请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曾荣获全国化工行业协会、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等单位举办的钳工、铆工技能大赛状元的技能专家为专业课教师和学生讲授化工容器制造工艺及质量控制标准、典型化工设备检修方法,目的是让生产现场最新的制造、检修技术直接进课堂。

我们还开设了《大机组检修规程设计》等生产实际的毕业设计题目,聘请企业人员指导学生完成设计题目,并带领学生到企业实地学习了解大机组检修过程,撰写实训报告,编制完成大机组检修规程。实践证明这类毕业设计题目的开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工程意识非常有益[2]。

2.3 开设专业导论课,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专业的总体了解比较模糊,对所开设的课程在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学习目的不明确,影响了学习兴趣和动力。为此我们在新生中开设了专业导论课,主要介绍本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过程工业的主要内容以及典型过程装备。实践证明这一做法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激发学习动力、引导学习方法、制定学习计划和规划未来效果十分显著[3]。

2.4 开设企业岗位需要的课程和实验

针对企业岗位对人才知识和能力的实际需要,我们开设了《化工设备安装与维修》、《化工设备密封技术》、《化工设备管理》、《化工管路与阀门》、《过程装备安全技术》及《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等课程,聘请企业兼职教师讲授上述课程,并开设了《离心泵拆装实验》、《换热器拆装实验》等,编写了实验讲义。通过以上改革使学生对离心泵、换热器等典型化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检修技术、测量、拆装工器具的使用及技术要求有了深刻认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5 多渠道建设校内实践基地

在积极建设企业实践基地的同时,应着力加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为节省资金投入,应通过多种渠道将企业中闲置或报废的典型化工设备搬迁至校内建设实践基地。要充分利用政府的各种专项建设资金在校内建设学生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既解决了年轻教师工程实践经验缺乏的问题,也避免了学生在企业实习走马观花的现象,解决了校外实习住宿、交通、实习费等因素的制约,使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时间[4]。

2.6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聘请企业兼职教师来校授课;在实践教学师资的培养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师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对年轻教师要进行职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以使其树立职业观念,具备职业道德和技能;给教师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为了解和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提供方便;创造条件让部分教师定期到有关公司、企业挂职锻炼,以增加实践经验;改革实践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酬金计算标准,吸引教师参与指导实践教学;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定期为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聘请企业、人员与高校教师一起共同担任实践教学指导老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5]。

2.7 增强课外实践活动效能,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

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实践和相关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其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开阔视野,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采用校企结合的方式来共同培养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企业,亲自参加设备检修、制造、生产过程。

采用开放式教育引导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其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动力。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教学方式实现 “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实施“教学——实践”双循环的“工学交替”模式。

3 结 论

高等工程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其性质决定了其培养目标的灵魂是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同时也决定了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必须结合生产一线,而评价学生综合质量的最终因素也是生产实际。因此高等院校要尽快更新办学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和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国家及社会应加大对高等院校的支持力度,健全资金保证机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企业参与本科院校办学的义务和责任,出台有关鼓励支持企业参与高等院校办学的政策,建立校企合作办学的“双赢”机制。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工程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脱节现象,使“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核心问题是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但目前学生工程能力与企业需求脱节现象比较普遍。本文以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对普通本科院校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现象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途径,以期为提高学生工程能力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工程能力,企业需求,脱节现象

参考文献

[1]陈国华,梁峻.培养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11(2):45-50.

[2]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3]苏兴冶,赵丹,王圆圆.试论激发教育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J].广州化工,2012,40(12):185-187.

[4]苏兴冶.试析本科院校高职教育实训基地的建设[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19-121.

解读老年人的产品需求及设计过程 篇3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产品设计,需求

0 引言

马斯洛认为人类一切的行为都是由需求引起的, 而需求是分层次的, 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五个层次, 一个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 高一层次的需求才会产生, 形成一个需求金字塔[1]。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而我国社会上老年人的生活、娱乐设施没有跟上, 导致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都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作为设计师, 我们应该关注老年群体, 了解到他们的生活需求和娱乐需求, 为他们进行产品设计。

1 老年群体划分及特点

目前, 老年群体作为划分人群一个同质群体, 在过去, 这或许无关紧要, 而就当下非常关键的婴儿潮一代而言, 他们有着不同观念和要求, 不希望被归入同一类群体。而随着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的完善和发展, 用户调研中, 对产品使用人群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划分, 旨在挖掘用户真正的潜在需求。

50-59岁新的老年人:刚迈入老年群体, 他们一般不认为自己是老年人, 也不希望这样被称呼。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工作顺利而且由于子女独立, 开销减少。他们的房屋抵押贷款已经基本还清, 开始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对经济、技术和新媒体有兴趣。

60-69岁年轻的老年人:孩子已经独立, 他们大部分即将退休, 有足够的钱和时间去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有主见且挑剔;希望安享余生;关于服装, 他们知道什么适合自己, 也愿意为此买单;关于投资, 他们需要好的财务顾问 (银行对私业务) ;意识到死亡的迫近 (通常, 他们父母中的一位, 或双亲都已经去世) , 担忧自己的健康, 并努力改善。

70-79岁真正的老年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 老年人与年轻的老年人非常相近。身体机能下降, 生活中依赖药物这个阶段, 他们中的30%会有严重的缺陷, 80%至少有一些健康问题, 虽然不总会是严重的问题。他们服老, 也不介意人们以对老年人的方式对待他们。

80岁以上老年人:这个群体紧密相关的圈子不断缩小。他们的亲戚和朋友去世, 他们行动不便, 对药物的需求增长。他们努力寻找生命的意义。在这个群体中, 女性的数目居多[2]。

以上是荷兰温特大学和荷兰恩特市D’Ardea&Evers设计局的调研结果, 将老年人这一同质的群体细分为四个阶段并进行分析而后得出的结果。

2 关注老年群体的原因

对于老年群体来说, 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即将或者已经步入衰退的时期, 在生活和工作的时候, 一定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而我国已经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 如果不解决老年人的晚年问题, 也会对中年人和青年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在生理上, 人到老年, 身体的各项机能开始发生变化, 老年人反应迟缓、运动不灵活、体力下降;记忆力减退, 重复啰嗦;抽象理解、分析、概括能力减退, 计算能力降低, 容易出错, 接受新知识比较困难。

在心理上, 老年人容易产生心情低落, 不愿改变多年的生活习惯, 适应新的环境能力差。有时做事显得过于小心谨慎, 唯恐出错, 心理负担比较重[3]。

针对老年人的产品设计, 应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老年人的心理、生理、消费能力、喜爱偏好等等进行深度挖掘, 根据挖掘出来的需求再次进行提炼消化, 设计出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预期的产品。

3 老年人产品设计方法及流程

头脑风暴:在确定研究某个研究方向的时候, 可以小组成员进行头脑风暴。每个参与人员尽量不考虑实用性、重要性、可行性等诸如此类的因素。尽量不要对不同的想法提出异议和批评。鼓励“随心所欲”可以提出任何想到的想法;可以对其他参与者提出的想法进行补充和改进;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 参与者们以很快的节奏抛出大量的想法, 能刺激更多的想法产生。

用户调研:通过多样化的研究对象和多维度的思考方式, 能够准确的挖掘用户需求和潜在的设计机会点。通常用户调研的方式有: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用户观察、焦点小组等方式深度挖掘老年人用户的需求。通过用户调研, 我们能够得到产品使用的情境, 是出于某种原因在使用, 在现阶段使用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以及老年人对产品的功能需求和情感需求。因此可以从更具体的方式来了解产品设计的最终效果, 以及传达出的价值。

产品设计:当我们深刻了解了我们老年人这个用户群体, 可以找一些与老年人诉求的某一点类似的产品的做法, 不断修正自己内心的那个更接近最后结果的产品, 经过需求-草图-草图-模型等等一系列流程之后或者是你做产品的过程中, 可以找相关的用户来试用, 试用之后得到他们的使用反馈。在这基础上修改, 不断修改, 知道它达到用户的期望, 甚至是让用户惊喜。

市场检验

在我们设计了一个令我们自己和部分老年人用户满意的产品, 将其推到市场, 让其接受市场的考验。通过搜集大量的老年人用户的反馈, 再产品的下一阶段版本中会设计的更好。长时间之后, 你就会对老年人的消费习惯了若指掌。

4 总结

50-59岁的老年人由于刚步入这个群体, 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 他们在生理和心理觉得自己还年轻, 而在产品的选择上比较接近时代的发展。而60岁以上的人群, 他们大部分都已经退休, 他们的身体反应技能变得缓慢, 接受能力变差, 慢慢的就意识到自己已经老了。在购物消费上趋向于老年群体的喜好。所以在产品设计当中, 我们要善于发现各个群体的细小的年龄的差异, 从而导致的喜好、消费习惯也会变得与众不同。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必然是满足用户的期待, 不能是设计者自己凭空臆想出来的。

参考文献

[1]咸晓燕.从需求谈中国老年人日常生活用品设计[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4 (18) .

[2]亚瑟·O·艾格哈伯·穆勒霍夫汪芸 (译) .为老年人做产品设计:综合考量成长期、年龄效应以及当下的影响[J].装饰.2013 (11) .

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需求分析 篇4

1 软件开发项目需求分析

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 尤其是对于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 开展需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使用需求分析, 即通过文档的形式研究用户关于软件项目系统的使用目的、使用功能、使用可靠性等, 从而使得所开发出来的软件项目更加符合用户的需求。在运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 主要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需要识别用户的需求问题;其二需要分析和汇总用户需求;其三需要对用户各种不同的需求建立相应的文档;最后还需要对所建立的文档进行评审。由此可见, 应用需求分析, 需要软件项目的开发人员与软件项目的使用人员共同参与完成。

随着现阶段软件项目开发数量的日益增多以及软件项目开发的复杂程度日益增大, 在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 需求分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 没有做好相应的需求分析, 将会给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造成极大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 一旦不能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动态, 将会使所设计的软件项目很难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从而将会造成较大幅度更改, 进而产生巨大的资金及人力浪费。

2 软件开发项目需求分析存在的问题

2.1 用户参与度不足

由于需求分析的应用主要是对用户实际的使用系统进行使用功能、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可靠度等方面的分析研究, 一旦用户不参与到需求分析的实际工作中或参与程度不够, 那么将会导致整个需求分析工作无法正常开展。虽然软件项目的开发人员对于系统的开发以及软件项目各方面的特性都非常熟悉, 但是大部分软件用户对软件项目的实际功能、性能等并不是十分了解, 进而导致用户对于系统相关的特性描述不全面, 导致软件项目的开发人员无法真正掌握用户的实际需求。这样势必会导致所开发出来的软件项目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实际心理需求, 进而会出现返工现象, 从而给软件开发企业带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损失。

2.2 用户需求的不确定性

在运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 如果用户对自身的使用需求不够确定, 那么将会给整个软件项目的开发工作带来极大难度, 不仅可能大幅度增加软件项目开发的复杂程度, 同时还可能出现软件项目规模不可控等情况。此外, 如果用户的需求不能确定, 那么可能导致软件项目的代码结构出现变化, 这就打破了代码规范中“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代码维护的难度, 最终导致所开发的软件项目的各方面性能受到影响。因此, 对于用户需求不确定的情况,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

2.3 需求分析深入度和全面性不足

对于软件项目开发的需求分析需要做到彻底、深入, 并且还需要十分全面。然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 由于对于需求分析的深入度不够, 导致所开发的软件项目可能出现功能划分、功能定义出错等问题。另外, 由于需求分析的不够全面, 可能导致用户所需求的一些功能不能完美展现, 这样有可能导致软件项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结构破坏的情况。由此可见, 对于需求分析的运用, 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 从而使得所开发出来的软件项目具有更加完整的功能和特性, 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3 相应的解决措施

3.1 加强用户与开发人员的合作

为了保证在软件项目的开发过程中能够更好运用需求分析, 加强用户与软件开发人员之间的合作意义重大, 这是做好软件项目开发需求分析的基础和前提。在实际的需求分析过程中, 由于认知方面的问题, 用户对于软件系统的功能及特性认识肯定会存在一定的偏差, 而设计人员由于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 能够准确掌握相应的性能和特点。加强软件用户与软件项目开发人员之间的合作, 能够使得开发人员帮助用户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软件系统, 从而使得软件开发人员能够更加精确和全面地掌握用户的实际需求, 从而有利于整个软件项目开发过程更好进行。

3.2 做好系统各类需求的状态跟踪

由于在运用需求分析时不仅需要分析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 同时还需要考虑软件系统的稳定性、功能性等条件, 因此, 需要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加强对软件各类需求的状态跟踪。对于软件系统中数据结构的定义、子模块的功能和定义等进行有效的状态跟踪, 从而保证各模块的实际功能做得更好, 最终确保能够满足用户的整体需求。

3.3 提升需求分析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除了需要做好以上两方面的工作之外, 在需求分析的应用过程中, 还需要保证需求分析的完整性。保障用户软件系统实际需求功能及特性的完整性, 以保证软件系统能够更好地被用户使用。同时还需要保证软件系统的整体功能与各模块功能之间的一致性, 这样能够确保整个软件项目系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3.4 运用好需求分析的各种开发工具

最后, 需求分析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档, 是软件项目得以更好开发的基本参考, 因此, 还需要运用好各种开发工具加强对这些文档的审核和查阅, 从而帮助软件项目的设计者更好地掌握所开发系统的数据结构定义、所需要进行模块功能设计的图形等需求。运用好这些工具, 一方面有利于用户了解系统定义的准确度, 避免由于技术而引起沟通难题;另一方面有利于后续编码测试工作的顺利展开, 一些需求设计优秀文档甚至能够直接翻译成特定的编程语言。

4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开发软件项目的过程中, 及时掌握用户的需求, 根据用户对软件的实际需求功能开发软件项目意义重大。因此, 针对于软件开发人员与软件用户之间对于软件的需求存在差异的问题, 需要软件项目开发人员在开发软件项目之前, 充分收集用户的资料, 运用需求分析全面掌握用户对于软件项目的实际需求, 从而以更为专业的态度为用户开发出最佳的软件项目, 以实现软件企业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成, 田青, 李刚.软件工程需求分析方法探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0 (6) :74-77.

[2]樊林赋.面向IT项目的需求分析管理的方法研究及应用[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12.

需求工程过程 篇5

近年来,温室效应等能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多地引起公众的关注[1]。为通过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城市发展目标,传统汽油车向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转型是一项重要的举措。以北京为例,现有出租车保有量6. 6万余辆,考虑目前电动出租车能耗水平和日运营里程统计数据[2],将车辆全部更换为电动出租车需要的日电能消耗约为1. 9千万kWh。按2011年市平均日耗电2. 47亿kWh计算[3],电动出租车日电能消耗将约占北京市日平均电能消耗的1 / 13。为应对随之而来的电动出租车规模化运营, 开展电动出租车的功率需求研究是引导电动出租车进行有序充电的基础,对于以后电动出租车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大的意义。

文献[4-6]对电动汽车充电负荷特性作了初步分析,并将其应用于配电网系统分析中。文献[7-9] 提出了电动汽车作为配电网的一种充电负荷的数学模型。文献[10]中采集电动汽车到达充电桩的时间和充电桩的位置预测实际的行驶规律。文献[11- 15]考虑了不同驾驶行为的起始荷电状态( State of Charge,SOC) ,基于驾驶行为相关数据分析了电动汽车充电时间分布以及对电网产生的影响。文献[16-21]考虑电动汽车用户的随机性,通过蒙特卡罗仿真模拟,进而得到一定数量电动汽车叠加的充电负荷曲线。而现今针对电动出租车的充电功率需求分析的研究还十分欠缺。

本文首先基于随机过程中的泊松过程,分析了电动出租车到达充电站行为的随机分布,得出了充电开始时间的计算公式; 其次利用电动出租车进站时检测到的车载电池初始SOC估算充电服务时间。 最后利用充电开始时间和充电服务时间以及单台电动出租车充电功率曲线建立电动出租车的功率需求模型。根据模型,以某重点示范电动出租车充电站的运行数据为仿真算例,得到充电站日充电功率曲线,并与实际的功率曲线对比,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2电动出租车充电开始时间随机分布特性

由于电动出租车到达充电站行为是随机的,本文假设到达时间为一随机变量,其分布规律受行驶行为及交通情况等影响。现实中电动出租车依次抵达充电站的行为可用泊松过程描述,且在即插即充方式下,进站时间即为充电开始时间。

将每辆电动出租车的到达作为一个事件,且第一个到达充电站的时间为t1。此外,对于n >1,以tn记在第n -1个事件与第n个事件之间用去的时间, 即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序列{ tn,n =1,2,. . . } 即称为到达时间间隔序列。第n个事件的发生时间Sn表达式如下:

如果满足{ tn} 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且服从参数为 λ 的指数分布,则称{Xt} 是参数为 λ 的泊松过程。则Xt服从参数为 λt的泊松分布,在任意的t > 0,s ≥ 0,在区间( s,s + t) 内满足

其中,λ 表示某时间段内电动出租车到达的频次。

基于以上理论基础,假设电动出租车到达充电站的过程服从泊松过程,总时间段内电动出租车到达的数量N( t) 和第i个时间段的电动出租车到达数量ni皆服从泊松分布。

由此可生成定时间片段长度内的到达车辆数随机序列。设单位时间片段长度为Tstep,电动出租车的到达时刻即为接入电网充电的时刻,即为充电开始时间Tstart -i。参数λ 代表总时间段内单位时间平均到达的车辆数,计算式为

式中,N为总时间段内到达车辆的总数量; i为总时间段内单位时间片段个数; Td为总时间段的长度, 则充电开始时间计算式可以表达为

式中,i为时间片段的序列号,即为第几个时间片段; ni为第i个时间片段内到达充电站的电动汽车数; j为第i个时间片段到达的电动出租车序列号, 根据ni进行编号。

3充电机服务时长分析

由于接受充电服务的车辆数和充电服务时间的随机性,电动出租车充电站是一个典型的随机服务系统。对于整个充电过程来说,电动出租车接受充电服务的服务时长与车载电池的初始荷电状态以及充电过程有关。电动出租车目前广泛使用的是锂离子动力电池,充电过程分为恒流和恒压两个阶段。充电服务时间的表达式为

式中,ts为充电服务时长; TCV为恒压阶段充电时间; TCC为恒流阶段充电时间。

恒流-恒压充电方式下完整的充电功率曲线如图1所示。

SOC与充电时间ts的变化可表示为

式中,SOC0为电池初始荷电状态; QN为电池的额定荷电容量; I为充电电流。

由图1可以看出,恒流恒压充电方式下,恒压阶段的时间TCV较短,占总的充电时间的比例很小,可以将此阶段的时间TCV近似为定值。当电池处于恒流阶段时,注入电池的电流IC为定值,恒流充电时长TCC可以表达为

式中,SOCCC为完整功率曲线上恒流充电阶段末端的电池荷电状态,为定值。

将式( 9) 代入式( 7) 可得充电服务时间和电池SOC之间的关系为

当电动出租车到达充电站时,接入充电机检测出初始的SOC( 0),便可以由此估算此辆电动出租车的充电服务时间。

4电动出租车功率需求建模

由以上分析,设定每天有n台电动出租车到达充电站。其到达的过程符合泊松过程,利用Matlab语句计算式( 3) 产生随机序列值,代入式( 2) ~ 式( 6) 可得随机模拟的每台电动出租车对应的充电开始时间序列Tstart -ij。

实验室测试的电动出租车车载电池充电功率曲线表达式为

式中,tcharg为充电完成时间; Pbattery( t) 为电池充电功率曲线。

将检测到的起始SOC值代入式( 7) ~ 式( 10) 得到充电服务时间ts,将此时间变换为充电功率曲线图上横坐标的充电开始时间点t0,表达式为

由式( 12) 计算得到t0时间点,此时间点后的Pchargn( t) 的曲线则为该台电动出租车预测的充电功率曲线。结合充电开始时间序列Tstart -ij查找出此台电动出租车的充电开始时间点,可得第n台电动出租车充电功率曲线表达式为

式中,84600为一天时间段内的时间点个数; t为一天时间段的时间点; tstart -ij为充电开始时间Tstart -ij对应的时间点。

由此,叠加每台电动汽车充电功率曲线便可得到一天时间段内n台电动出租车总的功率需求曲线表达式为

5仿真分析

本节以某示范城市电动出租车快充站为背景。 充电站共有116台充电柜,充电站相关数据从站内充电站后台监控系统的SQL Sever数据库中提取。 站内电动出租车车载锂电池充电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

设N( t) 是强度为 λ 的泊松过程,由N( t) 的概率分布可知基于观测的n = N( t) 的似然函数为

对数似然函数为

式中,c0为常数。令l( λ) ' = 0,得到的最大似然估计为

给定置信水平1 - α,用zα /2表示标准正态分布的 α/2上分位数: Φ( zα /2) = 1 - α/2,可以得到 λ 的置信水平为1 - α 的置信区间

假设一天时间段内一共有480辆电动汽车到充电站充电过程为泊松过程,以min为时间单位,Tstep= 30min,由式( 4) ,式( 5) ,式( 17) 可得参数 λ 的最大似然估计为

由式( 18) 计算可得 λ 在置信水平0. 95下的置信区间为[9. 145,10. 935]。

用Matlab程序随机产生了 随机数序列,代入式( 6) 计算得到的充电开始时间Ts序列,散点分布图如图2所示。

由表1及式( 8) ~ 式( 10) 计算得到的充电服务时间Ts,散点分布图如图3所示。

利用Matlab语句编程计算式( 11) ~ 式( 14) ,便可得到叠加后的一天时间段内充电站的充电功率曲线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将建模仿真得到的功率曲线与实际监控系统采集到的功率曲线进行对比,仿真得到的曲线与实际曲线有一定偏差。用Matlab的cor- rcoef语句计算两条曲线的相似程度,计算结果为93. 58% 。

6结论

需求工程过程 篇6

关键词:软件工程,需求分析,用户方成员,项目管理者

目前, 计算机软件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软件业所呈现出来的劣势已经不容忽视, 它正严重制约着我国IT业的发展。软件开发中的劣势主要表现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缺乏正确的方法, 系统运行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 软件产品的质量存在大量的漏洞。而事实证明, 造成这些后果的主要原因是:在软件开发的初始阶段, 项目的需求分析做得不够深入细致, 也没有实行有效的需求工程管理。大量的实例表明, 软件需求分析是决定软件质量的基础, 也是一个软件开发项目成败的关键。软件的需求分析作为一个软件项目开发的第一阶段, 其重要性很突出。软件的需求分析是指, 理解用户方对目标软件在性能、功能、设计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对用户方提出的具体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抽象出问题涉及的信息功能及行为的逻辑模型, 并最终形成需求文档, 因此构成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需求分析阶段。

目前, 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都设置了软件工程这门课程, 专门的软件培训机构也加大了对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 目的都在于建立学生的软件开发基础, 熟练掌握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的技术, 提高学生软件开发的能力。通过对软件工程知识的系统学习以及参与的一些案例开发, 该文提出在软件需求分析过程中的一些有效措施。

1 确定各方成员, 获取用户需求, 减少不利因素对需求分析的影响

需求分析的第一步是全面熟悉该软件项目的所有相关人员, 明确需求分析方成员和用户方成员。通过系统分析人员和用户方成员的多次交流和沟通, 最终确定对目标软件的综合要求, 以及确定如何实现用户方的需求和软件最终应达到的标准。在做需求调查时, 应避免不利因素的影响, 分析者必须从该软件项目的细节问题出发, 逐步细化软件的功能, 然后做一份详细设计方案, 提炼出各种不同的软件元素, 并找出各元素之间的联系, 预测该软件项目是否存在片面性或可能导致不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该过程中, 如果有问题, 需与用户再进行交流, 确定软件最终的设计方案, 并定义目标系统的详细逻辑模型。另外, 在做项目的需求分析时, 还应主动建立用户方单位的人事组织、业务关系, 并用结构图画出单位的组织结构, 还应当在单位组织结构图基础上画出全体项目成员的结构图, 以便更好更全面地进行需求调研分析, 发现问题适时调整, 进而确保需求分析的高度准确性。

2 采取有效的需求分析方法, 启发各种客户挖掘他们的需求, 并对获得的需求进行分析并建模

软件需求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业务需求、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在做需求调研时往往会发现, 有些客户因为缺乏计算机专业知识, 而无法提出准确的需求, 所以有些潜在的需求就无法完善, 导致最后的软件试用令用户不满。所以, 软件需求分析人员应站在用户的角度, 不但要确定用户明确的需求, 而且要善于启发用户, 并结合调研分析技术, 帮助用户共同挖掘隐含的需求。

总之, 在做需求调研的过程中应注意方法, 然后再对需求进行分析和建模, 一般需求分析的方法有结构化需求分析和RUP需求分析。结构化需求分析方法 (简称SA方法) , 主要是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加工处理。RUP的需求分析采用UML作为建模工具, 在UML中, 用例驱动的需求分析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其中的用例模型描述的是站在系统使用的角度所理解的系统的总体功能。一个用例模型通常由若干个用例图描述, 用例图的主要元素是用例、参与者、参与者的目标。

以网上书店电子商务系统为例, 图1是网上书店电子商务系统——管理员的用例图, 它的参考者包括超级管理员、会员管理员、库存管理员和订单管理员。超级管理员主要实现员工管理、统计营业额、统计会员的操作。会员管理员主要实现会员管理、处理会员评价投诉、会员级别管理、管理会员积分的操作。库存管理员主要实现产品的库存维护、产品上架、产品下架、发货的操作, 其中时间这个参与者主要对产品上架、产品下架, 监控订单的状态进行管理。订单管理员主要实现处理订单投诉、订单管理的操作。在这个用例图中, 包括关系表示成一个构造型为EXTEND的依赖关系, 表示产品类别管理用例是从产品库存维护用例扩展而来的。图2是网上书店电子商务系统——用户的用例图, 它的参与者包括会员、用户、游客、时间。会员主要实现登录、评价产品、确认收货、退出的操作。用户主要实现浏览商品、购买商品、浏览商品评价、搜索商品、显示相关商品、查看购物车, 结账的操作。游客主要实现注册操作。时间主要实现重置购物车的操作。在该用例图中, 包含关系有:查看商品明细用例是从浏览商品用例扩展而来, 加入购物车用例是从购买商品用例扩展而来, 删除购物车商品用例、修改商品数量用例是从查看购物车用例扩展而来, 而结账用例包含了确认送货地址用例, 确认送货地址用例包含了下订单用例, 注册用例是从结账用例扩展而来。

图1和图2所示的网上书店电子商务系统的用例模型清楚地表示出从使用者的角度所看到的系统功能。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之所以强调画出用例图, 是为了明确各种用户对系统的不同要求。普通用户关注的是系统是否简单易用, 而对于高级用户而言, 关注的是系统的高效性和易维护性。因而在用例图中必须对用户进行分类, 每一个用户类将有自己的一系列功能要求。总之, 正确的需求分析是需要了解需求的来源、用户的分类、用户要求等功能因素。另外, 需求分析中的界面设计也非常重要, 良好的用户界面可以提高软件的可用性, 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在做需求分析时, 应充分考虑软件中界面的设计。设计应充分以用户为中心, 应遵循Ben Shneiderman总结出的八条基本原则:1) 界面设计尽量保持一致;2) 提供“快捷键”操作方式;3) 针对用户的每一个动作, 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4) 交互过程应该完整, 即要有始有终;5) 错误处理机制要简洁明了;6) 允许动作的撤消;7) 提供提示字符或消息等操作信息;8) 减少人机交互时的用户短期记忆信息。

3 详细描述各项需求, 形成需求文档, 最终和用户共同确认。

优秀的需求分析应该准确、完整、一致、可测试的, 可跟踪的、可修改的, 最终应全面详细地描述整个系统的业务流程, 并将业务流程文档化后与用户再进行讨论、完善和修改。所以, 需求分析阶段应提交需求文档也即需求规格说明书。需求规格说明书贯穿于项目开发的整个过程, 一般对需求的有效性也起到某种程度的验证作用。需求规格说明书应完整、准确、具体地描述对目标系统的功能要求、数据要求、性能要求、用户系统描述等。一个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功能需求分为若干个业务, 对数据也有不同的操作, 所以各个业务都是作为独立的一个功能模块, 在具体运用时都是通过接口来实现相互之间的调用。所以在需求文档中在充分考虑用户需求的同时不能忽略运行需求, 其中包括用户接口和软件接口。当软件项目中的某些问题发生变化时, 对需求文档中的描述要做到准确无误, 最终和用户共同确认, 再对内容进行筛选和调整。

4 结束语

需求分析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主要是确定用户对软件产品的需求, 完成系统必须具有的功能。软件工程中需求分析的发展, 使软件开发人员认识到, 如果科学地进行需求分析, 就能避免因需求分析不当而导致的系统问题, 整个过程不但要有用户的直接参与, 而且项目管理者也要发挥主导作用, 才能真正解决需求分析过程中的问题, 进而探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自动适应系统需求的不断变化。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2]杨芙清.软件工程技术发展思索[J].软件学报, 2005 (1) .

需求工程过程 篇7

1 我国建设监理行业的现状浅析

据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 《建设工程监理统计公报》显示, 自我国推行工程监理制度以来, 监理行业的准入制度比较宽松, 政府对监理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 以及市场退出制度的长期缺失, 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数量过度增长。以致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的增长量赶不上监理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增长量, 行业内部竞争加剧, 企业为了争夺监理业务不得不竞相压价。而低价中标又导致监理企业的利润空间大大缩小, 监理人员的待遇降低。

监理行业的低收入导致该行业人才的流失, 大量的优秀人才跳槽离开该行业, 尤其是一些全面的、多能的优秀人才领先转行。监理企业为了满足压缩经营成本和完成业务的需要, 大量雇用刚毕业的学生和返聘的离退休人员, 他们逐渐成为我国监理行业从业人员的主要成分。他们往往缺少多专业实践经验, 缺乏独立工作能力。这就是监理行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企业利润微薄在限制监理人员配置的同时, 还制约员工的教育培训和素质提升等。我国监理企业的业务范围往往局限于施工阶段, 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的质量、进度控制及安全管理。这限制了监理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 声誉也相应降低, 利润空间进一步压缩。这就是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导致该行业进入恶性循环, 行业呈现下行趋势。

2 公司普遍性和特殊性

对比行业现状分析该公司的现状, 会发现该公司的现状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

普遍性表现在:企业利润空间缩小, 监理人员的待遇偏低。监理人员跳槽现象频频发生, 人才大幅流失。监理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 返聘的离退休人员与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为主要成分, 中壮年人少, 呈现出明显的断层。监理人员缺少多专业实践经验。监理人缺乏独立工作能力。监理业务范围往往局限于施工阶段, 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质量、进度控制及安全管理。

特殊性表现在:该公司的综合实力强, 业务范围广, 资质等级高, 又正值我们集团公司大发展大建设时期, 建设项目多, 且不乏大项目。该监理公司可借此避免与其他监理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 这是我们的优势。但员工收入比同行业较低, 尤其是基层员工更是低很多。这不利于招纳人才和留住人才。公司为了满足业务的需要只能不断招聘新员工, 简直成了新从业人员的培训机构。因此, 该公司没能将稳定的盈利转化为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3 监理企业经营者必须保持竞争意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入无法家拂士, 出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国家如此, 在目前监理行业内部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中, 监理企业的生存更是如此。虽然, 目前该公司不用为招揽业务发愁, 保持稳定的盈利, 能有生存压力。但集团公司的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总是要结束的。到该监理公司不得不走出“温棚”面对市场的残酷竞争时, 如何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作为公司经营管理者不可不居安思危及早考虑, 早做规划, 早做准备。

4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向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发展

4.1 我国监理企业提供的服务不能满足业主的需求

我国监理行业的业务范围往往局限于施工阶段监理, 工作重点主要集中于质量、进度控制及安全管理。造成这种状况既有体制上、认识上的原因, 也有建设单位需求和监理企业素质及能力等原因。现在, 监理企业业务范围过窄和业主的需求趋向多样化和系统化之间的矛盾日益剧烈。

4.2 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监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建设工程的“质量、进度和投资控制”的工作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仅仅在施工阶段实施这些控制工作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

首先,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有利于对工程质量的控制。目前, 我国监理企业大多在施工阶段对工程实施质量控制。而在施工阶段, 工程设计已经是木已成舟, 造成了工程质量隐患。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第一要务是选择优秀的施工单位。若工程监理单位能在工程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就开始介入, 若能够利用在工程监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 对工程勘察、设计过程进行监督, 在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阶段就发现不合理的地方, 并提出意见, 及时修正, 必定能实现对工程质量更有效的管控。

其次, 实施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有利于对工程建设的进度控制。目前, 我国建设项目的审批手续是建设单位的筹建机构办理的, 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及主要材料和构配件供应商的招投标等工作也主要是建设单位的筹建机构自己做的。由于业主临时筹建机构缺乏经验, 不熟悉建设程序, 难免会拖延各项工作的进程, 设计不合理引起的图纸变更、选择施工单位不当等都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工期的延误。若监理企业从立项、可行性研究、审批、招标、设计全过程参与则能大大提升监理企业的管控实效。

再次, 全过程全方位监理有利于对建设工程投资的控制。通过分析在建设工程各个阶段进行投资控制对其经济性的影响程度, 结果显示:项目前期进行投资控制对项目经济性的影响程度达到80%, 仅设计阶段就占75%, 可见节约投资的可能性主要存在于施工之前, 进入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已经错过了投资控制的关键期, 节约投资的可能性已经很小。所以, 监理企业在项目前期就开始实施投资控制工作则能更大程度的节约投资, 起到更好的控制效果。

从发展趋势上看, 我国工程监理的业务范围向全方位、全过程发展乃是大势所趋。

4.3 公司具备发展全过程、全方位监理的条件

该公司从事多年监理实践,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年, 该公司已经在逐步扩展业务范围, 在协助建设法人进行招标和签订合同方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另外, 与该公司同为能源工程公司下属单位还有地勘院、设计院、基建公司等建设企业。勘察院、设计院、施工单位与该监理公司也时常有人员交流。这更给该公司向全过程、全方位监理发展提供了技术和资源优势。

5 结语

在监理行业竞争日益剧烈的背景下, 该公司应利用现有的优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顺应形势变化, 主动转型, 积极扩展监理服务内容, 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

摘要:在监理行业竞争日益剧烈的背景下, 宁夏灵州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应利用现有的优势,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顺应形势变化, 主动转型, 积极扩展监理服务内容, 向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发展。

上一篇:边坡防护与加固下一篇:异常高管薪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