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精神疾病

2024-07-20

慢性精神疾病(精选12篇)

慢性精神疾病 篇1

健康从身边的细节做起!

这里有一个无所不能的“水医生”!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水来预防一些常见的慢性疾病, 对自身的身体进行有效养护的书, 使您轻松享受到水带来的健康。本书是您及亲友健康的好帮手。

【作者简介】

周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工作,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 曾到香港大学、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访问研究,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1项, 参加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等部级以上课题6项。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部市级课题4项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一项 (参加者) , 发表论文17篇, SCI收录2篇。目前在美国做专业性研究。代表作:《图解中医:男性养生》《图解中医:女性养生》等。

慢性精神疾病 篇2

伏龙坪街道皋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社区占地面积18平方千米,总户数971户,总人口4056人,其中0—7岁儿童占7.38%,育龄妇女占38.9%,老年人口占10.9%,经济水平较低,社区居民享有社会医疗保险比例为90.97%。本社区街道办事处和各居委会均有专人负责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社区所辖范围内有学校1所,工厂1座,医院、相关诊疗机构1所。

2011年我中心在城关区卫生局及城关区疾控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加强慢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性疾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辖区居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三年对慢性疾病监测报告如下:

一、中心慢性疾病监测人员工作

本辖区总人口为4056人,2011年1月份至2011年12月份,我中心共网络直报死亡卡片5张,上报审核率100%。中心于2011年7月下旬对慢性疾病管理人员进行慢性疾病监测培训,将根本死因的确定、《死亡医学证明书》的填写、ICD-10编码、高血压登记表、糖尿病登记表做为重点内容对慢性疾病监测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提高其对慢性疾病监测工作的认识、提高了业务水平。

二、宣传教育工作

我中心充分利用宣传资源,如:播放宣传教育视频;自制展板、宣传单、小册子、宣传条幅在县城中心广场宣传;建立流动宣传点,在周边城镇人口密集地带进行宣传。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高血压日”、“世界无烟日”、“联合国糖尿病日”等卫生宣传日大张旗鼓的对全县广大民众进行了慢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对人们养成良好生活习惯,预防慢性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三、慢性疾病监测工作

1、基本工作

我中心为自助慢性疾病监测点,均按《甘肃省慢病防治管理办法》常规性的进行慢性疾病监测工作。我中心于2010年全面启动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建立个人健康档案4056份,建档覆盖率100%。

2、监测工作

2011年1月份至2011年12月份共上报慢性疾病病例99例;死亡5例,死亡率1‰。其中高血压患者65例,发病率10‰;脑卒中患者0例,发病率0‰;冠心病患者1例,发病率0.25‰;糖尿病患者33例,发病率8‰;肿瘤患者0例,发病率0‰。

3、居民患病因素: ①本辖区海拔较高,地理位置较为偏远;

②居民多为农民,文化程度及关注健康程度较低,患病人群对于高血压及糖尿病等典型慢性疾病的认识不足;

③居民自身对于防治此类慢性病的知识欠缺。4、2011年慢性疾病抽样调查工作

2011年4月初,我中心开展居民慢性疾病核心指标抽样调查项目,样本100份。分别抽查五个年龄段(18-35周岁、36-45周岁、46-55周岁、56-65周岁、66周岁以上)男性、女性各五名。抽样调查显示,高血压患者主要集中在36岁以上的人群,此类人群多参加繁重的体力劳动,饮食偏好多为油腻、辛辣。对于此类人群的防治措施为:定期随访,指导饮食,建立高血压患者管理小组等;糖尿病患者主要46-65周岁的人群,此类人群饮食口味偏好肥甘厚腻,对于此类人群应定期随访,做好随访记录,及时给予药物治疗等措施。

5、工作人员工作要求

我中心要求慢性疾病监测点防疫人员及临床医生要充分认识慢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避免漏报、迟报现象,要注重原始资料的保存。

伏龙坪街道皋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慢性疼痛 心理疾病的信号 篇3

1.紧张性疼痛这类疼痛常由心理冲突所致。以头痛、背痛、牙痛和腰痛最为多见。这是一种解脱压力、摆脱窘境的心理转换方式的疼痛。这种疼痛很明显的特点就是随着精神压力的消长而消长。

2.暗示性疼痛心理暗示导致的疼痛。如某女工自感上腹部不适,到医院做上消化道造影时,听到技师说:“十二指肠有逆蠕动波(这是正常现象)。”此后病人的上腹便出现持续闷痛,且伴有恶心、呕吐,并反复发作,但多项检查未查出器质性病因,最后经心理治疗方愈。

3.抑郁性疼痛这类疼痛早期以头痛最为常见,其程度和性质随心境的变化而变化,尔后可发展为躯体其它部位的疼痛,如背痛、腹痛、腰痛。病人往往认为心境抑郁是疼痛不愈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有时可使缺少临床经验的医生忽略抑郁的病因作用。

慢性精神疾病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1年11月30日本院慢性精神科五个病区的住院患者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诊断、付费方式和用药情况。当天共有住院患者589例, 其中女性170例, 占28.86%, 男性419例, 占71.14%。11月份入院人数为48例, 其中初次入院12例, 占26.09%, 复入院为36例, 占73.91%。11月份出院人数为44例。<20岁2例, 占0.34%;20~29岁12例, 占2.04%;30~39岁77例, 占13.07%;40~49岁157例, 占26.66%;50~59岁240例, 占40.75%;≥60岁103例, 占17.15%。

1.2 统计学方法

将当日调查的用药种类分为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心境稳定剂、镇静催眠药等, 其它药作为辅助药物, 将调查结果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诊断分类

双相情感性精神障碍6例, 占1.02%;精神发育迟滞15例, 占2.55%;梅毒所致精神障碍3例, 占0.51%, 躁狂症2例, 占0.34%;阿采氏综合征5例, 占0.85%;酒精所致精神障碍1例, 占0.17%;麻痹性痴呆症2例, 占0.34%;癫痫症5例, 占0.85%;抑郁症3例, 占0.51%;外伤所致精神障碍1例, 占0.17%;精神分裂症546例, 占92.70%。

2.2 住院病人医疗费用分析

自费病人109例, 占18.17%。公费医疗、医疗保险、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等付费病人合计480例, 占81.83%。

2.3 使用药物频率

使用抗精神药物频率, 见表1。使用氯氮平最多, 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频度已高于传统抗精神病药。使用的抗精神病药除前十种抗精神药物外, 还包括氟哌啶醇、齐拉西酮、卡马西平和苯妥英钠。前十种抗精神药物实际使用频度和日剂量, 见表2。

2.4 联用抗胆碱药

联用苯海索116例, 占19.69%。

2.5 联用中枢兴奋药

联用吡拉西坦11例。

2.6 联用镇静催眠药

联用硝西泮5例, 占0.85%;氯硝西泮40例, 占6.79%;劳拉西泮8例, 占1.36%;地西泮2例, 占0.34%;艾司唑仑2例, 占0.34%;阿普唑仑68例, 占11.54%。共联用镇静催眠药125例, 占21.22%。

2.7 联用抗抑郁药

文拉法新1例, 西酞普兰4例, 舍曲林4例, 帕罗西汀2例, 共使用抗抑郁药11例, 占1.87%。

3 讨论

从抗精神药物使用频度看, 位于前十位的分别是氯氮平、利培酮、丙戊酸钠、阿立哌唑、奋乃静、舒必利、奥氮平、喹硫平、氯丙嗪、碳酸锂。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都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下。随着新型抗精神病药的广泛使用, 慢性精神病患者的抗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据广州市脑科医院慢性病科的资料[1], 2005年抗精神病药DDDs前五排序分别是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和氟哌啶醇, 2006年抗精神病药DDDs前五排序同样是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奋乃静和氟哌啶醇。2006年新型抗精神病药DDDs构成仅占11.35%, 2011年新型抗精神病药已占58.11%。新型抗精神病药具有显著的疗效、高安全性和较少的不良反应。从病人的付费方式到抗精神药物使用频度的改变显示了国家对精神卫生领域的重视及社会的进步。

氯氮平作为最早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使用频率列第1位, 说明氯氮平由于疗效显著, 对部分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 因此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2,3,4], 但是该药能引起粒细胞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 长期使用影响精神病患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 导致不可逆转的糖尿病和高脂血症及肥胖症, 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进一步下降, 因此使用氯氮平时要提高警惕, 加强监测体重、血糖、血脂、血压及血液检查。

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剂量都在推荐的安全剂量之下。本调查显示本院单一用药占抗精神病药治疗方案例数的65%以上, 与付红卫等[2]调查的80%有一定的差距, 而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调查的60%相当[4]。慢性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单一用药在临床上成为首选方案, 而慢性精神病患者因多次复发, 为较好地控制病情, 特别是氯氮平+新型抗精神病药已成为常见的合并用药方案, 此方案可减少氯氮平的日剂量, 提高疗效, 减轻不良反应。

从调查可以看出镇静催眠药的应用较少, 占21.22%, 只有1例是联用氯硝西泮+劳拉西泮, 考虑到是临床医生换药过程中, 仍属于合理用药。而值得注意是丙戊酸钠大量使用 (占29.03%) , 丙戊酸钠作为情绪稳定剂可替代碳酸锂的使用, 但因其是强肝药酶诱导剂, 并且常用的不良反应为肝损害, 这种长期、大剂量合并使用丙戊酸钠的情况值得关注。

综上所述, 我院在慢性精神病患者药物治疗方案多数是合理的,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大量使用, 个性化合并用药成为治疗方案首选。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抗精神药物临床使用情况。方法:使用一日法对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慢性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抗精神药物处方进行调查。结果与结论:①单一用药占主导地位;②与2005年、2006年比较, 氯氮平的使用仍处于第1位;③新型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率已大幅升高, 占58.11%, 传统抗精神病药已退居二线。④丙戊酸钠大量使用值得关注。

关键词:慢性精神病患者,抗精神药,处方,调查

参考文献

[1]陈庆强, 徐义, 王素云, 等.慢性精神病住院患者药物用药调查分析[J].海峡药学, 2007, 19 (11) :106-107.

[2]付卫红, 吉中孚, 杨贵刚, 等.住院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处方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0, 19 (3) :149-151.

[3]忻珏陈, 徐鹤定, 陈俊, 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时点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 2008, 20 (2) :20-2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 篇5

高二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类型及现状

2、知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的病因

3、知道如何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类型及现状(2)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的病因(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2、教学难点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类型及现状

三、教学方法:

讲解法

四、教学课时: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概念、类型及现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 NCDS)简称“慢性病”或“慢病”,是指从发现之日起起算超过3个月且不能治愈或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治愈或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CD-10)标准可分为:

(1)精神和行为障碍 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症等(2)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3)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4)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胰腺炎、胆石症等(5)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 血脂紊乱、痛风、糖尿病、肥胖、营养缺乏等(6)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7)恶性肿瘤 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慢性病已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成人的最主要死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未来十年,慢病死亡率将占死亡的73%,占疾病负担的60%。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也是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卫生部06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死亡人数将近600万。09年11月11日慢性病防治研讨会指出,我国慢性病患者呈快速增长趋势,死亡率已占因病死亡人数的80%,未来30年将出现高峰。

(二)病因:

慢性病的病因可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中间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等,下面主要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阐述。(1)吸烟

众所周知,吸烟已经是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中患多种癌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WHO认为,每人每天吸5支以上的香烟,或每天连续或间断被动吸烟15分钟,就会对身体造成中度以上的损伤。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4000种有毒成分被吸入人体后与组织细胞争夺氧气和营养,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缺血,容易癌变,有毒成分还能导致血管硬化,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达500万,大概每10个成人中有1个死于烟草的毒害,约有一半的青少年呼吸着被香烟烟雾污染的空气。国外资料证实:被动吸烟的母亲与无被动吸烟母亲相比所生新生儿体重低200—500克,畸形发生率高1.8—3.8倍。总之,香烟杀人于无形之中,其破坏性之大、危害性之广已无需赘述。(2)酗酒

长期过度饮酒对人体危害最大最直接的器官是肝,乙醇长期大量进入肝脏可使肝细胞反复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除此之外还会伤害到生殖器官、消化系统等,大量饮酒也是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酒精是一种嗜神经性精神活性物质,严重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出现人格障碍、遗忘综合征、脑萎缩等,导致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但是,适度饮酒对防治慢性病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3)不合理膳食

专家指出,“吃出来的慢性病”危害巨大,大量研究显示,膳食中营养过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膳食不平衡尤其对心血管病影响最为明显,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但也面临着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的双重挑战,全国居民消费结构正由“饥饿减少”向“慢性疾病”方向发展。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铁、维生素A 等微量元素缺乏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超重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万,预计今后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4)静坐的生活方式

我们这里谈到的静坐不是参禅的静坐,而是指缺乏运动,几乎整天坐在椅子上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学习、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强和电脑的普及,静坐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缺少体力活动和钙以及维生素D会使骨质丢失,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同时,乙型糖尿病的诱因与体力活动不足也有很大的相关。静坐生活方式也容易导致肥胖、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疾病。对此本人有切身的体会,我在高中时因课业繁重而极少运动,整天几乎屁股不离椅子,以致患上颈椎病,至今仍未痊愈。(5)长期不健康的心理

WHO指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心灵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心理问题十几年前在我国还较少被提及,但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工作节奏紧张,情绪波动大,极度亢奋或极度低落,精神过度压力,从而导致的失眠、焦虑、抑郁、和心理障碍已相当普遍。心理问题也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功能性和器质性的损害。

(三)危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因,加重了全球疾病的负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持久的创伤。预计到2020年全球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将达5000万人。慢性病其持久性和反复性导致其治愈率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假如能治愈还好,治不了还会致残甚至引起个体生命的死亡。慢性病病程长,这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国家每年要为防治慢病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消耗,降低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妨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慢性病的危害不容小觑。

(四)防治

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可以针对前面提到的病因采取综合措施。

(1)以防为主: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应该是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作为个人,应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愉悦。作为医院,应该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医院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治病救人,更应该把健康知识传授给群众,激励和引导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和武器。作为国家和社会,应加大在慢病 预防领域的的投入,加强领导和改革慢性病防治机构,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2)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当确认自己患上慢性病时,除了要积极就医外,更应该注意一些对此病禁忌的生活习惯,并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家人亲友对慢性病病人应多关怀、多照顾、多鼓励,耐心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中晚期不治之症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完善其人生观、价值观和死亡观,有条件的可以去临终关怀医院度过生命剩余的时间。国家应加强慢性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探索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防治质量。

(五)总结

我战胜慢性疾病的"十个坚持" 篇6

一、坚持有目的、有重点、有准备地定期到正规医院检查。尤其发现自己身体某部位有不适之时便引起重视,查清病因,对症下药,把病消灭在萌芽阶段。从不麻痹大意,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二、坚持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规范、联合、合理治疗所患疾病。诊断前把病情详细告诉医师,使医师全面掌握自己的病情。诊断后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并注意调养,主动配合医药治疗。

三、坚持不轻信广告和游医的欺哄,防止上当受骗,延误病情。

四、坚持把好"入口"关,戒烟戒酒,不吃或少吃不该吃的东西。忌食生冷,按时进餐。

五、坚持不断学习保健知识,改变陈旧观念,增强自我保健意识,避免"死于无知"。

六、坚持天天保持乐观情绪,凡事冷静,想得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牢记健康第一。做到快快乐乐每一天,健健康康走人生。

七、坚持适当、合理、有规律地参加户外有氧体育活动,并有针对性地每天早晚做一次穴位按摩,尤其是耳部、窝腑、肚脐、命门、涌泉五大保健区的按摩。这对保持血液循环,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八、坚持天天保持营养平衡,合理膳食,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粮杂粮。除了非用药不可的疾病之外,尽可能以食疗代替药疗,或者以食疗为主,药食兼用。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动补。我一直坚持食动并举。

九、坚持主动科学饮水。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代谢、利用输送以及排泄,都要水参与,呼吸活动也离不开水。我每天要畅饮3次以上的新鲜白温开水:第一次为晨起洗刷后,第二次为上午11时,第三次为晚睡前。其它时间饮水则顺其自然,不论口渴不渴都坚持喝水,从不等到口渴得难受了才喝水。喝水的好处是可稀释血液,防止血管栓塞,保持血管畅通;清洗肠胃,有利于两便保持通畅和皮肤光泽富有弹性。我每天喝水量一般都在2400毫升左右。

可导致发生跌倒的慢性疾病 篇7

平衡和视力问题及药物的副作用会使你变得脆弱。

以下是常见的可导致跌倒的几种身体的危险因素。

慢性疾病

肥胖、视力疾病、糖尿病、帕金森氏病、低血压、关节疼痛、外周神经病变和内耳问题,都会导致失衡。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进行锻炼,并进行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改善平衡状况,防止跌倒的发生。

药物的副作用

如催眠剂和某些降压药等一些药物的副作用,可增加你发生跌倒的风险。例如,服用降血压药物后,当你突然站立时你会发生头昏并出现失衡。这并不是说你应该停止服用这种使你感到头昏、乏力或头晕的药物,但当你站起来时要千万小心,并尽快把你的这些症状告诉你的医生。

脱水

脱水可导致衰弱、头晕、乏力。甚至可能导致昏厥、跌倒和骨折。要确保你的水分通过每天喝2~3升的液体,最好是水或肉汤。

维生素D水平低下

这种原因不太容易理解,但研究显示,人的维生素D水平低下时跌倒的风险更高。美国医学协会建议,年龄在31到70岁的成年人每天要服用600国际单位的 维生素D,而年龄在71岁以上的成年人的每天需服用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一些专家建议,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的最佳形式,这种维生素在所有药房都有出售。

慢性精神疾病 篇8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选自我院2004年2月1日-2008年1月31日4年所有住院患者。

1.2 入组标准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且

住院时间>5年, 总病程>15年, 共收集病例822例, 其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23例。

1.3 统计方法按性别、发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起病

形式、首发症状、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精神症状的变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预后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82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中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23例, 发病率2.8%, 其中男16例, 女7例, 男女之比为2.2∶1。

2.2 2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中 (住院时间>5年, 病程>15年) , 41岁~50岁4例, 占17.

4%, 51岁~60岁6例, 占26.1%, 61岁以上13例, 占56.5%。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与年龄呈正相关。

2.3 起病形式、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首发症状:

急性起病5例, 占21.74%, 亚急性起病8例, 占34.78%, 慢性起病10例, 占43.48%, 慢性起病者明显多于急性起病。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首发症状: (1) 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占16%, 以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等脑血管病和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为主; (2) 以共济失调、不协调性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占63.1%, 以脑萎缩、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等多见; (3) 以感觉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占20.9%, 多见于周围神经炎。

2.4 精神症状的变化:

合并神经系统疾病后精神症状复现或出现新的精神症状者占48.2%, 精神症状无变化者占45.5%, 患者以感觉和运动障碍为主诉者仅为3.3%。

2.5 神经系统阳性体征:

病理反射 (巴彬斯基征) 阳性9例, 占39.13%, 肌张力增高15例, 占65.22%, 共济失调的试验 (包括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动作、跟-膝-胫试验、Romberg sign) 阳性17例, 占73.91%, 感觉 (痛、温、触觉) 异常3例, 占13.04%。

2.6 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

所有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均以中等剂量维持治疗者为主, 其中经典抗精神病药物8例, 占34.78%, 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者3例, 占12.04%, 氯氮平治疗10例, 占43.48%, 未服药物2例, 占8.7%。

2.7 预后:

所有2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治愈2例, 缓解10例, 死亡13例, 分别占8.7%, 43.48%和56.52%。

3 讨论

3.1 本调查提示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有随

着年龄增加发病率增高的特点, 可能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独立群体中有此特点, 但缺乏与正常人群对照性研究资料, 提示精神病专科医院重视慢性病程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神经、精神是相互交叉的学科, 二者所涉及多种精神及神经功能紊乱临床表现错综复杂, 因此应全面掌握其共性和个性临床特征, 熟悉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时的临床表现, 及早发现, 对于提高临床的确诊率、减少误诊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3.2 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除常见原因外, 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慢性精神分裂症由于长期住院和封闭治疗, 患者体力活动减少→脂肪蓄积→肥胖→高血压→发生脑血管病; (2) 抗精神病药物所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1]:抗精神病药物→阻断结节-漏斗通路DA D2受体→脂肪代谢障碍→肥胖→高血压→脑血管病; (3) 长期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及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引发贫血→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4) 感染:长期住院患者, 机体防御功能降低, 细菌、病毒可直接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感染或通过血行播散→经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3.3 在所有23例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中, 以共济失调、不协调性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占63.

1%, 但由于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以锥体外系 (EPS) 反应最为常见 (机制是阻断黑质-纹状体通路DA D2受体, 与锥体外系的运动功能相关) , 包括肌张力障碍、帕金森病、迟发性运动障碍等[2], 极易与神经系统的首发症状相混淆, 有报告二者的识别率不到23.4%, 是造成误诊、延诊的主要原因, 其后果: (1) 失去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时机; (2) 增加了医疗风险; (3) 提高了医疗成本; (4) 随着病情发展, 降低了治愈和好转的可能性; (5) 病死率增加。故及早识别共济失调和运动障碍患者, 对于早期发现神经系统合并症有重要意义。有学者建议, 当上述二者难以鉴别时, 可采取降低抗精神病药物剂量或应用苯海索、东莨菪碱注射液等对症治疗措施, 有助于临床甄别[3]。

3.4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1],

当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时, 其认知功能障碍更加突出, 呈现叠加效应, 调查患者以感觉和运动障碍为主诉者仅为3.3%, 由于慢性精神障碍患者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能力下降, 对自身的不适感觉麻木, 患者主动叙述躯体不适在慢性病例中是一大困扰, 当发觉疾病已处于一定程度时为时已晚。所以详尽的体格检查在精神科尤为重要, 尤其要注意具有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的阳性体征, 对于早期发现、及早检查和临床诊疗有指导价值。

3.5 慢性精神分裂症合并神经系统疾病者病死率较高,

半数以上患者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在神经系统变性、变态反应性疾病和脑萎缩中, 其并发疾病呈慢性迁延、逐渐进展或可以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特征, 86%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逐步下降, 感染、褥疮成为威胁患者生命新的杀手。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重点要放在积极治疗原发病、早期预防新的并发症上, 此时精神疾病已不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 抗精神病药物可以减少到最低剂量或停用。

摘要:目的了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状况。方法制定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标准, 逐个登记合并神经系统疾病状况, 按性别、发病年龄、病程、住院时间、起病形式、首发症状、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精神症状的变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抗精神病药物使用情况、预后进行汇总、分析。结果合并神经系统疾病与年龄呈正相关, 慢性起病者明显多于急性起病, 以共济失调、不协调性运动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居多。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有其自身特点, 及早识别, 早期干预, 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神经系统疾病

参考文献

[1]郝伟, 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87、208

[2]刘道宽, 蒋雨平, 江澄川, 等.锥体外系疾病[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335~370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 篇9

1 发病症状和病理变化

有关临床对鸡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最普遍的症状是呼吸道,主要是咳嗽、打喷嚏,还会出现器官啰音和发生鼻炎,这些都集中发生在成年鸡中;另外,鸡一旦发生这种疾病,就会逐渐降低采食量,鸡毛呈现粗乱并伴随有体重下降的现象。其中一些病程较长的鸡眶下窦渗出物蓄积,此时如果人为用手挤会出现黄白色的干酪样物。这部分鸡的病理变化主要是鼻道和眶下窦黏膜出现水肿和充血现象,喉头和气管内有黏稠的渗出物[1]。对病鸡解剖后主要表现为气囊炎、心包炎、腹膜炎,喉、气管炎症,喉、鼻腔、气囊上有黄白色的干酪样物,眼睑肿大或粘连,一旦鸡群感染这种慢性呼吸道疾病,其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的分泌物排出病原可能对空气和饮水产生影响和污染。

2 危害和损失

鸡慢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会随着病情的加剧而拉长病程,有些甚至可达一个月以上,引起生产性能的降低,造成病鸡生长发育缓慢,消瘦、小鸡成活率低,蛋鸡产蛋率下降,如果是种鸡群发生这种疾病除产蛋率下降外,还会引起孵化率降低,出壳弱雏率增高。

3 防治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鸡场环境卫生

3.1.1 场区设计合理

鸡场设计合理、布局规范,为鸡群提供一个健康、卫生的饲养生长环境,鸡舍干净、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夏天做好防暑降温,冬季要做好防寒保暖,特别是天气发生骤变极冷极热时,要做好预防和准备,以减少应急因素的发生。

3.1.2 合适饲养密度

保持鸡舍良好的通风,以降低氨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

3.1.3 选择品种优良

保证鸡群适应当地环境条件,选择健康的鸡苗进行饲养,提供优质、安全的饲料。

3.2 建立无病鸡群,实施严格生物安全措施

(1)做好相应的隔离和防疫措施,有条件的最好实行自孵自养,减少外引疫病风险,如果发现鸡群有潜在的感染慢性呼吸道疾病时必须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将病鸡与其他健康鸡群进行隔离,把病死鸡、粪便和垫料及时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2)做好定期消毒工作,鸡场实行全进全出,在鸡出栏后对所有粪便和杂物进行清理消毒,鸡舍停饲,圈舍间进行轮养。雏鸡入鸡舍前对圈舍用无毒、高效、无腐蚀性以及无刺激性的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

(3)养殖场工作人员进出进行消毒、隔离,饲养人员分区负责,车辆、货物、用具出入严格消毒。还要防止病原经饲料传播,严禁将污染工具带入鸡场,严防飞禽、老鼠等进入。

3.3 做好对鸡群疾病预防保健工作

(1)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对健康鸡群进行疫苗接种,同时还应对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进行免疫,因上述疾病的发生也会继发慢性呼吸道疾病。

(2)为了有效防治这种疾病的发生,选择一些药物来对鸡进行保健,主要是使用一些营养性的药物,例如鱼肝油或者水溶性多维素,这些可有效提升鸡群的生理机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

(3)对发病鸡用泰乐菌素或红霉素配合复方甘草颗粒拌料或饮水进行治疗。用法用量遵照药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鸡群发生慢性呼吸道疾病是非常普遍和常见的,为了提高养殖效益,降低发病率,必须从多方面来控制鸡群潜在可能引发疾病的各种因素,减少应激,消除诱因,并通过规范的饲养管理、疫苗接种以及药物防治来有效控制这种病情的发生和蔓延。

参考文献

饮茶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篇10

1 饮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1.1 茶与2型糖尿病

对于饮茶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最新的队列荟萃分析[1]共纳入12项队列研究,随访了共545517名参与者其中37445为糖尿病新发病例,分析结果发现茶与糖尿病发病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不饮茶比较每天饮茶1、2、3、4、5和6杯人群2型糖尿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0.97(95%CI:0.94,1.01),0.95(95%CI:0.92.0.98),0.93(95%CI:0.88,0.98),0.90(95%CI:0.85,0.96),0.88(95%CI:0.83,0.93),0.85(95%CI:0.80,0.91);每天饮茶增加2杯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可以降低46%,提示饮茶可降低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另外,在糖尿病风险人群中,最新的RCT荟萃分析研究了茶中儿茶素对成年人葡萄糖代谢的影响,研究共纳入22项RCT研究,共154名研究对象。结果显示,茶中的儿茶素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风险人群的腹血糖水平,但对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糖基化血红蛋白浓度和胰岛素抵抗指数没有显著作用。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饮茶与2型糖尿病发病率呈负相关,动物实验和人群研究表明茶的摄入可以增加SD大鼠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其血糖水平;绿茶可通过增加葡萄糖转运体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通过下调葡萄糖异生作用酶的mRNA水平抑制肝葡萄糖生成[2],降低血糖和胰岛素浓度。长期饮用绿茶能改善代谢综合症,抑制NF-kB活化来保护胰岛β细胞,对2型糖尿病起到保护的作用[3]。

1.2 茶与肥胖

在肥胖风险人群中,最新的RCT荟萃分析共纳入11篇RCT研究.试验人群包括亚洲人群及高加索人群,其中实验组616人.对照组610人,绿茶的摄入量分别为每天270mg至1,207mg,结果显示可以明显降低体重,对减肥有显著积极影响,与亚洲人受试者相比儿茶素在高加索人的影响较小(-1.51kg;P=0.37)。提示饮茶对体重的减少有积极影响,但是绿茶对肥胖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人种有关。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茶可以有效保持或减少肥胖或肥胖风险人群的体重。其机制为:茶中的咖啡因会抑制磷酸二酯酶,导致环磷酸腺苷水平的增加可刺激交感神经系统;控制茶中咖啡因的摄入,饮茶者与对照组相比,代谢率和能量消耗没有明显的改变.证明茶中咖啡因能增加能量代谢对肥胖起到了缓解作用。动物实验结果表明,长期饮茶可以减少脂肪的吸收以及增加脂肪在体内的利用率。在体外实验中,证明儿茶素可以减轻体重。

1.3 饮茶与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风险人群中的RCT荟萃分析共纳入11篇RCT研究(中国人群2个,波澜、日本、澳大利亚人群各一个,美国人群6个),心血管疾病风险人群共821例做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红茶可以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饮用绿茶可以显著降低总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饮茶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茶多酚可作用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过程的各个环节,从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在心血管疾病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1.4 饮茶与中风

纳入1项队列研究荟萃分析,共纳入11项队列,共513804名吸烟,2型糖尿病等中风风险人群(美国人群5个,芬兰人群2个,荷兰人群3个,日本人群1个)作为研究对象。茶的摄入量分别为每天<1杯,每天1-3杯,每天≥3杯,研究结果显示,饮茶与缺血性脑卒中风险呈负相关RR 0.76(95%可信区间:0.69,0.84),每天饮茶增加3杯可以降低13%的中风风险:RR 0.87(95%CI:0.81,0.94)。

研究结果显示茶消费与中风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动物实验研究发现茶多酚有效降低中风的发病风险。茶中的儿茶素通过多种机制的对心血管起到保护作用,经常饮茶可以降低中风的发病率。儿茶素可以通过清除氧自由基而减少氧化损伤,红茶的人群干预实验证明,饮用红茶(1-6杯)1小时后,血浆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加。

1.5 茶与骨折

共纳入6个队列研究8个病例对照研究,共195992例研究对象,饮茶量分别为每天<1杯.1-2杯.3-4杯。结果显示每天饮茶1-2杯与骨折的风险为RR为0.63(95%CI:0.32,0.94),每天茶消费3-4杯与骨折的风险为RR为0.79(95%CI:0.62,0.96)。通过剂量反应分析,饮茶量高与低的相对风险分别RR分别为0.94 (95%CI:0.71,1.17)和0.84 (95%CI:0.66.1.02)。

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茶消费与骨折发病/患病风险呈负相关,研究表明,茶或茶提取中含有丰富的参与骨代谢的物质,这些多酚类在骨代谢过程中具有复杂的影响。在低浓度,多酚会增加成骨细胞增殖;在高浓度时.多酚将抑制其增殖。还有研究表明,利用儿茶素可以通过增强碱性磷酸酶的活性预示成骨细胞的活性,并通过肿瘤坏死因子减少诱导成骨细胞凋亡。

2 结论

综合分析最新的病例对照、队列、RCT荟萃分析,茶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于保护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发挥重要的作用,饮茶对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中风、骨折的发病均有预防的作用。

摘要:饮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中,饮茶与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中风、骨折等相关研究最多,但结论 不一。根据循证医学理论,作者纳入最新最全面的荟萃分析,综述饮茶对慢性疾病的影响。

关键词: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多酚类物质

参考文献

[1]麦凯DL,布隆伯格简森-巴顿.茶的作用在人类健康:更新[J]。美国营养学院学报.2002.21(1):1-13.

[2]花王YH,Chang HH.李·乔丹等.茶,肥胖.糖尿病[J]。分子营养与食品研究,2006.(2):188-188.

“慢性结肠炎”都含那些疾病 篇11

1慢性痢疾。慢性痢疾患者一般都有急性或间歇性“红白痢”的病史,其病程可长达数年甚至数十年,其大便可为黏液性(即鼻涕样)便、黏液血性便、水性便或糊状便。此外,医生在为此病患者进行检查时,经常还会在其左下腹发现压痛点或触及到腊肠样的包块。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我国的慢性痢疾患者大多是受到宋内志贺菌的感染而发病的。而同样具有痢疾样症状的肠阿米巴病则是由阿米巴原虫引起的,此类患者的大便多为果酱样便或糊状便,通常伴有恶臭。

2肠寄生虫病。肠寄生虫病患者多半是儿童,但也有部分成年人。可导致肠寄生虫病的原虫包括兰氏贾第鞭毛虫、肠滴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钩虫、铙虫、鞭虫以及南方的姜片虫、血吸虫等。由肠寄生虫病表现出来的“慢性结肠炎”大都比较顽固。此病患者的大便多为稀水便和黏液便。个别此病患者(由结肠小袋纤毛虫引起的肠寄生虫病患者)可出现血便的症状。肠寄生虫病所表现出来的“慢性结肠炎”,使用抗生素治疗无效。

3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被统称为炎症性肠病。此病患者常具有5大症状,即血便(可为黏液血便、鲜血便或脓血便等)、腹泻、腹痛、消瘦和发热。此外,炎症性肠病患者还可合并有关节炎、肝炎、皮肤病等疾病。用一般抗生素治疗炎症性肠炎没有效果。

4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此病的直接病因为肠道运动功能失调。但导致肠道运动功能失调的原因目前还不太清楚,很可能与患者以往的肠道感染、患者的饮食、情绪及气温变化等因素有关。此病患者可有便前腹痛的症状,大便多为黏液便、稀水便或软便,但不会出现脓血便。值得注意的是,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会存在慢性胃病。

5肠菌群失调。肠菌群失调经常是由于患者在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其他疾病时,抑制了正常肠道菌群的活动而引发的。在此病较轻时,患者的大便可为稀便或水便,在此病较重时,患者可排出膜样物甚至血便。

6结肠癌或大肠息肉。近20年来,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此病患者多有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的症状,其大便为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病情严重的结肠癌患者可合并有贫血,有时在其腹部能摸到肿块。大肠息肉患者多为老年人及儿童。此病与结肠癌的症状大致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大肠息肉患者的大便多为血便。这类患者的息肉位置较高时,其血便中的血和粪便是混合在一起的。当息肉的位置较低时,其血便中的血是覆盖在粪便表面的。

上述的各种“慢性结肠炎”虽然各有特点,但想鉴别它们还是很难的。所以,患者必须进行相应的检查。下面将“慢性结肠炎”患者需要检查的项目和次序列成一个表,以供参考。(见下图)

医生在鉴别“慢性结肠炎”的各种类别时,也不要忽略一些可引起腹泻的常见疾病,如甲亢(体征+甲状腺功能检查可确诊)、糖尿病(血糖测定可确诊)、肝硬化(体征+B超+肝功检查可确诊)、巨幼细胞性贫血(血常规+胃镜检查可确诊)、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钡透检查可确诊)以及慢性胰腺炎(B超+CT+腹部平片检查可确诊)等。此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引起慢性腹泻。

通过上面的介绍可以知道,各种“慢性结肠炎”的病情轻重不一,有的属于功能性疾病(脏器结构没有遭到破坏),有的属于器质性疾病(脏器结构被破坏)。一般来说,“慢性结肠炎”患者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很可能为器质性疾病:⑴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上。⑵大便带脓血。⑶腹泻。⑷腹痛影响睡眠。⑸身体消瘦。⑹发热。⑺排大便的习惯明显改变。⑻腹肌紧张。⑼腹部有包块。⑽贫血。⑾有黄疸。⑿“慢性结肠炎”的症状越来越重。总之,在分清楚患者得的是哪一种“慢性结肠炎”之后,才可以对症治疗,才会取得期望的疗效。否则,只能乱治一通。■

慢性精神疾病 篇1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1日在我院住院的所有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的患者,共129例,其中男68例,女60例,年龄18~70(43.2±2.4)岁。

1.2 方法

本次研究对2012年11月1日在我院住院的、符合CCMD-3慢性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129患者,进行精神用药情况时点调查分析,主要将其分为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以及抗焦虑药与心境稳定剂等几类[2]。

1.3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的所有数据均录入Excel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药物分类调查结果

通过本次的临床研究分析,单一用药80例,比例为62.0%;联用2种药物30例,比例为23.3%;其次为其他联合用药。具体的调查数据见下表1。

2.2 具体药物使用调查结果

通过对前5种药物的使用情况调查分析,氯氮平使用频率第一位,比例为33.3%(43/129);其次为利培酮,比例为31.0%(40/129);再其次为丙戊酸钠,比例为29.5%(38/129)。见表2。

3讨论

慢性精神分裂症是指连续性病程超过两年的分裂症,大多数患者住院时间长,症状迁延难愈,因此临床医师对于精神科药物的选择应优先考虑疗效、安全性、经济性。

通过本次的处方时点调查分析,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使用药物中,单一用药仍占主导地位,比例为62.0%,结果与国内同行的研究一致[1,3,4,6];其次为联用2种药物(23.3%),3种或者3种以上的联合用药较少(共14.7%)。单一用药的原则,体现了医师用药仍较合理,能遵守精神科用药规范。但是对于多次复发和难治性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给予适当的联合用药,包括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以及抗焦虑药与心境稳定剂等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因此适当的联合用药也是需要的。本研究发现,丙戊酸钠的使用排在第三位,比例达到29.5%。如此广泛地使用情绪稳定剂,说明了医师为了治疗增效的目的呢,还是将一些情感障碍误诊为分裂症所致呢?有待于更进一步的研究。

从本调查前5种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氯氮平使用频率居第一位,比例33.3%;其次为利培酮,占31.0%;丙戊酸钠占29.5%;奋乃静仅占3.1%。除奋乃静是经典的抗精神病药物外,其他均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或情绪稳定剂,临床医师选药的原则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而且安全性比较高,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比较少[4]。氯氮平作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中的经典,位居本次的处方调查使用频率的第一位,与其他类似研究是一致的[4,5],说明氯氮平的疗效和安全性是得到广泛认同的。

综上所述,我院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精神药物使用总体比较合理,但是丙戊酸钠大量使用需要引起注意,有必要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庆强,梁炯河,黄务玲.慢性精神分裂症589例住院患者精神药物处方调查[J].今日药学,2012,23(7):344-345.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第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8.

[3]付卫红,吉中孚,杨贵刚,等.住院精神病患者抗精神病药处方调查[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0,13(3):221-222.

[4]忻珏陈,徐鹤定,陈俊,等.住院精神疾病患者抗精神病药物处方时点调查[J].上海精神医学,2008,23(2):121-122.

[5]Jiang Kunhuo,Luo Xiaowei.589 psychiatric inpatients with chronicantipsychotic prescription survey[J].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2012,22(11):567-568.

上一篇:国际证券监管合作下一篇: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