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课程

2024-10-13

探索性课程(通用12篇)

探索性课程 篇1

一、课题选择阶段, 注重引导学生正确选题

课题选择成功与否是整个课题成功的一半。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题时, 要指导学生结合学科教学的实际以及自身的特长、爱好、兴趣等因素选择课题。选择课题要注意面向实际, 必须考虑这一课题是否具有研究价值,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课题的科学性、需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进行选题。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准课题的切入口, 课题不宜过大, 要易于研究实施的深入。课题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主客观条件, 认真分析课题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可行性, 对于完成课题所需要的知识水平、研究能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因素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预算。课题按不同的角度可以有几种分类:知识探究型、学生研究型、社会调查型、创造发明型。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研究类型。

二、课题实施初期, 注重研究方法的培养

探索性课程是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 学生从老师教, 转变到自己探索, 在此过程中缺乏可借鉴的经验, 一时会无法适应。此时,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课题的内在意义, 熟悉课题研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比较法、调查法、数据统计法、文献资料查阅法等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其次要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课题需要什么样的方法, 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特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三、课题实施过程, 注意关心、检查和督促

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 要有效地对学生的研究活动进行监控: (1) 制定表格, 如每日小组活动计划表、每日小组活动结果表、中期研究结果表等等, 使教师能随时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 (2) 教师定期深入课题, 了解课题进度, 适时、适当地作出评价, 帮助学生调整计划, 选择正确的研究方法。 (3) 督促学生做好研究笔记、及时记录研究情况, 真实反映研究结果。

四、课题结题过程, 注重成果的表述、交流

课题研究的成果一般来说要以一定的形式加以表现并进行广泛的交流, 只有通过成果的表述、交流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首先, 教师要帮助学生从大量的感性材料中选择有价值的资料, 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炼, 以揭示蕴含于资料中的本质性的东西, 获得科学的结论。其次, 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成果表述的—般要求及表现形式, 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成果表达形式。如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研究论文、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探索性课程 篇2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抓蝴蝶

活动目标:让宝宝尝试用手抓物,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适合月龄:13-18个月

活动准备: 布蝴蝶、绳子。

活动过程: 1.让宝宝做在地毯上,成人用绳子绑住布蝴蝶,拿到宝宝面前摇晃说:“宝宝。来抓蝴蝶。”

2.开始时慢慢摇晃,尽量让宝宝能抓住,宝宝抓到蝴蝶后,成人要加以称赞。

对家长的指导: 1.游戏过程中,成人可根据宝宝动作的熟练程度逐步加快速度。

2.还可以借用其他宝宝喜欢的玩具进行游戏。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猜一猜

活动目标: 让宝宝感知物品的明显特征后猜物。适合月龄:13-18个月

活动准备: 纸袋、铃铛。

活动过程: 1.成人在纸袋中放一个能发出声响的东西,摇晃后问宝宝:“听到什么声音?猜一猜是什么?”

2.宝宝打开纸袋,拿出铃铛,然后跟成人一起说:“是小铃铛。”然后再摇晃一次。

对家长的指导: 1.成人要关注宝宝在游戏中的情绪反应,尽量那个用夸张的表情肯定宝宝。

2.纸袋内还可以放一些小颗粒的彩色糖、豆类等食物。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魔盒

活动目标:尝试让宝宝区分圆形和方形。

适合月龄: 13-18个月

活动准备: 小纸箱、圆形和方形积木。

活动过程: 1.找两个纸盒,一个上面挖一个圆形洞,一个上面挖一个方形洞,引导宝宝将圆形和方形积木放进相应的洞里。

2.在一个纸盒上挖两个不同形状的洞,让宝宝放入不同形状的积木。成人可在一边用语言提示:“圆形宝宝回家了。”

对家长的指导:1.成人可根据宝宝对形状认识的程度,在准备挖有其他形状的盒子。

2.在操作中成人应边说边操作,供宝宝模仿。

3.在描述方形时,成人可突出“方形有角”,并让宝宝触摸感知。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红苹果

活动目标: 让宝宝指认红色并找出红色物体。适合月龄: 13-18个月

活动准备: 自制立体苹果树,树上粘贴着红、黄、绿色苹果;大苹果图片一张,苹果若干个。

活动过程:1.成人让宝宝摸摸、闻闻装有苹果的口袋:“宝宝,里面是什么?”

2.和宝宝一起念儿歌“大苹果,红又红,红红的衣服真好看”,并让宝宝认认说说红苹果的颜色。

3.玩“找朋友”游戏:让宝宝到“苹果树”下找一个和红苹果穿一样颜色衣服的朋友。

对家长的指导: 1.成人让宝宝摸摸、闻闻、猜猜、说说口袋是什么?

2.当宝宝从大树上摘下红苹果时,成人及时给与鼓励,并用语言强调“红苹果”。

3.在日常生活中,让宝宝找找说说,还有哪些东西是红色的。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给动物喂食

活动目标: 让宝宝尝试给小动物喂他喜欢吃的食物。适合月龄: 13-18个月

活动准备: 贴有小猫、小狗头像的纸盒,仿真的小鱼、骨头。

活动过程: 1.成人让宝宝说说小猫喜欢吃什么,并示范给小猫喂鱼,边喂边说:“小猫,我请你吃鱼。”

2.让宝宝给小猫喂食,边喂边说:“小猫,我请你吃鱼。”

3.成人用同样的方法

对家长的指导:1.操作初期,成人可将小动物的食物分开摆放,随后,根据宝宝喂食情况,可将食物混在一起,让宝宝操作。2.鼓励宝宝分别给每个小动物喂食。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有趣的脚印

活动目标: 让宝宝在踩踏中提高肌肉的知觉意识,感知色彩。适合月龄: 13-18个月

活动准备: 红色、黄色、蓝色的颜料盆,大白纸一张。

活动过程:1.成人和宝宝一起脱掉鞋子,先在颜料盆中踩一下,让宝宝体验踩在颜料中的感受。

2.游戏“走小桥”:让宝宝走过大白纸,鼓励宝宝看看说说,在白纸上留下的脚印是什么颜色的。

对家长的指导: 1.除单色外,还可以放两种颜色,让宝宝感受不同颜色混合后的色彩。

2.颜料盆应选用底部面积大的盆子,便于宝宝踩踏。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走沙地

活动目标: 让宝宝练习在沙地上迈步,体验赤脚走的乐趣。适合月龄: 13-18个月

活动准备:选择阳光明媚的天气、沙地。

活动过程:

1.成人找一块沙地,和宝宝一起脱掉鞋子。

2.游戏“走沙地”:成人握住宝宝的双手在沙地上行走。让宝宝感受赤脚踩在沙地里的感觉是软软的、痒痒的。

对家长的指导:1.除了在沙地上迈步,还可带宝宝在水中迈步,在小土坡、草地等地方散步,让宝宝体验在不同路上行走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2.成人也可根据宝宝迈步的情况,让宝宝试着自己走。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小鼓敲敲

活动目标: 让宝宝发现敲击不同的小鼓会发出不同的声响。适合月龄: 13-18个月

活动准备: 各种大小不同的小鼓。

活动过程: 1.成人和宝宝面对面坐着,成人敲小鼓,让宝宝听听小鼓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2.游戏“敲小鼓”:鼓励宝宝用鼓棒敲击不同小鼓的鼓面,听听小鼓会发出怎样的声音。让宝宝了解不同小鼓发出的声音是不同的。

对家长的指导:1.出来敲鼓,还可以让宝宝敲击不同材质的日用品,如碗、盆、塑料瓶等,听听说说这些物品发出的不同声音。2.为宝宝提供一个比较安静的游戏环境。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红绿灯

活动目标: 让宝宝认识绿色,并根据他们的生活经验尝试分辨红、绿色。适合月龄: 19-24个月

活动准备: 红绿灯模板、方向盘。

活动过程: 1.游戏“开汽车”:成人带宝宝双手握方向盘,模仿司机开车。成人扮演警察,出示红灯的模板说,“红灯”,宝宝马上停车并指认红灯。

2.认识绿灯:成人问宝宝:“看到红灯停下来,看到什么颜色的信号灯可以开车呢?”

3.重复“红绿灯”游戏,成人手持红绿两色的灯,出示绿灯的模板说:“绿灯,宝宝继续开车。”在游戏中巩固对绿色的认识。

对家长的指导: 1.提供给宝宝的方向盘要轻巧、干净,2.成人可用夸张的肢体语言边开边说:“嘀嘀嘀,汽车拐弯啦!”供宝宝模仿。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神秘袋

活动目标: 让宝宝通过触摸,初步感知物品的不同质地。适合月龄: 19-24个月

活动准备: 各种不同质地、材料的物品,布口袋。

活动过程: 1.把鹅软石、丝绸、绒布等不同质地的物品放在布口袋中。引导宝宝把手伸入口袋里摸摸,说说口袋里有什么,在拿出来看看对不对。

2.宝宝说对了,成人要表扬宝宝:“宝宝真棒!” 对家长的指导: 1.布口袋里面还可以放宝宝认识的日用品。

2.提示宝宝:“摸一摸,滑滑的丝绸、软软的皮毛。”

3.游戏开始时,成人可以和宝宝一起将手伸入布袋,帮助宝宝感知物品的形状,然后让宝宝自己感知和区别。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造火车

活动目标: 让宝宝尝试有意识的拼搭物品,提高手指灵活性。适合月龄: 19-24个月

活动准备: 各种彩色积木、垫子。

活动过程: 1.宝宝坐在垫子上,成人给他6、7块积木,让宝宝自由拼搭。

2.成人观察宝宝拼搭情况,并与宝宝对话:“宝宝搭的是什么?是火车呀!”

3.成人用动作暗示宝宝横着接长搭建:“呜,火车开啦!一节车厢、两节车厢……”

对家长的指导: 1.成人可带宝宝到公园坐小火车,引导宝宝观察火车的造型。

2.可逐渐增加积木的数量,让宝宝说说:“要搭什么”,提高其拼搭的有意性。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玩套筒

活动目标: 让宝宝发现同样物体可以有不同玩法。适合月龄:19-24个月

活动准备:彩色套筒(大、中、小)、垫子。

活动过程:1.“敲套筒”游戏 :成人和宝宝一起坐在毯子上,把三个套好的套筒开口朝下,放在地毯上,让宝宝取拿并敲打。

2.“搭高楼”游戏:成人将大号套筒放在地毯上,将中号套筒放在上面,最后将小号套筒放在顶端,搭成“高楼”。然后,成人将“高楼”推到,重新再搭,并鼓励宝宝一起搭。

对家长的指导: 1.成人用语言提示:“左手拿一个,右手拿一个,1、2、3、咚咚咚。”

2.宝宝搭好高楼时,成人及时用语言、动作鼓励宝宝:“宝宝真棒!”

3.还可玩“套筒排队”等游戏。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赤脚趟水

活动目标: 让宝宝尝试发现在水中迈步和在地上行走不一样。适合月龄: 24-30个月 活动准备:小水池。

活动过程: 1.成人带宝宝来到嬉水池,和宝宝一起脱掉鞋。

2.握住宝宝的双手在水中行走,引导宝宝发现并感受在水里抬脚和迈步要比陆地难。

对家长的指导: 可带宝宝赤脚在沙地、鹅软石、小山坡、草地等地方散步,体验在不同道路上行走的感觉。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水中小秘密

活动目标: 让宝宝尝试发现不同物体在水中的变化。适合月龄:24-30个月

活动准备: 充气水池、小玩具、小容器、凳子、一次性桌布等。活动过程: 1.成人带宝宝来到充气水池边,坐在凳子上玩水。

2.鼓励宝宝用不同的容器灌水、倒水,引导宝宝感受水的流动。

3.让宝宝把玩具藏在水里,看看纸片、木块、小石头在水里会怎么样。对家长的指导: 1.活动前帮宝宝围上一次性塑料围裙,以免弄湿衣服。

2.活动中成人可用语言提示:小石子不见了,小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玩沙

活动目标:让宝宝尝试转动手腕盛沙,感受沙的自然特质。

适合月龄: 24-30个月

活动准备: 塑料大小不同的勺子、操作衣、略为潮湿的沙子。活动过程: 1.成人帮宝宝换好操作衣。

2.给宝宝一个塑料桶,请他自己选一个勺子,进入沙地。

3.成人鼓励宝宝尝试单手拿勺盛起沙,小心倒入桶中。

4.在宝宝推倒沙滩,换一个手拿勺继续游戏。

对家长的指导: 1.挖沙时,成人要教宝宝转动手腕,盛起沙,慢慢移动到桶口再倒沙入桶。

2.启发宝宝做厨师:边舀沙边想象在做饭盛菜。3.可与宝宝一起在沙上作画、堆沙塔等。

4.宝宝如嫌沙弄脏手,成人可示范双手轻轻拍打让沙粒掉落。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寻宝藏

活动目标: 让宝宝感受沙的自然特质,提高手部皮肤的触觉,适合月龄: 24-30个月

活动准备: 塑料桶、大小不同的耙子、勺子、小礼物、操作衣、略为潮湿的沙子。活动过程: 1.成人帮宝宝换好操作衣。

2.给宝宝一个塑料桶,请他自己选一个勺子,进入沙地。

3.寻宝藏: A、请宝宝用手指在沙中触摸,寻找礼物。

B、请宝宝用勺子在沙地中挖出小礼物。

4.请宝宝双手推到沙滩,用耙子滤沙,感受沙的特质。

对家长的指导:1.滤沙时,引导宝宝微微弯曲手指前后上下移动。沙地必须略湿,避免扬起沙粒。

2.找到礼物后,成人鼓励宝宝说出名称。3.提醒宝宝不可以吃沙子。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手帕变变

活动目标: 让宝宝发现形状的变化,并尝试折手帕。适合月龄: 31-36个月 活动准备: 手帕若干。

活动过程: 1.成人拿出手帕和宝宝玩。

2.让宝宝说出手帕的形状。

3.成人示范,并将手帕折成长方形、三角形等形状,引导宝宝发现手帕形状的变化。

4.反复多次后,给宝宝手帕,让宝宝学着折手帕。

对家长的指导: 可将手帕的四个角打上结,变成小帽子给宝宝戴在头上,或用手帕做一只小老鼠给宝宝玩,加深他们对手帕改变形状后的认识。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调饮料

活动目标: 让宝宝尝试辨别不同的味道。适合月龄: 31-36个月

活动准备: 糖、盐、醋、果汁,杯子若干。

活动过程: 1.调饮料:成人告诉宝宝:“这是糖,我们来调一杯糖水。”

2.让宝宝尝一尝后说出:“这是甜甜的味道。”让宝宝体验不同的味道,如酸的、咸的等。

对家长的指导: 1.注意水温,以免烫伤宝宝。

2.尽量让宝宝独立尝试。

3.调饮料时可引导宝宝感官尝试区分。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花生宝宝搬家

活动目标:让宝宝感知“1”和“许多”,知道一个一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适合月龄: 31-36个月

活动准备: 花生、两个一样的盘子(一个盘子里放一粒花生,另一个盘子里放多些)。活动过程: 1.成人示范:“这个盘子里有一粒花生,这个盘子里有许多花生。”然后对宝宝说:“花生要搬家,但只能一个一个从多的盘子里搬到少的盘子里。”

2.花生搬家时鼓励宝宝说“一个”、“又一个”。当只剩下一个时,成人加强语气说:“这一个花生要留着看家。”

3.成人对孩子说:“一个一个合起来,变成许多”,“一个一个搬走了,变成一个。”成人逐一指导宝宝练习。

对家长的指导: 1.在活动中坚持让宝宝一个个拿花生。

2.拿放的物件可以是宝宝日常喜欢的糖果等。

3.成人用语言提示:“有许多糖的是哪一盘?”“只有一块糖的是哪一盘?”让宝宝指认出来。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住家家

活动目标: 让宝宝练习数数1-3 适合月龄: 31-36个月

活动准备: 玩具小小熊、盒子、数量卡。

活动过程: 1.成人在盒子上依序贴数量卡1-3。请宝宝依照卡上的数量请入等量的小小熊。(如:“3”表示请“3”个小小熊。)

2.成人和宝宝一起数数,看看盒子里小熊的数量和卡上的数量是否一样。对家长的指导: 如宝宝有困难,可以从一个熊住一间房开始,然后依次请入等量的熊。

顾路幼儿园早教指导点

早教课程(探索篇)

活动名称:给水果排队

活动目标: 让宝宝感知物体的大小,初步尝试从大到小排列。适合月龄: 31-36个月

活动准备: 操作图片一套(3个大小不一的西瓜图片,3个大小不一的苹果图片。)活动过程:1.感知大小:成人出示一套大小不一的苹果图片,问宝宝“这是什么?”,“这些苹果有什么不一样?”

2.尝试吧水果从大到小排序:“这么多大苹果、小苹果,真好玩。我们来给苹果排队吧!大的排前面,小的排后面。”

3.成人引导宝宝把苹果从大到小排序。

4.成人出示西瓜、梨图片说:“我们也来给西瓜、梨排排队吧。”帮助宝宝巩固排序知识。

探索性课程 篇3

【摘要】读写课程作为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必修课程,被纳入南通大学启东校区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这是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课程改革的一大举措。文章拟从笔者担任此门课程教授的教学实践出发,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探讨读写课程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读写课程 课程体系 宏观 中观 微观

一、 引言

笔者于2014年8月入职南通大学启东校区,就开始担任英语专业读写课程的教学。读写课程不好上,老师们都怕上,这是笔者从所有英语专业教师那里听到的声音。的确,中国多数大学的英语专业都将阅读和写作分开教授,南通大学外语学院却将读写合并为一个课程,这到底是基于什么依据呢?笔者在一次公开课后亲耳聆听到读写课程的倡导者吴兴东教授的说明:读和写的对象是同一个本体,读是篇章的输入,写是篇章的输出,读和写完全可以从内部打通,读写课程的要旨就是要以读带写,阅读的目的是写作,写作的动力是阅读。笔者以此为指导思想,在两年的教学实践中探索读写课程的课程体系,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把握连通读写的命脉。

二、提纲——读写课程的宏观抓手

所谓宏观,是指文章整体的框架结构。笔者曾在对上读写课毫无头绪时向南通大学外语学院的英语外教Jeffrey 请教经验,他说他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第一步是培养他们构思提纲(outline)的能力。的确,中国学生在写作前往往缺乏确凿的提纲,要么提笔就写,想到哪写到哪,要么草草粗略构思一下就提笔,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十有八九篇幅各部分比例失衡,内容东一榔头西一棒。写作中提纲意识的淡薄,其实跟阅读时学生只看小处不从大处把握的问题挂钩。鉴于此,笔者以提纲为抓手,锻炼学生宏观阅读和写作文章的能力。具体而言,在阅读中,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文章,理出内容的基本板块、每一板块的段落层次,并用书面的提纲加以呈现,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和鉴赏宏观结构的意识和能力;在写作中,相应地要求学生认真构思,严格按照标准撰写提纲,方可动笔写作。这样的措施坚持下来,学生反映良好,不仅在阅读中锻炼了scanning and skimming(扫描和略读)的技巧,而且写作基本有模有样,结构松散、比例失调的现象大大减少。

三、逻辑——读写课程的中观链条

逻辑是文章的内在链条,大到整体框架小到段落单位,贯穿始终。这里着重说说逻辑在中观——段落层面的阅读和写作中起到的关键作用。段落是由若干句话构成的微型文章,句子之间潜藏着一条逻辑的链条,因果、并列、递进等等,不一而足。学生在段落的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逻辑的链条松散,多一环,少一环,断一环,比比皆是。问题的解决还是要回到阅读上,通过阅读来模仿段落的写作。具体而言,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对精彩段落进行结构的逻辑分析,让他们领略到环环相扣的逻辑之美,从而在写作中锻炼他们有意识地串联逻辑、组织段落的能力。他们的段落习作首先要求他们互相之间进行修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引以为鉴。然后就是老师的批阅,随后交回到他们手上,要求他们再改再写。只有通过若干轮回的修改润色,才能让学生切身摸准写作的脉搏,这种精进是学生写一次就抛诸脑后的练习永远达不到的。

四、语法与词汇——读写课程的微观基石

文章缩到微观层面,就是遣词造句的功夫了。这考验的是英语专业学生的基本功,就看语法和词汇这两大基石夯得牢不牢靠。语法为骨,词汇为肉,两者相互吸附,构成骨肉匀亭的语句。在中国的英语教育体系中,语法的问题在初高中的教学中基本解决,但是笔者教授的三本学生基础普遍没有打好,语法这一关没有过,习作往往语法混乱几不可读。因此,笔者在阅读中注重抽取语法现象复杂的长难句进行结构的分析,督促学生在语法上查漏补缺,坚决在基础年级解决语法的问题。

词汇的储备与运用则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笔者坚持语境习得的方法,也就是在实际的语篇阅读中引导学生在上下文中把握词汇的词性、意义、搭配、适用的语境,并辅以词根词缀学习法,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词汇,触类旁通系统学习词汇。总之,是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积累词汇,建立自己的词汇库,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写作中。

五、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尝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打通阅读和写作的脉络,探索读写课程的课程体系。从教学的效果看,这些探索是有益的,启发学生以写作的视角进行阅读,以阅读的模仿促进写作。

参考文献:

[1]米宝富,袁平华.高校英语专业读写课程中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9(06).

[2]黄欢.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改革实例探索——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5(10).

[3]余庆,胡竹.再论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J].海外英语,2012(06).

[4]严嵘.活力课堂:有氧英语读写课程的实施[J].新课程(综合版),2015(09).

探索性课程 篇4

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 利用西安交通大学独特的办学特色和良好学科基础, 为基地创建良好的办学传统和育人环境。“国家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依托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配置有两个系:生命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系和生物科学与工程系;六个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分子遗传学研究所、分离科学研究所、癌症研究所、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研究所、生物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二个研究中心: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和康复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学校的整体实力, 建设有三个重点实验室:现代医学电子技术及仪器国家专业实验室、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医学工程陕西省重点实验室, 一个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研究中心。

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设计中, 贯彻加强基础、分类指导、注重创新、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人才培养模式上率先实行拓宽专业口径、柔化专业方向的改革, 构建综合素质培养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2+4+X”三段式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改革, 加强专题讨论学习, 推行实践训练和改革考试模式。整体设计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培养机制;统筹优化配置学校教育资源, 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实验基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积极探索“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人才培养新体系, 打造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教育品牌。

1 深入分析教学模式, 探讨新的课程体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学科间相互交叉、相互融合, 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和应用, 由此使高等院校原来的实验教学产生一系列新的问题:①实验教学目标定位不高、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落后和缺乏有效的教学质量评价方法;②专业划分过细, 专业面狭窄, 实验课教学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实验课的内容与理论课教学重复严重, 没有实验教学的独立教学体系;③实验室和实验课程都按课程设置, 依附于课程教学, 导致实验室彼此独立, 功能单一, 人员、设备设施利用率低下;④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着力点主要放在了理论课教学上, 使实验教学发展相对落后于理论课教学的发展水平, 造成了人才培养关联环节上的失衡, 影响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由于上述原因, 实验教学已远远跟不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满足不了生命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实验教学模式研究和新型实验课程设计实际上已成为了高等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之一。

21世纪对高级生命科学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要具有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实际操作技能以及能促进生命科学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还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利用我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平台框架, 实现资源共享, 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打破以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树立以学生教学活动为主体的观念, 着眼于学生自学创新能力的提高,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建设“生命科学基地学生主导探索性研究的课程体系”,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 构建生命科学基地学生主导探索性研究的课程体系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 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能动性, 不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生命科学基地学生主导探索性研究的课程体系”设计, 打破了以课堂为中心, 以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 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课程设计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由以系统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中心转移。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主线, 注重多学科综合设计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训练。

实施探索性研究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指导相配合。教师介绍教学科研平台的主要功能和大体研究领域 (大约2-4学时) , 教师讲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大约2-4学时) 。学生 (3-5人一组) 查阅文献→设计具有创新思维的实验→教师审阅→进行实验申请答辩。答辩通过后, 学生可以实施实验, 实验经费由教改项目支付。分析总结数据, 撰写出论文 (大约50学时) 。教师考评, 编写电子版本论文集 (2-4学时) , 优秀论文可以在毕业设计中继续进行, 希望在全国刊物发表。“生命科学基地学生主导探索性研究的课程体系”课程使学生参与了科研的基本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通过设计实验、答辩、实施实验等, 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心理素质等,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如图1表述了《生命科学基地学生主导探索性研究的课程体系》的基本过程。

3 整合学科建设资源, 实现学生自主创新研究

根据学校现有资源进行实践教学和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探索。充分利用学校建立起来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 进行生命基地人才培养资源的大盘点, 充分利用这些高端技术条件, 培养优秀人才。主要目标是整合学科建设资源, 实现学生自主创新研究。针对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微量元素与地方病重点实验室、卫生部法医学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天然药物研究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实验室等实验室的资源利用和组合, 通过学校各方面的努力和协调, 按照我们设计的课程建设程序, 初步构建了17项生命科学基地学生自主创新研究项目和5个开放实验室研究项目, 落实和解决了所有研究项目的资助经费。

4 扩展项目资金来源, 全面实施创新实验

立足于学院完成的“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设项目, 近几年持续性投入4, 000万元, 建成了一批国内先进和与国际接轨的研究实验平台, 以培养生命基地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缜密的科研思维, 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实验技术, 并具有较强分析问题能力。学生一般从二年级开始, 直到四年级的毕业论文设计, 都可以进行。资助模式实行多渠道、多种类、多领域的方案, 使创新实验能顺利实施。

创新课题资助模式。类似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评审方式, 实验区学生自由申请, 实验区教师给予指导和必要的修改, 最终通过评审、答辩等一系列程序择优资助, 使20%-25%的学生都能得到支持。扩大资助的项目数量和资助强度。

科研基金资助模式。有承担基金项目的教师给出研究内容, 由学生自己拟定题目, 写出项目申请, 由教师组织进行评审、答辩等一系列程序择优资助, 使15%的学生能得到支持。教授根据自身的研究制定科研训练的方向, 使学生受到比较规范、系统的研究模式训练。

综合实验模式。由创新实验区设定大体实验内容, 实验经费由教学经费支付, 学生设计具体实验过程和技术路线。

开放实验模式。创新实验区提供一组大型实验设备, 由学生根据现有条件, 设计针对性的实验内容, 教师审核、修改, 学生实施开放实验。实验经费由创新实验区承担。

生命基地支持模式。利用基地建设规划进行开放式综合科研训练, 基地为学生提供独立的实验条件, 重在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查阅文献、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在逐步学习和掌握实验技术、验证科学假设的同时完成课题。生命科学基地学生进行自选课题的申请、评审、立项、实施。学生选择有经验和特长科研教师进行指导。该方式可以引导学生的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发挥其特长。可以接纳从一年级到高年级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

国内外结合模式。通过项目组教授的介绍, 鼓励部分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到相关院所的研究小组接受科研训练。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与国际著名大学合作研究的资源优势, 通过教授推荐, 利用两个暑假到国外大学进行短期的学习和培训。在学习实验技术的同时开拓视野, 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精神。这种模式主要鼓励学生接触更广泛的研究领域, 锻炼独立交往和与社会融合的能力。每年约有8%-12%的学生可按此模式进行科研训练。

5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实现生命基地发展目标

通过生命科学基地学生主导探索性研究的课程体系建设, 将逐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培养模式探索,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验教学培养模式探索, 实现实验教学平台的扩展模式探索, 实现多渠道获得实验经费资助模式探索, 实现实验教学资源统管共用模式探索。进一步完善和充实《生命科学基地学生主导探索性研究的课程体系》的成绩评估新体系。绩效评价主要有以下几个指标:①以报选该课程的学生人数统计指标体系;②发表创新型实验研究论文数量;③相关的教学改革文章数量;④教学试验平台设备利用率统计指标;⑤学生对课程评估指标统计。

双语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当今学科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更新速度显著加快, 外国教材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出版周期快、内容新、选择余地大, 可及时介绍生命科学领域的新进展和研究热点。我校先后有6名教师受教育部委派到国外著名大学进行培训, 学院还有许多在国外工作过多年的教师, 具备了双语教学的条件。双语教学分为三个层次:①全外文教学模式。教材全外文, 讲课全外文, 教学课件全外文, 答疑和回答问题用汉语, 如遗传学。②部分外文教学模式。教材全外文, 教学课件全外文, 讲课用中文和外文, 如生物物理学、分子生物学。③外文教材介入模式。中文和外文教材同时使用, 讲课用中文, 教学课件全外文。

通过生命科学基地学生主导探索性研究的课程体系建设, 使生命科学基地学生有能力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 进行创造性的研究和开发, 成为21世纪生命科学高质量的人才, 坦然面对社会的选择和挑战。培养既具有生命科学理论知识和技能, 又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使新型人才尽快进入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教育行业和产业化第一线。使西安交通大学“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高质量人才培养起到示范、辐射作用, 实现我国生命科学与技术的人才培养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虎勤, 王忠蒂, 高胜蓝.生命科学基地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 2006, 14 (2) :153-155.

[2]王卫卫, 赵桂仿, 苏晓红.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4) :4-6.

[3]王国强, 吴敏, 张铭, 等.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的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 2007 (4) :1-3.

[4]袁家明, 许承保, 沈文飚.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创业教育的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 :48-51.

高中英语校本课程探索 篇5

──英语学习策略培训

摘 要:1999国务院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指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校本课程)的三级课程体系。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以来,“校本”已实实在在向我们走近。那么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呢?本文从校本课程开发遵循的原则说起,把英语学习策略培训作为校本课程,阐述了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意义、实施培训的方式、培训的步骤和内容,通过英语学习策略的培训得出启示和建议。

关键词:校本课程 学习策略培训 开发与实施

我们今天的教育是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也要求学生在教育阶段的英语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就是这个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开发和发展对于中学英语教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简称SBCD)的思想源于20世纪60—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实现课程决定的民主化。它对于学校办出特色,向学生提供最迫切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价值。

一、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中所遵循的几条原则

1.有效性和重要性的原则

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面临着不断更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在开发校本课程时,在选择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应该删除陈旧或过时的知识,选择学生“就近发展区”的内容扩充具有现实意义的内容,把握好重要的内容。

2.特殊性与差异性

校本课程开发基于每一所学校,要强调本校的特殊性与外校的差异性。要结合本校的师资、学生水平、教学设施等情况全盘考虑,但这一“个性”也要植根于整体的教育目标这一“共性”之中,不能脱离高中各阶段的总体目标。“个性化”的教育理念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核心思想与灵魂。

3.趣味性和可学性的原则

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这是开发的出发点。要把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教师与学生,找回他们在大一统的课程体制中失去的自主性、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易于学生消化学习的内容同时,在编制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课程的内容要选择学生能接受并能理解的知识范围,而且内容要健康。

4.现实性和应用性的原则

现实性就是要求校本课程的内容必须符合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在选择课程内容时,要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价值观,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横向思维能力。应用性就是要求在课程开发中选择最有助于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课程内容,选择具有应用价值的知识。注意将人文主义思想渗透于校本课程开发的各个环节之中。

二、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意义

目前高中英语教学主要是 “应试教育”的模式为主,从学生上高中开始就让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参加高考,从而在英语教学中片面强调低技能的大量的机械的练习,而忽视了学习方法、学习策略等高技能的学习与训练。其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不会学习,这不仅使得教学质量下降,而且间接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使学生感到学习英语是一种痛苦。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习的效果还是不理想。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学习是每个人终身面临的任务。关于学习的研究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当代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认识到,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有效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提高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而且能大面积地提高教育质量。在农村高中开展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我们可以获得:第一,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增强策略意识;提高学习效果,更好地实现学习目标;有利于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途径,增强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第二,通过学习策略的培训,改进策略培训的模式,为农村高中英语选修课及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帮助。

三、英语学习策略培训方式

1.讲座和讨论

主要用在对学生介绍英语学习策略;学习策略的重要性;制定学习计划;如何获得学习资源;克服对英语的恐惧和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建立信心、培养毅力;通过讲解示范英语学习策略,在课堂具体学习策略的培训过程中通过讲解让学生讨论“选择怎么样的策略会更好的掌握学习内容”,或采取先让学生讨论再讲解。讨论的形式可分为座谈式、小组讨论(4~6人)和同桌讨论,在讨论中或讨论后及时做记录。

2.观察和访谈法

在培训的过程中要时刻对学生做观察,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中、回答问题时的表现等等,并且做必要的记录。课后和学生通过聊天进行了解,在研究过程中坚持每天写研究日记和做记录。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说出自己所想的,在课后怎么做的。报告自己计划完成的情况等等。

3.问卷及测试

对参加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的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学习风格和学生性格的问卷调查;在选定研究对象后对所选择的对象进行综合语言能力测试,培训后再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语言能力测试。

四、高中英语学习策略培训

培训时间为16周每周2课时,共32课时。其中一课时在下午自习时间,另一课时在晚自习时间。学习策略培训采取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自愿报名参加“英语学习策略培训班”。

第1周

第一章 介绍学习英语策略

第一节 观念的改变

讲解英语学习观念的形成与特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介绍英语学习成功者学习经验的材料。

第二节 几个重要观念的分析与调控

英语学习的成败原因 :让学生明确成败在于自己,引出英语学习策略的重要性语言学习的准确与流利:让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中准确与流利二者的关系形成正确的认识。语言的形式与内容的关系。语言错误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让学生正确认识母语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以及在学习过程中正确的使用母语帮助英语学习。

第2周

第二章 认知活动的管理

第一节 管理活动的重要性

让学生明白目标、计划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第二节 学习计划的制定

讲解怎样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学习计划的要素。指导学生制定自学计划课程计划;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第三节 自我评价

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观念,介绍自我评价的三个重要方面:测评学习进步;总体评价;日常评价。

第3周

第三章 情感活动

第一节 建立自信心、培养“毅力”

自信心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的把握程度。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让学生自己坚信,只要学习策略运用得当一定能学好英语。英语学习是艰辛的工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学习英语并取得成功也需要毅力。农村中学在缺乏学习资料、没有说英语的环境中学习英语,特别需要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坚韧性和持之以恒的忍耐性。

第二节 克服外语学习焦虑

由于学生外语成绩不理想,会对外语学习产生焦虑,给学生教些消除在外语学习焦虑的一些方法。

第4周

第四章 资源策略

资源策略的培养:是指学生合理并有效地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学习和运用英语的策略。工具书的使用,让学生在有限的图书馆资源中获取资料,去书店不买书而获取资料去学习,获取网络资源,听收音机等等。积极的运用教师、学习好的同学人力资源。

第5周到第15周

第五章 教材渗透具体学习策略

第一节 听力策略(5~6)

以问题陈述:听不懂教师用英语上课怎么办?怎样解决“听”比“读”难学的问题?听力差,困难在哪里?如何提高听力水平?采用一定的资料示范听力的一些策略技巧。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有效提高听力。第二节 口语策略(7~8)

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几个人创设说英语环境;自己给自己说英语;在培训的过程中让学生组织举办全校英语角。采取多种口语练习活动,讲解有效的交际学习策略。

第三节 阅读策略(9~10)

阅读三个模型和图式:自上而下模型;自下而上模型;相互作用模型。默读和朗读。有效阅读策略:略读;寻读;预读;猜测生词意思;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采用阅读材料讲解。

第四节 写作策略(10~11)

提高写作的策略:收集精彩句子;写日记;通过阅读扩展思路;模仿练习;交笔友。写作过程的策略:构思;选词;组织;修改。采取课堂当堂练习。

词汇和语法(12~15)

第五节 词汇(12~13)

学习记忆单词:语境中学;联想记忆;利用图像图形;词汇分类;同义反义词;词缀等等。采用材料当场训练,讨论适合学生自己的记忆策略。

第六节 语法(14~15)

语法学习实用语法,语法是工具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语法学习策略:在理解基础上学习;积极主动归纳语法规则;在错误中学习;在交际中学习。

以上各专题的训练并不是孤立的可在材料的运用中综合几方面的能力学习策略。并且要布置一定的课后作业,完成计划的制定;学习资源的获取;语言知识的运用练习等等。

五、对英语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启示和思考

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结果。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学校的优势和风格,进而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形成特色。我校校本英语教材的开发与实践才刚刚起步,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有如下启示:

1.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校本教研使“人”的存在和“人”的应有地位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凸现和回归,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教书匠”的形象,而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积极投入到实践中,增强研究意识,不断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习惯。

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使一线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精神与技能,需要教师不仅会“教”书,还需要会编书,也就是说,具有课程开发的能力。过去我们英语教师所使用的都是别人编好的书,甚至为教科书也配好了参考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教师的惰性,阻碍了自身的专业发展、科研能力的提高。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使教师全面了解课程编制的过程和把握课程的纵向和横向结构,提高行为反思水平,增强对真实英语的语言运用意识,为教师提供了发挥自己教育智慧的广阔空间。

2.更全面地利用和充实了学校的课程资源

课程的设置还必须基于社区和学校的现有课程资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保障。校本教研将学校发展和教师个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实现学校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通过校本教研学校把教师的个人智慧、经验和思想转化为教师集体的财富,形成学校的特色和传统,从而实现由教师发展推动学校发展。另一方面,学校通过自身的文化和机制,感染、熏陶、培育教师,从而在教师身上打上学校的烙印,实现学校发展推动教师发展,最终实现两者的可持续发展。

3.给学校创造了一个英语学习的环境

创设一个个英语文化场景,有效地配合了英语课堂教学,突破了“学校-教室-课本”三位一体的封闭状态,而融入了社区、家庭等外在因素。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应该处理好学校、社会和家庭三者之间的整体性协调,学起来也就非常轻松愉快。

4.促进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加大了培养学生能力的力度

校本课程实施以后,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渴望学好英语,这就给学生形成了一种内在的动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一旦有了学英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会充分地发挥出来,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潜能也充分发掘。故此,他们的英语水平自然而然得到了提高。实施校本课程后,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不需要教师苦口婆心地教育,大多能自主探究,主动地学英语了。

六、高中英语校本课程实施的建议

英语校本课程面临着教研质量、品位和效率提升的问题。在英语校本课程的探索过程中,我们思考着如何才能提升英语校本课程的质量和品位:

1.教材的编排有待完善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于异域文化背景知识,学生已不满足于简单的社交礼仪和风土人情,他们渴望诸如异域政治、历史、经济、教育、时事等更高层次的文化学习和吸收。因此,在编排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多开些介绍英语国家知识,以及时事阅读的课程。

2.协调国家英语课程与英语校本课程的关系

提高英语校本课程的质量是中学执行国家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家课程应属于第一课堂,英语校本课程为第二课堂,二者相互弥补,又有主次之分,不能投入同等精力。[7]大多数教师对于这点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英语校本课程开发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责任心,而学校的国家课程教学活动,特别是英语的教学活动,占据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使教师也没有额外的时间从事课程开发工作,他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会带给他们压力,造成他们的过度疲劳,因此视其为额外的负担,影响了他们对课程开发的兴趣和教学质量。

3.英语校本课程的课时保证问题

英语校本课程课时安排需调整大部分英语校本课程每两周只有一课时,这对于课时需要量大的课程来说远远不够。比如英语原版电影欣赏,学生先听教师介绍情节,学习些词汇,就没有多少时间来欣赏了。下次再上课时,词汇已忘记得差不多了,情节也模糊了,学生上课时始终没有一种整体感觉,往往留下许多遗憾。学校应根据具体的课程安排合适的课时。

4.合理兼顾学生兴趣和学科能力培养

我们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往往会过分重视学生的兴趣,忽视教学目的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选择英文原版影片欣赏、英语视听的学生较多,大部分人选择的原因是这些课要求不高,情节有趣,比较轻松,很容易拿到分数。而一些要求相对过高的科目,如英文写作、英语剧则稍有点差强人意。因此,在课程安排方面,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做出合理的调配,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5.英语校本课程的开发主体还不明确

课程开发局限于教师本位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应是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社区人士共同参与的结晶,教师始终是参与者、合作者。但在缺乏课程专家指导的情况下,教师往往会根据自己狭隘的经验编写科目、教材或资料,其结果往往是过于封闭、缺乏交流,不具有推广性,使得校内课程不均衡和不连接。

我们深切感受到,在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没有具备先进教育理念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英语教师,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将是一句空话。课程综合化的关键是教师的综合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了:信息处理(获取、组织、操作、评价)技能;解决问题能力;批判性能力;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协作能力。只有紧密地结合身边的实际情况、学生的爱好以及学科教学,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才有价值,否则一味地为了“校本”而“校本”,将使校本课程走入一个误区。我们一线教师唯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才能实现自己的教师的专业成长。此外,要提高教研效率,让广大教师更积极地参与校本教研,学校层面必须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制定校本教研的目标与策略以及校本教研的具体政策,如校本教研给予教师学分认定,保证足够的教研经费,成立一个校本教研机构,专门负责校本教研工作,保证校本教研正常发展。相信有了这个开端,校本教研的路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Cohen, A.2001.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O’Melley, J.& A.U.Chamot.1990.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3】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丁筱燕.新标准 新理念 新课堂──Britain and Ireland.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9).

【6】郑金洲.校本研究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8

【7】张玉华.校本培训研究与操作.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9

【8】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

《园林史》课程教学探索 篇6

关键词:园林史;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TU-098-4

《园林史》是我院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主要讲授中国园林史内容,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和发展阶段、中国古典园林各个发展时期的社会背景和园林特征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在现代园林中的应用等。《园林史》课程在我院开设多年,教师如何讲好这门课,学生如何学好这门课,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一直是教学过程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园林史》课程的特点

1、内容多:中国园林史涉及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及成熟后期各个发展时期,每个时期园林的发展都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发展等各个要素的影响,每个时期又有典型的代表性园林,所涉及的历史时代久远,内容繁杂,学生学习和记忆存在较大困难。

2、涉及知识面广:园林史课程涉及历史、建筑、植物、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因此要学好该课程,就要涉猎多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头脑。

3、实践教学难度大:一是一般院校园林史的学时数都在32-64学时之间,课时少,没有充足的时间安排实践教学;二是园林史课程也一直被认为是理论教学课程,没有实训实习的必要。因此安排实践教学有较大难度。

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有较大差距

我院园林技术专业招收的学生既有高中毕业生,也有中专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所学知识比较扎实,而且知识面较广,接受能力较强,因此也有较大的学习兴趣;而中专毕业生中专阶段所学专业不同,对某些方面知识擅长,但知识面较窄,接收一些教学内容有一定难度。

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园林史课程内容繁杂、涉及知识面广等特点,部分学生由于知识不全面、产生畏难情绪而导致学习兴趣不高。

3、缺少适合的教材

目前的园林史教材较少,已有的教材多是既包括中国园林史的内容,又包括外国园林史内容;讲解透彻的教材内容繁多,简化的一些教材又缺乏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并不适合我院园林史课程教学使用。

4、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脱节

中国园林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中国古典园林史,教材和参考书籍中的内容主要也是有关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对于现代园林少有系统、全面的阐述,因此按照教材内容教学只会使学生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相关知识,难以和现代园林结合起来,造成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的脱节。

三、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园林史课程的特点及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对该课程进行了改革尝试和探索。

1、自编讲义

目前的园林史教材有些内容全面透彻,但对于我院实际情况来说,并不能全部进行学习和讲解;有些教材内容又过于简洁,一些知识点没有讲透彻。针对这种情况,我院教师自行编写了适合本院学生使用的中国园林史讲义。该教材的编写是根据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内容选取上注重全面、突出重点,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该讲义的内容除了一般园林史教材中都包含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园林发展的历史背景,园林类型,代表性园林及风格特色,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要素等内容,还结合本地的一些有特色的公园、游园,加入了现代园林的相关内容,并在这些现代园林中体会古典园林的造园技术和造园手法的应用,将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的内容作比较,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该讲义除了增加了有关现代园林的内容,还对以藏族园林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园林进行了较详尽的介绍,这是因为每一届都会有少数民族学生在园林技术专业学习,通过讲解少数民族园林知识,使学生能了解少数民族园林的特色,增加民族自豪感,同时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少数民族园林知识令他们感到耳目一新,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该校内讲义的编写符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和园林欣赏水平的提升。

2、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同时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目前园林技术专业的课程多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不用考虑时间和空间问题,随时能够让学生看到各种代表性园林的图片资料,增强学生对园林的感性认识。但课件用多了,学生也失去了新鲜感。因此在教学时以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同时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比如百家讲坛中涉及园林的内容、一些电视节目中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介绍和欣赏,有声有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时间有限,则向学生推荐一些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丰富园林史相关知识。教师也主动开发网络教学资源,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2)角色互换,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教学中打破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分组、提前布置任务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某一项内容的讲解。学生需要在课余时间查阅资料,充分准备所讲内容,课堂上进行讲解,师生一起进行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角色互换,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查阅资料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識。

(3)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针对某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为了讨论起来每个人都能有话题,有观点,可以提前布置讨论题目,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这种教学方法能加深学生对所讨论问题的印象,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4)实践教学:利用本地现有的园林景观,将现代园林的知识融入到园林史课程的教学中,在现代园林中体会古典园林造园技法,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以达到园林史课程的教学目的。

3、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园林史课程的特点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讲好园林史课程,教师要涉猎各方面知识,要多创造机会对各类型园林进行实地考察,切实了解园林的发展过程及各类型园林的特点,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才能被学生接纳和认可。

4、课程考核

注重过程考核,针对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布置一些任务,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讲解或讨论,根据每一项任务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课程结束时要求学生写出课程学习总结,学到了哪些内容,对哪些内容感兴趣,想了解哪些内容,教师作为今后教学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探索性课程 篇7

一、动漫专业素描课程发展现状

(一) 国家政策方针支持动漫专业素描课程创新发展。

现如今, 全国多数高校开设了动漫专业, 以实现对动漫人才的培养。同时,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基础技能, 培养创新探究能力。因而当前动漫专业素描课程的创新发展具有强大的政策体制支持。

(二) 动漫专业素描课程缺少专业性的教学训练。

我国目前动漫专业的毕业生较少进行动漫创新创业, 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动漫毕业生普遍具有创新创意少的不足, 同时也缺少企业经营管理培养。

二、动漫专业素描课程的“工程任务课程化”的重要实现方式

(一) 创新素描课程教学地点, 实现课堂素描教学。

不论是动漫专业还是艺术专业, 素描课程教学地点都具有丰富性特点, 同时要求拥有专业的素描工具, 即画板、画架等。而“工程任务课程化”强调学生动漫学习的规范性。因而为了提高动漫专业素描课程的创新能力, 要求学生将素描课转换到教室中, 提高学生的对素描技巧的掌握。例如, 某动漫学校教师在教室在开展花瓶的素描课程, 教师通过示范教学, 将花瓶的绘画技巧传授给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自我练习, 同时制度素描绘画视频在多媒体上滚动播放, 为学生素描技巧学习提供参考。期末后, 该班学生素描课程平均成绩高于自由地点教学的班级[1]。

(二) 实现教学内容的改革创新, 提高学生素描课教学质量。

一方面, 创新教学内容要求教师抛弃传统素描教学流程, 即几何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人物头像素描和全身像素描教学。利用工程案例指导学生素描教学。例如, 某地教师以《喜洋洋和灰太狼》为案例, 指导学生先从几何素描、静物素描到卡通人物素描的课程教学。

另一方面, 还可以对工程任务分段式教学, 如在学生掌握《海贼王》大型海报素描时, 可以通过裁剪或变形的方式, 实现教学内容的有多变精, 提高学生的发现细节, 创新创作的能力。

(三) 优化发展教学方式, 实现动漫工程任务和素描的有机结合。

传统的素描工具是运用铅笔等进行素描练习, 在“工程任务课程化”指导下, 学生能够抛弃铅笔创作这一单一的方式, 而是根据工程任务的区别, 进行创新动漫素描课程。

三、动漫专业素描课程的“工程任务课程化”的重要意义

(一) 动漫专业素描课程的“工程任务课程化”发展更够推动学生的动漫创作的实践能力。

“工程任务课程化”是通过实际的工程任务引进到素描课程教学活动中, 通过让学生频繁接触动漫实际创作工程, 在加强素描技巧的前提下, 提高创新意识。同时也加强学生对动漫产业发展现状的了解和掌握, 为未来的创新创业活动奠定基础。

(二) 动漫专业素描课程的“工程任务课程化”实现学生素描课程的合作互动, 共同实现发展。

“工程任务”强调的是任务的繁多, 强调合作意识。即动漫专业学生通过参加“动漫工程人物”如设计一组猴年的动态表情图, 要求由小组分工, 制作一组12个素描图像。这“工程任务”过程中, 小组成为通过开会收集表情图的总体设计风格, 之后进行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任务。在这阶段中, 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创新, 进行素描技巧学习, 有效地实现了共同发展, 营造了和谐的生生关系。

(三) 动漫专业素描课程的“工程任务课程化”激发学生素描课程的自主学习意识, 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传统的素描课程要求学生按照教师分布的任务进行素描练习。而“工程任务课程化”则要求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事物进行素描练习和优化创新, 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素描的兴趣, 并推动学生在自己喜爱的事物里面进行创新创作。如, 某素描“工程任务”要求动漫学生按照自己对热播剧《琅琊榜》中所喜爱的人物的动漫组图。有的学生选择“飞流”, 有的学生选择“梅长苏”等。根据自己对人物的理解, 设计一组风格各异的素描作品。

结语

综上所述, “工程任务课程化”对于动漫专业的素描课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的教学模式抛弃传统教学的单板和单一, 有效通过教学地点创新、教学内容创新和教学工具的创新升级提高的素描课程的教学质量。

摘要:动漫专业中的素描课程, 是动漫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素描课程主要考查学生的空间构图能力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 所以提高学生素描创作是推动学生实现创新、探究能力的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入发展, 教育目标加深了对素描课程的教学发展要求, 同时也加深了理论课程同实践课程的有机几何, 即当前形势下要求实现”工程任务课程化”发展, 实现素描课程的深入教学, 从而达到提高动漫专业学生素描创作能力, 为日后的动漫技术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本文从动漫专业课程发展的现状入手, 分析在动漫专业素描课程中实现“工程任务课程化”的重要方式, 总结“工程任务课程化”总方针对动漫专业素描课程发展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动漫专业,素描课程,工程任务课程化,措施

参考文献

探索性课程 篇8

一、我校动漫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自2002年国家对动漫产业倾斜政策出台后, 至今全国已有447所大专院校开设了动画专业, 1230所大中院校开办了涉及动漫的专业, 46万人毕业, 其中专科与培训班毕业生占绝大多数。教育产业的表象是动漫产业已经人才济济, 但情况并不是如此。真正毕业从事动漫制作的大专学生还占少数, 都改行或做相关产业, 活跃在动漫公司的都是本科院校与国外的海归,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专科院校无论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上都不够完备, 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的人才还有一段距离, 忽视人文底蕴、艺术修养的培养, 更缺少先进的教学理念。

我校目前毕业的动画人才状况是优秀的创意人才很少, 动画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很少, 既懂创作生产又懂市场运营的复合型人才更少。因此笔者对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素描课程进行了工程任务的单项训练, 来实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文化底蕴, 以公司里职业人的高标准来引导学生的主动学习。

二、结合本校特点, 本着工程任务课程化的方针进行改革

(一) 教学地点的改革与创新

以往的素描课在教室上课, 各大高校对于这种方法已经是长期的习惯, 利用画架、画板来作画, 便于长期深入刻画一幅作品, 对于绘画类各专业的基础训练是非常必要的。素描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物象的观察分析、理解认识和创造表现的能力, 动漫设计专业学生也同样如此。但是笔者将素描课程改为教室上课, 辅助PPT多媒体来讲课。

黑龙江任杰

那么, 为什么提出素描课去教室上呢?原因有二: (1) 动漫设计专业的素描画幅没有必要画得太大, 完全可以在桌面上画, 无论画纸大小, 解决素描中的问题是一致的。 (2) 教室便于集中学生的精力, 老师又能在黑板上写一些课程要点, 这样边讲解边指导, 有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所以, 我们动漫设计专业的素描课完全可以离开画室搬到教室来上。

(二) 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传统素描的学习过程是几何形体素描———静物素描——石膏像素描——人物头像素描———全身像素描。现在看来这些教学内容的安排已完全不适应动漫设计专业学生了, 由于我们设计专业素描课课时有限, 如果按照上述教学内容一步步安排的话, 首先时间上是远远不够的, 其次石膏像、人物头像的教学内容在动漫设计专业里根本用不上。要想在短时间内既能解决素描造型问题又能解决与动漫设计专业结合的问题, 设计专业素描教学内容必须调整, 完全可以从几何素描基础直接过渡到设计专业需要画的内容。以动漫设计专业为例, 素描教学内容应该调整为几何形体素描———椅子、沙发、床的素描———卡通原画素描等。没有必要画石膏像、人物头像等内容。这样, 既节省了课程时间又能直接接触专业所要的内容, 很好地与专业形成了对接。

(三) 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工程任务课程化创新

1. 大幅素描改为小幅素描。

绘画专业素描课上, 学生的素描作业画幅一般为全开、二开、四开几种较大画面, 画幅大自然所画物象构图也就大, 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能完成。设计专业素描课时没有绘画专业那么多, 学生绘画基础也没有绘画专业学生那么好, 而基础薄弱的学生更需要多学多练, 才能掌握素描中诸多问题。而画大幅素描用时较多, 小幅素描用时较少, 如改为小幅素描, 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多练习几张速写, 这样做是用了较少的时间, 得到了很多的训练, 也就等于延长了课时。无论大幅素描还是小幅素描, 素描造型中的问题是一样可以解决的, 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改革素描使用工具。

以往素描课是用铅笔来刻画物体的, 用铅笔画素描特点是线条流畅, 明暗层次丰富, 并且容易掌握。从这点来看, 用铅笔画素描确实有它的优势。作为素描的初学者必须要用铅笔来画, 这是非常必要的。然而, 艺术设计领域由于专业上的差异, 各自都有自己专业的使用工具, 比如我们动漫专业是水彩笔、PS、绘图软件等来完成专业设计的。如果我们的素描课长期使用铅笔来画素描的话, 即使学完素描课, 在短时间内也不会用手绘板在电脑上绘画, 更制作不出动人的角色设计, 还得经过好长时间才能适应, 无形中拖延了学习专业的时间。本来我们高职学生的课时就很有限, 因此, 动漫设计专业的素描使用工具应该进行改革, 在进行一段铅笔素描之后就可以用本专业使用的绘画软件来制作效果会更好。

我们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经过一年的素描课教学实践后, 针对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素描课教学改革, 已经初见成效。大一学生在手绘表现上, 整体表现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画面表现, 已经很难再看出他们是一些基础薄弱或者是零基础的考生了。2011年大一学生制作了一系列贴图与模型, 与四川一家动漫公司合作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真正实现了以工程为项目进行研发探索。我相信只有这样不断创新, 才更有利于高职学生的专业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姜万来.加大动漫专业课改力度[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吴以浩.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及反思[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1 (6) .

[3]计算机辅助学科教学丛书编委会.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2 (8) .

[4]刘红春.关于创办动画专业的探讨[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10) .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探索 篇9

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土木专业路桥方向本科生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路基路面工程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是逐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设计可以让学生更加切合实际地和灵活地掌握不同类型挡土墙的设计方法和理论、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设计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和加强设计、计算、绘图及编制说明书的基本技能,以及对相关规范的查找和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从事交通土建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设计内容不够充实

为期一周的课程设计,只做挡土墙(重力式或衡重式)或者只做路面设计(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一个题目,内容显得单薄,学生若认真做的话只要3天就能完成,致使课程设计由于题目内容单一,达不到综合训练的目的,不能满足当前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求。

2.2 学生设计思路不清

按照教学计划,学生在学习该课程以前尚未进行生产实习,对实际工程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学生对设计目标及设计思路没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同时,在进行理论教学时,有限的课时简述如此多的路基路面内容,很多人对知识的理解不到位,所以应用起来就无从下手,或者对设计资料的熟悉需要较长时间。

2.3 学生不能单独完成设计

在教学实施方面,部分学生不认真听讲,加上每个人的设计题目相似甚至相同,出现部分学生不愿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存在相互抄袭的现象。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端正学生学习态度,转变学习风气,提高学习主动性,也应是学校、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

2.4 成绩评定不科学

对课程设计成绩的评定,指导教师仅从设计图纸质量、计算及说明书等书面材料来进行判断,没有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来打分。比如有些同学虽然做的不认真,但是成果提交较好,在指导教师没能仔细辨别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使得个别学生蒙混过关;而有些学生很认真的完成设计,成果里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瑕疵,致使成绩不理想,导致最终成绩出现不公平现象。

3“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的编制与应用

3.1 任务书和指导书的编制目的

为使学生在一周的设计时间内很快进入设计状态,完成挡土墙设计和路面设计两部分内容,熟悉挡土墙和路面设计流程,掌握挡土墙和路面设计方法,较准确地、完整地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及相关图纸的绘制,本人结合《公路挡土墙设计与施工细则》、《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J D40-2002) ,编写了《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任务及指导书》。

3.2 任务书和指导书的编制内容

本任务书和指导书分三章,第一章是课程设计任务,第二章为课程设计指导,第三章为课程设计实例。

3.2.1 在课程设计任务中,给出设计题目,题目共四个,分别为: (1)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2) 衡重式挡土墙设计; (3)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 (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即本课程设计由挡土墙设计和路面设计两部分组成。学生根据安排选作其中2个题目。比如土木0903班学号前15名学生做“ (1) + (3) ”组合,土木0903班学号后15名学生做“ (2) + (4) ”组合,土木0904班学号前15名学生做“ (2) + (3) ”组合,土木0904班学号后15名学生做“ (1) + (4) ”组合。为了避免抄袭现象发生,尽量做到每人一题,在设计资料中将挡土墙断面尺寸处数据根据情况稍作改动,路面设计中交通量数据进行一定的改动,不允许雷同。如表1所示。

注:表中“X”表示学生学号的后两位数字.

同时,在设计任务中,给出需要提交的成果及参考进度,这样学生不会出现因进度安排不合理导致不能按时提交设计成果的现象。

3.2.2 在课程设计指导一章中,将挡土墙的设计和路面设计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纳,包括挡土墙横向、纵向、平面布置,伸缩缝和沉降缝布置,排水设施设计,土压力计算、稳定性验算、基底应力及偏心距、墙身截面强度验算等各计算过程均进行概括;路面设计中轴载换算、交通等级确定、路面结构组合及厚度设计,设计中所用到的公式、换算体系图等均进行了总结,使学生看了之后思路会很清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也省去了把自己的课本翻来翻去的麻烦。

3.2.3 第三章为课程设计实例,通过给出挡土墙和路面设计的原始资料、尺寸拟定、验算等一系列过程说明设计步骤和程序,但是实例中的资料和学生设计题目还是有一定差别,不会出现“照葫芦画瓢”的现象,必须要动脑动手才能完成。

3.2.4 成果提交时要求设计说明书和图纸必须手写和手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绘图的基本功,加深印象,如图框大小、线形粗细等,且能一定程度的减少抄袭。

3.3 任务书和指导书的应用

从3年来的使用情况看,效果很好。学生在接到任务后很快进入设计计算状态,不像原来拿到任务后,先去图书馆查资料,且无章可循,导致进度缓慢。另外,学生清楚每人设计资料不同,所以一开始就比较认真,基本都能独立完成这个设计过程。

在成绩评定时,根据设计提交的说明书、图纸,以及在这一周设计中的表现打分。由于在任务书和指导书中清楚的列出成绩评定标准,所以对学生来说也是某种程度上的约束。另外,我们带课程设计的两位老师每天都会有人在设计教室中留出半天的答疑时间,抽查点名,所以学生也都比较自觉。

总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的学生来说,在课程设计中有诸如“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这样的参考资料,减少了设计中出现的诸多麻烦,节省了设计时间,提高了学生对课程设计的兴趣,同时也减少了教师对课程设计存在问题的顾虑。

摘要:“路基路面”课程设计是对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学生课堂理论教学的必要补充和深化。针对目前“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自身教学经验, 编制了“路基路面”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从3年的使用情况看, 效果良好。

关键词:路基路面,课程设计,土木工程,任务书和指导书

参考文献

[1]徐文娟.课程设计在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28) :59.

[2]杨国良.“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实践探讨[J].教研教改, 2009:43.

[3]梅迎军.“路基路面工程”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10, 5 (2) :148-149.

[4]国静.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 2009, 18 (1) :113-115.

电工基础课程的探索 篇10

通过对专业的工作岗位的分析, 确定了课程的设计思路为:围绕专业岗位所需职业技能要求,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 选取典型的学习项目,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 逐步培养学生的职业工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总体教学构想突出两点, 一是突出知识结构, 二是绘图和识图, 将以往的读图发展成为识图、绘图、填图和说图, 进而形成“启、绘、议、说”的四字教学模式。第一、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主线, 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以提问、讨论等多种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第二、以知识结构为基础, 把电动机正反转的三种控制线路采用渐进分析的方法进行讲解, 这样就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直流电路、电磁学、正弦交流电路以及线性动态电路的相关知识,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训练, 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能够熟练连接与测量交、直流电路, 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 能力目标

具有正确使用电工工具和仪器仪表的能力, 遵守劳动安全规章制度, 注意保护环境;具有识读和分析电路图的能力;具有识别和检测常用电器元件的能力;具有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 查阅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具有进行简单电路的连接, 并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和测量的能力;具有进行复杂电路的连接, 并能对电路进行分析与测量的能力;具有对日光灯电路进行连接, 并具有故障排查的能力;具有使用三相交流电源, 并能对三相负载进行正确的连接的能力;具有对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进行正确分析, 并具有排查能力;具有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记录、存档、评价的能力。

2. 知识目标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及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电工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熟练掌握和应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 电阻的串联、并联和混联的计算方法;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二网孔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电容及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电磁感应及其应用;熟练掌握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及相量表示法, 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3. 素质目标

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意识, 能够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具有职业道德、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社会责任心;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具有再学习能力、自我控制和评价能力;具有创新意识、节能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

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和城市轨道交通控制专业专业对电工基本技能和电路分析能力的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选取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的使用, 直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 磁场与磁路的基本概念, 单相交流电路的分析, 三相交流电路的分析等内容, 按照注重理论结合实践,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理念设置直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 电磁感应的判定, 正弦交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三个模块, 具体内容如下。

1. 技能内容与教学要求

常用电工工具及仪表的使用;简单电路的连接与测量;复杂电路的连接与测量;直流电桥的测量;电磁感应的判定;正弦交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知识内容与教学要求;掌握电路基本知识、描述电路的基本物理量;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并能够利用定律分析电路;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及其等效互换;掌握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结点电压法分析电路的方法;掌握戴维宁定理的内容, 并能够利用其分析电路;掌握叠加原理的内容

2. 素质内容与教学要求

具有安全生产意识和质量意识, 能够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具有再学习能力、自我控制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严谨踏实和刻苦专研的良好作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能力;学生安全操作意识;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再学习能力、自我控制和评价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节能环保意识。

四、实施建议

1.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本科以上, 能有熟练应用各种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具有较高的实践能力, 能够熟练连接电路并能够检测电路故障和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兼职教师的学历层次为本科以上, 具有两年以上企业经历, 能够将理论知识联系到实践中, 并具备一定的教学能力。

2. 教材及相关资源

本课程推荐选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由谭恩鼎主编的《电工基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王兵利主编的《电工基础及测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黎炜主编的《电工基础—电工原理与技能训练 (高职)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郭宗智主编的《电工基础 (高职) 》。

3. 教学组织模式

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讲练结合法、演示法、实物展示法、多媒体演示法、实验法, 辅助采用小组讨论法、方法。通过教师讲授和讲练结合使学生理解电路分析方法和理论, 通过演示法和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法学习电路元件的识别、选择和测量方法, 再通过实验法,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 教学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的重点在于测评学生是否具备了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使用能力, 是否能运用相关理论知识进行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的正确连接与测量。以学生完成课程模块的态度、操作规范、相关理论测试、工作质量的内容综合评定, 采取学生互评、指导教师评价、理论测试、模块考核等形式进行评定。

摘要:《电工基础》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一些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一门实践性强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作用是通过理论学习、小组活动、课内实践等方式, 使学生理解直流电路、交流电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安全用电常识, 培养学生具有对各种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的连接与测量能力, 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提供必要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关键词:电工学,基础,能力,学习

参考文献

[1]张洪艳.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电工基础》课的兴趣[J].职业技术教育.2006 (05)

[2]安丽红, 纪潇宁.浅谈职高《电工基础》研究性教学设计[J].职业.2009 (18)

[3]刘凤.技校“电工基础”课教学浅谈[J].科教文汇 (下旬刊) .2009 (05)

新课程资源开发的探索 篇11

一、利用音乐、图片资源

在讲授“勤劳节俭伴我行”一节的“赞美劳动,讴歌劳动”时,让学生朗诵了《悯农》的古诗,再用多媒体出示了一组相关的图片。同学们既体会到古人在田野上劳动的辛苦,又体会到劳动的美,劳动的崇高。从中感悟到:集体劳动的壮观,劳动气势的磅礴;劳动真正充实了美,劳动真正创造了美。

再用歌碟播放《在希望的田野上》,嘹亮的歌声回荡在教室,也回荡在大家心里。同学们很自然地感受到:被“四人帮”压制的劳动热情,像火山一样喷发出来,她荡涤了世界。这种热情将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产生划时代意义,将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创造人间奇迹。

通过图片及歌曲,大家认识到:劳动不仅是创造硕果和幸福的手段,而且是净化灵魂和弘扬中华精神的一种方式;劳动使人聪慧,给人快乐,还能洗刷人们思想上的灰尘和灵魂上的污垢,让人高尚;人类崇尚劳动,世界才能殷实厚重。

二、利用影视资源

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并不是孤立的学科教学,而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的话题和共同承担的责任。在社会生活中,有大量的影视作品充实着我们的生活,丰富着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笔宝贵的资源,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我自信,我快乐”一节的“自负的危害”时,我引用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故事。课前让学生观看电视剧,然后整理、交流。课堂上先让学生讲这节故事,有一位学生讲到:“曹操亲率83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向长江北岸,大笑三声:“吾83万大军,踩踏就能荡平江东,天下万归一也。”谋士建议说:“丞相,我军不习水战,诸葛亮又诡计多端,还是小心为好。”“周瑜小儿,诸葛村夫何足惧也,哈哈哈。”另一位学生补充道:“顷刻间,孙刘联军一把大火烧得曹军哭爹叫娘,纷纷掉入长江,葬身鱼腹。而曹操仅领上七十二骑人马,败走华容道,在连天大雨陪衬下,又遭关羽的伏击。”于是提问道:“为什么会遭如此惨败?”学生答:“曹操指挥失误。”又一学生说:“曹操的狂妄,目空一切。”又一学生:“曹操的自负心理,做出的错误判断,导致惨败。”那么,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应该怎么做?学生齐答:“克服自负心理,树立自信心。”

三、利用小说资源

在讲授“挫折是一把双刃剑”时,我引用了小说《楚汉演义》中的《霸王别姬》的故事。课前让学生阅读小说,然后在课堂上展示交流。一学生拿出准备的材料大声地讲述:“楚汉两军,经过多年拉锯式的战斗,已接近尾声,楚军败退乌江边。楚霸王看到八百子弟兵在“四面楚歌”声中散去时,已万念俱灰。”另一学生说道:“有人建议说:“霸王,先别急,江东百姓在期盼着我们,先过江东,再作计较。”霸王却说:“不能也,无颜见江东父老”,然后杀姬跳入乌江。于是,我提问道:“如果霸王听了下属的建议,先过江东,会怎么样?”学生齐答:“楚汉分争的历史要改写,霸王的称谓要更换,有可能是项王或项帝。”我又问:“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到:“霸王没有正确地面对挫折。”这一课没有多费口舌,同学们很自然地认识到:要正确地面对挫折,不能被困难和挫折所吓倒,应把挫折作为磨砺意志的垫脚石。

如果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教育成果。因此,作为一名思品课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课程观,积极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使我们的课堂天天有“活水”,成为永不干涸的河流。

作者单位 陕西省镇巴县赤北中学

《冲压设备》课程教学探索 篇12

制造业作为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 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 由制造业带来的产值约占生产总值的40%。其中作为制造业中的一个重要方向塑性成形则是基于材料塑性的加工手段, 利用材料的塑性, 在设备 (装置) 上通过模具 (工具) 改变毛坯的形状与尺寸并改善性能, 从而获得人们所要求的工件。塑性成形和其他加工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生产率高, 制品再现性好质量稳定;可实现少无切削加工;材料利用率高;能生产其他加工方法难以实现的复杂零件, 如汽车覆盖件、飞机、导弹、炮弹等航空航天及国防工业产品。塑性成形生产在现代汽车家用电器、电动机、仪器仪表、电子等国防工业方面均得到广泛的应用, 已经成为现代工业先进的加工方法之一。

每种塑性成形工艺至少与一种冲压设备相联系。设备必须为模具的相对运动提供精确地导向, 必须提供足够的装模空间与操作空间, 必须提供变形过程中所需要的力与能量。设备为工艺服务。设备直接影响着工艺的质量、生产率及经济性。

1《冲压设备》课程教学目标

塑性成形工艺作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组成之一, 为其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设备是工艺的基础, 为工艺提供所需的力、运动和能量。我校飞行器制造专业开设的金属塑性力学和塑性成形新工艺课程教学以塑性成形的力学基本理论和新近发展的成形工艺原理及应用为主要内容, 较少或未涉及塑性成形工艺所使用设备的相关知识。近年来, 随着各行业对制造的重视, 企业希望毕业生在能知晓产品生产工艺的理论层次知识基础上, 了解甚至一定程度的掌握生产中的所使用的相关设备知识。因此, 我校开设了《冲压设备》这门课。

该课程的教学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 主要包括典型塑性成形工艺的设备及其基本特点、原理以及应用, 先进塑性成形新工艺的设备及其特点和原理等。由于其中涉及的领域较多、实践性强、发展变化较快, 因此在教学中还注意了与当前该领域发展的实际情况相联系, 特别是联系到航空企业目前生产实际中的典型设备的应用情况。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 掌握冲压设备的一些基本原理以及在材料成形工艺中的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介绍与各种影像资料的演示说明, 让学生加强对实际生产过程中设备相关知识有更好掌握。应该说, 该课程的掌握对相关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很有帮助。

2《冲压设备》课程先修课程

《冲压设备》是关于基于塑性成形工艺设备的一门实用课程, 因此学习本门课程之前, 学生应该具有金属塑性力学、冲压成形工艺 (或塑性成形工艺) 、机械制图、机械设计与制造以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等前修知识, 其中塑性成形工艺和机械设计和制造尤为重要。

3《冲压设备》课程内容设置

该课程总共24学时, 教学内容可以分为冲压设备绪论、曲柄压力机、专用曲柄压力机、液压机、锻锤、旋转成形设备、塑料成型设备等几个部分, 主要采用理论授课方式组织教学, 具体细分为以下7个知识单元。

1) 绪论 (3学时) :重点介绍塑性成形在现代工业中的地位, 冲压设备与工艺的关系、冲压设备分类及其发展趋势。

2) 曲柄压力机 (6学时) :重点介绍通用曲柄压力机的用途与分类、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主要技术参数、型号与意义, 曲柄滑块机构的运动规律、结构, 离合器与制动器的作用、工作原理、类型、安放位置, 压力机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压力机的传动系统和辅助装置。

3) 专用曲柄压力机 (3学时) :重点介绍热模锻压力机、挤压机以及双动拉深压力机等专用曲柄压力机的特点用途与分类、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选择和使用方法。

4) 液压机 (4学时) :重点介绍液压机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与应用, 液压机的本体结构, 液压系统, 液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应用。

5) 锻锤 (2学时) :重点介绍锻锤的工作原理、分类、典型结构和主要技术参数, 螺旋压力机的工作原理。

6) 旋转成形设备 (2学时) :旋转成形属于特种成形, 其设备指机器的工作部分或成形件作旋转运动, 使金属材料经过塑性变形而得到所需要的形状和尺寸的锻压设备。本章重点介绍旋转成形设备的工作特性、设备特点和分类。

7) 塑料成型设备 (4学时) :重点介绍塑料挤出成型原理、挤出机分类、单螺杆挤出机技术参数和型号, 挤出机工作过程和工艺要求, 挤出机主要组成结构及相关部件结构形式和作用。介绍塑料注射机类型、特点、工作原理、基本参数、型号及意义, 注射机注射装置和合模装置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工艺要求。

4《冲压设备》课程教学和考核方式

由于本门课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冲压设备, 尤其是复杂的内部结构和原理。这样教学内容需要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否则很难让学生建立起冲压设备实际的工作过程。为此, 采用多媒体课件, 并辅以大量设备实际工作过程视频和动画, 以便一定程度上让学生更好掌握所学内容。

《冲压设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本课程开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了解塑性成形及工艺基本理论的前提下, 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真实使用设备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考核设置为以下两部分:一是冲压设备相关章节理论部分的闭卷考四, 占总成绩的50%;另一是大作业形式, 可以是对先进冲压设备的综述性总结, 也可以是对某一感兴趣冲压设备的社会实践调查, 占总成绩的50%。

5 结语

随着塑性成形工艺的不断发展, 了解工艺及其相应设备相关知识成为相关工科学生的一个重要技能。尤其在飞机制造领域, 我国对新型高精度、高性能、复杂形状以及大尺寸产品制造的需求日益增加, 如何开发相应新成形技术和设备显得尤为重要, 而本门课正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了冲压设备相关基础知识的介绍。

参考文献

[1]李永堂.塑性成形设备.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上一篇:高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下一篇:顽固性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