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核算难点

2024-10-07

固定资产核算难点(精选7篇)

固定资产核算难点 篇1

一、固定资产改扩建账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 固定资产会计准则不再将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简单地划分为固定资产改扩建、固定资产的改良、固定资产大修理、固定资产中小修理, 而是注意后续支出的经济实质。如果这些后续支出增强了固定资产获取未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提高了固定资产的性能, 则应当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其增计后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如果这些后续支出不能提高相关固定资产原先预计的创利能力, 依据资产确认条件, 不能将其予以资本化, 而应在发生时将其确认为费用。准则的这一变化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但固定资产准则并未就资本化部分如何入账做出规定, 实务中有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

[例1]某企业2007年12月1日将其拥有的一台生产用设备进行改扩建, 设备原值为500000元, 已提折旧100000元, 未提取减值准备, 2008年12月31日改扩建完成, 设备投入使用, 在改扩建期间, 该企业共发生支出180000元, 全部以银行存款支付, 另外发生残料变价收入30000元, 存入银行。该设备经过改扩建后, 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 降低了能耗, 并使其使用年限延长了3年。为简化核算过程, 不考虑相关税费。

(1) 第一种处理方法

设备停用, 转入改扩建

贷:固定资产———经营用固定资产500000发生改扩建支出

(2) 第二种处理方法

将方法一中的“在建工程”改为“固定资产清理”, 其它处理程序相同, 改扩建后固定资产的价值依然是550000元。

上述两种处理方法, 第一种方法较为妥当, 体现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而第二种方法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不太适合, “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的是企业因出售、报废和毁损等原因转入清理过程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及其在清理过程中发生的清理费用和清理收入等, 而固定资产改扩建所发生的资本性支出, 由于固定资产的实体并未离开企业, 只是价值发生变化, 因此该部分支出不能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来核算。

二、固定资产折旧涉及减值准备账务处理

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做了相应规定, 固定资产准则在定义部分提出“应计折旧额, 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原价扣除其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 如果已对固定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同时准则还明确规定“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 应当按照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价值又得以恢复, 应当按照固定资产价值恢复后的账面价值, 以及尚可使用寿命重新计算确定折旧率和折旧额”。“如果有迹象表明以前期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各种因素发生变化, 使得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大于其账面价值, 则以前期间已计提的减值损失应当转回, 但转回的金额不应超过原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但在制度中又规定“应计提的折旧总额为固定资产原价减去预计残值加上预计清理费用”, 这说明制度中的折旧总额尚未涉及减值准备问题, 实务操作中对减值准备是否调整折旧的问题也莫衷一是。

[例2]某企业2004年12月30日购置一台价值为125万元的设备用于生产, 预计该设备使用寿命为5年, 预计净残值为5万元, 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2006年12月31日企业在进行检查时发现该设备减值, 预计其可收回金额为50万元。2007年12月31日企业再次检查时发现, 上年据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的因素已发生变化, 对企业产生了有利影响, 可收回金额达到65万元。为简化核算过程, 不考虑相关税费, 并且假定企业的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和预计使用寿命均未发生变化, 折旧按年度计提。

(1) 方法一

2004年12月30日企业取得固定资产时

2006年12月31日计提该固定资产折旧240000元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70000元[1250000-240000×2]-500000]时

2007年12月31日计提固定资产折旧150000元[ (500000-50000) /3]时

2007年12月31日检查发现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因素已消除, 冲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时

注:考虑2006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减值因素的影响, 2007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后的固定资产账面净额为350000元 (500000-150000) , 而2007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620000元 (1250000-240000×2-150000) , 2007年12月31日检查发现其发生减值的因素已消除, 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650000元, 高于其账面价值。因此, 该企业应将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270000元全部转回, 但不能按照650000元与350000元的差额300000元予以转回, 转回以后固定资产的账面净额又重新恢复到了历史的计价基础上, 同时应重新计算该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 至2009年12月31日止累计折旧总额应为1200000元, 与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总额相等。

2008年和2009年该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为285000元[ (1250000-240000×2-150000-50000) /2]

借:制造费用285000

贷:累计折旧285000

(2) 方法二

2007年以前的账务处理与上述相同, 此略。

2007年12月31日检查发现该固定资产发生减值的因素已消除, 应冲回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借: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0000

贷:营业外支出———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180000

注:考虑2006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减值因素的影响, 2007年12月31日计提折旧后的固定资产账面净额为350000元 (500000-150000) , 而2007年12月31日在不考虑2006年12月31日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影响时计算的固定资产账面净额为530000元 (1250000-240000×3) , 低于其可收回金额650000元。因此, 该企业不能按照650000元与350000元的差额300000元予以转回, 而应按照530000元与350000元之间的差额180000元予以转回, 转回以后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额又重新恢复到了历史的计价基础上。

2008年和2009年该固定资产的年折旧额为240000元[ (530000-50000) /2]

借:制造费用240000

贷:累计折旧240000

上述两种处理方法, 方法一较为妥当, 符合新《企业会计准则》关于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方法二在将以前所提取的减值准备冲回时, 采用了追溯调整法。但根据准则规定, 在计算减值准备转回时, 只要固定资产的预计可收回金额超过了其账面价值, 就应当将原已计提的减值准备全部转回, 重新计算固定资产的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 而且按照方法二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只有1110000元 (240000×4+150000) , 与固定资产的应计折旧总额相差90000元。因此, 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不能采用追溯调整法。

参考文献

[1]田茂礼:《固定资产减值会计核算问题探析》,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中的难点分析 篇2

关键词:林木资产,会计核算,难点,对策

作为森林资源资产最主要最具实际操作性的资产项目,林木资产的核算也非常重要,关于林木资产核算的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目前生物资产会计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林木资产核算。然而,林木资产会计核算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准则的出台,只是一个粗线条的规范,在实际核算中,还有很多实际操作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在此笔者也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及其对准则的理解,谈谈新会计准则下林木资产的会计核算难点问题,旨在抛砖引玉,共同交流学习。

一、林木资产分类、特点及核算方式

按照《生物资产》准则关于生物资产类型划分规定,林木资产(即生长在林地上的活立木资源)应相应分为生产性林木资产、消耗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

1. 生产性林木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林木资产,如经济林等。

它的特点在于它承载着可以收获的农产品,它们本身不作为农产品(除非转变其经营目的),其价值将逐渐转移到农产品成本中。作为劳动手段,产性林木资产在使用期间“应当按期计提折旧”。

2. 消耗性林木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木材的林木资产,如已经成熟待售和正处于生长中的用材林。

这就决定了它的特点在于其被收获后将被作为木材价值一次性转移到木材成本当中。作为劳动对象,耗性林木在采伐利用时“按照其账面价值结转成本”。

3. 公益性林木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林木资产。

它与消耗性、生产性林木资产的经营目的有着本质的区别,更多的着眼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它的特点以发挥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主要职能,以商业效益为次要职能,其建设和经营资金的主要来源是政府或政府财政补贴。正由于公益性林木是“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于生产经营过程之外,就没有了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概念,存在价值转移和折旧计提问题。

二、林木资产核算难点分析

正是林木资产较为复杂的分类及呈现出的不同特点,给我们在实际核算中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具体来说,笔者认为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关于林木资产的确认方面的难点。

如前文分析所述,林木资产不仅具有经济效益和有形资产价值,而且又具有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无形资产价值。所以在会计核算时,我们不仅要考虑林木资产的有形资产价值,还应考虑林木资产的无形资产价值。林木资产在它的整个生长过程中,其质量和数量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同时,受气候等自然因素和通货膨胀等社会因素的影响,林木资产的价值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此外,林木资产具有多种经营特点,这就给林木资产的确认带来了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使得林木资产的确认进一步复杂化。

2.“非常态”初始计量方面的难点。

“非常态”在这里指的是目前大量账外林木资产进入账内核算的初始计量问题。由于多年来不仅天然林,就是人工林也始终没有进入账内核算,因此累积形成了大量的账外林木资产。要按照准则规定进行林木资产的核算,第一步首先要解决账外林木资产入账问题。也就是说,中国林木资产的核算实际上长期处于“非常态”之中,要进行正常的核算,首先要消除非常态,可准则在这方面并没有提到,只要求对“天然起源的生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名义金额确定”,因此在“非常态”初始计量上,目前还存在诸多疑义。

3. 林木资产的减值计算方面的难点。

虽然准则已经考虑了生物资产的特点,把自然灾害等作为减值的主要因素,笔者在消耗性林木资产的减值处理上仍觉得有几个问题难以处理:一是准则将消耗性生物资产按存货对待,要求对比可变现净值来计提“跌价准备”。而一般存货的跌价主要基于市场价格因素。但我们知道,目前林木资产是没有交易市场的,市场价格因素暂时可以基本不考虑。因为自然灾害等原因计提的减值准备显然已不是什么“跌价准备”。而且可变现净值是以存货的售价为基础的,在无市场的情况下,林木资产的可变现净值又如何去确定?二是从一般理解上,计提减值准备是在资产有明显的减值迹象但还没有真正的事实上的损失时,提前判断估计可能发生的减值数额。同时,计算的依据是价值变化而不是数量变化。如存货计提跌价准备时,是基于可变现净值与账面成本的比较,而不是数量的减少。一旦数量减少时,比如因灾害造成的毁损或期末清查产生的盘亏,在账务处理上就不是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事项,而是存货减少的处置事项。这就存在一个消耗性林木资产如何计提跌价准备的难题,仅在因灾害引起的减值方面,该项资产就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灾害导致了资产的实物数量减少,而引起相应的价值减少。还有一种是虽然资产数量没有减少,但灾害导致了资产品质下降,经济价值降低;后者符合计提减值准备的性质特征,而前者则需进一步探讨。在此笔者认为,前者似乎更应该属于资产处置的会计事项。

三、新会计准则下解决林木会计核算难点的几点对策与建议

综上所述,并结合新会计准则,笔者认为,对林木会计核算难点可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 以《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为准绳,进一步对林木资产进行确认。

林木作为一项特殊的资产进行确认,已得到普遍的认同。但林木资产中有的作为劳动对象如用材林,有的作为劳动手段如经济林,有的主要起生态保护作用如公益林等等,因此,应再分别以消耗性林木资产、生产性林木资产和公益性林木资产加以区分。

2.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多种模式结合对林木资产进行计量。

从准则第17条至21条的规定来看,其实质上是明确生物资产应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也就是说,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都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按实际发生的成本对生物资产计量。但第22条又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应当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据此笔者认为,林木资产目前仍应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一是在林木资产的形成过程中虽然存在着自然增值的因素,但也存在着自然和人为灾害、病虫害等各种可能导致林木资产价值损失的负面因素,在此情形下以历史成本作为计量基础较为稳健、合理。二是虽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能真实反映林木资产现时价值,切实解决林木资产自然增值问题,从而更好地为使用者服务,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是建立在所在地有完美的活跃市场的假定上(首先,要求林木资产有活跃的交易市场;其次,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的林木资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特定林木资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从而不可避免会加入个人主观判断,导致会计信息可靠性得不到保证,特别是在中国林产品市场不健全、森林限额采伐制度严重阻碍森林资产交易市场形成的情况下,公允价值更难取得。但为反应林木资产的真实价值,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各地区林业评估机构能根据本区域林木资产生长情况和市场信息,针对不同的林种,建立林木资产估价模型,并每年根据市场行情对林木资产估价模型进行修正。林业经营主体每年按估价模型进行评估,对评估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减值准备,并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

3. 将林木资产核算作为一项管理工程来实施。

近年来,关于森林资源资产会计核算的讨论仍然是纸上谈兵,一纸空文。这就需要有一个大的策划和实施力度。启动天然林保护等林业六大重点建设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林业现状,促进了林业跨越式发展。因此,应将林木资产的核算也作为一个重大的管理工程项目来落实。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林木资产的核算就绝不仅仅是会计人员的事情。须知,会计人员的主要责任是价值核算,而数量核算和管理应主要是业务部门的任务。事实上,各地区健全的森林资源管理机构始终在进行着有效的森林资源监管,也就是说,林木资产的数量核算本来一直是有的。过去一些年,会计人员关起门来自己搞,工作量大,力不从心,所以产生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恐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现在如果作为一项管理工程进行实施,会计部门和业务部门应相互协调,统一核算口径,各负其责又相互配合,力争三年内将账外林木资产全部纳入账内,从而实现林木资产的常态核算,这应该就是林木资产核算工程项目的总体目标。

四、结语

中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对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规定。关于林木资产的核算虽然在中国以往的会计制度中都有相应规定,但以会计准则层次在会计确认和计量的重要环节上加以规定,这还是第一次,对进一步规范林木资产的核算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解读准则,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切实搞好林木资产核算,为中国林业企业的健康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

[2]王晓红, 田治威.森林资源资产计价方法概述[J].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4, (8) .

[3]岳上植.森林资产的特殊性及其确认和计量研究[J].会计研究, 2002, (11) .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难点探析 篇3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应用指南和具体准则,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包括: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 即对子公司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 即对合营企业投资;企业持有的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 即对联营企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其中对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采用权益法核算, 其余则使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二、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确认和计量

根据新准则, 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指, 合并前合并企业与被合并企业同属于一个企业集团, 同受一个母公司的控制。假定A公司为合并方, B公司为被合并方, P公司为双方的母公司。合并前后各方的关系见下图1。

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是指, 合并前购买方与被购买方不存在关联关系。同样, 假定A公司为合并方, B公司为被合并方, C公司为B公司的其他控股方, 合并前后的各方关系见下图2。

从图1可见, A公司与B公司在合并前同属一企业集团受关联关系影响, 交易价格可能丧失公允。故准则规定:对于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以合并前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的账面价值份额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同时也不确认资产让渡的损益;从图2可见, 因为合并前购买方A公司与被购买方B公司之间不存在关联关系, 交易价格相对公允。故准则规定: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同时确认资产让渡损益。

三、权益法下未实现内部交易损益的调整

投资企业与被投资企业之间的内部交易, 按照资产的流向, 分为顺流交易和逆流交易。具体可见下图3。

(一) 顺流交易下未实现内部损益调整

顺流交易, 资产从投资企业流向被投资企业;逆流交易, 则是相反。期末, 如果内部交易的资产未能向第三方销售或转让, 则该内部交易损益实质并未实现, 应当予以抵销。

例: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购得乙公司30%股份, 能够对乙企业实施重大影响, 假设其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未存在重大差异。本年4月1日, 甲公司向乙公司销售存货一批, 该批存货账面价值50万元, 销售价格为100万元, 年末, 该批存货尚未向第三方销售。乙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可知, 在本交易中, 甲公司收益为50万元, 因未对外销售, 该收益没有完全实现, 按照持股比例, 未实现收益金额为: (100-50) ×30%=15万元, 应当进行调整。此交易可理解为甲公司从乙公司获得利润分配。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如果甲公司存在子公司, 就必须与其子公司编制合并报表, 针对上述与乙公司的内部交易, 也需要编制合并抵销分录, 对上述分录 (2) 进行调整:

显然, 甲乙公司不是母子关系, 不需编制合并报表抵销分录。但通过比较分录 (4) 和分录 (5) , 主要差别在于贷方科目。由于乙公司不在合并报表的编制范围内, 不能直接冲减存货成本, 而视作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提前收回。

如果将来该批存货实现销售, 应当确认交易收益。即将上述分录 (2) 反向转回。

(二) 逆流交易下未实现内部损益调整

例:甲公司于2010年1月1日购得乙公司30%股份, 能够对乙企业实施重大影响, 假设其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未存在重大差异。本年4月1日, 乙公司向甲公司销售存货一批, 该批存货账面价值50万元, 销售价格为100万元, 年末, 该批存货尚未向第三方销售。乙公司2010年实现净利润1000万元。

可知, 乙公司当年实现的1000万元利润中, 包括50万元的存货销售利润, 甲公司应按照所占权益比例予以调整。故编制分录如下:

将分录 (5) 与分录 (4) 进行对比, 由于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属于乙公司的报表项目, 不在甲公司的合并报表编制范围之内, 因此, 对应项目以投资收益取代, 以区别于母子公司关系。

如果将来存货实现对外销售, 再将分录 (2) 反向转回。

四、成本法向权益法的转换

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有两种原因:即投资比例上升;投资比例下降。如图4所示:

(一) 对原投资点的追溯调整

对原投资点的追溯调整, 需要将投资成本与对方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所占份额进行对比:如果投资成本大于可变现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所占份额, 该差额为商誉, 不需账务处理;反之该差额应当记入留存收益, 并调增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增资引起的从成本法向权益法的转换, 必须综合考虑两个投资点的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 以确定是否记入商誉或确认损益。例如:2009年1月1日甲公司以100万元取得乙公司10%的股权, 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00万元, 2010年3月1日增加投资180万元获取乙公司20%的股权, 增资日乙公司的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200万元。考虑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之间的差额, 原投资点的差额为20万元, 再次投资点的差额为-60万元, 两个投资点综合进行考虑, 共计为-40万元, 应当确认损益40万元。

(二) 对原投资点至二次投资 (减资) 点之间追溯调整

增资引起的从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对于被投资单位由损益变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按照本企业所占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及留存收益 (或投资收益) ;对于由其他原因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变动, 按照本企业所占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和资本公积;对于除以上原因造成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 按照本企业所占份额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及资本公积。

因减资引起的从成本法向权益法转换, 其处理方法与增资情形类似。但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公允价值变动, 只需调整所有者权益变动部分, 不需考虑由资产评估等原因引起的并未在对方报表上体现的部分。主要原因在于:对于增资, 初始投资成本不仅需要考虑原投资点, 还需考虑二次投资点, 必须保证两个投资点上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所占份额具有可比性;而减资情形, 原投资点即为初始投资成本确认点, 从原投资点到减资点只需按照权益法进行追溯调整即可。

与旧准则相比, 新准则重新划分了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范围, 加强了成本法在长期股权投资中的地位;将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重新进行分类, 分为同一控制下的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 两种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方法各有不同;权益法的初始计量, 围绕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无论是初始投资成本的调整, 还是投资损益的调整, 都力图使投资成本的账面价值体现对方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享有份额;为减少关联关系的影响, 准则也作了特别规定:譬如, 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所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不以对价的公允价值入账, 不考虑交易损益。又如, 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投资中, 内部未实现交易损益的必须编制调整分录等。

摘要:本文梳理了长期股权投资主要难点问题, 并一一进行讨论, 意图促进实务处理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难点分析

参考文献

[1]毛圆圆, 尉京红.新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变化分析〔J〕.会计之友, 2007 (8) .

所得税会计核算难点探讨 篇4

一、资产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例1]一项固定资产, 原价120万元, 无净残值, 没有计提减值准备, 直线法折旧。会计折旧年限6年, 每年折旧额20万元, 税法折旧年限4年, 每年折旧额30万元。

资产的账面价值可理解为按照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该资产某时点余额;资产的计税基础可理解为按照税法规定该资产某时点的余额。所以账面价值为100万元 (120-20) , 计税基础为90万元 (120-30) 。差额10万元, 属于暂时性差异。

二、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承例1, 本期账面价值是100万元, 计税基础是90万元, 即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纳税少, 则未来纳税就多, 所以这个差异是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反之, 如果本期账面价值是90万元, 计税基础是100万元, 即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得多纳税, 则未来纳税就少, 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此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即为应纳税时间性差异。

三、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未来要纳税, 即构成了企业的一项负债, 反之,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未来少交税, 即构成了企业的一项资产。因此,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递延所得税负债,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四、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负债的计税基础=负债的账面价值-未来期间税法允许税前扣除的金额。如某企业计提的保修费用为500万元, 这个预计负债500万元将来是可以税前抵扣的。所以, 负债的计税基础为0 (500-500) , 账面价值为500万元。

由于负债的计税基础少, 可以理解为资产的计税基础多, 本期需多交税, 未来就少交税, 这样就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如某企业2008年12月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工资是4000万元, 2008年12月31日还未支付, 形成了负债, 则负债账面价值为4000万元, 已于本期计入到费用中, 未来期间税法不允许再扣除, 故负债的计税基础为4000万元 (4000-0) , 负债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相等, 并没有形成差异。

[例2]A公司2008年度利润表中利润总额为3000万元,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存在期初余额。

与所得税核算有关的情况如下:

(1) 2008年1月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 成本为l500万元, 使用年限为l0年, 净残值为0, 会计处理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税收处理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假定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及净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

(2) 向关联企业捐赠现金500万元。假定按照税法规定, 企业向关联方的捐赠不允许税前扣除。

(3) 交易性金融资产入账价值1000万元, 税法计税基础1000万元。若期末公允价值增加了200万元。

(4) 违反环保法规定应支付罚款250万元。

(5) 期末对持有的存货计提了300万元的存货跌价准备。

(6) 2008年12月工资200万元, 尚未支付。

分析:

(1) 会计2008年度计提折旧为300万元, 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 (1500-300) ;税法2008年度计提折旧为150万元, 计税基础为1350万元 (1500-150) , 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 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0万元, 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2) 捐赠500万元, 税法无论当期还是以后期间, 都不允许扣除, 所以为永久性差异。

(3) 账面价值为1200万元, 计税基础为1000万元, 差异200万元, 计税基础小于账面价值, 可理解为本期少交税, 未来多交税, 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计入到递延所得税负债中。

(4) 违反环保法的罚款支出250万元无论当期还是以后期间, 都不允许扣除, 所以为永久性差异。

(5) 存货跌价准备税法不允许在本期扣除, 计税基础大于账面价值, 本期多纳税, 未来少交税, 形成可抵扣时间性差异300万元, 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

(6) 负债账面价值200万元, 计税基础200万元, 无暂时性差异。

2008年度当期应交所得税计算如下:

应纳税所得额=3000+150+500-200+250+300=4000 (万元)

应交所得税=4000×25%=1000 (万元)

上述 (1) 、 (5) 形成可抵扣暂时性差异450万元, 形成递延所得税资产为112.5万元 (450×25%) 。 (3) 形成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00万元, 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为50万元 (200×25%) 。账务处理如下: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应收账款核算、管理的难点与对策 篇5

一、应收账款的坏帐准备的核算方法

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 应收账款一般包括提取坏账准备、发生坏账、确认坏账又收回、补提或冲销坏账准备等内容。除销售百分比法外, 其余三种方法计提的坏账准备一般与期末应收款项余额保持一定的比例, 分别相当于按总额、类别、个别计提。对坏账损失如何核算、是将其确认在发生坏账期, 还是在应收账款产生的当期就予以估计确认, 就形成了直接转销法与备抵法两种方法。备抵法下根据估计坏账的不同角度又分为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销售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个别认定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是从坏账产生于应收账款的角度作为确认依据, 应收账款余额越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 但因其强调期末时点, 难免会因期末退货提高或提高信用标准, 或采用临时收回之措施使应收款项余额变动, 从而使坏账准备的提取数增加其主观意向。销售百分比法是根据以前坏账占赊销的比例作为计划期赊销额的坏账依据的方法, 其理论依据是:坏账产生于赊销而非现销。账龄分析法则是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的基础上界入应收账款历经的时间函数, 按照公认的账龄越长收回货款的可能性越小的理论进行计提。

二、应收账款融资的核算办法

对应收账款的资金融通, 从出售、质押借款和贴现三个方面都比较难以处理。应收账款作为资产转让所有权和销售类似, 但会计上《收入》准则中并没有包括应收账款的出售。一般而言, 出售需确认收入, 结转成本、计算损益, 而这些在应收账款结转中并不具备, 甚至算不上视同销售。另一方面, 应收账款本身就属于货币性资金。与其他资产交易时往往作为计量尺度予以计量, 因此称其出售进而确认损益有失公允。改为转让更恰当一些。因为称其为转让才与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更加协调。应收账款无论通过何种方式转出, 其目的无非是取得资金以加速资金的周转。从取得资金的目的来看, 出售则是融通资金的一种形式罢了。二者并非平行的关系而是包容与被包容关系。通过应收账款的转移、质押以取得资金行为均为融资。融资包括转让和质押。转让又分为实质转让与形式转让。会计核算上可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分为两类, 一类是所有权转让的核算, 另一类是非所有权转让的核算, 前者包括实质转让和不带追索权的贴现, 后者包括非实质转让、质押借款以及带追索权的贴现。实质转让是确认损益还是作为理财费用, 按现行制度规定, 实质转让要确认损益作为营业外损益, 笔者不敢苟同。应收账款的原创, 必然是作为营业收入以货币性资金方式予以计量, 现因应收账款的收回减少, 只能作为原先确认的营业收入的抵减, 不能作为营业外支出, 否则明显有违配比性原则。从应收账款融通资金的角度出发, 其实质无非是一种理财活动。作为理财费用似乎更合理。类似地, 企业现金折扣下, 会计制度规定按总额法核算, 因购货单位折扣期付款而少收的现金作为财务费用确认, 与实质转让并无不同。

三、应收账款债转股的核算。

我国的债转股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内, 在政府直接经营管理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对政府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下, 由政府、银行、国有企业三者之间解决债权债务的新方法。应收账款的债转股的具体方式。 (1) 当债务企业暂时无力还款, 但经营能力或产品市场还可以, 那么债权方可以将应收账款 (流动资产) 转换为股权投资 (长期资产) , 实现纵向联合, 增强自身对本行业的控制力。而债务企业将属于短期负债的“应付账款”转变为“所有者权益”, 可迅速降低资产负债率, 降低财务风险。 (2) 如果是同产业链上的上游企业, 并且债务企业的经营能力较强或产品市场很有前景, 那么债权方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将应收账款转换为股权投资, 形成更大的行业集团航母。

四、应收账款内部控制的问题

首先是加强销售合同的管理, 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后, 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赊销限额及信用期限是销售合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依合同开展销售的各环节, 并按合同与订单组织生产与销售, 杜绝无合同或不按合同发货;其次, 建立健全新增应收账款的销审批制度, 企业要建立一个以财务为中心, 以销售为龙头, 进销存一体化的ERP系统, 通过销售系统, 建立客户资信等级评估, 确定信用条件, 并即时反映该客户的销售情况、收款情况及赊销情况, 由信用管理部门随时掌握客户的状态, 对不符合信用条件的, 如到期货款未付清的不予发货, 实现系统自动拒绝处理超出信用条件的客户订单, 使每个客户的销售与资金回笼按合同及信用条件操作, 保证应收账款良性循环, 最大限度地减少赊销的风险。

总之, 加强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和监控, 改善应收账款核算办法和管理制度, 才能解决好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 必须要加强管理与监控职能部门, 按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该公司在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 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 负责对营销往来的核算和监控, 对每一笔应收账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 保证应收账款账账相符, 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 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定期或不定期对营销网点进行巡视监察和内部审计, 建立健全公司机构内部监控制度。只有这样, 才能真正做好应收账款的核算与管理。

摘要:应收账款的核算涉及资产计量与损益确认两个方面, 确认计量之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公允表达。应收账款核算、管理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难点与对策, 如坏账准备、债转股等问题, 本文一一列出了相应的处理办法。

关键词:应收账款,核算,会计

参考文献

[1]陈华.坏账准备计提方法新探——双重因素分析法[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 2002 (3)

[2]缪飞翔, 将航程, 董延安.保理业务——应收账款管理的新思路[J].商业会计, 2003 (1)

[3]张采风、李忠江, 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清收, 黑龙江财会J, 2001年第12期;

固定资产核算难点 篇6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权益法,转换

一、修订前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主要变化

2014年3月,财政部发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修订和补充后的准则(简称“修订后准则”)中,对长期股权投资定义为“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以及对其合营企业的权益性投资”,而原来的2006年版《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简称“修订前准则”)中将长期股权投资中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影响关系分为控制、共同控制(合营企业)、重大影响(联营企业)、无重大影响。修订后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定义的主要变化是取消了“无重大影响”这一影响程度,对该影响程度规定转为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具体准则核算。

投资方对被投资方不同影响程度间相互转换时的会计处理是财务会计核算难点之一,因此有必要对修订前后具体准则进行对比分析。在成本法与权益法的适用情况方面,修订前准则规定,适用成本法的情况为投资方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或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而投资方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在修订后准则中,规定投资方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取消了“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情况;而适用权益法核算的情况与修订前准则相同。

在修订后准则中,把修订前准则中“不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改为按照金融资产核算,具体科目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因此修订后准则中,可将可供出售金融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活跃市场中有报价、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另一类是不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不能够可靠计量的。前者以公允价值计量,后者以成本为基础计量。因此,修订后的准则由“无重大影响”转为“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或“控制”,以及由“共同控制”、“重大影响”或“控制”转为“无重大影响”时,均会涉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与长期股权投资两项资产之间的转换。

二、增加投资导致影响程度变化的核算比较

(一)“无重大影响”转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无重大影响”转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修订前准则中规定应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而修订后准则中规定由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1. 修订前的会计核算。由“无重大影响”追加投资转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新的长期股权投资由原投资部分和新增投资部分两部分组成。修订前准则规定,对于原投资部分,原取得投资日至追加投资期初被投资企业累计实现的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净利、净亏、发放的现金股利、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调整,同由控制减少投资变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中的调整方法,但追加投资后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需按照以下方法确认。

假定原投资部分账面价值为S1,原投资份额为R1,原投资初始取得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V1,新增投资部分投资成本为S2,追加投资部分所占份额为R2,追加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 V2,且时,时,时,时,

(1)S1>V1×R1且S2>V2×R2时。这种情况下,A为原投资部分初始取得时所形成的商誉,C为追加投资部分形成的商誉,则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S1>V1×R1且S2<V2×R2时。这种情况下,E为追加投资部分形成的利得,当A>E时,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成本;当A<E时,将其差额计入利得,会计分录如下:

(3)S1<V1×R1且S2>V2×R2时。这种情况下,B为原投资部分初始取得时所形成的利得,若B>C,则其差额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会计分录如下:

若B<C,则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4)S1<V1×R1且S2<V2×R2时。由于B、E均为利得,所以应分别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和当期利得,会计分录如下:

2. 修订后的会计核算。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的。非控股全新情况下,应以转换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新增投资部分所付对价的公允价值来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入账成本,但同时要考虑与所获取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关系。假定转换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P(其中成本为P1,公允价值变动为P2),转换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Q,新增投资部分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为Y,转换日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S,转换后持股比例为R。

1当Q+Y>S×R时,其差额为商誉:

同时转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

2当Q+Y<S×R时,形成利得:

同时转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分录同情况1。

(2)以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的。非控股合并情况下,应以转换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假定为W)加上新增投资所付对价的公允价值(仍假定为Y)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但仍然要考虑该成本与转换日占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关系。

仍假定转换日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S,转换后持股比例为R。

1当W+Y>S×R时,其差额为商誉:

当W<S×R时,其差额为利得:

(二)“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转为“控制”

修订前后的准则中,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增加投资转为“控制”的会计核算相同,这种情况下,新的长期股权投资由原投资和新增投资两部分组成,原投资的账面价值不调整,而新增投资按照所支付对价的公允价值入账。

(三)“无重大影响”转为“控制”

1. 修订前的会计核算。由于在修订前的准则中,“无重大影响”与“控制”两种影响程度均适用成本法,所以两种情况的转换不涉及会计调整,只需将新增投资并入原投资成本即可。

2. 修订后的会计核算。

(1)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的。仍假定转换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为P(其中成本为P1,公允价值变动为P2),转换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为Q,同时假定为新增投资所支付的对价的公允价值为Y,在非控股合并情况下:

同时,转出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资本公积:

(2)以成本计量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转为长期股权投资的。非控股合并情况下,以转换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成本(仍假定为W)加上新增投资对价的公允价值(仍假定为Y)作为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成本。

三、减少投资导致影响程度变化的核算比较

(一)“控制”转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

修订前后的准则中,由“控制”转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会计核算相同;由控制减少投资变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减资后剩余投资部分要由原来适用的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这种情况下,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考虑调整:

1. 对剩余投资部分账面价值的调整。假定剩余投资的账面价值为BV,原取得投资时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FV,剩余持股比例为R。当BV<FV×R时,应调整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同时,调整其留存收益,会计分录如下:

当BV>FV×R时,其差额视为商誉,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

2. 对原取得投资日至减少投资当期的损益调整。对于剩余投资部分,原取得投资日至减少投资期初被投资企业的损益(“被投资企业损益”为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的损益,下同),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减少投资当期被投资企业的损益,计入当期损益。假定原取得投资日至减少投资期初,被投资企业累计实现净利润为(为按照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后的损益,下同)NI0,累计发放的现金股利为D0,当期实现净利润为NI,发放的现金股利为D1,剩余持股比例为R,则会计分录如下:

若为净亏损,则应在确认投资损失的同时,首先冲减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账面价值冲减至零;其次冲减投资方对被投资方的长期权益,同样冲减至零为限,若还有需承担的额外义务,确认为预计负债;完成以上过程后,若还有未确认的投资损失,在备查簿中登记。待以后会计期间被投资方实现盈利时,转回顺序与上述顺序相反。

3. 对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的调整。原取得投资日至减少投资当期,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应按该累计变动金额,计入资本公积,会计分录如下:

(二)“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转为“无重大影响”

1. 修订前的核算方法。在修订前的准则中,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转为“无重大影响”时,需由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转为成本法,剩余投资的账面价值作为减资后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入账。减资后,被投资企业发放现金股利时,需调整原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明细账余额。设减资后被投资企业所支付的现金股利金额为D,剩余持股比例为r,原权益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明细账借方余额为Q,则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D×r<Q时:

(2)D×r>Q时,

2. 修订后的核算方法。如前所述,由于修订后准则的变化,“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减少投资转为“无重大影响”时,涉及“长期股权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项资产间的转换。

(1)转为“无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转换日,以当日剩余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成本,以当日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记投资收益。

同时,转出剩余投资在之前持有期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时形成的资本公积:

(2)转为“无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转换日,以当日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成本。

同时,转出剩余投资在之前持有期间所有者权益其他变动时形成的资本公积,分录同上述情况(1)。

(三)“控制”转为“无重大影响”

1. 修订前的核算方法。在修订前的准则中,由于“控制”和“无重大影响”均适用成本法,所以两种情况的转换不涉及会计调整。

2. 修订后的核算方法。如前所述,由于修订后准则的变化,“控制”减少投资转为“无重大影响”时,涉及“长期股权投资”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两项资产间的转换。

(1)转为“无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在转换日,以当日剩余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成本,以当日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记投资收益。

(2)转为“无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应在转换日,以当日剩余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成本。

四、结论

试论医院成本核算的难点与对策 篇7

一、“两个”效益对接难

“两个”效益是指科室追求经济效益与医院兼顾社会效益这两个方面的兼顾。我院属于非营利性医院的性质, 因此, 进行科室成本核算既要讲求经济效益又要讲求社会效益, 这是科室成本核算必须坚持的方向。因此, 这个难点和关系如果解决处理不好, 就会偏离成本核算的根本目的。

(1) 成本核算不应单纯追求经济效益。成本核算的目的是提高经济效益、控制医疗成本、改善经营管理, 从而实现优质、低耗、高效的管理目标。显而易见, 实行科室成本核算必然会对科室的经济效益产生直接的影响。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科室工作量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会越来越趋于平稳。因此, 科室必然要把追求收入、提高经济效益转移到控制科室成本上来, 最终实现科室效益与质量、服务、优质、高效、低耗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因此, 成本核算的结果, 一方面使医院提高了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科室也取得了最佳的经济效益。但成本核算要避免成为科室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补偿手段和理由。

(2) 成本核算不能忽略社会效益。实行成本核算是医院长期发展的需要, 但是在实行科室成本核算的过程中, 不乏个别科室确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短期效益的现象。比如:对社会效益好、病人负担少、但经济效益不够好的医检项目, 科室开展此类项目时就缺乏积极性和热情, 更愿意做效益好、用时少、消耗低的医检项目, 从而, 偏离了成本核算的目的。因此说, 成本核算要避免忽视社会效益、只关注科室经济效益的现象。

(3) 协调好“两个”效益的对策。加强宣教和监督管理是医院开展科室成本核算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其次, 要从培养、加强和提高科室成本核算意识做起, 努力促使科室降低医疗资源的消耗, 增加医院和科室的经济收入。同时, 不能仅以成本来决定医疗项目的开展与否, 不能仅以成本来决定服务的好差, 也不能以成本来决定医疗质量的高低。

二、间接成本分摊难

在科室成本核算过程中, 如何处理好科室间接成本分摊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我院在经济核算与管理工作中, 由于只注重反映、关注和核算院级所发生的总成本。因而, 在成本核算中, 考虑较多的也仅仅是从国家制定的卫生服务价格、事业经费补偿政策等因素对我院总成本的影响这一层面来考虑问题。而对另一层面, 即:科室成本核算与承包核算的相辅相成的关系问题, 特别是对科室成本核算中, 间接成本的分摊缺乏应有的应用与研究。因此, 在落实成本工程的过程中, 我们感到如何解决好科室间接成本的分摊难问题, 对科室成本核算具有重要意义。

(1) 成本核算现状影响间接成本分摊。在现阶段, 一方面, 如果全部按院级成本分摊支出, 则科室承受能力有限;另一方面, 如果按科室承受能力分摊成本, 那么列入科室支出的间接成本项目又比较有限。从而出现了在科室成本核算中, 间接成本支出项目不够全面和不够统一的现象。由此, 使得同样是院级成本的支出有的分摊了, 计入了成本;有的则没有分摊, 没有计入成本。从而, 使标准成本不具有统一性, 不便于成本的横向比较。

(2) 间接费用庞大影响间接成本分摊。在我院的成本核算的实践中, 在科室成本支出项目的四大类中, 固定性支出, 消耗性支出, 工资性支出都比较好确认和统计。唯有分摊性支出难于确定和分摊。由于分摊支出中主要包含医院的运转费, 比如:全院公用的水电费、公务费以及为科室服务的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和劳保等支出。

(3) 解决间接成本分摊难的对策。间接成本的分摊是关系到科室成本核算能否深入、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要解决间接成本分摊难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把过去按人头分摊、按面积分摊的管理费等支出, 逐步变更为按计量器具进行统计核算后分摊, 同时要把由于基础设施不到位产生的“间接费用”, 逐步转变为直接费用。其次, 对管理费的分摊要采用科学的分摊方法进行分摊。

三、间接收入确认难

在科室成本核算中, 科室间接收入主要是由医技科室及其他科室协助临床科室共同完成的。它主要包括检查等费用, 如:化验、放射、病理、彩超、心电图等检查项目。由于这些检查项目是由医技科室等协助完成的, 因此, 间接收入就涉及科室之间按一定比率分配收入的问题。但是, 由于医技科室的设备种类繁多, 由此形成成本的类型及可控层次也就比较多。因此, 使得间接收入的提成比率难以准确制订。

(1) 间接收入提成率应适时标准化。我院在成本核算的实际工作中逐步认识到, 大部分医技科室及辅助科室都同时为临床科室提供多种和多项服务。因此, 很难找出合适的分配比率将发生在医技科室本身的固定成本分配在各个服务项目上。比如:有的医技科室可以用一台设备完成几个服务项目。同时, 在核算中我们了解到, 各医院按一定比率“切给”临床科室的间接收入, 尽管大体上基本类似于在20%—30%的范围之内。但仍然感到间接收入的提成率有确认难、提成率有解释不清的模糊感觉。因为, 它没有准确核算和补偿科室的消耗。所以, 面对间接收入确认难的问题, 我们认为有待于我院实施全成本核算后予以标准化。

(2) 我院间接收入的分配原则与运用。根据我院科室成本核算的现状, 我们认为, 间接收入分配的难点主要是比率分配问题, 而制定分配比率时要考虑多种因素。因此, 在制定间接收入分配的原则过程中, 我院既运用经济手段体现出了政策的宏观性, 又运用管理经验体现出了科室收支配比性和公平理论。由此, 我院长期以来沿用的以成本收益率来代替投资报酬率的做法取得了阶段性的管理效果。

(3) 解决间接收入确认难的对策。面对间接收入确认难的问题, 我院的现行做法是, 对检查性收入, 在科室成本核算中用不剔除总成本而在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之间进行分配。分配时, 临床科室与医技科室两者之间要体现收支配比原则。为确保核算的准确性, 每月应对主要医技科室的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率进行计算, 从而得出主要医技科室的平均值百分比。而后, 根据平均值百分比的比率决定科室间接收入的提成比率。

摘要:为了适应医疗市场的不断变化, 积极探索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院积极进行了成本核算的探索工作。通过几年的努力, 初步构建了成本核算的管理体系, 从而为更好地发挥成本核算的控制、分析及评价职能, 实现降低医疗服务成本、减少运营成本, 以及为实现更高层次的成本管理工程打下良好的核算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我院成本核算的方法, 探讨了医疗成本核算的重点、难点与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成本核算,间接成本,间接收入

参考文献

上一篇:注浆堵水下一篇:造价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