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芬太尼辅助

2024-08-15

舒芬太尼辅助(共10篇)

舒芬太尼辅助 篇1

椎管内麻醉起到不完全麻醉效果, 临床操作中, 通常采用舒芬太尼或芬太尼进行内麻醉辅助诱导。虽然芬太尼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但相比之下舒芬太尼对于血流动力学以及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更小, 如果与咪唑安定进行复合使用, 将产生更为良好的顺行性遗忘效果, 临床辅助效果更为优良, 具有积极的医学价值, 是值得广泛推广的药物组合[1,2,3]。本文通过对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前来本院就诊, 实行择期开腹式手术的380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实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前来本院就诊, 实行择期开腹式手术的患者共380例, 其中男患者196例, 女患者184例, 平均年龄在22~70岁之间, 并将其分为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进行辅助椎管内麻醉的观察组190例和采用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的对照组190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方式等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实施手术应前禁食12 h, 保证绝对空腹, 同时避免其它药物的使用, 手术正式施行前的前30 min, 给予患者0.5 mg的阿托品, 并肌内注射0.1 g的鲁米那, 推入手术后检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并开放其静脉通道, 之后施行椎管内麻醉, 所麻醉的平面要在第六胸椎之下。在皮肤切开之前5 min, 给予观察组0.2μ/kg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药物组合0.03 mg/kg, 同时要给予对照组1μg/kg的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药物组合0.03 mg/kg, 然后开始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在诱导前、中、后期所要分析研究的各项观察指标。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施药前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施药结束后, 对两组进行观察, 观察组心率为 (75.9±5.1) 次/min, 血压为 (115±6) mm Hg, (66±2) mm Hg;对照组心率为 (82.1±5.9) 次/min, 血压为 (129±6) mm Hg, (72±8) mm Hg;实施手术过程中观察组心率为 (82.1±5.9) 次/min, 血压为 (119±7) mm Hg, (70±6) mm Hg;对照组术中心率为 (85.1±6) 次/min, 血压为 (135±7) mm Hg, (75±9) mm Hg, 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各项指标都远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意义 (P<0.05) , 观察组手术中的牵拉不适感者病患为39例, 占观察组总数的20.53%, 术后完全遗忘的病患有178例, 占总观察组的93.68%, 对照组术中牵拉不适感病患共101例, 占对照组总数的53.16%, 术后遗忘者为148例, 占对照组总数的77.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在当今的临床医学界中采用芬太尼符合咪唑安定进行辅助麻醉的技术已经较为成熟, 不但可以较好地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还可以产生术后遗忘效果, 并起到较好的镇痛作用, 同时还大大减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内脏器官被拉扯而产生的不适感,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新型衍生物, 其镇痛效果远远好于芬太尼, 镇痛强度可以达到芬太尼的5~10倍, 并且对于心血管系统有着更小的影响, 也有着更为持续的作用时间[4,5,6,7,8]。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看出, 施药后观察组血压下降效果更为显著, 并且术中牵拉不适感远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舒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联合作用于辅助麻醉, 可以起到更为良好的麻醉效果, 具有积极的医学价值, 值得广泛应用推广于临床手术中。

摘要: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的临床实效。方法 选取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前来本院就诊, 实行择期开腹式手术的患者共380例, 并将其分为使用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进行辅助椎管内麻醉的观察组190例患者和采用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的对照组190例患者, 对患者的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术中牵拉不适和最后遗忘情况等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施药结束后, 对两组进行观察, 观察组心率为 (75.9±5.1) 次/min, 血压为 (115±6) mmHg, (66±2) mmHg;对照组心率为 (82.1±5.9) 次/min, 血压为 (129±6) mmHg, (72±8) mmHg;实施手术过程中观察组心率为 (82.1±5.9) 次/min, 血压为 (119±7) mmHg, (70±6) mmHg;对照组术中心率为 (85.1±6) 次/min, 血压为 (135±7) mmHg, (75±9) mmHg。从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各项指标都远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手术中的牵拉不适感者病患为39例, 占观察组总数的20.53%, 术后完全遗忘的病患有178例, 占总观察组的93.68%, 对照组术中牵拉不适感病患共101例, 占对照组总数的53.16%, 术后遗忘者为148例, 占对照组总数的77.8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芬太尼联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的辅助麻醉效果较为良好, 起效快, 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锥管内麻醉

参考文献

[1]赵勇.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临床比较.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30) :87-88.

[2]Mourisse J, Lerou J, Zwarts M.Electromyographic assessment of blink reflexes correlateswith a clinical scale of depth of sedation an aesthesia and BISadministration.Acts Anaesthesiologica Scandinavica, 2012, 9 (3) :38-41.

[3]余伶俐, 简道林, 杨刚.舒芬太尼用于股骨上段骨折椎管内麻醉前镇痛的效果.广东医学, 2012, 33 (11) :1669-1670.

[4]党风勇, 曹观海.小剂量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下肢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的应用.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2, 28 (03) :295-296.

[5]郭丹.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椎管内麻醉作用的比较困.中国医学创新, 2011, 28 (13) :19-20.

[6]李秋荣.咪唑安定联合舒芬太尼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镇痛作用观察.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 10 (03) :66-67.

[7]Bernard JM, LeRoux D, Vizquel L, et al.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 duringlaborahe effects of the increase in bolus and lockout interval.Anesth Ana1g, 2010, 90 (11) :328-332.

[8]韦国温, 赵建立, 黄泽汉.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0, 20, (12) :247-249.

舒芬太尼辅助 篇2

1976年舒芬太尼首次合成,1984年临床使用,欧美各国用于手术麻醉镇痛已有20余年,我国临床应用却是近年的事情。本观察就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皮下术后镇痛方面进行对比观察。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80例ASA I~III级的下腹部手术病人,男性70例,女性110例,年龄18~75岁(平均43.17±15.83岁),体重40~105kg(平均59.73±10.73kg),无长期服用镇静、镇痛药物史。病人全部为下腹部手术硬膜外麻醉后镇痛,手术时间不超过3小时。

1.2 分组及观察方法:180例病人随机分成舒芬太尼(S组)和芬太尼(F组)对照观察,每组90例病人入室后,行连续硬膜外麻醉(穿刺间隙在T11~12 ~L2~3间选择),0.2%地卡因+1.6%利多卡因混合液,2~3ml试验量观察5分钟无异常,加诱导量,待麻醉效果确切,平面达到要求后开始手术,术中不用镇痛、镇静药,硬膜外腔也不用局麻药外的其他药物。术毕前0.5~1小时停止椎管内加药,任选一侧上臂套管针行三角肌皮下穿刺,接镇痛泵术后病人自控镇痛。S组配方:舒芬太尼100μg+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10mg;F组配方:芬太尼1mg+利多卡因200mg+地塞米松10mg。两组药物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ml/h持续泵入,追加给药1.5ml/次,锁时20min。分别观察术后4、8、20、48小时的镇痛镇静效果、药物追加按压次数和有无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并发症。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注射液均为湖北宜昌人福药业公司生产。

1.3 疗效评定方法及标准:镇痛效果评价采用VAS(模拟视觉评分法)评分:制一把标尺,以0~10为刻度,均匀标在尺上,0为无痛,10为剧烈疼痛,以每位患者自身感受为标准,在各个时间点分别测得数字化的疼痛程度。镇静评分:0分:清醒,能环顾四周;1分:嗜睡,与之交谈时能唤醒;2分:熟睡,轻叩其眉间能唤醒;3分:镇静,难以唤醒、反应迟钝。恶心评分:0分:无恶心;1分:运动时轻度恶心;2分:休息时轻度恶心;3分:休息时有剧烈恶心。呕吐评分:0分:无呕吐;1分:呕吐1~3次;2分:呕吐3~5次;3分:呕吐>6次。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所属资料经检验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X2检验。

二、结果

两组病人在年龄、体重及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观察的全过程中F组有2例病人出现左上臂皮下穿刺点麻木胀痛,换手重新穿刺后消失;两组病人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皮肤瘙痒等并发症。镇痛效果评分S组在各个时点上都低于F组,各时点两组差异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两组各有2例病人术后4小时内肌注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强化止痛。自控按压次数为F组60次,S组106次,各时点次数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镇静和恶心、呕吐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舒芬太尼的价格略高于芬太尼,本研究中的镇痛治疗差价65.70元,其用量及占总费用比值(见表5)。

三、讨论

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都是强效麻醉性镇痛药,芬太尼在临床应用多年,镇痛效果已得到公认。

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N-4位取代衍生物,是选择性μ阿片受体激动药,亲脂性是芬太尼的2倍,更易透过细胞膜和血脑屏障[1],是芬太尼家族中镇痛作用最强的人工合成阿片药。用于术后镇痛已有不少报道,多数为硬膜外或静脉途经给药。其与芬太尼相同,静脉注射后3~5分钟内达到最大效果,特别是长时间持续输注后,排泄半衰期(160min)比芬太尼(240min)有明显优势。舒芬太尼由于镇痛强、起效快、作用时间短、长期应用在体内无蓄积等特点,用在自控镇痛方面有突出的优点[2]。

两药等效剂量皮下镇痛比较情况如何?本观察发现皮下镇痛时,舒芬太尼取得了与其他给药途径(硬膜外、静脉)相同的,优于芬太尼的效果。两药4小时内各有2例病人肌内注射哌替啶和异丙嗪强化镇痛,可能是手术结束时未加用任何麻醉和镇痛药,两药最低有效血浆浓度分别是0.02ng/ml和0.2ng/ml,短时间内血药浓度尚未达到这一浓度所致。从两药的镇痛评分表可看出,4、8、20、48h的评分均值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药量的增加,两药的镇痛效果随之递增。

病人自控按压次数舒芬太尼多于芬太尼,但是各时点对比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用药配方中使用地塞米松目的是减少阿片类药物引起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等副作用[3]。两组病人的镇静作用和恶心呕吐出现的情况看似有差异,但经检验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皮肤瘙痒、呼吸抑制等嚴重并发症。

舒芬太尼50μg/ml/支,用药量100μg(两支);芬太尼0.1mg/2ml/支,用药量1mg(10支)。使用舒芬太尼较芬太尼更方便、快捷。

芬太尼的LD50(半数致死剂量)小鼠皮下注射62mg/kg,静脉注射11.2mg/kg,两者相差了5.54倍,其差异性显示皮下用药的安全性远大于静脉用药。皮下给药操作简便,病人带泵活动的不适感轻微,有利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并发症。长时间留管没有血行、硬膜外腔感染等风险。安全性和舒适性都优于其他给药途径。舒芬太尼安全域范围宽,大鼠最低麻醉的LD50/ED50(半数致死剂量/半数有效剂量)比值25211,远大于芬太尼的277和吗啡的69.5,更易于术后镇痛。

四、结论

舒芬太尼皮下镇痛效果优于芬太尼。且有操作更简单,安全性、舒适性更好的优点。

参考文献

[1]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4.

[2]余守章.新型阿片类药在病人自控镇痛中的应用.麻醉与监护论坛,2005,12:34~39.

舒芬太尼辅助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1-6月在本院实行椎管内麻醉的90例患者, 其中男50例, 女40例, 患者年龄31~68岁, 平均 (42.7±1.4) 岁。其中在手术中4例患者术中出血量500 m L以上, 10例患者术中有少量出血, 90例患者全部采用椎管内麻醉, 手术时长0.7~1.8 h。将患者分成Ⅰ组和Ⅱ组, 其中Ⅰ组患者45例, 男27例, 女18例, 年龄31~68岁, 平均 (41.4±1.2) 岁;Ⅱ组患者45例, 男23例, 女22例, 年龄33~65岁, 平均 (40.8±0.9) 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病例术前避免使用其他药物, 禁食12 h[3], 手术前30 min给予阿托品0.5 mg、鲁米那0.1 g肌肉注射, 入室后检测生命体征[4], 开放静脉通道, 之后进行椎管内麻醉, 麻醉平面控制在第6胸椎以下, 通过测定麻醉效果, 挑选满足手术条件者进入实验[5]。Ⅰ组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复合咪唑安定0.03 mg/kg, Ⅱ组予芬太尼1μg/kg复合咪唑安定0.03 mg/kg, 分别于切开皮肤前5 min给药, 静脉缓慢推药 (10~15 s静推完) , 观察患者表现, 记录诱导前、中、后的各项观察指标[6]。

1.3 观察指标

(1) HR、Sp O2、R、HAR。 (2) 镇静深度:改良OAA镇静/镇痛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时间段血压和心率的比较

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结束时Ⅰ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Ⅱ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Ⅰ组在麻醉诱导后, 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麻醉诱导前, 手术开始后逐渐恢复, 手术结束时基本与麻醉诱导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持平。可见, Ⅰ组麻醉诱导后对患者血压有一定的影响, 但很快恢复正常。而Ⅱ组在麻醉诱导前后以及手术开始至结束时, 血压一直趋于平稳, 无明显差异。见表1。

2.2 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Ⅰ组和Ⅱ组在使用辅助麻醉药品后, 相对于诱导前, 两组的血压在诱导中均有所降低, 但两组的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率方面, 在手术中后, Ⅰ组对心率与用药前相比的影响比Ⅱ组大, 其余时间段两组的心率比较差无统计学意义。在对腹腔进行冲洗和探查时, Ⅰ组有体动反应的出现, 且心血管波动幅度不如Ⅱ组明显。在应用辅助麻醉药品后, 两组均有呼吸抑制的表现, 但程度不同, 表现为Sp O2的降低, 两组的Sp O2和呼吸频率在诱导中并无显著差异, 但Ⅰ组的相关参数略高于Ⅱ组, 且诱导中出现Sp O2<93%的患者例数Ⅱ组多于Ⅰ组。见表2。

3 讨论

在手术麻醉中, 对麻醉的基本要求就是起效快, 镇痛效果好, 苏醒快, 并无其他并发症发生[7], 而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相比, 可以1 min在人体迅速达到血-脑平衡, 到达组织和血液中可以被迅速水解, 所以它的起效很快, 维持时间短, 对患者肝肾损伤小, 有利于患者的苏醒[8]。而丙泊酚化学名是2, 6-双异丙基苯酚, 作为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静脉麻醉药, 通过激活GABA受体-氯离子复合物, 发挥镇静催眠作用[9]。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麻醉诱导、麻醉维持以及ICU危重患者[10]。它在骨科手术中具有麻醉起效快、苏醒快, 并且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当这两种药物混合使用时, 在骨科手术中会发挥很好的麻醉作用[11]。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在骨科手术中的麻醉诱导和维持效果均显著, 可以有效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并且可以显著减低患者的炎症反应[1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结束时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低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方案麻醉效果良好, 炎症发生少, 安全可靠。

舒芬太尼辅助 篇4

【关键词】舒芬太尼;剖宫产;小剂量

舒芬太尼作为高脂溶性的一种阿片类药物,具有非常好的镇痛效果,且不会过多的影响患者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现阶段被广泛应用在外科手术麻醉中[1]。为探讨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的产妇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间收治的产妇,所有患者均行剖宫产,按照美国麻醉师协会(ASA)病情评估标准,ASA分级Ⅰ~Ⅱ级。68例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3例,年龄23~34岁,平均年龄(27.3±2.2)岁,体重54~77kg,平均(68.7±6.4)kg;观察组35例,年龄22~34岁,平均年龄(26.9±2.4)岁,体重53~78kg,平均(69.1±5.9)kg。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常规检测血压、心电图、呼吸、血氧饱和度等,手术全过程给予鼻导管吸氧。取左侧卧位,定位L2~L3间隙为穿刺点,常规消毒以25G腰穿针行腰硬联合麻醉穿刺,至有突破感后停止进针,拔出针芯脑脊液回流通畅后腰穿针斜面向头侧注药。

1.2.1 对照组 以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0.5mL混合注入;

1.2.2 观察组 以0.75%布比卡因1mL+生理盐水0.5mL+2μg舒芬太尼,10s内注完,注药后向头端留置硬膜外腔导管3.5~4.0cm,固定平卧。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如有异常协助医师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组织平面时间及镇痛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牵拉痛进行评价,评分范围为0~10分,0分表示无疼痛,10分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临床观察指标结果均以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组织平面时间及镇痛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VAS平均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可见下表1:

3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是利用药麻和硬膜外麻醉的特点使麻醉效果得到改善的一种麻醉方式,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麻醉时间不受限制等多个优点,是急诊剖宫产最常用的麻醉方法之一。但由于两种麻醉技术的联合应用,增加了麻醉管理的复杂性,使得并发症也相对增多,加之产妇常伴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使得疼痛阀值降低,腹腔内脏器为植物神经支配,术中探查、取胎等均可引起牵拉反应和牵拉痛,不仅影响到产妇生命体征的监测,还干扰手术操作。近年来临床实践发现,剖宫产中以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对麻醉质量和效果有改善作用。舒芬太尼为芬太尼的衍生物,作为人工合成的一种阿片类镇痛药物,其特点主要包括镇痛强度大、心血管功能稳定、易透过血脑与细胞膜屏障以及反复用药积蓄少等,对患者心肌有早期保护性作用,能够有效降低心率失常与心肌缺血发生率,是现阶段外科手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镇痛与麻醉性药[2-3]。以往研究中以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行腰硬联合麻醉时常规剂量为2.5μg~5.0μg,而由于舒芬太尼具有呼吸抑制的作用,为进一步减少其对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提高安全性,我院采用2μg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从研究结果来看,采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到最高组织平面时间及镇痛时间明显短于单一采用布比卡因行手术麻醉的患者,同时患者VAS评分更低,牵拉痛明显低于单一采用布比卡因行手术麻醉的患者。这表明在剖宫产手术麻醉中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布比卡因不仅有助于缩短麻醉时间,延长镇痛时间,同时可有效减少牵拉痛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继芳,梁慧玲.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J].中外健康文摘 ,2012,36:84-85.

[2]李娜,余凌,余锦芬等.不同浓度舒芬太尼配伍左布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9):1102-1105.

舒芬太尼辅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无明显心、肺、肝、肾疾病,排除长期饮酒或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催眠药,在椎管内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分为静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合剂I组和静注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合剂Ⅱ组,每组300例,年龄20~50岁,体重50~80 kg。两组手术类别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时间1~5 h。

1.2 方法

术前禁食12 h,禁饮8 h,术前30 min肌注鲁米那钠0.1 g,阿托品0.5 mg,进入术室后行生命体征监测,开通静脉通道,然后实施椎管内麻醉,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然后测定麻醉效果不能满足手术要求者不进入实验。手术切皮前5 min缓慢推药(10~15 s)。I组舒芬太尼0.2μg/kg+咪唑安定0.03 mg/kg,Ⅱ组给予芬太尼1μg/kg+咪唑安定0.03 mg/kg。由麻醉医生负责镇静药物的给予,并对患者进行观察并记录各项观察指标。

1.3 观察指标

(1)一般指标:性别、年龄、身高、体重;(2)R、SpO2、MAP、HR;(3)镇静深度:改良OAA镇静/镇痛标准;(4)不良反应:①恶心、呕吐;②牵拉反射;③呼吸抑制。(5)数据采集:将开始给药的时间定为0分,从此开始记录,分别记录0(基础值)、5、10、15、30 min时的各项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诱导中两组的心率、血压均低于诱导前,诱导中、术中两组的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诱导中Ⅱ组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稍低于I组,术中两组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差异无显著性,Ⅱ组血氧饱和度<93%的发生率明显高于I组。

2.3

I组诱导和维持用药量均少于Ⅱ组,I组苏醒早于Ⅱ组,I组在腹腔探查、冲洗时出现体动反应明显低于Ⅱ组,苏醒后对术中有记忆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近年来,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作为椎管内麻醉的镇静药物组合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许多文献都报道咪唑安定+芬太尼作为椎管麻醉的辅助药,具有起效快、镇静和遗忘作用强、患者恢复快、药物作用可以被拮抗的特点。咪唑安定是一种强效的镇静药,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产生中枢性肌肉松弛和顺行性遗忘作用,但轻度抑制呼吸,抑制程度与剂量和注药速度有关。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镇痛药,能强化部位麻醉的镇痛作用,减轻手术患者腹腔脏器牵拉产生的不适,大大提高麻醉效果。芬太尼和咪唑安定合用可大大减少药物的用量,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二者合用对呼吸功能的抑制亦存在协同效应[1],应注意对呼吸的抑制,舒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比芬太尼更强,是目前镇痛作用最强的麻醉性镇痛药,镇痛作用为芬太尼的5~10倍,安全范围广,约为芬太尼的100倍[2],作用持续时间也更长,约为芬太尼的2倍,对呼吸抑制程度和等效剂量的芬太尼相似[3]。由于舒芬太尼手术后抑制呼吸的时间短和发生再吗啡化作用的可能性小,所以手术后患者的呼吸管理较芬太尼简单安全性提高[4]。但以等效剂量的舒芬太尼和等剂量的咪唑安定配伍的I组,即舒芬太尼20μg和咪唑安定10 mg,稀释为20 ml,用量少于Ⅱ组,这可能是舒芬太尼对咪唑安定的协同镇静作用更强或更完善的镇痛作用,可减少镇静药的用量,而且由于舒芬太尼作用持续时间比芬太尼更长,在较长的时间内舒芬太尼的用量自然更少一些。I组出现呼吸抑制明显低于Ⅱ组,舒芬太尼血浆药物浓度低于0.25 ng/ml时,常可保持充分的自主呼吸[5]。芬太尼、舒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很轻,不抑制心肌收缩力,一般不影响血压[6]。但咪唑安定和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应用,心率、血压均有所下降,尤其复合椎管内麻醉,血压下降明显,在椎管内麻醉起效时适当加速输液补足血容量,两组的血压都能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在腹腔探查和冲洗时Ⅱ组的血压、心率升高较I组更明显。

综上所述,舒芬太尼+咪唑安定配伍用于硬膜外麻醉比芬太尼+咪唑安定镇痛效果好、镇静起效快、牵拉反应少、呼吸抑制轻、循环影响小,是理想的组合。咪唑安定+芬太尼合用有部分患者出现一过性呼吸抑制,需在用药后加强监测,及时处理用药后可能出现的呼吸暂停。

摘要: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椎管内麻醉下行开腹手术患者600例,随机均分为静注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Ⅰ组(n=300)和静注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Ⅱ组(n=300)。结果 Ⅰ组在诱导及术中的用药量和出现呼吸并发症少于Ⅱ组,腹腔探查、冲洗时Ⅰ组出现体动反应,心率、血压升高明显少于Ⅱ组,诱导中两组的心率、血压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作为腰硬联合麻醉的辅助用药舒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优于芬太尼复合咪唑安定。

关键词:舒芬太尼,芬太尼,咪唑安定,椎管内麻醉

参考文献

[1]安刚,薛富善.现代麻醉学技术.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9:218.

[2]孙大金.实用临床麻醉学.北京:中国医药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98.

[3]陈伯銮.临床麻醉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3.

[4]刘鲲鹏,廖旭,薛富善.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药物临床研究与应用,2005,7(6):454.

[5]曾因明,邓小明.米勒麻醉学.第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400—419.

舒芬太尼辅助 篇6

关键词:冠心病,胸腔镜,舒芬太尼,吗啡

胸腔镜肿瘤手术治疗效果确切, 但其术后镇痛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尤其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吗啡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剂, 镇痛作用强大, 是应用最广泛的镇痛药物, 然其易引发呼吸抑制、恶心等不良反应[1]。舒芬太尼具有较高的脂溶性, 能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发挥镇痛效果, 且对血流动力学与心血管系统功能影响小。本研究就舒芬太尼辅以吗啡对老年冠心病胸腔镜肿瘤术后的镇痛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广安市广安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行胸腔镜肿瘤手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中抽选106例,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2]均为Ⅰ~Ⅱ级;均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男63例, 女43例, 年龄为61~80岁, 平均 (71.2±5.2) 岁。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53例,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于术后采取舒芬太尼1.5 mg/kg与托烷司琼2 mg兑入100 m L生理盐水中给药;观察组给予0.5 mg/kg吗啡、0.75μg/kg舒芬太尼及2 mg托烷司琼兑入100 m L生理盐水中给药。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 (PCIA) 设定为0.5 m L/次, 持续给药量为2 m L/h, 锁定时间设为15 min。

1.3 评定标准

记录术后2、12、24、48 h视觉模拟评分 (VAS) 与Ramsay镇静评分等的差异, 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分别以n/%、±s表示, 用χ2、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VAS、Ramsay评分差异比较

除术后2 h, 观察组其他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除术后48 h, 观察组其他时间点的Ramsa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的术后不良反应率为11.3%, 相比于对照组的26.4%, 明显更低 (P<0.05, 表2) 。

注:相比于对照组, *P<0.05。

注:相比于对照组, *P<0.05。

3 讨论

胸腔镜肿瘤术后疼痛是削弱呼吸功能的常见因素, 影响患者的排痰与深呼吸, 进而引发低氧血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老年冠心病患者对镇痛药物呼吸抑制的代偿能力较低, 故选择合理的镇痛方案对此类患者意义深远。舒芬太尼属于芬太尼衍生物, 是一种具有起效快、效果强、作用时间长等优势的镇痛药物, 且对血液动力学与心血管系统功能影响较小, 安全性高。针对行胸腔镜肿瘤术的老年冠心病患者, 若单纯使用吗啡则容易增加呼吸抑制或过度镇静的发生。本次研究以舒芬太尼辅以吗啡做术后镇痛处理, 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VAS、Ramsa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较少。由此表明, 在减少吗啡、舒芬太尼用量的基础上, 二者合用可获得更好的镇痛效果, 且安全性更高。但仍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故术后应加强监测。

参考文献

[1]张云宵, 陈冀衡, 范志毅, 等.羟考酮与舒芬太尼用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后病人静脉镇痛效果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5, 35 (10) :1228-1230.

[2]占胜福, 喻僖秦, 孙建国, 等.肺癌根治术术后不同镇痛方式效果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 2010, 25 (2) :195.

舒芬太尼导致呼吸暂停1例 篇7

患者,女,52岁,体质量55kg,ASAⅡ级。主因左手外伤术后,拟行左手中指皮瓣修薄,环指肌腱松解、克氏针取出术。既往高血压病史,口服药物治疗,术前常规检查大致正常。患者入室,平卧于手术床上,常规建立静脉输液通路,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氏液500ml,监测无创BP 136/82mm Hg,HR 79次/分,Sp O20.97。患者仰卧头偏向右侧,左上肢外展90°,肘屈曲,前臂外旋,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作行军礼状,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行左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穿刺成功后,注入0.37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等容混合液30ml,10min后手术开始,中指皮瓣修薄,患者安静,无痛苦表情,麻醉效果满意。手术进行到环指肌腱松解时患者诉疼痛,静脉给予咪达唑仑2mg,舒芬太尼10μg,5min后再次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0μg,患者安静,随后听觉脉搏搏动音量降低,Sp O2数值0.92,以为是血氧探头松动,更换另一手指,未注意患者表情,仅脉搏搏动音量越来越低顿,急忙观察监护仪,Sp O2数值降到0.50以下,此时患者意识消失,口唇紫绀,呼吸停止,急忙将患者下颌托起,紧闭面罩加压给氧,辅助呼吸,脉搏搏动音量逐渐升高,声音清脆,Sp O2数值逐渐升高恢复正常,97%~99%,自主呼吸恢复,整个过程5min左右。10min后患者意识完全清醒,自主呼吸平稳,与患者交流,对答准确清楚,BP无明显变化,继续面罩吸氧,20min后出现恶心呕吐,给予1%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地塞米松5mg和托烷司琼5mg静脉注射,患者未诉明显不适,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75min,术毕护送患者回病房,从手术车到病房床上后,再次出现恶心呕吐,静脉注射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嘱其卧床休息。术后随访患者无不适,7d后痊愈出院。

讨论

因患者一般情况良好,臂丛麻醉方式较简单,放松了警惕,第1次发现Sp O2下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停止。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可抑制呼吸,并增大气道阻力,主要是胸壁肌肉僵直所致。舒芬太尼对呼吸功能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最初呼吸频率减慢,继之意识消失,最后呼吸停止。但舒芬太尼抑制呼吸的时间比镇痛时间短[1]。静脉注射时必须吸氧,严格掌握剂量和注射速度可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注意呼吸、Sp O2的变化,尤其是与镇静药复合应用时更应谨慎。本例患者静注咪达唑仑和舒芬太尼后出现呼吸抑制,未及时发现和处理,导致呼吸暂停,麻醉师应引以为戒,应加强责任心,对于任何麻醉方式均勿轻视,熟练掌握麻醉用药原则。发现监护数据异常,查找原因,积极正确处理,防止麻醉意外的发生。

手术室布局应合理,麻醉机、监护仪应放置在患者头侧,便于观察,急救药品及用物放在固定位置,Sp O2监护仪是一种可发出提示和警告的仪器[2],Sp O2监护仪使用简单方便,能无创迅速持续动态地监测呼吸系统状态和血液氧合情况,并能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应用价值在于早期发现低氧血症[3]、指导有效给氧、选择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机、气管拔管时机、全麻术后患者安全回病房的时机等,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由于Sp 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有显著相关性,因此在一定条件下监测Sp O2,可以反映血液的氧合程度。Sp O2读数下降早于发绀,呼吸困难及心电图改变,因此Sp O2读数变化是报告患者缺氧的最及时最迅速的警告。Sp O2监测可明显提高医务人员发现低氧血症的能力,从而防止由于缺氧引起的意外事件,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探头位置及外周血管收缩可影响Sp O2数值,血氧探头放置于有波动性血流通过的手指,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或血管收缩药的应用而引起强烈的血管收缩、低血压、低心排出量、患者躁动、肢体颤抖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探头松动等均可影响Sp O2数值的准确性,应加以注意。虽Sp O2监测是连续性的,但不能时刻盯着监护仪屏幕,而脉搏搏动音也是连续的,每时每刻均能听到,脉搏搏动音量改变与Sp O2数值改变有一定相关性,脉搏搏动音不能关闭,可通过脉搏搏动音了解脉率变化及Sp O2数值变化,及时发现异常,避免意外的发生。Sp O2作为手术中麻醉的常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黄宇光,罗爱伦.高级医师案头丛书:麻醉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8.

[2] 曾因明,邓小明.米勒麻醉学[M].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1461.

舒芬太尼辅助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

选择我院2 01 2年1 0月至2 0 1 4年6月收治的80例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妇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 (ASA) 级Ⅰ级, 产前未服用催眠镇痛药, 出凝血时间亦未异常, 均无产科禁忌证及麻醉禁忌证。年龄21~36岁, 平均30岁;体质量51~87kg, 平均70.4kg;妊娠36~40周, 平均38.6周。将80例产妇按数字表法分为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组各40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体质量大体一致。

1.2 方法

行分娩镇痛前, 做上肢静脉开放。宫口开至3cm时, 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 对L2~3硬膜外穿刺, 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 使用笔尖式腰椎穿刺针经硬膜外进入蛛网膜下隙。脑脊液流出后, 芬太尼组注射25μg芬太尼, 舒芬太尼组注射5μg舒芬太尼, 两组皆用生理盐水稀释, 注射后拔出穿刺针。随后头端将硬膜外导管置入, 并将硬膜穿刺针做硬膜外导管固定。产妇取平卧位, 使用硬膜外导管, 与电子镇痛泵连接行产妇自控硬膜外镇痛 (PCEA) 。镇痛泵容量为100ml, 舒芬太尼组为含0.1%罗哌卡因与0.5μg/ml舒芬太尼成混合液;芬太尼组为0.1%罗哌卡因与3μg/ml芬太尼混合。两组设定单次剂量为8ml, 锁定时间为15分钟, 无背景剂量。蛛网膜下隙给药30分钟后宫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3分为镇痛效果好, >3分为镇痛效果不佳。若产妇自己感觉宫缩痛加重, VAS评分>3分时行PCEA。于宫口开全时停PCEA给药。

1.3观察指标

使用监护仪对两组产妇生命体征进行观察, 比较产程时间、出血量、镇痛起效时间、PCEA首次给药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胎儿或新生儿的影响。

1.4 统计学方法

用S P S S 1 9.0软件分析数据,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行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程时间及出血量比较 (表1)

两组各产程时间、出血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镇痛显效时间及首次PCEA给药时间比较 (表2)

舒芬太尼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少于芬太尼组, 首次PCEA给药时间 (即蛛网膜下隙有效镇痛维持时间) 长于芬太尼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表3)

两组用药后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4 对围生儿的影响

两组各出现1例 (2.5%) 胎儿宫内窘迫。舒芬太尼组新生儿生后5分钟Apgar评分为 (9.4±0.2) 分, 芬太尼组为 (9.3±0.3) 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75, P>0.05) 。

3 讨论

舒芬太尼为强效阿片类药物, 其静脉给药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8倍以上, 硬膜外腔给药镇痛效果为芬太尼的6倍, 蛛网膜下隙镇痛给药效果为芬太尼的4倍。本次观察以1∶5等效的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单独给药, 与复合罗哌卡因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进行分娩镇痛。阿片类药物做混合椎管内麻醉时, 镇痛效果提高, 镇痛时间延长, 能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2]。行蛛网膜下隙给药后, 刺激脊髓阿片受体, 也能阻断痛觉与神经元之间的递质释放。本文结果显示, 芬太尼、舒芬太尼蛛网膜下隙给药5分钟后镇痛开始起效;首次PCEA给药时间, 芬太尼组明显短于舒芬太尼组。由此可见, 蛛网膜下隙单独给药时, 舒芬太尼较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更好, 镇痛作用时间长[3]。本文加用0.1%罗哌卡因与1∶5等效舒芬太尼与芬太尼混合液做PC EA, 能满足整个分娩过程镇痛需要, 解决了蛛网膜下隙给药后镇痛时间过短的问题。

阿片类药物在蛛网膜下隙使用易引发脊神经出现阶段性阻滞, 且有下肢麻木感、痛觉减退感。本文中所有产妇于用药后出现的恶心、皮肤瘙痒症状均未经处理自动消除。两种药物皆有呼吸抑制作用, 但采取椎管内给药, 能减少血液吸入量, 不会影响产妇和围生儿。舒芬太尼用药后能快速起到镇痛作用, 减轻产妇痛苦, 持续时间更长, 且不影响产程。

综上, 笔者认为以1∶5等效的舒芬太尼、芬太尼剂量, 并与罗哌卡因PCEA做复合镇痛, 效果显著, 不会对新生儿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临床上可选择性使用。

参考文献

[1]邵勇, 彭云水, 姜丽华, 等.切口浸润麻醉联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或舒芬太尼用于短小手术幼儿术后多模式镇痛的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12, 32 (8) :1023.

[2]刘继云, 佘守章, 邬子林, 等.产妇鞘内注射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效应[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25 (10) :768.

舒芬太尼辅助 篇9

【关键词】老年患者;舒芬太尼联合瑞芬太尼;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96-02

目前,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手术的患者在逐渐增加[1]。然而这种手术具有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以及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等优点[2]。由于患者进行LC手术的时间短且手术次数多以及频率快,所以在对患者进行LC手术时,对麻醉的质量有很高的要求。此次对我院所收治的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采用在腹腔镜下进行,同时给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麻醉,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情况做以下报道。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此次研究和治疗的38例ASAI-II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都是我院在2010年4月——2011年5月期间收治。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患者的年龄在58-75岁之间,平均为(63.0±3.0)岁;ASAI级19例、ASAII级19例;所有的患者术前心肺功能正常,没有高血压疾病以及肝肾等疾病,电解质检查结果正常,患者没有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情况。将此次收治的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进行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为19例。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对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试验组:对患者使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

让所有的患者在术前禁水禁食8h,术前0.5h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阿托品注射液0.3mg;然而此次两组所采用的麻醉诱导方式相同。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异丙酚1mg/kg+芬太尼4ug/kg+阿曲库铵0.6mg/kg。然后再给患者使用面罩供给氧气。在供氧2min之后,再对患者进行插管并与麻醉机进行连接。同时在术中需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机械通气。将呼吸频率设置为12次/min、潮气量设置为10ml/kg。

对照组:给患者使用0.1ug/kg的舒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

试验组:对两组患者都采用静吸复合麻醉维持。在给插管并固定之后,连接好麻醉气体监测仪,同时要药物的呼气末浓度进行及时监测。对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泵人0.15ug(kg.min)瑞芬太尼。术后,停止对患者泵入瑞芬太尼。

手术完成之后,不对患者使用催醒剂,待患者清醒之后,根据患者的指征进行拔管。

1.3苏醒质量评估和评分标准采用OAAS法:5分:对患者进行正常呼名,患者反应迅速,完全清醒。4分:对患者进行正常呼名,患者反应迟钝,语速比较慢。3分:需要对患者大声或者反复进行呼唤,患者才有反应,并且语言模糊,神情呆滞。2分:需要对患者进行轻拍,患者才有反应,患者的言语难以辨别。1分:对患者进行轻拍时,患者没有反应,嗜睡[3]。

1.4统计学方法此次所有的数据都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χ±s),采用X2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结果

2.1两组术后苏醒质量比较见表1。

3讨论

瑞芬太尼主要是一种新型的超短效阿片类u受体激动剂,具有很强的镇痛效果,同时具有起效快,维持时间短以及停药后消退迅速等特点,对患者进行长期输注,不会产生蓄积[4]。

舒芬太尼则主要是一种由人工合成的阿片类药物,其主要特点为:具有很高的脂溶性,它的亲脂性是芬太尼的2倍左右,同时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起效迅速,具有很强的镇痛效果,同时其的持续时间长。主要是用于手术前的麻醉,镇痛作用确切,镇静作用优于芬太尼,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作用轻,而且起到满意的术后镇痛效果。

在患者全身麻醉后,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手术之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主要与患者的器官生理功能降低有关,特别与患者的脑代谢功能减弱和药效学以及药代学的变化等有关。参考文献

[1]赵高峰,潘飞鹏,秦凯.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喉罩麻醉的效果研究[J].國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02:139.

[2]林丽,严俊,丁洁羽.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持续输注在鼻内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02:153-155.

舒芬太尼辅助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拟全麻插管的择期手术患者40例, 男26例, 女14例, 年龄27~64岁, 体重48~79 kg, ASAⅠ~Ⅱ级。分为A、B两组, 每组20例, 两组的体重、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麻醉方法

术前30 min肌肉注射盐酸戊奎醚长托宁1 mg, 入室后开放上肢静脉, 并行桡动脉穿刺, 应用惠普多功能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测有创动脉压、SPO2和HR, 面罩去氮给氧, 开始诱导。A组采用咪哒唑仑0.05 mg/kg, 芬太尼3 μg/kg, 维库溴铵0.1 mg/kg, 丙泊酚1.5 mg/kg分别静脉推注;B组采用舒芬太尼0.4 μg/kg替代芬太尼, 其余同A组。3 min后完成气管插管, 记录诱导前、后、插管即刻、插管后1、3、5 min时的SBP、DBP、HR。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 (x¯±s) 表示, 组内比较采用自身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心率和血压变化 两组诱导后 (T1) 血压、心率与诱导前 (T0) 均有20%左右下降 (P<0.05) , 但A、B组间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3、5 min与诱导后比较, A组血压、心率变化幅度较大 (P<0.05) , B组与诱导后比较, 无明显变化 (P>0.05) ;A、B两组间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理想的全麻诱导应具备神志消失迅速, 全麻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 术后无记忆。全麻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是由于咽喉和气管内感受器受到机械刺激, 引起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动亢进所致[1], 减弱这种反应是麻醉医师应解决的问题。临床上常采用气管内表麻, 用调节心血管系统药物 (如艾司洛尔等) 或者加大麻醉诱导剂量来应对这种反应, 但均存在不利的一面[2];芬太尼和舒芬太尼都能有效地缓解伤害性刺激, 较完善地阻断神经冲动的传入及反射性交感神经的反应,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增加并降低肾上腺素浓度, 从而抑制心血管反应。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镇痛药, 同时也是一种特异性的μ受体激动剂, 对μ受体的亲合力是芬太尼的7~10倍, 起效快, 安全性大;静脉用药镇痛效价是芬太尼的5~9倍, 并且舒芬太尼对μ1受体 (镇痛) 较μ2受体 (呼吸抑制) 有更高的选择性, 这些特点使舒芬太尼能更好地抑制伤害性刺激引起的应激反应, 从而有良好的循环系统的稳定性, 保证足够的心肌供氧, 有效抑制气管插管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的波动[3]。本组观察仅仅是2种药物的差别, 两组数据表明:舒芬太尼对心血管的抑制和芬太尼无差别, 但在插管即刻, 芬太尼组血压、心率均有大幅升高, 插管后1、3、5 min的变化与插管前也有明显差别。而舒芬太尼则有效抑制了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 血流动力学相对比较稳定。由此可见, 舒芬太尼在全麻诱导期对于应激反应的抑制明显强于芬太尼。本组病例仅对两者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做一初步比较, 对于应激能力差的高龄、体弱的患者, 舒芬太尼的应用还须更加深入的临床研究和探讨。

摘要:目的 观察等效剂量的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对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4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 分为A组 (芬太尼) 采用咪哒唑仑0.05mg/kg, 芬太尼3μg/kg, 维库溴铵0.1mg/kg, 丙泊酚1.5mg/kg分别静脉推注;B组 (舒芬太尼) 采用舒芬太尼0.4μg/kg替代芬太尼, 余同A组。分别记录诱导前心率、血压基础值 (T0) 、诱导后 (T1) 、插管时 (T2) 、插管后1~5min (T3~5) 的收缩压 (SBP) 、舒张压 (DBP) 及心率 (HR) , 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SBP、DBP和HR在T1和T0比较均有明显下降 (P<0.05) ;B组SBP、DBP和HR在T2、T3、T4、T5、与T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A组在T2、T3、T4与T0比较有大幅上升, 与B组对比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均能抑制全麻诱导期的应激反应, 但舒芬太尼优于芬太尼。

关键词:芬太尼,舒芬太尼,全麻诱导期

参考文献

[1]张永谦, 岳云, 冯春生, 等.单纯靶控抽输注雷米芬太尼对BIS和AEPI的影晌.国外医学: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2006, 27 (1) :29-32.

[2]Meaudre E, Boret H, Suppni A, et al.Sufenjtanil sevoflurane during inductiong ofamaesthesia:a randomized study.EurJ Anaes thesiol, 2004, 21 (10) :793-796.

上一篇:方案诊断下一篇:呋喃树脂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