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关系

2024-09-24

四个关系(共12篇)

四个关系 篇1

计算教学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学好计算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实际计算教学中,有些教师和学生对计算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学生计算错误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的计算更加有效呢?笔者认为,教师要引领学生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一是算法与算理的关系;二是多样与优化的关系;三是探索与训练的关系;四是计算与运用的关系。

一、算法与算理的关系

在计算教学中,算法与算理一直以来都是教师关注的教学重点。学生只有真正掌握算法与算理,才能真正做到“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构建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如果教师只告诉学生算法,而不让学生真正理解算理,那么,这样的教学就犹如空中楼阁,虽然学生当时接受快,但是,由于缺乏算理的根基,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一定会长久。同样,一味地讲究算理而不重视算法,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一定会大打折扣。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一课时,有位教师在教学时直接告诉学生遇到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时候应该如何去计算,具体的算法是什么,而对于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却不告诉学生。导致了学生在计算时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地按照教师教给的方法去模仿,去计算。这样,学生一旦遇到特殊例子时就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因此,在计算教学中,要想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教师就得采取算法与算理并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明白这样计算的由来,学生学习计算的过程也就更加扎实有效了。

在计算教学中,重视算法忽视算理,或者重视算理忽视算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值得广大教师深思。实践告诉我们,只有深刻理解算法与算理的作用,处理好算法与算理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计算效果。

二、多样与优化的关系

新课标提倡算法多样化。在计算教学中,实施算法多样化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凡事都要适可而止,过分追求算法多样化很容易导致学生什么知识都懂一点,但又没有一种真正精通,这样就形成了贪多嚼不烂的现象。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多样化算法的基础上精益求精,不断优化计算过程,从而使学生所学知识更加有效。

例如,在教学《整百数与整十数乘法》一课时,有位教师在教学“200×10”时是这样询问学生的:“看到这个算式,你能把自己的计算方法说说吗?”有学生说:“2×1=2,所以200×10=2000。”有学生说:“200×10,可以把10化为5与2,然后让200乘以5再乘以2。”还有的学生说:“可以用200乘以9的结果再加上200乘以1的结果。”……在这样的学习空间里,教师片面地追求算法的多样化,却忽略了算法的优化,致使一节课下来,教师和学生费劲不少,可是学生并没有真正收获到什么。对于“200×10”这个计算教学来说,教师要在学生多样化算法的基础上提取出一种最简便并且最容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计算速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由此可见,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追求算法多样或算法优化,只有把算法多样与算法优化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使学生博采众长,为己所用,进而在多样与优化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探索与训练的关系

在传统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往往采先讲解计算方法,然后让学生按照正确的计算方法反复训练的教学方法。而自从新课标实施以来,在计算教学中过分重视学生的自我探索,相对来说,学生进行计算训练的时间就少了许多,因而导致学生的计算质量明显欠缺。要想真正提升学生的计算效率,教师就要处理好计算知识的探索与学生的具体训练之间的关系,灵活把握,从而提高学生计算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一课时,有位教师在教学时为了突出新课程理念精神,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这样教学本是无可厚非,但是,由于教师在学生探索过程中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探索与训练的关系,以致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被情境创设与学生自主探索所占领,直至下课前十分钟学生还没有探索完毕。这样一来,学生虽然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具体方法,但是,由于缺少了必要的课堂训练,学生在实际计算时仍是错误百出,计算教学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从上述教学课例可以看出,由于教师过分重视学生的探索过程,以致使学生没有真正训练的时间,自然影响了学生的计算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探索计算方法这种教学的出发点是好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把握好探索与训练的关系。必要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必要的对比、纠错等练习。学生在多样化的训练中,计算能力一定会显著提高。

四、计算与运用的关系

计算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算法,学会计算就算完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因此,在计算教学时,教师可以把计算与学生生活实际中的具体运用结合起来,以“算”促“用”,以“用”引“算”,从而使“算”与“用”自然而然地结合,使它们互相依托,在“算”中“用”,在“用”中“算”。这样教学,既可以避免计算教学的枯燥无味,也可以使学生在具体运用中真正感受计算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简便运算》这部分知识时,当遇到“200-65-35”这类算式的时候,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很容易写成:原式=200-(65元-35元),这样的算式显然是错误的。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真正明白简便计算的真正含义。怎样帮助学生解决这个难题呢?教师可以把学生熟悉的购物情境引入课堂:妈妈去超市买了1个篮球65元,买了一个熊猫玩具35元,妈妈带了200元,够用吗?妈妈还余下多少钱?在这样的具体情境中,学生知道了应该先算出妈妈花了多少钱(65+35)元,还余下多少钱就是200-(65+35)=100元。学生这样理解简单轻松,计算起来也会更加自如。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当教师遇到学生的错误理解时,没有采取直接纠正错误的办法,而是通过学生常见的购物情境的设置,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一来,就把计算教学与学生生活的实际运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这样的教学处理,不但提升了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而且也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效果。

综上所述,计算教学不是只教给学生一定的计算方法就算完事,教师还要注重通过计算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并且让学生真正地学会用计算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如此一来,我们的计算教学才能更具实效、更有魅力。

四个关系 篇2

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习近平在开班仪式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他谈到,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构建和谐教育四个重要关系 篇3

构建和谐教育,就是要坚持用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教育发展目标上必须做出理性而现实的选择。现阶段,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任务都很繁重,要逐步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要认真处理好普及与提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数量与质量、发展与改革等几个重要关系,这样教育才能较好地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普及与提高,二者不可偏废。我们的目标是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九年义务教育,要在普及中提高,在提高中巩固,不仅使每个孩子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而且要在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中,让更多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2000年,我国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这一年,全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基础上,又经过5年努力,到2005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超过95%。至此,全国只有5%的人口地区尚未普九。

面对5%,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这5%全部集中在西部,攻坚任务相当繁重;这5%事关西部的孩子能否得到公平的教育机会。中央决定,把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证范围,分项目、按比例由中央和地方分担,2006年、2007年全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并对家庭贫困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和寄宿生活补助。“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财政将新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2182亿元,确保农村每个适龄儿童都接受义务教育。这是我国迈向免费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将根本改变农村义务教育不义务的尴尬局面。

目前,投入不足已成为西部地区普九攻坚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在西部,不少地方把中央转移支付的资金用于发放教师工资,学校没有公用经费,无法正常运转。东部一些地区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河北省沧州市所属各县2004年实际拨付公用教育经费1551万元,仅占应拨付的42.9%,2005年实际拨付占应拨付的62%,有的县甚至分文未拨。黑龙江省拜泉县是个国家级贫困县,2005年该县财政收人仅为1316万元,教育系统人员工资7463万元,只有依靠国家补贴,4334万平方米校舍危房和120万元“普九”欠账无力修缮和偿还。调研中,很多地方教育部门的同志谈到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都很振奋,他们赞同改变了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体制,经费由省级政府统筹,希望均衡安排义务教育经费的要求尽快得到落实。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二者应互为补充、协调发展。在我国,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这几年,我们一方面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困扰,一方面又面临高技能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据统计,我国高级技工仅占职工总数的5%,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仅广东省高技能人才缺口就达500万人。应该看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直接推动力,职业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职业教育,说到底是一种就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其目的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当前发展职业教育,我们面临着两大任务:一是要引导城市广大学生和家长克服鄙薄职业教育的观念,确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不要千军万马都去挤普通教育的独木桥;二是搞好农民工的培训。现在,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已达1.4亿人,还有1亿农村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切实提高这些农民工的素质,职业教育责无旁贷。在东海之滨的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调研,所见所闻,令人欣喜。几年来,该院坚持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新路子,在创新中形成企业生产实践与学校理论学习相互交替的学工交替、把企业资源引入学校的项目化教学以及根据企业需要进行安排的订单培养等鲜明办学特色,实现了学生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毕业生深受企业欢迎,近年来平均每个学生都有3个以上岗位可供挑选,就业率接近100%。前不久,在教育部主办的2006中国高校——大型企业合作论坛上,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唯一一所职业学院,与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一同人选中国大型企业合作人才培养十大案例。该院被誉为职业教育的宁波模式。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实践充分说明,职业教育只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大有作为的。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农村,为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前景十分广阔。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

数量与质量的关系问题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新课题。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在校生只有16万人,1998年达到640万人,1998年扩招后驶入快车道,2005年在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目前,我国有大学文化者达到6800万人,名列世界第二。显然,高等教育的发展,数量已不是最突出的问题。最近,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高校要适当控制招生幅度,稳定现有规模,切实把重点转到提高质量上来。这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需要。

毋庸讳言,很多高校在发展中仍面临着资金不足的困扰,但一些高校的主要矛盾已不是缺少大楼,而是缺少学术大师和领军人物。美国人口不到世界总人口的5%,但诺贝尔奖得主却占全球获奖总人数的70%以上,截至2004年美国共有27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30%来自10所研究型大学。我国高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里既有体制原因,也有学者自身的问题。有的教授带几十个研究生,根本没时间做学问;有的教授急功近利,热衷于发文章;还有的教授耐不住寂寞,频频在媒体“亮相”。10年前,著名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教授回国鼓励高校学者研究“庞加莱猜想”。遗憾的是,很多年纪较大的学者不愿意为此花很多时间,他们更愿意很快发文章,不想去做这个艰苦而有意义的一流工作。无奈,丘成桐去南方,找到中山大学的朱熹平教授。朱熹平教授和曹怀东教授整整奋斗3年,破解了这

个伟大的数学猜想。这件事带给我们深刻而有益的启示:一个学者要做出成绩,必须经受住时间和种种困难的考验。

我们的人才培养不能先是把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扼杀掉,再要求他们把创新能力开发出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讲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2008年高考,中国科技大学在某省录取了一名高分考生,但这个考生却放弃了,原因是他所在的高中学校要他复读一年再考北大、清华,学校承诺补偿他10万元。朱清时沉重地说,现在不仅学生在应试,社会也在应试,考生的成绩甚至与校长的政绩、地方政府的政绩挂起了钩。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面对大学长期形成的灌输式教育,继续无缘于创新能力的发掘。因此,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名教授要走上教学第一线,用全部热情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自学,绝对不能摧残青年学生的创造兴趣。

发展与改革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在科学发展观视野下,教育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拔尖创新人才匮乏,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2005中国人才报告称,我国人才综合指数为0.35,在被调查的48个国家中居第37位。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奇缺的问题,必须把人才培养切实转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语文课改需正确处理四个关系 篇4

一、教和学的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要求广大教师要努力成为复合型的教育工作者,即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育过程的研究者。在新形势下,教师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因此,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已成为必然。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摒弃“教师为中心”的思想,树立“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素养必须靠自主的语文实践才能提高。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有条件的。这就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通过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爱学语文;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对学习语文充满自信;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发现,使学生不断习得学习语文的方法。当然,在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不能放弃教师的指导。“导”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的质量。教师加强指导,一要有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二要处理好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关系。

二、课内外语文学习的关系

自然、社会、生活,也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课改提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就是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我们至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努力:一要大力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不应仅限于读书、写字、答问,还要有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二要拓宽语文教学的途径、形式。语文教学的内容、形式和途径要向自然、社会、现实生活开放,要重视课外阅读、课外习作的指导,使学生把课内学习所得迁移到课外学习中去。

当前应当重视的是,课堂上,特别是低年级语文课堂上,过于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乐乐、热热闹闹,用大量的非语文活动挤占了学语文的时间,结果快乐有余,收效不大,没能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学习的基础,这是与课程改革的目标背道而驰的。至于课外语文活动,有的目的不明,组织不力,时间花了不少,学生在学语文、用语文上收获不大。这就需要加强目的性,减少盲目性;加强计划性,减少随意性。要切实可行,讲求实效。

三、“用教材”和引进其他课程资源的关系

以“课本为中心”,必然导致课程内容的封闭、狭窄甚至过时。新的教材观主张,教师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也就是要活用教科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

但是,我们也要明确语文教科书仍然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对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语文教科书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它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凭借,一定要用好、教好语文教科书,甩开教科书,过多、过早补充其他教学内容的倾向也要引起注意。如有的语文课,学生字还没有好好认、好好写,课文还没有读通、读顺,教师就大量引进其他文字或音像资料。与此相关,学生还没有读懂课文,还没有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就被要求离开课文发表意见。引导发散思维要适时,引进课程资源要适当。

四、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四个关系 篇5

公安机关在打击敌人、保护人民、惩治犯罪、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十分广泛,尤其是基层民警的工作就在群众中间,警民关系直接影响着党群关系。为此,各级公安机关要努力营造“四个环境”,为打造平安梅州,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作出新的贡献。

一、营造公正文明的执法环境

良好的治安环境,首先是稳定。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去审视现阶段公安工作,会使我们产生许多更深更新的认识。公安工作的价值取向应当定位于消解社会对立、缓解社会的矛盾冲突,尤其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不使其发展为对抗性的矛盾。从公安职能来看,维护稳定的工作内容既有对敌斗争,也有处置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积极开展严打整治攻势,以解决梅州社会治安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全力维护梅州的社会政治稳定,保稳定树形象,以稳定促和谐。

二、营造优质的服务环境

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各级公安机关乃至全体民警要进一步规范行为,心系群众,进一步完善便民利民措施,想方设法寻求各种途径,多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各级公安机关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原有市公安局制定的公开服务承诺的基础上,近期内结合各自部门的业务实际,开通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绿色通道,开通便民利民、方便快捷的快车通道,开通宾至如归优质服务的便民通道。通过开设上述“三条通道”,让群众感受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实在效果。要以贯彻新《信访条例》为契机,努力做好“大接访”工作。近期应精心组织开展集中处理群众信访问题活动,坚持每月1日、15日局长接访日制度,面对群众,敞开大门,确保群众上访、信访渠道畅通。切实改变信访工作作风,变群众上访为民警下访,掌握信访工作的主动权,加大督查督办力度,要在“事要解决”上下功夫。通过卓有成效的信访工作,真正为群众排忧解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三、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以德治国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基本方略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途径。公安机关据此要积极实施人文警务,倡导道德治安。要改变以往存在于一些人身上的“冷、硬、横”作风,严禁刑讯逼供,要更多地将人文精神注入警务活动和警务行为之中,更多地发挥道德的力量去开展治安工作,率先实现公安工作与社会的和谐。近期我们要以深入开展“千警连千户”活动为载体,不断完善和充实活动内容。要扎实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整改工作,从群众满意的地方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地方改起,制定整改措施,确保整改成效。

四、营造浓厚的沟通和宣传环境

构建和谐企业 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篇6

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在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实现企业目标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企业和社会的关系,犹如鱼和水一样。企业既要创造经济效益,同时必须注重社会效益。越来越多的企业实践和众多的研究成果充分说明,在社会责任和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正向关联度,企业完全可以将社会责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

一要牢固树立公益是普遍的、互助的价值观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将从一个“熟人社会”向一个公民社会转变。“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进步,企业有责。每一个企业都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努力推动和适应这种转变,使企业的每个员工真正树立起“这个社会是我的,我有责任把它变得更好”的主人翁精神。

二要通过各种教育活动,让每个员工明了公益是一种充满责任感的生活方式。自觉自愿地参加公益活动,既没有压力,也不要光环,乐于奉献,传承、光大我国自古以来的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帮老助残的传统美德。

三要确立公益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个新思路。公益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企业加大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正是满足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社会稳定发展必然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现代公益事业不同于传统的慈善事业,它不是一时的救贫救急,而是从建立制度入手;它也不是一种道德上的施予与恩赐,而是追求社会公平与公正。

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的关系,依法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

一是要大力推进劳动合同,规范劳动用工制度。要依法全面建立新型的用工制度。要按照《劳动法》的要求与劳动者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为建立现代企业用工制度,实现劳动关系法制化、契约化创造条件,使我国企业的劳动用工从无序到有序、从不规范向规范发展,最终实现企业劳动关系调整的法制化、规范化的目标。

二是推进集体协商制度,广泛听取职工意见。企业应当以现行的劳动部、工会和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组成的“三方机制”为依托,在涉及企业与职工重大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上,以进行集体协商的方式来建立企业自主协调劳动关系机制。

三是完善劳动争议的调节机制。企业要以《劳动法》为依据,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加强协商与对话,及时化解矛盾,建立起稳定协调的企业劳动关系,维护劳动关系双方的合法权益,规范双方的行为,增进双方的合作,以共谋企业的发展,从整体上维护企业和社会的稳定。

四是加强职业健康安全卫生管理。企业应通过贯彻实施《劳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把关心职工生活、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促进企业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改善职工的劳动环境和劳动条件,并在企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改善职工生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加快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企业要以《劳动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从企业的实际条件出发,加快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逐步完善职工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使职工能够享受到国家法律规定的各类社会保险权利,并使工资支付的有关规定在企业得到较好的落实。

六是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依靠员工办企业。要从传统的重物管理转向以人为本的管理上来,牢牢树立全心全意依靠广大员工办好企业的思想,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通过推行企务公开、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民主对话等多种形式,维护好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政治权利。

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内部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营造团结和谐的内部环境和氛围

一要注重对弱势群体的关爱,确保企业和员工队伍的稳定。一方面,要通过在企业中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倡导爱国守法、明理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培养员工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要通过建立互助合作基金、“送温暖”、“一帮一”等多种形式,切实帮助困难员工和家庭解决实际问题,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能看病、有学上。

二要创建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营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创新活动,不断丰富员工的精神世界,使全体员工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要在企业内部形成以诚待人、以诚感人、人人诚实、个个守信、平等友爱、互帮互学、助人为乐、融洽相处的氛围,真正将自己的理想、个人奋斗目标与企业宗旨、目标、信念等融为一体,使企业真正成为全员和睦相处的大家庭,进而使企业的发展建立在诚信、坚实、可靠的基础之上。

必须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实现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四个关系 篇7

一、处理好“管与理”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就是处理好学校大量的日常教学工作。做好教学常规管理, 首先就要明确“管理”的内涵。“管理”是一个并列式合成词, “管”与“理”是词中的两个语素, 二者既有相同含义, 又有一定的区别, 组成一个词包含着很丰富的内容。因此, 管理工作必须从“管”和“理”两方面下工夫, 才能真正发挥管理的职能和作用。在教学常规管理中, 我们经常看到, 一方面, 一味强调“管”, 严格的管理, 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另一方面, 管理制度在制定时没有征求教师的意见, 没有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其结果是导致干群关系的紧张, 干群之间缺少理解和信任, 直接影响了教师工作积极性。当教师只把它作为一种存在而不信服的时候, 各种规章制度也就失去了最基本的号召力。为此, 学校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不是管, 即不是管制、命令和控制, 而是理, 即理顺规律、理顺层序、理顺制度、理顺关系, 理清职责, 理和气氛, 理畅情绪, 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教学常规管理应该抓住“人”的核心, 精于管, 重在理。管而有度, 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 在管中理, 在理中管, 让人更高效、更愉快、更明确、正确地做事, 使每一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 又有人情的温馨。总之, 对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理”在前, “管”在后, “管”中带“理”, 一旦“理”顺了, “管”也就在其中了。

二、处理好“规范与灵活”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需要用规范性的要求进行约束, 这与人性化管理之间并不矛盾。规范管理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所必需的。管理就是引领, 好的制度就是要引领教师在遵循一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共同向着目标努力。而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充满着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工作, 充满着个性与灵性, 过分追求整齐划一的要求, 不利于创新和发展的需要。为此, 学校管理人员要立足于学校实际, 适应教育发展需求, 不断进行更新。如, 以前我们要求教师编写教案非写具体完整不可。那种纯粹为了应付检查而编写的教案, 不论其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整、书写多么认真, 其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样, 那些僵化机械的备课管理制度, 不论其多么具体明确、多么健全完备, 只要有碍于教师扎扎实实地备课, 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备课的实际功能, 不仅没有实际的促进作用, 反而会阻碍教师的成长与教学的进步。为此, 学校管理者对于教案检查与评价也应适应改革, 引领教师编写切实有效的教案, 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其实, 教案的撰写不仅是为顺利开展课堂教学服务, 而且也是教师个人的财富。同时, 检查教案时因人而异:对于新教师我们提倡要写详案, 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 教学过程的设计操作, 课堂的调控, 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 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 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而对于骨干教师可以写轮廓式的简案, 详简得当, 提纲挈领, 画龙点睛,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对于老教师的教案要求可以更灵活些, 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 但练习题设计要求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拓展性, 以便对所学新知巩固与应用。

三、处理好“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创新并不是凭空进行的活动, 而是对原有管理的扬弃和对卓越管理的不断追求。这一过程必然涉及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应该看到, 创新作为对原有管理的扬弃, 是辩证的而非简单的否定, 其抛弃的是不合理的部分, 保留的是合理的内容;以创新为名而否定一切是不正确的。同时要明确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创新与规范二者既对立又统一, 创新必须以原有规范为基础, 而创新活动总是体现为对现有规范的批判。如, 以往对教师教案的检查, 只数节数、查页数、评等级、计分数的简单做法, 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 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 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 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 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 丧失了预设教案的意义。而现在我们推行不定期随堂检查, 具体办法是“一推四看”:“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听课并检查该课的教案;“四看”即一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案相一致, 二看教案的导学和训练部分是否突出重点、注意层次与拓展, 三看教案是否在“母案”基础上修改与补充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四看教案中教学反思的质量。

另外, 还可以从校园网上查阅:在数量检查方面, 教导处只要打开中心校网站备课栏目, 看教师上传的教学方案数量以及是否及时等情况;在质量检查方面, 突出检查三点:一看上传的教学方案是否经过主备人的修改与整合, 是否符合要求;二看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在“评论栏”中的评论研讨情况;三看主备教师贴上的“母案”能否操作, 流程是否清晰, 结构是否完整等。同时, 教案还将进行如下尝试。语文科可以尝试把教案写在课本上, 只需用符号标出来就行了, 这样就能节省好多时间;把教案写在课本上, 教学时不用既想着课本又想着教案本, 只需拿着课本就行了, 避免了分心。教师不拿教案本上课层次更高, 学生会更加佩服。当然, 学校的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校可以变检查教案本为检查课本。数学科可以尝试采取“下载网络优秀教案+自我修改”的办法, 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教案。预设数学教案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置流程、环节清晰, 设计练习、扎实有效, 从而达到巩固新知、激发兴趣与培养能力的目的。随着班级多媒体逐渐普及, 应把自制课件作为教学常规检查的主要内容。

四、处理好“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常规管理的条例、规章、制度和规划、检查、反馈、总结, 前者是管理制度, 后者是管理过程, 二者都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方面。管理制度具有稳定性、确定性等特征, 我们把它叫作静态管理。管理过程则具有适应性、创造性、变动性等特征, 我们把它叫作动态管理。

1.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改变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唯一标准的方式。对教师绩效考核要重视工作的过程性评价, 将教师在工作过程中的工作量、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专业成长、教科研成果等制定一系列评价要素, 每学年要求每位教师依据评价要素对自己一个学年工作进行自评, 然后再采取教师互评、学校考评组进行核评。同时, 还要参考学生对教师评议情况以及家长对教师评议情况, 对每位教师进行绩效考核, 并评出等级。

四个关系 篇8

一、管与理的关系

在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中, 我们经常看到, 学校管理者一味地强调“管”, 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在制定时没有征求教师的意见, 没有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其结果是: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干群之间缺少理解和信任, 直接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作为学校管理者的首要职责不是管, 即不是管制、命令和控制, 而是理, 即理顺程序和关系, 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引领教师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教学常规管理应该抓住“人”这个核心, 精于管, 重在理。管而有度, 以科学性、可行性为原则。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理”之中, 在管中理、理中管, 让人更高效、愉快、正确地做事, 使每一个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发挥, 使工作环境既有规章的严肃, 又有人情的温馨。总之, 对教学常规管理一定要“理”在前、“管”在后, “管”中带“理”, 一旦“理”顺了, “管”也就在其中了。

二、规范与灵活的关系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需要用规范性的要求进行约束。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项充满着艺术性与创造性的工作, 充满着个性与灵性, 过分追求整齐划一的要求, 不适应创新和发展的需要。如以前我们要求教师编写教案非具体、完整不可, 那种纯粹为了应付检查而编写的教案, 不论其内容多么充实、形式多么完整、书写多么认真, 其价值也是非常有限的。同样, 那些僵化机械的备课管理制度, 不论其多么具体明确、多么健全完备, 只要有碍于教师扎扎实实地备课, 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备课的实际功能, 不仅没有实际的促进作用, 反而会阻碍教师的成长与教学的进步。其实, 作为学校管理者, 在检查教案时应该因人而异:对于新教师我们提倡要写详案, 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 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 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而对于骨干教师而言, 可以写轮廓式的简案, 详简得当, 提纲挈领, 画龙点睛,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对于老教师的教案要求可以更灵活些, 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 但练习题设计要求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拓展性, 以便学生对所学新知巩固与应用。

三、创新与规范的关系

创新与规范, 二者既对立又统一。创新必须以原有规范为基础, 创新活动总是体现为对现有规范的批判。如以往对教师教案的检查, 只数节数、查页数、评等级、计分数的简单做法, 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 不顾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 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 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 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 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 丧失了预设教案的意义。我们现在推行不定期随堂检查, 具体办法是“一推四看”:“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听课并检查该课的教案;“四看”即一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案相一致, 二看教案的导学和训练部分是否突出重点、注意层次与拓展, 三看教案是否在“母案”基础上修改与补充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 四看教案中教学反思的质量。

另外, 还可以从校园网上查阅:在数量检查方面, 只要打开学校网站备课栏目, 看教师上传的教案数量以及是否及时等情况。在质量检查方面, 突出检查三点, 一看上传的教案是否经过主备人的修改与整合, 是否符合要求;二看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在“评论栏”中的评论研讨情况;三看主备教师贴上的“母案”能否操作、流程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等。

四、静态与动态的关系

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主要包括相关条例、规章、制度和规划、检查、反馈、总结等。前者是管理制度, 后者是管理过程。管理制度具有稳定性、确定性、保持性等特征, 可以称为静态管理;管理过程则具有适应性、创造性、变动性等特征, 可以称为动态管理。

——制定教师绩效考核制度。对教师绩效考核要重视过程性评价, 将教师的工作量、工作态度、业务能力、专业成长、教科研成果等纳入评价要素, 包括教师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校考评组核评。同时, 还要参考学生及家长对教师的评议情况, 对每一个教师进行绩效考核, 并评出等级。

——制定课堂教学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应关注“两看”:一看教师的教, 主要关注组织能力、调控能力、教学机智、练习设计等四个方面。其中, 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语言的组织、教学活动的组织等。二看学生的学, 主要观察学生学习中的四种状态, 即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

四个关系 篇9

一、管理中“望、闻、问、切”四切法

1. 细心观察,“望”清其表。

所谓“望”,就是教师通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中的各方面表现和情绪变化,这样才能对班级情况一叶知秋、窥一斑见全豹,才能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才能有的放矢、及时、有效地开展教育工作。

有人认为班主任天天与学生在一起,对每个学生应该了如指掌。其实,一个班主任要真正对全班、对每个学生做到全面了解是很不容易的事。班主任不能忽视那些日常发生的琐碎事情,用一双“慧眼”进行敏锐细致的观察。如:有的学生卫生工作一直做得很好,突然今天地很脏;有的学生突然避开老师而行;有的学生近来上课注意力分散,无精打采、趴在课桌上听课意力分散,心不在焉?有的学生彻夜未归;有的学生脸色蜡黄;有的学生神色恍惚、忧心忡忡;有的学生成绩突然下降?……班主任只有做一个有心人才会发觉这些琐事,也应该对此十分重视,要及时发现这些问题症结所在。班主任想要洞悉学生的一切,成功地做好“育人”工作,就得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

2. 耐心倾听,“闻”全其声。

“闻”就是听,在中医诊断中大夫往往通过倾听病人对病况的自述来了解病情。在班主任工作中,“倾听”同样也是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有效手段。我们常说班主任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但良师易做,益友难当。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地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再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益友。如对班里的捣蛋鬼,大部分班主任是找他们谈话,但往往是道理说了一千遍,他们全当耳边风。有时任课教师反映学生上课吵闹,很多班主任是叫这些学生写检讨、写保证书,这方法虽然奏效,但常常是班主任一转身,他们又哄闹起来。如果让他们就当前班级的情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向他们征求改进管理班级的意见,这些平日令教师头疼的“调皮鬼”的参与意识、责任感等隐藏在他们身上的“光环”就会显现出来。作为班主任,走近每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让他们有话语权,并与他们沟通是多么的重要。

3. 真心关怀,“问”出其想。

“庖丁解牛”的故事是说庖丁掌握了牛骨骼生长规律,把原本繁琐、费力的事情不费吹灰之力就解决了。同样,班主任的工作也是细碎、繁琐的,班主任应学庖丁运用“巧”来解决问题。学生需要爱,这诚挚的爱心则来自于班主任那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和关怀。

学习生活中,若遇到如下情况的学生班主任更需要亲切、真诚的“问”:学生思考有疙瘩时;学生之间产生矛盾时;学生遇到困难时;班级某种不良风气抬头时;学生受到挫折、犯错时……面对教师那暖意融融的关心和爱护时,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他会受到感动、感染和感化,产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会由于喜欢该教师而倾心接受他的影响。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因此,只有捕捉时机,随时让自己的心弦对准孩子的心弦,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4. 客观评价,“切”准其脉。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如同中医大夫给病人切脉,只有细心把准其脉,方能药到病除。班主任对学生作客观公正的评价,有利于学生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班主任要表扬其优点,激励其奋进,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指出其缺点,指明其努力方向。

对后进生,“切”准其脉尤其重要。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教师要客观、公证、恰如其分地评价学生,要善于从消极因素中寻找积极成分,在失败中点燃起希望之火,这种做法有助于后进生的转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能抬起头来走路。”教师只有对后进生倾注满腔热情,不带任何偏见,公正客观地对他们评价,才能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二、处理好班级管理中的“四个关系”

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新时期的班级管理若仅有良好的用心是不够的,如果没有把握好管理中的度,不讲究技巧,操之过急,或眉毛胡子一把抓,或听之任之,或高压政策,就很难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因而班主任要处理好班级管理中以下几个关系:

1. 求实与务虚。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现实,努力搞好实际工作,又要求班主任着眼长远,加强学习、研究与探索。所以,班主任要做到既务实又务虚。班主任工作的务实,要求班主任必须从当前做起,从具体的事务做起,扎扎实实搞好班级管理。班主任必须深入学生中去,认真了解、研究学生,掌握班级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班主任既要做学生的导师,又要做学生的朋友与助手。只有具有务实精神,班主任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才能具有很强的感召力,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取得实效。在务实的同时,班主任还要务虚。班级工作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以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班主任要善于从繁杂、琐碎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树立班级管理的整体观、发展观、理论指导观。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强学习,要参与教育管理理论的研究与探讨,努力提高自身修养与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2. 死管与放手。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具体而言,班主任要管的方面主要包括:制定班级的长期目标,把握班级工作的整体思路;培养一支强而得力的干部队伍,并加以指导监督;做好个别学生及全体学生的思想工作,增强班级凝聚力、向心力;协调好多方面关系,形成教育合力;学生能干的,班主任坚决不要干。在做好以上工作的同时,班主任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维修、书刊保管、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班主任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与管理,逐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要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这样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发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提高。

3. 严格与宽容。

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对学生严格管理,严格要求,要引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纪律严明,“以法治班”;要公正公平,不要感情用事。对违纪违规者,无论是干部还是普通学生,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后进生,都要一视同仁;要注重“首因效应”,要认真对待、正确处理“第一次”之类的事情;要持之以恒,避免犯“冷热病”,时紧时松。需要强调的是:“严”不是严厉、严酷,管理过严,容易造成学生个性压抑、自卑感重、自制力差、胆小怕事,甚至会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导致师生关系僵化,这既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班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因此,班主任要正确把握严格管理的尺度,严中有宽,以宽容之心对待学生不是故意犯的错,给学生改过自新的机会。

4. 堵塞与疏导。

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较多,如实行“全封闭管理”以避免学生受校外不良影响,制定严厉的惩罚措施以控制学生越轨行为等。采取“堵”的方式,减少学生犯各种错误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但仅仅靠“堵”是不行的。过多地应用“堵”的方式,有两点不利:一是容易使学生成为工作的“对立面”,增加教育阻力;二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增强学生的抵抗力与社会适应能力。少数的班主任以“不出乱子”、“不出事”为目标,采用“盯、吓、压、罚”等方式管理班级,表面上班级“平安无事”,实际上引发的问题很多。因此,“堵”必须与“导”结合起来,以“导”为主,通过引导,班主任要让学生增强明辨是非与自我教育的能力。

总之,班主任是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思想道德的教育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2]教海无涯,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细心“望”其表;耐心“闻”其声;真诚“问”其想;准确“切”其脉,正确地处理好管理中的几个关系,讲究管理的策略,善于捕捉日常生活中可以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的每一个有利时机,以满腔热忱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催其猛醒,促其奋进,就会拉近师生的心灵距离,给学生的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会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实效,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要将班级管理到位, 工作中做好“望、闻、问、切”四诊法, 处理好“实与虚”、“管与放”、“严与宽”、“堵与导”四个重要关系, 就会使管理工作得心、得法、得力, 提高管理实效, 使班级保持积极、上进的态势。

关键词:班级管理,工作方法,要素关系

参考文献

[1]邵慧颖, 刘赞, 姜小花.班主任工作之我见[J].考试周刊, 2006, (3) .

供求关系四个问题的再探讨 篇10

一、前两个问题

前两个问题是:“当需求增加而供给减少时,价格上升,但是均衡数量的变化则不确定,当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时,价格下降,但是均衡数量的变化则不确定。”[2](P95)

令Qd表示需求数量,Qs表示供给数量。理论上有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之分,但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实际交换中,只有一种相同的价格,记为P。

假设经济系统在供求变化前处于均衡状态,即QdP=QsP。

供求的增减打破了经济系统的均衡,使它变成了非均衡。我们知道,无论需求还是供给,都是数量与价格的乘积。在这两个问题中,价格升降是供求数量变化造成的结果。令△Qd表示需求数量的增减,△Qs表示供给数量的增减。供求数量增减分为三种情况:

(1)‖△Qd‖=‖△Qs‖(‖‖表示绝对量,下同)

(2)‖△Qd‖>‖△Qs‖

(3)‖△Qd‖<‖△Qs‖

价格升降对供求的影响有三种理解: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上升引起供给数量的增加,价格上升引起需求数量的减少,价格上升同时引起供给数量的增加和需求数量的减少;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下降引起供给数量的减少,价格下降造成需求数量的增加,价格下降同时引起供给数量的减少和需求数量的增加。本文采用第三种理解,因为它符合经济理论和实际。

价格升降1%时,供求数量的变化值叫做价格弹性系数。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价格上升1%,假设供给数量增加1,需求数量减少1;在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价格下降1%,假设供给数量减少1,需求数量增加1。

下面表1用简单的数字举例说明问题1的三种情况(数字例子不是唯一的,只要把供求、数量、价格按同一比例扩大或缩小,方案仍然成立)。

在‖△Qd=△Qs‖的情况下,△Qd与△Qs相差20,价格的供求弹性系数为1和-1,经济系统从旧均衡走向新的均衡,价格连续上升了10次,才使供求重新达到均衡;在‖△Qd>△Qs‖和‖△Qd<△Qs‖两种情况下,价格连续上升了8次,但第8次价格只上涨了0.5%,只能算半次,合计为7.5次。

注:※表示合计采用四舍五入,下同。

问题2与问题1相反,需求减少而供给增加,价格下降。由于供求数量增减不一,会出现三种情况:(1)‖△Qd‖=‖△Qs‖;(2)‖△Qd‖>‖△Qs‖;

(3)‖△Qd‖<‖△Qs‖。

对问题2与问题1一样的的假设:(1)两个问题原有均衡的供求数量和价格相同;(2)经济系统从均衡到非均衡,又恢复到新均衡;(3)价格升降同时对供求数量产生影响;(4)价格的供求弹性系数均为1;(5)价格采用连续升降的方式。可以用简单的数字例子来说明问题,计算从略。

下面列出问题1和问题2新均衡的比较,见表2。

表2的数字说明,问题1的新供求总量[2](P96)

先说问题3。虽然供求数量都是增加的,但它们增加的幅度不同,像问题1和问题2一样,会出现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Qd=△Qs,原有经济系统处于均衡状态,现在△Qd=△Qs,表明供求增加的数量相同,经济系统仍然处于均衡状态,价格不变;第二种情况是△Qd>△Qs,说明需求增加的数量大于供给增加的数量,价格相同,经济系统由均衡变成了非均衡,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升;第三种情况是△Qd<△Qs,说明需求增加的数量小于供给增加的数量,价格相同,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数字例子的假设与问题1和问题2一样,计算过程见表3。

再说问题4。像问题3一样,当‖△Qd‖=‖△Qs‖时,经济系统始终处于均衡状态,价格不变。当‖△Qd>△Qs‖时,说明需求数量的减少大于供给数量的减少,价格相同,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降。当‖△Qd<△Qs‖时,说明需求数量的减少小于供给数量的减少,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升。

问题3和问题4新均衡的比较见表4。下面对表4的数据作些分析。问题3的供求数量像问题所要求的那样都是增加的,问题4的供求数量都是减少的。至于供求总量,问题3在△Qd>△Qs的情况下是增加的,在△Qd<△Qs和问题4的两种情况下都有所减少。具体来说,在问题3中,当△Qd>△Qs时,供求数量增加和价格上升使供求总量增加了很多;当△Qd<△Qs时,供求数量增加的力量小于价格下降的力量,使供求总量略有减少。在问题4中,当‖△Qd>△Qs‖时,供求数量减少和价格下降使供求总量减少了很多;当‖△Qd‖<‖△Qs‖时,供求数量减少的力量大于价格上升的力量,使供求总量减少了一些。

现在研究供求增减时价格变化的规律。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当供求增减时,价格决不像克氏和韦氏所说的那样不能确定。恰恰相反,当供求增减时,完全可以确定价格,它们的变化与供求数量的变化密切相关。如上所述,当△Qd=△Qs时,价格不变。在问题3中,△Qd>△Qs,说明需求增加数量大于供给增加数量,价格相同,出现供不应求;在问题4中,当‖△Qd<△Qs‖时,说明需求减少数量小于供给减少数量,同样出现供不应求;两种供不应求迫使价格上升。在问题3中,当△Qd<△Qs时,说明需求增加数量小于供给增加数量,价格相同,出现供过于求;在问题4中,当‖△Qd>△Qs‖时,说明需求减少数量大于供给减少数量,同样出现供过于求;两种供过于求造成价格下降。

三、四点结论

第一,当供求增减、价格升降时,克氏和韦氏认为均衡数量不能确定。本文的分析说明,当供求增减、价格升降时,可以确定均衡数量;当供求增减时,不像克氏和韦氏所说的那样,价格不能确定。本文的分析说明,当供求增减时,可以确定价格,它们的变化是有规律的。通过对供求关系四个问题的分析,把克氏和韦氏认为不能确定的问题确定下来了,把供求关系分析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加深经济学的理解大有帮助。

第二,对供求关系来说,数量和价格都是变量,但两类变量的性质不同。先说价格。四个问题的每个问题都分为三种情况,合计共有12种情况。在问题3和问题4中,当△Qd=△Qs时,价格不变。在其他10种情况中,5种情况是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另5种情况是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这充分说明,价格变化服从供求状态,证实了价格由供求决定的经济学原理。虽然数量也是供求关系的变量,但表现不同,在问题1和问题2中,当‖△Qd=△Qs‖时,供求数量在恢复均衡时,价格有升有降,但新旧均衡的数量却保持不变。问题1要求供给数量减少,但当‖△Qd>△Qs‖时,新的均衡数量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问题2要求需求数量减少,但当‖△Qd<△Qs‖时,新的均衡数量同样没有减少,而是有所增加。问题1要求需求数量增加,问题2要求供给数量增加,但在问题1的‖△Qd‖<‖△Qs‖和问题2的‖△Qd‖>‖△Qs‖情况下,两者都出现了不增反减的情况。以上事实说明,均衡数量的变化有时与问题的要求相反,它们变化的规律不如价格那样条理清晰、简单明了。

第三,本文的分析所遵循的是普通供求理论,供求相等,价格不变;价格上升,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但实际经济情况是非常复杂的,确实存在“买涨不买跌”的现象。改革开放初期,一个小贩在北京大街上卖裤子,开始要价一条10元,购物者认为裤子的质量不好,无人问津。小贩把裤子价格提高到100元一条,购物者误以为裤子的质量好,一抢而空。当物价上涨时,消费者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出现抢购。如果这种现象连续发生,那么需求与价格就会变成正比关系,价格越高,需求越多。“买涨不买跌”使合理预期学派找到了立论的依据,它的错误是把局部经济现象无限夸大,认为居民可以预期政府政策的变化,得出政策无用、宏观调控无效、市场万能的结论,变成了市场原教旨主义派别之一。在垄断竞争特别是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垄断巨头通过减少产量、抬高价格的手段牟取垄断利润。如果它们连续采用这些手段牟利,那么供给数量与价格就会变成反比关系,价格越高,产量越少。还有像字画、雕塑、古董之类的商品,供给只有一件,需求无数,在这种情况下,供求决定价格的规律失效。本文没有分析以上特殊情况。

第四,本文对供求关系四个问题的研究有待扩展和深化,因为它只是从总量上分析了供求关系,局限性很大。现实世界的商品成千上万,供求关系不是孤立的,特别是各种商品价格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密切联系。20世纪80年代初,中央决定提高粮食价格,采取一步到位的办法,没有考虑到粮食是用途十分广泛的商品,粮食提价会引起许多商品价格的上涨和工资的提高,几乎涉及到各行各业。电力、化肥、农药、塑料薄膜农用产品价格的上涨反过来又提高了粮食成本,粮食又要提价,连锁反应会一轮又一轮地继续下去。如果提高价格之前不充分考虑价格之间的连锁反应,就会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投入产出技术通过计算完全消耗系数,可以测算一种或多种商品提价所造成的连锁反应。推而广之,这种技术至今仍然是研究产业结构变化最有效的工具。在研究供求关系方面,经济计量学也能发挥主要作用,它分为均衡与非均衡两类,它们又有线性与非线性之分。线性模型已经非常成熟,用它来计量供求关系,只要有数据,不会遇到什么困难。目前,非均衡特别是非线性经济计量学还有许多难题,有待今后一一攻克。对供求关系除开展应用研究外,还需要开展理论研究。数理经济学家可以深入研究成千上万种商品和多个市场的供给、需求、数量、价格之间的函数关系,建立数理经济模型。经济博弈论专家可以对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供求关系研制静态和动态模型,开展博弈分析。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实验经济学,肯定能在供求关系的研究中找到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1]张守一.供求关系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2).

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四个关系 篇11

一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企业间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顽强的团队精神,是企业获得巨大成功的坚实基础,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著名管理学家巴纳德在《管理工作者的职责》一书中认为,办好企业的关键是价值观念的问题,是人的积极性问题。企业应有意识地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营造人才成长的有利环境,使人们朝着一个方向努力,推动企业不断前进。

1、要从制度上对员工个人利益予以充分保障。企业必须承认合法追求个人利益是员工的基本权利,努力使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协调、一致,使企业成为员工心目中真正认同的利益共同体,这样激发出来的劳动热情才可能有坚实的物质与精神基础。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特别是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地关注员工个人的愿望,真诚地听取员工对工作报酬实现的条件、途径和方法的意见。

2、要从管理上对员工的心理需求予以充分满足。对员工的激励过程,就是不断满足员工个人正当心理需求的过程。因此,要深入地研究员工的心理,尽力满足员工的不同心理需求。在设计考核指标、工作定额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自信心、自爱心,在设计精神鼓励时,应充分考虑员工的期望值、荣誉感等等。

3、要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调动员工的创造力。创造好的工作环境和平等沟通的机会,使员工之间消除观念、资历、权位、等级、背景等障碍,实现自由交流;创造公平竞争的人际环境和企业氛围,使企业成为员工施展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抱负和追求的广阔舞台;创造有利于个人发展的客观环境和条件,包括鼓励员工勤奋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奋发进取;实行公平竞争,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企业以人为本、注重人的素质提高、注重对人的价值理念的提升、注重个人才能的发挥,是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机结合,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资本已是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强化知识管理,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因此,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建立学习型组织相结合。

1.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努力营造学习的氛围。要建设学习型组织,必须坚持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思想,以此作为员工丰富知识、提高水平、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努力营造讲学习、求实效的良好氛围。企业要切切实实地把员工的学习当作一项必不可少的日常工作来抓,做到有计划、有落实,确保学习的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取得实效。

2.通过共同的价值观的建立,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端正学习的态度。一个员工知识的更新、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提高,不能光靠“八小时以内”,还要靠“八小时以外”的学习提高。员工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八小时以外”的时间,切实端正学习的态度,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当作一件终身大事、当作一项终身职业来对待,“活到老、学到老”,主动适应形势发展和知识更新的需要,确保在知识大爆炸、科技大发展的当今时代不落伍,不当新文盲。

3.创新学习方法和手段,不断拓宽学习渠道和知识面。员工必须及时学习,自觉拓宽知识面,才能确保工作不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要尽量多汲取知识营养,不管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哲学、法律、科技等方面的知识都要学,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在同志之间的交流中学习,在“他山之石”的借鉴中学习,养成善于思考分析和总结提高的习惯。

三是企业文化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世界500强企业之所以具有全球性的竞争能力,靠的是成熟深厚的企业制度的支撑,而企业文化建设又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竞争范围不断扩展,必然推进企业应变能力逐步提高,这对企业制度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文化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提供了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理念、开放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制度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但目前绝大多数国企只是初步形成现代企业制度的框架,离规范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把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1、企业应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精简管理层次,减少运行中的繁杂层次和流程,建立扁平化的组织模式,使这种层次少、幅度宽的扁平式组织结构大大提高运营效率,使员工的能量得到充分重视和发挥。

2、要加强企业领导、部门领导与员工的沟通,让员工了解现代企业制度的特点,了解企业的运作情况,了解企业的经营决策,而不是让员工成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局外人。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信任人,形成良好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员工的责任感。

3、要结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对管理理念进一步提炼,使之成为员工工作的准则,不断自我调整和控制自已的行为,以适应现代企业的需要,提高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实现个人目标和企业目标的高度一致。

四是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属于管理范畴,坚持以人为本,培育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因此,和员工思想政治工作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企业文化建设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注重精神层面的工作,又强调外观形象的塑造,能够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加适应新的形势,能够更紧密地与企业实际、企业发展结合,有效改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工作"两张皮"现象。这里说的是员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部,还包括党组织建设和党的日常工作,属于党建范畴。因此,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代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1、必须时刻注重学以致用、学而创新。企业文化的核心是其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能够激发员工的士气,充分发掘企业的潜能。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创新已成为关键环节,而创新与风险相伴而行,就需要建设一种鼓励创新、积极向上的开拓性企业文化,以形成不畏风险、勇于开拓的良好氛围,推动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要实施有效的学习培训计划,强化员工素质教育和再学习,推动企业向国内外先进企业学习经验,创新思维,掌握竞争本领,不断提高综合实力。

2、必须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单项灌输向双向沟通的转变。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它的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基本内容等必须坚持,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丰富与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家认识到,在以文化促进变革的过程中,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协调员工的行为方式至关重要,但这不是依赖于权力、依赖理论灌输和口头说服,而是依赖于在正确思想理论指导下的有效的沟通。沟通,可以是语言上的,通过“领导与领导、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敞开心扉,真诚的交流,增进相互信任,促进相互学习,激发工作热情,发挥集体智慧;沟通,还可以是行动上的,领导者要有威信,必须言必行,行必果,应当经常问自己:当我领导别人时,我也准备为他们服务吗?当我启发别人时,我聆听他们的声音了吗?当领导以行动为他人引路时,领导就成为员工学习的榜样。

3、必须树立和培养典型人物。企业文化理论创立以来,尽管各国学者对其要素的理解与阐述不尽相同,但都把企业的典型人物作为企业文化的要素之一,把树立典型作为宣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典型人物是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和代表者,是群众的榜样。树立典型,用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典型的示范效应,使理念形象化,是宣讲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它增强了企业精神的感召力和可信度。典型人物和先进分子作为企业员工的表率,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体现本企业的文化准则和价值观念,为员工提供仿效的模式,使广大员工从他们身上看到方向,获得形象的感召,激励自己为企业奋发工作。

四个关系 篇12

关键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国梦,理论指导

时序交替, 梦想前行。当前, 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立足我国现实发展的需要及人民群众的热切期望, 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规划了在新形势下治国理政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南, 具体说来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之两翼;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中再次提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梦想, 又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这些论断告诉我们中国梦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统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在实现这一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中, 习近平总书记清楚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1]

“小康”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 意为“安养、安息”。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中, “小康”被阐述为一种社会模式, 即人们理想的自给自足、衣食无忧、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社会[2]。改革开放之初, 邓小平在构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时, 首先提出了“小康”目标。1979年12月, 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四个现代化概念, 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 而是小康之家。”1982年9月, 党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这个战略目标。1987年10月, 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来建设小康社会。2002年11月,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使全体人民都能更充分、更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 为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 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中国发展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11月, 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经过30多年的理论与实践发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内涵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明晰,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所涵盖的领域更全面。全面小康是一个综合的概念, 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多个领域, 要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全面协调发展。第二, 所覆盖的人群、地域更全面。“一个都不能少”的小康, 13亿多人的小康、56个民族的小康;“一步都不能退”的小康, 960万平方公里每一寸土地上的小康, 到2020年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贫困落后地区实现同步小康。第三, 所要达到的水平更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与人的幸福指数共同提高的全面小康, 经济发展方面、政治建设方面、文化建设方面、社会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将达到水平更高。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 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中国人民的热切期待。为了在冲刺阶段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完成得更好, 走好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党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大战略举措。

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之两翼

为了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 把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让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 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提供法治保障, 两者都更好地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的实现。

(一)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当前, 国内外环境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 我国发展面临新的矛盾和挑战。在如此背景下,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改革开放使中国过去三十多年快速发展, 未来中国要想又好又快发展更要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012年,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蓝图, 进一步丰富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第一, 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而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各领域、各方面的改革指明方向。第二, 方法论上、改革对象和范围更加全面。一是方法论上的全面, 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坚持全面改革, 在各项改革协同配合中前进, 要研究系统思维、协同思维、辩证思维。二是改革对象与范围的全面, 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六个方面15个领域制定了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 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 改革层次向纵深推进。一是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 各领域改革要持续向纵深推进, 敢于啃硬骨头、解决深层次矛盾。二是要以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 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精准发力, 集中发力, 使改革有效向纵深发展。

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是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必须增强政治勇气和智慧。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 面对发展的各种难题, 化解各方面的挑战和风险, 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除了深化改革别无他法。“全党要坚定改革的信心,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 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5]。第二,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6]。第三, 必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7]。改革发展成果要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第四,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深深扎根在人民群众之中, 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 动员人民群众共同奋斗。

(二) 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保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我们党更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更好维护和运用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更好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 使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 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实现我国和平发展的战略目标, 必须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8]。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决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难题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就开始着手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文化大革命”中, 法制遭到践踏破坏, 改革开放之后吸取“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多次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1997年,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 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2012年,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要求, 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2014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法治建设作为重要全会的专门议题, 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第一, 明确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二,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法治理论和法治体系的统一。全面依法治国包含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发展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9]。第三, 做出了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布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就是要按照这一工作布局落实, 在建设法治国家、法治社会的同时,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 实现全民守法。

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必须注意以下问题。第一, 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持依法执政, 依法办事;健全党领导依法治国的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第二, 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 提高立法质量、完善立法体制;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加强重点领域立法等措施。第三, 必须坚持司法公正。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行机制;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优化司法职权配置;保障人民群众参与司法;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第四, 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完善立法花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第五, 必须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突出思想政治建设;完善法律职业准入制度、职业保障体系;加强法律服务队伍建设, 构建社会律师、公职律师、公司律师的律师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的领导核心, 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任, “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 而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10]。因此,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是发挥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再次强调, “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2014年10月,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习近平对从严治党提出要求, 对全面、科学推进从严治党作出重大部署。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至少包含四个层面:一是内容无死角, 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设等各领域。二是主体全覆盖, 从严管党治党不仅是党中央的责任, 也是党的各级组织的要求, 在落实主体责任时, “火车头的一把手”不仅仅要“独善其身”, 更要将班子成员管好。三是劲头不松懈, 坚持就是胜利, 必须以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决心和毅力使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四是全方位推进, 综合性的推进从严治党, 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 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在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全面从严治党重点在从严管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 做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按照“三严三实”要求自己, 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第二,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落实从严治党责任。责任不明确、不落实、不追究, 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各级各部门党委 (党组) 书记树立正确政绩观, 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 承担从严治党的责任。第三, 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思想教育突出重点, 加强党性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要结合落实制度规定进行, 使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成为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 使加强思想建党的过程成为加强制度治党的过程”[11]。第四,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肃党内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和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主要平台, 必须从党内的政治生活严起, 坚持和发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第五, 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严明党的纪律。“道私者乱, 道法者治”。严肃责任追究,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下定决心纠正“四风”, 坚持长效;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 查处腐败问题零容忍, 深化党的纪律检查改革。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不仅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 还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更要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一心。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脚踏实地、艰苦奋斗, 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共圆中国梦。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共建伙伴关系共创美好未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晤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5-07-09 (1) .

[2]张晖.试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J].山东社会科学, 2015 (07) :24.

[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2-11-16 (1) .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册) [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494.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 2013-11-16 (1) .

[6]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N].人民日报, 2012-11-19 (1) .

[7]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N].人民日报, 2014-01-01 (2) .

[8]习近平.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2014-10-23 (1) .

[9]魏礼群, 王满传.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5 (04) :3.

[10]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10-09 (1) .

上一篇:胰岛素分泌功能下一篇:水能载舟 亦能覆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