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要求

2024-09-01

实践要求(共12篇)

实践要求 篇1

新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的推广,对英语课堂的教学样式和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本土特点和原创意义的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思想,对英语课堂教学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思想提出了“三学”要求,即“学法三结合、学材再建构、学程重生成”,从学生、教材、教学三个维度关注教育自身的生态发展,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发展学生的能力。近年来我们逐渐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三学”要求,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精神,在教学中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突显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本质,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提高学生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增加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本文试图以陈老师执教的7B Unit6 Food and lifestyle的第一板块Comic strip and 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谈一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实践“三学”要求。

一、学法三结合,激发内驱力

学法三结合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全班学习三种形式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取学习的权利、空间、机会,体验因合作交流互助得到成果而带来的快乐,激发学习内驱力,明确目标要求,优化学习方法。个人学习活动形式有阅读、倾听、演练、操作、笔记等,个人学习的关键是学生的积极思维和独立思考。在个人学习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相互交流、帮助和激励,促进认识和发展,深化和扩大个人学习的成果。对于共性存在的问题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全班性的学习讨论,以此实现与完善自主学习。

教材7B Unit6 Food and lifestyle主要讲述的是食物、生活方式与健康的关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食用健康的食物,合理安排饮食结构,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和快乐。“Comic strip”是Hobo和Eddie两只卡通小狗关于“吃”的有趣对话,Welcome to the unit是有关食物的单词及Millie和Daniel对食物喜好的对话。教师在实践“学法三结合”的要求下做了如下设计。

设计一:在导入环节中播放一段关于食物的视频,要求学生说出视频中出现了哪些食物。各种各样颜色鲜亮的食物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在心中默念食物的英文名称,观看结束后,先个人回忆视频中食物的名称,然后小组讨论,要求不仅补充齐全出现的食物名称并将食物按vegetables,meat, fruits, drinks,others进行归类, 而且还要写出视频中没有出现的、学生已掌握的其他食物的名称,最后各小组之间展示、竞赛。这一设计通过个人学习、小组讨论、全班展示,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意识,通过小组内讨论互为补充,为小组之间大胆展示提供了条件。学生热情高涨、自信心强,为下一教学环节进行了预热。

设计二:在听学了Millie和Daniel对食物的喜好的对话后,教师给出了其对应的结构,由同桌之间讨论编说对话,然后邀请两组学生向全班展示对话,再由他们邀请班级其他同学回答他们喜欢和不喜欢哪些食物。此设计要求学生学会倾听和判断,同时很好地体现出“学是为了用”这一课标要求。

设计三:设想出一个名叫Tom的人物及其早中晚不良的饮食习惯,分三段由全班、小组、个人说明不健康的原因及改正的办法。由于这部分属于拓展内容,难度较大,所以改变了由“个人→小组→全班”的顺序,改为在教师的引导下“全班共同思考→小组相互讨论→个人汇报”。

学法三结合在本课中根据教学难易程度灵活交替使用,在个体自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良好习惯;在小组学习时,着重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方向;在全班学习中,着重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避免了教师一言谈、满堂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整堂课学生表现大胆主动、积极踊跃,内驱力得到了充分激发。

二、学材再建构,活用结合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机组合,实行单元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新授内容寻找到最佳结合点,达到教为学服务。

教者将教材7B Unit6 Food and lifestyle进行重组再建,并对其进行了以下设计。

设计一:将Comic strip中两只卡通小狗的有趣对话作为调味品,放到操练对食物喜好的对话之后,以此调节气氛,活跃思维。同时设计较高层次的问题:“How should Eddiekeep healthy?”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下做深入的思考,学会用“should“”should not”提建议。

设计二:在课本原有食物种类的基础上,予以增加和归类。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多样化语境中学习、掌握、回顾词汇。

设计三:在Millie和Daniel对食物的喜好的对话后加入Tips:taste good/bad, be good/bad for us, be bad for our teeth,keep healthy, 让学生有丰富的对话资源, 使得对话内容更精彩。

设计四:对于有不良饮食习惯的Tom,指出其早中晚不良的饮食习惯,并提出改正的建议,最终形成一封建议信。

教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语言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常识对这部分教学进行了大胆的再建构和适度的拓展,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环环紧扣、前后照应,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找准和激活了结合点,提高了学生英语运用能力。

三、学程重生成,内化知识技能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养成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领悟知识创造的技巧与再生的方法。教师还要指导学生重视掌握学习过程,认识到学习过程比掌握学习结果更重要。所以教者通过以下设计指导学生学习。

设计一:教学内容由浅入深,由“单词的归类→对话的操练→对话变叙述的改写→建议的提炼→书信的形成”组成。教学过程强调情景,通过层层铺垫、逐步过渡、给出大量的素材,让学生归纳总结,自然生成新知。

设计二:情感态度逐步升华,由“对食物的认知→对食物的态度→对健康生活态度的认定”组成。教学过程从表达出发,在一定相关情景中引导学生感知语言,在语言情景中更多地给予学生操练的机会,内化语言规则,贴近生活实际,有助于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设计三:教学辅助手段多样,运用多媒体视频、动画、音频,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

教者可以通过以上三条线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获得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引导、启迪学生,使他们表达、思考、再表达,实现知识技能的自主生成。

总之“,三学”要求在英语课堂中突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助合作、激励、竞争、创造,激发内驱力,使得学习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自信心得到了提升“;三学”还要求在英语课堂中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活用结合点,再建学材,注重学用结合,给学生学习英语提供实实在在的“脚手架”“;三学”还要求在英语课堂中摈弃“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内化知识技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摘要:当前我们正深入贯彻李庾南“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主张,课堂教学追求“规则下的自由”,实践了“三学”要求,提高了教学效果,深化了课堂教学改革,关注了教育自身的生态发展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获得了可喜的成果。

关键词:学法,学材,学程,课堂教学,运用能力

实践要求 篇2

本课程3学分,开设一学期。本专业的社会实践以社会调查的方式实现。等同原教学计划中的“毕业论文”。

1、目的和任务

社会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培养、锻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社会调查,使学生在观察社会、认识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通过对基层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进行考察和分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2、要求

(1)凡已修完本专业毕业总学分(76)60%以上(46)的学生,可参加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为本专业学生的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2)社会调查内容应围绕与会计理论、会计实务相关的问题展开,具体内容可由试点单位根据本地特点自行安排,鼓励学生结合本职工作进行选题开展社会调查。

(3)社会调查时间以三周为宜。

(4)学生应根据社会调查的选题列出调查提纲(包括调查对象和调查内容),作好调查、采访笔记。

(5)根据调查结果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内容应包括:调查对象一般情况、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体会。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调查报告要求语言简练、准确;叙述清楚;数据、资料可靠;结论有理、有据。

(6)社会实践正文要求统一使用A4纸进行文字打印及装订(侧面装订),页面上下边距各2 CM,左边距2.5CM,右边距2 CM。标题为小二号黑体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正文为小四号宋体字,行距为1.5倍行距。各级标题序号为“一”、“

(一)”、“1”、“(1)”、“①”。定稿时要求有印刷稿。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要求及实践 篇3

关键词:农村;乡村道路;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4-0138-02

基于农村乡村道路在促进三农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国各地区政府部门及公路建设管理部门逐渐增强了农村道路施工建设的力度,农村乡村道路呈现出道路等级提升,道路里程增加等特点,乡村道路建设成效显著。受制于农村地区发展差异化及公路技术管理,养护管理资金及人员配置不均衡等因素制约,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仍任重道远。

1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农村乡村道路建设的目的是为了给农村与县城,城市之间的连接沟通提供物质保障,并为农村农作物销售及农副产品运输创设传递通道,进一步说,农村乡村道路还是贯穿农村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等要素的中枢枢纽。农村乡村道路早期建设施工时设置的道路等级一般较低,相应的基础保障设施跟进不够及时,导致其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受到自然因素及车辆荷载等因素的影响,从而缩短其使用周期,造成建设及投资资金的浪费。在此背景下,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重要性就得以凸显,从整体上看,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可以改善乡村道路的基本性能、延长道路的使用周期、节省道路二次施工建设的成本。

2 当前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实施现状

2.1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保障机制及运行机制不够健全

首先,从农村乡村道路路政法规情况看,针对乡村道路养护,我国颁布实施的《公路法》中并未进行细致规定,公路养护集中于国道、省道及县级公路等层面。而从乡村道路实际使用情况看,由于国道、省道及县道对超载运输车辆通行管理较为严格,造成众多超限车辆及超载车辆绕行乡村道路,对乡村道路造成了极大损害,外加上乡村居民普遍缺乏道路养护观念,将乡村公路另作他用的现象较为多见。其次,从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实际运行情况看,一方面各地区县级政府及乡政府能够认识到乡村道路养护的重要性,出台制定了相关政策,但在养护资金及养护资源配置上并不理想,养护工作收效甚微。

2.2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资金匮乏

现阶段,在道路养护专项资金保障上,国道,省道及县级公路资金配置较为充足,农村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并未被纳入到地方政府财政预算范畴中,其养护资金更多地依靠于车辆通行养护费补贴,养护资金的覆盖面及到位率都不尽理想。而在“村道村养,乡道乡养”的养护管理规定下,村级,县级财政拨付的专项道路养护资金数量不足,农村乡村道路养护资金面临较大的资金缺口。受制于养护资金短缺影响,农村乡村道路养护设施设备配备率不高,乡村道路如出现路面病害,难以及时治理。

2.3 农村乡村道路养护效果不佳

首先,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责任划分上,并未具体明确相应的责任主体,没有建立专门的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组织机构,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规范及标准的执行上力度不强,制约影响了农村乡村道路养护实践效果。其次,在农村乡村道路的养护水平上,由于缺乏专业的养护人员,乡村道路养护人员队伍结构以老龄化人群为主,其素质能力不足以胜任养护工作,没有掌握相应的道路养护专业知识,公路养护质量低下。

3 优化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水平的措施

以A省某乡村道路养护实践为例,该乡公路硬化里程为 3 623 km,乡村公路为3 340 km,乡村公路形式以水泥路及沥青路为主。该乡在乡村道路养护实践中秉持“建设与养护同发展”的养护理念,着重从以下方面探索并完善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模式。

3.1 建立健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保障及运行机制

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的责任分配上,应对各地区的乡镇交通部门进行养护职责明确及落实,确保其人员,设施及经费等能够积极参与到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实践中。在乡村道路养护的路政执法上,各地区的县级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将执法权委托于乡镇政府,并给予乡镇交通部门路政执法权限及相关证件,将乡村道路养护纳入到各地区交通部门管理法规中。

以A省某乡道路养护工作为例,该乡主要采取了“以县为主,乡(镇)村辅助,交通监管跟进”的养护机制。在责任主体及执法主体的分配上,首先将责任主体确定为县政府部门,由县政府建立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小组,每年拨付用于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的专项经费520万元,然后出台相应的道路养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与乡政府签订养护管理责任书,并定期召开讨论会及汇报会,以此形成各部位齐抓共管的养护格局。在执法主体上确定为交通管理部门,由其负责对该乡道路养护工作及人员进行指导,监督及管理。在道路管养实践中,制定出养护质量考核及评比方案,采用集中管养的措施,优选养护资质好,养护经验丰富的公司负责养护工作。在路政管理及公路养护落实上,成立了农村公路路政执法队,开展相应的路政执法宣传工作,并设置警示标志723个,路桩18个,有效保障了农村道路养护的规范化及集中化。

3.2 多措并举,完善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资金保障机制

在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资金保障环节,首先,中央财政专项拨款及转移的力度应加强,着重提高乡村道路,尤其是偏远地区乡村道路养护资金拨款比重。其次,各地方政府部门应对其加以重视,一方面通过财政拨付,专项资金发放及监管等方式,发挥其资金筹集主体作用;另一方面要拓宽养护资金来源渠道,广泛吸收接纳社会资金,推进乡村道路养护的共治共享。第三,鼓励各乡村成立自助性,公益性的养护组织,缓解养护资金压力。

例如,A省道路养护工作在资金筹措上,政府部门每年用于路政管理及道路养护的专项资金投入达到600多万元,对县区范围的16条公路加以集中整修,在财政预算中纳入乡村道路养护资金,对每公里路段进行3 000元的养护资金拨付。县级财政对每公里路段也拨付500元的养护资金,用于道路的绿化,坑槽修补。针对乡镇村,A省某乡道路养护实践中,推行了资金募集、筹工筹劳、以奖代补等措施,有效保障了道路养护资金需求。

3.3 提高乡村道路养护人员队伍素质和能力,打造乡村 道路养护模板

在乡村道路养护人员队伍建设中,一是要针对养护人员开展定期的养护专业知识培训及讲座,提高其养护操作水平,促进乡村道路养护迈入正规化。二是要规范乡村道路养护人员的养护操作行为,对乡村道路路面养护、路基养护、边沟边坡养护、桥涵养护等规定严格的养护操作标准,推进乡村道路养护的标准化,规范化。例如,A省乡村道路养护实践中,主要通过养护专业技术人员入乡进村指导,养护人员队伍定期考核等方式,强化养护人员队伍的实际养护技能。在此基础上,着重进行了43 km的标准化路段养护,打造出6条220 km的乡村道路样板路,在标准化养护实践推动下,该乡道路养护人员业务水平提升显著。

4 结 语

在国家倡导建设“村村通公路”及“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重要性及必要性愈发显现。针对农村乡村道路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各地区政府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及乡镇政府应注重从养护资金投入、养护运行机制保障、养护队伍素质能力强化等多个环节加以完善,以此推进农村乡村道路养护工作的规范化、精细化。

参考文献:

[1] 梁倩.分析乡村道路养护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大科 技,2015,(17).

[2] 范敏.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与管理模式[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2,(10).

实践要求 篇4

关键词: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教学目标

舞蹈编导是“编”与“导”的紧密结合和高度统一,是舞蹈作品的创作者兼导演。随着舞蹈艺术教育正规化、科学化的发展,舞蹈编导领域需要进行专业的学科建设,研究舞蹈编导教育中的相关问题。然而,在培养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来源于实践的经验积累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专业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依靠大量的实践教学消化理解,并在实践中探索舞蹈编导专业创新性知识传递的特征。

定位准确的教学目标为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科学开展确定了基本的方向。它是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各环节、各步骤选择和安排的直接依据。首先,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正确、客观地认知舞蹈艺术的发展,把握舞蹈创作的生命力。其二,在鼓励创新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培养舞蹈编导人才独特的审美及创新理念。其三,有针对性的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尽早了解舞蹈编导专业的社会应用性,为日后择业储备经验。其四,在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挖掘学生主动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并最终能够通过合作或独立形式完成舞蹈编导类各项工作。上述有关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提出,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层面、教育层面及舞蹈编导人才自身发展的需求,同时也受到各种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影响。然而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的真正实现,需要细化到具体要求上。

一、实践学习环境要求

1. 从广泛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实践教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实践教学区别于课堂教学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并要求尽可能运用社会资源来丰富教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权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使得课程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体现。未来的社会形势对舞蹈编导专业人才的要求将越来越迫切,舞蹈编导类就业方向也会越来越多样,当然标准也将越来越高。这种社会发展趋势和目标必然会对目前舞蹈编导专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产生相应影响,从而使他们尽早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和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所以良好的社会大环境是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更是促进实践教学发展的外在动力。

2. 学习活动本就是主客观活动的结合,可以说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也体现了集合性个体知识积累活动的过程,这就必须有适当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必须符合当今教育发展规律,因此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管理制度一定要锁定在使学生实践学习中的行为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同时也是为了保障整体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其中,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是舞蹈编导专业教育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管理者给学生安排的实践学习时间应该与课堂教学相呼应,做到既科学又充分。使学生在实践学习中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并从实践中了解和接触新知识、发现新问题带回到课堂研究。

3. 学习活动都属于某种认知性的精神活动,实践教学是完成这种认知性精神活动的一种方式。但是精神活动的开展离不开物质条件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在当今空前繁荣的大经济时代,社会、学校,最重要的是家庭的支持。家长提供的物质条件和精神辅助是高效率实践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物质条件包括有形和无形,在它们的支持下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才能够抛开一些束缚,大胆开展各类高效率的实践教学形式和内容。

二、学生自身素质要求

1. 学习能力

在基本社会知识、人文知识、专业理论储备方面要求本专业学生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知识;熟悉党和国家的各项文艺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相关艺术学科知识并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系统地掌握舞蹈编导学科的基本理论、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舞蹈编导专业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掌握舞蹈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有较强的审美感觉和创造性思维,有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能独立运用编舞手段完成舞蹈作品的创作与排练。以上这些要求更强调一种学习的能力,通过各项实践教学推动相关学习能力进一步发展,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 肢体能力

无论任何形式的学习都包括了大量的脑力和体力活动,舞蹈艺术思想需要依靠各种丰富多样的肢体语言传递,开发肢体动作潜能是舞蹈编导专业学生每天都在进行的研究任务。因此对于他们而言,经历的更是一种脑力和体力并用的学习过程。一般说来,体质较弱的学生很难长时间耐受大幅度、大运动量的身体训练,而意志薄弱者又很难忍耐创编工作艰苦的脑力劳动。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舞蹈编导实践教学目标,能够接受长时间繁重的实践学习任务,学生们必须从生活各个方面增强身体素质,养成规律性的生活习惯,才能提高适应各项实践教学任务的能力。

3. 心理能力

舞蹈编导实践教学更需要学习者拥有一种积极、健康,能够客观对待问题的心态,也就是具备良好的学习心智和心理因素。学习的心智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聪慧机敏程度和智商与情商健康发展情况,它是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所形成认知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舞蹈编导实践教学过程中学习者偶尔会经历以往教学经验中不曾发生的状况,学习内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产生新问题。这些问题会暂时让学习者面临巨大的困惑,产生心理压力。合理调适自我,调动积极健康学习的心智是学习者如期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关系。

三、教师引导能力要求

教师在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中改变以往传授者的角色,采用更多引导,以及提供相关参考的方式进行教学。其实这样的教学更加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社会、人文、其他艺术领域和本专业的知识储备,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要求教师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关注社会,分析本阶段学生独立或合作编排舞蹈作品时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引导式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提供背景资料启发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这种引导教学方式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丰富舞蹈编导实践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都大有裨益。

舞蹈艺术来源于生活实践,实践经验是舞蹈创作永远的源泉。探讨舞蹈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要求是为了实践教学活动能够更高效、优质地开展,使得舞蹈艺术创作能够源源不断地汲取生活的养分,保持舞蹈艺术永恒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刘毅主编.教学前沿探索创新.大连大学人文学院教改论文集.辽宁大学出版社, 2006.

[2]王国宾主编.舞蹈教育战略与发展.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实践报告格式要求 篇5

一级标题

XX学院2011年暑期社会实践总结(二级标题)

引言:介绍本项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实践情况介绍。

正文:

首先,总述本院各项实践项目的基本情况。

然后,按各学院自身特色,详细介绍各项实践项目的开展情况。最后,总结实践活动收获与不足,提出建议。形式可参考如下:

一、详细介绍实践中各个项目的开展情况,及所获成绩。鼓励文章使用数据、图表、结构图、穿

插照片、案例等多种形式展示成果,可参考以下形式:

(一)夏令营支教方面:活动背景、意义;夏令营学校、学生情况介绍;课程设置思路、开展效果;“师生”相处模式的探索、感悟;实践的体会、收获;所获经验、有待改善的问题;今后打算。

(二)调研方面:活动背景、意义;调查题目、方向;调查情况;调查结果及分析;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建议;实践体会、收获;所获经验、有待改善的问题;今后打算。

(三)志愿服务方面:活动背景、意义;服务对象介绍;服务内容、活动效果;实践的体会、收获;所获经验、有待改善的问题;今后打算。

(四)其它方面:如参观档案馆、走访先进企业等其它类型的实践活动总结。

二、总体介绍实践收获及体会。

实践要求 篇6

关键词:新闻真实性;符号;语言

一、前言

笔者在中国知网以“新闻真实性”为关键词进行简单检索,发现共有301条相关记录,从2010年4月24日到本文发表日期,共有143条记录。可见新闻真实性是个常说常新的话题。这也很好理解,因为“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一般来说,真理总是愈辩愈明,正如新闻自由主义的先驱约翰·米尔顿曾经说过,“哪有真理和谬论辩论时失败的时候呢?”可是对于“新闻真实性”这个问题,大家却有不一样的意见。

复旦大学李良荣教授指出:“新闻真实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中的每一个具体事实必须合乎客观实际。”在分析了几组概念如,“新闻真实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单个真实和整体真实”及“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之后,他最后提出:“新闻报道的真与假只有一个标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1]

四川大学新闻学教授张小元则用现象学的观点对新闻真实进行了分析,在他看来新闻真实应该有两个不同的含义:一是“与假新闻相对立的新闻真实,即新闻不能够造假”;二是与“假新闻相无关的新闻真实,即新闻报道与实际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同一性’问题——两者是否可能具有‘同一性’,或者说在多大程度上具有‘同一性’”。[2]

本文试图结合两位专家的研究,从西方哲学理论和新闻实践活动本身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梳理,以期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结论。

二、对新闻真实性的追问与理解

既然提出新闻真实性这样一个原则,则其前提假设是该新闻真实性是可以实现的。事实上我们面对这样一个广袤无垠的自然环境,即使新闻人身处事件发生现场,如实地反映事件全部既不可能也没必要。没有人能真正全面地认识世界,除非有个万能的上帝。况且我们现在所处的世界已经不再是“纯客观”世界,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世界。

(一)生活的现实——符号世界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在他的重要著作《人论》中提到:“人是符号的动物。”在他看来,文化是符号的形式,人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或者“象征”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建立起人之为人的“主体性”(符号功能),并构成一个文化世界。按照这一理论,我们认识的世界其实已经不是自然状态的世界了,而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世界,这样一来,我们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候必然会打上符号的烙印。

新闻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人呈现事实真相,如实反映事实。但是新闻人呈现的只能是对一新闻事件进行选择的结果,而不是直接呈现该新闻事件。在“新闻人——新闻事件——新闻作品”三者之间,新闻人承担的并不是一个镜子的角色,并没有木然地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完完整整、不加挑剔地全部呈现给受众。即使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这样的新闻也是没有人愿意去关注的。

既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符号的世界中,从一出世,就一直通过符号来认识这个世界,那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已经戴上了一副隐形眼镜(或许不是隐形的,因为没有人能不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没有人不戴这样的眼镜)。我们就是戴着“有色眼镜”来关注这个世界的,用“有色眼镜”对自己看到的东西进行编码,而受众也是用戴有“有色眼镜”的眼睛进行解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要完全地反映真实,既不可能,也没必要。

(二)认识的工具——人的感官

海德格尔在名著《存在与时间》中对此在的“在场”(present)进行了严格的现象学追问,理清了存在者与存在的本体论差异。他认为存在者也就是在场者,既有时间的规定又有空间的意味,是此时此地的呈现。作为存在的人无法直面存在本身,而总是借由在场者的不断去避而使之敞开,海德格尔称之为“存在的澄明”。[3]

海德格尔的这个观点就是著名的“敞开即遮蔽”。也就是说,我们敞开一面的时候必然遮蔽了其他的东西。新闻人在新闻5W的报道中,如果敞开了Who也就会把其他方面遮蔽掉,手电筒在夜间照亮一片天地时会把更大的空间遮蔽。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新闻人的眼睛在睁开的瞬间就已经在进行着选择。当学生们正在教室里安静地上课,突然听到一声刺耳的尖叫,所有人都把目光聚集在声源,而没有人去留意老师在干什么。

在新闻人眼中,如果他认为当事人很重要,他就会把Who聚焦;如果认为有必要向受众解释发生的地点,他肯定会在报道中说明Where的重要意义。

新闻人的选择就是帮受众聚焦。因为当受众面对一个很大的环境的时候,不知道该把目光投向何处,这时候新闻人会帮受众定位,而当所有的新闻人把探照灯照遍每个角落的时候,受众对于环境就会有一个相对清楚的认识。

新闻人所做的事情就是选择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李良荣教授提到,“新闻真实性这个要求看上去很简单,但一到实际工作中就显得很复杂。这种复杂的基本原因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是经过选择的”[4]。

所以这个问题的悖论性就在于:任何新闻报道都要经过选择,而一经选择,便无法做到完全真实,也就是说,既然无法做到完全真实,那这样一个真实性要求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表达的工具——语言与符号

20世界60年代,以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为领袖,建立起后现代思潮中著名的解构主义,它以怀疑、反叛、消解为基本特征。解构主义声称,人类经验中只存在着概念( 诸如语言、知识体系和文化) 的“社会建构”。就是说,人是不具有脱离社会建构的经验和感觉的,所有经验和感觉形成一张关系网,而这张关系网的建立是为了获得和保持代表统治势力的权力的。比如,我们在自己所接受的文化结构之外无法认识自然和我们的身体。

在解构主义者看来,当人说话的时候,人并不是在说或者控制语言,而是语言在控制人, 不是“我说语言”, 而是“语言说我”。换句话说,语言是一个独立的系统,人只是这种语言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具代表性的是著名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Sapir-Whorf Hypothesis)。这一假说的基本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语言的面貌决定着世界的面貌。换言之,并不是世界的“客观性”决定语言的“表现性”,相反,而是语言的“表现性”决定世界的“客观性”。“所谓‘真实的世界’(real world),在相当程度上是被无意识地建构于(文化)团体的语言习惯之上。”[5]语言是建构现实的基石。有什么样的“语言”, 就有什么样的“存在”。

由于解构主义天生叛逆的品格,理所当然地遭到了众多的争议与批判,但同时也对许多学科给予有益的启示。对新闻传播学来说,应该注意到在“传——播”这个双向互动过程中,不仅仅应关注传者——新闻人准确地认识事实并把自己认识的事实传给受众,还应注意播者,即受众的作用,同时也要注意传者使用的工具——符号与语言(当然就传播工具的重要意义来说,媒介作为载体,其意义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媒体的重要性经过多伦多学派的努力,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重视,相对来说,语言与符号的功用就被忽视了)。

宁波大学王冬梅女士对新闻真实性从语言学角度进行了解读。在分析了真实和谎言之后,经过对语言的几种性质的辨析,她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语言是人类表情达意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最完美的工具。新闻媒介在选择了语言的同时也选择了遗憾。语言的位移性、抽象性、模糊性、线条性和有限性等诸多因素注定了新闻对事实的偏离。语言的性质决定了新闻报道只能最大程度地接近客观现实,但永远不能做到与客观事实绝对一致甚至完全等同。”[6]既然我们使用的工具都是有缺陷的,那又如何能反映整个事实真相呢?

三、结语

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被列入《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之中,从该准则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新闻真实性其实是一种道德约束而不是基于操作层面的硬性要求。如果从操作层面来要求每个新闻人都要做到真实,由于其意义的模糊性,既没有必要也不具有操作性。陈力丹教授说过:“我们总爱说‘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种比喻,比喻不是论证,更不是现实。”

因此新闻真实性原则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并从两个方面对新闻人提出要求。在道德伦理方面,要求新闻人诚实,不做假新闻,不欺骗受众;在新闻业务方面,要求新闻人做到客观、准确和不出错。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方面,新闻真实是一种理想、一种信仰,另一方面,可以对报道层面的客观准确加以详细的规定和说明,使之具有可操作性。

注释:

[1][4] 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0页、第227页。

[2] 张小元:《新闻:真实性或者客观性》,《新闻与传播评论》2007年第Z1期。

[3] 参见王岳川主编《媒介哲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5] E. Sapir: . Language,1992,NO.4。

[6] 王冬梅:《从语言学视角看新闻真实》,《宁波大学学报》2002年第9期。

实践要求 篇7

1 地方院校分析化学实践情况的调查及分析

1.1 地方院校分析化学实践情况的调查

1.1.1 调查对象

为使调查结果更具有地方性和普遍性意义,我们把玉林及玉林周边大部分与分析化学相关的工农企业(制药、水泥、印染等)和泛北部湾的几个城市(南宁市、防城港市、钦州市、北海市)与分析化学相关的部分企业作为了调研对象。

1.1.2 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21道题目,前20题为不定项选择题,最后一题为建议题,该问卷的设置旨在了解我院分析化学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地方性企业对分析化学人才提出的要求。

1.1.3 调查方法

我们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问卷反馈的信息,了解我院分析化学实践教学的现状和企业所需分析化学人才的类型。

1.1.4 问卷过程

为了保证问卷作答的有效性及可靠性,我们到玉林及其附近的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以保证问卷答案的真实性;而为了增强操作性,我们对泛北部湾城市的企业进行了邮寄问卷调研的方法,共发出150份问卷,收到回信52份,回复率为34.76%;我们实地调研了22家企业,收回21份问卷,回收率为95.45%;此次调研总共发出172份问卷,总共收回问卷73份,有效问卷为73份,总回收率为44.19%。

1.1.5 调查结果的统计方法

问卷中的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统计。

1.2 调查结果的数据统计与分析

1.2.1 被调查企业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单位所在地包括玉林市、贵港市、防城港市、南宁市、钦州市和北海市等泛北部湾经济区的绝大部分城市,调查对象对我院而言具有普遍性,也使得我们的调查结果更体现出地方性的特点。在单位的企业类型方面涵盖制药、水泥、陶瓷、酿造、制革、印染、食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冶炼等与化学化工相关的企业,更好地反映出分析化学在与其相关企业中的作用及重要性,以及这些企业今后对分析化学人才的要求。在单位的规模上,调查的企业规模在300人以下的占63.64%,1000人以上的占18.18%,不难看出,调查的对象基本集中在中小型企业,更体现其地方特色。

1.2.2 企业对相关人才的需求

在这一方面,本调查设计了8个问题。在人才性别选择方面,75.34%的电子企业在人才性别选择方面不存在性别倾向,但有24.66%的企业倾向于男性,没有专门倾向女性的企业,所以男性在化工行业的就业中略占优势。在需要人才学历层次上,企业需要的人才学历层次大中专及本科占78.09%,其中对大中专要求为46.58%,可见化工企业对人才学历有一定要求但并不高。此外近10%的电子企业需要硕士研究生,说明企业对人才要求有研发或技改的倾向,而不是单纯的固定作业。在人才类型上,对复合型人才需求达54.54%,对技术性人才需求达5 1.5 2%,而管理型、科研型人才需求都近两成,因此,高校在培养分析化学人才时也更应注重复合型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企业招聘人才时,高达8 4.9 3%的企业更加看重的是所学专业,而给企业留下好的面试印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传统化学学科中,绝大部分的企业更加青睐于分析化学专业的毕业生(71.23%),也说明了分析化学相关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而在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专业中,企业在招聘人才时更加倾向于应用化学(40.1%)和生物化工(34.25%)专业的毕业生,实际上很多学校的应用化学更注重分析化学技能。对于分析化学专业的毕业生,企业需求的主要领域是药品(物)分析、材料(矿物)分析、食品分析、环境分析,其中前三者的需求量都在24%以上。调查结果还表明,近82%的企业把分析化学的学生放在质检等岗位,因此对应用技能应该加强。

1.2.3 企业对分析化学相关技能的要求

企业对分析化学相关技能的要求可以从企业拥有的仪器看出来,结果显示,60.60%的企业有光学分析仪器,其中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主,少量有原子吸收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和化学发光分析仪,没有企业拥有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荧光分析仪;33.33%的企业有电化学分析仪器,其中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导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法和库仑分析法均匀企业可以进行;63.64%的企业有色谱分析仪器,其中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为主。可见,从技能培养角度,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是要重点培养的。但是,在对“需要具备哪些技能的分析化学人才”的回答上,近60%的电子企业需要复合型人才,约30%的电子企业需要色谱分析人才。因此,以光分析和色谱分析为重点的复合型分析技能培养是改革的方向。

1.2.4 企业对当前分析化学实践技能的评价

约五成企业认为化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一般,有15.15%的企业认为动手能力仍需加强,只有9.09%的企业满意化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在化学检测方面的创新能力,有12.12%的企业认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弱,还有高达27.27%的企业认为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提高。在应对和解决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方面,多达66.67%的企业觉得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应对和解决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能力一般,仅有18.18%的企业满意学生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有15.15%的企业认为学生的能力有限,还应加强。在接受调查企业中,有75.76%的企业没有我院化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而在聘用我院毕业生的企业中,我们不难看出多达50%的企业认为,我院的学生在企业中的适应能力一般。仅有9.09%的企业满意化学相关专业学生分析化学(理论和实践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有87.88%的企业认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欠缺,所以在今后,应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地方性院校更该注重学生操作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加强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使之有立足之地。

1.2.5 分析化学及实践技能与企业

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2.73%的企业认为分析化学专业技能在企业生产(运转)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18.18%的企业认为偶尔会用到相关的知识,由此可知分析化学在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调查还发现45.46%的企业未与我院合作过,33.33%的企业跟学校合作过,并且还有21.21%的企业有意向与我院合作,故应把握机会,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通过调查,超过一半的企业认为很有必要把生产流程融入分析化学的学习内容中,另外有42.43%的企业觉得应该适当融入一些生产流程内容。不难看出,把生产流程融入课本已成为共识。51.52%的企业认为化学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到企业见习和实践是很重要的,也有45.45%的企业认为到相关企业见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操作能力,所以,见习和实践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调查,企业认为分析、检测人才应该具有以下素养:(1)有钻研精神,能吃苦耐劳,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兼备。(2)有上进心、耐心,能虚心请教。(3)细心,实事求是。(4)品德高尚,无私奉献,德才兼备。(5)认真,严谨,有创新意识。企业在注重人才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人才的品德,更加青睐于德才兼备的人才。

2 结束语

通过调查可知地方院校分析化学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较弱,用人单位对分析化学专业人才的动手能力、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满意度也较低,普遍认为化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应加强。原因之一是地方性本科院校刚由专科升格而成,办学经验与教学设备相对不足,所以在实践教学方面也凸现一些问题,如:设备欠完善,不少实践教学开展不了;实习费用紧张,实习难以进行;实习基地少,学生专业实习困难等。这就要求地方性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改革,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企业对分析化学专业毕业生的满意程度。

摘要:为进一步推进地方院校化学类专业的学科建设,深化分析化学改革,了解地方高校分析化学实践技能的综合情况,以及地方企业对分析化学实践技能的评价与要求,通过问卷的形式对172家地方企业进行了调查,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分析,揭示当前地方院校分析化学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为其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指出方向。

关键词:区域企业,分析化学,实践技能,调查

参考文献

[1]谭学才,黄在银,邓光辉,等.理工融合新体系分析化学的教学改革研究[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9(1):59~60

[2]马松艳,樊铁波,迟云超.高校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J].绥化学院学报,2005,25(3):152~153

[3]陈蓁.从问卷调查结果看分析化学的教改方向[J].西北医学教育,2000,8(3):188~189

实践要求 篇8

众所周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上海市教委也提出了要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评价体系等要求。如何使生活在现代社会和教育生活中的我们的学生,能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和理解由粗浅到深入,不断丰厚根植于内心的成长体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不断呈现出满意的效果。作为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我们以“崇德敏智、全面发展”为育人目标,以“懂规范、乐学习、善交往”为学生发展目标,以“爱学生、会研究、有气度”为教师发展目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探索和思考。

一、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要求

1. 人文要求下的顶层设计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项重点和基础的工作,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与现代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效对接,并融合于全校的教育工作之中,是我校在顶层设计过程中的首要任务。我校制订并逐年完善了《闵行区中心小学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动策略》,将《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有关家国情怀、仁爱责任、礼仪素养等传统优秀经典内容与学生养成教育的德育纲目相衔接,并与传统节日、主题活动、日常教育相整合,形成各年段学生的行规训练分层目标要求,并将这些要求落实于每周工作、每项活动、每个班级,形成网络架构下的纵向教育序列,从而达到落细落实的教育要求。

2. 经典学习中的养成教育

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深入,使用国学教材,开设国学课程的学校也越来越多。我校编写校本化教材,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行动策略整合在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之中。我校多次承办了上海市国学经典课程的培训和观摩活动,并承办了区首次小学经典教学研讨活动。我校两位教师结合学生的年段特点,注重在理解中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生活规范和礼节指导,使养成教育学在课堂,行于日常。

二、强化学科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就是为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实现学科育人的要求。

1. 挖掘学科育人元素

从学校层面,我校定期组织教师梳理各学科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目录,挖掘育人元素,尤其像语文、音乐、品德与社会等显性德育学科,形成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育人的校本建议汇总,并通过跨学科教材解读、跨学科教研、教学节主题活动等将学科育人要求落实于日常教学,在我校的“敏乐”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予以体现。

2. 开设校本德育课程

我校开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教材,并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中华传统节日》《中国书法》《中华优秀建筑》系列校本教材,同时开设了校本课程,并由全校班主任一起编写了相应配套的教学设计方案,而且定期举行教学研讨活动,使校本教材、校本德育课程更好地发挥学科育人的功能。

3. 提升教师人文素养

发挥学科育人功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素养和主动实践。为了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我们开展了传统经典文化的校本研修,邀请专家开设“和孩子一起读论语”“学校开展儒家经典教育的意义”“人文精神和教育”等讲座,开展“继承传统文化,乐享青春足迹”等系列活动。在德育队伍建设过程中,我校坚持骨干引领、梯队发展的策略,立足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实际进行分层研修,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三、注重提升人文素养的实践体验

融于学生真实生活的实践体验活动,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载体。因此,我校近年来为学生创建了多维的实践体验主题活动。

1. 开设校外社会实践基地

为传承和弘扬区域特色文化,我校确定了6个校外活动基地,来发挥校外教育体验课程的优势。我校充分利用闵行江川社区丰富的社区教育资源,建立了6大校本社会实践基地:中华香樟一条街、红园记录着中国“四大金刚”工业发展的历史文化轨迹;荣誉军人疗养院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活教材;韩湘水博园和古藤园是江南桥文化、水文化的典型代表;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作为学校体验教学基地已成为一个综合探究体验基地。实践体验成为学生校外活动内容的主旋律,成为升华学生爱国爱家乡情感的载体。而与之相适应的校本主题班会的主题序列,则是学生开展实践体验后的活动延展。

我校还将课堂搬进了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组织学生结合参观、体验活动。我校教师在文化陈列馆里开设了“老闵行的传统习俗”“小小看老闵行”两堂拓展型课程。“老闵行的传统习俗”是英语学科的拓展课,教师充分发挥电子书包支持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的优势,以解决学生问题为课堂主线,在看、听、读、演的过程中提升学生情感。“小小看老闵行”是体验课程,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在实践基地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开展的体验活动,更真实地感受老闵行的历史文化和变化发展,获得更为直观而丰富的经历。在体验活动中,教师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独特优势,及时了解学生对老闵行历史的兴趣点,依据学生需求合理分组;利用平板电脑记录、分享、互动、评价,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闵行的历史与发展,感受到闵行的深厚文化。

2. 开展中华传统节日活动

针对中华传统节日我们不仅有校本教材,有教学设计,更让学生喜欢参与的是系列性的实践体验活动。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目前我们设计并形成了“元宵、端午、清明、中秋”这四大传统节日的系列性的主题活动方案,并通过“学习演绎——体验感悟——实践探寻”等路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吟诗诵词、实践操作等过程中习得传统节日的知识和习俗,培育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怀、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等。

3. 形成层次化的实践体验内容

无论是校本实践体验基地还是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努力呈现不同年段的特征差异要求,在内容和形式上体现分年段、层次化、有重点。低年级以游戏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为主,在体验实践中利用好“香樟叶”家长志愿者力量;中年级以古诗诵读、体验感悟为主;高年级在体验之外还注重探究活动。传统节日体验的许多内容都是学校开放活动,在家校互动中让家长参与孩子的快乐成长过程。此外,中华传统节日等主题活动的实践体验,都将在学生成长记录中留下过程性的轨迹,成为成长体验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践要求 篇9

一、理论维度:“四个全面”思想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创新与发展

1.“四个全面”思想的导向思维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为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全面的布局。其中,“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产物,标志着我党治党理念的创新发展。“四个全面”作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一个有机整体,表现出完整的事业、问题、改革导向方针:(1)崇高的事业导向:“四个全面”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总目标,积极完善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并全面提高我党的科学执政水平;(2)明确的问题导向:现阶段,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四个全面”正视所有的难题,以明确的问题导向解决问题。现阶段,我国在建立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存在这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城乡发展差距大等状况,且在司法执法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腐败现象,严重违背的社会主义发展的原则,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阻碍了党和国家的健康发展。同时,在基层党组织中,存在党组织软弱、信念不强、意志力薄弱等情况,享乐主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盛行等情况。“四个全面”思想能够根据社会主义发展情况,在实践中解决这些问题,将影响降到最低;(3)坚定的改革导向:现阶段,我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处于艰难时期,改革中遇到的问题难免会使得人的思想产生动摇,甚至出现抵触情绪。但是,“四个全面”思想显示出党中央改革发展的巨大决心和智慧,力争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进行到底。

2.“四个全面”思想的内部逻辑

“四个全面”思想是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的有机统一,是党执政目标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与执政党自身建设的辩证统一,是一个科学、系统、完整的战略思想[2]。(1)系统性与局部性相统一:“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总体目标,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整体战略布局中的小系统,每个小系统有其各自的性质、功能和地位,但是又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总目标;(2)目标性与过程性相统一:“四个全面”提出全面实现治国目标需要过程,体现了目标性与过程性的统一。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需要在深化改革、推进依法治国、从严治党三个方面落实既定的战略任务;(3)科学性与协调性相统一:“四个全面”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状结合在一起,具有明显的科学性,指导实际实践过程,满足协调发展要求。

二、价值维度:“四个全面”思想是党治国理政的崭新战略思想

1.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

在全面建设具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过程中,我党结合国家发展要求、社会发展需要及人民生活需要等方面,推动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立完善的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四个全面”一方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本质,另一方面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掌握了社会主义发展规律,表现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深入把握,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现状总结的产物。

2.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正式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了解我国国家发展中的现实需要。“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以治国理政为出发点,抓住改革发展的关键点,确定新阶段下党和国家的发展方向、发展领域和发展目标。在社会主义发展新形势下的整体发展布局,实现对全面建设小康是社会的总体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

3.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一方面关系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动态,另一方面为我国当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全面深化改革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动力,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保障我国法制体系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全面依法治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健全的法律保障,为依法治国打下坚实的基础;全面从严治党将充分发挥“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领导作用,引导正确的发展方向,推动党的科学建设进程。总而言之,“四个全面战略思想深入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所遇到的障碍、机遇,具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

三、实践维度:“四个全面”思想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

1.“四个全面”思想的实践要求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一方面具有理论方面的先导性、指引性,另一方面具有实践方面的客观性和能动性。因此,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过程中,要对实践过程有清晰的认识。(1)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要求:“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关键词及核心都是“全面”,因此要求实践过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不仅实现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而且要实现战略措施的全面落实,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建设,需要在深化改革、依法治国、从严治党等方面实现全面发展与落实;(2)动态性、发展性、协调性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理论方面从认识到深化的发展过程,另一方面需要在实践方面实现建设、完善到完成的过程,是一个具有动态性、发展性和协调性的一个过程。同时,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积极处理遇到的困难及障碍,理清各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全面推进,整体协调,逐步实现;(3)科学性、创新性、实效性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是一个涉及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系统工程。为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健康发展,各个方面与各个领域之间的规划与落实措施都需要进行科学、辩证分析,将科学措施贯彻在各个决策中,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效性,以实现总目标的顺利实现。

2.“四个全面”思想的实现途径

实现“四个全面”战略思想要从三个方面实践:(1)深化改革:深化改革措施主要表现在基本经济制度、现代市场体系的转变、财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民主政治制度、社会事业改革、社会治理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国防和军队改革。这些领域的深化改革,能够大力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2)依法治国:实现依法治国主要表现在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强宪法实施,保证司法公正,加强法治队伍建设等。通过对以上路径的建设,能够实现法治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的完善,将依法治国落实到实处;(3)从严治党:从严治党主要表现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严明党的纪律等方面。

结语

“四个全面”战略思想内涵丰富、内在辩证逻辑严密、导向思维明确,是党跟我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状提出的思想观念,能够加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的实现。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该思想内容丰富、逻辑严密,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是当前我党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和战略指引。“四个全面”思想在理论上满足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价值方面是我党治国理政方针的战略思想,在实践方面能够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发展,对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关键词:四个全面,理论维度,价值维度,实践维度

参考文献

[1]赵祥.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科学内涵与内在逻辑关系[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5(05).

[2]杨克勤.在“四个全面”中把握全面依法治国[N].人民日报,2015(07).

实践要求 篇10

关键词:美容行业,岗位要求,技能考核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是一个新兴的高职医学技术类专业, 是实践性强, 对操作技术与技巧要求较高的专业[2]。因此, 以美容行业岗位要求为导向,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培训是医疗美容技术专业教学的重点。如何考核与评价本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 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一套比较规范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技能考核评价方法, 是我们不断探索和改革的重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2011级134名学生作为试验组, 同时选取2010级128名学生作为对照组。试验组与对照组学生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

1.2 研究方法

1.2.1 调研

深入与本专业联系较为密切的美容行业协会、大型美容机构、医院和学校等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及调研, 采取问卷调查、个别面谈、电话访谈、座谈、参观学习、文献检索等形式, 了解目前美容行业岗位设置及人才需求情况[3]。对岗位必需的实践技能进行分析, 同时向我院2011级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了解学生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对实践技能方面的不足加以汇总, 为下一步实践教学环节及考核方法、内容及体系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1.2.2 考核方法及内容改革

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美容治疗、咨询、纹刺美容、美容培训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对应岗位 (群) 包括医疗美容技师、医学美容咨询师、美容顾问及美容导师/讲师等[4]。以美容行业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 注重过程性考核 (课内实践考核、岗位实践考核、专业社会实践考核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核) , 将考核贯穿教学的始终, 实验 (训) 课考核成绩的比例占总成绩的50%~80%;校内顶岗实习和职业资格考试强化训练结束后进行岗位实践考核, 合格后方可进入企业实习;利用假期带领学生开展专业社会实践活动, 对活动后的调研报告进行考核并记入总成绩。通过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提高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充分利用学院实训基地现有条件, 对拟改革的课程从职业素质、职业能力和技能操作3方面制定考核评分标准 (包括仪容仪表、交流沟通能力、具体操作等) 。同时建立考核小组, 对小组成员教师进行培训, 并聘请行业专家作评委。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评价, 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 通过实践判断评价考核体系的客观性和有效性, 以便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1.3 实施步骤

1.3.1 师资培训

(1) 我院是辽宁省医疗美容职业教育联盟及国际美容医学职教联合体成员, 教师可通过网络学习美容行业新知识和新技能; (2) 选派优秀教师到美容行业进行技能培训。

1.3.2建立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我院医疗美容技术专业制定实践考核管理制度;以美容岗位需求为导向, 参照美容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 确定岗前培训考核内容;制定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设计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表。以座谈、问卷调查、实践技能考核等形式初步评价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考核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总结经验, 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1.4 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 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试验组与对照组考核结果比较 (见表2)

试验组与对照组课内实践考核、岗位实践考核、专业社会实践考核及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成绩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1) 。

2.2 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评价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行业专家评价满意率均在95%以上。

3 讨论

3.1 加强了实践教学环节

在实践课程体系的职业技术与技能模块中增加美容新技术、美容顾问、美容导师、中医推拿技术、中医养生等与美容行业相关的课程, 同时原课程体系中的美容美体技术、医学美容技术、美容咨询与沟通、护理技术等课程从以理论授课为主改为以实践教学为主, 其余课程的实践学时比例相应增加, 如医学美容技术、美容心理学、美容营养学等。而实践教学环节则增加预就业岗位培训、校内美容院顶岗实习, 职业资格考试技能综合实训课由原来的48学时增加到100学时。

3.2 建立了有效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3.2.1 制定实践教学考核标准

根据专业特点制定相关课程的实验 (实训) 指导、学生实验 (实训) 技能考核标准等一系列教学文件;成立听 (评) 课领导小组, 对实践教学情况全程监控, 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经验, 不断改进和完善。

3.2.2 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对理论与实践兼顾的课程, 提高实践能力考查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比重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30%以上)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中预就业岗位培训、校内美容院顶岗实习等的教学管理, 制定行业专家、教师、学生评价标准, 定期考核教师授课情况及学生学习情况, 要求学生在美容院顶岗实习及利用暑期去相关企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后, 写见习报告或社会实践报告, 从而考查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与拓展、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以及适应社会、服务社会能力[5]。实际操作考核成绩能够反映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动手能力, 因此,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考核应贯穿实践 (训) 教学的全过程, 同时在实习前组织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考试。

3.3 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大大提升

2011级实习生的反馈结果显示, 学生到不同美容企业实习和工作, 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可, 学生的服务理念及相关知识技能与美容行业快速接轨, 其专业知识, 团队协作、心理承受、人际沟通、岗位适应等能力较企业中通过其他途径就业的员工强。

另外, 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和同行评价结果显示, 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很大提高, 综合评分均达到了优良。两年多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今后仍要为培养美容行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实践要求 篇11

一、深化认识,及时部署,突出“四信”工作要求

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2月14日召开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视频会议,对深入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进行部署。根据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的要求,我区今年继续在“三信”的基础上增加“对社会的信誉”的内容,把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作为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方式,继续广泛深入开展下去。

一是对理想信念活动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区工商联及时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主席(会长)会议和理想信念活动领导小组会议,传达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有关会议精神。为将“四信”活动覆盖到全区所有非公经济人士,区工商联还分别召开了基层商会工作例会和异地商会工作例会,学习贯彻全国、上海和本区党政领导有关指示精神,深入推进理想信念活动,强调要提高工作覆盖面,让更多的非公经济人士知晓、参与,投入到“四信”活动中来,更加坚定信心,共同谱写中国梦闸北新篇章。

二是召开理想信念活动阶段性总结推进大会。3月27日,我们召开闸北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阶段性总结推进大会,对前一阶段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和总结,同时对下一阶段活动进行再动员、再推进,使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成为非公经济领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列教育的长期性、经常性工作,引导广大非公经济人士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对社会的信誉。

二、编印征文,弘扬精神,展示非公经济人士风采

为进一步弘扬“四信”,唱响时代主旋律、传导社会正能量,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树立良好形象,我会从去年7月开展了“非公企业家与中国梦闸北篇”的主题征文活动,同时开展非公企业精神征集活动,广大非公经济人士踊跃参与。近期,我会将征文和企业精神等内容汇编成光盘和手机电子书,发放到所有会员,使整个活动更有生机,更接地气。非公经济人士普遍反映,通过征文和企业精神的交流,提高了我们的思想认识,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企业之所以日益壮大,得益于党的富民政策,得益于党和政府关心支持,得益于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将“企业梦”、“个人梦”融入“中国梦”,非公有制经济一定能够得到健康发展。

三、表彰先进,加强宣传,增强理想信念活动特色

一是隆重表彰区优秀建设者和区光彩之星。隆重召开第四届区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马文胜等20位优秀建设者受到表彰。上海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沙海林、闸北区区委书记翁祖亮出席会议并分别作重要讲话。在闸北区光彩事业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季宝红等20位区光彩之星受到表彰。第四届区优秀建设者和第二届区光彩之星的评选表彰是闸北区非公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进一步深化“四信”,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是开展区优秀基层商会表彰活动。经过各基层商会全年有序开展的创建推进、自查自评,区工商联在走访调研、分级打分的基础上,评选出天目西路街道商会、共和新路街道商会、芷江西路街道商会、大宁路街道商会为年度区优秀基层商会并进行了表彰。

三是加强对非公经济代表人士的宣传。区工商联重点抓好对区新一届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领域首届区领军人才和区光彩之星的宣传,在区优秀建设者表彰大会后,在闸北报出专版,宣传区优秀建设者风采,激发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的创业精神,弘扬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的良好风尚,增强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

四、围绕“四信”,加强培训, 提升素质成效明显

按照《全国工商联2014-2017年教育培训规划》的要求,突出“四信”内容,开展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培训,提升非公经济人士的思想政治水平。二是继续推荐非公经济人士参加市级层面的非公经济人才研修班。向市委党校、市社会主义学院等机构输送非公经济人士参加高层次的培训。三是会同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举办第8期非公企业高管人员研修班,围绕区党代会提出的“南高中繁北产业”的战略目标,研究闸北非公企业发展。聘请专家和企业家讲授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经验,组织学员赴浙江上虞学习考察,拓宽企业发展思路,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举办宣传信息工作培训班。进一步加强闸北区工商联系统宣传信息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宣传信息水平。

五、丰富载体,注重实效,着力增强活动特色

在确保“规定动作”不走样的基础上,闸北区努力做到“自选动作”有创新,着力增强理想信念活动的特色和实效,加大服务非公企业力度。一是组织上海市民营企业家看闸北主题活动。2月18日,闸北区工商联新春伊始就推出服务区域经济新举措,联手上海市工商联举办“上海市民营企业家看闸北”活动。活动中,安路生区长介绍了近年来闸北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00多位民营企业家考察了苏河湾地区、市北高新园区、多媒体谷-大宁中心广场,了解最新的发展规划和投资项目信息。二是加大服务非公企业力度。区工商联进一步加强经贸、政策、法律、融资服务力度。3月5日,闸北区工商联与招商银行上海大宁支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组建“小微金融服务合作社”,为小微企业提供特殊的资源和贷款服务。区工商联1家副主席单位累计获得授信2500万,有12家工商联会员企业获得信用贷款600万。5月22日,区工商联举办民营企业经贸信息沙龙活动,来自龙群集团、艺龙网、闸北区工商联宝应商会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在会上发布了最新的企业招商项目、产品对接信息等,引起了与会企业家的热切关注。闸北区工商联还举行“上海自贸区金融政策专题讲座”,请中国银行闸北支行负责同志介绍了上海自贸区有关政策,推介了中行最新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重点介绍了外贸易贷通等业务。此外,区工商联还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市工商联组织的各类投资洽谈会、项目对接会和招商活动共7场,这些都为会员企业提供了开拓国内外市场的商机。

六、加强调研,参政议政,促进“两个健康”发展

闸北区工商联深入贯彻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积极引导非公企业家参政议政,多次组织工商联领域政协委员议政日活动。在闸北区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闸北区工商联及工商联界别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能,深入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在大会期间围绕闸北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特别是非公经济的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的教育培养,建言献策,积极参政议政,共提交团体提案2件和个人提案13件。区工商联团体提案《关于增强闸北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议》荣获区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以来优秀提案,区工商联一批政协委员荣获区政协2013年度优秀委员。

七、履行责任,回报社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区工商联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积极回报社会,重点做好对口支援、对口帮扶、扶贫帮困等工作。广大非公经济人士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在今年闸北区慈善帮困联合捐和光彩事业基金募捐中,非公企业已捐赠资金700多万元。区工商联与区政协等单位联合举办2014年政协委员(民营企业)专场招聘会,活动以“青年就业,有你同行”为主题,全区60多家企业提供了400多个岗位,共有1300多人参加了招聘会,现场面试570人,达成初步意向300人。

(作者为闸北工商联宣教科科长)

实践要求 篇12

关键词:模拟电路,职业岗位,课程改革

《模拟电路》课程被称为电子类专业的三大支柱课程之一。但由于它是一门集“理论、实践、工程、技术”为一体的复合型课程, 所以学生学习往往非常困难。我国高职院校近两年在课程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打破了原来学科理论体制, 对项目式教学开始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但对于这一类课程的研究还缺乏一定的深度, 简单移植国外模式, 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不尽合理, 教学的组织和方法上缺乏科学化, 而且过分强调动手能力, 使学生只知制作不懂原理, 不能将知识综合应用, 变成了一名简单的机械操作工。因此, 如何结合课程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高职学生特点和发展的课程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信息电子系 (以下简称“我系”) 2008年就开始了这门课程的改革, 经历了校级、院级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和省级精品课程建设, 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基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改革方案, 实践效果显著。

一、根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确定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是直接反映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 因此课程内容的选取是改革的前提。我们对省内外30个企业进行调研, 分发了300多份调研问卷, 对往届毕业生进行了回访, 查阅了大量的资料, 对相应专业涵盖的岗位群进行了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分析, 导引出岗位所对应的《模拟电路》课程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能力: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检测与筛选能力;常用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能力;对单元电路的分析和参数估算选取能力;电路图的识图能力;对电路进行仿真的能力;根据原理图进行PCB电路板布线的能力;电路的安装、调试与排除故障的能力;资料的查阅和整合能力;电子产品说明书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根据这些能力, 同时整合了原有学科体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内容, 以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为目标、以任务为引领, 创设了4个项目任务, 即:充电器设计与制作、扩音器设计与制作、函数信号发生器设计与制作、直流稳压电源设计与制作。每一个项目任务就是一个实际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过程。这4个项目任务涵盖了《模拟电路》的知识、技能、方法, 学生在完成实际产品制作的过程中, 掌握了相应的内容。为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更为了保证核心理论、技能知识方法的完整学习, 我们将项目任务又细化为一个个工作子任务, 每一个子任务基本就是一个单元电路的制作, 同时各个项目与模块之间又是分层递进的, 前一个项目是后一个项目的基础, 后一个项目又综合了前一个项目的内容。通过几个项目的完成, 最后完成一个大的产品的设计制作, 使学生的学习既具有较强的系统性, 又有一定的实战性。

二、坚持以生产典型产品为载体

2010年, 我们在坚持以生产典型产品为载体、创设了以职业工作岗位为核心、以行动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身临其境”的工作过程, 产生我就是某公司制图员、质检员的真实感受。具体为:根据产品生产的过程, 结合实际中的职业岗位, 设置了6个学习工作岗位, 即:助理工程师 (包含产品的整体设计思路、电路原理图的设计、仿真、误差分析等) 、PCB板制板员 (包含计算机制板、实际制板) 、采购员 (包含器件的选择、元器件的购买等) 、安装调试工 (包含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等) 、质量检验员 (包含制作过程检验、包装操作检验) 、文书书写员 (包括说明书的写作与说明等) 。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制定了严格的工作规范和制度, 具有很强的工程性, 尽量贴近企业真实的情境。

如:PCB板制板员岗位, 不仅仅是按原理图布线即可, 而是严格按制板员职责要求来执行, 讲究优良的设计方法。即完全按设计流程来做, 注意电气安全要求, 遵守元器件布局原则, 根据实际电路确定合理的线宽和打孔的尺寸, 对高频要进行处理, 要具有全局布线的思路, 进行全面检查和复查等。同时还要遵守相应的企业规章制度。

教学的实施完全以学生为主体, 以行动为导向。教师在项目教学中, 首先对所要设计制作的产品进行介绍, 包括它的产生、发展背景、应用等。如:设计制作稳压电源, 可以以计算机、电视机、MP3、仪器仪表等的直流电源供电系统为情境,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初略剖析其功能以及完成这些功能需要的内部构成。根据内部构成学习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如:稳压电源的第一个功能是由交流向直流的转变, 完成这个功能就需整流电路的知识, 于是引入整流电路制作的学习;第二功能是使纹波变得平滑, 完成这个功能就要学习滤波电路的知识;第三功能是输出稳定电压, 就必须学习稳压二极管, 以及相应稳压电路的知识;第四功能是提高电源的带负载能力, 完成这个功能就要掌握三级管的特性、各种动态的放大电路以及串联稳压电路等, 于是引出串联稳压电路的制作任务;第五功能是负载短路保护, 必须掌握相应的过流保护原理及检测方法。每一个功能所对应的电路的学习及制作都是一个子任务, 学生很明确学习这些任务的目的以及这些知识和技能的用途。

在每一个项目任务完成后进入创新设计制作环节, 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形成5-6人一组, 在教师指导下, 任意选题进行设计制作。在所有教学内容完成后, 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参加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团队, 按照设计制作生产过程完成更加复杂的产品制作。通过任务学习——创新设计制作——电子设计竞赛层层递进的三个环节的学习, 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应用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创新设计能力以及职业素养都得到显著提高。从2011年开始试运行这种模式以来, 学生设计制作的产品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 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电子设计竞赛团队, 从原来老师做工作报名到现在总是爆满。毕业生反馈, 《模拟电路》课程改革使我们感觉学到了真东西, 与企业的实际很贴进。

三、面临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课程方案和课程模式的改革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工程应用以及创新思维方面都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少部分学生还是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第二, 学生综合应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缺少探索精神, 遇到马上问题就问, 不善于独立思考。第三, 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还需加强, 部分学生的产品不符合企业实际要求, 而设计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学生加入了创新元素。第四, 学生不够重视项目总结课, 以形成知识能力体系, 部分同学不能够提炼自己究竟从产品设计制作过程中获得了哪些职业能力。鉴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改进。

1、改革考核评价体系

(1) 理论、实践结合进行测试、期末考试理论与实践比重各为50%。实践考试采取电路设计方案撰写、面试提问及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方案设计及实践操作中要体现创新点的, 通过考核评价组的裁定可以另外加分。面试和操作采取单人单考的形式。

(2) 产品的设计制作不规范, 不符合工程标准的比基础分下浮10%。

(3) 对所有学生建立过程性评价表, 随时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 包括出勤率、学习态度、回答问题、产品设计制作的优劣等等。每一个“任务”完成后开总结评估会, 评分结果占平时成绩的30%。

2、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导演”、“师傅”、“传统教师”三个角色合一而成。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应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导演, 起指导的作用。但在必备理论知识学习中, 他又将转变为“传统教师”, 起着讲授、引导的作用;在具体新的操作环节中, 教师又转变一个名符其实的师傅, 应手把手地带着徒弟。

3、建立课外兴趣小组

上一篇:节水型绿地下一篇: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