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情感体验

2024-10-31

关注情感体验(共12篇)

关注情感体验 篇1

歌唱是声音的艺术, 更是情感的艺术, 其魅力就在于以音乐化的语言为载体, 把人们生活中的各种思想感情直接抒发出来, 达到听者与歌者心灵的共鸣。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 歌唱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学习内容。教师一定要注意因势利导, 充分挖掘歌曲的情感性因素, 以感悟为重点, 把体验歌曲情感作为根本目标, 引导学生去体验、尝试、参与、探索, 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 激发学生富有情感地歌唱, 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如何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内在情感, 感受歌唱艺术的魅力, 已经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话题。我在平时的唱歌教学中大胆地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很有收获。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 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情感体验是如何融入唱歌教学的。

一、在唱歌教学的准备阶段, 注重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情感体验, 教师自身首先要非常了解音乐, 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学会把注意力集中到音乐的细节上。因此, 教师要深入地剖析教材, 反复聆听歌曲, 将自己的审美体验融入到对教材的分析、处理之中, 将歌曲中具有典型特征的音乐要素提炼出来, 并以此为载体精心构建多种体验形式, 设计出富有弹性的教学方案, 给学生留足体验空间, 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活动做足, 做到位。

作为音乐教师决不能忽略课前预习这一环节, 有的教师甚至觉得音乐课根本就不需要预习。我认为在课前对音乐教材的熟悉和准备、对音乐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课前让学生收集与歌曲有关的音乐、文学、美术等相关信息, 并进行信息的组织、分析、加工和运用, 初步体验歌曲中的情感因素,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还能促进学生课上的学习, 利于养成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

二、在唱歌教学的学习阶段, 注重情感体验与探索

这个阶段是唱歌教学的主体, 它既是一个音乐审美体验过程, 同时也是一个审美探索活动过程。在学习新歌的各个环节中, 均要渗透音乐审美的体验因素,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充实, 在充实中成长。在平时的唱歌教学中, 我经常采用下面两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

1、创设情境, 营造体验氛围。

教学情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音乐课尤其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丰富多彩的媒体渲染, 寓教学内容于情景交融的情境之中, 营造情感氛围, 让学生进行真实的体验, 并将这种情感贯穿于音乐体验的全过程, 时刻拔动着学生以情感来歌唱的心弦。

2、交流互动, 参与体验活动。

首先教师应努力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 要尊重学生, 悦纳学生, 给学生以自由的、宽松的心理空间。在体验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尊重学生的独立感受与见解, 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 使师生、生生互动达到至高点, 使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不断得以实现。

音乐是听觉艺术, 音乐教学中必须把聆听音乐作为一种体验。教师要首先要引导学生完整地、主动地聆听歌曲。教师富有感情的范唱或歌曲的音视频欣赏, 配有伴奏音乐的绘声绘色的歌词朗诵, 建立在歌曲美感体验上的以乐句为单位的轻声学唱等, 都会诱发学生的审美感受。只有教师动情、引情, 学生才能入情、抒情。继而从歌词入手, 结合力度、速度、节拍、旋律、结构等诸多音乐要素的某一个方面, 进行有针对性的情感体验。在生动、丰富、具体的歌唱活动中, 促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掌握歌曲的节奏、旋律、调性及和声, 追求恰如其分的情感表达, 让学唱歌曲的过程变成情感体验与探索的过程。

歌曲《你是这样的人》中, 后半拍起唱的节奏, 抒发了人们对周总理的无限怀念和痛失总理的哀思之情;第二乐段平行乐句的反复出现把人们对总理的怀念崇敬之情如火山般迸发出来, 表达了对伟人的无限怀念。教学时我先诵读歌词让学生知道虽然歌曲从头到尾都没有指出主人公是谁, 却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进而通过弱起节奏、延长音、大跳音程、力度的练习, 使学生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体验到歌曲激昂悲壮的情绪;再选用刘欢和戴玉强的演唱作对比, 让学生了解相同歌曲的不同演绎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学生可以畅所欲言, 运用自己掌握的音乐知识进行对比评论。“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冲击感染着学生, 大多数学生沉默了, 感动的泪水、哽咽的声音告诉我:同学们已经被总理的人格魅力所折服。最后的歌唱让很多学生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 音乐的美已经渗透到了学生的心灵。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体验到歌曲的真挚情感, 并能用歌声来表达对总理的深切缅怀和无限爱戴, 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高尚的道德观念, 在艺术的氛围中获得审美的愉悦。

在唱歌教学中, 不仅要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 更要注意创设感受、体验、表现音乐的多种形式和通道, 吸引学生参与到音乐的体验活动中。反复聆听音乐、让学生感受情绪的对比、参与小组讨论、合作设计节拍节奏形式、创编伴奏方式、听音乐画图谱及歌舞表演等都是有效的体验形式。比如《唱脸谱》中的听音乐绘画, 《赶圩归来啊

强化课外阅读提高语文素养

◎张燕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七至九年级学生需“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0万字, 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开展课外阅读是大语文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切入点。那么如何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外阅读, 让学生正确面对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 博览群书, 开拓视野, 丰富知识储备呢?

1、激发阅读兴趣。学生如果对学习不反感, 乐意学、自觉自愿地学, 语文教学就成功了一半。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有计划、有目的地把教材中的名家名篇研读鉴赏, 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教师还可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 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时感受到课外读物的吸引力, 主动进行阅读, 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好;教师也可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欣赏、评析, 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通过谈自己的读书感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2、指导阅读方法。学生如果只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而阅读却毫无目的, 或读了好文章, 也不懂得积累精美语句, 吸取写作技巧, 这样的读书方法是不可取的。因此, 教师在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同时, 还要适当加以指导。阅读的方法有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 等等。除此之外, 教师还需培养学生自主搜集、选择、整理阅读信息的能力, 这样既拓宽了学生阅读的广度, 又

哩哩》、《青春舞曲》中用打击乐器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爱我中华》、《青藏高原》中歌舞表演的创编,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长江之歌》中旋律线的绘制, 等等。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反复的充满兴趣的体验活动中, 才能获得对音乐自主的感受、理解和表现。

三、在音乐教学的拓展阶段, 注重情感体验的融合与发展

新课标中要求音乐体验活动要将音乐同其他艺术形式融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对比体验过程的不同阶段, 课后的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要将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音乐活动、校内音乐教育与社会、家庭音乐教育进行融合。比如在学唱歌曲《赶圩归来啊哩哩》、《青藏高原》时, 我将体验歌曲的民族音乐风格、民间舞蹈融合在一起, 并让学生在课外进一步通过查阅图书资料、上网等形式拓展所学内容。了解彝族、藏族的风拓深了学生阅读的深度, 语文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

3、培养阅读习惯。

在指导学生阅读方法的同时, 还要指导学生养成专注、质疑、持之以恒的阅读习惯。通过反复地、有效地课外阅读的训练, 有助于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种独立的阅读能力与良好的阅读习惯, 会为他们将来适应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4、加强阅读交流。

当然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 提高阅读质量, 教师要建立有效的阅读评价机制, 及时地鼓励学生,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首先要制定详细的阅读计划, 包括一个学期的阅读数量和篇目, 每天定时定量的阅读数目等。其次, 可通过一系列活动给学生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 其形式多种多样, 如编写手抄报、编辑电子报、办墙报、阅读笔记展览;还可举行阅读竞赛、读书报告会、诗歌朗诵会、经验交流会, 等等。当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后, 会坚持更大量的广泛的阅读。学生的阅读量大了, 积累丰富了, 就不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 写作能力也自然而然地“水涨船高”。当然, 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

教育家朱永新说过:一个多读书的人, 其视野必然开阔, 其志向必然高远, 其追求必然执着。因此,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向社会、向自然、向生活、向实践学习, 从而开阔知识视野, 增加语言积淀, 丰富完善自我, 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土人情和风俗习惯, 指导学生用器乐演奏、歌舞的形式表现歌曲,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教学之余, 我组建了校合唱队, 培养有音乐特长的学生, 带领他们参加校外和社会的音乐活动, 为他们在课外搭设了充分展示自我的又一个舞台。

总而言之, 唱歌教学不能为唱而唱, 教师要将情感体验作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抓住歌曲中典型的审美要素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 用自己的感动和感悟去感染学生。教师要精心设计音乐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 体验歌曲的艺术形象, 用歌声表达出歌曲的情趣和风格, 以声传情, 声情并茂, 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和情感的陶冶, 实现音乐审美体验价值的最大化。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初级中学)

关注情感体验 篇2

含山小学

丁苗苗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们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对情感因素则缺乏应有的重视,忽视了引导学生去体验文章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使学生失去感情陶冶和培养的大好机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个性的良好发展。因此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情感体验,文本,人文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更主要的是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和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学生体验的过程,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应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说:“唤起人类行为的自我教育,乃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实践,尤其是阅读教学,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是否能够自由、率真地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至关重要。在语文课堂上,当学生在情感朗读、互动交流、个性写作时体会到了美,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和灵感。

一、平等对话,营造和谐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心情愉悦地投入课堂。这在课文教学中尤为重要,这是语文学科的内容与特点所决定的。语文的人文性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需要,重视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自己要融入文本中,先要被自己感动,才有可能感动学生。我在执教《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人教版)一文时的教学片断: 师:抽取骨髓的手术如期进行了(师配乐朗读)

出示:针头向皮肤刺去,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此时此刻,跑到空旷的地方才比较安全。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听,静静地思考)

师: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台湾青年有着一心只为他人着想的美好品质。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当时,余震很厉害,可台湾青年并没有跑到空旷的地方去。师:请你带着这样的感受也深情地读读这段话(配乐朗读)(学生读出了自己的感情,仿佛置身于现场。)师:请你们一起来读读这段话,体会台湾青年的美好品质

(学生都表情凝重地读了这段话,可以说是用心在读书,在感受)

这里我并没有刻意地多作讲解,在范读了文章之后,把学生带到了这个情境之中,在一个平等的对话中体会文本的深刻含义。首先我以饱满的激情感动了自己,而学生也被我的这种激情感染了,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体验。

二、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给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自主探究;讨论交流,或读一读(有感情地读),或说一说(说体会),或演一演,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充分地体验并交流自己的情感。

搭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体会、抒发情感;在朗读、理解、体验、交流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其间,要特别重视引导学生体验,珍惜学生的独有体验。

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也指出:“阅读教学的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体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必须扎实地坚持“以读为本”的理念,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只有在让学生自主阅读过程中,自己阅读探究中不断提高。因此,在课堂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分角色读、赛读等多种形式,以读悟语,以读悟情。

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文时,先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四组对话,让学生自由朗读,再分角色朗读,分别指名学生扮演小鸟,树根,门和小女孩,让学生进入到这个情境中,让扮演小鸟的同学飞到其他三个角色的身边,用越来越着急的口吻来完成这几组对话。然后问学生:你读出了什么?为什么这样读?让学生通过刚才的角色扮演来体会当时小鸟的心情以及其他不同角色的不同态度,从而体会到小鸟与大树的那种深厚的友谊之情。这就把课堂交到了学生手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通过解读文本来理解其中的道理,而不是教师在唱独角戏,进行灌输式的教学,从而体现了新课标的宗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能力的强弱,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个体参与的情况差别很大。一般说,兴趣、爱好广泛,活动能力强的学生对课题研究较为热心,他们能积极查找资料,深入钻研,广泛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讨论,不断接受新知识,发现新问题。他们承担了课题研究的绝大部分任务,甚至包揽了全部任务,自然而然成为课题组的顶梁柱。毫无疑问,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在合作研究中得到充分锻炼及提高。而一部分性格内向、学习基础差、自信心不足的学生,对合作研究兴趣不浓、参与不够,往往游离与小组研究之外,成为小组合作的配角或“旁观者”,享受不到合作研究的乐趣。教师应注重对这部分学生指导、激励,引导他们加入到合作学习中来。

学生阅读的文本,相当部分是文学作品,往往有着生动的会物形象,每个人物形象,就是具体可感的特定角色,引导学生对这些角色进行扮演、体验,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如教学《乌鸦喝水》,“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会是什么样呢?让学生戴头饰进行表演,让学生感受和体会乌鸦口渴难耐,到处找水的情景;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里分角色演练周瑜、诸葛亮、鲁肃、曹操的对话,让每个学生真正动起来。

三、多种读法结合,层层深入

运用已学过的各种朗读方法,诸如:默读、齐读、小组读等等,也要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可以教师范读或请班级中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示范读课文。这样有助于情感的培养,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朗读时的自信。

阅读愉悦了自己,也实现了自我。学生有了阅读兴趣,这兴趣会牵引他们走向自我的天地,阅读实 现了他们自我设计,自我构造,自我完善。对阅读的新认识,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帮他们描绘自己的人生理想。阅读教学就是要突出学生在学习时的 主体地位,突出人文精神。让师生共处于一种植根于语文人文精神的人伦情怀、人生体验、人性感受之中。充分激活本来凝固的语言,充分施展个性,使情感交融,造成一种痴迷如醉、回肠荡气的人文化情境,从中体会语言的妙处,学会语言的本领。

四、引导观察,回归生活,以物激情

阅读教学应该成为学生语文课堂生活中最丰富多彩的一部分,阅读教学应该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与课文描写相关的实物、图片同样也能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下面提供的是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钟鹤童执教的《秋天的雨》(人教版)教学片断:

师:(从信封中抽出银杏叶发给学生。学生都很高兴,也很好奇地观察起来。)拿出你们手中的叶子,仔细看一看,你看它的形状像什么? 生:像小扇子

师:作者的想象力多丰富呀,把银杏叶比喻成了小扇子!师:我们来摸一摸,你有什么感觉? 生:(好奇地摸着树叶)滑滑的。师:我们再来闻一闻,你闻到什么啦?

生:我闻到香味了!

师:你们闻到秋天的气息了吗? 生:闻到了。

师:你们的想象力也很丰富。我们再来扇一扇!(举着银杏树叶在空中扇动)生:(跟着老师一起像扇扇子一样扇动树叶)师:什么感觉? 生:凉快!

师:你们真可爱!你一定感受到秋天的凉爽啦!我们就带着这些感觉来读一读吧!(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有明显进步)

教师将生活中的实物带入课堂,丰富了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像作者一样去观察银杏树叶,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扇一扇来体验秋天的神韵,是阅读课堂回归生活。学生在这样宽松和谐的互动过程中快乐的学习,更加深刻地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魅力,体现了《课程标准》中的人文性特点。阅读教学的过程只有关注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为基础,才能体验情感,从而提升阅读的品味。

【参考文献】:

1、《给老师的100个建议》(霍姆林斯基著)

2、《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关注生活体验 抒写内心情感 篇3

请以“告别”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篇幅在600字以上。(湖北省当阳市庙前中学八年级语文期末考试作文题)

这是一道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的作文题目。丰富的提示语,能使大家迅速打开记忆的仓库,找到写作的素材。如读到“告别某个人”时,我们的脑海中就会闪现出与老师告别,与亲人告别,与朋友告别的相关画面;读到“告别某个地方”时就会想到告别家乡,告别母校,告别游乐园,等等;读到“告别一段时光”时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生活、初中生活的点点滴滴;读到“告别一种心情”时就自然会想起自己烦恼、忧伤、苦闷的时刻;读到“告别一种习惯”时就会想到自身的一些懒惰、马虎、沉迷于网吧等坏习惯。

因此,本文题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除了在文体上不能写成诗歌外,在审题、立意、选材上都没有设置障碍。大家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及感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素材、运用自己最擅长的表达方式抒写内心真实情感。大家既可以用第一人称写自己某段有关告别的独特经历,也可以用第三人称写他人告别的场景,还可以谈一谈自己对告别的看法,等等。如果你的语言功底不错的话,写篇抒情散文也很好。在文章的形式上,也可以追求多样,如采用相声小品、镜头组合、小标题串连、书信日记、广告等方法实现形式创新。

写作话题作文还要注意拟出一个新颖的标题,而不能直接用话题做文题。写“告别”这个话题,就应根据自己的选材来恰当命题,如将文题拟作《与奶奶告别》、《与母校告别》、《与童年告别》、《与悲伤告别》、《与懒惰告别》、《与心魔告别》、《与狭隘告别》、《告别也美丽》等。

与心魔告别

陶小龙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心魔,战胜了心魔,你就战胜了自己。

——题记

所谓心魔,顾名思义就是心中的魔鬼。它若有若无,却又真实地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在生活中,稍有不慎,它就会像魔鬼一样,无声无息地掌控着你,左右你的言行,甚至是你的心灵。

记得我刚入初中时,新的老师、新的课本以及新的环境使我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亢奋,这种亢奋又继而转化为对学习的热情。于是,我努力、勤奋、虚心地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第二名整整差了我13分。这时,心魔便开始占据我虚荣的内心:你已经学得最好了,你是最优秀的,你是第一名,你是不可超越的……但我仍然在内心不断地告诫自己:我并没有学到最好,我还要继续努力,我要保持一颗进取的心……但在心魔死乞白赖地纠缠下,我心中的最后防线崩溃了,我于是变成了心魔的奴隶。

七年级下学期,被心魔控制的我变得极度傲慢而疏懒,丧失了对学习的热情和刻苦,成绩一落千丈,眼看我的成绩与同学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但我依然不觉悟,依然我行我素。终于,八年级期末考试时,我的成绩严重下滑,与第一名整整相差了9分。看着那刺眼的一个个红叉,我的心仿佛在滴血。这时,心魔又从我心底钻出来:你的成绩太差了,你的脑子太笨了,你根本不可能成为第一名,你还继续学下去有什么意义……我再次告诫自己,千万不能中心魔的圈套,我要继续努力,夺回我的第一名!心魔一招不成,又生一计:你的学习已经毫无意义了,你是不可能超越第一名的,你的成绩只会越来越差,不如放弃吧……这时我想:如果我继续这样消沉下去,我的人生理想将化为泡影,我的大好前程将一片灰暗……我不再理会心魔,坚定地对自己说:想想父母对你的期望吧,想想你失败后他们会多么的绝望!于是,我拿定主意:不要被心魔控制,我并不差,我要微笑面对所有的挫折,我要做回我自己!

终于,折磨了我两年的心魔被我彻底击败了。

别了,心魔!在我的人生之路上,你休想再来折磨我!

本文化“无形”为“有形”,把无形的东西有形化,这是本文最大的亮点,也是作文最大的难点。“心魔”本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作者借助自我的感受,通过形象的描写,赋心魔以语言、行为、心理、动作,化虚为实,把“心魔”令人作呕的狰狞面目和死纠赖缠的丑恶行径刻画得淋漓尽致,使人触手可及,具体可感。本文选材新颖,能抓住“心魔”迷失人的心智、丧失人的斗志这一本质特征,来挖掘主旨,构思独特,一波三折,是一篇值得借鉴的成功习作。

告别狭隘之心

任国华

一个脚跟踩扁了紫罗兰,而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容。

——安德鲁·马修斯

自古以来,狭隘向来是小人们的专有名词,它一直为人们所不耻。

庞涓是狭隘的,他不愿孙膑胜于他,施加毒手,最后兵败身亡;周瑜是狭隘的,他不肯诸葛亮胜于他,百般暗算,最后被诸葛亮三气吐血而死;慈禧下棋,别人吃他一马,她杀对方一家,死后为人们所辱骂……这都是有了狭隘之心的结果,告别狭隘之心,以宽容的胸襟包容他人,则取信于他人,也成就了自己。

有一次楚庄王邀众大臣共饮,请嫔妃助兴,风把烛火吹灭时,一武将醉酒失态拉了妃子的衣襟,但楚庄王以一颗宽广的心宽容了他,巧妙解围。这位武将极是感激,在下一次战役中奋勇杀敌。这便是宽容的价值。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讨好王郎,辱骂甚至谋划刺杀刘秀的公文。但刘秀不听众臣劝阻,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必会引起人们的慌乱,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如果宽容他们,则能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队伍。”是刘秀的宽容才使他终成帝业,统一全国。

从古至今,没有一个心胸狭隘者能成就大事。宽容是每个人应遵循的守则。

林肯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这引起了一位议员的不满。他说:“你不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应该消灭他们。”林肯笑着回答:“当我们把他们变成自己朋友时,不正是消灭了自己的敌人吗?”这正是对宽容的最好诠释。

如果天空不宽容,容忍不了风雨雷电的一时肆虐,何来它的辽阔之美;如果大海不宽容,容忍不了惊涛骇浪的一时猖獗,何来它的深邃之美;如果森林不宽容,容忍不了弱肉强食的一时规律,何来它的原始之美;如果宇宙不宽容,容忍不了星座裂变的一时更替,何来它的神秘之美;如果时间不宽容,容忍不了各色人等的一时虚掷,何来它的延续之美……是宽容成就了它们。

泰山不辞抔土,方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是宽容缔造了它们。

只有告别狭隘之心,方能进入一个神清气爽的境界。

让我们告别狭隘之心,用宽容之心包容一切,学做那朵留人清香的紫罗兰。

本文写得富有历史文化的厚度,而且豪气冲天。文章以安德鲁·马修斯的名言开篇,既鲜明地提出了观点——要宽容,不能狭隘,又奠定了非凡的基调。全篇主要采用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的方法,以胜于雄辩的确凿史料,有力地论证了本文的观点。运用铺陈排比的手法是本文写作上的一大特色,体现了作者思维的广度。譬如,作者或用概括的方式一连列举庞涓、周瑜、慈禧三人的事实从反面论证狭隘的危害性;或用具体叙述的方式连续列举楚庄王、刘秀、林肯的事例从正面有力地证明宽容的益处;或运用“如果……何来……”整齐的句式,以排山倒海的力度,强调了文章的论点。文章语言流畅,用词精练,充分体现了小作者不凡的文字功力和丰厚的文化底蕴。

早在告别的那天,已消失在这个世界。

——安妮宝贝

人,总是要经得起风吹雨打虫蛀,经过奋斗,做过努力,那才能终于以“果子”的形式向自己的青春告别的。

——岑桑

伟人的生平昭示我们,我们也能使自己的生命令人崇敬;当我们告别人生的时候,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脚印。

——郎贾罗

浮华一生,淡忘一季。空有回忆,打乱缠绵。笑容不见,落寞万千。弦,思华年。那些年华,恍然如梦。亦如,流水,一去不返。不泣离别,不诉终殇。

——席慕蓉

我们都不是很完美的人,但我们要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在孤独的时候,给自己安慰;在寂寞的时候,给自己温暖。学会独立,告别依赖,对软弱的自己说再见。生活不是只有温暖,人生的路不会永远平坦,但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知道自己的价值,懂得珍惜自己,世界的一切不完美,你都可以坦然面对。

关注情感体验 促进生命发展 篇4

一、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

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 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课堂是学生经历生命成长的场所, 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高度自由、高度放松的氛围中, 思维便会进入一种更高级的自组织、自调节状态, 认知结构便会得到相应的发展。当学生的身心处于快乐自由的状态, 学习情绪将不断高涨, 思维将不断产生兴奋点, 学习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因此, 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促进者”, 为学生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为学生带来自由轻松的学习心理, 让学生在获得学科知识的同时, 经历美好的情感体验, 获取生命成长的精神食粮。一位老师在上北师大版《我长大了一岁》时, 以生动有趣的“圣诞老人”课件动画导入,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圣诞老人”伴随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更使学生感到快乐无比。除此之处, 老师在教学中还创设了“学生当小记者”、“学编儿歌”的教学情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过程中, 孩子们展示了创造才能, 体验了学习的快乐。

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要用“心”施教, 关注“人”的因素, 细心观察学生的内心世界, 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和真挚的情感, 唯有爱才能唤醒爱, 唯有情感才能激起情感。教师关注的目光、亲切的话语、微笑的面容能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存在, 体验到自己作为人的一种尊严和幸福。这种美好情感的体验将激活孩子的学习热情, 引发孩子积极、愉悦、美好的心理感受, 唤发孩子的生命活力, 使孩子的个性和心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把握教材特点, 让学生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

叶澜教授说过:教学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共同体的交往, 要求每个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应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 特别是精神上的满足。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情感, 它对学生精神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披文以人情”, 让语文教学深入每一位学生的内心世界, 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一位老师教学《一朵云》 (北师大版) 时, 充分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创设情景, 引导孩子们想象“雨点儿还会落到哪里, 那里会有什么变化?”孩子们兴致勃勃, 有的说:“雨点儿还会落到草地上, 小草绿了”;有的说:“雨点儿落到花园里, 花儿笑了”;有的说:“雨点儿落到田里, 苗长高了”……这种以“人”为本富有人情味的课堂教学, 给孩子们带来了美好的情感体验, 带来了愉悦的心境, 带来了浓浓的人文气息。而这一切正是生命健康成长必不可少的资源。

语文是一门情感丰富的学科, 言语是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言语的内蕴。我们所接触的语言文字其本身就是一首诗, 一幅画, 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可见, 语文教学实质上是融言语情感、言语体验及言语实践于一体的活动。情感体验既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又是教学的手段之一, 它在教学中显示了独特的功能。我在教学《加了一句话》时, 围绕“春天来了, 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句话, 引导学生想象:假如你也是当时的一个过路人, 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让学生体会诗人在“我什么也看不见”前面加上“春天到了”这句美好的诗一般的语言, 唤起了人们对盲人们的深切同情, 从而感悟语言的无限魅力和情感的巨大力量。

三、拓展学习时空,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丰满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倡导课程的拓展和延伸。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主, 无时不有。拓展学习时空, 构建大语文课堂, 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走向社会, 通过各种学习实践, 在生活中学会学习, 在学习中体验生活, 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比如学完《五彩池》, 让学生画一画五彩池, 设计一份广告或宣传标语,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情感的感悟和体会, 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在“献出一点爱”的活动中, 学生通过对有困难同学的了解和帮助, 经历了同情他人、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在语文课堂里, 教师要充分地发挥“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 注意检查和反馈, 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真诚的赞赏。激励和赏识犹如水的歌舞, 能使孩子的潜能和天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为生命的成长注入生机和活力。因此, 教师要注重发挥激励评价的功能, 充分利用广阔的学习时空, 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同时, 教师要关注弱势群体, 因为在他们学习的道路上, 风雨和荆刺会比阳光和鲜花更多一些, 他们需要更多的尊重和宽容, 需要更多的关爱和鼓励。

实践证明, 无论是文本之间的拓展, 还是超文本的拓展, 都能使学生的视野更为广阔、认识更为深入、思想更为奇特、思维更为敏锐, 都能不同层度地满足学生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 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为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生命的成长播撒更多的阳光雨露。

摘要:从“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出发, 我们的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美好的情感体验能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 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地去学习, 促进生命健康和谐地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创设良好氛围, 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二、把握教材特点, 让学生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三、拓展学习时空, 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更丰满。

关注情感体验 篇5

关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关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江苏省句容市双语实验学校 洪薛(212400)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和内化,即对接受的信息进行感知、识记、保持、应用。而在整个非智力因素活动中,情感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对有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加以吸收,进行知识的积累。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更要关注学生接受信息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使知识通过情感这个媒介更好地为学生接纳和内化。一、创设情境,培养情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有波动性和感染性的。教师在教学中,若绷着面孔,不苟言笑,则教室的气氛必然趋向紧张、严肃,师生之间易产生一种压抑感,学生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更无法激发他们学习的潜能。因而教师要融洽与学生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将师生的感情、融于认知活动中,使学生在一个愉悦、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在这种和谐的环境中,学生表现对教师充满期望、有信任感,学生就容易把这种潜在的情感意识转移到教师所教的学科内容上去,从而形成一种积极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友爱愉悦的氛围中成长。二、培养兴趣,调节情感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这是学习活动的内驱动力,通常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教师要尊重关爱学生生命的发展,把教学过程作为向学生倾注爱心的主渠道,让每位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能从老师“亲切的言行中”读到信任、激励与期待,让每位学生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目标体系提出的:“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要求。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巩固后师继续问“你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了,那么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呢?他们的内角和各是多少度呢?”这使学生的思维再次活跃起来,兴趣盎然的动手去猜想、验证。三、合作互动,激发情感《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与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着教材进行对话的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间、学生间可以进行动态的对话,这种对话的内容包括知识信息、情感、态度等各个方面,教师不在是高高在上的长者,而是孩子们的朋友,他们在合作中探索、求知,教师的一个眼神有时也能表达对学生的关怀。教师和学生就是通过这种对话和交流来实现课堂中师生间的互动的。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小组的同学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去讨论、去实践,去自己寻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说一说等活动,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的看、自由的说、自信的做,不但很快概括出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同时使孩子们体会到了团结合作是成功的有效保证。这样,学生在一次次成功的体验之中,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准确的判断,能够更加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又富有挑战的目标。正如叶澜教授曾指出的:“学生主动性发张的最高水平是能主动地、自觉地规划自身的发展,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标志。”这种积极学习情感的激发,有利于学生丰富个性的展现。四、联系生活,丰富情感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中蕴含的生活情境,向学生提供丰富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感受生活经验数学化与数学经验生活化,体验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观察认识客观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真谛。如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后,可结合美化环境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一次“美丽园圃的设计”,并计算其相关的绿带长度与花坛、草地的面积,让学生感受到可用数与形描述现实世界,获得对数学的“再创造”。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的不断进行中,教师通过变换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经过情、知的多次交互作用,学生的情与理达到统一,教师进而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获得科学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转化为指导学生行为准则的同时,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获得成效,让学生从成功的行为中获得情感上的体验。

关注情感体验 篇6

赵伶俐教授认为好的备课要准确、有效、有美感,这与孙绍振教授认为的文本解读要展示独特视角,给人美的享受的观点不谋而合。“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但为什么是哈姆莱特而不是林黛玉?研读不同文本应有不同的方法,而且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颖的文本研读方法。孙绍振、钱理群等教授非常重视文本研读方法的研究,他们身体力行,对中学语文经典课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创新解读,为我们每位语文教师做出了榜样。

教师在研读文本时,要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妙点举要。如分析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时,我们能感到全诗的美妙绝伦:首联语势豪迈,总领全诗;颔联写山,气势磅礴;颈联绘水,欢快冷峻;尾联抒情,升华主旨。《关雎》《蒹葭》中重章叠句,一唱三叹;比兴手法,意味深长。诗歌艺术的手法一脉相传,绵绵不绝,教学审美化、艺术化,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四、文本研读要注重引发情感共鸣

教师一定要多读、细读文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整合教学资源,教学时才能激发学生,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如教学《孔乙己》时,笔者让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去读:鲁迅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何在?是批判封建科举制度还是揭示一般群众的冷酷和麻木?笔者让学生学习作者运用的对比手法,通过分析叙述视角——小伙计的心灵变化理解小说抒发的感情。同学们对文中所抒发的情感有了深刻的理解,变得更加关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了。学生情感越丰富,体验越深刻,他们研读文本的能力就会越强。

《乡愁》是一首优美深情的诗歌,了解余光中写作这首诗的背景对理解本诗所蕴含的情感格外重要。笔者通过让学生读了余光中的《左手的掌纹》了解到这位抒情诗人离开故土已有半个多世纪,作者的思乡之情格外浓郁深沉。再引导同学们读他的其他诗作,如《白玉苦瓜》等,学生对于他的《乡愁》理解得就更深了。教学时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把体会余光中的思乡爱国之情作为教学重点,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才会让学生受到感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如果能不断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与大师进行生命对话,心灵就会被深深震撼。如女娲补天和精卫填海,显示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勇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凸现的是蔑视权势的朗朗硬骨;周敦颐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现出其洁身自好的高洁品格;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了以国家为己任的凌云壮志;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勇斗群鲨,体现出坚韧不拔的硬汉精神……这些一定能让学生更尊重生命,培养出其特立独行的人格和健全的体魄。

总之,如果我们能全面关注学生文本研读中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全面的文本研读,就能使学生从实际出发,积累丰富情感。我们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亲近母语,关注文体,在文本研读中展示独特视角,引发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整合课程资源,重视师生情感交流,教会学生认真倾听,准确表达。当教师对教学的内容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时,才能在教学上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

如果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每一堂课上都能用深入浅出的文本研读和情真意切的朗读,就能真正打动孩子们的纯洁心灵;如果我们教师能够简洁明快地研读文本,进行充分的语言迁移,就能真正提高孩子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材为例子,真正进行扎实高效的听说读写训练,这样的语文课就是充满魅力的语文课。我们的学生在这种魅力的吸引和熏陶下,才能登语文知识之堂,最终成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和造诣的一代新人。

关注情感体验 篇7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阅读氛围

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古人云:“亲其师, 信其道。”学生只有在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老师面前, 才可能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热火朝天的讨论、无所顾忌的见解、积极主动的学习。为此, 教师不能以“知识的权威”自居, 而应该与学生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 是一种享受。这样学生在阅读中才可能拥有自己的独特体验。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放下架子, 力求与学生平等, 从语言、行为上引导学生感悟课文, 理解课文, 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用鞭策、激励、赏识等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思考。

二、重视朗读, 在朗读中获得自我体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感知教材的主要方式和获得作品情感的基本途径”,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因此, 在实际教学中, 应注重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增强学生的朗读信心, 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通过朗读把作品中所蕴涵的无形情感转化为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 使抽象、空洞的文理生动形象地跃然纸上, 让作者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感受相碰撞, 更进一步地感受作者的心声。通过有感情地范读、齐读、分角色读等方式, 学生随作品中的情感变化而怦然心动, 体会作品中的苦与乐、忧与喜、思与怨。例如, 高尔基的《海燕》, 这既是一篇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抒情散文诗, 又是一幅富有音乐节律和流动感的画面, 作者以海燕象征英勇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 把它当做一把利剑, 划破黑暗, 汲取光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抑恶扬善、爱憎分明的情感态度, 感悟到海燕穿越时空的壮美, 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这是文章所表现的主题思想。通过朗读, 学生很自然进入作者的思维空间, 为进一步体悟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因此, 朗读能使学生观其文, 晓其理, 知其情。

二、 张扬阅读个性, 尊重独特体验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 文本的意义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构建起来的, 要让学生自己阅读, 自己学会阅读。“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不一样, 学生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观点, 这是正常现象。学生的独特体验应受到尊重。因此在课堂上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 允许差异、允许争论。教师要为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独特体验创造良好的环境, 要有意识地设计出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 让学生各抒己见, 迸射心灵的火花。例如在教鲁迅的《雪》一文时, 我先提出:“鲁迅是喜欢南方的雪还是北方的雪?”让学生走进文本, 理解文意, 然后进一步提出:“你喜欢南方的雪还是北方的雪?”鼓励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 而不要迷信权威, 但一定要言之成理。学生果然畅所欲言, 有喜欢南方雪的鲜润美艳的, 认为南方的雪妩媚多姿, 可以给人带来无穷的快乐, 它象征一种理想的生活, 使人们对生活产生美好的憧憬, 也有喜欢北方雪的蓬勃有力的。其中一个学生说:“我不喜欢南方的雪, 南方的雪太软弱, 太软弱不行。”我不失时机地问道:“能举个例子吗?”这个学生结合实际举了几个生动的例子。学生能把文本和现实结合得如此完美, 实属难得。当然,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并不是说一味地肯定, 也不是让教师含糊其辞, 听之信之, 而是对学生要有尊重的态度, 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声音, 同时也要及时准确恰当地纠正学生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学生这些不同的情感感受体验, 有力地显示出个性化阅读的特点。

四、巧设舞台, 展现阅读体验的情感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饱含浓厚的感情色彩。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他们通过朗读等方法, 获得情感体验之后, 想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身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的教师就应把握时机、适时设置舞台, 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体验到的情感, 享受成功的乐趣, 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例如教学《水调歌头》一课时, 我在引导学生感悟了意境、体会到了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后,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现自己所体验到的情感, 全班同学立即动了起来, 有的配调, 有的唱起歌, 有的拿画笔画, 有的声情并茂地朗读……这短短的几分钟可能是他们最开心最放松的时刻。趁势我索性让学生演唱一遍, 感觉好听, 又要求跟着音乐伴奏唱一遍, 有些学生还不由地做起动作。这节课效果不错, 学生比较满意, 关键是教师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 让他们把自己体验到的情感表达了出来。

五、多方位评价, 使情感体验得到认可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之后, 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 要求学生在阅读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作出自己的判断。这就要求教师多方位地评价, 不要仅仅以主观认识或感悟评价别人的阅读体验、感悟, 应允许“百花齐放”、“不拘一格”, 这样就会使学生体验到情感的进一步升华, 促进学生更好地健康地发展。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面向全体学生, 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 重视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特别关注学困生阅读中的情感体验, 对他们的点滴感悟要格外珍视, 多给他们一些肯定, 长此下去, 他们定会有进步。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就像绵绵细雨, 悄无声息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灵。只有优化了情感教学, 学生才能真正受到课文思想感情的熏陶, 才能较成功地提高情感素质, 有效感受吸收课文的语言、文本的情感, 从而使阅读教学呈现出勃勃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卢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2.

[2]吴琴飞.初中语文的内涵与文学鉴赏.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6 (02) .

[3]朱慕荣.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6.

[4]熊小萍.初中语文情感教学及其途径.新课程 (教研版) , 2009 (09) .

关注情感体验 篇8

一、调动感官, 让学生产生激情体验

陶行知认为主张教学中应解放儿童的双眼、大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动手操作, 乐于表达,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动脑去解决问题,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 让学生在全方位的参与中学习,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使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 故事短小精悍, 且是孩子耳熟能详的, 因此, 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如果按照常规的课文学习, 反而显得枯燥, 孩子学起来也提不起精神。那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呢?笔者在教学中, 放手让孩子加动作、表情去讲故事。他们讲到“十分焦急”时, 有的紧皱着眉头, 有的不停地挠着脑袋;当讲到“筋疲力尽”时, 居然用自己的小拳头捶起了背;当他们讲到“纳闷”时, 又眨巴着眼睛, 挠着头发, 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整个故事, 孩子们讲得绘场绘色的, 既促使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表演等能力, 又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本课的知识, 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本课的重要难, 从而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尊重个性, 让学生获得愉悦体验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提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进行阅读。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禹治水》第二自然段时, 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洪水使老百姓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 这时大禹来了, 他是怎么想的, 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二自然段, 看看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读书, 思考。学生们是这样回答的:“第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 说明禹的决心很大。”“第三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因为禹吃尽了千辛万苦。”……看来, 学生已初步理解了这段话的内容。在初步理解感知的基础上, 大屏幕出现了禹治水的画面和第二自然段的文字, 让学生根据画面再一次理解了大禹治水的不容易, 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大禹的印象。这时, 老师又问:“你有什么好方法把这一自然段记住呢?”学生举手回答, 有的说“我可以边想电脑里的画面边背诵。”有的说“我可以多读几遍。”还有的说“我可以根据黑板上的两个关键词语进行背诵。”……学生提供了很多方法, 并用自己的方法很快就记住了这段话。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总是将自己定位于和学生平等交流、沟通的合作者、参与者, 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其具有个性化的体验的基础上, 与学生真诚地沟通、交流、对话, 时不时地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开放的、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诵读、理解、体验;尤其是当学生回答精彩时, 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这让学生更加自信, 从而让他乐学不疲。

三、积极评价, 让学生体味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情感, 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获得自信, 体验成功。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 例如:当孩子读书读得不好时, 老师应鼓励他说:“没关系, 课后多读几遍, 一定就能读好了。”当孩子回答问题很精彩时, 老师应表扬他说:“你的回答真棒!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你最大的肯定!”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 老师还可以说:“你的看法很独特!”……当在课堂上, 教师真心地鼓励、赞美一个孩子时, 孩子就会大大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体会到成功的愉悦, 他们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充分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欣赏、鼓励, 甚至是爱, 从心理上放下了因害怕老师而产生的“戒备”, 从而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老师, 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老师的课。

关注体验学会探究 篇9

一、创设情境, 提供探究时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在“课程改革的目标 ”中指出“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好的学习环境, 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能让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 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下, 学生会千方百计地探索知识, 探究问题, 会信心百倍地克服困难. 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 创设各种情境, 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探究时空.

1. 问题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要设计既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 又可以接受的有一定坡度的问题, 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如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 可创设问题情境:分数王国里打擂台, 1/4, 1/3和2/3都说自己比1/2以大, 吵吵闹闹的, 你能帮它们判定谁大谁小吗? 学生特别有兴趣探究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比赛情境. 小学生争强好胜 , 比赛情境很容易激起他们的热情. 如学习“面积和面积单位”, 可创设师生涂色比赛的情境, 师生在不同大小的长方形里涂上颜色, “老师涂得很快为什么却输了呢? ”学生在“赢了老师”的兴奋中领悟出“平面也有大小之分”, 再来探讨面积和面积单位, 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

3. 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 , 又应用于生活. 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践,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 会促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喜欢数学. 如:学习“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 可出示商场情境, 商品价格:一件衣服64元, 一条裤子25元, 一双鞋28元, 一条裕巾37元, 妈妈和小明一起去商场买东西, 妈妈身上带有100元钱, 猜猜她能买些什么? 单纯的数学问题成为活生生的生活情境, 学生“身临其境”, 根据不同的方案列出不同的算式:64 + 25, 64 + 28, 25 +37, 25 + 28, 28 + 37. 该怎样口算呢 ? 学生自然乐于探究口算方法,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二、关注体验, 经历探究过程

体验是一种情感投入的学习活动, 是认识内化的催化剂.它将主体的原有经验与新知衔接、贯通, 帮助主体完成认识的升华. 让学生多一些体验, 是理解知识的需要, 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我们要高度重视探究活过程的体验及体验后的感悟.

小学生年龄小, 平时获得的经验不多, 并且是不自觉的.教学中应该对体验给予特别的关注, 在学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 帮助学生把感性知识上升为理性知识, 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如学习“三角形 的面积计算”, 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推导过程. 学生通过摆一摆、拼一拼、剪一剪、猜一猜、弄一弄, 自己去发现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去寻找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三、开放习题, 激发潜能发挥

数学中大量的例题、习题为学生提供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机会, 也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 然而, 原教材中相当多的习题停留在分类介绍方法和技巧的层次, 忽视应用与创新. 教师要努力拓展数学习题的体系, 使练习设计更具有层次性、多样性, 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激发学生潜能的发挥, 学会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

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的题目, 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解题思路开阔,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索的精神. 如教学“比的运用”, 出示应用题: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面播种大豆和玉米 , 播种面积的比是3∶2, 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 可鼓励学生列出与课本不同的方法, 学生乐意接受这种挑战, 个个信心百倍, 找到了多种解法. 有的用100÷ (2 + 3) ×3求出大豆面积后再求出玉米面积, 有的把玉米的面积看作“单位1”, 用100÷ (3÷2 + 1) 先求出玉米面积, 有的把大豆的面积看作“单位1”, 用100÷1 +2/3先求大豆面积. 学生们思维活跃, 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从不同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在数学学习中, 要善于设计开放性习题, 鼓励学生依情况的变化而变, 不断调整自己的思维, 迅速地建立联系,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不同的方法, 真正成为学习数学知识的“探索者”.

四、尊重差异, 学会合作探究

2011版《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倡导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学生的个性和起点不同, 在探究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同, 不要对学生的探究加以限制, 要尊重差异, 鼓励学生既敢于标新立异, 敢于突破别人的见解, 又学会合作互动, 互相交流, 共同探究.

如学习“三角形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学习小组内用板条制作三角形、长方形或正方形, 拉动、摆弄, 各抒己见, 有的说“三角形很牢固”, 有的同学联想日常生活中所见的三角形使学生们的实例加以证实. 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感受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特征.

又如学习“圆的面积”时, 圆的面积大小和什么有关呢?怎样计算呢? 老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学生毫无顾忌地放飞自己的思维, 有的说和周长有关, 有的说和半径有关. 接着教师出示图, 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想象, 不少学生凭直觉认识到圆的面积跟R2有关, 有的说有4个R2, 有的说3个R2多一些. 在直觉的基础上, 让学生动手、动脑, 尝试探索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既展示自己的个性, 又互相合作、交流, 每一名学生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关注“情感态度”重视情感教育 篇10

一、改善师生交往,建立和谐关系

走进心田。俗语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有一片爱心,热爱关心每一位学生,以教师的爱去唤起学生对教师的爱产生情感的共鸣。学生由爱老师转向爱老师所教的学科,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所谓“爱屋及乌”,让学生想学、乐学,建立和谐课堂。

允许错误。在师生、生生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几乎随时可能有学生在出错,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站在学生的位置,正确理解课堂出错的必然性。蹲下身来,从学生的视角看待这些错误。让学生坦承自己的想法,倾听学生的表述。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时,告诉学生不要紧,因为“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这样快乐、宽松地学习,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跃起来。

激励唤醒。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沟通与交往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的。教师在教学时要采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用手势肯定、眼神默许等手段,唤醒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究欲望。精心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合作的成功;组织课堂讨论,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学“平行线”时,有学生提出“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一定是平行线”。显然这位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教师一方面给予发言的肯定,另一方面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建立空间线段和平面线段的不同概念,给予耐心指点,使得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二、挖掘教材新意,引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呈现给儿童的学习材料既要和已有的经验有一定的联系,又要有足够的新颖,才能产生‘冲突’,引起儿童的兴趣,促进儿童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设置悬念,提出新颖且有吸引力的问题,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语句,创设轻松和谐的氛围。

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说明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这节课我们将研究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

师:是3的倍数的数,也可以说这些数能被3整除。谁能举出几个能被3整除的两位数?

生:12、15、18……

教师给予表扬肯定。现在老师出一组数,你们来判断能否被3整除。师出示:133、132、353、369。

生:能被3整除的有:132、369;不能被3整除的有133、353。

学生虽说出正确结果,但说不出规律。此时学生情绪有点波动,不少学生表现不解、好奇。教师不急于给方法,而是接着请学生报出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教师一一判断哪个号码能被3整除,哪个不能,学生验证后果真正确。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急于想知道老师有什么判断的秘诀。教师抓住这一时机,引导学生观察、判断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得出结论。教师若能根据知识本身的魅力,精心设计问题,激起思维浪花,教学过程中就能很容易帮助学生实现一个个求知的成功。

三、培养参与意识,成为学习主人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教师唯一的工作是帮助学生成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活动是双主体活动,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也是参与者。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就是学习的主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交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所以,课堂中,师生的情感交流至关重要。教师只有“动之以情”才能“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人的情感有强烈的感染性,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是教育力量的源泉,在交流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建立一个和谐的课堂。让学生多发言,多了解学生,设计多让学生动脑、动手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有什么认识就有什么情感”,恰如古语所云“知之深,则爱之切”,“知”和“爱”是师生的共鸣。

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自己动手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首先让学生在本子上分别画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用量角器量出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并算出内角和。学生人人动手,个个显得胸有成竹,很快学生量好了。教师让部分学生汇报量的三个角的和,学生汇报如180°、180°、179°、170°、181°等。师问:三角形的内角和大概等于多少度?(生:180°左右。)因为测量的误差,想一想还有什么验证的办法?有学生提出把三角形三个角撕下,拼起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按书本的方法画上虚线,标出∠1,∠2,∠3。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沿虚线剪下来,拼在一起,即是一个平角。教师表扬一些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创新的学习态度。在教师的鼓励下,有的学生说:把正方形沿对角线割成两个三角形,用推理来验证。因为正方形四个内角都是直角,所以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90°×4÷2=180°。学生不断发现,教师不断鼓励,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学习的主体意识。

四、注重情感教育,愉快学习体验

首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师要有积极的情感态度表现,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是一部活动的教材,是一个生动的榜样。心理学告诉我们,模仿是青少年学习的一种方式,教师积极的情感表现能促进他们的模仿学习。凡是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先要做,教师要保持乐观的心境,朝气蓬勃的精神,不断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其次,情感既是教学手段,又是教学目的。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不但应该关注全体学生智力发展,也应该关注全体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教师要把学生情感的激发和调动作为提高教学活动效果和效率的手段。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高尚情感,正视困难、不畏挫折的意志,主动进取、自信自尊的性格品质。

第三,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以产生情感。

第四,教师对数学有兴趣,从而感染到学生对数学有兴趣。教师要用愉快的心情授课,富于感情,调动学生的激情,从而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关注情感体验 篇11

一、调动感官,让学生产生激情体验

陶行知认为主张教学中应解放儿童的双眼、大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开动脑筋、动手操作,乐于表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动脑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地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的参与中学习,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使语文课堂鲜活起来。

如在教学《揠苗助长》一课时,故事短小精悍,且是孩子耳熟能详的,因此,理解起来并不困难。如果按照常规的课文学习,反而显得枯燥,孩子学起来也提不起精神。那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呢?笔者在教学中,放手让孩子加动作、表情去讲故事。他们讲到“十分焦急”时,有的紧皱着眉头,有的不停地挠着脑袋;当讲到“筋疲力尽”时,居然用自己的小拳头捶起了背;当他们讲到“纳闷”时,又眨巴着眼睛,挠着头发,一副疑惑不解的模样……整个故事,孩子们讲得绘场绘色的,既促使他们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表演等能力,又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轻而易举地解决了本课的重要难,从而达到了教师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尊重个性,让学生获得愉悦体验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提倡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进行阅读。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禹治水》第二自然段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洪水使老百姓不能过上安定的生活,这时大禹来了,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请小朋友读一读第二自然段,看看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于是同学们用自己的方式读书,思考。学生们是这样回答的:“第一句话给我印象深刻,说明禹的决心很大。”“第三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禹吃尽了千辛万苦。”……看来,学生已初步理解了这段话的内容。在初步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大屏幕出现了禹治水的画面和第二自然段的文字,让学生根据画面再一次理解了大禹治水的不容易,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大禹的印象。这时,老师又问:“你有什么好方法把这一自然段记住呢?”学生举手回答,有的说“我可以边想电脑里的画面边背诵。”有的说“我可以多读几遍。”还有的说“我可以根据黑板上的两个关键词语进行背诵。”……学生提供了很多方法,并用自己的方法很快就记住了这段话。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总是将自己定位于和学生平等交流、沟通的合作者、参与者,在充分尊重学生及其具有个性化的体验的基础上,与学生真诚地沟通、交流、对话,时不时地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自由的课堂氛围中诵读、理解、体验;尤其是当学生回答精彩时,教师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让学生更加自信,从而让他乐学不疲。

三、积极评价,让学生体味成功体验

成功体验是一种积极参与的情感,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新课标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的评价能够让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例如:当孩子读书读得不好时,老师应鼓励他说:“没关系,课后多读几遍,一定就能读好了。”当孩子回答问题很精彩时,老师应表扬他说:“你的回答真棒!同学们的掌声就是对你最大的肯定!”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时,老师还可以说:“你的看法很独特!”……当在课堂上,教师真心地鼓励、赞美一个孩子时,孩子就会大大地增强自己的自信心,体会到成功的愉悦,他们在与老师的互动中充分感受到了老师对他们的关注、欣赏、鼓励,甚至是爱,从心理上放下了因害怕老师而产生的“戒备”,从而不由自主地喜欢上了老师,也“爱屋及乌”地喜欢上了老师的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强调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注重学生良好的情绪积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注学生体验,提高技术素养 篇12

一、联系生活经历, 激活已有体验

劳动与技术课是基于儿童生活经验的, 学生到了小学三年级, 已经积累了部分生活经验, 而他们的生活经验对于劳技课而言有着特殊的课程资源价值。

课一开始, 教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 让他们说说自己会用什么材料来进行编织, 从而自然地引出了芦叶。在认识并了解了芦叶的用途后, 教者通过多媒体画面将学生们带入了多彩的粽子世界, 把学生深深吸引住了, 从而适时地引出本堂课要制作的方粽, 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注重学做结合, 生成制作体验

《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试行纲要》中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 他们不仅是劳动的体验者, 更是动手操作的主体。只有当他们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时, 他们的体验才是最真切的。在劳动与技术课上, 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参与实践活动, 手脑并用来学习。这就要求教者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做结合,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探索, 积极地去体验。

在指导制作方粽时, 为了避免过程的枯燥乏味, 教者采取了各种形式的学做结合。第一步———裁剪, 老师边示范讲解裁剪芦叶的要领, 边让学生去尝试;第二步———编织, 让学生观看视频找出编方粽的制作要点, 并通过师生合作进行再次示范, 为学生独立操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步———合拢, 老师的示范操作和学生的模仿操作同步进行, 这样既有利于克服学生操作时手忙脚乱, 又有利于学生掌握操作技能;第四步———编底, 教学中采用先看, 后分析, 再动手的方法, 把握住编方粽的要领, 更为后面探究封口打下了基础。而后的装料、封口、修剪几个制作步骤, 只是对学生进行了一些简单的引导, 让学生通过交流与沟通, 自主学习方粽的制作方法。

就这样, 学生始终在教师的引导下, 动脑、动手、动口,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获得了积极的制作体验。

三、强化实践操作, 丰富生命体验

实践操作是劳技课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参与学习过程, 获取感性知识, 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 不断形成不同的兴奋点, 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之中。

在学生对编方粽的方法步骤已经了然于胸的情况下, 组织学生小组内两两合作, 同时在大屏幕上播放方粽的整个制作步骤, 教师积极发挥主导作用, 适时的辅导, 及时的鼓励, 使学生愉快而轻松地完成方粽的制作。

正因为有了动手操作实践, 才能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 使知识的学习不再是仅仅属于认识、理性范畴, 它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不仅要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 用自己的手操作, 还要用自己的身体去经历, 用心灵去感悟。

四、引导过程交流, 进行多元评价

学生操作完成后, 依据重视过程兼顾结果的课程实施理念, 设计交流与评价的环节, 以此促使学生在进行扎实的活动实践之后, 在交流中反思、总结提高, 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过程方法三个维度都有收获。如在“编方粽”活动中让学生随时记录自己的操作心得, 同时将成品和心得进行展示。这样不仅起到激励学生的效果, 而且还起到了生生教育的作用。在活动最后的交流评价阶段也应引导学生交流情感性收获, 对学生的活动成果在展示交流中尽量不做等级性评价, 积极肯定每一个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发展。最后, 教者们还要为学生的劳动成果提供展示机会, 如将学生的活动成果存放在劳技成果展览室, 美化教室、家庭等, 使学生学会重视自己的劳动成果。

上一篇:阳光体育健美操教学下一篇:精制软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