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分析框架

2024-09-08

战略分析框架(精选10篇)

战略分析框架 篇1

战略管理理论认为, 竞争战略就是通过选择最优的市场定位、策略性行为与有效的资源组合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而本文则认为, 在交易成本为正的条件下, 竞争战略的研究还应包括企业是选择攫取还是保护行为, 以实现企业扣除交易成本后的价值最大化。本文主要应用了Coase (1960) 、巴泽尔 (1997) 、周其仁 (2000) 等人的产权理论。产权理论可以应用于竞争战略的很多领域, 例如交易成本对于竞争战略 (如价格歧视、掠夺性定价) 的影响, 契约成本对于企业垄断力量的影响等。本文主要强调交易成本为正条件下的竞争战略问题。

我们认为保护产权的成本 (交易成本) 越低, 市场交易行为越多, 从而从事创造价值的行为也就越多;相反如果产权的保护成本太高, 人们就会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攫取这些保护成本很高的资源。因此, 保护成本影响企业创造和获取的价值。在此基础上, 我们可以推论, 当保护产权的成本很高时, 企业可以通过降低保护成本 (或提高其他企业的攫取成本) , 来实现价值创造及价值增值。

一、竞争战略的产权分析基础

为了把产权理论应用到战略管理领域, 需要首先阐述产权理论的一些核心思想对于战略管理领域可能产生的影响。

(一) 基本分析单位

战略管理理论往往以资源为基本的分析单位。在战略管理理论中, “资源”指的是任何可以给企业带来潜在优势的东西。但是资源通常具有多重属性, 而且这些属性可以被分割。本文借助产权理论的观点, 把基本的分析单位放在产权上。本文把资源理解成一种权利束, 它包括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这些权利影响着个人从资源中获益的能力。而资源的价值与这种获益能力正相关, 从而也与隐含的产权正相关。因此, 理解资源价值的关键是理解什么决定着产权以及这一产权所带来的相应获利能力。

在产权分析方法中, 企业拥有一种资源, 也就意味着拥有了这种资源不同属性的权利束。然而, 企业对这些产权的控制程度是不同的。如果产权的控制成本太高, 所有者就会把这一产权置于“公共领域” (public domain) 。因此, 资源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它的稀缺性, 也取决于对于特定产权的控制成本。这也就是说, 交易成本影响着资源价值。

(二) 交易成本为正的环境

科斯定理指出, 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 产权的最初分配方式与效率无关, 市场的配置可以创造资源最大的价值 (Coase, 1960) (1) 。

因此在交易成本为零的环境下, 市场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交易成本为零的假定限制了我们对于战略问题的理解。这是因为:首先, 在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里, 根本不需要研究创造和获取价值的问题。因为资源都会在市场机制下得到最优的配置并且在配置的过程中不需要耗费成本;其次, 按照科斯的理论, 在交易成本为零时, 所有的组织安排都同样有效。因此企业不可能通过改变组织结构、形成组织能力等方式来获取竞争优势;第三, 在零交易成本的前提下, 需求和供给不会存在缺口, 没有人可以利用市场力量 (如减少供给) 来获得超额利润。因此, 战略活动只有在交易成本为正时才更有意义, 要理解战略问题就必须要考察交易成本。

科斯定理已经考虑了这一问题。科斯定理的隐含命题是, 当交易成本为正时, 资源的配置会发生扭曲。这也就意味着, 界定资源产权的交易成本以及保护这些产权的交易成本可能会耗散资源的价值。随着价值的耗散 (巴泽尔, 1997) , 交易双方分享的价值将减少。也就是说, 交易成本影响着交易双方可以获取的总的价值。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交易成本的存在意味着理解价值创造比现在的考察更为复杂。在交易成本为零时, 交易所创造的价值可以清晰地表示为生产者剩余与消费者剩余之和。然而, 交易成本的存在意味着保留价格应该扣除相应的交易成本。交易成本实际上影响着总的成本和最终形成的价格, 所以, 在交易成本为正时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与交易成本为零时的会有所不同。因此理解“价值创造”必须要关注交易成本, 因为降低交易成本可以使交易双方获取的价值增加 (Williamson, 1999) 。

二、竞争战略的产权分析框架

从产权理论的角度看, 竞争战略的目的是选择攫取和保护行为的有效组合, 从而使得企业扣除交易成本后创造的价值最大化。图1构成了竞争战略的产权分析框架。

(一) 获取价值

产权影响着所有者获取价值的能力。给定资源的某一特定用途, 获取价值的能力取决于资源所有者为排除他人攫取这一特定产权而花费的保护成本。因此, 交易成本取决于保护产权的成本。在本文的研究中, 产权是实际的所有权, 而不是法律上的所有权 (巴泽尔, 1997;周其仁, 2000) 。

由于存在保护成本, 所有者不可能拥有资源的所有属性;同时, 保护成本还意味着产权面临着被攫取的可能性。本文把“攫取”看作占有他人产权, 而不给予补偿的行为。例如, 交易双方经过讨价还价达成协议, 但是卖方所提供的商品质量低于协议规定的质量。卖方的这种签约后的机会主义行为就攫取了买方的 (部分) 产权。当然, 攫取还包括模仿、盗版、反向设计等行为, 更宽泛的攫取行为还包括价格竞争、质量竞争和技术竞争等竞争行为。这些攫取产权的行为都没有给予所有者以相应的补偿。因此, 企业中所有的产权都可能被行业中的其他成员, 以及新进入者和替代品生产者攫取。

相对于“攫取”, “保护”则是减少其他成员攫取产权的行为。产权所有者可以利用法律体系或私人的秩序来实施保护。当然阻止他人进入市场、设立进入壁垒或增加模仿成本、治理机制等也是针对他人的攫取而进行的保护产权的行为。

本文将一种资源的产权看作该资源的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 而且资源的价值取决于产权的受保护程度。我们假设企业通常追求扣除攫取和保护成本 (即交易成本) 后的价值最大化。这与竞争战略理论的核心问题 (比如选择最优的市场定位、市场活动和资源组合来实现企业获取的价值最大化问题) 有一定的联系;不同的是, 它强调了产权和交易成本的重要性, 加入了对于交易成本 (攫取成本和保护成本) 因素的考察。

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讲, 某企业所获取的价值是图1所示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其他市场成员针对本企业的攫取行为、企业的保护行为、企业自身的攫取行为、以及企业和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讨价还价行为。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 预期对于攫取和保护的行为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如前所述, 保护程度越高, 攫取的行为越少。当然攫取的行为越少, 所需要的保护行为也就越少。因此有理由认为, 所有的攫取行为都建立在攫取者对于保护产权行为预期的基础之上;同样, 所有的保护行为也都建立在对攫取行为的预期基础之上。因此, 保护 (攫取) 产权的行为必须会影响攫取 (保护) 产权行为的预期。例如, 麦当劳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建立和维持品牌, 这种行为改变了潜在攫取者对于攫取成本的预期, 因而限制了特许经营者攫取品牌价值的行为 (如降低质量) 。市场进入博弈 (Tirole, 1988) 进一步说明了攫取与保护的这种特性:潜在进入者和在位者根据他们对于收益状况的预期, 决定是否进入。因此, 改变对手的预期可以决定最终的子博弈精练均衡解。比如在位者可以通过形成过剩的生产能力来影响进入者的收益预期, 从而最终的子博弈精练均衡解为进入者选择不进入。这一均衡使在位者的产权得到了保护。因此, 产权不仅与契约和法律相关, 也与个体的竞争性策略行为相关。

当然, 预期与攫取者 (保护者) 的个人判断有关, 而个人判断又与个人所掌握的信息有关。信息越完全, 预期越准确。但是获取信息本身是有成本的, 不同的市场参与者获取信息的成本也不尽相同。因此, 可以通过信息改变对手的预期和对手的攫取 (保护) 行为, 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二) 企业的攫取行为

一个企业可以通过攫取行来增加它获取的价值。攫取成功的必要条件是有产权处于公共领域。这可能是由于其他市场参与者在存在保护成本的情况下, 把某些产权置于公共领域可能是最优的行为。当然, 没有保护的产权并不意味着一定会被攫取, 这是因为攫取同样也要付出成本。因此, 考虑攫取的行为还需要考虑攫取的成本。企业的攫取行为有很多的方式, 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敲竹杠以及其他竞争性行为。而且, 攫取的行为可以针对竞争对手、消费者、供给者、联盟伙伴等所有的利益相关者。所有的攫取行为都围绕着没有得到完全界定的产权展开, 而交易成本的存在使产权不可能得到完全的界定。例如签约成本的存在使得契约不可能完备;监督成本的存在会导致道德风险行为、考核产品属性的成本会引起逆向选择问题;以及针对进入者和模仿者的保护成本会使得获得的收益减少等等。

(三) 针对本企业的攫取行为

其他企业针对本企业的攫取行为将减少企业获取的价值, 这有两个原因。第一, 攫取者可以通过敲竹杠、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或模仿产品等行为获取收益, 这些行为显然会减少原有企业的收益。第二, 减少其他参与方的攫取行为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比如, 不同质量的产品以同一价格销售, 买者可能为了买到高质量的商品而付出考核成本。但是消费者这种考核成本会使得资源创造的价值减少, 相应地会引起市场均衡数量的减少。这一解释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例如, 超市向顾客提供不允许挑选的水果, 减少了顾客的考核成本, 从而减少了价值耗散。

(四) 企业的保护行为

如果没有攫取的行为, 也就没有保护的行为, 因此保护行为与攫取行为是相互关联的。这也就是说, 保护行为会改变攫取的成本。现有的战略管理文献提出了保护的很多方式, 比如提高模仿成本以及设置进入壁垒 (Tirole, 1988) 。产权理论对于保护和攫取提出了新的理解:第一, 它明确指出由于保护本身也需要付出成本, 所以不可能实现完全的保护, 因此很有可能发生攫取行为。第二, 保护的行为会耗散资源的价值, 如果可以降低保护成本, 就可以获取更多的价值。第三, 保护产权的方法不仅限于提高模仿的成本和设立进入壁垒, 也包括签订契约、对产品分类和保持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稳定性。

(五) 讨价还价能力

战略管理理论将讨价还价能力看作企业可以获取多少价值的决定因素 (Porter 1980) 。讨价还价能力主要由企业的规模、外部选择、耐心等因素决定, 这种讨价还价能力决定了企业获取价值的份额, 从而也决定着产权的实际内涵。换个角度来看, 产权能否得到很好的执行也影响着讨价还价的能力。例如, 如果契约可以得到完全的规定和执行, 那么企业的投资是否具有专用性则变得并不重要, 而企业是否具有外部选择权则变成了获取价值的关键。

另外, 产权的理论框架指出了讨价还价还可能会导致价值的耗散。这既表现在讨价还价的失灵, 也表现在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所导致的交易行为的减少。

三、结语

产权理论把减少价值的耗散看作价值的新源泉。本文的分析框架提供了一种理解企业创造和获取价值的具体方法。这一框架除了包含了现有的战略管理理论以外, 还包括了一些新的内容:强调攫取和保护行为都是有成本的, 应该考虑二者的权衡关系;指出攫取和保护行为会导致价值耗散, 因此可以通过减少耗散来增加价值;提出降低消费者的交易成本 (如考核成本) 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

这一框架还可以帮助管理者对于不同的产权组合的选择进行比较。例如, 利用这一框架可以比较资源的不同用途所引发的不同的攫取和保护成本, 从而使得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当然这一理论也应该考虑以下的权衡关系:将资源用于保护本企业自身的产权, 还是用于攫取其他企业的产权。显然, 这一框架对企业资源的整体配置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Coase, R.H.,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inidem.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

[2]Williamson, Oliver E., Strategy Research:Governance and Competence Perspectiv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9.

[3]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4]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J].经济研究, 2000, 10.

战略分析框架 篇2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国际贸易;战略调整;国际化资本账户;监督制度

国际贸易战略的制定和调整要考虑到本国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特征和生产阶段、全球贸易发展趋势、国际贸易最终实现方式和经济管理体制等众多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新的发展形势使我国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对外投资大国,这也对我国经济体制和国际贸易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重大举措。本文所探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国际贸易新战略是在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对经济体制框架、国际贸易战略和国际贸易管理体制进行相应的构建和调整,最终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部署。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国际贸易新战略的背景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国际贸易新战略有着其深刻的国内外背景。准确把握全球经济趋势和发展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保障,中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框架的构建离不开全球贸易链的推动。以国际形势来讲,区域贸易安排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经济全球化贸易体制正在进行新一代的国际建构。

(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国际贸易新战略的国际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入以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新阶段。国际生产体系、商业业态与贸易投资格局与全球价值链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也造就了世界经济格局的新趋势。在全球价值链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全球贸易中中间产品贸易份额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的百分之六十左右,远远高于最终产品贸易份额。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全球经济的生产、贸易投资体系都随着经济发展的趋势发生新的转变,生产与投资之间由传统的替代关系转为互补关系,国际贸易之间日益融洽,跨越国界的贸易、投资之间的最大障碍也由关税转变为“边境内”的监管、非关税壁垒和贸易服务的行政管理。1994年乌拉圭回合协议为主的WTO贸易规则和贸易政策已经不适用当前以全球价值链为代表的新贸易模式,难以满足跨国企业利益最大化的发展要求,于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迫切需要制定新的贸易投资国际规则,实现与全球价值链的无缝结合,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保持本国经济贸易的领先竞争力。

自2001年11月多哈回合谈判启动以来,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因利益、需求点的差异导致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另一方面,区域经济之间的合作加速了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的发展与巩固,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据统计,到2015年4月为止全球已签署了449个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其中近十年签署的区域贸易协定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尤其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贸易大国纷纷签署双边和区域贸易协定,推动着区域经济集团的扩展,进一步引导着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之间签署的规模庞大的自由贸易协定,全球经贸格局和国际经贸规则随之转变,使得各发展中国家倍感压力,不得不调整本国的贸易策略,以适应更高水平的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国际贸易环境。当前全新的区域贸易协定不仅包含了贸易自由化所涉及的关税及非关税贸易行政管理,而且包含了贸易生产、服务、投资自由化争端保护标准、解决机制、环境标准、劳工标准和竞争政策。

(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国际贸易新战略的的国内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资本净输出大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也在2010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产业配套能力强、市场广阔、资源丰富、国际化经营能力和企业创新力也在不断地提高,这为中国扩大经济开放,在经济全球化中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构建双边和多边的自由贸易体制为中国巨大的生产能力提供稳定的国际环境,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又为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体制的构成提供了市场基础。因此,这些因素都要求我国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国际贸易新战略,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多边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为以我国为核心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的构建提供行政基础,建立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2010年以来我国传统的重商主义贸易政策难以适应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出口导向驱动,所以中国需要在巩固国际贸易优势的同时,还要引进研发先进技术创造更加高级的生产要素来升级优化国内产业结构,促进中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大服务业与农业等领域贸易经济开放,调整生产性服务业的经济结构。随着新一轮开放型经济的到来,我国必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国际贸易新战略,妥善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带来的挑战,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抢占先机。

二、新形势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

开放型经济体制指的是以自由贸易理论为指导,以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为基础,按照市场经济机制和规则进行管理活动的经济体系、运行机制和法律制度。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不同国家之间自由分配,达到全球资源最优化的配置是开放型经济最主要的特征,因此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目标是在满足中国对外开放和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式的前提下,建立全方位、立體化、网络状的经济贸易机制,推动全球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的多向流动,最终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市场的高度融合,优化升级我国经济的转型。根据分析开放型经济体制特征和目标,我们可以得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框架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建立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贸易制度。开放型经济最主要的诉求就是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WTO为市场经济的开放做了重大贡献,但因WTO规则制定于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协议,其涉及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制度安排上,在账户开放、要素、服务、商品等领域涉入宽度与广度都已无法满足当前各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价值链发展日益常态化,国际贸易之间的最大障碍现已成为边境监管、贸易壁垒以及繁文缛节的行政管理,贸易自由化与开放化的政策实现了将终端产品转为全球价值链、将产品贸易转为服务贸易、将生产要素转为要素整合。因此,我国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要增加贸易机会,减少生产成本,破除贸易壁垒,并以此为依据调整国内经济体制、规制与政策。

nlc202309081109

第二,建立开放的国际化资本账户。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已逐步取消国外金融机构进驻中国的业务与地域制约,且放宽了国外证券金融公司的股权与业务限制,可谓是为金融国际化迈出坚实的步伐。但由于开放型经济在运营过程中的诸多限制,严重制约着金融市场化和开放经营,我国迫切需求通过国际化的金融发展理念来为资本机构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建立开放的国际化资本账户必须要积极探索国际化、市场化金融发展理念以及金融监管,打破制约金融发展的体制,让市场在金融配置中发挥其决定性作用。我国要建设具有良好品牌和国际竞争能力的开放型金融机构,必须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秩序规则的规划与制定,推行全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将人民币国家化的进程加快,實施“走出去”引导战略,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建设能力,确立利率、汇率与信贷等金融机构的改革方向。

第三,建立安全高效的监管制度。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构建为我国监管制度和监管能力带来更多的挑战,我国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时要坚持政治底线,在防范风险、做好风险评估、最大化排除风险的同时,还要对新的经济体制进行科学求证,构建健全完善综合的监管制度,提高我国政府的监管能力,使我国经济在国际贸易中处于相对安全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要对产业开放的程度做好预测,将产业开放后面临的风险做到心中有数。另外,中国传统的监管制度使重视前期的审批,但后期的监管及风险监控却没有受到完全的重视。我国要建立安全高效的监管制度,就必须对发生在我国境内的任何股权投资和并购进行依法严格审查,将国民经济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开放国际化资本账户后,政府要建立资本数据共享与分析检测体制,以防止资本的大出大进,筑立好监管的防火隔离墙。

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国际贸易新战略的调整

国际贸易新战略是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框架与对外开放贸易的结合,以促进经济改革的发展广度与深度。国际贸易新战略要求我国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有力结合,全力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的相互促进,促进国际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的自由流动,达到全球资源最优化的配置,引领国际竞争经济合作的新优势。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下国际贸易新战略的调整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际贸易中角色的调整。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已逐步融入到国际贸易体系之中,成为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参与者,这也是我国参与多边贸易以来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角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国际上崛起,并且这些新兴经济体在全球贸易治理中的地位强化,由此引发了全球贸易主导角色的变动以及治理结构的调整,新兴经济体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价值观和利益冲突,迫切需求对全球贸易治理结构的调整。我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需要在全球经济贸易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因此,中国需要调整在国际贸易中的角色,由参与者向主导者转变,代表各新型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多边、双边、区域等层面争取更多的利益,稳定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利益平衡。

第二,国际贸易中发展战略的调整。在以全球价值链为基础的生产模式下,已改变了国际生产与分工的基本形态,使商品生产产业链中原料、加工、制造等各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整合,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中国贸易发展战略正向着全球价值链导向调整。中国贸易在全球贸易中所处的地位及发展程度是以附加值贸易统计为基础的,国与国之间产品、产业优化分工的新型贸易模式将不同要素集中调整,将传统的产业政策向着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业政策逐步调整。商品、投资、服务等诸多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转使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政策不仅损害实施国的正当权益,而且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因此,必须顺应价值链的形成和升级需要来安排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我国要实施国际贸易新战略必须在新的视角下调整贸易保护以及关税,充分利用贸易保护政策与使用需要,深化研究全球价值链,提升商品贸易相关的服务水准,构建国际贸易的新型生产网络。

第三,国际贸易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是促进一国经济贸易发展的重大改革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国家的工业化水平和国际贸易地位。我国自十八大以来一直在强调要将促进经济发展的立脚点转移到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上,全面建设开放型经济体制,将传统的数量扩张转变为提升质量。这就要求要加快优化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要由低技术产业向着高技术产业、低附加值产业向着高附加值产业优化升级。对于一些纺织品、皮革之类的低技术制造业,要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将比较低端的生产环节转移到非洲、东盟等地区。对于一些化学品、非金属矿物质产品和基本金属制造等终极制造业,要提升技术革新水平,将其发展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对于一些电子电器、光学设备等高级制造业,要深入研发生产技术,掌握核心科技,加强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合作,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使产品在国际贸易具有核心竞争力,促进国际贸易的多元、平衡发展。

四、结语

国际贸易战略是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放型经济体制下贸易制度的必要制定。区域贸易安排和多边贸易体制推动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由流动,并且以市场为导向达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我国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国际贸易新战略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建立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贸易制度、国际化的资本账户以及安全高效的监管制度,并合理调整国际贸易中的产业结构、参与角色和发展战略,将我国转变为国际贸易中的主导者,充分发挥我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崔凡,屠新泉,樊瑛.论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意义[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5).

[2]马章良.中国进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2,(4).

[3]李文锋.全球供应链运营模式对提升我国外贸核心竞争力的启示及思考[J].国际贸易,2011,(11).

[4]宝旭.试论国际经济贸易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

[5]钱树静,徐洁等,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理论与现实[J].经济问题,2011,(11).

作者简介:吕吉春(1990-),男,贵州威宁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贸易。

战略分析框架 篇3

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是企业和社会关系基本理论研究中最古老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Windsor,2001),它随着人们对企业社会角色认识的提高而不断演进。西方国家对CSR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CRS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发展于上世纪60、70年代,并在上世纪80、90年代得以成熟(Carroll,1999)。学术文献中有许多关于CSR的定义。 例如,CSR是指管理层有义务按照法律规定之外的社会期望目标和价值来制定政策,作出决定和采取后续行动(Mosley et al.1996);CSR意味着,公司应该对其所有行为可能影响的人、社区以及他们的环境承担责任(Frederick, 1996);CSR指公司应该联合加入独立于公司直接收益的社团,以负责任的方式利用其资源方式以造福社会(Weile et. al,2001)。这些CSR的不同定义提出了一些共同的观点,即公司在开展业务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更广泛的社会环境,以建设性的服务社会需求,达到社会满意的结果。在我国,理论界对CSR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企业缺乏CSR的行为动机,普遍存在“履行惰性”。这使得CSR在我国得不到企业家们的拥护,人们对CSR内涵的认识停留在线层次。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履行CSR行为的主动性、将CSR思想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中是我们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二、CSR行为的两种模型解读

(一)卡罗尔模型与CSR行为框架1979年,卡罗尔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四责任框架,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慈善责任。该模型赋予CSR明确的内容,并突出了经济因素在CSR中的重要地位。(1)经济责任。经济责任体现了企业作为追求经济利益实体的本质特征,如股东投资回报、提供工作岗位、支付职工薪酬、发现新的资源、促进技术进步与创新以及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等。企业是社会基本经济主体,其他角色都是基于此而存在的。(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是社会关于对错的规则集成,要求企业在法律和“游戏规则”的范围内完成其商业目标。当然,这些规则很难确保相关法律被公正的执行(Pratima,2002),甚至规则有时还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法律只允许企业在可容忍度内运行。(3)道德责任。道德责任克服了法律责任上的缺陷,它通过营造一种合理的道德氛围,告诉人们哪些事是符合道德的、正确的、合适的以及公正的。但是,道德责任的缺点是企业很难清楚界定其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 (4)慈善责任。慈善责任赋予企业很大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是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回馈社会的慈善之举,该责任主要基于“企业与社会是有机结合体”这一理念而产生。在理论界,慈善责任最受争议,一者概念界定模棱两可,再者行为动机不明确。1991年,卡罗尔重构了CSR四维模型,在金字塔中分层考虑了所有类型的社会责任(参见图1)。其中,经济责任是最基本的责任,慈善责任则是最高层次的责任。 该模型认证了四种责任逐层向上的结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属于社会必须的责任,道德责任则是社会期望的责任,而成为好的企业公民则是社会渴望的责任(Windsor, 2001),这些责任构成了CSR的全部内涵。卡罗尔通过对企业不同社会责任的系统阐述,促进了CSR理论研究的发展。 但其研究并没有指明哪些CSR是被迫执行的,哪些CSR是企业自愿执行的,这从卡罗尔对“自由选择的责任”的定义中以及将“自由选择的责任”置于金字塔结构的顶层就可以看出来。关于道德责任是受迫执行还是自愿执行,在“卡罗尔结构”中也没有加以说明。

(二)兰托斯模型与CSR行为的三种类型兰托斯从责任性质和责任动机两个方面,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伦理性、利他性和战略性等三种类型。

(1)伦理性CSR。伦理性CSR行为是指使企业经营对社会的损害最小化的企业活动,是被迫执行的,而且它的范围超出了企业传统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甚至还包括那些企业无法获得直接经济利益的行为(如产品安全和污染控制投入)。该行为是不需要得到额外赞扬的,因为这些都是企业所必须做到的(Lantos,2001)。如表1所示,伦理性CSR涵盖了卡罗尔的经济、法律以及道德责任。(2)利他性CSR。利他性CSR是人道主义或者慈善事业方面的CSR行为,包括企业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不计经济后果的帮助社会解决公共问题(如贫困、教育等),它弥补了并非企业所致的公共福利缺陷。利他性CSR行为的范围远远超出了伦理性CSR行为,目的是促进社会福利的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但是这些行为不是被迫执行的,企业没有强制承担义务,而且企业从中获益的可能性不确定。兰托斯考虑到上述影响因素,认为利他性CSR与企业追求利润的目的相冲突。(3)战略性CSR。战略性CSR行为是指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提高社会福利的同时实现战略目标, 即寻找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战略性CSR能使社会影响成为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包括价值链上的创新和竞争环境的投资,是一种慈善事业和企业利润动机有机结合的策略。从长远来看,战略性CSR行为的成本能被收回。这种行为的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一个或者多个企业集团间股东利益的平衡,从而达到一个双赢或多赢的局面。无论利他性CSR抑或战略性CSR都是针对慈善责任而言的,辨别战略性CSR和利他性CSR主要在于考察企业自愿行为的本质,是属于投资目的还是属于其他目的。战略性CSR可以广义的理解为那些能够长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自愿行为,不仅包括那些直接、明确、可衡量的回报(如新的商业机遇、投资回报等),也包括一些间接、无形的回报(如商誉的增长、客户忠诚度等);战略性CSR也可以狭义的理解为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回报的慈善行为。我国学者认为,企业大多选择一种短期公益活动,慈善行为表现出突发性和短期性,这也决定了其品牌在公众中留下烙印的短暂性(郑若娟,2006)。慈善行为对企业竞争环境可能产生积极影响,并将这种企业自愿行为定义为战略性行为(唐更华、王学力,2004)。企业履行经济、法律以及道德责任是一个持续、缓慢的过程,他们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远远小于慈善责任(李佳,2008)。利他性CSR和战略性CSR, 前者为了散财,后者为了聚财(茅于轼,2008)。

三、战略性CSR行为框架构建:企业和社会利益统一

战略性CSR的观点在上世纪80年代首次出现,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兰托斯的研究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将CSR划分为受迫型和自愿型两类。早期的学者一般认为CSR应该是企业自愿的行为。兰托斯明确辨析了自愿型CSR行为与受迫型CSR行为的差别,CSR应该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企业任何违反道德的行为都会对其以后的生存和获利产生影响。伦理性CSR包括了作为一个道德个体的企业必须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以及道德责任,这是一种受迫型责任。第二,自愿型CSR行为又分为利他性CSR(基于纯粹的社会目标)和战略性CSR(基于企业的商业目的)。自愿型CSR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对其投入应该是不求回报的。但是,利他性CSR行为的合理性遭到了新古典主义学派的质疑,新古典主义者认为企业经济行为无法与社会目标一致。鉴于此,兰托斯提出的战略性CSR理论逐渐在学术界占据统治地位。从图2可以看出,当企业的社会责任属于经济、法律或者道德范围时,其活动内容则被限制了。这些活动都是企业社会义务的表现,而非企业本质属性。

战略性CSR表明了将CSR行为融入企业战略中的可能。无论企业CSR行为是否有着战略性动机或者仅仅是一种无私的行为,它经常被认为是受某种追求“自身利益”的目标所驱动,是自利的和虚假的(Jones,1997),或者很难判断这些行为是利他的还是自利的(Rollinson,2002)。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公司不愿承认其自愿行为与商业目标相关,进而失去了能给企业自身乃至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机会(Porter and Kramer,2003)。其实,追求经济利益目标和社会责任目标之间并不矛盾,战略性CSR的本质在于社会责任行为与企业目标的一致。由于投资者追求投资回报的压力,企业未来的自愿行为将更加趋向于战略目标。如图3中所示,战略性CSR的基本思想就是实现企业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战略性CSR并不是神话,也非难以付诸实践。众多研究表明,企业的慈善责任是一种新兴的企业管理伦理,一种旨在追求“共同福祉”的企业社会实践,建立在企业长期战略目标之上的自愿行为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价值增值。所有的自愿行为都具有追求企业利润的目的,企业通过自身特有的能力履行战略性CSR,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福利的改善。

四、我国CSR行为存在问题根源及其实施策略

(一)问题的根源(1)CSR融入战略管理的主题不突出。一般认为,自愿型CSR行为并非企业必须的义务。许多企业CSR行为完全是出于自愿的慈善义举,没有受到相关的道德、经济和法律因素的影响。利他性CSR行为基本都能延续,但是相当数量的企业战略性CSR行为主题不突出、内容片面,缺乏履行CSR的动机,与企业主要商业目标、发展战略和经营活动几乎无关。(2)不计成本的投资。对CSR事业的不断投入,不可避免的引来对其投入成本的强烈争论。为平衡商业目标和战略之需,当企业处在资金丰厚时期,利他性CSR很容易执行;一旦企业遇到困难,这种无私的奉献就很难实现。许多企业并没有注意到CSR行为与其自身利益和资金量的相关性;没有系统的计算过社会投资效果,CSR预算大都基于年度利润的高低并由管理者自行决定。(3)缺乏战略性CSR规划和意识。我国CSR行为的性质都是由其所有者和管理者决定,企业慈善就等于是企业领导的慈善,没有将CSR行为与企业发展结合起来。这就使得我国企业的战略性CSR行为基础十分脆弱和不稳定,且缺少长久的驱动力。股权的高度集中使得企业专注于追求自身经济利益以及保证股东利益,股东价值转移的同时促进社会价值提高还只是一种令人向往的愿景。(4)CSR相关职位设置不科学。大部分企业的CSR问题都是由市场部门、 公共关系部门和管理层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来处理。市场部门在高层管理层的领导下独立处理CSR相关事务;公共关系部门的主要职能是帮助企业处理社会公共问题。(5)制度建设不健全。没有将CSR事业用制度化的形式规定下来, 缺乏制度支持使得企业CSR行为难以持续、有效。如,在信息披露方面,我国企业存在报喜不报忧、报告之间缺乏可比性、偏重定性信息忽视定量信息、信息披露的时间不一致、渠道不统一、信息未经独立审核等问题。

(二)应对策略我国企业要正确行使战略性CSR,除积极培养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感外,至少还应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关系。 开辟一条实现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和谐之道,将CSR由一种外在的约束内化为企业自身需要,从而大大增加企业的社会资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由于自身资源的不足以及社会巨大的公共需求,我国企业应建立一种衡量其社会投资影响的量化指标体系,以企业资金投入为指导性标准,将有限的资金投入到与战略目标相关的CSR事务中去。(2)尽量保持战略性CSR与目标用户或目标市场相关性。寻求CSR融入战略管理的切入点,立足于目标用户或目标市场,直接或间接改善企业绩效,以实现双赢,预防短视性给战略配称造成破坏。企业应注意“度”的把握,不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以致引起社会公众的反感。(3)重构企业责任管理机制。战略性CSR不能与企业目标相背离,这就需要企业改变传统的责任管理机制,同时也暗示着一种新的企业经营模式的出现,即通过对信息和方法的重新部署来实现企业使命。重构责任管理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改变企业履行CSR的传统方式,按照成本效益原则重新配置战略。在这方面,企业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合理制定计划,积极调配内部资源,充分开发区域优势,最大限度的挖掘企业的战略潜能。(4) 我国企业应学习西方国家设置社会责任推进委员会或社会责任推进部具体指导和负责CSR工作。(5)积极鼓励大企业参与战略性CSR行为。一般来说,由于大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更直接的面向公众和媒体,经营规模较大,CSR工具开发涉及的费用比例相对较低,因此,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多地参与战略性CSR行为。大、小企业之间的明显差异也出现在促进CSR的组织工具中,例如,ISO认证在我国大型企业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大部分企业有行为守则并出具社会责任报告,这些工具能够有效促进与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进行有关价值观和规范的沟通。

摘要:企业和社会关系的协调通常被纳入企业社会责任(CSR)研究框架。比较了卡罗尔和兰托斯两大模型,从实践上支持兰托斯关于受迫型CSR(道德)和自愿型CSR(社会)理论,提出企业选择战略性CSR的意义。通过分析利他性CSR和战略性CSR,阐述战略性CSR在我国企业中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CSR行为问题提出思考。

深圳旅游国际化的框架性战略 篇4

[关键词]深圳旅游 国际化 框架性战略

建设“美丽的国际化的海滨旅游城市”是深圳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来的宏伟战略。其核心目的在于拓展深圳国际旅游品牌内涵,提升深圳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目标,提出国际化的具体策略,最终实现旅游经济的国际化,无疑是提升深圳旅游国际竞争力,建设旅游强市的必由之路。

一、旅游国际化的定义及国际标准

1.定义

旅游国际化的核心内容,是引进现代旅游业发达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和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无障碍旅游区。包括资本国际化、人力资源国际化、管理模式国际化、市场营销国际化等内容。

2.国际标准

旅游国际化标准体系是一套较为复杂的评价系统。具体来讲,该体系包含以下内容:客源市场国际化,即国际旅游者占有较大比例;旅游产品国际化,即符合国际旅游者的口味,为国际旅游者首选;旅游服务国际化,即旅游服务水平与国际接轨,服务标准符合国际惯例;城市功能国际化,即指城市的经济、金融资本或文化交流旅游服务功能不仅在一国之内起影响或控制作用,而且在区域世界范围内起影响或控制作用;旅游信息服务体系国际化,即国际游客能无障碍地进行旅游信息咨询;旅游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国际化,即引进、培养更多的国际性旅游人才;国际游客可进入性的提升计划,即国际游客能方便快捷地出入该城市;旅游市场秩序保障国际化,即借鉴旅游发达地区经验,使行业运作安全高效,旅游企业、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二、深圳旅游与国际化要求的差距

与国际著名的滨海旅游国家(城市)如马尔代夫、夏威夷、迈阿密、巴厘岛、普吉岛等相比,深圳在某些方面还是有差距的,有的差距还比较大。首先,深圳旅游国际化品牌的知名度还不高,在国际上的推介力度还有待加强;其次,深圳的星级宾馆酒店存在集团化程度低、地域分布不平衡、档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第三,酒店服务体系制度化很成熟,但个性化不够。还缺少分别适应欧美客人、亚洲客人等不同群体的特色服务体系;第四,国际直达航班太少,与香港连通的口岸也未能真正做到24小时通关,国际游客的快捷出入有一定障碍。

三、深圳旅游国际化的发展目标和阶段计划

1.发展目标

到2O1O年,全市接待游客总量达699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47亿元,其中旅游创汇27亿美元。拥有在国际旅游市场上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旅游产品;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基本能满足不同层次入境游客的需要;旅游城市形象富有个性和魅力,成为国际游客入境首选的目的地之一。

到2020年,全市接待入境游客突破1亿人次, 实现旅游总收入1050亿元,其中旅游创汇55亿美元以上。主要旅游产品在国际上享有较高声誉;具有高质量的国际旅游环境,能为游客提供符合国际标准和国际惯例的优质服务;基本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富裕、社会和谐、国际知名的现代旅游城市。另外,国际航班通达境外国家达到15个,境外城市20个,每天固定国际航班15个;多语种旅游标识系统5种;国际医疗救援体系协议达到10个。

2.阶段计划

为了推进深圳旅游国际化进程,现提出两年行动计划与分阶段战略目标:

2008年,制定和实施《推进深圳旅游国际化行动计划》。完善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创建全国最佳会展旅游城市,强化和提升珠三角重要旅游目的地地位。以观光旅游、海滨度假旅游、会展商务旅游为重点,主要适应以境外游客需求的旅游产品初具规模;完善旅游设施,拓展国际航线,发展国际邮轮旅游,改善通关条件和口岸服务质量;广泛建设适应国际团队和散客需求的住宿设施。做好对我国港澳台地区,以及日韩、欧美等重点的海外市场宣传和游客招徕,提高深圳旅游在这些重点目标市场的知名度。

2011年,以大运会为契机,形成深港澳旅游金三角的发展格局,成为珠三角国际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旅游产品达到国际水准;加大国际性会展举办力度;城市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与世界主要地区连接的现代化信息网络和国际交通网络体系基本形成;现代服务业水平及从业人员素质基本适应境外游客的需求;为境外游客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好客环境。

四、深圳旅游国际化的框架性战略

1.旅游发展环境国际化

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积极塑造新型海宾旅游城市特色;切实提高市民素质,引导广大市民强化开放理念,了解国际惯例,熟悉国际规范;依法严厉打击宰客骗客、强买强卖、假冒伪劣,以及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特别是导游员队伍的职业道德教育,建立诚信奖惩制度;严格市场准入和行业管理,优胜劣汰,公平竞争。

2.旅游通道建设国际化

按照构建大交通的要求,加大国际航线拓展力度,改变目前国际进出航班严重依赖香港和广州的局面;完善与香港国际机场的地面对接,方便到港国际游客方便出入深圳。与兄弟城市协调推进,尽快形成与广州、东莞、佛山、珠海等周边主要旅游城市的2小时高速公路圈,全面提升深圳市在交通网络中的重要枢纽地位。

3.旅游精品项目国际化

大力推进高端旅游项目建设,包括三洲田东部华侨城生态度假旅游项目、欢乐海岸滨旅游项目、下沙综合旅游休闲度假区;重点发展海上旅游产品、高尔夫消费等具有国际特色的拳头产品;大力发展航海、邮轮、游艇等新型旅游产品;积极加强与会展业的合作,打造中国新型会展旅游城市。同时,进一步加强旅游与相关产业的合作,把美食、购物、商务、高尔夫、农业生态观光、海滨休闲度假等优势产品有机地整合好,开发出更多特色旅游产品。

4.节庆赛事举办国际化

积极推进节庆及赛事的国际化工作。开办提升深圳国际音乐节、深圳国际钢琴节、深圳国际电影节、深圳国际动漫节、深圳国际魔术节等品牌节庆;积极举办深圳国际钢琴大赛、深圳国际帆船大赛,加入国际化元素,积极扩大国际影响。达到以节日/比赛促进旅游,以节日/比赛提升城市品牌的目的。

5.旅游网络建设国际化

进一步推进深圳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建设及网络化布点,并提供多语种服务,建成向国内外游客提供真正“一站式”服务的平台。2010年前实现深圳旅游集散中心与珠三角区域主要城市(香港、澳门、广州、珠海等)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网运行。

6.旅游营销推进国际化

支持建立深圳旅游营销宣传推广中心,建立健全政企联手、区域联动的整体促销机制。统筹城市旅游形象设计、旅游产品包装和旅游宣传资料编制发放,提高旅游宣传促销效果。高度重视旅游国际市场开拓,科学制定营销措施,巩固扩大中国港澳台地区和日韩、东南亚市场,深度拓展欧美及大洋洲等新兴市场。加强与境外客源市场和国际性、地区性旅游协会、组织的联系与合作,争取在海外主要客源国设立深圳旅游办事处。邀请国外驻华使领馆官员和办事机构、企业代表来深圳休闲度假、商务考察,借助名人效应扩大深圳对外影响。统筹利用对外宣传、招商、外交等重要平台以及报纸、影视、网络、文艺等重要载体,全方位开展对外宣传,推动深圳旅游走向世界。

7.旅游资本深度国际化

坚持市场取向,加大旅游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引进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优化深圳旅游企业结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支持深圳旅游集团进一步抓好资本运作和规模扩张,尽快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旅游集团。鼓励市内旅游企业以资本、品牌为纽带,以专业化、集团化为方向,加快资产重组和企业整合,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坚持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鼓励支持境外大企业、大公司采取合资、合作、租赁、托管等形式,参与景区建设和特许经营。

8.人才培养机制国际化

与国外大学联合举办有关培训班,争取在深圳大学、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开设高级旅游人才研修班,邀请国内外旅游专家学者来深讲学,更新企业家经营管理理念。每年选送旅游行业优秀人才赴国外先进城市或著名旅游学院深造进修,吸收和树立国际化理念,为推进旅游国际化战略服务。鼓励支持在深旅游院校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使用国际通用的旅游培训教材,提高旅游教学国际化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军:国际化——中国走向旅游强国的关键词.光明日报,2005年9月21日

[2]宁波市府办信息中心:推进宁波旅游国际化两年行动计划. 宁波政府网,2006年11月2

[3]中国经济时报:黄山市将加快旅游业国际化,2006年3月16日

[4]黄苗俊:三亚旅游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新华网,2005年6月14

[5]张俊才:黄山要走国际化道路.中国经济周刊,2006年1月

[6]任宝莹:杭州市旅游国际化进程简析.浙江统计,2005月11月

[7]周玲强:杭州国际旅游形象再定位和对杭州国际旅游发展的思考.经济地理,2004月3月

战略审计理论框架研究 篇5

随着现代公司治理对内部审计的要求不断提高, 审计技术不断创新, 战略审计成为内部审计的一个新课题。而战略审计目前概念上仍不明确, 从国外研究来看, 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定义“战略审计”这一概念:战略审计是计划过程的重要工具, 是公司制定战略之前必须实施的准备工作, 包括对于企业内外环境的分析、过去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估等等 (Martin Shubik, 1983) ;战略审计是公司战略控制与评估的重要工具, 可以用于评估公司的管理绩效 (Hunger, J.D Wheelen, T.L, 2001) ;战略审计是一种咨询服务, 是公司战略绩效的一种诊断工具。持这一看法的主要是咨询服务公司, 例如麦肯锡咨询公司;战略审计是一种具有公司整体观的管理审计, 可以提供对于公司战略态势的综合评价 (Wheelen, T.L.Hunger, J.D.1987) 。

战略审计并非一个新的审计理论, 而是在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下的一次视角转换, 其产生与发展都是与内部审计模式的演变息息相关的, 也是内部审计满足公司治理需要的必然结果。

(一) 审计理论发展过程促使战略审计产生

内部审计模式进步经历了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风险导向审计, 其关注的重点逐渐前移, 视角逐渐扩大, 形成了更有时效性、科学性, 直接参与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现代内部审计架构, 最终产生了战略审计。

1. 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 (transaction-based auditing)

审计模式发展的第一阶段, 是账项基础审计, 也叫数据导向审计 (date oriented auditing) 。这一方法在审计方法史上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直到今天仍被不同程度地使用。其主要特点是对大量的凭证、账目、会计报表进行全面的逐项核查, 检查账证、账账、账表是否相符, 以确保代理人没有任何欺骗所有者的舞弊行为。

账项基础审计比较费时费力, 因此只能适用于企业规模不大, 经济业务比较简单的情况, 能满足早期审计查错防弊的主要目标。随着资产负债表审计的盛行, 抽样审计技术被更多地采用, 但此时的抽样是根据审计师自身经验进行的主观判断抽样, 抽样风险很大, 很可能遗漏重要项目;同时, 账项基础审计耗时耗力, 难以做到深入分析, 在发现技术性错误或舞弊行为后, 不能反映出错弊产生的原因及会计系统的不合理缺陷。

特别是在现代企业经济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复杂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 内部审计人员无法对凭证账簿进行全面详细的审查, 账项基础审计已经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而且抽查数量仍然很大, 即使以判断抽样为主, 样本选择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此, 为了保证审计质量必须寻找更为有效, 更为可靠的审计方法。在这种环境下, 产生了制度基础审计 (system-based auditing) 。

2. 关注内部控制的制度基础审计

随着股份公司的涌现, 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公众企业, 受到社会公众更多关注。而且, 企业为了管理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也日趋严密有效。在这种形势下, 内部审计作为董事会直接管理的机构, 其主要目标不再是强调发现记账差错和揭露舞弊行为, 而是验证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经过长期审计实践, 审计师发现内控的评价对于审计工作具有深刻的意义。于是, 20世纪40年代制度基础审计开始成为审计方法的主流。

制度基础审计要求审计师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要有全面的了解, 并强调对于内控完善程度的评价, 在此基础上决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度。这种审计模式将重点放在对各个制度控制环节的审查上, 以发现控制制度是否存在薄弱之处, 然后针对这些环节扩大检查范围, 找出问题发生的根源。

相对于查弊纠错的账项基础审计而言, 制度基础审计无疑是一个重要进步, 但是它本身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 即审计师过于依赖于内部控制的测试而忽视审计风险产生的其他环节, 而且该模式缺乏一种手段, 不能通过可接受的量化方法来连接审计证据的各种来源, 这使审计师的主观判断可能发生较大的偏差。

3. 偏重于全面风险的风险导向审计

最早将“风险”这一概念与审计程序设计紧密联系起来的, 是1957年出版的第八版《蒙哥马利审计学》, 由此开始了对控制审计风险和改进审计方法的探索。与此同时, 内部控制制度概念被内部控制结构概念所取代了。在这样的背景下, 风险导向审计 (Risk oriented auditing) 随之应运而生。

到20世纪70年代, 审计风险控制模型 (即“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开始在审计实务中被陆续采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审计风险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 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 以此作为依据, 来制定适应企业状况的审计计划。

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不仅解决了以制度测试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问题, 而且有助于引导审计师将审计资源投入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或最容易出现舞弊的地方, 以达到审计资源的最优分配。这就要求审计师在制定审计计划、开展实质性测试之前, 要对企业的风险点及风险程度进行判断与评价。

随着西方审计理论与实务界对风险导向审计的探索, 从20世纪80年代即开始利用战略管理理论与实务, 探索新的审计方法。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 开始对审计过程和审计方法进行全面的重新设计。以Bell&Frank (1997) 的《通过战略系统的视角对组织进行审计》 (Auditingorganizations through a strategic-Systems Lens, KPMG monograph) 为代表的、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方法, 逐渐被审计理论与实务界接受。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以审计风险和审计重要性为基础, 对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 是现代审计理论的精华。同时, 内部控制概念的研究成果也为审计程序的设置提供了方向, 审计风险、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模型和内部控制构成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框架。

(二) 国际内审协会制度变迁要求审计的战略视角

1947年IIA发布的《审计人员职责说明书》中确定的内部审计范围主要是财务和会计事项, 也可考虑经营事项。1957年重新修改颁布的新说明书所确定的审计范围, 除检查会计财务事项外, 加上了“其他经营事项”。1971年颁布的《审计人员职责说明书》中, 经营就成为内审人员关注的主要问题, 会计和财务事项已降至次要地位。在这份文件中, “会计和其他资料”一词, 也为“管理资料”所代替。1978年IIA在总结30年发展的基础上, 第一次制定了《内部审计实务标准》。标准将内审服务对象由先前的“管理当局”扩大到“整个组织”。1993年颁布了第二部《内部审计实务标准》, 内部审计被定义为: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评价活动, 其目的是通过检查、评价组织活动, 协助组织领导成员更加有效地履行其职责。1993年之后理论和实践部门开始了有关增值问题的探索。1999年6月, IIA理事会则赋予了内部审计新的内涵, 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与咨询活动, 其目的是保证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善组织的经营。

上述定义的转变就要求内部审计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公司治理, 而在现代公司治理过程中, 最重要的内容即为战略。《战略管理思想》一书的作者费雷德?大卫教授在书中将战略管理定义为:一门着重制定、实施和评估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具有综合功能的艺术和科学, 这样的管理决策和行动可以保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内达到一个机构所制定的目标。战略管理集中研究综合和系统管理、市场营销、融资和财务、生产和操作、开发和研究、计算机信息系统等方面的问题, 以保证机构目标的实现和成功。所以, 战略审计包含的内容包含了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 在视角上要统揽全局, 这与风险导向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理论也是相吻合的。

二、战略审计的主要理论基础

(一) 契约成本理论

1976年梅克林 (Meckling) 和简森 (Jensen) 最初提出代理理论 (agency Theory) 。这一理论后来发展成为契约成本理论 (contracting cost theory) 。契约成本理论假定:企业由一系列契约所组成, 包括资本的提供者 (股东和债权人等) 和资本的经营者 (管理当局) 、企业与供贷方、企业与顾客、企业与员工等的契约关系。委托代理理论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在利益相冲突和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 委托人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激励代理人代理理论假定。图1表明了契约成本理论中企业参与各方关系:

现代企业主要公司组织形式多为股份制公司及有限责任公司, 在公司治理方式主要以职业经理人为管理主体, 即所有者与管理者分离, 股东作为委托人, 与管理层形成契约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都是理性行为人, 代理人有自利动机, 存在“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可能, 能够利用契约程序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会产生损害企业所有者利益的行为。在经营中, 代理人比委托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使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监督产生负面的影响。而内部审计师对财务报告及公司业务进行相对独立的审计, 可对管理层进行约束, 缓解管理层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失衡问题。高层管理者为了满足出资人尤其是股东产生的受托责任的需求, 负担了内部审计的契约成本 (Sherer, Kent, 1983) 。内部审计是一个反馈机制, 所有者可根据反馈结果对代理人做出评价, 对重要决策进行纠正。由于代理人直接参与经营并直接获得信息,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必须具有时效性。

(二)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2003年7月COSO委员会颁布《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简称ERM。其中定义“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受组织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影响, 应用于战略制定、贯穿在整个组织之中。全面风险管理旨在识别影响组织的潜在事件并管理风险, 使之在企业的风险偏好之内, 从而为组织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这一定义奠定了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 也直接影响了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企业风险管理包括三个层次:风险管理目标、全面风险管理要素、企业的各个层级。国外对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定位的研究如图2所示。

通过图2所示的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构, 可以看出公司的目标被设定、实现和监控。在这个管理和控制系统中, IAF (Internal Audit Function) 承担重要角色, 整合其他管理和控制因素, 以最主要的、惟一的机构的身份来确保公司治理的充分性和有效性。内部审计与了公司治理的整个过程, 通过提供保证和咨询服务来增加组织的价值。一方面, 内部审计师可通过评价风险管理过程、评价关于关键风险的报告、检查对关键风险的管理等措施向董事会就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效率提供客观的保证, 确保关键的经营风险得到恰当的管理, 确保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得以有效地运行;另一方面, 内部审计师可以通过为风险的鉴别和评价提供便利、指导对风险的应对措施、协调企业风险管理活动、强化对风险的报告、维持和开发适合企业的风险管理框架、制定有待董事会批准的风险管理战略等措施为组织的风险管理提供咨询服务。

国外关于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最新研究是建立在COSO的En 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的基础之上。内部审计部门所进行的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管理部门或过程所进行的风险管理的再监督, 是对公司风险管理所建立的风险管理系统的评价, 包括评估该系统预知和识别风险的能力、评估该系统对已确认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所提出的建议的适当性、评价风险控制程序的有效性。

(三) 企业危机管理理论

危机是企业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 其发展可归纳为三个阶段:危机孕育阶段、危机成长阶段和危机爆发阶段。企业处于稳定发展时, 危机潜藏在组织内部;当企业进一步发展, 从内部产生的一些矛盾就会激化, 进入危机突变阶段;在采用适当的策略方法, 变革现行组织模式之后, 危机得到解决, 组织结构又适应内外部的条件了。这样, 企业就进入了下一个发展阶段的稳定时期。企业的成长就伴随着危机的过程, 逐渐由非正式到正式,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 由幼稚到成熟, 由应变能力差到应变能力强。

1915年德国莱特纳的《企业危险论》标明企业危机研究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开始对企业危机管理进行系统研究, 其主要内容是探讨企业在遭受外部突发性打击或自身陷入经营危机时该如何对策, 探讨危机形势下企业的管理变革。

随着企业危机管理研究的深入, 其研究重点由危机应对向危机识别与预警转移。美国的罗伯特·F·哈特利在《管理失误》中阐述危机发生的处理步骤: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对新的行为方案作出初步选择;在作出最后决定前对初选方案作出小规模试验;试验结束后或接受初选方案并在更大范围内采用或放弃初选方案考虑另一个方案。这一步骤将危机识别与预见放至首位, 可以把危机的危害程度降至最低。

(四)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中研究的系统是指由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部分所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理论是研究系统结构与功能一般规律的科学。系统思考的一项重要特征就是整体思考, 即把系统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应用系统的思维方式, 对系统中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考察, 以寻求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法。

20世纪70、80年代, 系统理论逐渐发展成熟并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 给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提供了观念上的指导。随着企业内部之间的联系, 以及企业与内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内部审计师必须将被审计主体看成一个整体, 不能对将某一业务、某一部门单独割裂开来。只有以系统的观点, 研究其所反映的企业及其所处的整个“系统”, 才能够对其取得充分理解。

(五) 舞弊动因理论

现代审计目标重新强调查错防弊, 而现代财务报告舞弊又以管理当局舞弊为特征, 因此无论何种审计方法模式必须有助于这一主要目标的实现, 其中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无疑是最佳选择。舞弊动因理论解释了公司管理当局为什么对财务报告进行舞弊, 根据史蒂文·阿伯雷齐特 (W.Steve Albrecht) 的舞弊三角理论, 企业舞弊是由压力 (Exposure) 、机会 (Opportunity) 和自我合理化 (Rationalization) 三要素组成, 压力可能是经营或财务上的困境以及对资本的急切需求, 机会可能是宽松的或松懈的控制以及信息不对称, 自我合理化则可能是“我只是向公司借而不是偷”、“我们只是为了暂时度过困难时期”等。而GONE理论认为在贪婪 (Greed) 、机会 (Opportunity) 、需要 (Need) 和暴露 (Exposure) 四个风险因子的共同作用下, 会滋生舞弊:舞弊主体管理当局的“贪婪”是为了自身多分红, 提高奖酬或为了使自己所在的企业能获得配股、增发股票等, 从而间接实现个人经济利益, 这种“贪婪”转化为对财务报表舞弊的“需要”, 而在管理当局道德、价值观的作用下, 加上管理权限和信息不对称的相对优势, 就产生了舞弊的“机会”。另外还有冰山理论、舞弊风险因子理论等, 这些理论不同程度的揭示了舞弊的动机、条件。正是借助舞弊动因理论,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跳出了财务会计的约束, 通过对企业环境、经营战略和经营活动、内部控制、会计策略等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和评价, 透过表象看实质, 能够洞察这些“压力”、“机会”或“需要”, 从而更有助于查错防弊。

三、战略审计的重点

对战略审计的研究首要理清战略审计内涵的界定, 并确定其重点。战略审计按照不同的角度划分, 可做出如下分类:按审计对象可划分为公司层次战略审计、事业部层次战略审计和职能部门层次战略审计;按审计内容可分为占略管理体系审计、战略行为表现审计、战略条件变化审计和战略态势表现审计;按审计重点可分成适度性审计与适配性审计。

上述各种分类直接影响了研究的方向与内容, 在理论上与公司治理的战略相关理论联系较为紧密。对审计指导意义较大的应为适度性审计和适配性审计, 因为无论战略审计如何划分, 适度性与适配性均是对战略进行评价的主要标准。其具体内容是:

(一) 战略适当性审计

战略问题包括决定一个机构什么样业务要拓展, 什么样的业务将放弃, 如何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资源, 是否扩大业务或多种经营, 是否进入国际市场, 是否要兼并企业或举办合资企业, 以及如何避免被竞争对手吞并等。由于每一个机构的资源有限, 何种战略战策将更适合于某一企业或机构, 并达到最佳效益。成功或失败的决策, 关系到一个企业或机构的兴衰。所以对战略进行审计最重要的即是其适当性审计。

(二) 战略适配性审计

战略在实施的过程中, 涉及到组织的各个因子, 这样因子均对战略的达成起到支撑作用, 在此情况下, 国内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新定义, 即战略适配度。战略适配度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战略, 即包括组织整体战略和各个业务单元运营战略的适当性和实现组织价值创造的各业务单元和辅助部门的管理活动与实现战略目标需求的匹配程度。战略适配度是现代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功能的核心理念和判断标准。战略适配度是内部审计选择审计项目、配置审计资源的依据, 也是衡量内部审计价值增值程度和工作绩效的重要尺度。同时, 更是审计人员衡量、判断被审计事项的根源性尺度和标准。

对战略的适配性审计主要包括了预算管理的战略适配度审计、营运流程战略适配度审查、客户管理战略适配度审查、创新流程战略适配度审查、法规和社会流程审查、人力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信息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组织资本战略适配度审计、业绩评价系统的战略适配度审计。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I.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1996

战略成本管理基本框架 篇6

1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概念

(Strategic management) 一词最初由美国学学者安索夫 (Ansoff) 在其1976年所著《从战略计划走向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 其定义为:企业的高层领导为了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不断发展。根据对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 对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谋划和指导。近年来, 战略管理通常被视为将企业的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控制与调整过程中相关战略要素综合而成的一种经营管理方法:是在对企业环境全面分析的基础上, 确立企业长期和短期目标。进而开发和实施导向目标的企业战略的全过程。典型的战略管理过程包含企业环境分析、确立目标与战略规划、战略实施与控制、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等阶段。

2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战略定位分析

2.1 成本领先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是诸战略中最为明确的一种。在这种战略指导下, 企业的目标是要成为其产业中的低成本生产 (服务) 厂商, 也就是在提供的产品 (或服务) 的功能、质量差别不大的条件下, 努力降低成本来取得竞争优势。如果企业能够创造和维持全面的成本领先地位。那它只要将价格控制在产业平均或接近平均的水平, 就能获取优于平均水平的经营业绩。在与对手相当或相对较低的价位上, 成本领先者的低成本优势将转化为高收益。成本领先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就是成本领先者, 而不是成为竞争这一地位的几个企业之一, 所以, 成本领先是一种格外强调先发制人策略的一种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可通过大规模生产, 学习曲线效应, 严格的成本控制来实现, 企业必须发现和开发所有成本优势资源。

2.2 差异领先战略:

当一个企业能够为买方提供一些独特的、对买方来说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产品时, 这个企业就具有了区别其他竞争对手的经营差异性。差异领先战略要求企业就客户广泛重视的一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 或在成本差距难以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 生产比竞争对手功能更强、质量更优、服务更好的产品以显示经营差异。

当然, 这种差异应是买方所希望的或乐意接受的。如能获得差异领先的地位, 就可以得到价格溢价的报酬, 或在一定的价格下出售更多的产品, 或在周期性、季节性市场萎缩期间获得诸如买方忠诚等相应的利益。差异领先战略的逻辑要求企业选择那些有利于竞争的并能使自己的经营独具特色的性质, 重在创新。

2.3 目标集聚战略:

如果企业能同时取得成本领先和差异领先的竞争优势, 回报将是巨额的, 因为收益是累加的, 差异领先会带来价格溢价, 与此同时成本领先意味着成本的降低。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 要想全面地、长期地同时取得成本领先和差异领先的地位, 是不现实的。目标集聚战略是主攻某个特定的顾客群, 某种产品系列的一个细分区段或某一个细分市场, 以取得在某个目标市场上的竟争优势。这种战略的前提是:企业能够集中有限的资源以更高的效率、更好的效果为某一狭窄的战略对象服务, 从而超过在更广阔范围的竞争对手。目标集聚战略有两种形式, 成本领先目标集聚战略寻求在目标市场上的成本优势, 差异领先目标集聚战略则追求目标市场上的差异优势。

目标集聚战略通常选择对替代品最具抵抗力或竞争对手最弱之处作为企业的战略目标。

采用目标集聚战略的企业同样具有取得超过产业平均收益的能力, 如果企业能够在某个目标市场上获得成本领先或差异领先的地位, 并且这一目标市场的产业结构很有吸引力, 那么实施该战略的企业将会获得超过其产业平均水平的收益。

2.4 生命周期战略: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 任何产品从导入市场到最终退出市场都是一个有限的生命周期, 这个周期可由几个明显的阶段加以区分, 分别为产品的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不同的阶段, 企业会面临不同的机会和挑战, 因而需采取不同的阶段策略。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可以很好地指导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在导入期和成长期, 可采取发展战略, 以提高市场份额为战略目标, 加大投入, 重视差异领先, 甚至不借牺牲短期收益和现金流量;在成熟期, 可采取固守战略, 以巩固现有市场份额和维持现有竟争地位为目标, 重视和保持成本领先, 尽可能延长本期间;在衰退期, 可采取收获与撤退战略, 以预期收益和现金流量最大化为战略目标, 甚至不惜牺牲 (有时是主动退出) 市场份额。产品生命周期战略充分体现了战略成本管理的长远性思想, 不仅适用于产品的生命周期, 同样也适用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直至产业的生命周期。

3 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步骤

3.1 战略环境分析:

环境分析是战略成本管理 (初始或循环) 的逻辑起点。通过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考察、评判企业现行战略成本的竟争地位———强项、弱点、机会、威胁等以决定企业是否进入、发展、固守或是撤出某一行业的某一段价值链活动。环境分析的基本方法是价值链分析, 通过对行业价值链分析以了解企业在行业价值链中所处的位置;对企业内部分析以了解自身的价值链;对竞争对手分析以了解竟争对手的价值链, 从而达到知己知彼, 洞察全局, 以确定战略成本管理的方向。

3.2 战略实施与控制:

战略实施按实施计划中的要求与进度进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 由于内部资源, 外部环境的变化, 会使实施过程产生偏差, 因此须进行战略控制。战略控制包括确立预期工作成效的标准, 对照标准, 衡量偏差、辨析与纠正偏差, 从而控制成本动因。企业只有控制成本动因, 特别是主要价值链活动的成本动因, 才能真正控制成本, 保证战略成木管理目标的实现。战略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控制过程包含研究控制因子, 确定控制标准、及时处理与传送控制信息等。战略控制系统应由企业层次、业务单元层次、作业层次组成一体化的控制系统, 实行全面的, 全过程的控制。当战略目标已实现或内、外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超过了控制能力时, 则需进行战略调整, 即重新开始进行战略环境分析、战略规划等进入新一轮循环。

3.3 战略业绩计量与评价:

医院战略薪酬管理体系框架设计 篇7

1 医院战略薪酬体系的涵义

战略薪酬是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工具,是医院组织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和基础,也是医院赢得和保持战略优势的重要工具。战略薪酬以医院发展战略为基础,充分考虑了医院发展的宗旨和价值目标,将薪酬理念、薪酬决策和薪酬制度有效组合,使医院的薪酬服从和服务于组织战略发展[3]。设计战略薪酬依赖的价值观体系、关键资源以及期望达到的主要目的都必须与组织的发展战略相吻合或相兼容,同时战略薪酬的选择也必须追求组织实力与外界环境的综合平衡。

医院战略薪酬与传统相比具有以下特点:(1)战略薪酬有助于提高医院的战略竞争力;(2)战略薪酬强调薪酬制度的整体特性;(3)战略薪酬突出薪酬的制度特性;(4)保持薪酬制度与医院战略类型相适应;(5)保持薪酬制度与医院战略态势相适应。

战略薪酬体系不仅是一套对员工贡献予以承认或回报的方案,更应将医院的战略及文化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以及支持医院战略实施的管理流程。医院薪酬策略的选择、薪酬计划的制定、薪酬的发放均应体现医院的价值导向,体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和核心理念,使薪酬体系真正成为医院战略的组成部分。

2 医院战略薪酬体系与战略管理的连接

薪酬体系应将医院的战略及文化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以及支持医院战略实施的管理流程。在医院薪酬体系的设计中,构建同医院战略管理相连接的薪酬体系是可行的[4]。将薪酬激励的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树立战略意识,进行战略思考,薪酬分配对医院的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对员工的行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进而影响医院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

薪酬体系与医院的战略连接是医院设计薪酬体系遵循的基本规则,因为:一是将医院的薪酬体系与医院的战略连接在一起,战略决定了一所医院的人力资源的条件和规模;二是薪酬体系如果不与战略连接在一起,就会变成纯粹事务性的活动,从而失去了薪酬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医院薪酬对医院战略实施影响见图1。

3 医院战略薪酬体系管理模型构建及框架设计

3.1 医院战略薪酬管理模型构建。

薪酬政策作为医院支付薪酬的基本原则、导向和目标,它是医院人力资源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医院人力资源政策是医院人力资源战略的落实,是医院基本经营战略、发展战略和文化战略的落实。只有当薪酬政策与医院战略相适用时,才会有效地对员工进行激励。实行与医院战略相匹配的薪酬激励政策,就能促使员工帮助医院成功地实现经营战略。基于战略的薪酬体系模型,见图2。

医院战略薪酬系统包括战略层、制度层和技术层。医院薪酬问题主要体现在战略层。薪酬的战略层面主要包括薪酬的分配观念与医院文化以及医院对战略目标的支持等。医院管理强调要创造一种人才成长的机制,形成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使得医院能不断吸纳优秀人才,不断为医院创造价值;制度层是医院战略落实的载体,对薪酬制度进行系统化结构设计,才能发挥各项制度综合的整体效能[5]。因此,需要医院管理者从战略层面来思考制度设计,设计出公平、科学、有效的薪酬体系。

3.2 医院战略薪酬体系的框架设计。

构建医院的战略薪酬体系,从纵向来看,就是以医院战略为依托,打造和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从横向来看,就是实施全面薪酬战略,通过有效的激励,使医院的战略目标能够实现。设计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一般要经过职位分析、岗位评价、薪酬调查、薪酬定量分析、薪酬策略选择、薪酬结构及发放模式设计和薪酬系统的实施7个关键步骤,见图3。

在制定和实施薪酬体系过程中,及时的沟通、必要的宣传或培训是保证薪酬改革成功的因素之一。从本质意义上讲,劳动报酬是对人类资源成本与员工需求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薪酬体系的设计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既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与方法应用,同时也需要良好的医院文化、价值观与之配套,更重要的是整个薪酬体系的设计应充分体现医院远景战略目标。

4 医院战略薪酬体系的作用机理分析

4.1 医院薪酬政策的战略导向性。

薪酬政策服从和服务于医院的总体战略。树立起战略薪酬观念,从战略高度全面地认识薪酬激励问题,将薪酬体系同医院的战略有效连接在一起。医院应分析其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影响因素,在薪酬分配上给予倾斜,并根据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对薪酬体系进行调整,体现医院战略对薪酬的导向作用。

4.2 医院薪酬水平的外部竞争力。

医院在设计薪酬体系时,需要考虑外部竞争力。外部竞争力是指医院的薪酬支付与外部医疗市场竞争对手薪酬之间的关系,它具有相对性,即与竞争对手相比。医院在制定薪酬标准时,应结合医院的具体经营状况以及当地市场的薪酬水平情况,尽量使医院的薪酬具有竞争力,以吸引和留住人才,并有效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

4.3 医院薪酬结构的内部一致性。

医院薪酬结构的一致性对于医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医院薪酬结构和医院薪酬设计的关系,强调薪酬结构设计的重要性,要对所有的员工公平。薪酬结构是由社会因素、经济因素、医院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决定的。薪酬差距能否被员工接受是验证薪酬结构公平性的关键。实现薪酬结构的一致性,能够促使员工的行为与医院目标相一致,有利于医院战略目标的实现。

4.4 医院计酬方式的公平性。

医院的职工对薪酬差别的关心程度大于对薪酬水平的关心程度,这就要求计酬方式能体现公平性。薪酬要反映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在设计薪酬体系时使员工在个人之间的比较中产生公平感;薪酬应体现工作的价值,根据不同工作岗位以及岗位的重要程度来确定;薪酬发放应体现工作的绩效,以避免使员工产生不公平感而影响其积极性。

4.5 医院薪酬支付的科学性。

医院薪酬支付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薪酬方案实施的民主性、薪酬信息的有效沟通程度以及把握好薪酬支付的时机和方式。医院要想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须注重从设计到执行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公开、公正的原则;医院能及时地了解掌握职工对薪酬的建议和意见,把握好薪酬支付的时机与方式,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

5 讨 论

5.1 战略薪酬体系是完善医院管理机制的必然选择。

医院要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薪酬方面来说,就是要研究如何利用薪酬杠杆吸引、激励优秀人才。薪酬分配对医院的发展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对员工的行为形成内在的驱动力,进而影响医院竞争优势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将薪酬激励的问题提高到战略高度加以重视,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富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对于实现医院的战略目标,完善医院的内部管理,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5.2 战略薪酬体系有助于吸引优秀员工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能激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有效的薪酬激励可以使员工的潜力得到很大程度的发挥,从而大大提高工作的绩效,同时有助于医院留住优秀员工,提高医院人才吸引力。医院通过有效的薪酬战略及其管理,对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和绩效报以不同的报酬,从而促进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保护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5.3 战略薪酬体系有助于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医院薪酬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为配合医院的整体战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薪酬分配是医院价值管理的起点,也是价值管理的终点。医院的薪酬分配体系设计应有助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通常需要在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正确解决好个人与科室在薪酬分配中的矛盾问题,处理好新员工与老员工的矛盾,使得薪酬分配更加科学化、合理化,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5.4 战略薪酬体系能够强化医院的核心价值观。

以战略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强化医院的核心价值观。一方面,医院在对薪酬体系各种分配形式的设计时,应该将医院的价值观和理念体系考虑进来。另一方面,医院在进行岗位评估和职位分析时,应在考核指标设计上考虑医院文化特征和理念体系,强化核心价值观,考评要素中应加大考核比重。

5.5 战略薪酬体系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战略的实现。

由于医院外部环境竞争的激烈性和不可预测性,医院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长期发展能力和医院绩效管理不断得到改善的有力保证。而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最终实现和提升必须体现于医院的绩效管理和薪酬分配,并通过有效的薪酬体系及其管理来实现。医院在分配时按照员工及科室对医院战略实施的实际贡献来分配价值,在价值分配上保持内部的相对公平性,就能通过薪酬分配来促使医院战略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翠萍,曾绍文.对完善临床医生薪酬体系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杂志,2009,8:49-51.

[2]关兵,张军.试论医院的战略成本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4:201-203.

[3]顾建平.战略薪酬[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李在宝,苗志敏,田立启,等.城市大型公立医院薪酬改革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9:591-592.

循环经济模式的战略框架建设探讨 篇8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战略发展模式, 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物质环状流动型增长模式替代传统经济的单向流动的“资源→产品→废物”线性增长模式, 将传统经济“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 (两高一低) 的特征转变为“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 (两低一高) 。为解决传统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社会和环境问题点燃新的希望。德日等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 尤其是在进入工业化社会阶段, 逐步解决了传统环境污染问题之后, 直接针对消费社会引起的废弃物问题提出的, 而后向生产领域延伸, 旨在建立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是为了解决复合型生态环境问题, 是环境保护战略思想发展的必然,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目的是转变生产和消费模式。

循环经济主要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经济活动, 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循环经济遵循一组以“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为内容的行为原则 (称为3R原则) , 每一个原则对循环经济的成功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其中, 减量化或减物质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 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 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资源化或再生利用则是输出端方法, 通过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就是将这些原则引入生产和生活领域。近年来, 我国兴起了循环经济研究和实践的热潮。鉴于循环经济的挑战性质, 它在中国的实施必然要经过实验。应该选择相应的实验平台, 对循环经济的各项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检验、修正、改进和完善, 并进行组装和集成, 最终落实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因此必须选择一些有普遍的环境意识, 有较高的环境质量追求, 可进行由成熟经济体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区域进行循环经济实验。

二、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框架

区域循环经济建设就像由政府、企业和公众组成的建设主体驾驭着, 逐步实现传统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变, 以生态工业体系和循环经济政策与管理体系为车轮, 向着可持续方向行驶的动力车。

1、以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为核心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应以传统“资源——生产/消费——废物”的线性经济增长模式, 向“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为核心。从物质流动和表现形态的角度看, 传统工业社会的线性经济中, 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被高强度地提取出来, 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变成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 资源的开发利用往往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线性经济正是通过这种把资源持续不断变成垃圾的活动, 通过反向增长的自然代价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的。与此不同, 循环经济则是一种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环式经济, 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要求在从生产到消费的各个领域倡导新的经济规范和行为准则, 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因此, 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必须把握线性经济向环状经济转变的本质和核心。

2、循环经济的运作尺度应从三个层面着手

循环经济的行动主要在三个层面上展开: (1) 企业个体。推行清洁生产, 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 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对生产过程, 要求以低毒害原料替代高毒害原料, 节约原材料和能源, 削减所有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 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 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2) 企业群落。按照生态学原理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产业生态工业链或网络, 同时强化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企业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要综合集成, 建立企业间副产品、废物的输出输入关系, 形成良好的产业链或供应网络; (3) 在国民经济层面实现三大产业之间的循环, 包括农业与工业和服务业之间, 以及各大产业内部的资源循环和能源有效利用;在社会生活层面实施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即在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实施资源的循环。

3、五个重点领域

(1) 制订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法规

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 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社会生产关系进行新的制度安排。循环经济的前景就是通过这种制度创新建立新的经济形态。在日本、德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 循环经济正在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 甚至循环经济已经在某些国家中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这些国家无一不是从制度建设方面着手。因此,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应当制定保障循环经济的相关法律保障体系和制度体系。

(2) 确立政府、企业和公众在循环经济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巨大复杂的系统工程, 必须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主体作用, 三方形成合力。只有全社会各级政府、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每个家庭和广大公众都能积极行动起来, 各负其责, 坚持不懈, 循环经济才能得以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才能早日到来。

(3) 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经济学家预测, 未来我国经济将依赖于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把经济发展全面推入质量效益轨道。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为目标, 调整产业结构。建立以清洁生产为中心的工业产业结构;建立以节地、节水和节约化肥、农药为中心的生态化农业结构;建立以节省能源为中心的无污染型的交通结构;建立以可持续消费为特征的消费结构。

(4) 倡导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人类进入生态需求阶段的必然结果, 它必将引起社会经济各领域的一场革命。如环保产业迅速崛起, 绿色营销的法制化, 以及绿色银行、生态投资和环境税等财政金融经济手段的运用, 均是绿色消费效应在现代经济中的集中表现。因此, 区域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势在必行。

(5) 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

循环经济的建设需要有相应的技术支撑。如果说, 当代知识经济的主要技术载体是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高新技术, 那么循环经济的技术载体就是环境无害化技术 (Environment Sound Technology) 或环境友好技术。

三、小结

区域进行循环经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和体现所处大背景, 并与大区域发展相协调。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子系统, 对区域循环经济建设的瓶颈和关键因子进行辨析和诊断, 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和再循环”的“3R”原则, 以上述框架为基础, 并围绕主要的瓶颈问题, 搭建具体的建设和规划框架, 在政府指导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进行循环经济建设, 以实现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资源的持续利用、社会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嵩龄.循环经济的理论平台和实验平台[N].光明日报, 2004-1-6.

[2]段宁.清洁生产、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J].环境科学研究, 2001, 14 (6) .

战略分析框架 篇9

2009年7月15日,浙江省政府与海航集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字仪式在浙江人民大会堂举行。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浙江省政府副省长王建满,舟山市市长周国辉,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陈峰、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健等领导出席签字仪式。

此次浙江省政府与海航集团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双方将本着“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一是利用浙江港口岸线等资源,发展修造船业务,推动浙江船舶制造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共同打造现代化修造船产业集群;二是加快发展浙江现代航空业,扩展航线网络,建设功能完善的航空大港;三是加快浙江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建设集聚辐射功能较强的港口物流枢纽,共同打造现代化的综合物流体系。除此之外,双方还将在金融服务业、旅游业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

作为海航集团的重点产业,大新华物流集团在此次签字仪式上与舟山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利用舟山的港口、岸线资源发展国际战略物资储运、分拨、期货、交易中心,大新华物流连同海航集团在舟山推动金融投资、旅游和新能源等产业的发展;大新华物流集团还与舟基集团签订舟山金海湾船业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协议、舟山同基船业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以及30条散货船舶的造买合同。

《船舶工程技术手册》征订启事

《船舶工程技术手册》由德国汉堡的海港(Seehafen)出版社组织德国船舶工程界汉斯海利希梅厄彼得先生和弗兰克勃尔恩哈特先生等21位技术权威,历经数年编写而成。该手册是船舶工程领域的又一经典巨作。现在,该手册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联手《船舶工程》杂志编辑部引进版权并翻译,计划于2009年年底出版。

本书主要面向船舶行业中的工程技术人员、船舶航运者、监管和检验人员以及培训研究机构的相关人员、设计者和顾问等,旨在为业界提供切实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全书共分14个章节,内容涉及轮机制造、动力推进、导航、船舶电站、检测与控制、保障与废弃物排放、空调与通风、船舶制造、消防与安全救生、船舶维护、设备故障分析,以及相关的管理条例与标准文献等,全文近1 100页,内容翔实,目前国内该领域尚无如此篇幅的巨作。该著作对了解先进的船舶设备技术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书名:《船舶工程技术手册》

国际标准书号:ISBN 978-3-87743-822-0

价格:人民币580元(包含邮费)

联系人:应龙章

地址:上海市中山南二路851号《船舶工程》编辑部,邮编:200032

电话:021-64416392

传真:021-54595766

战略分析框架 篇10

一、地方高校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 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

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三大职能之一, 在当今知识经济的大潮中, 地方高等学校的区域性决定了地方高校与地方社会发展更为紧密, 地方高校逐步成为了地方政府决策咨询的“智囊团”。地方经济的发展规划, 如产业规划、工业布局、农业产业开发等等重大的地方性课题的研究, 还需要地方高校的积极参与, 对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 切实地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规划、决策和咨询提供智力支持[2]。

2. 直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日益合理化, 地方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区域经济资源的开发、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结构的优化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越来越取决于区域社会人才的培养与开发, 归根结底, 取决于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地方高校为地方社会的发展源源不断地培养各行各业人才, 直接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经验证明, 不重视区域社会自身的智力开发, 单靠外部的物质、技术与人才的输入是不可能收到显著效果的。

3. 有力促进区域文化的更新

发展区域文化事业需要提供一定的环境与基础, 而地方高校可以起到重要的指导与推动作用。地方高校一方面为地方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 另一方面也承担着传递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任务, 具有促进区域文化繁荣的功能。首先, 地方高校能有力地促进区域文化的发展, 区域文化事业繁荣可以较好地满足区域社会成员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区域社会成员丰富的精神生活又可以转化为推动区域物质文明建设的动力。其次, 地方高校能有力促进区域社会文化观念的更新。区域文化观念是区域文化繁荣的重要标志, 也是整个区域社会变迁的导向与先声。区域文化观念更新, 从根本上讲, 是由区域社会变革引起的, 但地方高校促进区域文化观念的正向变迁, 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4. 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随着时代的进步, 科学技术日益显示出对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的推动作用。然而, 科技的作用主要通过科技人才的培养与科技成果的转化来实现, 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科技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区域科技发展主要取决于区域经济发展是否具有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 要造就这样一支科技人才队伍, 必须依赖于地方高校的迅速发展与结构的合理调整;第二, 地方高校能直接创造和开发新的科技成果, 为地方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最便捷的通道, 是区域发展新科技成果开发的重要基地, 能有力提升区域科技的水平, 加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3]。

二、地方高校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 转变陈腐观念, 合理定位

大学定位主要包括办学模式、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办学规模、服务面向等方面。而一直以来, 地方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普遍存在着追求“大而全, 争一流”和“重攀比、轻特色”的倾向, 模式趋同, 目标不明, 要么是办学目标定得过高, 脱离学校的实际办学水平;要么是盲目模仿, 贪大求全。然而, “当教育的使命是‘替一个未知的世界培养未知的儿童’时, 环境的压力便要求教育工作者们刻苦思考, 并在这种思考中构成一幅未来的蓝图。”[4]许多地方高校并未立足自身性质、层次、功能、任务和当地的经济发展特点, 而是热衷于设置重复率很高的热门专业, 造成资源浪费。因此, 对地方高校的定位而言, 最为关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办学类型方面一般应确立为教学型大学。教学是地方高校的绝对工作中心, 教学是其第一任务。地方高校, 办学规模、办学设施、师资条件、办学环境、办学实力等方面都相对有限, 应当也只能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 (2) 人才培养方面应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对地方经济社会的需要, 培养宽口径、应用性、复合型、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广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重点任务。 (3) 在服务方向上必须坚持地方性, 面向地方、促进地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地方高校的地理区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只有从区域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 融入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 才能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4) 在办学特色上加强特色建设是地方高校树立科学发展观, 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对地方高校而言, 培育特色、发展特色、造就新的增长点, 是地方高校发展之战略, 是地方高校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方式, 也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举措[5]。

2. 瞄准区域市场, 调整专业

长期以来, 中国地方高校由于受到原有计划经济的影响, 其专业设置的理念及调整的力度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如专业设置贪大求全, 特色不鲜明;专业设置与地方社会需求脱节, 专业调整过于频繁等等。许多地方高校在决定专业设置时, 往往不重视对区域市场人才供需状况的调研, 也缺乏科学有效的专业论证和预测机制, 没有形成与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趋势相适应又立足于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特色的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 使得专业设置具有盲目性和不合理性。地方高校的专业设置要紧贴市场, 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设置新专业, 对于一些陈旧过时的传统专业要及时调整。“由于革新和技术进步, 经济领域将越来越需要具有高等教育水平的专业人才。”[6]为保证专业设置紧贴区域市场, 适应区域社会需求, 地方高校还必须做好人才需求预测, 使设置的新专业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此, 一方面要吸收有关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的负责人、专家、技术人员等参加, 加强对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变化情况的研究, 共同搞好人才需求预测;另一方面要开放办学, 主动走入市场, 同区域社会广泛联系, 加强对市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以及经济体制、产业结构改革与调整的研究, 深入了解人才需求信息, 考察人才需求动向与数量[7]。在此基础上, 才能使所设专业真正适应区域社会各方面对人才的需求, 为区域经济社会建设作出贡献。

3. 加强产学研结合, 提高能力

长期以来, 高等教育“过于偏重社会科学导致劳动市场上现有的毕业生类别失衡, 使毕业生和雇主对高等教育机构传授知识的质量感到失望。”[6]尤其是地方高校, 在培养人才上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经济对各行各业人才的要求。因此, 地方高校要培养真正适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必须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首先, 建立完善的产、学、研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 使科研导向和科研发展策略紧贴市场, 使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得以及时转化。其次, 强化服务意识, 主动走出去, 加大学校与企业间的互动开放力度, 把解决地方的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 在服务地方上多下工夫;通过开放, 人才和信息在企业和高校之间可以实现共享, 高校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从而使学生学习与就业关系更密切, 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3]。

4. 服务地方经济, 持续发展

“随着区域社会的进步和区域经济、区域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中国区域高校社会服务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8]目前, 在中国高等学校中, 地方高校占93%, 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 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因此, 地方高校必须树立为所在地区的经济服务的理念, 将办学宗旨定位在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既是时代发展对地方高校提出的要求, 也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在强调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 更应强调其地方性, 在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人才、加速科技向当地转化、优化当地资源配置、形成当地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作出应有的贡献。地方高校能否持续发展, 关键在于能否立足本地作出正确的前瞻性分析和把握, 开拓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空间。地方高校要面向区域办学, 区域有多大, “校园”就要有多大[9]。这样, 地方高校才能源源不断地为地方输送各行各业人才, 使地方高校与地区经济的良性互动与协调发展, 逐步完善区域内的高等教育体系, 开创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崭新局面。

摘要: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地方高校不仅仅为地方政府提供智力支持, 而且在区域经济、文化和科技等方面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使地方高校的改革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地方高校应当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调整、产学研结合和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改革, 才能使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区域经济,地方高校,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96.

[2]李清山.实施“三个战略”办好地方性特色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20) .

[3]周平, 陈俊生.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考[J].改革与战略, 2007, (10) .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36.

[5]杨科正.准确定位是地方高校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的前提和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12) .

[6]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 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122-123.

[7]王成涛, 张健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探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S2) .

[8]徐同文.区域大学的使命[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65.

上一篇:加强乡镇财务管理下一篇:收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