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教育国际思考(精选12篇)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1
伴随着学期开学和节假日, 一些知名学校和校外机构的国际班招生, 托福、雅思等语言训练班招生如火如荼, 加上媒体的跟进热炒, 大有燎原之势。发达省份、大中城市的中小学校都在抢滩国际班生源, 有实力的更是忙于圈地建国际学校。
外国教育机构纷纷瞄准中国这一颇具潜力的市场, 推出越来越便利中国学生出国就读的条件。有例可证:
根据悉尼大学官方网站所发布的消息, 从今年起正式承认中国的高考成绩。中国内地高中毕业生可以凭借高考成绩申报悉尼大学。
某环球雅思培训学校校长说, 以往, 中国的毕业生无论高考成绩有多高, 都需要加读8个月到1年的预科才能进入悉尼大学的本科学习。这项新的政策使得中国优秀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入读悉尼大学, 最快只需要三年就能拿到本科学位, 节省了一年的宝贵时间和学费。
“国际班”真是教育发展的最佳选择吗?教育就应该如此“与时俱进”吗?
国际班之所以能迅猛发展, 因为——
有冠冕的包装:扩大对外开放, 提升国际视野, 办人民满意教育……
有炫人的招牌:合作的都是发达国家教育机构, 承办的都是当地名校……
有诱人的前景:直升国外名牌大学, 本科毕业可直选国外名校读硕读博……
有高效的业绩:圈了地, 投了钱, 建了校, 收了钱, 出了国……
国际班之所以迅速成势, 乃由于认识误区所致。
因为是国际班, 就必然和国外教育机构合作, 这就是国际交流, 对外开放。但是, 我们必须看到这样一个现实, 我们的国际学校、国际班, 从生源构成看, 涉及多少个国家?从师资配置看, 中外教师呈何种比例?从使用教材看, 有多少是经过专业部门审核认可?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看, 有多少完全符合本国规范?
学生都是中国学生, 何谈“国际”?教师都是中国教师 (有的可能有个别外教) , “国际”元素有多少?教材虽有外国原版, 但主要是语言类教材, “国际交流”到何等程度?管理还是原学校, 沿用的是一以贯之的方式方法, 国际管理经验借鉴几何?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大多强化了外语, 增加了课时, 增加了课业负担, 吸纳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有多少可行性?
因为有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出国这一前提, 由于是当地名校, 可行度与中介机构有别, 家长放心。学习好有经济实力的, 学习不太好经济实力强的孩子就有了一条出国就读的“金光大道”。这就是满足市场需求的绝佳路径。
采用国外语言教材, 学习中国的相应课程, 修得国外认可的学分成绩, 学校配备最强的师资队伍, 提供最优的学习生活条件, 以努力保证学生能够通过国外教育机构需要的“考试”。这也是能够招徕生源的重要保证。
但是, 这种国内三年的高收费, 国外就读的高支出, 从某种意义上讲, 就是在国内高收费为出国, 到国外高收费没商量。我们的国际班就是收大钱, 下大力, 为外国送人送钱。在悉尼大学发布承认中国高考成绩, 内地学生可以凭高考成绩申报的消息后, 某知名中学的学生反应是:“真的很向往报读悉尼大学, 只是, 以每年20万元人民币的学费计, 三年下来光学费就60万元, 再加上生活费, 开销太大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据了解, 目前有的大中城市, 不仅中学招收这样单纯为了送孩子出国的国际班, 而且开始向初中甚至小学延伸。
国人之所以会热衷于送孩子出国, 相当程度是因为现行的教育无法满足孩子社会竞争能力之需要, 而外国教育对于人的能力培养得到世人公认, 有条件的话, 出去几年再回来参与竞争, 谋求一份好职业。这恰恰是对中国现行教育的无情嘲弄!
提高认识, 走出误区, 让国际班走上科学发展之路。
其实,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世界全球化、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 开办国际班实属高明之举。问题是, 我们必须从教育自身的规律出发, 从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科学内涵出发, 规范国际班乃至国际学校的办学之路。
明确国际班的特点。国际班, 首先学生要有国际性, 否则就只能叫“出国就读预备班”。既然叫国际班, 就要立足为国际友人、外籍在华人士子女在中国就读服务, 为体现国际性, 应该是中国孩子和外国孩子在同一环境中学习成长。
规范国际班的审批。现在申请举办国际班的学校, 一般都是当地有条件有水平的名校, 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 除了要审核合作方资质的可行性、合法性, 还要审核申办学校的国际班是否具有国际特点, 其合作办学的方向宗旨是否科学。
申办国际班的思考。学校是办教育的, 国际班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为此, 我们确实应该有国际视野, 放眼世界, 从借鉴其科学教育方式, 引进其创新教学方法, 吸纳其教育管理机制, 特别是要让合作方直接深度参与管理和教学,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 传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学习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作为办教育的主体, 学校校长要在办学方向、学校文化、课程设置、教育教学等方面更多地从规范办中国教育的基础上, 以国际班作为一个切入点, 让学生更有个性地成长, 让教师更有专长地发展, 让学校更有特色地提升。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2
——基于七宝明强小学“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思考
上海七宝明强小学 顾文秀 王晓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是明强小学在致力于传承和发展百年老校学校文化的历史性高度上的深度思考与学校转型性变革实践的必然举措。2012年,我们开始广泛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结合明强文化的发展特点规划了《“坚守”与“吸纳”——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这一研究项目,2013年9月,被列为市重点科研课题。能在众多高质量的课题申报中列为市重点,足以证明其研究内容不仅顺应了时代对教育的要求,更聚焦了新时期上海教育国际化的新内涵。
经过两年多的研究实践,我们在预定的研究内容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维度。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认知维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5年有这样的解释:“国际理解教育”就是指世界各国在国际社会组织的倡导下,以“国际理解”为教育理念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基于此,我们认为:
(一)开展“国际理解教育”,首先要弄清真正涵义 就小学学段而言,必须把握两个基本认识点:
一是“国际理解教育”是让学生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了解别国历史、文化、社会习俗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学习与其他国家人们交往的技能、行为规范和建立人类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学习正确分析和预见别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本国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竞争与合作、生态环境、多元文化共存、和平与发展等方面的国际问题;培养善良、无私、公正、民主、聪颖、热爱和平,关心人类的共同发展的情操;担负起“全球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二是,“国际理解”必须把握双向理解、双向尊重、双向交流、双向包容。“国际理解”决不是全盘“西化”,也不是全盘“东化”,而应是互为补充,在主动吸纳、引 1 顾文秀 原上海七宝明强小学校长;王晓 上海七宝明强小学科研室主任
/ 9
进外来经验与课程的同时,自觉坚守和积极弘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作为四大文明古国所留传下来的优秀科学技术、物质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本课题着眼点在坚守中吸纳。坚守: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灿烂文化的精髓,包括一脉精神、一种自信、一份自尊。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坚守是基础,是前提。吸纳:包容多元文化,吸纳先进的、优秀的、科学的人类共同文化遗产。吸纳是为了发展,也是顺应教育为未来负责的发展趋势,培养世界性人才。
(二)把握好“国际理解教育”的育人载体——课程
就小学学段而言,这一课程的培养目标表现在:培养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以及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在竞争的同时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同时竞争的二十一世纪一代新人。在这一认知基础上,我们结合明强小学自身的办学理念与整体育人目标,我们把课程目标提炼为:培养具有规则礼仪、民族精神、科学素质、人文涵养、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小公民。
这是为学生适应未来全球一体化经济、社会、文化等挑战的需要打基础;为未来中国在全球及国际事务中具有平等话语权打基础;为未来一代具有坚定的民族情怀和全球眼光与国际视野的世界性公民打基础。而实现这一育人目标,需要构建基于“坚守”与“吸纳”为核心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框架,包括构建有明强特色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将“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课程五要素,整合进本土“基础型、拓展型、探究型”三类课程体系进行实施。
(三)“国际理解教育”是一项渗透于整个学校工作的发展性项目
它绝不是能由一门学科,单枪匹马完成得了的。它一定是渗透与弥漫在整个学校教育工作的始终。简单地把“国际理解教育”看成是外语学科的项目,或主要由外语学科来承担,是十分初浅甚至是歪曲的认识。故此,我们认为不能把“国际理解教育”当成是学校创特色,为学校贴金的事;“国际理解教育”也不能理解为是民办学校的特色“专利”(事实上一些民办学校也没搞“国际理解教育”,而是在搞“国际化教育”)。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从生境中寻找“国际理解教育”起点
每一所学校都有独特而值得珍视的“自我”,作为地区内无特殊条件、无特殊生源的公办小学,来明强读书的孩子,是本地区普通老百姓的子女,每班50名学生的现状,2 / 9
不允许我们套用精致、个别化的“国际学校、外语类学校”发展路径做“国际理解教育”,经过自我审视,我们找到了自己的研究起点。
1、起点一:让学生明白“我是谁?”
国家和民族是世界的基本构成,任何一个民族,只有先明白“我是谁”,才有可能知道“我要走向哪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明强学子身上一直镌刻着鲜明的“中国味”。
1)校训精神:引领小学生怀揣“中国心、世界情”
“明强学堂”的创始人杨光霖先生在办学启示中鲜明地提出“民生国势,赖以明赖以强也”,当时的先辈是为“救国强民”而办学。百年来,明强校训几经变迁,核心却没有离开“明强”两字。“明强”两字乍看呼应了鲜明的中国式教育风骨,而细品又涉及“明天下道理、强中华民族”的国际教育内涵。我们希望,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实践,让从明强走出去的每一个孩子,既心存祖国,又胸怀世界。
2)地域文化:帮助小学生建立“本土心、民族情”
身处千年古镇,明强学子一出校门便可感受飞檐回廊的古镇风貌,学校也专门设立了“古镇探秘”课程,每学期,孩子们有机会结伴到古镇做专题探究:看建筑、画廊桥、斗蟋蟀、听典故、品小吃„„,发现并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七宝皮影”,用“沪语”创作《逛老街去》等新地方戏等„„实践探究与责任担当,让学生对“我是七宝人、上海人、中国人”的理解进一步加深。
2、起点二:让学生明白“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学校作为育人的基本场所,应当首先让师生明白“成人”的目标。1)“审美·超越”为师生迈向国际作准备
我们经常感叹发达国家校园中处处呈现的教育美、人性美,日前国家更是发文确立了“美育”对于师生成长的核心地位。明强文化核心在于崇尚“在审美中超越”,对美有着无止境的追求:环境之美,无声熏陶习惯心性;课堂之美,互动提升学识修养;艺术之美,有形开发创造潜能;个性之美,包容成就生命成长„„我们追求的美并不是完美无缺,而是有缺憾的成长美。
2)两明两强,为师生人生理想奠定根基
“两明两强”校训,包含着丰厚的教育和人主动适应未来发展的内在追求,也将明强学子与世界公民普适的理想价值、行为特征沟通起来。明事理:让学生明白主动学习更有效;明自我:让学生更自信,懂得珍惜每一个独特的“我”;强精神:强调立
/ 9
足本土,放眼世界,立中华后裔之身;强体魄:需要掌握陪伴终生的具体的健身技能,让身心和谐发展。
这样从“生境”入手的“国际理解”更为理智而现实,更有利于当代学生主动传承与发展民族精神。
而“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社会倡导下,“以增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不同种族的、不同宗教信仰的和不同区域、国家、地区的人们之间相互了解和相互宽容;加强彼此间相互合作,达到共同认识和处理全球社会存在的重大共同问题;促使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对世界的进一步认识来了解自己和了解他人”的宗旨,恰恰是适用于包括公办学校在内的所有学校都应开展的教育。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维度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不是简单的拿来,也不是简单的开发,而应基于课程核心的设计思想——“坚守”与“吸纳”,以兑现“国际理解”的宗旨为目的,以贯彻“国际理解”的核心内容“和平、平等、相互尊重,多元文化包容”为抓手,以培养既有民族情怀、民族精神,又具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以及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小公民为目标,确保“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具有一定的张力。
明强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架构是五个同心圆体:从内向外分别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具体见下图)
/ 9
(一)课程理念:“坚守”与“吸纳”
——落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内涵:培养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在竞争的同时进行合作,在合作的同时竞争的二十一世纪一代新人。
——体现“坚守”与“吸纳”并举的明强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在坚守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民族情怀前提下,笑对多元文化碰撞,并以包容和理解的心态,主动吸纳先进与优秀的人文、科学,为养成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的“世界小公民”的综合素养奠基。
——构筑以学科渗透、专题课程、主题活动“三位一体”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架构,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各学科领域“国际理解”内涵的相关实践中,达成民族精神、规则礼仪、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的课程培养目标。
(二)课程目标:“世界小公民”
基于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健康发展,遵循“国际理解”的教育宗旨,实施双向互惠的教育策略,培养具有“规则礼仪、民族精神、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的特定意义的“世界小公民”。
(三)课程内容与课程实施途径
1、基础型学科——学科渗透 1)课程内容
基于全学科的常态课堂中的有机渗透“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这是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基本。
2)课程实施途径
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双语读物;环境建设;隐形熏陶
2、拓展性学科——专题课程 1)课程内容
与“国际理解教育”的专题内涵与交流技能以及文化理解相关的知识体验课程。是落实“规则礼仪、民族精神、科学素质、人文素养”综合培养目标的主渠道。
2)课程实施途径
/ 9
基础性专题课程——以知识结构的横向关联特点,系统设计各学科的专题课程,如:语文“中外戏剧表演”,音乐“美国舞向未来课程”,品社“美国健康与幸福课程”等。
选择性专题课程——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各年级的专题课程:一到五年级不同研究目标的了解本土文化的“古镇探秘”课程(“古镇建筑、饮食、皮影”等特色)、五年级可选择参与的英国、美国、澳洲“海外课堂”等。
自主性海外课堂体验——通过建立姊妹校、网络视频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真实体验多元文化,扩大国际视野。
3、探究型学科——主题教育 1)课程目的
以举办多元文化交流体验月、科技活动月、艺术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国际友人参观访问、台港澳学生交流互动等主题活动为主,是倡导和平文化,学会文化包容,树立“小世界公民”的意识与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
2)课程实施途径
“成长四季”体验课程:访春、嬉夏、品秋、暖冬。
(四)评价方法:“成事成人”
1、评价指标:基于三维目标,对应本课程培养目标
2、评价方法: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3、探索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评价方式
以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建立基于市“绿色指标”和“课程标准”,区“电子成长档案”的校本化“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评价指标体系。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资源维度
(一)“国际理解教育”的师资储备库
有了“国际理解”的教育课程的整体架构,有了基于这一架构的完整的课程方案,这还只是万里长征走完的第一步。因为再好的课程方案,没有具体的人来实施,那也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毫无实际意义。同样,即便有人来实施,实施者自身的“国际理解教育”素养与专业素质,同样直接影响到这一课程的实施效果。或者说,“国际理解
/ 9
教育”课程实践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实施这一课程的教师素质。由此,打造一支能够承担“国际理解教育”重任的师资队伍,便自然而然地摆在我们的眼前。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及育人目标,决定了这一课程是面向每一个的学生基本特征,这就需要学校的所有硬软件为这一课程服务。硬件涉及到资金投入,但凡用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软件涉及到人的观念、素养、品质,这不是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是关键和重点。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需要每一位教师(包括校内每一位员工)都必须清晰地了解“国际理解”的真正内涵,并自觉在本职工作的各个环节,遵循“国际理解”的宗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
一是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的认知度;二是承担“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专业素养;三是实施“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教学基本功。而高质量的师资不是等来的,不是要来的,而是需要我们主动去打造,去培养,去储备。我们通过:自培与招聘相结合、出访与引进相结合、民校取经与院校合作相结合的三管齐下的方式,来打造适应“国际理解教育”的师资队伍。
国际理解教育的育人价值,还惠及教师的成长。从操作层面讲: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理念需要教师来凝练与执行,课程目标、内容、途径与评价的研究与实施需要教师的智慧来实现,教师对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开发力与执行力至关重要;从专业发展讲:教师的国际理解教育的专业素养,直接关系教育国际化的质量。因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难有学生的发展,教师没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眼光”,培养“世界小公民”的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一是教师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中的理念提升(育人);二是教师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中的专业素质提升(语言);三是教师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中的创新能力(课程);四是教师在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与实践中的实践能力(实施)。
(二)“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开发库
一个理想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设计,需要有丰富的、可开发的课程资源支撑。基于“坚守”与“吸纳”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应该建立在本土课程资源和海外
/ 9
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为此,我们遵循开发与引入结合、校本与区本结合、本土与海外结合的原则,进行有效的尝试性实践。
一是本土化的课程资源。我们将千年古镇七宝丰富的民俗民间民族文化资源(包含中华传统艺术文化资源等),与百年明强文化的核心理念“审美·超越”整合起来(包括“明强”校名的出处、解读,以及“民生国势,赖以明赖以强”的近代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理念所蕴含“坚守”与“吸纳”的教育思想与实践),组织人力开发校本课程(其中部分为双语课程):包括七宝古镇民俗民风、百年明强“审美·超越”文化、“两明两强”校训实践活动、中华武术、七宝皮影、中国围棋、染缬工艺、书画与纂刻等。
二是海外引进的课程资源。主要依托闵行区教育国际化项目推进中,引入海外艺术、文化、科学、数学等课程(艺术类:有引进美国全美舞蹈协会的《舞向未来》;文化包容类:《中外节日文化》;健体类——《健康与幸福》;英语类《E,learning》;科技类——瑞士外教的科学常识课《discovery》等。
三是建立“国际理解教育”情报资源库。及时了解国内外有关“国际理解教育”的研究状态,组织研究小组,进行相关情报收集、分析、综述,特别是相关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的新策略、新途径、新实践、新评价等。课程开发库的建设遵循:虚拟与现实结合、音像与文本结合、情报与综述结合。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专家资源库
明强小学在近二十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实践中,依托高校专家资源,实现学校管理、学科教学、学生工作、师资队伍的重大发展,实现了成事中成人,成人促进成事,学校获得跨越式发展。同样,在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也需要取得高校专家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这是非常重要的合作资源。一般我们的合作形态有三种:固定与临时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国内与国外相结合。依靠专家的专业理论,引领学校科学、规范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实践,关注课程设计与实践个案(特别是在学科渗透、专题课程、主题活动中)的积累与分析;关注“国际理解教育”过程中的师生成长个案的积累与分析;关注“国际理解教育”评价方式个案的积累与分析等。
在《“坚守”与“吸纳”——小学生国际理解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实践》中,明强人以“探究·悦纳·共生”的心态前行着。“探究”是我们设计与实施国际理解课程的基
/ 9
本方式,悦纳表明我们对世界文化的尊重与包容,共生是我们开设“国际理解教育这一课程的终极追求。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3
关键词:湖南 高等职业教育 国际化
国家高职教育发展规划(2011—2015年)指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全球化要求和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需要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特征就是各国为了各自的经济、政治、社会、安全等国家利益,在全球范围内既进行紧密合作,又进行激烈竞争。而一个国家知识经济的建成与否,完全取决于能否培养和吸引大量具有国际视野的人力资本。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已成为一种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
一、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背景
从1998年至2014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从54万人增长到337.98万人,在校学生从117万人增长到1006.6万人,全国独立设置的普通高等职业学校达到1327所。湖南作为教育大省,2015年独立的高职高专院校65所,招生16.3万人,占高等教育招生总数的55.3%,在校生44.3万人,是高等教育在校生的一半。但是很多高职院校还停留在只适应企业今天的需求,没有考虑明天的发展,只考虑适应企业需求,没有考虑导向企业需求和创造需求的层面,办学特色不鲜明。同时由于生源数量急剧下降,高等教育大众化走向普及化、人们追求教育质量和品牌、选择空间增加的社会环境,国际先进教育模式涌入中国及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等诸多因素,湖南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着内外夹击的激烈竞争状态。
二、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核心
在国际化进程中,很多高职院校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新时空背景下,高职教育如何利用国际资源,在教育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是摆在高职教育界面前的一个全新课题。一方面中国目前高职教育理念、师资、课程体系、教学手段、教学资源相对比较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纵观中外教育史,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创建自己的教育制度过程中相当程度受益于这种“教育国际化”。中国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教育发展史就是一个吸纳、交融和消化这些外来教育现象的过程。因此,引入和输出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核心
1.引入:从国际化走向本土化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突出的差距在于教育思想、教育模式以及教育技术。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就要引入我们急需、国外最先进的资源,如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职业教育标准、原版的职业教育教材、优质的师资等。
引入是个方法的问题,不能良莠不分,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照单全收,要切合中国实际,符合文化传统,结合自身特点,提高引入效率与效益,最终实现国际化向本土化的转变。如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就要引入西方国家经过长期探索,并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行动导向教学理论、现代学徒制理论、职业能力形成理论等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改变我国职业教育中的学科本位、重理论轻理念、重知识轻技能的思想观念;职业教育标准,就要引入如英国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NVQ体系、德国的IHK证书标准体系等,把这些国际上先进的生产服务技术标准作为我们职业教育的标准,实现与国际接轨;职业教育教材,就要引入国外先进的,经过反复验证,反映现代国际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原版教材。另外,教材的引入还存在“二次开发”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国外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都适合我们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因此,要对引入的课程教材实施二次开发,进行本土化改造,将其中精华的部分与我国现有的课程教材相互结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体系;师资,就要从国外优秀的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大型国际型企业中的外国工程师里,引入一批高水平、国际型的、具有一线生产实际经验的教师团队。另外,我国职业院校应与国外优秀的职业院校、职教培训机构之间建立广泛的、多层次、多类型的多元化合作关系,探索合作办学的新路子。
2.输出:从本土化走向国际化
输出就是高等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问题。引进来与走出去是一个良性的互动过程,引进来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自身水平最终实现走出去,走出去以后又可以发现更好的伙伴,并将其引入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
输出实际上也是综合国力中的教育竞争力问题。教育服务输出已是发达国家的一个主导产业。资料显示,教育服务贸易在美国已经成为其第五大出口产业,教育出口值占本国服务贸易出口总值的3.5%;在澳大利亚为第三大出口产业,占11.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较晚,却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
首先,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应用性技术适度领先于众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具有极强的适用性,可以大力推广。
其次,我国十分重视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近三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很快。未来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级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投入的大量增加,其发展速度会更为迅猛。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水平的不断上升,其核心竞争力会持续增强,在国际化过程中能够吸引更多的合作伙伴,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
第三,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国力持续上升,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一个稳定的增长极。以此为基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外的吸引力会随之增大,自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会日益明显,在国际化过程中会获取更大的收益。
教育输出是教育开放与合作的必然到实然的课题。现阶段,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正处于快速发展期。这个时期还是以“引入为主,输出为辅”,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开展主动的对外合作,进行教育输出,把我国强大的人力资源和教育优势资源向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进行辐射,形成多赢格局。输出的主要方式可以是合作办学,合作培训,扩大来华的外国留学生教育等,把我国比较优势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职业标准引入到其他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在教育输出的过程中,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打造新的合作平台。
三、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策略
中国高职教育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与借鉴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先进理念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湖南高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需要包括引进先进的国际教育理念、制定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服务发展中的国际化企业、打造优秀的国际化师资外,还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
1.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学生
可采取吸收国外留学生来校学习,走出国门、在国外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为国内的外资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为国外的中资企业培养合格人才等多种方法。国际化不仅指接受外国学生,或把学生派出国外,而是要把不同文化、不同国家的学生混合在一起,能够互相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不同国家的人的思维方式,使学生具备能准确应对复杂的全球化环境的能力,这就是竞争力。
2.实现质量标准国际化
质量标准国际化是指对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借鉴和引进。当然不是全盘照搬,进来后要不断实践磨合,建立起自己的职业教育标准、课程标准、教材、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并使该标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得到多数国家用人单位的认可。高职教育质量标准的国际化,能实现促进高职教育走向世界,从而使我们的学生具备“全球就业的能力”。
3.借道东盟,走向世界
东盟是世界上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之一,与中国山水相连,文化习俗相近,双方长期友好往来历史悠久,但东盟各国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很不平均衡。东盟的华人有近4千万。截止2014年10月,经湖南省商务部门核准在东盟设立的企业有近300家,目前仅在老挝的邵东人就有8万多。中国与东盟的教育合作于2004年开始起步,根据国家走出去战略和职业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湖南整合优势资源,提出了面向东盟校企职业教育合作项目,为湖南在东盟地区的企业和东盟地区的企业培养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从本土化走向国际化的有益探索,可借鉴TCL与格力集团的策略,先开辟东盟的高职教育市场,再走向世界。
四、推动湖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举措
湖南高职教育毕竟尚处于发展阶段,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竞争力不强,所以还需要在吸收与引进中夯实自己,以实现走出去,积累新经验,创造新成果,又可将其引入实现更高层次的合作,实现中国文化尤其是湖湘文化对世界文明融入与促进的国际融合效应。
1.政府加大政策支持、指导和服务的力度
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提倡、支持和推动有实力的高职院校走出国门,如积极引导与跨国企业的联系合作,增加东盟和国外来华高职留学生规模,鼓励高职院校由国外引进和培养高职教育国际化的优秀师资等;要积极引导,利用政府优势,整合行业、企业、高校等社会各种资源,形成集团力量,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外合作,参与国际竞争,搭建新的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平台。
2.高职院校加大内涵建设、提质提效的深度
高职院校要积极构建双主体办学体制机制,夯实师资、办学设施等各方面基础,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优化学校内部管理,增强全球意识、规则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做好参与国际竞争的准备;要精心组织,有效实施,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国际化模式,力争“零风险、有收益”,稳步推进。
3.职教集团加大合作联盟、资源共享的广度
国外的高等职业教育虽已发展得较为成熟,但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作为“十二五”教育规划中高职教育重点发展的三个方面之一,湖南省已有的二十个各具特色的职业教育集团不仅仅是校企合作的平台作用,集团内院校在联手走向国际化方面同样具有广阔的前景。科学谋划,真诚合作,就能成为高职教育国际化大潮中成功的“弄潮儿”。
关于国际学校教育观念的思考 篇4
关键词:教学,管理,德育模式
初到国际学校工作, 曾经忐忑不安过, 因为班中多了不少外籍孩子, 这在以前可是没有的事。这真是:老兵遇到新问题。面对这群特殊的孩子, 我边进行教育教学工作, 边摸索前行, 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
1 尊重民族传统, 传播中国文化
我们顾及到外籍学生的民族传统, 在班中积极营造“家”的感觉。课堂上, 谈到春天, 同学们就会看到朴智敏等同学一往情深地说起家乡的金达莱花开了;说起圣诞节, 就会有白胡子的“圣诞老人”来给肤色各异的同学送上珍贵的礼物, 留下一份美好的童年记忆, 传递友谊带来的快乐和芬芳。在尊重外籍孩子民族传统的基础上, 我积极地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 同时努力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民俗节日、风俗习惯、礼仪等知识,
热情为孩子们构建了解中国的桥梁。
“六一”国际儿童节这天, 国际学校少先队的风景线上就新添了一道靓丽的色彩——金柔林李英一等韩国籍学生, 万瑜璇等台湾孩子, 与中国同学一起加入了少先队。入队前, 我与周围的老师展开了讨论。有的老师认为:这些孩子有他们国家的传统, 他们在中国入队是否与他们国家的信仰相违背。而我认为;目前, 少先队入队参照的是“全童入队”原则, 学校任何孩子有入队意愿, 就能加入少先队。“一个班级就是一个中队, 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大队, 任何在学校就读的孩子, 都有权利成为少先队的一分子”。《少年先锋队队章》中对入队儿童的国籍没有做出规定, 因此对于少先队成员不做明确的国籍区分, 入队目的在于给同一队伍中的孩子创造和谐统一、健康成长的氛围。此外, 我逐个征询了孩子的意见, 孩子们纷纷点头表示:佩戴红领巾, 是融入集体, 也是一种荣誉。我还一一询问了外籍家长。李英一妈妈告诉我:红领巾是中国国旗的一角, 是很光荣的, 中国孩子都迫切希望戴上红领巾, 我们家的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孩子十分喜欢自己的班级和学校。入乡随俗, 和中国孩子一起成为少先队员!成了每个外籍孩子的共同理念。最后, 老师们统一了意见:入队是孩子的信仰自由, 他们有权利做出自己的选择, 外籍孩子和中国伙伴相濡以沫, 朝夕相处, 已经深深地爱上了我们这片热土, 这正说明了我们的教育是成功的。
2 严格教育, 纠正不良习惯
在我眼里, 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但并不是说他们是十全十美的, 在教育外籍学生的过程中, 我一视同仁, 严格教育, 努力为他们打造良好的个性, 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面对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 我力争做到有理有节, 既尊重他们的民族习惯, 又想办法让他们融入到本校本班的集体生活中。
有一次, 坐在李英一后面的台湾家长找到我, 气愤地向我反映:“我孩子的橡皮刚带到学校一天, 就给李英一抢走了, 孩子胆小, 怕李英一打他, 吓得不敢跟你说。”我当即表示, 我将认真查实, 给孩子一个圆满的答复。李英一来到学校后, 我把它找到身边, 仔细询问了情况, 他直言不讳, 爽气地承认了有这么回事儿。我请孩子说说该怎样弥补自己的过错, 他两手一摊, 不知所措。我心想:教育他的大好时机来了。我请孩子首先拿出自己的橡皮还给对方, 然后真诚地向对方赔礼道歉。李英一非常爽脆地向对方承认了错误, 最后我还请两位同学拉拉手, 让两人认识到:友谊在真诚的道歉中能得到加固。
3 主动与家长沟通, 争取外籍家长的配合
班中有一位胖乎乎的韩国小孩, 名叫李英一。每周我都会将情况汇总, 向他家的翻译反映。家长会, 我将我发言的资料给了翻译, 并一再向这位尽职的翻译表示感谢。一日, 我们正在上课, 我走下去巡视的时候, 猛然看到我们的李英一不知什么时候, 解放了他的双脚, 两只脚丫子正美滋滋地搁在椅子上。事后, 当翻译来了解孩子一周的上课情况时, 我婉转地指出了这件事, 并帮孩子分析了他喜欢这样做的原因:韩国孩子回到家中便穿着袜子在地板上自由穿梭, 因此他在集体中也会有这样的举动。因此我请翻译代言, 麻烦家长也进行相关的教育, 让他知道学校和家庭有别, 要学会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我还请家长给李英一穿一双难以穿脱的鞋子,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孩子的“脱鞋行动”。在教室里, 我看到这一幕重演之时, 便会一次次凑近他的耳朵, 善意地提醒他。数月之后, 我欣喜地看到:孩子的言行举止文明多了, 其中, 韩国家长的配合功不可没。
通过与外籍家长的交往, 使我更加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 能站在家长的立场和老师的双重立场上看问题, 家校之间的沟通进一步融洽, 我和这些外籍学生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将心比心, 视如己出, 主动沟通, 争取配合,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 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夜郎自大, 闭关自守, 对中外学生来说是阻碍他们成长的绊脚石。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方能使中外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因此,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自己首先做一个有心人, 并带领身边的学生互相学习。
校园里, 外籍学生见到我们总会有礼貌地主动问好, 面带笑容, 十分真诚, 与他们相处如沐春风。我们班的金柔林和他的哥哥每次见到我总是谦恭地弯下腰来, 彬彬有礼地打招呼:“老师好。”男孩子像绅士, 女孩子像淑女, 这句话用在这些孩子身上是一点也不为过。外籍孩子的坚韧不拔也是中国孩子迫切需要学习的, 一年级, 学生还没学几个字, 每次回家作业, 我只要求孩子抄写一些扩词。可他们会在田字格中一丝不苟地用中文抄写好全文, 在四线格中抄写好课文的拼音。正是这种吃苦耐劳的学习精神, 使得这些孩子的中文水平直线上升, 他们初入学时, 语文测试都只有二三十分, 到期末测试, 成绩会大幅度提高, 我们班的朴智敏在期末测试中就考了97分。平时, 我也用中文请他们做事, 他们都能听懂, 并保质保量地一一完成, 他们还能帮同学发作业本, 谁说这些不是提供了一个让他们练习中文的最佳机会?我跟这些孩子开玩笑说:“你们可是未来的中国通哦!”
而我们的中国学生, 与这些外籍同学朝夕相处的同时, 也像他们的老师一样在感受着外籍同学与众不同的地方。耳濡目染着异国同学的礼貌待人﹑好学上进﹑孜孜以求……无形之中,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也学得一个个落落大方。在学习上, 同学之间取长补短, 互相学习, 班内形成了你追我赶的班风, 见到了以前我整日唠叨个不停也收不到的效果。真可谓: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5 结束语
如果说:我们的地方学校教育正在面临着国际文化融入带来的新问题, 适应着国际文化融合带来的新现象。那么, 如何教育好这些外籍学生, 将是我们每一位老师会面对的问题。感谢这群外籍学生, 他们让我较早地接触到了校园国际文化融合的气息。我从这几名外籍学生身上受到启迪, 在新的形式下尝试着创新德育模式, 把对孩子的教育放在更高平台、更广阔的环境中锤炼, 努力培养品德过硬、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下一代。放眼世界, 当今这个社会正成为一个地球村。而我们的班集体正可谓是这个地球村的细胞, 我们何不尝试将我们自己的班级建设成一个具有国际气息的儿童乐园呢?
其实, 教育无怪乎一个字:爱!爱如空气, 爱如阳光!我相信:有心就有爱。让我们携手国际友人, 与心相通, 与爱同行。敞开爱的胸怀, 海纳百川, 共创和谐胜境, 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5
摘 要:全球化给国际秩序带来了新的问题,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和国际警务合作是当前全世界打击跨国犯罪和国际犯罪的主要合作手段。虽然目前在立法上、实践上和理论研究上关于二者并没有过多的区分,但他们在性质、合作主体、合作内容方面是不同的。国际警务合作由于其便捷性,国际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已经是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在实践中二者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
关键词:国际警务合作;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司法权
中图分类号:D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06-0315-02
全球化推动了超国界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在增加社会财富的同时,各种价值观相互影响,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新的问题。传统的国内犯罪开始向国外发展,不局限于一国领域内的犯罪明显增加,单个国家对于跨国犯罪的单独打击显得束手无策,国际警务合作和刑事司法协助制度便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迅速发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一般是指一国的法院或者其他的主管机关,根据另一国法院、主管机关或相关当事人的请求,代为或协助实行与诉讼有关的一定的司法行为。它的产生是因为国家司法权的严格属地性,只有加强各国司法机关之间的合作,才能及时的解决问题。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概念的理解,也在随着合作内容的发展而不断广义化。在本文我们便采用广义的理解。而关于国际警务合作,如果简单地理解为各国间警察合作办案,几乎与现代警务体制的历史同样久远。从为了政治目的展开的合作到为打击跨国犯罪而开展的合作,虽然它的实际开展已经有一段历史,但目前国内对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代意义上的国际警务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打击跨国犯罪,维持国际社会的秩序。国际警务合作是指世界各国或者地区经主权国家授权的警察机关,在惩罚、预防跨国犯罪和维护国际社会秩序领域互相提供帮助,协调配合的一种执法行为。然而关于二者的关系,无论是从具体的立法上还是理论上都比较混乱,有的甚至将二者混为一谈。只有认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分清界限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
一、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区别
(一)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性质不同
如果按照性质和逻辑关系来划分,国际上在有关法律方面的合作大概可分为立法合作、执法合作和司法合作。刑事司法协助作为诉讼内司法行为,当然属于司法合作。而关于国际警务合作的性质,目前有较大争议。在这里我们首先应当明确司法合作中对“司法”的理解,如果将其扩大理解为“为司法服务”或者“与司法相关”,那么国际警务合作似乎可以归入司法合作之中;然而这里应当理解为“司法中”,而不应当做扩大解释。在西方国家受三权分立思想的影响,对与国际警务合作的执法性质没有异议。在我们国家,回归到国际警务合作的主体―警察,从警察权的性质来考虑警务合作的性质。无论是从权力谱系还是从权力内容来说,警察权都属于行政权的内容。有的学者认为警察权中的侦查权是司法权的组成部分。然而,司法权的主要内容是裁判权,独立性是裁判权的主要特征,而侦查权的行使不仅要接受当地政府的领导,还要接受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是不可能独立的。另外,司法权的启动具有被动性,相反拥有侦查权的机关都是肩负着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职责,有着明显的主动性,而这正是行政权的典型属性。所以说,侦查权有着完全的行政属性。无论是从国际角度还是国内角度来理解,国际警务合作都属于国际执法合作。由此可见,两者的性质不同。
(二)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不完全相同
司法权的主权性决定了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而在实践中实施合作的主体也只能是国家授权的有关机关。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基本程序是请求国有权作出司法协助的主管当局以请求书的形式向被请求国提出请求,经被请求国的审查机关审查后作出拒绝或者接受请求的决定,如果接受请求,被请求国根据请求内容的不同依据相关的国内法律规定交付给主管机关具体办理。依据已经签订的有关国际公约和国家之间的条约可以看出审查机关为中央机关,而依据各国司法体制和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含义理解的不同,对于中央机关的的规定也不尽相同,所以各国对于中央机关没有统一的规定。依据中国对外缔结的有关双边或多边条约,中国的中央机关一般是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或者外交部。而作为具体的办案机关――主管机关,是相对于作为联络审查的中央机关而言的,根据请求的内容和案件的不同而不同,那就可能是法院、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然而,中国参与的国际警务合作的主体具有唯一性和确定性,那就是公安机关。公安部既是负责进行国际联络的机关,也是具体的实施机关。另外,从合作主体的层级来看,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只能是国家间的合作,而国际警务合作由于其执法性质,所以合作并不局限于国家间,地方之间也可以直接开展合作。从国际的角度来看,国际警务合作的主体除了国家警察机构,私人跨国警务活动也正在不断地进入相关问题研究者的视野。基于一些国家私警务的日渐壮大,私人侦探所或者安保公司极有可能成为国际警务合作新的合作主体。
(三)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不完全相同
关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内容和范围无论是从立法上还是实践上都相对确定,主要有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引渡、刑事诉讼移管、承认和执行外国刑事裁判、被判刑人的移交等。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一般都是针对一国具体案件的诉讼程序有关的行为,而且是通过正规的法律程序进行的协助,协助的结果具有法律上的权威性并会在诉讼中产生法律后果。所以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部分内容的实现必然会涉及采取强制措施等司法活动,这就必须要依赖于警察职权的行使。因为根据中国《刑事诉讼法》第三条的内容规定,对于刑事案件的侦查、拘留、执行逮捕和预审,都由公安机关负责。这决定了刑事司法协助中的部分内容必须有警察的参与,其参与的这部分内容毫无疑问地构成了国际警务合作的内容。而国际警务合作的内容却远不局限于这些。虽然目前关于国际警务合作的内容和范围在理论界还没有定论,但首先国际警务合作的内容不仅有围绕某一具体案件的合作,还有已经形成常态的一般性的和常规性的合作,比如犯罪信息情报的一般性交流;其次国际警务合作的内容已经从打击、预防犯罪的具体执法措施扩展到了各国警察机关人员的地相互交流和培训以及刑事科学技术地相互学习。并且其合作范围在现实中仍在不断地探索扩展当中。
二、关于国际警务合作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关系的现实处境
尽管在以上的论述中对二者从理论角度区别开来,然而无论是立法上还是实践中二者都没那么容易分清。从立法角度,国际警务合作作为一个国际性的独立概念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然而我们国家在立法上仅在公安部制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里,也就是说仅在部门规章的层面使用了该名词,这就导致一些学者认为“国际警务合作”并非为一个法律概念,在涉及警务合作内容的时候多数情况下使用了刑事司法协助这一概念;另外在具体的法律规定上,《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三章的内容是刑事司法协助和警务合作,其中的第365条规定了公安机关进行警务合作和刑事司法协助的范围。从法条中可见在公安机关的职务范围内并没有将二者做出具体的区分,而是采用并列的形式列举出来。从实践角度,现实中有许多采用刑事司法协助和国际警务合作途径合作成功的案例,在这些案例中多数是结合使用两种合作方式。如“10 ?5”湄公河案件,案件的犯罪地和犯罪嫌疑人都在境外,而由中国法院审判,在经历了多种合作方式后终于在2012年的11月份案件审理结束。并且中老缅泰四国就建立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达成共识,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了25次联合巡逻执法。在这个案件中,前期的联合侦查以及后期的联合执法都属于是国际警务合作的内容,而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请求外国证人出庭作证以及请求与案件相关证据的移交等都属于是国际司法协助的内容。可见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往往是两者结合使用。
国际警务合作具有效率性和灵活性,既可以通过签订双边或者多边警务协定的方式,也可以在国际性组织国际刑警组织的框架内进行合作,且合作程序简便。随着犯罪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变化,国际警务合作正在不断地扩大合作范围、探索新的合作方式。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活动涉及国家司法主权等问题,所以各个国家在合作时都会更加谨慎,需要遵守严格的司法程序,需要以相关的公约或者条约存在为前提。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只能是主权国家间的合作,而国际警务合作并不局限于国家级的合作,地方警务机构之间也可以通过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而直接进行合作。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合作方式一般是请求他国“接受”或者“代为”而间接合作,而国际警务合作有的通过这种间接合作,更多的是直接合作,如联合侦查,域外调查取证等。各国针对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活动的严谨态度突显了国际警务合作的便捷。然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目前已经广为国际社会所接受,无论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已成体系,合作机制相对完善、稳定。而国际警务合作多是问题驱动下合作,缺乏完善机制主导下的合作。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在国际上已经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合作模式,国际警务合作尚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依然需要依附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总之,无论是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制度还是国际警务合作制度都是维护国际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权的一种手段,实践中需要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6
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的教师文化的理念及意义
1.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将本国教育置身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系统之中来确定发展的方向,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从而使本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教育国际化体现为多种纬度与多种层面。什么是教育国际化?或者说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是什么?笔者非常赞同这样的一个观点:所谓教育的国际化,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2.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的内容是指教师成员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从业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的形式是指教师间具有典型意义的相互关系的类型和特定的联接方式,教师间的相互关系和联接方式的变化使教师文化不断被“重新生产和再界定”。成熟的教师文化,表现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的管理模式、和谐的团队精神和持续的工作热情。笔者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组织文化渗透在教师的一切活动之中,是组织的灵魂。它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是学校内涵的反映,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国际教育视野的教师文化
国际教育视野主要是充分利用国际办学交往上的优势,开展比较研究,借鉴国外教师专业发展各种有益的经验,针对自己的办学思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目标和实施策略上,充分融入国外先进教育理念。首先强调的是教师专业发展基于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也不排斥外部环境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尤其是日益全球化的教育大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教师成长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影响,因此在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侧重点是采取反思、对话、行动等手段,积极融入各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促进教师自我规划、自我行动、自我反馈、自我调整,使各种来自于教学实践的经验、智慧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积累和升华,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
中西方教育融合是教师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西融合并非“1+1”式的叠加,形式上的中西融合、国际化并不难做到,真正的融会贯通还需要一个过程。国际化存在一个“道”和“术”的问题,我们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学习西方的表皮,不能停留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而应深入系统地吸收西方教育形式的背后所蕴含的精髓。融合是一种办学思想,这种思想已经在一些有双文化背景的办学者心中萌生;融合是一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已经在一些有全球视角的办学者实践中初见端倪。
1.我国教育国际化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我国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一是教育国际化的层次较低。目前仍有许多学校把教育国际化理解为人员流动的国际化。然而,人员流动只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部分,是教育国际化的第一层次。一些较高层面上的国际交流尚未成熟,例如学校之间开展互换学分、学位互相接轨、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实行互补,开展联合办学。因此,国家应制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及其相关政策,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拓展境外教育市场等。二是面对教育市场的开放,各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够,办学模式较为落后。我国加入WTO后,随着与国际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接轨,我国教育在模式选用、内容确定、体系的更新、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上,以及在招生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上都还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三是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速度不平衡。这一点具体表现为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各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教育国际化的质量和速度都明显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重点学校国际化进程较快,非重点学校进程较慢。另外,各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也尤为突出,语言学科国际化进程较快,非语言学科较慢。四是尚未处理好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协调的问题。在实现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如何立足本土,突出本地、本校优势学科与特色文化,如何将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国的教育文化特色相连接,使之本土化、民族化,理论界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2.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的国际比较
各国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比较系统的教育国际化政策。例如,美国政府比较注重教育国际化的国际主题,注重设置一些区域研究和全球社会问题等方面的课程,注重全球意识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二是各个国家在拟定本国教育国际化政策时,注意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比如在对跨国教育的政府管制方面,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政府对跨国教育有着不同的态度,例如,留学生教育政策,美国着眼于国家安全,英国看中增加国家收入,而我国更注重的是人才培养。三是各国都关注了教育国际化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国际化路径
如何沿着一条可持续性的、科学的发展道路来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并寻求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应建立起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体系。教育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等方方面面资源的配置,因此,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国际化管理体系。应提高教育系统各级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国际化战略的认识,以国际视野来指导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第二,引入竞争,给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改变落后的办学模式。国家对教育的管理,一方面可采用立法手段和立法形式;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用经济手段来管理教育,贯彻改革意图。积极引进竞争机制,各类学校应以独立的法人地位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政府从经费与学生两方面将竞争机制引入学校。经费方面,政府只承担主要的办学经费。第三,协调我国各
地区、各学校的国际化发展速度。在发展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应的协调政策或是采用直接的财政补贴等措施带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从而促进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第四,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国际化道路。教育国际化一方面可以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另一方面也会给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带来冲击。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要汲取各民族之长,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但同时也要丰富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教育国际化视角下教师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它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的积淀,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是学校管理中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部分,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而学校文化中主要是人的文化,教师文化又决定着学生文化的形成,是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对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品牌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教师要树立对教育国际化的正确认识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大趋势,我们今天所讲的中国教育的国际化,指的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适应中国走向世界的人才需求而推进的国际性人才培养战略,也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相对和谐的国际环境而推进的中华文化交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说中国教育国际化是中国走向世界和让世界走向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多样性大格局中向强势文化发展的重大努力,是国际教育的双向交流、借鉴与合作,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资源和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在这种大强度的交流中重新认识、重新发现的一个极好的机遇。然而,当前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错误的倾向。
这些错误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内的语言教学中,有弱化母语教学、淡化民族文化意识教育的倾向,这一点应引起大家的重视。众所周知,“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教育国际化不能抹杀民族文化特征和个性。二是外语教学的单一化倾向。现在各地的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单一化现象,英语教育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明显压倒性地位,大有以英语教育取代外语教育的势头,尤其是美式英语的教学,已经呈现出强势的地位。教育的国际化不能等同于教育的英语化。三是盲目推行双语教学,甚至小学开始就搞双语,以为用英语教学就是国际化,既劳民伤财,又影响整个教学质量。四是不少学校盲目聘请、引进外教,缺乏有效管理和质量把关。五是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非常紧缺,以致有些机构以次充好,影响汉语推广质量。
2.要应对教育国际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应对教育国际化,我们要加紧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脚踏实地推进新教材的教学改革,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理念,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笔者认为教育国际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国际视野。这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了回国,他们带来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此外,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带来并培养了一批国际化人才。现在,国内企业全球招聘CEO的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人才国际化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支撑。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只有拥有了大量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在国际化浪潮中走得更好、更远。因此教师要有国际视野,只有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才会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注重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的培养,才会有意识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注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动态的吸收和借鉴。
(2)要有宽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系统而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文化就无从谈起。教师的教育理论的专业素养、学科知识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专业素养,决定着建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的水平。学校文化建设需要靠有学术文化功底又热爱教学的教师,有睿智的教师才有精彩的课堂,才有优质的教育,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建设教师文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学校应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应当为教师专业发展获得可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撑。我们坚持“教师发展学校”的观点,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创新阳光教师文化。我们将围绕阳光教师文化的特征“健康、睿智、进取”,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提升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引导教师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在教学相长中发展自己;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在学习理论中丰富自己;在投身教学研究中端正自己,实现自身价值,创新阳光教师文化。
(3)要有娴熟而精湛的教学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教师素质的基本指标,也是教师职业化显著的特征。掌握精深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素质厚重的根基,具有开拓创新和学习能力才是教师素质的一个根本。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的一个以“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在21世纪,劳动者(包括教师)要适应劳动世界的需求,必须具备三张通行证,即学术性的通行证、职业性的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其中第三张通行证即是对教师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的要求。因此,教育国际化对我国教师的开拓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使学生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对流行的观念和现成的结论持分析、批判态度;要鼓励学生的新想法、新观点,培养学生追根究底、敢于思考、大胆想象的品质。
(4)要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是教师最具国际化特征的一项重要素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学校是开放式的,将会有许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教师要有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善于用多角度眼光审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冲突,从而在交流中既保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又全面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当然,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既不是要盲目地引进国外教育的一切,也不是要盲目地排斥国外教育的一切,而是要花点精力研究已存在的教育国际化现象。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需要具有鲜明地域、民族等个性色彩的教育。没有个性的差异,就没有交流合作的必要,没有个性间的相同相通之处,就没有交流合作的基础。我国的教育既要面向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迎接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挑战。作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文化内隐于教师心灵,外显为一个学校的校风、教风。良好的教师文化建设,对于学校教育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7
关键词:高等教育,医学,国际化
0 引言
21世纪是中国大力发展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实力与地位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世界融合程度的加深,医学及医学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多深入人心,也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现有的高等医学教育,经历了改革与发展,已取得巨大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但是我们仍应看到与发达国际及世界先进医学及医学教育的差距,仍需我们大步前进,仍需我们不断的学习和发展。
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的现状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国的医学现状,为中、西医及其结合的局面,使得高等医学的教育,也包括了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方向。传统医学中医学,在医学领域中,越来越多的与西医相结合,高等医学教育,也不断的在中医和西医的领域中更新。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高等医学教育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平台,基因组计划的完成,生物技术逐渐成为主导技术的变革等,是高等医学教育也面临着新的形式和挑战。
1.1 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带来的挑战
目前,我国的高等医学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以及教育成果方便还有很多的差别。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生源的素质及教师的理念,教学水平,较前期有相当大的进步,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和发展。
1.2 医学模式的转变所带来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的发展,传统的“治病救人”型医学模式,逐渐向着“预防保健”“健康、治疗”为一体的模式。非典、甲流的入侵,也使我们医学工作者和医学教育者更清醒的认识到防患于未然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医学中所说的,医疗最高的境界是“防之未病”。这些理念和模式,是对高等医学教育、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甚至价值观念都发生的改变,是对传统模式的强烈冲击,需要传统的模式积极改进,适应时代需求。
1.3 教育终身化理念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挑战
中国有句话,叫“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现在已经随着时代和科技的飞速发展,被更加清醒的认识。尤其是医学的进步日新月异,新型病种的出现和新知识的更换一样频繁,只有不断丰富自己,才能更好的面对时刻变化的环境。这也使高等医学教育要求医务工作者及医学生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无限的提高自身修养。
1.4 科技及经济的发展对高等医学教育的挑战
21世纪是科技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特别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很大的提高空间。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强大力量及互联网的应用,新兴科学、综合科学、边缘科学的兴起,要求医学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对医学保健有了更多的认识和要求,也需要国内医学进一步发展,需要更多优秀的高等医学人才。
2 以沟通为桥梁,吸取国际先进高等医学教育的方法
大力提倡“以国际化为抓手”,充分利用世界融合、共同进步的便利条件,将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国内高等医学教育的水平。
2.1 教育面向国际化,紧跟时代步伐
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早在上世纪,就被认识并实行。邓小平同志1983年曾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对高等医学教育而言,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才能更好地面向现代化,才能更好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医学素质,才能更好的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是强有力的发展手段,而发展高等医学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长远方向,是一个伴随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的现代化而同步的进程。
2.2 完善教育体制与机制,改善管理
完善教育体制与监督体制,健全评价制度,提高实践技能的培养,将单一学科与综合学科向结合,文、理、医成一体,与外校及国外进行合作项目,保持联系与沟通,及时更新知识技能,提高效率。
2.3 完善医学教育终身教育的体系,与时俱进
让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从主观上认识到医学教育必须实行终身制,才能在社会竞争中独立,才能更好的掌握医疗知识技能,为社会服务。
2.4 进一步大力推行高等医学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2.4.1 我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着国际高等医学教育的挑战,我
们要一手保持自我的特色,一手紧跟世界步伐,尽量缩小与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水平的差距。(1)扩大高等医学教育的合作与交流,聘请外教,或增加派遣教师、学生留学的数量,双语教学,增加实践时间,引进原版教材。(2)加强医学教育在科研方面的开发,科技强医,继续树立精英教育理念,高进严出。(3)加强高等医学院校的建设,增加在教育方面的投资。
2.4.2 另外,学习国际先进医科大学的措施,悉尼医科大学是国
际上最著名的医科学校之一,曾与1995年针对学业负担与不完善的整合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有这样的内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1)加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2)医患关系及沟通技能的学习;(3)个人和职业发展的学习;(4)社区医学及循证医学的学习。
经过如上一系列的内容,我们更深刻体会到,融会贯通,中西结合,以国际化为抓手,大力提高国内高等医学教育水平,将教育国际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将是长期坚持和发展的道路。我们坚信,以我们现有的国力和努力,一定能取得不断地进步和成功。
参考文献
[1]向焱彬,陈俊国,王云贵.中国高等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对策,重庆:现代医药卫生,2004,20卷第1期,73-74.
苏州国际教育园影响力提升思考 篇8
苏州区域经济的迅猛发展已成为长三角经济腾飞的焦点,国际国内地位显著。产学合作在苏州区域经济高速发展中发挥着功不可没的作用,特别是高职教育产学合作为苏州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保障人力资源动态需求平衡。
苏州国际教育园是市委、市政府为适应苏州经济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提升苏州综合实力、强化城市功能而确立的重要实事工程。但是,与苏州经济的高速发展比起来,国际教育园区还有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园区教育资源的整合度不够,园区高校在整体意识、抱团发展的意识不强,教育园与地方经济的融合度不深。如何破解国际教育园区这一发展障碍,如何实现苏州国际教育园成为全国一流的示范性职业教育园区,需要紧扣转型发展这一主题,以提升国际教育园社会影响力为目标,在资源开放共享机制上求突破,在增强服务区域发展能力上求突破,在打造教育园国际化品牌上求突破,发现提升国际教育园影响力的机遇与挑战,明确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二、苏州国际教育园影响力现状
(一)苏州国际教育园所处地方经济背景概况。苏州国际教育园位于长三角中心城市———苏州,在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地域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在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突出的增长极,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格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不断演进,成为中国第一大城市群、世界第六大经济区域,在全国及世界经济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令人瞩目。
在国务院批准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逐步建成以上海一级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南京、杭州、苏州、无锡、宁波等副中心城市为支撑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城镇体系”,对上海的中心地位给予了毋庸置疑的肯定,而将苏州等五个城市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副中心”位置。苏州提出要构建长三角“最重要”的副中心城市。各个城市在调整自身定位的同时,都在着力打造其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苏州全市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4万亿元,开放创新成效显著,经济与社会发展促使苏州城市地位大幅度提升,在国内外有相当的影响力。
(二)苏州国际教育园发展现状。苏州市委、市政府为适应经济社会和人才发展的需要、提升苏州综合实力、强化城市功能于2002年提出建设苏州国际教育园,建设初期定位是: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实行开放式办学、资源共享的教育实验区;与国际融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的示范区;融现代教育与山水人文为一体的文化旅游区。教育园规划面积10.66平方公里,教育园总投资近74亿元,总建筑面积255.40万平方米,跨越吴中经济开发区和苏州高新区两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
目前,苏州国际教育园入驻院校14所,在校师生10万余人。其中本科高校2所、高职院校7所(含五年制高职校2所)、普通学校2所、中职学校2所、培训机构1所。基本涵盖了研究生、本科、专科、中专、普通教育和成人培训的多种办学层次和类型,呈现出职业教育为主、多种类型教育共同发展的特点,以及政府、行业、社会力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基本满足了园内师生的日常生活需求。此外,还分别建有配套的教工住宅、幼儿园、小学和中学,园区的大型图书馆和体育中心,是师生学习和生活的共享平台。
为了加强教育园的管理与服务,苏州市委市政府于2004年正式成立苏州国际教育园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教育园规划、建设和管理中的协调、监管工作。2007年,市政府决定对教育园实行属地化管理,由苏州吴中区和高新区接手管理,负责所在区域的社区规划、建设、管理,公共设施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以及行政执法。
(三)苏州国际教育园社会影响力现状
1、苏州国际教育园在古城西南城市化推进中的影响。在教育园建设的推动下,周边区域快速发展,吴中经济开发区晋升为国家级开发区,吴中越溪城市副中心提前建成。横塘街道落后面貌彻底改观。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明显改善。
2、苏州国际教育园在苏州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方面的影响。目前,教育园拥有国家级骨干高职院校1所,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3所。10年间,实施高等教育的院校(含本科和专科)招生规模平均增加了2~3倍,招生专业达到295个,基本覆盖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所有行业,建有100多个骨干、品牌、重点和特色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16.76万人,学生当年就业率达98%以上。产学研成果达1,047项,市科研项目达166项,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承担的国家“863”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达40多项,对苏州经济发展方面和经济总量提升在人才与智力需求方面做出了很好的保障和支持。
3、苏州国际教育园有力地扩大了苏州教育的影响。建园以来,已累计接待中央、部省、各地党政领导和中外教育参观考察团队200多批次、3,000余人次。各级技能竞赛活动中,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28项、省级2,442项、市级1,007项。国际交流合作日趋活跃,先后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00多个,参与学习交流的师生达4,000多人。市区职业教育的布局调整与教育园的建设同步启动、同步实施。教育园的建设为有效开展市区职业学校合并重组创造了先决条件,搭建了重要平台,有力地带动了市区职业教育布局调整。
三、苏州国际教育园影响力提升面临的挑战
(一)与苏州城市地位相比影响力还需提高。苏州作为全省经济发展总量第一名、全省外向型经济最具活力城市和实现“两个率先”先行军的省辖市地位,承担着探索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先行军作用,这必然要求教育园不仅要成为苏南、全省具有引领作用的职教园,而且要成为国家级示范职教园。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地位要求教育园发展必须成为国内一流的职教园,省内外高职园区和科教城的激烈竞争给教育园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压力。目前,教育园的发展现状不仅与本市的独墅湖科教创新区具有较大差距,而且也落后于省内的常州科教城以及省外的宁波高教园区等。
(二)与区域发展的配合度不够。高新区未来规划要打造成高新技术企业集聚、湖光山色秀美和适合创业的湖滨区域;吴中区将重点发展旅游和文化创意产业,提升现代城市服务功能;上方山石湖生态园将建成集文化休闲游乐、绿色旅游观光、生态科普教育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文化活动中心,这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景区环境的发展都要求教育园能在人才、科技和文化方面配合发展,相互支撑。目前,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在与区域的联动发展中还没有准确定位,没能达到适应区域发展的新要求。
(三)苏州国际教育园区整体集聚性不强。不可否认,目前一些高教园区积极探索,使得学校之间的封闭状态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已实现了部分资源的共享,但高教园区整体功能的缺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现实情况看,园区内的各个学校目前依然是各自为政,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办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行业、企业、各级教育部门多头分散管理,分别计划、分别调整、重复办学,在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上很可能出现结构失调、超减失衡、资源不足或浪费等问题。在政府干预系统中,缺少能够协调各部门的统筹机构和统一领导,政策调控的力度又不够,相互推卸或互不来往的情况很多,在课题组调查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校出现政策和行动不一致、不衔接的情况。主要原因来自于学校管理归口不一,管理体制没有统一。各学校所属上级部门不同,如部分学校属于省教育厅,而一路之隔的学校却属于省卫生厅或市教育局等,即使是教育园整体也分成南区和北区,在属地化管理后南区属于吴中区分管,而北区属于高新区分管,这种不统一、分散状造成管理体制不顺、管理部门多头等问题。
(四)苏州国际教育园区内部共享耦合性较弱。从调查结果来看,国际教育园14所学校之间深层次的相互协作、教育资源的相互利用和优化组合的局面尚未形成,因此教育园区内各学校的竞争力和影响力都没有突破性地提高,教育园的整体影响力也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因此,需要园区内的各个学校以系统科学理论做指导,尽快转变片面的、孤立的、封闭的办学旧理念,树立全面的、联系的、开放的新理念,充分利用高教园区这个有机系统,加强校际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发挥高教园区的整体功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教育园自身存在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国际品牌不够响亮、产教结合不够紧密、开放共享不够深入等重大问题,直接影响了教育园的社会影响力的提高。
四、苏州国际教育园提升影响力的外部机遇
从宏观角度来看,目前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并且随着《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以及苏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都为教育园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在国家和省的支持下,苏州市相继成为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这为教育园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正在建设中的苏南现代化示范区鼓励“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促进中等教育协调发展”等利好政策导向,为教育园的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良机。同时,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一大批适应现代产业发展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为教育园各类人才培养提供了强大的需求支撑。
苏州国际教育园地处苏州“西育太湖”战略的核心区域和重要节点,跨越吴中区、高新区两大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与上方山石湖生态园紧紧相连,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必然促使教育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五、小结
综上所述,苏州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苏州国际教育园在人才、科研、城市发展多方面的支撑,反过来地方经济的发展又推动着苏州国际教育园在人才培育等方面的影响力提升,也带来相应的机遇与挑战。苏州国际教育园区有着集群发展的地缘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提升其社会影响力来匹配苏州经济发展,满足未来苏州城市规模发展和社会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对未来破解苏州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相匹配的现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衡.高职园区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以常州科教城为例[D].苏州大学,2012.
[2]王珂.常德市教育文化科技园区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3.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9
———忆十届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有感
21世纪的头十年对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何等的不平凡:高等院校建设突起, 校新械新;大学生数量增加迅猛, 圆了多少个家庭和青年的梦;教师能级提高快速, 国际学术界身影活跃;毕业生投入各行各业, 社会经济发展前所未有……这些都令我们教育界全体人士兴奋不已。然而, 更叫人称颂的是我们高教界的所有同仁能站在如此的高度, 有如此清晰的思维, 怀有如此的境界和具有如此广阔深邃的视野, 这就是,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周远清会长带领、组织下, 连续十年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为全国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而做出的卓越奉献。
中国高等教育在30多年的改革发展中更显示了我们应有的高度:全球的高度。作为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的国家, 站在全球的高度是种必然。它不仅仅表现在向境外高等教育的借鉴和参与境外的高等教育活动, 更重要的是组织教育活动, 引领国际性教育活动。能连续十年, 确实不易!
十年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展示了我们全局的思维。它既包含在国内外社会发展变化背景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 也包含了在高等教育中科学、人文、特色个性、和谐文化等方面的研究。教育的全局、社会的全局、人才的全局都成为了十年国际论坛的亮点。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这十年的国际论坛上更展现了我们教育者宽阔的境界。高等教育者思考的不仅仅是高等院校内的教育, 而且思考在经济全球化、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和谐文化、国家改革开放等等方面我们应有的作为。
站在如此高度, 怀有全局的思维, 有着宽阔的境界, 自然会有远大的视野:即我们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其“强”字含义有二:一是高等教育列国际之强, 各类高校都能在某些方面立于世界高校之前, 若干学校为世界综合之前;二是高等教育为国家发展, 为强我中华贡献日益增大。国家兴旺的人才在高校, 国家强大之研发创新在高校。
我一直从事教育, 或教书或管理, 有幸参加了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相互磋商, 长进甚多, 也有些见解在论坛上宣读和见于《中国高教研究》刊物之中。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除了有法律法规保障之外, 作可以依托国际论坛, 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议事大纲或要点。如今年将涉及“教育质量提升与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不妨会后提出“教育质量要点”, 既供全国研究, 也是对许多高校及校长的提醒。在“要点”中可提出质量内涵中一些常被忽略的内容, 如:受教育者的责任感、学生行为质量、教学基本力, 学校教育支持力等等, 以完善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容, 规范高等教育发展。同时, 这种“要点”也可逐步影响世界。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举办十年有感
张晋峰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2000年11月,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召开了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 周远清同志众望所归地当选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第四届理事会会长。远清会长在就职演说中, 道出了自己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想法:现在,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关键性的时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作为群众性研究高等教育科学的学术团体, 面对新的形势, 要把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基本方针, 要在原有的基础上, 坚持过去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些有效做法, 同时, 也要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形势的需要, 加强一些宏观的、综合性的研究, 以推动高等教育思想、理念的变革, 服务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代表大会刚一结束, 远清会长马上开始思考如何将大会认可的大力加强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方针落到实处。他推动学会迅速建立起学术委员会, 组织了“20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以后又先后组织了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组和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评选表彰活动, 组织了高等教育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评选表彰活动, 组织了“共和国老一辈教育家系列宣传活动”, 组织了“遵循科学发展,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项目研究。依据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要以“思想、理念的改革为先导”的原则, 远清会长提出, 学会每年召开一次以推动教育思想、理念变革为主旨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实现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三支队伍的汇合, 使论坛逐渐成为推动教育思想、理念变革的峰会。
有了清晰的思路, 远清会长又依靠学会的学术委员会, 集思广益, 精心设计每一届论坛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高等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他亲自到相关省市, 协调落实论坛的经费和场地等问题;亲自去函邀请一些重要高校的校长、书记和著名的专家、学者参会;他对每次论坛都要精心准备、深入研究, 亲自做主题演讲。十年来, “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成为了高等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的品牌, 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加强学术交流与研究的峰会;所形成的成果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顾这一切, 我总是为自己能有远清会长这样一位立意深远、思路开阔、勤于思考, 同时又具有为事业献身精神的领导者而感到庆幸, 也为自己能在远清会长领导下干成几件有意义的工作而感到高兴。
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些想法
Peter Englert
(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
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关系不断变动的环境下, “质量”是人们经常提及的一个词。理论上, “质量”一词的含义是一个事物的固有属性, 其中, 也包含着对比和竞争的意思。高等教育质量是政府、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公共与私人高等教育提供者等高等教育参与者所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最后10年来高等教育数量的扩张, 也就是所谓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
一般来说, 当高等教育作为生产力和创造力的特点明显时, 主要的社会力量和政治力量就会积极推动高等教育扩张。社会进步、经济增长与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密切相关。经济全球化使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成为国家发展、国际合作与竞争的一部分。设计、规划高等教育系统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创造力的重要因素。如, 欧洲尝试通过“博洛尼亚进程”提高地区知识产出力、控制力和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能力。
对高等教育效力的关注 (某种程度上也是对高等教育系统效力的关注) 使国际、国内的大学评级、排名机构成为“质量运动”的重要推动者。因为, 研究高校的排名可以比照国际、国内的评估标准为各高等教育机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而且, 还能使更多的人熟悉高水平的国际标准。世界上已经有很多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可供参考, 但是, 在不存在改革阻力和资源充分的条件下, 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已经不仅是做什么, 更是怎么做的问题。
创造力的大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不仅取决于研究型大学的研究水平, 更取决于整个国家的教育系统, 特别是高等教育系统的质量。知识的转化, 如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经济服务、社会价值需要很多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员来参与。科学家最初研究出的成果也需要工程师、经济学者、企业家、商品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从业者等人员的进一步转化。区域和技术类的高等教育机构是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主体, 因此也是关注的重点。考量这些机构的质量应遵循相关领域较高的标准, 与机构的目标和使命保持一致。
评估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 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评估其知识产出能力、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潜力。我认为, 在很多地方, 这一部分内容都被低估了。要提高这部分能力, 应在高等教育机构的目标、使命中加入这一部分内容, 同时提供相应的课程保证, 还要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的培训。
总之, 在尽量使社会经济成就最大化的社会氛围下, 要建立高效的高等教育系统需要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1) 高等教育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不是都有合适的目标定位? (2) 实现这些目标能不能使知识产出能力、转化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大化? (3) 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是否能合作、沟通? (4) 高等教育系统是不是与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相一致?等等。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10
教育的国际化不等于教育的一体化、统一化、趋同化, 更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西方化。教育的国际化是在教育充分本土化的基础上, 以充满自信的精神风貌, 大步走向世界, 参与国际教育竞争的。教育国际化就是在教育理念、教育战略、教育模式、教育配套、师资生源等多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看齐, 立足一流高端, 强化创新赶超, 积极探索现实途径以提升区域教育的竞争力, 推进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特色优势。教师文化是教师群体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区别于其他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一般包括教师的思想理念、价值体系、行为模式三个层次。它不仅代表着教育者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 蕴涵着一个学校的办学思想、管理观念, 而且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趋向和价值取向。
教育国际化环境下的教师文化的理念及意义
1.教育国际化的内涵
教育国际化是指一个国家将本国教育置身于世界教育发展的系统之中来确定其发展的方向, 并通过与其他国家进行教育交流与合作, 从而使本国教育成为世界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教育国际化体现为多种纬度与多种层面。什么是教育国际化?或者说教育国际化的内涵是什么?我们非常赞同这样的一个观点:所谓教育的国际化, 就是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教育。
2.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文化
教师文化的内容是指教师成员间共享性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主要包括教师职业意识、角色认同、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从业态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教师文化的形式是指教师间具有典型意义的相互关系的类型和特定的联接方式, 教师间的相互关系和联接方式的变化使教师文化不断被“重新生产和再界定”。成熟的教师文化, 表现为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的管理模式、和谐的团队精神和持续的工作热情。笔者认为:教师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它反映了一所学校的组织精神和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学校的组织文化渗透在教师的一切活动之中, 是组织的灵魂。它是学校文化的内核和灵魂, 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原动力, 是学校内涵的反映, 是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3.国际教育视野的教师文化
国际教育视野主要是充分利用国际办学交往上的优势, 开展比较研究, 借鉴国外教师专业发展各种有益的经验, 针对学校的办学思路,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目标和实施策略中, 充分融入国外先进教育理念。首先强调的是教师专业发展基于自我发展的要求, 但也不排斥外部环境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尤其是日益全球化的教育大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以及对教师成长的多层次、多角度的影响, 因此在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过程中, 我们的侧重点是采取反思、对话、行动等手段, 积极融入各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促进教师自我规划、自我行动、自我反馈、自我调整, 使各种来自于教学实践的经验、智慧在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积累和升华, 形成富有个性的教育教学风格。
中西方教育融合是教师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西融合并非“1+1”式的叠加, 形式上的中西融合、国际化并不难做到, 真正的融会贯通还需要一个过程。国际化存在一个“道”和“术”的问题, 我们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地学习西方的表皮, 不能停留于“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而应深入系统地吸收西方教育形式的背后所蕴含的精髓。融合是一种办学思想, 这种思想已经在一些有双文化背景的办学者心中萌生;融合是一种发展趋势, 这种趋势已经在一些有全球视角的办学者实践中初见端倪。
1.我国教育国际化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
我国教育国际化存在的问题主要为:一是教育国际化的层次较低。目前仍有许多学校把教育国际化理解为人员流动的国际化。然而, 人员流动只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部分, 是教育国际化的第一层次。一些较高层面上的国际交流尚未成熟, 如, 学校之间开展互换学分、学位互相接轨、在知识结构和课程设置上实行互补, 开展联合办学。因此, 国家应制定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战略及其相关政策, 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 拓展境外教育市场等;二是面对教育市场的开放, 各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不够, 办学模式较为落后。我国加入WTO后, 随着与国际化、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接轨, 我国教育在模式选用、内容确定、体系的更新、教育经费的管理使用上, 以及在招生体制和内部管理体制上都与发达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缩小这种差距, 就必须进一步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三是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速度不平衡。这一点具体表现为各地区、各学校以及各学科的国际化发展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教育国际化的质量和速度都明显高于经济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区。重点学校国际化进程较快, 非重点学校进程较慢。另外, 各学科间发展的不平衡也尤为突出, 语言学科国际化进程较快, 非语言学科较慢;四是尚未处理好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相互协调的问题。在实现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 如何立足本土, 突出本地、本校优势学科与特色文化, 如何将国外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本国的教育文化特色相连接, 使之本土化、民族化, 理论界还存在不同的看法。
2.我国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的国际比较
各国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有比较系统的教育国际化政策。例如, 美国政府比较注重教育国际化的国际主题, 注重设置一些区域研究和全球社会问题等方面的课程, 注重全球意识与跨文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二是各个国家在拟定本国教育国际化政策时, 注意结合本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比如在对跨国教育的政府管制方面, 可以看出不同国家政府对跨国教育有着不同的态度, 例如, 留学生教育政策, 美国着眼于国家安全, 英国看中增加国家收入, 而我国更注重的是人才培养;三是各国都关注了教育国际化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寻求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国际化路径
如何沿着一条可持续性的、科学的发展道路来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并寻求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国际化发展路径, 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 应建立起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体系。教育国际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涉到学校教学和管理等方方面面资源的配置, 因此, 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教育国际化管理体系。应提高教育系统各级学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对国际化战略的认识, 以国际视野来指导学校的教学和科研等各项工作;第二, 引入竞争, 给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 改变落后的办学模式。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一方面可采用立法手段和立法形式, 另一方面则可以使用经济手段来管理教育, 贯彻改革意图。积极引进竞争机制, 各类学校应以独立的法人地位面向市场和社会办学, 政府从经费与学生两方面将竞争机制引入学校。经费方面, 政府只承担主要的办学经费;第三, 协调我国各地区、各学校的国际化发展速度。在教育发展国际化的过程中, 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制定相应的协调政策或是采用直接的财政补贴等措施带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发展, 从而促进各地区教育水平的共同提高;第四, 正确处理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关系, 走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国际化道路。教育国际化一方面可以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 另一方面也会给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带来冲击。教育国际化的真正内涵是取人之长, 补己之短, 是要汲取各民族之长, 并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 但同时也要丰富和发展我们的传统文化, 并促进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发展和创新。
教育国际化视角下教师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 它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发展的产物, 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学校文化是学校历史的积淀, 是学校自我发展的主题, 是学校管理中最具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部分, 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而学校文化中主要是人的文化, 教师文化又决定着学生文化的形成, 是文化中的核心和灵魂。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对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品牌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教师要树立对教育国际化的正确认识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种大趋势, 我们今天所讲的中国教育的国际化, 指的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为了适应中国走向世界的人才需求而推进的国际性人才培养战略, 也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相对和谐的国际环境而推进的中华文化交流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或者可以说中国教育国际化是中国走向世界和让世界走向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文化多样性大格局中向强势文化发展的重大努力, 是国际教育的双向交流、借鉴与合作, 是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资源和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在这种大强度的交流中重新认识、重新发现的一个极好的机遇。然而, 当前在推进教育国际化过程中, 也存在不少错误的倾向。
这些错误倾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国内的语言教学中, 有弱化母语教学、淡化民族文化意识教育的倾向, 这一点应引起大家的重视。众所周知,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教育国际化不能抹杀民族文化特征和个性;二是外语教学的单一化倾向。现在各地的中小学外语教学中, 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单一化现象, 英语教育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明显压倒性地位, 大有以英语教育取代外语教育的势头, 尤其是美式英语的教学, 已经呈现出强势的地位。教育的国际化不能等同于教育的英语化;三是盲目推行双语教学, 甚至小学开始就搞双语, 以为用英语教学就是国际化, 既劳民伤财, 又影响整个教学质量;四是不少学校盲目聘请、引进外教, 缺乏有效管理和质量把关;五是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非常紧缺, 以致有些机构以次充好, 影响汉语推广质量。
2.要应对教育国际化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应对教育国际化, 我们要加紧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脚踏实地推进新教材的教学改革, 在教学实践中转变教学理念, 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 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作为一名教师, 我认为教育国际化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有国际视野。这些年,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海外留学人员选择了回国, 他们带来了一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此外, 跨国公司大量进入中国, 带来并培养了一批国际化人才。现在, 国内企业全球招聘CEO的新闻也频频见诸报端。人才国际化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要支撑。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只有拥有了大量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 我国的经济发展才能在国际化浪潮中走得更好、更远。因此教师要有国际视野, 只有具有国际视野的教师, 才会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注重学生国际理解、国际竞争与国际合作的意识的培养, 才会有意识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注重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动态的吸收和借鉴。
(2) 要有宽厚而精深的专业知识和系统而扎实的教育学科知识。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发展, 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文化就无从谈起。教师的教育理论的专业素养、学科知识的专业素养、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专业素养, 决定着建构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的水平。学校文化建设需要靠有学术文化功底又热爱教学的教师, 有睿智的教师才有精彩的课堂, 才有优质的教育, 因此,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建设教师文化的关键所在。所以学校应成为教师发展的场所, 应当为教师获得可持续有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和支撑。我们坚持“教师发展学校”的观点, 促进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创新阳光教师文化。我们将围绕阳光教师文化的特征“健康、睿智、进取”, 提高校本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 提升教师的专业文化水平。引导教师在反思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在教学相长中发展自己、在借鉴他人中完善自己、在学习理论中丰富自己、在投身教学研究中端正自己, 实现自身价值, 创新阳光教师文化。
(3) 要有娴熟而精湛的教学能力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的、取得教学成效所具有的能力。教学能力的高低是衡量教师素质的基本指标, 也是教师职业化显著的特征。掌握精深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是教师素质厚重的根基, 具有开拓创新和学习能力才是教师素质的一个根本。1989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的一个以“面向21世纪的教育”为主题的研讨会上, 专家们一致认为, 在21世纪, 劳动者 (包括教师) 要适应劳动世界的需求, 必须具备三张通行证, 即学术性的通行证、职业性的通行证、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其中第三张通行证即是对教师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出的要求。因此, 教育国际化对我国教师的开拓创新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体现在教学中, 要求教师重视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 使学生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 对流行的观念和现成的结论持分析、批判态度;要鼓励学生的新想法、新观点, 培养学生追根究底、敢于思考、大胆想象的品质。
(4) 要有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这是教师最具国际化特征的一项重要素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学校是开放式的, 将会有许多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 教师要有国家意识和全球意识, 有较强的鉴别能力和吸收外来文化的能力, 善于用多角度眼光审视中西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冲突, 从而在交流中既保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 又全面地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11
【关键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化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5-0034-01
一、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化现状
1.教育学院在国际教育组织中承担重要角色
2014年11月2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在杭州成立,并落户浙江大学,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徐小洲是创业教育联盟的主席。教育学院负责创业联盟的组织与创建、对分支机构的领导和协调等工作。教育学院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APEID)浙江大学联系中心。
2.教育学院教师在国际教育组织的话语权提高
汪利兵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系教授,在2012年汪利兵教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录用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局P5级高级官员,主管高等教育和亚太地区教育创新为发展服务计划(APEID)。
3.教育学院学生海外交流频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学生每年暑假都有海外游学活动,来自学院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都有机会被选拔到韩国和泰国等国进行访学活动。访学活动以学生作为主体,锻炼了教育学院学生参与国际外事活动的能力,学习东南亚东亚国家高等教育发展情况尤其是国际化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二、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国际化面临的困境
1.教育国际化模式缺乏多样性
教育国际化不应只局限于国与国之间的人员的流动,还应包括课程和学位等方面的国际化。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的国际化,更多的局限于人员交流,深层次的与国外合作办学,“双学位”等还未建立。
2.合作的国际教育组织和层面较单一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等都是重要的国际教育组织,利用这些组织的不同特点,可以更好地促进国际化。当前,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更多的是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而与其他组织如世界银行等组织合作较少。并且,教育学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主要集中在创业层面。
3.学院国际师资不足和国际学生来源地分布不均
美国是教育国际化发展比较迅速的国家,其中一个显著特点是美国的高校学生和教师大多都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背景,有利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当前,教育学院来自欧美国家的国际优秀师资还相对缺乏,另外,当前教育学院留学生更多的来自东亚和东南亚国家,来自欧美国家的留学生还相对较少。
4.处在被动“引进来”阶段,缺乏国际化的主动性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还未与海外知名院校建立合作机构,还未在海外建立自己的分属研究机构。学院还未成立研究推动教育国际化的专门决策组,与国外院校进行学位合作还处于构想阶段。
三、推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走向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1.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积极吸引更多的基金对学生国际交流进行赞助,加大对贫困学生进行国际交流的费用补贴,使更多的学生有条件有能力出国。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加快落实与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双学位”合作计划,同时要考虑到学生参与该计划后,后续的升学、就业和学位等问题。
2.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议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在2014年11月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创业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推动国际创业教育发展,加强我国高素质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我国创业型社会与经济建设,促进创业教育、科学、文化交流与合作。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继续举办类似国际会议,提升教育学院在国际的学术声誉。当然,学院应尽力避免国际会议的形式主义,会议必须得有成果体现。
3.培养国际化的教师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充分利用浙大“长江学者”“求是特聘教授”等引进人才计划,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名师来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任教。另外,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每年应派遣学院教师进行出国访问或者进修,学习西方国家优秀的办学经验。
4.拓展合作对象和拓宽合作领域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除了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作以外,还应加强与OECD等国际教育组织的合作,充分利用不同国际组织的特点,实现合作空间的最大化。
5.尝试在海外建设教育学院的下属研究机构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大胆走出去,学习孔子学院办学经验,尝试在海外建设教育学院的附属研究机构,让世界各地的学生不出国,也可以学习到教育学院的相关课程,提升汉语水平的同时,还可以学习相关教育理论。
四、结语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尽管已经成为国内著名的学院,但是其国际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存在国际师资和国际课程还相对缺乏,合作国际教育机构相对单一等困境。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应该吸取与教科文组织合作经验,努力实现课程和教学模式等与国际接轨,推进学院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实现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成为世界一流学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徐小洲:走向国际化:浙江大学的经验与策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04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 篇12
关键词:国际合作教育,教学体系,结果评价
1 国际合作教育教学内容设计
1.1 确立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学生的培养目标
国际合作教育和国内教育相比, 有其独特的方法, 因此, 其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也略有所不同。作为国际合作教育项目的学生, 其课程学习要求和国际接轨, 学习方法, 学习习惯都要有所侧重。国外的学习要求学生更多侧重于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求较高。因此, 国际合作教育项目学生的培养目标在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较强的学习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 达到教育国际化, 知识国际化, 学生国际化。
1.2 开发建设实用型教材
要以经济社会和学科发展为导向, 按照国际化教育对学生学历能力的要求进行培养。参照国内外兄弟院校的教学体系, 突出学习能力和知识面的培养, 淡化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训课的界限, 在合作项目的框架内重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以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 按照在国外学习对学习技能的要求来设计教学内容, 实现课程体系整体优化。同时, 重视教材库的建设, 加强对于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实践课教材、专业课程教材配套建设, 增加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
1.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开展实践性教学, 对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学生的业务实战能力是非常有用的。例如, 在完成市场调研这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中, 主讲教师积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 以一个主题为中心, 进行资料收集工作。在这种实践课堂上, 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资料收集分析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一次主题是关于城际轨道交通调研的实践课堂上, 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实践能力。首先在分组的过程中, 学生表现出很强的协调能力, 根据对同学的特点的了解, 性格活泼开朗的和沉稳的配合成为一个小组;其次在调研过程中, 学生表现出较强的工作安排能力, 通过对环境和调研对象的分析, 划定了调研区域;最后, 在与被调研对象的沟通过程中, 学生表现出很强的沟通能力。因此,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过程中, 实践性教学环节应该进一步加强。
1.4 增加教学改革力度
对教学内容积极进行改革, 在构建课程体系、组织教学内容、实施创新与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敢于创新。在安排教学内容时, 也应充分考虑授课、讨论、作业、实验、实践、考核、教材等环节,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方式, 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教学内容体系。力争根据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及时调整授课内容。
2 国际合作教育教学方法设计
为保证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得以顺利实施, 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连贯性、持续的教学研讨会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至今为止, 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已举行了四届教学研讨会, 历届教学研讨会都是围绕教学相关问题展开的。第一届教学研讨会的主旨是如何采用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第二届教学研讨会的主旨是示范课程的建设;第三届研讨会的主题是讲课比赛, 借此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借此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第四届教学研讨会是围绕教师的课件以及教案的展示进行的。这些持续性的教学研讨会对学院教师教学方法的完善, 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教师教学的精力、学生学习的精力和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精力得到保证, 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显著好转, 严谨的教风、端正的学风和诚信的考风不断巩固, 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有效运行,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氛围进一步浓厚, 实践教学效果及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平台建设得到落实, 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人才培养质量有实质性提高。
除通过教学研讨的形式改善教学方法外, 教师还通过其他方式对教学方法进行了持续调整。重视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 经常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讲课进度与讲授方式, 力求使教和学两个方面协调一致, 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倡教师互相听课、组织观摩教学,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试验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总结、交流教学经验;根据教学状况不断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 提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导读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课内外自学活动,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历次的研讨和研讨成果的实践, 在教学方法的改善方面达到了以下几点:
2.1 树立教学工作是学院中心工作的理念
加强学习研讨, 牢固树立教学工作是学院中心工作的理念, 统筹协调教学工作、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努力做到三者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2.2 梳理完善相关制度
修订完善教学管理环节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教学工作考核办法, 建立教师业绩档案, 修订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教师职称晋升制度。
2.3 建立完善教学激励机制
通过教学优秀奖评选等活动, 加大对教学工作优秀教师的奖励力度, 形成有效果的教学激励机制。
2.4 狠抓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进一步提高现有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进一步加强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的督导和评估。
2.5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严肃教风、学风, 端正考风
营造教师教书育人良好氛围, 形成“以教风带学风正考风”的良性循环, 着重提高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
3 国际合作教育教学组织设计
在对国际合作教育项目教学体系和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完善的基础上, 按照学期末制定的下学期的教学计划对教学过程按部就班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 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教师授课的主动性, 在框架允许范围内试验性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做了一些小范围的改革。以英国高等文凭教育 (HND) 项目的分等级考试为试验对象。
英国高等文凭教育 (HND) 项目的分等级考试二课程类似于本科的毕业设计, 是由学生选定一个研究方向, 例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战略管理等, 然后学习相关理论, 再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和指导教师的交流互动, 最终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原先的授课形式是以班级为单位, 安排教学组长给班级授课, 每个班级的35个人所选择的方向不尽相同, 导致每个班的任课老师要熟悉多个领域的理论知识, 但很明显, 每位任课老师都有自己熟悉的领域, 不可能高质量地完成每个领域的授课。基于提高教学质量的考虑, 进行了分等级考试二的教学改革。打破班级的界限, 由学生根据自己拟学习的领域和教师的专业领域, 开展了选教试点工作。
在学生选师环节, 每位学生可根据自身学习兴趣及所掌握的专业的知识选择相应领域的专业教师作为其大综合二学习的指导教师。每位同学可以意向性地选择两位教师, 以学生第一志愿为主, 在教师所带学生满员的情况下, 以学生第二志愿作为调剂依据。
教师授课采用部分集中授课, 然后单独指导的形式进行。以其最终所指导的学生所完成的论文质量为考核标准。考核过程严格按照外审要求, 由所有授课教师按30%的比例抽取样卷进行内审, 以保证学生的论文质量。
在学生完成论文写作后, 组织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由教师推荐其组内3~5名学生参加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评选活动由教师办负责组织, 邀请兄弟学院的教授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对论文质量进行匿名评审, 同时也可采取教师匿名互评的形式。
4 国际合作教育教学结果评价
4.1 学生评教
学生评教工作小组成员组织各班学生以该学期该班所有课程任课教师为参评对象, 认真填写武汉理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学评估表 (学生用表) 。学生评教工作小组成员负责对该班评教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并将最终结果上报项目部。教师办将评价结果告知相关教师, 并提出相应改进意见。
4.2 教师自评和互评
教师在该学期对所授课程情况从教学计划、课堂控制、作业批改以及学生考核成绩等几个方面对本学期的授课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并在期末总结大会上对自己的总结分析进行陈述。同时,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通过同行互评, 即学院教师在自己没有课程安排的时间内走进其他教师的课堂, 进行学习和借鉴, 并提出自己的意见。通过教师的自评和互评, 来对该学期该名教师的教学效果做出综合评价。
4.3 部门综合测评
在学生评价以及教师自评和互评的基础上, 根据教师在该学期的综合表现, 部门根据学院文件制定的相关标准对教师的在该学期的教学效果做出一个综合评价。具体涵盖了, 学生打分, 教师自评分和互评分, 以及学院第三方监督机构给出的意见等。
参考文献
[1]陆国栋.关于大学教学中若干要素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 2009 (11) :11-13.
【医学教育国际思考】推荐阅读:
医学教育应用思考09-23
医学教育国际化06-19
国际医学论坛05-09
核医学教学改革与思考06-16
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05-09
医学本科教育08-20
医学模拟教育10-26
口腔医学之医学教育论文06-07
美容医学教育10-17
免费医学教育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