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性选择

2024-09-29

主观性选择(精选9篇)

主观性选择 篇1

摘要:环县皮影色彩选择的发展过程, 大致与中国绘画色彩观的发展同步, 比纯绘画色彩更能体现中华民族最喜热烈、富丽、庄严的色彩审美特点。环县人民由于受生活环境、审美情趣、民俗心理的影响, 皮影色彩有着自己的发展趋势, 呈现了色彩的主观性。红火热烈的色彩是环县皮影艺术设计的重要特征, 而传统的五色观念、色彩的哲学意识、宗教观念、伦理思想、宗法意识又对环县皮影艺术时时地加以制约。

关键词:环县,皮影,色彩选择,民间艺术

一、皮影色彩选择的发展过程

色彩在人们生活、生产劳动及日常衣、食、住、行、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代科学的研究表明, 一个正常人从外界接受的信息90%以上是由视觉器官输入大脑的, 而来自外界的一切视觉形象, 如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的界线和区别, 都是通过色彩和明暗关系来得到反映, 视觉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就对色彩的感觉。对色彩的兴趣导致了人们色彩审美意识的产生, 成为人们学会用色彩装饰美化生活的前提因素。

环县皮影色彩选择的发展过程, 大致与中国绘画色彩观的发展同步, 但比纯绘画色彩更能体现中华民族最喜热烈、富丽、庄严的色彩审美特点。中国古代把绘画称之为“丹青”, 丹即米砂色, 青即石青色, 以色彩名称作为绘画代名词, 足见色彩在我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性。而环县皮影的色彩, 是根据华夏民族古老的五色观来进行组织和搭配的, 是以五色观念为本, 再根据需要去突出某一色的主色调, 以此表达审美和生存上的追求。《周礼·冬官·考工记》载:“画绘之事杂五色。东方谓之青, 南方谓之赤, 西方谓之白, 北方谓之黑, 天谓之玄, 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 赤与黑相次也, 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 赤与白谓之章, 白与黑谓之黼, 黑与白谓之黻, 五彩备谓之绣。土以黄, 其象方。天时变, 火以圆, 山以章, 水以龙, 鸟兽, 杂四时五色之位以彰之, 谓之巧, 凡绘画之事后素功。”这种五色杂陈, 力求鲜明的趣味, 曾长时期支配着中国皮影的色彩选择。

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选择在不同阶段特征不同, 而且也影响到一般绘画的用色。北魏时期的用色十分大胆华丽。如画人体先以银朱加胡粉调成水红色打底, 然后用较为浓重的红色, 在脸与四肢边缘画出宽线的轮廓, 最后以一层胡粉罩涂全身而透出浓重色, 使人的四肢圆润而立体, 反映出原始的粗犷气息。而盛唐风格与重彩画法有着密切关联, 层晕叠染, 富丽浓郁, 装饰趣味性强;中唐突出雅丽清素的色调, 少有强烈的色彩对比, 以涂彩轻敷为主;晚唐追求色彩的丰富变化, 总调子又趋于明朗。五代色彩多以石绿为基调, 在此基础上追求一种富丽堂皇的色彩美。宋代色彩则追求节奏美。元代色彩多对比色调, 追求华艳美。

环县皮影的色彩选择, 经历了由简单到繁富、由枯寂到浓艳的发展过程。环县人民由于受生活环境、审美情趣、民俗心理的影响, 皮影色彩有着自己的发展趋势。“红红绿绿, 图个吉利”, 是一句流传在老百姓中间的口头禅, 这句一般的民间艺诀, 却道出了整个民间美术的色彩特征。“图个吉利”是传统的民间文化观所导致的审美观念, 呈现了色彩的主观性;“红红绿绿”是色彩的视觉观感, 是一种积极热烈的视觉心理反映, 同时也是吉祥喜庆的象征性语言。艺人们从自己的感受出发, 即从生活实际的层面来阐释“吉利”所包含的审美意义。在广大民众心目中, 吉利总是和子孙满堂、招财纳福、避害去疫等基本生活需要和世俗意愿交织重叠。皮影画工对色彩技法的画决, 也常有这样的口传:

文相软, 武相硬

软靠硬, 色不楞

要想精, 加点青

红靠黄, 亮晃晃

粉青绿, 人品细

要想俏, 带点孝

断国孝, 三蓝墨

黑靠紫, 臭狗屎

青间紫, 不如死

青紫不宜并列, 黄白未可随肩

紫是骨头绿是筋, 配上红黄色更新

女红、妇黄、寡青、老褐

红忌紫、紫怕黄、黄喜绿、绿爱红

可以说, 这些口诀都体现了上述求吉纳福的心理, 使画面色调处处充满了主观的浪漫气息, 体现了集乐观、吉庆、幸福于一身的象征性色彩观, 具有非常深刻和重要的意义。

二、皮影色彩选择特点的形成

色彩含义主要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光的运动和色光的反射这是造成色彩现象的外界因素, 是客观存在;二是这种存在方式是否能被人的视觉器官感受到, 如果不能, 就无法称之为色彩, 所以色彩的存在价值更在于对光色运动作出的反映所形成的色彩概念。这种反映有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 是人的内在因素。因此, 看似简单的色彩现象却包含了物理的、生理的多种复杂关系, 眼睛的适应能力, 对于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由于色彩直接诉之于人的视觉, 有一望而知的长处, 自然会受到皮影艺人和皮影观众的重视。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时时伴随着色彩不间断的斑斓足迹:从原始状态对有色物质的简单利用, 到有目的地提取色素与人工合成颜料;从力求展示造化的神奇, 到尽情表达心愿的形态;从对视觉经验积淀的技术性总结, 到原理的实质性揭示与科学体系的完善, 人们在不断地深化着对色彩世界的认识。

任何个人或群体的生存和发展, 都是和所在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的。环县人民生活的地理空间, 与地理空间密切联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 既存的语言文化系统、风俗习惯系统, 制约着、影响着他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此外, 个人的行为、心理、人格都是由历史上积累的语言与思维方式, 以及风俗所造成的。自然和文化在某些方面规范着、制约着人类。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一代又一代的皮影艺人和皮影观众, 在色彩的选择上都自然而然地以色彩富丽的民间艺术为是, 以色彩美感作为基本的要求和追求, 以此达到美化物象, 美目怡神的目的。在历代相传的民间艺术中, 环县皮影无不体现着环县的历史文化传统, 它以高亢的唱腔, 绚丽的色彩及浓郁的民间乡土气息而引人入胜。它创造的是一种简洁、明朗、热烈的美, 切合当地人民的文化素养、鉴赏水平以及口味, 适应了它的主要服务对象。这一生长条件和环境, 是环县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

人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 心态和需求往往存在很大差异。比如环县人民生活在窑洞里, 大都希求宁静;节庆婚宴等活动, 则常渴求热闹。但看皮影刚好是众多人聚会一处, 是群体活动。人们有发泄心中郁积能量的需要, 而这种需要则要通过相应的意象活动来得到满足。由于这种心态和需求, 要求皮影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情感, 如使你痛哭流涕、开怀大笑或者扼腕裂眦。因此皮影的色彩必须为启动观众情感的闸门服务。由于皮影是佳辰令节供千百人远距离同观的表演艺术, 所以其色彩要与热闹喧腾的气氛相一致。我们眼睛的视觉适应能力, 对于适应客观环境的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人眼认识色彩的正确性并不与时间成正比, 颜色刺激在我们眼睛上, 只需短短几秒种就够了, 如果长时间注视某种颜色, 那它的纯度会显著地减弱, 深色会变亮, 浅色会变暗。所以要求皮影的色彩要有整体性, 要强调整体的比较、整体的调配、整体的色彩效果, 注重保持对比色彩的第一印象和新鲜感觉。

由于人的视觉和大脑一样, 兴奋与抑制, 工作与休息是交替进行的。在光照和反射情况相同的情况下, 眼睛处于兴奋状态时会觉得色彩明亮、鲜艳和丰富些, 眼睛疲劳时会觉得灰暗简单些。再加上人又是有思想和感情的, 在处于喜怒哀乐等不同精神状态时, 或者形成某种审美观念时, 对眼睛感觉色彩的兴奋与抑制也会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些简单而普遍的色彩现象包涵了物理的、生理和心理的多种错综关系, 因而皮影欣赏必须与皮影的表演同步进行, 以观赏的不可重复性迫使观众数小时注目一处。如果皮影的色彩过于单调、灰暗, 那观众会很快产生视觉疲劳。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甘肃环县皮影的色彩体系进行研究。色彩作为皮影艺术的重要构成要素, 它不仅诉之于受众的视知觉, 同时还受到中国的传统文化、环境的制约, 其中包含着社会内容的方方面面。环县皮影艺术的色彩运用, 既遵循了传统的象征性、比附意义等规则,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同时又重视色彩的视觉审美效果, 呈现出多彩斑斓的热闹景象。可以这样说, 色彩在皮影艺术中既是观念的、历史的, 又是现实的、审美的。

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念在环县皮影艺术创造中有着深刻的体现。环县皮影的色彩情调与环县民间文化观念相适应, 深受民众生活的制约, 与庶民百姓的生活态度、价值标准、审美情趣是相一致的。当然, 在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中, 对于一些富有政治功能、宗教功能、伦理功能的“正色”的象征意义, 一般而言也是必须遵循的, 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色彩观念在民间美术色彩的设置中也是不得逾越的。可以说, 红火热烈的色彩是环县皮影艺术设计的重要特征, 而传统的五色观念、色彩的哲学意识、宗教观念、伦理思想、宗法意识又对环县皮影艺术时时地加以制约。

种种客观存在的复杂因素, 使皮影艺术缺乏普遍的统一性, 这本身就大大地增加了由感性认识而进行理论概括的难度。但是不同品类的皮影艺术作为同一门类, 其审美特征和功能也有内在统一性。本文仅仅是从皮影艺术的色彩选择及文化性这个点出发, 目的在于以点带面, 实现不同领域语言的交汇融合。任重而道远, 此项研究的艰难性、长期性, 决定了这还仅仅是一个开始, 一切还有待于我们去继续探索。

参考文献

[1]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吴自牧.梦梁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4

[3]仪礼.儒者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6

[4]王三聘.古今事物考[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1987

[5]何楚熊.中国画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6

主观性选择 篇2

1、叙述型。叙述型是从历史的角度归纳和综合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过程(原因、经过、结果)或历史人物主要的活动。设问往往要求学弟学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或者是直接从材料中提炼论点回答。

题目中一般含有“简述”、“叙述”、“概述”、“试述”等提示语,回答时要紧紧围绕事件或者人物的主要活动,把散见于教材中的内容根据要求进行整理,注重考查对教材知识的再认再现和归纳总结。

2、综合型。综合型是把分散在教材不同章节、不同国度、不同历史时期但又有某种联系的历史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考查,它既便于考查学科知识之间的系统联系,又注重考查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从解答方法上看,多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解题,是叙述、论证、分析、比较等的综合体。这种题型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跨度大,能力要求高。

3、说明型。说明型非选择题是对事物的本质或者对事物(事件)进行分析说明。设问中往往包含有“试分析、试说明、表明、体现了、反映出”等词语。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弟学妹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作出正确阐释的能力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4、比较型。比较型是将有某种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现象、人物)放在一起进行对比分析。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为单项比较与综合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求同比较与求异比较、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四大类。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弟学妹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5、评述型。评述型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阐释、评判和估价,得出符合实际的理性认识。这种题型的一般要求是对历史事件(现象)和历史人物的活动,进行综合归纳,概要叙述,再依据当时的具体条件,给予历史唯物主义的评价。

把不同要求的评述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分为:评价与叙述相结合成为评述型题;与论证相结合成为评论型题;与分析相结合形成评析型题。题目的提示语一般有“评述”、“试评”、“评价”、“评论”、“评析”等。评述时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实事求是。

6、开放型。开放型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学弟学妹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自己的选择。试题中一般有“你同意哪种观点(看法)”、“试谈谈……”、“你的认识(体会)是……”“你的认识”等。

主观性选择 篇3

压缩编解码系统已广泛的应用于数字广播电视系统中, 评价这些系统的质量可以通过客观测试和主观评价的方法来进行。客观测试是指借助仪器, 使用人工手段读取测量结果或者利用数学算法自动得出测量结果, 以间接反映图像的质量。主观评价 (图1) 是直接利用观察者对被测系统图像质量的主观反应来确定系统性能的一种测试。

压缩编解码算法通过利用图像信号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 对图像信号中的信息进行压缩编码并能够恢复重构编码后的图像。静态图像和客观测试信号有着很强的空间相关性和时间相关性, 所以往往客观测试结果不能够完全反映压缩编解码视频系统的质量, 而采用活动图像进行的主观评价在图像质量评价上有着最终的发言权, 主观评价方法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压缩编解码视频系统性能的测量中。

在评价过程中, 测试过程、观看条件和所采用的测试图像对于评价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测试结果尤其依赖于测试用图像序列的内容, 并且对图像内容很敏感。为了得到普遍认可的评价结果, 需选用合适的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

2 双刺激连续质量主观评价方法简介

ITU 500规定的双刺激连续质量评价方法易于获得稳定有效的主观评价结果, 是评价系统质量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在双刺激方法中, 不仅要求对被测系统的输出图像进行显示、评分, 同时还要求对它的输入图像 (即评价的基准图像) 进行显示、评分。在双刺激连续质量标度 (DSCQS) 方法中, 采用连续质量评分标度 (图2) 。该评分标度由若干对纵向标度线组成, 以对应若干个测试图像以及适应对每个测试图像的两种状态 (基准图像和被测图像) 评分。为避免量化误差, 纵向标度线提供连续质量标度 (线上不同的位置代表不同分值 (0~100) , 位置越高代表分值越大) , 并且被分成5个等份, 相当于标准的ITU-R五级质量范围, 在评分标度线的左侧标识出与不同等级范围相对应的质量术语, 即优、良、中、差、劣作为观看员评分的一般指导。可见连续质量标度的量化精度相当于五级质量制中的5级质量标度量化精度的20倍。

通常一个评价测试周期的现实如图3所示。其中基准图像和被测图像显示的先后顺序是随机变动的。为了便于说明, 先显示的图像称作A图像, 后显示的图像称作B图像, AB图像各持续10秒钟, 中间是3秒钟的灰场间隔, AB图像交替显示2遍之后, 是10秒钟的打分时间。

由于双刺激连续质量标度方法具有双刺激显示评分和连续质量评分标度两大特点, 使得其评价结果比起单刺激五级质量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性等优点, 特别适合用于对高质量电视系统或质量范围比较小的系统或设备的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对压缩编解码视频系统的主观评价经常采用双刺激连续质量标度方法。

3 压缩算法的典型编码效应

各种各样的视频编码标准大多数是基于DCT块的系数量化和运动补偿方法。在这些编码算法中, 压缩失真大多是由变换系数的量化引起的。虽然其他因素也影响码流的视频质量, 如运动估计、缓冲器的大小等, 但它们只是间接的影响编码过程。在压缩视频序列里通常可以看到以下类型的损伤:

(1) 块效应。

由于基于DCT块的编码算法是分别对每个块进行量化的, 通常块大小为8×8像素, 这就导致了相邻块间边界的不连续性。在具有规则图像的压缩序列里块效应通常是最常见的失真。

(2) 模糊。

由于空间细节的丢失和边缘清晰度的降低造成的模糊, 是由粗量化对高频系数的压缩造成的。

(3) 颜色混合。

主要是在完全不同的颜色区域间的模糊。它是由于色度分量的高频系数被压缩造成的。

(4) 台阶效应。

这是由于DCT对于水平线和垂直线的处理效果是最好的, 而对于斜线的处理, 在准确的重构时需要高频DCT系数, 而这些系数在粗量化时被压缩了, 因此这些系数的量化造成斜线看起来是锯齿形的。

(5) 振铃。

在平滑区域的高对比度线条的附近经常可见这种现象。在亮度和色度分量中都会出现振铃, 它常常和吉布斯现象同时出现。主要是由量化导致的高频重构不规则产生的。

(6) 虚边。

是由于运动补偿时, 从参考帧到预测帧块边缘的不连续造成的。

(7) 锯齿运动。

是由运动预测造成的。当一个宏块内的所有像素运动一致时, 以块为基础的运动预测效果最好。当运动预测的误差大时, 像素就会被粗量化, 从而产生锯齿运动。

(8) 蚊子噪声。

是在高对比度边缘或运动物体周围亮度/色度的波动, 通常在平滑的纹理处可以看见。主要是由一个序列中连续帧的同一个场景的相同区域的编码差异造成的。

(9) 闪烁。

通常在具有丰富纹理的场景中出现。由于纹理块采用了不同的量化参数, 造成了图像压缩后的闪烁效果。

有些损伤是与基于块编码算法无关的, 但仍会在其他算法中看到这些损伤出现。例如在以小波为基础的压缩算法中, 整幅图像都进行了变换, 因此没有与块相关的损伤出现。但是, 可以看见非常明显的模糊和振铃失真。

4 图像素材选择的原则

(1) 作为测试图像, 首先对所测电视制式而言应具有最佳图像质量 (除某些特殊测试需加噪波外) , 因为源图像无缺损是获得被评价系统稳定评价结果的关键。

(2) 测试图像素材应保持在适度严格和严格之间, 避免过分地严格, 因为对于不同的评价目的, 一般采用不同的测试素材, 例如对于基本质量评价, 通常采用严格, 但又不过分的素材;对于极限应用 (如演播室质量或后期处理等) 的评价一般采用严格的素材;对自适应处理系统性能的评价, 一般采用非常严格的素材。

5 数字电视系统图像质量主观评价考核的主要质量要素及其评价用测试图像素材的特点

信息量越大的素材即复合型的素材, 既包含大面积的微小细节和纹理, 又包含色彩丰富、饱和度高、动态范围大、层次丰富且复杂快速运动的场景, 对编码器来说难度越大。

针对编码器易发生的图像损失, 主要从以下方面考虑选择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

(1) 清晰度:包含亮度/色度、静止/运动的大面积的微小细节和纹理的序列场景。

(2) 彩色重现性能:包含亮度/色度、静止/运动的大面积色彩和细节丰富以及饱和度高的彩色场景。

(3) 运动估值/运动补偿性能:包含亮度/色度的物体复杂快速、随机运动和摄像机各种操作运动及场快速切换的场景, 特别是复杂快速运动的场景到大面积细节丰富场景的切换, 包含透明或半透明移动物体的场景。

(4) 层次 (灰度级) 再现性能:包含亮度/色度、静止/运动的视频动态范围大、对比度高、层次丰富的场景序列。

(5) 对含噪声图像的处理能力:包含不同信杂比随机杂波的细节丰富、色彩鲜艳的运动图像序列。

(6) 处理特殊效果图像的性能:含特殊效果 (如快速旋转、翻滚、变焦、淡入淡出、划像、翻页等) 处理的图像序列素材。

6 主观评价应用举例

根据以上原则, 选取了行业标准《标准清晰度数字电视主观评价用测试图像》中的四个图像序列作为测试图像, 分别对两个压缩编解码系统进行了双刺激连续质量主观评价, 图像序列如表1所示。主观评价在国家实验室广播电视规划院主观评价室中进行, 参加评价共34位专家, 主观评价结果如图4所示。

主观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压缩编解码系统在相同码率下, 系统1处理后的图像质量好于系统2处理后的图像质量。此组测试图像对两个被测系统的色彩、清晰度、编码预测、运动估计可以起到较好测试效果。

参考文献

[1]李若霜.数字电视图像质量的主观评价.

[2]章文辉, 王世平.数字视频测量技术.

[3]John Wiley and Sons.Digital Video Quality Vision Models and Metrics.

浅谈主观性及其调控论文 篇4

需要与人的生存发展条件密不可分,需要具有客观必然性,需要在主体上又存有分歧,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需要有着本质不同。需要是指人为维护其延续和发展而产生的对自身与外界事物的主体化依赖与要求。本文拟探寻需要的概念、需要的主观性向度以及对需要的合理调控。

一、关于需要概念

西方需要理论发初于古希腊时期,德漠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主张根据快乐原则节制需要以及欲望。欧洲思想史上与需要理论密切相关的两种倾向―禁欲主义和享乐主义在当时己初露端倪。经历了漫长的中世纪时期,自19世纪以来,关于需要的研究形成了若干分支,需要成为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行为科学等具体学科的研究对象之一。我国古代需要理论采取的是欲望论的形式。早就提出了人们具有共同欲望的观点,如“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者,是人之所同也。”这和现代心理学关于基本需要具有跨文化共同性的看法是相通的。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关于需要的研究呈现出相互借鉴的态势,需要作为探讨人的问题的逻辑与历史起点也被提升成为一个哲学范畴。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大辞典》中,需要是指“人(包括个人、群体、阶级和社会)为维持自身的延续和发展而产生的对外界事物的各种要求。《伦理学大辞典》将需要解释为:“人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社会心理学词典》中,需要被界定为:“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由于某种不足或过乘」而失去了均衡后追求这种均衡的状态。《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则认为:“需要指维持个人或群体生存所必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条件。《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将需要解释为:“有机体为了自己的存在和发展而对环境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社会科学大词典》中的需要是:“人对生理的和社会的要求的反映,是有机体因缺乏某种重要刺激而引起的紧张状态,即有机体与环境之间出现的不平衡状态。

以上关于需要的定义,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差异。其共同之处在于,都看到了需要与人的生存发展条件密不可分,从而肯定了需要有客观必然性的一面。此外,虽然在需要主体规定上有分歧,但都承认人的需要与其他生物需要本质不同。透过这些定义,我们重点关注三个问题:第一,关于需要的主体范围,有的认为需要主体是包括人在内的一切生物有机体,而有的则认为应将人以外的其他生物体排除在外;第二,关于需要的性质。对需要的性质,有“反映说”、“关系说”、“倾向说”及“状态说”等,根本分歧在于对需要的性质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持不同意见;第三,关于需要和欲望的关系,有的认为需要和欲望是同义词,可以相互解释,有的则认为需要和欲望无关,有的认为需要不完全等同于欲望,但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我们认为,需要是指人为维护其延续和发展而产生的对自身与外界事物的主体化依赖与要求。相对于传统的定义,此定义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需要也可能是对自身的依赖与要求;二是需要的生成要经过主体化过程;三是需要不仅是一种客观依赖,也是一种主观要求,是依赖与要求的协同统一。

我们认为,人的需要具有以下五个特点。第一,人的需要具有自然依赖性。需要是生命的自然规定,人首先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他不仅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他自身自然的产物。因此人对自然就必然有一种依赖性,离开了大自然和自身自然,人就无法存在。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从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起,才开始真正按人的方式展开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的,而这种关系展开的现实基础又是以人的自己与自然的天然联系为基础的。人的需要既在人与自然的这种天然联系中产生,又在人与自然的实践联系中实现和发展。总之,人的需要既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结果,也是自然自身发展的结果,它有其深厚的自然根源性和依赖性。

第二,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开发性。需要产生的根源和满足的方式,都是由社会历史决定的。不同历史时代,生产力水平不同,人们需要的内容、满足的方式和程度都有很大差异。欲望是需要的外在主观表现形式,是人的需要尚未被满足的一种内心渴求状态。人的自然需要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展开,而人的社会需要则在社会历史过程中生成与发展。将自然需要与社会需要相比较,人的社会需要具有更强的社会文化性,而自然需要,虽然一定程度也受社会文化影响,但其本身的自然遗传规定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我们说人的需要具有社会历史性主要是针对人的社会需要而言的。

第三,人的需要具有历史发展性。人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的生成与发展及其满足都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过程。人作为一种自然生命体,其肉体组织、食物结构等是生物长期进化的产物,人的生长过程就是其自然需要不断展开的过程。同时,人的存在不仅是自然的存在,也是社会的存在,人必须在社会关系中生存。人的社会关系不仅是人的存在本质,也是人的社会需要生成的现实基础。人的需要的满足过程同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密不可分,需要与生产二者互为条件。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在历史过程中的不断主体性内化,就成为人的各种社会需要。人的社会需要在社会关系中生成,并随着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发展,正因为如此,社会关系的改良与变革就成为人们满足其需要、获得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

第四,人的需要具有多样层次性。人是普遍的存在物,人凭借自己的类能力可以在不同种类的事物关系上攀援,可以从一个种的存在方式走向另一个种的存在方式。人的这种普遍化生存能力,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生成打开了可能的空间。同时,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种,一是生理需要;二是安全需要;三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四是自尊需要;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五种需要从低到高依次处于不同的层次,并且一般情况下,往往是低层次需要满足之后,才向高层次需要发展。

第五,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开放性。人的类存在本质使人能够进行抽象思维,能够在不同的事物之间发现其共同的属性,这种发现其实是一种意识之能动观念的提升,于是,事物的存在在人这里便可转换为观念的存在、符号的存在,现实对象的符号化,使人能够将其在头脑中进行任意的把握,这也就是说,人在意识中获得了形式地把握对象的绝对自由。而人一旦获得这种观念性的绝对自由,它又可能为人的相对的现实自由提供模板,并成为现实自由不断扩展的力量源泉。观念自由的绝对无限性是人存在的一个本质属性,人的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性正是基于其观念自由的绝对无限性。而人的现实生活的不断超越,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的需要的不断生成、实现与发展,需要不过是人的自由不断展开的一个个结点。观念自由的无限超越,不仅直接使人的精神需要表现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也使人的物质需要表现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本来,一定条件下人的物质需要是有限的,但人的主体间的相互超越又使其成为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不仅要在自然万物中表现卓越,也要在人际存在中表现卓越。

二、需要的主观性

我们这里所说的主体的需要,是主体人的需要,它不同于其他生命体的需要,更不同于非主体的客观现实依赖性。非主体的客观事物,是处于各种联系中的事物,已对于其他事物具有存在的依赖性,或者说事物是相互依赖而存在的。对于非生命体的物而言,这种依赖只是一种客观关系的显现,是客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它不能转化为“物自身”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它不能转化成主体的“需要”。作为非人的其他生命体,已对外物的依赖,则主要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当然有时也还包括主体与主体的关系),生命体可以将其对外界的依赖关系自然地转化为其内在需要。只不过,这种非人生命体的需要,主要锁定在其自然肉体需要的范围内,其能动的主观性并不强,或其主观性仍然有着明显的客观化的性质。而人的需要,不仅在人与物的关系中展开,也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展开,人的自我意识的生成,使这些客观关系成为一种“为我”关系,其需要虽然不能脱离肉体的自然要求,但在自然要求范围之外,还生成出了社会性的需要、精神性的需要、心理性的需要。因此,人的需要虽有其内在的客观基础,但更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主观性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认识和对待外物,一是指人的意识性。列宁说:“人的概念就其抽象性、分隔性来说是主观的。这种主观不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随主体之意,而是人在认识活动中的意识参与性,意识能动性,我们这里所谈的需要的主观内含了主观性的两个基本含义。

人的需要的主观性,既表现在人的需要的社会性、精神性,也表现在人的需要的为我性、目的性,同时还表现在人的自然需要也要受到人的社会性、精神性、为我性、目的性的规定与影响。正因为人的需要具有如此的主观向度,它才成为能动的主体人的需要,才成为一个不断翻新、没有尽头的发展过程。

当然,人的需要的客观性也是勿庸置疑的。人的需要的客观性,既基于人的自然存在关系的客观性,也基于人的社会存在关系的客观性,既基于人的物质肉体的客观性,也基于人的心理机制的客观性。因此,人的需要客观性是人的存在、人与世界共在之客观性的主体性表现,是无法抹杀的。正因为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需要应当得到满足就成为人们的一种通识,同时也成为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所宣扬的重要内容。

但在这里有三个逻辑环节需要注意:一是人的需要虽然具有客观性,但并不只是客观的,它同时还具有极强的主观性;二是即使人的需要是客观的,但客观的并不一定就是主体必须、必要的;三是就算这种需要是必须的、必要的`,但也不一定就是主体必定满足的。这一切都基于人是一种有意识的精神性的生命存在体,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渗入,都使人的存在的客观性、人的需要的客观性难以完全“纯粹地”客观起来,且主体会利用自己特殊的截量权来增减这种价值客观性,从而使人的需要的价值排序也难以绝对化。比如从人的客观存在价值排序来讲,人应当首先满足其生命存在的自然要求,但由于人的意识、人的精神的巨大能动作用,人有时反而将精神价值放在首位,于是才有了所谓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因此,人的需要的主观性,不仅使需要的种类、需要的强烈程度会随主体价值选择倾向而有所变,它同时也使需要层次的高低排序相对化,使需要的实现表现出一种“超序”发展状态。

我们认为,人的需要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意识性。需要的意识性首先表现为需要是有意识的主体人的需要,意识性是人的存在的本质属性,已贯穿于人的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它也就必然渗透在人的需要的生成与实现过程之中。其次,人的需要的意识性表现为其需要是一种被意识到的需要。人的需要是能够从外在的客观依赖关系进驻到主体的意识范围之内的,这种需要是一种被扬弃了外在性的即被主体意识到的需要,这种被意识到的需要不仅成为意识的对象,也成为意识能动引发主体为之实现的动力。再次,人的需要是受意识深度规约与影响的需要。意识规约影响需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需要可以也可能出于意识。人的需要有物质性需要与精神性需要,人的精神性需要总是出于人的意识的,已从意识中流出,意识不仅是它的“空间”来源,也是它的时间来源,是它的历史。同时,就是人的物质性需要、肉体性需要,作为一种被随时反映到、随时意识到的需要,几乎同时也是发于意识的,例如现代脑科学证明,人对饥饿的自然反映与对食物需要的意识是同时产生的。二是需要可以也可能据于意识。人的意识,意识的主体内容、标度、倾向,可能成为生成需要的一个主体构建维度,人们往往根据意识的本质要求、意识的倾向性标度来生成建构需要,并以之检视需要的主体内恰性,从而采取或褒或贬、或推进、或阻滞的不同态度。三是随于意识。人作为一种精神性物质存在实体,意识不仅构成它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标志,也是它发动自身行为的策源地。意识不仅被动地反映着需要,有时也能动地引发牵动着需要,某种意义上的需要随于意识,不仅意味着某种需要被某种意识所规定,也意味着某些意识的改变会引起相应需要的变化发展,或者说某些需要的变化发展追随着意识的变化发展。

第二,意志性。意志有两个基本含义,一是指决定达到某种目的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基本可用“意愿”来概括。二指是人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为的心理过程,基本可用“毅力”来指称。其实,这两个方面时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意愿提供行为方向,毅力提供行为动力,且二者常呈现正相关关系,强的意愿往往联系着强的毅力,反之亦然。人的需要的意志性,首先表现为人的需要的意愿性。人的需要的意愿,不仅是人自我生命延续的意愿,也是人自我生命发展的意愿,因此,人的需要意愿己经从生命自然存在的地方超拔上来,从而生成出超自然的社会文化生活意愿,人不仅要活着,而且要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同时,人的需要的意志性也表现为需要的毅力支持性。需要及其情感越是强烈,实现需要的毅力越是执着,推动行为的力量越是强大。

第三,自由性。人的意志是一种自由意志,人的意志的自由性不仅使人的需要内含理性,也使人的需要表现为一个无限超越的过程。人的行动主要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是一种有理性支持的行为。行为的理性为需要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思虑越是周密,行为越是理性,需要实现的可能性越大。事实上,人的理性能力不仅表现在行为的产生过程中,也表现在需要的生成过程中:需要生成的先在理性参与为需要的理性实现打下了良好基础,它甚至基本决定了这种需要今后能否实现。而我们所说的理性的需要,主要是指这种需要是否具有内在合理性(是否对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是否具有当下现实必要性、是否具有具体实现可能性,需要越是理性,实现这种需要便越有价值、越有实现的可能。同时,意志自由也使人的需要无限发展。意志自由使人的意愿能够在不同的欲求点上自由跳跃,旧的意愿一经消失,新的意愿随即产生,如此循环以至无穷。意愿生成发展的无限性基于人的观念自由的无限性,这不仅为现实自由提供了不竭的生成源泉,同时也为意愿的无限生成与发展提供了可能。

其实,人的需要的主观性向度,是基于人的主体性存在本质的;而人作为意识的自由的存在物,其根本性在于人是普遍的类存在物。马克思指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关于人的本质,马克思特别强调人的活动的意识性与自由性。“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人不仅把自己看作类存在,也以自身类存在的方式来度量和统领其他事物。而人之所以是类存在物,是能够超越自身自然限制而通达其他事物本质的存在物,就在于人是能够进行抽象思维的存在物,人通过思维抽象来剔除各不同事物间的纷繁差异从而发现其间的共同本质。

其实,人的需要的主观性并不是一种纯粹的主观性,而是往往是包含了一定客观性的主观。随着人类思维、认识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的需要的主观性越来越成为内含客观性的主观性。这经历了一个从自发的客观主观化到自觉的客观主观化过程。随着人的意识特别是理性意识的不断发展,随着人与外界的普遍实践交往,人的主观性在不断突现其主体、自我价值、自我目标、独特意愿的同时,也越来越表现出其客观化的发展的趋势,因为人的需要或要求是在主体与客体的互动协同中实现的,纯粹的自我就是纯粹的自杀。

就需要的主观客观化过程而言,人在其实践活动中,随着人与对象世界的反复交往,随着对象对主体任性的无情惩罚,主体不得不学会在其冲动性的意愿、意志中不断增添客体的限制与诉求,从而使这种意愿、意志在成为被客体参合、作用、影响的主体心理建构物,这种建构物既内化着主体的主观欲求,也内化着对象的客观要求,从而使这种主客观共筑的需要具有更强的现实实现可能性。可见,所谓理性,不过是主体与对象、主观与客观、观念与现实协同作用的智慧结果,已不仅用冷静限制冲动,用客观限制主观,用对象限制主体,同时还通过反思来进行自我限制。于是,真正成熟的理性不仅认识事物的普遍性,不仅协同人与外物的关系,同时也发现自身存在的有限性或局限性。所以,理性有限是理性自我反思、自身发展的结果,理性只有承认自身有限,它才是真正智慧和理性的,它才能生造出人的谦和态度和中庸生存,才能使人的存在从观念走向实在、从理想走向现实。

三、对需要的调控

需要的主观性决定需要不一定是合理的。首先,需要的任意性必然导致其具有不合理性,其次,需要的无限性必然导致其具有不合理性。人的现实存在是有限的,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必然撕破其现实存在的有限性,它在使人的需要不合理的同时,也使人遭受不幸和痛苦。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认为,欲望是需要进行控制的,而人的需要则不仅不要控制,而且应当得到满足。这是值得商榷的。只要理清需要与欲望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仅要合理控制欲望,而且还要合理控制需要。

需要作为主体对内外部生存条件的依赖,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但相对于欲望而言,需要更具有客观性,而欲望则更具有主观性。欲望的主观性作为一种任意,它基于欲望的非理性,欲望的非理性既表现为潜在性和本能性,又表现为冲动性和无规则性。需要和欲望二者犹如孪生兄弟,既有相似点,即都是人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主观渴望状态,又有不同之处,即需要是欲望形成的前提,欲望是需要的外显性精神表达。

欲望其实是将需要完全主观化了,那么,欲望的任意性决定我们必须对欲望调控。原因就在于欲望的任意性只具有个体主体向度,是完全由个体利益中心向外扩展的,那么在面对他者、面对自然、甚至面对一个理性自我时,欲望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非合理性。当然,不同的主体,其欲望的生成与实现合理与否及合理性程度是有差异的。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个体,其欲望合理就低,反之亦然。人是在社会中生存,如果欲望超过了度的限制,无限膨胀,势必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他人对正常欲望的追求,此时,欲望便成了社会规范约束的对象。

欲望背后的根据,从相对客观的角度来讲,是需要,从相对主观的角度来讲,是意识性、意向性。其实需要与欲望必然以个体意志为存在基础,都建立在个体意志基础之上,个体意志的任意化、任性化、扩大化、超越化,就不仅使欲望不合理,也可能使需要不合理。因为意志的任意性时刻都有可能超越其合理性限度,即随时生成出一种损害他者利益的欲望或需要。

我们不仅要对不合理的需要的实现方式进行调控,而且要对不合理的需要本身进行调控,其总体原则就是:生成与满足合理的需要,规范与减少不合理的需要。所谓合理性,包括科学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两个方面,而在此则更多是指价值合理性。对需要进行调控,就是要使其不越出价值合理性的范围。

主观性选择 篇5

一、逆向选择时主观信用风险的产生

尽管P2P供应链金融受到各界青睐,但该模式自身所面临的风险仍是不可忽视的。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与供应链企业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使得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贷款端在为供应链企业提供融资资金时,遭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考验。类似的信息不对称发生的情形还有很多,这就形成了P2P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主要讨论供应链融资过程中逆向选择时外部主观信用风险是如何产生的。一般情况下,贷款端对供应链融资企业实际信用风险水平的判断依赖于第三方平台信用评级报告,其可靠性大打折扣,自然不如供应链融资企业了解得全面。利用博弈论分析后发现,签订供应链融资还贷合约前如果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则该问题极易导致逆向选择行为。对于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贷款端来说,那些有融资需求的互联网供应链企业很可能就是隐藏的外部主观信用风险的制造者。

在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下,贷款端和供应链融资企业分别处在天平的两端,供应链融资企业在上,贷款端在下,尽管双方都明白双方当前的处境,却没有任何措施去补救,致使信用天平始终难以达到平衡位置。由于贷款端无法有效地识别优质和劣质的供应链融资企业,它只能依据全部供应链企业的一般信用水平设定融资条款。如此一来,那些信用比较差的供应链融资企业便会争先恐后地去争取向贷款端融资,而那些信用比较好的供应链融资企业则渐渐放弃向贷款端提出融资申请,进而使得投资端筹集的资金流入低信用水平的供应链融资企业。然而它们的还款能力是值得怀疑的,这一点又正好被贷款端的审核部门所低估,从而大大增加了P2P供应链融资出现逆向选择时产生外部主观信用风险的可能性。

为方便博弈模型的使用,需要做出如下假设:(1)本文将可能影响供应链融资企业在未来阶段获得收益的一些因素统称为供应链融资企业的信用水平。假设只有供应链融资企业自身才能获得内部信息,了解其真实水平,而贷款端在审核贷款发放资格时并不清楚。(2)假设供应链企业有一个项目,将该项目分为两个阶段,或者看作两个连续的项目。认定供应链融资企业实现融资目标的标准是其通过融资运行的项目给供应链融资企业带来了高回报;反之,则认定为未实现。(3)假设按照项目实现高收益的概率不同,将概率较大的确定为高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另一类则是低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4)按照上一假设条件可以将供应链融资企业划分为两个类别,针对这两个类别的企业都采用提前规定好的每期固定偿还额的书面合同,即为标准还贷合约。贷款端统一制定的标准还贷合约将提供给两种类别的企业使用,理论上来说,针对低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的标准还贷合约会更苛刻,但实际并非如此。

基于上述四个基本假设,本文大致可以得到贷款端与供应链融资企业的博弈过程如下:首先,供应链融资企业应针对某一项目的两个阶段或两个不同项目向贷款端提出融资申请。接下来,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贷款端在完全不知道供应链融资企业类型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向供应链企业提供两种还贷合约中的一种。一方面,假设贷款端判断其为高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则会提供标准还贷合约,如果该判断正确,也就皆大欢喜;如果该判断错误,则可能需要承担低质量企业无法偿还本息的风险而遭受巨额损失。另一方面,如果贷款端抱有消极的态度,认为所有申请融资的企业都是低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仅提供针对低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制定的合约,这时高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便失去了信用所带来的红利,相反还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因而选择退出融资市场,只留下低质量的供应链企业。经过简单的博弈分析后,我们不难发现,无论贷款端选择提供哪种还贷合约,都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增加P2P供应链融资的外部主观信用风险。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建立有效的博弈模型,寻求一个改进后的新合约形式来规避上述风险。

二、逆向选择时主观信用风险的博弈分析

(一)博弈模型的构建

1.博弈的参与人。

此博弈有三个参与人:自然、P2P网络借贷平台与供应链融资企业。

(1)自然。在博弈理论中,自然先验地决定某类信息。

(2)P2P网络借贷平台。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博弈的参与人,它能够利用规模经济和流动性服务来降低资金供给和需求双方的交易成本,通过多样化资产组合投资以及分担资产转换风险来降低投资者的风险暴露程度。P2P网络借贷平台只能观察到供应链融资企业所做项目的获利情况,但是并不能清楚地知道其企业类型(但该类型的主观概率又是知道的)。假设针对P2P平台而言,高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的主观概率为η,那么,低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的主观概率就是1-η,P2P平台从还贷合约中得到的期望获利值用Rb表示。为了让我们的博弈模型变得更简单,我们假设在P2P网络借贷平台之间发生的是Bertrand竞争,P2P网络借贷平台能够达到的最大期望获利值是0。假设P2P网络借贷平台仅制定出适用于高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的合约1和适用于低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的合约2,此时的适用是指该还贷合约使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期望获利值等于0。

(3)供应链融资企业。我们假设只有高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称为h类,即i=h)和低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称为l类,即i=l)这两种类型的企业参与博弈,且高质量的比低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获得高投资回报的可能性要大,即p1l<p1h,p2l<p2h。假设τ1和τ2分别为类型i的供应链融资企业的两个项目或一个项目的两个阶段(下文仅写两个项目代替)开始的时间,GRh或GRl(GRh>GRl)表示两个项目产生的收益。τ1时点开始进行第一个项目,需要投入资金为K1,τ2时点需要投入资金为K2;τ2时点产生的收益为GR1h或GR1l,概率分别为p1i和1-p1i,τ3时点产生的收益为GR2h或GR2l,概率分别为p2i和1-p2i。为便于后续分析,我们假设分两期开始的项目所需的投资资金都是正的,也不需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如果项目的获利是影响供应链融资企业资产的唯一因素,则供应链融资企业可以探索出一个新的融资模式,使得第二个项目完成的τ3时点,其资产的期望值达到最大。即:Max E1[W3]。

2.P2P网络借贷平台和供应链融资企业的博弈顺序。

经过Harsanyi变换后,博弈顺序如下:

(1)供应链融资企业自然先验地决定了其属于高质量还是低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这一点是隐性条件,只有供应链融资企业自身知道,而P2P网络借贷平台仅通过第三方提供的信用审核证明无法知晓。

(2)面对供应链企业的融资申请,贷款端有权利选择是否向其提供还贷合约。如提供则博弈继续,如不提供则博弈完成。我们将供应链融资企业的保守盈利,记为W1,P2P网络借贷平台将得到严格负收益。

(3)假设P2P网络借贷平台制定了两个还贷合约,供应链融资企业必须在两个合约(合约1和合约2)中选择一个,然后根据供应链融资企业不同的类型,P2P网络借贷平台和供应链融资企业将会得到各个不同的期望获利,至此,博弈过程就结束了。理论上来说,该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是能够达到均衡的,因为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为发生在供应链融资企业之前,P2P网络借贷平台的行为及判断不会受到供应链融资企业选择行为产生的后验概率的影响。在受到供应链融资企业约束的前提下,如何确定合约的具体形式以控制信用风险,使P2P网络借贷平台得以实现最大的期望收益,这是我们目前需要研究的问题。

(二)改进的还贷合约

根据上述分析,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逆向选择会导致低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隐藏企业的真实信息,选择标准还贷合约X1,无法实现分离均衡,从而增加了电商平台的供应链融资的主观信用风险,即逆向选择问题无法通过标准还贷合约得到解决。我们将找到一种改进的还贷合约来化解逆向选择问题,以此实现博弈的分离均衡,使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供应链融资的主观信用风险得到有效规避。第一期供应链融资企业开展的项目的收益情况以及第一期期末供应链融资企业的还贷情况都会影响第二期贷款的还款额。如果在第一期期末供应链融资企业并没有及时还贷,那么它就会受到处罚;反之,其在第二期贷款时,它们将会获得来自P2P网络借贷平台更加优待的融资条件。根据博弈论,我们希望找到2个符合以下条件的改进还贷合约来实现分离均衡的合约,满足信息甄别模型的均衡要求:(1)供应链融资企业的差异性需要这些企业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合约;(2)P2P网络借贷平台提供合约时的期望收益(效用)低于不提供合约时得到的期望收益(效用);(3)使得P2P网络借贷平台可以得到更高收益(效用)的合约无法实现。这样一来,就有可能达到信息甄别模型的均衡要求。

在博弈中,P2P网络借贷平台首先采取行动,制定了两个改进后的还贷合约g X1和g X2,要符合上述几个要求,才能够达到博弈的分离均衡状态。可以描述为:(1)IR:E1[W3h(g X1)]>W1;E1[W3l(g X2)]>W1;(2)IC:E1[W3h(g X1)]>E1[W3h(g X2)];E1[W3l(g X2)]>E1[W3l(g X1)];(3)P2P网络借贷平台期望收益(效用)为0:Rb(g X1)=0;Rb(g X2)=0。

只有使用改进后的还贷合约g X1才能保证P2P网络借贷平台和高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都实现更高的期望收益(效用)。在上述条件下,我们考虑适宜于高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的改进还贷合约g X1,合约的核心内容是:在τ2时刻规定第二期贷款的还贷额度,它由供应链融资企业在τ2这一时刻是否及时还贷来确定。那么,以Ω1h-表示当供应链融资企业未及时还贷时,第二期贷款还贷额度的增加额(处罚);以Ω1h+表示当供应链融资企业及时还贷时,第二期贷款还贷额度的减少额(奖励)。

1.改进还贷合约的内容。

我们选择以高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和P2P网络借贷平台博弈为例(低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类似),阐述改进还贷合约的主要内容。

τ1时刻,高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将初始资产作为股本,开始第一期项目的投资,S1h=W1。τ2时刻,如果GR1<Q1h,供应链融资企业则需要向P2P网络借贷平台返还前期贷款GR1,反之则向P2P网络借贷平台还贷Q1h。τ2时刻,供应链融资企业将其持有的全部资产当作股本投入第二期项目,即min(K2,W2h)=S2h,当GR1<Q1h,则Ω1h-=W2;反之,则GR1-Q1h+Ω1h+。Ω1h+>0,Ω1h-<0,并且假设在τ2时刻,无论供应链融资企业的项目是否取得成功,均假设第二期投入的资金不为负。τ3时刻,如果GR2<Q2h,供应链融资企业向P2P网络借贷平台返还前期贷款GR2,反之供应链融资企业则需要向P2P网络借贷平台返还贷款Q2h。

在此情况下,按照改进还贷合约,在τ1时刻,S1h=W1,第一期的固定还贷额Q1h要符合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期望收益等于0的要求,即:

假设GR1l<Q1h<GR1h,W2h=GR1h-Q1h+Ω1h+的概率为p1h;W2=0的概率为1-p1h。为符合P2P网络借贷平台期望收益(效用)为0的假设,下面的条件是成立的:

τ2时刻,min(K2,W2)=S2,第二期固定还贷额Q2要满足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期望收益为0的条件,即:

显然,Q2h是W2h的函数,我们记为Q2h(W2h),并且GR2h>Q2h(W2h)GR2h>Q2h(W2h)。τ2时刻,高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的期望收益(效用)是:

在上式中,因不同的概率下W2h会有两个不同的取值,对应的概率下E2[W3h]也有两个取值。在τ2时刻,高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的期望获利值E1[W3h]为选取的两个不同概率的E2[W3h]的加权和。

2.改进还贷合约的风险规避作用。

相较于标准还贷合约,改进还贷合约在τ2时刻,如果GR1<Q1h,那么第二期贷款时,要借的更多些;反之,第二期贷款时,要借的就少些。作为处罚的Ω1h-和奖励的Ω1h+应该是现实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特别是在τ2时刻,Ω1h-必须由τ3时刻项目的期望收益(效用)来弥补。另外,无论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只要企业选择了非标准还贷合约g X1,那么在τ2时刻,就算失败,第二期项目都必须继续实施,不能再选择签订其他的还贷合约,简单来说,理性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势必会对其进行处罚,即Ω1h-。

从高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的角度来说,签订g X1和X1这两种还贷合约是无差异的,即E1[W3h(g X1)]=E1[W3h(X1)],显然E1[W3h(g X1)]>E1[W3h(X2)]必定成立。当低质量供应链融资企业在改进的还贷合约g X1和标准还贷合约X2之间选择后者时,也就是E1[W3l(g X1)]>E1[W3l(X2)]时,实现了此博弈的分离均衡,当然,这样的一组还贷合约(g X1,X2)也是存在的。根据计算推导,如果满足高质量的比低质量的供应链融资企业获得高投资回报的可能性要大,即p1l<p1h,p2l<p2h,就可以满足E1[W3h(g X1)]=E1[W3h(X1)]和E1[W3l(g X1)]>E1[W3l(X2)],此时无论是高质量还是低质量的供应链企业都愿意选择改进还贷合约g X1,获得更高的期望值(获利),实现分离均衡。

通过博弈分析,我们发现这组改进还贷合约g X1可以用来规避供应链企业向P2P网络借贷平台申请融资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发生逆向选择而产生的外部主观信用风险。

参考文献

陈志新,张忠根.供应链网络治理与供应链金融发展[J].经济学家,2011(4).

谈超,王冀宁,孙本芝.P2P网络借贷平台中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研究[J].金融经济学研究,2014(5).

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篇6

基于现代语言学家对于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即:第一支以Langacker为代表,注重从共时的、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另一支以Traugott为代表,注重从历时的、语用的层面来解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以Traugott和Langacker为代表的关于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差异,即:在Traugott把注意力集中于说话者(言者主体)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入一个表达式的语义中时,Langacker则更关注说话者(言语主体)是被怎样表达(也就是被显性表达还是被隐性表达)。

2001年,沈家煊先生在对《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语言学视野》以及Langacker、Traugott等关于主观性和主观化观点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首次将此理论引入国内认知语言学界。至此,国内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也高潮迭起。

一、什么是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国外学者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研究较为深入,有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Benveniste、Lyons、Langacker和Traugott等。透过他们对语言主观性与主观化的观察角度及研究层面可以发现,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语言反映和表达说话人“自我”这一概念上,几位语言学家却出人意料地存在较为一致的看法。大家普遍认可的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定义如下,即:主观性是指言者主语(说话人)在产出一段话的同时主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说,在话语中或多或少存在说话人自我表现的主观性成分。主观化则指语言通过怎样的结构形式或者经历怎样的变化历程才能表现说话人的自我主观态度。

二、语言主观性的表达方式

语言主观性的表达方式是近来学者们讨论颇多的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它主要涉及指示语、时体范畴、情态、副词以及某些结构和句式等,这里笔者将选取空间指示语和时体范畴两个方面来阐述。

1. 空间指示语的主观性表现

从本质上来讲,空间指示也是一种空间关系,只不过它是将目标体和言者主语的位置关系作为参照的依据。虽然目标体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实体,但说话人受自我主观认识而产生的认知空间关系却有极大的主观性。因此,空间指示是客观物理空间与主观认知空间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语言空间的主观性。

物理空间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不受认知活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而认知空间则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结果,即是人们能动地运用各种感知器官对物理空间认知的结果。例如:

a.小张坐在教室中间。(空间所展示的客观事实)

b.小张坐在左边。(坐在小张右边的同学的视角)

c.小张坐在右边。(坐在小张左边的同学的视角)

d.小张坐在前面。(坐在小张后面的同学的视角)

e.小张坐在后面。(坐在小张前面的同学的视角)

同一人小张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只有一个,而四人(坐在小张前后左右)以自我为出发点对该空间关系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像上述这种通过“中间”“左边”“右边”“前面”以及“后面”等语言形式来表达的空间即为认知空间。由于语言空间与物理空间之间隔着一个认知空间,所以二者一致与否也无定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2. 时体范畴的主观性表现

与空间指示语相比,语言学家对时体范畴的关注程度更是与日俱增。作为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的代表,俄语的时体范畴更能表现出语言的主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成体表达主观情态意义

a.Этоттекстможноперевестибезсловаря.

b.Изнеговышелбыхорошийучитель.

c.Онавсегданайдётвыходизположения.

上述例句中,动作行为实现的可能性(能翻译完这篇课文、能成长为一名好老师、能找到出口)这样的主观情态意义通过完成体形式表现出来。

d.Яоченьсомневаюсь,чтобыонавыполнилаэтузадачу.

除此之外,不可能或者无法实现某种行为(不能完成这项任务)也可以通过完成体形式表现。

(2)未完成体表达主观情态意义

e.Завтраемурановставать.

f.Мнеещёэкзаменационнуюработупроверять!

e、f两句中动词均为未完成体形式。未完成体动词不定式可表动作发生一次(e)或重复多次(f),都表达出了“不可避免性和客观义务性”这样略带强制性的情态义。主体为第三格(ему、мне)的不定式句把这种不可避免性和带有强制的义务性表现得最为明显。

(3)完成体与未完成体表达同一情态意义下的不同情境色彩

g.Яислованескажией.(немогусказать)

h.Всехраспугал:никтонеподойди.

g、h两句都表达不可能性。在表达不可能性这一意义时,动词在完成体(例句g)与未完成体形式(例句h)的选择上存在如下区别:完成体形式往往伴随着禁止不合理行为实施的情态意义,而未完成体形式没有这种功能。

三、研究较为集中的三个方面

Edward Finegan认为,言语主体的视角、情感和认识是当前学界对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一定成果的三个方面。

1. 视角

视角就是言语主体的一种观察角度,是言语主体对客观存在的情状加以叙说的一种出发点。这种视角主观性在语句中往往不会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在英语的“体”范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试比较下面两个英语例句:

a.Let us go.(让我们走吧!)

b.Let's go.(咱们走吧!)

普通句子的主语往往是事件叙述的出发点,祈使句与之不同,它的主语通常是受话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以隐性的方式存在(即一般不说出来)。例句a中you是let的主语,若进行句式变换,变为疑问句应为“Let us go,will you?”,经过句式变换之后,我们能明显地看出us具有双重身份:既是let的宾语又是go的主语,但意念上you不在us之列。b句为祈使句,表示劝告,与a句不同的是b句中let与go的主语均为“咱们”,当然也包括you在内,若进行句式变换,变为疑问句应为“Let's go,shall we?”,即b句中说话人已然成了祈使句主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a句中的主语为客观性较强的“句子主语”,而b句的主语则为主观性较强的“言者主语”。

2. 情感

情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范畴,包括情绪、意向、态度等。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可以体现在动词的重叠形式上:如果说话人觉得动作是“符合自我以及大多数人的意愿的、好的”,那么情感和心理上便乐意这样的动作发生并且持续反复,反之则不愿其发生,更不用说反复了。

a.*我们烧毁烧毁吧。

b.*这些没有人情味儿的“恶魔们”竟敢煽动煽动朴实的老百姓散播谣言。

“烧毁、煽动”都表示“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坏的”,人们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或者说更大程度上不接受,不希望其发生,因此不能重叠使用。

3. 认识

所谓的认识就是客观存在于说话人(言者主语)头脑中的对某件事的主观的、自我的观点与倾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识就是对客观事件的一种主观化的看法。认识主体千差万别,各具特点,这也就决定了人们对同一事件的认识很可能截然不同。

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常常存在客观叙述与主观感知的差异,例:

a.小李回来了,因为他还爱小美。

b.小李还爱小美,因为他回来了。

上述两个例句主要考察“因为”这个连词的主、客观性差异。a句中“小李回来”的原因在于“他还爱小美”,这是对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一种客观描述;而b句则不同,“小李回来”的原因已不再是“他还爱小美”,而是说话人(言者主语)主观推断“小李肯定还爱小美,要不然他不会回来”,这其中夹杂了强烈的个人的主观臆断因素在里面,因此与a相比b的主观性更强。

结语

综上所述,论文在语言主观性概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语言主观性的表达方式以及研究较为集中的三个方面。在例句的引用方面,创造性地用到了印欧语系当中的屈折语——俄语,希望能为以后的语言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主观性。因为语言在客观地表达某种固有思想的同时还能主观地表达说话人自我的观点和态度。论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阐释语言主观性的表达方式及研究较为集中的三个方面。希望论文可以在主观性及主观化研究方面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清晰的思路,也为更有造诣的研究者提供便捷。

关键词:主观性,主观化,表达方式,视角,情感,认识

参考文献

[1]陆俭明.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2).

[2]杜桂枝.认知语言学在俄语学研究中的状况.福建外语(季刊),1999(2).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7).

[4]文旭,伍倩.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表现.外语学刊,2007(2).

[5]文旭,黄蓓.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化[J].外语研究,2008(5).

[6]沈家煊.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学.汉语学习,2009(2).

[7]张静.从认知域看俄语因果复句的主观性差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8).

浅析纪实摄影的主观性与客观性 篇7

关键词:纪实摄影,主观性,客观性

一、纪实摄影概念的界定

所谓的纪实摄影, 是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摄影爱好者, 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 将具有历史意义的场景以及真实生活以照片或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观众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世界或事物, 让人们真正了解被摄对象的生活, 从而唤起人们对被摄对象的关注。纪实摄影将现在以影像的方式保留下来, 为以后留下实证, 同时还是人与环境、人与社会活动之间关系的解说性照片。

二、纪实摄影的主观性

优秀的纪实摄影作品追求客观, 但不能完全客观。摄影师在纪实摄影过程中, 往往需要通过个人主观完成构图与曝光等, 纪实摄影的主观性表现在抓拍与摆拍两种技术中。所谓的抓拍, 指的是拍摄目标对象自然状态下的瞬间形象;摆拍则是拍摄对象根据摄像师的意愿, 在设定条件和环境下进行的一种意识拍摄。抓拍和摆拍在摄影界曾引发了热烈的议论。虽然两者属于不同的拍摄手法, 但是它们之间又存在很大的关联性, 并非是完全对立的。纪实拍摄本身就是来自生活, 但是它的表现形式又高于生活。

另外, 纪实摄影是一种光线的游戏, 对一部纪实作品进行评价时, 光线犹如画家的颜料, 如果没有光, 也就无法进行拍摄。无论是摄影师自己的主观想法, 还是客观物象, 都需要通过光源来呈现。

三、纪实摄影中的客观性

在纪实摄影中, 客观性主要指的是发现问题, 并且从理性角度分析问题。其中发现问题就是在以事实为前提下, 通过理性的认识进行拍摄。就如著名摄影家卡蒂埃·布勒松提出的那样:“对于摄影家而言, 照相机是摄影家看待社会的眼睛。”也可以说, 照相机对于摄影家来说更像是一本日记, 纪实摄影并不是“发明者”, 而是通过“日记”来充当事实的“发现者”。纪实摄影将事实作为技术, 再融入摄影师自己的观念, 进而创作出摄影作品。

四、纪实摄影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方面, 纪实摄影利用主客观的统一强调感受, 我们都会直观地把照片理解成真实的事件, 可是在我们直接看照片、看问题的时候, 不能忽略摄影师运用摄影技术给人们的心理暗示, 摄影师运用暖色会使人们感觉更温馨, 而运用灰暗调则会让人们感觉到沮丧, 这也是最容易让人们理解的摄影技术。想要运用这些拍摄手段让人们有不同的心理感受, 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那么就不能进行直观拍摄, 而是需要运用一些技术手段达到拍摄的目的。

另一方面, 纪实摄影重视人文精神。在我国纪实摄影发展之初, 纪实摄影的创作方式和创作理念都是以文学为主。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实践, 纪实摄影已经逐步转变为将镜头作为一种观察手段和思考手段的形式, 从而能够体现出摄影师的观察力。当摄影师在纪实摄影中注重人性理念时, 就需要注重拍摄手段。洞察人性并不是摄影师的专利, 更是文学家等共同关注的问题, 但是不同领域对人性表达的方式不尽相同。在我国, 纪实摄影不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 更需要在作品中融入对我国社会的洞察。只为拍摄而拍摄的纪实摄影只能成为一种消费品, 社会的商业化和工业化时时刻刻都在制造那些缺乏内涵的垃圾作品, 但是有时人们依然无法区分纪实优秀作品和垃圾作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人们越来越注重纪实摄影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从真实的生活中感受鲜活的表情, 表达属于当时社会的情感, 通过纪实摄影来展示当代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五、结语

纪实摄影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事物本来的面貌, 拍摄者应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 表达创作的态度, 将再现和表现紧密结合起来, 再现基础上的表现是纪实摄影基本的创作手法。用图片纪实方式来反映社会的千姿百态、记录社会的发展变化、揭示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聚焦社会边缘群体的生存状况等, 纪实摄影成为揭示社会现象的手段和工具。在功利化和利益化的今天, 能否利用纪实摄影真实地记录社会, 已然成为摄影工作者、摄影记者、传媒从业者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贾清.影像的力量——中国纪实摄影视角下的弱势群体影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 2013.

[2]李科燕.当代中国大陆社会纪实摄影的沿革与时代背景的关系[D].西安美术学院, 2012.

[3]陶佳玮.大众传播视角下国内地震灾害纪实摄影思考与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

[4]张秉政, 李鑫.当代传播环境下的纪实摄影[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 (06) :115-118.

[5]杨健.图像传播的视觉表征——视觉文化下图像传播对世界的反映[J].青年记者, 2011 (35) :55.

[6]邹吉文.灾难事件中纪实摄影的价值探析——以汶川地震为例[J].科技信息, 2011 (35) :17.

[7]孙茜.摄影文化传播中的艺术审美取向[J].大众文艺, 2011 (19) :198.

[8]黄自然.网络流行语体的传播机制与传播动因探析[J].新闻界, 2011 (06) :98-100.

[9]王辉.纪实影像:基于特定时空的信息传播媒介——兼议真实、客观的四个理解原则[J].国际新闻界, 2011 (06) :124-126.

试论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篇8

“价值”概念是从人对是否满足其需要的外界物及相互关系中产生的。价值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客体的功能与主体的合理需要相符, 这就是说主体的价值判断。个人的价值观所持的价值标准是相对的, 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 尽管社会实践也有相对性, 但是, 迄今为止, 历史中社会实践活动还是我们逐步接近绝对真理的唯一途径。

在音乐美学的研究中, 波兰美学家卓菲娅·丽莎的《音乐美学新稿》“论音乐价值”, 我国学者王次火召的《价值论的音乐美学》都对“音乐价值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有所论述。音乐价值的构成关键是音乐现象中提供了哪些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功能属性。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是两种功能的结合, 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音乐的意识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美而存在的。它们分别提供“语义学信息”和“美学信息”, 前者是作品表达了什么语义学意义, 后者则是表达得美与不美。从二者的关系来说, 二者互相成反比。虽然, 审美活动不具有狭义的、物质的、社会的功利性, 但并不排除广义的、对人有益的社会功利性。这一认识, 与把音乐声音的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截然分离的观点完全不同。

1 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既然要探讨音乐价值的客观性, 那么首先要确定音乐价值的客体。价值的客体则是价值关系中具有能满足价值主体生存与发展需要的事物, 它可以是外界物, 也可以是人及其精神产品。音乐的价值客体应包括一、二、三度创作的成品。在此要不要把包含非音乐因素的音乐作品排除在外?是仅以绝对音乐为出发点, 还是包括已载入音乐史与写在音乐教科书中的各种类型的音乐?无论从历史发展的角度, 还是从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角度来看, 都不适宜把音乐价值客体的范围限制在绝对音乐中。

先从音乐的发展史来看, 先是声乐为主、器乐为辅的阶段, 接着交响乐代表了绝对音乐兴起, 以及现代社会中的多元化音乐的发展。在这里笔者想解释一什么是“绝对音乐”, 它是由作曲家自主创作的, 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不大, 只是单纯的一种纯美的音乐。当然这种“绝对音乐”最能体现音乐特殊性, 是最纯粹的音乐。但是, 音乐美若仅以绝对音乐为全部内涵, 则是违反音乐发展的历史规律的。丽莎指出:“从整个音乐艺术的历史发展来看, 我们必须承认, 音乐在几乎每一个发展阶段, 都以不同的方式与途径力图超越其特殊性所造成的局限。所以, 一方面我们有权力在器乐的基础上来判断音乐的特殊性, 而另一方面也必须强调, 音乐总是倾向于通过与那些能使内容具体化的其他艺术之间的结合来补偿自己在反映现实上缺乏具体性的特点。音乐趋向与其他艺术的结合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其表现能力, 丰富音乐美的价值体系。若音乐美排除了绝对音乐外的其他音乐体裁, 那么音乐的历史岂不是要改写, 许多非绝对音乐的作曲家则与音乐无缘了。

再从实践的角度来看, 歌曲、标题音乐与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最密切, 在群众音乐生活中影响最广泛。无视这些音乐体裁在现实中的作用, 只考虑绝对音乐的纯粹功能, 就会割断音乐与人民, 与社会的联系, 终因缺乏社会基础而枯竭。况且, 在交响乐、室内乐等绝对音乐获得高度发展的当代, 其他的非绝对音乐并没有被取代, 也没有日趋凋零。当今世界倾向多元化的发展与选择, 音乐也应满足人民多层次的需求。在任何领域都切忌大一统。既不能形成样板戏的大一统, 也不能形成绝对音乐的大一统。如果含有非音乐因素的歌曲不算音乐, 那么, 在音乐刊物上连篇累牍地讨论流行音乐的问题不是太多余了吗?

2 音乐价值的主观性

所谓“有价值”就是对于主体有价值, 而主体是从个人的价值观来看待价值的, 价值观是对客观存在的一种主观反映。主观的, 也就是说, 只是对观察者才存在的。音乐价值的主观性在于它的音乐审美价值, 音乐情态美的审美功能在于它能对人类情感交流、体验、宣泄、调节等需要的满足, 使人们在音乐情态中找到自己与人类世代流淌的情态之流的连结点、交汇点、融合点。并在移情、交流、共鸣的过程中让人类美好的情态流入自己的心灵, 使之更纯净、更高尚。

首先, 音乐之情态可使人们的内心世界互相沟通。在共鸣中个体的心灵与整个人类的心灵交融共振。音乐的情感之流, 冲破了人们与外在世界隔离的堤防, 使一颗颗孤寂的心汇聚在广阔的情态海洋中得到充实与慰藉。

其次, 无比丰富的音乐情态让审美主体在欣赏中获得各种体验, 使自己的情感世界更有内涵、更有张力、更有深度。音乐激活的审美情感的无功利的自由形式运动, 使欣赏者的身心处于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 从而获得快乐与丰富的感悟。同时, 欣赏者在作品展现的立美主体的感情世界中与创造者的灵魂对白, 心灵亦会感到更充实。比如, 一位参加过卫国战争的前苏联军官不仅在贝多芬的《哀格蒙特序曲》中听到了他在艰苦战争岁月中的体验, 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胜利的欢乐, 还从中体会到人类的爱心, 以及对自由的向往。正如玛克斯·德索所讲的:“在听音乐时, 我们的内心倾向———记忆、思想、情感、联想———呈现出某种微妙的特质, 这种特质在我们欣赏其它艺术品时是不存在的。它们势不可挡地被软化吸收到音乐中来……音乐就象圣灵降临时圣灵的疾风一样裹挟着我们, 使我们能用陌生的语言讲话。”

当然音乐价值具有它的取向问题, 比如说欧洲古典乐派重理性、重善;浪漫乐派重感情、重真;印象派重创造、重形式;某些现代派音乐扬弃形式美, 重哲学、重观念、重善;某些又返璞归真。中国同样存在重善、重真和重美的作品和作曲家。音乐充分展示了人类各个时代、各个区域、各个民族的审美理想、审美需求、审美趣味, 反映了人们的价值目标的追求。它既是历史积淀的审美意识在不同时期、民族的立美主体创造中的表现, 又是立美主体按照音乐美的内在规律与主体的价值尺度进行的创造。它显示了立美主体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 又以有组织、有选择的声音动态把主体的立美创造固定下来, 使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化的双向活动在美的规律中达到统一、和谐。因此, 这种音乐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的, 既符合主体价值需求、审美创造的目的, 又符合音乐本体内在的自组织运动的目的。既符合主体按照美的法则创造的规律, 亦符合音乐有序发展的内在尺度。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 音乐美学的价值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迅速提高。我们应充分重视和发挥音乐美学的社会作用和审美作用, 为整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做出有益贡献。

摘要:音乐价值属于音乐美学的范畴。音乐美学是研究音乐的本质和规律的基础学科。音乐现象中的声音具有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功能属性。音乐是两种功能的结合, 二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音乐的意识内容就是通过音乐的形式美而存在的。音乐是合目的性的、合规律性的, 既符合主体价值需求、审美创造的, 又符合音乐本体内在自组织运动的目的, 既符合主体按照美的法则创造的规律, 亦符合音乐有序发展的内在尺度。

关键词:音乐价值,客观性,主观性

参考文献

[1]王次火召.音乐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主观性选择 篇9

经济评价的主观性:经济评价不仅仅是一个评价的过程, 更重要的是一种决策过程。在项目的决策中评价主体或者评价结果的需求者难免根据自身的某种需要、选用一定的指标、模型和方法而作出或者对某些数据进行人为的添加和舍取的, 甚至臆测。故经济评价的过程表现出一定的主观性。

综上可知, 要得到准确的经济评价, 在控制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同时, 关键的问题在于进行经济评价的过程, 在于评价主体或者说我们自身, 如何建立约束评价过程的机制。从外部建立约束机制, 还是从方法本身来建立约束机制, 笔者认为从外部来建立约束更具有操作性和现实意义, 因此保证过程的客观和独立性, 就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下面结合具体的房地产项目来探讨这个问题, 并提出协调主客观性的一些方法。

项目概况:本项目为重庆某某房地产公司开发的住宅项目, 项目用地居于重庆城市几何中心。总用地面积110713.00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231056.50平方米, 7栋高层+花园洋房。定位为中高档建筑。总投资103066.59万元, 总建造成本4460.67元/平方米:见如花园洋房定价表格:

我们可以采用各个同类项目的价格对比来完成本项目的项目定价。除此之外, 本项目定价参考了五个不同的类似项目定价, 但在给各个项目分配权重的时候也出现了随意的现象, 为了保证结果具有科学性, 最后采用团体成员打分 (其实质专家打分法或德尔菲法) 来确定权重系数的,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和客观性, 多人的认识可能会趋近于市场的反应。因此, 为了协调主观性, 在涉及到类似需要主观决策的问题的时候尽量寻找科学的决策方法, 避免主观性, 专家打分法不失为一种好的避免个人主观性的方法。

再看经济评价中内部收益率的变化。本可研主要用作决策使用, 兼有融资的目的, 经过调整, 本项目最后税后内部收益率达32.70%。之前内部收益率仅为16.85%, 经过和业主多次沟通, 对方授意调整投资和收入, 导致现金流的变化, 最终得出内部收益率为32.70%。这确实有悖于实际情况, 当然,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 投资额业主是有信心控制, 鉴于房地产市场近期乐观的反应, 业主也有充分理由抱有较高的期望值。但是未来确实是变化的, 经济评价的很多数据我们可以通过多方调查考证取得, 但对于未来预期的把握是否正确, 没人敢保证。

因此, 经济评价总是随着主体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发展。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经济评价一般都是自觉、有意识的评价,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对此, 关于如何协调经济评价中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 应该注意一下几方面:

1、对于经济评价方法的选择, 保证科学。这是客观的前提, 要使方法适用于具体的项目。这是经济评价保证客观性的前提条件。

2、对于经济评价中数据的筛选、控制是协调主观性和客性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筛选和控制主要是人的因素。评价的人即评价主题要有客观公正的意识, 约束人的机制建立是一个很复杂的系统问题, 笔者认为目前可以加强于团体参与, 如上文中提到的专家打分法。这样也利于沟通与合作。除此之外, 也要强调人的经验的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3、做到了以上两点之后, 笔者认为不应再过分强调主客观性, 除非是拍脑袋似的出数字和做决策。因为在评价活动中, 总有主体的“我”在内, 因此它总是包含着主体的态度、选择、情感、意志等在内。而主体又是具体、历史及不断变化着的, 并且具有一定需要的, 经济评价则是把一定的或变化着的事实, 同不断发展着的主体和主体需要以及认识的客体-即评价的项目联系起来的认识。经济评价的这一特点, 反映出其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但是经济评价包含以决定论为基础的预见, 包含着对一定价值关系可能后果的预见、推断。而这些预见、推断必然以一定的决定论意识为基础和前提, 即确信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因果联系, 当然, 没有这种联系就不能进行经济评价。有时候事物的发展又刚好需要这样的评价;如带有期望的房地产售价的上涨, 恰恰也可以在一方面促使实施者往这方面努力, 当然, 我们还是需要一个客观的评价的, 一个带有主观性的客观评价。因为不管这是优点也好, 缺点也好, 它总归是经济评价认识过程中的事实。

参考文献

[1]刘让同, 严灏同.主观评价及其主观性与客观性分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4.8.

[2]巫世峰.房地产项目可行性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国外建材科技.2006.

上一篇:物理量回归下一篇:渗透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