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世界

2024-09-07

主观世界(共3篇)

主观世界 篇1

摘要:和谐社会内涵要义为主观世界改造提供对象和要求, 提升素质、增强能力和关照理想构成主观世界改造的主要内容。以人为本位, 反对为改造而改造, 不断提升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品质, 使主观世界不断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实现人与个体、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观世界,改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 所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它不仅适应了中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 同时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 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 以及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中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 我们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其内涵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 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三是社会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 四是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五是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

一、主体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性

人学理论精髓在于“以人为本”, 焦点指向的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也即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由此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性本质取得同一, 由“认识人本身”发展到“建设人本身”便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终极性所在。本文关涉的改造主观世界主题, 明显已越过了历史回溯意义上的“认识、发现人本身”这一哲学进步, 而是从历史发展阶段和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等具体环境来认识人的价值及对人的改造来凸显其价值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 “如同世界上任何现实问题都是具体的意义, 我们讲的人也是具体的。”而当下具体的、现实的问题无疑是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的机制在于不断解决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 在持续消解诸多不协调、激化矛盾因子基础上, 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动态平衡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自身的和谐。而三者的和谐, 始终伴随着“人”的影子, 甚至在其中扮演着主体性角色, 自然界、社会和个体本身都成为了实践客体。在此需要强调的是, 在社会和谐发展中, 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仅作为从属或辅助性的手段, 而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才是根本目标和内在动力。人既是改造主体, 又是改造客体, 人的自身和谐不单单局限于个体与个体 (心理层面) , 还扩展至个体与群体 (社会层面) , 以及泛至群体与群体 (族群、宗教层面) 关系的和谐。从点到面, 递进推进人的和谐, 实现社会运行机制的顺畅通达, 社会生产关系的协调一致, 进而积淀起人与社会的和谐基础, 人与自然关系也藉此取得和谐一体。由此看来, 人在于人、社会和自然三个维度实现和谐中起着纽带和动力的关键作用, 离开主体人的存在, 谈三方面的和谐是终是南柯一梦, 而忽视对主体人的主观世界改造, 三方面的和谐品质将大打折扣, 甚至使已有的和谐局面面临坍塌, 走向功亏一篑。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人的改造内容

马克思主义认为, “观念的东西无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2也即是说, 人脑仅作为思维的器官, 而并非思维的源泉, 思维的“原材料”只能来源于客观物质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过程, 客观世界的千变万化也决定了主观世界的极端复杂性。然而, 正如概念来源于客观物质的“投射”一样, 主观世界亦建基于人类社会实践, 并经过“改造”后反作用客观世界的实践, 我们据此将主观世界分为三部分, 即素质部分、能力部分和理想部分, 这三部分也代表了我们对主观世界的改造内容。

(一) 素质的提升

基于主观世界改造下的素质提升, 我们可以理解为改善人的“基本面”, 使之达到符合或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的条件。恩格斯曾说过,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动物消极适应社会, 作为对照, 人则是在摆脱兽性后通过劳动来有意识地适应社会、改造世界, 在此过程中素质开始形成, 以观念形式存在, 并构成主观世界其他内容存在和发展的本原。依据素质本身特性及参与客观世界改造进程, 素质还可细分为需求、情感、理性和道德等体现明显的层次递进内容, 这一层次递进性契合了“人本心理学之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阐释, 该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呈“金字塔”构造, 最低层, 亦最低层次需求在得到满足后, 会转而追求更高一层次的需求, 塔尖为“自我实现要求”, 越向塔尖踏进迈进, 人的自我满足感也就越来越高, 自我价值认同就越彰显。

基于主观世界改造下的需求、情感、理性和道德等四个维度的素质提升, 放置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 富于新的时代内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求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作为带有“普世价值”的政治正确, 理应成为大众矢志追求和恪守的正确需求, 然而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 复杂多样的, 必须决定了个体需求、个人与群体需求及个体与社会要求的冲突, 作为人的主观世界改造的重要内容, 就是要求人在个体需求满足和社会发展进步之间取得协调平衡。

人乃情感之动物, 人在参与实践活动中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会产生一种内心体现, 即情感。作为一个个体, 人“全是具有意识的, 经过思想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 这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 与外在世界无关, 也因此可说人是情感存在物, 情感构成了人在各种情境、环境战胜个体、战胜大自然的本质力量。然而, 情感仍然归属为主观世界范畴, 作为一种意识必然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举止, 但根本区别于动物, 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情感同样渗透着社会性, 存在消极和积极之分, 主观世界改造的聚焦点和落脚地就在于对消极情感进行积极性的“社会化”改造, 促使摈弃消极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情感价值取向。

理性因素的改造。理性基于对外部世界规律性认知和自身局限性认识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思维形式, 对指导人的认识和实践起着主导作用。理性因素的改造在于如何发挥理性与非理性因素集合中的积极成分。和谐社会建设对民主法治的追求, 对民主和法制的理解, 不同的人理解各异, 对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的改造就是要达成一种共识, 使绝大多数对民主法治的认同趋于一致, 藉此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提纯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人特有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受社会经济经济基础决定, 并整体环境影响。对道德观念的改造, 要以人的发展、人的现代化作为衡量标准, 建立有利于社会稳定的现代道德观念。

(二) 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

如果说素质的提升更多的指向的是认识论, 那么增强改造主观世界能力则聚焦于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不断实现能力品质的增量, 以增量做大存量, 方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动力。从人自身参与客观世界活动, 以及人本身的特性来看, 增强改造主观世界能力可细分为认知能力、实践能力和调控能力。我们提出改造主观世界的几个能力, 目的就是促进以上三种能力增进完善, 进而增强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

(三) 理想的关照

理想, 或者说信念, 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更多的倚重情感作为动力, 表现为具有一定指向性的目标和追求。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 理想选择对决定着人改造主客观世界的选择和走向, 但其形成同样受到客观世界的影响, 也因此消极的社会现象会“投射”进人了理想信念认识中, 如信任危机、金钱至上等, 形成一种错位的价值观。主观世界改造就是要剔除理想信念中错误的杂质, 重塑社会主义道德、理想、信念。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视域下人的改造思路

和谐社会的三个层面和谐, 人自身和谐是核心层, 人与社会和谐是保证层, 基础层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个层面“以人为本”, 人构成了主观世界改造的主体和动力。

(一) 扭转主观世界改造以物中心不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惯性

人类社会实践史就是一部以不断改造主观世界, 使之适应客观世界的历史。从人学哲学角度上来看, 人的发展一方面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 人都是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的人;另一方面人又是社会主体, 是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主要承担着, 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的。然而, 在人的主观世界被动改造中, 由于施加改造者受制于政治、认识水平、体制环境乃至个人性格等因素, 在未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义的前提下, 习惯性依据和谐社会建设一些具象化的目标、步骤出发来改造大众的主观世界, 这种简单粗暴做法虽承认了具象化目标利于推动工程进程的经验事实, 但忽略了实施主体和和谐社会建设的终极目的是人的发展这一人文价值。因此, 以和谐社会建设为蓝图的人的主观世界改造, 必须坚持人本位, 突出和彰显人的主体价值, 尊重人的创造性, 重视人的价值关怀, 以发挥人的主动性来推动人的主观世界的自觉改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历史经验证明, 坚持以人为主体的改造思路才是实现主观世界有效改造, 推动主观世界不断适应客观世界的路径。

(二) 提升能力品质, 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增量基础

一般而言, 主体性指涉的是人的创造性、能动性。主体性素质代表着人对自身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自觉认同, 是衡量本质力量或人的创造力大小的本位标志, 因此主体性素质在人的各种素质中具有首位价值。主观世界的改造, 个体素质的提升承担着至为关键的基础性作用。前面提到过, 人的主观世界改造, 包括人与个体、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改造, 人的素质在主观世界改造中的地位作用, 决定了人能否成为自己、自然和社会的主人, 能否成为其与人的本质的占有程度。由此可以说, 主体人在改造主观世界中, 既需要来自外界环境 (客观世界) 的支持, 很大程度上依赖主体人具备的素质及自觉程度。从当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角度来看, 我们人的现代化取得显著的成绩, 现代观念、民主法治、社会管制以及人的文化素质等均有了长足进步, 也即是说为构建和谐社会进行的主观世界改造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这些基础还是很薄弱, 能力品质普遍不高, 从而影响到了和谐社会建设的水平和高度。因此, 从人的主观世界改造内容上来看, 应继续针对性加强科学文化教育, 实现科学文化知识的阶层有效覆盖, 全面提升整体国民素质。广泛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以客观实践推动主观世界改造, 在客观实践中检验主观改造的有效性, 在主观改造中不断增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 不断提升主观改造者的能力素质, 提升能力品质, 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大能力增量。

主观世界改造视域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思路在于人的主观世界改造内容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要义的契合, 藉由提升人的素质、增强能力和加强对理想信念的关照, 不断提高人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力品质, 为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提供前提性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12.

[2]、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2005.

[3]、吴鹏程.构建和谐社会应当重视人学理论建设[J].求实.2006.

主观世界 篇2

从中国的发展状况来看,经济转型和技术进步为人们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使得人们的人均收入水平普遍提高。但是,日益增长的收入水平却并没有带来人们幸福感水平的同步增长。清华大学心理学主任、行为与大数据实验室负责人彭凯平利用大数据科学测量分析2013年微博的全年数据,在发布的“清华幸福中国指数”这一有关幸福主题的报告中,发现幸福和经济实力不存在完全正向的联系: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是幸福感上升的拐点,一旦人均GDP超过这个数之后,幸福指数并不会随着经济增长正向增加,尤其是在一些特别富裕的地区,人们的幸福指数反而呈现出下降的趋势[1,2,3,4,5,6],但是也有学者发现收入差距增加了人们的幸福感水平[7,8,9]。

伴随着对幸福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国外学者们开始探讨居民的社会资本[10]。Becchetti et al(2009)通过因果关系分析,认为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提升效应显著[11]。Bartolini et al (2009)发现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社会资本都可以很好地预测居民主观幸福感(SWB)的变化趋势[12]。Bjrnskov(2006)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将社会资本分解成社会信任、社会规范、社会活动参与,研究发现社会信任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社会活动参与这一主成分却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水平,这也暗示社会资本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提升作用主要依赖于社会信任对幸福感的正向驱动作用[13]。Tokudaet al(2010)利用29个亚洲国家的数据基于个体层次与国家层次的社会资本对幸福感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两个层次的社会资本都能独立影响人们的幸福感状况,并且居民生活在较高社会资本环境下的幸福感水平高于生活在较低社会资本环境下的居民幸福感状况[14]。借鉴国外幸福感研究经验,结合中国的现实发展状况,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社会资本关系网络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李树等(2012)发现“关系”显著提高了中国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而且是扩大农村居民幸福感差距的重要因素[15]。李平等(2014)研究发现工作社会网络已经成为中国居民现代社会资本的重要方面,并且现代社会资本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存在显著的身份差异[16]。

总的来看,国内外学者除了关注收入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外,也开始关注社会资本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开辟了幸福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这也是全面认识和综合评价社会资本福利效应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但是作为社会资本最基本表现形式的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效应如何?国内现有研究并未给出关于这些问题令人信服的回答。因此,本文立足于我国经济转型的时代特征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基于2012年WVS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在初步分析居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阶层认同感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基础上,深入分析以积极的社会活动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可信赖的组织环境等为表征的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

(一)居民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主要指人们对生活质量所做的情感性评价与认知性评价,其中情感性评价指人们对快乐感的评价,而认知性评价主要指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二者均可以作为幸福感的近似度量指标。Inglehart(2008)已经证明,情感性评价和认知性评价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两种成分的综合考虑能更好地衡量主观幸福感状况[17]。本文借鉴Inglehart(2008)的研究,将情感性评价与认知性评价综合考虑,构造一个综合指标来衡量居民的主观幸福感(SWB)。

(二)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本文从居民社会网络联系的视角出发,主要选择居民的社会活动参与度、整体层面的社会信任水平以及个体层面的社会信任水平作为影响居民幸福感的待验证因素。

1. 社会活动参与度。

社会活动参与度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一些学者认为居民参与社会活动有利于提升其幸福感水平:Gundelach et al (2004)对1999年欧洲价值观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即使在考虑到其他社会资本因素的情况下,整体层面以及个体层面的组织参与与居民幸福感之间仍然存在很高的相关性[18];Pichler(2006)发现,当居民参与的组织越多时,其幸福感增加的也越多[19]。但是Li et al(2005),Bjrnskov (2006)的研究发现居民的社会参与对其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13,20]。

2. 社会信任。

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信任可以被划分为两个层面:整体层面的组织信任与个体层面的人际信任。

整体层面的组织信任主要指居民对政府等权威组织的信任以及居民对民间团体组织的信任。Hudson(2006)认为人们对于警察、立法系统以及政府部门等核心公共团体组织越信任,越有利于带来生活满意度的提高[21]。Yipetal(2007)基于中国的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整体层面的社会信任有利于提升居民的生活满意度,整体层面的社会信任水平越高,越有利于带动集体行动的发生,也能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22]。

个体层面的人际信任主要指人们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信任以及人们对家人、熟人、邻居以及陌生人的信任水平。Helliwell et al (2004)的研究认为,人际信任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和快乐感[10]。此外,诸多学者也认为居民与家人、朋友联系的越密切,越有利于提升其主观幸福感水平[23]。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假定对政府和其他组织信任水平越高,且居民与社会上大多数人以及与家人、熟人、陌生人关系越好,其幸福感水平越高。

三、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一)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由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实施的第6波(2010—2014)WVS①调查的中国部分,该中心于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随机抽取24个省(区、市)的县/区级单位的家庭户,基于18~65岁的受访者展开调查,最终完成有效样本2300个。该调查既包括北京、上海等东部发达地区,也包括湖北、湖南等中部城市,还包括甘肃、青海等西部欠发达城市,且调查样本在收入分布、年龄结构、性别等方面的构成合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样本部分情况描述见表1。

注:上述数据是基于WVS(2012)中国部分的微观调查数据整理得到。

(二)变量选取

1. 被解释变量:主观幸福感(SWB)。

在WVS问卷中涉及快乐感的问题是: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来,您认为目前您过得愉快吗?受访者在分别赋值为1、2、3、4的“很愉快、愉快、不太愉快、一点都不愉快”这几个选项中选择;涉及生活满意度的问题是:将所有的情况都考虑进去,总的来说,您对自己目前的生活满意吗?要求受访者从10量表中选择,其中1代表非常不满意,10代表非常满意,数字越大表示受访者对自己的生活越满意。本文利用式(1),将快乐感(Happiness)和生活满意度(Life Satisfaction)组合在一起综合衡量居民的主观幸福感SWB②:

中国参加了WVS(1990、1995、2001、2007、2012)的微观调查,从这几年的SWB变化趋势来看,我国居民的主观幸福感总体呈下降趋势,2012年的主观幸福感水平仅为1.8,这已达到20多年来的最低水平。生活满意度与主观幸福感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因此,无论是使用幸福感的综合指标SWB,还是使用单一指标,都发现从1990—2012年我国居民的幸福感状况总体呈下降趋势,尤其是2012年的下降幅度最大。

从表1中基于被调查者自评的收入阶层、社会阶层对样本进行分组发现:从总体上看,居民自评的收入阶层的提高能带动幸福感水平的提升,但是处于最高收入阶层的人们,其平均幸福感水平却低于中上层居民的幸福感水平,这说明居民的幸福感水平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但又不完全取决于经济基础,还取决于其他因素。此外,基于社会阶层分组的样本结果显示:虽然居民自评的社会阶层越高,其幸福感水平越高,但是有54.28%的人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的底层,仅有4%的人认为自己处于社会的高层。

2. 解释变量。

(1)社会活动参与度(Social Activity)。WVS问卷中有9个问题涉及居民的“社会活动参与度”,基于KMO检验的结果(KMO=0.84)发现,针对上述9个问题适宜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主要因子来衡量居民的社会活动参与状况。经因子分析法后提取1个因子,可以解释总方差的97%,将其命名为社会活动参与因子。

(2)社会信任(Social Trust)。第一,整体层面的社会信任(Organizational Trust)。笔者将居民整体层面的社会信任又具体区分为:政府信任与民间团体组织信任。在WVS问卷中有7个问题涉及到居民对政府的信任,有10个问题涉及到居民对社会团体组织的信任,笔者对上述两类问题分别进行因子分析,然后提取公共因子:政府信任因子、社团组织信任因子。

第二,个体层面的社会信任(Interpersonal Trust)。在WVS问卷中衡量居民一般信任的问题是:一般来说,您认为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还是和人相处要越小心越好。笔者对两个选项进行量化处理:“要越小心越好”=0,“大多数人是可以信任的”=1。

在WVS问卷中衡量居民特殊信任的问题主要是:请问您对家人、熟人以及第一次见面的人的信任程度。笔者将非常信任、比较信任、不太信任、非常不信任分别赋值为4、3、2、1,同时基于居民对家人、熟人、陌生人的信任程度,分别将其界定为家人信任、熟人信任以及陌生人信任。

(3)经济地位(Economic Status)。在WVS问卷中涉及居民相对经济地位的问题是:如果将全国人民的平均家庭收入分为10等份,请您选择一个数字表示您的家庭收入水平,数字越大,说明被调查者自评的相对经济地位越高(1~10量表)。

(4)社会阶层(Social Class)。在WVS问卷中涉及社会阶层的问题是:你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属于哪个阶层?1表示下层,5表示高层,数字越大,预示着被调查者自评的社会阶层越高。

(5)控制变量。为了获得上述解释变量对居民幸福感的净影响效应,需要对下列因素进行控制。第一,健康状况,很好=4,好=3,还可以=2,不好=1;第二,性别,男=0,女=1;第三,婚姻状况,已婚=0,婚姻异常=1;第四,工作状态,离退休=1,失业下岗=2,其他=0。此外,还有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及年龄状况等因素。

(三)模型设定

本文建立如下函数关系:

其中,SWB代表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状况,Economic Status代表居民自评的相对经济地位,Social Class代表居民自评的社会阶层状况,Social A ctivity代表居民的社会活动参与水平;Organizational Trust代表居民对政府和社团组织的信任水平;Interpersonal Trust代表居民的一般信任和特殊信任水平;X表示一系列的控制变量。

四、实证结果分析

在控制住其他影响因素后,本文利用世界价值观调查WVS(2012)的数据,基于式(2)的计量模型,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来分析居民的社会网络联系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结果见表2。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居民所处的收入阶层越高,幸福感水平越高,这说明收入水平仍然是影响居民幸福感的重要经济因素。

2.居民自评的社会阶层与主观幸福感表现出正向联动关系。

居民的社会阶层越高,由“集群效应”所引发的联动作用越强,越有利于使较高社会阶层的人拥有更多的物质资源以及获取各种隐性福利与潜在的优势机会,在当前机会不均等的社会环境下,这种优势的社会资本就意味着更多的优势机遇、更可观的工作、生活前景等,这将显著影响人们的幸福感受。

3.社会网络联系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水平。

(1)社会活动参与度是居民幸福感提升的潜在因子,居民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既丰富了日常生活,又能使人们结交更多志趣相投的朋友、同事,这在扩大人们社会交往空间的同时,更增加了人们的“归属感”意识,从而有利于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受;但现阶段社会活动参与因子对幸福感的提升效应并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当前人们社会活动参与渠道不畅通、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等不利因素抑制了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降低了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可能性,从而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活动参与因子对幸福感的显著提升作用。

(2)社会信任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第一,整体层面的组织信任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政府信任因子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作用。原因可能在于政府信任作为对宏观环境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整体概念,当居民表示信任政府的时候,也意味着居民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较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越高,那么居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越强,这将从整体上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受。其次,在考虑到居民的一般信任因子、特殊信任因子、社会团体组织信任因子之后,政府信任因子对居民幸福感的提升程度有所下降,这就说明不同层次的社会信任因子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具有一定的互补性。最后,在控制住一系列影响因素后,居民对社会团体组织的信任能显著提升其幸福感水平。第二,个体层面的人际信任对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当居民对社会上大多人的一般信任水平提高时,其幸福感水平也会提高。此外,基于回归系数分析,发现一般信任对幸福感的提升程度不仅大于政府信任对幸福感的提升作用,还远远超过了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作用。不可忽视的是,居民对陌生人的特殊信任也能显著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状况。

4.年龄、健康、教育水平以及工作状态等均对居民幸福感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

第一,年龄越大,其幸福感水平越高,原因可能在于年轻人生活、工作压力大并且生活期望高,而相对来说老人对生活的期望较低更加容易适应生活,这可能是老人更加幸福的原因所在;第二,健康状况越好,居民的幸福感水平越高,这与大多数研究结论一致;第三,居民受教育水平越高,其幸福感水平也越高,原因可能在于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不仅能为自身带来更多的光环与荣耀,还往往意味着高收入与高回报,这些将显著提升其幸福感受;第四,与拥有工作相比,失业下岗工人的主观幸福感状况显著较低,这些幸福感的损失并不仅仅来自于收入下降,还有失业带来的幸福感下降。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居民所处的社会地位越高、社会阶层认同感越强,越有利于提升幸福感水平。政策含义在于既要增加居民收入更要关注社会公平,通过社会保障政策和再分配政策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实现机会均等以改善居民收入水平,增强居民的社会阶层认同感,从而发挥其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提升作用。

注:***、**、*分别表示在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内数值表示各解释变量的t值。

第二,居民的社会活动参与度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潜在的提升效应,但现阶段的提升效应并不显著。政策含义在于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公共设施免费开放范围,发展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文化产业,努力为居民参与社会活动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居民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会活动参与因子对居民幸福感的正向提升作用。

第三,政府信任对居民幸福感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作用。政策含义在于政府部门要着力提升服务质量,不仅要密切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切实推进产业转型、结构提升和自主创新,还要注重城乡一体化建设、民生保障等工作,明确政府“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实提升居民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以充分发挥政府信任对幸福感的提升作用。

第四,居民对社会大多数人的一般信任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子,并且一般信任对幸福感的提升作用不仅大于政府信任对幸福感的提升程度,还远远超过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促增效应。这一方面要归功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推行重塑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还在于政府的举措营造了安全的社会环境与和谐的社会氛围,最终不仅提升了整个社会的一般信任程度,而且还将促使“特殊信任”的各因子向提升我国居民幸福感发力。

摘要:本文基于我国WVS微观调查数据,运用因子法和逐步回归方法,深入分析了以积极的社会活动参与、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可信赖的组织环境等为表征的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居民自评的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的提高是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渠道;第二,社会网络联系对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突出表现在不仅政府信任因子对幸福感具有显著且稳健的正向影响.而且居民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一般信任也是提升幸福感的重要因子,现阶段其影响效应已经超过了经济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程度。

主观世界 篇3

艺术》

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第4课《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教学过程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了解和认识三大美术类型中的第二种类型——意象艺术。

使学生初步了解和认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来辨析意象艺术。

2、教学重点

使学生分清意象艺术与具象艺术的区别,并初步掌握分辨什么是意象艺术以及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尤其是从意象艺术的艺术形象和艺术语言,以及艺术家的意图来辨析意象艺术的主要特征。

3、教学难点

如何解释清楚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二、教法设计

课件图片展示、讲授、练习

三、学法:

鉴赏课本、观察、思维、想象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美术作品并非完全是对客观现实的“如实” 再现,除此之外,它还可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世界,这一点在具象艺术中也有表现,但在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并已成为艺术家关注的重点。

教师活动:(1)展示作品《蒙娜丽莎》和《马蒂斯夫人像》

(2)提出问题:找出这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活动:(1)讨论(2)回答

师生总结:这是两件肖像名作,但表现形式却迥然不同,《蒙娜丽莎》用笔细腻、描绘真实具体、形象逼真自然;而《马蒂斯夫人像》则是用笔粗放、用色大胆泼辣、表现对象特别、不符合一般常人的理解。

这说明,《马蒂斯夫人像》是画家马蒂斯为了表达自己的某种观点、看法而故意采取的一种表现方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意象艺术中艺术表现的主观性更为突出。

(引出课题并板书:)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走进意象艺术

2、什么是意象艺术

为什么有的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这句话从意象艺术的一个极端方面来解释意象艺术的,因为在一般人看来,意象艺术的作品往往是怪异的。这样解释主要是为了打消一般人因

为习惯于具象艺术的真实性而对意象艺术产生的不理解和排斥心理。指出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教师活动:(1)板书:什么是意象艺术

(2)提出问题:A、从下面即将展示的作品中,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分析,意象艺术的美术作品和我们习惯上对具象艺术作品的认识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哪些不同。

B、为什么美术作品形象怪异?

(3)展示作品:《圣维克多山》、《呐喊》《星月夜》《内战的预感》

(4)提问

(5)板书:艺术家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意象艺术主要是艺术家对现实的的感觉以及他们的个人情感、观念和意识的表现密切相关。因此,艺术家的感觉和所要表达的意图越独特、强烈,所产生的艺术形象就可能越怪异。

3、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如何理解意象艺术”是本课的关键,也是学生鉴赏意象艺术的根本要求。这一环节,我重点是要传达给学生这样两个理解的切入点,那就是: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 “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突出的就是“感觉”和“想”。

教师活动:(1)板书: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2)展示委拉斯凯兹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和培根的《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

(3)提出问题:A、两幅作品的不同之处?(提示:我们从《教皇英诺森十世》中感觉到的对象的性格特点,在培根《被牛肉片包围的肖像》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情绪和气氛,即紧张和惶恐)

(4)展示:朱耷的《鹌鹑图》

(5)提出问题:画面中鹌鹑的眼睛有什么特点?现实中会出现吗?

学生活动:(1)欣赏(2)讨论(3)回答

师生总结:理解意象艺术从以下两个角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 “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意象艺术的特点:A、意象艺术更倾向于心理的真实B、艺术形象更集中更典型。C、超越了具象艺术在形象和时空上的限制。

艺术家的主观能动性在意象艺术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每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感觉是不同的,所以意象艺术作品才给我们以怪异的感觉。

板书:一个是艺术家按照“我”感觉的样子来表现世界,一个是艺术家按照 “我”想表现的样子来表现世界。

4、总结回顾:这一节课我们进一步深入的认识了什么是意象艺术,如何理解意象艺术。

上一篇:散发性老年性痴呆下一篇: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