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信息(共12篇)
主观信息 篇1
从会计信息生产、执行角度出发, 可将会计信息失真系统地分类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 这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判定提供了有效途径。由此分析, 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主观性, 也有客观性。客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责任人实际上并无该行为的主观愿望, 一般得不到经济利益。而主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因其本身不会创造财富, 而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 使社会财富按有利于行为人的方式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再分配。这种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称为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人”的欲望因素, 也有会计制度本身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 我国会计行业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防范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就要从遏制行为人的造假欲望、完善会计制度和营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一、我国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2007年11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第十三号, 检查发现, 一是部分企业存在严重的会计违规行为;二是少数上市公司利用少计成本费用、关联方交易等手段粉饰业绩;三是部分房地产企业在会计核算、税款缴纳等方面存在较多违规问题。可见, 虽经多年治理, 目前我国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其原因既有“人”的欲望因素, 也有会计制度本身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一) “人”的欲望因素是根源
由于利益的关系, 行为人往往有造假的冲动或欲望。这里的“人”包括一切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各利益相关者。从会计信息的对称性看, 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对于公司经营情况的信息分布是不对称的, 由于提供不同的会计信息直接影响着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 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为追求自身利益, 往往故意违背会计规则, 编制与实际不符的会计信息, 以最终实现自身目的。从我国会计规则的制定上看, 我国会计规则制定一般由国家政府部门起草, 然后向专家征求意见, 最后要求全国执行, 政府权威在会计规则制定过程中起了主导作用, 而各种利益集团在此过程中所起作用甚少, 政府的权威代替了各方利益集团的博弈。这样, 不利一方的利益集团为自身利益就会采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方法去保证自身的利益。从实际利益上看, 由于造假背后隐藏的是巨额利益, 为实现各自的巨大利益, 部分利益相关者不惜出卖“职业道德”铤而走险。
(二) “制度”因素是诱因正是我国会计制度上的缺陷, 为造假者提供了造假的可能。
首先, 会计制度具有不完备性。会计制度的不完备性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会计制度的不完全性。会计准则作为一种由政府出面强制制定的合约, 不可能包容所有已发生、将发生的会计事项, 总会存在空白和模糊地带。二是会计制度的滞后性。会计制度是根据一定时期、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制定的, 具有相对稳定性, 而现实的经济环境总是不断发展变化, 新问题、新现象不断涌现, 会计制度的制定、修改和研究总是存在时滞问题。
其次, 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存在缺陷。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 会计人员仍作为企业的职员, 受单位负责人的直接领导。当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 作为企业员工的会计人员在企业领导权力的压制下, 不得不维护本单位利益, 提供虚假信息。同时, 会计人员的自律组织尚未形成, 没有一套完整的自我规范机制, 难以实现有效监督。
第三, 会计内控机制不完善。从内部监督看, 很多企业缺少必要的内部牵制和复核, 没有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 企业中“一股独大”现象十分普遍, 股东大会、监事会基本上形同虚设, 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据全球四大会计事务所之一的德勤于2008年7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并不乐观, 56%的受访公司尚未建立内控机制或者内控机制不完善。
第四, 会计信息传播机制不健全。目前, 会计信息的传播从制会计凭证到生成会计报表, 最后到使用者的手中, 需要经过的人员、环节多, 手工操作成份多, 载荷会计信息的会计数据也常常未经加密, 这种不完善的传播机制, 为蓄意歪曲会计信息的人提供了可趁之机。
(三) “环境”因素是温床
从我国目前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 宽松的外部环境为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点:
其一, 会计市场机制不健全。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和法治不健全, 我国一些会计市场主体既不会因会计造假或“信誉”问题而影响到自己的生存或发展, 又不会因弄虚作假、恶意欺诈等而受到无情的市场惩罚或严厉的法律制裁, 甚至反而会获得不正当的利益。
其二, 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低下。由于社会对注册会计师监督力量不大, 且对注册会计师实行的是资格认定, 而对其执业质量关注相对太少, 另外通过一次考试获得的资格, 不少注册会计师的水平有待提高。正是上述原因, 导致我国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审计报告问题突出、审计质量低下。
其三, 政府监管能力不足。会计监管体系是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监督和会计师事务所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以及工商、税务、财政、审计等行政机关的国家监督构成的, 是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三道防线。近几年来,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少数政府监管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 直接造成了对新情况、新问题的“监而不督”现象, 导致整个社会对会计工作的政府监督职能逐渐弱化。
其四, 对会计违法的打击力度偏弱。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 对造假者往往是重经济处罚, 轻法律处罚, 重单位而不重个人处罚, 重内部处理而不重外部公开, 削弱了法律效力。
二、基于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思路
从对影响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的三个方面分析来看, 防范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要从遏制行为人的造假欲望、完善会计制度和营造良好的会计信息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治理。
(一) 以人为本, 遏制行为人造假欲望
一是从基础入手, 明晰会计信息产权。会计信息产权是“利益相关者所共同接受的由会计信息的存在引起的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行为准则”。这里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者, 要明晰会计信息产权, 首先要规范各利益相关者在会计信息的生产、提供和使用过程中, 谁应享有什么权利、应履行什么义务以及不履行义务应承担的责任。其次要广泛宣传, 让众多利益相关者都清楚地知道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此外要实行取证责任倒置制度, 即当享有权利的一方权利受到伤害时, 承担义务的一方要提供自己没有违规的证据, 证明不了自己无辜就是有罪, 而不是我国现行的“谁主张权利、谁举证”的做法, 以此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最大限度地遏制拥有会计信息优势一方的造假欲望。二是从程序着眼, 扩大规则参与主体。要改变我国现行会计规则的制定程序, 进一步扩大会计规则的参与主体, 政府部门起草制定后, 不仅要听专家的意见, 更要多方听取各利益集团的意见, 尽可能在会计规则的制定上考虑和平衡各相关集团的利益, 从会计规则制定上减少利益集团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欲望。三是从问责落脚, 切断利益链条。从落实问责制的角度出发, 在每个单位中都实施会计信息全员问责制, 只要会计信息出现风险, 就要对相关单位的每一位员工都进行问责, 根据问责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同时, 建立相关单位主管人员的责任追究制度, 以会计信息为中心, 让相关单位的每个员工都成为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风险的点, 形成自我监督机制, 从而切断其利益链条, 尽可能消除造假者的造假欲望。
(二) 完善制度, 筑牢制度篱笆包括会计制度改革、会计管理体制完善、内控机制建立健全及会计信息传播机制完善等。
首先, 完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会计法规的建立要尽量权衡好会计制度的统一性和灵活性, 对于各种处理方法的具体适用条件应尽可能地明确规范, 减少会计处理方法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 努力消除法规、制度中的“盲点”。同时, 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 对发现的漏洞或新情况、新问题, 要有应急预案, 缩短制度的滞后时间, 尽可能使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趋于完善。
其次, 改革和完善会计管理体制。目前, 我国《会计法》虽然明确了企业领导者是会计第一责任人, 但要从根本上制止企业领导者干扰会计工作, 授意、指使会计人员捏造会计信息的违法违纪行为, 其关键在于落实。在此前提下, 改革会计人员管理, 建立会计行业管理中心, 把会计人员纳入行业管理轨道, 让会计人员自觉接受行业自律组织的约束, 并进一步落实会计委派制, 实现会计集中核算和委派核算, 使会计人员与单位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分离, 让会计人员独立出来, 真正发挥会计人员的会计监督作用。
第三, 建立健全内控机制框架。要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职能, 对本单位及其下属部门的财务收支、经济活动等会计监督内容进行再监督。在此基础上, 要建立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机构, 加强董事会的职能和独立性, 根据竞争原则, 由市场而不是由行政决定管理层, 加强管理者和员工激励, 以明晰权责。此外, 要着力健全内控规范体系, 逐步建立一套以基本规范为统领, 以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和内部控制鉴证指引等配套办法为补充的内控标准体系, 并不断完善以法制为推动、以企业实施为主体、以政府监管和社会评价为保障的内控实施体系, 从而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企业内控机制的基本框架。
第四, 完善会计信息的传播机制。要尽量减少会计信息的传播层次, 减少中间环节, 并进一步推广会计信息化, 减少手工操作, 避免恶意者在传播途中对会计数据的任意歪曲。同时, 要增强保密意识, 对所有载荷会计信息的会计数据实施加密, 不断健全和完善会计信息的传播机制。
(三) 净化环境, 营造诚信氛围主要从提高法律约束力、提高审计质量、提高执法能力及违规成本等方面着手。
其一, 健全会计市场机制, 提高法律约束力。首先要完善民事责任追偿程序, 对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主体要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其次要整合资源, 建立一个资源共享的会计人员征信系统, 将违规劣迹记入系统, 形成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监管层依法公开诚信记录, 让其在社会上无法立足;最后要提高法律的约束力, 加强执法力度, 使提供虚假会计信息者得到法律的制裁, 让造假者没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驾护航。
其二, 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 提高审计质量。一方面要加强注册会计师本身的社会监督, 不仅要加强财政、审计、税收等部门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督, 也要建立举报制度, 使注册会计师的造假行为暴露无遗;另一方面要转变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方式, 从目前主要是资格认定到执业质量的监督, 通过严格的监督使注册会计师从争夺业务的竞争转变为提高执业质量上来, 并积极探索注册会计师的后继教育方案, 不断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和业务水平, 使其真正发挥社会审计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其三,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提高执法能力。《会计法》对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加大了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打击力度, 但能否严格执法成为重中之重, 若执法不严, 法只能成为摆设, 所以财政、税务、审计等国家监督执法部门, 要注重自身建设, 精通法律、提高业务水平和检查能力, 明确执法纪律, 加强廉洁自律, 做到“有法必依, 违法必究, 执法必严”, 以实际行动来维护法律的尊严。
其四, 加大造假打击力度, 提高违规成本。执法部门不应满足于小范围的抽查, 而应扩大查处范围, 加以全面的有重点的调查, 对发现的问题要加大查处力度, 该进行罚款的, 严格按照《会计法》执行;涉嫌犯罪的, 依法追究其刑事和民事赔偿责任。同时, 对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的单位和责任人员, 要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及发表公告等形式, 公开曝光其违规事实和处罚情况。通过上述措施, 让所有的人都认识到, 造假必须付出高昂的代价, 让造假者望而却步。
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要切实有效治理我国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重点从“人”、“制度”和“环境”三个方面入手, 通过层层设障, 环环把关, 织密和缝细会计信息这张网, 就一定能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的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我国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和会计秩序的根本好转。
参考文献
[1]吴联生:《会计信息失真的分类治理:从会计域秩序到会计规则》,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张校生:《浅谈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总会计师》2007年第11期。
主观信息 篇2
从2011年开始,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金山镇东建村的居民,每月不定时的都会闻到两三次酸性刺鼻异味,而且都要过数天才会散去。村民们为此门窗不敢开,他们怀疑世上有的工厂排污所致。村民的怀疑从记者的实地调查看,是完全有依据的。那让人常常会产生呕吐感觉的罪魁祸首就是离村子不远处的一家再生能源公司,不过当记者将这个情况反映给南靖县环保局局长徐太平,希望环保部门到现场调查制法时,局长的回答可谓相当的有特色与雷人:“要是你们自己有执法权你们自己去搞,你们报告我干什么?”这些年政府部门对于环保工作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这从我们拥有一个庞大的环保队伍,以及每年用在环保上的巨大开支上就可以得到最好的说明。但是结果呢?污染问题似乎是与我们的重视程度呈反方向的发展着……
请你综合运用所学经济、政治、哲学知识,以“发生了污染不找政府找谁?”为题进行探究:
1)谁该对这起污染事件负责?理由是什么?
2)分析说明国家机关及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原则及其理论依据。
主观信息 篇3
一、注重课堂设计,追求开放互动
教师需要为课堂营建和谐的氛围,强调“教学内容的结构开放、教学设计的过程开放、教学资源的动态生成、及师生生命的真实涌动。”即教学的全过程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是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学习,形成多元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这就需要教师做到“教师与学生、教学主体与环境、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和谐统一。那么如何做到这几个和谐统一呢?笔者认为要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所谓只有万事俱备才能让教师在课堂执教过程中游刃有余,教师应该尽可能将一切在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要素提前想到,周密部署,将每一课设计好。
比如针对有的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不熟悉,有的学生在刚开始面对一台电脑的时候甚至会有些不知所措,在开机和关机的时候甚至有些胆怯。于是笔者从入门开始教学,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功能,我特意设计了一堂课名为“有趣的纸牌游戏”。我让学生打开电脑,在“开始”菜单栏中找到纸牌游戏,再利用鼠标点击“附件”找到“游戏”中的“纸牌”,很快,班上的学生们都打开了纸牌游戏,玩的不亦乐乎。这时候我开始介绍纸牌游戏的规则,讲解鼠标的应用,学生玩纸牌游戏的过程中,我巡回指导。在这个玩纸牌的过程中,我提问道:“请问同学们有没有体会到,玩纸牌游戏主要依靠什么来完成呀?”学生的回答出乎了我的意料,他们纷纷抢答:“鼠标”、“屏幕”、“手指”、“我们的大脑”、“软件”、“系统”……虽然学生的回答出乎意料,想来又在情理之中,我在课堂上比较提倡这种开放、平等、自由的课堂氛围,学生们在课堂中言无不尽,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课堂充满了奇思妙想和乐趣横生。
知识点讲解完后,还有最后的十分钟,这时候我开展了一次小竞赛,让学生们利用临下课时的最后十分钟比赛玩纸牌,看谁的纸牌游戏分数最高,最高的会有一个精美的小文具送出。这时候学生们积极性更高了,而“鼠标”的操作早已在他们的灵活的十指下掌握的游刃有余了。通过这种开放式、互动式的课堂,有助于学生消化课本知识点的时候,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快乐学习。
二、灵动真实贯穿,彰显课程融通
灵动,即强调学科教学的灵活性,这是自主学习灵活性的体现,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角色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关系?如果是传统的严肃的“师道尊严”的前提下,势必会让课堂变得过于紧张,学生有了真实的心理话,不敢与教师及时交流,教师吐露的心声也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是彼此尊重、心灵相通、情感共鸣的关联,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袒露真心话,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袒露知心话。让真实的思想和真挚的情感融入到课堂中来,这便是“灵”。
如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们学会上排健的操作指法、进一步熟练中排键指法,让学生学会使用回车键、退格键、学会保存写字板的文字,以期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这也是学科渗透的一个体现。在教学中我演示了“捉蝴蝶场景图”,让学生在观看flash动画的同时,尝试手指的按键。在学生“深入练习”环节,有学生指出有一定难度,我引导学生进行综合练习,先播放事先制作好的捉蝴蝶的动画,再用边听故事边输入单词,每个单词输入一行,输好一个单词使用回车键和退格键。在保存故事的时候,学生先尝试一下,再让个别学生示范文件名的命名,以有意义为准则,可以由教师和学生讨论决定,养成学生及时保存的好习惯。
笔者同时感觉到,如果是在紧张的氛围中,学生面对难题不敢与教师及时沟通、交流,而一旦融入一些有趣的话题、有意思的主题后,学生也就能很好地接收知识点并且有较大的进步,所以师生之间彼此尊重、情感沟通显得尤为重要,也唯有做到这一点,课堂才能变得灵动多彩。
此外,伴随着微课融入小学课堂,我鼓励学生们课外可以去网上找一些微课视频、资料,来为自己的学习“加餐”,通过这种方式,有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三、激发思维碰撞,构建美的课堂
“美”,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从真善美的角度提出的,“美”是高效课堂的最终目标,也是有效教学的最高境界,追求生命成长之“美”,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人文性价值观的体现,也体现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交融之美、思维碰撞的激情之美、滋养生命、提升素养的生命成长之美,这种“美”显然已经走出了课堂实践本身,已经物化为人的素养、人的追求、人的思想。如何让师生在有限的课堂实践中走向无限的生命延展与完善?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善于并充分挖掘课堂教学中的真善美来,以浸润学生的心灵,浸染学生对真善美的体验过程。
学科渗透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特有的一个特点,也充分说明信息技术这个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内在通融性。比如信息技术可以为其他学科制作一些课件、多媒体、表格,可以为其他学科服务,在这个服务的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无处不在,信息技术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学习服务。课堂临近结束时,学生们更有了奇思妙想,就是打出一些漂亮的文字,说出自己的心里话,打印出来,送给父母,他们通过自己的排版,反复思考如何排版才更漂亮。这份爱心也深深的感染了我,“美”的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课堂中学科渗透体现的美,更是心灵升华浸润之美!
总而言之,我认为信息技术教学课在自主学习的舞台上呈现丰富而精彩的内涵,引导学生全面提升素养。信息技术课堂能力素养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学生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将信息技术课堂所学到的内容作为自己课外学习的途径,打开另一扇门,不断强化自身知识点的积累、强化自身的素养。
主观信息 篇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以下简称《解释》) 这是我国司法机关应对当前日益泛滥的网络造谣等行为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如何在具体问题中抽取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并解决, 是司法理论界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 一) 据以研究的案例
秦志晖 ( 网名“秦火火”) 诽谤、寻衅滋事案, 公安机关最初是以涉嫌寻衅滋事罪和非法经营罪对秦采取刑事拘留, 后经一审法院审理认定其行为构成诽谤罪和寻衅滋事罪。其中涉及诽谤有三起事实: 一是被告人秦志晖明知罗援是军人, 捏造罗援的弟弟罗抗在德国西门子公司任职的事实, 无端质疑其搞利益交换关系, 并且在网上发布, 造成负面影响; 二是明知杨澜向希望工程虚假捐赠是捏造的事实, 仍然在网上散布; 三是伪造张海迪具有德国国籍的事实并发布, 引起了网民对张海迪的负面评价。
关于寻衅滋事罪涉及甬温线动车事故, 被告人秦志晖为了利用热点事件进行自我炒作, 提高网络关注度, 就在网上编造并散布虚假信息称, 在甬温线动车事故中, 向遇难旅客赔偿高达三千万欧元的赔偿金, 这样一个消息被转发一万一千多次, 被评论三千三百多次, 引发大量网民对国家机关公信力的关注、质疑。基于这样一些事实, 法院认为秦志晖无视国法, 在信息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情节严重, 并且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行为已构成诽谤罪; 此外, 在重大事件突发期间, 其在网络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 造成公共秩序的严重混乱, 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两罪并罚, 最后法院判决其有期徒刑三年, 秦志晖当庭表示服判不上诉。
( 二) 问题的提出
网络诽谤的危害性, 首先是诽谤信息不仅对诽谤对象的人格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 而且很有可能使得与诽谤对象一起生活的第三方无辜受到牵连, 人格、名誉受损, 甚至自杀自残, 严重损害了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其次, 作为这些案件中的受害一方, 有很多是一些组织机构, 包括企业、事业单位乃至国家机关, 对这些机构的诽谤信息因不受时空条件的束缚而得以无限延展, 这也就导致网络诽谤行为的危害性被无限放大。
通过工作观察和研究发现, 多数学者对于如何认定网络诽谤行为, 着墨较多的是客观要件方面, 如危害行为、结果、情节等方面, 在主观方面或者仅就犯罪目的简单论述, 或者一笔带过。实践中, 主观方面的认定牵涉到行为人主观恶性, 反映出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是行为构成犯罪与否、承担刑事责任及处罚轻重的重要要素, 不可偏颇。下面就如何认定网络诽谤行为的主观方面展开探讨。
二、网络诽谤行为主观方面的司法认定
刑法第246条规定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 才构成本罪。且本罪告诉的才处理, 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两高通过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了在什么情形下, 可以认定为诽谤罪并起诉: 如《解释》第1条第1款明确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 一) 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 二) 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又如, 《解释》第1条第2款对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 在信息网络上散布, 情节恶劣的, 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可见我国采取了双罚制, 即不仅仅制裁谣言制造者、生产者, 而且对于具有明显恶意的传谣的行为人也予以规制。同时对行为方式和情节严重予以明确:首先是行为方式, 一是捏造或篡改信息并散布, 二是明知是虚假信息并散布。其次是情节严重的认定, 《解释》第2条规定,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 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 二) 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 三) 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 又诽谤他人的; ( 四) 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由以上分析可见, 在具体认定网络诽谤行为客观要件的有关情况时, 是比较容易把握的, 只需根据行为造成的客观危害结果以及犯罪情节把握即可, 但是关于犯罪主观方面的内容如何认定, 比较具有争议, 如主观故意的内容到底为何、主观方面是否包含间接故意、主观方面认定的具体方法等需要予以澄清。
( 一) 网络诽谤行为中的恶意
司法实践中容易产生疑问的是, 网络诽谤行为的主观方面, 即在认定是否构成本罪时, 是否必须要求行为人具有恶意, 如果需要有主观恶意, 那么恶意应如何认定。美国曾经有个案件是“沙利文诉纽约时报案”, 案件就明确对公共官员的名誉权的保护要特别的严格, 该案确定了“实际恶意的规则”, 由美国最高法院把该规则推广到所有的诽谤案件当中 ( 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阴剑峰教授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互联网刑事法制讲坛系列”第七讲的讲座录音整理) 。美国最高法院确立的这样一个原则是: 为了保障宪法的权利, 公共官员起诉新闻媒介诽谤案, 不仅要证明有关诽谤内容已经给自己造成了损害, 而且要证明被告具有“实际恶意”。所谓实际恶意, 包括两种心理状态: 明知内容虚假或者毫不顾及内容的真假却轻率予以发表。这一方面在程序法上, 举证责任在原告方, 另一方面在实体法要求上, 要求被告具有主观恶意, 包含故意和轻率1可见这里的恶意, 不仅包括了明知虚假而传播, 而且把轻率发表列入了恶意范畴。举轻以明重, 考虑我国的网络诽谤行为特点以及以往案例, 笔者认为, 网络诽谤行为人主观上需要包含有主观恶意。以下就如何认定主观恶意展开论述。
( 二) 网络诽谤行为主观恶意是否包含间接故意
关于诽谤的犯罪意图, 英美学者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此罪是绝对责任, 另一种观点认为本罪的犯罪意图是故意。在承认故意的意见中也有两种观点, 一是被告人故意公布包含诽谤意义的材料; 二是在诽谤故意的指导下, 公布这样的材料。普遍的观点认为法律关注的是前者。在具体案件中, 一般采用推定故意的原则来证明犯罪人的犯罪心态。2除非公布的方式或其他情况能够说明相反的情形时 ( 例如是为了公共利益或因特免权而发表言论) , 才能证明行为人不存在诽谤的意图。
我国刑法通说认为, 传统诽谤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类型3。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的主要区别是行为人对损害结果是希望发生还是放任其发生的主观态度的不同。传统诽谤罪主观方面的故意, 一般就是指直接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 并希望这种结果发生。4那么网络诽谤中的故意是仅指直接故意还是包括间接故意呢? 这里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观点认为, “网络诽谤罪”的主观方面仅指直接故意, 并具有贬低、损坏他人人格、名誉的目的, 不包括间接故意。其理由为: 一是认为本罪的定罪应宜宽不宜紧, 这样才有利于保障公民的言论自由; 二是认为因个人落实“信息是否真实”的责任和能力有限, 对于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行为人并不直接希望被侵权人受损, 只是放任该结果发生的情形, 不应当以本罪追究该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另一观点认为本罪的主观方面应当包括间接故意。其理由为: 基于网络的传播的广泛性、即时性、后果严重性等特点, 在网络诽谤中, 虽然间接故意是一种放任的态度, 若传播的诽谤信息内容完全虚假, 也容易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该后果与直接故意导致的后果的严重程度不差上下, 按照罪刑相适应原则, 应当以本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 认为网络诽谤行为的主观方面应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他人的结果, 仍然转发传播诽谤信息, 造成他人名誉受损情节严重的应当定罪处罚。不过, 不论主观方面是否包含间接故意, 以上两种观点都认为, 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真实事实加以散布或批评失实而损坏他人人格、名誉的不构成本罪 ( 主要是经过行为人的审慎对待后予以散布或评价的行为, 对于毫不顾及内容的真假却轻率予以发表, 造成恶果的, 仍有可能承担责任) 。
( 三) 网络诽谤主观方面的具体认定方法
对于犯罪主观方面的认定, 在刑事诉讼当中被告人与原告或者公诉人往往出现分歧。被告人及其代理人会积极地为自己辩护, 而原告或者公诉方也会积极地举证证明被告人对其所涉犯罪的主观心态。那么, 犯罪的主观方面到底如何认定? 行为人犯罪的主观心态, 不是停留在其大脑中的纯主观的思维活动, 它必然要支配行为人客观的犯罪活动, 必定会通过行为人的一系列外在活动表现出来。基于笔者认为本罪主观方面既包括直接故意也包括间接故意的观点, 本罪主观方面“恶意”的认定, 主要需要解决的是如何确定行为人是否“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后果的问题。要确定是否为“明知”, 应当主要考虑以下几种客观事实因素: ( 1) 行为人的一贯表现以及他与被害人的关系。这个客观事实能够确定行为人的主观动机; ( 2) 行为人实施的所有具体行为, 可以判断行为人是否是积极追求还是放任的态度; ( 3) 实际发生的危害后果; ( 4) 发生危害结果时, 与发生该结果有关的时空条件; ( 5) 侵害对象的具体情况; ( 6) 行为人的智慧与学识, 能够判断该人的认知能力。5
通过对以上几种客观事实的认定, 大部分情况下应该可以证明被告人的主观心态。可以说这和英美法国家采取的从诽谤行为中推论出犯罪意图的做法有共同之处。
注释
11 徐东.司法视野中言论自由的边界——兼评两高〈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J].法律适用, 2013 (12) .
22 赵秉志主编.英美刑法学 (第二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7:450-451.
33 赵秉志.刑法各论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6:85
44 李希慧主编.刑法各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9:209.
主观题 篇5
1、材料一 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材料二 “京城最贵中医”张悟本,利用老百姓对传统中医保健方法的信任,用喝绿豆水、生吃茄子、苦瓜三种被舆论讥讽为“吉祥三宝”的方法教人养生,打着中医旗号到处招摇撞骗、谋取暴利,使中医药文化遭遇种种质疑。“取消中医”网络签名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专家和中医药界人士撰文或以其他不同方式对这种活动予以驳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据调查,到目前,参与网络签名的仅有138人,而非所传“万名”。(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为促进中医学发展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2、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某校高二(1)班学生举行了以“走进世博、聚焦山东”为主体的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甲同学:上海世博会是文化世博。中国馆的建筑设计凸显汉字、京剧、中国红和水墨画等中国元素,整体布局体现了中国文化悠久的“和谐”思想;国家馆馆内用高科技手段向观众展现四大发明、《清明上河图》等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华; 山东馆的外形,体现“海岱交融”的自然与文化特色。外观以大海的浪涌为顶,以泰山为主视角,形成“青山连绵不绝,绿水长流不断”的文化意境。在一片层层上涌的流线形海浪中,五岳之泰山拔地而起,形象地诠释“齐鲁青未了”的主题。
(1)请你结合甲同学的发言,分析说明其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特征。
同学乙:山东省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儒家文化是自己最大的文化资源优势。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中曾担负了代表民族文化主体的责任,是民族之根,国家之魂。时至今日,它仍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民族的精神世界,成为我们走向未来的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宝库。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人正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做好文化的嫁接和传承,让儒家文化这一人类文化遗产得以弘扬、延续和发展,增强山东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2)根据乙同学的发言,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说明弘扬儒学的意义。
3、材料一: 孝感以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而得名。2010年10月23日,第三届中国(孝感)汉字书写节暨第五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在孝感高中举行。近年来,孝感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为目标,坚持举办孝文化节,提高了市民文明素质,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促进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推进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孝感汉字书写节已成为孝感市民喜爱的文化盛会和艺术大餐,成为孝感创孝文化特色,树孝文化品牌,建孝文
材料二: 2010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揭晓:重庆因唱红打黑成最具幸福感城市。颁奖词是:沧桑的大足石刻,笑看百年风云。翻滚的川江波涛,诉说时代绵延。挥手之间,山城巨变。高峡平湖舒放胸怀,嘹亮红歌暖热千万心。面貌重振,效率提速。重重迷雾散尽。热辣之都,民生之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请你就传承孝文化、打造孝感“孝道之都”提出合理
(2)重庆“扫黑唱红”弘扬了主旋律,振奋了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了和谐社会的发展。结合材
4、背景材料: “多难兴邦”。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发生7.1级特大地震,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灾难发生后,受灾地区高度重视并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温家宝总理和胡锦涛主席等领导亲临抗灾第一线看望慰问广大干部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青海省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坚决的态度、有力的措施、扎实的作风投入抗震保民生、促春耕工作。
问题:(1)依据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2)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 5、2008年11月26日,由中共江西省委、省政府主办的“中国红歌会”大型晚会——《永远的红歌》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红歌红”是江西电视台组织的大型年度活动,自2006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三届,共有13万多人次报名参与,3000多名普通群众通过荧屏演唱各个时期的红色经典歌曲,电视观众人数超过两亿,成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知名文化品牌。(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红歌”为什么这样红?(2)当前我国应该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6、材料一:《三字经》作为中华文化经典的组成部分,自宋末元初成书之后,经过前人多次重新修订,充实和完善,其内容在准确性和全面性上得到了提高。2008年4月25日新修订的《三字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而这次的修订使得其序列更为完整。《三字经》是我国最早、影响最深远的启蒙学教材。不管我们身处何方,耳边只要响起那熟悉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我们就能寻到共同的文化之根。
材料二: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从评选国学大师、开国学院、国学讲座、国学短信、少儿读经班、孟母堂及国学博客网,到汉服热、成人礼;再放大到国际背景,从全球联合祭孔,到孔子学院在不少国家纷纷建立,以及汉语热在不少国家不断升温等等,“国学热”让中华传统文化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一分析传统文化的特征。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7、材料一:近五年全国各类教育招生情况表
材料二:2010年10月18日,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1)请简要分析上表所体现的文化现象。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我国重视发展教育的原因和意义。8、2011年 3月30日晚,一部反映中国石油工人无私奉献、攻坚克难的新编京剧《魂系油气田》在成都西南剧院首演,2个小时的精彩演出让观众深受感动,演出获得巨大成功。
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合流,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了京剧。20世纪初,受西方民主和自由思想的影响,京剧创作进入辉煌时期,并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一股重要力量。2008年2月,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将15首京剧唱段安排在一至九年级,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京剧的发展与推广给我们的启示。
9、“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凝聚民族的重要因素。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以下是其中的两个: 其一:亲尝汤药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其二:埋儿奉母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根据以上材料,谈谈怎样对待我国的传统文化?
10、(2008·广州肇庆模拟)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在福娃的创作和修改中,吉祥物创作组为了寻找到好的方案,他们到各地采风,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查阅了一本本资料,设计了一个个草图,形成了最后的定稿。在表现手法上,灿烂的中华文化给予了他们充足的创作营养,中国的传统年画和版画的许多色彩、技法,包括龙门石窟等佛教雕刻造型的线条等得到了借用。在内容选择上,也是如此,把具有丰富内涵的熊猫、藏羚羊、京燕、鱼等,和奥运会圣火,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统一体。
问题:请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简要谈谈“福娃”的诞生所蕴涵的道理。
11、材料一:古代广为流传的“二十四孝图”讲述了24个古人非同寻常的孝敬父母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为了孝敬父母,都作出了常人所不能为的举动。但“二十四孝图”中的“刻木事亲”“埋儿奉母”的故事让人感到冷酷无情;“孝感动天”“卧冰求鲤”“哭竹生笋”的故事迷信思想严重。
材料二: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指出,“只此一家,别无他店”的文化自大主义,用拒不承认或幻想取消世界上的多元文化的思维,去搞文化建设,不知道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参照物和对比尺度是什么,必然导致盲目自负、固步自封、简单化和低标准,甚至失去改革发展的动力;用这种态度去看待世界和多民族文化,不懂得多元文化的主体价值,就会忽视甚至蔑视各国各族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结果不是走向文化霸权主义、专制主义,就是走向文化投降主义、民族虚无主义。
(1)以上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2)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问题?
12、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化进程最困难的也许不是把农村转化为城市、把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而是把小农文化转变为城市文明。有的大城市目标是现代化大都市,在文化上却依然像一个“大村庄”。中国几千年封建文化的势力太强大,随时都可能回潮,很容易还念起“康乾盛世”或汉武大帝,以至于现在“反封建”仍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中国的希望在于既保持中华文化优秀传统,又与工业化社会相适应的文化创新。
(1)在小农文化转为城市文明的进程中,为什么“反封建”仍然是文化创新的重要任务?(2)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应该如何搞好文化创新?
13、第十一届全运会开幕式精彩壮观、美仑美英。这场开幕式以“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为主题,既展现了山东传统文化中如花似玉、柔情似水的优美元素,又在演绎上实现了大胆突破、创新,以超级的光影、鲜明的意象和独特的文化创意打造一场极具震撼的视听盛宴。为了成功举办开幕式,全运会组委会深入研究考察历届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开幕式,召开专家座谈会,多方征求各界意见和建议,借鉴外部成功经验。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全运会开幕式能够为人们提供一场极具震撼的视听盛宴?(10分)
病句主观题设计 篇6
①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比较关注与教育有关的题材。②我对世博园中的美国馆的触动很大。③美国馆中的第三幕——“美国梦想”,让我们耳闻目睹了美国用高科技打造的未来城市空间。④城市生活产生了非常大量的垃圾,怎样利用抛弃的垃圾营造出都市的绿色空间呢?⑤孩子们想到了把有机废物放在阳光充沛的屋顶上,利用热能促成它们的分解,产生良好的土壤。⑥居民可以利用这种土壤种植出芹菜、莴苣、玉米、苹果等蔬菜和水果,打造出一个城市农场。⑦美国人称,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些都可能会变成现实。
(以下表格略)
2.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在乡村摸爬滚打近30多年的四川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始终心系群众、锐意改革,②每到一处都能攻坚破难、“治乱平怨”,开展出风清气正、干群融洽的新局面;③他总结探索了一整套有利于农村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的工作方法和运行机制,④有效破解了新时期困扰乡镇运行和农村发展的多个难点,被称为“城南经验”。⑤我们希望广大党员工作都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亲民、为民、爱民的炽热情怀,学习他对人民、对社会的勇于担当,学习他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智慧和方法。
3.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社会变化了,面临的问题发展了,可是我们一些同志应对问题的方法还是老方法、观念还是老观念,结果行为滞后于社会诉求而引发矛盾。②比如,经济建设已然有了相当规模,我们一些同志还是只管经济建设不关心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条腿短一条腿长,怎么能走平稳,怎么能不摔跟头;③又比如,社会结构的变化,利益诉求的多元,政府治理、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简单抽象的要求“讲团结”、“高度一致”很不现实,④可我们一些同志还是要求社会是“清一色”,不能尊重民愿、民声。⑤出了问题老想捂盖子,但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这盖子怎么能捂不住呢?
4.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近年来,中日民间外交为维护中日友好大局,发展中日友好的社会群众基础,在社会各界帮助支持下,取得了一系列成果。②首先,在国民感情上,更多的日本人认识到中国的发展是机遇而非威胁。③其次,积极与日本政治家特别是年轻政治家加强交流,增疑释信,培养政治互信。④再次,积极举办对日人文交流、青少年交流,先后举办了“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等活动。⑤此外,葫芦岛百万日侨大遣返60周年纪念活动、接待日本遗孤感恩访华团等活动,加强了双边人文交流。
5.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
①在战后恢复期及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日本政府十分注意将社会财富分配向居民收入适度倾斜。②上世纪60年代初,政府在国内生产总值大幅增加的同时,使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在15年时间几乎增加了近2倍。③60年代中期,日本居民家庭基本普及了黑白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太阳能热水器等电器;70年代中期则基本普及了彩色电视机、空调和家用轿车。④这一时期普通居民的大幅度提高,奠定了日本社会中产阶层的财富基础。⑤即使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导致居民收入大幅下降,绝大多数居民的生活水平并未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
【参考答案】
1. ②语序不当。可修改为:世博园中的美国馆对我的触动很大。
③“耳闻……城市空间”,动宾不配搭。可将“耳闻”删去。
④“非常”与“大量”不配搭,可将“非常”删去。
⑤“阳光充沛”不配搭,可将“充沛”改为“充足”。
⑥不合逻辑。“玉米”既不属于蔬菜,也不属于水果。可将“玉米”删去。
2.①前后矛盾。可将“近”与“多”删掉一个。
②“开展……局面”,动宾不配搭。可将“开展”改为“开创”。
③语序不当。可将“总结”“探索”换位。
④“破解……难点”动宾不配搭,可将“难点”改为“难题”。
⑤语序不当。可将“爱民”调到“亲民”前面。
3.①“问题发展”主谓不配搭。可将“发展”改为“变化”。
②不合逻辑。可将“一条腿短一条腿长”改为“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以与前面所讲对应。
③成分残缺。可在“政府”前添一“给”字。
④“尊重……民声”动宾不配搭。“不能尊重民愿、民声”,可改为“不能尊重民愿,不能倾听民声”。
⑤多重否定造成混乱。可将“不”改为“得”。
4.①“发展……基础”,动宾不配搭。
②成分残缺。可在“更多”前面补上“使”字。
③不合逻辑。“增疑释信”该是“增信释疑”。
④“举办……交流”动宾不配搭,可将“举办”改为“开展”。
⑤成分残缺。可在“葫芦岛”前面补上“通过”。
5.①表意不明。可将“居民收入”改为“普通居民”。
②成分赘余。可将“几乎”与“近”删去一个。
③不合逻辑。太阳能热水起不属于电器。
④表意不明。可在“普通居民”后补上“收入”一词。
⑤“泡沫经济崩溃”,主谓不配搭,可将“崩溃”改为“破灭”。
【作者简介】
闫会才,高级教师,执教于山东省青州市第五中学,发表文章多篇。
主观信息 篇7
2008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了, 北京理科综合化学试题中的主观试题突出了对学生搜集信息、挖掘信息、利用信息解题能力的考查.现将26~28题的解题过程分析如下.
26. (3分) 常状况下, X、Y和Z是三种气态单质.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Y和Z均由元素R组成, 反应
Y+2I-+2H+=I2+Z+H2O
常作为Y的鉴定反应.
(1) Y与Z的关系是 (选填字母) __.
a.同位素 b.同系物
c.同素异形体 d.同分异构体
(2) 将Y和二氧化硫分别通入品红溶液, 都能使品红褪色.简述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__.
(3) 举出实例说明X的氧化性比硫单质的氧化性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
(4) 气体 (CN) 2与X化学性质相似, 也能与H2反应生成HCN (其水溶液是一种酸) .
①HCN分子中含有4个共价键, 其结构式是__.
②KCN溶液显碱性, 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__
(5) 加热条件下, 足量的Z与某金属M的盐MCR3 (C为碳元素) 完全反应生成CR2和MmRn (m、n 均为正整数) .若CR2质量为ω1 g, MmRn质量为ω2 g, 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则MmRn中 m∶n=__ (用含ω1、ω2和 a 的代数式表示)
解析: (1) 因为题给信息Y和Z是由同种元素R组成的单质, 所以应选 c.
(2) 由离子方程式
Y+2I-+2H+=I2+Z+H2O
可知,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生成物中有水生成, 所以Y、Z单质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同素异形体, Y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Y被还原为Z, 可以确定Y是O3, Z是O2, O3的漂白是通过其强氧化性, 使有色物质被氧化而褪色, 漂白后不能够复原;SO2的漂白是SO2与有色物质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所以用褪色的溶液区别二者的实验方法是:加热褪色后的溶液.若溶液恢复红色, 则原通入气体为SO2;若溶液不变红, 则原通入气体是O3.
(3) 因为X的组成元素是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除外) , 所以X单质是Cl2.
依据变价元素单质遇强氧化性物质生成高价态化合物、遇弱氧化性物质生成低价态化合物, 可答为:
依据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答为:
H2S+Cl2=2HCl+S
(4) ①H—C≡N
②CN-+H2OHCN+OH-
(5) 因为O2与盐MCR3反应生成物为:CR2和MmRn (m、n 均为正整数) .所以确定R元素为氧元素.该反应可看成
MCO3=MO+CO2
1 mol 1 mol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有:
27. (17分) X、Y、Z、W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 均由原子序数小于10的元素组成, X有5个原子核.通常状况下, W为无色液体.已知:
(1) Y的电子式是__.
(2) 液态Z和W的电离相似, 都可电离出电子数相同的两种离子, 液态Z的电离方程式是__.
(3) 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有下列主要操作:
a.向广口瓶内注入足量热NaOH溶液, 将盛有铜片的小烧杯放入瓶中.
b.关闭止水夹, 点燃红磷, 伸入瓶中, 塞好胶塞.
c.待红磷充分燃烧一段时间后打开分液漏斗旋塞, 向烧杯中滴入少量稀硝酸.
①步骤 c 后还缺少的一步主要操作是__.
②红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③步骤 c 滴入稀硝酸后烧杯中的现象是__.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4) 一定温度下, 将1 mol N2O4置于密闭容器中, 保持压强不变, 升高温度至T1的过程中, 气体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 气体逐渐变为无色.若保持T2, 增大压强, 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气体的物质的量n随温度T变化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温度在T1~T2之间,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
②温度在T2~T3之间, 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保留1位小数) __.
解析: (1) 由题给信息可知X是NH+4、W是H2O, 所以Y的电子式是
(2) 由学生所熟悉的
(3) ①图示装置是制备NO并验证其还原性, 操作 b 关闭止水夹, 点燃红磷, 伸入瓶中, 塞好胶塞的目的是除净广口瓶内的O2.所以答案为打开止水夹, 通入少量氧气.
②P2O5与NaOH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学生的困惑在于产物是磷酸盐还是偏磷酸盐无法确定.如果学生能挖掘到P2O5与NaOH溶液反应是放热反应这一隐含信息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P2O5+6OH-=2PO
③Cu片逐渐溶解, 有无色气泡产生,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Cu+8H++2NO-3=3Cu2++2NO↑+4H2O
(4) 由图像可知1 mol N2O4升温到T1时变为红棕色说明有NO2生成, 而此时气体物质的量为2 mol, 说明1 mol N2O4完全分解为2 mol NO2.温度由T1继续升高到T2的过程中, 气体逐渐变为无色.但是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到3 mol, 说明NO2完全分解成NO和O2.
所以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7.
28. (14分) 由Fe2O2、Fe、CuO、C、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 取样品进行下列图3所示实验 (部分产物略去) :
(1) 取少量溶液X, 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 有沉淀生成.取上层清液, 通入CO2, 无明显变化, 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 (填写化学式) __.
(2) 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 试剂 a 为饱和
NaHCO3溶液, 则反应1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 试剂a为适量水, 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
(3) 向Y中通入过量氯气, 并不断搅拌, 充分反应后, 溶液中的阳离子是 (填写离子符号) __.
(4) 取Y中的溶液, 调pH约为7, 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 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 mol I-时, 共转移3 mol电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
(5) 另取原样品, 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若溶液中一定不会产生Y中的红色固体, 则原样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质组合是 (各组合中的物质用化学式表示) __.
解析: (1) 取上层清液, 通入CO2, 无明显变化, 说明清液中无AlO-2进而证明样品中无Al.
(2) 样品与过量浓酸产生两种气体, 说明样品中必有单质碳, 且浓酸可能是浓硫酸、气体为SO2和CO2.或浓硝酸、气体为NO2和CO2.
①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得到一种气体只能是CO2,
(因为SO2+2NaHCO3=Na2SO3+CO2+H2O)
所以答案为
②混合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后得到两种气体只能是CO2和NO (因为3NO2+2NaHCO3=2NaNO3+2CO2+NO+H2O)
(3) 向溶液X中加过量Fe粉, 得Y溶液和两种固体, 一种红色固体为Cu, 另一种就是过量的Fe粉, 这个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Cu2++Fe=Cu+Fe2+
向Y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 并不断搅拌, 会发生如下反应:
Cl2+2Fe2+=2Cl-+2Fe3+
而生成的Fe3+又发生如下反应:
2Fe3++Cu=2Fe2++Cu2+
过量的氯气又与水发生反应:
所以充分反应后, 溶液中的阳离子是:Cu2+、Fe3+、H+.
(4) 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O2, 溶液呈蓝色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当消耗2 mol I-时, 共转移3 mol 电子, 依据信息可知“当消耗2 mol I-时, 共转移3 mol 电子”多余1 mol 电子应来自Fe2+, 而1 mol H2O2参加反应时只能得到2 mol 电子, 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2Fe2++3H2O2+4I-=2Fe (OH) 3↓+2I2
(5) 因为样品中由 (1) 可知没有Al, 由 (2) 可知一定有C, 由题干可知有CuO, 不能确定是
否有Fe和Fe2O2.加入足量稀硫酸后一定不产生Cu, 那么排除Fe (因为CuO+H2SO4=CuSO4+H2O若有Fe, 必发生Fe+Cu2+=Cu+Fe2+与题设矛盾) , 所以符合整个设问的组合只有两种为:CuO、C;CuO、C、Fe2O3.
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 篇8
基于现代语言学家对于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来看,主要分为两大流派,即:第一支以Langacker为代表,注重从共时的、认知的角度来解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另一支以Traugott为代表,注重从历时的、语用的层面来解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以Traugott和Langacker为代表的关于语言的主观性与主观化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差异,即:在Traugott把注意力集中于说话者(言者主体)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入一个表达式的语义中时,Langacker则更关注说话者(言语主体)是被怎样表达(也就是被显性表达还是被隐性表达)。
2001年,沈家煊先生在对《主观性和主观化研究的语言学视野》以及Langacker、Traugott等关于主观性和主观化观点研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首次将此理论引入国内认知语言学界。至此,国内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研究也高潮迭起。
一、什么是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
国外学者对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问题研究较为深入,有代表性的学者主要有:Benveniste、Lyons、Langacker和Traugott等。透过他们对语言主观性与主观化的观察角度及研究层面可以发现,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性。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语言反映和表达说话人“自我”这一概念上,几位语言学家却出人意料地存在较为一致的看法。大家普遍认可的关于语言主观性和主观化的定义如下,即:主观性是指言者主语(说话人)在产出一段话的同时主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也就是说,在话语中或多或少存在说话人自我表现的主观性成分。主观化则指语言通过怎样的结构形式或者经历怎样的变化历程才能表现说话人的自我主观态度。
二、语言主观性的表达方式
语言主观性的表达方式是近来学者们讨论颇多的内容。从整体上来看,它主要涉及指示语、时体范畴、情态、副词以及某些结构和句式等,这里笔者将选取空间指示语和时体范畴两个方面来阐述。
1. 空间指示语的主观性表现
从本质上来讲,空间指示也是一种空间关系,只不过它是将目标体和言者主语的位置关系作为参照的依据。虽然目标体是客观存在的物理实体,但说话人受自我主观认识而产生的认知空间关系却有极大的主观性。因此,空间指示是客观物理空间与主观认知空间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语言空间的主观性。
物理空间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又不受认知活动的影响,是客观存在于现实世界中的;而认知空间则是主客观相统一的结果,即是人们能动地运用各种感知器官对物理空间认知的结果。例如:
a.小张坐在教室中间。(空间所展示的客观事实)
b.小张坐在左边。(坐在小张右边的同学的视角)
c.小张坐在右边。(坐在小张左边的同学的视角)
d.小张坐在前面。(坐在小张后面的同学的视角)
e.小张坐在后面。(坐在小张前面的同学的视角)
同一人小张所占据的空间位置只有一个,而四人(坐在小张前后左右)以自我为出发点对该空间关系的认识却截然不同。像上述这种通过“中间”“左边”“右边”“前面”以及“后面”等语言形式来表达的空间即为认知空间。由于语言空间与物理空间之间隔着一个认知空间,所以二者一致与否也无定论: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2. 时体范畴的主观性表现
与空间指示语相比,语言学家对时体范畴的关注程度更是与日俱增。作为形态变化丰富的语言的代表,俄语的时体范畴更能表现出语言的主观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成体表达主观情态意义
a.Этоттекстможноперевестибезсловаря.
b.Изнеговышелбыхорошийучитель.
c.Онавсегданайдётвыходизположения.
上述例句中,动作行为实现的可能性(能翻译完这篇课文、能成长为一名好老师、能找到出口)这样的主观情态意义通过完成体形式表现出来。
d.Яоченьсомневаюсь,чтобыонавыполнилаэтузадачу.
除此之外,不可能或者无法实现某种行为(不能完成这项任务)也可以通过完成体形式表现。
(2)未完成体表达主观情态意义
e.Завтраемурановставать.
f.Мнеещёэкзаменационнуюработупроверять!
e、f两句中动词均为未完成体形式。未完成体动词不定式可表动作发生一次(e)或重复多次(f),都表达出了“不可避免性和客观义务性”这样略带强制性的情态义。主体为第三格(ему、мне)的不定式句把这种不可避免性和带有强制的义务性表现得最为明显。
(3)完成体与未完成体表达同一情态意义下的不同情境色彩
g.Яислованескажией.(немогусказать)
h.Всехраспугал:никтонеподойди.
g、h两句都表达不可能性。在表达不可能性这一意义时,动词在完成体(例句g)与未完成体形式(例句h)的选择上存在如下区别:完成体形式往往伴随着禁止不合理行为实施的情态意义,而未完成体形式没有这种功能。
三、研究较为集中的三个方面
Edward Finegan认为,言语主体的视角、情感和认识是当前学界对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较为深入并取得一定成果的三个方面。
1. 视角
视角就是言语主体的一种观察角度,是言语主体对客观存在的情状加以叙说的一种出发点。这种视角主观性在语句中往往不会以明显的方式表现出来,这在英语的“体”范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试比较下面两个英语例句:
a.Let us go.(让我们走吧!)
b.Let's go.(咱们走吧!)
普通句子的主语往往是事件叙述的出发点,祈使句与之不同,它的主语通常是受话人,绝大多数情况下以隐性的方式存在(即一般不说出来)。例句a中you是let的主语,若进行句式变换,变为疑问句应为“Let us go,will you?”,经过句式变换之后,我们能明显地看出us具有双重身份:既是let的宾语又是go的主语,但意念上you不在us之列。b句为祈使句,表示劝告,与a句不同的是b句中let与go的主语均为“咱们”,当然也包括you在内,若进行句式变换,变为疑问句应为“Let's go,shall we?”,即b句中说话人已然成了祈使句主语的一部分。这样一来,a句中的主语为客观性较强的“句子主语”,而b句的主语则为主观性较强的“言者主语”。
2. 情感
情感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范畴,包括情绪、意向、态度等。说话人的主观情感可以体现在动词的重叠形式上:如果说话人觉得动作是“符合自我以及大多数人的意愿的、好的”,那么情感和心理上便乐意这样的动作发生并且持续反复,反之则不愿其发生,更不用说反复了。
a.*我们烧毁烧毁吧。
b.*这些没有人情味儿的“恶魔们”竟敢煽动煽动朴实的老百姓散播谣言。
“烧毁、煽动”都表示“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坏的”,人们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或者说更大程度上不接受,不希望其发生,因此不能重叠使用。
3. 认识
所谓的认识就是客观存在于说话人(言者主语)头脑中的对某件事的主观的、自我的观点与倾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认识就是对客观事件的一种主观化的看法。认识主体千差万别,各具特点,这也就决定了人们对同一事件的认识很可能截然不同。
一些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常常存在客观叙述与主观感知的差异,例:
a.小李回来了,因为他还爱小美。
b.小李还爱小美,因为他回来了。
上述两个例句主要考察“因为”这个连词的主、客观性差异。a句中“小李回来”的原因在于“他还爱小美”,这是对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一种客观描述;而b句则不同,“小李回来”的原因已不再是“他还爱小美”,而是说话人(言者主语)主观推断“小李肯定还爱小美,要不然他不会回来”,这其中夹杂了强烈的个人的主观臆断因素在里面,因此与a相比b的主观性更强。
结语
综上所述,论文在语言主观性概念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语言主观性的表达方式以及研究较为集中的三个方面。在例句的引用方面,创造性地用到了印欧语系当中的屈折语——俄语,希望能为以后的语言研究者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摘要: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具有主观性。因为语言在客观地表达某种固有思想的同时还能主观地表达说话人自我的观点和态度。论文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成果的基础上重点阐释语言主观性的表达方式及研究较为集中的三个方面。希望论文可以在主观性及主观化研究方面为语言学习者提供清晰的思路,也为更有造诣的研究者提供便捷。
关键词:主观性,主观化,表达方式,视角,情感,认识
参考文献
[1]陆俭明.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2).
[2]杜桂枝.认知语言学在俄语学研究中的状况.福建外语(季刊),1999(2).
[3]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7).
[4]文旭,伍倩.话语主观性在时体范畴中的表现.外语学刊,2007(2).
[5]文旭,黄蓓.极性程度副词“极”的主观化[J].外语研究,2008(5).
[6]沈家煊.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学.汉语学习,2009(2).
[7]张静.从认知域看俄语因果复句的主观性差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8).
归因论证类主观题探析 篇9
【典型试题】
1.(2014·海南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建设美好家园,让人民在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中生活。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我国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 范区”建设,截至2013年,全国已建 成国家级 生态市(县)55个、国家级生态乡镇2986个。政府还推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中央财政安排的生态补偿资金总 额从2001年的23亿元增加 到2012年的约780亿元,累计约2500亿元。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为什么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解题思路】
本题要求学生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党和政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一方面,要调动和运用党和政府的知识分析“做”的理论必然性,分别从党的宗旨和政府职责的角度分析必然性;另一方面,要分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参考答案】
1为人民服务是党和政府的宗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党和政府维护人民利益、对人民负责的要求。2制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措施,是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和政府履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基本职能的重要体现。3我国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必须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拓展分析】
此类问题为高考中常见的设问,是典型的归因论证类问题。设问形式为“为什么要……”“分析……的合理性(或理由、原因)”等等,基本特征是设问中信息含量丰富,关键词多,指向明确,侧重考查材料中主体行为的必要性。回答此类试题,关键在于结合材料信息,分解设问层次,把握其中关键词,进行多角度分析论证。既要分析“做”的必然性,又要分析“做”的重要性;既要分析“谁在做”(行为主体)的原因,又要分析“为谁做”(行为对象)的原因,还要分析“做什么”的原因(行为本身)。
解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把握设问中的不同指向,运用相应的答题技巧,具体而言:
(1)善于分析客观必然性。从两个角度分析:一是客观实际决定,联系材料中的事实与国情、世情进行分析;二是客观规律决定,联系规律进行分析。
(2)善于分析重要性。要注意有两种“意义(作用)类”设问,一是发散型设问;二是收敛型设问。设问不同,答题的方法和要求也不一样。发散型设问,即分析“A的意义”,要求坚持从直接到间接、由近及远的原则展开分析,主要考查学生归纳和概括问题等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低。收敛型设问,即分析“A对B的意义”,全面考查了学生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能力,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很高。
2.(2013·全国大 纲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被合称为“金砖国家”(BRICS)。
金砖国家多为人口大国,资源丰富,且都处于中等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阶段。21世纪以来,经过各自 的努力,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已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之列。2012年,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总量的20%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超过50%。
2009年以来,金砖国家领导人举行了5次会晤,各成员国在贸易、金融、投资等诸多领域妥善处理各种分歧、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不断加强。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金砖国家为什么能够求同存异、共谋发展。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学生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解答问题的能力,要求说明金砖国家能够求同存异、共谋发展的可能性,侧重考查学生演绎和归因论证的能力。细读材料可知,金砖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大致相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具有一定的经济后发优势,对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有共同渴望,经济互补性强。因此,可以判断金砖国家的求同存异、共谋发展是各国着眼于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的体现。各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求同存异、共谋发展,主要是因为金砖国家之间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能够实现优势互补,能够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主要体现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这种对立统一推动着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参考答案】
矛盾双方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金砖国家在历史、文化、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具有各自的特殊利益,但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共同利益;各国着眼于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各种分歧,加强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拓展分析】
本题属于常见的归因论证问题,设问形式为“为什么能……”“分析……的有利条件(或不利条件)”等等。与分析必要性有所不同的是,此类问题侧重分析可能性,要求学生从行为主体所具备的条件展开分析,如根据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主观和客观条件、内部和外部条件、自然和社会条件等等。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被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认为,他的人生受益于中学教育。他常常深情地回忆自己的中学生活:
化学教师特别重视化学实验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化学实验室随时开放,学生进出自由,我那时做了许多实验。生物教师常带领学生去野外采集标本,教学生解剖蜻蜓、蚯蚓和青蛙,我用在野外抓到的蛇制作了标本。学校组织各种课外小组,开设无机化学、诗词、音乐、伦理学等选修课。师生常常一起讨论数学、物理、化学等问题,大家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大家都不怕考试,没有人为考试而开夜车,更没有人死背书。有一位数学教师在给学生的测验评分时独出心裁,出5道题,学生都答对了,但解法平淡,只给80分;如果答对4道,但解法富有新意,就给100分,还另加奖励。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个学生。
进入新世纪,素质教育 理念更加 深从心。围绕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各地进行了新的探索:课程超市、创意集市、探究性学习、名家讲坛、才艺拓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中学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钱学森的中学学习经历可以为我们提供启迪。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作用的知识,说明教育创新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文化创新 的作用这 一具体知 识点。解题的第一步,是要明确理论依据,即文化创新的作用究竟有哪些。第二步,结合材料,演绎分析教育创新的作用(教育属于文化的范畴,文化创新概念包含教育创新的概念),即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 的形成(这是对“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的演绎)。第三步,结合材料,进一步分 析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对培养人 才的具体 作用。其中,化学、生物老师的做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师生共同讨论有利于培养民主意识,别出心裁的测验评分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概括材料的基础上,再围绕人才培养这一话题,结合文化的影响与作用的知识进行适度拓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培养学生成为人才的必备条件。归纳起来,本题的答案逻辑是:文化创新的作用→教育创新的作用(促进学校文化形成)→学校文化对培养人才的意义。
本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的思维能力,更侧重考查其演绎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第二步,即由文化创新的作用结合材料演绎出教育创新的作用。正是这一步演绎,打通了学科抽象理论走向试题具体问题的关隘。在某种程度上,演绎思维能力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品质,也是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因而高考试题更加青睐对学生演绎思维的考查。
【参考答案】
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可以推动实践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和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创新促进了民主、开拓、创新的学校文化的形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拓展分析】
本题属于“关系”论证类试题,是“必要性”归因论证的升级版,这种试题强调意义分析的收敛性。此类问题要求分析某一事项(设为A事项)对另一特定事项(设为B事项)的作用或意义。这种设问具有收敛性,主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度。确定答题思路时可先进行逆推理,即先分析如果要得到B事项,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设为B1,B2,B3);再分析A能提供哪些条件(设为A1,A2,A3),分别有助于上述条件(B1,B2,B3)的成立,并依据理论发现和阐释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即A1→B1,A2→B2,A3→B3。
答题逻辑:“A可以A1,有利于B1,从而B”。
思维模型:
4.(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2年6月,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词典的正 文收录了NBA、BBS、GDP、UFO等239个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此举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有的人反对,有的人支持。
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拉丁字母出现在方块汉字中,很是惹眼,看上去就是一个异类,是对汉语的污染。”
“我想会不会过几十年,汉语成了汉英混杂的语言。”
“文化有安全的问题,再国际化,也不能把自己的文字搞乱。”
……
支持《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的人认为:
“在对外开放条件下,字母词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应善 待字母词 的使用,而非简单 的拒斥。”
“选录字母词只是对当下语言现实的承认,体现了语言使用的从简趋势,适应了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
……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现代汉语词典》收录西文字母词?请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阐明理由。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半开放试题,要求先立论(明确论点),再论证。设问比较具体,要找到可以运用的理论依据,就需要对设问中的关键词进行归纳。汉语言文字,属于中华传统文化;西文字母词,属于外来文化。由此,设问的实质就是如何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从立论看,可以有两种,即赞同或反对。若赞同,中心论点是文化的发展,主要从文化的发展(文字作为文化的载体,也要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文化的多样性等角度进行分析。若反对,中心论点是文化传统的保持,主要从传统文化的民族性、稳定性、文字的规范性等角度进行分析。不论是持赞同,还是持反对观点,都要处理好文字发展中的多样性与规范性、包容性与民族性、开放性和 纯洁性、发展性和稳定性的关系,坚持适度原则,把握一定分寸。
【参考答案】
观点一:反对收录西文字母词。理由:语言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传承中华文明需要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不反对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字母词,但《词典》是规范语言文字的范本,不应收录,至少不应在正文中收录。
观点二:支持收录 西文字母 词。理由:其一,收录字母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以包容的心态对待字母词的使用,有利于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是汉语言文字具有活力的表现。其二,《词典》收录的字母词数量很少,不会使汉语成为混杂的语言而损害其民族性。其三,字母词的使用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拓展分析】
与传统的辨析题不同,此类试题不强调答案的全面,而强调其深刻,更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个性与品质,因而成为近年来高考的常备题型。从高考试题的导向来看,备考时要注意把这种题型与传统辨析题区别开来,这种题型不用辩证表态、“持论公允”;不用全面分析,只要选择一个方面深入分析即可。
【强化训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Z企业最初是1992年由长沙某研究院投资50万元创办的小型国有企业。22年来,该企业不断改革创新,到如今已成为年销售产值超过900亿元的上市公司,进入全球工程机械领域六强。具体信息如下。
资本方面:从2000年上市起到2014年的14年间,企业国有股比例从49.83%下降到现在的16.26%,但国有资本的控制力丝毫不减,国有资本增值达800倍。
管理方面:企业实行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占比超过半数,拥有充分的话语权,能够广泛代表公众投资者的利益;技术人员个人利益和技术成果的市场化直接挂钩,并贯穿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改革方案、职工持股额度分配等关键环节,对职工完全公开,并经过职代会 审议通过,全程没有出现任何不和谐的声音。
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当前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的原因。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后,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为加强睦邻互信与友好合作关系,就边界地区相互信任和互相裁减军事力量问题举行谈判,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上海合作组织”。该组织的成立和运行为加强中国与中亚各国在政治、安全、外交、经贸、人文等方面的合作奠定了基础。
材料二中亚国家与我国西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接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 十分丰富,但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科技落后,资本短缺,工业不发达,必须与周边国家开展合作,以拓展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和拓展,将使中国与中亚诸国的互补优势和利益达到高度契合,使双方的合作存在广阔前景。同时,丝绸之路经济带也将促进中国的向西开放,在欧美市场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拓展中亚、西亚和南亚市场,对我国的外贸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与中亚地区的双边经贸合作发展迅猛。有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达到了459.4亿美元,与1992年建交之初的4.6亿美元相 比,增长了近100倍。目前,中国已成为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此外,中国还是乌兹别克斯坦的第一大投资来源国、土库曼斯坦最大的天然气合作伙伴。中哈两国共同建设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条陆路原油进口管道、第一个陆地边界上的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更是成为当今世界最长的天然气管道。这样的发展势头,超出了20年前人们最大 胆的预想,因此人们有理由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进一步繁荣发展、合作共赢充满更高期待。
(1)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相关《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说明中国加强与中亚国家合作的出发点和有利条件。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相关《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宁夏某地通过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两大工程“五德工程”和“春雨工程”,传递正能量。一是实施孝德、诚德、仁 德、爱德、礼德等 “五德工程”。为推进这一工程,该区进行评选“孝德之星”“美德之星”活动,广泛开展了“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涌现了一大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通过设置光荣榜、编写通俗读物、印制宣传品、举办道德讲 堂等形式,让这些人的先进事迹走进千家万户,使各类先进人物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并受到应有的尊重。二是实施“春雨工程”,动员辖区文明单位向农村捐赠书报和文体器材,为文化基础薄弱的“干旱”地带“增雨”,进而实现城乡文明资源共享。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说明该地实施的两大工程对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4月25日,人民日报 发表题为《“零翻译”何以大行其道》的文章,就外来语的使用发表评论,“保持汉语的纯洁性”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赞成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如今类似于WiFi、CEO、MBA、PM2.5、HTML、CBD这样的“零翻译”外来语在报刊等出版物中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在某些严肃的学术期刊里,给相当一部分的读者造成了比较大的理解障碍。外来语的过度使用既破坏了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了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又消解了中国文化精深而丰富的内涵。因此,应该努力保持汉语的纯洁性,以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维护中华文化的独立和尊严。
反对保持汉语纯洁性的人认为,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新事物层出不穷,汉语也要扩充,其中也包括学习吸收外国的新鲜语句。如“激光”“坦克”等外来语,汉化后通俗易懂;如“X光”“B超”等一些字母词因其简洁明了而被广泛使用;如“电脑”“鼠标”等一些符合汉语构词规律的意译词,已成为汉语基本词汇的组 成部分。语言不仅仅是一种记录工具,更是一种交流工具,因此它应该与时俱进,“纯洁”的语言只能让我们看懂“古文”,但“不纯洁”的语言才能让我们融入世界,活在现在。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保持汉语的纯洁性?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阐明理由。
【参考答案及解析】
1.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有利于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们共同利益;有利于巩固国有经济的支柱地位,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答出“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亦可);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等优点;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改革,可以焕发企业活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2.(1)出发点: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在加强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共同维护安全与稳定,加强双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存在共同的利益。
有利条件: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时代潮流;地理上相互毗邻,联系密切,地缘优势明显;经济上互补性强;安全上面临着共同的威胁。上海合作组织是合作的重要平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形成和拓展是重要推动力。
说明:学生从“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角度分析亦可。
(2)降低运输成本,优化中国能源结构,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推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发展,促进内陆沿边开放,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新格局;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加快我国资本“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说明:从其他角度分析,言之有理亦可。
3.实施“五德工程”,开展各种评选活动,塑造典型人物,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实施“春雨工程”,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养,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实施两大工程,有利于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
4.答案一:赞同。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历史继承性。保持汉语言的纯洁性有利于延续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觉与自信,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感。2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汉语言的发展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3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外来语的过度使用会破坏汉语言文字的严整和和谐,影响汉语表意功能的发挥,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有机推断主观题解法探究 篇10
有机推断主观题通常涉及合成或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物 (如香料、信息素、药物、赋香剂、新光电材料、阻燃剂、高分子材料或它们的中间体) , 新的有机命名反应或信息给予反应, 原料、中间体、目标产物的组成、结构或性质, 同分异构体的限定条件等信息, 以原料 (可能不止一种) , 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和反应步骤, 中间体 (一般不止一种) , 目标产物 (可以不止一种) 的分子式、结构简式或字母序号之间的转化框图或合成路线流程图等文字或化学用语为主要载体, 以各类有机物的性质与转化关系, 有机物及所含官能团的名称, 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同分异构体, 化学方程式, 反应试剂, 反应条件, 反应类型, 氢原子种数, 耗NaOH或H2等的物质的量, 设计某有机物的合成路线流程图等为主要设问方式。下面根据 “新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 精选典型试题对有机推断主观题的最新考查情况、解题方法进行分类探究, 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分析和解答有机推断主观题。
一、依据烃及其含氧衍生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不饱和度、氢原子种数等推断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已知大多数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 有机物之间的衍变关系容易判断, 原料、中间体、目标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或分子式直接或间接已知。
例1.A、B、C、D、E、F、G都是链状有机物,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Mr (RCl) -Mr (ROH) =18.5, Mr (RCH2OH) -Mr (RCHO) =2, Mr表示相对分子质量;
②中的—OH不能被氧化;
③A中只含一种官能团,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与E相差42, D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峰, 峰面积之比为1∶3∶6, 且D中不含甲基。
回答下列问题:
(1) 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
(2) D的分子式是___。
(3) 下列有关A~G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 。
a.每个A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数目为4个
b.B中所有官能团均发生反应生成C
c.C能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消去反应
d.G存在顺反异构现象
(4) B→C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5) 芳香族化合物H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 1mol 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消耗2mol NaOH, 则H共有___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若H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且1mol H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1.5mol氢气, 写出其中任意一种符合条件的H的结构简式:___。
(6) E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解析:A、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238-164=74, 由于Mr (R—Cl) -Mr (ROH) =18.5, 且74÷18.5=4, 则A是含有4个氯原子的卤代烃, 其完全水解所得的B是含有4个羟基的醇。B、C相对分子质量之差为164-158=6, 由于Mr (RCH2OH) -Mr (RCHO) =2, 且6÷2=3, 则B分子中3个羟甲基被催化氧化为3个醛基, 另一个羟基不能被氧化。由“Mr (CH3COOH) -Mr (H2O) =60-18=42,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与E (C9H12O8) 相差42”可知, D与乙酸的酯化反应为D+CH3→COOHE+H2O, 则D的分子式为C7H10O7。由D、F、乙醇、水的分子式推断, D与乙醇的酯化反应为C7H10O7+3CH3CH2OH→C13H22O7+3H2O, 由此可知, D分子中含有3个羧基、1个羟基。由“中的—OH不能被氧化, D的核磁共振氢谱图上有3个峰, 峰面积之比为1∶3∶6, 且D中不含甲基”可知, D的结构简式为 (HOOCCH2) 3COH。由此逆推可知, C、B、A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OHCCH2) 3COH、 (HOCH2CH2) 3COH、 (ClCH2CH2) 3CCl;顺推可知, E、F的结构简式分别为 (HOOCCH2) 3COOCCH3、 (CH3CH2OOCCH2) 3COH。由“158-140=18, C→G是脱水过程”可知, C发生消去反应, 则G的结构简式为 (OHCCH2) 2C=CHCHO。 (3) a项, A中含有4个官能团;b项, B中有一个羟基不能被催化氧化;c项, (OHCCH2) 3COH中含有醛基、羟基, 且羟基碳的邻碳上连有氢原子, 因此它既能被氧化为羧酸, 也能被还原为醇, 还能消去生成含有碳碳双键的有机物;d项, G中C=C连接的四个原子团或原子的式量大小顺序为, 因此其不能产生顺反异构体。 (5) G的分子式为C7H8O3。H与G互为同分异构体, 则H的不饱和度为说明芳香族化合物H中只含1个苯环, 且苯环上不能连有不饱和基;1mol H最多消耗2 mol NaOH, 则苯环上连有2个酸性的酚羟基、1个中性的羟甲基或醚甲基。2个—OH取代苯环上的氢可得邻苯二酚、间苯二酚、对苯二酚, 三者的苯环上分别含有2种、3种、1种氢, 这6种氢可以被—CH2OH取代, 也可以被—O—CH3取代, 因此H共有12种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若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且1mol H与足量的钠反应产生1.5mol氢气, 则H中一定含有2个处于相间位置的酚羟基及1个位于间苯二酚对称轴位置上的羟甲基。 (6) E中既含有3个羧基, 又含有1个酯基, 因此其既能与NaOH溶液中和, 又能水解。
答案: (1) 氯原子 (或Cl)
(2) C7H10O7
(3) ac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多卤代烃、多元醇、烯烃、多元醛、多元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依据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可以推断A、B、C分别是卤代烃、醇、醛, 依据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及已知信息可知其中所含官能团的数目。由D、E、F的分子式及相对分子质量之差可以推断D是 (HOOCCH2) 3COH。
二、依据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名称、有机命名反应逆推中间体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合成路线流程图中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名称已知, 有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简式未知, 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已知, 直接或间接已知有机命名反应或信息给予反应。
例2. (2015·江苏卷) 化合物F是一种抗心肌缺血药物的中间体,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1) 化合物A中的含氧官能团为___和___ (填官能团名称) 。
(2) 化合物B的结构简式为___;由C →D的反应类型是____。
(3) 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
①分子含有2个苯环;②分子中含有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4) 已知:, 请写出以为原料制备化合物X (结构简式为)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 (无机试剂可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解析: (1) A的含氧官能团为醚键 (—O—) 、醛基 (—CHO) 。 (2) 由C的结构简式逆推, B为则A→B是醛基变为羟甲基的还原反应, B→C是醇的取代反应 (羟基被氯原子取代) , C→D是卤代烃的取代反应 (氯原子被氰基取代, 碳链增长) 。 (3) E的分子式为C15H14O3, E的同分异构体分子中含有2个苯环、3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说明其中两个苯环处于对称位置, 苯环上取代基相同且位于左右两个苯环的相对位置, 可能是 (4) 由已知的信息给予反应以及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逆推, 与H2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以制备。由合成路线中C→D类推, 与NaCN发生取代反应可以制取。由烯烃的性质可知, 与HC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取, 由醇的性质可知, 在浓硫酸、加热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 可以制取 (或者在浓硫酸、加热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 可以制取, 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可以制取) 。另外, 由已知条件顺推, 也能得出答案。
答案: (1) 醚键醛基
(2) 取代反应
点评:本题涉及醛、醇、卤代烃、羧酸、烯烃等的结构、性质和变化, 合成路线中五步反应都是中学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有机命名反应 (或信息给予反应) 。设计X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时, 依据目标产物、信息给予反应或有机命名反应, 可以逆推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以及原料与目标产物之间的演变过程、反应试剂和条件等, 第 (4) 题具有开放性, 有利于考查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依据原料的结构简式或名称、反应试剂和条件顺推中间体、目标产物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合成路线中原料的结构简式已知, 中间体、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均未知 (部分分子式已知) , 所有反应试剂和条件均已知, 含有1~2个信息给予反应等。
例3. (2015·浙江卷) 化合物X是一种香料, 可采用乙烯与甲苯为主要原料, 按下列路线合成:
请回答:
(1) 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2) B+D→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 X的结构简式为____。
(4) 对于化合物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 下同) 。
A.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不与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
C.能使Br2/CCl4溶液褪色
D.能发生银镜反应
(5)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F的同分异构体的是___。
解析:本题已知条件有合成香料X的主要原料及其结构简式、每一步转化的反应条件、部分中间产物的分子式、2个信息给予反应, 因此可以顺着“→原料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推断各步反应类型、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第一步, 乙烯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加成反应, 因此推断A是乙醇 (CH3CH2OH) ;乙醇、乙醛与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分别生成乙醛 (CH3CHO) 、乙酸 (CH3COOH) , 由B的分子式 (C2H4O2) 推断其为乙酸。第二步, 在光照下甲苯侧链上的氢原子与Cl2发生取代反应, 由C的分子式 (C7H7Cl) 可知, C为;由卤代烃的性质、C→D的转化条件和第一个给予反应的信息推断, D为C在NaOH溶液中水解生成的苯甲醇。第三步, 由B+D→F的反应条件或羧酸、醇的性质推断, F为乙酸苯甲酯。第四步, D (苯甲醇) 与O2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 生成分子式为C7H6O的E (苯甲醛) 。第五步, 由已知第二个给予反应的信息推断, 醛E和酯F在CH3CH2ONa作用下, 反应生成 (1) 从上述推断可知, E是苯甲醛。 (2) B是乙酸, D是苯甲醇, 二者在热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 生成的F是乙酸苯甲酯。 (4) X为苯丙烯酸苯甲酯, 含有酯基, 具有酯的性质, A项正确;X具有苯和苯的同系物的通性, 与浓硝酸能发生取代反应, B项错误;X中含有C—C键, 具有烯烃的通性, C项正确;X中不含醛基, 因此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D项错误。 (5) F为乙酸苯甲酯, 其分子式为C9H10O2。A项中物质分子式为C10H12O2;B项中物质分子式为C9H10O2;C项中物质分子式为C9H10O2;D项中物质分子式为C10H12O2。
答案: (1) 醛基
(4) AC
(5) BC
点评:本题涉及烯烃、苯的同系物、卤代烃、醇、醛、羧酸、酯等物质之间的衍变关系, 特定的反应试剂和条件是推断中间体及目标产物的关键, 如H2O和催化剂、O2和催化剂、Cl2和光照、NaOH和H2O、浓H2SO4和加热、CH3COONa分别是乙烯制乙醇、乙醇或苯甲醇的催化氧化、烷基的取代、一氯代烃水解、羧酸和醇的酯化、醛和酯的偶联的反应条件。
四、依据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反应试剂和条件逆推原料, 顺推目标产物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合成路线中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均未知, 已知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及所有反应试剂和条件。
例4. (2015· 福建卷) “司乐平”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临床药物, 其有效成分M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
(1) 下列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填字母) 。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遇FeCl3溶液显紫色
c.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1mol M完全水解生成2mol醇
(2) 肉桂酸是合成M的中间体, 其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①烃A的名称为___。步骤Ⅰ中B的产率往往偏低, 其原因是。
②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步骤Ⅲ的反应类型是___。
④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___。
⑤C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 其中苯环上有一个甲基的酯类化合物有____种。
解析: (1) a项, M中含有1个苯环, 因此它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项, M中不含酚羟基, 因此不具有酚的通性;c项, M中含有3个碳碳双键, 因此具有烯烃的通性;d项, M中含有3个酯基, 故1mol M完全水解生成3mol醇。 (2) 本题只有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或分子式、反应试剂及反应条件、1个给予反应信息已知, 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均未知, 因此应由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逆向推断、顺向推断。第一步, 由苯甲醛的结构简式及反应信息类比可知, 分子式为C7H6Cl2的B的结构简式为, 第Ⅱ步反应是B的水解反应, 生成的不稳定, 脱水变成。第二步, 由反应条件可知, A是甲苯, 第Ⅰ步反应是甲苯侧链上的氢原子与Cl2在光照下发生的取代反应, 不仅可以生成二取代物, 还能生成一取代物、三取代物。第三步, 由反应试剂、条件及产物C的结构简式推断, 第Ⅲ步反应是苯甲醛中C—O键、乙醛所含甲基中C—H键断裂后的亲电加成反应。第四步, C的分子式为C9H10O2, 比D多2个H、1个O, 说明第Ⅳ步反应是C的消去反应, D的结构简式为。第五步, 由醛、羧酸的性质可知, 第Ⅴ步反应是醛基的氧化反应和强酸制弱酸的复分解反应, 则肉桂酸的结构简式为。⑤由题给条件推断, 苯环上一定有2个取代基, 它们的位置有3种可能 (相邻、相间、相对) , 其中一个只能是—CH3, 另一个含有酯基的取代基有3种可能:CH2OOCH;—OOCCH3;—COOCH3。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种数为3×3=9。
答案: (1) ac
(2) ①甲苯反应中有一氯取代物和三氯取代物生成
点评:本题涉及芳香烃、卤代烃、醇、醛、烯烃、羧酸、酯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苯甲醛是推断原料和目标产物的重要中间体, 反应试剂和条件以及信息给予反应是顺推、逆推的关键。
五、依据原料、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推断中间体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已知信息给予反应以及原料和目标产物的结构简式, 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简式未知, 大多数反应试剂和条件已知。
例5. (2015·山东卷) 菠萝酯F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赋香剂, 其合成路线如下:
(1) A的结构简式为___, 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
(2) 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 E的某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 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
(3) 写出D和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
(4) 结合题给信息, 以溴乙烷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制备1-丁醇, 设计合成路线 (其他试剂任选)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解析:本题已知菠萝酯F和原料的结构简式、各步反应试剂或条件、部分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2个信息给予反应, 因此可以顺着合成路线推断各步反应类型、产物的结构简式等。第一步, 由已知反应信息类比推断, 1, 3-丁二烯和丙烯醛受热时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的A是含有1个碳碳双键和1个醛基的3-环己烯醛。第二步, 由烯烃和醛的性质及反应条件可知, 1mol A最多与2mol H2加成, 生成的B是由环己基和—CH2OH构成的醇。 第三步, 由醇的性质及反应试剂可知, B与氢溴酸发生取代反应, 生成的C是由环己基和CH2Br构成的卤代烃。第四步, 由产物的结构简式推断, C与Mg在干醚中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由环己基和CH2MgBr构成的格林试剂。第五步, 由醇和醛的性质以及已知反应信息类比推断, D是由环己基和—CH2CH2COOH构成的羧酸。第五步, 由产物的结构简式中含有酯基及反应条件推断, E是结构简式为HOCH2CH—CH2的醇。 (2) A (醛) 转化为B (醇) , 既是加成反应, 又是还原反应。E的分子式为C3H6O, 由“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推断, 其同分异构体不可能是醛、环醇或环醚等, 只可能是对称结构的丙酮分子。 (3) D与E在热浓硫酸催化下,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F。 (4) 可以顺着“原料→目标产物”的方向推断合成路线, 先由已知合成路线可知, CH3CH2Br与Mg在干醚中化合生成CH3CH2MgBr;再由已知信息反应类比可知, CH3CH2MgBr在环氧乙烷、酸作用下反应, 可以使碳链增长, 得到1-丁醇。也可以逆着“原料→目标产物”的方向推断, 由已知信息反应类比, 要合成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OH的1-丁醇, 必须先制备CH3CH2MgBr;再由已知合成路线可知, 要制备CH3CH2MgBr, 必须使CH3CH2Br与Mg在干醚中反应。
答案: (1) 碳碳双键、醛基
(2) 加成 (或还原) 反应CH3COCH3
点评:本题涉及二烯烃、烯烃、醛、醇、卤代烃、羧酸、酯的结构、性质和变化, 既有官能团的转变, 又有碳链的增长, 还有碳环的形成过程, 依据原料、信息给予反应、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烃及其衍生物的主要性质等就能解答本题。
六、依据目标产物和中间体的结构简式逆推原料等
该方法的适用条件是:已知目标产物和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简式, 原料及部分中间体的结构简式、个别反应试剂和条件未知, 所有反应类型未知。
例6. (2015· 新课标全国卷 Ⅰ) A (C2H2) 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由A制备聚乙烯醇缩丁醛和顺式聚异戊二烯的合成路线 (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如下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A的名称是___, B含有的官能团是___。
(2) ①的反应类型是___, ⑦的反应类型是___。
(3) C和D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
(4) 异戊二烯分子中最多有___个原子共平面, 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为___。
(5) 写出与A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异戊二烯的所有同分异构体:___ (填结构简式) 。
(6) 参照异戊二烯的上述合成路线, 设计一条由A和乙醛为起始原料制备1, 3-丁二烯的合成路线:___。
解析: (1) 由分子式 (C2H2) 推断, A是乙炔 (HC=CH) ;由第②步反应产物的结构及条件逆推, B为CH2—CHOOCCH3, 所含官能团为碳碳双键和酯基。 (2) 由A、B的结构及反应试剂、条件推断, 第①步反应为, 碳碳三键转化为碳碳双键, 因此该反应属于加成反应;由反应物、产物的结构推断, 第⑦步反应是醇的消去反应, 脱水后变为增加了1个碳碳双键的二烯烃。 (3) 由酯的性质可知, 第③步反应是高聚酯的水解反应, 则C为聚乙烯醇;由第④步反应产物的名称及结构逆推, D为丁醛 (CH3CH2CH2CHO) ;由反应物和产物的结构简式推断, 第⑤步反应为丙酮[ (CH3) 2C—O]与乙炔 (HC=CH) 的加成反应, 第⑥步反应为碳碳三键与H2在一定条件下的加成反应。 (4) 由于甲烷是正四面体分子, 乙烯分子中2个C、6个H共面, 则CH2—C (CH3) CH—CH2分子中甲基所含3个H中只有1个H可以与其余部分共面, 即最多有1+3+2+2+3=11 (个) 原子共面。相对分子质量大小顺序为, 由顺-2-丁烯、反-2-丁烯的结构类推可知顺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 (5) A的官能团是碳碳三键, 异戊二烯的分子式为C5H8, 由碳四价原则可知, 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 即。 (6) 读图可知, 第⑤⑥⑦步反应的目的是由乙炔合成异戊二烯烃。由此类比可以顺推 (或逆推) 如下:乙炔与乙醛在KOH催化下加成可得催化下加成可得在热Al2O3催化下消去可得1, 3-丁二烯 (CH2—CHCH—CH2) 。
答案: (1) 乙炔碳碳双键和酯基
(2)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
点评:本题涉及炔烃、烯烃、酯、醇、醛、酮、二烯烃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从目标产物 (如聚乙烯醇缩丁醛) 或一种中间体 (如聚乙酸乙烯酯) 逆推可得反应试剂 (如D) 或另一种中间体 (如C或B) 的结构简式, 由一种中间体 (如聚乙酸乙烯酯) 或原料 (如A) 顺推另一种中间体 (如C) 或反应类型 (如①⑤⑥⑦等) 。
回味德国的“主观摄影” 篇11
“主观摄影”这一名称的由来是直接针对“客观摄影”的,并与之相对立。它特指一种计划和样式,尤其用包豪斯字体的小写排印。在随后的1951年、1954/1955年和1958年,奥托组织了三次摄影展。在这些展览中,他赋予了“主观摄影”新的含义,即它特指与奥托同时代的人所创作的极具形式意识又富于视觉张力的黑白摄影。
作为主观摄影的发起人,奥托旗帜鲜明地反对以“客观”和忠实记录事物为己任的正统摄影。当然,他承认必要的“应用摄影”,比如将摄影用于商业、运动、科学技术、政治、娱乐、家庭影集等, 即使他个人对这些类型的摄影并不感兴趣。客观摄影是需求的产物,而且应该是高超技术的典范,但它无法满足一些人在艺术上的独特尝试。
奥托和他的支持者坚信摄影器材的发展将比客观摄影为人类提供更多的帮助。虽然当时摄影还主要用于对客观事物的复制,但摄影设备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并将继续完善。摄影与其他用于印刷和复制的图像的技术相比,比如木刻、铜刻和平版印刷,更能发挥个人的才能,能创造更高的图像质量。
“主观摄影”作为战后摄影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的历史地位已被普遍承认。许多人把它和“精英主义”和“逃避主义”同等看待,认为它对当时的社会政治问题采取回避的态度。其实,这样的判断过于武断,因为在“主观摄影”的展览里也有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更多地被北美、法国和英国的前卫摄影师接受,而不是德国同行。显然,德国摄影师并不关注群体,而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的同情和兴趣,尤其是异化的个人。
从一开始,“主观摄影”展览的组织者就邀请外国同行参加,表现出将主观摄影向国际推广的愿望,但事实上三次展览的主要参加者大多是居住在联邦德国西部和西南部的摄影师。这三次展览的作品后来都被编辑成册。在这些印刷品的传播推广下,展览走遍了半个地球,从美国到日本,而且在整个50年代,在艺术界形成了讨论“主观摄影”的热潮。
随着50年代三次展览的作品的广泛传播,奥托和他的追随者被人们了解。但随着展览知名度的提高,奥托创立“主观摄影”的本意开始被人们歪曲,这其中,美国和德国的摄影师和摄影杂志的编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人声称,主观摄影已被它自己的形式主义搞得精疲力尽了。奥托对此的反应是立即清理他的“图片形式”群体,并抓紧时间于1959年出版了第三次展览的作品集。后来,他放弃了组织第四次主观摄影展览的想法。从1959年开始,奥托减少自己的社会活动,以便集中精力在埃森举办一个摄影史的展览。紧接着,他又组织了一个名叫“施泰纳特和学生”的展览,并在国内外举行不定期的巡回展出。“主观摄影”群体做的最后一件事是开办了施泰纳特学校,但由于没有足够的优秀作品而无法举办具有代表性的展览。
主观构建的标准形式(中) 篇12
3 行为类标准
行为类标准主要有本能行为标准、劳动行为标准、体育行为标准、表达行为标准。行为是意识支配的身体机能和肢体的活动。人类的行为是服务于人类生活、工作和娱乐的行为。人类的行为比其他动物的行为要多得多,其他动物的行为主要是本能行为,而人类除本能行为外,还为自己创建了劳动行为、体育行为、表达行为等。这些行为使人类比其他动物更优越,有了更强的生存能力和更丰富的生活方式。行为总是围绕着行为的目的在不断地重复实施,在重复中总结有效性动作关系,剔除多余的动作,改进低效的动作,慢慢使行为统一在优化的行为关系上,由此形成了各类行为的标准关系。
3.1 本能行为标准
本能行为标准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结合的结果,是以基因遗传的身体结构为主要决定因素的,主观性只能起有限影响的作用。动物都按自己的身体结构关系,在适应环境和竞争生存中,建立了自己的本能行为标准关系。动物本能行为的标准性在于,同类动物在本能行为上是一致的,动物的后代与它们的同类祖先在本能行为上是一致的。人类经历400万年的进化,智力和手的灵巧性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移动、饮食、攻击、躲蔽、繁殖、休息六项本能行为没有太多变化。原因是几百万年来,人类的身体结构没有明显变化,基于身体结构的本能行为也不易变化,其他动物也一样。生物的身体结构形状与其本能行为,就是定义生物物种的重要标准内容之一,这两项内容正是物种中相互区别的内容。相同大小的甲鱼和海龟很像,但海龟生活在海水中,而甲鱼生活在淡水中,它们的本能行为差别使它们成为了两种物种。有些情况,用本能行为比用外形更有利于分辨物种。本能行为标准不是主观规定在先的,是客观适应在先,固化在脑子里,更多的是感觉器官条件反射性的意识行为,不是逻辑性的思考推理行为。
3.2 劳动行为标准
人类的劳动行为在生存竞争中建立,在不断的比较中优化成为标准化的劳动行为。标准化的劳动行为是高效的劳动行为,也是方便传授和普及推广的劳动行为。人类建立的劳动行为标准会随着劳动方式的变化而增减。人类的劳动行为已经历了狩猎、渔捞、畜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机械工业、其他工业、服务业等,在劳动的重复过程中相应建立了标准化的劳动行为。随着新兴的劳动行为成为生存的主流,狩猎、渔捞等劳动行为标准已逐步消失,农业劳动行为标准和商业劳动行为标准在改进和增加新的行为方式,而工业生产劳动行为、服务劳动行为的种类在大量增加,新增加的劳动行为在实施中形成了相应的劳动行为标准。在过去的劳动行为标准中,变化比较小的是手工劳动行为标准。在文件形式的标准出现前,这些劳动行为标准都是以人为载体的,是通过长者对后生进行传授的。在文件形式的标准出现后,这些劳动行为标准开始从身体中脱离出来,总结记录在文本上,如农作物栽培方法、牲畜饲养方法、商业服务规范、设备操作规程、工序操作规程等劳动行为标准。劳动行为标准是人工操作行为的标准和劳动方法的标准,标准指导和约束的对象是人。劳动行为标准不只是体力劳动行为标准,也包括脑力劳动行为标准。因此,劳动行为的标准不仅仅是操作性的行为内容,还有专业知识应用和逻辑判断的行为内容,如用于设计劳动行为和评价劳动行为的设计计算标准和评价方法标准等。
3.3 体育行为标准
体育行为是人类锻炼体魄、丰富娱乐生活的行为,是生存基本需要以外的行为。体育行为既有行为有效性和正确性的要求,也有竞技性追求。体育行为的正确性以避免运动者受到损伤,有效性为保证训练者受益,竞技性驱使体育锻炼者不断追求更高的行为能力境界。体育行为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竞技性,都需要有标准作为保障和支持,都需要有标准作为认定的依据。体育行为的标准是体育行为传播的基础。体育行为的标准类别有体育训练标准、体育竞技标准、体育裁判标准等,训练标准是针对运动员能力提高的,竞技标准是比赛能力资格的界限,裁判标准是禁止关系和胜负判定关系。体育训练和竞技标准的主要内容是规定运动的时间、距离、力度、速度、平衡、准确、耐力、技巧、协调、姿势等要素,训练和竞技时按这些标准要素确定身体的训练部位和身体运动的方式。体育行为的标准类型有:田径运动标准、球类运动标准等等。训练行为标准属软性标准,不需要处处非常严格地执行,可以有一些非危害性动作的调整,因为,个体间存在差异,动作调整可以更好地适用不同人群。竞技标准和裁判标准是刚性标准,这类标准涉及道德、公正性、真实性和名誉的归属。因此,这类标准的执行必须是严格的、一丝不苟的。
3.4 表达行为标准
表达行为包括语言表达行为、文字表达行为、歌唱表达行为、演奏表达行为、舞蹈表达行为、戏曲表达行为、绘画表达行为、书法表达行为等。语言表达行为和文字表达行为属于人与人之间信息和思想交流的行为,歌唱表达行为、舞蹈表达行为、戏曲表达行为属于感情和艺术关系的交流和表达。信息和思想交流的语言和文字行为的标准元素是音节、调号、笔画和字词及其含义以及句子的语法等。语言和文字行为的标准是刚性标准,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到每一个音节和调号(或辅音、元音、声调),文字的准确性要求到每一个笔画(或字母),只要语言的音节、调号和文字的笔画不准确,表达的信息就会变化,有时甚至是变化成相反的意思,以致直接传达错误信息。语言除了声音语言外,还有手语言、旗语言、灯语言、代码语等,这些语言也有它们严格表达字词的标准元素。歌唱和演奏行为的标准元素有音调、节拍、和谐关系、发声部位、乐器演奏姿式、手法等。歌唱和演奏表达行为的标准是中上刚性标准,歌唱和演奏的准确性要求到每一个音调、节拍及和谐关系,否则就出现跑调或噪声。舞蹈和戏曲行为的标准元素有身体和肢体姿势及其含义、身体和肢体的运动关系及其含义、动作的节奏、唱腔、化妆、服装等。绘画和书法的标准元素有颜色、比例关系、分布、高光、投影、笔画、起落笔及运笔力度等。舞蹈、戏曲、绘画、书法表达行为是属于个性表现比较强的行为,标准的约束是比较弱的,标准的意义主要是起到传承有效的基本技艺,它们更多的是一种艺术表现,更注重特别的表达视角和表达意境。
3.5 行为标准的特点
行为标准大部分不是由标准化机构颁布的标准,但行为标准的存在是客观的,标准的特性是突出的,标准的认定主要是业内的专业机构,标准的内容是那些传授和教学的经典内容,一般通过长辈教晚辈、师傅带徒弟、老师教学生的方式进行传授。行为主要靠行为示范教学,很难通过书本自学成才。凡是需要传承的、需要重复操作的、需要进行比较判别的、需要一致化的行为,都需要建立行为的标准关系。行为的标准关系是视觉器官、听觉器官、肤感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是一种外在的标准关系。行为标准化是行为标准关系的实现(复现),行为标准化复现体是行为实施者,大部分行为的质量是以行为标准化作为判据的。早期的行为标准关系是靠人的意识记忆和身体的行为训练保存的,以最熟练和最规范者的行为作为标准,人既是标准的载体,又是标准的传播者。随着文字技术、录音技术、录像技术的发展,行为的标准可以通过文字、录音、录像的方式进行记录和保存,使行为的标准关系不会随着标准载体的逝去而消失。同种行为因时间不一样、地点不一样、人不一样,行为通常会不一样的。行为标准的形成,使行为在时间长度上不变,在空间范围内不变,在人群范围内不变,即使同一种行为由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时间去完成,所完成的行为是一样的。行为标准化还能展示群体一致化美感,如四个小天鹅群舞等。技术的发展使行为形式的许多标准内容可用文件形式的标准来记载,但人仍然是行为标准内容的执行者和体现者,是文件无法代替的。
4 实物类标准
最早由主观建立的实物标准是250万年前的石器等劳动工具标准。实物类标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物质。尽管早期的实物类标准的物质是天然的,但这种物质标准不是天然形成的,是人们根据生产和生活需要建立的。实物类标准的主要作用是样板、基准等,通常用于形状仿制、测试对比和类型识别等。实物标准的类别主要有几何形状类、度量衡类、物理性质类、化学性质类、生物性状类、质量特性类等。通常,物理性质类、化学性质类、生物性状类实物标准属标准物质,是新发展的实物类标准。
4.1 几何形状类实物标准
几何形状类的实物标准是用于作为几何样板的标准,为制作统一的几何形状产品提供对照或控制,特别是需要保证批量化生产的产品几何形状一致时,这种实物标准是非常必要的。几何形状的实物标准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对照式的实物标准,另一类是控制式的实物标准。几何形状类实物标准在几何尺寸上和表面精度上,都应显著地高于比对的对象产品,以保证对照或控制的传递精度在允许的范围内。对照式的几何形状实物标准有非接触式几何形状对照实物标准和接触式几何形状对照实物标准。最早的非接触式几何形状类对照实物标准是工具制造的标准对照实物,起源于几百万年前的石器、骨器、竹器的制造。新的金属材料出现后,几何形状的对照对象发展到铜、铁、钢等金属工具和用具。接触式的几何形状对照标准有靠模类型的标准,它们作为基准形状与制造对象进行形状接触对照检查,如光学零件加工用的“对样板”,光学“对样板”是作为形状标准,通过接触干涉检验被加工光学零件的形状偏差。随着铸造技术的出现,产生了控制式的实物标准——铸模,进而又发展了冲压模、挤压模、拉模等控制式实物标准。模具在作用上是一种控制式的实物标准。通过模具生产的产品,可保持产品几何形状的一致性,而产品表面的精度取决于模具成形接触面的相应精度。
4.2 度量衡类实物标准
度量衡器具的标准性在于其称量的量和单位的法定性。只要是在一定范围内统一的度量衡器具,就是一定范围内适用的度量衡实物标准。度量衡实物标准有接触性测量的实物标准和非接触性测量的实物标准。度量衡的测量方式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如用测量弧高和弧面直径求曲率是间接测量。度量衡的测量是有误差的,误差的大小取决于度量衡器具的精度等级,精度等级不是标准关系的属性,是测量值可靠程度的属性。度量衡器具的精度高低由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大小决定,系统误差是测量值对真值的偏离,偶然误差是测量值的不确定度。度量衡器具的精度一般都有溯源关系,源头的器具是高基准器具。度量衡器具的标准关系是链路的,上一层的度量衡器具是其下一层器具的标准或基准。度量衡的实物标准的基本度量类型有长度测量的、时间测量的、质量测量的、温度测量的、电流测量的、发光强度测量的。目前,距离、温度的测量有非接触测量的设备,距离可用激光测距仪非接触测量,温度可用热像仪非接触测量。度量衡器具使人们对实物的描述能力由定性跨越到定量阶段。有了度量衡器具和定量关系,人们才能建立生理感觉分辨力以下的细小关系的概念,才能分析研究组成物质世界的微观粒子。
4.3 物理性质类实物标准
物理性质的实物标准就是物理特性标准物质,主要用于测试仪器的校准、评价测量或测试对象比对的基准,是具有准确量值的物质标准。物理性质的标准物质的标准要素是物理性质,物质的形状、大小、多少和元素成分不是标准要素。也许物质的元素成分会影响物理性质,但物质的元素成分不是标准内容。标准物质可以有气体的、液体的和固体的。物理性质类的标准物质有光学标准物质、磁学标准物质、电学标准物质、力学标准物质、声学标准物质、热学标准物质等。标准物质通常要具有溯源性、均匀性、稳定性、重复性、复现性、测量不确定度、有效期等。溯源性是通过不间断的比较链,测量结果能够与权威的标准器相联系的特性。均匀性是标准物质间的特性的一致性。稳定性标准物质在规定时间范围内标准物质特性的保持性。重复性是相同测量条件和测量方法下,多次测量的一致性。复现性是改变测量原理、方法、测量者、测量仪器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测量不确定度是在一定置信度下,测量值的分散范围。有效期是标准物质在规定的时间期内(一年或半年等),物质特性保证准确的时期。有证标准物质分为两级,一级标准物质(GBW)和二级标准物质(GBW(E)),证书由国家计量行政管理部门批准。一级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要达到国内最高水平,由绝对测量法或两种以上准确可靠的不同原理的方法定值,如只有一种测量方法时,可采取多个实验室合作定值。二级标准物质的不确定度低于一级标准物质的水平,采用一级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或与一级标准物质进行比较测量的方法定值。
4.4 化学成分类实物标准
化学成分类实物标准是化学标准物质。化学标准物质是由物质中的化学成分种类及其含量决定的。化学标准物质是标准物质中种类最多的一种。化学标准物质有自然矿、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高分子材料、水质、岩石、土壤、pH值、离子溶液、建筑材料、油料、石油、煤矿、食品、药品、残留农药、放射性、环境化学等标准物质。化学标准物质基本上是由大量的化学元素成分及其含量来确定的。因此,化学标准物质都附有其相应的光谱标样,以检测对照。物质的谱系是其所含化学元素成分的标准关系。用于标定化学标准物质的化学元素关系,如:用于标定花岗岩标准物质的化学元素就有Ag、As、Au、B、Ba、Be、Bi、Br……CO2等70种元素及其含量。
4.5 生物性状类实物标准
生物性状类实物标准是生物标准物质。生物的标准物质主要是菌株标准物质、霉标准物质、疫苗标准物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标准物质等。菌株标准物质有有益菌株标准物质和有害菌株标准物质。菌株标准物质有双歧杆菌、腾黄微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生孢梭菌、大肠埃希氏菌等。生物性状类标准物质用于医疗和卫生相关的分析和对比,以鉴别微生物物种和有机化学物。
4.6 质量特性类实物标准
质量特性类实物标准是用于鉴别材料内部组织质量、产品零件外部质量、产品零件内部均匀性缺陷质量等级的标准物质。金属材料内部组织质量是通过金属断口的金相组织来鉴别的,金属材料的牌号及热处理工艺决定材料的金相组织。钢铁基本金相组织有:铁素体、奥氏体、渗碳体、珠光体、莱氏体、马氏体、回火马氏体、上贝氏体。金属组织的马氏金相标准金相图如图2所示。材料内部的均匀性缺陷质量问题主要是材料密度不均匀和材料不纯净等问题。质量缺陷的标准物质主要是材料内部存在的条纹、气泡、裂痕、杂质、结块、疏松等标准缺陷的物质,是用于与加工件对比材料缺陷程度的样板物质。表面质量的标准物质是用于对比表面粗糙度、表面划痕、麻点等缺陷的标准样板。表面粗糙度是零件表面微小间距和微小峰谷的不平度,是产品零件表面的一项重要的质量因素,其会影响零件的耐磨性、配合稳定性、疲劳强度、抗腐蚀性、密封性、接触刚度、测量精度等机械性能。此外,还会影响零件的镀涂层、导热性、接触电阻、反射能力、液体和气体流动的阻力、导体表面电流的流通等物理性能。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在加工面通常是均匀性关系的,检验只需选取几个抽样位置检验即可。表面划痕和麻点等是偶然性的缺陷,需要全面寻找。铸造、刀具加工、磨铣加工等都有表面粗糙度等级的对比样板,表面粗糙度标准对比样板如图3所示。表面粗糙度几乎是每种金属零件产品设计时都要给出的加工关系。对于有严格表面粗糙度要求的零件,其表面加工后,都应进行表面粗糙度的检验,检验的方法通常有:一是微测试法,用双目显微镜对加工表面进行表面轮廓不平度进行测量;二是对比法,用表面粗糙度标准比样对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进行对比检查。
4.7 实物标准的特点
实物标准的载体都是物质,标准的内容是人们设计或选择制作的,标准的存在是物质的。实物标准有多种用途,有的是直接使用(如度量衡器具),有的是对照使用,有的是校正仪器使用。实物标准有自然界实物的标准物质,也有人造实物的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应定期进行检查或标定,以确认标准物质的标准内容的可靠和有效。实物标准的关系通常是稳定的,在其承载的标准内容有更科学、更合理的选择时,也可对标准物质的内容作相应的改变。(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麦绿波.标准的存在形式与类型谱系[J].中国标准化,2012,(5).
[2]麦绿波.客观存在的标准形式(上)[J].中国标准化,2012,(6).
[3]麦绿波.客观存在的标准形式(下)[J].中国标准化,2012,(7).
[4]麦绿波.广义标准概念的构建[J].中国标准化,2012,(4).
[5]GBW07103花岗岩标准物质[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
[6]GBW07166铜精矿标准物质[S].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