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视角(共6篇)
主观视角 篇1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表明:1978—2006年,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7%, 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经过多年的发展, 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伴随着这些成就, 也引发和促进了国内社会学、经济学、人口学、统计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生活质量问题的关注和探索。形成了一个既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目标, 也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日常生活水平和幸福状况的重要研究领域。
一、主观生活质量的丰富内涵
我国生活质量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社会指标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美国社会学家林南教授与国内学者合作进行的两项生活质量研究, 又将西方、特别是美国生活质量研究中那种关注人们对生活状况的主观评价、关注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的传统引入国内[1], 形成了两种不同视角、不同内涵的生活质量研究方向———客观生活质量研究与主观生活质量研究。值得提及的是, “主观生活质量”与“客观生活质量”的概念更多是在国内生活质量研究领域中使用。国外“生活质量”的概念在内涵上, 主要对应于国内“主观生活质量”的概念, 即指的是人们对自身生活条件和状况的评价。对它的测量指标也主要是处于“认知”层面的“生活满意度”的测量。而国外对应于国内“客观生活质量”意义的“生活质量”概念, 则早已演变成“社会指标” (social indicator) 的内容, 逐渐成为人类发展研究领域的一种指标了。
所谓幸福感, 又可以称为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 well-being) , 是人们对生活幸福程度的一种主观心理感受, 具有整体性、主观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美国研究幸福感的著名心理学家E.Diener指出:“作为心理学的专门术语, 主观幸福感专指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估。”“SWB由三个不同维度组成: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是SWB的关键指标, 作为认知因素, 是更有效的肯定性衡量标准, 是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的另一个因素。”[2]这样, 按E.Diener的定义, 幸福感 (SWB) 中包含了生活满意度, 生活满意度是幸福感的测量指标。因此, 要真正全面地研究人们的主观生活质量, 应该同时包括这二者的内容。
在幸福感议题中, 幸福感影响要素研究是最核心的问题, 科学的测度国民幸福是当前多学科学术领域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重要课题。在我国当前构建和谐社会的话语背景之下, 通过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生活质量研究去获得反映人们主观感受和评价的主观性指标, 不但可以不断改善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同时也可以引导和促进人们的这种主观感受和评价朝着积极的、满意的方向发展。
二、从主观生活质量视角观察我国经济发展
幸福感影响因素固然很多, 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 总有一些关键性因素对国民幸福感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从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来看, 影响国民幸福感的关键问题主要有经济收入、生态环境、社会公平等。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问题切入, 观察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对于经济收入与国民幸福感, 有的学者将其归纳为“倒U”型关系。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莱恩在他在著作《市场民主制度下幸福的流失》一书中对此做出的解释是, 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以前, 收入每提高一点, 都会使人感到更幸福一些。但是, 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 收入带动幸福的效应会逐渐呈递减态势。
其实, 莱恩的这种观点是对现代化国家中出现的在经济增长、收入提高的同时国民幸福感下降的社会现象的阐述;是对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工具理性以及在现代化国家中出现的酗酒、离婚、抑郁、精神失常、自杀、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剖析;是对现代化国家以及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国家的一种警示。但是, 莱恩的观点并不是对上述问题的解答。如果按莱恩的逻辑推理, 就会得出收入增加会导致幸福感降低的结论。这显然是让我们思想混乱的一个答案, 这使得全世界每个国家致力于增加国民财富的发展目标变得失去了意义。
事实上, “布登勃洛克动力”的缺失才是导致“幸福陷阱”的真正原因[3]。使国民幸福感下降, 出现物质主义、功利主义和自我放纵主义等社会问题的真凶并不是国家经济的增长以及国民收入的提高。关键是人们在达到了经济增长、收入提高的奋斗目标之后失去了新的奋斗目标, 从而才陷入了迷茫的痛苦之中。
2007年底,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会、北京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在全国五个城市进行了城市居民生态需求调查, 调查显示:在城市居民理想的人居环境中, 最主要的元素是清新的空气, 其次是街道、小区绿树成荫、绿意盎然的空间, 第三是充足、清洁的水源;城市居民最可望亲近的自然环境是森林、草地;节假日休闲最向往的去处是森林公园和郊外农村田园[4]。中国, 工业现代化的环境压力、生态现代化的环保需要, 更是成为中国现代化的双重挑战。从我国的发展实际来看, 我国在生态现代化的道路上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可以从下面的几组数字中找出答案。
目前, 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的最大相对差距比中, 自然资源消耗占GNI (国民总收入) 比例等3个指标超过100倍, 淡水生产率等5个指标超过50倍, 工业废物密度等4个指标超过10倍, 农业化肥密度等11个指标超过2倍。同样, 中国农牧业造成的生态退化也较之发达国家要严重得多[5]。
2007年初, 《国际先驱导报》与新浪网就“2007年中国最缺少什么?”进行了联合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 58.9%的人认为“最缺少社会的公平公正”[6]。究其实质, 出现这种结果的一个根本原因是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产生的收入差距过大对结果公平的影响与冲击, 已使社会公平问题尤其是分配公平问题成为当前影响人们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在努力地寻找着刺激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保障大众公平的福利机制之间的平衡点。为了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劳动生产率, 就要进行一些刺激生产的改革, 就要裁员、拉开差距, 利用奖励、高收入等方式激发劳动积极性, 这就不可避免会引起贫富差距问题。而强调社会公平, 鼓励全社会都关注弱势群体, 降低失业率、提高收入、提供健全的社会保障, 又会使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下降, 使经济发展的经济动力减弱。
三、基于人民幸福感、满意度之上的经济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 胡锦涛同志强调,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 也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面临的新问题提出的重大战略。对此, 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实际, 实现如下转变是可行的。
首先, 在政治结构方面, 转变“政治集权下的经济分权”的国家治理结构。20世纪90年代, 我们国家对地方官员实行了绩效考核制、任期制和异地交流制。然而, 由于绩效考核主要是基于“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增长, 这在激励地方官员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 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趋于短期化, 一些有利于长期发展的目标被淡化甚至放弃;任期制和异地交流制在避免了地方政府本地主义倾向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强了发展目标短期化。“风险社会”理论认为, 单一货币化的生存世界直接影响和关联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经济理性扩张、工具理性横行、发展理性片面、公共理性缺失、价值理性错位使人们追求生活意义的扁平化、数字化和单一化, 把人生的消费和积累作为唯一至上的终极追求目标, 整个社会终将呈现出一种极端化趋势[7]。因此, 在经济发展水平日益提高, 人们越发强调适度均等的公共服务享有的时候, 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也应该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作出调整, 改革目前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增长至上”的激励机制, 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到“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其次, 在社会结构方面, 克服关系型社会对平等市场交易的束缚。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比较注重家庭和亲缘关系, 这也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始终处于关系型社会之中。但这也会使资源在配置过程中容易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 特别是当私人关系与公共权力相结合时, 更易滋生腐败和失公问题。
参考文献
[1]林南, 等.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构模型探讨[J].中国社会科学, 1989, (4) .
[2]吴明霞.30年来西方关于主观幸福感的理论发展[J].心理学动态, 2000, (4) .
[3]梁小民.论幸福[J].书摘, 2008, (6) .
[4]城市居民生态需求调查报告[N].经济日报, 2008-03-12.
[5]何传启.中国生态现代化的战略选择[J].理论与现代化, 2007, (5) :5-13.
[6]中国人现在最缺啥-[N].中国经济信息, 2007-06-07.
[7]张彦“.风险”研究的历史嬗变:转向与建构[J].学术月刊, 2008, (6) .
主观视角 篇2
对于幸福是什么?如何来衡量?无论哲学家、文学家还是教育学家都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他们或者通过缜密的逻辑推演,或者通过头脑中思想火花的激发,表达出各种各样关于幸福的学说。如Aristotle将“价值”看作幸福的判断标准,Tatarkiewica将“成功”作为幸福与否的标准。苏格拉底认为幸福是由知识和智慧决定的,柏拉图认为幸福是善的理念。我国古代的学者认为幸福既是一种生活方式,又是一种心灵体验,同时也是对生命的理解和领悟,并且幸福与道德存在着复杂关系。他们对于幸福的理解都是建立在其自身的价值体系和标准之上。而心理学家对于幸福的研究通常是从被研究者的立场和主观感受进行的,即幸福不是别人所认定的,而是每一个人自己的一种主观评价。在心理学领域中称为“主观幸福感”(Subject well-being SWB)。研究者认为主观幸福感是一种主观体验,是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整体评价。它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它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体验、消极情感体验三个因素,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总体质量的认知评价,即总体上对个人生活感到满意的程度;积极情感体验是指在生活中个体体验到的愉快、轻松等正性情绪;消极情感体验是个体体验到的抑郁、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也就是说整体生活满意度愈高,体验到的积极情感愈多消极情感愈少,则个体的幸福感体验愈强。
主观幸福感具有如下的基本特点:(1)主观性。主观幸福感依赖于评价者本人的标准而不是他人或外界的标准,一个人幸福与否只有他自己体验的最真实准确,因此幸福感具有很强的主观性,研究中多采用主观报告法进行评定;2)整体性。主观幸福感包括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三个方面,反映的是个体整体的主观生活质量,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指标,故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性;(3)相对稳定性。尽管每次测量会受到当时情绪和情境的影响,但从长期看,主观幸福感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量值。
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统计学变量与SWB
研究初期,SWB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口统计学方面,描述比较不同的人群的主观幸福感。研究者提出诸如年龄、性别、收入和物质状况等人口统计学变量会影响SWB的假设。虽然研究结果显示:人口统计学变量对SWB的解释力是极为有限的,Campbell Converse和Rogers(1976)发现了人口统计学因素仅能说明20%以下的SWB变异。然而,一些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确一致的预测了SWB,例如,无论性别,己婚者比未结婚者、离婚者或分居者报告了更高水平的幸福感(Lee eta1,1991)。而且,在完满家庭和单亲家庭中的儿童的SWB也有差别(Gohmeta1, l997)
关于金钱与SWB的关系是矛盾的。最初人们发现,富裕和贫穷国家中人们的SWB有差别。后来发现,在富裕国家如美国、日本和法国,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尽管人们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SWB的水平并没有改变(diener,1995)。而且,在美国收入增加和减少的被试的SWB没有变化(Diener et a1,1993) Diner(2002)认为,或许只有当基本的生理需要的满足是生活的主要目标时,收入才会影响人们的满意度,随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收入的增加对SWB只有较小的影响。
(二)认知、人格因素和SWB
如果说人口统计学变量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外在因素,那么人的认知、人格等因素则被研究者认为是影响SWB的内在因素。研究者发现,快乐者更倾向于把模糊的事件解释和回忆成积极的事件,因此,SWB水平高的人不仅经历了更多客观的积极事件,而且更倾向于积极的理解生活事件。有研究表明,人们是可以通过控制自己的思想、或对未来进行积极的预期来增强幸福感的。比如有研究显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更幸福。
(三)文化和SWB
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同的文化将会导致不同的目标、动机和价值,进而也会导致人们追求和获得幸福感的不同方法。在不同文化中个体判断生活满意度所依据的外部与内部信息的比例是不同的。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中,人们在判断生活满意度时,更多考虑个人的自主性、动机、情感等内部信息。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中,重要的是个体要保持与他人的协调,考虑他人的需要与愿望,做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情。因此,在人们作出生活满意判断时,较多依据人际关系、他人期待等外部信息(郑雪等,2002)。有关文化与SWB的研究发现,在个体主义国家中,体现出高水平的总体幸福感,尤其是对婚姻的满意度很高,同时这些国家的离婚率和自杀率也高。这一方面源于个体主义者更经常遵从于自己的兴趣和欲望,因而更易于体验到自我实现的感受。同时当个人陷入困境时较少得到社会支持,当情况糟糕时,也有可能离婚或自杀。因此,个体主义者会体验到极端水平的幸福感。而集体主义的安全结构可能使部分人感到很快乐,同样也使部分人感到疏离和压抑。
如何提升主观幸福感
(一)理解幸福的真谛、学会适当的比较
欲获得幸福感首先要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幸福,消除导致不幸福的错误认知与观念。生活幸福的人其实并不比其他人拥有更多的金钱、更好的成绩,只是因为他们对待生活和困难的态度不同,他们不会在“生活为什么对我如此不公”的问题上做过长时间的纠缠,而是努力的去解决问题。抱怨的人把精力集中在对生活的不满之处,而幸福的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能令他们开心的事情上。所以,他们会更多地感受到生命中美好的一面强烈。
(二)密切人际关系,提高归属感
集体主义文化背景下,要尽量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特征,建立并感受友情,增进社会支持。法国小说家雨果认为:“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甚至有心理学家把人际关系视为幸福的本质特征,家庭的情感支持和朋友的友谊能增加我们的喜悦感、归属感、提高自信心,能让我们感到被信任和生活充实,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幸福。
(三)树立生活目标,努力为之奋斗
幸福的人总是会不断地为自己确立一些目标,让自己清楚地知道为什么而活。当你为了这一目标而专注于某一活动时,它能让人处于一种愉悦的状态,让人感到被需要,给人以充实感。目标要高于现实,但又不可过高,即符合实际。能够激励自己,而不构成巨大压力的生活目标才是合适的。
(四)累积积极情绪,降低负面影响
主观视角 篇3
一、失误的扫描
从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的阅卷来看, 考生回答主观题中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用错原理, 回答跑题。
如第34题第二问, 要求结合材料, “运用《经济生活》中的有关知识, 阐述江苏省政府加大民生领域投入, 促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而有的考生回答时却误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这一知识点。又如第35题第一问, 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建设学习型政党的依据, 并限定了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结合材料不难看出, 这一问涉及的辩证唯物论原理有两个:一个是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 另一个是尊重客观规律性与发挥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从答题情况来看, 有的考生是从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关系的角度, 还有的考生是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的角度, 这些都不合题意要求。再如第37题第一问, 要求考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来解答“为什么中国人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今天才得以实现”的问题。有的考生回答了当今中国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措施 (如坚持以人为本, 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而不是回答当今中国改革发展的巨大成就使得自己具备了举办世博会的条件和基础这方面的内容。
2. 材料解读不准确, 信息概括有失误。
如第34题是读图题, 要求考生解读“从材料一中获得哪些信息”。从阅卷情况来看, 有些考生不善于根据学科知识正确提炼图表信息, 因而错误地认为:图表1反映的是江苏GDP增长速度过快, 而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太慢, 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极不协调;图表2反映了近几年江苏教育支出最多, 而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较少, 表明了江苏对教育事业较为重视, 而对其他民生领域则重视不够。
3. 没有阐释, 泛泛而论。
这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仅有条条杠杠, 没有展开分析。如第35题第二问, 多数考生能够回答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有利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这三个得分点, 但对这三个得分点没有紧扣设问指向阐释, 因而会丢失一些分数。另一种情况是泛泛而论, 针对性不强。如第37题第二问, 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 评析跟贴中的观点, 并针对发帖中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对这一问前半部分的回答, 有的考生没有结合“评析跟贴中的观点”来阐述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而只是在一般层面上回答经济和文化的关系。还有, 就是对这一问后半部分的解答, 相当多的考生不是围绕材料中的“以世博会为契机”来思考, 而仅是在一般意义上回答了我国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对策, 显得空泛而论。
4. 只是一面之词, 缺乏辩证分析。
如第36题选做A题第二问, 要求对亚当·斯密关于市场作用的观点进行评析, 有些考生不会辩证思考和把握, 要么阐述其合理性, 要么阐述其局限性。又如第37题第二问, 后半部分的答案评分点多, 而且每一评分点又都有两个层面 (即功能和目标) , 有些考生辩证分析能力不佳, 回答中只是抓住了某一个层次。
5. 遗漏要点, 回答不全。
如第34题第一问, 考生一般都能对两个图表分别予以说明, 但多数没有答出两个图表之间的内在关联, 为此丢分的情况较为普遍。又如第35题第二问, 要求考生“运用《政治生活》知识, 阐述建设学习型政党对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意义”, 但相当多的考生由于没有答出建设学习型政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完善党的执政方式的内在要求而丢了分。再如第37题第一问, “为什么中国人举办世博会的梦想今天才得以实现”的答案有三个得分点, 但有些考生只从某一个得分点的角度回答, 遗失了其他得分点, 较典型的是第三个得分点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不容易答到。
6. 内容零乱, 无层次感。
如第34题第二问, 有的考生将题设中的“民生领域”拆解, 分别从教育、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等方面展开阐述, 不仅不符合题设要求, 而且所答内容零散零乱、没有层次感, 这反映出部分考生缺乏对图表题解读的宏观把握能力。
二、原因的剖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考生答题失误的全面分析, 我认为, 造成失误的原因主要有六个方面。
1. 知识掌握方面的问题。
“用错原理, 回答跑题”、“遗漏要点, 回答不全”、“仅有条条杠杠, 没有展开阐释”等失误, 体现了考生在理解、运用知识方面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 “用错原理, 回答跑题”说明有些考生平时只是死记硬背了一些理论观点, 没有真正理解和弄懂所学知识, 不知道知识所适用的时空条件和范围。“遗漏要点, 回答不全”、“仅有条条杠杠, 没有展开阐释”说明有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 对知识点的掌握仅仅停留在条条杠杠的记忆上, 无论是在知识理解的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是不到位的。
2. 审题能力方面的问题。
“用错原理, 回答跑题”、“材料解读不准确, 信息概括有失误”这两种失误, 反映了考生在审题方面存在问题。其中的“材料解读不准确, 信息概括有失误”, 既说明有的考生不适应材料式试题的解答, 又说明有的考生存在审题能力不强方面的问题。而“用错原理, 回答跑题”, 说明有的考生不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 抓不住问题的主旨即出题意图。如第37题第三问, 要求考生“列举两个理念, 并依据唯物辩证法原理,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践行”, 然而有的考生由于在审题上出了问题, 偏离了设问指向的要求, 所以出现了答非所问的现象。
3. 联系实际方面的问题。
答题中的“用错原理, 回答跑题”、“材料解读不准确, 信息概括有失误”这两种情形, 也体现了考生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存在着问题:一是有些考生掌握的知识是分散的, 没有形成知识模块, 没有构建起知识体系, 因而考试时出现了原理、观点理解和运用的错位现象;二是有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考试中就不太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4. 逻辑思维方面的问题。
考生答题中“回答不全, 遗漏要点”、“仅有条条杠杠, 没有展开阐释”、“泛泛而论, 针对性不强”、“内容零乱, 无层次感”、“只是一面之词, 缺乏辩证分析”的失误, 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部分考生逻辑思维方面有问题。其中, “遗漏要点, 回答不全”说明有些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没有锻炼和养成扩散式思维的良好习惯。“仅有条条杠杠, 没有展开阐释”、“泛泛而论, 针对性不强”说明有的考生知识面狭窄, 思维呆滞单一, 结合具体场景具体分析的逻辑思维能力欠佳。“内容零乱, 无层次感”说明有的考生平时就不注意思维的层次性、条理性的训练和提高。“只是一面之词, 缺乏辩证分析”说明有的考生思维方式有问题, 没有养成辩证把握问题的思维习惯, 因而观察和分析问题时容易走极端、片面化。
5. 语言表述方面的问题。
考生答卷中出现的“泛泛而论, 针对性不强”、“内容零乱, 无层次感”这两种失误, 反映了有的考生在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方面存在问题。其中, “泛泛而论, 针对性不强”说明有的考生的 (思考) 分析能力、 (语言) 表述能力有待提升和完善。“内容零乱, 无层次感”也说明有的考生没有自觉养成使用科学的学科语言答题的良好习惯, 如第37题第三问要求结合“上海世博会”概括有关理念, 一般作为理念的东西在语言形式上表现为词组, 但有的考生却写成了一句话或一段话, 既不合题意要求, 又给人不知所云的感觉。
6. 答题规范方面的问题。
答题中存在“内容零乱, 无层次感”的失误, 也体现了有的考生平时不太注意答题的规范化, 没有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 因而导致高考答题时要么错位答题, 要么不分段落, 要么胡乱作答, 因此而丢分的也不乏其人。
三、路径的选择
前车之辙, 后车之鉴。通过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主观题考生失误的分析, 我认为学生要答好政治主观题, 提高政治主观题的得分, 在平时学习和复习中必须注意下列几点。
1. 了解题型特点。
近年来高考政治卷主观题的背景材料往往是社会热点问题, 考查的大多是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运用与综合的能力。一般来说, 简析题要求回答时注意要点完整、层次清晰、观点明确和分析到位;探究题要求首先应审好题, 不能出现知识原理定位、迁移的大偏差, 其次应注意从多角度、多层次展开分析, 最后应注意知识观点与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就解题技巧的掌握和运用而言, 教师要通过若干典型的主观题的精练精讲, 帮助学生形成各类主观题的解答思路、技巧和方法, 以避免和克服学生对某类题普遍不适应的尴尬状况。
2. 审清题意要求。
针对材料式主观题的回答,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和考试中, 首先要教会学生阅读材料, 注意材料和设问中的隐含信息, 找出关键词, 抓住“题眼”, 了解中心大意, 明确试题主旨。另外, 还要引导学生明确设问指向、确定考查范围, 知道试题是问什么的, 应该用课本上的哪些学科、哪些方面的知识点来回答, 以提高学生答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关注社会热点。
在联系实际方面, 2010年高考政治江苏卷的主观题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紧密联系社会热点, 如学习型政党建设、上海世博会等均是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二是紧密结合江苏省情, 如第34题以江苏GDP、财政收支数据为背景材料, 第37题更是以世博会江苏馆的特色来考查对世博理念的认识。这些都启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尤其是复习中, 要将当年热点与教材理论挂钩, 抓住时政热点特别是国情省情的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链接, 既要抓住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显性关联, 又要善于发掘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点的隐性关联, 并思考、研究这些热点问题的大致的命题角度, 进而把握命题可能的“切入点”, 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在答题中用错学科原理或答偏了题的情况。
4. 锻炼辩证思维。
大凡涉及“评析……”或“……评析”之类的试题, 一般考查的都是学生辩证思维的素质和能力。正确解答这类题目, 首先在思想方法上必须明确分正、反两个方面来展开, 以避免一面之词的片面性;其次要对每一个层面进行分析, 否则会显得空泛而论。为此, 建议在平时的教学和测试中, 应加强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素质和能力的训练, 以减少考生答卷上不必要的失分现象。
5. 重视事理结合。
在平时解读材料式主观题时, 教师要回归基础、重视结合, 即根据课本知识, 同时联系材料信息进行讲授, 注意书本知识和背景材料的有机结合, 指导和帮助学生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探究, 寻求事理的有机结合, 努力克服理论与实际“两张皮”的现象。
6. 使用学科语言。
高考政治主观题的评分是“采点”得分, 因此考生在答题时要准确运用学科语言, 即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 不宜使用“大白话”, 以答题的“规范性”提高答案的“有效性”。此外, 一个题目可能会同时考查几个知识点, 因而回答时要全面完整, 尽量从不同角度展开分析。这里建议在平时的考试中, 要培养学生做主观题打“草稿”的习惯, 即先从总体上理清这是考查什么学科什么知识点的题, 分几个要点, 每个要点写几个关键词, 然后顺着这个思路再在试卷上作答, 这样可以避免在答题中没有层次乱答一通或把最初计划要答的知识点遗漏掉的现象。
7. 注意版面整洁。
从高考的角度来说, 考生解答主观题要获得高分, 除了答案内容紧扣题意要求、解题思路清晰明确之外, 还要适当注意版面问题, 否则“惨不忍睹”怎么能取得高分呢?为了适应时下网上阅卷的需要, 考生千万不能错位答题, 一定要养成在答卷纸指定位置、指定范围内作答的习惯;答案内容要简洁明了, 一般是先原理后分析, 要点关键写段首、阐述分析随其后;每段的要点前建议用阿拉伯数字标明, 分点分段, 层次分明;书写工整, 卷面整洁, 以便于老师阅卷判分。
8. 研究近年真题。
一般来说, 高考真题的权威规范性, 是任何模拟题都无法比拟的, 建议教学中应多揣摩近年来的真题, 特别是研究其中的主观题的设问指向和参考答案, 弄清命题思路, 答案编制, 以及赋分标准, 掌握主观题的答题“切入点”及深度和广度, 着重教会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析, 使学生学会组织答案, 从而努力将掌握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解题的实际能力。
摘要:主观题在高考政治卷中占有很大比重, 能否答好主观题将直接影响考生政治学科考试成绩的高低。依据阅卷实际, 透视考生答题中的失误, 剖析其中的原因, 探讨应对的策略, 无论是对教师搞好教学还是对学生提高考试成绩, 都是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
主观题 篇4
语序不当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①布拉泽维奇是一位优秀的有30多年执教经验的南斯拉夫足球教练。
语病:
修改:
②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语病:
修改:
③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后,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语病:
修改:
④强调联合制作的大戏,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
语病:
修改:
搭配不当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①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重视和发展临港产业经济,应当成为解决我市经济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病:
修改:
②在异国的赛场上,在万众瞩目的时刻,当看到国旗升起、国歌响起的时候,他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语病:
修改:
③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西藏婴幼儿死亡率大幅减少,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西藏总人口已由1959年的122.8万人增加到2008年的270万人。
语病:
修改:
④电视连续剧《潜伏》开播当晚便在南京地区创下了8.01%的超高收视,且在全国同 时段电视剧收视排名中名列第一。
语病:
修改:
成分残缺或赘余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①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加剧,使各国政府不得不出台各种干预措施来稳定金融市场。语病:
修改:
②王羽除了班里和学生会的工作外,还承担了校广播站“音乐不断”、“英语角”栏目主持,居然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真让人佩服。
语病:
修改:
③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在1月14日到2月25日的43天时间全部出台,其产业覆盖面之广,扶持力度之大,在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语病:
修改:
④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在今后十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语病:
修改:
结构混乱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①各级财政部门要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特别是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要做到心中有数,全盘考虑,周密安排。
语病:
修改:
②科技部于去年提出了拉动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是中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一个必然趋势。
语病:
修改:
③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语病:
修改:
④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线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 百万元以上,目前警方已经立案侦查。
语病:
修改:
表意不明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①在2009中超颁奖仪式上,当南勇把金牌挂在陶伟脖子上时,他对他笑了笑。
语病:
修改:
②鲁能俱乐部新任总经理孙国宇嘱咐几个俱乐部的领导,新赛季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语病:
修改:
③美国政府表示仍然支持强势美元,但这到底只是嘴上说说还是要采取果断措施,经济学家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语病:
修改:
④母亲接过女儿递过来的花,放在鼻端嗅了嗅。这几朵花,极符合她的个性,清淡幽雅。语病:
修改:
不合逻辑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①当一些西方媒体歪曲报道西藏发生的游行示威、将中国妖魔化时,澳大利亚的大多数媒体和报纸、电视台都公布了事实真相,破坏了西方媒体妄图达到它们险恶目的的阴谋。语病:
修改:
②美国财政部在公布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之后,媒体就问这个数字是如何得出来的。财政官员竟然说,他们没有研究依据,只是这个数字听上去比较顺耳。
语病:
修改:
③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卡夫卡的巨大功绩在于重建并改造了传统小说的“戏剧
性”结构。
语病:
修改:
④北京奥运会期间,具有悠久历史的长城、十三陵、故宫、颐和园等无不以其迷人的风姿和厚重的文化积淀为中外游客所倾倒。
语病:
修改:
综合提升
1.下面是某位同学在竞选学生会干部时的竞选发言,读后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尊敬的评委,对各位聆听我的竞选答辩表示欢迎。②此次参与竞选学生会主席,我有足够的信心。③我当过班长,工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们的认可。④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班级活动,深受老师和同学们欢迎。⑤因工作成绩突出,经班主任推荐,在高一时我被选入学生会。⑥如果能当选,我一定会努力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⑦如果不能当选,我会为没有遇到伯乐而深感遗憾。
(1)重复多余需删除的一句是:(序号)
(2)不得体需修改的是:
A(序号)修改:
B(序号)修改:
2.修改下面这段话中的两处错误,使其语义明确、符合原意,并将修改后的这段话写在横线上。
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冉冉升起。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守着储量丰富的重庆大气田,始终“气不足”“气不顺”。
3.下面这段话有三处毛病,读后完成(1)~(3)题。
①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②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③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④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特有的民族特色。⑤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1)序号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序号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杨华的一位同学毕业后第一次求职失败,杨华写信去安慰。信中有用语不当的地方,请从中找出四处并加以修改。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难免遭受厄运,希望你能经受这次打击。你的素质不错,望你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聊以自慰,继续努力,重振雄风。下一次求职,你一定能再度创造辉煌!
(1)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 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文段有语病,请找出两处并作修改。
随着人口增加、土地减少和农业生产环境条件的改变①,生产上对小麦品种的要求一方面②越来越高;另一方面③遗传多样性的消失极为严重。这遗传多样性的丢失不仅限制了产量和品质的进一步改良④,而且使得小麦对病虫害、旱、寒、盐碱等环境胁迫的脆弱性增加,这也是当前为什么⑤小麦育种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突破,最重要的途径就是利用生物技术引入外源⑥优异基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这篇报道有不少语病,请找出其中三处进行修改。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②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踊跃发言。③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④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的意识,不重视这一点,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⑤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病句专题学案(8)——辨析并修改病句
参考答案
语序不当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语病:多项定语次序不当。修改:应为“布拉泽维奇是南斯拉夫(表处所)一位(数量)有30多年执教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词)足球(名词)教练”。
(2)语病:定语和中心语次序不当。修改:“高校学生的培养”应改为“高校培养的学生”。
(3)语病: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修改:改为“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牛羊,又可以用它作餐具来切割烧熟的肉”。
(4)语病:分句次序不当。修改:递进关系的复句,顺序颠倒。应改为“让人们不仅看到了中国戏曲在现代化问题上迈出的可喜一步,而且看到了中国戏曲的整体进步”。
搭配不当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语病:主宾搭配不当。修改:应把“重要组成部分”改成“重要措施”。
(2)语病:动宾搭配不当。修改:应在“国歌”前加“听到”。
(3)语病:搭配不当。修改:“减少”应改为“降低”。
(4)语病:搭配不当。修改:应为“创下收视率”。
成分残缺或赘余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语病:主语残缺。修改:去掉“由于”或“使”。
(2)语病:谓语和宾语中心语残缺。修改:第一处错误是不恰当省略或丢掉谓语导致谓语残缺,可在“王羽除了”后加“负责”或“承担”;第二处错误是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主持”后加“的工作”。
(3)语病:介宾结构成分残缺。修改:在“时间”后加“内”或“里”。
(4)语病:重复累赘。修改:删去“否则”后的“不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结构混乱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语病:句式杂糅 修改:语病在“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这个短语上,这个短语是由“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和“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经费的管理上”两个短语杂糅而成的,任选一个短语即可。
(2)语病:藕断丝连 修改:在一句话中,“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既是动词“提出”的宾语,又是“是”的主语,造成了杂糅。修改时可将“了”改为“的”。
(3)语病:中途易辙 修改:“观摩……庭审”的主语无疑是“我们”(省略了),但接下来的“对我们……”的主语显然不是“我们”,这种中途更换主语造成了结构的混乱,删去“对”。
(4)语病:张冠李戴 修改:第一个分句的主语“少数目无法纪的人”有可能被看成是第二个分句的主语,就变成了受损失的是“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修改时可在“损失前”加上主语“企业”。
表意不明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①语病:代词指代不明导致歧义。修改:将“他对他笑了笑”改为“陶伟对他笑了笑”。
②语病:语序不当造成表意不明。修改:把“几个俱乐部的领导”改成“俱乐部的几个领导”。③语病:表意不明。修改:将“此”改为“只停留在嘴上说的行为”。
④语病:表意不明。修改:将“她”改为“母亲”。
不合逻辑
辨析并修改下列病句:
(1)语病:不合逻辑,“媒体和报纸、电视台”属于大小概念并列。修改:删除“媒体和”。
(2)语病:暗换主语。修改:应把“在”置于句首。
(3)语病:“重建并改造”不符合逻辑顺序。修改:前后颠倒一下,变为“改造并重建”。
(4)语病:主宾关系颠倒。修改:应是中外游客被倾倒,或倾倒了中外游客。
综合提升
1.答案:
(1)需删除的:④
(2)不得体的句子修改:
A①修改:能向您陈述我的竞选意愿,我感到非常荣幸。(应换掉“聆听”“欢迎”且语言得体)B⑦修改:我会为失去更好地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而深感遗憾。(应换掉“伯乐”且语言得体)
2.答案:由于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能源需求的增加,天然气作为“对环境友好”的能源,其地位不断提高。然而,由于体制的原因,重庆守着储量丰富的大气田,却始终“气不足”“气不顺”。
3.答案:
(1)①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
(2)④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3)⑤ 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4.答案:
(1)“遭受厄运”改为“遭受挫折”(或“遭受打击”)。
(2)“聊以自慰”删去或改为“你要放宽心”。
(3)“重振雄风”改为“振作精神”。(4)“再度创造辉煌”改为“获得成功”。
5.解析:②句语序不当;④句词语搭配不当;⑤句成分赘余。
【答案】②“一方面”应移至句首“生产上”前面;④“产量”不能与“改良”搭配,应在“产量”后加上“的提高”;⑤“为什么”删去。
6.解析: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句意重复,改为“15名与会者”或“到会的15名团干部”;②“就……问题”缺少成分,在“建设”后加“做贡献”;③“当说话做事前”错用介词,删去“当”或改为“在”;④“提高……意识”搭配不当,改为“增强……意识”。
主观视角 篇5
1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现状
(1) 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意识不强
高职学生基本是高考成绩比较低的学生, 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较差, 没有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进入高职学习后, 受到的约束相对较少, 加之英语成为很多专业的公共课, 很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 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2) 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能力有限
学生在中学阶段, 过多依靠教师、家长和各种补习班, 学生只需要按照这些人和组织的安排设计前进, 不用更多地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去思考自己所遇到的问题。
(3) 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条件不足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 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自身对教材内容理解的讲解, 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内化所学到的内容。而且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由于受条件和课时的限制,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在课堂上更多地采用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模式, 学生缺乏实际探索学习的经历。同时英语课一直被认为是纯理论教学, 学生欠缺实际应用的场所和机会, 也就失去锻炼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
2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发挥主观能行动性的必要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角色是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 而且要求学生在面对认知复杂的真实世界的情境, 并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完成任务时, 承担更多的管理自己学习的机会。而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互相联系着的三个方面:第一, 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 突出地表现为我们通常说的“想”;第二, 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即通常我们所说的“做”;第三, 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在英语学习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首先学生要“想学”, 才有可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其次面对英语学习这复杂的过程, 在完成英语学习任务时, 学生才能积极地“做”——认真的学;最后,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进行良好的自我管理, 因为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肯定会遇到许多问题需要自己解决如词汇的积累、阅读速度的提高等都要求学生要有坚定的英语学习意志、十足的英语学习劲头。同时建构主义认为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忠实支持者、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 而不是决定者, 于是在高职英语教学中, 教师只是利用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资料引导学生实现学习的目的, 那么在此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地发挥自身能动性。综上, 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的整个过程,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学习的结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发挥主观能行动性培养的对策
(1) 激发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内在动机
建构主义认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 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 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 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的看法, 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并以此为据,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因此要创设舒适的学习环境, 要帮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其学习英语的信心, 重视学生英语学习毅力的培养, 从而提高其心理素质, 要优化师生之间关系,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克服负面心理, 树立信心,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勇于、敢于发挥主观能动性。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主观能的发挥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教师和学习同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这就要求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分析教学目标, 更要分析学习环境和学生实际水平, 为学生更好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创造有利条件。
1) 词汇教学
首先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 词汇是整个英语学习的基础, 没有良好的词汇基础学习就无法顺利进行, 进而要求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扩大词汇量。因为高职英语教学的课时是有限的而且词汇教学也不是高职英教学的重点, 大量的词汇学习要依靠学生自学。同时课本的词汇量是有限的, 高职英语教师可以给学生制定每学期要达到的词汇量标准, 督促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2) 听说教学
现在的高职英语教学都面临每个班的人数在50人左右, 这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造成客观上的不利因素, 因而教师在发挥自身能动性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英语学习能动性的培养。课堂上随机让学生做口语报告或小演讲, 并把其课堂表现作为最终考核的一部分。这样学生为完成课堂任务, 课前就要做搜集、背诵等一系列准备, 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发挥其主观能性自我学习的过程, 或发给学生一定的听力材料, 再让学生复述听到的内容, 这样就把英语教学延伸到了课外, 可以让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水平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材料的选择, 也为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机会和良好的环境。
3)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渗透词汇和语法的教学, 课堂上主要进行的是精读教学, 所以阅读教学也应延伸到课外。把读书笔记和和写读后感作为英语阅读教学的必要补充部分, 老师要有量的要求, 这不仅能提高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同时学生可自选阅读内容符合高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实情况,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更大。
4) 写作翻译教学
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要求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环境中的目标相符合, 教师确定的问题应该使学生感到就是他们本人的问题, 设计真实的任务、真实的活动是学习环境的重要的特征, 而高职英语翻译写作教学内容主要是应用文的写作和简单科技文章的翻译。于是基于以上两点, 高职英语写作翻译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更大程度激发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如, 学习通知、名片等内容时, 可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 在翻译时可就某种手机的说明书进行翻译。于是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学以致用, 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也愿意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挥自身能动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培养是内在动机, 它既需要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 也需要学生自身的不断努力成长。这样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能更好地发挥自身能动性, 提高英语教学的效果和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范琳.交媾主义教学理论与英语教学改革的契合[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3 (9) .
[2]王彤.浅析高职生英语学习动机[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 (4) .
[3]吴晓燕.试论建构主义对英语教学的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6) .
主观视角 篇6
以往文献多从海明威凝练朴实的语言风格来分析其创作主题,普遍认为海明威以如电报般简洁凝练的语言刻画了小男孩面临“死亡与孤独”时的硬汉形象,彰显了“重压下的优雅”之主题,其写作风格体现了海明威所倡导的“冰山原则”。[1,2,3,4,5,6,7]也有学者以叙事学理论为基础,从叙事模式、叙事时间、叙事情景和叙事声音等方面分析了海明威在《一天的等待》中的叙事艺术。[8]
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聚焦于小说中的三个主要指称词语:he,I和it,从可及性和主观性出发,分析这三个人称代词的主观可及性,探讨它们对小说主题的贡献。
1 指称词语的可及性与主观性
用于指称的词语有专有名词、有定描述语、指示词语和代词(包括零代词)等[9]。Ariel(1990)认为,不同形式的指称词语实际上标示了所指实体的心理表征在大脑记忆结构中的可及性,即实体表征的可及性,表现为其在记忆系统中的激活状态。而不同形式的指称词语,正是说话者用来标示实体表征的不同可及度,因而就指称词语的这一指称功能来说,可以把它们称为可及性标示语(accessibility markers)。Ariel指出:在英语中,代词是高可及性标示语,指示词语是中可及性标示语,而专有名词和定描述语是低可及性标示语。[10]
可及性研究主要从受话人的认知状态出发,而发话人作为认知主体的视角参与及其主体意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指称词语可能传递的表情功能未得到充分的研究。
指称形式的选择和变换与情感表达或视角移情密切有关。说话人可以根据表达需要选择主观性偏高或偏低的表达手段,通过调整与指称实体的概念距离实现话语的主观性,传达态度与情感。指称词语的确定并不以语篇、语境或者受话人为中心,而是以认知主体为中心,主观性是语篇指称手段的识解基础。也就是说,当说话人选用了某一指称形式时,这一选择标示出的可及性高低可能是相对说话人自己而言,也可能是相对受话人甚至是第三方而言的,依据说话人的表达需要而定。所以只有在主观视角核心明确的前提下,可及性原则才发挥作用。这一可及性,是相对意识主体而言的指称实体可及性,是基于主观性的可及性。[11]
在指称某一客体时,说话人作为认知主体,与该客体的概念距离越近,该客体在主观上就越可及,就越倾向于使用近指甚至自指代词进行编码;反之,主体与客体的概念距离越远,该客体的主观可及程度就越低,也就越倾向于启用远指代词进行编码。其移指表达大致呈现如图1主观性倾向:
(1、2、3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人称代词,S和P分别代表单数和复数,箭头代表移指方向,大于号>表示前者的主观性高于后者。)
主观可及性原则不仅适用于人称移指的理解,也适用于一般的指称理解。
2《一天的等待》中人称代词的主观可及性
《一天的等待》中的指称词语以he,I,和it这三个人称代词为主。其中he出现了26次,除两处是指称医生外,其余24处均指称主人公小男孩,以下只分析指称男孩的he。I指称男孩的父亲,是叙事者。It指称依发话者不同而指称不同实体。以下逐项分析。
2.1 He的主观可及性
小说开篇即以he开头,后文中he也是主要指称词语之一。而开篇的he与后文中的he的主观可及性却有很大不同。
2.1.1 语篇开头的he:
由于高描述性指称词语意味着其指称实体的心理表征可及性低,故在篇章开头用于将新实体引进篇章的通常是高描述性指称词语,代词通常不用于这一场合。[13,14]他这一指称表达“主要是个回指性的代词,人们通常不会在第一次提到第三者时就用‘他’来指称”。[15]而在《一天的等待》中,海明威开篇即用“He came into the room to shut the windows…”,显然违背了这一通常做法。读者无论是从自身的百科知识语境,还是从当前交际的有形语境中,都无从确定此处he的指称实体是谁。
这种形式与功能的不一致促使读者解读海明威以he开篇的语用理据。可及性理论认为He对受话人和发话人而言均是高可及性标示语,表明其指称实体属于语篇主观语境中的活跃实体。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海明威在小说开头这一低可及性语境用高可及性指称词he意在向读者表明其指称对象具有显著性,是整个篇章的主题。而对于这样一个具有主题地位的活跃实体却不知其所指究竟是谁,这就使海明威得以制造一种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以便了解这个代词的指称对象并高度关注这一实体。
2.1.2 后文中的he
《一天的等待》除了在开篇用he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之外,通篇在非对话性部分指称儿子的时候也只用了两个指称词:he和the boy,没有人们在这种语境中常用的my boy或my son等表明叙事者I与the boy父子关系的表达。显然这也是海明威有意而为的。海明威的这一语用动机从主观性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
在指称选择中,概念参照点是视角,是“说话人对客观情状的观察角度,或是对客观情状加以叙说的出发点”[16]。“所有语言表达都从某个视角出发”[17],诸如语篇视角或篇中人物视角,语篇视角又包含受话人默认视角(发话人与受话人共享视角)和发话人主观视角。
通常第三人称的使用出自言语双方的共享视角,以语篇话题(即第三方)为参照指向。《一天的等待》中的儿子(即he)是整篇小说的语篇话题,是作者、读者以及叙事者I共同的观察客体。
根据主观可及性原则,主体与客体的概念距离越远,该客体的主观可及程度就越低,也就越倾向于启用远指代词进行编码。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海明威选择以远指代词he为主要指称形式来指代作品中“我”的儿子,意在拉大作为认知主体之一的叙事者I(另外两个认知主体是作者和读者)与观察客体(儿子)之间的概念距离,降低儿子与父亲“我”之间的的主观可及度,弱化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降低“我”与男孩父子关系这一背景因素可能产生的亲情作用,使得“我”对男孩的描述显得更加客观可信。
小说中另一个指称儿子的词语可以验证我们上述推论。因间隔距离、竞争度、显著性、一致性和角色多少等因素的影响,小说有四处改用the boy来指称儿子。有定表达the boy与叙述者I的距离显然没有my boy或者直呼儿子的名字的距离近,即the boy显得客体距离更远,对客体经历的描述也更为客观。
2.2 I的主观可及性
第一人称经验视角可以将读者直接引入“我”经历的事件,通过人物的经验眼光来观察一切,可以更自然地直接接触人物细致、复杂的内心活动。[18]
本文则认为,除了上述效果,海明威之所以选取将I作为叙事者,以第一人称作为《一天的等待》中的概念参照点,还具有有效的人际视角意义。
对于该作品来说,作者海明威是编码者,是隐含视角参照点之一,该隐含视角以叙事者第一人称I明示。读者是受话者和解码者,是另一隐含视角参照点,我们可以将其看作未明示的第二人称you。作品中的主人公小男孩是观察客体,以第三人称he明示。根据图1,我们可以发现,作为作者的海明威选取与收信人(you=2S/2P)距离更近的指称词(I=1S)明示自己的观察视角,使得自己的观察视角与读者的观察视角之间的概念距离比与观察客体(he=3S)的概念距离更近,对于作者来说,这样可以产生两个有利结果:一是读者的主观性增加,对客体的观察结果与作者的主观认同程度也得以提高;二是客体的客观性增加,与之有关的描述客观性更强,更加可信。这与上文分析的指称小男孩的第三人称代词he的主观可及性也是一致的。
可见,海明威将自己作为作者这一隐含视角通过主观认同感更强的第一人称I来明示,更容易使读者认同他所塑造的小男孩自己一人孤独地面临死亡的来临,努力克服并战胜恐惧的小男子汉形象;而选取主观认同感低的第三人称he作为语篇的视角指向,所塑造的小男子汉形象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更加客观地彰显了海明威倡导的“孤独与死亡”和“重压下的优雅”之主题。
2.3 It的主观可及性
在小说的两个片段中,父亲与儿子对对方话语中it产生的误解推动了剧情的发展,相关文献对此主要是分析父亲与儿子是如何理解对方话语中的it的,以及根据上下文语境彼此的it实际含义是什么。本文则仍然借助参照视点来解读双方产生误解的根源,剖析海明威是如何巧妙利用视角的转换来制造指称误解,推动剧情的。
片段1:
a.Son:"You don't have to stay in here with me,Papa,if it bothers you."
b.Father:"It doesn't bother me."
c.Son:"No,I mean you don't have to stay if it's going to bother you."
在这一片段中,虽然二人用的是同一指称形式,但其指称实体却不同。儿子话语中的两个it均指他自己即将死去这件事情,而父亲话语中的it则指坐在床边陪伴儿子这件事情。
在a句和c句中,海明威再一次将高可及性指称词it运用于低可及语境。It的指称实体在其邻近上下文中并未明示,读者需通过小说后半部分男孩问父亲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会死,借助语用推理才能明确a、c两句中it的所指。
以上是从受话者即读者的角度来解读的。而从发话者的主观视角来看,a、c句中it指称的概念参照点是男孩自己,在他看来体温达到102度肯定会死,并且认为父亲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在以他为主观视角核心的前提下,即将死亡这件事情对他和家人来说已经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高可及概念实体,用i来指称也就再自然不过了。
而b句父亲的话语视角参照点已经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以父亲为主观核心了,由于父亲知道儿子的体温不会致死,故死亡这件事情根本不在父亲的视角领地之内,对儿子来说具有高可及性的死亡这一事件对父亲来说却根本不可及。而对于父亲来说,现实交际语境中的实际情形是儿子在发出上述话语时他正在床边陪伴他,这对于父亲来说是当前可及性最高的语境了。因此自然就将it理解成是指称陪伴儿子这件事情了。
片段2:
a.Father:"Your temperature is all right,"I said."It's nothing to worry about."
b.Son:"I don't worry,"he said,"but I can't keep from thinking."
c.Father:"Don't think,"I said."Just take it easy."
d.Son:"I'm taking it easy,"he said and looked straight ahead.He was evidently holding tight onto himself about something.
a、c两句中父亲话语中的it指称实体显然是体温,其先行项(temperature)已在a的前半句明示。而d句则从男孩视角出发,死亡已经来临,与自己的关联度甚至超过了体温本身,死亡此时在男孩的参照视点及其领域内具有最高的概念凸显性,所以男孩再次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将父亲话语中的it误解为死亡。上述误解更加凸显了男孩孤独面对死亡时保持镇静的主题。
可见,从语篇表层看,发话者与受话者似乎是在用it指称同一实体,而实际上双方的所指并不一致,主要原因在于参照视点出现了错位。作者海明威利用对话这一话语方式巧妙而又自然地在父亲与儿子之间进行视角切换,使得父亲和儿子实际上对彼此话语中it的指称实体不具有认知主体的身份,却以各自为背景参照进行高主观性识解从而导致误解产生,为小说制造了悬念,而且,从这些因不同主观视角产生的误解中,我们更加感觉到男孩面对自以为即将来临的死亡时努力克服恐惧,保持镇静的小小男子汉形象。
3 结束语
通过解读海明威《一天的等待》中指称词语的主观可及性,我们发现海明威不仅善于用简洁朴实的语言刻写人物,突出主题,更是善于运用指称词语增加主题的客观性,并通过巧妙运用指称词语的视角转换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使读者在读完小说后不禁对其能够灵活运用指称词语刻画人物,彰显主题而称叹。
摘要:以往研究多认为海明威擅长使用凝练朴实的语言来突出主题。该文则发现海明威还擅长运用人称代词的主观可及性彰显主题:《一天的等待》中开篇用高可及性人称代词he吸引并提高读者对主人公的关注,其余之处的he拉大认知主体(叙事者)与客体(儿子)之间的概念距离,降低描述的主观性,增加主题的客观性和可接受性。I作为叙事者可增加读者对小说主题的主观认同感。海明威还巧妙运用指称词语it的视角转换制造悬念,凸显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