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实践

2024-10-15

语感实践(共12篇)

语感实践 篇1

每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语音、词汇、语法规律, 只有掌握所要学习的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规律, 才能理解和运用。所谓语感就是在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对语言文字 (包括口头语言、书面符号) 比较直接、迅速、灵敏的领会和感悟能力。我们在英语日常教学中, 经常会遇到一些学生虽然认识整篇文章的单词, 但却无法理解文章意思;有些学生背过了上千个单词, 但却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英语句子;有些学生通常运用汉语的语言习惯来表述英语句子, 例如, 学生将“河里有一条鱼”翻译成:“The river has a fish”, 这便是中国式英语的体现。这些现象的产生归其原因就是, 欠缺对英语语言的分析、理解、判断、联想的能力, 简而言之就是缺乏英语语感。

而英语语感的形成是听、说、读反复实践, 日积月累自然而形成的。英语语感对提升学生英语素养有着重要指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语感教学, 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语感, 以达到提升学生英语素养的目的。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1) 注重平日积累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我们通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也就是说一个人读书越多, 语言积累就会越丰富, 写作也就不会成为困难的事情。这就告诉我们:大量的语言输入、存储才能使语言的输出成为可能。也就是说, 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 才能听得懂、看得懂、读得懂, 说得出, 才能真正培养出语感, 才能使语言真正成为工具。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记笔记的习惯, 要求学生把单词、词组、固定句型随堂记下, 以便学生随时翻阅复习, 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和课下经常使用, 以促进学生语感的形成。阅读和背诵是我们传统的中国语文教育的重要方法。英语教学同样要重视这一有助于学生平日积累的好方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平日的阅读, 给学生布置一些阅读的任务, 为他们推荐一部分优秀的短文供学生选读。不仅如此, 还应当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常用的单词、固定的词组和精彩的句子, 背得越多, 学生积累的就越多, 在平日的学习中不经意间就会将其转化成自己的语言, 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

(2) 注重听说训练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在婴儿咿呀学语时期, 首先听到的是爸爸妈妈亲切的声音。重复同样的话语很多次, 在婴儿的耳朵里和脑海里就会留下印象, 再对父母的语言加以模仿, 便会自然发展成单字或句子进而说出流利的话语。在英语教学中, 我们同样也需要采用“示范———模仿”的方法教学。示范———模仿本是语言教学的两种方法, 而在实际运用中, 视为一种方法的两种形式, 以表示其作用上的相互依存和彼此促进。模仿是以示范为前提的, 是示范的延续活动, 也能体现出示范的效果。它是学习外语的必要技巧, 应该用于外语教学的诸方面。即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示范的模板, 给学生一个正确的、标准的示范模本供学生模仿。教师亲自演示时, 应注意经常用英语与学生交流沟通, 语言表达尽量简洁明了, 给学生做好示范。

学生模仿要遵循由慢及快、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模仿中, 要确保准确, 要引导学生感知语言的内涵, 体会发音的位置、停顿、节奏、语音、语调等技巧。如在讲到At The Doctor’s Office时, 教师可先放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慢速模仿。在慢速模仿中突破句子中的生词、短语的语音障碍。在反复慢速模仿后, 让学生快速模仿, 练说、背诵, 直至脱口秀。模仿形式可以多样化, 比如集体模仿、分组练习等, 最后组织个别同学面向全班进行模仿示范, 并通过录音机进行比较评价, 纠正错误。要注意的是, 示范———模仿是一种伴随思维和能力培养的复杂活动, 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在模仿过程中体会, 要引导学生“悟”。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是不行的。

在课堂上, 我们要注重学生听的训练。不仅要在课堂上多练习, 更多的练习需要放在课外。如, 要求学生每天听英语磁带或英语广播等, 要教育学生养成说英语的习惯。课堂上, 要注意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多一些鼓励与赞美, 少一些批评与责怪。

二、为学生创设讲英语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我们身边有这样的例子, 一个人长期在国外生活, 虽然没有接受这个国家母语的系统培训, 但是却能使用该语言来进行交流。这是因为在国外生活时看到的、听到的都是这个国家的语言, 久而久之, 就会对这种语言产生语音、语义、语言情感色彩和语法规律等诸方面的感受能力, 也就是语感。英语教师要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使学生一进入到英语课堂就很习惯用英语交流。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设计教学语言, 尽量用英语授课, 养成良好的课堂上只讲英语的习惯, 在课堂上可以用英语配上适当的肢体语言告知学生所要表达的意思,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分析和理解能力。此外可以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学过的英语进行对话, 创建English Corner, 为学生提供用英语交流的场所;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简单的英文电影;可以每节课开始之前找学生做“duty report”“oral English”、free talk等等。这样便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兴趣, 同时也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

结语:英语学习的规律隐藏在语言现象的背后, 蕴涵在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过程中, 并且许多是属于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必须靠学习者自己去感悟, 去体验, 才来得真切和有效, 这就是语感。对英语学习的感悟, 必须依赖于英语学习者的亲身经历和体验, 语言实践越多, 这种语言感觉“悟”得越深, 语感越好。因此, 英语教学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 正如克拉申所指出的语感是直觉认识的结果, 语感的培养是语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这样, 学生的英语素养才能提高, 才会将英语这门学科变成真正的语言工具。

参考文献

[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语感实践 篇2

浙江金华白龙桥高中 张炳通

内容提要: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语感 揣摩 激发 想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课程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完整性,强调随文讲解,提倡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感无论从形成过程还是从分类、构成因素等角度看,都不玄虚。揭开语感的神秘面纱,拨去语感玄虚论的迷雾,我们就能理解并深入语感培养的堂奥。

一、语感的分类

从大处看,语感可分为听感、说感、读感、写感四个系统。可从两个角度归类:听感、读感,是接受性的,不难理解;说、写,是表达性的,这里的“感”是指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从思维角度考虑,语感又可分为“直觉性语感”和“理解性语感”两类。

一个人的语感能力大致可分解为互相关联的两种判断能力:一是对语言对象在语言知识方面的正误判断能力,包括语音感,语义感,语法感和语气感等;二是对语言对象在内容上真伪是非与形式上美丑的判断能力,它包括思想观念,情感意志,人格状态,审美鉴赏等。

二、语感培养的意义、作用

培养学生了解字词的情味,形成对语言文字灵敏的感觉,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学生语感的形成,是在语言运用的实践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在日常生活中,要有丰富的语言知识和积累,这其中包括字词、句法、修辞、结构等语文知识,而且要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相关的文化知识,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另外,还要有娴熟的语言技巧和敏锐的直觉思维。这样,当学生接触到“语言信息”时,就能从中觉察出语音 1 语调的正误,得到语音感;判断出语境中用词分寸是否准确贴切,得到语义感;体察出词语的感情色彩是否得体,得到语体感;句与句以及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紧密、连贯,得到语脉感。语感素养的养成,是在不断学习、实践中历练而成的。学生一旦有了感悟能力,不仅了解文学作品中字词的意义,领略其中的含义,懂得欣赏,而且能够灵活运用。这样,他们除了在知识领域中得以扩大与加深外,同时获得美感与道德教育,这对他们的心智发展与品德修养的陶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语文教学中的语感训练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感情的净化,是充满生机的、积极的教育。

语感培养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语文是基础性工具,基础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传统语文教学观强调的诸如文道统一,情意统一等,正是语文教学中包含的道德情操,个人品格,人生价值,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人文因素,与语感培养是一致的。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语感培养和训练,是基于传统又超越传统的积极扬弃。语文教学根本的第一位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习语言,而学习语言的途径是:“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迅速领悟语言文学的能力。

当前,语感成了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热点。王尚文教授认为:“语感和语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核心,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可见语感培养之重要。叶圣陶先生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语感训练,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感觉。”吕叔湘也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语感能力。”这些都强调了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的心灵与感觉和课文作者在言语形式中的遇合,也就是把课文言语对象化于学生的心灵与感觉,从而创造出新的文化心理结构。

三、语感的性质

语感是人们对语言文字或语文现象的敏锐感和迅速领悟的能力,语感不仅包括语言文字表面意义的了解,深层意义的领会,更重要的是能从这些意义中品味出其中的情趣,体会其中的感受。

1、直觉性 它是一种对语言下意识的本能反映,超越了中间的分析、推断与验证的环节,靠直觉思维便能自然识别与理解别人的言语。简言之,语感的直觉性就是对言语的顿悟。比如说对于“我去看医生”这句话,谁都知道传递的是这样一个信息:“我病了,去医院叫医生诊断治疗。”不会理解为“我”去探望医生。有时一个句子读起来 感到别扭,不一定就知道毛病出在哪,只知道不顺畅,一篇文章写得很美,不一定都能条分缕析说出道道来,只知道这篇文章读来酣畅淋漓。这其中靠的就是直觉能力。

2、整体性 语感的整体性是指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意蕴。它对言语对象是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的整体把握。而不是把它切分来理解。如《林黛玉进贾府》一文,描写林黛玉的一句“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中的“风流态度”,不能把“风流”解作“跟男女间情爱有关的风流韵事”,而应根据前后文把“风流态度”整体解作“言行举止所表现的风韵神态”。

3、联想性 在语感敏锐的人心里,“田园”不但解释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释作“春天的雨”,读到“初春”二字,就会有说不尽的意趣,联想到的是“新绿”、“希望”、“朝气”;读到 “暮秋”二字,则会产生某种说不尽的意味,联想到“寂寥”、“惆怅”、“失落”等。

4、情感性 语感不仅仅停留在对言语现象在语文知识正误的判断上,而且要对言语内容的真伪与言语形式的优劣作出感悟,从而引起主体情感的振荡。和主体的心灵与言语的内容产生和谐共振,感应相融;起到融情合意的效果。比如读了余光中的《乡愁》,就会产生一种深深的离愁,而读了鲁迅的《药》,心情则会显得沉重。

5、多维性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出色的文章或作品,语言文字必然是作者的旨趣的最贴切的符号,作者的努力既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阅读过程是一种能动的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阅读主体在立场观点、思想志趣、生活经验、文化素养等方面的个性差异必然会影响到他们对同一客体的感受和理解。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千个学生阅读鲁迅的小说《阿Q正传》,其头脑中就有一千个不同形象的阿Q,这就意味着对文章的感知是因人而异。

四、语感的培养

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上还总在着片面追求知识点的现象,忽视语言能力培养,忽视让学生去对语文材料进行感受和领悟的弊端,使语文教学陷入误区。因此我们必须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1、由单一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语文能力的培养;

2、由注重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转变到对语言材料的感受领悟;

3、由注重篇章结构的详尽剖析转变到对语言的品味;

4、由注重静态的语言分析转变到重视学生动态语言的学习和教师教学语言的示范。概括地说,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学生语感的培养。

3(一)、借助电教手段,激发语感。据资料统计显示:人们获得的知识20%来自听觉,60%来自视觉。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的意思。语言文字本身没有图象可直观感受,借助电教手段的目的是通过听觉、视觉的刺激,重组语言材料,配合心理活动,产生感知,形成表象,感受语言的奥妙。再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情境,从而达到对语言的感受和理解。

比如学生在读郁达夫《故都的秋》(高中语文第三册)中“天可真凉了——”那句叹息声时,总是体味不到故都深秋时节人们闲聊的场景。但当听到那带有浓浓的北方音韵并带有儿化的“天”字和念得很高,拖得很长的“了”字的放音朗诵,同时观赏到体现“清”、“净”、“悲凉”的flash画面时,学生感悟到的故都的秋味与原先的感觉就大不相同了。

在教学鲁迅《阿Q正传》时,剪辑反映阿Q人物性格的电影片断,以课件形式进行教学。学生会由对阿Q形象的笑,转为对阿Q人格的悟。通过对阿Q在不同场合言语行为(声音图象)作比,可激发出学生语感(阿Q的双重人格):自尊要强又自轻自贱;质朴任性又狡黠保守;无赖霸道又懦弱愚味;憎恶权势又趋炎附势。可谓 “窥一斑而见全貌”。进而领悟到作者解剖了当时中国人的的灵魂,揭示国民的劣性,以唤醒沉睡的民众。

(二)、通过反复朗读,积累语感。语感之“感”,源于所感之“语”。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刘勰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都强调了朗读的重要。对一些典范的文章进行反复朗诵,有助于对文章的整体形成准确的认识,了解文章的思路结构,对培养语音感、语义感和语法感有很大促进作用。

唐彪曾说:“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也,我之文也。作文时,吾意欲所言,无不随吾所欲,应笔而出,如泉之涌,滔滔不竭。”可见熟读能使文感达于化境,进而转化为写作能力。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诵读中语调、节奏、语流反复刺激,便在熟悉者特定的精神上留下“声音映象”,这种内在的映像遇到外界的刺激,熟悉的语言流便会自然而然地从记忆中溢出,有助于创新和应用。

朗读是心灵的对话和交流,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在朗读过程中,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每篇课文都要有足够时间让学生去熟读:一读领悟主旨;二读领悟语脉(句、段连缀与结构);三读品味语言;四读感受语情。在熟读中循路入境,与作品人物同行,与作者心灵同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体会形 象美;品味语言美;追求创造美。

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对于优美的散文,经典的诗词,一定要勤记多背,增加积累,并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言语,这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三)、鼓励想象联想,诱发语感。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作者或说者若能传达出、读者或听者若能捕捉到那种言语之外的高情远韵和“可解不可解”之意,他们的语感才是最敏锐、最深切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想象与联想,对于这种最敏锐、最深切的语感的形成与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想象是以记忆中的表象为基础对于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联想是由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李健吾《雨中登泰山》里将虎山水库的水比喻为“黄锦”“细纱”,像虬龙“回到了故居”,又将它比拟为人,是“躲在瑰丽的黄锦底下”;朱自清《荷塘月色》将如丝如缕的荷香写成远处高楼上的琴声,运用了比喻、通感。他们传神的描绘都借助于由想象、联想引发的修辞手法的运用。

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培养语感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如王实甫《长亭送别》(高中语文第四册)中“碧云天,黄花地,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中的“染”字,如果没有联想想象就很难领悟它的实际含义。教师要进行点拨,让学生去感受文字所表达的以景衬托出离人的情绪,进而领悟到深层的情味:“染”字沟通了景物与情感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合而为一。这正是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的绝妙之处。

(四)、通过揣摩分析,深悟语感。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一篇优秀文章,人物形象的确定、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字表达的精要、贴切、形象。

语感的对象表面上是语言,实际上是语言背后的语言行为的主体——作者。语感实际上是经由语言通过语言又超越语言去感受作者的内心思维和情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理解文字表达的深层含义,品味 作者的谴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

一般来说.记叙文应注意对有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诸因素的综合掌握;阐述事理文章应注意作者针对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说等问题,力求全面掌握作者写作意图;抒情文章应注意掌握作者的倾向、感情的基调等等。如《三块钱国币》(高中语文第四册)中杨长雄与吴太太的争辩过程是:所有破了的花瓶都不是主人打破,而是佣人打破的,因为佣人的职责决定只有他们能有打破花瓶的机会,所以有打破瓶的权利。简言之:职责——机会——权利。这显然是不成立的。这个推论犯了两个错误:

1、以偏概全:打破花瓶的不都是佣人;

2、偷换概念:职责给予的机会不等于权利。就象驾驶员有接触人的机会但没有撞人的权利一样。作者这样写不是与杨长雄的形象相矛盾了吗?通过让学生揣摩分析再由教师引导便可发现,原来作者是故意这样写的。因为对待吴太太这样胡搅蛮缠的泼妇,光讲道理是行不通的,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语感分析最大的难点是把握语言的隐含信息。例如:《林黛玉进贾府》(高中语文第四册)中,作者在描写“荣禧堂”时,特意介绍了“乌木联牌”的联语:“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这幅联语明显信息无非是:座中贵人和宾客佩戴的 宝饰珠玉明如日月,光彩照人,礼服上的图饰美似烟霞,绚丽夺目,一派富贵气象!但通过揣摩分析可悟解到其隐含信息,这幅对联不只是写贾府的大富大贵,还提示了贾府在上层统治集团中建立的广泛的政治联系,所谓“谈笑尽显贵,往来皆达官”,从侧面反映了贾府炙手可热的政治权势。而这种“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极盛景象,正暗示着小说盛极而衰的结构。这些就是联语体现出来的弦外之音,味外之旨。

语感培养较之语文知识教学显然要困难得多,因为语文知识教学一般很少有心灵的参与,它以知识点为主,有标准答案;语感培养则不同,教师要设法以学生的心灵激活文本言语,以文本的言语点然学生的心灵。

语感的获得是多方面的,要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学校学习与家庭社会生活相结合,使语文学习无时不有,无处不在。通过广播、影视、书报、交际等多种实践活动,扩充学生的知识,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形成终身受用的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尚文 《语感论》(修订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杨春鼎 《直觉、表象与思维》,福建教育出版社,1990。

语言实践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篇3

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语感”的培养必须经过亲身的语言实践,即让学生大量接触规范的、文质兼美的语言材料,养成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并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形成各种好的语言模式,提升学生语言的理解力与表现力。

一、接触语言材料,感悟语言的生命力

“语感”培养的有效途径是尽可能多地接触经典规范的语言材料,通过亲密接触增进对母语的情感,使得眼中的语言文字成为形体优美、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鲜活的生命体,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如此一来,亲近母语就如同与美神对话,与智者谈心,会陶醉于她的绰约风采中,沉浸在她的美妙境界里,获得真正的美的享受,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语感”。这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伴随着语文教与学的全过程。

在辨识汉字时,我们可以像汉字研究专家萧启宏那样,引导学生发现并探究汉字的形质兼美以及所渗透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例如 “伐”字,从人从戈,人扛着戈,自然有讨伐、攻打之义;古人攻打对方前要下战书,列出对方罪状,陈述攻打理由,故有声讨之义;双方交战,就要把对方打倒,砍树也是把树砍倒,故有砍伐之义;战场上击倒对方,割下耳朵以待战后请功,故有功劳、功业之义;凭割下的耳朵记功,耳朵割得越多受赏也越多,可据此自夸,故有夸耀之义。有了这样的亲密接触,我们自然就不会认为汉字只是由笔画偏旁构成的抽象符号,而会深感它们具有丰厚的文化意蕴,理解运用时既要考虑到它的工具性,也要关注到它的人文性。

在理解积累词语时,我们仿佛徜徉于语汇的百花园里,真切地感受母语的生命魅力。例如学习成语,大可不必一味地死记音、形、义和语法结构,而应品读玩味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成语中有历史事件,像“草木皆兵”“破釜沉舟”等;有历史人物,像“墨守成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有传统美德,像“诲人不倦”“知恩图报”等;有气象,像“风和日暖”“云消雾散”等;有花草,像“落花流水”“草菅人命”等;有色彩,像“姹紫嫣红”“颠倒黑白”等;有属相,像“声色犬马”“狐假虎威”等;有数字,像“一目十行”“三令五申”等;有修辞,像“鳞次栉比”(比喻)“祸起萧墙”(借代)等;有哲学思想,像“揠苗助长”“过犹不及”等。以这样的视角接触成语,理解与运用时就会着眼于精神文化的层面。

文本的阅读,特别是名人佳作,更便于我们大量地接触语言范例。作为能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常成为文人抒写自己情感,一泄心中块垒的首选。例如,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失败后屡次遭贬。第一次被贬朗州,十年后应召回长安,他借游玄都观赏桃花,作诗一首: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第二次,他被贬连州,十四年后再度应召回京,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赏桃花》诗: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这看似信口吟来的句子,实乃诗人率性言情,他借诗调侃了反对革新的保守派,显露出豁达的胸襟,表现出不屈的性格。像这样的语言材料多读一读,多品一品,不仅能感受汉语的魅力,而且能获得人生的智慧。

在语言表达运用中,我们也可以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来感悟其不同的表现力。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述,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关于人生的境界,当代学者冯友兰先生说:“我们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划分为四个等级,从低的说起,它们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而近代大学问家王国维却引用了三句古诗来描述一个人成就事业必经的三种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比较一下,我们会感到冯先生的表述高度概括,具有很浓的哲学气;而王先生的用语则形象生动,耐人寻味,让人易诵易记。如果王国维先生用“树立远大志向”“执著追求理想”“历经千辛万苦终有所成”来表达成功者的三种境界的话,恐怕就会失去语言个性,更难以凸显语言的生命活力了。

二、创设语言情境,养成语言的感受力

“语感”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就是创设情境进行生活化的演练。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上语言课时把学生带到野外,要求大家观察天空,从自己的语言中找出恰当的词来形容眼中的天空,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开来:

“天空像刚被雨水洗过一样……”

“天空是纯净的,连一根羽毛也没有……”

“天空是碧蓝的,好像切列西卡的童话里的天空一样。一会儿天鹅就要飞来了……”

“天空是柔和的。”

“天空是忧郁的。有乌云已经从北面涌过来了。”

“天空是宁静的。当有雷雨的时候,天空是多么不平静啊!”

“天空在沉思,它在回忆着云雀的歌唱。”

“天空贴近地面了,夏天的天空比现在高,有燕子在天上飞。现在看不见燕子。天空在凝神静听:燕子是不是躲到树丛里去了?”

“天空在晒太阳取暖,很快太阳就要被乌云遮住了。那时侯它会觉得多么冷呀!”

……

这些语言虽然很稚嫩,但是表达了孩子们真实的想法,他们在搜寻和挑选鲜明的、带有清香味儿的词语中产生富有诗意的想象,让词汇和思想在心灵发生碰撞和汇合。这样的训练,无疑会养成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语感”养成无处不在,完全可以活动化、生活化。例如开展一些亲近书本的活动,或让学生开辟一个自己的图书角,或形成班级间的“图书共赏”机制,或经常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或定期召开上市新书发布会,或通过网络进行主题阅读,等等。又如,因地制宜地开展其他课外活动:我要求学生经常带着小本本,随时记下所读、所见、所闻、所想,并互相交流,学生们刚开始感到是一种负担,后来觉得是一大乐事;我还鼓励学生做“特殊家务”,即帮父母读报、写信、签订契约等,大家做得很出色,有个学生还写了篇《我当上了“家庭秘书”》发表在团中央主办的《中学生》杂志上。学生在动态的情境下阅读与表达,语言的感受力自然能得到很大的提升。

新课程倡导开发课程资源,语文学习不只局限于教材,而应由教材延伸到书报,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校园内延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近些年来,我坚持实施每天五个“一”工程,即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日正一字,日积一词,日摘一句,日读一文,日写一“纸微博”。这样坚持做下来,我的学生就都长了一双“语文眼”,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力,知道怎么向生活中去淘语文之“金”。

三、进行语言训练,提升语言的运用力

“语感”是一种能力,它当然需要科学有效的训练。有一种比较实际的训练方法,就是进行语言的转换比较,在品味中感受,在感受中辨识,在辨识中提升“语感”。我们平时可以多做做“语言转换”的“体操”,从一个句子的小练习入手,例如:

走私贩毒,罪行没有比它更大的了。 —→ 走私贩毒,罪莫大焉。

替老百姓讲话,有什么罪过? —→ 为民请命,何罪之有?

我们每天要应对数不清的作业。 —→山一样的作业,雪片般的习题,抄写、抄写、抄写,练习、练习、练习,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化学、物理……泉涌似不竭,江流般不息。

这样把本来很普通的、表现力不强的语句换一种说法,然后对比着品一品就会感觉到它们或凝练,或典雅,或生动,或幽默,如此便玩味出其中的意趣,感悟出其中的妙处。

我们还可以进行一段文字的“转换”训练,例如:

理想靠实干才能实现,尤其是在处境艰辛、遭遇痛苦、面临危机的时候。实干才能走出困境,摆脱危机,走向辉煌。

是她,用实干,于风雨中绽放成铿锵玫瑰。她是朴槿惠,2012年韩国大选最后的赢家。探索她的成长,或可带给我们深深的启示。青葱岁月,偌多艰辛,父亲遇刺,搬出青瓦台,即便痛苦再多,她踏实肯干,悉心沉潜。复出后,大国家党面临信任危机,在议员议论纷纷之时,她毅然卖掉党政大楼,奔走四方,到处演讲,搭建帐篷,安抚民众,重树大国家党形象,实属不易。一般人,能做一个气质优雅的女性不难,可在危机面前,力排众议以行动力挽狂澜很难;做一个衣着光鲜的女性不难,可在艰难面前,树立起实干高标难上加难。如此,终成一株傲然玫瑰。

这样一“转换”,把抽象的议论变成了具体的实例,既增添了视觉美感,又增强了说理的力量。

“语言转换”还能够进行反向训练,倒过来探究语言的亮色与语言的运用力。例如下面一段论述“爱自己就是在困难面前要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的文字:

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如果把语段中的 “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没有月华” 转换为“独自面对困难”,把“自己送给自己一束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 转换为“自我安慰,自我鼓励”,把“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转换为“以美好的心情生活下去”就会显得乏味。通过仔细品味、感受与比较,我们就会意识到原文作者运用了形象思维,采用具有画面感的语言表述形式,更能激发读者的审美情感,增强对语言的感受力。

经常性地运用转换比较、品味感受的方法进行语言养成训练,学生的语用力就会不断提升,“语感”就会逐渐增强。

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 篇4

一、当今初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着长期忽视语感教学的现状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 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这是新课程标准语文教学大纲中所明确阐明的语文的性质, 同时区别了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其中语感教学可以作为区别语言类学科与其他学科教学应用的一个重要部分。李珊林说:“语感是一种文学修养, 是长期的规范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的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王尚文说:“语感是人对语言直觉地感知、领悟、把握的能力, 即对语言的敏感, 是人于感受的刹那毫不假思索的情况下有关的表象、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主动自觉地联翩而至这样一种心理现象。”李海林指出:“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深刻的直觉。”杨炳辉指出:“语感感性中暗含着理性的认识和本质的理解, 直觉中潜伏积淀着逻辑理智基础, 这样就可以在感性里同时了解本质。”以上关于语感的定义从不同角度和方面揭示了语感的性质和特点, 大大丰富了我们对语感的认识。但是, 如何将语感教学投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对于初中生, 语感就是语言文字表达了什么意思学生要明白, 并且需要学生在阅读后能够有效表达出自己的心理感受。因此, 语感教学应当是对初中生准确而又灵敏的感染力和领悟力。例如, 当我们在诠释有关红军长征的阅读时, 我们看到“红”这个字, 部分学生可能意识到, “红”代表一种颜色。而在进行语感教学中, 我们会进一步关注到它不只是代表一种颜色。在其他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红”还可以表示成绩优秀, 知名度高, 日子过得红火或者无产阶级政权等意思。这说明了语感教学的必要性关乎初中学生对语文阅读的理解能力。语文改革进行得再怎么热闹, 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却没有真正得到提高, 那么无论如何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徒劳功。

二、语感教学的特征与理论建构

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推行是解决初中语文教学历史困惑的一个有效途径, 同时语感教学是促进语文教学理论的实践运用到语文学科本位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为语感研究提供一个整体框架和认知背景, 并从中寻求、确立本研究得以展开的起点。其次是从美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种学科的各个维度作为出发点, 主动为语感理论研究和语感教学的推广寻求一个既多元又开放的思维视野和认知平台。

三、语感教学的策略

要想真正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语感教学, 教师必须从自身做起, 同时要具备以下两个必要素质。首先, 要将阅读的教材完全吃透。初中语文教师要讲授的课堂内容源自教材, 同时高于教材。在教材与教辅的参考下, 教师对授课内容要作出相应的、适当的调整, 同时也需要对症下药, 根据学生的特征和需求授课, 将语感教学的中心渗透到学生心中。其次,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要从培养语感做起。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有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重要内容往往被很多语文教师忽略, 其实仅仅单纯进行表层的教学, 我们的工作并没有全面完成。语文包含听、说、读、写这四大核心要素, 与此同时还有语言材料的积累、审美情趣的培养影响要素, 初中语文教师有必要把这些要素融合, 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的能力上得到有效提升。

四、语感教学的实际应用

我认为, 教师应当分别在朗读教学中、语料积累中、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语感。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悟,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读出韵味、感情和技巧, 直到有效地感悟出只凭文本语言分析难以理解的思想内容。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始终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多多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给予学生必要的推荐书目, 达到一篇带多篇的效果。叶圣陶先生也指出:“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针对教育学家的启示, 初中语文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和体验生活。教师应当教导学生体会语言, 要像品尝茶一样, 慢慢地品尝体会, 仔细地辨别区分。教师在分析教材课文时, 要讲求语言的准确、鲜明和生动。

综上所述,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语感教学阅读训练融入到课文的分析和比较当中, 要在突出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下, 有意识地加强语感训练的比重, 把语感教学中的语言表达作为重要原则。

翻译公示语感想 篇5

一、公示语定义

公示语又称为标志语、标识语、标示 公示语、标语等,和日常生活戚戚相关,是给公众在公众场合看的文字语言,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实用语言,是一种公开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公示语人们日常生活涉及面最广的宣传用语,几乎随处可见,例如路标、广告牌、商店招牌、公共场所的宣传语、旅游简介等等。公示语是国际化都市、国际旅游目的地语言环境、人文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公示语意义重大,对公示语的任何歧义、误解、滥用都会导致不良后果。错误的翻译会影响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形象和对外交流,也给外国游客带来诸多不便。公示语体现了一个时代、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习俗和风貌, 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

二、公示语的分类

公示语是一种公开的和面对公众的,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实用文体。通过不同的判定方式,公示语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公示语的实用性功能分类,公示语可分为指示性、提示性、警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五大类型。

①指示性公示语体现的是周到的信息服务,没有任何限制的意义。其功能在于指示服务的内容而非采取强制的态度去执行。如,Subway地铁车站;Information问询服务等。

②提示性公示语是引导人们在公共场所进行活动的信息提示,大部分提示性公示语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起 着公共提示作用。如: Sold Out 已售完;Wet Paint 油漆未干等。

③警示性公示语带有较为明显的提醒告诫作用,以此告知人们对潜在的危险进行防范和注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它包括温馨提示和警告公众需要注意的事项。如:Fasten your seat belt 请系上安全带;You’re your head 小心碰头等。

④限制性公示语对相关公众的行为提出限制要求,语言应用直截了当,但无强制、粗暴、无理语气。如:Ticket only 凭票入场;60km/h(限速)60公里/小时。

⑤强制性公示语要求相关公众必须采取或不得采 取任何行动。语言应用直白、强硬、没有商量余 地。NO SMOKING 严禁吸烟、NO OVERTAKING 桥上严禁超车等。

2、通过公示语的载体来划分,可分为传统标示牌(金属的,木制的,纸的 或直接写在墙上的等等)和电子(数字)标示语;书写方式不 同,可分为符号的,文字的,图像的或这几种兼有的;通过用 途来划分,可分为交通和道路公示语、公共场地公示语、旅游 公示语、商业公示语、环保公示语等等。

三、常见的公示语不规则翻译分析

我们现在的公示语存在很多问题也不容忽视。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公示语翻译过程中遇到的一些不规则翻译。

1、信息的篡改与丢失。我们来看看公示语小心落水的译文。小心落水的公示语标牌通常是竖立在河边或者水塘边, 奉告人们注意安全, 不要掉 进水里了, 但是有人竟然把它译成了Please Mind Falling Water。该译文不是提醒人们注意不要掉水里, 而是注意正在落下来的水!还有这样的译文: Carefully Fall into the River, 它不是奉告人们注意安全, 而是劝告人们掉河里时要小心!2 语言的失当与错误 译者的语言功底不扎实, 翻译时难免就会出差错, 很多公示语译文就存在着语言的失当问题。北京某候车室入口处有公示语标牌如下: 警务工作站, 其译文竟然是 Police Affairs Station;有些地方的 公厕的译文是 Public T oilet;宾馆的 前台被译成了 Front Desk, 出口被译成了 EX IT GATE, 这些都让人感觉画蛇添足。标牌制作者的粗心 标牌制作者不懂英语也是造成公示语双语标牌错误百出的原因。验票口译成了 CHECK TICLETSHALL。笔者估 计这里的英语应该是 Check Tickets Hall, 我们暂且不说语言的地道与否。

四、公示语的英译

我们任重而道远

公示语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交流有重要指导作用,随着全球化和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频繁,公示语的英译也日益重要,我们要认真对待公示语的英译,正确规范的翻译公示语。在公示语英译的过程中,注重加入人情味,使得公示语的翻译更加准确和地道,给公众和外来人员良好的印象。在这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 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英语成为各国人们沟通的最便捷的工具。因此, 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日显重要, 其目的非常明确, 即在必要的场合能够指示、提示、警示、帮助在华外国朋友更方便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和娱乐

在语言实践中培养小学生英语语感 篇6

关键词:语感;生活实践;主观能动性

G623.31

英语语感可以很好的培养人们的感知性能,使得人们能够快速的掌握和实际运用英语。它作为一种感知力,并不是仅仅依赖于简单的知识累积就能获取的,而是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培养才能形成的,这对于英语学科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为提升其英语的整体水平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创建适宜的环境,强化语感培养

一门语言语感的培养与所处的环境氛围或者知识材料密不可分。作为一名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必然缺乏相应的英语学习氛围。所以要想强化英语语感的培养,就必须通过创建英语教学环境,特别是在英语听力和口语训练方面要切实加强,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积极融入到英语学科的学习当中,进而逐步提升其英语水平。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这几个方面来进行英语语感的强化训练。第一,教师上课时应该多利用英语讲课。每一门技能的学习都必须从效仿开始,通常情况下,大多数学生与人交流的语调或者语感都与课任老师有着很大的相似度,这就是由于其长期深受英语老师的语感的影响所造就的。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在上课时,必须保证自己的口语标准化、规范化,这有助于学生在语感方面的培养。第二,多组织参加一些英语听说方面的活动。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教学模式逐渐多样化,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采用语音模拟、录音回放、多媒体教学、歌曲等多种形式,创设适宜的情景模式进行教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诵、复述课文等形式参与到课堂当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得学生在听说方面有着良好的环境氛围,使学生切身体验英语的魅力。第三,多开展英语活动。英语语言的学习不能仅仅依赖于课堂,这是远远不够的,它必须让学生多接触英语,积极参加一些有利于英语学习的活动,例如可以激励学生多听英文歌曲、英文课文录音、英文磁带、观看英文录像、电视节目、在课间还可以与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互动,利用英文创办校报,校园广播等。总之要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轻松愉悦的环境氛围,逐步使学生感知模拟语言,进而提升其英语语感。

二、强化朗诵训练培养语感

1.鼓励语音教学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英语老师为了顾及学生存在听不懂的现象,很多都采用“汉语式”英语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的听写能力深受影响。因此我们应该积极鼓励英语教师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教学,提供标准的英语发音,使学生逐步感知英语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在课堂上教师教单词时可以适当的教学生一些音标的标准发音,使学生能够形象的将字母、音标、单词等联系到一起,进而强化英语语感的培养。

2.反复跟读对比

反复跟读对比可以使得学生的读音逐步示范话、标准化,这样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模拟标准英文发音时的语气、语调、神情、语感等,进而提升其朗诵能力,为其语感的训练奠定基础。

3.分角色朗诵模式

分角色朗诵模式能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活跃课堂氛围,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可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表演潜力,为其创建对话情景创造适宜的条件,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英语,感受英语,进而更好地培养语感。

4.梯度式朗诵模式

在英语教学时强化朗诵训练需要制定出一系列详细的计划,让学生依据既定的目标按部就班、踏踏实实的学习,这样既有助于学生提升其朗诵能力,又能够强化其语感的培养。

三、强化口语练习,切实体验语感

英语的学习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能力,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参与一些与英语口语训练有关的活动,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受英語的魅力所在,同时也能够发现自身在语调、语速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进而加以弥补,为英语语感的提升创造条件。此外,英语语感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经过日积月累的培养。在培养的进程当中,通过切身感受和体验逐渐形成自身的语感,这样会在感知、思维、论证、辨析等多个方面造就独有的特性,这对于自己在英语的实际运用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语感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一直存在且极为有效的感知力,它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极为重要。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力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并适当的运用相关的策略,进而强化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这样对学生英语整体实力的提升显着极为重要,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英语语感的训练当中,努力提升自身的实力,为英语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杨丽萍.浅谈在小学英语中培养学生的语感[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5,(12):114.

[2]励锰.浅析小学英语“语感”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3):31-32.

语感实践 篇7

一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教授的内容为《企鹅英语简易读物》中的《海底两万里》,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 每一个章节从不同的侧面为我们描述了主人公在不同的海域所经历的风险。本书虽为简易读物但改编者还是用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地道的英语表达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海底世界以及海底冒险经历。通过阅读, 我们既可以学到原汁原味的语言, 还可以一起分享凡尔纳丰富的想象力。

1. 教学目标

第一, 知识与技能。语言连贯、流畅的朗读作品, 学习地道的英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技能, 使学生能用所学语言概括出章节梗概。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能分组合作并概括出一个章节的故事大意, 并以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利用网络资源查阅、分析、整理信息。

第二, 过程与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并辅助电子白板技术, 通过观看电影片段, 有声阅读作品, 总结各章节梗概, 上网搜索相关知识并资源共享, 设计未来展示创意等一系列活动, 建构知识体系。

第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树立创新意识。

2. 重点、难点

重点:阅读作品, 理解各章节大意, 整体感悟作品, 理清脉络;利用网络资源, 提取有效信息。

难点:由于作者丰富的想象力, 因此作品所涉及的领域范围较广, 包括生物、地理、科技、历史等。这对于初二的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因此我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材内容, 感受作者的想象力、创新精神, 激发学生自身的想象力, 设计为未来,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创意。

二教学设计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欣赏《海底两万里》中主人公步行海底世界的精彩片段。真实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此时学生的情感处在“兴奋”状态, 对海底世界充满好奇, 思维处在“爬坡”状态, 为阅读做好铺垫, 促进了探究的进行。

2. 阅读作品, 概括章节大意, 理清脉络——利用网络平台, 电子白板突破重点

活动一:分组合作, 有声阅读, 总结各章节大意。将学生分成七个不同的小组, 分配给每一小组读一章节的内容, 这样分工合作, 在一节课里, 我们即能够完成一本书的内容。“语感阅读法”强调以读为本, 读听结合, 形成语感;分级加量, 促说带写。出声朗读是很好的读听结合的过程, 学生通过大量的出声朗读会逐步形成英语语感。同时提供相应章节的音频、电影视频资料, 听读结合, 为学生提供多渠道的语言输入途径。图、文、声、像并茂使阅读生动活泼, 从视觉、听觉上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学起来自然兴趣盎然。然后自然过渡到小组共同学习, 讨论章节故事梗概。

活动二:上传信息, 资源共享。利用网络平台, 各小组利用关键词上传各自阅读章节的故事梗概, 其他组成员可以在线阅读。从而完整的理解作品内容。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资源得到共享, 提高了课堂效率。

这是第一组学生在电子白板上展示他们的章节梗概, 图像方式的展示能使学生更好地抓住文中的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及逻辑线索, 更利于理解作品内容。各小组以故事接龙形式理清了作品脉络, 同时一个小组的两名同学在画航海路线。

活动三:勾画航海路线。航海路线贯穿了整个作品, 对航海路线的掌握情况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程度。在此我借助了电子白板技术, 学生在电子白板上清晰、直观的勾画出航海路线, 从而突出了重点, 突破难点。促进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达到了整体认知、整体感悟, 增强了课堂的实效性。

3. 拓展教材内容, 上网搜索, 提取有效信息——利用网络资源突破难点

为了进入深入的阅读和相关知识的探索, 从而体验探究性学习过程。作品中提到了大西洋、太平洋、地中海、潜水艇、海洋动物、植物等丰富多彩的内容, 涉及航海、生物、科技、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在学习了作品内容后, 如何使学生学会从不同方面欣赏作品, 拓展教材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是突破这一难点的最佳途径。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设想“如果我是生物专家, 我将研究并保护以下生物资源”上网查询相关内容并做成幻灯片, 进而对作品的理解更透彻了。在网络氛围下师生、生生、人机间的互动变得更加的丰富与灵活, 突破了传统课堂的平淡与单一。在交互的环境中, 学生们学会了分享与沟通。

4. 设计未来, 展示创意——电子白板辅助突破难点

作者凡尔纳的惊人之处不只是他写的夸张, 动人而精彩的小说, 更惊人的是他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想象力、创新性和预见性。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塑造的鹦鹉螺号潜水艇, 与作品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的潜水艇大同小异, 在今天依然让人感叹不已。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精神呢?在本课我们让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设计未来, 利用电子白板展示创意。

在本环节中, 学生在网上查询资料后思维被激活, 有的设计了“抗震房屋”, 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放功能, 房子戴上了翅膀, 有的设计了“空气净化器”, 还有的设计了“神奇的纽扣”在白板上的勾画与标注充分展示着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提高了视觉效果, 更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电子白板能实时记录, 保存教与学的全过程, 我利用这一功能保存了学生的作品, 作为一份礼物送给学生, 达到了传统课堂无法达到的效果, 送给学生一个惊喜, 使学生们充分体验了英语学习的成就感。电子白板让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了积极的互动, 突破了投影屏幕上的“一成不变”, 使我们的英语课堂更具多样性与创造性。课下有的学生在博客中写道::“与凡尔纳的对话, 想与凡尔纳交换自己的想法, 来完善自己的创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一些权力、一片空间, 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向前探索。

三课后反思

第一, 网络资源在阅读指导课中的作用显而易见, 扩大了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量及信息量, 使学生对作品的体会、利用网络具体化了。

第二, 电子白板中独有的拖放功能、及时反馈功能、涂色和拉幕功能, 提高了视觉效果, 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网络与电子白板的结合优化了英语课堂教学结构, 活化了课堂教学活动, 调动了学生多元智能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第三, 巧抓意外, 即时生成。在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产生学习上的意外, 教师要耐心倾听, 顺应学生的思路, 并调整预设, 根据现实情况, 运用自己的教学底蕴, 教学智慧灵活驾驭, 让课堂在不寻常中生成精彩。

今后我将不断反思改进, 为英语阅读教学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做出更多的探索。

语感及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篇8

语阶段能力, , 培养语感是语言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感于语之一。长期以来感及语感培, 在中学英语教学界养在教学实践中常常, 被关及忽视。一本、语感文就来谈谈相关这方面的问题。英汤1.语感的定义富华和张景祥是我国外语界比较语系统论述语感的两位学者。汤富华认为语/是言语→意念的逻辑转换的能文语感是一种语言的逻辑的感觉, 力语。张景感能力感邱孝祥认为语感是对月定用法的敏感性, 是对语言上有效性或合遵循或背离某一语言既培适性的感觉认为语感是人。们对语言的感觉目前国内语言教, 它包括语学工作者养音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语语意感受、言的直接感知能力语言情感色彩的感, 是受策和运用人们对, 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略个较高级的阶段认识的经验和体会。, 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2.语感形成的心理机制

语感是如何产生的?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语言的认识是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 指将对象纳入到固有心理图式 (即认知结构) 里;“顺应”指主体心理图式有改造, 以顺应对象。语言的感知归根到底是人的认知结构对言语的同化和顺应。认知结构是一个巨大的“语义场”。语言符号进入主体的认知结构, 经过同化顺应过程, 感性材料受到了审美光照, 受到了理性之光的照彻, 概念性的语词的生命被“激活”、“唤醒”, 这样, 不知要重复多少次, 实践多少次, 然后达到“自动化”———即不必进行理智思考和逻辑判断, 在一读一听之际就能理解出语言文字的含义、正误、形象、情味以及具体运用中的细微差别等。这个阶段我们称之为“悟性审美”, 即:语感。实际上, 语感的产生亦即一个新的认知结构。

3.语感的特征

(1) 语感的敏锐性

语感具有一听就清, 一说就顺, 一写就通, 一读就懂的功能, 突出其敏锐的特征。

(2) 语感是一种能力

语感是人们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培养起来的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3) 语感具有个体差异性

个体的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 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因人而异。

(4) 语感是可培养的

语感并非与生俱来, 它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形成的。

二、英语语感培养策略

1. 实践感受策略

在语言实践操作中, 教师应考虑以下两个对语感培养有影响的因素。

(1) 语言实践的质

目前对英语实践材料的选用带有鲜明的应试色彩。因为“说”未被纳入“高考”, 所以大多被忽视。“写”的任务一般来自模拟卷命题。“听”“读”的训练材料通常被“精心处理”过, 因而学生所接触的语言都是“非自然的语言”。

但是, 语感只有在接触“真实, 自然, 地道”的语言中才能形成。因而,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尤其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来自native speakers语言实践材料。

(2) 语言实践的形式

语言的实践除了通常所说的听, 说, 读, 写, 还可以辅以视, 听, 译。视听过程中, 除了耳朵感受到语句的轻重缓急, 抑扬顿挫, 眼睛同时看到言语者的动作表情, 由此加强了对语言符号的感性认识, 有助于对其深刻内涵的精确把握。通过汉译英练习, 比较自己的译句/译文和参考译句/译文, 除了发现语法的错误外, 还可感悟到用词、构句上与目标语的差距, 也即不够地道, 随着不断的练习, 不断的比较, 不断的感悟, 差距会日益缩小, 遣词造句会越来越地道, 也即语感越来越好。

2. 整体感知策略

语言现象与涉及语言的所有知识是密切相关的, 只要我们接触了某种语言现象, 就可能接触有关语言的全部知识, 正如英语应用语言学家皮特·科德说的“把一切都学到手以前, 没有哪一部分可以完全学会的。”这里强调的整体感知策略, 其最基本的解释就是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其表达的深厚意蕴, 这里所指的整体并非通常所说的课文整体, 单元整体, 而是不要把文章分解得支离破碎。

3. 朗读, 背诵策略

我们都知道学校历来有早读的安排, 又有“读书百遍, 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及李扬crazy English的成功, 从实践经验的角度突出了朗读、背诵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朗读背诵, 不仅掌握了大量词汇句型;更重要的是, 每个语言系统不管在语音上, 还是在结构上, 都有其独特而稳定的模式, 在大声朗读中, 其语音模式被感知, 在背诵中, 语言结构因不断被重复而被领悟。对整篇文章的朗读背诵, 在一遍遍的重复中, 每遍都有新的感悟, 事实上, 每一遍都使诵读者与作者更心意相通, 令其捕捉到蕴含于每个文字中的“鲜活的生命”, 从而, 在语感能力上又上一层。

4. 跨文化教育策略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语言学研究表明, 语言中储存了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 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全部特征。因此, 不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只注意形式, 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 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 不同的文化形成文化差异, 反映到语言上, 就形成语言差异, 造成理解障碍, 表达不确切, 阻碍精准到位的语感的产生。因此, 在英语教学中, 应该重视跨文化教育, 有意识地安排富含文化内容的语言材料, 引导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比较, 以利于语感的培养。

三、小结

语感实践 篇9

一、在学习中诵读品味, 让语文更有语文味

1. 诵读。

“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 无意识“不自觉”的掌握变成有意识“自觉”的学习。教师劳累不已得咬文嚼字, 把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枯燥乏味, 把学生弄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这样得不偿失, 还不如让学生多朗读更务实。即使是一些老师精心构思安排、师生交流热烈、活动热闹的公开课, 是否缺了那么点语文味?

其实中国古代教学很重视朗读, 蒙学“三百千”、“四书五经”、文学理论、诸子百家、史书传记、只是读背, 反反复复, 颠来倒去, 滚瓜烂熟。这种教学注重语感的培养, 不管是文学修为、为人处世、世间道理, 统统都靠读背获得。

2. 赏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文艺作品往往不是倾倒筐地说的, 说出来的只是一部分罢了, 还有一部分所谓言外之意, 弦外之音, 没有说出来, 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 才能够领会它。如果拘泥于有迹象的文字, 而抛弃了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至多只能够鉴赏一半, 有时连一半也鉴赏不到, 因为那没有说出来的一部分反而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教师教学、课堂书本只是一种渠道, 一种促进手段, 生活才最终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实践空间。重视学生的感受注重情境的创设。反复朗读, 语感会在无意识间通过语音、字形表现语意, 同时又在表达内容的基础上“唤醒”学生。在学习屠格涅夫《蔚蓝的王国》中, 朗读时必不可少的, 更要引导学生注意去体验感受形象。不仅要知道各种修辞手法的好处, 更要多给学生时间去感受:闭上眼睛去聆听去联想想象。“你去过海边吗?你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优美的音乐中细细回味。在分析“随同花儿和鸟儿一起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中问问同学:“你作文中什么时候会用到这个词:甜滋滋?”不必点出“通感”这个对初中生难度较大的修辞, 而是让学生自己把生活中的感受调动起来, 加以引申, 做实做细。同学们切切实实的感受有了深刻的体会。

语感更多的是对语言形式的对错敏感, 而言语内容上的深入理解就必须靠具有专业知识、加上理性思考过程的头脑来判断了———要想再进一步深入地了解言语带来的深层含义, 就必须依靠思维获得, 语感的理解终究是带有局限性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 不思考, 是学不到知识的;只思考, 不学习, 就会更糊涂, 只有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才能获得真知灼见。

课程改革以来, 重素质教育, 似乎把语文基础知识部分淡化了。但字词、语法、逻辑等基础知识如同参天大树的根本, 怎么能忽视?浩瀚大海也需要冰川溪流的汇聚。理性分析为深入地整体地理解一篇文章的旨趣所必需, 解疑、析难、归纳、总结等在教学中多则无益, 但是必不可少的。仔细玩味作品中词语的妙用、音调的协调、句式句型的奇妙变换, 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分析, 不断形成和巩固学生的语感。教学效果才有保证。

3. 品读。

以课内的实例和理论指导课外阅读的积累, 滴水穿石, 有效广泛的阅读培养语感。但很多同学反映, 爱看课外书, 可是看课外书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其实有些文章不是看上一遍两遍就能有所得的。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 进行有效阅读, 才能逐渐积累语感。

4. 写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 能有自己的情感体现, 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 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不仅读后留点时间给学生回味, 而且要把转瞬即逝的语感固定下来, 巩固和积累。或者小组讨论, 或者写作生化, 给学生消化吸收的空间。

二、在生活中感受, 让生活更加美好

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性质相比有种特殊性, 这就是它与人类语言的密不可分。叶圣陶先生说过“要求语感的敏锐, 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 而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 “单靠翻查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 惟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 积聚的越多, 了解越见深刻”。读《甜甜的泥土》这篇文章, 有一位学生感同身受 (处在离异家庭的她平时内向沉默) , 在老师的启发中泪流满面, 引起强烈共鸣。涉世不深, 还没有什么人生阅历的学生读来, 不可能有刻骨铭心的感受。只有她, 能够在娓娓道来的文字中看到自己的生活。更多的同学则只知道索取爱, 不知道付出。如果多给学生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受自己身边的无处不在的广博的大地之爱, 我想读完这篇课文, 很多同学都能打开心房, 在人生的道路上战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关爱他人, 勇敢地走下去。

语感实践 篇10

1 自读, 养成习惯, 感悟语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因此,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实践, 也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由朗读。

首先, 要让学生把课文中语句读顺。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识字尚少, 在阅读语言材料时要把相当多的精力集中在字音的拼读上, 对词义和句意的理解较差, 朗读起来字句不通顺, 语气平淡, 甚至语不成调, 句不连贯。这时就要让学生依靠汉语拼音辅助自读, 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后, 要让学生自由地朗读, 朗读是语感培养过程中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之说, 自由地朗读, 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 是我国传统培养语感的方法。最后还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地读文章, 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出于口, 入于耳, 并了然在心,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2 品读, 启迪思维, 领悟语感

根据个人理解不同, 应启发学生在阅读时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及行为。可以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 抓住课文中关键、重点的词句, 运用各种方法, 结合语境细心品味, 从中领悟语感, 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教学《荷花》这一课时, 我就是抓住“冒”、“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 让学生闭上眼睛, 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 品赏这段文字的情味。

在培养学生品读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便注意在读书时的圈、点、批、画。 (圈, 圈出不会的字词;点, 点出重点词句;批, 做好批语, 加上自己的理解;画, 画出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 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第一场雪》时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 整体感知, 了解大意 (即圈、画) ;第二遍读, 理解内容 (即点、批) ;第三遍读, 让学生吟诵揣摩, 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支老师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 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 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 学生在读中真正领悟了语感。

在学生朗读时,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读者应沉浸在文章中, 深入品味、细细推敲, 领会作者巧妙的文字运用, 感悟深层次的意蕴, 体会作者的感情, 既读也思, 使读者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 夏丐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这样深刻、理性、敏锐的读感就是在反复的阅读品味中形成的。

3 美读、享受、语感

朗读可以使语言变得美妙, 而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读不仅仅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笔者认为,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 跟着语感和作者的意境走到一起, 并且表达出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朗读时, 要读得抑扬顿挫, 有快有慢,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在美读时并陶醉于作品的美好内容与意境之中, 与作者同感以期达到心灵相通, 情感共鸣。为了激发学生美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几种美读的形式, 例如:个别读、齐读、赛读、引读、小组读……让学生在读中享受了审美乐趣。

4 背诵, 熏陶情趣, 积累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积累, 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的积累。古往今来有成就的名人和伟人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文豪巴金说:“我背诵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之》……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能默写《韩昌黎全集》;茅盾能背诵《红楼梦》等等。足可以领悟到大师们的语言能力之所以高超, 与他们的语言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背诵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 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 背诵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和接受熏陶的过程。我们语文的学习过程, 必须与坚定不移地坚持背诵和积累语感紧密结合。

5 演读, 加深理解, 升华语感

以境生情, 以情生境, 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身处地充当课文中的角色, 让学生的语感能力不由自主地得到训练和培养。在学习一篇课文时, 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发生共鸣时, 课文就容易被理解;当学生入情、入境、入文、入戏, 角色移位之后, 学生便是在与老师分享自己学习的乐趣。如在《小伙伴》的教学中,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进行角色移位, 学生在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同时, 其接受知识的乐趣不自觉地融化在自己优美的、抑扬顿挫的演读中。

让学生表演课本中的剧情, 得到的不仅仅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 还有其他方面的:在这之中, 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不仅表现欲被激发了, 学生在演读中加深了理解, 接受了乐趣, 并升华了语感。

6 延读, 提高能力, 运用语感

课后组织学生书面写作活动,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进一步感悟语言的妙用, 把握住语言的精髓, 使课文思想升华, 提高学生的自身感悟。如:《风筝》, 在教学之后, 让每位学生回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先跟老师同学们说一说, 然后将这些童年的趣事记下来。课堂上, 学生兴高采烈地述说着、微笑着并分享着自己的童年, 甚至在下课后, 浮现在脸上的童真还意犹未尽。让学生课后写自己曾经做过的、熟悉的或观察到的、自己发现的, 也就是生活之中的所见所闻, 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其语感即得以运用。

综上所述, 语文课离开语言, 离开读, 就失去了语文的灵魂。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评论的:“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也曾经建议:“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是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学生便很容易地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感,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前提, 在此前提下, 如果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就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基本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摘要:语感, 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之源。本文从自读、品读、美读、背诵、演读和延读六个方面, 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升华进行了逐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分析, 并结合笔者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进行举例, 分析如何在“读”中培养语感。

语感实践 篇11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提出了“新常态”一词。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教育综合改革一系列部署的逐步落实,教育进入“新常态”,已成为历史的必然。教育要进入“新常态”,就是要求我们回归教育的本质,回到教育的原点和终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语言文字的规范运用正在面临新的挑战与考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同样需要回到原点,探寻语感形成的规律。

一、儿童语感培养的理论基础解读

语感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良好的语感不仅有助于学生学好语文,也能帮助学生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找准切入点,为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奠定基础。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1.小学阶段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期

语感是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认为,如果抓住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就会事半功倍,否则将会事倍功半。在语言范畴内,儿童天生的、通过遗传获得的对语音和语义的感受与辨识能力,称之为“语觉”。这种能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变化的:儿童掌握听说能力的最佳敏感期是在9岁以前,从9岁以后开始下降,到12岁下降到50%左右,到14岁则下降到15%~20%(见图1)。

当然,这种“语觉”并非全部的语感,语感还包括与语法分析相关的能力,如词性的识别、语句的构成、读懂语言的弦外之音和言外之意等,这些都需要后天习得,并在长期积累中提高。这种语感,大约在13岁左右趋于成熟。可见,整个小学阶段都是学生形成语感的关键时期。

2.语感是儿童思维的重要表征

教育的基本问题是儿童观的问题,儿童的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和本义,教育要顺应这种天性,坚守这一本义,引导并促进他们去探索和发现。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良好的语感是儿童独特思维的重要表征。坚持儿童立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语感生成的规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发展。

3.语感是同化和顺应的结果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认知发展受三个基本过程的影响:同化、顺应和平衡。同化就是人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则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人原有的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的信息时,所引起的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语感,就是人们通过认知结构对语言的同化与顺应,在不断体验、长期练习、反复实践中主动积累、积极建构而逐渐形成的,其中还包含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以及由此而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最终达到一种平衡。

二、小学生语感培养的有效策略寻绎

韩愈在《答李翊书》中写道:“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如果把语感比作果实,培养语感需要养根,养根的主要途径是语言实践。那么语言实践就是语感得以茁壮生长的根系。树根深厚,果实才能丰美。

1.在涵泳浸润中生成语感

培养语感主要不是靠理性分析,而是靠对语言长期的直接感受和积累。陆九渊在《读书》一诗里写道:“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朗读是眼手口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从古至今,琅琅书声都是学堂里的一大特色。熟读精思,使学生对于语言抑扬顿挫的声音、错落有致的节奏、奇妙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从而顺利地进入文字所描绘的美妙意境。长此以往,良好的语感就会逐渐形成。

在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朗读非常重要。教师要投入真挚的情感,“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让文字变为鲜活的形象或场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与教师、作者、书中人物产生共鸣;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应追求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读的形式要多样,要有层次,要完成一个由生到熟、由不理解到理解的训练过程。

背诵也是重要方法之一。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沉淀了文化,能够让学生受用终生。除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要求小学生背诵的内容以外,教师还可以再挑选和推荐一些适宜背诵的经典作品,使其出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

2.用非功利的课外阅读积淀语感

课外阅读作为一种最普遍、最直接、最重要的语言实践之一,自然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式。教师要重视学生非功利性的课外阅读,言传身教,培养兴趣,使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使学生从中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和生活的质感,这样所收获的就不仅是良好的语感,还有吸纳新事物的能力,以及牢靠的人性根基。

3.充分利用教材训练语感

要使学生形成更全面、高层次和立体化的语感,还需要教师有意识地进行系统训练。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例子”,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取向、行文思路、相关特色等,以此作为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媒介。

一是关注文本的遣词造句。在实际运用中,语感具体表现为不仅能快速、敏锐地抓住文字所表达的真实信息,感知语义,体味感情,领会意境,而且能捕捉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夏丏尊先生曾对语感做了这样深入浅出的描述。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两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两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因此,要将遣词造句和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勾连,使学生与教材产生共鸣,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情景交融。

例如《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文中有这样的两句话:“在我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一百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这两句话当中的“担子”含义不同。如何能让学生体会呢?联系生活,让学生想一想母亲所承担的责任,诸如赡养老人、抚养子女、辛苦劳作等沉重的生活负担,就能读懂后一句中“担子”的含义:它不仅在母亲肩上,更在母亲的生活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此沉重的负担,瘦弱的母亲怎么承受下来的呢?”学生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母爱的力量”。有了对“担子”一词的感悟,一位含辛茹苦、柔弱而坚强的伟大母亲的形象便浮现在学生的眼前了。

二是关注文本的语言风格。不同课文的语言风格各具特色,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语义,还要帮助学生从中探索和发现语言的特点和规律。比如,六年级下册的《夹竹桃》是学界泰斗季羡林的一篇散文,以课文第三自然段为例。

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开出黄色的小花,报告春的消息。以后接着来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叶梅、丁香等等,院子里开得花团锦簇。到了夏天,更是满院生辉。凤仙花、石竹花、鸡冠花、五色梅、江西腊等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夜来香的香气熏透了整个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带来凄清的寒意,菊花则在秋风中怒放。一年三季,花开花落,万紫千红。

书中评价季先生的语言风格是“质朴而不失典雅,率真而不乏睿智”。仔细研读上面一段话,至少能引导学生发现三个特点:一是从春天到秋天,先后写了十四种花,用于反衬夹竹桃的可贵韧性,果然是率真而不乏睿智;二是多用四字词语描写花开的情景,如“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万紫千红”等,不仅结构整齐,积蓄了语势,而且节奏感强,体现出和谐的声韵美;三是长短句运用自如,整齐中见变化,活泼中有舒缓,一年三季,各种花争奇斗艳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体现了一种质朴而不失典雅的美。教师可以抓住学生感到新鲜的语言形式或写作特色,有意识地引导他们细细品味,读懂课文,读懂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自己表达起来也就不难了。

三是关注文本的体裁样式。教材中的作品体裁丰富,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每种文体的结构、语言、表现手法都有自己的规定性。教师在选择教法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发掘出其中的“语文元素”,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才能准确把握课文的价值与语言的魅力。

以《螳螂捕蝉》的四次备课为例。《螳螂捕蝉》讲的是春秋时期,吴王不听劝阻,执意要出兵攻打楚国,一位少年便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是危险的,从而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第一次集体备课,教师们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读懂课文内容,通过填表,理解“螳螂捕蝉”与“吴王伐楚”之间的关系,明白做事情不仅要看到眼前的利益,也要顾及身后的祸患。但这种教学设计的“语文味”显然不足。

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中又套着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主要是由人物和情节构成的。于是,教师们聚焦文体进行了第二次备课,将教学目标定为:除了学会概括故事情节外,重点引导学生来感受少年的智慧,注意他如何选择了合适的地点、恰当的时机,运用巧妙的方式劝说吴王改变攻打楚国的念头。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文和文言文的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表达的特点。第二次备课的“语文味”就浓了一点。但同时笔者也在追问:学生语感培养的起点在哪里?如何基于文体特点,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读懂故事的情节并不困难,讲出故事的情节却并不容易,因为口语表达能力未必能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呈正相关趋势发展。而故事类文体不正可以为学生的口头表达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吗?

因此,第三次备课时,教师基于体裁特点,除了感知人物形象之外,重点从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角度出发,采用了“复述指导”的方式进行教学。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想象画面,体验角色心理,使用恰当的语言、表情、动作,力求绘声绘色等。这样就把阅读、理解、感悟、复述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出了这类文本独有的味道。

尽管如此,笔者还是认为对于故事类文体,仅学会复述是不够的,还应引导学生去了解寓言故事承载的文化内涵。于是,第四次备课,教师从我国寓言文学的起源开始,以“读故事,感知人物形象;讲故事,锻炼表达能力;编故事,感受寓言魅力”的思路展开教学。这一次,教师发现学生是带着收获与不舍离开课堂的。

以上四次备课的经历让笔者充分感受到,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光要“教课文”,更要“教语文”,应将语言的习得与课文内容水乳交融,引导学生驻足字里行间,探索语言的秘妙,如此才能充分发挥文本这个例子的作用,让学生的语感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4.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中深化语感

语感培养的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当学生通过阅读获得了一定的语感积淀后,就会在适当条件的触发下,将语言的文字和表达技巧加以融合,达到语言运用的较高境界。

《红楼梦》第48回写香菱拜黛玉为师学作诗。黛玉收了徒弟便开始授课:“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幅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也都使得。”讲完了,便布置作业:“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熟透了,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清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功夫,不愁不是诗翁。”在香菱完成“作业”,对诗的妙处有所感知之后,黛玉又鼓励香菱“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终有所成。

可见,黛玉是一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在她的教学中,先是对诗歌知识的点拨,简明扼要;然后在推荐阅读时摒弃了浅近之作,精选名家大师作品,以促进良好语感图式的建构;最后,提倡学以致用,鼓励学生“放开胆子去做”,使语感得以巩固。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积累和沉淀的过程。但只要遵循语感形成的规律,让学生与语言文字的亲密接触成为一种教育新常态,就可以适应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的挑战,促进学生语言能力自由生长,健康发展。

语感实践 篇12

一、在还原生活中领会、体验、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当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因此,培养语感还必须联系生活经验,去感受语言文字所表达的事物。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进而入情入境。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生活片段,如我们生病时父母如何对待我们的,父母生病时我们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母爱美德,强化教学与学生生活体验间的联系。语感的培养是源于对生活的感悟。

因此,要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这样就能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即使课文中写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感情经验去感受,达到“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的阅读效果,语感也能被诱发出来。

二、进入角色,设身处地去感悟语言情感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界限,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与撞击。所谓‘对话’,包含两个要点,或者说两个过程。首先是要‘进入’作品世界,‘设身处地’地想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想,感作者、作品中的人物之所感,同时把自己摆进去,‘烧’进去,不能‘隔岸观火’。说得形象一点,就是要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哭同笑,产生感情共振。”教学中引导学生转换阅读角色,是体味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

如《一颗石子的颜色》的阅读。文章短小精悍,真切感人,把一位勤劳而善良的伟大母亲的形象展现在大家的眼前,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关爱、歉疚、惭愧。在阅读“开刀做手术”一段时,我要求大家设想自己为目击者,(这时,假如你看到这个母亲生病的孩子,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你现在最需要什么?)感受母亲的命运,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无限同情、歉疚、惭愧。当读到下面的内容“在我以迫切而激动的心情把手术室里的母亲盼出来的时候,我带着满眼的泪花扑向了母亲。在返回病房的电梯里,护着母亲走出手术室的医师,用一张白纸包着这颗石子递到我的眼前,问我还要不要。看着虚弱的母亲,我已顾不了这颗曾让母亲疼痛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石子,连看都没功夫看它一眼”时,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作者,去体味作者此时的心理。阅读:①她的脸色有些惨白,却又露着一种安详。②母亲,太累了。我俯身到她的耳旁,轻声地叫了她两声:妈!妈!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想:假如你就是作者,会想到什么?在同学们深情的诉说中,再次体会到儿女对母亲的关爱,同情之心油然得到升华。

三、品读赏析,遣词造句,感悟语言的独具匠心

品读赏析的重点主要是要有语言的准确性、深刻性、生动性、简约性,以及语言的含蓄、委婉等。对比揣摩、探究目的、调换比较等是品读赏析最常用的方法。语感就是在长期的的读写中,在对语言不断的品读赏析中逐渐积累的。例如:“……静静地坐在病床前,默默地守护着母亲,凝视着母亲。”对儿女关爱、心疼母亲的描写细腻入微,令人百读不厌。文中“静静”、“默默”、“凝视”用得极为传神,值得反复品味、揣摩。让学生通过替换、比较等方式感受语言的精炼、形象、细腻等特色,从而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激发语感火花的闪现。让学生体悟“这份珍藏,是对母亲的最好的纪念。千万不能丢,我们的生命的颜色再丰富,都是从母亲那儿来的”。

四、吟诵、美读形象载体,表达自己对语言的独特感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语感的重要途径。有感情的朗读要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专心致志地反复品读。“三心一体”是感情朗读的前提,而语句的停顿、重音、语气、语调、语速则是朗读的基础,是朗读的“小雨点”。只有把他们较恰当地融入你的“雷声”里,才能真正做到有感情。学生在感情朗读的过程中充分理解感悟,阅读技能得到培养,语感得以生成。

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节奏,反复吟诵,在朗读中思考,在吟诵中品味,就会产生情感共鸣,生发出强烈的语感,也达到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目的。

上一篇:新一代汽车安全新技术论文下一篇:大型复合低压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