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紧张

2024-10-02

资金紧张(精选11篇)

资金紧张 篇1

要解决企业资金紧张问题, 必须改变传统企业经营模式僵化、经营行为膨化、经营责任虚化、经营效率低下的弊端, 从宏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理顺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从领导机制、产权制度、经营责任等方面规范企业行为, 推动企业以市场营销为中心, 按市场导向, 进行产业、产品结果的调整, 加快新产品开发, 形成优势拳头产品, 尽快占领市场, 扩大市场份额, 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综合竞争实力, 及时实现资金回收, 促进资金有序周转。

1.加大资金筹集力度

1.1拓宽资金筹集来源

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 在自主经营、参与竞争的条件下, 资金的筹集对于公司的生产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 以银行借款为主的间接筹资渠道是公司筹集资金的主要来源, 随着货币政策的逐渐收紧及经济结构的变化, 仅仅依靠银行借款难以满足公司的资金需求, 拓宽公司的资金筹集来源渠道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 要想拓展公司的资金筹集来源问题, 公司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1.1大量吸收民间闲散资金, 民间存在大量的闲散资金, 这是发展中小金融机构的肥沃土壤。只要决策部门放宽金融市场准入限制, 允许更多的民间资金建立, 公司可以有效利用民间闲置资金, 降低银行信贷风险, 从而大大降低贷款成本。

1.1.2用房屋、票据作抵押对外开出银行承兑汇票、信用证, 用设备作抵押向银行贷款等。从多种渠道取得所需资金使用权, 将各种可利用资源进行盘活。拓宽融资渠道, 降低资金成本, 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

1.1.3进一步改善自身管理制度, 加强以制度为本进行管理, 制定有效的民主制度以保证扩大再生产, 除了尽量争取外部的支持, 最重要的还应该从内部管理资金的长效稳定机制, 提高自身筹集资金的能力, 要努力提高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1.2优化负债结构

负债结构是一个公司中负债数量比例关系以及各种负债业务之间的结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的比例关系。由于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 合理优化公司的负债结构有利于降低公司经营成本, 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 减少企业资金紧张状况。因此, 公司要优化负债结构应该做到:

1.2.1.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规模的大小, 采取合理的方式来举借外债。比如, 本公司属于小规模企业, 资产总额不是很大, 自身实力有限, 因此, 公司应该考虑更多地运用资金成本较低的短期借款, 这样, 可以提高公司报酬, 增加公司的资金流量, 缓解资金紧张状况。

1.2.2.公司应该制定合理的销售计划, 提升产品的销售量, 使得公司的销售处于稳定增长, 这样便会提高稳定的现金流量, 以便拥有充足的资金偿还银行借款利息, 降低银行债务风险, 同时, 还可以缓解公司资金紧张状况。

1.2.3.公司在优化负债结构过程中, 要时刻考虑公司的资本的综合成本与风险的配比, 既要选择资本成本低的, 又要达到风险小是不可能的, 因此, 公司要对不同的方案分别计算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然后选择加权平均成本最低的几种方案, 最后依据公司自身的发展现状, 生产水平来选择适合自身的负债方式, 这样可以以经济的方式筹集最多的资金, 从而缓解公司的资金紧张状况。

2.加快存货周转速度

为了加快公司的存货周转速度, 提升公司产品的竞争力, 公司必须将加强存货管理提到日程上来,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2.1公司可以通过采取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生产效率等方式来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加快库存商品的流转速度, 这样便能减少存货占流动资产比重, 从而提高存货周转速度。

2.2公司应完善存货内部控制, 做好岗位分工控制, 第一, 建立存货业务的岗位责任制, 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 确保存货业务的不相容互相分离、互相制约和监督。第二, 制定存货业务流程, 明确存货的取得、验收与入库、仓储与保管、领用发出与处置等环节的控制要求, 做好相应的记录与凭证保管。

2.3公司应加强存货的监督与检查。公司应该定期检查与存货相关的岗位及人员的设置情况并定期检查存货的收发、保管及处置制度的执行情况。同时, 公司在加强存货管理中应该注意不能局限地考虑存货的仓储成本和配送成本, 应不断改善公司业务流程的设计以及公司分支机构及经营网点的设置。

2.4公司需建立适应自身发展的计算机存货管理系统。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 建立适合的存货管理系统, 以便可以随时了解公司的存货信息, 提高存货与运营效率。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 资金首要的资源要素, 任何其他资源要素都只是资金要素实物形态上的转换, 从国家来说, 要加强企业资金来源地开发与管理, 给企业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对企业来讲没有资金寸步难行, 但是有了钱也并不是意味着成功与效益, 如果使用不当, 不能用钱生钱, 到头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 我们要加强资金管理, 要会用钱, 用好钱, 把有限的资金管好用好, 提高资金的增值能力, 不使有限的资金流失、积压、沉淀、造成浪费损失, 要努力使资金良性循环, 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洋, 宋力.企业资金紧张影响的实证研究.财会通讯, 2012 (10)

[2]闫琳.加强资金管理缓解企业资金紧张状况.中国井矿盐, 2013 (05)

资金紧张 篇2

作者:吾加布拉… 2014/7/18 17:02:55 来源:新疆且末县审计局

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经济活动中最基本的要素,是企业的血液,健康的资金流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的始末,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资金周围情况和资金盈亏情况是直接关系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俗话说财大气粗,企业只有具良好的资金营运状况、良好的资金结构,才能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企业从传统模式转变要求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如何认识现有企业现状,克服务资金紧张,提升资金管理,促进企业财务资金管理创新,推动企业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我们研究、解决和提出应对对策的重重之重。

一、施工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意义

资金管理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对企业整体的经营效益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决定企业最终的生存和发展。当前施工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施工工程一般采用公开招标方式,使得利润空间非常狭小,工程竞标难度大而复杂,而且施工工程分部地理位置范围广,资金流动性大,使得资金管理难度非常大,因此探讨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但在现实操作中,由于施工企业无法获得高额收入,只能从降低自身施工成本角度增加企业利润,而资金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应首先从加强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角度降低企业的施工成本。然而,当前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规范还不完善,致使工程垫支资金越来越多,企业承受风险能力大,建设单位拖欠工程账款的现象特别严重,严重制约了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施工企业资金管理迫在眉睫,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施工企业必须把资金管理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在企业经营制度、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加强制度创新,完善资金管理措施,保证企业日常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以使得施工企业健康、长期稳定的发展。

二、施工企业资金紧张产生的原因 企业资金紧张,从表面上看,是成本(人、材、机)上升、货款相互拖欠或者产品滞销造成的,特别是近几年的人工成本成倍增加,造成利润空间相对减少。但进一步分析就不难发现,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其中包括政策和市场变化的因素,也包括企业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的成份。

(一)国家紧缩政策和市场影响,施工企业融资难

1、国家紧缩政策影响。近年来,由于国家针对炒钢材、炒房产、炒地产等经济过热行为,实施紧缩性政策和实施控价,从紧的货币政策,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资金运作,特别是2011年以来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即使是效益好、规模大、实力雄厚的施工企业,因为建筑业与房产业唇齿相依的关系而受到融资政策的牵连,很难直接从银行得到融资。而对那些实力有限的中小施工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比如施工企业以房产、土地、设备等资产抵押从银行融资,银行顾虑政策限制,结果企业的运营资金、往来资金,在一定程度上用来归还了炒做资金贷款,导致企业很难得到固定资产均等的贷款资金,甚至不给予放贷,致使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更为紧张。

2、市场影响。建筑业是比较耗费原材料的行业,原材料在整个施工生产成本的比重达到50-60%,一般来说是很合理的水平。但是近几年来,原材料的价格不断攀升,特别是钢材、水泥、油料等用于建筑施工的主材价格上涨幅度大,这些原材料的价格早已不是当初投标时的预算价格,同时人工费大幅上涨、成倍增加(工人日均工资达150-300元),而定额计算人工综合工日则为50-70元左右,施工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经营,只能调整预算,想办法弥补这部分因原材料价格和人工费上涨而引起的资金缺陷,但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必会使施工生产陷入困境。再加上国家实施“老虎苍蝇一起打”廉政政策,致使以前拥有几套至几十套及以上的官员急于出手,同时据相关调查,“鬼城”的出现,2013年中国城镇住宅空置率达25%,势必影响房地产市场。

(二)区域优势,造成不平等待遇,致使资金流动性差、垫资面广并情况严重

1、迫于签署资金监管协议。在施工企业生产经营中,往往有业主和银行迫使施工企业签署资金监管协议,对项目资金进行封闭式监管,投标前需购投标保证金和资料费,对资金的每一笔拨付都需业主审核,而这种制度的执行对施工企业来讲只是一种官僚化的存在,但却造成了建设资金的流动性差,影响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除此之外,这种封闭式的监管,影响了施工单位建设资金的集中化管理,从整个公司层面上看,使资金不能进行有效的调剂。总之,从整个建筑市场的宏观角度看,这种制度的存在弊大于利。

2、企业需提前交付社会保障资金。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企业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解决了了中国建筑工人后顾之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同时,工程款并不能及时回笼,只要开出建筑企业税票,企业就要垫付税金开支,企业开的票越大,代垫的税金支出越多,资金紧缺的局面越严重。

3、投标竞争大,甚至出现恶性竞争。由于建筑业企业数量过多,造成了建筑业市场供需失衡,形成了建筑业企业卖方市场地位。建筑市场“僧多粥少”,供过于求,导致过度竞争、无序竞争甚至是恶性竞争,企业自我保护和行业自律能力相对减弱。一个工程招标,有几十家企业竞争,为了争取工程业务,各建筑企业只得同意下幅建筑造价,同时也只得同意建设单位提出工程质量保证金和垫资施工等不合理的合同要求,建设资金不到位,企业大量的垫资,流动资金紧张,80%以上的施工项目需要垫资施工,否则就无法承揽到这些工程,这无疑加重了建筑业资金紧张程度。

4、预交工程前期保证金。在建筑市场,业主为了规避自身的资金风险,往往要求施工企业交付一部分保证金和劳保金等。这些施工前交的资金期限长,金额大,若不按期缴纳,按规定被业主视为自动放弃投标合同,施工企业为了交付保证金,会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甚至不惜向银行贷款,增加了资金成本。

5、滞留工程质保金。工程竣工审计后,业主要滞留5-20%的工程质量保证金,并且滞留时间长,致使施工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收回这部分资金,造成施工企业后期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的另一个原因。

6、业主不配合,致使竣工验收、决算慢,审计过程长。工程竣工后,生产任务宣告完成,但工程决算任务繁重而复杂,施工单位因赶工期留下大量的工程变更单得不到建设单位及时批复,施工单位的利益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工程决算完成后,业主提交审计部门迟缓、审计部门介入缓慢(一般需3个月左右),待审计走完全部程序,施工单位确认,出具审计报告,向建设单位申请支付工程尾款一般总要2-3年,甚至更长时间,远远超过两年的工程缺陷责任期,施工单位的资金被无偿占用显得极端无奈。

(三)施工企业内部管理不力,资金周转慢,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监督、控制和考核乏力

1、预算管理制度执行差。相当多的施工企业尚未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有的企业虽然有了预算制度,但预算没有成为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法定依据,随意更改,使预算成为摆设。没有以工程施工项目为单元细化管理,对工程项目资金的收支缺乏统一的筹划和控制,随意性大,使用混乱,占用不尽合理。

2、施工企业资金流向与控制脱节,事前控制乏力。对各下属公司或工程队的资金管理“想管又怕管死”,事后审计监督走过场,缺乏可行的考核办法。资金管理尚未引起企业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有的企业领导对企业财务状况说不清,财务人员对经营情况又不甚了解,且处于从属地位,许多方面只能按领导的意图处理账务,造成“财务管理跟着会计核算走,会计核算跟着领导意志走”局面,比如:备用金挂账过大,备用金管理作为资金管理工作的一个组成部分往往被人们忽视,有的单位平时不注重备用金的管理,只是在会计期末账面上人为调小金额,这样做无异于掩耳盗铃,对资金管理有害无益。盲目购置固定资产,使本来可以重复利用的固定资产闲置,造成铺张浪费。

3、财务监督乏力、滞后。相当部分施工企业尚未建立必要的电子计算机财务信息传递、核算、查询和监控系统,对工程项目的资金使用缺乏严谨系统的分析,企业领导很难及时了解、掌握公司的财务动态、信息滞后、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

4、设备大量投放,加速资金困难。工程市场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设备与技术的竞争。对施工企业来说,要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提高生产能力,保持市场竞争的优势,必要的设备资金投入是不可缺少的。目前工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报价越来越低,施工企业往往是微利或保本价中标,企业资金积累相当有限,大量投入造成资金困难。

(四)建设单位未及时拨付工程款、甚至拖欠,施工企业回收困难

由于建设领域法制不完备,信用体系不健全,加之建筑市场供求失衡,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有增无减,已严重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发展。施工企业内部粗放,基础工作薄弱,且盲目铺摊子,片面追求工作量,工程项目分布点多、面广、线长,分支机构分布省内外,甚至世界各地,却不能及时提供竣工决算和技术资料,或是工程质量有问题,无法进行交工验收和结算工程款,工程款拖欠问题大量存在,直接造成建筑企业资金困难、背上沉重的包袱,经营举步维艰,企业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同时部分业主未能及时拨付工程款,如出现施工企业无力垫资时,施工企业只能停工,致使人力、财力、物力设备等出现大量积压,造成大量管理费流失,加速了施工企业资金紧张。

三、解决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对策及建议

(一)树立现代企业的资金意识,全面分析企业资产结构,增加融资渠道。一是要增强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和资金成本观念,大力控制流动资金在储备、生产、成品和结算等环节上停留的时间,及时催讨企业应收账款,及时清理债权债务,以保持资金良性循环。同时要充分挖掘现有非流动资产的潜力,以获取更高的经营效益。二是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搞好银行金融企业关系,加大本行业及其他行业的合作程度,多种渠道取得资金使用权,把分散资金集中起来使用,加强资金统一管理,降低资金成本,扩大再生产,更有利于资产充分利用,发挥最佳效益。

(二)苦炼内功、建设一支优秀的施工队伍,提升企业效率。任何一个业主或开发商总想选用资质级别高、社会信誉好、施工工期短、投标报价合理、安全文明施工达标、施工设备先进、施工工艺领先的施工企业作为合作伙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残酷无情,企业将完全靠自己在市场中拼搏。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能不能承接到施工任务、有无足够的合同额,将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因此施工企业作为承包商必须在苦炼内功、加强施工队伍的自身建设、提高企业信誉和经营管理上狠下功夫,造就一批技术能力强、政治品德高、思想观念新、市场开拓过得硬的骨干力量,并应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技术公关,加强宣传,推销自我,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这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根本,这样才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同时要加强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与提高中标率是一个系统工程,在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投标管理和技术、商务标的制作,以及投标活动中,均有一些规律性可寻。并且在工程中标后要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资料收集工作,确保无返工、无重工,做无漏签证事项发生,有效增加工程量,从而提高结算总价。我们必须掌握这些规律,才能保证中标率的提高,扩大市场占有率。为施工企业的生存、稳定和发展服务。

(三)加强内部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一是建立健全资金内部核算和全面预算制度。企业应该充分发挥财务对资金的有效监控制度,建立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把各个工程项目的会计核算纳入总部会计核算的一部分,通过资金核算对各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控制,这样还可以减少企业资金浪费,缓解企业资金紧缺。企业也应该充分利用预算制度加强对各个施工项目的控制,全面预算制度应该以现金管理为重点,对各工程项目资金的运行进行有效管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限额审批,重大开支经总部批准,在预算制度实施过程中不仅重视预算的制定,要更加重视资金预算考核,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企业资金预算制度不流于形式,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施工成本,减少工程负责人腐败的可能性。二是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企业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制度,有计划地使用资金十分重要。施工企业要把工程资金回收作为工程生产的待续,责任到人。要大力压缩应收账款和备用金借用,坚持存货资金定额管理。应收账款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资金日常流入情况,关系到企业现在及将来享受资金流入的权利,建立健全应收账款台账,建立健全应收账款档案,收集应收账款资料,做到专人管理应收账款,对每个工程项目的应收账款进行动态分析,及时准确的分析资金流情况,尤其是对资金流入状况差的工程项目,根据业主资信、工程进度、资金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同时还可根据公司整体的资金状况,应收账款余额分析等,为公司调整经营战略提供信息保证。同时要针对应收工程款居高不下的状况,要确立行之有效的催讨办法。加强资金运用的审批程序;明确财务部门统一高度资金权限;制订违反资金管理的奖罚措施。

2、加强成本、费用控制,做好资金流出管理。一是成本费用与资金是一对孪生兄妹,唇齿相依,成本费用增加,企业现金和预计将要支付的资金就会增加,而资金支付的增加也会导致成本费用额的增加。工程中标后,认真考察项目周边环境、仔细研究施工图纸、施工工艺,早谋划、早分析、早部署、早预算。由点代面,细化成本预测、资金流预算。二是加强企业资金开户管理。施工企业应当严格限制企业的开户管理,除非特别情况下不许躲开户头,更加不容许项目工程管理人以自己名义开户,减少其道德风险,提高企业统一管理资金的能力。三是严格限制帐外资金流转。企业应确保企业内部所以的资金都在企业控制的范围之内,不能有游离于企业账簿之外资金的存在。四是建立统一资金结算制度。统一资金结算制度是企业统一管理资金的手段也是重要保证,这样可以使得企业所有的资金都在控制范围之内,减少资金浪费,讲分散资金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管理,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

3、抓住企业收入这条主线,强化资金流入管理。把好投标关,只有中标工程,有活干,才是资金的可靠来源,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经营是企业的龙头,经营工作好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从经营理念上,瞄准目标市场,找准市场定位,加大对资金投入少、效益好又能快回收的项目,做到资金回报率大于资金成本率,选择最佳投资方案,限制或杜绝无效益的资金流出,强化全员参与的方方面面,必须细分市场,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发挥企业的优势,从大源头加强控制,科学合理地筛选投标项目,促使节约使用资金,而不是饥不择食,不分良莠,有项目便宜跟踪,见标便投。应做到成本明显高于目标成本的工程不揽;垫资工程、资金不到位工程不揽;业主管理不到位、政绩工程不揽;设备投资过大、超出企业承受能力的不揽;完全陌生的施工领域不揽。应从支出上加强控制,中标的项目必须强化全员全方位的成本控制,消灭亏损项目,配合以上各项措施走精细化管理的路子。应实施责任成本核算,落实责任管理。中心原则便是将可控成本进行分解,实现每个成本单元都可以分解到具体责任人,每个人均有明确的成本指标。

(四)全面分析投标项目,防止欺诈行为和资金紧缺

投标项目是施工企业的资金来源和生命,因此企业在承揽施工工程时,一是除对施工项目的信誉及资质进行调查之外,还应考虑自有资金成本与自身实力,综合分析报价水平有无生产“价值”,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二是要对工程作细致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业主财务状况和信誉状况,分析招标项目的资金是否到位,各项工程子目的价格合理性,施工工程的可执行性,施工合同履约的时间期限及施工工程的结款方式,特别是仔细考虑垫支期限及建设单位的偿还能力,以免在施工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三是抓好已完工程的验工计价,及时上报计量和设计变更及实际建设情况,争取更多的工程款,减少企业资金紧缺的现象,以便维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进行。四是针对建设单位拖延价款结算时间的情况,施工企业要尽快办理竣工决算,增强企业讨债的依据,同时还要疏通渠道,说明情况,积极、主动地争取建设单位的理解与支持。必要时应成立讨债小组,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注意策略,把握资金机遇,有效争取收回更多的资金。

资金紧张 篇3

整体而言,上半年是货币市场资金利率出现大幅波动,短期债券收益率整体上行的时期,回首在上半年内外交困的背景下,货币基金和超短债投资魅力彰显,其中48只A类货币基金平均收益1.5079%,26只B类货币基金平均收益1.5952%,均大幅跑赢同期活期储蓄。嘉实货币基金曾四度斩获金牛货币基金荣誉,其半年报显示,嘉实货币上半年成功实现净利润超2亿元,取得了1.7466%的收益率,而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0.2174%,超越同期业绩比较基准152.92个基点。

货币基金主要包括剩余期限不超过397天的债券、一年以内的央票、银行存款、回购,投资收益主要来源为利息收入。货币市场短期利率水平的上升,对于货币基金利息收入的提升显而易见。换句通俗的话说,市场越是缺钱,货币基金越受益。在加息过程中,货币基金可以说是极少数可以受益的理财产品之一。在宏观政策偏紧、市场资金面紧张时,货币基金所投资的短期债券、央行票据、回购、同业存款、大额存单、商业票据等都将出现良好的投资机会。上半年的业绩数据证明:市场资金面紧张时,投资货币基金往往能够取得较高的回报。

今年上半年连续六次上调之后,目前大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已达到21.5%的历史高位。根据央行、银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年中工作会议的信息表明,随着通胀可能见顶,下半年货币政策或适当微调,将采取“定向宽松”方式。但是,市场分析普遍认为,微调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全面转向放松,整体上继续偏紧决定了货币基金所投资对象的利率水平将保持在高位,甚至继续呈现走高趋势。展望下半年行情走向,资金面将是影响货币市场的主要因素,由于通胀仍然处于高位,预计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偏紧,资金价格难以出现趋势性回落;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达到历史高位,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下半年不能排除市场继续出现间歇性资金紧张的可能性。

客观看待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篇4

关键词:流动资金,客观原因,缓解

一、当前企业流动资金的特点

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来,各地企业普遍反映流动资金紧张。据对张家口市的调查,当前企业流动资金呈现出以下特点:

1. 货币资金占比下降,资金流动性明显降低

一些企业虽然销售水平没有下降,但通过销售产品最终实现的现金流入减少,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现金流动速度减慢,并表现为应收账款形态,货币资金支付购买原材料的能力有所下降。

2. 流动性负债减少,企业间相互拖欠增加

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均呈下降趋势。企业短期贷款流动负债的比重下降,应付票据占流动负债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的减少,扩大了企业的资金缺口,使企业间相互拖欠增加,企业应收账款额的比重大幅度提高。

3. 变动生产成本提升,经营效益空间缩小

产品价格的下降和燃料、电力、运费价格的稳定价位,缩小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4. 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因行业、规模等不同而呈现不均衡态势

从行业来看,调查显示,钢铁、水泥、房地产、机械制造行业普遍感到资金紧张,铁矿、煤炭等资源和能源行业对流动资金需求很小,流通、卷烟等行业甚至近期对信贷资金没有需求。从规模来看,小规模的民营企业、私营店铺等因其自有流动资金比例普遍较高,对流动资金需求不大,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不强,金融宏观调控对其生产经营影响不大。受生产、销售季节性因素的影响,个别企业资金需求波动较大,难以得到信贷支持。

二、客观看待资金紧张问题

1. 通胀压力增强,资金贬值,缺口超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体系日益完臻,企业通过市场获得所需的商品,流通规模日趋扩大,产品成本及费用相应成倍地上涨,使得商品的采购成本、所需购销费用不断提高。原来与计划经济时期商品流通规模相适应的流动资金已远远不能满足目前企业的商品流通对资金的需求。

近几年来,物价不断上涨,通货膨胀压力始终存在,企业自有资金严重贬值,使企业账面上的资金不能保待原有的实物量,形成了“五牛变六羊,六羊变七鸡”的恶性循环趋势。在通货膨胀中,企业的资金名义值随物价上涨而增加,但是我国采用历史成本为核算基础的会计制度,没有采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商品资金升值,最终使升值部分转化为利润,一部分以税收形式交给国家,一部分形成税后利润留给企业,其中一部分以超承包经营收入和奖金形式分给经营者和职工个人。通货膨胀使资金严重贬值,从而使企业资金紧张压力越来越重。

2. 资金问题是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今年国家实施的本轮宏观调控是动了真格的,也正因为如此,经济运行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进一步显现出来,资金问题就是这种矛盾的反映。我国是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企业自有资金不足,生产、建设大都靠银行贷款。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银行和政府的关系是,政府上项目,银行就拿钱,其结果造成了大量的银行不良资产。在近几年,为片面追求政绩,一些地方政府大量介入微观经济活动,干预市场和企业,甚至越权审批项目。

尤其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出现了许多泡沫和金融风险的苗头。中央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强、力度大的调控政策措施,包括了控制信贷规模、清理整顿开发区和土地市场、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抓好粮食生产和市场供应等,就是将泡沫挤出、预防风险的有效手段。就整体经济发展而言,我国央行在今年的金融宏观调控中措施是得力的。国有商业银行有保有压,控制贷款发放对抑制部分行业过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就这一点说,贷款从一些过热行业或者是劣质市场的退出,对防范金融风险意义非同寻常。

那么,为什么企业感到资金紧张呢?这中间有两个问题不能不提及:第一,流动资金与生产经营规模没有同步增长。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而国拨流动资金维持在七十年代的原来水平上,流动资金定额几十年一贯制,没有随着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地做调整。第二,流动资金管理力度不够。企业流动资金的供应与管理相脱节,由财政部门管理流动资金改由银行统一管理流动资金后,财政部门不再划拨流动资金.同时,限于目前的管理体制,财政部门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有所放松;而银行对流动资金的管理以划分企业信用等级择优供应,没有真正地担负起管理流动资金的职能,形成“只供不管”的情况。两家共管变成“两不管”,使流动资金管理成为一个相对的真空带,变成一个薄弱环节,对流动资金使用考核制度不健全,没有建立必要的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3. 国家宏观调控作用

有评论说,本轮宏观调控中控制信贷资金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连带中小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事实上,宏观调控并非针对中小企业,但银行信贷政策的收紧必然会涉及一些企业的资金。而且,因为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尽管今年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增长较快,但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他们的许多贷款也投向大客户和高端客户。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了信贷风险的控制。再由于许多中小企业自有资金少、经营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等原因,难以满足银行所需要的贷款条件,其结果,许多中小企业可能面临短期资金短缺的境地。

当然,造成企业短期资金紧张的具体原因我们还能举出很多,但如果能够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就会不一样。因为无论对银行或是企业,都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而这也是今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的根本。从此出发,我们决不能忽视本轮宏观调控对结构、生产、资金、资源配置等方面的要求。作为银行,既要合理把握贷款投向,又必须规避信贷风险;流动资金既要支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短线行业和产品,又要为有市场、有效益、有利于增加就业的中小企业提供支持。在这一点上,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其他金融机构,认识都应该是一致的。

作为企业,恐怕也一定要转变“躺”在银行身上的老习惯,一是要增加自有资金比例,二是要生产市场需要的产品,同时,要提高信用观念,管理好资金用途,与银行真正建立起互利互信的共同发展关系。在此基础上,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就会成为银行与企业“双赢”的有利条件。

三、缓解企业流动资金紧张的对策

1. 完善补充企业自有流动资金措施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流动资金紧张问题。

(1) 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制度:财政部门要会同人民银行、国有资产、经贸等部门对企业进行全面的清产核资,在摸清企业“家底”的基础上加强对企业流动资金的管理,强化管理措施,使流动资金管理规范化。同时,财政等部门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和国家财力情况,在适当的时机重新核定企业流动资金定额。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

(2) 切实解决新建扩建项目铺底流动资金问题: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哪一级安排基建投资项目由哪一级解决铺底流动资金的原则。对新建扩建项目的基建投资打足打实,对铺底流动资金列入投资概算,统筹安排,不留缺口,杜绝基建项目挤占流动资金。

2. 引进银行机制,强化资金管理

引进银行机制,建立企业内部银行,实行资金有偿使用,是提高企业流动资金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运用价值规律来加强企业的资金管理,增强资金价值观念,强化资金成本和资金效益意识。内部银行主要以各种资金占用额为依据,采用银行计息的办法,把过去企业各部门 (分厂、车间、分公司) 的“资金发放关系”改为“买卖关系”,变过去那种事后分摊利息为按资金的实际占用额度计收资金占用费,使企业各部门清晰资金使用额与部门经济效益的关系,促使企业职工精打细算,讲求经济效益,使每一个职工都增强商品经济观念、资金信用观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把资金利息的可控性由资金使用者直接控制;使企业各部门把减少资金占用,降低材料消耗、成本费用等作为部门的重点考核指标,促使企业不断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而且人民银行要充分协调各专业银行,加强银行的监督检查作用,严肃结算纪律,形成全国一盘棋,及时清算各项货款;狠抓各项应收款的清收,及时划转款项,促进企业资金的良性循环。对不认真执行银行结算纪律,无理拒付货款或者有意玩弄拖欠货款“花招”的企业给子严厉的经济制裁。

总之,只有客观看待流动资金紧张问题,才能从根本上缓解该问题。

参考文献

[1]杨庆英:审计案例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2]汤宁:财务管理手册[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王志: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怪现状[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2005, 12

资金紧张 篇5

短期拆借资金一时间如同高利贷,各路银行都在求神拜佛寻找资金,好似金融危机发生的桥段。

自5月中旬以来,市场资金面一直未得缓解,近日更是一阵紧似一阵。神经紧张的市场最易滋生谣言。先是6月6日,传闻光大银行对兴业银行的同业拆借资金到期,但因为头寸紧张无法偿还,导致兴业银行巨额到期资金难以收回,两家银行结下怨怼。随后双方纷纷否认。但真假难辨,市场恐慌迭起,6月20日,恐慌累积到最高峰,随着短期资金报价跌出新高,中行资金违约的假新闻开始肆虐。

当日不仅债市大跌,股市投资者信心亦受重挫,沪指当天下跌2.77%,离2000点仅有一步之遥。21日,A股开盘继续下探,最低到2042.88点,不过大盘在银行保险等金融股带动下慢慢回升,创业板中小板指数也迅速回升,沪指最终报收2073.10,下跌0.52%。

盘中沪指的回升,超出多数投资者的预期。几位私募人士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正在减仓,应对风险。不过他们认为,21日低开后的回升只是短暂反弹,大势仍然风雨飘摇。

央行为什么不救?

危急时刻的唯一救星就是央行,但央行坚持铁血政策,按兵不动。

对此,市场共识是,央行不救是因为要主动去杠杆,尤其是去银行的杠杆。过去几年,银行的杠杆操作越来越大,近年以理财产品为主要代表,短债长用、期限错配,存在着巨大的流动性风险。有些银行更是在同业拆借领域走得过远,当起了银行的银行,后患无穷。

央行不救还有一个国际原因。目前美国经济开始复苏,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一番表态,也明确了QE退出的预期,全球资金大举回流美国。此时中国央行若放松货币,势必加重资本外流,给外汇市场带来冲击。

此外,6月19日央行主管的《金融时报》刊发的《面对市场呼声,央行为何静观不变》一文提到了央行不救的另一个原因,即当前资金结构是结构性的,存量流动性仍处于高位,货币当局认为少数银行因为自己的商业行为造成的流动性紧绷,应交由市场自行调节解决。而据《投资者报》记者了解,该文正是在央行授意下发出的。

同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要求,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把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住、发挥好,合理保持货币总量。这样一来,近期持续升温的货币政策松动预期被浇灭了。

综合各方面的态度,这种资金面紧张的局面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中国内地理财产品的规模已经高达13万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在6月到期。短期内偿还到期理财产品将是内地银行需要面临的问题,中小银行的压力尤重。如果政策方向未变,随着理财产品到期,7月银行间同业拆息利率还会继续上升。

资金紧张拖累股市

资金利率如果持续高烧不下,势必牵连股市表现。

有机构称,资金紧张可能导致部分基金公司的短期货币市场产品偿还困难,为了缓解流动性,这些公司会不惜代价,疯狂抛售股票和债券,进而传导促使票据市场利率飙升,影响实体经济,目前长端国债利率从3.4%快速回升至3.6%,势必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对经济增长带来沉重打击。

“感到情况不妙,之前一直在做成长股,过去一周表现亦很不错,但盘面显示大量的资金都在撤离创业板,所以我这两天一直在减仓,只剩了很少一部分。”北京启明创投总经理李坚告诉《投资者报》记者。

李坚说,资金紧张最大的危害是造成市场情绪恐慌,他的一帮私募朋友也在大量减持。

不过他也认为,经济转型带来的经济增量下降是早在意料中的事情,此次资金紧张,是调结构的自然结果。

他提到一个数据,尽管近期大盘暴跌,但是盘中资金量一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量,没有突降,沪市近一周每天的交易量都在6500亿元~7000亿元的区间浮动。“这说明什么,该跑路的资金都跑了。”他认为,A股在经历了一个恐慌期后,也会止跌回升。

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和措施 篇6

企业资金紧张主要是从其财务数据进行分析, 从施工企业整体的财务数据而言, 有以下三个指标可以反映其资金面的紧张和短缺情况。

第一, 资产负债率较高, 融资方式较为单一。企业过多的负债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压力, 较多的负债表明企业自身的经营难以产生足够的现金以支持企业日常经营和发展所需。以国内外企业的经验分析, 一般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在50%左右较为合适, 当然具体的行业不同会有所差异, 但是一般不超过70%。国内的大多数施工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了70%, 一些大型的国企, 其资产负债比率超过了90%。另外, 国内施工企业的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主要是通过银行借款和民间借贷两种方式进行融资, 融资的条文也没有较大的创新, 这表明企业的融资方式和融资条件均没有太多可以提升的弹性, 这将限制企业后期的融资, 会引起企业的资金短缺和资金紧张。

第二, 短期负债和一年内到期的债务较多。负债的构成主要是短期和中长期借款, 而短期借款容易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 也会影响借款的可持续性, 容易受到信贷紧缩等政策的影响, 同时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借款也会对资金的周转造成较大的影响, 导致企业实际可用的资金较少。施工企业的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较多, 这些会给施工企业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第三,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较低。施工企业由于其资产结构较为不合理, 管理较为混乱, 导致其存货较多, 现金及其等价物较少, 同时短期负债又相对较多, 这导致其流动比率较低, 而速动比率则更低, 影响其信用和流动性, 降低其融资能力, 使其陷入资金紧张的恶性循环。

二、施工企业资金短缺的原因

施工企业的资金短缺原因可以从施工企业的内外部两个角度进行展开。从内部而言, 主要是管理和决策水平较差导致的, 而从外部而言, 则主要是行业环境、信贷环境、产品市场不稳定导致。

(一) 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和决策水平较差, 导致资金紧张和短缺。

施工企业由于其产品的特点, 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存货, 如果没有良好的决策和执行能力, 这容易引起施工企业的存货和设备等购置支出占据了大量的资金。同时, 由于其项目管理制度的特点, 导致其管理费用较高。总体而言, 施工企业的管理能力和决策能力较差的体现有以下几点:

第一, 由于目前项目较为难以获取, 很多的施工企业为了增加收入弱化项目可行性的分析, 盲目压价, 中标后发现设备不够或者不是本企业的专长, 因此盲目购置固定资产成为了很多施工企业的特点。这些资金支出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 这些设备的购置支出超过了项目的利润, 而且没有后期类似的项目可以承接导致设备的闲置浪费。

第二, 资金缺乏统一的管理, 多头开户导致资金运营效率差。施工企业的特点是项目制度, 人员流动频繁, 项目分散。施工企业经常为了项目多头开户, 影响了资金的集中筹集、调度和调剂, 造成资金分流和沉淀, 运营和使用效率较差。项目负责人权力过大也造成总部对资金的调度出现困难, 难以知晓项目的实际所需和结余资金量。

第三, 管理不善, 导致库存大和管理成本加大。由于施工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材料, 且项目周期较长, 因此施工企业会购置大量的材料等, 但是不适当的购置会导致库存积压, 占据了大量的资金, 同时导致较大的保管费支出。另外, 由于竞争的加剧, 很多的施工企业需要及时追踪信息, 差旅费、招待费等急剧上升, 管理成本逐年上升。

第四, 备用金管理不善。备用金管理是施工企业的弱项, 很多施工企业并没有关注这个项目的增长, 许多个人等借助这个项目向企业借款等, 导致企业的资金紧张。

(二) 竞争环境的恶化、信贷环境的不完善、产品市场的波动性也造成企业资金紧张。

施工企业的资金紧张和外部环境也有非常大的关系, 例如建筑市场的恶化和竞争的加剧、信贷环境的不成熟、产品市场的波动性和不可预测性加大也造成了施工企业的决策更难, 外部环境差, 导致其资金紧张。

第一, 建筑市场的恶化和竞争的加剧导致其资金紧张。首先, 由于外部竞争加剧, 施工企业不得不压价竞争, 同时在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上也难以完全理性。为了扩大收入, 增加市场知名度, 有些施工企业不得不以较低的价格承接项目。这降低了施工企业的项目利润率, 造成其资金少。其次, 由于市场的恶化和竞争的加剧, 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增加, 且周转速度下降。房地产公司和其他业主会通过不合理的条款占有施工企业的资金, 施工企业在承接项目的时候需要垫付大量的资金。在项目结算的时候也会面临应收款多, 坏账损失大, 质量保证金多的难题。这导致了施工企业难以及时回收资金, 造成其资金压力大。

第二, 信贷环境差, 债券市场不成熟。目前, 国内的银行对企业的资金借贷属于较为不成熟的阶段, 而且容易受到国家信贷政策的影响。施工企业的信用环境并不够优化, 信用评级没有完善, 造成其在融资方面面临较多的限制。而国内的债券产品较少, 债券投资方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导致施工企业的融资渠道较少, 融资产品没有太多的创新。

第三, 产品市场波动较大, 不可预测性加大, 造成施工企业的资金压力较大。随着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交融, 国内市场的产品价格也受到了国际投机分子炒作的影响, 市场的价格已经不仅仅是供需方的反映。国内的主要钢产品和水泥制品的价格变动更大, 不可预测性也更大, 导致企业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容易导致其库存加大, 占据了大量的资金。

三、施工企业解决其资金压力的措施

施工企业要控制其资金的压力, 降低其资金困境, 主要是要通过内部的优化和完善, 具体而言可以从预算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外部合作等多种方式入手, 完善其资金管理和运用水平, 开源节流, 降低压力。

(一) 加强全面预算管理, 完善项目可行性分析。

施工企业要完善其预算的编制、审批、控制和考核等多个环节, 并逐步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在预算的范围和内容上, 要由单一的经营资金收支预算扩大至生产经营、施工、投资等多个方面的预算。预算的编制要采取逐级编制上报、逐级审批、滚动预算等方式, 加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提升预算的严肃性。在预算的程序上, 要实行由下至上的逐级编制, 并通过自上而下的预算审批, 对预算调整的程序执行上要严肃严密, 避免不必要的调整。在预算的控制和审核上, 预算要由专门的机构和组织对其效果进行跟踪, 监督和控制相关部门的预算执行效果, 并可以通过财务分析等方法实行动态的监控, 量化监督标准。对于项目内资金的使用, 要加强突击检查, 减少项目内挤占和挪用资金。最后, 施工企业要将预算的执行效果和绩效考核联系在一起, 加强管理人员和员工对预算的重视程度。

同时, 施工企业要在承接项目前要对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调查, 了解招标单位的资信状况和过去的历史, 检查其是否会经常出现边施工边改图纸和设计要求的情况, 避免施工单位陷入后期需要不断增加支出的困境;另外对招标方的支付能力和意愿也要有了解, 对项目的资金来源、资金到位情况、项目的审批立项情况、招标方的融资能力等均要了解。在项目可行的基础上, 尽量做好精品工程, 提升施工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提升其长期合作的可行性。

(二) 加强资金管理, 建立资金结算中心, 做好资金的回收

施工企业的项目制度导致其资金分散较为明显, 降低了其资金调度和调剂的能力。为了发挥施工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 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是必然。施工企业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建立资金结算和调度中心, 限制项目负责人的权力, 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和章程, 施工企业总部可以将资金的内部筹集、调度、使用、外部的借贷等权力归至总部, 加大内部的资金周转, 降低资金的使用成本和外部的融资量, 提升企业的整体资信等级。

施工企业要加强对资金周转的监控, 将资金管理贯穿至企业的各个环节, 重视企业的资金回收。对资金回收的监控主要在资金的收入方面, 要加强对应收账款的回收力度, 项目资金要及时回笼, 在工程项目竣工交验后, 资金的回收情况要纳入项目承包责任制中, 作为考核指标, 调动项目相关人员的清欠积极性, 减少项目的坏账损失。

(三) 加强成本管理, 提升技术使用率和产品的回收率, 提升人员、产品应用效率。

施工企业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对成本的控制, 由于目前施工的项目需要大量的资金垫付, 施工企业需要通过加强对成本的管理, 减少施工的支出, 从而降低其资金垫付的数量, 减少资金的紧张。在成本的管理上, 首先, 施工企业要能够应用必要的技术和设备, 减少人工的支出。当然这种技术的使用必须是可行且必要的, 避免为了减少人员而盲目购置设备, 忽略了成本效益的平衡。同时, 在施工中, 企业可以根据施工的需要加强对可回收的产品和材料的回收和加工, 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产品购置, 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员工的成本控制和节约意识, 加强成本的控制效果。其次, 施工企业要建立合理的产品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 加强对产品和设备的维护, 减少这些材料的不必要损耗, 提升产品的应用效率。同时, 企业要建立较为合理的激励和绩效考核制度, 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从而提升员工和设备的单位产出, 减低成本的支出。

(四) 加强银企合作等, 增加企业外部融资渠道和资信能力。

企业可以通过和银行的合作, 强化其信贷的管理能力, 树立良好的信誉。企业可以争取和银行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建立自身的资金结算中心, 积极发展和银行的业务关系, 通过这些业务逐步加深银企合作。同时企业可以不断尝试其他的信贷方式, 例如银行保函、商业承兑汇票、上游供应商的信用等。企业还应该准确跟踪国家的信贷政策, 制定企业需要的资金需求计划, 防止资金成本上升。

另外, 较为大型的施工企业也可以加强和相关的联盟企业及供应链企业的合作, 通过上下游的利益共享, 加强施工企业的盈利能力, 提升施工企业的信用和融资能力。

本文通过对施工企业的资金紧张这一现象的剖析, 探讨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主要现象、原因和控制措施。希望能够对相关的行业和企业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许敬玲.保证金和保函给施工企业造成的资金紧张和资金风险分析[J].铁路采购与物流, 2007年3月

[2]、董涛.试论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成因和对策[J].现代商业, 2009年26期,

[3]、王保宁.论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山西建筑, 2008年8月, 269-270.

[4]、刘红, 马金燕.浅谈缓解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办法[J].陕西煤炭, 2007年02期, 87-88.

[5]、田汝涛.浅谈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成因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年15期, 109.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紧张原因及对策 篇7

一、资金短缺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资金短缺是指企业所拥有的资金量少于维持企业正常生产所需要的资金量。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必要条件, 若资金短缺, 又不能及时筹措, 企业就不能购进生产资料, 停工停产, 对外投资经营战略目标就无法实现, 并且偿债能力下降, 产生债务危机, 影响企业信誉, 使企业陷入困境。

二、资金短缺的原因

资金的短缺已对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 主要表现为:生产滑坡、效益下降、亏损增加。通过全面的分析, 形成资金短缺的原因来源于内外部因素的影响, 主要有以下几种:

1、履约保证金返还期限长。

施工单位中标后, 一般应按照中标通知书交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 约为中标价的10%~20%, 如果不能按时交纳履约保证金, 则被业主视为主动放弃签订合同的权力。所以, 施工单位对此并不马虎, 一定会按时足额交纳。但履约保证金的退还却有十分严格的条件限制, 一般是工程交工验收合格后才能退还。施工项目的工期一般比较长, 有的甚至是几年时间, 好不容易等到工程结束可以拿回履约保证金时, 业主却迟迟不验收。在没有正式验收前, 业主是不可能退还履约保证金的, 加上施工合同一般只规定验收合格后退还履约保证金, 但对完工后何时、如何验收又无具体规定, 这让施工企业感到十分茫然。有的时候业主根本就是故意不验收, 事实上他们这笔资金还没有着落, 施工单位毫无办法, 只能耐心等待。

2、工程垫资与工程拖欠款较大。

近年来, 随着建筑市场施工队伍的急剧膨胀, 建筑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僧多粥少的形势加剧, 使得一些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 提出一些不利于施工企业的要求。其中, 垫资被作为一种常用手段, 成为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和考查施工队伍经济实力的重要条件, 有的工程项目垫资资金甚至超过50%。作为施工企业, 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 以满足“养家糊口”的需要, 往往会硬着头皮到处拆借资金, 有的甚至采取银行贷款方式筹集资金, 以承诺对方的施工垫资和履约保证金条件。施工企业一旦为某项工程垫资, 则会身不由己, 或者丧失先期垫资应获取的收益, 或者承担垫资带来的资金成本, 但这样的垫资工程, 完工后垫资款则可能转变成拖欠款。一般来说, 拖欠款是以垫资为前提的, 如果没有垫资, 就不会产生大面积的拖欠。因为摆脱不了垫资的困惑, 也就难以解除拖欠造成的资金压力。长此以往, 使得施工企业间三角债进一步形成, 加上原材料、人工成本上涨等因素, 使生产经营管理举步维艰。

3、企业的利润极其微薄。

施工企业“找米下锅”和经营区域的向外延伸, 使承揽工程任务的成本和费用加大。而目前的工程大多数是低价中标, 近年来, 随着建筑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和农民工工资及福利的不断提高, 建筑企业的利润极其微薄, 管理稍不到位, 项目就会亏损, 从而增大了资金支付额。

4、施工企业多层管理。

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次多, 管理链长, 职能重叠, 机构费用开支大, 消耗了企业的大量资金, 使可用于生产周转的资金更加紧缺。

5、施工企业分散经营。

施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就是施工现场分散、生产过程中变数多、管理难度大。由于企业内部管理的疏漏、监管力度不够、项目承包不严肃、包盈不包亏、亏损项目比例增大、收不抵支等造成资金亏空。

6、清欠准备不足。

企业管理层对清理应收账款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清欠工作人员配备不足, 组织指挥不力, 工作开展力度不够, 清欠效果不明显。同时, 由于责任划分不清, 激励机制不完善, 清欠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也影响清欠效果。

三、资金短缺的对策

1、政府扶持。

政府主管部门给建筑企业落实政策。中央现在正在抓减轻企业各种收费负担的问题, 这是帮助企业轻装上阵的有效举措。事实上, 企业自主权因涉及到政府主管部门的利益而难以完全落实, 企业的资金紧张问题同样离不开主管部门切实地落实政策。

2、提高投标质量。

承揽工程任务, 提高市场占有份额, 增加资金来源是施工企业求生存图发展的重要前提。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承揽工程任务时要力求做到三不, 即不承揽垫资工程、不承揽资金不到位的工程和不承揽造价低效益无望的工程。在工程管理上做到三精, 即施工生产的精耕细作、施工工艺的精益求精、成本核算的精打细算。以灵活的经营手段、优质的服务、良好的信誉、合理的价格立足市场, 占领市场, 多承揽工程任务, 增加资金来源和资金积累, 不断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

3、增加企业的获利能力。

4、精简管理人员, 减少管理层次。

5、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首先, 要合理安排施工计划, 加快施工进度, 保证施工质量, 多创优质工程, 干一项工程, 赢一方信誉, 以时间、质量赢得效益;第二, 要积极推行新工艺、新材料、新工法, 同时要建立健全项目成本核算制度, 进一步降低工程成本;第三, 项目要认真做好合同变更记录、变更鉴证记录、索赔记录等原始记录以利工程结算, 减少扯皮和损失。

6、加强企业的清欠工作。

首先, 企业领导要十分重视清欠工作, 配备精通业务、责任心强的人员, 投入必要的财力、物力, 各部门协同配合;其次, 要对欠款分别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催讨, 对久拖不还的应诉诸于法律, 对某些房地项目的拖欠, 还应不失时机地采取诉讼保全的手段, 对有归还诚意的但一时无资金的应签订还款协议书。

总之, 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应对。施工企业在采取一定措施的同时, 一定要加强管理, 对资金统筹安排, 最终使资金形成良性循环, 并不断取得收益, 为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摘要:本文通过对施工企业普遍存在的资金短缺原因作分析, 阐明资金对施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就施工企业如何通过加强资金管理, 降低工程成本, 提高项目盈利水平, 从而改善目前资金紧张的现状, 提出一些看法。

资金紧张 篇8

据报道, 雷诺集团将在今明两年出售欧洲地区1 38处地产, 预计总价值在1 0亿欧元左右。这些地产不包括研发中心和工业地产, 主要是后勤保障和商业地产。

去年下半年, 雷诺集团负债剧增45亿欧元, 年底时负债总额达到79亿欧元, 总负债与自有资金的比率从2007年底的9.5%迅速攀升至40%以上。

资金紧张 篇9

1 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

1.1 工程垫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僧多粥少”的形势加剧,企业出于长远发展和广告效应的目的,主动为工程项目垫资,建设单位在工程发包时,因资金不足等原因,提出某些不利于施工单位的条件,或作为考察施工队伍实力的重要条件加以垫资。

而施工企业,为了在建筑市场中抢占一席之地,往往会承诺建设单位的垫资条件,这样势必使施工企业始终处于资金紧张的被动状况,甚至使企业丧失长期的工程收益。

1.2 资金管理水平低,资金周转效率差

1)资金使用计划与实际开支不符,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有的甚至将计划“束之高阁”,费用开支随意性较大,资金使用计划形同虚设。

2)施工企业根据施工合同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不科学,致使企业生产要素资源配置不合理。盲目购置大型固定资产,严重挤压流动资产使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3)企业受市场条件的影响,一些单位对市场行情了解不足,市场定位不准,超计划采购产品的原材料,使库存资产过剩,造成大量资金沉淀,这样势必影响企业的资金周转。

4)管理费用等非生产性开支较大,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为追踪信息,不得不加大经营费用,使差旅费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逐年上升,管理费用年年加大。

5)由于企业工程垫资及支付合同履约保证金,一度使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因此企业不得不向银行申请贷款,加大企业财务费用。

6)有些工程项目资金有缺口,或项目施工中途有变更设计,使工程施工工期延长,无形中加大了施工企业成本,加之有些工程项目存在预算超概算的现象,把资金问题推给施工企业来解决,即使工程竣工,施工企业短期内也无法收回资金,甚至把企业拖入资金紧张的“无底洞”。

2 建筑施工企业摆脱资金紧张的对策

2.1 注重投标环节

招投标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物,是建筑行业竞争的开端,是企业资金注入的源头,因此企业必须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坚持“项目要选准,资金有保障”的原则,杜绝有标必投,追求中标率,或只求产值,不求效益的片面思想,要着眼于企业的发展,企业的未来。总之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倡导和经营的永恒主题。

2.2 苦练内功,努力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1)既然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首先要建立一支高水准、高素质的财会队伍,为投资者及企业管理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便使用者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其次企业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确实可行的资金使用计划及与之相匹配的各种规章制度,使资金管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强化成本意识。一个项目的承揽都包含着竞争,不精心管理,就会亏损,因此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初,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项目评估,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优化项目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根据施工方案,编制责任成本,要责任到人,有奖、有罚、有力度,真正使成本管理贯穿于施工生产的全过程。

3)从监控制度上进一步加强资金周转各个环节的可控性。施工企业要根据项目施工进展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充分发挥审计监察部门职能作用,对资金的使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将现金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以避免资金周转风险。

2.3 加大清欠工作力度

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秩序不够规范,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已成普遍现象,使施工单位资金周转日趋困难,生产经营步履维艰,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企业对此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刻不容缓,首先,要高度重视,成立有主管领导成员在内的清欠工作机构,从事清欠工作,并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从源头抓起,以防前清后欠。其次,对长期拖欠款要立档、立案,责任到人,谁造成,谁主管,谁清欠,经济挂钩,职务挂钩,决不姑息迁就,以防呆账、死账。充分利用法律武器及社会力量,寻求时机,主动出击。

总之,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如何管好、用好资金,永远是企业面临的课题,需要企业全方位的努力。

摘要:针对资金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性,指出了资金管理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中心,始终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分析了造成施工企业资金紧张的原因,提出了施工企业摆脱资金紧张的对策。

关键词: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资金紧张,对策

参考文献

资金紧张 篇10

纺织服装业正值“寒冬”,但这丝毫也不影响业内企业的上市热情。

近日,孕婴产品零售商上海十月妈咪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十月妈咪”)的招股说明书在证监会官网公布。招股说明书显示,十月妈咪此次拟登陆上交所,计划募资2.19亿元用于营销网络、信息化系统建设等项目。

随着去年“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孕婴产业的前景被业界看好。然而,《投资者报》记者查看十月妈咪的财务数据却发现,其2015年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下滑,其中净利润下滑了近五成。

在政策利好、市场看好的前提下,为何十月妈咪的净利润出现大幅度下滑?《投资者报》记者就此向十月妈咪发送采访提纲,但并未获得回应,致电公司官网电话亦无人接听。

都是“羊年”惹的祸?

此次IPO,十月妈咪计划公开发行不超过1500万股,不低于发行后总股本的25%,公司预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000万股。

十月妈咪近两年的净利润波动较大。根据招股说明书中的财务数据显示,2014和2015年,十月妈咪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74亿元和2.7亿元,同比增长14.47%和下降1.05%;营业利润分别为13038万元和1269万元,同比增长114.9%和下滑58.21%;净利润分别为2329万元和1244万元,同比增长119.47%和下滑46.57%。

针对2015年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下滑,十月妈咪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报告期内,公司利润水平主要受营业收入、毛利率水平以及期间费用的影响。2015年利润水平同比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管理费用同比大幅增长。

循着十月妈咪招股书所述原因,《投资者报》记者查看财务数据,2015年度公司管理费用为5181.2万元,较2014年度的3675.4万元新增1505.8万元,增长40.97%。此外,2014年底十月妈咪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的同时,其管理费用增幅亦不小,同比增长21.2%。

再细看管理费用明细发现,公司2015年管理费用增加主要是由于公司员工工资及福利、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和研发费等增加所致。其中,2015年公司员工工资及福利为2820万元,同比增加992.2万元。

将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归于管理费用增加,这是十月妈咪招股书的官方说法。而公司副总裁卫达在接受其他媒体采访时还提供了另一条理由:去年收入和利润下滑是受到中国传统“羊年”的影响,受到传统观念羊年不适合孕育孩子的影响,导致新生儿锐减,从而影响到行业的整体销售。

多数子公司亏损

不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十月妈咪的资金链状况也不乐观。

十月妈咪此次IPO,计划募资2.19亿元,募资中的一半都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由此可见十月妈咪资金链很紧张。

那么,十月妈咪的资金链到底有多紧张?

十月妈咪目前共有5家全资子公司,除上海十月妈咪和上海有喜在2015年实现盈利外,其余三家均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杭州普宏亏损22.64万元、上海佳婉亏损14.89万元、杭州佳婉则亏损36.38万元。

没有源头活水,却有消耗不断。除了管理费用以外,十月妈咪的应收账款和在建工程金额也出现连续增长,其中在建工程金额是呈现飙升状态。财务数据显示,2013-2015年,十月妈咪的应收账款分别为1231万元、1552万元和2595万元;在建工程金额分别为30万元、1306万元和4495万元。

十月妈咪的负债也逐渐增长。财务数据显示,2013-2015年末公司的总负债金额分别为4855.58万、7441.66万元和1.32亿元。

截至2013年末,十月妈咪的短期借款余额为200万元,然而到了2015年该数据攀升至1102万。另外,十月妈咪2013年的利息支出为17.59万元,2015年则达到52万元,两年间增长1.9倍。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公司对于其直营门店的描述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

其招股说明书多处指出,截至2015年12 月31 日,十月妈咪在全国29 个省市自治区开设了240 家直营店、授权172 家加盟商开设了314 家加盟店,店铺主要分布于全国百强连锁百货商场。

然而,在“补充其他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营运资金”中的“现有业务持续发展需要补充营运资金”里则显示,截至 2015 年末,公司共拥有直营门店226 家。至于为何出现这种差错,由于公司未予回复相关采访,原因不得而知。

自主生产比例低

据了解,十月妈咪业务集中于产业链上具有较高附加值的产品创新和研发设计、品牌推广、销售渠道建设等环节,自主生产的比例较小。对于孕妇服装,主要采用OEM(俗称代工生产)的外包生产或委外加工模式;对于孕妇用化妆品,主要采用ODM的外包生产模式。由于对外包生产商、委外加工商业务经营的控制力有限,无法保证未来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不会受到外包生产商或委外加工商自身经营状况的影响。

《投资者报》就如何防范外包生产和委外加工模式的风险问题采访十月妈咪,很遗憾未能得到解答。

此前,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展开了2016年第1批针织内衣等25种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样检测。其监测结果显示,包含十月妈咪在内的6批次针织内衣不合格,不合格项目包括纤维含量、PH值。然而后续十月妈咪如何处置该事宜,在招股说明书中未提及,《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也未能得到解释。

根据Frost&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的《中国孕产用品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利好因素刺激,中国孕婴童市场零售额将在2019年达到5522亿元。中国孕妇服装零售总额也由2010年的10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175亿元,而中国孕妇服装零售总额将在2019年达到381亿元。

尽管市场红利抢眼,但十月妈咪到底能够争抢到多少份额,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资金紧张 篇11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金紧张,资金管理

一、引言

资金是企业经营重要的生产要素, 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企施工业必须要有与任务繁重相适应的资金, 才能保证施工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转。然而, 当前流动资金短缺已成为我国施工企业面临的一大困难。

二、当前造成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

1、建筑市场存在着不公平竞争, 施工企业经常被迫垫款施工。

近年来由于受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僧多粥少, 施工企业受建设单位的制约越来越多, 承接工程条件越来越苛刻。国有大型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养家糊口”, 不得不竞相压价压标, 企业应该得到的合理利润大量流失。有的建设单位为了减少资金投放或在投资未完成落实情况下, 在招标中有意要求施工企业垫款, 在激烈竞争的环境下, 施工企业为了能拿到任务, 不得不垫付部分工程资金, 利息的增加造成建筑成本的提高。

2、资金投向不当, 影响资金流动。

为了使企业经营能够多元化, 施工企业在资金运用投向上出现了更多的灵活性, 但这也向企业的资金管理水平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企业有了资金统筹和使用权, 有些企业为了发展生产, 开展多种经营, 多元化投资, 追求更丰厚的利润, 出发点是无可非议的。但是, 往往这种投资投入缺乏市场调查, 无可行性论证, 有投入没效益或回报率极低, 投出去的资金又难以抽回, 挤占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造成资金短缺, 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3、巨额工程款被拖欠, 严重影响企业资金周转。

随着建筑施工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随之而来的拖欠施工企业的工程款问题也日趋严重。拖欠工程款给施工企业造成严重的直接经济损失, 增加了企业坏帐风险, 影响了职工工作积极性。由于建设单位长期拖欠工程款, 致使施工企业同样难以偿还银行贷款和其他物资采购的欠款, 不但严重影响企业的社会信誉, 也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施工和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4、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等特点, 资金管理分散。

施工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维持一定的生产规模, 要有一定的施工总量, 施工任务不足, 生产能力过剩, 企业的生存就无从谈起。因此, 企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坚持“紧跟国家投资走, 围绕国家投资热点转”的经营战略, 树立“立足本地, 走向省内外, 面向世界”的思想, 在巩固本地区建筑市场地位和市场占有份额的同时, 努力扩大经营布点, 力争在新的经营区域多承揽任务。但由于不断开拓市场, 增强跨地区竞争施工任务的能力, 随之而来也形成了施工地点多, 施工战线长, 施工面广的局面, 造成了资金管理分散, 不能发挥企业内部资金的调剂作用, 影响企业资金的整体效率和效益。

三、解决资金短缺的对策

1、建立内部银行, 发挥资金规模效益, 并加强资金管理的基础工作。

为了有效地控制和合理使用资金, 将有限的资金最

大限度的利用起来, 企业可以设立内部银行, 实行内部银行结算和资金有偿占用制度。公司财务部根据年度生产计划, 核定下属各单位定额流动资金, 存入各内部银行帐户, 由企业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统一调配。将所有工程的结算收入或预收款、贷款, 都通过公司内部银行统一管理。平时对各下属单位的生产资金, 则按其实际工程进度拨款进入各单位内部银行帐户。以定额流动资金考核各下属单位占用资金情况, 超定额占用流动资金的, 按内部银行贷款利率计息并进入成本, 低于定额占用流动资金的按存款利率计息, 并予以奖励。资金使用紧密与各单位的经济利益挂钩, 促进了各单位压缩资金占用, 使资金得到相对集中, 形成拳头, 降低筹资费用, 发挥企业整体的资金规模效益。企业实行内部银行资金集中统一管理, 也为加强资金管理基础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

2、强化清欠工作, 及时回收拖欠工程款。

首先, 要建立清欠组织机构, 成立清欠办公室, 隶属总会计师直接领导, 专门负责协调、指导帮助, 检查督促各下属单位的清理回收和催讨历年被拖欠的工程款, 检查督促竣工工程结算和在建工程进度款的收取情况。把清欠工作真正落实到实处。其次, 要制定清欠回收工作款的奖励办法。根据收回难易情况, 明确规定清欠回收工程款的奖励比例, 激励所属单位努力做好清欠工作。三是实行工程项目经理承包责任制。将收取工程进度款, 竣工结算工程款的任务纳入工程项目承包内容, 使施工、结算、收款工作统一起来。对拖欠时间超过一个月的, 应及时向建设单位发出停工报告, 造成工期延误的经济损失应由建设单位负责。对竣工结算工作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办理, 组织力量, 争取做到工程项目竣工一个, 工程结算办理一个, 及时回笼竣工工程结算资金。四是依靠法律手段追回被拖欠工程款。在市场经济管理条件下, 解决被拖欠工程款的有效办法就是运用法律手段。企业要求下属各单位对历年来被建设单位拖欠的工程款进行清理分类, 若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资料齐全, 结算手续清楚, 清欠难度较大的, 根据实际情况, 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起诉, 据理力争, 讨回欠款, 避免行成坏帐。

3、建立投资管理体制。

企业应制定明确的投资项目立案审查、可行性研究、市场调查、效益预测、论证审批决策程序。投资项目要突出经济效益这个中心, 做好投资回收期和投资产出的预测, 认真进行投资效益分析, 设立投资监控系统, 优化资金投向, 力求以最小的投入, 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避免资金损失和浪费。企业可以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投资预测小组, 提出投资预案, 并进行投资分析, 作出投资产出的预测报告, 由正副总经理、总会计师、总经济师组成的审议小组审议, 最后报董事会决定。

四、结语

上一篇:人文之美下一篇:左半结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