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工程建设

2024-07-27

图书工程建设(共12篇)

图书工程建设 篇1

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图书资源, 因而被誉为“知识的宝库”、“智慧的摇篮”,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很多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 或者常年闲置、或者不能满足读者需求, 而面对着浩瀚的书海, 读者也不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 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从图书利用的角度出发, 如何加强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 图书馆馆藏资源一般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两部分, 要想提高图书利用率, 满足读者的需求, 就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做好纸质文献资源馆藏建设管理

在当今的图书馆建设中, 纸质文献购买、保存都比较方便, 而且阅读也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限制, 再加上人们的阅读习惯, 可以说, 纸质文献仍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 要重视纸质文献馆藏建设管理工作, 以不断提高纸质文献的开发利用率。

1. 把好采购关, 提高购书质量。

图书馆馆藏文献是否能满足本地区读者的基本需求, 对于读者的利用和科研成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 图书馆必须要把好采购关, 提高购书质量。在购买图书时, 一是要考虑读者的需求, 参考读者的意见和建议, 组织读者进行调查研究;二是要考虑图书馆的具体情况, 做到既要有可行性和选择性, 又要有针对性和应用性, 采购到符合图书馆需求的高质量的图书。如高校图书馆在采购图书之前, 可以在大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调查研究, 了解他们的需求, 这样采购回来的书籍才能得到大家的喜爱, 也能物尽其用, 发挥最大的作用。

2. 科学管理, 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

为了提高图书的利用率, 就必须进行科学管理, 明确职责, 合理配置资源, 人力、物力、财力的使用也随着科学管理得以科合理地组织和使用, 不仅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提高图书的流通速度。如一批新书到馆后, 要经过拆包验收、编目、分类、贴条码、贴磁条、著录、贴写书纸等程序, 完成这些程序才能进入流通, 与读者见面。为了使其尽快地进入流通, 就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 一环扣一环, 尽可能地缩短加工时间, 完成这些工作程序, 使其快速地出现在读者的面前。当然, 如果在人手不够的情况下, 也可以征召一些义务馆员, 发挥他们的作用, 尽快地完成这些程序。

二、做好电子文献资源馆藏建设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图书馆的电子文献资源越来越多, 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 要努力做好电子文献资源馆藏建设管理工作, 让读者更好地分享信息化的成果。

1. 调整馆藏资源结构, 增加电子出版物采集比重。

等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或远程通信手段进行阅读的一种文字形式。电子出版物通常包括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光盘图书、网络图书和软件读物等。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电子文献已经在出版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 并有迅猛发展的趋势, 因此, 图书馆也应增加电子出版物采集比重, 明确电子文献的馆藏建设方向, 并逐步增加电子文献的经费比例。这样既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 缩短了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又科学地调整了馆藏文献比例, 达到了合理配置资源的目的。

2. 将馆藏资源上网, 加强数据库建设。

对于图书馆现有的文献资料来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被读者利用和开发, 一方面可以将馆藏资源上网, 让更多的读者更方便地进行阅读。如建立图书馆网站, 将图书馆馆藏的各种电子文献资源发布在局域网上, 让读者更加方便地进行阅读和下载;还可以建立图书馆的馆藏目录, 让读者在网上进行书籍查找, 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同时, 可以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即将馆藏文献资源系统化数字化后转化为计算机可检索的特色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快速传递, 进而扩大图书馆的服务人群, 让更多的读者受益。另一方面要加强数据库建设。也就是说, 图书馆要有目的、有重点地引进专业水平较高的数据库, 让读者更好地进行知识的索引、查询, 更好地提高图书利用率。如高等院校的图书馆可以引进中国知网数据库、电子文献数据库等一些影响较大的期刊、报纸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这样读者要想找某个知识点, 只要进入到数据库, 就能查找到很多相对应的信息, 满足读者所需。

3. 利用网上下载方式, 丰富馆藏图书资源。

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因此, 可以利用网络下载一些先进的知识动态和学术信息, 丰富馆藏图书资源, 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首先, 建立站点导航。这是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按照读者的需要进行有规则的分类, 帮助读者获取资源。其次, 建立有效的搜索引擎。即对网上相关信息进行跟踪关注, 再经过图书馆的深度加工处理, 建立有效的搜索引擎, 帮助读者查阅学术信息、动态发展等有效网络信息资源和电子书刊。再次, 做好下载存储工作。图书馆要密切关注读者感兴趣的学术信息、科技信息等, 然后把这些信息从网上下载下来, 存储到自己的服务器上, 让读者在局域网上进行查阅, 这样也能丰富馆藏图书资源, 满足读者的需要。

综上所述,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馆藏图书资源, 就要通过多种方式、途径, 做好馆藏图书资源建设管理工作, 以便提高图书馆的综合水平, 更好地为社会大众服务。

图书工程建设 篇2

近年来,我校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教委关于《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在加强图书室工作规范化,改善办室条件,提高办室水平和图书质量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益。目前,学校藏图书达12352册,生均图书19册,使图书室成为学校书刊情报中心,充分发挥了图书室教育职能和情报职能作用,为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作出了贡献。根据《河南省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实施意见》,对照我校图书室工作,现将图书室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认真组织学习《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实施意见》,明确中小学图书室建设的总体目标,充分认识中小学图书室在新时期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建设学习型校园的重要作用,按照《河南省小学图书室建设基本标准(修订)》,结合我校实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图书室的建设、管理,提高图书资源的使用效益,为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做贡献。

二、图书室建设的总体目标

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把图书室建设成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服务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多方投入,增加设备和藏书,提高藏书质量,建设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小学图书室;逐步实现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及全开架的流通形式,提高图书使用效益;依托网络,加强图书资源中心建设,实现区域资源共享;应用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数字化图书室,扩大资源信息量;建设一支觉悟高,思想稳定、数量充足、具备图书室专业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高素质工作人员队伍。按照《河南省小学图书室建设基本标准(修订)》,分类分阶段实施,逐步实现总体目标。

三、图书室的建设工作

1、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办室条件

多年来,我校把图书室建设列入学校工作的议事日程,做到期初有计划,期中有检查,期末有总结,平时能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教委中小学图书馆《规程》,因地制宜,切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抓好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进修学习工作,目前我校配有专职图书管理人员一名,已经过专业培训,人员配备已符合标准。

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图书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每学期坚持从学校经费中抽取10%的资金购买图书。图书室的办公用品,设备添置,学校图书室订阅的各类报刊、教本、教参均不占用图书经费。同时不断完善图书经费的管理,加大图书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力度。借书处、书库、师生阅览室设点合理,环境安静,采光适宜。具有良好的通风换气和防潮、防虫、防尘等条件,有防盗、消防、消毒、安全等设备。经过多年的努力,目前我校生均图书19册,教师工具书120多种,报刊杂志60余种,文艺读物与教育、教学读物比例适宜,师生书刊比例合理,书刊种类齐全。学校每年均按国家教委和省教委规定的中小学图书室必备书目增加藏书量,有效的推动了校园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2、做好管理工作,增长师生见识

有良好的设施和图书资料,就要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作用,强化服务功能,增长师生的见识,开拓师生的视野。学校教育工会、少先队大队部密切配合学校广泛开展书评、征文比赛,每学期举办一次图书利用讲座,各班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为了充分发挥图书资料的教育职能作用,学校还通过专栏、广播、集会等形式向师生推荐优秀读物。教务处、图书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分管行政人员能及时搜集各类教学教研参考用书和有关资料,编写文献资料,服务教学工作,与此同时,管理人员能主动协助师生查找资料,开展咨询服务,提高了服务质量,激发了师生读书兴趣。

3、健全规章制度,促进科学管理

健全的规章制度,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建设达标图书室的主要依据,学校领导能持之以恒地对管理人员进行精神文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评聘等工作,建立健全了图书管理员岗位职责、读者须知、图书的丢失和损坏的赔偿、微机使用管理规章等制度,做好总括和个别登录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图书资料的管理。管理人员能够严格履行岗位职责,每学期能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按时写工作总结,能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排架,按《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连续出版物著作规则》进行书刊著录。图书室设书名目录,核心期刊能定期保藏有序完整,符合规范,并进行分类登录,能有计划地进行书刊剔除工作,确保了藏书质量。

图书工程建设 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图书馆;电子图书

一、电子图书的优势与不足

(一) 电子图书的优势。

1.形式、功能多样化。纸质图书阅读形式始终是单一的——看。而电子图书根据需要,还可以使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与三维图像融为一体,使信息更为丰富多彩、生动逼真,让读者充分享受到阅读电子图书的乐趣。

电子图书以其检索灵活而深受人们的青睐。电子图书可以从目录查阅,更可以直接从字词入手,对全书内容进行快速查阅,其检索灵活程度是纸质书籍望尘莫及的。读者使用电电子图书的这些功能极大程度地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需求。

2.存贮量大,成本低廉价。纸质图书占用的馆藏空间比较大,但电子图书的体积小、密度高,占用的空间小,便于图书馆和读者收藏。电子图书是通过数字化技术把文献存贮在服务器或光盘等介质上,通过网络在线或离线阅读,实现无纸化出版,使出版物的形态、流通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电子图书不需要担心保存期的问题,也不需担心遭受破坏,易于永久保存,为图书馆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节约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降低了成本。

3.开拓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图书馆突破了传统借阅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校园网,图书馆能够做到全天不闭馆。读者可以在任何时候使用图书馆。传统图书馆再怎么延长服务时间也会有一定的限制,并且读者只能在图书馆里办理借阅业务。拥有了电子图书,图书馆就可以将借阅场所延伸到家里、办公室、教室等。读者不需要到图书馆便可以访问图书馆,只要通过在线浏览和在线借阅服务,阅读图书和借书、还书变得从未有过的轻松。在传统服务中,无论图书馆如何调整服务时间,工作人员如何改进服务态度,恐怕也难于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要。图书馆新的服务模式,使读者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最大满足。

(二) 电子图书的不足。

目前,电子图书发展迅速,但它毕竟是一种新生事物,还存在一个从发展到完善的过程,因此,电子图书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问题。

1.技术问题。屏幕显示问题对于电子图书而言是关键的问题,显示能力、舒适程度和质量是电子图书为广大读者接受并普及的重要前提。目前,无论是PC显示器,还是专用的阅读器,其解像率低下使屏幕清晰度无法达到读者阅读纸质书籍的程度。

保存的技术落后也是电子图书发展的制约因素。电子图书需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存贮数字信息。而磁性载体的磁粉不稳定、易变形,感光载体受温度、湿度变动影响以及沙埃污染的损害,所以电子图书保管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大规模数字信息存贮新技术已大量产生,然而数字信息长期保存的技术和方法却远远落后,这对电子图书的发展是一种制约。

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是电子图书面临的严峻问题。电子图书的数据具有变化性和流动性,任何环节的失误都可能造成数据的丢失。如果电子图书的安全问题得不到保障和解决,势必影响人们对电子图书的阅读和使用。

2.版权问题。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型图书,其实质是将著作数字化,并提供给读者下载、浏览等。这一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版权问题。电子图书的版权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著作者所拥有的版权;二是电子图书出版对数字化的电子书的版权。由于电子图书是在网上下载、浏览,因此其版权问题比传统图书更难以控制。对任何一家出版社而言,这些都是损失。显然,解决电子图书的版权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3.消费成本高。从电子图书的构成要素来看,阅读电子图书需要支付电子文本和阅读器的费用。虽然电子图书内容的价格大约为同种纸介质图书价格的三分之二,但是阅读器的价格却不菲。在美国购买一个阅读器至少需要几百美元,而国内金博览“掌上读”的价格大约也要590元人民币。可见,阅读电子图书的消费明显偏高,距离人们能接受的程度还有一段距离。消费成本高是制约电子图书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电子图书服务建设的对策

针对目前电子图书存在的不足之处,中职学校图书馆应加强电子图书服务建设才能进一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对策如下:

(一)革新服务观念,提高服务素质。

图书馆作为沟通读者与信息资源的桥梁,在信息时代,图书馆理应发挥其重要作用,无论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都应该提供满足需求的服务。图书馆的工作者应适时转变观念,树立新的经营思想和理念,积极应对时代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广电子图书,中职学校图书馆开展相关的培训和宣传工作尤为重要。对图书馆职工开展与电子图书相关的技术培训,教育他们熟悉计算机、通讯和网络,同时强化电子图书专业知识。同时,从馆内现有人员中选送一批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到高等院校培训,使之不仅成为知识信息的组织者,而且成为网络的协调员和管理员。图书馆必须大力宣传和推广电子图书,及时组织应用培训班,使读者认识到它的优越性和发展趋势,让读者在实际使用中得到切实的好处。

(二)实现馆藏资源多样化、特色化。

面对电子阅读的需求,中职学校图书馆要加强对电子化、数字化虚拟馆藏进行建设,引进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多媒体视频信息等各种电子出版物,更要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权威性的网上数据库,建立数据库的镜像站点。现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也是信息资源建设,将图书馆变成收藏、保管、提供和流通各种电子信息的枢纽。同时,考虑到电子资源与纸资源之间的互补性问题,电子资源的购置应起到对纸质资源的完善和补充作用,而不是起替代作用。多下载一些利用率高、丢失及损失较为严重的图书,适当增加电子资源来可以弥补纸质文献资源的不足。

建设特色馆藏,提供特色服务是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客观要求,也是馆藏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图书馆应加强特色馆藏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包括近期实施措施和远期发展规划。在藏书结构上,既要考虑系统全面收藏各学科的电子刊物,同时重点保证收藏本校现在教学科研所需的各学科的刊物,处理好系统性和重点性的关系。

(三)提高技术,满足电子阅读的发展需求。

中职学校图书馆尽早实现格式标准化。目前,CEB格式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主流的三种标准化格式之一,在制定行业标准中,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中职学校图书馆应引进CEB格式,尽早实现格式标准化,解决格式互不兼容问题,为电子图书服务的发展扫清障碍。

发展DRM技术的发展,将推动中职学校图书馆电子图书服务的开展。电子图书作为数字化产品,其复制和传播的成本极低,因此很容易受盗版的侵袭,这无疑会影响电子图书的正常、健康发展。而DRM,又自称为数字版权管理,它是一种硬件系统,也可以发展成为一种软件系统,亦或两者兼备。DRM分为两类:一类是多媒体保护,另外一类是加密文档。DRM主要通过技术手段来保护文档、电影、音乐不被盗版。这项技术通过对数字内容进行加密和附加使用规则对数字内容进行保护,其中,使用规则可以断定用户是否符合播放。DRM的使用,加强了知识产权控制,优化了网络环境,促进了电子图书健康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图书馆引进并加强发展DRM技术,是推动图书馆电子图书服务的有力的技术保障。

图书馆也应引进电子油墨技术,提高阅读质量。现在在国外,清晰度、弹性甚至手感都与纸质书非常相似的电子油墨技术已经成型,并开始投入使用,用于激光印刷的同样高的分辨率甚至更高的分辨率来显示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其介质和纸一样柔软,可以折叠,便于携带,用特殊的液品材料制作成书本的格式来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促进电子图书服务的发展。

综上所述,虽然诸多问题阻碍着电子图书的发展,但它有着传统图书无法比拟的优势,随着网络技术的提高,网络环境的优化,电子图书将不断发展,成为图书馆的未来的主流。因此,中职学校图书馆应加强电子图书服务的建设,以便更好地满足读者对文献信息的需求,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单位:肇庆工业贸易学校)

参考文献:

[1]曾敏灵.电子阅读发展与图书馆建设的对策[J].图书馆论坛,2008,(6).

[2]张新勤.我国电子图书存在问题研究综述 [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8).

[3]唐杰波.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服务[J].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2007,(10).

[4]闫海新.试论电子图书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2,(3).

[5]石德万.电子图书的反思.图书馆论坛[J].2004,(2) .

图书工程建设 篇4

1 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图书资源建设所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图书资源建设的关键就是要解决好图书资料及文献信息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对口问题, 要做到在数量上能够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 在质量上能满足读者的个性化要求, 在对口上能满足学校专业建设的需要。但是, 各大高职院校在这方面仍存在着各种问题。

1.1 图书采购招标对专业图书采购的冲击

图书采购招标的实施是各大高职院校图书馆所普遍采用的操作方法, 这是规范高职院校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从实际运作情况来看, 学校总是希望花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书, 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而图书供应商也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由于市场上专业图书出版印数少, 价格又高, 所以图书供应商一般都不乐意专供专业图书。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以盗版书充斥正版书、以特价书充斥全价书的现象, 或者书商索性不引进或引进少量专业图书, 这在某一程度上使得图书馆的采购自主权受制于图书供应商, 也使得学术性较强的专业图书在采购上出现数量和质量下滑的现象。另外, 图书采购招标应采用招标供应商的方式, 而不要采用招标图书的方式。

1.2 图书馆采购图书专业人员的缺乏

目前高职院校图书馆都面临着专业人员缺乏的困境, 尤其是采编人员难以形成专业团队优势。加之专业背景有限, 无法对图书是否适合专业使用作出专业的判断。有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只有寥寥数名采购人员, 却要每年负责采购几万册的图书。要是遇到一些专业意识不强且不够敬业的采购人员, 就会使得图书馆专业图书资源的建设受到严重制约。

2 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图书的统计分析

高职院校图书馆界定专业图书的方法是以学校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为基础, 按照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所涵盖的图书类别来界定专业图书的范围。目前需要统计的项目主要有两个方面。

(1) 人均拥有专业图书数。基本思路是先界定专业图书所涉及的图书类别, 进而确定专业图书的入藏册数, 计算所藏专业图书的册数与馆藏总册数之比得出专业图书的藏书比, 再通过统计各个专业人数, 计算出人均拥有专业图书册数, 最后结合各个专业学生人数进行汇总。

(2) 各专业的专业图书总数。随着高校基础办学数据填报要求越来越正规, 图书馆针对各个专业的专业图书统计也得与时俱进。每个专业的专业图书数量应根据上述 (1) 中的界定方法先界定类别, 然后根据图书馆管理系统统计出来的各类别总量, 当某类别属于多个专业的专业图书时, 应对各专业进行平均分配数量, 进而汇总得到各专业的专业图书数量。

各专业的专业图书藏书比和专业图书总数的大小, 直接反映出各个专业图书占总藏量的比重, 其结构的合理性要结合学校各专业的布局来进行具体分析, 专业图书的馆藏比要与学校各学科布局相吻合。

3 高职院校图书馆专业图书的建设和配置

3.1 图书采访机制与专业图书的合理配置

一个优质高效的图书采访机制可确保学科专业图书的合理配置。首先是要建立良好的学科专业机构、图书馆、读者、出版社、书商、学校等相互联动的图书采访工作关系。其次, 要开展利益最大化的多渠道、多形式的采访工作, 就要做到: (1) 了解本校学科建设的需求; (2) 掌握最新出版动态; (3) 定期召开主管领导、院系读者代表和学科建设负责人座谈会, 听取文献配置的意见; (4) 提供途径给读者荐购; (5) 以走访的形式到各院系征求师生对文献需求的意见; (6) 及时跟踪各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改进, 对培养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确定适合该专业使用的专业图书类别。

通常图书采购的主要渠道有:现场选购、书目预定、招标采购、网上订购等, 这些图书配置的方法各有利弊, 应根据采购经费和规模灵活运用, 相互补缺补差。现场选购最大的优点就是直观且高效, 可直接接触新书, 从大概内容中判断图书的质量, 而且可保证比较高的到货率, 笔者所在图书馆就采用这种方式, 能最大程度的控制新书到货的主动性。而其它方式, 虽然相对方便、轻松, 但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到、迟到、漏到等供货情况的发生, 应尽量避免使用。

3.2 图书市场行情与专业图书的合理配置

优质的专业图书配置是要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需求进行逐步可持续地积累。因为高质量的专业图书的出版种数是有一定的限度的。由于图书出版是受市场需求的驱动的, 所以, 图书市场迎合大众文化消费口味的低层次消遣性图书及升学辅导材料等图书越来越多, 而专业学科所需要的高品位研究型的理论书籍相对较少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图书。根据统计数据显示, 其中V类的出版图书种数最少, 只有一百多种, 其次是A类。而出版种数在万种以上的有5大类, 分别是F (经济) 、G (文化、教育、科学、体育) 、I (文学类) 、J (艺术) 、T (工业技术) , 其中G类图书出版的最多。

(1) 分析图书出版的记录。应该选择年代近、版次新和价格适中的图书。尤其是自然科学类的图书, 这类书生命周期短、内容老化快。

(2) 分析图书的出版社。一般国家正规的出版社以及名牌大学的出版社的信誉较好, 专业学科图书都比较优秀, 出版质量也高。

(3) 分析图书的书名及内容简介。比较严肃的专业学术图书, 其学科发展方向和具有创新的论题一般都会在书名上一内容简介上反映出来。

(4) 分析图书作者和编辑的大致情况。了解各专业的学术队伍情况, 该学科的权威人士。一些较著名的作者、译者和编辑所著的图书都具有较高的专业学术价值。

(5) 分析图书的价格。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主要是依据每年学校下拨的经费来确定各类图书的配置, 并不是依据读者的实际需求。而在资金一定的情况下, 专业图书的价格直接影响到各专业的文献配置。一些专业图书价格昂贵, 比如说美术、舞蹈、音乐等专业, 该类图书纸张的质量较高、装帧也非常精美, 价格普遍高于其他专业的图书。因此, 该类文献的配置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应根据当年的经费变化综合考虑。

(6) 应充分考虑图书的专业对口问题。对于专业性强的高职院校, 如果是很对口的, 应加大采购复本量, 以满足专业建设的需要。

4 专业图书的数据统计及统计指标的完善

随着读者信息素质的不断提高, 馆藏文献资源也日益丰富, 特别是电子信息和电子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上的应用, 使图书馆的藏书建设面临着技术革新和组织管理的双重挑战。这需要建立一个长期的数据收集、组织和反馈的制度, 根据读者的不同层次和类型, 针对图书馆的服务内容和方式, 采用自动化管理系统和多渠道的取证数据, 如问卷调查、建立图书馆网站反馈渠道等手段, 完善统计数据, 实时监控统计指标, 及时地掌握读者的阅读倾向, 在计算借阅率、新书增长率和流通率等指标外, 还可以通过复本率、拒借率 (读者没有借到的图书册次/全部读者需求图书的册次 (含借到及未借到) ) 等指标, 直接反映图书馆的藏书缺陷。

针对各专业的专业图书数量的统计考虑到一个类别的图书可能适合多个专业使用, 在这种情况下, 统计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不失为一种可行方法。

5 结语

图书馆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其在图书采购、专业图书配置等方面学校应给予一定的重视。根据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按照各个专业的专业课程所涵盖的图书类别来界定专业图书。而专业图书的统计则有利于完善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标准, 从而增强图书馆专业图书的资源优势。

参考文献

[1]朱海丽.加强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资源建设的新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0.

[2]惠栎枫.藏书结构的统计分析与利用[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9.

[3]黎莉.高校图书馆学科专业图书合理配置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图书室建设4 篇5

一、指导思想:

树立为学生终生发展打好基础的思想,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及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创设良好的读书条件,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充分发挥图书资源的作用,全面提高全校师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总体目标:

1按照配备要求足额配备高质量的图书和报刊资料。图书人均占有量达标,配齐配足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

2阅览室设置达到县局要求。逐步建成电子阅览室。

3修订完善图书室、阅览室各项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室管理员的工作职责和考核要求,提高“两室”管理水平和档次;实行开架借阅,做到两室”全天开放。

4正常开设阅读课。增大学生的阅读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完善班级图书角建设。积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使班级成为“书香班级” 6大力倡导全体师生读书爱书。提高全体师生的文化品味,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使学校成为“书香校园”

四、具体措施:

(一)开源节流。足额配置高质量图书和报刊资料

1按照配备要求足额充实学生读物。可供学生阅读的图书人均占有量达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的标准。

2优先配齐配足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必读的书目(不少于10套)3加强报刊杂志征订力度和图书购买更新力度。保证用于学生阅读的图书、报刊、杂志数量不低于规定标准数量,并且各部类的图书比例符合中学图书室藏书分类比例要求。

4按照教师、学生阅览室最低馆舍要求设置阅览室。利用校园网筹建电子阅览室。5采取有效措施。发动师生捐赠图书,争取社会力量捐助,不断扩大图书来源渠道。

(二)建章立制。大力提高“两室”利用效率

1修订完善图书室、阅览室的各项管理制度和借阅制度。2按照配备要求配齐管理员。提高“两室”管理水平和档次。3实行开架借阅。图书室、阅览室全天对师生开放。4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把阅读课足时高质开好。

5开展“建设书香校园”创建书香班级”读书活动。及时检查学生相应学科的读书笔记;通过组织师生读书报告会、研讨会、经验交流会、读书笔记展示会、读书辩论会等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各科教师都要适时指导学生正确阅读。顾虑督促师生积极认真参与读书活动,全面提高师生整体素质。

6大力倡导教师读书活动。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共创书香校园。每位教师每学年至少读两本教育专著,并撰写读书笔记不少于5000字。

(三)科学组织。全面开展“建设书香校园”活动 1营造读书氛围

(1)校园挂条幅。校园内的走廊、宣传橱窗等阵地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名人名言等,营造出一种浓郁的读书氛围,让学生明白读书的益处。该项工作由德育处设计,总务处实施。

(2)各班在10月份以“建设书香校园”为主题出一期黑板报。该项工作由团委负责。

(3)校园广播开辟一个“书香园”阵地。每天中午定时播音。内容可以多样,除进行“学生诗朗诵”外,还可谈读书心得,诵读一篇好的文章,进行一段演讲等。播放“英语歌曲”介绍有关名人读书的故事,读一些短小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创设宽松、愉悦的读书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书的熏陶。该项工作由团委负责。

(4)各班设计一个班级“书香园地”由班级定期张贴“好书推荐”名人名言”书海拾贝”好书大家读”最喜欢的___”读书感悟”读书心语”日记”等文章、由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看过的新书、好书。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该项工作由班主任负责,十四周完成。

2学生读书活动

⑴、开展读书主题班会。班会课上,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举行“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启动仪式,号召全体同学积极地投身到建设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活动中。主题班会有关内容以书面形式上报政教处。该项工作由班主任负责。

⑵、制定读书活动预案。

①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每学期制定出读书成长规划和读书目标。具体格式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喜好来设计、装饰,使其生动活泼、各具特色,其中要有读书的内容、目标、措施、实现时间等。

②每个班级结合学生的计划和班级实际情况。也制定出相应的班级读书活动方案,其中要有所读书目、时间安排、主题活动、具体措施、考核评价等。

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学校图书室建设始终是薄弱环节。一是图书室建筑面积不达标。空间狭小。室内光线昏暗,图书挤满书架,有的布满灰尘。

二是图书资料陈旧。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这种图书室“烂书充数”状况,根本适应不了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图书室管理多数比较落后。乏善可陈。图书室的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多数学校图书室的上下班时间和师生上课时间是一致的学生上课了图书室就开放了学生放学了图书室也就关门了这也严重影响到图书室功能的正常发挥。

图书工程建设 篇6

关键词:高中图书馆;服务;建设;图书管理员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教育的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素质教育作为教育目标一直被大力倡导。这就要求高中生除了要在教室里接受来自教师的教育指导,还需要到学校图书馆涉猎更广泛、更丰富、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校图书馆的书籍种类繁多,课内、课外书籍全部囊括,只要是学生需要的,都可以在图书馆找到。笔者作为资深的高中图书馆管理员,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怎样将高中图书馆建设成服务性质的图书馆,充分利用拥有的资源,以为广大师生更好地提供服务。

一、图书管理员为读者服务

在图书馆里,师生是读者,来图书馆阅读、学习,管理员是服务者,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读氛围,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所以管理员的服务质量直接影响到师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让读者满意,愿意经常来图书馆阅读、学习呢?

1.建设有特点的图书信息资源

图书馆是为学校的师生提供书籍阅读服务的场所,而不是一个摆设。为了吸引师生,首先要把图书馆建设出自己的特色。既然是为教师、学生服务,就要从两个角度考虑,一方面要从教师的角度考虑,为教师提供有关学科教学最新动态的书籍,方便教师掌握最新的资讯、内容以及教学方法,扩大教师的知识面。另一方面,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可以贴心地为学生准备一些各科的高考资料,以及各科的前沿资讯,让学生既可以了解最新的教育资讯,又能拓宽思路。

由于图书馆内的书籍和信息多且繁杂,而高中师生的时间又很宝贵,所以需要管理员将书籍或网络信息进行有序的整理,建立属于自己的图书馆书籍库和数据库。比如可以将各科题库细分为几类,如文科题库、理科题库、语文题库、数学题库、英语题库等,各科也可以根据水平和难度分为起步挡、加速挡和冲刺档等几个挡,让学生在需要找哪类题目时,可以迅速找到,节省时间。对于不太会使用图书馆数据库和在图书馆查找书籍的师生,管理员可以定期开展针对数据库和图书检索的培训讲座,提高师生对图书的使用率,避免图书馆书籍和资源被闲置。

2.多举办宣传活动,提高图书馆“知名度”

高中师生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很难从办公室和教室走出来,为了让师生更多地注意到图书馆的存在,感受到阅读的重要,图书馆应多多举办宣传活动,提高图书馆“知名度”,培养师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比如可以开展图书展览,将图书馆中各种富有特色的书籍拿出来展览,吸引师生目光;精心布置宣传栏,将图书馆的历史、馆藏书籍、信息资源等内容做成画报,在宣传栏中展出;开展有趣的活动,吸引师生的注意力,让教师和学生一有空闲就喜欢到图书馆学习、看书、阅读。

3.要走到教师和学生中间去,了解师生的需要,建设服务性的有亲和力的图书馆

管理员平时应多与师生沟通交流,了解师生需要哪些资源和书籍,然后再给图书馆适当地增添书籍。如果需要采购的书籍过多,还可以将这些书籍的名称列于一个表格内,然后多印一些,随机发给师生,让他们进行选择,选出票数较高的书籍优先采购。书籍到位后,记得在图书馆宣传栏内将已到新书的消息展出,让师生知道,速来阅读。

二、管理员服务要规范化

1.规范图书的借阅程序

首先,提供可以让师生快速检索到自己所需书籍的具体位置的软件和设备,让师生方便地查找到自己所需的书籍是否在库、是否可借阅、借阅时长等信息。其次,师生都有属于自己的借阅证,凭借借阅证可以借到书籍,还可在图书馆阅览室内阅读一些不可借出馆外的书籍。为了鼓励学生多多借书,提高阅读量,图书馆可每月进行一次“优秀小读者”的评选活动,将借阅量最大的学生评选为优秀小读者,而且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如提高每次的借书本数的限制数目,以此带动其他学生也积极借阅。再次,开放周末借书。由于平时周一到周五的工作时间师生的空闲时间较少,不能总到图书馆借书,但是周末的时候空闲时间相对多一些,图书馆抓住这一点,在周末对师生开放图书馆,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爱上读书。

2.为学生做好导读服务和咨询工作

高中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所以时间异常宝贵,管理员要帮助他们压缩挑选书籍的时间。对于不知道选择什么书籍的学生,管理员要做好咨询服务。了解学生想要找什么类型的图书,然后给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节省学生挑选犹豫的时间;对于找不到自己要的书放在什么地方的学生,管理员可以和学生预约,等管理员找到了再给学生送去。周末的时候,图书馆也可以组织有关的专家到校开展名师读书讲座,给学生讲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好书,提高阅读水平和写作技能。

总之,把图书馆建设成为服务性质的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韦宁桥.中学图书馆配合语文教学的探讨——以柳州地区高中图书馆为例[J].柳州师专学报,2012(2).

图书工程建设 篇7

建设儿童图书馆, 促进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储备

1.儿童图书馆的特点

(1) 儿童图书馆是一切以儿童为中心的图书馆, 馆中所有的一切都符合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需要的图书馆。儿童图书馆在桌椅、书架、地面、室内设施布置和环境建设等多方面都考虑适合儿童使用, 还格外考虑了儿童图书馆安全问题的基础。

(2) 儿童图书馆发挥为儿童读者服务功能, 为儿童提供充分包容和尊重他们的阅读服务, 并遵从“书是为了使用而不是为了收藏”的原则, 不要为了保护图书, 伤害了儿童的阅读兴趣, 不仅可保护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 还可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提高。

(3) 儿童图书馆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儿童的身心发展需要, 根据儿童的年龄、阅读需求和阅读能力, 为儿童推荐、提供对他们成长有益的、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 并把最合适的书籍, 以最合适的方式送到孩子们的手中, 同时引导儿童阅读, 培养阅读兴趣。

2.儿童图书馆的独特作用

儿童正处于身体生长、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 他们的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可塑性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明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 可见阅读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同样, 阅读是儿童成长的沃土, 也是儿童学习和成长的核心和基础, 对儿童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要建设儿童图书馆, 采用更科学的方式, 更好地引导儿童阅读, 提高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使他们成为我国未来建设发展所需要的人才。

儿童图书馆可担负儿童读者的社会教育责任, 儿童图书馆通过开展儿童读者的阅读服务工作, 引导儿童阅读, 培养儿童阅读兴趣并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锻炼阅读能力, 让儿童在阅读中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 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 使他们成为我国未来建设和发展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儿童图书馆做好少年儿童读者的服务工作, 提高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有利于我国儿童的能力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使我国的未来和希望更加健康茁壮的成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好人才储备工作。

建设残疾人图书馆,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残疾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关心照顾残疾人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建设残疾人图书馆, 可以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知识需求, 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活, 享受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

1.残疾人图书馆的特点

(1) 残疾人图书馆的建设, 在保证安全性、便捷性、实用性等条件下, 各项服务设施能保证残疾人无障碍地使用, 给残疾人读者以全方位的人文关怀, 并可以充分满足残疾人读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 为残疾人提供文化知识学习服务和教育服务和休闲娱乐的资源, 提高残疾人的文化素质, 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同时为他们的社会生活提供帮助和支持。

(2) 残疾人图书馆还可以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提供针对性的不同的服务, 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阅读需求。对听力言语障碍读者, 残疾人图书馆通过做出明显的文字标识或符号标示, 印制图书馆指引手册, 配备懂手语的馆员等方式指导听力障碍的读者借阅图书。对视力障碍读者, 残疾人图书馆为他们准备盲文图书、杂志, 提供小说和书籍的有声读物, 并通过有声图书馆系统指南指导读者阅读, 让视力障碍者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对肢体障碍读者, 残疾人图书馆主要通过无障碍的环境建设为他们提供服务。图书馆也通过邮寄、访问、图书专车递送等方式, 把肢体障碍读者需要的书刊及时送到他们手中。对智障读者, 残疾人图书馆通过讲故事和参观图书馆等方式, 或用简单的、趣味性高的书籍资料对他们进行培训, 以改善他们的智能, 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2.残疾人图书馆的独特作用

(1) 残疾人图书馆根据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为他们提供他们需求较多的康复、就业、专业技能学习、生活技能学习、福利、维权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残疾人学习法律、法规、福利政策等内容, 可以使他们自己的生活得更好, 并有助于他们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康复训练方面的信息服务能帮助残疾人在身体机能、心理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等方面得到恢复, 从而使残疾人能更好地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专业技能的学习与残疾人的今后就业密切相关, 残疾人学到了专业技能, 有助于他们顺利就业, 从而使他们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残疾人图书馆还可以让有胜任能力的残疾人来担任馆员, 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如为残疾人读者做向导, 这样能以给来馆阅读的残疾人读者带来一些亲切感, 还方便残疾人读者和馆员的交流, 在一定程度上, 还可以解决残疾人就业的问题。

残疾人图书馆可为残疾人读者提供很多公共图书馆所不能提供的有针对性的服务, 帮残疾人读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 帮他们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和生活能力, 帮他们学习专业技能提高工作能力, 从而使他们能为我国的社会建设做贡献, 使他们能更好地被社会接受, 进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团结、和谐地向前发展。

建设老年人图书馆, 丰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1.老年人图书馆的特别之处

老年人到图书馆阅读, 大多不是为了学习知识, 多是消磨时间, 回忆过去, 翻阅新闻, 所以, 老年人图书馆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和老年读者的实际阅读需求, 为老年人提供时事、保健、养生、厨艺和园艺等方面的文献, 充分满足老年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方便老年读者阅读, 老年人图书馆还可为老年读者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阅读辅助阅读工具, 为老年读者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 以更好地实现老年人图书馆针对老年读者提供服务的功能, 促进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进步。

2.老年人图书馆的独特作用

我国现在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老龄人口越来越多, 建设老年人图书馆, 可为老年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更好地为老年人读者的生活增添更多乐趣。

现代生活节奏在越来越快, 生活的压力不断加大。由于老年人子女们的工作较繁重, 没有足够的时间照顾老年人, 老年人与子女的交流变得越来越少, 会引起老年人精神上的孤独感以及其子女们的愧疚感。建立了老年人图书馆, 老年人就可通过到老年人图书馆进行读书、看报等文化娱乐活动;或到老年人图书馆与其他老年人的交流, 进行社交活动, 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现代社会是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 但有些老年人对网络信息的使用比较吃力, 但他们有通过网络访问信息的需求, 老年人图书馆可以通过开展老年读者信息技能培训, 帮助老年读者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的使用, 帮助老年读者解决上网问题。

总之, 儿童图书馆、残疾人图书馆、老年人图书馆, 以及其他类型的特殊图书馆, 都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补充, 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公共图书馆所不具有的功能, 都能提供一些公共图书馆所不能提供的信息服务。所以, 国家应加强多种类型图书馆的建设, 充分发挥这些图书馆的独特的信息服务功能, 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为有特别需求的读者提供更加周到的信息服务, 进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蔡晓丹.少年儿童图书馆分级阅读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 2011 (4) :27-30.

[2]马力.论儿童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中的作用[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2 (1) :100-102.

加强图书馆建设 篇8

多年来, 我国教育不断改革和发展, 教学设备不断充实和完善, 图书馆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 现在图书馆建设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如果不注意改进, 势必影响师生的借阅, 影响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影响现代化建设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现在图书馆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第一, 重视不够, 投资不足。作为图书馆首要的是储备一定数量的书, 可是因为重视不够, 资金不足, 又加上当前经费确实不足, 图书价格太贵, 许多学校不肯拿或拿不出更多的资金购置图书, 很多适用的图书购不进来, 所以, 普遍看中个小学图书馆藏书数量不多。第二, 图书管理人员配备不力, 素质不高。许多学校都是把不能任教的人员安排到图书馆, 真正受过专门训练, 懂得图书管理业务的人员不多, 有的图书管理人员只是看书员, 甚至连书也看不住, 有关诸多业务开展不了, 使图书馆、阅览室缺少应有的生气。第三, 有些老师爱护书籍不够, 书籍损失大, 一本好端端的图书, 有的师生不精心爱护随便折、图画、卷曲、污染、撕扯。有的师生来个“借书不算偷”, 借了书不抓紧看, 拖拖拉拉不还, 影响图书周转借阅, 甚至把图书随便放、随便转借、时间长了, 不是书丢了, 就是书已面目全非, 本来数量不太多的图书, 变得更少了。第四, 师生读书风气不浓, 图书借阅率不高,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 本应多读一些书, 但真正能认真阅读几本书的人并不多;学生本应从书籍中汲取更多的知识, 陶冶高尚的情操, 修养良好的思想品德,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据了解, 许多学生没有完整地看过一本像样的书。

鉴于上述几种情况, 加强图书馆建设, 让更多的学生“多读书, 读好书”势在必行。当今世界, 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人才的质量和数量, 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21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更加迫切的要求。今天的中小学生, 将是21世纪的主人, 是现代化建设的栋梁, 他们需要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需要有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这种能力和素养从哪里来?不但需要学校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还需要加强图书馆建设, 为他们提供丰富的科学知识, 特别是新领域新知识, 启迪他们的心扉, 为他们插上飞翔的翅膀, 用创新精神去认识世界, 去改造世界,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现在师生读书风气不浓, 一是“应试教育”影响, 学生负担过重, 整天“啃书本、战题海”。没有时间阅读课本以外的书籍;二是社会风气的影响, 许多成年人不读书, 不看报, 热衷于吃喝玩乐, 一有空就搓麻跳舞, 不能不说对学生影响很坏, 使他们也沾染上了许多坏毛病, 哪有心思坐下来好好看点书。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一本好书畅销全国, 影响教育很多人, 甚至影响教育一代人, 现在还有这种情形吗?必须引起人们的深思。

如何加强图书馆建设?第一, 领导要重视, 把图书馆建设工作纳入日程。领导要转变观念, 端正办学思想,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调动师生养成读书、爱书的良好风气;加强图书管理人员的选配, 认真管理和培训, 使他们精通业务, 增强责任感, 热爱本职工作热情为师生服务;尽量加大投入, 购置较多的图书。购置图书要有选择, 多购置青少年读物、工具书和古今中外名著。现在, 一些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刊充斥市场, 严重污染着社会文化环境, 有关人员要把好关, 不能让有害的书籍腐蚀学生的灵魂。第二, 图书管理人员要不断提高思想水平和业务能力, 建立健全图书管理规章制度, 图书管理人员要抓好图书选购、登记、保管、借阅等各个环节, 选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并要及时, 有的图书不一定再版, 即使再版也不一定多长时间, 错过机会就不易再买到;登记要及时、准确、切不可不登记就往外借阅, 进了书乱抓乱拿, 来个“先睹为快”;保管要认真、细致, 防火、防晒、防尘、防潮、防蛀, 并要及时裱糊修复损坏的书籍;借阅要严格手续, 尽量扩大借阅范围和抓好紧俏图书的周转, 对损坏和丢失的图书, 要坚决按规章制度办理, 切不可长期挂账, 不了了之。第三, 及时广泛地介绍新书, 有计划地开展读书活动。购进新书, 师生很难知道, 所以要及时介绍推荐。图书管理人员要与学校有关部门配合, 举办读书报告会、讲演会、朗诵会、读书征文等活动, 这些都是推动读书活动的好形式, 有利于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有利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 丰富知识, 增长才干。

摘要:图书馆的建设目的是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地更新、完善图书建设, 充分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促进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馆藏建设

参考文献

[1]张宽福.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1]张宽福.社区图书馆建设模式研究.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4.

图书工程建设 篇9

1、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数字图书馆的提出源于西方发达国家, 以Internet为背景, 迅速发展起来。在全球化信息建设进程中, 很多国家将数字图书馆建设列入国家信息基础建设的重大项目之中。数字图书馆研究和建设是不断深入和完善的, 所以数字图书馆的内涵也是不断发展的。目前对其特征认识是比较统一的。

(1) 馆藏资源的数字化。资源数字化是数字图书馆的首要特征。数字是馆藏资源的载体, 馆藏资源依赖于数字而存在。馆藏资源一般要经过计算机处理成为数据、文本、语音、图形图像和视频等数字化信息, 以便在传递上突破时空限制, 提供更为快捷和方便的服务。

(2) 流通手段的网络化。数字图书馆流通手段表现为通过网络使资源跨越时空向使用者提供服务。

(3) 资源利用的共享化。数字图书馆的共享化表现为模糊了地域、国别、行业的界限, 在资源利用方面实现共建、协作。本地或者远程用户可以获取自己需要的最终信息。个体信息资源也可以提供给不同地点的用户同时利用,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源共享。

(4) 人员素质综合化。数字图书馆的工作需要知识面宽广、综合素质高的人才, 只具备单一图书馆专业知识或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将无法胜任工作的要求。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数字图书馆, 它是用数字化的形式把各种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进行规范性加工、高质量保存和管理, 在广域网向广大读者提供流通服务, 实现零时空、距离资源共享的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大型信息系统。

2、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比较

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是相互依赖和促进的关系。数字图书馆是一个信息系统, 它以数字化方式贮存不同载体、不同地点的信息, 以网络的方式相互连接, 实现资源共享。与传统图书馆相比, 它打破了空间限制, 在服务功能上实现新的跨越, 将传统服务进一步深化。所以说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发展与完善。概括地说:数字图书馆使馆藏资源内容增加;实现了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多样化;对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数字图书馆具有传统图书馆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传统图书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优势, 所以说数字图书馆不会取代传统图书馆。概括地说: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丰富, 是数字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费用比较昂贵, 使部分用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部分用户长期形成的资料阅读方式, 使他们对传统图书馆的依赖性很大;由于数字图书馆本身技术方面的原因, 不能完美、完整地反映实体文献信息。

二、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从宏观上分析

(1) 在理论方面, 研究多侧重于表面形式, 缺乏对其机制的深入研究。现在很多文章只是介绍数字图书馆的事实和堆砌数据, 缺乏对事实的解释与分析。对建设主体的多元性, 经营行为的多样性, 技术开发的标准化和开放性, 建设计划的协调性等问题缺少研究。

(2) 在实践中, 采取的技术方案少。图书馆方案首先是一套技术方案, 国内很少介绍涉及有关技术实现路线的方案。我国图书馆界将数字化等同于数字图书馆, 其实数字化只是一个实施建设步骤。我们还缺乏对于具体的建设数字图书馆中遇到元数据问题, 存储与检索问题, 数字图书馆中的知识产权管理问题, 安全性等问题的深入研究。

2、从微观上分析

(1) 缺乏整体规划、统一标准, 忽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 重复建设、各自为政问题严重。自从数字图书馆概念的提出, 图书馆纷纷进行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由于各单位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 在利益方面又难以取得彼此都认同的平衡点, 出现没有统一的规划与协调、使用标准不一等现象。资源共享在没有馆际间的交流有效的网络平台支撑下, 会造成信息闭塞。目前我国数字图书馆还没有统一的检索端口和阅读平台, 导致馆与馆之间的资料缺乏交流, 不利于资源的整合, 共享性降低, 给读者的使用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的单位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片面地追求数字化资源的数量, 致使大量的财力、人力、物力资源浪费在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上。

(2) 数字化的版权缺乏法律保障。数字图书馆的利用过程存在知识产权的问题。目前, 版权作品数字化的立法还不十分明朗。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 使文献资源的格式转换, 数字化作品的复制、下载、盗版等变得更加容易, 数字化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比传统纸质文献也更为复杂和突出。根据著作权法, 使用作品必须取得作品权利人同意, 但是资源库容量庞大的数字图书馆要取得每一位作品权利人的授权在现实中非常困难, 在数字图书馆的有关立法中不能套用与自身建设和发展特点不符的法规。

三、数字图书馆建设策略

1、从宏观上构建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的框架

我们要对国外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总体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研究, 结合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化建设实际, 分析数字图书馆建设、尤其是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所涉及的标准规范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根据数字信息资源运行规律和数字信息系统操作要求, 分析所涉及的标准规范层次以及各个层次需要什么标准、存在什么标准、具体的标准化程度等, 构建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的层次、内容、技术 (及管理) 要求、相互关系和整体架构, 理清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与支撑技术领域和相关领域标准规范的关系, 描述各个相关标准规范的整合化要求及技术要求, 为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建设提供清晰的框架。

2、从微观上要做大量的工作

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有着大量艰巨的、复杂的工作要做,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我们要量力而行, 分步实施, 采取边建边运行边完善的方式。

图书工程建设 篇10

电视图书馆是在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图形等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 通过数字电视这一载体, 为读者 (用户) 提供图书馆的各类服务[1], 保障公共文化服务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 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近几年来, 国家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等图书馆先后与当地数字电视运营商合作, 探索、实施电视图书馆项目。

为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2012年5月, 绍兴图书馆与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在前期筹划的基础上, 合作开发并实施了“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 经过5个多月的努力, 项目第1阶段任务已完成。“绍兴电视图书馆”分互动版、图文版两种版式, 图文版已于2012年6月30日开通, 互动版已于2012年9月26日开通。“绍兴电视图书馆”可为读者 (用户) 提供信息服务、精彩讲座、书目查询、图书续借、休闲娱乐等服务。绍兴图书馆通过数字电视平台, 以图文信息与视频节目相结合的方法, 将各类文化信息送到千家万户, 实现文化信息资源的共享。实践证明, 电视图书馆是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模式, 是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一种新载体, 是实现国家“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项目的有效途径。

1 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实施

1.1 筹划工作

2010年8月, 绍兴图书馆开始筹划与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合作开发、实施电视图书馆项目。为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 绍兴图书馆成立了“绍兴市电视图书馆建设”课题组, 对电视图书馆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绍兴市电视图书馆建设研究”课题经向绍兴市社科联申报, 被列为2011年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2011年4月, “绍兴市电视图书馆建设研究”课题顺利完成。课题对电视图书馆的内涵、功能、建设内容作了深入的研究, 并提出了绍兴市建设电视图书馆建设的对策、建议。

1.2 制定方案

1) 确定“绍兴电视图书馆”基本模式。

根据目前数字电视平台的基本功能及电视图书馆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 并考虑到目前绍兴市大部分有线电视用户使用的机顶盒只有单向功能, 确定了“绍兴电视图书馆”实行两个版式:一是图文版, 单向机顶盒的用户可点击收看各类图文信息;二是互动版, 互动机顶盒的用户除可点击收看各类图文信息外, 还可享受视频点播、数字资源阅读、书目查询、办理图书续借等服务。

2) 起草、制订“绍兴电视图书馆”合作方案。

在确定“绍兴电视图书馆”基本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多次协商, 确定了“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合作方案。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 “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分3个阶段实施:第1阶段的合作内容为开通“绍兴电视图书馆”图文版、互动版, 开发通过互动机顶盒实现图书书目查询、图书续借等功能;第2阶段为开发通过互动机顶盒实现电子书、电子报刊等数字资源阅读、专题信息阅览等功能;第3阶段为开办图书馆服务虚拟电视频道。

3) 想方设法搜求资源, 确定“绍兴电视图书馆”栏目及相应内容。

电视图书馆技术上能实现的功能, 还需要内容的支撑。为此, 绍兴图书馆十分注重节目内容的搜集工作, 通过联系沟通, 得到了国家图书馆、浙江省共享工程办公室的大力支持, “绍兴电视图书馆”因此还被列为全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电视图书馆建设示范点。根据上述两个单位所提供的节目内容及绍兴图书馆的实际情况, 针对图文版、互动版能够提供的服务功能, “绍兴电视图书馆”互动版设置了12个栏目, 图文版设置了8个栏目, 部分栏目两个版式实行同步播出。绍兴电视图书馆互动版栏目架构详见图1。

4) 加强联系协调合作, 积极推进“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

(1) 抽调力量成立“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组, 及时落实相关工作分工。

为做好项目的各项工作, 绍兴图书馆与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都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项目组, 分别负责栏目设计、业务开发、内容提供、播出平台开发、版面页面框架、视频转码等工作, 并制定了项目进度表。

(2) 及时召开协调会, 商议解决项目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为及时解决各类问题, 双方项目组先后召开了5次协调会议, 商议解决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栏目版式设计框架、内容提供工作流程、业务系统链接开发、遥控器中文输入法等问题。双方项目组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每一次会议均形成会议纪要。

(3) 积极克服技术上的各种难题, 创造性地开发了通过机顶盒在电视屏幕上实现书目查询、图书续借等功能。

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 克服了平台差异、内容缺损、代码缺陷等实际困难, 通过代码重写、优化及逻辑修正等手段, 将2万余张图片实现本地化移植;结合未来平台运行及信息流转、发布的实际特点, 按照信息分级受理、统一管控的要求, 成功开发了“绍兴电视图书馆”内容管理平台 (CMS) ;通过异构信息平台数据对接等手段[2], 创新性地在电视屏幕上实现了书目查询、借阅情况查阅、图书续借等功能。

(4) 将全馆职工列入电视图书馆体验对象, 鼓励全馆职工为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出谋划策。

电视图书馆属新生事物, 不仅需要探索、努力, 更要得到理解、支持。为此, 在项目方案设计时, 鉴于全馆绝大部分职工家庭没有互动机顶盒的实际情况, 将全馆职工列入“绍兴电视图书馆”的体验对象, 由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免费提供互动机顶盒。同时, 先后印发了《关于开展“绍兴电视图书馆”体验服务的通知》、《关于参与电视图书馆 (互动版) 测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 并利用召开职工大会的机会, 对“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情况进行介绍, 引导全馆职工关心“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

(5) 积极开展多方位宣传, 引导读者使用“绍兴电视图书馆”。

“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的设计、实施, 其根本目的在于应用。故而, 必须做好宣传工作, 引导读者使用“绍兴电视图书馆”。为此, 绍兴图书馆通过印刷宣传册、宣传折页、短信、馆内宣传窗口摆放宣传资料、新闻媒体宣传等途径, 广泛宣传“绍兴电视图书馆”, 促使各级领导、各界人士、读者知晓“绍兴电视图书馆”, 引导人们使用“绍兴电视图书馆”。

2 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基本成效

1) 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拓展了新领域。

电视图书馆通过数字电视这一载体, 为读者 (用户) 提供图书馆的各类服务, 从而拓展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空间, 让更多的读者特别是不便到图书馆的读者, 享受到图书馆所提供的服务。同时电视图书馆还可利用数字电视这一平台, 举办电视讲座、电视展览等活动。“绍兴电视图书馆”目前为读者所提供的300多个视频节目、2万多张图片, 实际上是图书馆讲座、展览工作的新形式、新手段, 是图书馆讲座、展览工作的延伸。电视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为读者 (用户) 提供到馆服务、互联网服务、手机服务以外的又一种新型服务载体, 是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模式。

2) 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为公共图书馆改善馆藏资源结构创造了新途径。

公共图书馆的主要职能是收集、整理、保存、开发、应用各类资源。但目前国内绝大部分图书馆所保存的资源是图书、报纸、杂志等纸质资源, 很少或根本没有保存音频、视频等音像资源。在目前数字化时代, 公共图书馆仅有纸质资源的馆藏资源结构显然不合理。切实改变馆藏资源结构, 可以说是当前公共图书馆的当务之急[3]。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将会促进公共图书馆注重收集、保存音视频等音像资料, 有助于改善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结构。电视图书馆不仅是现代公共图书馆改善资源结构的新途径, 也是现代公共图书馆实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新手段。

3) 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为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业务合作搭建了新平台。

为读者即时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服务, 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使命。公共图书馆职能的行使、运作, 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 争取更多的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参与读者服务工作, 是公共图书馆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因素, 而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能为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党员教育、普法宣传、科普宣传、文明礼仪教育、残疾人服务宣传等, 并为其提供一个新平台。这些工作, 既是机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所要开展的工作, 也是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应尽之责。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将有利于公共图书馆与社会各界开展业务合作, 促进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开展。

4) 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为有线电视运营商业务拓展提供了新空间。

有线电视运营商具有商业、公益双重属性, 但在操作上容易以商业为导向。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不仅有助于有线电视运营商有效发挥社会公益的职能, 提升企业的形象, 同时也有助于有线电视业务工作得到政府的重视, 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 进而有利于以套餐的形式促进增值业务的开展, 为业务拓展提供新的空间。

3 体会与思考

3.1 早做准备, 抓住时机

早做准备, 抓住时机是电视图书馆项目实施的前提。

电视图书馆是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一种新载体, 是现代图书馆延伸服务的新模式。公共图书馆必须主动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主动考虑, 早做准备。绍兴图书馆在做好提前谋划、准备计划方案的同时, 十分注重抓住时机。2011年9月, 当得知文化部正在考虑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计划, 并由中央财政下拨150万元资金的信息, 绍兴图书馆立即启动了数字图书馆建设项目。数字图书馆项目建设得到了市政府分管市长的高度重视。在制定数字图书馆建设实施方案时, 绍兴图书馆将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列入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 划出30多万元资金专门用于“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经费的保障、支持, 为“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 加强合作, 实现多赢

加强合作, 实现多赢是电视图书馆项目顺利运作的关键。电视图书馆项目建设涉及上级主管部门、财政等部门, 需要有线电视运营商的积极参与、主动配合才能实施。为争取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的支持、配合, 绍兴图书馆通过多种途径, 加强与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的联络、沟通, 使其认识到“绍兴电视图书馆”项目的实施, 不仅对图书馆有利, 同时也有利于扩大其影响, 有利于公司开展互动型机顶盒的更换工作, 进而促进数字电视业务的拓展。合作多赢的操作理念, 加快了项目的实施进程。从2012年5月开始启动至2012年9月底的正式开通, 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添置了20多万元视频节目转码、存储等设备, 还克服技术难关, 设计了专属用于“绍兴电视图书馆”的播出平台;按“人性化”的原则, 对“绍兴电视图书馆”整体架构, 在视觉效果、页面样式、内容排版、焦点定位、操作提示等方面, 先后进行了三次重大调整和优化, 确保所有操作简单、便捷。从近期投入来分析, 中广有线绍兴分公司还没有收益, 反而有亏损, 但他们注重长期利益, 做到积极参与、主动配合。

3.3 多元并举, 综合应用

多元并举, 综合应用是电视图书馆项目实施的保证。电视图书馆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一种新模式, 但模式即使最新颖, 也需要内容予以支撑, 否则电视图书馆将难以为继。电视图书馆节目内容丰富, 是电视图书馆这一新模式能够被读者接受、认可的关键。为此, 绍兴图书馆采取多元并举、综合运用的方法, 进一步丰富“绍兴电视图书馆”的节目内容:1) 加强与国家图书馆的联系, 争取更大的支持。2) 从购书经费中划出一定的经费用于购置视频资源。3) 加强与视频资源数据商的联系, 将部分精彩的视频资源转码用于电视图书馆。为此, 下一步“绍兴电视图书馆”将增加百家讲坛、少儿教育、职业培训等方面的视频资源。4) 在地方特色、本土资源上下功夫, 通过在电视图书馆上增设相应的栏目, 增加有关越剧、绍剧等绍兴戏曲、绍兴历史人物、历史故事专题等节目内容, 增强“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地方特色。同时, 加大地方文献视频资源的征集力度, 在丰富地方文献视频资源的同时, 安排部分资源在“绍兴电视图书馆”上播出, 促进地方文献视频资源的利用, 进而提高地方文献视频资源征集的吸引力。5) 开发“绍兴电视图书馆”电子报刊、电子书等数字资源阅读功能, 实现通过电视机阅读电子书、电子报刊、电子杂志。

3.4 想方设法, 培育读者

想方设法, 培育读者是电视图书馆项目取得长效的根本。电视图书馆属新生事物, 电视图书馆要被读者所知晓、认知、接受、认可, 需要一个过程。为此, 必须想方设法, 积极培育读者。下一步, 绍兴图书馆将在现有基础上, 从以下5方面入手, 培育“绍兴电视图书馆”的读者观众:1) 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资料推介等办法、途径, 积极宣传“绍兴电视图书馆”, 让市民知道“绍兴电视图书馆”。2) 积极举办“绍兴电视图书馆”知识竞赛等读者活动, 让市民了解“绍兴电视图书馆”, 运用“绍兴电视图书馆”。3) 与党员远程教育、科普、司法、总工会、残联等部门合作, 开设相应的专栏, 播放党课、理论学习、聋哑电影、科普、普法等视频节目, 促使机关、企事业单位运用“绍兴电视图书馆”, 通过合作举办活动, 推广“绍兴电视图书馆”, 提高“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利用率, 进一步发挥“绍兴电视图书馆”的作用。4) 争取财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支持, 通过政府购买电视图书馆服务、惠民办实事的方式, 采取财政补一点、有线运营商贴一点、市民出一点的办法, 促进互动型机顶盒的更换, 引导更多的市民利用“绍兴电视图书馆”。5) 投入资金, 购买采编播设备, 与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专题讲座, 通过录制、剪辑, 将讲座内容分别在网站、“绍兴电视图书馆”上播出, 提升讲座的宣传效果, 扩大讲座的覆盖面, 进一步扩大“绍兴电视图书馆”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王以俭.绍兴电视图书馆建设研究[J].绍兴学刊, 2011 (4) :45-48.

[2]林辉.泛在图书馆的特征[J].图书馆杂志, 2008 (3) :12-14.

高效图书馆的建设 篇11

首先,采购有价值适合师生阅读的图书

图书馆藏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开展。所以在选择图书时,一定要注意选择科学性强、观点正确、内容新颖、实用价值大的图书资料。为此,要调查研究,多征求教师的意见,因为他们最了解教学教研和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还可以建立“图书采访记录”,把教师暂时购不到的书记录于此,以便在书店中寻求。买书时,采购员可带各科教师代表到书店中指导购书。这样可克服盲目购书的现象,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用,以满足教学的需要。

第二,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图书馆要向全体师生提供一流的服务,说到底就是“以人为本”理念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提供一流服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师生对文献信息等的需求,就是要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学校图书馆以教学为中心,服务于教学,及时地传递科学技术情报,反映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以促进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学校图书馆服务以设施、设备和书刊为依托,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特别要重视数据图书和网络的建设。有条件的学校,要力求建好本校的局域网,并且与教育系统联网,以方便快捷的服务,满足师生对各类信息和各种知识追求的需要。

第三,图书馆教学目标化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包含教师、学生、教材三个主要要素。而教师在运用数字图书馆教学的过程中除包含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外,还有一个“媒体”要素。它使每一个学习者在处于群体学习活动的同时,随时都有可能在老师指导下独立成为一个学习“子系统”,借助数字图书馆自主使用教学资源,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排除其他外界干扰,充分地进行积极而能动地学习。其次由于在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中教师的教学主要已不再是与学生面对面,而是通过媒体,网络等来实施教学。在数字图书馆学校学习的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控制的机会,使学生学习活动更具有主动性。但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给学生一种个别化的教学环境,这是数字图书馆教学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有效地保证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仅把集体化教学与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利用现代技术给教学提供了高效的、即时性的、有针对性的反馈矫正环境,使教学目标得以很好地实现。在优秀数字图书馆里,学生可以随时“呼叫”教师,获得教师的个别指导。能够通过软硬件结合,将学生练习随时通过“调用学生屏幕”和“考试功能”使学生练习、成绩、成绩曲线显示出来,及时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及时地矫正,并调整教学策略,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

过去,我们只是对图书馆信息资料的功能有所认识,忽视了图书馆作为主体的教育功能的作用。图书馆工作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只是等待师生找上门来查阅资料。我认为,一旦发挥了教育功能作用,图书馆工作必将大为改观。

在思想教育方面,可以组织师生积极利用书刊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两史一情”、爱国主义教育等。组织学生开展读书征文活动。这样,既从思想、政治上教育了学生,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把课外读书活动与有关的学科学习联系起来,深入浅出,一举多得。

在文化知识辅导方面,将图书馆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学工作中,各科教学都能利用书刊资料开展课外辅导,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逐步做到学生在图书馆的读书时间与课堂上课时间形成一个比较合理的比例。

图书工程建设 篇12

因此, 我校在建设书香校园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出了“把学校‘搬’进图书馆”的全新管理理念。随着活动的进一步深入, 班级虚拟图书馆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一大阵地, 课外阅读由最初的鼓励孩子课外多读书的初级阶段, 逐步开始成熟, 直到创立了班级图书角, 即由每个班级成员拿出一本或几本好的课外图书, 由班主任统一登记、编号, 然后在班级的一角设立图书角, 再由几个认真、负责的学生担任图书管理员, 负责每周的借书、还书、登记工作。此外, 班主任建立相关的图书借阅制度, 努力让班级图书角成为班级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使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探索, 我们发现班级图书角存在着不少弊端:如借书的过程过于烦琐;学生借书的时间花费过多;图书的破损比较严重;有些书无人问津;图书容易丢失;由于要排队借书, 排在后面的学生往往总是不能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面对如此种种, 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另辟蹊径, 于是便有了建立一个班级虚拟图书馆的念头。

一、班级虚拟图书馆的定义

图书馆是学校信息、知识传播的中心, 是学校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它对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存贮、传递和开发, 并为学校提供可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信息服务。那我们的图书馆为什么要加上“虚拟”二字呢?主要是由于一个班级的空间有限, 不能像普通图书馆一样有一个专门的场地放置图书, 也不能办理借书卡, 只能以“书香卡”代替, 且图书是由学生自己保管, 借书、还书的过程也是在借阅者与图书所有者之间单独完成的, 从而达到图书互相借阅的目的, 此外也可以由各个班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发挥创新力, 打造自己班级的特色“图书馆”。因此, 虽然加上了“虚拟”两字, 但是它的作用不仅与真正的图书馆不相上下, 还具有鲜明的特色与优势。

二、建立班级虚拟图书馆的优势

班级虚拟图书馆是班级图书角的延伸与升华, 它既继承了图书角的优势, 如仍然可以完成图书的借阅, 帮助学生阅读到更多的课外书籍、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也弥补了图书角的不足, 如学生无需排队借书, 节省了时间;图书不容易丢失, 少了很多后顾之忧;班级中无需专门委派图书管理员;等等。

班级虚拟图书馆让学生在借书与还书的过程中锻炼了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能力, 加强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锻炼了学生的受挫能力, 同时, 规范了学生的语言, 并且教导学生懂得同学间应该团结互爱的道理。

班级虚拟图书馆促使学生更加爱护书籍, 因为它是直接建立在图书所有者和借阅者关系基础上的, 如有破损可以直接反馈解决。从而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护书籍、爱护他人财物的良好习惯。

班级虚拟图书馆节省了教室的空间, 原本需要特意准备一个柜子放置图书, 现在不需要了, 因为图书都是学生自己保管的, 这使教师和图书管理员少了一份烦恼———不用再为图书的安全而发愁。

班级虚拟图书馆的运行督促了学生认真地读完图书, 有所感、有所悟。因为虚拟图书馆中有一张“书香卡”, 其主要内容除了借书与还书的手续记录外, 还包括需要图书所有者给图书写一个内容简述, 这就意味着图书所有者必须自己先认真地读完这本书。此外, 书香卡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借阅者看完图书需要评价这本书 (低年级进行星级评价, 中高年级写几句或几段感想) 这也需要借阅者认真读完整本书才能完成。所以, 班级虚拟图书馆的运行完全可以起到督促学生认真地阅读图书的作用。

在班级虚拟图书馆的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与家长间的亲子关系, 形成亲子阅读。因为中低年级的学生对自己推荐的一本书进行内容简述有一定难度, 需要在家长的帮助下才能完成。

在虚拟图书馆的运行中, 教师还可以开展有效地阅读指导课,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等。

在班级虚拟图书馆中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制度, 这样通过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价, 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与热情, 并让学生学有所得。

三、班级虚拟图书馆的建立和运行机制

(一) 准备阶段

1.设计“书香卡”。其主要内容包括:封面 (书名和所有者) ;作者、同类书籍、图书内容简介;借阅者姓名、出借时间、归还签名、归还时间、本书评价 (以五星制为标准) 、读后感。

2.设计虚拟图书馆。每个班级, 班主任根据本班特点设计一块富有个性的放置“书香卡”的虚拟图书馆。可以设计很多小袋子作为插卡槽, 以供插置“书香卡”, 还可以对图书馆进行命名, 比如“星星书苑”、“小爱书吧”等。有的可以直接写上标语或者读书名言, 如书香伴我成长、书香满园等。让学生一看到即萌发兴趣, 借此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准备图书。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准备好一本最想推荐给其他同学的图书, 教师从旁协调全班的图书类型与层次, 并让学生认真阅读自己准备的图书, 以供填写“书香卡”。

(二) 实施阶段

1.学生为出借的图书填写好“书香卡”, 主要包括封面、书名、作者、同类书籍、内容简介, 教师和家长可从旁协助填写, 完成后插入虚拟图书馆。

2.学生可随时阅读“书香卡”, 选择自己喜欢看的图书。选中后, 拿着该书的“书香卡”到图书所有者处请求借书, 获得允许后, 填写“书香卡”中借书一栏, 包括借阅者姓名及出借时间。

3.借阅者阅读完图书后准备归还时, 仍拿着该书“书香卡”来到图书所有者处要求还书, 并填写还书一栏, 包括归还签名、归还时间、对该书的评价 (五星制) 、以及读后感 (读后感的要求以低、中、高各年级的作文要求为准) 。

4.老师制订图书借阅制度, 重点是在图书损坏的处理上, 以便在发生类似问题时有章可循。

5.每周语文老师都应该适时地进行课外书籍阅读的指导, 甚至可以开辟课外阅读课, 探索适合本班学生特点的课外阅读模式。

6.学生在阅读图书时, 可结合完成美文摘记本, 包括摘录此书中的好词好句等。

(三) 评价阶段

每一个活动都需要一个评价体系, 以期达到理想的效果, 同时也可以起到检查、监督该活动落实情况的作用。班级虚拟图书馆的建立和运行也同样需要评价体系作保障。

1.以一个学期或一个月为基准, 评出“最受欢迎图书”等奖项, 以促进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与积极性。

2.可开展读后感写作比赛、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演讲赛等活动, 让学生学有所得。

3.老师可进行课外阅读课的交流活动, 或撰写相关论文或案例, 从而找到最适合学生的阅读方法, 以达到更好的阅读效率。

4.可展评各年级中优秀的“书香卡”, 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上一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下一篇:不等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