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才

2024-10-10

新型人才(精选11篇)

新型人才 篇1

一、对“创新”概念的理解

在英文中, 创新 (Innovation) 一词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 一是更新, 第二是创造新的东西, 第三是改变。用我自己的理解, 创新就是新思想加上能够带来改进或利润的行动, 它是实实在在的过程, 它能够改善我们的工作质量, 改善我们生活质量, 或是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 对生产经营、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 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

当然创新并非就是发现一个大的问题去解决, 在我们每天的工作中, 即使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问题, 只要我们去发现, 去解决, 同样可以在工作中创新, 成为创新的主体。如果在我们的工作中, 为了应付工作而工作, 而不是去想如何将工作做到位, 想一些更好的方法让工作开展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或是对于自己的工作缺乏热情, 没有最大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那么再多的创新点子也发掘不出来。创新并不需要天才, 创新只在于找出新的改进方法。任何事情的成功, 都是因为能找出把事情做得更好的办法。我想, 如果能这样来理解的话, 那么对于“创新”, 或许大多数普通人就不会再觉得这很高端, 很难触及。

二、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要求

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说法想必人人都是赞成的。可是, 什么样的人才算得上真正的资源?创新型人才!没有创新型人才, 其他创新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什么样的人是创新型人才?怎样做一个创新型人才, 这才是我们要建“创新型企业”要做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我个人认为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立的人格以及良好的品质, 当然还包括深厚的专业功底, 广阔的知识面, 强烈的求知欲, 求异思维的习惯, 敢于挑战和颠覆的勇气等, 这些都是必需的。而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 又怎样来定义它呢?邱建康厂长在《建设管理文化, 发展企业软内涵》中指出:“企业的前途在于企业人的创新能力”。始终要求员工在工作中要贯穿创新性的思维方式, 把人的创新性能力视为企业生产力之源, 对于人才的标准则是“无论在任何工作岗位能创新工作、拓展工作的人”。即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分析和研究, 融入个人的创见或创新, 并体现在工作效果中, 对工作产生了实质性的推动或促进, 这样的人是企业需要的创新人才。

三、如何做一个创新型人才

创新是一种意识, 创新是一种能力, 创新亦是一种必需。从企业到个人, 从组织机构设置、生产经营、管理方法、工作方式等方面, 企都应该求变。当然, 这种“变”是要基于对规律深入认识的创造, 向更好改变。

在工作方式上促进员工由传统的简单型、重复型劳动向研究型、创新型工作方式的转变是建创新型企业的关键所在。而作为普通员工, 如何才能跟上企业改革发展的步伐, 适应快速变化的需求, 努力做一个创新型的人才, 自己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思考:

首先, 持续的创新源于我们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持久的热情, 源于我们对战胜自我、超越今天、改变现状的勇气与能力。因此, 工作能否开拓创新, 归根到底是个精神状态问题。没有责任感和进取心, 没有立足岗位、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 就不可能产生创新的动力, 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研究、去实践。

其次, 创新离不开积累。创新不可能一蹴而就, 而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不断积累。学习是最有效的积累。为此, 我们应该真正树立为做学习型和创新型的人努力就是工作、就是责任、就是素质的新型观念, 不断强化自我加压意识, 强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并培养把学习转化为创造力的能力。

第三, 要培养自己更高的思想品质。一般说来, 人的品质由思想决定的, 而思想受潜意识的影响。敢于冒险, 敢于挑战, 敢于帮助别人, 敢于接受别人帮助都是一种习惯, 习惯会转化为潜意识而影响一个人的终生。确立健康的理念、塑造高尚的思想品格, 才会获得驾驭知识, 持续创新源源不断的动力。

再次, 要培养与他人良好的合作精神, 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完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因为知识的爆炸性增长和技术的深入发展, 完成一项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越来越向深、广方向发展, 个人所能掌握的知识相对来说越来越有限, 这就要求借助别人或是团队来整合个人的能力, 形成共同的创新能力。

当然,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离不开企业这个大平台、大环境, 企业的创新实践说到底还是围绕如何挖掘、发挥人的智能, 营造一种创新的氛围, 建立一种创新的机制, 为人的成长提供发展方向的引导, 促进员工向研究型、创新型、智能型转变, 以建立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紧紧把握“人是企业创新的实践者和推动者”这一核心, 尽可能多地给予员工释放自我、完善自我的空间和机会, 创造条件深入挖掘员工的创新潜能, 而企业发展就成为了自然而然的结果。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同样, 对一个企业来说, 要发展就离不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 人才是核心、是关键。企业创新的源泉应该来自于不断培养员工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维方式, 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不断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如此才能实现整个企业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和不断发展。

关键词:创新,人才,素质

培养创新型人才 建设创新型国家 篇2

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更新教育观念。一是在教育目标方面。关于教育目标的表述,先是提出教育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后来又提出教育目标主要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前者是以社会为本,后者是以学生个体为本。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我们的教育目标要特别强调积极推动学生的自主发展,使其成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二是在教育的使命方面。传统教育使命更多的是教授知识,现代教育的使命更多的是让学生获得持续发展能力。三是在教育适应社会方面。过去我们的学校教育大多是按工业经济的要求来培养学生,而现代教育反映的是知识经济对人的需求,因此,我们的教育方式、教育过程要更多地向个体化、个性化方面转变。四是在教育的组织形式方面。传统教育强调的是学科和课程的体系与结构,创新型教育应该更多地突出问题取向的方式,努力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五是在教育过程方面。传统教育过程是传授和读书,现代教育强调实践性的过程和创新。教育的根本结果就是要使人获得广泛的生活经验、完整的生活概念。如果我们能够把上述思想渗透到创新教育实践中,创新型人才培养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次,要把提高学生自我发展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21世纪最伟大的成就,不只是在征服自然和物质生产方面的科学发展,而应是在终身教育理念指导下,人的潜能的开发,人的自我发展。学习型社会要求我们的教育不仅要给学生第一次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更重要的是为学生奠定终身教育、自我发展的牢固基础,这种功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显得愈来愈重要。

再次,要十分注重学生创造个性的培养。创新者未必是全能冠军,往往是单项冠军。我们教育制度的设计,应该为学生创造个性留出足够的空间。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也就没有人才。个性是教育的灵魂。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被点燃的火把。所谓个性,简单说是人的天赋,一般表现为兴趣、爱好、特长。天赋并不是少数人具有,而是潜藏在每个人的身上。只要充分发挥这种潜质,人便能成为不平凡的人。但由于教育问题,人们这种潜质大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今天天才极少的原因所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就是要使学生的独特天赋、独特潜能得到充分发挥。我们教育的责任就是去点燃这充满智慧的火把,让它放射灿烂的光芒。

第四,要重视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塑造学生创新人格,一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社会有无责任感,是检验人生境界高低的尺度。社会责任感不是抽象的,具体体现在对家庭、他人、集体、国家、民族的情感、态度、责任和义务上。在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把责任感转化为学习知识、增长本领的实际行动。二是要培养创新毅力。一个人事业要成功,特别是要作出比较大的贡献,需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十年磨一剑的恒心,需要对真理执著地追求,需要自强、自立、自信的奋斗精神,甚至还要面对挫折、失败而有不屈不挠的意志。现在社会大环境还比较浮躁,急功近利的风气还比较浓,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尤其是大学生的学风。他们喜欢吃“快餐”,做事希望立竿见影。我们对学生创新毅力培养,就是着力培养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真知的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在创新道路上知难而进,不畏挫折,勇于冒尖,敢为人先的信心与胆略。三是要培养创新激情。创新型人才要有干事业的激情。所谓激情,就是要面对机遇敢于争先、面对艰险敢于探索、面对落后敢于奋起、面对竞争敢于创新的勇气。四是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结合作意识是现代人的重要素质。现在重要的创新活动已经很少靠个人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集群”式的、协同攻关式的创新,没有团队合作,没有集思广益,就很难产生很大的创新成果。个人只有融入到集体之中,才会有个人的全面发展。团结合作既是人的一种生存方式,也是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和人的品格修养。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是德育的要求,也是学业上的要求。五是要培养诚信品德。诚信是关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学校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秩序的运行基础。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要大力加强诚信品德教育,引导学生诚信立身,诚信做人,诚信做事,使诚信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内在素质,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通行证”。

□本栏责任编辑 吕江虹

论新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篇3

“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重大改革项目。我国预计通过实施“卓越计划”, 用10年时间, 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继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一批高校之后, 盐城工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地方性高等院校, 于2011年8月成为国家“卓越计划”的第二批试点高校。“卓越计划”对于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培养综合素质高的新型工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国沿海发达省份及大城市, 一些综合性高校及地方工科院校探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由来已久, 在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下足了工夫[2], 但像“卓越计划”这样大规模、系统性地推进实践性教学尚属首次。工科院校承担着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要责任, 是未来工程师的摇篮。这就要求高校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有效途径, 从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实践教学、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

一、选择合适的专业领域, 确定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领域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 既与学校自身科研水平、区域特色相关, 又与国家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汕头大学入选“卓越计划”试点的是工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两个专业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 这两个专业都是国家及特色专业, 并直接对口浙江省化工、制造业等支柱产业。盐城工学院结合学校工程教育特色和现有办学基础, 在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和土木工程等4个专业实施“卓越计划”试点。

按照不同学制, “卓越计划”人才培养层次分三层, 即“本科3+1”模式、“硕士1+1”模式、“博士3—5”模式。参与试点高校应依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经验和办学特色, 重点培养本校最具优势的层次的人才。地方工科院校大多是应用型本科院校, 主要采用“3+1”模式。在“3+1”模式中, 围绕实践环节这一中心, 以课内、课外两个实践教学平台为基础, 学生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校内学习基础理论知识、锻炼基本技能, 另外1年时间进企业进行实际操作和学习, 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地方工科院校以依托区域实际的工程实践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 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 创建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 实现未来卓越工程师的精细培养。

二、深入开展校企合作, 培养和储备人才

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新模式, 企业由原来单纯的用人单位变成联合培养单位, 在培养和储备人才方面发挥不小的作用。

地方工科院校培养的工程技术人才最终为企业服务, 这就要求地方工科院校以实际工程为背景, 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在“卓越计划”中,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 其中3年左右在校学习, 在企业学习和做毕业设计至少1年。地方工科院校在制订“卓越计划”实施方案时, 重点要在学生的3年在校学习中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加强工程训练, 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 同时开设其他素质教育课程, 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沟通能力。累计在企业实习1年时间以上的要求, 地方工科院校可以根据专业性质、学校资源、教师队伍、企业条件等因素来设计并实现。学生可以分不同阶段到不同企业进行1周至3个月的中短期课程学习或工程实践, 也可以在企业进行3个月至1年的专业实习或工程实践。

三、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主要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来实现。地方工科院校要从根本上适应培养卓越人才的需要, 就必须充分重视课程体系的改革, 以课程体系的改革, 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蔡元培先生曾说:“在人才培养上, 大学无不以培养通识博学、具有高度修养和全面发展的通才, 具有较为完满的人格追求, 以别于专门教育造就的狭窄单薄的技术专才。”应改变以往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 建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大范围课程与核心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合理配置的课程体系。一个卓越的工程师不仅要掌握自然科学和实践经验, 而且应该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和职业修养, 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地方工科院校在培养“卓越工程师”的过程中, 应围绕工程科学、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进行一体化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从原本相对单一的专业课程转变为以工程专业课程、工程实践课程为主体, 自然科学课程为基础, 人文社科课程为补充的课程体系。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 开设政治理论、品德与修养等人文必修课和涵盖语言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知识的人文选修课, 通过定期举行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社会热点等内容的学术讲座、报告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四、校企联手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完善教师评估体系

在“卓越计划”培养方案中, 学生的前期学习主要是在学校, 工科教师的学识与工程实践经历显得极为重要。同时, 高校应进一步完善教师的职称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 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以推进专任教师队伍建设。

只有专职教师还不能满足工程实践的要求, 兼职教师一般都是企业的骨干, 对他们的聘任应该得到企业的认可, 聘请年限与对应的人才培养层次的学制相一致, 制定兼职教师的薪酬政策, 给予他们相应报酬。

长期以来, 工科院校对教师的评聘与考核搞“一刀切”, 以学术论文等理论研究成果为主要标准, 忽视了工科的特殊性。按照“卓越计划”的要求, 要制定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和创新成果工作量的计算方法, 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成果, 并与年终考评、职称晋升挂钩。

五、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实践教学得以顺利完成的基本条件, 也是大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根据“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地方工科院校一方面要加强实践基地建设, 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践基地, 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企业联系, 注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到企业中去实践、去学习、去锻炼, 才能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 锻炼实践能力。不少工科院校在校内有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 在进入企业实训以前, 学生已经完成了实训中心的实习过程, 这样就为学生在进入企业实习前做了较好的衔接, 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得心应手, 大大缩短了适应期。

摘要:目前我国新型工程人才质量不高, 在实施“卓越计划”的大背景下, 地方工科院校应与企业联手制订培养方案, 进行课程体系改革, 完善教师评估体系, 创新实践教学, 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新型工程人才。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卓越计划”,“卓越工程师”,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娅.打造中国的“卓越工程师”[J].商务周刊, 2011, (5) :22.

新型人才 篇4

申论科技范文: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人才

伟大的时代需要杰出的人才,杰出的人才推动伟大的时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更需要无数优秀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更需要让优秀创新型人才的自主创新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人的素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纵观世界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振兴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人的素质无疑是最重要和最具有潜力的因素。一个国家可以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和管理方法,而人的素质是无法引进的。许多发展中国家都走过弯路,以为大量引入技术和设备能够根本改变落后面貌,结果人的素质没有跟上,引进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越是飞速发展、剧烈变革的时代,越是需要全面发展、具有高素质的人。恩格斯曾这样赞叹欧洲的文艺复兴时代,称它“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时代”。改革开放,开启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也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是从那时起,我们民族也进入了全面复兴的伟大时代,而这也正是一个需要而且正在产生巨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大力弘扬自主创新精神、弘扬创新文化、产生创新型人才的时代。中华民族历来具有自主创新的优良传统。自主创新精神是推动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促进民族复兴的动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文化氛围,深入推进机制、体制改革,为创新型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文化。创新事业催生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成就创新事业。发展创新文化,就要坚持培育创新意识,鼓励创新精神,激发创新活力,尊重创新劳动,营造创新氛围,保护创新成果。一切妨碍自主创新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破除,一切束缚自主创新的做法并口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自主创新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放手让一切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在中华大地上,就会形成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马奔腾、生动活泼、生机勃发的大好局面。

“三步”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5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创新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同话题。作为教师,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义不容辞。

总结多年来的教育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他们成为合格的创新型人才,应该做到以下“三步”。

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在课堂之初,通过引入“悬念”问题,使学生感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

教师应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用妙趣横生的问题吸引学生自主实验、观察、猜想,着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思考、探索、创新的层层递进。

课堂是启发、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场所,教师不能满足于具体的学科知识,还要揭示知识背后所凝结的历史、观念、方法、精神等,做到“讲而不灌,练而不乱,启而适时,诱而多变”,使课堂教学成为“多维营养”的源泉。

“质疑”是追求真理、实现创造的内驱力,创新教育必须鼓励学生勇于对自己不懂或难懂的地方提出质疑,同时也应注意“探疑”与“生疑”的原则和方法。

对学生“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想法,教师不应一味否定,而应给予积极评价,引导学生把静态的知识结构建立在动态的思考之上,把抽象的概念、规则建立在形象的感知之上。在培养学生“求同”思维的同时,积极倡导“求异”思维。

有“异”就有竞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应适时让学生意识到竞争对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榜样激励、成功激励等方法,以同龄学生的创新事例、创新成果为榜样,鼓励学生不断进取、不断创新。

如果说选择和突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具体手段和方法,那么想象力和观察力则有如虎添翼的效果。人类思维中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使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始动力,而观察力则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见解,引导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从而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策 篇6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1. 克服因循守旧、迷信权威的

心理影响, 培养问题意识和怀疑精神。首先,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问题意识。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学习与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通过有效的手段加以解决的能力。其次, 要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怀疑精神, 要更强调对权威的挑战, 对书本、对老师、对标准答案的不盲从。朱熹曾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 其次则渐渐有疑, 中则节节是疑, 过了一番后, 疑渐渐解, 致融会贯通, 都无所疑”。怀疑作为辨伪去妄的钥匙, 也是创立新学说、启迪新思维的

2. 克服依赖和盲从心理, 培养独立意识和自主意识。

一方面, 要注意独立意识的培养, 包括具有独立的人格, 能独立获取知识, 独立钻研问题, 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不依赖别人, 不盲从别人的意见, 勇于独树一帜。另一方面, 良好的自主意识包括自我激励、自我控制和自主发展意识。要鼓励创新型人才依靠自己的意志而不受外界的控制, 专注于所选事物, 勇于克服困难, 百折不挠, 在创新性活动中不断进行自我激励与自我调控, 实现创新型人才的自主选择、自主活动、自主发展。

3. 克服恐惧心理, 培养风险意识。

要想有所创新, 就要有一定的风险意识和冒险精神, 要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因此, 一方面, 要通过理论教育引导创新型人才, 学习前人为真理而奋斗、不怕磨难甚至牺牲的崇高精神, 树立为人类创新而不懈奋斗的信念。解除人才对错误的恐惧心理, 鼓励其积极进行创造性实践活动, 敢于幻想, 大胆试验, 做敢想敢为、勇于创新的人。另一方面, 在创造性劳动的实践过程中, 要及时对创新型人才的负面情绪进行有效的疏导, 以便支撑其以更高的积极性投入到创新实践的过程中去。

4. 克服封闭心理, 培养开放合作意识。

一方面, 在创新实践活动中, 有意识地培养创新型人才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理想教育, 树立创新思想, 培养创新兴趣, 增强为振兴中华而创新的事业心和紧迫感。此外, 还要加强创新型人才的意志锻炼, 克服懒惰、习惯和思维定势等障碍, 做到有胆、有识、有略、自信、好强、自主。这样, 不仅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创新型人才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 而且对培养未来创新型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1. 激发好奇心与质疑精神, 促进创新思维。

一方面, 要善于激发创新型人才的好奇心, 常使其情绪处于亢奋、激动之中;另一方面, 要积极把握创新型人才的思想状态, 抓住创新型人才的注意力, 激发其积极进行探索与思考, 去揭示“奇”的奥妙, 去寻求“疑”的答案。创新思维的火花时时在白热化的思考中迸发而出。

2. 积极进行讨论, 触发创新思维。

一方面, 要为创新实践要求民主平等的和谐气氛, 为其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 使创新活动真正建立在创新型人才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 进而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实践环境和实践体系, 激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 积极组织创新型人才之间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 通过组织讨论, 可以鼓励创新型人才积极进行思考, 拓宽思维空间, 激发创新型人才从多视角、多层次去思考问题, 并在讨论的过程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3. 转换思维方法, 培养思维创

新能力。首先, 加强逆向思维训练。人们在研究和解决问题时, 一般均习惯于正向思维, 一旦具体情况发生改变, 创新型人才的思维定势就成为解决问题的羁绊, 因此, 要鼓励创新型人才跳出常规、变换思维角度进行逆向思维。其次, 开展联想思维训练, 要使创新型人才善于在全方位多角度地研究问题的时候, 寻求多种途径探究问题, 从不同方面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方法。创新型人才联想越广, 驾驭知识的能力就越强, 由此拓宽了他们思维的广阔性, 加强了思维的针对性, 提高了推理、想象和求异创新的能力。

4. 鼓励创新型人才大胆求异, 发展创新思维。

首先, 要尊重创新型人才的主体意识, 激发和鼓励他们, 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别出心裁的“创新”欲望, 要善于启发他们“求异”的心理, 摒弃“从来如此”的固定看法, 逐步养成乐于创新、敢于创新的思维方法。其次, 要加倍爱护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积极性, 从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开拓创新的精神。

三、创新知识的积累

1. 创新知识的深度强化。

首先, 在教学方面, 需要本专业的专家学者来进行教学, 这是创新知识的专业性知识的要求。其次, 在教学要求方面, 要对创新型人才提适当高的学习要求。再次, 在创新型人才自身方面, 要求他们对自身创新知识的积累有严格的标准, 严于律己。

2. 创新型人才的广度拓展。

首先, 要克服创新型人才专业跟专业之间存在裂痕、知识面不广的缺失, 注重学科之间的贯通性, 为“创造力常在学科边缘地带产生”营造好的条件。其次, 要克服创新型人才选择的专业不一, 每个学期选择的课程之间常常是不协调的, 对其进行的教育, 争取达到发展、深化某一领域的知识的效果。再次, 现行的教育习惯性地与现实生活脱离, 是对创新有害无益的。要把教育阶段所学的东西融汇在一起, 然后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活动的教育。

四、创新能力的培养

1. 策划探索性活动, 培养操作创新能力。

在创新型人才学习或是工作的环境中, 组织各种具有探索性的活动, 如在数学解题方式上, 在化学实验、物理实验中, 在文章的写作中, 在开展组织活动中等, 让创新型人才去探索, 不重复已有的, 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 通过探索创新。

2. 激励创新型人才勇于实践, 倡导他们的创新行为。

首先, 要促进创新型人才积极参加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实践活动, 培养创新精神, 这样能够把创新型人才的学习与时代变革和科技进步的大背景结合在一起, 以此引发、激励创新型人才的创新欲望,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其次, 把实践活动与知识系统训练结合起来, 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习的空间, 扩大知识面, 而且可以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增强创新型人才在各种场合以创新意识学习学科知识、运用学科知识的自觉性和自信心。

3. 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研究能力。

首先, 良好的研究条件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研究能力的基础, “实践出真知”, 只有给予创新型人才从精神到物质的全面支持, 才能保障创新型劳动成果的获得, 要鼓励他们放开手脚, 积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其次, 要加强创新型人才各种相关能力的培养, 如科技论文写作及演讲等表达能力的培养、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培养等。LILUNTANTAO|人事纵横·理论探讨

五、创新情感和人格的培养

1. 加强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教育。

首先, 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丰富和深化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内涵。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帮助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通过公民意识教育, 培养创新型人才正确的权利和义务观念;通过感恩教育, 强化创新型人才报恩家庭、报效祖国、报答社会的责任意识。其次, 增加创新型人才的社会实践活动, 利用社会大课堂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 是知、情、行的统一, 而社会实践则是实现这种统一的重要途径。再次, 构建社会、家庭、学校通力协作的一体化教育体系, 提升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实效性。

2. 全方位引导, 重视创新型人才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

注重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 主要包括稳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性格等主要内容。一方面, 从高校教育对人格特征的培养方面来看, 笔者认为, 要重视受教育者健康的、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的培养, 花大力气塑造创造性人格, 增强创造力发展的内部力量;培养受教育者健康的情感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保证学生的心理自由度;锤炼受教育者意志, 注重人性品质的培养, 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 从高校教育的教育理念来看, 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建设创造型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克服学生的功利意识;树立现代主体教育观, 注重以人为本。

(该文系2008年度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重庆市高层次人才使用与管理工作机制研究”的中期成果, 项目编号:2008-ZH16;作者

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篇7

一、创新型人才及其基本特征

美国《创新杂志》对创新所下的定义是, 运用已有的知识想出新办法、建立新工艺、创造新产品。所谓创新型人才, 就是指在合理的知识结构基础之上, 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 并能将自身的创新素质合理地与其专业领域相结合, 开发出创造性成果的人才。一般而言, 创新型人才具有以下四项基本特征:

1. 富有想像力, 善于思考和设计

想像是对不在眼前的事物勾划出具体形象的心理活动, 想像力是对已有材料经过加工、配置, 组合成新形象的能力。想像是创新的前奏、没有想像力一切创新活动都无法开展。善于思考和设计, 即善于根据事物的发展情势来调整自己的思维路线和行动方式, 采取最有效的行动策略。

2. 个性鲜明, 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创新型人才都有很鲜明的独特个性, 这些个性特征常常使他们具有独特的思维方式, 从而使他们能够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问题和有能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行动上他们敢于冒险, 不愿忍受陈旧的束缚, 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3. 成就动机高, 具有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创新型人才都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和很高的成就欲望, 这些成就欲望又激发了他们挑战风险和战胜困难的勇气。他们不怕挫折和困难, 并经常把挫折和困难看成是对自己意志的考验和磨砺, 将战胜困难作为一种乐趣。在失败面前他们能够变挫折为前进的动力, 愈挫愈勇, 不断调整行动目标, 重新选择突破点, 积极探索。

4. 创新性学习, 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学习可以分为接受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两种。接受性学习指学习材料是现成的, 学习目的就是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接受, 通常是在别人的指导下进行。而创新性学习的材料和目的通常是不确定的, 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去主动选择。因此这种学习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的特点, 学习本身就具有创新性。这种学习是一种挖掘自我潜能的学习, 需要很强的学习欲望。

二、美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

美国以创新和发明著称于世, 每年有50%左右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美籍科学家, 一直遥居各国榜首。这也是其繁荣和发展的根本保证。其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功, 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学校十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美国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小培养学习兴趣, 激励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美国的小学没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 而是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的海洋, 让学生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没有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 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学生怎样去思考问题, 教给学生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从不用一套标准答案去测验学生的能力, 不用类似于成绩排位的方式去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 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学生的一切努力, 去赞扬学生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 去保护和激励学生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让他们心中充满自信, 充满光明, 充满欢乐, 使学生有更大的兴趣去学习。

2. 尊重个性差异, 采用灵活的课程教学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一位教育学专家梅克教授提出了教育中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应该让人去适应教育, 还是让教育适应人!她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创造力的生命, 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他们的天赋。这种观念不仅承认差异, 而且尊重差异;不仅尊重一般性的差异, 而且尊重特殊性的差异, 在她看来, 人的千差万别恰恰构成了人的丰富多彩的创造力的基础, 而教育的任务恰恰应该是把人的各种各样的能量发掘出来, 而不能像可口可乐的生产线, 把自己的产品造成一个模样。因此美国教育不用一成不变的方式去授课, 而是从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他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善于探索的意识。

3. 重视实践性教学,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美国学校十分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性环节, 把它作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一环。美国教育注重运用教师的实践演示来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只要教师能够通过动手操作说明问题的, 就不会仅仅用语言去讲述。在教学设施配备上也与此相适应, 授课教室配备完整的实践、实验设施,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在同一个教室内进行。实验室既是教师的授课场所, 又是学生实践、实验和研究的场所, 学生随时可以进入实验室参与各种实验, 研究和讨论各种问题。在教与学的协调上, 教师敢于放手, 学生敢于动手, 尽可能让学生亲自参与各项实践、实验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

1. 教学方法呆板, 老实听话才是好学生

我国的小学教育, 教师高高站在讲台上, 学生们双手背后笔直地坐在下面, 老师对学生实行填鸭式的灌输, 让人感到一种神圣与威严;那些沉重的课程、繁多的作业、严格的考试……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与束缚。教师和家长都认为只有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 没有给他们一点“自由生长”甚至“叛逆”的空间, 须不知没有一点“叛逆”和怀疑精神, 又谈何创新?

2. 设置所谓的标准答案, 以分数论英雄

没有答案的材料不买, 没有答案的作业不留, 不符合答案的习题不对……那些所谓的标准答案难道真是唯一的吗?即使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那么那些答错了题的学生们解决问题的方法, 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没有一点合理的地方吗?分数被抬到一个越来越高的地位, 学生们被越来越紧的紧箍咒勒得喘不过气来, 为了几门课程的考分而耗尽他们能量无限的生命, 其结果恐怕不止是让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 而是生出了“敌视”教育的心态, 造成了他们狭隘的眼界和心胸。一个学生比身边的同学高出几分就会受到奖励, 以至于他们可以沾沾自喜、洋洋得意, 这些为今天的考题活着的学生们在人类明天的文明进程中会居于什么位置?

3. 强调教师权威, 忽略师资建设

教师的职责, 就是教育学生;教育学生的前提, 就是让学生喜欢教师, 并因此而敬畏教师;教师正是以“敬”来吸引学生学习, 以“畏”来维持班级秩序。可是, 进入教师这个职业的门槛相对较低, 有些不能够让学生“敬畏”的人, 也进入了教师这个职业群体。尊重教师理所应当, 但一味地强调教师权威, 就会弱化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当社会对教师能力的要求被削弱后, 教师对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要求也会降低。与之相反, 当师生关系中的教师地位越来越被削弱时, 教师就会关心如何弥补地位间的差距, 于是教师就会更关心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思想。只有此时, 教师才会发现, 教育教学能力才是自己安身立命的根本。

四、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1、转变教育观念, 倡导人人平等

在我国社会里, 所有的人都持“望子成龙”教育观念的地方。如果每个望子成龙的家长眼里的“龙”都是律师, 社会又用不了那么多律师, 当然就不可能让人人都成“龙”。那么让孩子们都往“龙”的方向竞争, 淘汰下来的才去当园丁, 园丁自然就成了这个社会的“虫”。其实本来有些孩子是喜欢当园丁的, 做律师对他们来说是受罪, 可是社会观念逼他们去当“龙”。原本想当园丁的, 即使当了园丁也被失败感笼罩着, 再也没有实现志向的动力。传统等级观念, “人上人”的观念, 使“应试”观念深入人心, 渗透制度。每年高考后媒体上充斥“重点”、“状元”等词眼, 这样的教育观, 能培养出社会等级概念上的“龙”, 却难以培养出人才概念上的“园丁”。中国学生在青少年时期过得十分辛苦的原因, 不仅是竞争的独木桥太狭窄, 观念上也有一座独木桥, 人人都得过桥成“龙”, 难免有人被挤下来成了“虫”。社会只给占少数的“龙”安排了好日子。如果“园丁”能让孩子幸福, 当园丁不见得比律师差。

2、改革学生评价体系, 积极发挥导向作用

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方向。不同学校要根据自身情况改革教学效果评价方法与教学评估制度, 拓宽评价思路, 重视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的评价。建立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 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要改革考试制度, 从过去只考书本知识向不仅考书本知识更要考实际运用能力转变。考试方式要多样化, 提倡以开卷考试、口试或以课程论文、设计等形式来评定学生的成绩。不仅如此, 对学生的评优、选优活动, 都要突出创新因素, 要把勇于开拓创新和获得了较好的创新成果作为最重要的考核和评估标准。

3.改革教师评价体系, 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在这个“生尊师卑”的年代, 教师为了搞好教育教学, 首先得讨好学生, 其次让学生对自己产生敬畏之情, 最后才是开展教育教学。那么, 教师必须重新认识自己的专业能力。首先得在理论上认识学生的心理状态;其次得了解学生的现实情况;再次得拥有“讨好”学生的技能技巧;然后还需要充实自己的知识与智慧, 让学生对自己有敬畏之情;最后, 还得用自己所教的知识吸引学生, 用自己的授课艺术感染学生。要做到这一切非常不容易, 这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综合素质, 同时也要求改革现行的以终结性评价为重心的教师评价体系, 建立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的教师评价体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培养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作为评价要素, 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变;要促使教师努力创设课程生态模式和课堂“生态文化圈”, 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问题性、情感性、创新性;要把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具体生活实践, 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作为重要标准, 教师应注重以知识、经验、实践建构为主线, 对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充分激发和展示教师的创造性, 从创造者的角度考察教师的创新精神、创造才能和革新成就。

4、调整教学计划, 加强实践教学

尽快调整以课堂授课为主的传统教学计划, 在课时安排上要大幅度增加实践、实验课课时, 在教学设施上要增加实践、实验场所, 授课课堂要增加实践、实验设施, 让教师有更多的演示技能的机会, 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练习机会, 学生在动手中更容易萌发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新华文摘, 2006 (9) .

[2 (]美) H.R.Bowen著, 侯杰茹译.美国高等教育的目标[J].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0 (增刊)

[3]孙豫峰.试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华北工学院学报 (社科版) , 2002 (增刊) .

新型人才 篇8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1、实用性广泛

艺术设计专业的实用性非常广泛, 它不仅和很多相关的专业有很多融合之处, 并且在实践中, 艺术设计专业的作品在很多领域都有所体现。由于其较强的实用性, 因此, 艺术设计专业对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要求极高。

2、实践性强

艺术设计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在学生掌握了大量的理论之后能够从自身的作品中得以体现, 即艺术设计专业本身不是单纯的讲授理论, 更注重的是实践, 所以, 无论是从事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的教师还是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要对实践有足够的重视。

3、创新性要求高

艺术设计不仅仅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和以往的实践不同的是, 艺术设计专业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想法去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它不能等同于复制一个实践过程, 可以说, 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 每个人的想法都应该是不同的, 每个设计作品都是一次创新的成果。

二、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现状

1、专业发展不平衡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不仅在一些大学中设置, 在一些高职学校中也有安排, 虽然, 从范围上得到了普及, 但是, 也出现了很大的问题, 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专业发展不平衡, 从教育资源的分布上来讲, 在一些专门以艺术设计的相关专业作为重点的学校, 教学资源更加的丰富, 基本在这样的学校中, 集中了我国70%-80%的优秀人才, 自然这样的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开展上有着更多的优势。而另一边, 在一些高职高专的学校中, 艺术设计专业的资源就显得少很多, 首先, 教师的资源明显缺口, 其次, 现有的教师在专业领域的创新上又不够, 最后, 学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这些原因加剧了学校之间的不平衡。

2、实践环节少, 技能培养少

我国在艺术设计专业上的教育模式还停留在课堂讲授为主上, 和西方国家相比, 学生的实践环节非常少。思维得不到发散, 自然就不会产生什么好的作品了, 笔者在很多高校发现存在这样一个现象,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 然后在课下给学生不知作业, 而学生们的反应大多是, 在距离交作业还不到一天的情况下, 开始上网搜索, 参看别人的作品, 然后在匆忙之中就完成了一次作业。当然这种现象的出现, 首先有学生自身的原因, 但是学校在教育上难道就没有问题吗?当然不是, 学校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没有及时进行引导, 并且, 大多数学校在对学生的技能的培养上也存在过失, 种种原因加在一起就造成了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

3、学校之间相互模仿, 没有特色

除了几个发展相对快得学校之外, 大多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上还很缓慢, 并且呈现出的趋势就是, 互相模仿, 没有自己的特色, 整个的教育过程就像是被复制出来的一样。作为国家来讲, 我国对艺术设计的领域的政策并不多, 即靠国家的扶持不太现实。因此, 学校在这个专业的发展更多的要靠自己和学校之间的相互帮衬, 但是, 相互帮助并不等于相互模仿, 以至于失去应有的特色。相互帮助的本身应该是互相取长补短, 相互促进, 相互进步, 就是说, 学校在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上首先要自我发展, 其次才能借鉴发展, 应该遵循这样一条发展规律。我们要知道, 长期的互相模仿不仅发展不出自己的理论, 同样会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形成阻碍。

4、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除了学校和教师的原因之外,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本身, 我们必须明确一个观念, 提高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的质量, 要从学校, 教师, 和学生三个部分进行改革。就是说, 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决定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进步的空间。从全国主修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看, 素质参差不齐的现象非常普遍, 重点的高校在招收学生时, 往往会对学生的各方面的成绩的要求很高, 因此, 重点高校的学生在生源上能够很好的进行掌控, 但是, 对于像高职高专这样的学校, 因其本身的级别不够高, 自然在招生这一块就会和重点高校差很多, 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很大, 在实践中, 很多授课教师反映, 由于学生的整体情况不同, 因此, 对每一届学生的教育情况也不一样。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就需要天赋和灵感, 所以, 专业素质差的话, 很难出成绩, 这也成了很多教师教学上的难题。

三、创新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的必要性

从我国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决定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发展要紧跟时代的脚步, 从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但是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 艺术设计专业还没将自身的问题解决就要匆忙的跟上社会的发展, 因此, 艺术设计在辅助其他领域的作用上显得力不从心, 没有发展的后劲, 所以我国更应该在变幻莫测的时代中走出一条自己的创新之路, 为艺术设计专业的改革提供有力的支持。社会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艺术设计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所以要创新改革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 时代的发展对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的漏洞和不足, 对于新时期的高要求已不能完全胜任, 因此,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 我们要坚持创新改革艺术设计专业。现在的社会,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来说, 更加的注重专业本身的独创性, 创新成了这个时代一个重要的标志, 没有创新性的东西, 根本适应不了社会的发展。其次是专业本身对其他领域的作用和贡献, 人们往往认为, 所谓艺术设计, 注重的应该是艺术, 从传统的观念来看, 艺术虽然来源于生活, 但是反过来却和生活脱节, 而现在的观点则不然, 新时代的要求是, 艺术除了能够让人感到赏心悦目之外, 更应该反作用与生活的各个领域, 就是说, 我们提倡艺术设计和社会生活应当是紧密相连的。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存在这相当多的问题。诸多的问题决定了我们必须改革和创新。在上一节, 对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 已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简单归纳起来, 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学校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 其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创新点少, 第三点就是, 学生本身的素质良莠不齐, 最后一点, 也是我国的一个实际情况, 我国对于艺术设计行业的政策相对较少, 其发展更多是靠自身的不断进步。

以上谈到的就是笔者对于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改革上的几点建议, 当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也取得了很多的进步, 例如, 越来越注重创新性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自己的理论发展, 这些都是促进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强有力的支持, 因此, 我们要在保持良好发展的前提下, 不断的改进和创新, 把理论和实践当做发展的重点, 实现艺术设计专业可持续发展。

摘要: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存在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其理论的发展远远跟不上实际的发展速度, 作者从艺术设计专业的特点, 发展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出发, 探讨了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在创新改革上的思维和模式。

新型人才 篇9

关键词:高校招生,人才培养,联动

高校的招生与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学校生存与发展的两个重要环节。创建高等教育招生与人才培养联动机制, 使招生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的根本途径。

一、从招生对人才培养的影响看, 招生制度、招生宣传、招生录取机制的完善以及招生录取信息的充分利用都能有效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 高校的招生制度、招生宣传、录取机制决定着高校的生源质量, 而生源质量是高等教育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 决定高校教学工作的起点, 对高校人才培养有着极大的影响。 目前许多高校都改变以往招生与人才培养脱节现象, 例如, 清华大学在2011年的自主招生过程中, 设置了学科专业评价环节, 首次在10个学科专业试点进行面试, 将人才培养前置到招生环节, 实现了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有机结合, 从而实现了专业选择的“精确制导”, 学生在最有利于发挥自身特长和潜质的专业、院系及老师指导的环境当中, 也会大大增加他们成长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可能性。

其次, 高校招生录取过程中形成的数据以及学生信息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能有效地促进教学,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专业报考热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专业办学特色、师资水平等情况。通过招生录取数据分析, 考生报考的专业志愿率情况一方面反映了不同地域对专业的认同度、需求度不同, 导致个别专业在不同地域的报考志愿率差别很大;而更重要的一方面, 专业的报考热度体现了该专业的教学特色和社会知名度。如果某专业在多个省市的报考志愿率都比较低, 说明该专业的社会认可度不高, 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的同时, 学院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加强专业建设, 形成专业特色, 提高该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所以招生录取过程中专业报考热度的分析可以促进专业办学特色和教学模式的改进,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根据考生高考分数以及填报的志愿信息分析学生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 结合学生入校后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情况, 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合各类学生发展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

例如, 表1是对2009年我校入学的五个一批录取的省份中前三名的学生共15名进行跟踪, 调查这些学生入学后这两年学习的情况。我们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 及时协同教学办和学生办对其进行引导。如学生2, 第四学期成绩有所下降, 通过分析是该生的英语成绩有所下降;而学生3、学生5入校后整体成绩都有下滑趋势, 要提醒老师查找原因, 并给与正确的引导;其他大部分考生成绩较为稳定, 可以在教学计划安排的课程之外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科研型的专题设计。

3.招生录取信息中学生综合素质情况可以作为高等教育品行评定的参考。高考体制问题一直是人们研究探讨的对象, 改进高考评价制度, 在高考录取中增加综合素质评价的比重也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但目前高考考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和实行, 高校录取还继续沿用以高考分数作为主要录取依据的情况下, 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注重录取信息中关于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的评价以及学生在高中学习阶段体现出来的特长和爱好, 对于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德智体等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激励作用和意义。

二、从人才培养对招生的影响看, 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招生的生源质量, 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对高校招生制度、招生录取模式、评价方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 具备较为宽广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必要条件。世界高等教育学科和专业的改革和发展:一是学科相互交叉、渗透, 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专业与专业之间的界限逐渐淡化;二是学科建设的内涵向加深基础、向高新技术领域扩展。因此, 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招生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赋予学生多次选择的权利, 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有利于选拔高素质人才。

1.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高校招生不仅具有选拔的功能, 而且对基础教育还有导向和评价的功能。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高校对人才的选拔也随之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即是要建立多元的考试评价体系, 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选拔人才的标准和依据之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提出“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深化考试内容和形式改革, 着重考察综合素质和能力。”许多省市高招部门及专家学者已经探讨在本科统一招生考试的基础上, 加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将考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业成就、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个性与发展等评价指标纳入高校招生录取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2.推行多元录取形式。《纲要》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以考试招生制度为突破口,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完善招生录取办法, 建立健全有利于专门人才、创新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纲要》提出了五种招生录取形式, 即择优录取、自主录取、推荐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多元录取机制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促进入学机会公平和优秀人才的选拔, 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2.按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指高校不按专业或专业方向来制定招生计划进行招生, 而是按学科大类 (或按系、学院) 制定计划进行录取的一种招生模式。即学生入校时不分专业, 经过一到两年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培养, 根据兴趣、专长、社会需求以及双向选择的原则进行专业分流。按大类招生顺应了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 是为实现社会普遍所需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 而对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根本性改变。从以人为本的角度看, 按大类招生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有利于学生志愿选择和个性化发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 按大类招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填报专业志愿时比例失衡、冷热不均的现象 , 而且将使人才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对接更加紧密。

参考文献

[1]马一鸥.试论高校招生的专业录取方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0 (03) :60-62.

[2]王福, 吴奕.关于高校招生改革的几点思考[J].特别策划, 2011 (01) :6-7.

[3]范康健.论高校招生多元化与个性化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11 (06) :33-34.

[4]张晓明, 王燕妮.深化实施按大类招生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82-83.

[5]反思高考招生乱象:高校招生≠抢夺高分考生[N].人民日报, 2011-07-05.

开设辅修专业,培养新型复合人才 篇10

【关键词】辅修专业 新型复合人才 美国高校辅修制度

开设辅修专业,是贯彻因材施教、培养复合型人才的一条重要途径。为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鼓励各类学生主动适应社会需要,构建复合型知识结构,发展特长,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多元化培养,提高学生素质的一条主要途径。它把博与专有效地结合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强调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一、开设辅修专业的重要意义

1.适应目前社会对新型复合人才的需要。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目前,由于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严峻。但仍有用人单位却又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也就是说大学生中存在着结构性失业,这说明我们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社会调查显示,这个社会越来越需要新型复合人才,而我们培养的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单学科、窄口径。所谓新型复合人才简单点说就是具有交叉学科能力、较宽的知识面、较高的综合素质的人才。比如说理工科的学生仅仅懂技术是不够的,还要懂经济、或者懂管理、或者懂外语。

2.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在高校中,即使是同一班级的学生,由于每个人的天赋、学习基础和勤奋程度的不同,其学习情况就会有较大差异。对某些学生来说,能学好本专业的课程,就算完成学习任务了。而那些能力较强、勤奋努力的学生,在完成本专业课程的学习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需要,学习另一专业的课程,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辅修专业的开设,突破了原有专业设置的界限,使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在主修一个专业的同时,再辅修一个既满足社会需求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样有利于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和个性发展,提升学生的人力资本,为他们今后在人才市场上参与择业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

3.促进学科间的融合,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既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上对高校培养的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对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辅修专业的开设,为促进各学科间渗透融合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学生通过辅修学习,开阔了视野,扩展了知识面,使之成为适应性强,知识面广的复合型人才,学校利用辅修等多种形式,加速培养了具有交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具备了跨专业、跨学科的复合能力,能与相关领域的专家们合作共事,为我国培养和造就高质量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美国高校辅修制度的经验借鉴

就主辅修制度而言,美国高校实行的时间比我国高校早且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美国高校的辅修制度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高校和院系非常重视辅修制度。美国的高校和院系非常重视辅修制度,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辅修专业,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并且大多数主修专业都提供相应的辅修专业,为具备良好的个人发展条件打下基础。如康奈尔大学的工程学院在12个领域为学生提供辅修专业。宾夕法尼亚大学文理学院为学生提供了50个主修科目和61个辅修科目,其中有12个是跨学院辅修科目。哥伦比亚大学福基金工程和应用科学研究生院共给本科生提供了13门辅修课程。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除了主修自己专业的课程外,还可以通过完成一个或更多的课程的要求来获得一个证书等等。

2.高校对辅修制度的管理比较科学化。高校一般都有专门的委员会对申报的辅修专业进行严格的审定,在学制上也有相应灵活的举措。什么样的学生可以选择辅修专业、可以选择什么类型的辅修专业,各大学有不同的规定,但很多学院或系提供的辅修专业对学生的主修专业都有严格的限制。一般而言,这些大学都要求辅修专业在专业性质和行政隶属关系上应与主修专业不同。学生不能选择本系提供的辅修专业,但其它学院或系提供的辅修专业对他是完全开放的。

3.学校在自由与规范之间保持一种平衡。学校一方面尽最大的努力开设种类繁多的专业和数量丰富的选修课来满足学生个人的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主修专业、课程、学分和成绩的要求以及对可能遇到困难的提前告知给学生以适当的指导,把学生的自由限制在一定规范内。

三、办好辅修专业的政策建议

1.提供丰富的辅修专业,照顾学生需求。由于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千差万别,社会对毕业生能力的需求也各不相同,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我们应借鉴美国的经验,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辅修专业,并且为大多数主修专业都提供相应的辅修专业,为学生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提供有利条件。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一个人才既可以作为技术人员又可以当管理者;二是技术与技术复合型人才,一个人懂两门技术;三是技术与外语复合型人才,我国经济的外向性很强,外贸依存度接近70%,外语的作用也与日俱增。

2.加强辅修招生管理,保证生源质量。首先,在每届每科辅修班在招生前,由主办院系要拟出辅修细则,包括培养目标、开设课程及学分情况,并要上报教务处审批。然后,由教务处统一向全校发出招生通知,并规定报考条件,有的专业还可能对考生还有特殊要求。学生根据通知规定的条件,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到所在院系填表报名。最后,经所在院系审查合格后,再将名单报教务处审核。然后由主办院系按学校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择优录取。这样,经过层层把关,使所招学生的起点相对较高,保证了生源的质量,使所招学生入学后有较充分的精力进行第二专业的学习。

3.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合理安排课程。我们在辅修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要坚持“因材施教、系统完整、整体优化、突出重点、注重实用”的原则。规定辅修课程的教学要求与主修课程基本相同,不能因为是辅修专业而降低教学要求,同时明确培养目标。对学分、课程门数、考试及学籍管理作了严格的规定,既不削弱基础和主修专业培养标准,又保证辅修专业的学生素质。

4.加强辅修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童。一是为了切实保证辅修专业的教学质量,要配备强有力的师资力量,要求给辅修专业学生上课的老师都要是在学生网上评教中,学生口碑较好、排名较为靠前的老师。二是也要加强教学管理。除了要求任课教师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组织教学外,还要加强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

5.严格辅修考试和学籍管理,保证人才质量。对于辅修学生的考试也要同主修专业的考试一样,按学校的相关规定执行。辅修学生的考试成绩,由主办院系统一管理,并于每学期末送学生所在院系和教务处各一份。学生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并经考试取得相应学分后,结业时由主办院系将各期成绩交学生所在院系进档,并将一份总成绩报教务处审核,成绩合格者由学校统一发给辅修专业结业证书。因某种原因未能取得辅修专业结业证者,已获成绩和学分可作为选修课记载。

参考文献:

[1]刘崧.关于“主辅修、双学位”模式教育的探索[J].科技信息,2007.

[2]宋鑫,卢晓东.美国高校辅修制度述评[J].现代大学教育,2002(3):108-111.

[3]朱红.本科“辅修/双学位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北京教育(高教版).

新型人才 篇11

本文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前提下, 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在分析目前我国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以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会计模拟公司的实践为例探讨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 并提出了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和建议。

(一) 传统教育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

受文化传统的影响,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历来就是以知识传授为最高目标, 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储存器。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缓慢, 跟不上形势发展, 且缺乏实践性知识。可见, 传统教育模式忽视创新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开发的特点很明显, 它对创新能力开发具有明显的制约作用。现在, 我国高等教育虽然在改革传统教育方面有了一些举措, 但是, 传统教学方法仍具有一定市场, 其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评价方法仍然在沿用。

(二) 现行评价制抑制了师生创新的积极性

首先, 我国高校在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中, 做统一、简单的要求, 缺乏灵活性和宽容度。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指挥棒。一层层的过级考试使学生陷入一种近乎疯狂的地步。考核是检查和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单一的闭卷考试十分呆板而僵化, 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效果。有些学生平时不努力, 临时死记硬背就能通过考试关, 甚至获得高分。这样的成绩不仅不真实, 而且还挫伤了学习刻苦的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其次, 对教师的评价中重科研轻教学、重数量轻质量, 教师的研究动机不是改进教学质量, 也不是发现新事物或新思想, 而是为发表论文猎取声望、升级和加薪。这不仅压抑了教师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开发, 甚至会造成学术浮躁和学术腐败。

(三) 缺乏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师资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首先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师。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实际情况难以适应这种需要。表现在:第一, 教师的控制欲望强, 在教学过程中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现成知识, 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第二, 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不足。究其原因, 教师无瑕创新和不敢创新是很大的制约。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实践和精力, 但事实上教师没有这样的条件。由于高校规模日益扩大, 尤其近几年, 各种形式的学位班、课程班猛增, 教师疲于奔命, 无法顾及创新。据中国会计学会会计教授分会对110所设有会计学专业的高等院校的不完全统计, 在校会计学专业教师共计1960人, 其中教授243人, 副教授674人, 讲师745人, 助教2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2人, 硕士学位428人, 学士学位1361人, 大专以下 (含大专) 109人。从总体上看, 副教授以上的高职称教师的比例和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教师的比例偏低, 教师队伍结构不甚合理。

(四) 理论脱离实践

实践活动是高等教育的起点和落脚点。高等教育通过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达到培养人才的目的, 而人才的成长与发展也正是为了更好地从事实践活动。实践出真知。实践是创新的源泉, 也是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纵观古往今来, 所有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产生又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而我国传统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传承。诚然, 传承知识是教育的任务之一, 本无可厚非, 但若过于注重, 则必将压抑教育的另一功能——创新素质的培养。轻视实践教育是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最大弊端。忽视实践教育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失去了基础。据调查, 对北京等15所高校近2800名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 大学生知识文化素质方面的主要缺陷, 被列为首位的是“理论脱离实际”。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一)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关键点如 (图1) 所示。 (1) 会计模拟公司。模拟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实体, 对中小企业提供代理记账、管理咨询等服务。同时模拟公司为它的主要经营者和主要工作人员提供了接触和体会实际财务工作的机会, 即它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是企业开办的主要目的。运行中它全部由学生管理, 向企业提供服务, 接受教师和会计学院的指导和智力支持。此外学生模拟公司模拟了全真的代理记账公司的不注册实体, 具有实用性、创造性、通用性等多种特点, 它设计不同层次的业务, 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会计核算环境中, 通过业务的运行、账务的处理, 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在模拟公司中工作的学生通过大量较为真实的会计业务的处理、分析和判断, 能创造性地将知识应用于实践。使学生的创造性得到最大的体现。模拟公司不仅仅具有实用性、创造性, 而且还可以具有通用性, 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 毕业后能很快地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 适应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 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2) 企业。企业是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实体, 也是这一培养模式的关键。它是会计模拟公司的客户, 没有它会计模拟公司将失去提供实践环节的机会。它对服务结果的反馈将影响和完善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同时, 需要委托业务的企业在考虑是否委托模拟公司时, 除了考虑节约资金等问题, 还需考虑是否相信学生的能力、模拟公司的诚信和完成任务的满意程度。因而, 就企业而言, 他们选择模拟公司, 可以节约资金, 解决本公司的规模限制等的问题。 (3) 会计学院。会计学院为模拟公司提供智力支持, 促使他健康发展, 也通过企业的反馈结果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并修订和完善教学任务, 以使培养目标的实现。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会计学院拥有强大师资力量来支持模拟公司。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学生模拟会计公司拥有会计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的支持。院现有教职工53人, 其中教授、副教授31人, 讲师8人,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16人, 教师队伍中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 是一支朝气蓬勃、年富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学院现有校级“学术带头人”3人, “学术骨干”2人, 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拥有社会工作业务, 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他们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并鼓励和支持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因此他们应该能为学生模拟会计公司提供业务来源和智力支持。 (4) 教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他的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同时, 主要业务靠利用老师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关系网, 由老师推荐提供。企业可能对学生的能力持怀疑态度, 但是一旦有老师作为坚实的后盾, 希望委托会计模拟公司业务的企业或公司就会放心把业务交由学生来操作完成, 因此, 老师不仅仅要教授知识, 还要对模拟公司给与大力支持, 带领学生成员顺利接到业务, 开展工作。而且, 老师也是纠正成员平时可能存在的错误, 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来源地。 (5) 学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 他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将影响自身能力的高低。而他们能力的高低又决定模拟公司经营的成败。目前, 重庆工商大学的模拟公司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学院高年级学生都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 掌握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据不完全统计院学生现已获得会计电算化资格证书的129人, 获得上岗证证书的75人, 03、04级通过单科注册会计师考试7人, 8科次。2008年12月这次已报名参加会计上岗证考试和会计电算化考试的各为131人、137人且大多数参加了我院专门举办的培训。其中很多学生都具备了从业资格或将要获得从业资格。

(二) 培养模式的调查问卷分析

本课题就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运行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有关问题, 针对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全院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400份, 占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截止2008年10月份全院学生约1344人的33%, 收回有效问卷362份, 占发出问卷的90.5%。其中2005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17.7%, 2006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31.4%, 2007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37.6%, 2008级会计学院学生占发出问卷总数的13.3%。 (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分析。在校期间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问题, 调查发现有65%的学生认为应该到社会上去实践, 有28%的学生认为通过学校组织的实习活动, 而有2%的学生认为通过会计实验课, 有5%的学生认为应综合通过以上多种途径的结合才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通过调查发现, 大部分同学认为走入社会, 是获取实践经验的直接途径。但实际上, 由于会计工作是公司中非常核心和重要的工作, 一般情况下, 公司不会在短时间内信赖实习生, 更不会把重要的会计工作交给实习生来做, 实习生在公司的实习期间的工作更多是做一些杂务, 不能达到很好的实习效果, 这是很多学生还未意识到的。因此, 学校更应该创造让学生充分实践的机会, 以满足学生的实践要求, 使他们在踏入社会时更加具有竞争力。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否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的问题, 调查显示, 有17%的学生表示能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 有25%的学生认为不能, 而51%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确定。从男女比例来看, 有28%的男生认为能适用于毕业后的工作, 高于女生11个百分点, 而有25%的女生认为不能, 高于男生4个百分点。这说明学生对此并不乐观, 尤其是女生。要增强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 笔者认为, 学校要做的工作是如何增强学生在踏入社会时的自信心问题, 也就是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很好地转化为实践活动。实践与理论谁更重要的问题, 调查发现, 有52%的学生认为二者都很重要, 有42%的学生认为实践更重要, 有4%的学生认为理论更重要。这说明学生更倾向于实践, 而目前的教学方式没有能够满足学生的此点需求。由上述分析可见, 我们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理论和实践的脱节较为严重, 致使学生在毕业时, 面对工作中实际问题无所适从, 不能很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 表现出对自己所学会计理论知识的不自信。因此, 学校方面应该想办法解决教学脱离实践的现状, 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完善我们的经管实验教学平台, 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实践工作中来, 充分发挥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性。 (2) 学生对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基本观点分析。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是否可行的问题, 调查显示, 有83%的学生认为可行但还有许多问题要解决, 有5%的学生认为不可行, 有12%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清楚。这说明学生普遍看好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学生对成立会计模拟公司进行教学的前景是否看好的问题, 调查发现, 有59%的学生表示看好, 有14%的学生表示不看好, 而有24%的学生对此表示不知道。从男女比例来看, 分别有59%的男、女生对此表示看好, 分别有13%的男、女生对此表示看好。这说明大多数学生认为成立会计模拟公司进行教学有发展前景。学生是怎样认为校企联合这种模式的问题, 调查发现, 有68%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非常好, 可以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有24%的学生表示这种模式很一般, 还有些弊端, 还有8%的学生认为这种模式不好, 实现的希望不大。此类问题说明会计模拟公司的未来是很多学生所期待的, 但又不知道其发展前景, 和学生本身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 所以目前的态度是不明朗的。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的实施问题, 调查显示, 有54%的学生表示愿意, 有37%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 只有1%的学生表示不愿意, 有8%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这说明学生普遍对这种模式充满热情, 这也给这种模式的实现起了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之余是否会投身于会计模拟公司的工作问题, 调查发现, 有47%的学生表示很期待, 有43%的学生表示有时间就去, 有3%的学生表示没时间, 不参与, 而有3%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学生是否参加过有关会计知识方面的时间工作的问题, 调查显示, 有49%的学生表示从没有, 有42%的学生表示偶尔会, 有3%的学生表示经常参加有关会计知识方面的实践工作。这说明学生普遍缺乏实践知识。学生创建会计模拟公司会遇到哪些困难的问题, 调查发现, 有12%的学生认为经验不足, 有28%的学生认为实际可操作能力差, 有16%的学生认为管理水平低, 而有36%的学生认为会同时遇到以上三种问题。学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是否有必要的问题, 调查发现, 有7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 有10%的学生对此表示无所谓, 有6%的学生认为没必要, 有13%的学生对此表示不清楚。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我们发现, 大部分同学还是对会计模拟公司满怀期待, 希望能积极地参与到会计模拟公司的相关工作中来, 通过在会计模拟公司的实践工作, 可以让他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在更短的时间内转化为实践能力。同时, 也让他们更乐于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 使学生主动地进行思考, 在具体工作的操作过程中迸发出更多的思想火花, 进行创新性的实践探索。

三、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 确立符合实际的培养目标

目前的教育重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仅仅让学生记住一些课本知识和规章制度, 大学教育应当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对教学的各个要素———学生入学条件、师资队伍、硬件配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改革, 对我国会计教育来说, 以上各个要素中,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比较容易控制的变量, 也是目前会计教学比较薄弱的环节。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节奏, 从而达到高校的培养目标。

(二) 尽快疏通人才供求双方的联系渠道

人才的供给 (教育) 与需求必须要存在紧密的联系:职业界把对人才的需求通过一定的渠道反映到教育界当中, 教育界把职业界的需求作为学生的培养目标, 并取得职业界的支持, 职业团体不定期地对教育状况进行评估, 以改进教育, 使培养人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到我国的国情, 可以多渠道地建立教育部门与实务部门之间的联系首先当前可以更多地以政府部门作为中介, 建立起教育部门和人才需求方之间联系的桥梁。政府部门 (如国家教委) 邀请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举办会计教育研讨会, 或由政府部门牵头进行一些调查研究都是建立联系的好方式;其次, 可以考虑发挥职业团体的作用。很多职业团体对于高等教育一向非常关注, 同时与实务界具有广泛的联系, 它们可以在沟通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再次, 可通过举办系友联欢, 邀请实务部门座谈、授课等形式, 主动与实务部门接近, 力争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三) 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政府要从根本上变革对高校管得过多过死的现状, 转变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 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 一方面弱化“社会本位”的管理体制, 尊重大学发展的内有逻辑、维护大学自治是新一轮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层面改革的目标。在管理权限方面从集权走向分权。首先, 要向社会放权, 提倡社会参与, 只有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办学, 培养的学生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 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有竞争力。其次, 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教育资源的配置、教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才培养机制的适度调节作用。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 内因才是变化的关键。就实施制度创新的策略而言, 现阶段可以先从“梳理和整顿”现有的内部制度入手, 将废止现行的不利于学术发展的制度作为突破口。从政策上、机制上引导师生提高学术水平, 培养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 同时, 积极参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使学术水平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 推动社会的发展。

(四) 加强社会力量对校企联合办学的推动作用

在投资渠道上变多渠道筹措经费, 发挥政府、企业、团体、私人各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积极性。在办学功能上增强对全社会的辐射作用, 使职业教育机构由单一的常规教育向常规与非常规教育并存、单一的学历教育向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存、单一的职前教育向职前与职后教育并存、单一的育人就业向产教结合的教育力一向发展, 使职教办学机构成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五) 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 注重培养创新型教师

培养创新人才需要教育的创新, 教育的创新根本在于教师队伍的创新和建设。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学生素质的高低。教师是学生培养各种能力的合作者、鼓励者和引导者。在新时代改革高校教学, 培养创新人才, 师资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 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所以, 要想真正做到大学研究和学术的繁荣, 必须从教师引入上进行改革, 高校在教师招聘上必须杜绝这种近亲繁殖的通病, 实行开放办学, 从校外吸引一些有研究能力和学术精神的人才, 这样才能达到“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也只有在此条件下, 才能培养出有见术、有创新性的学生。

(六) 校企合作可以使培养出更加实用性、创新性的人才

校企合作就是学校和企业实施“订单教育”共同培养学生的过程, 对学校而言, 实践性教学课放在实践工作上, 更生动、更形象, 节约了购置大量实训实习设备的资金, 理论与实践结合更紧密, 学生就业有保障, 生源稳定;对企业而言, 学生毕业后能直接上岗, 减少了培训成本, 同时学生实训时还能生产产品, 成为“准劳动力”;对学生而言, 毕业后能找到适合自己专业的工作, 真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在我国, 随着产学研结合体系的逐步完善, 创新性会计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宋萌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分析与现实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2]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 山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3]赵承福、陈泽河《:创新教育研究新进展》,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杨卫:《坚持卓越教育理念、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2007第21期。

[5]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第5期。

上一篇:语文教学的点滴心得下一篇:康复运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