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阴道分娩

2024-11-27

常规阴道分娩(共7篇)

常规阴道分娩 篇1

近几年我国分娩技术得到明显改良[1],同时国外低创分娩模式不断引进,使得人们对自然分娩、降低产妇伤害等期望有所提高[2],而产妇分娩期间是否需要保护会阴则成为目前研究热点课题。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课题,该院针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实施常规阴道分娩的正常分娩产妇80例与2013年7月—2016年6月实施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的正常分娩产妇80例进行了对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该院实施阴道分娩的正常分娩产妇160例作为对照组,以随机抽样的方式纳入研究,根据有无会阴保护分为2组,每组80例,其中2010年1月—2013年6月实施常规阴道分娩作为对照组,2013年7月—2016年6月实施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作为研究组。入选研究的产妇均有完整临床资料,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此次研究,临床检查显示骨盆测量值正常、胎儿发育正常,均为单胎,同时排除妊娠合并症、胎头过大、巨大儿及畸形儿等情况[3]。研究组:年龄20~38岁,均值(27.6±2.1)岁;初产妇65例、经产妇15例;孕周38~41周,均值(39.6±0.4)周。对照组:年龄20~37岁,均值(27.2±2.3)岁;初产妇63例、经产妇17例;孕周38~41周,均值(39.4±0.3)周。在前述一般资料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产妇采取常规阴道分娩,具体方案为:接生者位于产妇右侧,胎头拔露促使阴唇后联合紧张则保护会阴[4];接生者右肘支撑在产床,右手拇指及其他四指则分开,以大鱼际肌顶住会阴,在产妇每次宫缩时,对会阴实施向上与向内方向托压,左手则对胎头枕部实施下压,并协助胎头俯屈,使得胎头可以缓缓降低[5];胎头着冠则采取会阴切开术处理,使得阴道出口扩大,更好地分娩。

1.2.2 研究组

该组产妇采取无保护会阴自然分娩处理,具体方案为:产妇送入待产室后取自由体位,当宫口全开后,取半卧位并躺在分娩床,助产人员指导产妇于胎头拔露时以双手放置在大腿内侧,同时对双腿牵拉,尽量使其贴近前胸,短暂屏气后向下用力,反复进行多次,避免宫缩用力过大造成阴道未充分、快速扩张[6];胎头拨露约5 cm×4 cm会阴后联合紧张时开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宫缩时以单手或双手控制胎头,宫缩间歇时放松,同时和产妇沟通使其配合用力,此时宫缩时哈气,间歇时用力。控制胎头娩出速度但不要有协助胎头俯屈的动作,不干预胎头娩出的方向和角度,尽可能顺其自然。胎头双顶径娩出时,指导产妇均匀用力,于宫缩间歇时期缓缓娩出。助产人员于胎头着冠时以右手示指与中指对胎头枕部进行轻轻压,控制胎头娩出速度,防止因胎头娩出过快而出现阴道损伤;此外,产妇宫缩期间应张口呼气但不用力,宫缩间歇时则适当运用腹压,无需保护会阴。整个分娩期间,指导产妇合理运用呼气产生的腹肌力量娩出胎儿[7]。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情况(裂伤、侧切、感染、尿潴留)、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er评分、住院时间,并采取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方法

将此次研究的相关数据录入Excel表格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予以χ2检验,而计量资料则用均数(±s)表示,予以t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2 结果

2.1 组间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er评分、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产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er评分稍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组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裂伤率、感染率、尿潴留率稍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分娩属于正常状态,指的是胎儿以独立个体脱离母体。产妇分娩期间需要协助,确保分娩进程顺利实施,降低或避免自身与新生儿损害[8]。传统协助分娩的方式为保护会阴阴道分娩,即医护人员在分娩期间加强会阴托扶,避免分娩过快、会阴过紧、腹压不当等造成会阴裂伤,进而诱发会阴侧切[9]。这种分娩方式在国内应用已有多年历史,近几年大部分基层医院依旧在沿用,该方案尽管会降低剖腹产率,但会增加会阴侧切率,往往难以达到相关规定的10%~20%[10]。随着近几年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的应用,使得会阴侧切率得到一定控制,该院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将这种方式运用于产科中,显示有不错效果。

此研究针对2010年1月—2013年6月实施常规阴道分娩的正常分娩产妇80例与2013年7月—2016年6月实施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的正常分娩产妇80例进行了对照,结果显示:研究组侧切率0.00%,显著低于对照组12.50%(P<0.05),说明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可以减少会阴侧切;研究组住院时间(2.42±1.01)d,显著短于对照组(3.95±1.27)d(P<0.05),说明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更好地减少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尽管研究组裂伤率、感染率、尿潴留率、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er评分[31.25%、1.25%、1.25%、(32.14±10.27)min、(251.06±38.42)m L、(8.15±1.22)分]与对照组[35.00%、7.50%、5.00%、(32.85±11.04)d、(253.44±39.71)m L、(8.37±1.4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稍好一点,说明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新生儿质量。此研究与对照组研究相似,娄金霞[11]针对39例产妇进行研究,按照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以常规阴道分娩处理,观察组以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Ⅰ度阴道裂伤率(5.26%)、Ⅱ度阴道裂伤率(0.00%)、尿潴留发生率(5.2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5.79%、21.05%、31.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住院时间(3.4±0.3)d、产后2 h出血量(130.5±20.5)m L也显著低于对照组(6.5±1.2)d、(160.5±35.5)m 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阴道分娩,尽管此研究和娄金霞研究有少许差异,可能在于娄金霞学者采集的样本量较少,而此研究中样本量较大。

结合相关文献[12,13,14]及近几年临床经验,笔者认为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相比传统阴道分娩如下优势:①不必托扶会阴,这样可以更好地减少会阴受压而出现充血、水肿等,最大化扩张与松弛会阴,缩短第二产程,减少产程较长影响胎儿健康。②使得操作难度降低,减少会阴侧切,产程缩短后可避免产程延长损伤胎儿。③使得产妇心理压力得到缓解,因为常规分娩中,产妇会因担心接受会阴侧切、剧烈疼痛等出现恐惧、紧张等,而无保护会阴方案能有效降低会阴侧切,从而可有效缓解产妇心理压力,更好地配合。④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可改善产妇产后生存质量,盆底功能很快恢复,减少后遗症。因为这种方案处理,若分娩期间无会阴过紧、胎头过大、弹性欠佳等无需侧切会阴,避免侧切会阴造成的手术切口愈合缓慢、感染及瘢痕等风险,甚至能减少产后性交痛、排便异常等。

综上所述,无保护会阴自然阴道分娩可取得比常规阴道分娩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可显著降低会阴侧切率,盆底功能很快恢复,减少后遗症。对患者有更好地保护作用,促使他们产后生活质量提高,值得借鉴。

常规阴道分娩 篇2

关键词:阴道,分娩,抗菌药物

随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我院于2011年6月据我州卫生局《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开始了全院性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在此之前,很多医院妇产科对经阴道正常头位分娩产后产妇均常规应用抗菌药物3~5d预防感染。我院妇产科进行了对经阴道头位正常分娩产妇不予常规应用抗菌药物的尝试,笔者对180例经阴道头位正常分娩产妇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经阴道头位正常分娩、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产妇180例,均不存在感染因素,无贫血、慢性疾病、胎膜早破、产程异常等,产前3d体温均正常,产前血常规无异常,产时及产后2h失血量≤500ml,胎先露均为头部,均未进行胎吸及产钳助产;产时均进行了会阴侧切;产后均常规每天进行会阴冲洗2次及碘伏涂擦会阴伤口2次。根据不同用药方案将产妇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90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组一般资料见表1。

1.2 方法

A组不予常规应用抗菌药物;B组产后予常规口服头孢类抗菌药物,使用方法按药品说明书,或予青霉素80万U肌内注射,每12小时1次,用药3~5d。

1.3 观察指标

(1)产后3d血象变化;(2)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h~10d用口表测量体温每天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38℃者[1];(3)会阴伤口感染:会阴伤口出现红肿、硬结、压痛,或伤口有脓性分泌物渗出;(4)会阴伤口愈合情况:3~5d拆线时会阴伤口按外科愈合情况分类。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组产后3d血象、产褥病及会阴伤口感染发生率、会阴伤口愈合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抗菌药物是人类最伟大的药物发现之一,自抗菌药物应用于临床后,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挽救了大量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生命。但由于抗菌药物大量使用,特别是不合理使用,浪费了宝贵的医药资源,增加了药物相关不良反应,造成区域性耐药的发生等更严重的后果,使大量抗菌药物失去了应有的治疗效果。就外科一般而言,清洁无污染伤口或轻度污染伤口,估计感染率<5%,不宜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某些大手术如心脏外科、骨科、肝胆、脾、胰、肾及较大的妇科手术,可短期使用抗菌药物[2]。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从本文结果来看,对正常分娩产妇应用与未用抗菌药物其结果无差异。产妇为正常青壮年,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预防伤口感染效果不佳,相反用药后伤口一旦感染,多为耐药菌株所致,治疗更加困难。故提倡对正常分娩产妇不应用抗菌药物,除分娩前已合并其他感染出现症状或体征,或有全身性疾病、分娩期并发症者除外,不主张常规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提倡“能不用尽量不用”的观点[3]。引起会阴伤口感染主要是分娩暂时降低了产妇全身及局部的抵抗力,从而有利于细菌生长。医院产房感染管理不到位,消毒不严,接生者无菌观念差,手卫生不规范,细菌仍可经其他途径如接生者的手、器械、敷料等将细菌带入伤口,因此接生前的会阴用碘伏严格消毒,产后用10%碘伏冲洗会阴,每天2次,做好产后会阴护理,同时加强产后卫生、保健等健康教育,增加自身抵抗力,养成产后良好的卫生习惯也非常重要。所以,预防产后感染,应为一个自然、综合的策略,而非靠抗菌药物来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阴道头位正常分娩产后可不予应用常规抗菌药物,以提高产科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15.

[2]裘法祖.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9.

常规阴道分娩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至6月采用拆台配合无创阴道分娩产妇300例作为观察组, 同期选取采用传统侧面助产产妇300例作为对照组。均为经阴道生产的足月、单胎、头位产妇, 患者年龄20~35 (27.8) 岁, 孕37~41 (39.1) 周, 身高150~170 cm, 平均身高162 cm;新生儿出生体重2 550~4 500 g, 平均3 380 g。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拆台配合无创阴道分娩方法, 具体步骤:接生前做好准备工作, 正确评估胎儿体重、双顶径、腹围、产妇会阴条件。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双脚蹬于脚架上, 双腿屈曲紧贴腹部并外展, 使耻骨弓上抬, 后半部产床向前推进, 助产人员面对产妇而坐, 当看见胎头着冠后, 用食指和中指帮助胎头俯屈, 胎头娩出三分之一时, 右手五指分开放置于胎头上, 防止胎头一下子娩出。宫缩时产妇不用力, 宫缩间歇时产妇用力, 使胎头缓缓娩出。娩肩时不保护会阴, 嘱产妇不用力, 慢慢地顺势旋转胎儿躯体直至胎儿完全娩出。胎儿娩出后, 放置于产妇腹部, 清理呼吸道, 断脐后将新生儿放置辐射台上。并将积血盘放于产妇臀下, 统计出血量。此时, 产妇仍保持原体位, 助产士可根据个人身高不同调节产床高度, 进行胎盘、软产道检查及修补缝合。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侧面助产方法, 具体步骤:接生时产床前后两部分固定, 接产时产妇双脚蹬于产床后半部分, 助产士站在产妇右侧接生, 右肘支在产床上保护会阴。胎头娩出后新生儿放于后半部分产床上进行呼吸道清理、断脐, 这时羊水和血液积于后半部分产床上, 对新生儿进行擦干、保暖。胎盘娩出后, 助产士采用右侧前屈侧屈位, 进行软产道检查及修补缝合。

2 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产妇产时出血量、会阴感染率、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2.1 结果

观察组产时出血较对照组减少37 m L, 会阴感染率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0.3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分娩窒息发生率、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新生儿肩难产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经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表2) 。

3 讨论

3.1 传统式助产方法的不足之处

侧面助产方法接产时产妇双脚蹬于产床上, 双脚容易滑动, 臀部随之移动, 影响助产士控制胎头娩出速度和保护会阴, 容易发生阴道壁裂伤, 导致会阴侧切率提高;胎头娩出后, 因产床的阻力, 胎儿肩娩出困难, 易并发新生儿锁骨骨折和新生儿窒息;助产士站在产妇右侧, 采取前屈前侧位接生、软产道检查及会阴缝合, 容易发生腰酸、肩关节损伤。

3.2 拆台配合无创阴道分娩的优点

拆台配合无创阴道分娩产妇取膀胱截石位, 双脚放于脚架上, 便于用劲, 双腿屈曲紧贴腹部并外展, 使耻骨弓上抬, 改善了骨盆径线, 提供了宽大的分娩空间。准备助产时, 将后半部分产床向前推进, 留出了操作空间, 在无产床阻挡情况下, 产妇利用尾骨, 有一定的活动度, 有利于胎儿前肩娩出, 有效预防了新生儿锁骨骨折。产时或产后紧急情况处理需采取截石位时, 节省了临时改变体位的时间, 赢得了抢救时间。缝合会阴时, 助产者根据需要可将产床后半节中间部分拉出作为手术操作台并放置器械, 拉出面积随需要调整, 助产者可坐在手术凳上为产妇进行会阴缝合, 其视线与创口在同一纵轴线上, 创面暴露充分, 术野开阔, 有利于组织对合。助产者处于放松体位而不是侧方的强迫体位操作, 不仅降低了劳动强度, 出现腰肌劳损的几率也可大大下降。

3.3 前景展望

实践证明, 会阴无创分娩技术不仅减少了会阴撕裂伤, 甚至能做到无会阴裂伤, 降低了会阴切开率, 减少了产科创伤, 减轻了分娩时疼痛, 增强了产妇对远期生活的信心, 促进了“自然分娩”的成功率, 让“自然分娩”更自然, 让妇女、儿童生命质量得到提升, 从而提高患者对我们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所以该项技术是国际产科发展的新趋势。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积极开展“促进自然分娩, 保护母婴安康”的项目, 主动推广促进自然分娩适宜技术, 而无创接生技术是推广技术之一。现阶段, 在倡导会阴无创技术的同时, 我们还需通过多种途径来增强产妇的依从性及提高助产人员的助产技术, 从而增强产科产时服务模式的转变。真正做到倡导和支持会阴无创分娩, 保障母婴安全。

摘要:目的 探讨拆台配合无创阴道分娩接生对母儿并发症的影响, 以便为产妇提供更为合理的接生方法, 促进自然分娩顺畅进行。方法 将足月分娩的600例产妇分为2组, 观察组300例采用拆台配合无创接生, 对照组300例采用传统侧面接生。比较两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会阴侧切率。结果 观察组中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锁骨骨折发生率及产妇会阴侧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拆台配合无创阴道分娩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母儿并发症, 保障母婴安全, 减轻助产士的身体负荷。

关键词:拆台配合无创阴道分娩,母儿并发症,会阴侧切

参考文献

[1]濮玉群.拆台正面助产方法在分娩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医药前沿, 2013, 8 (20) :98.

[2]李江花, 柴永红, 杨晓静.改良助产法减轻助产士肩关节损害的生物力学解释[J].山西医药杂志, 2012, (3) :234-235.

[3]葛丹莉, 潘胖娥.改良式助产法800例临床观察[J].上海预防医学, 2011 (4) :191-192.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一共有70例,作为研究组,当中年龄在25-36岁,平均年龄为(30.5±1.2)岁;孕周在36-41周,平均孕周为(38.1±1.5)周。另外,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试产分娩的产妇一共有70例,作为对照组,当中年龄在26-38岁,平均年龄为(32.5±1.8)岁。孕周在37-42周,平均年龄在(39.2±1.8)周。两组产妇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阴道试产指征

(1)本次分娩距离上次剖宫产时间在2年以上,同时前一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没有合并手术以后感染等相关并发症;(2)不存在前一次剖宫产的指征,同时没有合并新的手术症状;(3)超声检查显示子宫下段具有相当比较好的延续性,没有缺陷,疤痕厚度为2-4mm;(4)试产当中胎儿先露已入盆,产程进展顺利;(5)具有完善的医疗监护条件[3]。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住院时间、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给予记录以及对比。

1.4 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情况对比

研究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产妇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对比

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产妇产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 讨论

疤痕子宫再一次妊娠选择剖宫产还是阴道自然分娩,一直是存在相对较大的争议,可是因为前一次的不良产史对产妇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不良影响,或前一次分娩受到阻碍的原因这次虽然已经不存在,可是产程过程或者分娩疼痛会使产妇对试产产生惧怕情绪,进而丧失信心。现如今,因为社会对分娩完美结局的期望值过高,同时医患关系非常紧张,医疗纠纷发生率相对较高等,临床医护人员为了能够避免风险,不愿意多做解释进行宣传教育,对产妇以及亲属的需求做到“有求必应”[4],一些人认为剖宫产更加快速和便捷,进而大部分选择再一次剖宫产进行分娩,可是这种方式的上升会使母婴近期和远期的发病率呈现递增趋势,住院费用明显增加,并且再一次临床手术的复杂性以及困难程度明显增加,剖宫产的子宫活动受到限制、慢性盆腔疼痛以及切口疼痛等明显要比非疤痕子宫高。

目前,随着剖宫产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无菌技术日益规范,剖宫产指征不断放宽,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良好,进而为阴道试产的安全性给予保障[5]。通常认为距离上一次剖宫产手术以后的2-3年是子宫切口愈合的最佳时期,疤痕破裂的机会非常少,可是并不代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2年以内再一次妊娠一定要进行剖宫产进行分娩。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一定要严格掌握相关适应症,前一次剖宫产手术方式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手术当中没有切口撕裂,同时手术以后切口愈合良好,没有发生感染。另外,临床医护人员一定要与产妇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获得产妇的理解与支持,同时签字进行阴道试产[6]。本文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总之,疤痕子宫再次阴道试产是安全有效的,可是在临床当中需要对相关适应性给予严格掌握,与产妇以及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产程当中要给予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及产后常规检查子宫腔,使母婴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可行性以及相关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进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的产妇一共有70例,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非疤痕子宫阴道试产分娩的产妇一共有7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相关临床观察指标给予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新生儿窒息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疤痕子宫再次阴道试产是安全有效的,可是在临床当中需要对相关适应性给予严格掌握,与产妇以及亲属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在产程当中要给予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及产后常规检查子宫腔,使母婴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关键词: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朱逸博,李宏田,刘建蒙.剖宫产及孕妇要求剖宫产的流行状况[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2,23(1):76-78.

[2]Lumbiganon P,Laopaiboon M,Gulmezoglu AM,et al.Meheod of deliv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Asia:the WHO global survery on maternal and perinatal health 2007-08[J].Lancet,2010,375(9713):4490-4491.

[3]朱振萍,向思阳,王琳.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预防[J].浙江临床医学,2013,15(1):102-103.

[4]陈廉,张潇潇.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选择[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0,26(8):594-596.

[5]Beycher G,Dolley P,Levy-Thissier S,et al.Maternal benefits and risks of trial of labor versus elective repeat casearean delivery in women with aprevious caesarean delivery[J].J Gynecol Obstet Biol Reprod(Paris),2012,41(8):708-726.

常规阴道分娩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2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8例。观察组产妇年龄在21岁~38岁之间,平均年龄(29.8±4.6)岁;孕周32周~41周,平均(37.9±2.1)周。对照组产妇年龄21岁~40岁,平均年龄(28.8±5.1)岁;孕周32周~40周,平均(38.6±1.5)周。2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比较价值。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分娩方式,产妇取平卧位,也可是左右交替卧位。观察组采用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在有扶手的座椅上固定2个分娩球,产妇进入到导乐分娩室后,首先接受常规检查,对是否存在胎先露异常、严重妊娠合并症等进行观察,一旦存在异常,则不建议应用分娩球。在孕妇出现正常的宫缩后,开始实施导乐分娩。

1.3 观察指标

对2组产妇的分娩方式、疼痛分级、产程、出血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疼痛分级[1]:Ⅰ级:产妇存在腰腹酸胀感,可以忍受,微汗;Ⅱ级:产妇存在腰腹酸胀,合并出汗、呼吸急促,可忍受;Ⅲ级:产妇腰腹酸痛剧烈,喊叫,辗转不安。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产后2 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产妇分娩结局、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中顺产产妇有83例,比例为64.84%,高于对照组的55例(4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3,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临床实践发现,胎头异常是造成难产的主要原因,其中枕横位、枕后位是引起阴道助产、剖宫产的直接因素[2],会对母婴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对胎头位置不正的产妇,应及早发现,及早处理,降低难产发生率。近几年有研究指出[3],分娩球、导乐分娩等方式的应用,可以改善胎位不正的分娩结局。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产妇实施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措施,可有效提高阴道顺产率,降低阴道助产、剖宫产发生率,缓解产妇疼痛,减少产后出血,缩短产程,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在阴道分娩纠正胎方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阴道分娩初产妇25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8例。观察组产妇采取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对照组采取传统分娩方法。结果 观察组顺产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产程为(6.75±2.34)h,明显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结论分娩球联合导乐分娩可对阴道分娩中胎位纠正提供帮助,缩短产程,减轻疼痛,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关键词:阴道分娩,分娩球,导乐分娩,纠正胎位,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莹,林岸芸,路妍妍,等.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纠正枕后位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2,19(15):47-49.

[2]葛志红.产程中纠正持续性枕后位及枕横位的相关研究[J].全科护理,2014,12(8):686-687.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的临床研究 篇6

1 疤痕子宫对妊娠分娩结局的影响

疤痕子宫是指孕妇剖宫产手术或者肌壁间肌瘤剥除后的子宫, 孕妇再次妊娠后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将会对母婴产生很大的影响, 具体如下。

1.1 子宫破裂

疤痕子宫孕妇妊娠后由于子宫内存在疤痕, 孕妇再次妊娠后会导致子宫增大, 尤其在分娩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处理, 疤痕子宫将不能承受压力而破裂, 具体分为以下几种情况[4]:①剖宫产或子宫切开;②妊娠子宫破裂或子宫穿孔后子宫修补术;③肌瘤剔除术。患者行子宫肌瘤术时切口过于接近或者达到内膜层, 从而造成子宫存在薄弱部分, 使得孕妇再次妊娠后容易引起子宫疤痕[5]。

1.2 产后出血

子宫疤痕再次妊娠后将会引起子宫收缩不良, 容易导致产后出血。

1.3 前置胎盘

疤痕子宫处容易引起蜕膜发育不良, 再加上疤痕子宫会引起子宫下段的胎盘向上移行, 增加前置胎盘发生率。而前置胎盘是疤痕子宫终止妊娠的重要原因之一[6]。产妇在分娩时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 如:损伤、感染、粘连加重, 导致疤痕子宫分娩时增加了早产及新生儿死亡率[7]。

2 分娩方式的选择

2.1 剖宫产分娩

影响疤痕子宫患者的因素相对较多, 选择分娩方式的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 包括:孕妇分娩时一旦出现子宫破裂后果十分重要, 为了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医师更倾向于剖宫产[8,9]。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手术及手术麻醉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孕妇选择剖宫产能够降低术中出血量, 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使得患者及家属更多的选择剖宫产, 影响疤痕子宫孕妇足月妊娠阴道分娩率[10]。

临床上, 疤痕子宫孕妇再次妊娠采用剖宫产利弊及可行性如下:①剖宫产近年来出现上升趋势, 母婴近远期病发症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使得孕妇再次妊娠时选择剖宫产[11]。②再次剖宫产能够降低剖宫产并发症发生率, 并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但剖宫产分娩时由于盆腔粘连使得手术更加复杂, 手术难度更高。分娩孕妇再次剖宫产术时由于腹壁和子宫粘连无法剥离, 造成孕妇再次剖宫产时切口延长, 使得原有腹腔粘连更加严重, 切口疼痛、慢性盆腔通以及子宫活动受限的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12]。同时, 疤痕妊娠再次剖宫产分娩时容易造成子宫内膜损伤或腹腔种植, 增加患者分娩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因此, 临床上对于有条件患者应该尝试阴道试产, 降低手术引起的盆腔粘连发生率与产妇分娩感染率[13]。

2.2 阴道分娩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得到进一步研究, 并且在临床上使用相对较低。但是, 孕妇采用该分娩方式时应该遵循以下适应证[14]: (1) 孕妇前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横切口, 且孕妇剖宫产分娩时并没有出现切口撕裂现象, 分娩后未出现感染现象。 (2) 患者该次妊娠距离上次剖宫产妊娠时间超过2年。疤痕子宫阴道分娩和距离上次分娩时间紧密联系, 时间越长, 子宫切口结缔组织增生越好, 更加有利于疤痕修复。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家兔子宫切口愈合从发展进程来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5,16], 进行了一次实验, 实验中采用MRI观察剖宫产孕妇分娩后子宫切口的愈合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子宫切口愈合时间一般为术后3~6个月。并且愈合到第三个时间段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因此,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至少在术后2年。但是, 临床上并不是恢复时间越长越有利, 对于距离上次妊娠超过15年者应该引起重视 (3) 孕妇前次剖宫产指证不复存在, 孕妇出现新的剖宫产指证[17]。 (4) 孕妇选择分娩方式时符合阴道分娩条件, 且不存在异常情况, 孕妇无妊娠合并症[18,19]。 (5) 孕妇在阴道试产时相对比较顺利, 并未出现异常情况。 (6) 孕妇在产前检查时并未出现宫内死胎或伴有严重畸形孕妇。 (7) 医院医疗设备比较完整, 能够动态监测孕妇情况, 且具备输血和抢救条件。 (8) 孕妇选择何种分娩方式优缺点均知情同意。

3 辅助检查

近年来, 许多现代检查手段在子宫疤痕中广为使用, 尤其在剖宫产状态中, 对于预测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结局、降低重复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20,21,22]。目前, 临床上对于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前检查过程中使用较多的检查方法主要有宫腔镜和超声等, 具体如下。

(1) 宫腔镜检查在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检查中广为使用, 且效果理想, 它能够在非孕期动态了解子宫疤痕状态。临床上, 对于有剖宫产术后再次生育要求孕妇, 应该在月经周期第4~5天采用宫腔镜检查, 观察子宫内膜功能层是否完全剥落, 动态观察疤痕组织状态, 为孕妇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提供依据[23,24]。 (2) B超。B超也是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中常用的诊断方法, B超下能够动态监测产妇子宫下段基层厚度及连续性变化等。朱文莉等[25,26]进行了一次实验, 实验中采用B超观察孕妇子宫下段厚度, 实验结果显示:子宫下段厚度≥35 mm时发生破裂的危险性显著降低。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子宫疤痕可以分为三级, 即:Ⅰ级:患者子宫峡部未出现疤痕组织, 切口难以分辨;Ⅱ级:子宫峡部存在少许白色疤痕组织, 且疤痕内血管网减少;Ⅲ级:子宫峡部存在血管网, 疤痕组织凹凸不平[27]。 (3) 联合诊断。当前,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宫腔镜联合B超在剖宫产子宫疤痕状态的可靠手段能够为患者选择何种分娩方式提供准确的依据, 且能够避免孕妇临产或产程中子宫破裂给母婴产生的损伤[28]。

4 围产期管理

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是疤痕子宫产妇重要的分娩方式, 为了避免孕妇选择错误的分娩方式, 临床上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 以提高疤痕子宫阴道分娩成功率, 减轻母婴痛苦, 具体措施如下。

4.1 孕期管理

为了提高疤痕子宫阴道分娩率, 应该加强孕期管理:①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孕妇妊娠期保健和高危妊娠管理工作, 并且对医院疤痕子宫阴道分娩产妇进行系统化、集体化管理, 建立相应的病例档案, 并进行集中指导, 减少妊娠阴道分娩禁忌证。②阴道试产评估。患者管理过程中了解孕妇基本情况, 加强孕妇身体检查, 判断阴道分娩适应证以及新生儿结局等。根据孕妇情况进行产道、软产道等检查, 密切观察胎儿是否出现异常;对于符合阴道分娩孕妇应该进行宫颈评分, 必要时帮助孕妇促宫颈成熟。但是, 部分学者研究结果显示[29]:孕妇检查过程中提示存在先兆流产、妊娠39~40周时宫颈未成熟者不宜进行阴道试产。③对于符合阴道试产的孕妇应该加强和孕妇及家属的沟通交流, 告知阴道分娩的安全性、可行性以及存在的风险等, 让孕妇及家属了解阴道分娩方式, 并让孕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4.2 加强产程管理

①孕妇在分娩时应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密切观察孕妇的胎心, 并定期观察孕妇下腹部压痛情况, 通过指标动态了解孕妇子宫下段伸展耐受情况。对于产程不顺利、活跃期延长或阻滞孕妇应该立即进行阴道检查, 并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 做好输血准备, 动态监测胎心。②应用催产素。临床上并不提倡使用催产素。但是, 部分孕妇阴道分娩时出现宫缩乏力等现象而无法纠正, 不得不进行剖宫产。因此, 临床上应该根据孕妇情况适当使用催产素, 提高阴道分娩率。③产后检查。孕妇阴道分娩后应该加强常规检查, 了解孕妇分娩后是否出现子宫下段瘢痕开裂等, 同时密切观察孕妇生命体征以及阴道出血情况等。对于阴道出血孕妇应该立即找出原因, 并立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5 结语

综上所述,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它能够降低分娩风险与医疗纠纷发生率, 再加上部分医师主观上更加倾向于剖宫产, 使得剖宫产指证被放宽。成功的阴道分娩能够降低感染率, 缩短住院时间, 同时能够降低再次开腹手术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并且能够保证母婴健康, 降低患者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但是, 临床产师不应该持有孕妇有一次剖宫产, 终身剖宫产的观点, 应根据孕妇具体情况, 加强和孕妇及家属沟通, 帮助孕妇树立阴道分娩的信心, 密切观察孕妇产程, 最大限度降低医疗纠纷和法律风险。

摘要:剖宫产 (CS) 是产科主要手术之一, 是解决难产、产妇与胎儿危及情况相对较安全的方式, 且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 剖宫产技术越来越成熟, 再加上产妇手术后抗生素的不断应用, 剖宫产安全性越来越高, 从而造成剖宫产率出现上升趋势。

常规阴道分娩 篇7

1资料与方法

1. 1一般资料2013年7 ~ 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阴道分娩的足月( ≥37周) 单胎头位孕妇共计4968例,年龄21 ~ 40岁,平均年龄28. 67 ± 3. 90岁; 孕周37 ~ 41+ 5周,平均39. 14 ± 2. 72周。 排除标准: 基础体温≥37. 5℃,临产前发热、体温≥ 37. 5℃ ,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产后胎盘脐带病理检查提示胎盘脐带感染的孕妇。最终符合纳入研究的孕妇为4627例,其中4018例行椎管内分娩镇痛 ( 椎管内分娩镇痛组) ,609例无椎管内分娩镇痛( 无椎管内分娩镇痛组) 。

1.2方法孕妇临产后宫口开2cm左右入产房待产。

1. 2. 1麻醉镇痛方法椎管内分娩镇痛组孕妇宫口开大2 ~ 3 cm给予硬膜外穿刺。穿刺前开放静脉通路,同时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常规消毒铺巾,选择L2 ~ L3为硬膜外穿刺点,穿刺成功后行硬膜外置管,给予试验剂量,确认导管在硬膜外间隙后,通过导管给予首剂量( 0. 125% 罗哌卡因 + 0. 4 μg /ml舒芬太尼) 10 ml,然后连接 镇痛泵。镇痛泵配 方是0. 08% 罗哌卡因 + 0. 4 μg / ml舒芬太尼。镇痛泵设置为: 持续剂量8 ml/h,冲击剂量8 ml,间隔时间30分钟,镇痛泵持续给药至分娩结束。

1. 2. 2观察指标所有于产房待产的孕妇每小时测体温1次( 水银柱温度计测量口温) ,直至分娩。如孕妇待产过程中出现畏寒、寒战、胎心率过快等征象时, 则随时测量体温。临产后至分娩前体温≥37. 5℃ 的孕妇诊断为产时发热,记录并对比两组产时发热的例数。记录产时发热孕妇发热的时间,计算其开始出现发热距离椎管内穿刺的时间,统计各时间点的发热例数,此频数分析用直方图表示; 检测发热孕妇在产程开始前及发热时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数据以±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

2结果

2. 1两组产时发热发生率比较椎管内分娩镇痛组产时发热有152例( 有镇痛有发热) ,无椎管内分娩镇痛组产时发热有5例( 无镇痛有发热,分娩镇痛前发热的孕妇记入此组) 。椎管内分娩镇痛组产时发热率为3. 78% ( 152 /4018) ,无椎管内分娩镇痛组产时发热率为0. 82% ( 5 /609) 。椎管内分娩镇痛组产时发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椎管内分娩镇痛组( P < 0. 05) 。

2. 2椎管内分娩镇痛后出现的产时发热的临床特点分析由图1可见,孕妇出现发热的时间多数出现在椎管内穿刺后3 ~ 5小时,尤以4小时最多。在产程开始前及发热时的血常规比较及发热时的C反应蛋白的检测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产时发热时,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率均较产程开始前明显增高 ( P < 0. 05) ,C反应蛋白也较正常值( 0 ~ 8 mg /L) 升高。

3讨论

母体发热时,耗氧量增加,供给胎儿的血中氧含量明显下降,且子宫内温度上升造成胎儿散热异常, 易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如果孕妇高热引起酸中毒则可能加重胎儿缺氧,出现羊水粪染、新生儿吸入性肺炎等[4]。导致孕产妇产前、产时发热的原因很多,主要分为感染性发热及非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入侵造成感染而引起的发热是感染性发热,其主要因素是胎膜早破、上呼吸道感染。孕妇感染病原体后可通过血液循环或下生殖道上行感染胎盘、脐带而引起胎儿宫内感染[4]。非感染性发热则影响因素较多。 有研究表明,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妇出现产时发热的几率高于非椎管内镇痛的孕妇[3]。文献报道在阴道分娩过程中采用腰 - 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的孕妇有14% 出现发热,而未采用此方法镇痛的孕妇发热率为0[5]。本研究在排除了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及下生殖道上行感染这些混杂因素后,观察发现: 阴道分娩的孕妇中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产时发热的比率为3. 78% ,未采用椎管内分娩镇痛的产时发热的比率为0. 82% 。椎管内分娩镇痛的孕妇中产时发热的比率明显高于未采用分娩镇痛的孕妇,进一步证明了椎管内分娩镇痛是导致孕妇产时非感染性发热的重要因素。

椎管内麻醉使被阻滞脊神经支配的皮肤血管扩张,体表散热增加,所以非产科患者椎管内麻醉时体温通常是下降的。但分娩期椎管内麻醉时部分孕产妇的体温却是升高的[6]。椎管内分娩镇痛与产时发热的关系非常复杂,一些研究者认为母体体温调节的紊乱可能是发热的主要原因: 麻醉平面以上的血管代偿性收缩,减少热量散失; 麻醉对冷热觉阻滞的不同步,体温调节中枢得到的信息发生偏差,机体产热增加多于散热,出现发热[6]。另外麻醉药本身可能引起发热: 阿片类药物可对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物种的体温产生影响[7],本研究中所用的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类纯u型阿片受体激动剂,亦具有一般阿片类药物相似的副反应; 同时罗哌卡因也具有部分升高体温的作用[8]。

本研究还显示: 孕妇在接受椎管内分娩镇痛后, 开始出现发热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椎管内穿刺后3 ~ 5小时,这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相一致[9]。麻醉药所引起的体温变化是具有剂量依赖性的[9]。孕妇在这些时间点开始出现发热,可能与麻醉药的使用剂量有关。 在本研究中,使用的麻醉药舒芬太尼、罗哌卡因在给予首剂量后,予以镇痛泵持续给药至分娩结束。如何调整麻醉药的使用剂量、给药方式,有助于降低孕妇产时发热的比率有待进一步研究。

另外在本研究中对比了产程开始前及发热时的血常规结果,并检测了发热时的C反应蛋白。虽然产时发热时,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均较产程开始前明显增高,但鉴于临产后白细胞总数一般显著增加至 ( 14 ~ 16) × 109/ L,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10],而本研究检测到产时发热时血 白细胞总 数为13. 89 ± 3. 04,仍在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内。产时发热时C反应蛋白升高的幅度也不大。一方面这些更加证明了单纯由椎管内麻醉引起的产时发热是非感染性的,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 而另一方面临床医生不能仅参考血常规、C反应蛋白这些指标,而需要找到更敏感而特异的检测指标来鉴别孕妇的产时发热是否为感染性的,从而指导临床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一些研究者就炎症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6( IL-6) 、IL-8、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α) 进行了相关分析,发现: 临产后孕妇血浆中的TNFα 无明显变化,IL-6、IL-8虽均有明显增高,但既不与是否存在产时发热和宫腔内感染相关, 也不与是否进行了椎管内麻醉而存在差异; 然而羊水及脐血中的IL-6、IL-8意义重大,其明显升高提示存在宫腔内或新生儿感染[9,11]。但分娩前如何能准确检测羊水和脐血中的IL-6、IL-8仍亟待解决。

上一篇:钱家营煤矿下一篇:课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