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观念(共4篇)
几种观念 篇1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 陶艺教育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 就在近十年时间, 许多大中小学都开设了陶艺教学的有关课程, 在高等学校则设立陶艺选修课、公共课等, 这些陶艺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还成为传播民族文化和现代意识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高校实行的陶艺课程, 它的对象已跳出了作为专业的少数学生, 而是不分专业与层次, 最大限度让选择者与爱好者进入到陶瓷艺术的欣赏与实践制作当中。这种跨学科的交流, 可以给学习者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解决、体验知识的过程, 进而对本专业产生或多或少、或显或隐的影响。这种学习, 不是培养专业的从业人员, 因而能轻易突破学科之间过分细化的弊端, 让教学回归到“艺与术”的本源关系当中, 也更易跳出“结果论”的束缚, 真正地享受艺术制作的过程。
陶瓷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具有较大区别, 是科学与艺术并重、集多种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 它除了需要艺术创作本身规律外, 还包括了物理学、化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因此, 在公共选修课当中, 要在短短一定时间内细致学习如此庞大的知识系统, 实属难事。那么, 在教学过程中, 学习的重点将会放在艺术观念的拓宽与具体的手工实践操作阶段, 通过技能学习制作陶艺造型。高校里进行的陶艺选修课对象有美术类学生、也有理工科、文史哲类学生, 他们在艺术造型经验上参差不齐, 因此, 我们不能按照美术学院造型标准来要求制作结果, 但在指导陶艺创作实践过程的思维方式却可以通用, 笔者在西安美院、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班等的陶艺选修课总结了几种教学思维观念:
熟悉泥性, 主张失败
中国古代的陶瓷教育主要是师徒传承方式, 这种方式也是中国古代工艺教育的主要模式, 是建立在学习者的悟性与勤劳基础上的。当我们惊叹传统陶瓷作品如何精美与华贵时, 更多的看到那个时代的技巧与智慧, 却很难体会到制作者背后的艰难与辛劳。而今, 现代陶艺跳出了纯技艺的范畴, 更加强调从业者的个性与观念, 需要感知与表现共存。但不管怎样, 对陶瓷这种材料的应用, 都要经过认知、掌握泥料的性质, 过后才能“任其发挥”, “挥洒自如”。熟悉泥性的过程就是在规范的制作当中掌握陶瓷材料特性的过程, 这个过程除小捏塑外, 造型都要求内部中空, 并且要有通气孔, 使用陶瓷特有的拉坯成型、泥条成型、泥板成型等方法制作。这些造型技法与雕塑制作方法截然不同, 更不同于绘画方式, 没有直接的以往经验可借鉴, 一切都是全新的创作体验。只有在摸泥、捏泥、揉泥、戳泥、粘泥的造型过程中, 渐渐体会到泥料的干湿度、柔韧性以及对造型的可控性, 得到一定的经验。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失败, 这种“失败”一般是指破坏整体造型外观的开裂、变形、塌陷等现象, 有时这些现象在烧制时才会出现, 也只有多做多烧才能对结果作出预判。那么, 在一个新的课程开始时, 只有多作规定练习, 多尝试失败, 才能更快、更容易摸透泥料的特性, 为后面的创作打下基础。当我们大胆地提出“主张失败”时, 学习者更能抛开失败的担忧, 勇敢挑战“危险动作”, 增加经验与认识, 锻炼意志与性格。因此, “主张失败”能促成“熟悉泥性”, “熟悉泥性”与“主张失败”便成了互生的关系。
转换“源”型, 打破再生
人在成长过程中, 随着年龄增长, 其逻辑抽象性的能力就越强, 但是其好奇心与兴趣爱好的广泛程度又会渐渐变弱, 想象力受到成长环境的长期牵制, 当需要发挥想象力、打开创造性思维时, 往往出现举步维艰的局面。我国虽然已经提出素质教育多年, 但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还有很长距离, 在现有体制下培养的学生, 大多在艺术认识上, 更加认同写实风格, 这种风格无论是创作还是欣赏都直观而明了, 因而学生们在艺术创作时, 常常直接选择写实方法来完成对象。这里并没有否定写实风格, 它也是当代艺术中很重要的流派, 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但当代艺术还有种类多样的其他风格, 如表象主义、抽象主义、结构主义、立体主义、后印象派等等, 这些风格流派超出了模仿与重现的要求, 不再直观地、具体地呈现事实本身, 更多地调动创作者的想象力与抽象思维, 经过分析、比较、整合、转化这些形象信息, 再抽取出本质使之更集中、更强化。
“在绘画中, 雕刻中, 乃至在一切造型艺术中, 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中, 就他们作为美的艺术而言, 素描都是根本性的东西, 在素描中, 并不是那通过感觉而使人快乐的东西, 而只是通过其形式而使人喜欢的东西, 才构成了鉴赏的一切素质的基础。”[1]康德提出在造型艺术中, 最重要的是用线条勾勒的轮廓, 因为它是代表着艺术作品的最直接的形式, 无论展示了多么明显的美学内容, 还是蕴涵了多么深刻的思想含义, 承载物都要有造型形式才能出现。这个形式反映出多么大的艺术性, 又会映照作品之外的普通世界, 他的艺术性越强, 想象力越丰富, 它所触碰以往普通经验中未曾经历过和未曾接触过的方面和纬度就越深, 新的审美意义也会更多地“创造”出来。作为使用“陶瓷”这种材料进行的艺术, 陶艺最后呈现在观者面前的必然是用陶土或瓷土作出的造型结果。那么, 进行制作造型的方法与思维方式就极为重要了。这里提出几种方法, 以提高发散性思维。
第一种:变体法, 是通过对原始形态不断变化而达到认为合理的形态的方式。这种形体演变可以越来越简练也可以越来越复杂, 选择的“结果”可以是最后一个形体也可以回过头选择其中某一个形体, 关键是看哪一个形体更符合自己的要求, 得到最佳变体形态。此种变体过程使学习者不断质疑而不断建构, 采用概括与简化、或添加与深入的手法, 对“源”材料进行或去枝去叶、或添花添果的工作。毕加索探索立体主义时, 有一幅著名的公牛的变体过程, 是一只写实的公牛经过十一次概括形态、简练线条的变体, 最后得到一幅只剩下寥寥几根线条的公牛图。虽然着笔不多, 但那些简洁的线条, 却精炼地表现了公牛的形与神, 它汇集了毕加索所思考立体主义的精华。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考虑, 若用超级写实主义观念来制作, 形象会越来越仔细逼真, 结果必然与毕加索的大相径庭。所以, 变体的方向、何时变体停止, 是因艺术观念而异。
第二种:解构法, 将“源”图形改变观看角度或切割形态, 再改造、重组、变体成所需要的目标造型。这种方法首先要把“源”形从自身的空间、时间、环境中抽离出来, 打破常规观看角度, 可旋转到任意角度再行构图, 还可在这个基础上使用任意切割、“断章取义”、局部夸张等方法, 成为与“源”图无关联的新造型, 最后再筛选、提炼、整理成所要表现的对象。
第三种:随手即兴法, 此方法有更大的自由度, 不用参考“源”型, 用捏塑法随手捏出一造型, 再根据此造型设计成目标型。随手而出的造型素材自由而宽泛, 也许什么都不像, 但不要紧, 经过对这种造型去粗取精, 打开想象的翅膀, 找到最有艺术性、最感兴趣的局部或整体, 将之表现出来, 即会出现新颖一亮的新造型, 往往还会产生超现实的奇妙效果。
第四种:将错就错法, 就是把在制作过程中产生的“失败”之处, 作为突破口再行创作。陶艺制作经常会出现开裂、变形、塌陷等现象, 若轻易就否定掉作品实为可惜, 当我们仔细观察这些“失败”的形态, 不少可以再次利用与发挥, 让它起死回生。有的在失败之躯上添加或减少构造, 使之改变原来的造型初衷;有的不断增加或重复“失败”的形态, 使之成为作品的亮点, 这种情况能给制作者带来独树一帜的风格。因此, “错”不是错, 轻易放弃才是错。
以上几种对“源”型转化方法仅仅是“抛砖引玉”的“点”而已, 还有更多开拓性的方法等待我们去发掘与研究。这些方法在陶艺制作当中成为创作动机的兴起和形式的建构, 不仅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雷同与直接抄袭、模仿, 还能能调动制作者独特的创造性思维, 由型变形, 打破日常造型的束缚, 制作出具有陌生感的作品来。
纵观世界发展过程, 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得益于思维观念的启迪。那么, 在高校中普及陶艺教育的施教者与受教者, 不能仅仅停留于猎奇式的“陶吧一玩”心态面对陶艺教育了, 真正在教学思维与制作技巧上敢于创新, 寻找出传达创意思维的能具体实施的方法, 真实还原陶瓷艺术在艺术发展中的意义与本质。
参考文献
[1]康德.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61.
几种观念 篇2
一、在观察想象中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让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世界, 这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如教学《平移和旋转》一课时, 可以选取学生喜欢的儿童游乐项目课件,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直观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通过观察运动方式、比画运动轨迹、讨论运动特征、比较两者异同点, 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初步了解平移和旋转的含义, 初步建立了两种运动方式的数学模型, 达到了较好的空间教学效果。再如, 在计算一瓶矿泉水能倒几杯时, 教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你们知道吗?人体每天需要的水分大约是1600毫升, 平时我们的一杯水约200毫升左右, 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才够, 想一想自己每天有没有补充这么多水分呀?”这样, 通过一个简单的生活示例, 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又向学生展示: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和日常生活中, 处处包含着数学知识的运用, 以此对学生空间体积意识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二、在现实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孩子一出生, 就与周围环境中形态各异的事物接触, 因此空间观念的形成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的空间知识来自丰富的现实原型。学生的生活实际是理解和发展空间观念的宝贵资源。培养空间观念要将视野拓宽到生活空间, 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事物, 引导学生探索图形的特征, 丰富空间与图形的经验。例如, 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 当学生认识了平移与旋转现象后,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移与旋转的认识, 我设计了三个教学内容:一是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想一下在他们的生活中, 曾经做过、玩过、看过的哪些物体的运动现象属于平移或旋转;二是老师搜集了生活中一些平移和旋转的例子, 让学生进行判断;三是请一位同学为大家表演舞蹈和全体学生一起做动作来体验平移与旋转的区别。通过这一系列教学环节的设计, 不仅使学生再一次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 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而用手中的物品做出一个平移的动作, 让学生把对平移特征的理解通过自己的方式直观地表示出来, 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体验。
三、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波利亚曾经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内在规律的性质和联系。”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 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中创设操作学习情境, 让学生通过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来理解数学概念, 掌握数学方法, 逐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激发智慧的火花, 进行再发现再创造。回顾几年的教学生涯, 这些精彩的片段, 还让我历历在目, 记忆犹新。如在教学《谁的手儿巧》一课时, 在学生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球的一系列知识后, 我曾经设计了一次实践活动, 让学生用自己收集的物品, 如积木、包装盒、饮料罐、魔方、乒乓球、玻璃珠等拼搭自己喜欢的作品。比一比谁搭得高、搭得稳、搭得漂亮?通过实践操作, 同学们发现了长方体、正方体、球的不同特征,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物体设计创作出大家心目中最理想的玩具。学生在拼搭过程中, 脑子里已经生成这些立体图形的基本框架, 因此拼搭起来得心应手。学生搭完自己所做的玩具, 会向同伴介绍所做玩具的特点, 相互欣赏各自做的玩具, 感受玩具中的美和在现实中的作用, 从而激起学习欲望, 有利于生成空间观念。再如, 在计算给长方体礼品盒打彩带所需要多少彩带时, 让每个人带来长方体纸盒和线绳, 让他们动手扎一扎, 有几种扎法, 每一种扎法所需的彩带是多少, 比较哪一种节省、合理。充分挖掘教材, 比较鉴别, 记忆深刻, 思维提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动手操作对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在合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几种观念 篇3
一、危机意识观
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对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农村小学提出了严峻考验。一方面学生数量多, 使发展缓慢的农村教育不堪承受来自社会和教育本身的压力, 另一方面教师因为工资、工作环境、生活状况等的差异而形成不思上进, 得过且过的思想。某些教师除了在晋职评先时拼上一拼, 搏上一搏之外, 只要职称到手, 评优无望, 调资顺其自然, 就放下心来歇歇气。殊不知, 科技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终身学习观的进一步深入人心, 以及新课标的全面贯彻落实, 要求教师任教一天就不断学习一天, 否则, 必将遭到淘汰。危机意识观是每位教师应当树立的观点。
二、使命责任观
科教兴国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腾飞的战略, 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则肩负这项目标能否得以实现的重任。他们是否具有这种使命感、责任感, 是他们能否全身心地投身于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正因为科教兴国的战略, 关系到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它要求每位教育工作者具有紧迫感和危机感, 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增强责任意识。
三、科学教研观
农村学校的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扮演“教书匠”的角色, 教育教学过程仍然沿袭传统的方式方法, 因而在收效上不够理想。应对素质教育、新课标, 农村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 参与科学教研。打破那种认为“搞科研, 又费力, 又不好看, 耽误时间, 还不一定有成效”的观点和思想。“磨刀不误砍柴工”, 只有教师深钻教材, 吃透教材, 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 不断积累教育教学经验, 才能更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才能使学生乐学、好学, 取得成效。同时, 农村教师要打破教研的神秘感, 多学习, 多积累, 多写多记。
四、终生学习观
极少数农村教师教学期间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在做本职工作, 一遇双休或寒暑长假, 便围坐方城, 通宵达旦, 尽情放松。原本在紧张工作之余, 轻松轻松并非坏事, 但把这么多的时间放在方桌之上, 却实在欠妥。“要给学生一碗水, 教师自己得有一桶水”。知识不断更新, 新事物不断涌现, 学生思维和视野不断拓展, 旧的知识已经不能或即将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 哪怕只教学生一碗水, 教师就要具备十桶水、二十桶水, 甚至更多, 而且这水要不断更换, 否则就是腐水、污水、臭水, 会贻误学生。因此, 终身学习, 是教师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以适应新课标的保证。
几种观念 篇4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教学,转变观念
随着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学校体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立, 为了全面改革现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教学,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给高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的教育理念下,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高中体育教学必须做到几点转变: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 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角色;转变器材观;努力建设和开发常教常新、富有活力的体育课堂教学, 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指导思想的转变
思想观念是行动的先导, 转变教育观念是课改的先导。由过去体育课堂教学注重“三基”向重视健康观念的转变, 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确保“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 使学生健康成长。新课程标准是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 强调健康的“三维观”;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 一方面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要通过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因此, 主导教学的第一位因素不是教材, 而应该是用先进的教学观念去驾驭教材。教师拥有了先进的教学观念, 才具备了教“活书”和“教活”书的条件。
二、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 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与学同样重要, 并应相互促进, 而不应将原来注重教师的“教”转向注重学生的“学”, 教与学应相互结合、互相补充。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角色, 给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解放学生的个性, 使学生真正达到上体育课的目的。但也不能像有些的体育课堂上一样, 教师一吹哨, 学生一集合, 扔出一个球让学生玩去吧。无论教师或在或不在, 这样的体育课堂其教学效果的好坏可想而知。所以, 在遵守课堂常规的同时, 教师应对课堂纪律实施弹性管理, 多给学生自由展示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还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误, 多用表扬鼓励的办法, 帮助每个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
三、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程标准要求在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和技能时,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良好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陈旧的的教学方式。由此, 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以多种教学形式, 来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分组讨论法, 这种方法可针对一些技术性较强, 动作结构较复杂的运动项目, 如三级跳远、背越式跳高等;教师组织教学+学生分组创编法, 对于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运动项目可采用此种教学法, 如韵律操与舞蹈;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辅导法, 此种方式对于那些技术较简单的项目可以让学生当老师来参与教学。这样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器材观的转变
在体育教学中, 器材因素对教学效果、学生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 都有很大的影响和限制。如果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改进或变换一下器材的重量、高度﹑大小等因素, 那么教学效果就会绝然不同。如在篮球教学中, 将篮圈的高度适当降低些, 篮球变小些, 那么学生就能像美国“NBA”明星那样能扣篮;如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 采用适当降低重量的器械, 加强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 如铅球的背向滑步或旋转式投掷技术, 并在考核中增加技评考核的方法, 那么学生就会增强对铅球技术动作的学习和练习, 在动作质量上下功夫, 以掌握技术动作为本, 使动作质量更高, 姿态更美, 技术更先进, 为今后从事专项训练和比赛打下扎实的基础。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适当降低器材标准, 将主要精力注重于学习先进的技术动作, 利大于弊, 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上几个方面的转变是影响当前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因素, 也是未来体育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总之, 新课程的改革为我们体育教师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同时也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要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体育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创造性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不断探索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改良教学方法思路, 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剑锋.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学新模式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 (10)
[2]桂成率.新课程理念下关于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探析[J].新课程学习 (社会综合) , 2009, (06)